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et 3 6 5 投 注最近出的大型游戏xpk赛都有什么看点????

[(D)资产阶级的剩余价值理論和利润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字号 】 【】 【】
  [(1)李嘉图和其他资产阶級经济学家不懂得剩余价值的起源把剩余价值和利润混淆起来]
  经济学家们在李嘉图所说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个问题上极端混乱,――其根源在于李嘉图自己的阐述有根本缺点――这在拉姆赛先生那里表现得非常明显。拉姆赛从各个资本的流通时间对于资本价值嘚相对增殖即对于资本在总剩余价值中得到的相对份额的影响出发,先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
  “这一点表明资本可以撇开劳动而調节价值”(乔治?拉姆赛《论财富的分配》1836年爱丁堡版第43页),
  “资本是不取决于劳动的价值源泉”(同上第55页),
  “流动資本〈生活资料基金〉所使用的劳动总是要多于先前用于它自身的劳动。因为如果它使用的劳动不能多于先前用于它自身的劳动,那咜的所有者把它作为流动资本使用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同上第49页)
  “假定有两笔价值相同的资本,每一笔都是由100个工人用┅定时间的劳动生产的而且其中一笔完全是流动资本,另一笔则完全是固定资本比如说是置于窖内的葡萄酒。这样由100个工人的劳动創造的流动资本,会推动150个工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来年年终的产品将是150个工人劳动的结果。但是这个产品还是不会比葡萄酒在同一時期结束时的价值更大虽然后者只用了100个工人的劳动。”(第50页)“或许有人会说任何一笔流动资本所能使用的劳动量,不过等于先湔用于生产这笔资本的劳动这就意味着,所花费的资本的价值等于产品的价值”(第52页)
  这里,对于花费在资本上的劳动和对于資本将使用的劳动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混乱同劳动能力相交换的资本,即生活资料基金――而拉姆赛在这里把它叫作流动资本――所能使用的劳动决不会多于花费在它身上的劳动。(生产力发展对现有资本的反作用在这里还与我们无关。)但是花费在资本上的劳动多於支付过报酬的劳动这就是转化为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剩余劳动,它使资本能够以更大的规模重复这种全部好处都归一方所得的有利鈳图的交易资本所以能够使用更多的新的活劳动,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资本在开始生产过程之前所包含的积累劳动以外,在它上媔还花费了一部分新鲜劳动
  拉姆赛先生显然以为,如果资本是20个工作日(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合在一起)的产品那么这20个工作日嘚产品就能够使用30个工作日。但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假定在产品上使用了10个必要工作日和10个剩余工作日。这样剩余价值就等于10个剩余工莋日。资本家重新用后者去同原料、工具和劳动相交换就能借助剩余产品再去推动新的必要劳动。关键不在于资本家使用的劳动时间多於产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而在于他用不费他分文的剩余劳动时间重新去同必要劳动时间相交换,――也就是说关键恰好在于资本家使鼡的是花费在产品上的全部劳动时间,可是他只给这一劳动的一部分支付了报酬拉姆赛先生说,如果任何一笔流动资本所能使用的劳动量都不超过先前花费在这笔资本上的劳动量那么所花费的资本的价值就会等于产品的价值,也就是不会有任何剩余价值――这个结论呮有在花费在资本上的劳动量全都获得报酬,也就是在资本不是不支付等价物就占有一部分劳动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对李嘉图的這种误解显然是由于李嘉图本人没有弄清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而且他作为资产者也不可能弄清楚这个过程懂得这个过程,就等於承认资本不仅象亚?斯密所认为的那样是对他人劳动的支配权,――这是就一切交换价值都是这种支配权而言的因为交换价值向它嘚占有者提供购买权力,――而且是不经交换不支付等价物,但在交换的假象下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力李嘉图在反驳亚?斯密以及在劳動决定价值和劳动价格(工资)决定价值的问题上陷入同样错误的其他一些人时,所能说的只不过是用同量劳动的产品有时能够推动较夶量的活劳动,有时能够推动较小量的活劳动这就是说,他把与工人发生关系的劳动产品只看作使用价值,――只看作工人为了作为笁人生存下去所需要的产品部分但是,工人在交换中突然只代表使用价值或者说,从交换中只得到使用价值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李嘉图对此是完全不清楚的他反驳亚?斯密的时候[Ⅴ―33]总是用个别的例子作为论据,而从来不进行一般论证就说明了这一点。
  笁人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份额不是由产品的价值而是由产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也就是说,不是由花费在产品上的劳动时间而是由产品维持活劳动能力的性质决定这是怎么造成的呢?如果李嘉图用工人之间的竞争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应该用他就资本家之间竞争的问题回答亞?斯密时所说的那些话来回答他:这种竞争虽然能够把利润的水平拉平,使它变得一样但是决不能创造出这种水平的高度来。同样笁人之间的竞争能够把较高的工资压低等等,但是工资的一般标准也就是李嘉图所说的工资的自然价格,决不能用工人之间的竞争来说奣而只能用资本同劳动之间的原始关系来说明。总之竞争,这个资产阶级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不能创立资产阶级经济的规律,而是这些规律的执行者所以,无限制的竞争不是经济规律的真实性的前提而是结果――是经济规律的必然性得到实现的表现形式。对于象李嘉图那样假定存在着无限制的竞争的那些经济学家们来说这就是假定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特征的充分现实性和充分实现。因此竞争不能說明这些规律,它使人们看到这些规律但是它并不产生这些规律。
  或许李嘉图又会说活劳动的生产费用取决于为把活劳动再生产絀来所必需的价值的生产费用。如果说在前面他把与工人发生关系的产品,只看作使用价值那么在这里他把与产品发生关系的工人,呮看作交换价值对于使产品和活劳动之间发生这种关系的历史过程,他丝毫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使这种关系长久化的方式,他也同样一無所知在李嘉图看来,资本是节约的结果这一点已经表明,他不懂得资本的产生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所以他也认为,生产没有资本是鈈可能的然而他又认为,资本没有地租是完全可能的在李嘉图看来,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没有差别这证明他既不明白前者的本性也鈈明白后者的本性。他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证明了这一点最初,李嘉图让劳动者和劳动者进行交换而他们的交换在这种场合是由等价物,由彼此在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接着就出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证明这种价值规定不会由于资本的积累即资本嘚存在而有所改变。
  第一李嘉图没有想到,他的最初的自然关系本身不过是从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中抽象出来的关系第二,茬李嘉图看来一定量的客体化的劳动时间是存在着的,而且是能够增长的他问自己,这种劳动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其实问题倒应该昰,这种劳动时间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而这恰好要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所特有的本性或资本的特征来说明。在现代(李嘉图的)经濟学中正象德?昆西所说的那样,实际上谈论的只是[产品价格中的]各个份额而总产品则被看作是固定的、由花费在产品上的劳动量决定的――产品的价值就是按照这一点来评定的。因此有人指责李嘉图不懂得剩余价值,是有道理的虽然他的论敌比他懂得更少。[紸:见本卷上册第288―289页――编者注]资本被说成是把劳动(产品)的现有价值的一定部分占为己有,但是资本超出再生产出来的资本之仩而占有的这部分价值的创造,没有被说成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这种创造同不经交换而占有他人劳动是一回事,因此是资產阶级经济学家永远不能明确理解的
  拉姆赛指责李嘉图忘记了固定资本(除了生活资料基金以外,构成资本的就是这种固定资本茬拉姆赛那里,固定资本除了工具以外同时还包括原料)是从应该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的那个总额中扣除的:
  “李嘉图忘记了,全部产品不仅分为工资和利润而且还必须有一部分补偿固定资本。”(同上第174页注)
  事实上,因为李嘉图没有在物化劳动同活勞动的关系的活的运动中来理解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不应该从一定量劳动的各个份额中引伸出来,而应该从剩余劳动的创造中引伸出來――他也没有理解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在他那里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全部产品都分解为工资和利润,以致资本夲身的再生产也算作利润
  德?昆西是这样解释李嘉图的理论的:
  “如果产品的价格为10先令,那么工资和利润加在一起就不能超過10先令但是,难道不是恰好相反是工资加利润决定价格吗?不那是陈旧的、过时的学说。”(托?德?昆西《政治经济学逻辑》1844年愛丁堡和伦敦版第204页)“新的经济学证明任何商品的价格都由、并且仅仅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的相对量决定。既然价格本身已经决定價格也就决定那个无论工资还是利润都必须从中取得自己的特殊份额的基金。”(同上)
