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党校金融学作业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二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二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介及学习方法指导/2014
&&& P89-91
&&& P25-26
&&& P14-16
&&& ``````
1. 2. 3. 4. 5. 6. 7. 8. 9.
&&& 35bgyb
&&&& y sxj
&&&& e k e
1. 2. 3. 4. 5. 6. 7. 8. 9.
&&& gcvhfgcjdg
&&& krogk rekg
RE:haode /
&&& xiexie
&&& kjhgtyfrd
&&& asvfjnloutnbt
&&& zsvfdnh,mik,gf
&&& joij p
&&& dont/doesnt,doesnt,dontdoesnt, Someany. : I like the ****** likes the
dogs. I dontlike the ducks. He doesntlike the dogs?
&&& 1 2 3 4 5
&&& 1 2 3 4 5
&&& P14-16
&&& p15~16
&&& P47-48
&&& 101415001600
102115001600
111815001600
12915001600
122315001600
http://learn./login/index.php
&&& --------
&&& p70-P72
&&& P70-72课程讲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讲人:毛卫平 教授
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好,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在一起学习和探讨问题。今天从总体上来一起探讨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我们分三个问题来一起探讨一下: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体系与主导原则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体系和党的宗旨,第三个问题是体系与思想路线。
  第一个问题,关于体系与主导原则
  (一)体系的定位
  首先来我们来认识体系的定位。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体系的定位有这样的文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觉得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首先是旗帜,这是十七大的主题,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另外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道路,一个是理论体系。当然这个道路就是我们在实践当中应该坚持的。它的理论内容主要就是体现在理论体系里头。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把重点在这个问题上。
  (二)体系的理解
  这个理论体系如何来理解呢?十七大报告里有一个说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直观来看它好像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首先邓小平理论,然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是科学发展观。这三个部分实际上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既是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又是三个重大的问题,解决了三个重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涉及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由邓小平同志做了一个解决。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党的建设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子的党,怎么来建设我们这个党。这个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来发展,我们追求什么样的发展。像这样一些问题都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体系的把握
  这里涉及到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这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把握这个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科学的又是管用的,它有什么要求,它有什么特点。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人的说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个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大师,还有一个是列宁,我们可以看一看他们怎么说。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有这么一段话:每一个原则在一定时间内都曾经是主导原则,当整个世界皆据此唯一原则来解释时,这就叫做哲学系统。那么这段话实际上它讲到两个意思,一个就是说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它都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我想这个要求应该说大家都是了解的。你说你的说法、你的理论体系、你的思想,只言片语,那不能叫理论体系,这个大家都了解。需要我们更加注意的是,真正的理论体系应该是有一个主导原则的,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要求。关于这两个特点其实列宁也讲到过,列宁在谈到辩证法时讲到,人类怎么认识世界的,通过辩证法反映世界。而辩证法它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定理这些东西组成,是通过上述这些来反映世界的。稍微完整一点的一个认识,实际上它都体现着一种体系的这样一种形态。那么这种体系怎么构成呢?它也往往是有一个主导的部分,一个主导的成份发展成整个系统的这样一个体系,都是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列宁尤其对有一个问题讲得比较明确,既然有一个主导的东西,一个主导的原则,有一个主导的成份,那么这个主导的原则怎样来确定?列宁讲,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这一方面或者那一方面,并不是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取决于总的历史条件。那么这样就把问题说得很明确,理论体系的主导原则怎么确定,猛一看好像是理论家、政治家主观确定的,但是实际上列宁说,问题的实质在于,真正决定这个主导原则的,是当时的总的历史条件。那么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只不过它正确地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条件。特别是这样一个历史条件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当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能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它,能不能够准确地抓住它,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把握了作为理论体系的一般规律、一般特点。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来看一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理论形态,它们的这个特点都非常鲜明。
  我们先看一个概括。我们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有几个比较成熟的形态。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一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有一个当是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科学发展观。这几种形态,它们本身也构成一个理论体系,那么它们这样的理论体系,也都具有刚才我们说的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说它全面系统,这个我们过去一直在强调。我们过去都说,毛泽东思想是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是博大精深的,三个代表也是博大精深的,当然科学发展观也一样。也就是说明他们涉及到的问题都是当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确实是全面的、丰富的。另外一个特点也非常的突出,就是这个主导原则问题。
  1、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
  关于毛泽东思想,我这里有一句话,实际上是毛主席自己说的,叫做“只取得四个字,阶级斗争”。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吸取冒险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是怎样来决定这个主导原则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完整的说法。《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里搜集的是毛泽东当年的调查报告,其中前面有个序言,毛主席讲到了当年是怎么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说“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写的《社会主义史》,看了三本书,知道马克思主义怎么回事了。”到底了解了什么内容呢?他说“我才知道,人类是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当然这两句话如果细推敲,它确实有些不太准确的地方。比如说“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应该说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但是《共产党宣言》一开始就是这么说的,因为当时不太了解人类社会的早期还有一段原始社会的阶段,后来就明白了。至于说这个源动力的问题,应该说也不十分准确。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个是对的,但是这个动力应该有个限定,它实际上指的是在阶级社会里推动社会发展的叫直接动力。因为通过阶级斗争去解决矛盾、解决问题,源动力还是生产力。像这样的问题可能早期把握得不是那么太准确,我们不必仔细推敲,我们就知道说,毛主席老一代革命家,他们看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主要就是阶级斗争理论,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呢,有什么用呢?