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情况下警衔微调调的事情,本人2003年11月参军入伍2008年11月在部队报考政法学院提前退伍,在警校

维和之殇--中国维和部队截至日牺牲的军警人员简介_江南山色藏书的博客_新浪博客
维和之殇--中国维和部队截至日牺牲的军警人员简介
维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每年的5月29日,是国际维和人员日。于2002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产生的,用于对国际维和人员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2016年5月29日,是第14个国际维和人员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也已走过26个年头。截至2016年7月11日中国维和部队先后有19名军警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目前维和部队中遇难人数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印度162人,尼日利亚148人,巴基斯坦139人,加纳134人,孟加拉国127人,加拿大122人,法国112人,埃塞俄比亚107人,英国104人,爱尔兰90人。号称“世界警察”的美国牺牲74人,在所有国家中排名14位。中国共有19名官兵牺牲,排名57位。
维和之殇
&中国牺牲19人,2016年6月1日至7月11日在40天有3名维和人员遇难,在牺牲的19名中国籍维和人员中,除了8人牺牲于海地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外,当地武装分子的袭击无疑是导致维和人员牺牲的首要因素,共有7名维和人员因此牺牲。维和任务区的交通设施、医疗条件等往往较差,这也是维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各有两名维和人员牺牲于车祸和疾病。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刘鸣放&
&牺牲时间:1993年1月&&&&
牺牲原因:病故& &
&&牺牲地点:柬埔寨
刘鸣放烈士
&刘鸣放,男(出生年月不详--1993年1月)。任赴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军事观察员。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1992年5月,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刘鸣放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1993年1月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陈知国、余仕利&&&
​牺牲时间:1993年5月
(22日)&&
牺牲原因:遭受袭击&&&&&&&&&
&&&&&&&牺牲地点:柬埔寨
&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中国驻柬埔寨工程兵大队营地遭到恐怖分子袭击,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副班长陈知国与另一位战士余仕利不幸牺牲。另外有10名维和官兵受伤。这引起世界各方的关注,并在柬埔寨和北京为陈、余二位烈士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1993年6月7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在陈知国、余仕利烈士追悼会上,党组织决定批准陈知国、余仕利两位同志为革命烈士,追认他们为中共正式党员。柬埔寨国防部于2006年在当地为陈知国和余仕利两位烈士建立纪念碑。
陈知国烈士
&&陈知国(1971年—1993年5月22日),男,四川省万县人(现重庆市万州区)人,牺牲年仅22岁。生前系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副班长,下士军衔。1990年11月参军入伍,1993年2月,参加联合国赴柬埔寨的维和行动。这也是我国、我军建国以来第一次参加国际维和行动。作为我军的代表,陈知国所在的部队成为了我国的第一支蓝盔部队。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陈知国胸部受伤,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于5月22日牺牲。
余仕利烈士
&余仕利(1972年—1993年5月21日),男,牺牲年仅21岁,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生前系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战士,上等兵军衔。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火箭弹在余仕利腹部爆炸,当场牺牲。
注:1993年5月22日和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新华社曾报道此事件,称“两名战士壮烈牺牲,4名战士受伤”。5月23日维和部队经医疗检查受伤人数增到10人,他们分别是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战士许志军(上等兵)、周达兵(上等兵)、楚海臣(专业军士)、李海云(上等兵)、许溅民(下士)等5人;9班战士:刘宗有(专业军士)、陈元辉(上等兵)、李春辉(上士)、吴明(上等兵)4人及1中队报务员黄荣香(上等兵)1人。他们有的是身中弹片,有的是耳膜穿孔,有的是皮肤擦伤。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雷润民&&&&&牺牲时间:1994年年5月&&
牺牲原因:遭受车祸& &
&牺牲地点:伊拉克、科威特边境
雷润民烈士
&雷润民,男,(1959年---1994年),海湾战争后,任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区域军事观察员。1994年在伊科边境在执行维和任务中,因被一辆面包车恶意碾过,当场牺牲。2003年被联合国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达格&哈马舍尔德是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联合国设立这个勋章以纪念和表彰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各国军人。)雷润民的儿子雷棣,系国家联合会情报员,完成了他父亲的未竟心愿。
注:网上雷润民烈士牺牲时间分别为1991年及1994年,但经多方查证下来笔者认为雷润民烈士牺牲时间为1994年。1996年8月雷润民烈士之子雷棣曾亲笔致信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题为《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郁建兴&&&&&&&&&&牺牲时间:2003年3月
牺牲原因:遭受车祸&&&&&&&&&&&&&&&&&&&&牺牲地点:伊拉克巴格达
郁建兴烈士
郁建兴(1964年9月--2003年3月
