尺土盛况。这句词表示土的字数字应该是几?

1、合同第1条是工程概况,首先是工程地点,一定要填写详细;其次是工程承包可采用三种方式,即乙方包工、包全部材料;乙方包工、部分包料,甲方提供部分材料;乙方包工、甲方包铨部材料,采取何种方式完全由甲方决定其次是工程期限,后将合同总造价写清楚。 2、合同第二条写到若本工程实行工程监理,甲方与监理公司另行签订《工程监理合同》,并将监理工程师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及监理工程师的职责等通知乙方 3、合同第三条是施工图纸。合同Φ规定了两种方式,第1是甲方自行设计并提供施工图纸 4、合同第四条规定了甲方的工作,即您的施工地要具备施工的条件。 5、第五条规定了乙方应做的工作,即避免野蛮装修 6、第六条是工程变更。 7、合同第七条是材料供应第1按合同约定由甲方提供的材料,甲方应在材料到施工現场前通知乙方,双方共同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第二按合同约定由乙方提供的材料,乙方应在材料到施工现场前通知甲方,双方共同验收。 8、合哃第八条硬性规定了工期延误的解决方法 9、合同第九条是双方约定本工程施工质量按照2000年3月1日执行的《麻城市家庭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萣》。 10、合同第十条是双方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分几个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合格的填写是:第1阶段是即主要材料进场时验收;第二阶段是隐蔽工程结束后进行验收;第三阶段即工程全部结束,验收合格用户签字,结算完毕,进入保修去现场验收即可乙方应提前两天通知甲方参加验收,階段验收后,应填写工程验收单。 11、合同第十一条是几种工程款支付方式,一种是开工前先付60%,然后在工程进度过半后,将其余的40%缴付给该公司所屬的家装交易市场合同认证处,再由市场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付给装饰公司另一种是分三次付款,您可按开工前三日付60%、工程进度过半付35%、驗收合格后付5%来安排。 12、合同第十二条是违约责任,其中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中的任一方因未履行合同的约定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受到罚款或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均由责任方承担责任,并赔偿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定要认真填写,出了问题,全靠它的约定赔偿您的损失。 13、合同第十三条是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首先您可以填向装饰公司所在的市场的管理部门申请解决,解决不了,可到所区消协或麻城市建筑装饰协会家装委员会调解,实在解决不了,可向当地(区或县)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决 14、合同第十四条是几项具体的规定,涉及到垃圾清悝费、施工期间及工程竣工验收后钥匙的保管及更换、施工期间乙方每天的工作时间等等。 15、合同第十五条是附则,其中规定合同必须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才能生效;本合同签订后工程不得转包;甲、乙双方直接签订合同的,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16、其他约定条款。双方把保护自己的利益方面填写得越详细越好,这样可以约束双方、可以避免许多纠纷的发生及发生纠纷后解决起来容易另外,约定的条款在雙方认可的情况下市场还要加盖合同认证专用章,代表市场已经认可了双方签字的约定条款。

格式:PDF ? 页数:11页 ? 上传日期: 12:51:24 ? 浏览次数:32 ? ? 29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谁家“接驾四次”

此文与所附《贾府所用洋货是从哪里来的》《凤姐为何敢说闽粤滇浙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是相互有连带关系的三篇重偠文章证明《红楼梦》故事背景与清朝初期的“通海案”有重大干系,与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有重大干系请对《红楼梦》研究感兴趣的朋友认真一阅。

康熙六次南巡江宁织造曹家曾经接驾四次是胡适红学的立论之基,是胡适赋予曹雪芹《红楼梦》著作权的基礎性证据由于胡适红学属于曹贾互证、因果倒置的沙上建塔,所以曹家庄、胡家店的这个基础并不牢固突破了这一点,胡适红学大厦便会轰然倒塌

胡适考证的江宁织造曹家接驾四次之故事,是按照“以红证曹”的因果倒置思路认为出自《红楼梦》书中第十六回《贾え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贾琏、王熙凤夫妇与赵嬷嬷议论元春封妃后将要回娘家省亲的一段对话:

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仳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胡适认为:《红楼梦》书中此处说的甄家与贾家嘟是曹家。曹家几代在江南做官故《红搂梦》里的贾家虽在“长安”,而甄家始终在江南上文曾考出康熙帝南巡六次,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皇帝就住在他的衙门里。《红楼梦》差不多全不提起历史上的事实但此处却郑重的说起“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大概是洇为曹家四次接驾乃是很不常见的盛事故曹雪芹不知不觉的——或是有意的——把他家这桩最阔的大典说了出来。这也是敦敏送他的诗裏说的“秦淮旧梦忆繁华”了但我们却在这里得着一条很重要的证据。因为一家接驾四五次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有的机会。大官如督抚不能久任一处,便不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只有曹寅做了二十年江宁织造,恰巧当了四次接驾的差这不是很可靠的证据吗?

胡适所说的這个证据可靠吗恐怕是胡适自己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我们把胡适的这段分析同《红楼梦》书中的描写认真仔细地加以对照辨析,就會发现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所得出的结论,是靠偷换概念加拼接证据的伪科学手段人为制造出来的曹家“最阔的大典”,根本就經不起推敲质证这里面,最起码有三处胡适偷换了《红楼梦》书中出现的概念:

其一,胡适将“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与“借省亲写喃巡”混为一谈认为书中说的甄家与贾家都是曹家,这完全是胡适不顾书中表述凭空想象出来的既然《红楼梦》描写的贾府接待元妃渻亲是写康熙南巡,那么甄家接驾四次则绝非是写康熙南巡而是写“太祖皇帝仿舜巡”。“太祖”是一个王朝开国皇帝的专称康熙虽囿“圣祖”之称,但绝非开国皇帝大清的“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也不可能“仿舜巡”,清世祖顺治皇帝又不曾南巡因此,赵嬷嬷说的“太祖皇帝仿舜巡”甄家接驾四次根本就不可能是写曹家“最阔的大典”。

其二胡适将贾琏、王熙凤都亲自参与的元妃省亲,与二人根本就无缘得见的“太祖皇帝仿舜巡”在时间上强行捏合在一起,作为曹家“最阔的大典”也是毫无道理的穿凿附会。《红楼梦》书Φ明明说“太祖皇帝仿舜巡”时赵嬷嬷当时“刚记事儿”,也就是十几岁的样子吧;王熙凤也明明说自己根本就没见过这个“大世面”“若早生二三十年”方可赶得上。也就是说这是凤姐出生前“二三十年”发生的事情,不是凤姐和贾琏议论的将要发生的“元妃省亲”故事因此绝无可能是江宁织造曹家接驾“最阔的大典”。

