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马登黄花举报村干部范文贪污如何举报

&&&&& 剑川古城 &  剑川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自然保护区南端,东邻,南接,西界、,北靠,地跨东经99°33′—100°33′北纬26°12′—26°47′,是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250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3℃,辖五镇三乡,2006年末总人口为17.13万人,有白、汉、彝、回、纳西、傈僳等世居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有着“中国民间木雕艺术之乡”的美誉,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县城金华镇距州政府所在地大理市126公里。简介  剑川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云龙、兰坪,北靠玉龙,是大理州的北大门,地跨东经99°28′~100°03′,北纬26°12′~26°41′。县域面积2250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金华镇海拔2200米,县境内最低海拔1973米,最高海拔4295.3米,年平均气温12.5℃,年均降雨量795.3毫米,霜期138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长冬无严寒,短夏无酷暑,属雨热同季、干凉同时的低纬度高海拔独特气候。  剑川县辖5镇3乡,88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391个自然村。境内有白、汉、彝、回、纳西等世居民族,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7.17万人,白族占总人口的91.43%,为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被誉为“白族之乡”。全县有12个基层党委,331个党(总)支部,党员7510人。&剑川县  剑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目前发现中国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海门口遗址,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时代,是“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剑川就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与中原、东南亚地区和中、西亚地区有商贸文化往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剑川逐步形成了崇文尚教的社会风气,教育鼎盛,文风大开,被誉为“文献名邦”,蕴育了赵藩、周钟岳、张伯简、张子斋等一大批名人。剑川于元代(1271年)建县,日,中共滇西北工委在剑川成功发动武装起义,10月在剑川设立滇西北行政专员公署,12月底改设为丽江行政专员公署,剑川县属丽江专区。1956年8月,剑川划归大理州。  剑川山川秀美,景观众多。是电影《》中阿鹏的故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辉。境内有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和重点风景名胜区石宝山;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千狮山(满贤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老君山;2002年世界101个濒危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之一的沙溪寺登街;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沙溪镇;6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剑川古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溪兴教寺、剑川古城西门街古建筑群;民族风情浓郁、久负盛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石宝山歌会;誉为“高原明珠”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剑湖。剑川木雕艺术闻名遐迩,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木雕艺术之乡”。石雕工艺精湛绝伦,“梅园石雕”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扎、刺绣是剑川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  剑川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剑川地处、、成矿带区域,有铜、铁、锰、铅、锌、砂金、煤、花岗石等矿藏资源,毗邻兰坪铅锌矿,极具开发潜力。松茸、芸豆、泡核桃、烤烟、地参、药材等为可开发的特色生物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国道214线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24.62万千瓦,连接四地州和川滇两省的滇西北电网在剑川交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突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抓住打造以工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建设烤烟、泡核桃、肉牛肉羊和生猪四个基地,培植矿冶、建筑建材、木器木雕、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10亿元,一、二、三产结构比例为24.7:49.9:25.4,财政总收入1.42亿元,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3.41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39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67元。森林覆盖率达68.3%;县城建成区面积2.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23.58%。全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概况  地理位置  剑川位于滇西北横断山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兰坪、云龙,北靠丽江,地跨东经99°33′—100°33′北纬26°12′—26°47′,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250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3℃,辖六镇三乡,2003年末总人口16.89万人,有白、汉、彝、回、纳西等16个世居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1.6%,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  旅游景点  剑川钟灵毓秀,风光无限。