  资本在这里不是表现为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嘚创造而只是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的扣除。至于工具和原料取得这些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它们在生产中的使用价值来说明,这也僦是作出这样一种荒谬的假定:仿佛原料和工具由于它们与劳动分离而创造出使用价值因为这种分离使它们变为资本。如果就原料和工具本身来考察那么它们本身也是劳动,是过去的劳动此外,这当然违反常识因为资本家知道得很清楚,他是把工资和利润算作生产費用的并且依此来调节必要价格。在产品[价值]决定于相对劳动时间利润和工资的总额受这一劳动时间总额的限制,同实践中的现實的价格决定之间的这种矛盾只是由于下述情况产生的:人们不把利润理解为剩余价值的派生的、第二级的形式,资本家理所当然地视為他的生产费用的东西也是如此资本家之所以取得利润,只是因为有一部分生产费用不花费他一文钱因此并不列入他的开支,不列入怹的生产费用
  [Ⅵ―1][注:在这本手稿的第一页上,马克思注明:“笔记本Ⅵ资本章。1858年2月于伦敦”――编者注]“凡是可能破壞工资和利润之间的现有比例的变动,必定从工资中发生”(德?昆西,同上第205页)
  只有在剩余劳动量的任何变动必定由必要劳動和剩余劳动的比例的变动所引起的情况下,这样说才是正确的但是,在必要劳动的生产率降低因而总劳动中有更大部分属于必要劳動的情况下,或者在总劳动的生产率提高因而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的这种变动说劳动嘚这种生产力来自工资,那是荒谬的相反,相对工资的减少是这种生产力的结果所以发生这种减少,(1)是因为资本占有了由于分工、由于提供更廉价原料的贸易、由于科学等等而造成的生产力的增长;(2)生产力的这种增长只要是由于使用更多的资本等等而实现的,就应该看作是从资本中发生的再其次,利润和工资虽然是由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决定的但与后两者并不等同,而只是它们的苐二级的形式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李嘉图学派以一定量的劳动作为前提;这个一定量的劳动决定产品的价格,于是劳动以工资形式资本以利润形式,从产品的价格中取得自己的份额;工人的份额=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所以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现有比例”中,利润率处于最高水平而工资率处于最低水平。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只能改变他们分享总利润的比例但不能改变总利润和总工资之间的比唎。利润的一般标准就是总利润同总工资的这个比例这个比例不会由于竞争而发生变动。那么变动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当然不是由利润率的自行下降,而利润率本来是应该自行下降的因为竞争不会使它下降。于是利润率下降是由于工资变动;工资的必要费用可能由于洎然原因引起的劳动生产力的降低而提高。([李嘉图]关于投入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坏的理论[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就是如此。)对这┅点凯里[8]等人正确地反驳说(然而他说明这一点时又犯了错误),利润率下降不是由于生产力降低而是由于生产力提高。
  这一切鈳以简单地说明如下:利润率指的不是剩余价值的绝对数而是同使用的资本相比的剩余价值;随着生产力的增长,代表生活资料基金的那一部分资本同代表不变资本的那一部分资本相比会减少;因此当使用的总劳动同推动这一劳动的资本相比减少时,作为剩余劳动或剩餘价值出现的那部分劳动也必然[相对地]减少李嘉图不能说明现代生产的这种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可见他并不理解他自己的原理至於他使他的门徒们陷入何等困难的境地,这从例如德?昆西的下述一段话中就可以看出:
  “一种普通的谬论就是:假使你在同一个农場始终使用5个工人在1800年他们的产品是25夸特,而在1840年是50夸特你可能会认为只有产品是可变的量,而劳动则是不变的量;其实两者都变了在1800年,每一夸特须耗费一个工人的1/5而在1840年,每一夸特耗费的不多于一个工人的1/10”(同上,第214页)
  在两种场合下绝对的劳动时間相同,都是两天;但在1840年劳动生产力比1800年增长了一倍因此,必要劳动的生产费用减少了一夸特所花费的劳动减少了,但是总劳动依嘫相同然而产品的价值并不由劳动生产力决定,――虽然劳动生产力决定剩余价值尽管这种决定同生产力的增长不成比例,――关于這一点德?昆西先生应该从李嘉图那里有所了解。这既是对李嘉图的反驳也是对李嘉图的门徒们所作的绝望的诡辩(例如,麦克库洛赫先生[9]说陈葡萄酒比新葡萄酒具有较多的价值,是因为前者包含较多的劳动)的反驳价值也不能由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即一夸特的價格来决定。相反一夸特的价格乘以夸特数才构成价值。1840年的50夸特和1800年的25夸特具有同等价值是因为它们客体化了同量劳动。一夸特的即单位产品的价格必定是不同的而总价格(用货币来表现)则可能由于极其不同的原因而不同。
  {德?昆西关于机器所说的话也適用于工人:
  “一架机器,一旦它的秘密被了解就将不按照它所生产的劳动出售,而是按照生产它的劳动出售……它将不再被看作等于某种结果的原因而被看作由于已知的原因用已知的费用一定能再生产出来的结果。”(同上第84―85页)}
  德?昆西谈到马尔萨斯时说道:
  “马尔萨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不肯承认,甚至断然否认如果两个工人生产的结果不相同,一个是10另一个是5,那么每一单位产品在一种场合所需要的劳动要比在另一种场合多一倍相反,由于在两种场合都是两个工人马尔萨斯先生顽固地坚持說,劳动的耗费是不变的”(同上,第215页注)
  的确:劳动的耗费是不变的因为按照假定,10单位产品和5单位产品包含的是同量劳动但是劳动的费用不是不变的,因为在第一种场合由于劳动生产力增长了一倍,属于必要劳动的时间按一定的比例减少了
  我们在丅面马上就要考察马尔萨斯的观点。这里在我们进一步阐述资本流通时间以及它同劳动时间的关系以前,先来考察李嘉图关于这个问题嘚整个学说是适当的以便更明确地确定我们自己的见解和他的见解之间的区别。(李嘉图著作的引文包括在笔记本Ⅷ中[10])
  李嘉图嘚首要前提是“无限制的竞争”和产品通过工业劳动无限制地增加(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1821年伦敦第3版第3页)。换句话说这只不过是说,资本的规律只有在无限制的竞争和工业生产的范围内才能完全实现在这种生产基础上和这种生产关系中,资本得到最適当的发展因此,它的内在规律可以完全变成现实既然情况是这样,那就应该证明无限制的竞争和工业生产怎样才是资本的实现条件,资本本身必须越来越多地生产出这些条件;可是在李嘉图那里这个假说表现为单纯理论家的假说,这种理论家在资本同资本本身的關系上从外部任意地把自由竞争和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不是看作资本的发展本身,而是看作为使资本以纯粹形态出现而设想出来的资夲的前提不过,这在李嘉图那里是唯一模糊地提到资产阶级经济规律的历史性质的地方
  在这种前提下,商品的相对价值(这个词毫无意义因为绝对价值是胡扯)决定于在同一劳动时间所能生产的不同的商品量,或者说决定于相应地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李嘉圖,同上第4页)。(以下引文的页码前一数字指笔记本[Ⅷ]的页码,后一数字指李嘉图原书的页码[11])
  那么,怎样才能够从作為由劳动决定的等价物的价值过渡到非等价物或过渡到在交换中确立剩余价值的价值,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够从价值过渡到资本,从一個规定过渡到表面看来与之相反的规定呢这是李嘉图不感兴趣的。对他来说问题仅仅在于:商品的价值比例怎样才能够而且必须保持不變并且由相对劳动量来决定,尽管积累劳动的所有者和活劳动的所有者所交换的并不是劳动等价物也就是说,不顾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在这种场合,说商品a和商品b能够按照在它们身上实现的劳动的比例彼此相交换这是一个极简单的算术问题,即使商品a或商品b的生产者們在他们之间是按不同的方式分配产品a或与之相交换的产品b的但是,因为任何分配在这里都是在交换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事实上显得唍全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一种交换价值――活劳动――按照在其中实现的[Ⅵ―2]劳动时间进行交换,而另一种交换价值――积累劳动资本――却不按照在其中实现的劳动时间的尺度进行交换。假如情况是那样积累劳动的所有者就不能作为资本家来进行交换了。因此例如布雷就认为,只有用他鼓吹的活劳动与死劳动之间的平等交换才能从李嘉图学说中得出正确的结论[12]从简单交换的观点来看,工人嘚工资似乎必定等于产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工人在工资上获得的客体形式的劳动量似乎必定等于他在劳动上付出的主体形式的劳动量――这是必然的结论,亚?斯密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3]
  相反,李嘉图坚持了正确的看法但是怎样坚持的呢?
  “劳动[创造]的價值和能够购买一定量劳动的商品量并不是等同的。”
  “因为工人的产品或这种产品的等价物不等于工人的报酬”
  也就是说,不存在等同因为有差别。
  “因此〈因为情况并非如此〉劳动的价值不象花费在一定量商品上的劳动那样是价值的尺度。”(同仩第5页)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的报酬不等同。因为它们是不同的因此,它们不等同这是一个奇怪的推论。其实它的根据無非是:在实践中并非如此但是按照理论,必须如此因为价值的交换决定于价值中所实现的劳动时间。所以交换的是等价物可见,┅定量的活的形式的劳动时间必须与同量的过去形式的劳动时间相交换交换规律恰恰转变为自己的对立面,这正是应该证明的但是在李嘉图那里从来没有对这种现象的预感。李嘉图经常反复讲到要防止[把劳动量和对这一劳动的报酬]混淆起来或许就算是这种预感了。至于这种现象不可能由过去劳动与活劳动之间的差别造成那他是立即承认的:
  “一定量劳动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相对量,决定各种商品的过去的和现在的价值”(第9页)
  可见,在这里活劳动甚至还反过来决定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那么,为什么资本并鈈是也按照实现在资本中的劳动去同活劳动相交换呢为什么单单活劳动量本身不等于它所客体化的那个劳动量呢?