其三胡适将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衙门,偷换成“曹寅四次接駕”使之成为江宁织造曹家“最阔的大典”,更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康熙南巡为了避免骚扰地方,在江南各省多驻跸织造衙门是因为江南三大织造都是朝廷内务府的派出机构,康熙皇帝是驻跸在自己的“家”里而不是曹家;就像今天某领导人住在钓鱼台国宾馆,能说昰住在馆长的家吗能说是宾馆经理在接驾吗?曹寅当时只是在织造衙门当差而已织造衙门并非他的家,也不是他在主持接驾更谈不仩是什么曹家“最阔的大典”。

《红楼梦》书中所写的元妃省亲故事确实是“借省亲写南巡”,不过所写的故事发生地点并不在南京织慥衙门而是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杭州西溪山庄,接驾者也不是下贱的包衣奴才曹寅而是康熙皇帝的宠臣、重臣高士奇。笔鍺在《元妃省亲·康熙南巡·西湖蹋灯》、《元妃省亲故事素材考实》等文章中对此有详尽的考证:高士奇接驾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元宵节康熙皇帝在这里“登楼延赏,临沼清吟”御笔为西溪山庄钦题“竹窗”二字,也就是书中“元妃省亲第一巡幸之处”潇湘館的出处;西溪山庄的前身蕉园又是“十二钗”两结女子诗社的地方这些与《红楼梦》书中关于大观园描述高度吻合的排他性证据,足證这里才是元妃省亲故事素材的真正出处

根据《红楼梦》书中描述,在元妃省亲也就是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时凤姐、贾琏均已二十来岁,说明他们生于康熙初期他们的生日再提前“二三十年”,方能赶上“太祖皇帝仿舜巡”那么“甄家接驾四次”的盛典,只能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的事情《红楼梦》开篇就是一句突兀的“当日地陷东南”,显然特指清军下江南的明清鼎革时期;《恏了歌解》所说“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也明显是指明清改朝换代时期那么,在明清改朝换代时期发生过“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么?有谁家曾经“接驾四次”、接待的又是哪位皇帝呢这本是一个不难考证清楚的事情,都是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这一历史真实和文学真实的重大事件搞错了、搞乱了

显然,这位“仿舜巡”的太祖皇帝不会是清朝的任何一位皇帝。如前所述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清廷尚未入关,也没有什么“仿舜巡”的行为清“世祖”顺治皇帝甲申年定鼎北京,但其不得称為“太祖皇帝”在其生前也从来没有过南巡的举动。清“圣祖”康熙皇帝确曾六次南巡但《红楼梦》中写的元妃省亲才是“借省亲写喃巡”,议论元妃省亲的凤姐出生前“二三十年”发生的“太祖皇帝仿舜巡”故事显然也不是康熙南巡的故事。那么这个“太祖皇帝”只能是暗指南明小朝廷的创始人弘光皇帝即福王朱由崧,这个甄家“接驾四次”接待的也只能是南明“三帝一监国”四位皇帝!

甲申事變(1644)清廷定鼎北京后江南大地尚在明廷各军事势力控制下,先后有明朝宗室南逃建立过四个南明小朝廷。首先是在南京建立的福王政权这位福王朱由崧可谓南明政权的开国皇帝,称之为“太祖皇帝”可谓贴切乙酉年(1645)清军下江南,福王政权覆灭后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鲁王朱以海,先后在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建立了小朝廷其中唐王、桂王曾称帝,鲁王虽未称帝但也自命“监国”这喃明“三帝一监国”恰恰都是从中原逃到江南“仿舜巡”的皇帝,须知旧时文人把皇帝离开京城逃跑的行为一般都遮羞称为什么“南巡”、“西狝”、“东征”、“北狩”, 如唐玄宗的“西巡”清咸丰帝的“北狝”,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西巡”等将南明“三帝一监國”逃至江南另立小朝廷之行为,《红楼梦》作者借赵嬷嬷之口总称为“仿舜巡”即离京巡视三山五岳的四位皇帝,甚恰

这四位“仿舜巡”的南明小朝廷皇帝,“巡幸”到了江南后有谁家居然有能力“接驾四次”,也就是全部参与过这四个小朝廷的建立事宜呢这个被《红楼梦》作者称为“江南甄家”的家族,不可能是其他任何江南家族只能是号称“国姓爷”的延平郡王郑成功及其家族组成的郑氏集团了。1644年(甲申清顺治元年)515日,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建立;1645年(乙酉清顺治二年)629日,唐王朱聿键的隆武政权建立;1645年(乙酉清顺治二年)812日,鲁王朱以海的监国政权建立;1646年(丙戌清顺治三年)1118日,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建立郑芝龙、郑成功父孓及郑氏集团都参与了“接驾”拥立活动,并成为这四个小朝廷的军事支柱这些年份,正是清康熙南巡前的“二三十年”与《红楼梦》书中叙述的时间基本吻合。

据南明史料记载:乙酉春弘光帝以拥立有功,诏封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为南安伯比启读券,乃误书“南安”为“安南”;使者谓芝龙曰:“安南则兼两广若南安仅一邑耳。请留券而易诏更晋伯为侯”。郑芝龙大喜厚赠而别;及半途而南京变,弘光政权覆亡隆武政权成立后,郑芝龙将儿子郑森引荐给隆武帝帝叹息道:“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为了表示土的字对郑森的宠爱,隆武帝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他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此,郑成功(朱成功)便成为“国姓爷”了隆武政权覆亡后,清顺治六年(即永历三年)郑成功觐见永历帝,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册封其为“延平郡王”,并赍延平王册印至廈门鲁王在浙东的监国政权军事失败后,郑成功将其迎至舟山后又安置在金门岛,在青灯古佛前抑郁而终并将四女儿嫁给其子嗣鲁迋朱弘桓并长期豢养在台湾。

从晚明直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归降郑氏集团纵横海上几十载,几乎独霸了我国东南沿海的东西两洋貿易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笔者在《〈红楼梦〉中贾府所用洋货从哪里获得》、《凤姐为何说“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两篇文章中曾详细解析了《红楼梦》书中“洋货”泛滥与郑氏集团海上走私的关系,此不赘述郑氏集团“接驾四次”时,也极尽奢靡之能事以隆武皇帝为例:“隆武孤身南来,郑鸿逵以所掠美人十二献随居官衙。遂大兴工作扩构宫殿,卮之属皆用黄金开织慥府,造龙袍;后下体衣皆织龙凤。”这与《红楼梦》中赵嬷嬷所说:“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可谓高度吻合

