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的兵去通化127部队什么部队了

强龙历史网中国最全面的历史网站
喋血通化:1946年投降日军通化暴乱 八路军和朝鲜兵联手镇压【图
编辑:强龙小编admin
评论:189条
强龙历史网:喋血通化:1946年投降日军通化暴乱 八路军和朝鲜兵联手镇压【图】孙耕尧是这次暴乱的核心头目之一,日伪时期曾任通化地方职员训练所所长。1944年自办通化王道学院并任院长,在14年日本奴化思想的浸淫下,孙耕尧积极宣扬&日满一家,民族和谐&的思想,热衷于为日伪政权效力,人称&二鬼子&。 而暴乱的另一核心头目是藤田实彦,化名&田友&,曾任日本关东军125师团参谋长。日本投降后,藤田实彦逃匿到通化石人矿区潜伏,躲过一劫。1945年12月,藤田实彦加入国民党,在通化市民中影响很大,被称为&带胡子的大佐&。 位于东北长白山南麓的通化,南部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煤、铁、森林等资源丰富,也是东北&三宝&,人身、貂皮、鹿茸的故乡,这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在军事上,进可出东北松辽平原,退可守长白山天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日本关东军在《满鲜方面对苏作战计划要领》中这样写道,&即使放弃满洲四分之三,也要确保通化这个战略要地&。1945年8月,苏军对日宣战后,大批关东军主力部队开始向通化转移,日本关东军更是将司令部和满洲国国都由新京长春迁往通化。通化成了日本在东北的最后堡垒。日本投降后,数以万计的日本军人一部分返回了日本,一部分则留在了通化。据日本人统计,到1945年底,聚集在通化的日本人已经达到22432人。大部分是官员、军人和商人,还有28家株式会社,几家医院、学校和妓院。大量日本人滞留在通化,为后来的暴乱埋下了祸根。当时国民党在通化没有一兵一卒,无法与共产党正面对抗。于是,国民党想利用聚居在通化的日本人,对现实生活不满和不甘心失败的心理,发动武装暴乱。推翻刚刚建立的共产党政权。在国民党辽宁省党部主任李光忱,一手策划下,由日本和国民党双料特务近藤晴雄,从沈阳来到通化,秘密联系了当时任国民党通化市党部书记的孙耕尧,传达了辽宁省党部关于配合国民党正规军,在通化举行暴动的决定。
强龙网 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
【强龙历史网:文化新闻综合网站】声明:强龙历史网:转载本文仅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广告合作QQ:
广告合作QQ:
广告合作QQ:
强龙历史网()集安市强龙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链接,广告业务QQ:
强龙历史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开原综合信息网——开原历史——开原大事记(公元1941——1950年)
行业在线:
组织团体:
生活频道:
--&& 开原大事记(公元1941——1950年)
 开原地图:
 开原历史、大事记:
 开原疆域、行政建置:
资料添加整理中……
开原大事记(公元1941——1950年)
中华民国30年(1941年)
7月1日 全县划为两个街和37个行政村。同时,全国性的区域调整,全国由原有的18个行省又新增设1个四平省,开原县隶伪四平省。并将吉林省伊通县所属之莲花村划归开原县管辖。
中华民国31年(1942年)
2月9日 日伪当局公布《劳动者紧急就劳规则》,从此,到处抓“劳工”。
中华民国32年(1943年)
日伪当局将司法部所属行刑司改为司法矫正总局,在开原街设立矫正院1处,正副院长都是日本人,并附设狼狗圈1处,如有不服从日伪当局领导或流露出不满情绪的人,被定为“政治犯”或“思想犯”抓进矫正院进行“矫正”。
中华民国33年(1944年)
开原县两个街,37个行政村,归并为两个街,24个行政村。
中华民国34年(1945年)
1月 开原、昌图两县协商决定,将开原县的东北村划归昌图县.昌图县的通江口村划归开原县管辖。
7月、9月 开原涨两次大水,冲毁耕地13916亩,冲坏桥梁15座。
8月15日 祖国东北光复后,开原县由地方士绅组织成立升原县治安维持会,王用宾(士绅)为委员长,周家弼(伪县长)为副委员长,伪县公署各科科长为委员。地主、豪绅、警察、特务相继加人入,实为伪政权改头换面的组织。
8月22日 苏联红军1个团进驻开原县城,日伪军被缴械,日伪的全部物资仓库被苏军接收。
9月底 东北人民自治军二十四旅六十八团在开原组建。建成后全团4000人,设4个营。政委梅胜威,副团长高恒。
10月10日 东北人民自治军军区党委,以辽宁行署名义临时委派张恕任开原县县长。l1月2日 中共辽宁省工委书记白坚派孟宪民到开原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主持县政(张恕调省),并开始组建开原县政府。郭培德任保安团副团长。当时的县政府内设秘书室、民政科、财粮科、建设科、教育科、司法科、公安局等办事机构。
11月12日 东北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东北地方法币,1元券、5元券、10元券,同时在开原市面流通。