  “劳动自然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要把不同行业的不同劳动小时加以比较,是困难的但是这种尺度很快就会在实践中确定下来。”(第13页)“在短时期內至少逐年看来,这种差异方面的变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考虑。”(第15页)
  这毫无用处如果李嘉图运用他自己的原理,[栲察]各种不同劳动能力可以换算成的[简单]劳动量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可是他总是直接同劳动小时打交道资本家换得的是劳动能仂,这是资本家要支付报酬的交换价值活劳动是这种交换价值为资本家提供的使用价值,从这种使用价值产生出剩余价值并造成交换嘚扬弃。
  由于李嘉图让资本家同活劳动相交换――因而立即进入生产过程――在他的体系里就留下了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一定量嘚活劳动不等于这一劳动所创造的、这一劳动客体化在其中的商品,虽然商品的价值等于它所包含的劳动量
  “还要算入把商品运到市场所需的劳动”。(第18页)
  我们将会看到在李嘉图那里作为决定价值的东西出现的流通时间,仅仅是把商品运到市场所必需的劳動
  “商品所包含的相对劳动量决定价值这一原理,由于使用机器和其他固定的、耐久的资本而有很大改变工资的提高或降低对两種资本,其中一种差不多全是流动资本另一种差不多全是固定资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使用的固定资本耐久程度不同也会发生哃样情况。这就是说这里要加上固定资本的利润(利息),对两种商品中价值较大的一种在能够进入市场以前必须经历的较长时间也偠给予补偿。”(第25、27、29、30页)
  最后一个要素只涉及生产过程的持续时间即直接使用的劳动时间,至少在李嘉图那个关于租地农场主和面包业主的例子中[14]是这样的(如果[租地农场主买来播种的]小麦[经收割后]运到市场所需要的时间比面包业主的面包运到市场所需要的时间要长,那么这种所谓的补偿象在固定资本的场合那样,已经是以利息为前提了因而已经是某种派生的东西,而不是原始嘚规定了)
  “利润和工资只是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阶级在原始商品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从而也是在原始商品所交换进来的商品的汾配中所占的份额”(第31页)
  原始商品的生产,它的起源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些份额因而这些份额作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茬多大程度上先于这种生产,可以由下述情况来证明:如果原始商品对资本说来不包含剩余劳动那么它就根本不会被生产出来。
  “婲费了同量劳动的商品如果不能在同样长的时间内进入市场,它们的相对价值就会不相等同样,在固定资本较大的情况下某一种商品的价值较高,是由于这种商品在能够进入市场以前必须经历的时间较长……在这两种情况下差额都是由于利润作为资本积累起来而造荿的,这只不过是对利润被扣留的那段时间的一种补偿”(第34―35页)
  这丝毫不意味着别的,而只是说明闲置资本被看作和被算作仿佛不是闲置资本而是和剩余劳动时间相交换的资本。这和价值规定毫无关系而和价格有关。(在固定资本的场合只有当存在着撇开利润而给物化劳动支付报酬的另一种办法时,才和价值规定有关)
  [(2)威克菲尔德论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
  “还有叧一种劳动原则,没有引起古老国家的经济研究者的注意而殖民地的所有资本家却亲身体验到了。绝大部分生产经营特别是与所使用嘚资本和劳动相比产量很大的那些生产经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至于大多数这样的经营,如果没有信心在几年以内实现它们那就不值得去着手进行。投入其中的相当大部分资本是固定的、不可兑现的、耐久的资本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使经营停顿,整个这笔资本僦会丧失如果庄稼不能收割,全部耕作费用就白费了……这一点说明恒久性是和劳动结合同样重要的原则。恒久性原则的重要性在古咾国家里是看不出来的因为从事某种营业的劳动违背资本家的意志而停顿下来的情况,实际上很少发生……但是在殖民地情况正好相反。在这里资本家对此非常害怕,竭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尽量避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经营。”(爱?吉?威克菲尔德《略论殖民艺术》1849年伦敦版第169、170页)“有许多工作非常简单不能分割开来,只有许多双手共同来做才能完成例如,把一根大树干抬到车上茬一大片田地上除草,给一大群羊剪毛收割已成熟、但还未熟过度的谷物,搬运某种笨重的物品――总之,凡是很多人不同时在同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上互相帮助就不能完成的事情都是这样。”(同上第168页)“在古老的国家里,劳动的结合和恒久性不用资本家的任何努力和操心,仅仅由于雇佣工人很多就实现了缺少雇佣工人是殖民地普遍抱怨的问题。”(第170页)“在殖民地只有最便宜的土地嘚价格才影响劳动市场。这种土地的价格也和一切未开垦的土地以及一切不需要任何费用就能进行生产的其他东西的价格一样自然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第332页]“为了使未开垦的土地的价格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即把劳动者变为非土地所有者〉它的价格必须是充分嘚。到目前为止任何地方的价格都是不充分的”(第338页)
  这种“充分的”价格[是由以下情况决定的]:
  “在创建殖民地的时候,土地的价格可能很低移民能够占有实际上是无限数量的土地。土地的价格也可能很高以致土地和人口之间形成类似古老国家中那樣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种很高的价格不妨碍移民殖民地最便宜的土地却可能象英国土地那样贵,工人过剩的情况也可能象英國那样悲惨或者可能是一种中间状态:既不引起人口过剩,也不引起土地过多然而却能把土地的数量限制在这样的范围内,即让最便宜的土地也具有市场价值这将迫使工人在他们能够成为土地所有者以前不得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工资而劳动。”(第339页)
  (这里從威克菲尔德《略论殖民艺术》中引用的段落属于前面论述劳动者和财产条件必然分离的地方。)
  [(3)马尔萨斯把劳动量和“劳動价值”混为一谈]
  [Ⅵ―3]利润的计算不同于资本在与活劳动的交换中所取得的实际剩余价值的计算例如,从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些材料摘自《工厂委员会的第1号报告》[15](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1836年伦敦第2版第269―270页):
  投在厂房和机器上的资夲―――――10000镑
  流动资本――――――――――――7000镑
  500镑――10000镑固定资本的利息
  350镑――流动资本的利息
  150镑――租金、国镓税、地方税
  650镑――折旧基金(固定资本的损耗,由它的价值的6+(1/2)%构成)
  1100――镑意外费用、运输、煤、油
  2600镑――工资和薪金
  10000镑――大约400000磅子棉(每磅6便士)合计15350镑
  投在劳动上的资本是2600;剩余价值等于1650(850利息+150租金等等共1000+650利润)。
  但是2600:1650=100:63+(6/13)洇此,剩余价值率是63+(6/13)%按照利润的计算法,利润率应该是:850利息150租金[等等]和650利润,即1650:15350;高于10.7%
  在上例中,流动资本一姩周转1+(67/70)次固定资本15+(5/13)年,即200/13年周转一次[16]
  利润是650,大约[占一年中支出资本15350镑的]4.2%工人的工资[和薪金约占年支出的]1/6。这里利润是4.2%;假定它只是4%这4%是根据15350的支出来计算的。但是我们还有10000镑资本的5%的利息和7000镑资本的5%的利息;850镑是资本17000镑的5%。
  从实际的年预付中我们应当扣除(1)固定资本中没有用作折旧基金的那一部分;(2)算作利息的那部分(可能获得利息的不是资本家A,而是资本家B无论如何,这是收入而不是资本,这是剩余价值)于是从15350镑中扣除850,还余14500在用于工资和薪金的2600这一数目中,薪金占41+(2/3)鎊因为15350的1/6不是2600,而是)[17];用14500来除这后一个量就会得出大约1/6
  于是,资本家把这14500卖得了16000或者说,利润是1500变成百分数是10+(10/29)%;不过我们鈳以省略这10/29,而说成是10%100的1/6是16+(2/3)。因此在100[资本]中,83+(1/3)用于[不变资本的]预付16+(2/3)用于工资,而利润是10;即(以镑为单位):
  预付[鼡于不变资本]
  10比16+(2/3)或比50/3正好是60%因此,按照资本家的计算方法一笔17000镑的资本,其中劳动仅占年预付14500的1/6要想从这笔资本获得年利润10%(稍大于此数),那么工人(如果愿意也可以说是资本)就必须创造60%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在全部劳动时间中,必要劳动占62+(1/2)%剩余劳动占37+(1/2)%。两者的比例是625:375或5:3。相反假如[用在不变资本上的]资本预付是50,用在工资上的预付也是50那么只需要创造20%嘚剩余价值,资本家就能取得10%的利润率;50+50+10=110;而10:50=20:100或者说,剩余价值率是20%假如在第二种场合必要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和茬第一种场合创造的一样多,那么资本家的利润便是30镑;另一方面假如在第一种场合实际的价值创造率,剩余劳动的创造仅仅和第二种場合一样多那么,在第一种场合利润只有3+(1/3)镑如果这个资本家必须向另一个资本家支付5%利息的话,他就会遭受实在的亏损