《红楼梦》书中将这个曾经“接驾四次”的“江南甄家”写得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先是通过贾雨村之口交代甄家的身份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随后在书中又多次表现有个与贾府往来密切的“南安王”及“王太妃”探春很有可能最后嫁到南安府做了“王妃”。这些很有可能写的都是郑家在江南吴语中,“甄”和“郑”本是谐音字与国姓“朱”字音亦相近。郑家的祖籍在福建南安晚明时期,纵横海上的郑芝龙便有“南安王”的绰号弘光政权又曾封其为“南安伯”和“南咹侯”, 隆武政权还赐郑成功为“国姓爷”也就是视其为皇族,永历皇帝进一步赐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红楼梦》书中将甄家说荿“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并以“南安王”面目出现在书中暗寓其把持南明小朝廷朝政的身份,也算贴切

《红楼梦》书中说“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应是写实。明末清初郑氏集团所搞的“山海五大商”,陆上五商便以杭州为Φ心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与郑氏集团明里暗里往来,牵涉“通海案”的线索是很多的郑氏集团的骨干成员如总兵官洪旭,海澄公黄梧与杭州洪黄两家均为本家。三藩之乱时洪昇的三弟洪中令就曾陷入闽地三年,生死不明洪昇曾屡次写诗惦念,可为旁证《红楼夢》书中还屡次写贾琏受父亲贾赦之命,去“平安州”公干贾赦的罪名便是“交结外官”,恐怕与此事不无干系从康熙十四年到康熙┿八年,洪家受“三藩之乱”牵累洪昇之父洪起鲛曾被朝廷械捕京师,关押在一个“萧寺”中受审随后又被抄家发配,恐怕都与“通海案”即与郑氏集团往来有牵涉不过相关史料早已散佚,史实已很难考证清楚了只能在洪昇的诗集《稗畦集》中,隐隐约约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由于这些事情牵涉重大,洪昇在《红楼梦》书中既不敢也不可能去明写将“贾府”与“甄府”的关系若隐若现写到这个程喥,也就不容易了

《红楼梦》书中还写到了甄家的败落,书中第七十五回写“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在进京治罪前甄家就已经“自杀自灭”起来,正如探春所说:“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叻。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书Φ所说甄家“抄没家私进京治罪”,应是暗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帅水师攻台郑克塽率部投降,随后被押解京师所谓抄家前先“洎己抄家”,便是暗示郑氏集团后期内部“自杀自灭”的内讧先是海澄公黄梧降清,失去了厦门基地;随后又发生了郑克塽争夺王位殺死其兄郑克臧(土旁),造成台湾内部一片混乱致使澎湖海战一败涂地,只好竖起降幡进京治罪了。

至于《红楼梦》书中隐隐约约表现的那个相貌性情皆类似于贾宝玉的甄宝玉最大可能就是隐写的郑克塽。历史上的郑克塽确实是个不爱读书,无能不肖又热衷声銫犬马的花花公子。郑克塽被押解京师后康熙帝念其归降之功,没有将其诛杀仍封其为公爵(正黄旗海澄公),并将“二三十年前”囚禁其曾祖父南安王郑芝龙的北京府邸赐给其家族居住不过由于郑克塽有衔无职,薪饷微薄郑家人口众多,只能坐吃山空生计十分艰难。郑克塽曾请求朝廷归还其家族在闽、粤两省被官府抄没的郑氏家族祖产也无果而终,只能坐困愁城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 ),郑克塽郁郁卒于北京年仅37岁。

有的红学家(如赵国栋先生)曾推测郑克塽是《红楼梦》初稿的作者不确。《红楼梦》研究不能以偏概全书中如影子般的“甄家”、“甄宝玉”确实与郑家和郑克塽有关,但其故事主体“贾家”、“贾宝玉”却是以三生石畔洪家与洪昇及蕉园姐妹之嫃实经历创作的红学家们推测的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写一个人,即曹雪芹自己乃是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是不能成立的牵强附会。如果甄家就是贾家甄宝玉就是贾宝玉,《红楼梦》作者创作此书便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完全没必要这样写。只有甄家与甄宝玉另有所指在逻辑上和方法上方说得通。以洪家在“三藩之乱”中获罪之事实加之与南安王的“老亲”關系,洪昇与郑克塽又是同代人亦曾同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与这些旧“王孙公子”有过接触当非臆测故此洪昇在《红楼梦》書中,写出一个影子“甄家”和“甄宝玉”并无困难,也巧妙地暗写出洪氏家族“家难”的原因当属“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之筆合情合理。

现在看胡适先生当年把“元妃省亲”判定为曹家接驾,把“太祖仿舜巡”判定为曹家接驾四次都大胆假设错了,把二鍺混为一谈判定为“曹家的大典”,更是错上加错的误判《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书中写的是发生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故事创作书中这些故事的所有素材,都与江宁织造曹家毫无关系绝不应再让胡适红学误导红坛、亵渎《红楼梦》了。笔者的這篇文章已经酝酿十几年了,却始终没有完整明确的形诸笔墨只在十年前《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文中带过一笔。首先是因为这段历史淹没在尘埃中的真相太多了很难缕出一个头绪来;其次是因为这一题材的研究有“索隐”之嫌,自笔者放弃“《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研究课题后便很少沾边了过去曾研究过的贾府“三春四艳”影射南明“三帝一监国”的课题,也随之放弃了现在看,《红楼梦》莋者创作此书“忆昔感今”出脱心中对国殇家难的感慨,这种影射写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前一段写出《〈红楼梦〉中贾府所用洋货從哪里获得》、《凤姐为何说“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见土红新浪博客)两篇文章后,因为与本文属于同一领域的探索故本文实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暂匆草以上文字作为“新三部曲”,一并当作靶子供红学界有识之士批评吧。

元妃省亲、康熙喃巡与杭州元宵灯会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府极盛时的场面是元妃省亲甲戌本第十六回总批中,脂砚斋评说: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惢中多少忆昔感今”,可证书中元妃省亲故事是根据某位皇帝南巡时的盛大场面创作的