11月中旬 王树人调来开原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县长。
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对县政府、保安团等机构进行整顿.将县政府由200多人,精简到40人。将保安团由1000多人,精简到500人,将警察局人员集中进行整训,对罪大恶极的伪警务股长黄克俭、伪司法股长王国栋等进行了镇压。
12月上旬 龚有源调来开原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刘希文任副书记。开始组建中共开原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及县保安团。龚有源任县工委书记兼保安团政委,刘希文任县工委副书记兼工作团团长,卢祥钧任保安团团长。县工委下设:秘书室、组织部、民运部。县工委决定:全县设立7个区。一区开原老城,副区长赵晋英;二区新开原,区长景明;三区尚阳堡,区长张长智;四区嵩山堡,区长秦晋;五区下肥地,区长谷昆;六区八棵树,区长潘良甫;七区威远堡,区长王爱民。
12月21日 国民党中央银行在东北发行九省流通券,同时在开原市面流通。
中华民国35年(1946年)
1月 中共开原县工委在开原老城中学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有知名人士霍在霄、士绅王用宾、王希久、中学教员刘鸣岐等20多人参加。县工委副书记刘希文作形势报告,副县长孟宪民作关于团结知识分子政策的报告,同时成立了参议会,选举王用宾为会长。会上,还通过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减租减息的方案。
同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王英敏(又名王文泗)到开原组织国民党开原县政府和警察局。指派王英敏为县长。当时开原存在两个县政府。
3月 县人民政府在开原老城召开有2000多人参加的公判大会。镇压了伪督察局特务警长肖振刚、刘青山、伪警尉郭玉山等。之后,在新开原也召开了公判大会,对伪开丰铁路总经理、汉奸于士才、伪检察官潘洪生等也予以镇压。
同月 五区区长谷昆,召开各村、电、牌长及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共300多人参加,重点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建立区、村政权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建立健全人民自己的武装力量保卫人民政权。到月底,五区区中队已发展到100多人。
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员会建立。县委书记龚有源,副书记刘希文。
3月上旬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把县保安团改为县大队,政委龚有源,副政委张学柯,大队长卢祥钧,副大队长郭培德。
3月12日,苏联红军撤出开原。当晚,县大队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二十四旅配合下,摧毁了国民党县政府,解除其所有军、政人员的武装,共缴获各类枪支50多支,子弹3000余发,手榴弹100余枚,逮捕了国民党开原县长王英敏。
3月27日 国民党新一军侵占开原县城。中共开原县委、县政府及县大队,按上级指示,于2日晚分别转移到清河沟的八棵树、新边、李家台及柴河沟的柴河堡、靠山、上肥地、下肥地、黄旗寨一带东部山区打游击。同时撤销一、二区,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4月初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曾也石到开原县任县长。重新组织国民党县政府。县政府设秘书室、会计科、民政科、财政科、教育科、建设科、军事科、警察局等。并在县内国民党统治区设两个街、24个乡。后又改设4个街、22个乡。
5月5日 中共开原县委隶属中共辽宁二地委(驻西安,今辽源市)领导。
6月 县长王树人调任辽宁第二专员公署副专员,孟宪民接任县长。
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派警卫队长杨元俊带1个排的兵力.护送县长孟宪民去通化参加辽宁省政府召开的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如何开展对敌斗争的重要会议。途经清原县草市时与当地土匪100余人发生了激烈战斗,击溃了土匪。
7月 三区区长张长智.在耿王庄附近,被近十倍于己的反动保安团包围。县委书记龚有源派杨元俊带领县大队1个步兵班、1个机枪组去救援,经过激烈战斗后,终于胜利突围。
8月 开原霍乱病流行,全县共死亡3000余人。
10月上旬 县委书记龚有源、县长孟宪民去通化参加辽宁省工委召开的群众工作会议。同月 苏联红军在东北发行红军票,有l元、5元、10元、100元。同时在开原市面流通。
同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艾善甫任开原县长。