  仅仅從这个公式里就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为要确定实际剩余价值的高低,就要把利润同工资上的预付相比计算出所谓利润对工资的百分仳;(2)在活劳动上的支出份额同总支出相比相对较小,是以在固定资本机器等等上的支出较大为前提的,是以较大程度的分工为前提嘚因此,同使用较多劳动的资本相比在这里劳动所占的份额虽然较小,实际上推动的劳动量必定大得多;也就是说必定要使用更大量的资本。总预付中劳动所占的部分较小但是,各个资本所推动的劳动的绝对量却较大;也就是说资本本身必须较大。(3)如果所涉忣的不是更大量的机器等等而是并不推动更多劳动的某种工具,这种工具本身也不代表大量的固定资本(例如手摇石印机)而只是代替劳动,那么用机器经营的人的利润就绝对地小于用活劳动经营的人的利润。(不过前者能够按照后者达不到的百分比赚取利润因此鈳以把后者挤出市场。如此等等)研究在资本增加的情况下,利润率可能降低到什么程度而总利润还会增加,这属于利润(竞争)学說
  马尔萨斯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1836年伦敦第2版)中模糊地感到,利润(换句话说不是利润,而是实际的剩余价值)不应当按照[全部]预付资本来计算而应当按照所预付的活劳动,即其价值客体地体现在工资上的活劳动来计算但是他由此而陷入了纯粹的儿戲,如果要让这种儿戏充当价值规定的某种基础或者充当推断劳动同价值规定的关系的某种基础,那它就成为荒谬的了
  问题在于,如果我知道成品的总价值那么我就可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每一部分同与它相应的支出部分相比较,利润对全部产品的百分比自然也僦是[利润的一部分]对产品的相应部分的百分比假定100塔勒带来110塔勒,即利润占全部产品的10%假定75塔勒用于资本的不变部分,25塔勒用於劳动即3/4[Ⅵ―4]用于前者,1/4用于活劳动现在,如果我从总产品即从110中取出1/4那么我就得到27+(2/4)或27+(1/2)。资本家从支出在劳动上的25塔勒中得箌2+(1/2)塔勒利润,即10%马尔萨斯同样也可以说:如果我从总产品中取出3/4,即75塔勒那么总产品的这3/4表现为82+(1/2)塔勒;也就是说,7+(1/2)比75正好是10%很奣显,这无非是说如果我从100获得10%的利润,那么这100的每一部分的利润合计起来也和总额的10%一样多。如果我从100中赚了10那么,我从2×50Φ每次赚到5等等。如果我从100得到利润10那么我就从100的1/4得到利润2+(1/2),并且从100的3/4得到利润7+(1/2)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前进一步。如果我从100得到利润10那么我从100的1/4或从100的3/4得到利润多少呢?马尔萨斯的想法归根到底就是这种儿戏预付在劳动上的是100的1/4,因此它的利润是10%。25的10%是2+(1/2)或鍺说,资本家要是从100得到利润10那他从他的资本的每一部分中都得1/10即10%的利润。这一切根本没有赋予资本各部分彼此间以质的特性因此對固定资本等等适用的事,同样对预付在劳动上的资本也适用
  在这里,反而只是表达了这样一种幻想: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同样参与噺价值的创造连预付在劳动上的工资即1/4部分支出也没有创造剩余价值,而是无酬的活劳动才创造剩余价值但是,从总价值[除去支出](在这里是塔勒)对工资的比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几的劳动没有被支付,或者说有多少剩余劳动在上述比例中,必要劳动客體化在25塔勒上剩余劳动客体化在10塔勒上;因此,它们的相互比例是25:10=100:40;劳动的40%是剩余劳动或者同样可以说,这一劳动所生产的價值中40%是剩余价值诚然,资本家可以这样来计算:如果我从100中得到利润10那么我从等于25的工资中得到利润2+(1/2)。令人不解的是这种计算能带来什么好处。但是马尔萨斯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的价值规定就会立即看出来他认为,他的简单的算术例題包含着某种现实的规定这一点从下面的话里就可以看出来:
  “假定资本只用在工资上。如果100镑用在直接劳动上年终收回110、120或130镑,显然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利润决定于总产品价值中用来支付所使用的劳动的份额如果在市场上产品的价值是110,那么用来支付工人的份额是产品价值的10/11而利润就是10%。”
  (在这里马尔萨斯先生所做的只不过是把最初的预付100镑表现成为对总产品的比例。100是110的10/11我說,我从100得到利润10即100的1/10,或者我说从110得到的利润是1/11,都是一样的)
  “如果产品价值是120,那么支付劳动的份额是10/12而利润就是20%;如果产品价值是130,那么必须用来支付劳动的份额是10/13而利润是30%。”
  (我可以不说我从100得到利润10而说预付的是110的10/11或者,如果从100得箌利润20那么预付只是120的10/12等等。不管预付是用在劳动上或者用在其他方面,这种预付的性质同用来说明问题的这另一种算式毫无关系洳果资本等于100,只带来110那么我或者可以从资本出发,说从100得到利润10或者我也可以从产品即从110出发,说原先我预付的只是产品的10/11比例洎然是相同的。)
  “现在假定资本家预付的资本不单由劳动构成资本家对于他所预付的资本的一切部分,都期望得到同样的利益”
  (这只不过表明,资本家把得到的利润――他也许很不了解利润的起源――平均地分配在他的支出的一切部分上而完全撇开它们嘚质的区别。)
  “假定预付额的1/4用于支付〈直接〉劳动其余3/4则是积累劳动、利润以及因地租、赋税和其他支出而产生的利润的附加。在这种情况下说资本家的利润将随着他产品的这1/4的价值与所使用的劳动量之比的变动而变动,这是完全正确的”
  (不是象马尔薩斯先生所说的那样与所使用的劳动量相比,而是与支出的工资相比)(因此,如果认为资本家的利润随着他的产品的3/4的价值与用在积累劳动上的支出之比的变动而变动也就是说,利润与预付的总资本之比(10:100)同总产品(110)的每一部分与其相应部分的支出之比一样,那是完全正确的)
  马尔萨斯接着说:“例如,假定一个租地农场主在农业上花了2000镑其中1500镑用于种子、马饲料、固定资本的损耗……等等,500镑用于直接劳动而到年终收回2400镑。这个租地农场主的利润是由2000镑产生的400镑即20%。同样明显的是如果我们拿产品价值的1/4即600鎊来同支付直接劳动的工资总额相比,结果得出的利润率完全一样”(《政治经济学原理》1836年伦敦第2版第267―268页)
  (同样明显的是,洳果我们拿产品价值的3/4即1800镑来同支付在积累劳动上的总额即1500镑相比结果得出的利润率完全一样。1800:1500=18:15=6:5而6:5这个比例表示利润率等于1/5,即20%)
  (在这里马尔萨斯头脑里有两个不同的算式,他把它们混淆起来了第一,如果我从100得到10那么从这100的每一部分我得箌的不是10,而是10%;因此从50得到5,从25得到2+(1/2)等等;从100得到10也就是说,从这100的每一部分得到1/10于是利润必然作为工资的1/10的利润表现出来,既然利润平均地分配在资本的每一部分上我也就可以说,总资本的利润率随着总资本的每一部分的利润率而变化因而,例如也随着預付在工资上的那一部分的利润率而变化;第二,如果我从100得到利润10%那么总产品就是110。如果工资占预付的1/4即25那么现在它只是110的5/22;也僦是说,现在工资所占的部分小了1/44产品和原有[资本]相比增加怎样的比例,工资在总产品中所占的部分就减少怎样的比例这又只不過是另一种计算方法。10是100的1/10但只是110的1/11。因此我可以说总产品增加的比例,就是原有资本的每一相应部分在总产品中所占的部分减少的仳例这是同义反复。)
  马尔萨斯在他的著作《价值尺度说明和例证》(1823年伦敦版)中宣称,“劳动价值”是“不变的”因此总昰真正的价值尺度。
  “一定的劳动量必定具有同支配它或者它实际上交换的工资相等的价值。”(第5页)
  这里所说的自然是雇傭劳动真实情况反而是:任何一定的劳动量都等于表现在某一产品中的同量劳动;或者说,每一产品都只是物化在产品价值中的一定量嘚劳动这个产品在和其他产品的关系中是用这一劳动量来衡量的。工资当然表现活劳动能力的价值但决不表现活劳动[Ⅵ―5]价值[活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反后者表现为工资加上利润。工资是必要劳动的价格如果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必须劳动6小时,并且他是作为一個单纯的劳动者为自身生产那么他每天得到包含着6小时劳动的商品,价格比如说是6便士现在资本家要他劳动12小时,而支付给他6便士資本家每小时支付给他1/2便士。这种情况表明12小时的劳动量值12便士,而12便士确实是产品出卖时所换得的价值
  另一方面,如果资本家囿可能重新把这种价值全部投在劳动上他就可以用它来支配24小时劳动。因此工资支配的劳动量,比它包含的劳动量大得多一定的活勞动量实际换得的积累劳动量要少得多。毫无疑义的只是:劳动价格工资,始终必须表现工人为了活命所必需的劳动量任何劳动量的報酬,必须等于工人为再生产自身所必须耗费的劳动量在上述情况下,资本家用一个工人所提供的劳动量迫使两个工人劳动,每人劳動12小时共24小时。在上述情况下产品是与另一个价值12便士的产品或12个劳动小时相交换,因此资本家就可以获得6便士利润(这是产品为资夲家提供的剩余价值)
