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排名将领能得到补偿吗

&|&&|&&|&&|&&|&&|&
唯一一个名入毛词的国民党将领张辉瓒被处决内幕
凤凰网历史 【
被活捉的张辉瓒
12月中旬,张辉瓒指挥国民党先头军队向中央苏区的地理中心&&东固地区发起向心攻击。12月21日,张辉瓒进入东固,探知红军主力在黄陂一带,扬言要一举歼灭红军主力,日夜兼程扑向黄陂,至28日,虽然进至富田、东固、源头、洛口等地,但没有找到红军的主力。
让张辉瓒感到气恼的是,不仅没有摸到红军的影子,而且还和前来&进剿&的国民党第28师公秉藩部发生了火并。原来公秉藩为抢头功,率领28师早一天到达了东固,却没有向前线总指挥张辉瓒报告。没与红军交火,自家人先损兵折将,又是倒霉,又是丧气。
毛泽东和朱德发现,此次参加&围剿&的国民党军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这些部队派系复杂,难于协调;而且在布阵上暴露了国民党军正面过于宽大、战线过长、间隙过大、兵力分散的弱点。
经过仔细推敲,毛泽东和朱德确定实行&中间突破&的战术,先打敌主力谭道源师或张辉瓒师,将敌人分割为远距离的两群,然后各个击破。
两个主力师,到底是先打谭道源的第50师,还是张辉瓒的第18师?
两相比较,毛泽东认为还是先打谭道源50师对红军有利。谭师已进至乐安与宁都交界的源头,距小布仅25华里;而且它是乙种师,只有两旅6团8千多人,打它把握大些。
而张辉瓒的18师号称&铁军&,全师13000多人,全是新式武器,除了汉阳兵工厂出品外,还有德国制造的枪炮,加上最近在永丰修了飞机场,必要时可以调飞行大队的5架意大利&达格佛斯&飞机前来助战。
源头至小布间有一狭长山谷,是国民党军进攻苏区的必经之路,两边都是峻峭的高山,是设伏的上佳场所。红军侦察员得到情报,谭道源师将于12月25日由源头出动向进攻小布,毛泽东、朱德遂于前一日发出&红字第九号命令&,在峡谷中设下埋伏,专等谭道源上钩。
不料想,谭道源本钱小,却谨慎异常。本来已经下达了开进的命令,途中突然抓到一个刚从小布跑出来的红军逃兵,招供出前面埋伏有红军重兵。生性多疑的谭道源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退回源头,并命人将已快到峡谷的先头部队追回,同时向鲁涤平发出求援急电。
12月25日,不知敌情有变的红军战士白等了一天。毛泽东和朱德不甘心,于26日夜10时再次下令部队于次日晨设伏于峡谷。战士们在冬日寒风中埋伏了半天,谭道源师仍是不见踪影。这样,红军白等了两天。
正在毛泽东寻战不得的时候,红军侦察员又送来情报:12月28日,&围剿&军总司令鲁涤平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红军发起总攻。其中张辉瓒率的第18师第52、第53旅和师直属队,于29日上午由东固孤军冒进,安营扎寨,等待大部到达。
毛泽东和朱德果断决定,全军火速西移永丰龙冈,迎歼张辉瓒师。
龙冈群山环抱,中间是狭长的盆地,也是一个理想的设伏场所。
12月30日凌晨,天开始下起了牛毛细雨,山坳为浓雾笼罩,能见度很差。毛泽东一边和朱德带着参谋人员进驻刚刚修建起来的红一方面军黄竹岭指挥所,一面风趣地说:&当年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曹兵,今日红军乘晨雾全歼张辉瓒。&
上午10时左右,浓雾稍散,张辉瓒指挥18师以第52旅为先头,师部和第5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推进。龙冈千嶂,山势险恶,大雾刚过,山路湿滑,正面高地上突然响起了排子枪声,接着手榴弹也砸了下来。张辉瓒开始误以为是红军小部队袭扰,后来知道了是黄公略带领的红3军先头第7师。
张辉瓒不仅没有害怕,反倒有些高兴。因为一则自己抓住了红军主力,二则他知道红军内部正在搞肃反,抓&AB&团,红3军已经折损了不少人马。三则据侦察得到的消息,朱、毛、彭、黄虽号称5个军,实际上只有3万人。朱、毛在闽西赣东活动,留在东固的只是黄公略的第3军。它以当地游击队的两个团为基础,用的是土枪土炮梭标大刀,实在是乌合之众。
于是,他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命令部队向红军阵地反扑。
战至中午,红3军全部加入战斗,第18师也展开两团兵力猛攻。15时许,张辉瓒率4个团拼力向红军实施多路进攻,又被击退。
战斗十分激烈,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双方伤亡都比较大。毛泽东和朱德指挥林彪的红4军、罗炳辉的红12军和彭德怀的红3军团,从北、西、南三面向龙冈迂回包抄,于下午4点左右切断了张辉瓒与东固之间的联系,封锁了龙冈敌人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完成了对张辉瓒第18师主力的合围,并从侧后向18师猛攻。
只见密集的红军战士从大山上压下来,他们打着红旗,呐喊着:&活捉张辉瓒过新年!&仿佛天兵天将一般。红军步步紧逼,包围圈越来越小,张辉瓒期待中的援兵又杳无音讯,感到情势不妙,于是传令集合残部,准备待天黑后向西北方向突围。红军乘势发起总攻,利用熟悉的地形,勇猛穿插。
激战至18时许,红军全歼张辉瓒第18师师部和2个旅近1万人,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子弹100万发,电台一部。
紧接着,毛泽东何朱德又指挥红军乘胜挥师东进,掉头直取谭道元第50师。
鲁涤平知张辉瓒兵败,即电令进攻的各部队靠拢,免再被红军各个击破。
但已经太迟了!