11月初 国民党军4个师配以清剿队、保安团等向开原东部山区进攻。中共开原县委、县政府决定除留下五区区长谷昆带一部分区中队在东部山区继续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外,其他各区干部随县党政机关和县大队全部转移到通化地区八道江整顿待命。
同月 开原、清原及沈铁抚联合县的县大队向通化转移,途经五风楼时与国民党军发生战斗,激战一小时后,三纵九师前来救援,打垮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并缴获大量武器。
12月9日 中共开原县委、县政府、县大队和沈铁抚联合县互相配合.由通化转回开原境内。
12月10日 开原县大队和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联合攻打占据黄旗寨的敌人,打死打伤敌自卫团3人,俘敌10人。第三天又在柴河地区的吕屯消灭敌保安团40余人。同月 中共辽宁二地委在李家台召开干部会议,讨论开辟重点地区的工作方针。在清河沟广泛地开展游击区的工作。
中华民国36年(1947年)
1月8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布告: “伪满洲国发行的货币,100元券、10元券、5元券,自即日起一律停用”。全县按此布告执行。
2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王心波任开原县长。
3月 县委、县政府回到八棵树、李家台一带继续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开展游击战争。
同月 县大队配合辽宁第二军分区独立团捣毁四区嵩山堡国民党保安团(土匪队〕据点,抓获匪首仁义等60余人,处决了罪大恶极的首要分子10人,其余的教育释放。
4月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对全县10个伪自卫团的400多人,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召开自卫团家属会议。宣传人民政府“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受奖,带枪投诚者奖励500元”等政策,号召其家属各自找回亲人。不久,伪自卫团就自行解散了。
4月29日 县大队配合辽宁第二军分区部队再次打掉国民党军队设立在黄旗寨、下肥地的两个据点,收复该地区。
5月 中共开原县委针对国民党特务组织活动猖狂造谣惑众等情况,决定恢复和发展锄奸反特组织,组成5个锄奸反特小组,加强情报工作,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
6月6日 在夏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与国民党新六军一部及交警纵队,在八棵树一带打了1次阻击战,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八棵树等地。
同月 东北民主联军一部,攻进开原县城,守敌2000余人,向沈阳方向逃窜,几天后东北民主联军撤离县城。
6月25日 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八师二十二团奉命阻击增援四平的国民党军。东北民主联军排长陈树棠率一排三班于八棵树东南制高点366高地与国民党新六军一六九师五零六团打了一场争夺战,民主联军坚守阵地两昼夜,击退国民党军七次进攻,打死国民党军60余人。27日,国民党增援部队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再次包围东北民主联军阵地,于下午1时50分,陈树棠为掩护4名战士转移,腹部中弹,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围上来的国民党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7月14日 五区区长谷昆率区中队20多人,到上顶子村发动群众建立农会。进行“二五”减租,镇压了恶霸地主韩永泰。
同月 县政府在新边第一次动员参军,在仅有300户的村就有60名青年报名参军,县长孟宪民亲自为新兵牵马戴花。
同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秦祥徵任开原县长。
9月28日 县大队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八师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于红花甸设伏,当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零师三九零团从西丰县郜家店方向败退走进红花甸东北民主联军埋伏圈时,经半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打死国民党军数百名,国民党军1000余名,全部被歼灭。