有被金庸先生誉为“南天瑰宝”,与北京故宫一起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钟山石窟,有双A级风景名胜区—千狮山,有雄居滇西、神奇秀美,极具开发潜力,被列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滇山之祖”—老君山;有与北京的长城、陕西的大秦宝塔一起列为世界101个濒危建筑遗址之一的沙溪寺登街;有600多年历史、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剑川古城;有“高原明珠”剑湖。  历史文化  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3000多年前,剑川先民就在这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率先完成了由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器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云南“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先河,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剑川就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早就与中原、东南亚地区和中、西亚地区发生商贸文化往来。从元代起,剑川文风大开,明清时期,教育鼎盛,科第接踵,人才辈出,为云南之翘楚,剑川因此而誉为“文献名邦”。与此同时,剑川石窟艺术闻名遐迩,木雕工艺精湛绝伦,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木雕艺术之乡”。  剑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剑川又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白族着名学者赵藩的故乡。  交通概况  剑川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连接丽江,通向“香格里拉”、北进川藏的门户,214国道纵贯县境,剑兰公路连接西部两镇三乡、通向上兰民营经济园区,通达世界级铅锌矿“大兰坪”,剑川交通为整个滇西北黄金旅游圈和川滇藏共同构筑的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14国道、平甸线、剑鹤公路完成改造后,剑川的交通区位势将更加明显。  自然资源  剑川资源丰富,潜力无限。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勤劳、淳朴的人民。剑川劳动力充足,有7.6万个劳动力,占总人口的45%,木、石雕能工巧匠众多;这里土地广阔,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四通八达,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县,联通“五湖四海”;境内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21.96万千瓦,连接川滇两省和四地州的滇西北电网在剑川交汇。剑川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成矿带区域,有铜、铁、煤、花岗石等矿藏资源,毗邻兰坪铅锌矿。烤烟、芸豆、松茸、地参、山嵛菜、药材等为可开发的特色生物资源;自然风光、古迹名胜、茶马古道文化遗址、丹霞地貌为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区位,为剑川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建置沿革  “剑川”一名最早见于唐刘萧着《大唐新语》,记唐九征“勒石于剑川”(公元707年)。“剑川县”名,则始见于元代《元史?地理志》,“剑川”一名的来历诸说不一,《康熙剑川州志》载:“剑川,西枕老君,东屏青崖,山镇全体,水列川形(即湖尾曲流三折),势若剑锋,形如川字,州以此名。”1957年3月,于海门口村北面剑湖出水口西岸,发现湖滨村落遗址,遗址中有建筑遗存一成排的木桩柱224棵,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铜器14件(其中11件是青铜器),以及碳化谷物等。据中国科学院测定,距今三千来年(公元前1150±90年)。相当于殷代,剑川的先民就已冶炼青铜,制作青铜器,开创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先河,使剑川海门口成为云南文明的发祥地。1980年,在沙溪鳌峰山古墓葬中,又发现了众多的青铜文物。沙溪鳌峰山古墓群中的文物又证明,距今2420±80年(约公元前476-206年)剑川的青铜冶炼技术更达到惊人的地步。  据史料记载,剑川西汉时为叶榆县地,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属云南郡;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南诏时为剑浪诏,异牟寻收复铁桥(今巨甸)设剑川节度(治所在铁桥);宋代大理国时属谋统府,设剑川节度又兼置义督贝佥 ;元代剑川设义督千户,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罢义督千户改设剑川县,属鹤庆路;明代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隶鹤庆府;清代属丽江府,民国2年(1913年)改为剑川县,民国3年(1914年)划归腾越道,1944年又属丽江行政督察区。5aN剑川宣传信息网  日,中共滇西北工委在剑川发动武装暴动,推翻国民党县政府,成立剑川县人民武装政权;8月1日建立政务委员会,9月在剑川设立滇西北行政专员公署,10月1日正式建立剑川县人民政府,1950年初,专署迁往鹤庆,3月又迁丽江,改称丽江行政专区,剑川县属丽江专区。1956年8月,剑川划归大理州,同时将兰坪县的富乐、新民等地划归剑川县。1958年10月,剑川同洱源、邓川合并称剑川县。1958年10月,剑川同洱源、邓川合并称剑川县,县城设在牛街区三营,1961年9月,三县分并,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剑川恢复建制至今。地理气候  地理位置:剑川县境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跨北纬26°12‘—26°42’,东经99°33‘—100°33’之间,东连鹤庆县,南邻洱源县,西与云龙县和怒江州的兰坪县毗连,北和丽江县接壤,县城金华镇,海拔2195米(十字街口),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藏公路从这里穿过,距大理州首府下关126公里,距丽江75公里,距省会526公里。  自然概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5公里,总面积亩,折合2270平方公里。其中:山原面积1670.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25%;盆地面积57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1%;水域57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2%。主要山脉、河流呈南北走向,山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起伏,河川交错,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山深壑,也有平坝丘谷。从地形上分为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坝区。县内主要山脉中部有老君山(4247.2米)、石钟山(3032.8米)、佛顶山(3038.9米)、东面为白山母山(3795.1米),东南面为华丛山(3265.8米)、南面为鹅尖山(3327.6米);西南面为千柏山(3715米);西部为天台寺山(3763米)。