日晨,红军进抵东韶附近,向第50师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共歼该师3000余人,残敌逃回临川,红军缴获长短枪2000余支,子弹13万发,电台1部。
在5天之内,红军连续打了两个胜仗,打破了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作者:马祥林
编辑:刘嵩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热点视频
最热万象VIP用户名:密码:验证码:&&欢迎你:
>>>解放战争秘闻:国军中将被俘后为何被处决
解放战争秘闻:国军中将被俘后为何被处决 12:28作者:点击:105284解放区军民准备撤离临沂前夕,郝鹏举被押到陈毅的面前。他抢先说自己“万分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军长”。陈毅厉声道:“从你叛变到被俘,前后仅十一天,这证明了干民主事业的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凡投机取巧必致身败名裂,最后难逃人民的惩罚,你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示范,这是第一;又证明了一支旧式的军阀部队不经过彻底改造,绝不能担负伟大的民主斗争任务,这是第二;又从事实上证明从美帝国主义到蒋介石到陈诚、薛岳等人惨败之余,转而求之于你郝鹏举去参加,你们之间的关系太丑恶了,因而力量是更腐朽了,故不堪一击,又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基于正义和爱国自卫,故名正言顺,力量伟大,一出手你们就纷纷落马,这是第三。”谈话结束的时候,陈毅告诉郝鹏举:“你既然到了此地,一切应由人民处理。”郝鹏举大喊:“我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军长!”延安《解放日报》称:“郝鹏举是中国军阀中著名的反复无常的一个。”不久之后,当山东的敌情进一步严重,中共华东局决定将之前历次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军高级军官全部北撤时,为防止意外,负责押送的干部在没有得到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将郝鹏举处决了。郝鹏举就这样在一片漆黑的无名野地里结束了他的一生。他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俘后被处决的国民党军将领。事后中共中央追查此事,陈毅主动承担了责任。二月十日,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纵队分三路从临沂地区秘密北上,位于胶东的第九纵队和位于渤海的第十纵队也开始向莱芜方向开进,全部主力预定十六日前到达莱芜、新泰地区集结。同时,由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指挥的第三纵队和刚刚打完郝鹏举的第二纵队,以及特务团、骑兵团和鲁南军区第十师共十八个团,伪装成野战军主力,在临沂以南宽大正面进行机动防御,迷惑和迟滞国民党军的南线部队。此外,地方武装奉命一路向西进逼兖州,并在运河上架桥,造成华东野战军拟向运河以西撤退的假象。•野战军主力放弃临沂北移,由于作战计划和意图不能详细对部队传达,很多官兵对避敌不战感到十分困惑。而临沂作为山东解放区首府,大批机关和政府人员也要同时撤离,原来为在南线与国民党军决战准备的粮草和弹药等大批物资,千辛万苦地转运到这里,现在这些物资还要跟随主力北上转运,路程遥远,困难重重。当部队离开后,临沂地区的贫苦百姓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为了在国民党军到来的时候不至惊慌失措,老人、孩子、妇女不受地主还乡团的残酷报复,地方党组织事先组织农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坚壁清野--把财产和粮食统统藏起来,有的村庄甚至还进行了人员的转移演练:打锣报警表示敌人来到了……顿时,全村响起了乒乒乓乓的关门声和上锁声。人们十分安静地列队走向预定的集合点。连小孩都没有出声,也没有婴儿的啼哭。他们在黑暗中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到达山后的一个地方。在那儿,我们与其他四个村的人相遇,一起开了一个会。主持会议的人要大家回去检查一下,留下了什么能让国民党军偷去的东西……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那些缠足的老太太,为了躲避敌人,跌跌撞撞地在黑暗中走着;老头子则拉着他们宝贵的骡子和母牛,走在坎坷不平的狭道上……从临沂到莱芜,直线距离一百四十多公里。鲁中山区道路崎岖,雨雪严寒中,华东野战军十几万官兵夜行晓宿,以最隐蔽的方式连续行军。沿途的地方党政部门尽全力保障着大军的食宿和交通--这是一幅官兵们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在蜿蜒不断的大军的两侧、身后,甚至是前面,由贫苦农民组成的几十万随军人流浩浩荡荡地向前滚动。他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或者是用自己的肩膀,把部队作战需要的多达亿万斤的粮草、弹药和物资全部承载起来,部队前进一步,他们便跟随前进一步。他们的家乡可能已被国民党军占领,他们的父母妻儿可能正在深山中躲避,他们的家可能已被地主还乡团挖地三尺或者放火烧毁,但是这一路上他们并不特别的牵挂,因为他们的土地、粮食,甚至娶上的媳妇生下的娃,都是共产党来了之后才得到的,他们相信只要共产党还在一切都会再有的。他们已经铁了心将自己的命运和共产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愿意和共产党官兵分享好日子一样,他们也心甘情愿与自己的部队一起承受苦难--生来便一无所有的他们在向战场走去的时候镇定而从容。应该说,华东野战军如此规模的移动,是要冒行动过早暴露的危险的。一旦部队的北移被国民党军发觉,不但临沂必定不保,尚未完成北移作战部署的部队还会受到国民党军的猛烈夹击,这样的后果将比在临沂地区决战还要严重。但是,共军“主力作战略转移时,经由临沂、蒙阴、新泰、莱芜到东西山区小径,昼伏夜行,秘密前进,我空军既无法搜集,地面情报亦不易侦知,一时竟不知匪军主力所在。”--这里都是共产党解放区,解放区百姓对国民党军队守口如瓶是保守秘密的关键。•十五日,华东野战军主力秘密北进后的第五天,阻击牵制南线国民党军的部队撤出了临沂。
文章摘自作者:出版社:
相关推荐 09:18:29 10:30:29 10:25:39 08:46:57 11:19:23 10:00:33 09:35:28被处决的242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下)
被处决的242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下)
转载▼
被处决的242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下)
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民族,它总是热衷于民族内部的自相残杀,而对关系到民族福祉的生存空间漠不关心。
&&&&&&&&&&&&&&&&&&──马英九
【耀钟的话】这被杀的242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中几乎全部参加了八年抗日战争,其中不少高级将领都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我认为应该为他们平反,为他们颁发抗日战争纪念章,并且对其子女表示赔礼道歉,给予经济赔偿。
81.刘子仁()少将。原名俊德,河南永城人。1922年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1937年5月辞职回乡,任永城县保安大队大队长,1938年5月任湖西人民义勇军第2总队29大队副大队长,1939年8月所部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任新四军游击支队1总队副总队长兼1团团长,1940年编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任八路军第4纵队6旅17团团长兼夏邑县县长,并加入中共,同年12月率部投靠国民党,任苏鲁豫皖边区挺进第1纵队副司令兼2支队支队长,1944年冬投靠日伪,任伪涡南挺进军第1师师长,抗战胜利后所部被蒋介石收编,任新编第3路军54师师长,后任豫东保安团团长,第5绥靖区保安旅长兼永城县县长,1949年春任第127军309师少将师长,12月25日在四川巴中诚,1951年3月7日在河南开封被处决,1960年12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予以平反。&