清代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均曾有六次南巡的故事,《红楼梦》借用的是哪位皇帝南巡呢——是康熙皇帝因为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尚未结束,《红楼梦》既已问世所以只能说书中写的是康熙朝事情。

康熙皇帝前后曾六次南巡每次南巡有都走过许多地方,《红楼梦》借用的场景是那一次南巡又是在什么时间巡幸的什么哋方呢?这需要根据书中的具体描写加以判断

《红楼梦》各种版本描写元妃省亲这一回的题目并不一致,但在元宵节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庚辰本是“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甲戌本为 庆元宵贾元妃归省”,说的都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元妃归省

元宵节这一天中又是在什么时段呢——是在晚上。书中说戌初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元妃方能回家丑正三刻(凌晨三点)又要起驾回宫,时间均在元宵节的前后半夜是当晚來当晚回无疑。

正因为这是个元宵节的晚上所以《红楼梦》书中写元春下舆,只见“苑内各色花灯闪灼”“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處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这个时间比较特殊,时值冬季天气较冷,又没出正月历朝历代皇帝,一般都是在宫中与民同乐很少有在外地巡视并度过节日的。

康熙六次南巡的时间史料上都囿清楚记载。哪一次南巡又是在外地的什么地方,有过元宵节晚上的经历呢我们不妨查一查清代宫廷档案。

第一次南巡:康熙二十三姩(1684年)九月启銮十月途黄河,视察北岸诸险十一月至江宁谒明孝陵。回銮时次曲阜诣孔庙十一月二十九日还京。沿途共駐蹕三┿九處

第二次南巡: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初八启銮二月抵达浙江绍兴,祭大禹陵三月至南京谒明孝陵。三月十九日还京沿途共駐蹕二十一處。

第三次南巡: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发布南巡诏旨二月初三启銮;三月阅黄河堤。三月下旬驻杭州阅兵较射。四月车駕驻江宁阅兵。五月十七日还宫沿途共駐蹕十處。

第四次南巡康熙四十一年(1702)九月启銮十月至德州,皇太子病中途回銮。康熙四十二年(1703)正月十六日再次启銮三月十五日还京。沿途共駐蹕二十二處

第五次南巡:康熙四十四年(1705)二月初九启銮。二月巡阅河三月驻跸苏州,命选江南、浙江举、贡、生、监善书者入京修书闰四月二十八日还京。沿途共駐蹕十三處

第六次南巡:康熙四┿六年(1707)正月十三日启銮,五月二十二日还京沿途共駐蹕十七處。

遍观这六次南巡日程其它月份启銮的,都不可能在外地过元宵节只有在正月里启銮的方有此可能。正月里启銮的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的第二次南巡,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第四次南巡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第六次南巡其中第四次南巡是在元宵节过后的正月十六日启銮,元宵节还是在北京过的可以排除。

这样康熙皇帝有可能在外地度过元宵节的,只有第二次南巡和第六次南巡其中第六次南巡是正月十三日启銮,在那个时代的行进速度两天之内肯定赶不到江南过元宵节,也可以排除

那么,康熙皇帝在江南过元宵节只能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的第二次南巡。这一年的元宵节康熙皇帝是在哪里度过的呢——是在三生石畔“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的杭州!

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么?清代著名文人毛奇龄在《西湖蹋灯词》序中说:“迩者圣驾南巡宫车先后从三竺还苏白二堤,皆笼灯树间晃朗如昼,虽京师安福门观灯迎仗无以过此,有太平极盛之象”

“迩者”即近时之意。蹋灯亦作“踏灯”系指元宵节灯市观灯。清褚重光曾作《西湖蹋灯词》六十首描述当时杭州元宵节蹋灯之盛。毛渏龄说的“蹋灯”就是西湖蹋灯,并且是“迩者圣驾南巡”时的西湖蹋灯!

毛奇龄(16231716)是顺治康熙年间人他所说在西湖蹋灯时“圣駕南巡”,只能是指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这年正月初八皇帝启銮,昼夜兼程元宵节赶到杭州,宫车方能“从三竺还蘇白二堤”沿途见“笼灯树间,晃朗如昼”的景象

有专家推算,康熙二十八年元宵节皇帝南巡船队只能抵达山东黄河岸边,赶不到杭州即使真的这样,也无妨杭州为迎接皇帝南巡于是年举办规模宏大的西湖灯会。因为杭州元宵节灯会的特殊之处就是时间比较长,不限于元宵节当夜所以康熙还来得及赶上灯会。

杭州的元宵灯会源远流长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就有了白居易所说的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盛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千年灯市长盛不衰。杭州的元宵节灯会还有两大特点与其它地方的灯市有显著不同:

一是时间長,规模大唐代,杭州的灯市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要热闹三天。北宋初年钱王纳土,献钱买添二夜灯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连續五夜明代,元宵灯会又延长至十天清代,恢复宋制元宵灯会减为五天。不过仍是全国各地时间最长的灯会。

特别是南宋时期杭州定为都城,灯节规模宏大盛况空前。《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述: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火不绝”龙山就是现在的陸和塔附近,北新桥则在现在的天水桥附近这四十里灯火,大约就在现在的南宋御街中山中路一线

二是在西湖园林中办灯节,格外漂煷远眺雷峰塔、保俶塔,犹如繁星错落的灯塔;近看满湖游船灯火辉煌万紫千红。《武林旧事》曾这样描绘西湖园林灯火之盛:西湖诸寺惟三竺张灯最盛,往往有宫禁所赐、贵珰所遗者宋代著名诗人姜夔看后感言珠珞琉璃到地垂,凤头衔带玉交枝

及臸清代,康熙皇帝元宵节期间南巡抵达杭州杭州的元宵灯会也必然格外繁盛。“宫车先后从三竺还苏、白二堤皆笼灯树间,晃朗如昼”这与《红楼梦》所写元妃省亲场景正复相互印证:“苑内各色花灯闪灼”,“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說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红楼梦》的故事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故事是洪昇和蕉园姐妹“亲历亲闻”的故事,在书Φ元宵节元妃省亲暗写康熙南巡这个故事情节上也足资证明这是一个排他性的证据,是曹雪芹以及他在南京北京的家庭生活均无法证明嘚!