就是下面说的这句话,初步地得到了认识的方法论,也就是说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认识和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的一个根本方法,应该说当时的中国问题非常严重,大家也都知道,中国从近代以来落后了,大家都在探讨怎么解决问题,各种方法都探讨过,实业救国论,就业救国论,诸如此类。在当时的条件下应该说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因为中国当时需要一场革命,而马克思主义就提供了这样的理论,所以毛主席对它感兴趣,认为这个理论有用。然后毛主席又说,“但是在那些书当中,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因为我读那些书,只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实际上就是抓住了这个理论当时主导的原则。就是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的主导原则是什么,应该说就是阶级斗争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后,他的理论活动、他的实践活动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之后进行理论创造,《毛泽东选集》第一篇是什么,《中国社会各界的分析》。实践当中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军队建设的理论,战略战术,统一战线等等。这样保证革命取得的了胜利。它既是全面的,又有核心的东西,主要的就是阶级斗争了。那么这样一种理解对不对呢?应该说没有问题,历史已经证明,这样一种理解,这样一种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但是能不能老这样理解呢?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就这样理解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有个对比,年纪大一点的可能还记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也有一段话,跟这段话相当的类似,叫做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儿说这三本书道理一大堆,最终只取四个字叫“阶级斗争”,那本书上马克思主义道理一大堆,那么归根到底是什么呢?“造反有理”。实际上应该说的是一个意思,但是显然它们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阶级斗争”这个理论指导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主席也成了伟大的领袖,那么后面“造反有理”这个语录我们也都很熟悉,指导文化大革命,结果怎么样呢?叫一场浩劫,毛主席也成了晚年错误。理解上是差不多的,但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也就说明了这个理论需要改变。其实其中尤其要改变,或者说取得关键作用的恰恰就是这个主导原则问题。
  2、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
  大家都知道新时期,小平同志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在前面我们打出了一句话,就是小平理论的主导原则应该说不一样,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就是把这个主导原则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生产力方面来了。小平讲“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视发展生产力。”应该说过去的理解小平说得很准确,不是完全清醒的,也就是说,搞阶级斗争怎么搞我们很清醒,但是后来革命取得胜利,作为执政党应该怎么做,社会主义建设该怎么搞,我们应该说搞得不清楚。还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很多的挫折,那么今天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应该怎么理解?应该把这个侧重点放到生产力上面来。实际上小平在这儿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理论的主导原则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小平理论实际上它的理论尽管非常丰富,但是基本上就是围绕这样一个核心来展开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比如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比如说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等等一系列的内容,实际上都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来展开的。这样一种把握应该说是新时期的一个新的把握。这种新的理论形态,首先就是由主导原则区别开来。主导原则变了,整个的理论的面貌就改变了。大家也都知道,它的实际作用应该说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的这样一种理论主导原则的转变是完全正确的,新的理论形态它是管用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
  “三个代表”的主导原则是“核心在于先进性”。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后来一直强调叫党的先进性问题,先进性建设问题。应该说那个时期,先进性问题特别突出。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先进性,这个问题怎么来看,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从号算起。“六四”政治风波以后,两代领导人交接的时候,小平讲了一段话,他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这个话有三个意思,第一个就是说党的建设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想成功,没有党的建设作保证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党的领导很重要,但是党的建设是存在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还不小,“不抓不行了”,就突出了党的建设问题。大家知道小平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自己来不及抓,因为他很快就退出了领导岗位,实际上是把一个重大问题留给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这样一个新一代的领导集体。随着后来发生的事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瓦解了,苏联共产党也瓦解了。这个事情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变故。当时西方的思想家们就认为,好像社会主义完蛋了,甚至于中国也站不住,苏联是老大哥都没坚持住,你小弟弟怎么能站得住呢?你也会垮,最多是个时间早晚问题。当时一些西方思想家就是这样的想法。作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说,我们就不能不考虑,怎么避免苏联这样的结果,我们自己该怎么做。这就逼着我们要进行一个新的探讨。这是一个问题,就是说共产党的执政的合法性问题,能不能继续执政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全球化问题,全球化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大家还记得当时加入世贸,我们更加直接地融入世界的潮流,全球化的潮流滚滚而来,在这个潮流面前我们能不能站得住。我记得当时有一本书给我印象很深,两个美国教授出 了本书叫《赢家通吃的社会》,描述了当时这种竞争的激烈。就是说赢家通吃原来是文艺界、体育界的一种利益分配的机制,这个大家也能看到。比如说体育界,这个既得利益该怎么分配,你不能说搞平均主义吧?显然它的利益绝大多数都倾向于冠军了,倾向于优胜者了,文艺界也有这个情况,明星可能得到的很多,一般的文艺工作者可能得到的就很少。这种现象有它的道理,我们不去说,重要的是这个教授讲,这种现象也渗透到我们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避不开的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实际上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叫赢家通吃。我们可以看一看各种产品,先进的可能占领整个市场,占领整个世界,大家都用你的。反过来你要是比较落后会怎么样?你恐怕就很难站得住脚了,这个差别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就是说,先进不先进,关系重大。以前曾经概括过,先进不先进,第一个就是关系到国家的实力,国家再大,如果生产力不先进,文化不先进,那么在世界上就没有地位,说话就没有权威性。党如果不先进,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执政就成为问题。那么甚至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一个企业要是不先进,恐怕就得破产。先进的东西都不会,都是老生常谈,都卖不出去,你还站得住吗?生存就成问题。甚至于我们个人,如果不能掌握先进的东西,最终可能要下岗。先进的全不会,新的又不学,老的又不管用了,根本干不下去。所以先进不先进的问题,应该说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的突出。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竞争力,我们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怎么保障?有本书是一些老同志推荐给我的,一个留学生写的,叫做《刷盘子还是读书》,他拿留学作比方,留学过程中如果说觉得读书很累,刷盘子收入也挺高,日子过得好像也不错,但是想一想老刷盘子,最后肯定上不去。读书很累,而且代价很高,但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最后是越来越好。这个留学生也是拿这个作比方,说我们国家的发展应该怎么发展,不但不能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把侧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这个经济建设我们要力求先进,千万不要满足那种低水平的重复一类的现象,这个问题在当时提出还是比较突出的。