82.刘月亭()少将。号静轩,山东鄄城人。1926年任直鲁联军第14军2师师长,1930年任反蒋联军第4方面军第5路军第17军军长,参加中原大战,1932年任第41军118旅旅长,1933年2月参加热河抗战,1941年任新编第5军暂编3师少将师长,1942年6月在河南林县被俘后投降日伪,任汪伪第24集团军暂编第7军军长,抗战胜利后所部被国民党收编,任国防部暂编第3纵队副司令兼第7总队司令,1947年5月2日在河南汤阴被俘,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83.刘明夏(?--1951)少将。别字禹平。湖北京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父从教,经济中等。县立京山初级中学、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班毕业。父刘英为老同盟会员。1914年随父往日本读小学,1916年回到北京,入私立圣心小学毕业。1919年到上海,入教会办澄阳中学肄业二年。1921年父于武昌牺牲,无经济援助辍学。1924年春由湖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詹大悲和孙镜推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在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六团连党代表,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参谋长、团长,曾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受党委派琼崖开展工农武装斗争,任琼崖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东路军总指挥。1929年脱离中共组织关系。同年秋到南京黄埔同学会登记,派中央训练团将校训练班受训。后任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二旅参谋长、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集团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后任第十四军第九十四师师长,1939年7月授少将军衔。中条山战役失利被日军俘虏,曾任汪伪少将参赞武官,汪伪财政部税警总团副总团长和上海特别市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等。1943年10月被汪伪军事委员会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不久保释出狱,旋营商。1951年春在镇反中被处决。&
84.刘岳峙()大革命时期湖南右派首领。字梅斋。衡山人。就读长沙岳麓书院。同盟会员。1920年后,历任湖南政务厅长、财政处长、省政府委员、国民党省党部常委和农民部部长。筹组国民党右派组织“左社”,企图将农民运动引入歧途。被省党部开除党籍后潜逃。1928年被任为国民党武汉政治分会委员。1930年被红军悬赏缉拿,逃回衡山,收租放贷、操纵县政。解放前夕组织“自卫队”,1950年被枪决。&
85.刘家庆()少将。号延熙,河南西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炮科毕业。1932年任豫陕鄂边区绥靖督办公署上校副官处长,1933年任第15军上校交通处长,1939年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副官处长,1942年任漯河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944年任西临郾西遂五县动员区司令,1947年任河南省政府参议员,1949年在河南西华被捕,1953年被处决。
86.刘展绪()少将。号迪强,四川内江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0期毕业。1938年任第88军参谋长,1945年任第31集团军少将参谋长,1949年任第72军副军长兼新编34师师长,同年12月在四川被俘虏,1951年被处决。&
87.刘黎辉()少将。原名清泰,字朗轩,湖北荆门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7期炮科毕业。1939年任第9战区第197师军训大队大队长,1940年任毕节团管区上校副司令,1941年任第99军197师作战参谋,参加长沙会战,1943年2月任第5战区第3挺进纵队参谋长,4月兼任第1支队支队长,1944年4月任襄河上游剿匪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新编第2军新编46师2团团长,派驻新疆,1946年秋离职回鄂,1947年任荆门自卫总队副总队长,1949年1月任湖北省钟祥县县长,2月任湖北省保安第1团团长,7月任湖北省保安第9旅少将旅长,7月15日在湖北荆州被俘,12月31日被处决。
88.羊仁安()少将。原名锡智,又名清泉,西康汉源人。1926年7月任四川边防军副总司令兼第2混成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3军2师副师长,1928年任第24军第4路16混成旅旅长,后任川康边防司令部第3旅旅长,1934年任富林宁属屯殖司令,参加堵截长征红军,1949年12月任新编第11军军长,1950年1月兼任西南第2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并兼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和康北行署主任,3月21日在西康汉源被俘。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89.关仲志()少将。号宗志,广东番禺人。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陆军大学第20期毕业。1949年任广东省保安第4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同年10月24日在广东台山被俘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90.师兴周()少将。名立武,字修文,湖南龙山人。1934年任龙山县保安团团长,1946年任龙山自卫队副总队长,1948年任湖南省第8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8月任暂编第2军暂编6师少将师长,1950年11月10日在湖南龙山被俘虏,同年被处决。&
91.吕梦熊()少将。又名辛俶,湖南常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毕业。曾任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总队第1队队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2师参谋长,1930年任桂林军训处军训主任,1934年辞职,1942年3月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46年退役回乡,1949年10月在湖南常宁被俘虏。1952年死于镇反。
92.朱淮()少将。字禹成,云南元谋人。云南讲武堂第14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毕业。曾任滇军第4旅旅长,1925年2月参加第1次东征,1927年任第3军7师22团团长,1933年任第3军12师35旅少将旅长,1940年2月任重庆卫戍区司令部少将高参,1945年春任第1方面军总部少将高参,同年9月任第1方面军采购委员会主任,1946年离职回乡,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5月任云南省元谋县县长兼第32联防区总指挥,同年12月拒绝起义,1950年1月在元谋解放后于潜逃途中被俘,同年9月在云南元谋被处决。&