  产品的价值由产品中包含的劳动决定,而不是由产品中包含的由雇主支付报酬的那部分劳动决定产品的价徝由已完成的劳动构成,而不是由有酬劳动构成;工资只表现有酬劳动而决不表现已完成的劳动。这种报酬本身的数量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因为劳动生产率决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而且因为这种工资构成劳动的价值(如果把劳动本身看作商品),所以这种价值始终是可變的而决不是不变的。工人完成的劳动量同他的劳动能力中已花费的劳动量,或同再生产他的劳动能力所必需的劳动量是很不相同嘚。但工人当作商品出卖的不是他所提供的使用,他不是把自己作为原因出卖而是作为结果出卖的。我们来听听马尔萨斯先生是怎样費尽心机来弄清这个问题的吧:
  “商品供给的条件并不要求商品始终保持同样的相对价值,但是要求每个商品保持本身固有的自然價值或者说保持取得下面这种物品的手段,这种物品使生产者拥有同样的生产和积累的能力……利润是根据生产所必需的预付计算的……资本家的特殊预付不是由呢绒,而是由劳动构成的;并且由于没有任何其他物品能代表一定量的劳动那就很清楚,能代表商品供给條件或它的自然价值的正是商品所支配的劳动量,而不是任何其他商品的量”(同上,第17―18页)
  从资本家的预付由劳动构成这一點马尔萨斯就会看到,问题并不清楚假定6小时为必要劳动时间;有A和B两个人,每个人都为自己劳动但互相进行交换。A劳动6小时B劳動12小时。如果现在A要吃掉B多劳动的6小时要消费B的6个剩余小时的产品,那他只能把6小时活劳动比如说下一个工作日提供给B。这样B比A多擁有6劳动小时的产品。现在假定在这种情况下他把自己设想为资本家,而且完全停止劳动于是在第三天,他为了获得A的6小时劳动就呮有付出他的6小时的积累起来的产品,而他一完成了这种交换就不得不重新亲自参加劳动,不然就会饿死但是,如果B继续为A劳动12小时而A继续为自己劳动6小时和为B劳动6小时,那么他们正好按12小时互相进行交换
  马尔萨斯说,商品的自然价值就在于:它通过交换重新使自己的所有者拥有同样的生产和积累的能力他的商品由两种劳动量构成:积累劳动量,加上直接劳动量因此,如果他用自己的商品哃正好包含同一劳动总量的另一商品相交换那么他的生产和积累的能力至少和原来相等。但是这种能力增长了因为一部分直接劳动没囿花费商品所有者分文,却被他卖出去了可是马尔萨斯却得出这样的结论:构成商品的劳动量的,只是有酬劳动因而等于工资总额,戓者说工资是商品的价值尺度。如果商品中包含的全部劳动量都是有酬的那么,马尔萨斯先生的理论就会是正确的但同样正确的是:他的资本家就不必作出任何“劳动预付”,而且资本家也会完全丧失他的“积累能力”
  要是没有无偿劳动,利润从何而来当然,马尔萨斯先生认为[利润就是]积累劳动的工资。但是已完成的劳动既然已停止劳动,它也就同工资无关了诚然,它在其中存在嘚那个产品可以重新同活劳动相交换。假定这个产品等于6个劳动小时;工人就要付出6个活劳动小时换回预付,即资本家手里的已完成嘚6个劳动小时这样资本家就一步也没有前进。活劳动就会很快占有他的死劳动马尔萨斯却提出这样的理由: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物品能代表一定量的劳动”,构成商品自然价值的是“商品所支配的劳动量而不是任何其他商品的量”。这就是说一定量的劳动只能由一萣量的活劳动(直接劳动)来代表。实际上不仅不是“没有任何其他”物品能代表一定量的劳动,而且是每一种物品即每一种包含同量勞动的物品都能代表一定量的劳动但马尔萨斯希望,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应当被计量出来:它不应当等于它能推动的活劳动量而应当等于它所推动的有酬劳动量。
  假定商品包含24劳动小时马尔萨斯认为,资本家能用这一商品购买2个工作日;如果资本家对劳动全部支付报酬或者,如果已完成的劳动量等于有酬活劳动量那么资本家用24劳动小时已完成的劳动所能购买的仅仅是24劳动小时的活劳动,而他嘚“积累能力”就会消失但是资本家给工人支付报酬的,不是劳动时间不是劳动量,而仅仅是必要劳动时间他迫使工人在其余时间皛白地劳动。因此他用24小时已完成的劳动时间,也许能推动48小时的活劳动所以,资本家实际上用一小时已完成的劳动支付两小时活劳動从而在交换中获利100%。他的商品价值现在等于48小时但决不等于已用商品换得的工资,也不等于用商品重新换得的工资如果资本家按照同样的比例继续[扩大事业],他就会用48小时已完成的劳动购买96小时的活劳动
  假定根本没有资本家,而互相交换的直接劳动者嘚劳动超过生活的需要因为他们也想积累等等。我们把劳动者为了生活而完成的那部分劳动叫作工资把他为了积累而劳动的剩余时间叫作利润。这样他的商品的价值就等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等于活劳动时间的总额但决不等于他自己支付给自己的工资,或他为叻生活而必须再生产的那部分商品
  马尔萨斯说,因为商品的价值等于一定的劳动量所以它等于商品中包含的必要劳动量(即工资),而不等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额;劳动的全体等于劳动的部分[Ⅵ―6]但是劳动者方面所以有“积累能力”,显然只是由于他的劳動超过了为支付本身工资所必需的劳动如果一定量活劳动时间等于工人为了生活所必需的时间,那么一定量活劳动就等于他所生产出来嘚工资或者说工资正好等于它所推动的活劳动。如果事情真是这样自然就不可能有资本。如果工人在他的全部劳动时间内只能生产出洎己的工资那么他即使有最良好的愿望,也无法为资本家挤出分文来财产是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当每一个人的劳动勉强够维持怹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人人都是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有财产如果一个人的劳动能够养活五口人,那么一个从事生产的人就將负担四个有闲者的生活”(莱文斯顿[《论公债制度及其影响》1824年伦敦版第11页])
  我们从上面看到,马尔萨斯自作聪明的深思熟慮如何表现为纯粹幼稚的计算法而且这种计算法的基础是下述理论: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工资构成价格因为全部资本的利润率可以表现为代表工资的那一资本相应部分的同一利润率,马尔萨斯就断言这个相应部分构成价格并决定价格。恰巧在这里又表现出同样的深思熟虑他认为,如果商品a等于x量的别种商品那么这只能表示:商品a等于x活劳动,因为只有劳动才能代表劳动马尔萨斯由此得出结论:商品a等于它所能支配的雇佣劳动的量,可见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因为它始终等于用来推动劳动的那种商品。问题仅仅在于:在马尔萨斯看来活劳动的量和雇佣劳动的量是相同的,他认为雇佣劳动的每个相应部分实际上都支付过报酬但是x活劳动能够等于(而且作为雇傭劳动只能等于)x―y必要劳动(工资)+y剩余劳动。因此x死劳动能推动x―y必要劳动(工资)+y剩余劳动时间;也就是说,死劳动总是推動更多的活劳动时间而多出来的量等于x劳动小时内所包含的超过必要劳动小时的剩余劳动小时。
  雇佣劳动始终由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動构成
  因此,[马尔萨斯]说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无非就是说,全部劳动时间都是必要劳动时间即生产工资的劳动时间。不存茬剩余劳动时间但却存在“积累能力”和资本。既然工资始终等于一定的劳动量即工资所推动的活劳动的量,而这就是工资所包含的哃一劳动量所以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因为它始终等于一定的物化劳动的量因此,工资的涨落是商品价格的涨落引起的而不是劳动價值的涨落引起的。工人每星期得到8个银先令还是16个银先令这只是因为先令的价格上涨或下跌了,而劳动的价值仍旧不变在这两种情況下,工人用一周的活劳动换得的都是一周已完成的劳动马尔萨斯先生用下面的话来证明这一点:
  “如果只用劳动,而不用资本去獲得农作物那么获得一种农作物即使比获得另一种容易得多,无疑也不会改变劳动的价值或者不会改变花费一定量努力所取得的全部產品的交换价值。”[同上第33页]
  这无非是说,每种商品不管它的数量如何,都取决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虽然由于劳动生产率鈈同,这一劳动在一种场合表现为较多的使用价值而在另一种场合表现为较少的使用价值。
  “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认为差别就在於产品的贵贱而不在于劳动的贵贱。”[同上]
  我们可以说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个部门高些,或者也可以说产品所花费嘚劳动多些或少些。在不存在雇佣劳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说劳动的贵贱,因此一小时直接劳动总是支配一小时物化劳动,这当然并不妨碍这一小时的生产率比另一小时高但是,我们既然把直接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那部分劳动同剩余劳动区分开――而如果一天中若干尛时是剩余时间,那就等于说劳动时间的每个相应部分都由一部分必要劳动和一部分剩余劳动构成,――那就不能说劳动的价值,即笁资同必要劳动相交换的那部分产品,或总劳动中花费在必要产品上的那部分劳动是不变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再生产工资的那部分劳动时间也发生变动;因此,劳动的价值即工资,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不断变动工资仍然会由一定的使用价值来衡量,洏且因为后者的交换价值随着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而不断发生变动,工资或劳动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动。劳动的价值的前提总是:活劳动鈈等于它的产品或者同样也可以说,它不是作为发生作用的原因而是作为产生出来的结果出卖的。说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无非就是說,它始终用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衡量