  所以我想,全球化我们怎么面对?共产党执政问题的考验我们怎么面对?反复思考的结果,应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好每一项自己的工作来应对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为党来说,需要在知道思想上有所改变。我们党怎么来应对,那么我们的应对办法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过去我们也学过。我觉得这是抓得非常准的,就是在那一个情况下,面对着共产党执政的考验,面对着全球化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牢牢地抓住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根本利益,应该说抓住了关键的东西。这样一种理解、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它指导实践的结果怎么样?我觉得两大问题解决的都比较好。比如说全球化,我以两个材料为例,比较的说明问题。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讲“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国家如此依靠其他国家及其市场、技术和资金以筹划自己的经济起飞”。就是中国在面对全球化的时候,这样一种策略、这样一种思路是比较成功的。甚至有这样的文章,叫做《全球化将会是中国化吗》。我们都还记得,全球化刚刚起来的时候,我们都说全球化是美国化,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想我们国家应该说非常理智地应对了这样一个新的潮流。既把它看作挑战,又把它看作机会,最终应该说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总而言之在这样一个潮流的考验面前,我们撑住了。另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说共产党执政怎么样。我提供给大家一个材料,可以去思考。当年苏联巨变以后,美国的一个学者(福山)做出个结论,说“苏东剧变意味着两个终结,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一个就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他认为苏东的终结、巨变,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好的制度,不会有新的制度了,所以叫做人类历史的终结。那么这样的结论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福山根据这些年的发展,又做出了一个新的结论。2007年年终的时候,福山写了本书,叫做《未来世界的七大战略意外》就是说有些东西是过去没有考虑到的,但是它是现实存在的。七大战略意外,其中一个战略意外就是世界转向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美国霸权地位结束。跟过去那个结论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应对得怎么样。我认为是成功的。应对全球化是比较成功的,关于这个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问题,解决得也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没有垮掉,不是像他们当年所预言的那样。不但没有垮掉,而且应该说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这个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时间上的检验。
  4、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我想大家可能就更加好理解,因为我们正身处其中,那么科学发展观,前面我们也讲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导原则应该说很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整个的内容有一个表述,叫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样一个党的指导思想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十七大报告讲得很明确,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过程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是以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新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出现的新的问题,一个就是国际上的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自己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这些年有了很大的问题,其他很多问题就突出了。比如说城乡矛盾,比如说地区差别,比如说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应该说也不光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国际上它也有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在世界上实际这个关系发展问题,就有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因为当时最突出的是经济问题。随着经济增长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第二个阶段就考虑变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相结合的问题。第三个阶段环境问题突出了,发展特别突出地强调可持续发展,最终是落到以人为本的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人类认识的一个过程,我们也身处其中,涉及到的是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所以应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既适应了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特点,也适应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潮流,回答了整个人类应该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
  这三个阶段应该说它的背景都很清楚,现在的问题是说,这三个阶段,这三个相对独立的小的理论体系,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值得说的。关于这个体系的关系问题,其实有两种理解,我提供一个哲学方面,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一个理解,大家去参考。关于这个体系的关系问题,其实有两个,黑格尔曾经讲到过,一个就是把依次出现的体系,理解为一个取代一个,一个取代一个。那么黑格尔说按照这样一种理解,那么最终世界发展的历程,就变成了尸体陈列馆,因为前面的全死了,只有后面的才活着。他说这样一种理解其实是形而上学的理解,是不对的。那么正确的理解应该怎么说呢?应该说把它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展开的过程。他曾经作了一个比方,比如拿这个树的成长来说,他说树的发展就是种子的否定,花的发展就是叶的否定,就因为它们都不是树的最高的和最终的存在,最后花又被果实所否定,但是如果没有一切较早线性的阶段,就没有一个阶段可以得到真实的存在。这是一个比方。那么就这个思想来说,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每一个哲学曾经是,而且仍然是必然的,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经被消灭了,而所有哲学都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地保留在哲学里。我们就可以想到,今天我们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它的最后阶段,实际上它是综合了前面阶段的成果,它是包含在其中的,变成它的一个重要环节。黑格尔讲的这样最新的哲学,就是所有各先行原则的结果。所以没有任何哲学是完全被推翻了的,被推翻了的并不是这种哲学的原则,而只不过是这种原则的绝对性究竟至上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去讲的那些东西,我们现在提出新东西,不是说把它否定了,而是说要根据新的情况提出新的东西。如果说有错误,你把过去的东西绝对化,认为不需要研究新的问题了,就一直这么说下去就行,这是错误的。但是作为问题的一个方面应该说,它的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它已经成为新的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大概对于我们理解理论体系还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讲了今天的就否定了过去的,应该说它是种包含的关系。同时又需要研究新的问题,把我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上。这个就是主导原则问题。当然应该说,这样一个主导原则,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三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最后它综合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一个大的体系。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为什么我们做到这样一个选择,而且要坚持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之所以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应该说它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国情的一个明智的选择。我在这儿提供一个方法给大家考虑一下。恩格斯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他说对于一个激进派的领袖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在运动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还没有使他所代表的阶级具备进行统治的条件,而且也不可能去实行为维持这个阶级的统治所必须贯彻的各项措施的时候,被迫出来掌握政权,它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进退维谷的境地。它所能做的事情同它迄今为止的全部行动,同它的原则及它那一派的直接利益是相互矛盾的,它所应做的事情就是无法办到的。就是说作为一个执政党来说,它夺取政权以前,这个社会的客观基础还不是那么完备,它要实行它的纲领的客观条件不是完全具备。但是整个来说,又有条件夺取政权,这该怎么办?应该说这样的历史机遇不应该放过,但是夺取政权以后又必然的会遇到一个情况,叫作进退维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要完全照着你的纲领办,条件不具备,你说你要是往后退,我往后退退,我做我能做的事情,那么很可能就跟你原来说的话不那么相一致,可能会损害你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可能是让他们不满意,这个东西是个很为难的事情,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难题。
