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地址学报是三类吗

在谷歌里面搜索   在百度里面搜索
Journal of Kunming National Cadres Academy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 第5期目录
王文韬 (1)
范炯宇 (2)
张耀木 (4)
伍廷辉 (13)
焦明明 (17)
邵柏圣;郭晓华;赖福聪 (20)
刘邦泽 (23)
钟庆悦 (26)
周亦嘉 (30)
薄彤;刘彩 (33)
赵凌之 (36)
李光彬 (37)
宋俐娟 (47)
张高云 (49)
焦明明 (51)
蒲再明 (53)
李莉;李建;杨爱云 (55)
黄黎;陶红歌;青春耀 (59)
嵇晓雯 (71)
宋海振 (78)
王金华 (84)
张乐平 (85)
蔡汝庄 (87)
虞菁;孟书闻;虞刘悦 (88)
宋李玉 (95)
章乐贝 (97)
徐蒋军 (99)
徐博;江静 (101)
李欢 (103)
代维 (104)
张晔 (105)
苗润洁;后晓荣 (106)
陈宝剑 (109)
崔馥微 (110)
葛彦 (113)
李凯丽 (115)
陈凌子 (117)
周亚莉;李晓转 (119)
付吏宁 (120)
倪晶 (122)
张婷 (124)
陈倩 (126)
曾益鹏 (128)
刘晓丹 (131)主管单位:昆明民族干部学院主办单位:昆明民族干部学院主  编:夏献宏刊  期:月刊开  本:16开
联系方式:
单  价:10.00定  价:120.00国内统一刊号:53-1222/E国际标准刊号: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unming National Cadres Academy
期刊简介:
2016年 第5期目录
法学研究(1) 王文韬(2) 范炯宇(4) 张耀木(5) 张阳(7) 黄琼(10) 何非管理研究(12) 柳颖(13) 伍廷辉(15) 缪莹教育研究(17) 焦明明(18) 陈进(20) 邵柏圣;郭晓华;赖福聪(21) 陈锐(23) 刘邦泽(24) 张慧(26) 钟庆悦(27) 张慧(29) 余晖(30) 周亦嘉(32) 文青(33) 薄彤[1];刘彩[2](35) 冯兆(36) 赵凌之(37) 李光彬(39) 钱阳(41) 开浩(43) 赵欣(45) 闻婧(47) 宋俐娟(49) 张高云(51) 焦明明(53) 蒲再明(55) 李莉;李建;杨爱云(57) 吴峰(59) 黄黎;陶红歌;青春耀(61) 黄研(63) 秦勤经济研究(68) 姚波(69) 吕蓉(71) 嵇晓雯(72) 李由(74) 张涛理论研究(77) 刘滨(78) 宋海振(81) 周香(82) 李铭(84) 王金华(85) 张乐平(87) 蔡汝庄(88) 虞菁;孟书闻;虞刘悦(90) 封硕(92) 唐艳(95) 宋李玉(97) 章乐贝(99) 徐蒋军(101) 徐博[1];江静[2]史学研究(103) 李欢(104) 代维(105) 张晔(106) 苗润洁;后晓荣文学研究(109) 陈宝剑(110) 崔馥微(113) 葛彦(115) 李凯丽(117) 陈凌子语言研究(119) 周亚莉;李晓转(120) 付吏宁(122) 倪晶(124) 张婷哲学研究(126) 陈倩(128) 曾益鹏(131) 刘晓丹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_百度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陆军学院,是一所担负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培养任务的岗位任职教育院校。昆明陆军学院是培养陆军基层指挥干部的初级指挥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9年年6月在江西南昌成立。1986年6月定名为昆明陆军学院。2012年改名为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基本概况
昆明陆军学院是培养陆军基层指挥干部的初级指挥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9年年6月在江西南昌成立。1950年3月到达云南昆明,1951年分建为第五、第七步兵学校,1953年合编为第三步兵学校,1955年至1986年期间先后改称为步兵学校,昆明军区步兵学校(含外国语专科学科)、昆明军区军政干校、昆明军区步兵学校、昆明陆军学校,1986年6月定名为昆明陆军学院。
学院1949年(己丑年)6月诞生于江西南昌,后随第二野战军挺进西南,战功赫赫的陈赓大将是首任校长兼政委;学院坐落于昆明市东郊长春山麓,校园占地面积宽广,布局合理,常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学院以”团结、严谨、务实、创新“为校风,以“理想、荣誉、责任、献身”为校训,以“建设一流院校,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总体目标;学院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是我军西南战区优秀指挥军官的摇篮。
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教学与生活设施齐全配套,学院图书馆面积4600平方米,藏书40余万册。计算机中心和实验室总面积4500平方米.分设物理等多个实验室.能完成高教部规定的大学本科的全部实验课目。电化教学中心能进行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四路放像、闭路电视教学、直播教学、开路发射、卫星接收、制作录像片等工作。
学院设有步兵分队指挥、边防情况、军需、军事指挥和基层政治工作五个专业。军事指挥和基层政治工作为在职干部轮训,其它为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和中专三个培训层次。
学院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学院发表学术论文27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有数十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多项成果在全军推广。
