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四小节的诗,关于喀喇沁旗政协的,开头用喀喇沁旗政协风光好

喀喇沁旗旅游攻略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缘起缘灭的空间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
嬗变腾飞倾听喀喇沁的脚步
夏秋之交,天高云淡。
喀喇沁末代亲王贡桑诺尔布从江南引进栽植的桑树,已经长成十几米高的大树,亭亭如盖。浓荫之下,身着满清古装的乐手或持弦,或抚琴,典雅而一气呵成的王府雅乐环绕着亲王府的森严殿宇。一时间,不施彩绘的丹青墙壁仿佛也像宗祠庙堂般,浸染在辉煌的岁月里,变得流光溢彩。
供桌上的檀香兀自缭绕百年,从不曾理会朝夕间变换的光线。王爷和福晋起身踏着王府的中轴线向大堂走去。福晋旗头上的流苏俨然世上最有风致的钟摆,晃动了世人的幽思,模糊了时空的经纬,岁月的缝隙就这样被弥合,让每一个置身其间的凡夫俗子,都能回溯到锡伯河畔最令人神往的时代。
这不是剧组的艺术家在工作,而是赤峰市喀喇沁旗举办一年一度的王府旅游节。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引得大批游人慕名而来。
山川秀美的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处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之处,扼守首都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是北京名副其实的后花园。连接赤峰市和北京市、纵贯喀喇沁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赤茅公路的修建和位于喀喇沁旗的赤峰机场,使得喀喇沁的区位优势带来的发展潜力得到激发。
一、凤凰涅磐,一飞冲天
“喀喇沁”意为 “守卫者”,因喀喇沁部落是成吉思汗的亲兵部队,故得此名。喀喇沁旗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经过350多年的沧桑巨变,喀喇沁旗已成为塞外一颗璀灿的明珠。
往来如织的游人踏上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享受着美妙自然山水、鼎盛人文遗迹和现代化的旅游配套服务带来的身心快慰时,也许不曾知晓喀喇沁过往的艰难:由于蒙地开垦、毁林开荒和日伪统治时期的滥砍乱伐,1949年,全旗林木覆盖率仅为3.3%,草木茂密的山峦一度曾是光山秃岭,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利发展历史悠久但长期停滞不前,1949年,全旗只有小型渠灌4条,水害时有发生。粗放的农牧业难以与捉摸不定的自然相抗衡,势单力薄,无力摆脱靠天吃饭的厄运。社会的动荡以及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使喀喇沁旗的工业始终处于小规模的手工生产阶段,到解放前夕,已经陷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淳朴坚毅的喀喇沁人在一代代党的干部的领导下,用过人的胆识、超凡的智慧和辛勤的劳作给世代繁衍生息的山河大地披上新装。日历被一页页地撕下,渐次被灰尘覆盖,就像喀喇沁曾经的落后,渐行渐远,成为尘封的历史。
2007年,喀喇沁旗摘得“全国绿色小康县”桂冠。2008年以来,曾被中国规划设计院专家誉为“中国北方适宜人居城镇之一”的喀喇沁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旗、全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所辖锦山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区十大魅力名镇;王爷府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文明村镇;黑山沟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村。
种种荣誉侧写了喀喇沁的改变,佐证着一方热土的腾飞。
然而,是什么成就了喀喇沁神奇的嬗变?