93.朱有凯()少将。字雪芹,湖北江陵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7期毕业。1937年11月任第94师参谋处中校科长,参加忻口抗战,1938年11月第97军上校参谋处长,1939年任第97军野战补充团团长,1940年6月任军令部上校部附,1941年调任湖北省保安第4团团长,1944年6月任湖北省谷城县县长,1946年改任湖北省安陆县县长,1948年任汉口市政府专员兼汉口市民众自卫司令部第1处处长,1949年春任湖北省保安旅少将副旅长兼1团团长,8月任湖北省保安第1师副师长,10月任暂编第8军少将参谋长,12月26日在四川金堂被俘虏。1953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94.朱光祖()少将。甘肃平凉人。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第1期毕业。1949年1月任第1军1师2团团长,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1师少将师长,1950年3月29日在西昌被俘虏,4月2日在成都被处决。&
95.向阳()少将。土家族,号早春,湖南龙山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1935年任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处湖南区副主任,1937年秋任湖南省第4区保安副司令,1938年春调任湖南省第3区保安副司令,1942年任湖南省水上警察局第7分局局长,1946年任湖南省军官集训大队副大队长,1947年3月任湖南省第10区保安副司令,旋改任湖南省龙山县县长,1949年任暂编第1军暂编1师副师长,同年秋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新编13师师长,12月在湖南龙山被俘虏。1950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96.朵含章()少将。蒙古族,字明正,青海门源人。中央军校第10期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曾任第82军上校书记长,后任第82军少将高参,1949年9月在青海门源被俘虏。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97.阮勋()少将。又名缙绅,河南嵩县人。早年投入镇嵩军当兵,1928年任第29军74师师长,后改任第65师师长,1935年10月任安徽省警备旅少将旅长,1938年3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0年任第1战区自卫军第2路司令,1943年任第5战区豫南游击独立第11支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河南省汝南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50年在河南潢川被处决。&
98.肖步鹏(1906~1951)少将。别号万里,湖南郴县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中央军校校尉班、战术研究班、中央训练团第七期毕业。历任军校入伍生队见习、区队长,入伍生部政治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成都,任中央军校第十四期第壹总队步兵第六队中校队长。1940年4月任第十七期步兵第二大队上校大队长,第二总队上校总队附。1948年任军校政治训练处上校高级教官。1949年12月任军校游击干部训练班副主任,川西北区"反共救国自卫军"副总指挥兼参谋长,中央军校少将代理教育长。同年底随军校第壹、三总队起义。不久率部分军校学员叛乱,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1年镇反中被处决。
99.沈开越()少将。号自新,浙江甯波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巡缉支队支队长,1937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侍从3组组长,1946年任第79军暂编2师少将师长,1949年第3军副军长,同年12月兼成都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2月下旬在四川蒲江被俘。1950年7月因组织暴乱在成都被处决。
100.汪援华()少将。土家族,字顺铭,湖南永顺人。中央军校第2分校高等教育班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73军15师45旅89团2营营长,参加淞沪会战,1940年任新编第6军暂编5师1团团长,1940年秋任第73军暂编5师副师长,1945年3月任湖南省通城县县长,1946年8月任湖南省警察第2总队总队长,1948年6月任湖南省保安第10团团长,1949年3月任湖南省保安第5旅少将旅长,8月任暂编第1军副军长兼暂编5师师长,10月22日在湖南永顺被俘虏。1950年12月16日在湖南元陵被处决。&
101.陈子贤()少将。名克家,湖南元陵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陆军大学第7期毕业。1931年任第63师188旅旅长,1933年4月兼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第4区副司令,参加围剿红军,1948年4月任常澧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7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新编第3师师长,9月任暂编第1军军长,1950年6月4日在湖南元陵被俘,同年被处决。
102.陈与参(?--1951)少将。贵州荔波人。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毕业。1949年6月任广西省第10区(宜山)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0月兼任新编第15军新编39师少将师长,1950年任黔桂边区军政司令部总司令,1951年1月在州荔波被俘,不久被处决。
103.陈伟光()少将。号文炳,贵州郎岱人。贵州讲武堂第2期步科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4军102师305旅612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1939年任第4军102师305团上校团长,参加长沙会战,1940年8月任第4军102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春任第4军102师师长,1944年秋因长沙失守,被撤职查办关押,1948年获释,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10月任第19兵团少将高参,在贵州普安被俘虏。后任贵州省郎岱县支前委员会副主任兼剿匪指挥部副指挥长。1950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04.陈纯一()少将。名允修,字纯一,又名炎盛。安徽亳县张集区陈店乡杨楼村人。1916年参加热河毅军,任十三营书记长。毅军陆军随营学校(堂)步科班毕业。1930年任亳县警察第二中队队长。1931年到1935年任平汉铁路三等警长、护路中队长。1935年冬辞去铁路职务,经于学忠推荐到通县特警第一总队张庆余部,在特警第一总队任督练,1937年7月29日参加了张庆余领导的通州起义。1938年任皖北抗日人民自卫总队少校督练兼代理总队副。1939年5月调立煌干训班军训组受训,翌年4月结业,1940年任骑二军骑六师少校特务大队长,驻防沉丘、界首至黄泛区。骑二军骑三师、骑六师合并后,特务大队改为骑三师装甲汽车队,任骑三师装甲汽车队中校队长。1942年任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挺进第十五纵队四十四支队上校支队长。1943年12月升任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挺进第十一纵队少将司令。该部四千余人,驻亳县油河、大杨集一带。民国34年(1945年)9月驻亳县阎庄、涡阳义门集、十九里一带,12月移驻亳县枣集、十字河一带。1946年1月郑州绥靖公署将该部缩编为补充兵第八团,任团长(辖四个营),后被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整编为亳涡永三县联防自卫团。1947年2月2日,亳县首次解放,该部驻涡北小寨,被刘伯承部击溃。1947年4月被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委任为陆军总队第二旅少将旅长。1947年七月该部调往商丘火神台。他辞去军职,在商丘经营“三三烟厂”。后携家属去怀远、阜阳,从事粮食经营。1949年11月在安徽界首被俘。1951年1月21日在安徽亳县被处决。
