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做好社区民政工作创新

网页制作/数据库:阳光技术小组
版权所有:;ICP许可证:苏B2-;;软著登字第0395877号;人力资源中介许可号
本页更新时间: 08:37:12 []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的发展时期对民政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也有许多新期待,这就要求民政部门在工作中要注意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拿出新的对策和新的办法,不仅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实施,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创新思维方式,改善工作方法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生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作用。民政部门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找准民政工作的着力点,既在服务全局中推进民政工作,又在民政事业发展中解决好党委、政府高度关心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要联系各个方面,协调社会力量,扩大资源范围,在共同推进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要不断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民政对象中,体察民情、了解诉求、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克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主观臆断、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把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意识、群众的观点、扎实的作风融为一体,推动民政工作越做越好、不断前进。
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廉政建设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国家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快速增加,各级民政部门掌握和支配项目、资金的权力也不断加大,这就对各级民政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警钟常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规范资金运行,确保项目阳光操作,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树立民政良好的形象。在资金管理发放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最大限度使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救灾、低保、五保、优抚、医疗救助、高龄老人生活补助、社区和敬老院建设等专项资金都是用于民政对象的专项资金,既不能交错使用,更不能胡支乱用,是动不得的“高压线”。管好、用好各项民政资金,是各级民政部门的重大责任。要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民政资金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加强各项民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监察、审计等部门将全程跟踪、监督、检查,严查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触犯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确保各项民政资金的安全有序运行。
加强政策宣传,夯实基础工作
民政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是关乎民权、民生、民利的大事。民生项目建设、低保、救灾、优抚、基层政权建设等重点工作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要抓住这些重点、亮点和重要活动,利用现代媒体和有效手段,开展多层次的宣传工作。要善于利用大众传媒和新兴媒体发布信息、倾听民意、引导舆论,让公众走近民政、了解民政、支持民政,发挥民政宣传的作用和影响,健全和完善民政部门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和传播机制,提高民政工作的透明度,实现民政部门与公众的双向沟通。要强化行业窗口单位建设,民政部门所管辖的敬老院、救助站和婚姻登记大厅、乡镇民政办等行业窗口单位,其服务对象既有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也有社会公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政策在这些群体身上是否得到落实。因此,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强化这些窗口单位的规范化水平,使这些单位真正成为彰显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的窗口。
本文来源:红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当前位置:&>>&&>>&&>>&正文
改革创新做好民政工作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14-01-03 10:37:00   编辑:liuhuafang
  核心观点:
  民政部门要始终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为根本,以守住底线、保住基本、促进公平,大力提升“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创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民政事业发展。
  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目前,通山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只能说是低层次、低水平的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从构建相互衔接、运行有效、保障特困群众的保底制度,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教育、住房、救助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入手,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使困难群众尽早尽快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成果。
  以围绕市场和资源配置相结合的改革为着力点,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民政事业要科学跨越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在养老服务上,推行以社会为主体,民政部门做好配合;在社区管理上,实行以居委会组织为主体,民政部门做好跟踪指导;在“三类人”的供养上,实行民政,乡镇、村(居)为一体的保障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的需求。
  以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目标,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如何加快民政部门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应把能交给社会组织做好的事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移给社会组织去做,实现行政职能和社会自治功能的有效结合与良性互动。
  在抓民政部门干部的内部管理上,大力推行定目标、定责任、定任务,年终考的“三定一考”机制,确保民政干部队伍的活力。在社会事务管理和审批上,实行简政放权,如将乡镇福利院、福利彩票发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事务推向市场,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租赁、购并等方式参与发展民政公共服务,形成有序竞争、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民政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乐献忠)(作者系通山县民政局党组书记)
相关新闻:
咸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主管: 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 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咸宁日报社 承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鄂备2013001号
2005-.cn 鄂ICP备号
未经咸宁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咸宁新闻网举报电话: 网站技术服务QQ:
咸宁市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不良信息专项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政创新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