盐路山主峰雪斑山,海拔4295.3米,为州内最高海拔点,象图河河谷的沽泥盆和黑潓江边的米子坪海拔1973米,为县内最低海拔点。主要河流分金龙河——黑潓江水系,白石江——弥沙河水系,象图河水系,均属澜沧江流域水系,剑川坝子中的剑湖为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气候特点:县境位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属南温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类型,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3℃,最冷1月均温4.5℃,最热7月均温18.5℃,正常年份年降雨724.4毫米,无霜期151天,日照2218.15小时,有晚霜重冻、降温过早、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为地震多发地区。乡镇简介金华镇&&&&&& 金华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为剑川县城所在地,1975年设镇,是剑川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214国道的要冲,道上的重镇,东南距昆明525公里,西北距198公里,距75公里,距120公里。县城海拔2195米。东与的接壤,南与本县的甸南镇相邻,北与的九河相连。经2005年并镇(与原剑阳镇合并,仍称金华镇)后,现辖23个社区、村委会,83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8942.5亩,总人口51089人,是全县最大的一个乡镇。居住民族有白、汉、回、纳西、藏、傈僳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94%。  金华镇气候属典型南温带温凉层,光照充裕,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2.3℃,平均降水量751毫米,无霜期为205天左右,镇内永丰河、格美江、金凤河、螳螂河、金龙河纵横交错,水利条件较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县城,稳固农业,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5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571万元。  全镇粮食总产量为达1610.5万公斤,种植烤烟2256亩,实现产量35万公斤,产值406万元,种植泡核桃9800亩。到目前为止共有1116家企业(个体户),其中有20多家为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从业人员达1045人。2006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  镇内资源丰富,有闻名遐迩的剑川木雕和刺绣、、、、、等土特产品;有年产7万吨的双河煤矿;有锰矿、铜矿和储量丰富的花岗石、石灰石、砂子等建材资源;石雕工艺精良,从业人员近千,有远近闻名的石雕专业村——梅园村。  金华镇山川毓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留下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足迹的金华山,有昔日避暑佳地满贤林千狮山,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墨斗山,有林木葱翠、花繁草青的景风公园,有养育剑川儿女的剑湖。其中“石将军”、“华顶朝阳”、“东岑夕辉”、“桑岭古木”、“海面渔灯”、“睡佛岩”、“玉皇阁”、“灵宝塔”、“来薰楼 ”、“关岳庙”等自然景观,使人遐想万千,留连忘返。满贤林建于明代初期,以其山幽、石险、林奇、泉绝而闻名,是历代剑川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联之地。1998年起恢复了满贤林殿宇,并开始在景区内新雕历代不同风格的石狮子1000多只,同时收集了民间遗存的石狮子200多只,形成了石狮子博览园。镇内古代建筑群繁多,极具旅游观光价值,有明、清传统民居“三坊一照壁”的四合五天井古建筑群,有始建于清代(1781年)的五孔石拱桥——永安桥,桥龄近290年,是剑川最古的桥梁之一。古城文风蔚起,人才辈出,有晚清诗人、书法家赵藩,有云南籍的第一个白族共产党员张伯简,有社会活动家周钟岳等。赵藩所作四川武侯祠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曾受到毛泽东主席、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赞誉。  面临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的大好良好,金华镇确定了以经济社会实现较快较好发展为中心,抓好“一个主题、两篇文章、‘四个’基地、实现‘五个’目标”的“十一五”发展思路。即以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题;做好城镇经济和农村协调发展两篇文章,加快古城开发与保护;建设好“四个”基地,到2010年建成烤烟基地3000亩,生猪出栏5万头,肉牛13350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脱毒马铃薯7000亩;实现固定资产投入增加、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群众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的“五大”目标。甸南镇  位于剑川县城西南部,东与鹤庆县宝顶乡接壤,南与沙溪乡及洱源牛街乡相连,西与羊岑乡连接,北与金华镇及东岭乡交界。辖16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天马村,海拔2221米,距县城8公里。有白、汉、彝、傈僳等民族。  甸南因位处剑川坝南端得名。清代及民国初年甸南分为南厢图、西厢图两个行政区;民国10年(1921),南厢图、西厢图合并为剑川县第三区;民国28年(1939),又设奠南镇、西湖乡;年属剑川县第二区;1958年设奠南公社,后分奠南、西湖、玉华3个公社;1961年10月合并为奠南公社; 1962年改为奠南区;1969年改称甸南公社;1984年称甸南区;1988年后设甸南乡,2000年改设甸南镇。  白蜡、玉华、白山母、上关甸4个行政村为镇内山区,其余12个行政村均居于坝区。地形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万亩,占14.2%;林地29.6万亩,占71.2%;水面1.24万亩,占3%;草地、荒山11.8万亩,占11.5%。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林、牧、副、渔业。主要农作物为稻谷、小麦、蚕豆、玉米。主要家畜品种有猪、羊、牛、马。NAz剑川宣传信息网  山区冬季较寒冷,坝区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各月之间气温变化不剧烈,年均温12.3℃,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有霜期190天左右,年降水量927.5毫米。由于海拔较高,受玉龙雪山冷空气影响,有春温迟、秋寒早的灾害性气候。羊岑乡  位于剑川县中北部,老君山南麓的中低山区。东与甸南镇接壤,南与沙溪镇毗邻,西接老君山、马登镇,北与丽江玉龙县交界,面积35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上羊岑(邑邦村),海拔2325米,距金华镇11公里(直距),辖7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汉四个民族。  元代以前未见此地地名记载,元代曾用名“阳层(阳:山之南,层:山岭层叠,故名)”清末称羊岑图;民国10年(1921)羊岑与兰州合并为剑川县第六区;民国19年(1930)羊岑从第六区析出,设羊岑镇,辖上、中、下羊岑三个乡;1952年后划归剑川县第二区;1957年10月设羊岑区;1958年改称羊岑公社;1962年改称羊岑区;1970年称羊岑公社;1984年改称羊岑区;1988年改设羊岑乡。