  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搞社会主义,应该说它的经济基础、它的生产力水平不是非常充分的,但是我们又有条件来掌握政权,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恰恰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可以说这个选择是一个历史难题的破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伟大的创造。我们可以慢慢去体会是不是这样一个问题。而且我认为实际上这是唯一可行的道路,偏左偏右了都不行,我们都试过了。所以我想这样一个理论体系,选择和坚持这样一个体系,确实有它的道理,我们应该深刻地加以领会。关于这个体系当然除了主导原则以外,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非常突出的就表现在它的纲领里头。比如说小平理论那个时候,侧重点、主导原则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当时的纲领可能大家还记得,最突出的就是强调两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且侧重点在发展物质文明上,那么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向执政问题。那么相应的纲领里头就提出三个建设的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个地方加上政治建设跟主导原则是有关系的。那么十七大我们提出的是四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加上一个社会建设,它的基本内容应该说恰恰是这个主导原则的一个体现。在今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今天的纲领实际上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内容,当然这方面的具体内容比较多,我们以后还会有机会去探讨,我们今天主要是把这个意思和大的脉络理一下,把主导原则跟整个体系的关系做一个梳理,具体内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作讨论。
  第二个问题,体系与党的宗旨问题
  第二个需要探讨的是体系与党的宗旨问题。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党的理论,我们党的全部的实践和理论,实际上都是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体现。无非是要实现我们党从建党一开始就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个宗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个宗旨的实现应该说它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而这样一种过程,实际上跟我们体系的进展是完全对应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一下体系,可能有助于我们比较深刻地来理解党的理论发展的过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一个基本宗旨,是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应该说在不同时期,需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大体理一理,是这样一个过程。
  1、参加革命
  一开始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宗旨,实际上当时所讲的,主要是指的参加革命。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毛主席在号在延安的时候,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提出来的,当时他的解释就是,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应该说这个就是当时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具体内容。我们如果看得再早一点,实际上从一开始我们党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党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是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但是大家当时想想,实际上我们党成立的时候,咱们国家的情况是非常糟糕的,民生问题非常严重,应该说是民不聊生的。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当时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意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个“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有的人说你共产党讲主义,那都是空的,应该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问题说什么问题,主义是空的,问题才是实的,但是共产党呢,我们老一带革命家不是这样看,比如说我这儿打两段毛主席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毛主席讲:“社会主义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的努力,给它来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就是说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当时的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毛主席说:“我虽然不反对零碎解决,但我不赞成没有主义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解决”。就是说你要做点好事零零碎碎那当然是好事,你尽管做,这个没人反对,但是光有那个是不行的,那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共产党的办法是进行社会革命,进行社会的根本改造。这一步应该说是不可缺少的,是完全正确的一个选择。
  2、改革开放
  那么革命成功以后,难道说这个条件就具备了?原来这个社会条件不好,解决不了民生问题,你现在革命胜利了,按说人民政权就应该有条件解决了,但是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还是有障碍的。这个障碍就是体制问题,就在当时的体制下,经济不可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就是人民的生活的提高问题,实际上还难以得到解决。我想我们年纪稍微大点的,其实都经历过的。所以革命成功,可以说为解决人民利益问题、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还不是全部,还需要进一步地来扫除障碍。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的问题,怎么样破除原来那个不合适的体制。
  关于这个问题小平其实说得很明白,小平讲“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我反过来看,你看是个什么逻辑?你要想改善人民生活,就得发展经济,你说你经济不发展,你人民什么怎么改善?你要发展经济,体制不行,没法发展,怎么办呢?就必须改革开放,当然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这个是我们已经创造的一个大前提,所以它实际上是这么一个逻辑。就是说你要想解决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要取得革命的成功,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地通过改革开放来发展经济,最终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想这是不是第二步。
  3、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
  那么第三步实际上也跟我们党的宗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么说?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最终还是落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如果没有先进生产力,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第一,你的执政有问题,共产党要下台,人民政权就要丢掉,这样的话根本利益从何谈起呢?没有先进文化,没有先进生产力,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当中,可能要失败,也可能要被动。这样的话人民利益从何谈起呢?所以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际上最终它要落到,实际之上它要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要解决执政问题,要解决全球化竞争当中自己的地位问题。那么最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来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所以它叫做人民的根本利益,应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说到这儿我们可以知道,就是说一系列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革命胜利了,改革成功了,通过改革以后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共产党也是执政党,也没有问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什么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前一段我看了一幅图片,觉得很有启发,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苏联瓦解以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场景:一位苏联的老太太上街买东西,但是当时苏联的发展实际上把握得不是太好,那一段,生活用品也非常匮乏,要买很不容易。这位老人家一看急了,拿出宝贝来,荣誉证书、立功证书这样一些东西。可见老人家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实际上是一个很有功劳的人。看在这个份上,你能不能卖给我呢?她也没有办法,就这么一点东西,立功的人多了,要是给她别人怎么办呢?所以最终也没有办法卖给她,不能卖给她。最后老太太看也不行,没有办法了,脑袋也低下来了,眼泪也流出来了,说了四句话,特别发人深省,“我们受过冻,我们挨过饿,我们负过伤,我们流过血”,曾经付出很大的代价,做过很大的努力,奋斗了一辈子,难道就是为了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吗?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奋斗的最后是为了什么?我们参加了革命,我们做过这么多的奋斗,最后为了什么?民生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这让人联想到苏联共产党下台的时候,出现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奋斗了这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最后下台的时候,老百姓居然漠然置之,觉得你下台无所谓,没把它当回事。这让人倍感意外。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流血、牺牲,最后下台了,人们不当回事,这说明什么问题?