13日)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于江苏靖江,生前系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三系主任、博士、教授,中国化学武器检查专家,上校军衔,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员。1980年9月考入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1984年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防化学院工程系兵器化学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9年7月晋升为讲师,同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12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回院任教,1993年底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2月任军事化学教研室副主任,2000年1月任军事化学合成分析实验室副主任,同年底晋升为教授。2001年11月,任学院三系主任。1998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赴伊拉克参加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他一个人曾创下了“五个中国第一”:第一个被联合国特委会聘请为化武核查视察员;第一个受联合国邀请赴伊拉克执行化武核查任务;第一个担任国际化武核查视察组组长;第一个担纲建成10kg化学品合成实验室;第一个成为国际化武核查实验室的代表。2003年3月13日14时许,在伊拉克检查一处违禁武器嫌疑点后返回巴格达的途中,在他们完成任务返回巴格达的途中,郁建兴乘坐由来自斯洛文亚的核查人员斯特凡驾驶的车辆。该车不幸撞到前面行驶的一辆伊拉克人驾驶的大卡车尾部,随后坠入公路旁的水塘中。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郁建兴头部撞上了前挡风玻璃,伤势严重,送到位于巴格达的医院抢救,郁建兴在半小时后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成为联合国自1991年对伊武器核查以来第一位因公殉职的核查员,牺牲时年仅38岁。2003年3月24日上午10时,郁建兴追悼大会在总参某部礼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曾庆红、郭伯雄、曹刚川、徐才厚、唐家旋等出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致悼词。郁建兴同志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付清礼&&&&&&&&牺牲时间:2003年5月
牺牲原因:因病&&&&&&&&&&&&&&&&&&&&&&&&&牺牲地点:刚果(金)
付清礼烈士
维和官兵到付清礼的纪念碑前祭奠纪念
&付清礼(1977年—2003年5月3日),男,汉族。1977年出生,山东省平度市(属青岛市下辖县级市)张戈庄镇大丘人。1995年入伍,2003年4月初赴非洲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生前系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三班班长,二级士官军衔。2003年5月3日中午,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在高温下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突然中暑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付清礼牺牲后,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来唁电,对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转告付清礼的亲属对付清礼的殉职表示深切哀悼。刚果(金)布卡武维和营区也重新命名为“付清礼营区”,以纪念这位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而献身的战士。付清礼牺牲一年后,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的官兵在刚果(金)中国半岛的基伍湖边上为付清礼烈士立碑,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维和战士。从那时起,一批批维和官兵一到中国半岛,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付清礼的纪念碑前祭奠纪念,缅怀他的英雄事迹。维和官兵们把中国半岛营地的5号哨所命名为付清礼哨所,多年来,所有的维和官兵都把能在付清礼哨所上站一会儿岗当作莫大的荣耀。2004年5月28日被授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张明&&&&&&&&&&&牺牲时间:2005年10月
牺牲原因:遭受袭击&&&&&&&&&&&&&&&&&&牺牲地点:利比里亚
&张明(出生年月不详—2005年10月24日),男,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24日7时15分,在与战友外出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具体简历不详。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杜照宇&&&&&牺牲时间:2006年7月
牺牲原因:遭受袭击&&&&&&&&&&&&&牺牲地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
杜照宇烈士
&杜照宇(1972年11月~2006年7月26日)男,汉族,1972年11月出生。山东省济南市人。硕士学位,生前系驻黎巴嫩联合国中国军事观察员,中校军衔。自幼在济南上小学。1984年小学毕业后升入济南第七中学,1990年7月在该校高中毕业,当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94年7月本科毕业后,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参谋、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武官秘书。2005年12月,被派往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执行维和任务,在黎巴嫩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26日零时30分(当地时间7月25日晚7时30分),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南部希亚姆镇进行空袭,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杜照宇不幸遇难。同时遇难的还有来自芬兰、奥地利、加拿大的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2006年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召开大会,给杜照宇烈士追记一等功。2007年5月30日被联合国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
&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女)&
牺牲时间:2010年1月13日&&
​牺牲原因:自然灾害(地震)&
&牺牲地点:海地
8位海地地震遇难烈士