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944米,96%为山原面积,老君山体各支系将羊岑分割为数块山间谷地。全乡耕地面积1.96万亩,占总面积的3.7%;林地面积48.9万亩,占93%;荒山、草地1.5万亩,占2.5%;水面2475亩,占0.5%。  受高海拔影响,全乡气候为冬长夏短,年均温117℃,年降水量955.5毫米,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霜期200至220天,重霜期75至90天。土壤主要分布为暗棕壤、红棕壤,土层较薄,多砾石底,肥力不高。森林资源丰富,1974年后树木被大量采伐,加上毁林开荒,林业资源减少,荒山迹地增多。矿藏有煤、铜、铁、砂金。土特产有松茸、牛肝菌、芸豆等。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稗子、小麦、蚕豆。主要家畜有马、牛、羊、猪。较大水利工程为大干场水库,蓄水量2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 000多亩。剑兰公路经乡境达29公里。羊岑传统石雕工艺在滇西北一带颇有名气,1958年乡内优秀石工参加了首都人民大会堂建筑。云南省红旗林业局驻乡内。沙溪镇  位于剑川县南部,东与洱源县牛街乡接壤,西与弥沙乡相连,南与洱源县乔后乡交界,北与甸南镇毗邻,总面积28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寺登村,距金华镇(直距)23公里。明代以前此地称“沙退”、“沙腿”,清代称“沙溪图”。民国10年(1921),沙溪图改为剑川县第四区;民国19年(1930)为寺登镇;1949年为剑川县第四区;1952年为沙溪区;1958年为沙溪公社;1962年为沙溪区;1970年为沙溪公社;1984年为沙溪区;1988年起设沙溪乡,2001年改设沙溪镇。有白、汉、彝、傈僳等4个民族,辖1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沙溪镇  全镇居于金龙河——黑潓江水系南部,东临华丛山,西靠鹅尖山,地势北高南低,境内米子坪海拔1973米,为全县海拔最低点,黑潓江由北向南流经整个坝子。  全镇有耕地3.9万亩,占总面积的8.9%;林地37.4万亩,占86.7%;荒山、草地1.8万亩,占4.2%;水面815亩,占0.2%。73%的耕地面积分布于坝区,其余为山区耕地。  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年均温12.3℃,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降水量790毫米,坝子中部为全县最小降水处,降水量671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土壤分布为暗棕壤、棕壤、红棕壤、黄棕壤,土壤肥力高,水源充足,水利条件好。  沙溪是剑川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曾被誉为县内“鱼米之乡”、“剑川粮仓”,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水利工程有长乐水库、石龙水库,蓄水量共56万立方米。土特产有地参、花鱼、松茸、牛肝菌、芸豆、梅子。  剑川——乔后公路经此,境内全长35公里。境内名胜有石宝山风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鳌峰山古墓出土汉代以前青铜器、兵器等文物。境内石钟寺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教寺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惠墓、段家登戏台列入州、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入选2002年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波濒危建筑遗产名录。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复兴工程,取得了显着成果,获得了诸多殊荣。沙溪复兴工程先后荣获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和美国着名杂志《旅游?休闲》颁发的“全球佳境”大奖;沙溪镇相继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云南省旅游小城镇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沙溪古镇正成为剑川旅游业的新亮点。老君山镇  位于剑川县西北部,东与羊岑乡接壤,南与相邻,西与金顶镇交界北与兰坪县通甸乡毗连,面积238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富乐村,海拔2450米,距金华镇(直距)32公里,辖1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等民族。NAz剑川宣传信息网  唐南诏时此地称“可赕”[Ketdant],白语意即“里边的坝子”(包括现在的上兰、马登两个乡)。宋大理国时上兰属兰溪郡,元属兰州,据《元史。地理志》载:“兰州在兰沧水之东,……唐为庐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蒙古宪宗四年(1254)内附,隶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兰州。”明袭元制,上兰属兰州。古兰州包括现在的马登、上兰两乡,兰坪县大部,以及永平、云龙、维西、丽江等县的部分地区。民国后,“兰州”一名所指范围缩小到马登、上兰地区。上兰的“兰”源于“兰沧”一名(兰沧即今澜沧江别写),因居马登(下兰)坝之上,故名。1949年前属兰坪县通甸乡;1949年底至1956年9月属兰坪县第二区;1956年10月划入剑川县属第二区;1958年属马登公社;1961年底从马登公社析出,成立上兰区;1970年改为上兰公社;1984年改称上兰区;1988年后设上兰乡,2002年改设老君山镇。  老君山镇地处高海拔山间盆地,东靠老君山,西有盐路山,区内最低海拔2400米。耕地面积3.6万亩,占总面积的10.2%;林地28.5万亩,占79.9%;坝塘、河流水面625亩,占0.8%;草地、荒山3.4万亩,占9.6%。粮食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稗子、豆类。土特产有松茸、牛肝菌、芸豆。1990年以后,大面积种植苹果成功,上兰苹果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苹果。  由于海拔高,老君山气候冷凉,其特点夏无酷暑,冬有严寒,年均温10℃,年均降水量1031.9毫米。境内老君山顶为全县最大降水区,年均降水量达1400毫米。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霜期210至220天,重霜期90天左右,夏秋季节多冰雹。土壤主要分布暗棕壤、红棕壤,土种多砂砾土,部分胶泥,土层浅瘦,肥力低。矿藏有铅、锌、铁、铜、金。老君山风景区有较大开发价值。  境内白石江全长21公里,水利资源丰富。剑兰公路纵贯乡境南北,交通便利。新和温泉水温42℃,流量0.005立方米/秒,为优质矿泉水,温泉沐浴开发价值较高。马登镇  位于剑川县西部,东与羊岑乡相连,西接兰坪县金顶镇,南与弥沙乡接壤,北与老君山镇相邻,总面积35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马登村,距金华镇(直距)29公里。NAz剑川宣传信息网  唐南诏时此地与上兰统称“可赕”[Ketdant],属眉邓州庐鹿蛮部,宋大理国属“兰溪郡”;至元十二年(1275)以后属“兰州”;明洪武十八年(1385),原属兰州所辖的一部分地区(今马登大部)从兰州分出,划归剑川州,称“下兰”;清代改称“求仁甸”,清末改称“兰州图”;民国10年(1921),羊岑图、兰州图并为剑川县第六区;民国19年(1930)第六区撤销,兰州析出,设“兰州镇”;1949年以后,先后在此组建弥兰区政务委员会、永兴乡人民政府、剑川县第三区人民政府;1954年改为第二区,1956年10月,原属兰坪县第二区的上兰11个乡由兰坪县划出,纳属剑川县第二区辖;1958年第二区改为“马登”公社;1961年底原兰坪县划属剑川县的富乐、美水、建基、新生、杉树、新和、启文、官坪等大队从马登析出,成立上兰区。