9月30日 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八师一个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兵分四路包围了国民党五十三军驻刁皮屯的一个营。 从10月1日凌晨1时开始进攻,到下午2时,固民党军一个营400余人,全部被歼灭,八棵树人民获得了彻底解放。
10月2日 县大队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主力部队,在威远堡南山设下埋伏,堵截从西丰败下来的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一六师、一三○师。当国民党军进入埋伏地带时,被东北民主联军包围,全部歼灭,活捉国民党五十三军——六师师长刘润川、师参谋长吴贺生及1名副师长、6名正副团长,缴获枪支弹药、轻重武器不计其数。
同月 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县委、县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工作团,在县长孟宪民、工作团长刘希文率领下,到六区耿王庄进行土地改革。经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查明了勾结并依仗国民党势力,残酷迫害农民,破坏土地改革的恶霸地主“阮家五虎”的罪恶事实。经过群众批斗,依法处决了大虎阮少棠.二虎阮少丰及黄福宽等3人,为地方除了大害。
11月 国民党军向开原东部山区八棵树、新边一带进攻。开原县政府及县大队撤至西丰县老营场。此时在押犯30人暴狱逃跑,被县政府司法股长葛彬带人平息(打死3人,逃跑2人,其余全被押回)。
12月 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和省、地委土地改革会议精神与土改中几个补充规定,对八棵树、李家台、新边等19个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至1948年春结束。同年冬 开原全境下大雪,平地雪深l米左右。
中华民国37年(1948年)
1月 经省委批准,刘希文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龚有源书记离任。
2月5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布告,责成东北银行发行票面1000元地方流通券,并从即日起在开原市面流通。
2月上旬 县大队已发展到2000多人,组建为1个团,下设3个营。这支队伍在配合野战军解放开原战斗中做出了贡献。
2月21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在开原一次小型战斗中歼灭国民党新六军二十二师、新三军十四师、暂编五十九师各一部,打死打伤国民党军1500余人。人民解放军伤亡432人。
2月27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三纵队、四纵队、十纵队的部分师团及独立第四师李红光支队等围攻开原县城。占据在开原县城的国民党军五十三军暂编三十师一团及清剿队、还乡团等共3000余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于27日晚21点战斗结束,全歼国民党军。国民党开原县长秦祥征逃跑。开原县城彻底解放。
同月 为缅怀解放开原而牺牲的64位烈士.子站前街新华路南修建一处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
同月 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决定建立开原县妇联组织,张维奇任妇委书记。
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建立县工会,由县委书记刘希文领导。
月底 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到3月中旬,全县农村共恢复和发展小学326所,在校学生29043人;城镇恢复学校9所,在校学生5128人,全县有教职员工698人。
3月 县政府在腰寨子召开公判大会,处决了恶霸地主陈子衡、副村长金明、伪自卫团长吴连科、地主走狗蔡胜全等4名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
同月 建立开原县商务会,并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4月1日 根据东北局指示,县委先后举办三期青年训练班,参加受训人数482人,结业后都参加了工作。
4月11日 县委召开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大会,按县委对春耕工作的部署,尽快转入春耕生产。总的方针是:“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增加生产”。
6月 县公安局、县税务局和解放军三纵队的保卫部门共同组成中固检查站,堵截特务、坏人,防范破坏活动。先后被堵截的有:从铁岭派来的王小九等5人。身带毒药,企图进入开原,向水井投毒;昌图县的王淑兰在沈阳受特务机关训练后欲回昌图进行收集情报活动;受国民党军二十六师政工队派遣的缪玉珍打算进开原境内收集情报,都被检查站——查获。