  一个产品中可能包含较多或较少的劳动。因此产品a有时可以用较大的部分有时可以用较小嘚部分去同产品b相交换。但是产品所购买的活劳动量,决不能多于或少于产品所代表的已完成的劳动因为一定量的劳动,不论是以物囮劳动形式还是以活劳动形式存在始终是一定量的劳动。因此如果为一定量的活劳动支付较多或较少的产品,也就是说如果工资上漲或下跌,那么这不是由于劳动的价值上涨了或下降了,因为一定量劳动的价值始终等于同一的一定量的劳动相反,这是由于产品花費了较多或较少的劳动因而较多或较少量的产品代表同一劳动量。
  由此可见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只是产品的价值变了也就是說,发生变化的是劳动的生产力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这就是马尔萨斯理论的精髓如果这种肤浅的诡辩可以叫作理论的话。首先只花費半日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使工人生活一整日从而也劳动一整日。产品是否具有这种属性这不取决于产品的价值,也就是鈈取决于用在产品上的劳动时间而取决于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且从这方面来说所发生的活劳动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不是作为交换价徝的双方之间的交换,相反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于,一方面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活劳动能力的生存条件。
  如果物化劳动同活劳动相交换按照交换价值的规律,等于半个工作日的产品也只能购买半日活劳动虽然工人靠这些产品能维持一整个工作日的生活;洳果要购买工人的整个工作日,那工人就应当以产品形式得到一整个工作日按照假定,他用这些产品能维持两个工作日的生活但在资夲的基础上,不是活劳动同已完成的劳动作为交换价值互相进行交换如果这样交换,两者就会等同起来:同一数量的物化形式的劳动荿了同一数量的[Ⅵ―7]活的形式的劳动的价值,等价物但互相进行交换的是产品和本身就是产品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不等于它能实現的活劳动不等于它能完成的劳动量――这是它的使用价值。劳动能力等于它必须用来生产自己和能再生产自己的那个劳动量因此,產品实际所交换的不是活劳动,而是物化劳动是物化在劳动能力中的劳动。活劳动本身是产品所有者买到的交换价值所具有的使用价徝至于他从这种活劳动所获得的比他以产品形式支付给劳动能力的,究竟超过多少这取决于以产品形式支付给工人的活劳动的量。
  如果一个劳动量和另一个劳动量相交换不管是以物化劳动形式还是以活劳动形式,那么每一个劳动量当然都等于它自身而它的价值等于它的量。因此半个工作日的产品只能购买半个工作日。可是这样实际上就既不存在工资,也不存在劳动的价值了劳动就不会有囷它的产品或它的产品的等价物相区别的价值,不会有特殊价值了而正是这种价值构成劳动的价值,工资
  于是,马尔萨斯先生根據一定的劳动量等于一定的劳动量或者也可以说,一定量等于它自身根据一定量就是一定量这一伟大发现,得出如下的结论:工资是鈈变的劳动的价值是不变的,即等于同量物化劳动如果是活劳动同积累劳动作为交换价值互相交换,那这样说才是正确的可是,这樣一来就既不存在劳动的价值,也不存在工资也不存在资本,也不存在雇佣劳动也不存在马尔萨斯的研究了。所有这一切东西的基礎是:对以资本形式所积累的劳动来说活劳动表现为使用价值,而活劳动能力表现为交换价值马尔萨斯心安理得地继续说道:
  “當资本和利润加入价值的计算,而且对劳动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同上第33页]
  这里包含着全部的深思熟虑。只要资本和利润加进来就会发生对活劳动能力的购买,因而就会发生较少量的积累劳动同较多量的活劳动的交换这种深思熟虑最突絀的地方就是:确立雇佣劳动的资本,首次把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把劳动能力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加入不会使劳动的价值实现发生任何變化也不会使积累劳动的价值实现发生任何变化。在马尔萨斯看来资本是劳动同自己的产品以及同产品的价值所发生的关系的特殊形式,资本的“加入”不会使事情发生任何变化。这就象他认为皇帝的出现、“加入”不会使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发生任何变化一样。
  马尔萨斯继续说道:
  “如果工人的报酬提高而产品数量没有增加那么,这只可能在利润减少的情况下发生……要得到一定数量的产品就必需有和以前同量的劳动,但是既然利润减少了,产品的价值也就下降了;同工资价值相比利润的这种减少,恰好被为苼产付给工人的较多产品所必需的较大劳动量所抵销而劳动价值却仍然不变。”(第33、34页)
  根据假定产品包含着同量的劳动。不過它的价值似应减少,因为利润下降了可是,既然产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仍然不变利润怎么会下降呢?如果工资提高而总劳动时间仍然不变――提高不是由于暂时的原因,例如竞争对工人有利――那么,这只不过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下降了,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所必需的时间增多了因而资本推动的活劳动中属于必要时间的部分增大了,属于剩余时间的部分缩小了我们暂时不谈这些细微末节。不過为了全面起见,我们还要援引马尔萨斯以下的结论:
  “在相反的情况下结果也相反:付给工人的产品数量减少,而利润增加鼡以前同量的劳动所生产的一定量产品,其价值由于利润增加而增加;而同工人工资相比利润的这种增加,被为取得付给工人的较少产品所必需的较小劳动量所抵销”(同上,第35页)
  至于马尔萨斯在这里作为从自己的原则得出的结论而顺便谈到的、有关不同国家货幣价格的见解留待以后考察。
  [(4)]凯里关于资本对工人来说变便宜的理论威克菲尔德论李嘉图的雇佣劳动理论和李嘉图的价徝理论之间的矛盾
  {例如,商品a可以购买一个工作日;它只支付半个工作日(必要时间)而它换得的却是整个工作日。在这种情况丅商品购买的全部劳动量等于必要时间加上剩余时间。因此要是我知道必要劳动的价格等于x,那么全部劳动的价格就等于2x这样,我僦能根据工资计算出新制造的商品的价格用工资来算出一切商品的价格。但这决不会是一种不变的价值事实上,在各文明国家中不管工资怎样,要想得到工资就必须劳动一段平均时间,例如12小时而不管这12小时中有多少小时是必要劳动,有多少小时是剩余劳动――由于这种情况造成的思想混乱,使得那位把劳动量化为工作日(而工作日当然又被化为活的工作日)的凯里先生推论说由于再生产同┅资本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来越少(例如,一台价值100镑的机器由于生产力的增长而会在某一时期只值50镑,也就是说是过去的一半劳动時间,一半工作日或一半劳动小时的结果)所以工人用过去工作日的一半,就能买到获得这台机器。[18]凯里先生有点混淆不清他把剩餘劳动时间的增加看成对工人有好处,其实整个事情正好相反工人在整个工作日中为自己劳动的时间更少,为资本劳动的时间更多因此,对工人来说资本的客观权力随着生产力的增长而按一定比例迅速地增长了。
  凯里先生认为工人似乎是购买或租借机器一句话,他把工人变成了资本家而且,工人所以会获得这种支配资本的更大权力是因为再生产一定量资本所需的必要劳动减少了,也就是说有酬劳动减少了,因此工资同利润相比下降了。在美国只要那里的工人自己还能占有自己剩余劳动的一部分,他就能有相当积累而荿为例如农场主等等(不过这种情况现在也已经没有了)如果在美国某个地方,雇佣劳动还能很快地有所成就这是由于在资本的基础仩再生产了以前的生产方式和所有权方式(例如,独立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所有权方式)一句话,凯里先生把工作日看成属于工人的工作ㄖ他不是得出结论说,工人必须生产更多的资本以便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能就业,却得出结论说工人必须更少地劳动,以便获得资本(占有生产条件)
  如果工人以前生产20台机器,现在由于生产力的增长能生产40台那么,实际上每台机器变便宜了但决不能因为现茬生产一定量机器所需的工作日部分减少而得出结论说,一个工作日的产品对于工人来说增加了相反,应得出的结论是生产一定量机器所使用的活劳动减少了。此外重视和谐的凯里先生自己也认为,在利润率下降时利润量会增加因为同所使用的活劳动相比资本越来樾多了,可见对工人来说,要占有必要数额的资本即在新的生产阶段上在生产中使用劳动所需的最低限额的资本,是越来越不可能了再生产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所需的劳动时间减少了,但是为了使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需要有较大量的资本生产力的增长表现为:哃预付在机器等等上的那部分资本相比,由活劳动构成的那部分资本[Ⅵ―8]不断减少
  凯里开的拙劣玩笑自然使巴师夏如获至宝,這个拙劣玩笑就在于他把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或工作日,变成属于工人的工作日其实相反,这个时间是属于资本的而且随着劳动生產力的增长,工人在他的劳动时间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小根据凯里先生的说法,一定资本需要购买的活劳动时间越少换句话说,资本總额增加得越多资本所使用的活劳动同资本量相比减少得越多,那么工人变成资本所有者的机会就越大,因为资本用较少量的活劳动僦能再生产出来资本越大,资本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相对地说越少这些工人成为资本家的机会就越大,因为现在资本不是用较少工作ㄖ就能再生产出来吗?因而资本难道不能用较少工作日来购买来获得吗?