原从兰坪划人剑川的新民、新华、黄花仍留在马登,马登公社改为马登区;1970年又为马登公社;1984年改称马登区;1988年起设马登乡& ,2000年改设马登镇。“马登”为兰坪、云龙、乔后、剑川来往客商必经之地,常有马帮歇宿,故名。  全镇辖12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白、汉、傈僳、彝4个民族。座落于白石江——弥沙河水系中部地区,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东屏老君山,西靠盐路山,盐路山主峰雪斑山海拔4295.3米为全县最高海拔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马登坝由北向南铺展于两列群山之间,东部和西部的山原地带属高寒山区,一般海拔2700米左右;坝子中白石江东部、南部,海拔2300米左右,为山区沿河盆坝地区;白石江西部、西北部,海拔2450米左右,为冷凉盆坝区。土层分布以白石江为界,东部多为暗棕壤、红壤,土层较深但肥力不足;西部地区地势高,多砂砾土,土层浅,肥力不高。整个坝子虽居于白石江沿岸,但河低田高,水源利用率低。全乡耕地面积4.1万亩,占总面积的7.6%;林地40.9万亩,占76.4%;水面1 433亩,占0.3%;荒山、草地约3.4万亩,占15.7%;耕地面积的90%分布在白石江沿岸及坝缘山箐中,10%分布在山区、半山区。  气候秋凉无夏,冬寒较长,年均温11.9℃,年降水量1004.5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霜期210天左右,重霜期90天左右。由于地形变化较大,坝子东部和南部属南温带温凉层,坝子北部和西部则属中温带高寒层气候,存在着“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状况。东华村和后甸村一在河东一在河西,只隔一条河和一座小山,两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却大不一样。当马登坝已是寒风凛冽,四野萧条时,南部甸所小坝子,却草木葱茏,水绿山青。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稗子、小麦。水利工程有太平、白莱坪等水库,总蓄水量可达93万立方米。长谷岭的当归畅销省内外,竹蔑制品有悠久历史。矿藏有铁、石膏、盐、铅。坝子中部的后甸温泉,水温37℃,流量0.002立方米/秒。剑(川)兰(坪)、马(登)弥(沙)公路横贯整个坝子,沟通全镇运输线路。弥沙乡  位于剑川县西南部,东与沙溪镇相连,南与洱源乔后乡、剑川象图乡接界,西与象图乡相接,北与马登镇毗邻。辖6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有白、彝、汉、傈僳4个民族,乡政府驻下登,直距金华镇31公里。  “弥沙”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傍弥潜”、“沙追”均为原居于此地的昆明族部落王称号。清代为弥沙图;民国10年(1921),乔后图、弥沙图合并为剑川县第五区;民国28年(1939),乔后、弥沙分开,分立为乔后镇、弥沙镇;1949年属弥兰区辖;1952年属剑川县第三区;1954年马登、弥沙、象图改建为第二区;1955年先后分属乔后区和马登区;年分设为弥沙公社、象图公社;1961年分设为弥沙、象图、玉河3个公社;1962年弥沙、象图、玉河3个公社合并,成立弥沙区;1970年后称弥沙公社;1984年区内象图、下登、沽泥盆、丰登、江头五个乡析出,设象图区,其余仍为弥沙区。1986年区机关从弥井迁到下登;1988年设弥沙乡。  全乡坐落在白石江——弥沙河水系下游的河谷山箐中,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面皆山,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东北面的河谷地带较为开阔,形成面积不大的玉石河谷槽小盆地,海拔2280米;随着弥沙河剧烈切割,南部地区则形成一狭长河谷,河谷西部山间横场一带海拔高达2750米,谷底弥井一带海拔2250米,相对高差较大。随着地形的变化,土壤分布垂直谱带较为明显:米土层分布主要为暗棕壤、红棕壤、黄棕壤,土层较薄,肥力不高;米土层分布为黄棕壤、红壤,土质为紫色土、水稻土,土层稍厚,肥力高,但因坡陡田高,能耕种的水田仅1900亩,其余均为山田山地。  弥沙乡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占6.2%;林地25.2万亩,占66%;水面1 607亩,占0.4%;草地、荒山9.7万亩,占25.4%。  属中温带高寒层气候,其特点秋凉无夏,冬寒较长,年均温11.7℃,年降水量1050.8毫米,霜期玉石河200天左右,横场地带22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玉石河盆地2300小时,弥井谷地2200小时。  主要农作物有杂粮、小麦、玉米、稻谷。矿藏有铜、铅、锌、煤、盐,其中弥井盐矿历史上曾大量开采,至1956年暂停开采。境内有马(登)弥(沙)公路、弥(沙)象(图)公路,岩曲、大邑、弥新、文新四个行政村已通公路。NAz剑川宣传信息网  风景游览地有三圣宫、昭应寺、下梅岭瀑布,瀑布高12米、宽9米,为县内最大瀑布。象图乡  象图乡位于剑川县西南部,东与弥沙乡和洱源县乔后接壤,南与云龙县长新乡毗邻,西靠云龙县白石乡,北连兰坪县金顶乡、剑川县马登镇。辖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3个民族,乡政府驻核桃树村,直距金华镇47公里。  乡驻地核桃树村紧靠象鼻山,由东向西远眺,象鼻山山梁直下核桃树村附近坪地,呈象鼻抱图书之势,故名象图。此地清代属弥沙图;民国10年(1921)属剑川县第五区;民国28年(1939)属弥沙镇;1949年属弥兰区,1952年属剑川县第三区;1954年属剑川县第二区;1955年属剑川县乔后区;1958年为象图公社;1961年分为弥沙、象图、玉河3个公社;1962年属弥沙区,1971年属弥沙公社;1984年从弥沙区析出,设象图区;1988年设象图乡。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万亩,占4.7%;林地22.14刀亩,占73.9%;水面1071亩,占0.4%;草地、荒山6.3万亩,占21%。  全乡坐落在象图河峡谷中,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境内群山壁立,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象图河由北向南剧烈切割,将全乡劈为东西两半,形成一大峡谷。峡谷东部千柏山海拔3715.5米,核桃树村海拔2440米,南部谷底的沽泥盆,海拔1973米,与沙溪米子坪同为县内海拔最低点。随着海拔的递增,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依次分布的情况较为明显。土壤亦依海拔升高而递次分布,海拔米为棕色针叶林土,米为暗棕壤、红棕壤、棕壤,土质为紫色土、水稻土,土层较厚,肥力较高,但因坡陡谷深,能耕种的水田仅有100余亩。  气候属中温带高寒层,特点是长冬无夏,春寒秋凉,年均温11℃。随着海拔高低不同,霜期和降水量差异较大,山间地带与河谷地带有霜期相差达两个月(谷底160天左右,山间220天左右),山间年降水量约1 200毫米,谷底降水量约700毫米,年日照时数2100小时,立体气候特征很突出。  主要农作物有:杂粮、玉米、小麦、大麦、芸豆;经济林木有:漆、核桃、梅、花椒、枧、青木;药材有:当归、猪苓、何首乌;矿藏有铅锌。民族人口  剑川县剑川县县辖3乡6镇,即金华镇、剑阳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象图乡,总人口16.4万人。境内有白、汉、回、彝、傈僳、纳西等民族,其中白族占91.43%,白族所占人口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是典型的白族聚居县。 