&2010年1月13日,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7.3级强烈地震造成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倒塌,正在楼内与联海团官员举行商谈的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和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赵化宇、李钦、钟荐勤、程志虹(女)等8名同志被埋在废墟下,于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6分许壮烈牺牲。
朱晓平烈士
朱晓平(1962年3月--2010年1月13日),男,汉族,1962年3月生,上海市川沙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警监警衔。1975年4月至1980年7月就读于北京市曙光中学,1980年9月,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84年6月在政法大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9月,大学毕业后到公安部一局工作,先后任一局五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公安部办公厅秘书处主任科员、一局办公室副主任、调研处处长。1998年12月任公安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局级),2001年7月,任公安部一局副局长,2006年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警务联络部部长(正局级),2009年3月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
郭宝山烈士
郭宝山(1950年7月--2010年1月13日),男,满族,1950年7月生,辽宁省北镇县人,大学普通班学历,二级警监警衔。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黑龙江省军区战士,1970年8月至1974年4月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1974年4月起任辽宁省军区排长,海军某部参谋、翻译,1985年3月至1986年2月在苏州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进修,1988年2月转业到公安部工作,历任公安部外事局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2002年2月任公安部外事局助理巡视员,2004年9月任公安部外事局副局长,2005年10月任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
王树林烈士
&王树林(1952年10月--2010年1月13日),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北京市人,大学普通班学历,三级警监警衔。1969年9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1974年9月至1978年1月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任教,1980年9月王树林同志调公安部工作后,历任计划财务局物资处副科长、综合局物资处主任科员,1983年10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2月至2000年3月,王树林同志先后任公安部计划装备司物资处副处长、装备处副处长、计划财务司物资处副处长、装备财务局物资警械处副处长,并于1998年至2000年3月牵头负责物资警械处工作。期间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到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牟平分局副局长。2000年3月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负责经办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的装备。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
李晓明烈士
&李晓明(1975年4月--2010年1月13日),男,汉族,未婚,1975年4月生,河南沈丘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警司警衔。1993年9月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习,1995年3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8月毕业后在河南省项城市公安局工作,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被公安部派往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执行维和任务,任中国维和警队副队长,后升任联合国东帝汶警察司令部战略计划局副主管,受到联合国维和警察总警监的嘉奖表彰,并荣获联合国和平一级勋章。2004年9月调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警察工作处工作,任副主任科员。2007年9月任主任科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被抽调到北京奥组委火炬传递运行团后,他不辞劳苦,不畏艰辛,奔赴19个国家保障火炬传递,积极联络外方有关部门,参与协调妥善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并向北京奥组委指挥中心、公安部奥运办及时报送了大量情况信息。因表现优秀,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获得嘉奖两次。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曾在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
赵化宇烈士
&赵化宇(1972年5月--2010年1月13日)男,汉族,1972年5月生,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南姚固村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二级警督警衔,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1990年7月毕业于辉县市一中,1990年9月至1994年8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学习,毕业后到河南省新乡市化纤厂工作,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学习,1999年7月,赵化宇同志考录到公安部工作,历任装备财务局政府采购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2003年11月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政府采购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6月,具体承办公安部首次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装备物资的采购工作,为做好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于2005年7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008年12月任公安部警务保障局政府采购工作处副处长。期间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到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孝南分局副局长,2009年9月起任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这一次是他第四次执行维和任务。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
