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红军长征征的故事

当前位置: 第A5版:教苑
鼓楼区中小学举办讲故事比赛
结合民风民俗 讲好福州故事
■记者谢薇通讯员黄海燕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1日下午,鼓楼区中小学“学习党史、国史,讲好福州故事”比赛在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举行。  台上,14位选手声情并茂,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再现了福州民风民俗,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福州冬至的故事》以福州儿歌再现了福州人的冬至习俗;《温泉有脉》则以一则生动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关于福州温泉的由来。比赛中,谈到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严复,牺牲在鸡角弄刑场的无数烈士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述说着学生们对先烈与伟人的怀念和敬仰,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6名。参赛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比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今后要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长征沿线地区特色文产资料――福州市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长征沿线地区特色文产资料――福州市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长征故事_红军长征的故事
长征故事_红军长征的故事
学习啦【成功故事】 编辑:小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红军长征时所表现的惊人的毅力,使长征两字在中华民族心理的字典上,被赋予了坚忍、宏伟、壮举等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供大家鉴赏!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1:电台的故事
  日,红6军团在湖南永顺县附近的龙家寨附近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消灭了湘军陈渠珍部3个旅的大部。
  被俘虏的敌人或蹲或坐,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对自己命运的判决。正在俘虏中做教育工作的电台报务员龙振彪,发现有个俘虏手里拿着一块电台专用电池后非常兴奋:电台肯定在附近。
  经指点,龙振彪在俘虏堆里找到了陈渠珍的电台队队长杨继昌。他走上前去,轻轻地冲着蹲在地上的杨继昌说:&杨先生!&
  一句&杨先生&,让这位曾到德国深造的国民党无线电技术军官感动得两眼发红。接受短暂的教育后,他便主动带着红军来到后山,挖出了被埋藏起来的电台。
  &抗战时,手下的一个连长曾悄悄告诉我,他曾经被红军俘虏过7次,每次都被释放了。&老红军刘月生始终认为优待俘虏是使很多敌人在关键时刻放弃抵抗的重要原因。
  在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过程中,刘月生随红6军团在南浔铁路附近活动。&我们攻占了一个敌军医院,缴获了很多奇缺的医药。&他回忆说,&但伤病员一个都没有伤害,还发了遣散费让他们回家。&
  日,为策应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红6军团主动进攻,包围了湖南宣恩县城,准备消灭前来救援的敌军张振汉师。张振汉受过军校教育,在与红军作战中,多次叫嚷&活捉贺龙&,气焰非常嚣张。
  88岁的老红军肖荣昌当年是红6军团的一名报务员,目睹了整个战斗场面。他回忆说:&敌人的师部设在一个大石头后边,用电台发着SOS的求救信号。&
  请示了军团长后,肖荣昌用电台向敌人发了一份明码电报,大意是:&诸位仁兄,你们已经没有希望突围了,希望你们不要破坏电台,完好地送给红军,才是你们的好出路,红军欢迎你们。&
  张振汉师曾多次和红军交手,他们对红军的俘虏政策早有耳闻。当红军冲进敌师部后,他们果然把电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全体报务员都加入了红军。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2: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3: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长征故事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长征故事_红军长征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509人看了觉得好
12175人看了觉得好
10185人看了觉得好
【成功故事】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红军长征小故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红军长征小故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