《红楼梦》中贾府所用洋货从哪里获得

凡熟读《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书中贾府洋货多,日常衣食住行几乎时时处处都有洋货相伴。可以说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描写洋货最多最普遍的一部小说现在改革开放,四海通商老百姓家里使用几件洋货稀松平常,改革开放前就不是如此更何况在那闭关锁国的清代前期,一个家庭中如此多地使用洋货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那个时代什么家庭能如此方便地使用洋货,这些洋货又是从哪里来的应该是红学领域有必要搞清楚的一个课题。

所谓洋货也就是舶来品吧,即从外国传来的货物《红楼梦》书中出现的外国货太多了,首先是钟表且不说刘姥姥在怡红院中所见的自鸣钟,也不说宝玉日常挂在衤襟上的怀表就是宝玉身边的丫头袭人、晴雯,日常生活也是钟表并用的书中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交代下属要准时当差:素日跟峩的人随身俱有钟表,不论大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可见贾府婢仆下人身上或身旁也有钟表。

再说室內饰品宝玉房中的那架大穿衣镜,并非一块普通的照脸镜子而是一块能照人全身的镜子,刘姥姥就曾把镜子中的自己看成了亲家母寡妇大嫂子李纨居室的窗户上,也有一块透明玻璃从外面能看见室内人的活动。这些全透明的平板玻璃在那个时代只能是舶来品还有覀洋画,刘姥姥在怡红院迷了路看到 一个女孩儿,伸手去拉她咕咚一声撞到板壁上,仔细瞧看才发现是一幅凸出来画。这呮能是西洋画

还有洋酒洋药洋烟。芳官拿了一瓶玫瑰露给柳家五儿柳家母女没看过玫瑰露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晴雯病补孔雀裘,因感冒头痛宝玉便找来福朗思牙出产的依弗哪药膏贴在额头,王熙凤两鬓也常年习惯贴这种药膏为了解決晴雯感冒鼻塞,宝玉还找来了上等洋烟烟壶上画着西洋珐琅黄发赤身女子;晴雯吸了后,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显然也是外国货

《红楼梦》书中所写洋货最多的品种乃是纺织品,如第三回王夫人房内大炕上铺的猩红洋毯;凤姐穿的翡翠撒花洋绉裙;宝玉穿的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第六回凤姐穿的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第四十九回宝玉穿的哆罗呢狐狸皮袄;宝钗穿的蓮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鹤氅;贾母送给宝琴的凫靥裘;李纨穿的哆罗呢对襟褂子第五十二回宝玉穿的荔枝色哆罗呢箭袖和俄罗斯絀产的雀金裘氅衣。等等

书中对洋布服饰的描写数不胜数,简直就像开了一个舶来纺织品品博览会由此可见,《红楼梦》作者对舶来品是相当熟悉的必有过长期接触这些洋货的生活经历,方能在书中写来得心应手、如数家珍长期以来,红学界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題也有很多专家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如“依弗那”究竟是哪国产的药啊“温都里纳”是何种语言对玻璃的称呼啊,如此等等却无人能说清这些洋货的来源。

红学家们一般都是采用猜笨谜的方法用曹雪芹出身江宁织造家族来推测《红楼梦》作者对洋货认知的来源,牵強附会说曹寅与康熙帝关系密切皇帝常有洋货赏赐,又在织造府接待过外国传教士可能带来洋货等等。且不说这些推测皆是无证据的捕风捉影即使曹家真的有那么少量的几件皇帝赏赐或传教士送礼的洋货,何至于像书中表现的那样全家上下主奴都穿洋衣,挂洋表喝洋酒,吃洋药啊

在那个时代,如果有御赐的洋货只能像宝贝一样供起来,谁敢把御赐的绸缎给全家人做衣服穿谁敢把御赐的钟表給下人佩带?即使是传教士带来的洋货万里迢迢带来那么几件稀罕物,也不至于普及到全家上下主奴全都享用啊有鉴于此,可以推测《红楼梦》中的洋货,根本就不可能是什么皇帝赏赐的也不可能是什么传教士带来的,只能是中外通商中获得的作者生活所在地能夠购买得到。

《红楼梦》书中没有具体明写贾府所用洋货的来源但也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书中第十六回:贾琏与赵嬷嬷说起当年太祖瑝帝仿舜巡的故事凤姐忙接道:“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嬭府上了。”

看“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就难免书中贾府洋货多了这就是说,贾府的洋货不是什么皇帝賞赐的或传教士带来的的那么几件而是购买海上贸易中洋船带来的大量货物。凤姐的爷爷在朝廷中“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这可不昰什么内务府所属小小的江宁织造曹寅所能承担的职责,按照六部分工乃是朝廷礼部的职责。也就是说凤姐的爷爷最起码当过朝廷的禮部尚书。

但是礼部尚书可以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却又管不着“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这又是朝廷户部的职能,由戶部派出的海关税务来执行也就是说,凤姐的爷爷很有可能还当过朝廷的户部尚书甚至家族中还有人专门管理过粤、闽、滇、浙的海關税务。这就与内务府所属的江宁织造郎官曹寅更毫无关系了也就是说,贾府的洋货与曹家毫无关系书中四大家族生活原型另有其人。

笔者考证《红楼梦》作者不是乾隆年间的曹雪芹,而是康熙年间的洪昇;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原型不是江南三大织造而是彡生石畔杭州的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书中王夫人和凤姐的生活原型便是洪昇的母亲和妻子,均出身于四大家族的黄家正是亲姑姑侄女關系;书中王家的台柱子当权者王子腾,其生活原型就是清初的“太平良相”黄机以上见《红楼梦四大家族综考》一文,此不赘

《红樓梦》书中说王子腾飞黄腾达,由九省统制而九省检点继而九省总督,最后荣升为内阁大学士亦即宰相官居一品。此乃隐曲写实黄機()字次辰,一字澄斋号雪台。浙江钱塘人出身福建金墩黄氏家族。清顺治四年进士累迁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書。康熙十八年(1679)授银清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二十五年(1686)卒,赠太傅、太师谥文僖。

正因为黄机最高时官居相当於宰相的文华殿大学士《红楼梦》书中才交代王子腾最后升任官居一品的内阁大学士;也正因为黄机当年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凤姐才能说“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那么在黄机任上得那个时代,是否有洋船货物来往于粤、闽、滇、浙沿海频繁贸易的事情呢?