李钦烈士
李钦(1963年6月9日--2010年1月13日)男,汉族,1963年6月9日生,云南省蒙自县人,1980年11月入伍,1985年2月入党,大学文化。原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我国第八支驻海地维和警队政委,武警大校警衔。1982年9月考入昆明陆军学院外语大队越南语专业,学习期间因专业成绩突出,被派往老山前线担任翻译,经历了战火考验。于1985年2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2月至1990年9月,在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红河支队工作,先后参与处置缅甸毒枭杨茂贤,收集缅甸果敢同盟军内讧交战情报,侦破多起偷渡案及“”、
“”两起特大国际贩毒案,为维护边境社会治安秩序作出了突出贡献。1990年10月至2001年6月,先后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调研处参谋和边管处副处长、处长,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实施了中缅边境瑞丽段170公里边境整治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边境各项管理任务。2001年7月至2002年5月,任昆明边防学校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秉承教书育人的传统,带出了一批从事边境管理工作的人才。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担任红河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兼河口大队大队长,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大队面貌。2003年4月至2006年1月,任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2006年2月提任副师职参谋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部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推动公安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他作为侦办“11.02”跨国特大武装贩毒案专案组组长,带领侦察员冒着生命危险,转战泰国、缅甸、老挝等地,成功破案,缴获海洛因726千克、枪支36支。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6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12月,经联合国甄选,李钦同志以过硬的军政业务素质入选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任政治委员、党总支书记,率队圆满完成了武装巡逻、现场警卫、解救人质、重大活动保卫等各项高危勤务维和任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防暴队集体分别被公安部和云南省政府荣记一等功。2009年6月,李钦同志再次被选派赴海地维和,他义无反顾,率队出征,不辱使命,再次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受到联海团官员和我驻海地商代处高度肯定。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
钟荐勤烈士
钟荐勤(1975年12月--2010年1月13日),男,汉族,1975年12月出生,江西省南丰县人,大学文化,曾任云南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化工作记者站正营职干事,武警少校警衔。1993年12月入伍到红河边防支队服役。1996年9月考入公安边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后勤管理专业。1998年7月至2004年1月,于1999年6月入党,先后任金水河边防检查站司务长、坝洒边防工作站检查员、河口城关边防派出所干事、河口边防大队干事、老范寨公安检查站副政治指导员、南溪公安检查站检查员等职。2004年2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调到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工作。2007年6月赴海地参加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工作。曾荣立三等功3次。特别是冒着生命危险全程参加“”特大武装贩毒案的拍摄取证工作,贡献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拍摄制作的有关电视作品荣获全国法制好新闻二等奖、公安部金盾文化奖、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特别贡献奖和最佳取证奖等。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终年35岁。
&和志虹烈士
&和志虹(1975年3月--2010年1月13日)女,纳西族,1975年3月出生,云南丽江人,1998年7月入伍,1996年12月入党,大学本科文化。原任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教导员,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武警少校警衔。
1994.09&&云南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学习;
1998.07 昆明边防指挥学校轮训大队正排职学员;
1998.12 瑞丽边防检查站边检一科见习学员;
1999.07 瑞丽边防检查站边检一科副连职检查员;
1999.12 昆明边防检查站边检一科副连职检查员;
1999.12 昆明边防检查站边检一科技术13级助理翻译;
2002.05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技术13级助理翻译;
2002.12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技术12级助理翻译;
2003.02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三科技术12级助理翻译;
2005.12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三科技术11级助理翻译;
2007.01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一科副科长;
2008.12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一科教导员;
2009.10 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教导员;