105.陈策勋()少将。白族,原名广用,湖南桑植人。云南讲武堂第18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3期毕业。1926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1师机枪营营长,1927年脱离部队回乡,任桑植县民团指挥,1929年4月任桑鹤联防指挥,1930年2月任新编第31师补充团团长,1932年春任湖南省桑植县县长,1935年任湘西绥靖公署暂编1团团长,后任湖南省第2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39年卸职,1948年任常澧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49年4月任湘鄂边区绥靖公署第1旅旅长,9月任暂编第1军暂编2师师长,1950年4月26日在湖南桑植被俘,同年被处决。
106.陈舜统()少将。号致炜,广东琼东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鄱阳江防守备区指挥官,第57军政治部副主任,军政部驻第9战区点验组少将组长,1948年任第14编练司令部参谋长,1950年任海南防守总司令部第1路监察官,同年5月在海南万宁被俘,后被处决。
107.郑清泉()少将。又名范伦,四川大竹人。曾任第21军4师独立1旅1团团长,1934年参加围剿中央苏区根据地,1938年任第72军新编14师1旅少将旅长,参加南寻会战,1939年1月回乡,任大竹联防处副主任,1948年5月任大竹民众自卫队副总队长,1949年10月任国防部挺进军第8纵队少将司令,12月在四川渠县被俘虏。1951年11月在四川大竹被处决。&
108.范埏生()少将。原名文伟,号子奇,四川富顺人。四川陆军讲武堂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事政治学校炮兵科副科长,1929年加入中共地下组织,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脱党,1935年任第20军副官处处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27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处长,参加淞沪会战,1944年任贵州省第1区(镇远)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任重庆市民政局局长,1949年11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参谋长,12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参谋长兼第20军副军长,12月23日在四川金堂被俘虏。1951年3月在重庆被判处死刑。&
109.林芝云()少将。湖南湘潭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湖南省保安第2团团长,抗战爆发后曾任第6战区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1949年任湘鄂赣边区清剿司令部少将司令,同年8月在湖南被俘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10.林秀山()少将。祖籍福建,生于广西鹿寨。1938年春任柳州师管区补充团中校代团长,7月任鄂东游击第12支队上校支队长,1940年离职,1944年8月任桂林区民团指挥部副指挥官,1949年6月任桂林绥靖公署第2支队上校司令,12月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独立第1师少将师长,1950年1月任桂中军政区第126军军长,1951年2月26日在广西大瑶山被俘,3月25日在广西柳州被处决。
111.罗联辉(1906—1952)少将。黄埔军校第五期经理科毕业。别号盛奎,广东新丰人。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团长等职。1946年任广州绥靖公署少将高参兼新丰县长(1947.5—8)。1947年8月在新丰县境内被人民解放军北江人民自卫队俘虏,后获释。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12.罗国熙()少将。名楚材,四川泸县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1940年任春任军事委员会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第2团团长,8月兼任第9战区编练处专员,负责训练便衣混成队,1945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处长,1948年5月任四川省第7区(泸县)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8月又兼任川南游击总指挥,12月29日在四川泸县被俘虏。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13.岳伯芬()少将。名嗣芳,山东历城人。抗战爆发后在历城组织自卫团抗战,1938年7月接受八路军改编,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纵队第3支队11团营长,9月率部脱离第3支队,1939年任第69军独立1团1营营长,1940年秋任山东省保安第16团团长兼历城县县长,1943年任山东省保安第13旅旅长,1944年出任山东挺进军第25纵队少将司令,抗战胜利后曾任山东省历城县县长兼保安大队大队长,1948年9月在解放军攻打历城战役中兵败出逃,在赴青岛途中被俘,1950年8月20日在山东历城被处决。
114.周瑞麟()少将。又名先成,四川仁寿人。第21军军官传习所毕业。曾任四川南岸剿匪总部教导师1旅团长,1935年参加围剿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23军副官处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任川江航运处处长,后任四川省动员委员会征调股股长,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副官处长,川黔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少将副官长,后离职回乡,1949年任仁寿县自卫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2月任四川省乐山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兼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反共救国军第6纵队司令,同年在西昌被俘,被押解到仁寿处决。&
115.周静吾()少将。湖北当阳人,寄籍四川成都。四川军事教育团、中央军校高教班第2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41军参谋处长,出川参加抗战,后任第41军少将参谋长,第22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抗战胜利后曾任整编第41师副师长,1949年初任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2月26日在四川什邡参加起义,1950年3月密谋组织叛乱,3月28日在成都被俘,6月20日被处决。&
116.周燮卿(?--1950)少将。又名燮钦,四川江津人。早年在湘军任职,1930年任新编第34师3旅旅长,在湖南追剿红军,1936年任暂编第11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1949年8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新编2师师长,11月任湘鄂川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司令,1950年7月29日在贵州松桃被俘,9月在贵州铜仁被处决。
孟祥祉()少将。山西灵丘人。曾任山西省蒲县县长,1940年任山西省第10区、第13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6年任山西省大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8年任大同行署主任,1949年5月1日在大同被俘虏,1950年4月27日被处决。