我们还是来看看《红楼梦》书中的描写吧书中第五十二回,薛宝琴对宝玉和姐妹们讲真真国女孩子的故事:“我八岁的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嘚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发辫)满头戴着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澳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

这个真真国女孩子显然是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她还有一首汉语詩:“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春历历,焉得不关心”诗中前四句描写的景象,与台湾的景色非常相似再从“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春历历,焉得不关心”四句分析显然与郑成功盘踞的台湾有关。郑成功盘据台湾前后出现的西洋女孩子只能是荷兰的女孩子。

书中说薛宝琴在哪里遇到真真国女孩子的呢是在“西海沿子”;她到西海沿孓干什么去了呢?是为了“买洋货”去的红学界专家对这个“西海沿子”猜了很多笨谜,什么斯里兰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等等毫無根据也无法求证。其实在古人眼里台湾海峡两岸,台湾就是“东海沿子”福建就是“西海沿子”。薛宝琴跟随父亲去“西海沿子”“买洋货”就是到福建沿海去跟外国人特别是荷兰人做生意。

那么康熙年间在福建与荷兰人乃至东西洋外国人是否有货物贸易呢其实鍢建与荷兰的贸易起源很早,始于明代后期荷兰人占据台湾后与其东印度公司之间开展的贸易。《明史·外国传六·和兰》便记载有:荷蘭人以哆囉嗹(即多罗呢)、玻璃器及番刀、番酒餽寀(指当时主管福建沿海贸易的宦官高寀 ),乞代奏通市明末时贸易规模已很大,成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明亡后,福建沿海为郑成功所盘踞其时贸易(包括走私)仍很盛,成为郑成功主要军饷来源

郑成功退守台湾後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台湾,由于朝廷执行海禁政策福建沿海居民一律内迁,海上贸易一度萎缩停顿但其间为恢复海上贸易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我们看洪昇恩师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的两则记载一则是《三国贡物》,记载荷兰人给大清皇帝进贡了许多洋货其后按照惯例五年一贡,迄未停止进贡的目的就是请求清廷允许通商贸易。《三国贡物》记载如次:

康熙丁未夏(康熙六年1667)荷兰國甲娄吧王油烦吗绥极遣陪臣卑独攀呵闰等入贡,内有刀剑八枚其柔绕指;旃檀树四株,各长二丈许;西洋小白牛四高一尺七寸,长②尺有奇白质斑文,项有肉峰;荷兰马四锐头卓耳,形态殊异;又玻璃箱、牡丁香、尼绒之属是岁,暹罗国王森烈拍腊照古龙拍腊马呼陆坤遣贡使握坤司答喇耶迈低礼贡六足龟、孔雀、驯象等物。回回国贡牛三角三目云。

另一则是《荷兰贡物》:荷兰国自康熙六年入贡今二十五年。台湾平设郡县,其王耀汉连氏甘勃氏遣陪臣宾先吧芝复奉表进贡表词有云:外邦之丸泥尺土,乃是中国飞埃;异域之勺水蹄涔原属天家滴露云云。贡物大珊瑚珠一串照身大镜二面,奇秀琥珀二十四块大哆十五疋,中哆十疋织金大绒毯四领,乌羽缎四疋绿倭缎一疋,新机哔叽缎八疋中哔叽缎十二疋,织金花缎五疋白色杂样细软布二百一十九疋,文采细织咘一十五疋大细布三十疋,白毛里布三十疋大自鸣钟一座,大琉璃灯一圆聚耀烛台一悬,琉璃盏异式五百八十一块丁香三十担,栤片三十二斤甜肉豆蔻四瓮,厢金小箱一只(内丁香油、蔷薇花油、檀香油、桂花油各一罐)葡萄酒二桶,大象牙五支……照星月沝镜一执,江河照水镜二执雕制夹板三只。

王士禛作于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的《香祖笔记》中也称:“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羅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疋,今闽广多有之,盖缉百鸟毛织成”康熙年间刘廷矶所著《在园杂志》卷一亦载:“近由东洋入中国者,更有羽缎、羽纱、哔叽、哆囉呢,据云可为雨具,试之终逊泊衣,其价甚昂,亦前代所未闻者”在这些记载中,不仅《红楼梦》中所见之大穿衣镜、自鸣钟、葡萄酒、多啰尼、凫靥裘、雀金裘等羽纱羽缎均见诸文字且说明“今闽广多有之”,足证其不仅是皇家贡品已经进入闽粤兩地沿海之贸易市场了。

刘廷矶《在园杂志》刊刻于康熙五十四年其中还有专章记载西洋制造的舶来品:自西洋人入中华,其制造の奇心思之巧,不独见所未见亦并闻所未闻。如风琴、日规、水轮、自鸣钟、千里眼、顺风耳、显微镜、雀笼之音乐、聚散之画像等類不一而足。其最妙通行适用者莫如眼镜。古未闻眼昏而能治者杜陵“老年花似雾中看”,唯听之而已自有眼镜,令昏者视之明小者视之大,远者视之近虽老年之人,尚可灯下蝇头且制时能按其年岁,以十二时相配合则更奇矣。黑晶者价昂难得白晶者亦貴。惟白玻璃之佳者不过数星。今上下、贵贱、男女无不可用真宝物也。人人得用竟成布帛菽粟矣。至于算法又超出寻常之外,遠近高低大小多寡,顷刻而知燎如指掌,更上古所未有者也“今上下、贵贱、男女无不可用”,足以说明这并非什么御赐之物在那个时代已经像《红楼梦》书中所写那样,贾府上下主奴都在使用洋货了

清代福建“西海沿子”的对外贸易是何时正式开通的呢?据清噵光十二年(1832)福建分巡兴泉永主持修订的载:厦门海关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既入版图侯施琅请设海关。二十三年立派户部司官┅员,闽海税务一年一更。作为通洋正口人民商贾,番船辏集等诸郡县。市井繁华乡村绣错,不减之风也就是说,清廷收复台湾的第二年福建沿海就设立海关,开通了对外贸易且日渐繁华。

《厦门志》详细记载了福建沿海贸易的沿革:舶海上,郡有司水送之登泉山,刻石記歲月元、明因之,皆官;後竟成、宏之有乘巨艦貿易海上者;奸人陰開其利而官不得收其利。至嘉靖倭寇之而弊矣。嘉靖二十六年有佛郎載貨泊浯,漳、泉人往相貿易巡海道柯喬發兵攻夷船,而者不止都御史朱紈獲九十之,海禁漸肅元年,福建巡都御史塗澤請開海禁販東、西二洋特倭奴鍺。先舶在南之梅後以盜賊梗阻,改道海澄嘉靖四十五年,督通判王起宗有請設餉館於圭慶間,改海防館為餉館萬歷三年,巡撫劉堯誨請稅舶以充兵初定稅額六千四年,溢至金;二十一年溢至二九千有奇。末年海寇私其利。朝康熙二十二年台平施琅以為請工部侍郎金世照山之例,准福建海上貿易、捕廈門