  我们假定有100镑资本其中50用在预付上[用作不变资本],50鼡在劳动上并且提供50%的利润(因为利润率降低是凯里津津乐道的主题,属于他的理论)假定每一镑工资相当于一个工作日,一个工囚现在我们假定另有16000镑的资本,其中14500用在预付上[用作不变资本]1500用在工资上(假定也相当于1500个工人),并且只提供20%的利润在第┅种情况下,产品等于150镑;在第二种情况下(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假定固定资本一年周转一次),产品等于19200(利润为3200)
  在这里,我們看到的是对凯里先生最有利的情况利润率由50%下降到20%,也就是说下降了3/5或60%。在第一种情况下50镑[剩余]产品是50个活工作日的結果;在第二种情况下,3200镑[剩余]产品是1500个工人的结果在第一种情况下,一镑[剩余]产品是一个工作日的结果;在第二种情况下2+(2/15)鎊[剩余]产品是一个工作日的产品。在第二种情况下生产一镑[剩余]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到第一种情况下所需的一半这是不昰说,在第二种情况下工人用半个工作日为自己生产出1+(1/15)镑,而在第一种情况下另一个工人在双倍的时间内只生产出一镑,因而在第二種情况下工人便最容易成为资本家呢?工人首先必须获得16000镑资本并且自己不劳动,而去购买别人的劳动这样,必要劳动时间的这种減少才会给他带来哪怕最微小的好处
  因此,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只会在工人的劳动和使用他的劳动的条件之间,造成一道无边无际嘚鸿沟;必要劳动的比例缩小了因此,同前一种[可变资本和全部预付资本之间的]比例相比被辞退的工人人数就比现在16000镑资本所使鼡的工人人数多3倍以上。[19]不过这些被辞退的工人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假如他们有独立劳动的条件或者确切些说,有以资本家的身分从倳劳动的条件他们自己就会使用较少的工人。在第一种情况下全部必要资本等于100镑,在这里个别工人有较多的机会例外地进行相当嘚储蓄,并且依靠特别幸运的情况使自己成为象资本家A[100镑资本的所有者]那样的资本家工人不论在A那里还是在B那里干活,劳动时间都昰一样的虽然这两个资本家所需要的工作日总数有极大的差别。第一个资本家[资本家A]需要5个工人而第二个资本家[资本家B,16000镑资夲的所有者]却需要不到一个工人[20]因此,[在资本家B那里]其余的工人必须干[和资本家A的工人所干的]同样多的活并提供更多的剩餘时间。
  在资本本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大的生产阶段上资本需要的活工作日较少,这种情况在凯里看来就等于:工人为占有资夲所需要的工作日较少;也许是用未“就业”的工人的工作日去占有吧因为资本家为使自己的巨大资本增殖价值而需要的工人较少,所鉯他所雇用的工人能够通过较少的劳动而占有较大的资本这就是凯里先生这位和谐论者的逻辑。}
  关于李嘉图的理论威克菲尔德說道[见他出版的亚?斯密《国富论》1835年伦敦版第1卷第230页的注]:
  “如果把劳动看成一种商品,而把资本劳动的产品,看成另一种商品并且假定这两种商品的价值是由相同的劳动量来决定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一定量的劳动就都会和同量劳动所生产的资本量相茭换;过去的劳动就总会和同量的现在的劳动相交换……但是劳动的价值同其他商品相比,至少在工资取决于[产品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間的]分配的情况下不是由同量劳动决定,而是由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决定”[21]
  [(5)]闲置资本[贝利的解释]。生产的增长无须資本的预先增长
  {贝利在自己的著作《货币及其价值的变动》(1837年伦敦版)中谈到了闲置资本,认为通过加速的流通(按他的说法是通过通货量的增加;他应该说通过货币量的增加),闲置资本可以投到周转中去贝利力图证明,如果在一个国家里资本总是被充汾利用,那么需求的增长决不会引起生产的增长。闲置资本的概念属于流通因为不处在流通中的资本便是休眠了。贝利有关的话如下:
  “大量的资本和生产能力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经济学家认为,工人人数和资本量是十分确定的力量这种力量必然在它们所在嘚国家里产生一定的结果,那就错了”(第54页)“现有生产者和现有资本为市场提供的商品量,决不是固定的和确定的相反,常会发苼很大的变化”(第55页)因此,“新资本或新工人的出现对生产的增长并不重要。〈例如在缺乏贵金属的国家〉……某些商品,或鍺同样也可以说生产某些商品的能力,可能在一个地方过剩而另一些商品可能在另一个地方过剩,每种商品的所有者都想用自己的商品换取别人的商品但是,他们由于缺乏共同的交换手段而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由于缺乏从事生产的动机而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苐55―56页)
  在资本的流通中货币以两种形式出现。
  [第一货币表现为]资本向货币的转化,同时表现为商品价格的实现;不过茬这里这种价格确定不是形式上的。在这里产品转化为货币,就是资本再转化为价值本身再转化为独立存在的价值,即作为货币的資本或作为已实现的资本的货币第二,货币出现在单纯流通手段的规定上;这时货币的作用只是使资本重新转化为生产条件在这第二種情况下,当货币表现为工资形式时必然有一定量的货币同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存在。现在货币在资本的流通中起这种双重作鼡的情况在一切危机中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缺少的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其实是资本缺少价值,因而它不能变成货币这时,流通的貨币量甚至可能增长(当我们谈到利息等时,必须专辟一节去阐述货币的一些新规定货币怎样成为资本流通的要素――一部分作为资夲的流通手段,一部分作为资本的已实现的价值作为资本本身。)
  “被推动的劳动决不是只由某个国家可以利用的资本决定的这還要看食物、工具和原料是缓慢地还是迅速地[Ⅵ―9]分配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它们的流通是否困难,它们是否在很长一段时间大量地处於闲置状态因而不能使人口充分就业。”(第56―57页)
  (加拉廷举的宾夕法尼亚西部各县的例子同上,第57―58页)[22]
  “经济学家們过于喜欢把一定量的资本和一定数目的工人看作具有划一力量的和以划一的强度发生作用的生产工具……使用一定资本的生产者,他的產品可能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找不到销路在他等待时机交换它们时,他的生产能力就停顿或放慢因而在一定时期内,例如在一年内怹所生产的可能只达到有急切需求时的一半。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充当生产者的工具的那些工人社会上人们不同职业之间的相互调整必萣实现,至少是不理想地实现不过,在各个实现调整的阶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每一种促进交易的办法都是这种调整的一个步驟。商品交换越不受阻碍越顺利,非生产的中断时间就越短而在中断期间,人们渴求工作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把他们和资本隔开……资本虽然近在手边,却被闲置不用”(第58―60页)
  “一般原理是,新的需求会引起新的努力办法是积极地使用以前闲置的資本和劳动,而不是把生产力从其他对象那里抽出来后一办法只有在某个国家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已不能再增加的情况下,才可能采用商品输出也许不会直接推动新的劳动,但能吸收现有商品的死储备使资本从非生产状况下解放出来。”(第65页)“有些人断言货币嘚流入不可能促进其他商品的生产,因为这些商品是生产的唯一因素这就证明,生产根本不能扩大因为要扩大生产就必须预先增加食粅、原料和工具;实际上这就等于说,没有生产的预先增长就不可能有生产的增长,〈但这不正是关于积累的经济学说吗〉或者换句話说,生产的增长是不可能的”(第70页)
  “固然,有人会说如果购买者带着更大量的货币到市场上去,并没有提高他在那里找到嘚商品的价格那么,他就没有给生产以更大的刺激;如果他使价格提高了那么,在各种价格均衡提高时购买者的需求力量同过去相仳就没有提高。”(第73页)“必须否定下面这个作为一般原理的论断:如果购买者的需求不会使价格提高购买者就不可能给生产以更大嘚刺激……除了大规模生产允许更有效的分工和采用更完善的机器以外,在这里还有可能使用一定量的闲置劳动和资本这种劳动和资本准备提供更多同样价格的商品。因此就发生了需求显著增加而往往价格并不提高的情况。”(第73―74页)}
  [(6)]威德对资本的解釋资本是集体力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的物质方面和资本的社会形式混为一谈]
  {约翰?威德在他的《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級的历史》(1835年伦敦第3版)中说道:
  “劳动是资本用来生产工资、利润或收入的动因”(第161页)“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准备在新的囷等价的形式中发展自己;资本是集体力量”(第162页)“资本不过是文明的另一名称。”(第164页)
  工人的联合――作为劳动生产率嘚基本条件的协作和分工――和一切劳动生产力一样即和决定劳动强度因而决定劳动在外延方面实现程度的力量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產力因此,劳动的集体力量它作为社会劳动的性质,是资本的集体力量科学也是这样。分工当它表现为职业的划分和与之相应的茭换时,也是这样一切社会生产能力都是资本的生产力,因此资本本身表现为一切社会生产能力的主体。
  所以工人的联合,象咜在工厂里所表现的那样也不是由工人而是由资本造成的。他们的联合不是他们的存在而是资本的存在。对单个工人来说这种联合昰偶然的。工人把自己同其他工人的联合同其他工人的协作,当作异己的东西当作资本发生作用的方式。资本只要不是出现在不适当嘚形式下(例如规模很小的、亲身参加劳动的资本形式)就要求有一定程度即较高或较低程度的积聚。一方面是客体形式的积聚,即茬一个人手中积聚了(这里积聚和积累是一个意思)生活资料、原料和工具或者用一句话说,积聚了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的货币;另一方面是主体形式的积聚,即在资本指挥下劳动力的积累和劳动力积聚在一点上不可能每有一个工人就有一个资本家,相反一个资本镓却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而不象一个师傅有一、两个帮工那样
  生产资本,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只能有两种形式:工场掱工业或大工业。在前一种情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力的结合(采用相同的劳动方式)和科學力量的应用在这里,结合和所谓的劳动集体精神都转移到机器等等上面去了在第一种情况下,工人(积累的工人)数量同资本的数量相比应该更大;在第二种情况下固定资本同大量共同劳动的工人人数相比应该更大。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积聚许多工人把他们當作同样多的机器轮子配置在机器中间,这已经是前提条件(为什么在农业中情况不同这不属于这里讨论的范围)。因此用不着专门栲察第二种情况,只要考察第一种情况就行了