117.单俊卿(1902~1951)少将。原名单钦仕,俗称单三(排行第三),单三。今湖沟区瓦疃乡十里村香山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上过私塾和高级小学。民国21年(1932),他到苏北国民党军阀白宝山、孙传芳的暂编第一师当兵。民国24年(1935)到汉口入国民党鄂豫皖保安团干部训练班及安庆社训队受训9个月后,任国民党宿县湖沟区队副。民国27年(1938)升任区队长;不久改任国民党怀远县游击支队梅凫石部大队长,次年任国民党宿南游击区队长。民国29年(1940)初,任宿县保安独立一团团长,自办枪支修械所。秋,任伪淮海省“剿匪”第三支队司令(少将衔),拥有3个团和1个卫士大队约3700余人的兵力,诈称5000人马。次年,他将修械所扩建为造枪厂,可以制造轻机枪、捷克式步枪、手榴弹等,尤以轻机枪性能良好,受到侵占蚌埠的日军警务段头子小松原的赞赏。至日军投降时为止,仅轻机枪就生产约200挺。于此同时,单三在湖沟集筑起双重圩子,挖起双重壕沟,外围是用圆木建成的约一平方公里的木城,城周是布满地雷的警戒区;民国23年(1944),又自办发电厂,以供造枪厂和在木城上架设电网使用,把湖沟集搞成了以他为土皇帝的独立王国。他诱捕并勒死中共蚌埠工委书记张漫萍,杀害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宋佩芳、王永典等,假“私通八路”之名杀死居民刘文德而霸占其妻,并枪杀无辜群众200余人,拆毁民房800余间,抢劫和勒索老百姓财产不计其数。为了团结抗日,新四军多次争取他,他让其二哥、伪营长单硕卿出面答应:愿提前为我军传送日军扫荡情报,为日军开路扫荡时,他的伪军只朝天放枪,不打新四军。因而,一度保持中立。民国34年(1945)日军投降后,单三在伪徐州绥靖主任郝鹏举部任独立师少将师长。10月10日夜,单三所部在宿县符离集一带被解放军击垮两个团,他仓皇逃至徐州将残部编为一个团,自任团长。次年秋,又被我军歼灭于东陇海线的赵墩车站,单三只身潜逃南京。民国37年(1948),单三返回宿县组织还乡团,进行反攻倒算。失败后,潜往南京匿居。1950年2月,单三因贩卖烟土数百两,被南京公安机关查捕。押回原籍后,被宿县人民法院以杀人犯判处死刑,1951年春在湖沟集被公审枪决。&
118.项丽源()少将。湖北监利人。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军职。1946年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处长,1949年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参谋处少将处长等。同年底在成都随部起义。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八十年代获平反。项荣还()少将。号遇生,贵州安顺人。中央军校第8期交通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4期毕业。曾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通讯连连长,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不久任军政部少校侍从副官,后任第5军补充2团中校团附,1944年任第5军96师286团上校团长,1945年任陆军步兵学校战术教官,1949年2月任第89军343师少将师长,11月任第89军副军长兼343师师长,12月7日在贵州晴隆被俘虏,1950年在云南曲靖被处决。&
119.侯之担()少将。名祖佑,字铁肩,贵州桐梓人。贵州讲武学堂毕业。1924年任黔军第3师2团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1师副师长兼旅长,并兼任川南边防军总司令,1931年任第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1935年在乌江阻截红军,兵败后被撤职关押,释放后于1938年寓居贵州赤水,1949年4月任川南边区反共自卫救国军总指挥,1950年9月28日在四川泸县被俘,同年12月在贵州赤水被处决。
120.郭馨坡()少将。名芝塘,河南太康人。1944年任河南省太康县县长,1947年任河南省第7区(淮阳)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任第127军310师少将副师长,8月任第127军副军长,后化名潜逃,1956年1月在河南太康被俘获,1957年4月12日被处决。&
121.侯镇邦()少将。字靖臣,云南宣威人。行伍出身,1929年4月任第10路军独立团上校团长,1937年7月任新编第10师1旅少将旅长,1940年8月任新编第11师少将师长,1943年2月任新编第11师少将师长,1946年5月任整编第58师新编11旅少将旅长,1947年10月任国防部少将高参,1948年3月任云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高参,同年回乡,1951年在土改运动中于云南宣威县灰硐村被枪毙。
123.栾乐山()少将。又名法章,辽宁开原人。东北讲武堂第7期毕业。1932年任抗日救国军第5路司令,在辽宁中央地区进行抗战,1934年投靠日伪,曾任伪河北省滦县保安团团长,伪华北绥靖军第2集团军司令,抗战胜利后所部被国民党收编,任第11战区暂编第1路军第2纵队代副司令,1948年任第101军271师少将师长,1949年1月在北平被俘虏。1951年8月22日被处决。
124.高理亭(?--1951)少将。绥远莎县人。抗战期间投降日伪,任伪绥西自治联军第2师师长,抗战胜利后所部被国民党收编,1948年任华北剿匪总部归绥指挥所骑兵第13旅少将旅长,1949年9月19日在绥远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36军直属暂编骑兵旅副旅长,解放军第106师副师长。1950年6月组织叛乱,1951年被判处死刑。
125.唐伯寅()少将。字先椿,别号剑湘,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讲武堂第1期毕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9师55旅110团团长,1935年任第19师55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8月任第70军19师少将师长,1944年11月任南丰师管区司令,后任临黄师管区司令,1946年退役回乡,1949年3月受中共地下组织策动,参加中共领导的江南地下第4军任副军长,8月在参加长沙被俘虏。后任解放军第21兵团高参。1952年2月21日在湘潭死于镇反。&
126.唐孟恪()少将。又名孟壑,号昌瑛,湖南东安人。湖南陆军讲武堂、中央军校高教班第6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第1联络组组长,1942年任第79军参谋长,后任第9战区游击挺进第1纵队司令,1945年任第4方面军少将高参,1946年1任第20绥靖区少将高参兼济南市人民义勇总队副总队长,1947年任整编第2师副师长,1948年9月24日在济南战役中被俘,1949年2月获释回乡,7月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独立第10师师长,10月在湖南东安被俘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27.唐宪尧()少将。号再兴,四川梁山人。黄埔军校第5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第11期毕业。曾任川康绥靖公署第1处作战科长,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上校战术教官,1940年任第30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1946年退役,1949年任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前进指挥所代主任,同年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少将参谋长,12月15日在四川渠县被俘虏。1951年冬在镇反中被处决。&
128.聂国鼐()少将。字强明,湖北云梦人。保定讲武堂毕业。1934年春任湖北省保安第3团团长,1938年任第8军197师569旅旅长,后任第8军197师少将副师长,长期在鄂南抗战,1944年初任洞庭警备司令部少将高参,1946年任湖北省黄安县县长,1948年回乡赋闲,1949年春任湖北省第3区(随县)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50年12月在长沙被俘获,1951年在湖北孝感被处决。&
129.莫蛟()少将。原名焕玉,广西横县人。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毕业。曾任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教务处长,1944年任第46军新编19师56团上校团长,参加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后代理副师长,1946年9月任第10军官总队第4大队大队长,1947年9月任桂南师管区督征官,11月任广西省横县县长,1949年6月任广西省第4区(南宁)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10月任新编第14军新编43师师长,12月在广西被俘,1950年12月20日在广西横县被处决。