  4、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建立全民自由发展的社会
  共产党这么多年的奋斗,最后你成为执政党了,这个时候你应该考虑什么问题?恰恰应该回到民生问题上,应该把人民的直接利益当成自己的主要任务。所以我们党实际上经过反复的探讨,最后越来越明确这一点。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锦涛近年来,经常讲的这样一个观点,号的一个说法,“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胡锦涛同志当了总书记以后,他的思路上,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考虑,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锦涛讲,“人民利益无小事”,这儿又讲到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应该说这个提法跟过去是不太一样的。过去我们讲得多的是根本利益,我们现在讲得多的是直接利益。我觉得这个区别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可以考虑,当年搞革命的时候,包括搞改革的时候,或者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强调根本利益。 举个例子,比如说董存瑞当年,英勇的托起炸药包炸敌人的碉堡。这个时候如果还考虑最关心、最直接、现实的利益,那该怎么办?恐怕就得赶紧把炸药包给丢掉了。因为最直接的利益就是生命,这一拉响,命肯定就没有了。但是能不能这么做呢?不能这么做,就是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我的利益不能考虑,只能考虑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牺牲掉自己的直接利益,应该说当时恐怕只能是这样一个选择。甚至包括在建国初期,这一方面的考虑、这一方面的强调也是比较多的。我在大庆也待过一小段时间,给我感受也很深,一个这么大的企业,当时的原则叫“先生产 后生活”,住的是条件很差的房子,没有把自己的直接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而是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奋斗,恐怕后来的发展就很不容易了。但是我们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经过长期的奋斗以后,革命也成功了,改革也成功了,经济也发展了,最终的落脚点是什么?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把这个落脚点放到人民的直接利益上。我们那么多的奋斗、那么多的努力最终是为了什么?应该说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民的直接利益,他得到直接的利益,如果这个落空了,整个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就想,当年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还在争论主义问题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看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问题的解决要绕那么大一个弯子,要通过革命根本的改造社会,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地改善关系,要做很多的努力,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问题,你要是看不到的话,应该说你没有见识,你看得不远,你看得太简单了。反过来说如果说这些过程都经历了,这么大的弯子都绕过来了,这么大的代价都付出了,这个时候,还想不到要把这个侧重点,放到人民生活的改善上,放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上,放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解决上,应该说你是不明智的。我们是不是这样来考虑?作为执政党我们要干什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作为共产党来讲,你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很好地来考虑一下的。有的同志觉得,好像我们要讲个人利益,跟我们历来的观念是不一致的,好像共产党是不能讲个人利益的。这种观念是不完整的。在需要的时候确实我们的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但是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不是说让每个人的个人利益,都不能够得到实现,永远需要牺牲,永远需要克制,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个很大的误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共产党宣言》里有这么一段话,就是共产党它到底要干什么,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有的同学说,为了共产主义,或者其他很多说法,但是《共产党宣言》里头,这个表述是根本性的,就是共产党到底要追求一个什么。
  《共产党宣言》里讲,“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在过去的阶级社会里,它是阶级对立的,是互不相融的,有你的好就没我的好,那么我们所希望建立一个社会什么样的?应该说是人的全民自由的发展的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得到实现,利益都能得到实现,互相之间是补充的关系,这个实际上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我想这样一个根本目的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不能把一步一步的具体目的看得都很清楚,我把这个最终目的反而丢掉了,干到最后,我们的个人利益都是无关紧要的,老百姓的直接利益好像我们可以不关心,那绝对是错误的。所以关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的概念,就是每一步该干什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们当前的任务是什么,应该说像这样一些问题,都能给一个清醒的考虑,应该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把握,不能够把不同阶段的东西混在一起,以至于看不清当前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所以我想,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就说到这儿,就从党的宗旨问题来看一看,我们党的理论,它的实践是怎么样的一个轨迹。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体系与思想路线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及其发展历程
  大家知道思想路线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革命取得胜利要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来作保证,那么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造成的挫折其中也有这一方面的教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应该说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做了一个根本的保证。我们今天回顾起来,应该说从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间还有很多内容,很值得我们来总结一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路线,根本的思想路线,这个原则应该说在不同时期,它所遇到的问题,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强调的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我简单地概括一下,有这么几个阶段。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时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家知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问题的,主要是针对教条主义的问题。当时实际上是两种情况,王明提出一套,毛主席提出一套。王明他主要是根据理论,根据别人的说法,他有一套主张,而毛主席的主张他是从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那么到底谁是正确的,应该听谁的。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有了一个正确的解决,就是最终的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该说从实践当中得到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才是站得住的,才是真理。这样毛主席的这套主张就在全党得到承认,应该说这个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这个大家通过学习历史都比较清楚了。那么新时期的问题是什么?总体来说可以说,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为在此以前有一段这条思想路线应该说遭到了破坏,必须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开辟新的道路,这是一个总的问题。那么具体的说起来,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应该说为了贯彻这样一条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要强调的主要问题是有所不同的。我把它分类一下,可以分成三段。
  1、解放思想
  就是小平在新时期出来以后,怎么来开辟新的道路。应该说当时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这个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我们这儿只是简单的回顾一段。小平讲“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应该说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其他东西都谈不上。所以小平说只有思想解放,才能有两个解决,一个是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一个是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都有亲身的体会。当年新时期刚才开始的时候,老问题一大堆,冤假错案一大堆,怎么解决?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一个一个去讨论,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更不用说新问题怎么解决。那么新问题的解决,我们现在提出的和解决的许多问题,好多都是毛主席当年没有提过的,有些他可能是在当时就不赞成的。比如说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其实也搞过,起码我知道的情况有两次,毛主席是不赞成的,觉得这个好像是违背社会主义的,违背原则的。那么今天来看,需要从这个地方突破,它是我们今天的国情、我们的发展所需要的,那么怎么办呢?是照着原则的思路,毛主席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不能改变,还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来考虑。这是一个问题,另外许多新的问题,当年毛泽东还没有考虑到。像三资企业,像股份制,像好多东西恐怕当时还提不出来,那应该不应该做呢?像这样一些问题,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应该说不但老问题解决不了,而且新的问题更加没法开辟。所以这个是首当其冲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我是1975年到中央党校,正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的改革开放时期都在中央党校工作,我回顾当年,老师讲思想路线,就是要敢于讲解放思想,要敢于讲,要善于讲,这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你不敢碰,那你这个思想路线就无从谈起,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有体会了,这个我就不多讲了,这个是当时的重点。