嬗变腾飞倾听喀喇沁的脚步
二、历史的回音壁惜才如金
一个名为“守卫者”的地方,势必有她专属的历历过往。特别是她所守卫的人成吉思汗,曾经创造了掌控半个世界的辉煌。然而细细解读喀喇沁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品到的却不只是王者的奋发与昂扬,还有智者的深谋远虑,仁者的兼济天下。
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外国列强的蚕食鲸吞和国内政治的黑暗腐朽使内蒙古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贡桑诺尔布亲王走上了拯救民族、振兴民族之路。在国内变法的影响下,他革弊政、兴学堂、举农桑、办工厂。年,贡桑诺尔布在喀喇沁旗王府先后办起了崇正学堂、守正武学堂和毓正女学堂,偏僻闭塞的塞外蒙地,锡伯河畔,柏山脚下响起琅琅读书声,成为内蒙古地区较早学堂之一,桃李争辉。在崇正学堂创办之始,他亲手题写楹联“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仕,正风易俗有所望于群公”,怀振兴民族之热忱,力求以人才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在北京任蒙藏院总裁期间他创办了蒙藏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伟大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为后人敬仰膜拜,不仅由于他们推动了当时时代的进步,也往往因为在“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的苦难中,他们“执烛具以照之”的精神能够启迪后世,成为开启一扇扇成功之门的钥匙。现在,在贡桑诺尔布亲王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才依然是为政者心中熠熠发光的宝藏。喀喇沁旗委、旗政府的领导干部深知,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只有加快人才发展,才能让古老的喀喇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发展的优先权。
2009年5月,当旗委、政府责成人事部门在全旗开展的人力资源现状摸底大调查显示全旗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学历水平低,人员年龄老化时,旗委、政府从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毅然决定:集中利用三年时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高校毕业生,充实全旗专业人才队伍。实施这一举措,意味着旗财政每年要拿出2000多万元。这对于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仅3.44亿元的喀喇沁旗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旗委、政府以不惜血本的气概敞开大门招贤纳士。时任旗长郭玉峰明确表示:吸引人才,一定要拿出诚意;引进人才,一律坚持逢进必考。一场大规模的引进人才战略拉开了序幕。
三年过去了,全旗共考录大专以上学历全日制毕业生863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61人。喀喇沁领导班子对人才的尊重与注重加强人才储备的独到战略眼光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才汇聚并扎根于喀喇沁旗,尽情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古老的喀喇沁因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而同步于时代发展,前进的脚步坚定有力,为世人所瞩目。
喀喇沁旗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工业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10年,赤峰云铜自主研发的“金锋熔池熔炼工艺研究与应用”技术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年节约成本近亿元。由赤峰亚鼎铜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和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在各项重要技术指标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中国自主产权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接触线、高强高导绞线的关键技术,目前世界上仅有我国掌握。
农村科技进步得到了稳步推进,新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旗上下以推广先进、成熟、配套的实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深入开展科技兴农,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有了新突破。目前, 1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已经在农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今的喀喇沁旗,孕育的不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将,而是真正智勇双全的风流人物。正是他们,以自己的远见卓识,让喀喇沁不再困顿无措,坚定方向,昂首于现代化的大道上。也正是喀喇沁对于人才和科技的重视,给自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跟随他人亦步亦趋、扮演追随者角色的喀喇沁一去不返,未来的喀喇沁,将以更高的姿态,依托强大的人才优势,大胆创新,成为时代进步的领航者。
国家森林公园茅荆坝
国家森林公园茅荆坝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引资为发展