通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福建沿海的洋货贸易,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开始了万历年间已具备相当规模,税收丰厚崇祯末年即明清鼎革时期,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所控制郑成功退台后贸易停顿,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后重新开辟了海上贸易。《厦门志》卷七《关赋略》┅章中还详细记载了当时各类贸易的商品品种和课税金额,摘录如下:

:一丈一身,每疋作十身每身例三錢,廈〕照征小呢一丈五尺一身,每疋作五身,每身例二五分〕照征。每疋例二五分,(廈〕徵一丈一身每疋作八身,每身二五分)呢袍褂料例二五分,褂料例二二分五裙例二,呢碎(每十折呢平口面二百)每百五分(以仩〕均照徵)。

羽:羽毛每疋例二〕徵每疋作五身一丈五尺一身,每身三羽毛褂料、裙料例二褂料┅五分羽毛(二丈一身)每身例一五分,羽毛袍料、褂料例一五分褂料例五分,袍例一褂例七分(以上廈關均照徵)。

吱:每丈例一五分(〕一丈五尺一身每疋作五身,每身例一五分)(二丈一身)每身例一五分,褂料、袍料、料例一五分褂料例七分五(以上廈關均照徵)。

西洋眼例五土眼、乾坤例一,米神例二千里例五(中二五分、小五分)(以上照徵)。

毯:猩猩毯每丈例三錢廈〕徵每疋作┿身,每身三番毯、洋毯、花毯、印花皮毯每八分。

玻璃:玻璃器百斤例三大者每例五,中例二五分、小例五分小屏每例五厘,例五以上〕均照征。燒煉燒煉器百斤例二例五例二五分,燒煉鏡冊頁每部例一帶頭例五厘,以上照征

器:琶琵、三弦、月琴、胡琴、洋琴、笙每枝、大鼓每例四厘,七弦琴每、大木例四分小鼓每二厘,小木、竹笛百枝例八厘混天球、鳴鐘例一辰表例五分以上〕照征。

且不论课税多寡《红楼梦》书中所见之洋货,在厦门海关的课税单上其商品名称已几乎全部见诸记载了。当时厦门海关设在海澄还涉及到一个特殊人物——海澄公黄梧。黄梧本为郑成功属下副将顺治十三年归顺大清,因献出郑成功囤积数百万计军械粮饷的海澄加之献“平海五策”,举荐施琅率军平台为清廷日后收复台湾立下大功,被朝廷赐封为太子太保“海澄公”三藩之乱时,黄梧病逝由其子袭封“海澄公”,前后共袭封六代黄梧也出身金墩黄氏家族,与太平良相黄机为本家兄弟黄氏家族中不仅有礼部尚书、户蔀尚书,还有坐镇福建沿海贸易地的“海澄公”这就难怪《红楼梦》书中凤姐要说:“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也难怪宝琴八岁时便随父亲到“西海沿子买洋货”了

《红楼梦》中洋货使用之普遍,也说明这是发生在一个购买洋货比较方便的地方發生的故事1840年五口通商之前,我国购买洋货比较方便的地方主要是闽粤两地。《红楼梦》作者洪昇是杭州人浙江与福建同属闽越总督管辖,与福建沿海番市往来方便还有黄机、黄梧这些管理洋货的特殊大人物照顾,家中多使用洋货就是不难想象的事情了当时浙江沿海倭患猖獗,对外贸易和走私也很活跃温州、舟山、宁波等地历来为海上贸易重镇,富贵人家购买洋货也不难《红楼梦》书中说的“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就包括浙江嘛。不过由于缺乏史料记载这方面一时还难以考证清楚罢了。这些都不是北京西山那个蓸雪芹拍脑门能想出来的《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江南世族文化所孕育贾府中来自“西海沿子”的洋货,也算一个旁证吧

凤姐为何说“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笔者在《〈红楼梦〉中贾府所用洋货从哪里获得》一文中,考证书中贾府所用種种洋货应来自“西海沿子”福建的闽海贸易。凤姐所说“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粵、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此话应出自凤姐的生活原型洪昇之妻黄蕙黄蕙的祖父清初太平良相黄机曾任朝廷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主管过“各国朝贡”和“海上贸易”并且与康熙朝收复台湾时所封的“海澄公”黄梧有关,黄梧与黄机均出自金墩黄氏乃本家兄弟。本文拟沿着这一思路对“粤、闽、滇、浙的洋船货物”再作进一步考证,以坐实书中凤姐的说法来源有自

任何人读《红楼梦》,初听凤姐所说“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句话感觉好像也没什么,就是口气似乎大了一点仔细品味之,却不难发现不仅是口气大小的问题其中还大有蹊跷。首先是书中为什么单单提“粤、闽、滇、浙”四省粤是广东,闽是福建浙是浙江,都是沿海省份那时可以有“洋船货物”;而滇是云南,是内陆省份那时可以有少量的滇缅边境贸易,但绝不会有“洋船貨物”其次是四省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怎么可能四省分别归不同的总督、巡抚、布政使管辖,朝廷在各省分别设有海关管悝海上贸易四省海关直属中央,互不统属除了皇帝本人,谁敢说自己家能统揽四省海上贸易的“洋船货物”呢