7月27日 行政区划变更,开原县隶辽北省领导。
8月8日 县政府增设民族科。
1l月3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令,所有流通在东北市面的国民党发行的蒋币,一律停止使用。开原县银行按此令执行。
同月 行政区划变更,由昌图县划回开原县两个区71个村。
12月6日 开原县对区划进行了调整,全县设12个区。一区开原老城,二区新开原,三区大台,四区嵩山堡,五区下肥地,六区八棵树,七区尚阳堡,八区旺哆罗束,九区威远堡,十区小湾屯,
十一区庆云堡,十二区中固。全县总户数为74225户,总人口为369598人。
同年 由于高粱、大豆受虫害,受灾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以上,开原农业生产减产八成。
中华民国38年(1949年)
1月3日 根据省公安厅关于“特殊营业管理”的指示,县政府责成公安局对从事各种特殊营业者进行了重新登记。全县共有旅店业80家,影剧院2家,茶社26家,刻字业19家,印刷业8家,电料业6家,照像业5家。马车600台。分别组织了同业公会进行管理。
同月 张健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原县委书记刘希文离任。
2月13日 县委召开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县劳模代表16人,区劳模代表317人。
3月 县委决定,在各区正式组建区委会。
4月 县政府发放土地执照,确定土地所有权。
5月 经中共辽西省委批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开原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工委),负责人陈海涛。
同月 开原县开展反动党团登记工作。
5月15日 辽北、辽西两省合并,改称辽西省,开原县隶辽西省。
6月6日 遵照辽西省人民政府(民字第20号)令,将开原县政府改称开原县人民政府,区政府改称区人民政府。
7月5日 根据上级指示,将司法科改为开原县法院。
8月1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布告:“自8月1日起至9月15日止,对红军票实行登记兑换”,开原县银行即按布告规定执行。
9月 撤销民运部。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原县城举行万人庆祝大会。
10月11日 经辽西省委批准,组建开原县总工会。
10月26日 开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同月 县人民政府增设劳动工薪科,后改为劳动科。1975年9月改为劳动局。
同月 县人民政府增设武装公路科,后改为开原县人民武装部。
同月 开原县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将开原县商务会改为开原县工商业联合会。
11月1日 徐健之任开原县长,原县长孟宪民离任。
12月 根据日和12月2日东北局组织部和辽西省委组织部分别发出的《关于在12月底以前一律把党公开的通知》,开原县委经过试点,逐步把党公开,并遵照“公开、积极、审慎”的建党方针进行公开建党。到年末共发展党员779名,建立党支部74个。
同年 中共开原县委在开展建党工作的同时,认真地开展了建立农村政权工作。全县12个区,329个村都建立了村行政委员会。村委会由7—9人组成。有村长、文书、财粮、民政、公安(武装)、文教、交通、妇女主任等。
1月 开原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将开原县妇女委员会改称开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2月 开原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
3月7日 开原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放地照工作的指示》,决定在春耕前普遍发完土地草照,并重点完成发放全县一等村的正式地照工作。
3月13日 开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同月 增设开原县合作总社,后改为县供销社联合社。
同月 县委书记张健离任,县委副书记谷昆主持县委工作。
4月中旬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原县开始宣传贯彻与执行了婚姻法。
5月19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领导讲话精神,并研究了以下几项工作:①抓好包耕、代耕、助耕工作。②抓好合作社工作。③抓好党支部工作。④抓好团的工作。
6月 中共开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
同月 农业科改为农林科。1986年1月改为农业局。
同月 粮食科改为财粮科。1954年7月改为粮食局。
7月 财政科并入财粮科,后改为财政税务局。1985年3月改为财政局。