步兵分队指挥专业、军需专业、军事指挥专业和基层政治工作专业的招生对象为:本科招收地方应届高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正副班长,大、中专招收部队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正副班长。
学制:本科四年,大专三年,中专二年。
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撤销“昆明陆军学院”番号。利用原学院师资,组建成都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对外可称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2016年,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隶属于原成都军区的昆明民族干部学院转隶南部战区陆军。[1]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历史沿革
该院有着40多年的光荣历史,昆明陆军学院是培养陆军基层指挥干部的初级指挥院校。
学院的前身是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江西南昌成立;
第一任校长兼政委是赫赫有名的陈赓大将。
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跟随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转战华南和西南;
1950年3月到达云南昆明;
1951年,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
1952年,第五步兵学校、第七步兵学校(部分)合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
1955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
1963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步兵学校。
1965年,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外国语专科学校,合署办公。
1969年,撤销昆明军区步兵学校,撤销昆明军区外国语专科学科。
1974年,恢复昆明军区步兵学校,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军政干部学校。
1978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步兵学校。
1981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陆军学校。
1985年,成都陆军学校并入。
1986年6月,升格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陆军学院。
2011,撤销,改建为非学历教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办学条件
昆明陆军学院建校时间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齐全、配套,是学习的理想场所。军委和总部首长曾多次莅临学院视察工作,对学院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院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时期,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几十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专业过硬的优秀教员队伍,他们中有来自全国重点大学的教授、讲师和工程师,有经过实战锻炼的军政教官。学院设4个专业,60个课目;培训层次分为: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和中专;培训目标为合成军初级指挥军官、政治军官和参谋人员。
学院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和实验室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能完成各种实验项目。
学院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合成军队的初级指挥军官、政治军官和参谋的光荣任务,现正在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从多方面加强学院建设,为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主要专业为步兵分队指挥。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主要专业
步兵分队专业
炮兵指挥专业
步炮合成指挥专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师资力量
1983年以来,学院先后从全国16个省(区)选调了100余名的重点名牌大学任教的教授、讲师 、工程师等充实教员队伍,同时还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经过基层和实战锻炼的军事、政治教官240多名,师资力量雄厚。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科研成果
学院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学院发表学术论文27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有数十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奖,多项成果在全军推广。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校歌歌词
从南昌城来 我们
从长征路来 我们
从战场上来 我们
从滚滚硝烟炮火里来 我们
祖国 请你检阅
你光荣的军校
祖国 请你检阅
你勇敢的士兵
看飘扬的军旗上
血写着我们的姓名
看光荣的史册里
记载着我们的功勋
..[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