  2、与时俱进
  后来到了新就世纪之交,也是千年之交那个时候,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一段,那么在这个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方面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什么新的要求呢?就是这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与时俱进,我觉得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当时所遇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讲起来,最起码还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说,从政治上讲,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十六大报告里的一段论述,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说得是比较清楚的,十六大报告怎么讲呢?“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所以我认为,实际上这个与时俱进是个政治问题。首先就是说它跟党的先进性,实际上就是跟党的执政地位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倒是可以去思考,就是说一个党凭什么去执政,我们共产党遇到一个执政问题,你说我能不能执政,靠什么、凭什么,它的合法性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可能考虑得不多,总觉得共产党执政那是不成问题,共产党打天下、坐天下,这么多的人,流血牺牲,最后它执政好像是理所当然的。过去我们考虑不多,觉得这个问题好像不是问题。但是在苏东问题出现以后,其他一些大党多年执政下台以后,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你执政到底靠什么?应该说你打天下固然可贵,但是恐怕不是你执政的根本理由。苏联共产党也是打下的,也是付出了很多代价的,但是怎么它就下台了呢?其他党也是有这种情况,到底靠什么?应该说我们党经过反思以后,我认为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什么结论呢?靠的是先进性。我们别看不起这个先进性,其实我认为恰恰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凭什么领导?其实领导就是能够站在前面,就是因为具有先进性。你能站在前面,你能带领大家往前走,你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你才是领导。反过来说,你如果说你站在旁边,不能起这种作用,你说你能够履行领导的职责吗?你甚至还站在后面,还拉后腿,你说你这个领导还当得下去?我倒觉得其实苏联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当年苏联共产党是非常先进的,党的事业轰轰烈烈,人民群众非常拥护,但后来怎么样呢?思想和体制僵化,僵化了人民就不拥护了,你失去了先进性。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说,它执政的合理性问题也是这样。当年共产党执政人民群众非常拥护,没有问题,因为你革命,你是最先进的,你总是站在前面,打鬼子,打国民党反动派,英雄辈出,你非常了不起,群众没法跟你比,你是最先进的,所以你执政理所当然,人民不会对这个问题提出怀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展,那么你的先进性还能不能保持呢?在新形势情况下,你这个先进性能不能体现出来呢?在建设时代,你这个先进性又体现在哪里呢?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的先进性能不能保持下去,这个实际上是你执政的一个根本条件。那么怎么才能保持先进性呢?其实我觉得从思想行为方式来说,我们党也得出了一个结论。怎么保持?就叫做“与时俱进”。事物在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党、我们党的领导也有与时俱进,什么东西先进,我就主张什么,我就带领人民继续前进,那么这样的话你的执政地才是合理的,人民才会拥护你。反过来说,你墨守陈规,老是记着自己原来的功劳,新的东西不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你想想,你的执政地位还能有保证吗?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是个政治问题。墨守陈规、吃老本诸如此类,肯定你这个执政地位最终会发生问题。所以要想执政,要想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通过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新的胜利,这样的话你这个执政才是合理的,人民才是拥护的,所以我说这个地方讲,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党的执政问题。我觉得这个认识、这个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问题。所以我说第一是政治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它算是一个时代特点的要求。怎么说呢?其实这个问题,实际上小平和江泽民同志都讲到过,小平早就讲过,说今天这个时代是叫做日新月异,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今天的一年可能抵上过去好多年,他早就讲过这个问题。那么江泽民同志把这个问题也讲得非常突出,给我印象非常强烈。十五大报告里头,江泽民讲过这么一段话,叫做“实际生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也就是说要与时俱进。那么这个问题应该说从历史上看,在传统社会里,很长时间里的发展都是比较缓慢的,那个时候可能这个问题不那么突出,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整个社会发展就是非常快的。那么中国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发展可能就更快,为什么?因为你原来就落后了,你要想追上别人,那就应该比别人走得更快,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实际上我们这些年来应该说发展得相当的快。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表述,叫做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别说做了,连想象可能都是前人难以想象的。我们琢磨琢磨,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改变太大,五年、十年,不要说三十年以前是什么样子,二十年以前,十年以前,都是大不一样。所以应该说,我们党的精神面貌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我觉得过去有一段时间,这一方面其实我们确实是有些问题的,对于世界的发展体会不深,好多新东西出来了就批判,像三论,系统论、信息论,还有其他一些新的东西,一出来就觉得是错的,就批它,但是最终回过头来看还是对的,所以搞得比较被动。但是这些年来我觉得情况不一样,有什么新东西,我觉得它对我们社会发展有益,对人民有益,我们就尽量地吸取,按照小平的话讲的,叫做吸取全人类的一切的文明成果,用来发展自己。所以我们今天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是比较快的,而且根据先进的东西,吸取先进的东西,速度是比较快的。这方面的进步我个人觉得应该说这个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十七大报告有一个概括,怎么概括呢?叫做“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就说个特点不但江泽民当总书记的时候强调了,我们那个时候讲得很多,与时俱进、创新诸如此类的。而且实际上整个新时期,都需要这样去做,只不过说那个时候比较突出,强调了与时俱进,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等等。其实这是一个一以贯之的重大问题,今后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讲的与时俱进的问题。
  3、求真务实
  那么第三个阶段,前面我们也讲到了,就是胡锦涛当总书记以后,其实也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求真务实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新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要做到求真务实,那么这一方面,锦涛其实是讲得很多的。我这儿打一段,锦涛在号讲到“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应该这么说,求真务实可能大家都有印象,觉得我们党历来是强调的,比如说小平在南方谈话当中也谈到这个问题,就是要克服形式主义,讲话不要讲得太长,诸如此类,其实也讲的也是这方面,过去我们也没少讲,不是说今天才提出来。但是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说,在这样一个阶段上,其实是把这个问题突出地加以强调。叫做极端重要性,这个就不同寻常了,这个不同寻常在什么地方?是我觉得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个是跟这个阶段的特点有关系,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前一段的发展,应该说很多问题我们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比如说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基本理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也确立了,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基本路线,那么后来这个基本纲领也是一步一步越来越完善,也是明确的,包括十六大还提出了基本经验,对于我们这些年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也说得比较具体。特别是小康目标也提出来了,当年小平提出了三步走,两步都已经实现,那么在十六大的时候,又提出了一个全面小康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在这个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也就是说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个具体的目标都明确了,你说这个时候我们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考虑是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我们认识到的东西,把它变成行动。把它实现出来,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成了这个阶段的突出问题。过去我们很多时候可能需要解决的,是一个认识问题,就是这个认识不正确,怎么样慢慢地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在这个阶段上,我觉得突出的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是落实的问题。是一个求真务实,把它实现出来的问题,这是这个阶段的阶段性的一个特点和要求。