同月 建设科改为地政股。后改为建设局、建设委员会。1985年3月改为开原县城乡建设局。
8月 县长徐健之离任。副县长仇鸿钧主持县政府工作。
9月1日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干部会议。主要部署反对美帝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到日,全县参加和平签名的人数共299105人,占全县总人数的76%。
同月 开原县人民监察委员会成立。1955年4月撤销。后又成立人民监察科、经打办。后改为监察局,
10月中旬 县政府组织动工修建开原二寨子飞机场。共动员7期民工,近10万个工作日,大车113辆。年底基本完工。
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开原县同时开展了以扩军为中心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10月26日 县委召开全县村以上干部大会。到会881人。会上,县委进行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
11月3日 开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11月7日 各区村党政干部一齐行动,认真贯彻县人民代表会决议案。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活动,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从10月25日开始,全县已有3000多人报名参军。参加赴朝志愿军2986人,担架兵1477人,汽车司机159人,大车夫23人,翻译169人,公路抢修队员148人,勤杂人员28人。
12月 县内各医疗单位接收治疗志愿军伤员416人,治疗病员431人。
12月15日 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同年 中共开原县委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一步开展了组织互助组工作。在1949年21个临时互助组的基础上,1950年又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1136个。参加农户共2422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9.9%。
数据主要取自于《开原县志》
开原地方志办公室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
部分内容有删改
扫描、校对、整理:吕涛、吕明月
二零零四年一月
辽宁·开原
网站热线:
E-mail:master2013吉林通化6536779分队是什么兵种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武装警察部队
我觉得他应该不会原谅你,因为你太让他伤心了,如果你要去的话,最好先跟他说一下,不要轻易就去,路线上楼已经说了
部队哪有什么对外电话!只有等他打回家啦
它是消防兵的
一般来讲,军队内部都有自己的电话,号码比较少,属于内部使用电话,往外面打地方线,需要在自己的号码前加自己单位统一制定的号码.现在基本上都是自动交换机.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开原历史大事记_开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4,133贴子:
开原历史大事记收藏
这个贴子可能不会很吸引吧友们的关注,但我还是要发出来,只希望做为开原人的我们更加了解一下家乡的历史。2楼开整!
金扎医疗器械进销存软件 通过GSP验收
开原大事记(公元1601——1800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 努尔哈赤统帅满洲兵四万征开原。明总兵马林、副将于化龙、权开原道事推官郑之范、参将高贞、游击于守志、守备何懋官战死,开原被攻下。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开原为清所辖。清崇德三年(1638年)清政府令从凤凰城修筑柳条边到开原东威远堡。顺治五年(1648年)清政府令又从开原东威远堡修筑柳条边至山海关。东西两段全长950公里,初设16个边门。开原境内设英额门、威远堡门、法库门等3个边门。康熙三年(1664年)开建县。当时开原共有5439户,42699人,满族、汉族各一半。所辖疆域:县治东至耿王庄,东南至马家寨,南至山头堡,西南至辽河外33公里,西至辽河外30公里法库附近,西北至古城堡,北至马千总台,东北至威远堡。城守尉辖:东至耿王庄,东南至英额门,南至懿路,西至彰武台,北至马千总台。康熙九年(1670年)政府令又从开原县威远堡至吉林之法特哈修筑柳条边,简称新边。开原县为边里.昌图、康平等地为边外。出人边门经检查方准出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原把境内各村屯划为20个社,社下设乡,管理地方事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开原县事刘超凡主持第一部《开原县志》编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隆帝祭永陵、福陵、昭陵后,游阅开原。因开原无城,拨款准予建开原老城,乾隆四十七年竣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知开原县事白山明亮主持第二都《开原县志》编写完毕。同年,于开原城街中心修钟鼓楼一座,移崇寿寺铜钟悬于楼上。