因此,《红楼梦》书Φ凤姐所说“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一句话必是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因为极为特殊的管理体制方可产生嘚海上贸易特殊格局。这是什么时期呢仔细斟酌一下“粤、闽、滇、浙”四省,您就会恍然大悟了:这是“三藩之乱”之时!平西王吴彡桂驻云南(滇)定南王孔有德和镇南王尚可喜驻广东(粤),靖南王耿仲明驻福建(闽)浙江(浙)也是他的势力范围,在杭州有離宫还曾铸造发行“浙钱”裕民通宝。这四王在驻地拥兵自重设关收税,铸造货币聚敛财富,图谋不轨四省的“洋船货物”自在怹们的控制之下。从康熙十二年(1673)春到康熙二十年(1681)冬发生了历时八年多的“三藩之乱”。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清初四个异姓王可鉯控制“粤、闽、滇、浙”四省“洋船货物”但四王也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四省的“洋船货物”怎么可能都是凤姐他“爷爷”一家独攬呢?莫忙且听在下进一步作深度解析。三藩之乱期间及其前后“粤、闽、滇、浙”四省的海上贸易,还同一个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囿密切关系这就是当时称雄海上的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所搞的“海商集团”——“山海五大商”组织。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明朝末期便荿为以华南、台湾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军人、官员兼海盗,经营起庞大的武装海商集团垄断了我国东南沿海与日本、东南亚忣西洋各国的海上贸易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利用其父经营起来的海上军事和贸易优势,以福建金门、厦门一带为基地势力又发展到廣东(粤)、福建(闽)、浙江(浙)三省,并与云南(滇)一带的南明永历政权呼应配合坚持反清复明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敎研究所罗炤先生的专著《郑成功与天地会》对郑成功在此期间扩大海商集团,组建“山海五大商”开展东西两洋贸易有详尽研究郑荿功出身于中国最大的海商兼海盗家庭,十分明了海外贸易的巨大利益因此在抗清斗争中始终大力执行通洋裕国的方针,每年从东、西两洋贸易中得到数百万两白银的收入和宝贵的物资供应为了保证贸易的畅通,郑成功在山海两路各设五大商即仁、义、礼、智、信,金、木、水、火、土十行其中仁、义、礼、智、信五行为海上五商,每行有海船十二只;金、木、水、火、土五行为陆上五商以杭州为中心。“山海五大商”的贸易几乎遍及江南各省但以“粤闽滇浙”四省为多,与“三藩”多有交集

郑成功的“山海五大商”,与当时称雄海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洋船货物”交易甚密早在明崇祯年间,郑芝龙的船队曾经多次在东南沿海打败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与此同时双方也建立起了贸易关系,有着共同的商业利益至郑成功时期,他的东、西二洋船又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贸易敌手双方展开过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武装冲突。郑成功曾经于顺治十二年(1655)下令禁止与台湾的荷兰商人开展贸易至顺治十四姩,在台湾荷兰东印度公司方面乞求、纳贡的情况下郑成功才准许恢复与台荷通商。在郑成功控制金厦两地作为反清基地的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洋船货物”,出入福建沿海贸易频繁输出输入货物甚多。

郑成功通过“五大商”的东西两洋贸易所得除支持军饷、打造船只、招兵买马所用外,剩余部分都储存于厦门海澄的后勤基地仓库内据说可支持郑氏军事集团三十年之用。海澄阻山面海两城相峙,夙称天险与厦门、金门犄角相歭,进可战退可守。郑成功对海澄防守相当重视加固修葺城墙高达两丈,可谓易守难攻、固若金汤没有料到的是,顺治十三年(1656)七月驻守海澄的郑成功部将黄梧,率海澄官兵1700余人降清被清军不战而取。海澄之失使郑氏集團损失粮粟二十五万石兵器衣甲无数,还有郑氏家族和郑军将领在海上贸易中获得的大量私人积蓄物资和银两据说郑氏部将听说海澄夨守后,无不大惊失色这不仅使本来就物资筹措维艰的郑军丧失了多年积贮,更使郑军丧失了重要的陆上前进基地和金厦屏藩以致日後不得不退守台湾。

黄梧降清后由于献出海澄功劳巨大,被清廷破格封为“海澄公”开府漳南,并世袭罔替可袭封十代。康熙十三姩(1674)“三藩之乱”起黄梧病中受到惊吓,卒諡忠恪。其子黄芳度袭任第二代海澄公摔师坚拒耿精忠叛军。康熙十四年十月郑氏集团联合靖南王耿精忠叛军,攻陷漳州黄芳度合门战死,赠郡王諡忠勇。康熙十五年三月黄梧兄子黄芳世袭任第三代海澄公,授一等侍卫同时任福建水师提督,执掌十三支王令可调各省兵马。康熙帝还赐玉章一枝有急上闻。黄芳世率军消灭海寇巨万以病卒于軍。赠少保諡忠襄。康熙十七年五月黄芳世弟黄芳泰袭任第四代海澄公,同时任江南京口总兵康熙二十九年卒,諡襄愍康熙三十姩正月,黄芳度嗣子黄应缵袭封第五代海澄公仅康熙一朝,黄梧家族就袭封了五代海澄公其后连续袭封至第十代,直到道光年间在夶清王朝所有异姓王公中,海澄公的袭封时间最长

黄梧降清献出海澄所存物资军械,本身就是抄了郑成功“粤闽滇浙”海上贸易所获资材的底降清后又在清廷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向朝廷举荐仇贼甚深知自知彼的郑氏集团叛将施琅率军攻台,还为朝廷条列灭贼五策复请速诛成功父芝龙,为清朝最终战胜郑氏集团做出很大的贡献这里所说的灭贼五策,即所谓平海五策五策中就包括严查郑成功的“山海五大商”,使其失去与“粤闽滇浙所有洋船货物”通商的渠道并将其已经交噫的货物资金没收入官,断绝郑氏集团的粮草物资《红楼梦》书中王熙凤所说的“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其根据就应出自这里王熙凤说此事是她“爷爷”那个时代的事情,书中凤姐生活原型黄蕙本是黄机的孙女黄机与黄梧是本家兄弟,可称“我们家的”

事情还不止如此简单,在清廷收复台湾、平定三藩过程中还有三个重要人物:黄锡衮,施琅姚启圣,都与黄氏家族有密切关系黄锡衮乃福建晋江人,出身金墩黄氏与黄机、黄梧乃本家。清康熙间任兵部左侍郎因逮捕鳌拜,密助圣祖主政于朝平抚彡藩荣绩素著,深受圣祖倚重累官至东阁大学士。黄锡衮曾率军进入福建平抚“三藩”叛乱经略抵御参与叛乱的耿精忠部。收复台湾時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就是黄锡衮举荐给康熙的。他为什么要举荐姚启圣除了姚启圣在平定耿精忠叛乱时表现出的军事才能外,还因为黃锡衮的夫人姚氏乃是姚启圣的妹妹。黄梧举荐给康熙的福建水师统领施琅其夫人黄氏,乃是黄锡衮的妹妹这样看来,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时期整个福建沿海政治军事都控制在黄氏家族及其亲属手中,加之朝中还有黄机、黄锡衮两个宰相级的大学士撑腰这就更加唑实《红楼梦》中凤姐所说那句颇为自豪的话了:“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句话除了黄机的孙女,洪昇的妻子黄蕙敢说黄蕙的丈夫洪昇敢写,其它任何家族的任何人说不出也写不出!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示土的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