蒙古民族质朴、热情、好客、达观的性格,在当下这个开放的时代成为了喀喇沁旗发展的先天优势。千百年来,生息于此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互通有无。历史上喀喇沁旗商业以和内地互开马市为主要贸易活动,古道驼铃不绝于耳,山间马帮穿梭往来, 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今天喀喇沁旗众多民族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今天,在全国众多招商引资的地区中,在节假日期间,专门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外来客商准备一顿饭、敬上一杯酒、送去一份礼品、送上一声问候的,恐怕只有喀喇沁旗。这“四个一”温暖工程,是喀喇沁旗“以情招商、以情暖商”的具体体现,也蕴含着塞上人民对友人的浓浓情意。他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服务至上的理念,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竭诚让客商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生活舒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全程“保姆式服务”,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公开办理过程、限定办结期限,使引进的项目迅速建设投产达效。
喀喇沁旗坚定的开放带动战略,使得近年来全旗的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抓住赤峰市全力实施三个“百亿工程”的有力契机,喀喇沁旗进一步推进锦山经济开发区建设,着力优化空间开发组织结构,统筹规划全旗产业布局,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努力建设“一区一带”旗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区一带”中的“一区”,指统筹锦山工业园、和美工贸园、乃林中小企业创业园、十家新型建材园、小牛群农畜产品加工园五大板块,打造喀喇沁经济开发区“一区五园”特色发展格局。和美工贸园
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达6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完成,成功获批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锦山工业园2011年实现产值138亿元,和美工贸园销售收入3.5亿元,先后引进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靠品牌的力量提档升级。各园区土地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
喀喇沁经济开发区“一区五园”的建设,特别是成功引进西安曲江集团规划建设和美文化产业园区,深刻体现了喀喇沁旗领导班子不浮夸、不急功近利、不做面子工程,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分析、统筹、规划每一个项目,为民谋利而不目光短浅,尊重市场规律、合理运用政策调控,同时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决策智慧。
整个和美文化产业园区占地3500亩,如果出售给房地产商,几十个亿的钞票就是囊中之物。但是喀喇沁旗的领头人深知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诱导作用、溢出效应和引领作用,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文化产品的内容消费、娱乐、休闲的功能和特点,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和灵活就业的特点,还可以有效促进全旗就业增长。以人民利益和长远战略布局为出发点,喀喇沁旗领导班子做出了最正确的决策:引进西安曲江集团规划建设和美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喀喇沁旗转变发展方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放的姿态使得喀喇沁旗这位昔日横刀立马的“守卫者”,卸去了甲胄,变得风度翩翩、平易近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汇聚于此,与喀喇沁人共谋兴旺发达的明天。
全国环境优美镇锦山镇
全国环境优美镇锦山镇
四、财富马达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
在喀喇沁旗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征程中,第三产业发展强劲,绽放出如夏花般绚丽的色彩。而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如奇葩一朵,形成了喀喇沁新的经济增长极。如果你在五六年前来过喀喇沁旗,你会记得,那时的喀喇沁旗旅游资源条块分割,景区景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旅游业综合效益不高。自旗委、旗政府明确建设“一区一带”中的茅荆坝至赤峰公路沿线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以来,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成绩斐然。
被誉为“东方雪源圣地”的美林谷,是喀喇沁人请远道而来的法国设计团队精心铸就的旅游观光热点,它位于喀喇沁旗的美林谷运动休闲度假区内,距北京仅3个小时车程。近四十平方公里的滑雪场所有雪道预计分三期开发完成,全部建成后,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滑雪场。美林谷,是清朝皇家林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处在茅荆坝森林公园的环抱之中,谷内山势绵延不绝,峰峦叠嶂,远山如线,悬于天际;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谷内覆盖率高达98%的天然次生林以及丰润的天然泉流,并且汇集而成了美丽的锡伯河之源。
美林谷凭借其自成一体的小气候、丰富的森林植被以及独一无二的雪山地形,为雪场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雪资源、为优质的雪道奠定了地形基础、生成了对于滑雪运动来说最舒适的户外环境。法国团队以打造“欧洲原味滑雪小镇”理念,利用优越的地貌基础,设计出许多亚洲雪场非常稀缺的、充满多样性以及娱乐性的雪道。