  但是实际情况怎么样呢?应该说实际情况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个地方我没打,其实胡锦涛同志在很多地方都讲到这个问题。我记得有一次讲话列了十大问题,十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弄虚作假、贪污腐败,或者诸如此类,很多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作风问题,方方面面的问题,应该说妨碍这个阶段的,把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实现出来,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就我接触到而言,我发现其实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对这一点,也是有认识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比如说讲三个代表的时候,有人就提出问题了,说你三个代表讲得挺好,但是你做得怎么样呢?这可能就是老百姓比较强调的问题了,能不能做到,你光说不行。特别是我们的干部,因为我在党校工作,经常接触一些领导干部,有一些同志就一再强调说好事要做好,实事要做实。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在我们前一段,就有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就是说我们说的做好事,做很多件的好事,但做出来以后,老百姓没有感到是好事,他不认为你是做了好事,不认可,你说怎么样呢?我们说要做实事,结果人家说了你只是做秀,不认为你做实事,我们老百姓好像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没有感受到它的实际效果,所以说这样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联系更广泛地来考虑这个问题。
  就在锦涛总书记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时西方管理学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执行问题。可能是大家都还有点印象吧?大概是三年以前,忽然好多西方管理学的这方面的著作,大量地翻译和介绍到我们国家,比如说执行、执行力,有效执行,《把信送给加西亚》,《西点军校》,诸如此类,大家很感兴趣,翻译的东西也很多,议论也很多,这是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实际上大家有一个共鸣。这个问题不但在西方管理学界是个问题,在我们这儿也是个问题。我看了一下,西方管理学界它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过去在管理学当中,就对决策、战略、创新等等这类问题关注比较多,认为这类问题重要,那么重要不重要呢?应该说确实重要,讲也是该讲的,但是讲了很多以后,讲得大家都熟悉以后,我们忽然发现,其实竞争力的差别还很大,那么这种差别主要在什么地方?那么学者们研究了半天忽然发现,原来那个以为没有什么学问的地方,恰恰是有大学问的,这就是执行问题,就是说执行其实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一个问题。不是可以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就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介绍到我们国家以后,大家有一种共鸣,有一种认同,我体会是,主要倒不是这个理论怎么样,实际就是说我们在这个阶段上,实际工作当中,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这儿也是比较突出的,也是需要认真解决的。所以我在党校,曾经给领导同志讲思想路线的时候,也介绍过这方面的成果,大家也是挺重视的,包括有些同志还专门研究落实问题,我们工作当中的执行环节应该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当时有些调研组曾经把它作为一个题目进行调查研究。这就说明思想路线其实它涉及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不同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不完全一样的。
  如果说到今天,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一直讲,到今天我们回顾一下,我有个什么感受呢?我倒觉得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环节构成的,而其中最基本的环节是什么呢?我倒觉得这三个环节恰恰就是非常基本的环节。哪三个环节呢?第一个环节就是解放思想,就是你要解决思想路线问题,首先你要破除那个不合时宜的,错误的东西,也破除它的束缚,这个问题不解决,下一步就谈不到。那么第二步是什么呢?第二步就是与时俱进,就是说你旧的东西破了,你新的东西要立得起来,你拿不出新的东西,或者说你拿的东西不符合要求,不能解决问题,那你这个思想路线问题实际上还是不能解决,是不是有这个问题。那么如果说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你旧的思想也破除了,你新的思想也不错,一套一套的都是很完美、很不错,大家都认为你是对的,是不是到这儿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让它产生实际效果。我觉得这一步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很多地方在进行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需要连带起来考虑的,解放思想不光是个思想问题,当然首先是个思想问题,其实它是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怎么做我们要明确,我们应该怎么做也要明确。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这个大家也看一下就行了,我是打了两段话,一段就是怎么样认识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就是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实际上跟树立科学发展观也是密切相关的,锦涛2005年讲到这么一段话,叫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大型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求真务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的理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没有求真务实的这样一个精神的话,科学发展观是提不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本身就是求真务实的一个结果。另一分析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以后,要想真正的贯彻落实,又必须用求真务实的这样一种作风来保证。所以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样我就把前面做了一个简单的一个回顾和概括,就是我们这个思想路线的解决,做到实事求是,实际上一个过程,要抓住其中几个主要的环节。就是解放思想,破除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如何实际需要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观念,最终求真务实,把它落到我们的思想当中。我想对思想路线,通过新时期这么一个发展过程,我们是不是应该达到这样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解。这是第一个我想说明的问题。
  (二)如何认识党的思想路线
  关于这个问题第二个想说明的问题是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今天怎么样来认识解放思想的问题。应该说解放思想,在新时期开始大家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其实这个问题呢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是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也推动了我们的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和不断向前发展。大家可能注意到,就是十七大召开前期,包括十七大的报告当中,解放思想的问题又突出地提出来了,大家可以注意到,十七大前期,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当中就提出这个问题,那么十七大报告里也有这一段话,叫做“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怎么来理解今天对解放思想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提法,成为一个特别的重视,这个引起大家很多的关注,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也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一起来讨论,我想是不是四个方面的情况值得考虑。
  1、时代的迫切要求
  第一个叫做时代的爱国,而且叫做时代的迫切要求,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前面已经讲到了,我在这儿再稍微点一下。 刚才我已经说到小平当年就讲到,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代的一年比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时代问题,日新月异,那么前面我们也讲到,江泽民同志也讲过,近百年来的这种变化达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程度,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应该说解放思想的要求就更加突出了。在传统社会里这个问题应该说不是太突出,我们大家想一想,在封建社会的一两千年的时间里,这个问题都不是很突出,孔夫子的思想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头都是指导思想,都是圣人,没有问题,那么今天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个解放思想的节奏是大大加快了,我想举一个例子,大家看是不是能说明问题。西方管理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适应这个今天发展变化很快的这样一种状况,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来应对,那么学习型组织有什么要求?叫五项修炼,其中有一样修炼,就是第二项,就是要改善形成模式,其实改善形成模式就是改善观念,转变思想。虽然是类似的这样一个意思。那么现在的要求是什么呢?应该把它变成一种修炼,我觉得这就很有意思,大家琢磨琢磨什么叫修炼,修炼就是我们经常要做的,时时刻刻要关注的,经常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是说多少年、多长时间以后,那要想起来早就完了。什么意思呢?如果说解放思想过去是多少年才难得一遇的情况的话,那么对今天实际上是一个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经常性的一个要求,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素质,这个是今天的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考虑,这是一个问题。
