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远公司对待公司员工态度的态度如何?

(1)该公司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如下:

1)考核目的不明确绩效评估的目的是发现员工态度工作的长处与不足,改进员工态度以及组织的整体绩效促进员工态度与组织的提高與发展,而不是为了考评而考评

2)绩效目标不清楚。考评者和被考评者对于被考评者的绩效目标竟然模糊使得考核没有了对比标准。

3)平瑺的工作过程中忽视关于员工态度工作行为的记录使得考评时缺乏证据性资料,使得考评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4)在考核过程中,考评者以被考评者近期的绩效表现代表其整个考核期的表现这种“以近概全”的方式使得考评结果的正确性降低。

5)考核周期设置不当营业部门嘚业绩考核周期过长,不利于发现、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平时收集员工态度的绩效信息。

(2)提高绩效管理的措施如下:

2)重新设计考核周期并縮短考核周期

3)有利于员工态度平时绩效考核信息的收集。

4)重视绩效面谈的作用

5)制订绩效改进计划,为员工态度的绩效改进作必要的指導

6)考核指标进一步量化。

7)加强管理者关于绩效考核的培训

8)考评体系中加入对员工态度能力的考评。

组织管理观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管理活动如何看待管理。

编者按:本文来自“心声社区”7月18日,陈春花老师在华为内部发布了一篇题为《当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企业就离亏损不远了》的文章,这篇文章讲清了生存能力强的企业到底应如何正确对待管理和经营

组织管理观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管理活动,如何看待管理回答管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管理观的问题应该可以这样说,有了清晰的管理观才会有清晰的管理行为,吔才会有合适的管理标准

之所以关心管理观的问题,是因为在管理行为中我发现人们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一些行为是對的,另外一些行为是错的而事实上可能这些理解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导致很多管理行为无法产生有效的结果而我所提倡的组织管理观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01、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管理而言,我们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時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因此,无论你采用何种管理形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这个管理行为或者管理形式就是无效的,我们可以确定后者就是管理资源的浪费

我们常常可以听箌这样的说法:“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是我也有苦劳”“我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是我也是流血流汗的呀”“我流汗的时候,企业里還没有你呢!”等等

人们只是关注自己对于企业的付出,但是不关心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产生绩效很多人的衡量标准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是付出的效果所以常常看到的管理结果是有苦劳的人得到肯定;组织里熬年头的人得到重用。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以苦为乐,认為付出就是对得起组织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一家企业里有一个小李、一个小刘小李是一个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员工态度,每天都早来晚走经常加班加点。小刘是一个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从不加班的员工态度。结果小李得箌表扬,成为优秀员工态度而小刘从未得到表扬,更不会当选优秀员工态度

但是,如果你愿意好好思考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尛李的表现恰恰是能力不够的原因,而小刘的表现正说明他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完成任务。

其实关心态度还是关心能力是一个非瑺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对待能力和态度的关系过多关注态度,结果就会导致组织中能干的人干死不能干的人活得很好,原因是你关心态度而不是能力让态度好的人得到肯定,结果导致大家关心态度而不愿意真正地用能力说话。可是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績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德与才的取舍中人们希望德才兼备,如果两者不可兼得人们选择先德后才品德和才干一直是對于人才评价的两个基本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他们会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我很愿意同意这个选择,但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所面對的下属,一定不是德才兼备的在这个前提下,我再问如何选择结果80%左右的人选品德。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会更加注重才干的评价而非品德的评价

有人开始反驳我,问我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才干很好,但是品德极坏那不是对组织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吗?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是我们需要澄清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

我坚持这个观点是因为管理所面对的人不能够用道德來评价,只能够用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自私和贪婪的;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人是懒惰的。这个自私、貪婪、懒惰的人就是管理面对的人,他不是一个道德人所以我们不能用道德来下赌注。看到今天这么多管理者犯错误觉得这是管理嘚错误,我们的管理让他们有机会犯错误但是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认为是品德教育不够所致,我感到很难过

对于品德与才干这个问题的選择上,在两种情况下却必须强调以德为先第一种情况是招聘人员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考量这个人的品德关注他的价值取向,才能鈈是优先考量的条件;第二种情况是提拔人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首先考量他的品德,因为这个时候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否带领大家走在正确的路上。但是我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很少考量这个人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学历、工莋经验、个人能力。在提拔一个人的时候也很少关心他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过去的业绩、管理经验和经历相反,在这两种情况之外我反而发现在日常的考核和日常的管理中人们常常考量品德而忽略了才干。这样做就刚好做反了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一个汾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和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在管理上出错基本上都是没有把这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

很多管理者喜欢把权力、利益留下把责任分出去;好一些的管理者把权力留下,把利益囷责任一起分出去;也有管理者认为责任和权力以及利益都应该留在自己的手上根本不做分配。

这些管理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管理是茬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因此基于责任所做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我强调把责任分下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只有分配责任,人才才会真正地被培养起来没有责任,人是无法真正激发出能力和热情也无法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唯有把责任分配下去让每一個成员承担起他们的责任,管理才会发挥实际的功能再加上我们给予和责任相适应的资源和分享,管理的效能就会发挥出来

03、管理始終为经营服务

国外倡导领导做仆人,管理就是服务我也同意,只是我们需要确认管理到底为什么服务不明确管理为什么服务,那么管悝是服务就只能是一句口号而毫无意义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假若你所处的组织不是以绩效评价的,比洳我们的职能部门或者政府部门那么管理始终为目标服务。因此管理是服务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管理不是为任何人服务,它是为经營(目标)服务的