2009年12月,滑雪场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的建成运营为赤峰市及周边地区广大滑雪爱好者提供一个高品位的冬季户外健身娱乐场所,填补了赤峰市冬季旅游项目的空白,美林谷休闲运动度假区也将成为京津唐城市群边缘浪漫游憩带上最具特色的牧场度假型旅游目的地。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滑雪场依山傍水,林木环绕,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别具一格。沿线的韭菜楼、情人峰、鸳鸯洞、马鹿道、滴水壶、石人沟等著名旅游景点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可以体验到滑雪、嬉雪带来的乐趣,还可揽胜访古,尽赏如画风景,体验北国风光、踏雪寻梅的乐趣。
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
1698年,康熙皇帝途经喀喇沁旗,见如此美景,龙心大悦,遂作此诗。
来到喀喇沁旗,自然妙笔生花泼洒的美景和历史漫卷光阴遗落的注脚完美邂逅,在无数寒来暑往间默默生发出只属于喀喇沁的味道,似一盏香茗,淡雅而高贵,不事张扬却沁人心脾;如一樽烈酒,入喉甘冽,回味悠久,微醺之际倒把一切真谛参透;像一支短笛奏出的牧歌,浸润着心灵,足以修复千疮百孔,为最疲惫的灵魂解忧。
喀喇沁亲王府坐落于喀喇沁旗王爷镇,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29年),王府建成三百多年间,一直是郡王、亲王的府邸,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爷在此袭政,集塞北地区、蒙古民族、藏传佛教三大建筑特色于一身,是目前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
喀喇沁亲王府现占地百余亩,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院内苍松古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
始于1998年的喀喇沁王爷府旅游节,如今不但是全旗的重要文化活动,同时也成了当地的一大节日和胜景。蒙古族歌舞、民间艺术展演、王爷福晋生活礼仪展示、王府雅乐演奏等文化活动和商贸洽谈等活动,使得喀喇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为喀喇沁文化生活的繁荣、历史民俗的传承、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喀喇沁亲王府的西面,过八家村一里许,有以福会寺为中心的五座喇嘛庙。
福会寺建于清康熙年间,属喀喇沁亲王府的家庙。与建于乾隆年间的灵悦寺,建于元代的龙泉寺形成喀喇沁一府三寺的人文旅游格局。独特的喇嘛教寺庙建筑风格,将清代蒙古地区喇嘛教繁盛的历史向后人娓娓道来。福会寺布局紧凑,工艺精湛,具有古朴、典雅的清代早期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严谨、庄重的构造特点。丰富的大式大木做法,少见的高级屋顶样式,绚丽的和玺、砖雕、木雕饰件,筑就了一座神秘而辉煌的工艺美术殿堂。
无论是在王爷府的石阶上仰望皇亲国戚曾经仰望的天空,还是在福会寺的宝殿前触摸百年前香客的背影,都会惹出感慨无数抑或是幽思一缕。芸芸众生沉浮于世,或呼风唤雨成就一方基业,或无欲无求常伴青灯古佛,人之时运命数,可谓天差地别。然而,九五之尊和阶下之囚都将在自然和历史的规律之中悄然老去,归于尘土,这是否也算得殊途同归?
倘若如此,人世间多几次倾轧,除掀起几缕终将落地的烟尘外,又有何意义可言呢?耳边忽然响起一阵歌声:“一百年后,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
双手合十,闭上双眸,所有喧嚣归于沉寂间,感谢喀喇沁,于沧桑中承载着洗涤现代人心灵的人文历史圣殿,供后人顿悟与感怀。
如果说人类在历史长卷上留下的痕迹难免令人伤怀,那么喀喇沁听过远古时图腾崇拜的咒语,听过无数弯弓跃马、指点江山的英雄号令,也听过兵戎相见时阵阵厮杀的马鞍山,将以它似乎亘古未变的从容的美丽给后人一份安闲。
马鞍山环境幽雅,森林茂密,有奇峰、云海、冰瀑、清泉四绝,被誉为塞外小黄山。境内有奇峰怪石40余座,牛郎峰、织女峰、姊妹峰、灵芝峰、鹦鹉峰、玉杵峰,形神俱备,峰峰称奇。千年古松,或挂于悬崖,或生于幽谷,或立于岩顶,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云海神奇莫测,变幻无穷,触手可及。峰谷之中,泉水清澈,溪流潺潺。冰瀑更是千古之谜,当谷上是酷暑蒸腾之时,郁郁葱葱的峡谷内却寒气袭人,冰莹垂挂,沁人心骨。春季百花盛开,万木葱茏,夏季满山滴翠,郁郁葱葱,秋季红叶如丹,层林尽染。冬季大雪封山,银装素裹。
十几年来,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为经济社会和喀喇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喀旗政府现已与北京万纳投资公司签订了马鞍山旅游区开发建设框架协议,相信令人流连忘返的马鞍山将迎来更多的倾慕者。
赛外黄山马鞍山
赛外黄山马鞍山
五、民生气象幸福
历史的时序迈步到今天,人民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道酬勤固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如今一个地区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突飞猛进,着实要在战略统筹和发展规划上做一番长远的考量,才能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而老百姓的幸福,始终是喀喇沁旗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儿,是一切政策和发展战略制定、实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喀喇沁人民的领路人不仅带领全旗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审时度势引进的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经济,而且时刻不忘让老百姓分享建设成果,提高百姓生活水平。2011年初,在喀旗人代会上,旗委、政府向全旗承诺了十件惠民实事,这些实事涉及全旗群众热切期盼的民计民生,件件需要切切实实的努力和真金白银的投入,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年底,十件实事件件落到实处,受到了广泛赞誉。