剑川白族自称“白子”、“白秋”与“昆明”、“白蛮”、“河蛮”等有渊源关系。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剑川白语为中部方言区。白族有尚白的习俗,剑川白族妇女喜欢披白羊皮。女子服饰有多种,一般穿淡蓝色右衽大襟内衣,外着蓝色坎肩,坎肩用色调深浅不同的两种布料拼缝成自然图案;系长围腰,腰带和飘带上的白色桃花图案精七生动,绚丽多姿。妇女的服饰给人以朴素大方、庄重秀美之感。  回族元代迁入,聚居在东岭乡桑岭、龙凤村、信奉伊期兰教,村中建有清代清真寺。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彝族居住在老君山周边和华山等山区,主要节日为“火把节”,常以芦笙们奏,通宵达旦打歌,欢乐无比。  傈僳族主要分布在羊岑乡三甸箐、杉林箐等山区半山区,常在“阔时”节(过节月)跳“刮克克”(打歌),用乐器“妻本”或“额资”伴奏。  纳西族聚居在东岭乡石莱江村,常在正月初三举行传统的“祭天”活动,在节庆日跳“阿哩哩”舞。生物资源  芸豆  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所产芸豆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无污染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一直畅销国外,是滇西北一带重要的芸豆交易集散地,常年交易量在6000吨左右,今年全县种植芸豆面积近4.2万亩,产量5000吨以上,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我县进行芸豆精加工及出口销售商务。  虹鳟鱼养殖  剑川县我县有大量的龙潭水资源,具水质清澈透明,水量稳定,无异味、无污染,全年水温稳定在14-15℃,是国内少有的高品质冷水水体资源,也是养殖虹鳟鱼的理想之地,经初勘可开发渔田60亩以上。九八年我组建了三文公司,投资186万元开发渔田4.8亩进行彩虹鳟鱼工厂化养殖和经营,所产彩虹鳟鱼产量高、品质好、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该公司营运良好。竭诚欢迎国外有实力的商家到我县合资、联营或独资等多种形式利用冷水水体资源开发的虹鳟鱼养殖。  地参食品开发  地参原为野生的寺庙、斋食素菜,富含各处氨基酸和粗蛋白,是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经长期引种训化栽培,我县已成为独有的人工栽培基地。是有名的地方土特产,系列粗加工产品以其独特风味畅销省内外。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近年发展很快,今年已种植一千多亩产量在200吨以上。诚邀商界有识之士前来我进行基地建设和系列深加食品开发。商务经济  布扎  布扎是剑川白族民间传统工艺品。每逢端午节,儿童都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镇恶,以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串布扎由狮子、老虎、绣球、八卦、鱼、童子、香包、兔子等3至8件组成。绣球是吉祥的象征,猴子表示机灵,八卦为护身宝物……都有美好的寓意。布扎制作工艺讲究,选用色彩鲜艳的布料,按设计先缝成雏形,然后填入艾叶等香料,再精心加工刺乡。其造型古朴,色彩艳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曾多次选送参加全国美术工艺展览,深受专家好评。近年来,布扎已成为外地游客喜爱的收藏品。  剑川县画毡  画毡是剑川白族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主要产于上兰、马登、弥沙等地。其工艺过程是由画师用木笔蘸面糊在白羊毡上作画,然后放进盛有茜草等植物颜料的大锅内煮沸浸染,凉干后剥去面痂,稍加整修即可。画毡图画古朴大方,有鱼跃龙门、麒麟送子、公鸡报晓等,还有花卉鸟兽等变形的白族民间图案。画毡是山区青年婚嫁的必备嫁妆,有生活红火,吉祥如意的寓意,因而备受喜爱。  兰花  剑川兰花栽培历史悠久,清雅素白、幽香宜人的素心兰(小雪素)、大雪素(大素心)为特产传统名花。近年来新开发的剑川地产莲瓣兰花,以花姿优美典雅,花香幽远,花奇罕见而声名鹊起,连续几年在中国兰花博览会上获金奖,中国着名兰花专家吴应祥研究员为此专门题字“剑川兰花”,资鼓励。  产于石宝山的莲瓣兰奇花“剑阳蝶”,副瓣蝶花明显,形如彩蝶,珍贵神奇,获国家注册证书。其他跻于全国名品兰花之列的还有青奇素、陈氏荷(大荷红莲瓣)、金华梅、玉蝶兰等。  松茸  松茸俗称鸡纵,为野生珍贵菌类。香味独特,鲜嫩可口,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价值高,具有强身益胃及防癌作用。剑川松茸形态好,品质优良,虫害少,出菇期长,有“磨菇王”之称,倍受客商青睐,远销日本。  牛肝菌  牛肝菌味道鲜美,食而不厌,俗称美味牛肝菌。其富含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以及单糖、二糖和抗癌的多糖,是名贵的“山珍”。 剑川牛肝菌分布广泛,有不少特有品种,深受西欧各国欢迎。文化艺术  即白族民间歌谣。剑川是白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发祥地,被称为“白曲之乡”。列为全国艺术家科重点科研项目的《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收编的479首歌谣中,剑川的作品占50%以上,以其数量多、质量高、品种全、流传广而着称于世,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歌词结构为“七七七五”式“山花林”,四句为一段,两段或若干段为一首。如《白月亮》:“白月亮呀白姐姐,白姐身穿漂白衣,白绣花鞋穿脚上,白羊皮斜坡。白米白面吃进肚,白讲白说白费气,白天人多难开口,白月下相会。”白曲常在田间地头及石宝山歌会等民族节日里演唱,龙头三弦伴奏。其内容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等。风格独特的有反意歌、谐音调、一字曲等。剑川风情本子曲  是流行于剑川的白族曲艺品种,其唱词亦为“山花体”,唱本有故事情节,长于抒情。现仍广泛流行的本子曲传统唱本有《鸿雁带书》、《出门调》、《月里桂花》等50多篇。《鸿雁带书》反映的是出门做木匠的丈夫久不还乡,妻盼夫归的情景。另一部反映木匠出门苦情的代表作是《出门调》,全篇分为被逼、离乡、冤情、妻怨、夫泪5个部分,共200多行。曲折反映白族社会生活的《黄氏女对金刚经》共2300多行,是迄今搜集到的最长的白族民间叙事长诗,已在日本出版。剑川古乐  剑川古乐由4类曲种组成。一是古曲,有《浪淘沙》、《南清宫》等,其中一些古曲属早已失传的唐宋词谱,如《浪淘沙》即由吕洞宾所创。二是洞经音乐,有《嫦娥歌》、《醉杨妃》、《八卦腔》等30多首,其中《八卦腔》据考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所创的舞曲《紫微八卦舞》关系密切。过去,洞经会遍及全县各地,参加者都为会演奏乐器的文人学士及民间艺人。三是阿吒力佛腔,有《大佛腔》、《众等皈依》、《香赞》等100多首。在文化馆的配合下,中国音像大百科编辑部将剑川阿吒力佛腔收入《云南佛乐》(磁带三盒)正式出版,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四是道腔,有《长梵白鹤》、《集福迎祥》、《五召请》等40多首,其曲调自成一格,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大理州乃至全省,能较为全面掌握阿吒力佛腔、道腔及其科仪表演的仅有剑川的一些老艺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部门的民族音乐学专家几度来剑川采风,挖掘宝藏,他们说:“剑川的确是块宝地,古乐历史悠久,风格独具,确系唐音宋曲,在内地早已失传,有不少曲目,现仅在剑川保存独有,堪称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东山打歌  东山打歌流行于剑川东山,为自娱性的白族舞蹈,其动律在腿、脚,动作浑厚朴实,均为全脚掌着地,踏实沉重,一步一顿,踏地而歌,节奏鲜明,风格粗犷大方,富有原始古朴的韵味。