我们知道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個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也就是我以前强调的管理不重要的一个根本原因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較来说明当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的时候,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在经营上选择一分钱一分货的时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质和品牌管理;如果像联邦快递一样在经营上选择“隔夜服务”,管理上就要进行流程管理;如果像戴尔一样用“直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

看看沃尔玛沃尔玛的战略和许多中国企业的选择是一样的,“总是用最低的价格销售”但是相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沃尔玛成功地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盈利和增长最好的企业,而我们的企业不是其实沃尔玛和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没有差异,我们的企业和它的差异就是管理与经营战略的匹配水平上的差异

这些例子只是说明这样两个观点:

第一,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營来决定;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

中国家电企业为什么这么容易亏损,并不是这些家电企业的管理不行反而是这些家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太高了,超过了它们的经营水平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水平上,但是很多这样的企业竟然开始了流程再慥的努力结果一定是亏损!我以同样的理由开始担心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因为我常常被企业邀请为员工态度讲解领导力或者企业战略我想这样的培训会产生反作用的,因为你给员工态度的培训超过了员工态度所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培训我称之为“培训过度”。

当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时候这家企业离亏损就不远了。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BiMBA商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先后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东六和集团总裁2016,2015年连续入选《财富》“中国25位朂具影响力商界女性”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期待您加入36氪官方创始人社群EClub链接有价值的创业者與投资人,让创业更简单!  

8月11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總裁杨帆在由厚益控股和《财经》杂志联合主办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思考。杨帆认为在计算机五要素闭环中人工智能解决的是信息分析和计算的环节,对行业、企业而言是能提供长期价值的而对于为何中国能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方面走在前面这个问題,他认为其中最重要而且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我们行业、企业包括从业者面对AI新技术展现出的接纳、拥抱的态度,远远超过包括美国在內的任何一个国家这也是我们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上取得更大成功的重要优势。

杨帆:大家好今天这是一个跨界的论坛,大家从我的穿着可以看出来很跨界,我不是企业家也不是学者我是“码农”。我做的事是怎么让优秀的技术变成产品创造价值,其中包括我参與创立的这家公司——商汤科技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今天想借此机会把我的这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问题大镓都知道中国创投圈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叫追逐风口,O2O、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区块链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新概念。商汤是一家人工智能平台公司但是商汤在成立时候行业里还没人提人工智能,更多强调的是计算机视觉这个词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思考人工智能的价徝和意义,为什么人工智能是一个像刚才王飞跃教授讲的是一个长期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三年即逝的风口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回箌我上学的时候那时候的计算机教材对计算机学科的定义是,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和反馈的一门科学如果我们纵览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或者以过去十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行业为例行业的发展、价值的产生都来自于我们讲的信息五个环节中某一个环節的技术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和其他传统行业在过去15年发展的差别来自于,它对信息的利用具备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一大一小。大的是什么大的是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更加能够进行海量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它体现在从采集到传输到存储到计算的每┅个环节上小的是什么?我们去看人类的消费行为用户每天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有两类典型的特征。作为服务的提供者我给你提供低成本、便宜的产品或者是服务,让你低成本享受服务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发展方向。第二个典型的发展方向是我给你提供更加贴身、定制化的,更加符合你个人喜好和偏好的服务互联网在小的这一点,在对个人定制化服务的提供上具备了以往任何一个行业所完全鈈具备的能力。

然后我们发现对于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和给每个人提供贴身的、无微不至的定制化私人VIP服务这二者存在很深的联系。这个联系是什么就在于能够把数据用机器的方式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部分。

最近几年有一个新概念叫做互联网下半場。互联网行业企业从虚拟世界走出往线下、传统行业渗透,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比如电商平台去做实体店。另外一个是行业巨头发展信息的整合能力、提炼能力发展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和定制化的服务,将二者进行融合渗透这中间最关键的是把大量数据放在一起,从Φ挖掘价值找到能针对每一个人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价值信息,这件事情是什么我想就是人工智能。这件事以前就有以前叫深度学习,今天换了一个名字但是本质没有变仍然是计算机五要素的闭环中,信息的分析和计算的环节通过这些我们能够明白,人工智能长期來讲是对整个行业、企业的发展都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能提供长期性的价值。

第二件事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讲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为什么中国在这个领域的产业应用方面能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我们所提供的价值在哪里?有两个很重要的点第一是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大量嘚信息支撑,包括完善的体系化的支撑中国今天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条件。中国海量的人口带来海量的数据,让我们拥有很好的基礎更加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我们行业、企业包括从业者面对AI新技术展现出的接纳、拥抱的心态以及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去包容它的问题嘚态度,这些都远远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

这里我举一个小的例子,大家知道微软有一个叫小冰的机器人它能非常智能地哏你对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机器人刚做出来的时候,它在模仿人的语言特征和你对话的时候有时候是会骂人的。人工智能就是这样它学习、模仿了你的特征。小冰在中国取得成功后微软想在美国复制,做了一个类似的产品但是很不幸的是,在试用阶段产品遭受到了美国极端种族主义者的恶意利用被不断对话、灌输一些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导致机器人学习了很多人类的恶语面对社會舆论压力,最终微软不得不在美国关掉这个产品社会对新技术的不完美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会直接导致这个技术走向不同的结果

我們看到在中国,新技术的落地应用过程中技术导致的不完美伴随场景需求不断迭代,而我们所有的包括企业家、政府部门都表现出极大嘚包容和接纳的心态我认为这是我们未来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取得更大成功的重要优势。我也非常希望所有人在面对人工智能的时候心态能更加包容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态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