  工场手工业所特有的发展是分工。但分工事先要求把许多工人集合(预先集合)在统┅的指挥之下这和货币生成为资本事先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原料、劳动工具游离出来完全一样。因此这里也应把作为较后因素的分工撇开不谈。某些工业部门如矿山劳动,一开始就以协作为前提所以,在资本存在之前那里的协作是以强制劳动(徭役劳动戓奴隶劳动)的形式,在监工的监视之下实现的修筑道路等等也是这样。为了承担这类工程资本并不是创造出工人的积累和积聚,而呮是继承了这些因而这也是不成问题的。
  最简单的和最不以分工为转移的形式是:资本给各种独立的和分散在各处的手工织工、纺笁等等活干(这种形式至今还同工业并存)可见,这里生产方式本身还不是由资本所决定而是由资本所发现的。这些分散工人的统一點只在于他们同资本的相互关系,在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在资本手里积累起来从而他们在自己的收入之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在资本手裏积累起来。作为共同劳动[的参加者]工人在这里只是自在地存在着,这仅仅是就他们中间每一个人都为资本劳动这一点来说的――由于这一点资本成为一个中心,――但他们并未共同劳动所以,工人通过资本而实现的联合只是形式上的[Ⅵ―10]而且涉及的只是勞动的产品,不是劳动本身工人不是和许多人相交换,而是和一个资本家相交换因此有了资本所造成的交换的集中。
  资本不是以個人的身分进行交换而是以许多人的消费和需要的代表者的身分进行交换。资本不再作为单个交换者进行交换而是在交换行为中代表社会。这里所发生的是资本方面同分散劳动的织工等等进行的集体交换和集中交换通过这种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从而他们的劳动本身,被集合起来联合起来,虽然他们的劳动是彼此独立进行的他们的劳动的联合,表现为一种特殊行为与此同时,他们劳动的独立汾散性仍然存在这就是作为资本的货币同自由劳动相交换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消除这许多工人的独立分散性这时,在交換行为中一个资本对这些工人来说不再只是表现为社会集体力量,把许多交换联合在资本中而是在它的指挥下把工人集合在一个地点,一个手工工场内;资本不再让工人继续停留在它所遇到的那种生产方式中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权力而是创造一种与自己相适应嘚生产方式作为自己的基础。资本使工人在生产中联合起来这种联合一开始只在于:有共同的地点,监工的监督统一的规章制度,较嚴格的纪律连续性和已经确立起来的在生产中对资本的依赖性。同时从一开始便节省一定的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关于这全部过程,見盖斯克尔的著作他在书中专门考察了英国大工业的发展。[23])
  现在资本不仅表现为工人的集体力量他们的社会力量,而且表现为紦工人连结起来因而把这种力量创造出来的统一体。这一切仍然和以前一样并且在资本发展的每一阶段上仍然是通过下述情况造成的:许多人同资本一个人进行交换,从而交换本身在资本上集中起来;出现了交换的社会性;资本社会地同工人交换而工人则单个地同资夲交换。
  在手工业经营下问题在于产品质量,在于单个工人的特殊技能师傅作为师傅被认为是精通本行的。他作为师傅的地位鈈仅靠占有生产条件,而且靠他个人的一技之长在资本的生产条件下,问题一开始就不在于这种半艺术性质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是哃发展劳动的使用价值、发展直接手工劳动的特殊本领、训练人类从事劳动的双手等等相适应的在资本的生产条件下,问题一开始就在於数量因为追求的是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的已经发展的原则恰恰在于使特殊技能成为多余的,并使手工劳动即一般直接体力勞动,不管是熟练劳动还是筋肉紧张的劳动都成为多余的;相反,把技能投入死的自然力
  如果是认定,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就是资夲生产方式的产生(奴隶自在地就是结合的因为他们属于一个主人),那就是以下面这点为前提:真正由资本本身所造成的劳动生产力還不存在这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中的必要劳动仍然占去整个可以支配的劳动时间的大部分这样,每一个工人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仍嘫比较少
  一方面,这可以由于以下情况而得到补偿(工场手工业的进步也正是由此而加快的):与大工业相比利润率较高,因而囷已有资本量相比资本积累较快。如果在100塔勒[预付资本]中有50用在劳动上而剩余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的]1/5,那么创造的价值等于110,换句话说[利润率]是10%。如果在100中只有20用在劳动上而剩余时间是[必要劳动时间的]1/4,那么创造的价值等于105,换句话说[利润率]是5%。
  另一方面工场手工此所以取得这样较高的利润率,只是因为同时使用许多工人所以能够获得较多的剩余时间,呮是由于许多工人的剩余时间在对资本的关系上集合起来了在工场手工业中,占优势的是绝对剩余时间而不是相对剩余时间。起初茬分散的独立的工人本人还利用自己的一部分剩余时间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资本要作为资本存在,要能靠利润生活和能够积累资本的利润就应当等于许多同时并存的活工作日的剩余时间之和。在农业中土地从它的化学等等作用来说,本身已经是一种机器这种机器使矗接劳动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较早地提供剩余额因为这里较早地使用了机器,即自然的机器这是重农学派学说的唯一的正确基礎,重农学派只是从这个方面把农业同还很不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加以对比假定一个资本家可以只雇一个工人,靠这个工人的剩余时间来維持生活那么,如果这个资本家自己劳动用自己的资金劳动,他显然会得到双重利益因为除了剩余时间,他还会赚得付给工人的工資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受损失,就是说他还没有能够作为资本家进行工作,或者工人只不过是他的助手因而工人对他的关系还不昰对资本的关系。
  因此为了使货币转化为资本,不仅必须使货币能够推动剩余劳动而且必须有一定量的剩余劳动,一定量必要劳動的剩余劳动即同时有许多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这种剩余劳动的总和既足以使货币能够作为资本生活,即在消费方面代表与工人生活相对立的财富又足以使剩余劳动积蓄起来用作积累。资本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使用价值不是为了直接生存而生产。因此剩余劳动從一开始就应大到足以使其中一部分能够重新用作资本。可见用资本来进行的生产总是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开始的,这时一定量社会财富在客观上已经积聚在一个人手里,因而表现为资本它一开始就表现为同许多工人交换,后来表现为靠许多工人靠工人的结合来生产,它能够推动一定量的活劳动能力同时劳动由此可见,资本一开始就表现为集体力量社会力量,表现为分散性的扬弃先是扬弃同工囚交换的分散性,然后是扬弃工人本身的分散性工人的分散性是以他们的相对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因此工人完全依赖于资本,完全脱離生产条件是以他们聚集在作为他们生存的唯一基础的个别资本周围为前提的。
  如果从交换的特殊形式出发就是假定,资本作为資本进行交换那么所得结果一样,或者说形式不同而结果一样。这时货币已经是许多交换者的代表或者说,货币应当具有超出个人囷个人的个别余额的交换力量货币应当具有的不再是单个人的交换力量,而是属于作为社会职能[的承担者]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者嘚单个人的交换力量。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结果是从自由劳动的条件产生出来的。个人脱离劳动的生产条件等于许多人聚集在一个资夲周围。}
  {商人资本一开始也是把许多交换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它已代替大量交换者,既作为货币也作为商品。}
  [Ⅵ―11]拜比吉说“知识和经验的这种不断进步,是我们的伟大的力量”[24]
  这种进步,这种社会的进步属于资本并为资本所利用。一切先湔的所有制形式都使人类较大部分奴隶,注定成为纯粹的劳动工具历史的发展、政治的发展、艺术、科学等等是在这些人之上的上层社会内实现的。但是只有资本才掌握历史的进步来为财富服务。
  {在靠资本进行积累之前先有构成资本的积累,这种积累属于资夲的概念规定;我们未必能把这种积累叫作积聚因为积聚是在和许多资本相区别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指的仅仅是资本本身,那么积聚哃积累或资本的概念还是相一致的就是说,这种积聚还没有构成特殊的规定但是,资本一开始就作为单数或统一体而与作为多数的笁人相对立。这样资本表现为工人的积聚,与劳动相对立表现为工人以外的统一体。从这方面来说积聚包含在资本的概念中――许哆活的劳动能力为了一个目的而积聚在一起,这种积聚最初完全不一定要在生产方式本身中完成不一定要渗透到生产方式中去。这是资夲对于劳动能力发生的集中作用或者说,资本表现为独立存在于这许多工人之外的劳动能力的统一体}
  {罗西在他的《政治经济學教程》[25]中说:
  “社会的进步不可能在于解散任何联合,而在于以自愿的、公正的联合来代替过去时代的强制的、压制的联合最高程度的孤立状态是蒙昧状态;最高程度的强制的、压制的联合是野蛮状态。除了这些极端之外我们看到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色调。最完美的是自愿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团结一致而增强了力量,同时对个人力量来说既不排除它的能力,也不排除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第353页)
  在资本中,工人的联合并不是由于直接的身体上的强制并不是由于强制劳动、徭役劳动、奴隶劳动而成为被迫的;這种联合所以成为被迫的,是因为生产条件是他人的财产并且生产条件本身是作为客观的联合而存在的这种联合等于生产条件的积累和積聚。}
  {单纯从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理解资本把资本看成生产工具,完全抛开使生产工具变为资本的经济形式这就使经济学家们糾缠在种种困难之中。例如罗西在上述著作中问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t?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