剑川文化工作者根据东山打歌改编创作的白族歌舞《肖拉者》,代表白族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56个民族歌舞荟萃的“九州奇葩”晚会演出并获奖。尔后又改编为白族集体舞,在1996年在州庆四十周年时全州推广普及获成功,结束了白族没有集体舞的历史。文物古迹鳌峰山古墓群  鳌峰山古墓群在沙溪镇寺登村南500米的鳌峰山顶,1980年10月经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清理,墓地揭露面积540平方米,清理瓮棺墓34座、火葬墓91座、土坑墓217座,出土器物658件。农耕土下即为瓮棺墓和火葬墓,均用形体多变的陶瓮、陶罐作葬具,瓮棺墓均埋幼童,火葬墓均埋成人,骨骼烧成粉末,少许尚能辨认肢骨、头骨,个别用铜镯随葬。瓮棺墓、火葬墓下为土坑墓:除24座的尸骨已成粉末或后期破坏不易辨认葬式外,其余当属单人葬和合葬。单人葬174座,其中仰身直肢葬144座,二次葬27座,解肢葬2座,无头葬1座。合葬19座,其中仰身直肢与侧身屈肢合葬6座,仰身直肢与殉人合葬6座,仰身直肢二人合葬3座,母子合葬2座,俯身直肢与殉人合葬1座,侧身断肢与殉人合葬1座。  出土文物:在墓葬群中,随有殉葬品的有95座。共出土铜器、陶器、石器与猪、羊下颌骨和海贝等文物658件。陶器有各式双耳罐、陶瓮、纺轮等;兵器有剑、矛、弋、钺、镞等;饰品有镯、耳坠、戒指等;石器有刀、坠、范等。这批器物与宁蒗大兴镇、永胜金官和德钦永芝、纳古、石底墓地所出者基本相同。  墓葬年代:根据出土文物鉴定,鳌峰山墓葬时代晚于海门口遗址,约当春秋晚期至西汉初期。一、出土文物中早期第50号墓人骨,经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2420±80年;中期第19号墓人骨距今2295±75年。二、墓地出土铜器数量和品种繁多,冶铸技术已相当精良,远非海门口冶炼技术能够比拟。三、鳌峰山墓地中尚未发现中原地区“汉式”器物,加之作为瓮棺墓、火葬墓葬具的陶器与土坑墓所出土者有着明显的承袭关系,又表明它不晚于云南始有大量铁器的西汉中期。  墓葬特点:鳌峰山墓葬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均为南北向,死者均头南脚北,反映了墓主间某些氏族血缘关系。另外,少许墓葬有随葬品,多数则空无一物,可见已经产生贫富分化。个别墓葬还有殉人现象。凡此种种说明鳌峰山墓葬近乎奴隶社会初期阶段。  鉴定说明,鳌峰山墓地出土文物属洱海地区青铜文化,它的发现,对研究洱海地区青铜文化,乃至云南高原社会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海门口遗址  海门口遗址在甸南镇天马村东北方,距剑湖湖尾闾250米处,1957年发现“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在长140米,宽20米范围内小面积清理。遗址中发现住房桩柱224根,均为松木,出土器物多在桩柱之间。桩柱排列不规则,每隔一段即成一排,可能为房屋间隔。遗址内不见碎瓦、碎砖,可能当时房屋非砖瓦建造。房屋五分之四在水上、五分之一在陆地上,门开于陆地一面。遗址房屋数量虽不可知,但是一小村落却可断言。海门口遗址6hP剑川宣传信息网  遗址发现文物近千件,其中陶器475件,石器169件,骨器六七十件,铜器14件。陶器有夹沙和硬陶两种,前者皆手制,后者轮制,且有花纹。陶器很少完整,其中以网坠为最多。石器有斧、锛、凿、刀、镞、锥、环、纺轮、磨石等。石刀全部穿孔,有单孔、双孔,也有磨槽后穿孔的。骨角器有针、锥、纺轮、磨石等。石刀全部穿孔,有单孔、双孔,也有磨槽后穿孔的。骨角器有针、锥、纺轮、穿孔兽牙、穿孔骨片等。铜器有斧、铖、刀、凿、环、鱼钩和装饰品,还发现半块陶范,范上花纹与一把铜斧花纹相吻合。此外,遗址中有四处发现谷物,出土时均成黑色。经有关部门鉴定,出土谷物属于粳稻类型。还有大量兽骨出土。6hP剑川宣传信息网  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海门口出土圆木桩,距今已3115±90年(公元前1150±90年)。经过树轮较正后的数据为公元前年。  海门口遗址出土文物,属铜石并用时期文化,这一遗址的发现,反映出云南原始社会末期之社会面貌,说明当时这里已形成一个滨水的村落,村落房屋为一种干栏建筑,与近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房屋相似。遗址发现的器物,具有洱海地区新石器文化若干特征,无论石器或骨器,都磨得整齐精致,陶器开始出现轮制痕迹,说明整个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的进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现的14件铜器中有斧、刀、凿装饰品和鱼钩,还有制造铜斧的范,标志着当地冶金术的发展。这些铜器虽然粗糙、简单,但后来云南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是从这里开始的。由于生产工具的改造,农业、畜牧业和渔猎均很发达。遗址中发现的粳稻大概一直是远古时期云南地区栽培主要稻种。从测定的遗址形成时间看,当时云南刚刚跨进阶级社会的大门,而我国中原地区正处在殷商晚期。截止目前所知,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铜石并用文化最早发源地,标志着云南地区利用金属的开始。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创于晚唐,历五代至南宋延续300多年陆续开凿而成,距今1000多年,迄今为止共发现16窟,计有大小雕像139躯、石兽2只、岩画3处、造像题记5则,其它题记40则(其中有藏文题记2则)、碑碣5品,石窟造像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三个片区。剖心观音——东方维纳斯  (1)石钟寺区石窟  第一窟“南诏王异牟寻造像”,窟高1.34米,宽1.7米。面容和善、端庄慈祥的异牟寻端坐正中,头戴高耸王冠,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左边站立侍从两人,一人身背斗笠,手持赤藤杖;另一人双手捧盒。右边站立侍从三人,一人手持扛扇和麈尾、一人持剑和书卷、一人手捧曲柄长剑,王者面前云座上盘坐着一个右手举莲座的小孩,莲座上摆的是桃子、葡萄等物。窟门内左右两侧对坐着两位文官,其中年纪较大者为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  第二窟“阁罗凤议政图”,窟高1.46米,宽1.52米,画面雕凿16个活灵活现人物,展现出一幅辉煌壮观图景。石窟雕成一座仿木结构宫廷大厅,窟檐雕三层花纹,里面高卷着人字形幔帐,阁罗凤服饰同第一窟王者,巍然盘坐于殿堂中央双龙头靠椅上,面容端庄威严。龙椅两侧站立4名手持长剑羽仪长(武官),龙椅后面有两名手持长柄扇侍从,侍从左右有5名身穿短甲、头插牛尾、两耳穿环,手执旗帜的武士。王者右手边曲柄伞下坐着一个身披袈裟,手捧念珠的和尚,和尚后面站立着手捧长颈瓶的侍者。为整个石窟群中人物最多者。  第三窟“地藏王菩萨”,此窟规模较小,只雕一人,佛经称地藏王是释迦灭度后之大弟子,统管幽冥地狱。  第四窟“华严三圣”,组合形式与中原石窟相同,正中雕偏袒右肩、赤足踏莲座之释迦佛像,背有佛光,佛光左右绘阿难、迦叶像,佛前左侧骑狮者为文殊(狮已毁),右侧骑象者为普贤,象侧手持棒状物者为昆仑奴。  第五窟“愁面观音”,法名维摩诘,维摩诘身体微向前倾,右手置胸前,左手持扇,容貌清癯瘦削,面目凄苦。似有无限忧愁。背景为悬崖峭壁,雕有小径、佛龛、佛塔、持杖老者、抱琴乐师、樵夫、苦行僧、童子、仙鹤、猴子等,既点明深山苦修环境,又极富生活情趣,窟座下雕力士两躯,双目圆睁,筋肉暴起,显不堪负重状。愁面观音左右两侧,还雕有坐像两尊。  第六窟“明王堂”,整个石窟群中开凿面积最大,窟长11.63米,高1.4米,由6根柱头雕花石方柱分为5间。正中为一佛二菩萨“说法多图”,左右两侧雕八大明王:大圣东方六足尊明王、大圣东南方降三世明王、大圣南方无能胜明王、大圣西南方大轮明王、大圣西方马头明王、大圣西北方大笑明王、大圣北方步掷明王、大圣东北方不动尊明王。明王雕于长石座上,座分三层,雕有花卉、动物、卷云等装饰纹样。八大明王多首多臂,面目狰狞,造型怪诞。像后以桃叶形佛光为屏,边缘均以火焰纹为饰,烈焰升腾。