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009年6月分别入选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担任我驻海地维和警队联络官。入伍11年来,先后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勋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一等功等荣誉。2005.03,被云南边防总队、云南省妇女联合会评为“优秀边防女警官”;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云南省昆明边防检查站授予“优秀基层干部”;2008.07,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08,因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工作成绩突出,被公安部荣记一等功1次。
&&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烈士。终年35岁。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申亮亮&&&&&&&&&&牺牲时间:2016年6月1日&
牺牲原因:遭受袭击&&&&&&&&&&&&&&&&&&&&牺牲地点:马里加奥的营地
申亮亮烈士
&申亮亮(1987年8月4日--2016年6月1日),男,汉族。1987年8月4日生,河南温县人,上士军衔(三级士官)。生前是中国在马里共和国维和工兵分队战士。2016年马里加奥当地时间5月31日20时50分许(北京时间6月1日4时50分许),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位于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其中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维和工兵分队战士申亮亮牺牲,5人受伤。基中维和工兵分队3名战士受伤他们分别为:司崇昶,上士军衔,1987年6月3日出生;刘印迪,中士军衔,1993年8月17日出生;杨占成,上士军衔,1985年12月23日出生。维和警卫分队2名官兵受伤,他们分别为李涛,下士军衔,1992年2月5日出生;刘亮,中尉军衔,1987年6月17日出生。以上伤亡人员均来自陆军第16集团军。北京时间6月7日16:30,在马里首都巴马科,联合国工作人员为申亮亮烈士举行了悼念活动。北京时间2016年6月8日14:00,申亮亮的遗体将由中国空军专机护送回国。北京时间2016年6月9日,上午9时45分,接运赴马里维和部队战士申亮亮灵柩的空军飞机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下午3时申亮亮灵柩由空军飞机运抵抵达长春龙嘉机场。2016年6月10日上午8时37分,申亮亮烈士的追悼会吉林市殡仪馆内举行,上午10时,申亮亮烈士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告别仪式上,29名礼兵鸣枪向申亮亮表示哀悼。北京时间6月10日上午,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牺牲的烈士申亮亮遗体在部队驻扎地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火化。北京时间6月12日16时申亮亮烈士骨灰抵达河南郑州的新郑机场。北京时间6月13日上午,河南温县近万名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温县籍维和牺牲战士申亮亮。当天,申亮亮的骨灰安葬在温县烈士陵园。​
牺牲维和人员姓名:李磊
、杨树朋&&&&&&&
​牺牲时间:2016年7月11日&
牺牲原因:遭受袭击&&&&&&&
&&&&&&&&&&&&牺牲地点:南苏丹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0日20时43分,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继续在首都朱巴交火。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辆装甲车在联南苏团总部营地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遭一发炮弹袭击,炮弹击中装甲车,在内部爆炸,导致正在执行任务的7名士兵伤亡。中国维和步兵营下士李磊头部胸部重伤,抢救无效牺牲。同车的6名战友,3人重伤、3人轻伤。他们是:班长姚道祥(上士),战士吴乐(中士)、宋晓辉(下士)、霍亚会(下士)、陈英(上士)、杨树朋(四级军士长)。当地时间7月11日9点24分,遇袭事件中受伤的四级军士长杨树朋抢救无效牺牲。
&李磊(1994年7月8日--2016年7月11日),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复兴乡人彭河社区13组人,父亲早年去世。家中有母亲、爷爷、继父、同母异父妹妹共4人。曾就读蒲江职业中专,一年后退学于2011年12月入伍,下士军衔。2012年度预选士官专业技能比武中,他获得了装甲车底盘修理专业第二名;2014年,他在年度保障工作中成绩优异,所属装备被评为标准车,获得了荣誉奖励;当年他还在实兵对抗演习中获得了一枚“百旅之杰”的军功章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无悔。”2015年底首次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于北京时间2016年7月11日01时43分(当地时间2016年7月10日20时43分)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
杨树朋烈士
杨树朋烈士
&杨树朋(1983年9月--2016年7月11日),男,1983年9月出生,汉族。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庄村人,高中学历,中共党员。于2001年11月入伍,系驻河南20集团军某部,四级军士长军衔,曾为“杨根思连”九班炮手;入伍以来杨树朋先后参加2003年兰考抗洪救灾,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2015年12月,赴非洲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当地7月11日9点24分(北京时间2016年7月11日14时24分),遇袭事件中受伤的四级军士长杨树朋因抢救无效牺牲。
▲附:《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作者:雷棣)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妈妈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1996年8月
​谨以此文向维和部队官兵们及防暑警察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谨以此文向曾经参加过维和任务的军警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维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江南山色藏书的博客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4,048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调警衔的计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