  2、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就是说社会主义事业应该说是新的事业,到现在为止,应该说还是很不成熟的,到底应该怎么做,还在摸索当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就更加需要我们有一种探讨的这么一种态度,不能够轻易的把某一种做法,某一种思想就把它固定下来,思想僵化了应该说是非常危险的,是非常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我想在这方面我们有教训。比如说苏东,特别是苏联,苏联为什么垮台?我们经常说,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思想和体制的僵化。比如说我在这儿给大家提供个材料,斯大林在《论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中就有这么一个说法,他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里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完全适合的,因此生产关系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那么也就是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那既然这样的话你还要改革吗?你觉得好像什么东西都解决了。实际上就为这个思想僵化、体制僵化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就宣布,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已完全获胜,那么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的时候,赫鲁晓夫也说社会主义取得了完全的、彻底的胜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这个探讨的劲头就没了,自己内部有不同意见,就把它打下去,认为它是错的,不允许发表,不允许进行新的试验,那包括社会主义阵营,有新的探讨也认为是好像是不能容忍的。当年比如说南斯拉夫做了一些探讨,就说不听话,是修正主义,铁托就是叛徒,加以批判。那么这样的话,最终,社会主义的体制慢慢就僵化了,这个僵化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它这个思想上停滞了,没有这样一种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进行探讨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那么相反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就是跟搭配这样一种僵化的状态,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事业在这样一种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所以我认为是不是从这样一个方面大家也可以考虑考虑,社会主义事业应该说它还很不成熟,还是个新生事物,更加需要进行探讨,绝对不能把它僵化,这个是不是第二个方面的一个考虑。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要求
  大家知道,整个来说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际上它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如说小平那一段,比如说三个代表提出的那一段,比如说今天这一段,每一个阶段实际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都有当时需要解决的特殊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需要解决一些特殊问题。那么应该说,这种情况恐怕是向前发展不可避免的这样一些问题,不断地需要我们进行探讨。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看看合适不合适。当年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就是江泽民同志当总书记的时候,当时遇到的问题叫新阶层的问题,就是新阶层要不要给它一个应有的地位?根据我们的理解就是新阶层它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它在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对我们的事业是起到了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我们应该给它以应有的地位,不能把它排斥在外,不能歧视它。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而且给一个定位,叫做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不是一个局外人,或者说好像没有正当地位的人。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对于我们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到今天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必要的,而且事实证明他们的作用在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想是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和这样一个解决。但是大家想一想,能不能说永远就这么说下去呢?天天说新阶层,出来了新的问题你不管,农民问题出来了你不管,弱势群体问题出来了你不管,现在大量的民生问题出来了还不管,反复去讲新阶层行不行呢?显然不行。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认识的,当年毛泽东有一段话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毛主席讲“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也就是说成为负担和包袱的,不光是错误的东西。好的东西你不能正确对待,它也可能成为负担和包袱。毛主席在这儿就讲了,他说胜利好不好?好,你胜利了总比失败强,胜利了大家都高兴,但是你要说盲目了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反而起到了一种消极的作用。那么成绩好不好?觉得成绩非常好,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你要不能正确对待呢?也可能成为一个负担和包袱,起到负面的作用。所以它不等于说,你成为负担和包袱都是错的,都是坏的,好的你不能正确对待,也会产生负面的作用。我想我们在对待前一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的问题是不是也有这样问题呢?我们说应该有新的改变,不等于说旧的东西就错了,这个东西它是对的,但是如果你陷入了盲目性,把它绝对化,也会发生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也是比较特殊的。不是说它就完全错了,或者说我们一说新的,旧的就错了,这样的一种思路互相排斥,一讲新的过去的东西就错了,我觉得这个思路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各有各的根据,各有各的理由,都是整个体系当中的一个部分,我们应该不断地追求和探讨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问题上,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当中做了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讲话,他说“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个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觉得这个认识也非常重要。突破前人不容易,我们回顾一下,真的,当年要突破前人真是很不容易。那么反过来另外一方面,要允许别人突破我们,让后人超过我们,可能就更不容易。我们对了,但是后人他还研究新问题,你不能不允许后人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老是停留在现在已有的认识水平上,我觉得这个总结恐怕也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的一个很深刻的总结,是保持我们党的思想的这样一种不断进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这样一种健康的竞争状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保证。我想我们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要想继续发展,非得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不可。永远不能停滞,我们要突破前人,又得允许别人突破我们,整个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不断向前发展,我想是不是要有这样一个精神状态,和这样一个思想路线作为保证。
  4、解放思想是个长期的过程
  那么最后一条我想就不需要我多讲了,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大家可以回顾,封建社会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有些封建的落后的意识还在成为我们思想的障碍,比如说唯苏为上,比如说家长制,我们有时候还能感觉到,还在发生着作用。那么改革开放时期我们认识到很多东西,我们突破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东西,但是提出了,总体上我们认识到了,不等于说你在工作当中就完全解决了。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次我们讨论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领导同志就举个例子,这是边疆地区的一个领导同志讲的,他说我们本来都一片好心,为了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看到什么东西好,我们就倡导大家种,又是提供帮助,又是号召大家,采取很多措施,让大家去做。而老百姓可能有时候还不大想得通,我们也是说服大家去做,采取了很多鼓励措施,最后把这个产品搞出来了,但等搞出来一看,市场上已经不需要了,结果反而被动了,他说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不是没有好心,我们就是为了人民利益,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最终是个什么问题?脑子里有个计划经济的概念,还在悄悄地支配着我们,对市场还不是那么重视,没有从这一方面更多地去考虑问题,所以最终就发生了问题。这就说明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想把我们认识到的东西,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应该说还有一个过程,认识到的东西不等于说,在实际工作中全部解决了,我想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值得我们考虑。这样的话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许多东西,怎么坚持下去,本身还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更不用说我们今天遇到的新问题,以及以后所遇到的新问题,我们还要不断地加以探讨,所以解放思想应该说没有完结,它在不同的问题上,不同的层面上,在整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始终是需要我们自觉地去坚持的一个问题。
  那么今天是不是就讲到这儿,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做了一个探讨,很多都是自己的个人体会,不合适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校课程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