将明王衬托得凶猛异常。明王造像与青海塔尔寺和甘肃拉卜楞寺等密宗寺庙护法神造型相似,为我国屈指可数珍品。  第七窟“甘露观音”,像高1.52米,观音端坐于正中雕有海浪、莲花之石座上,石座高0.88米。观音左手捧钵,右手执杨柳枝,面容敦厚,温柔而不轻佻,柳眉凤眼,直鼻小口,下颌丰腴,妩媚动人;胸前剖开一小洞,传说,观音虔心修行,欲普渡众生,但不为人们理解,观音万分焦急,剖腹掏心于钵内,让人观之,以示赤诚。人们无不为观音真挚坦白所感动,称其为“剖腹观音”。观音左右两侧待女捧瓶、举盒,雕凿惟妙惟肖,宽大衣袖和曵地长裙如微波荡漾,显得活泼生动。  第八窟雕凿于岩壁东侧,分上、下两层,上层正中仰莲座上雕一女性生殖器,为尊崇母性之象征,白语称“阿央白”,左右各平雕佛像一尊。下层为佛、天王像等。  (2)狮子关区石窟  第一窟“南诏王细奴逻全家造像”,俗称“全家福”,窟高0.6米,宽1.24米,窟顶巨石前伸为檐,窟内长座上凿雕像5躯,正中雕小王子;其右留络腮胡、头戴黑色高冠、袖子执笏者为细奴逻王者坐像;其左戴莲花冠者为王后;两侧坐王子、公主各一人,座下右边为持笔握卷男侍,左边为手持羽状物女侍、窟壁左右两端上方雕日月形,日中用墨画三足鸟,月中画桂树(均未雕);王者和王后中间有竖写、由左向右读题记四行:“大圣 躅罗□/大王及后妃男女/从者等尊容元/改造像昌宁记之”。  第二窟“梵僧造像”,俗称“酒醉鬼”,雕于狮子关路旁峭壁上,只能远眺,不能靠近。像高1.66米,所雕的印度和尚深目高鼻,头戴两层方形赤莲冠,身着僧服,脚穿短筒翘头靴:左手握净瓶,右手屈伸作“怖魔印”,左脚旁雕一条狗,张嘴摇尾,神态自然。1984年在窟内新发现一处造像石刻题记,竖写,左向右读,共六行,书“紫石云中/信境兰若/盛德四年/六月七日造像/施主工匠金榜/杨天王秀金华山石将军  ”石将军“位于金华山腰,为剑川石刻中最大造像。明《徐霞客游记》载:”……路左有一巨石,当坡东下而峙,下瞰土主庙后,石高三丈,东面平削,镌三大天王像于上,中像更大,上齐石顶,下踏崖脚,手托一塔,左右二像少杀之。土人言,‘土司出兵,必宰猪羊夜祭之,祭后牲俱为乌有,战必有功’,是为天王石。“石将军毗沙门天王与石钟山石窟造像群风格一致,雕刻年代相同,属南诏——大理国时期作品。造像所雕巨石宽9米、高6米,雕像几乎占满整块岩石。居中天王,头戴宝冠,全身戎装,脸部扁平,鼻宽嘴闭,双目圆睁、大如铜铃,右手执戟,左手托塔,上身微向后仰,腰身以下前倾。左右男女侍者二人,双手合十,端庄严肃。古代艺术家巧妙利用岩石居高临下之势,采用高浮雕方法,突出人体下部,由下至上,越往高处浮雕越浅,头盔部位几乎成为线刻。线条疏密有致,生动流畅。整座雕像如山屹立,形象威武,使人叹为观止。1985年10月建成钢筋混凝土一高二低仿古歇山式保护房,1987年12月,石将军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川古城  剑川古城始于元代至正末年(公元年),已有650多年历史,原有古城墙巍峨壮观,古城墙、樵楼1952年拆除。现四门护城河、壕桥犹存,古城墙基础四至清晰,明代建成的街巷道路走向不变,尺度不变,格局不变,历经沧桑,古貌依旧。古城的民居极富特色,尚保留明代建筑40余处,其中有21个院落保存完整,尚保留清代建筑146处,其余为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土木结构建剑川古城筑,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城民居总数的90%以上。其中不少”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典型白族民居古朴典雅。城中西门、南门古巷通幽,古宅较多,如七曲巷四合五天井的何宅,五马坊明代古建张宅,赵藩故居”光禄第“,原古樵楼下”明建威将军府第“鲁宅,西门赵宅,南门三苏院、羊家大院,周钟岳、赵式铭故居,张子斋、欧根故居等,还有西门明代昭宗祠古建筑,其牌坊造型独特,名扬三迤;其大殿基本构件完好,有极高保护价值。现西门、南门、东门街道基本保留原貌,与两旁民居相衬得体,流水潺潺,古道悠悠,信步漫游,别有情趣。清末着名白族思想家、哲学家、学者、书法家赵藩的对联,曾受到毛泽东、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的赞扬,近代爱国诗人、史学家赵式铭,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周钟岳,着名林学教育家张海秋等文化名人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白族党员张伯简为古城深刻文化内涵的代表,这些古城名人的故居已成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古城内民居小巧玲珑,布局严谨,可以完全看出明代初期、明代中后期、清代、民国及20世纪各个年代民居建筑结构的不同形式和发展特点,为现存云南白族民居中典型的活生生的建筑博物馆:古城内无论建于哪一个时期的古建筑庭院皆青砖卵石混合铺就,广植花木,清新别致,剑川古城的总体格局充分体现明清儒家思想在白族地区的统治地位及古城在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中转站的特殊位置。从南门外直至北门外,沿街民居前设铺台,后置院落,一派商业景观、从文照街经西门直上西门外文庙,路面由青石板连成左、中、右3条主线,其间弹石镶嵌,按照士大夫等级观念,正中的青石板路面只准老年人、达官显贵、读书人行走,其余人等只能靠边。古城格局错落有致,井井有条。东南、西北城门有意相左、相错,四门正街结合部采取”丁“字形衔接,各条巷道曲曲弯弯,充分显示出古城民居布局的幽静。巷道流水日夜不绝,防灾减灾作用很大。经过2000多年汉文化的渗入,藏文化的习染,古城堡呈现出既复杂又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态,但始终保留着浓郁的白族本土文化。白族原始崇拜认为,天是”母“的,为母系神灵;地是公的,为父系神灵,称”天母地公“。这一观念在古城文化中相当突出,本主”白姐圣妃阿梨帝母“(传说中的段思平母亲)至今仍供奉在北门街仁里巷北的本主庙中。城南的古城隍是金华坝区共同崇拜的本主,被尊为”十八坛神之首“、”两代城隍“。剑川佛教”阿吒力“修行方式比较简捷,信徒遍布城乡,法事频繁。农历二月初八的太子庙会热闹非凡,吸引无数中外游客。道教盛行于元末明初,古城现存道教活动场所主要有金华古寺、满贤林雷祖殿、城内武侯祠,西门外玄都观、斗姆阁等地,剑川道教科仪内容丰富,在省内外影响较大。  剑川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早,程度较深。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起,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止,剑川登科及第有功名者,累计558名。其中进士21名,举人145名,贡生392名。其余未能录取的多数学子或从教,或学医或从事木雕建筑等工艺,足迹遍及滇、黔、川、藏、桂,乃至南亚、东南亚。由于儒学队伍庞大,数百年来,形成了儒家思想在古城中占有统治地位的客观状况。古城内白族居民占绝大多数,白语纯正,白族风习保留完整。尊师重教的传统观念较为突出:重农轻商、保守封闭的小家庭模式占多数;好客讲礼的风尚随处可见;爱清洁、讲文明、重视环境美的气息浓厚。  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剑川古城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剑川古城许多古建筑得到了修复,街巷路面得到重修,剑川古城正以自己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朴严谨的民族历史风貌,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逐渐成为剑川旅游文化线路上的活动中心。
按学科分类:
开放式分类:
1.剑川宣传信息网:
申明:1.云南百科信息网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yn.zwbk.org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举报村干部最有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