130.莫御()少将。又名尧斌,号树国,字子能,湖南东安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毕业。1939年9月任军政部兵站总监部少将专员,1941年任第50军新编7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1942年任第100军63师副师长,1946年任联勤总部第1补给区铁路运输副司令,1948年5月任衡阳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11月在广西被俘虏,1952年春在镇反中被处决。&
131.徐余生()少将。四川广安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毕业。曾任川南师管区编练科科长,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国民兵训练处上校教官,1939年任重庆劳动总队副总队长,1943年任南充师管区补充兵2团团长,1949年任反共保民军第7师少将师长,1949年12月在四川岳池被俘虏,1951年死于镇反。&
132.徐振中()少将。山东益都人。1938年任第5战区游击第22支队1大队大队长,同年脱离部队组建益北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1年任山东省保安第15旅2团团长兼山东省临淄县县长,抗战胜利后任山东省警备第4旅少将旅长,并兼任益、寿、临、广边区警备司令,1946年7月任山东省保安第6旅旅长,1948年9月23日在济南战役中被俘,1949年8月2日在山东益都被处决。&
134.徐继泰(1907—1950)少将。号一菱,江苏灌云人。西北陆军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第5期毕业。曾任福建晋江警察大队大队长,抗战爆发后曾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第24集团军总部参谋,1939年任第89军117师349旅旅长,后任江苏省涟水县县长,1941年5月任江苏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兼苏北四县游击总指挥,1942年6月投靠日伪,任伪徐州绥靖军第11旅旅长,伪和平反共兴亚建国第3军军长,抗战胜利后所部被国民党收编,任新编第6路军第5师师长,1946年任两淮盐务局商巡总队总队长,1948年任国防部暂编第6纵队司令,1949年2月任第123军334师师长,5月5日在上海被俘。1950年1月29日在江苏灌云被处决。
135.梁顺德()少将。别号真心,广东梅县人。中央军校第7期炮科、陆军炮兵学校第1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8期毕业。1937年任陆军炮兵学校战术教官,1939年任军政部直属炮兵第9团副团长,1941年任炮兵第9团团长,1943年任第76军副参谋长,1944年任新编第2军副参谋长,1946年任河西警备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后任参谋长,1947年入陆军大学学习,1949年12月在重庆被俘虏。后任解放军东北高级炮兵学校教员。1951年被判处死刑。
136.梁彩林()少将。广东鹤山人。曾任第65军187师副师长,1946年夏任整编第65师187旅少将旅长,7月在苏北如皋战役中被俘。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37.庹贡庭()少将。字献之,四川酉阳人。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3期毕业。曾任四川省巫山、合江、叙永、泸县县长,1946年12月任四川省第8区(酉阳)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兼任川黔湘鄂边区绥靖指挥部指挥官,9月任川湘鄂黔边区最高决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0年元月任川鄂湘黔民众自卫委员会主任委员,3月中旬在湖南永顺投诚。1951年5月因通匪被处决。&
138.黄冕()少将。字季莘,广西横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毕业。1921年任南宁讲武堂区队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6旅参谋长,1927年任第7军6师团长,1931年任柳州、百色民团指挥部副指挥官,1937年任柳州、梧州民团指挥部少将指挥官,1948年初任广西横县戡乱建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0年1月被关押管制,释放后参加组织阴谋暴乱,1951年9月在横县被处决。
139.黄庆云()少将。名由先,号汉勋,四川大足人。四川陆军军官传习所、中央军校高教班第2期毕业。1933年任第26师76旅旅长,1935年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42年任剑南师管区司令,1943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壁山分区副司令,不久解职回乡,1949年任铜大联防指挥部指挥官,11月任反共保民军第5军军长,12月在四川大足投诚,后因支持叛乱,1951年1月15日在四川大足被处决。&
140.萧步鹏()少将。字万里,湖南郴县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1940年任中央军校第17期步兵第2学生总队大队长,后任中央军校第19期学生总队副总队长,中央军校少将教官,1949年冬兼任中央军校游击干部训练班班附,12月任川西北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和第3路司令,12月底在成都投诚。1951年在湖南郴县被处决。&
141.萧树经()少将。字纶甫,贵州都匀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33年任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5大队大队长,1935年任贵州省会公安局局长,1940年任军政部补训处少将处长,1947年任贵州省第2区(独山)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8年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50年7月在贵州都匀被处决。&142.戚南谱()少将。又名朝阳,字甫亮,安徽全椒人。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毕业。1919年投入保定陆军第2师学兵连当兵,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方面军补充旅1团团附,1928年春任第1集团军第4军团95师补充1团上校团长,参加二次北伐,1937年任军事委员会侍从室中校组员,1941年5月任军统局上海工警运动组组长,后任苏皖边区江北行动总队总队长,1944年任第49军预备5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5年任第28军192师副师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4月在安徽徽州被俘,获释后组织中国反共陆军警备司令部任司令,11月21日在南京被俘获,1951年3月在合肥被处决。
143.盛逢尧()少将。字克私,江西武宁人。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第2期毕业。1933年9月任第5师30团团长,1935年任独立第36旅旅长,1938年任新编23师少将师长,1944年回乡赋闲,1948年任第16绥靖区少将高参,旋任第17纵队司令,1949年在湖南元江兵败被俘,1951年10月在江西武宁被处决。
144.鄂友三()少将。绥远萨拉齐人。中央军校第9期骑兵科毕业。1939年任绥远省民众抗日自卫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在绥远参加抗战,1940年秋任第8战区骑兵第5纵队司令兼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别动队队长,1945年兼任绥远省第1区(归绥)行政督察专员,1948年任华北地区剿匪总部骑兵第12旅少将旅长,1949年9月在绥远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骑兵第4师师长,1951年11月被捕,不久被处决。
