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晨咏小桥诗全集


      峰高独石当头起影落双溪水。馬嘶人语各西东行到断崖无路小桥通。 

      朔鸿①过尽归期杳人向征鞍老。又将丝泪②湿斜阳回首十三陵③树暮云黄。

      注释:①朔鸿:从北方向南飞去的大雁  ②丝泪:谓泪如雨丝。③当时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外出巡视至北京十三陵地区。

14.激发联想(2分)

15.完荿随感。(3分)

“朔鸿过尽归期杳人向征鞍老”历来为人们所赏识,请你从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的表达角度写一小则随感(50字左右)

 
在沈阳市西郊裕国车站西北1公里處的永安村东边的蒲河之
上有一座用石头修筑的桥,桥身中部高起有三个弓形的桥 洞,又称三券孔券脸上有浮雕二龙戏珠,雕工细膩姿态生 动。这座石拱桥就是已有300年历史的永安石桥当地俗称 “大石桥”。大石桥建成前曾经有一处木桥,由于不耐腐蚀
且一遇雨季道路就淤阻,于是皇太极改元后下令建石桥。
永安 桥建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是石匠任朝贵所造。它是迄今为 止辽宁境内现存的仳较完整的一座古代拱桥桥身全长37米, 宽14 5米,桥下有三个大拱跨度各为13米,桥面两侧装修有石雕栏杆、抱鼓石、石狮子、石望柱等栏板上有石雕并蒂形花 纹。
抱鼓石的鼓心雕刻着鹿、虎、麒麟、牛、羊、盆景、猫蝶 等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桥的两端还各有石狮一对,造型 精巧、美观十分惹人喜爱。桥的东南面竖有石碑一简上刻 “宽温仁圣皇帝敕建永安桥” 11个字。这座桥是清朝入关前清 军通往辽西直抵山海关的重要通道和必经之地,清朝皇帝每次东 巡来东北都要经过这座桥
清朝入关后,盛京与京师(北京) 间往来频繁永安桥成为京师人即将到达盛京的标志,于是清代 文人墨客多作咏桥诗以纪行旅。乾隆时期常纪就有一首《晓 过大石桥》的诗诗Φ写道: 夕行落圆照,晓行晨星多
霜华积野草,秋水增寒波 驾言度石桥,石桥何峨峨
愧非马相如,今日复来过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顺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