2011年,全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员占全旗应参保人数的近70%;老人的低保和高龄津贴所需资金406万元全部安排到位;低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旗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 全旗新农合政策覆盖面达100%,补偿面积进一步扩大,补偿力度稳步提高,广大参合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为了改善全旗办学条件,喀旗扎实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年,喀旗完成投资4.5亿元。喀旗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2010年5月起,喀旗实施了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改造农村危旧房1000户。
兴旗必先兴交通,喀旗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国家和自治区启动“村村通”项目之前,从09年开始,先行建设硬化乡村公路,计划利用3年时间使全旗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让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农民群众走上一条放心路,安居路。
当2011年金秋到来的时候,随着最新的10条82公里通村水泥路告竣通车,喀喇沁旗除设计中的大头山水库淹没区和赤承高速建设区5个村外,全旗各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修通村公路合计里程数为437.1公里,总投资2.3亿元,比国家和自治区提出的目标提前4年完成了任务。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建设规模,都在喀喇沁的公路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喀旗人民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有了全方位的保障,但喀旗的脚步并未减缓,打造精品小城镇,给老百姓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是喀旗旗委、旗政府给人民的又一个庄严承诺。
“只有把一条路、一座建筑、一棵花草树木都做成精品,上了档次,整个城市才能有好的形象。”这是喀喇沁旗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始终坚持的城市建设理念。正是怀抱这样的理念,锦山镇作为喀旗打造精品小城镇的典范,先后荣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区十大魅力名镇和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围绕“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的锦山城区发展定位,喀喇沁旗为市民打造了一个以水上公园为中心,向南辐射市民广场、湖滨体育公园和南山生态公园,向北辐射市政广场、花山广场和北山生态公园的“10分钟半径休闲圈”,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等文化活动的民心工程。
山水和古迹、乡村和城镇、耄耋老人和牙牙学语的孩提,一切与这个时代的喀喇沁旗相伴相生的人和物,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喀喇沁人,用智慧和勤劳为自己开创了无限美好的生活。
但是,每个了解喀喇沁的人都知道,这种美好,会像记录一样,在不远的未来被一次次刷新。
因为今天的喀喇沁,再也不是谁的“守卫者”,而是改写自己命运的主人翁。(朱莉莉)来源中国台湾网)喀喇沁旗家居网怎样来自:
日分享至 :
喀喇沁旗家居网怎样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文章相关帖子--喀喇沁旗家居网怎样file_get_contents(http://www.kuaisubz.pw/content?url=.cn/news/big.php&agent=Mozilla%2F4.0+%28compatible%3B+MSIE+8.0%3B+Windows+NT+6.0%3B+Trident%2F4.0%29&stList=aakwydla.html,aancorcl.html,aarpshek.html,aarssilg.html,abeggciy.html,abiepjgc.html,abnrwukk.html,abuceekv.html,abvscytv.html,abynugxw.html,abzokoem.html,acaijsut.html,acftlmps.html,ackjtidh.html,acpdcwwr.html) []: failed to open stream: Connection refused in /www/.cn/news/big.php on line 67喀喇沁亲王府是清朝贡亲王的府地,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镇,位于承德东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处。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邸原占地面积300余亩,房屋490余间,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院内苍松古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第一天:早8点在新泰和宾馆门前集合乘汽车出发(车程约2小时),乘车沿赤峰新城区玉龙大街进入山清水秀的喀喇沁旗,前往国家AAAA级景区,参观游览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清代蒙古亲王贡桑诺尔布府邸 --- 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参观时间约2小时)途径赤峰市最大的市民广场、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场地 — 锦山市民广场 — 锦山水上公园,下午参观完乘车返回温馨的家~联系电话:联系人:王经理赤峰远航商务旅行社有限公司(cfyhswlxs)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cfyhswlxs发布全国各地旅游精品路线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fyhswlxs发布全国各地旅游精品路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峰市喀喇沁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