145.温怀光(?--1953)少将,国民党第10兵团副司令官兼19军军长,1953年在太原被处决。&
146.谢世钦()少将。苗族,贵州雷山人。贵州崇武学校毕业。1940年任第94军55师164团团长,1943年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1944年任第94军121师363团团长,1945年4月参加湘西会战,抗战胜利后任第94军121师参谋长,1948年任国防部副官局上校科长,1949年6月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后调任联勤总部第42补给分区51补给支部支部长,10月任贵州省保安第10团团长,1950年3月任黔东南绥靖区少将司令,10月10日在贵州雷公山被俘,10月17日在贵州雷山被处决。&
147.谢东山()少将。原名子兴,广西横县人。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2旅3团团附,1928年任团长,1929年任第57师170旅上校旅长,1932年任第19路军总部上校副官处长,1934年第19路军在福建反蒋失败后,在广州经商,1939年任第26集团军总部少将参议,1948年1月任广西横县戡乱建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0年在广西组织叛乱,1951年5月4日在广西横县被处决。&
148.蒋作均()少将。字予勤,湖北应城人。黄埔军校第3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同年10月任鄂北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1930年3月任第48师特务团上校团长,11月任湖北省应城县县长,1935年10月任湘鄂川边区剿匪总部新编第3旅旅长,1936年任第94师60旅旅长,旋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1937年任第48师副师长,1938年任陕西省军官训练班主任,1942年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1组少将组长,1946年7月退役,11月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3月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考察委员会委员,1951年4月在重庆被俘获,8月15日在应城被处决。&
149.韩子佩()少将。陕西府谷人。黄埔军校第4期经理科毕业。曾任第84师机枪连连长,榆林保安团团长,西安警备司令部参谋,1947年任陕西省第8区(大荔)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1949年兼任陕西省保安第6旅旅长,同年6月18日在陕西华山投降。后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因在关押期间表现不规,1950年1月17日被判处死刑。
150.韩进禄()少将。回族,青海化隆人。1935年任青海省大通县民团团长,1937年任第82军100师骑兵团团长,1938年任第82军100师骑兵3旅旅长,1940年任青海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1945年任西宁市警察局局长,1946年任西宁市市长,1947年任第82军少将高参,同年任青海省第7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同德县县长,1949年8月任新编骑兵第6军3旅旅长,11月任新编第82军3旅旅长,组织叛乱,1950年被迫投诚,1951年10月在西宁被处决。
151.蒙自仁()少将。壮族,字向卿,广西来宾人。长期在桂军任职,1930年任第国民革命军第7军警备2团团长,参加围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抗战期间曾任豫南游击第3纵队少将司令,1944年任广西来、迁、武、象四县民团副司令兼来宾县县长,1949年任柳州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兼来、象、武、迁四县联防指挥官,同年12月在广西被俘,释放后又任反共救国军粤桂边区纵队第3旅旅长兼柳、来、象剿匪总指挥,1950年2月7日被俘,6月20日在南宁被处决。&
152.路可贞()少将。号吉亭,山东长清人。黄埔军校第4期经理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2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92军21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任骑兵第2军暂编30师师长,1943年10月任暂编第15军副军长,1946年9月任整编第3师副师长,1947年12月26日在河南西平被俘。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53.廖开孝()少将。四川重庆人。1925年任川军第9混成旅骑兵团团长,1932年任第21军4师11旅少将旅长,参加围剿湘鄂西边区红军,1949年11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反共保民军第1师师长,11月27日在重庆参加起义。后因组织暴乱被处决。1950年3月因组织叛暴乱在重庆被逮捕枪决。
154.廖剑父()少将。湖南华容人。1946年任整编第38师少将政工处长,1948年任第13绥靖区司令部政工处长,1949年春任第15军副军长,11月在贵州遵义起义。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155.谭化民()少将。字文德,号成佑,湖南茶陵人。中央军校第7期骑兵科毕业。1947年11月任整编第32师少将副师长,1948年3月在山东周村被俘,12月获释回青岛,1949年2月任第9编练司令部收训总队教官,11月25日在湖南郴州向解放军军管会登记。1951年在湖南茶陵于镇反中被处决。
156.谭呈祥()少将。回族,青海化隆人。1936年任第100师300旅599团团长,在西北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7年秋任第82军特务团团长,1943年任第82军100师副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82师100旅少将旅长,1948年9月任第82军100师师长,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宁投诚,11月参与组织叛乱,1950年被迫再次投诚,1951年5月25日在西宁被处决。&
157潘琦()少将。号行琦,字云轩,江西广昌人。中央军校第7期步科、中央军校高教班第5期毕业。1947年任整编第10师10旅少将副旅长,1948年12月任第14军10师代师长,12月15日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49年8月获释后回乡,1950年参与组织反动武装,1951年被处决。
158.樊明渊(?--1949)少将。字潜之,山西定襄人。太原北方军官学校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61军新编独立第4旅参谋长,参加忻口会战,后任晋绥宪兵司令部司令,1943年3月任山西省宪兵司令部司令,1946年6月任宪兵司令部第25团少将团长,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战役中被俘,同年被处决。
159.叶干武、青年军编练总监部军法处少将副处长
广东梅县&1950秋
起义投诚人员,1980平反
&&&&赵俊图()少将。湖南醴陵人。中央军校第7期步科毕业。1945年任苏浙皖边区挺进军总部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任第12军官总队大队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任醴陵师管区副司令,同年8月在长沙起义。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本文来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起义将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