开原大事记(公元1801——1900年)道光三年(1823年)因开原城日见毁坏,城西南隅墙倒数丈,压死十余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原老城地震,三级,人畜无伤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冬,开原地震,微震,人畜无伤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河、寇河涨大水,庄稼淹没一半以上。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开原大风雨,连日不止,损坏庄稼大半。道光三十年(1850年)开原地震,人畜无受害。咸丰二年(1852年)增设马千总台边门,由威远堡边门管辖。咸丰五年(1855年)开原人民遭受瘟疫灾害。咸丰六年(1856年)开原连日大雨,河水泛涨,平地深尺余,淹没庄稼一半以上,损坏房屋,淹死人畜很多。咸丰七年(1857年)知开原县事完颜氏全录主持第三部《开原县志》编写完毕。咸丰九年(1859年)开原大旱。同治元年(1862年)开原大瘟疫。同治八年(1869年)因钟楼毁于火,又重修一次,铸铜钟一口,悬于楼上。光绪元年(1875年)开原老城地震,五级,崇寿寺塔上铜版震落。同年八月,开原大雪。光绪五年(1879年)开原在学署地创办龙岗书院。光绪九年(1883年)五月开原大雪。光绪十五年(1889年)五月 开原刮大风。天色黑暗,有些大树被折断。
开原大事记(公元1900——1910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原大瘟疫。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原辽河涨大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办学堂。开原县创立第一所两等小学堂。九月 日俄战争结束后,东清铁路转让给日本。由于日俄战争和兵匪抢劫,此时县内一些地方,房屋一空。十月 开原县创设师范传习所、劝学所及设立四乡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法库县设治,将开原县辽河以西之地划给法库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人在开原孙家台设置满铁附属地, 割去开原县土地l84505万坪(折6.1平方公里)。三月 开原设邮政局。同年 开原县又创办第二所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知开原县事保清主持第四部《开原县志》编成。二月 开原设电报局。同年 开原县设女子小学堂及宣讲所、教育会,创建八旗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二十七日 开原县成立城乡议事会,在县城内设自治公所,城外分四镇八乡。同年开原县创立简易师范学堂,并附设补习科。同时,成立女子初级师范学校。同年秋 开原辽河涨大水。同年冬 开原鼠疫盛行,死人甚多。
开原大事记(公元1910——1920年)宣统三年(1911年)吉林省伊通县划人开原县19个村屯,此时全县共有445个村屯。10月 辛亥革命成功,清朝灭亡。开原县建立了政权,知县改称县知事,撤销旗署,一切行政事务归县公署。开原县先属奉天省,后改隶辽宁省。同年 开原县创建县立师范学校并附中学。同年秋 开原雨后冰雹,树木尽折。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 县公署将劝学所并入教育会。中华民国2年(1913年)8月 县公署又添招两级师范。9月 县公署又招一级师范讲习科。中华民国5年(1916年)4月 开原县创办县农业试验场,共分五科:①农艺,②园艺,⑥蚕桑;④果树;⑤森林苗圃。附设林业传习所两班。同年 开原县成立职业中学(农科、畜科)。中华民国6年(1917年)5月 开原县创办国民学校。同年 县知事章启槐主持编完第五部《开原县志》。同年 辽河、清河、寇河涨大水,沿河两岸的房屋被冲毁很多,庄稼被淹没一半以上。中华民国7年(1918年)开原县办理清乡,改保卫团为保甲,10家为l排,设排长l人;10排为1甲,设甲长2人;10甲为1保,设保长2人;办理地方事务。同年 开原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中华民国9年(1920年)8月 开原雨后冰雹。
开原大事记(公元1920——1930年)中华民国13年(1924年)2月 实行新学制,开原县改招新制一级初中。中华民国14年(1925年)清原县设治,将大孤家子至英额门一带划归清原县。11月 开(开原)丰(西丰)铁路石家台至开原老城间通车。同年 开原县成立女子初级中学。中华民国15年(1926年)5月 开原石家台至西丰间全线通车。同年开原大旱。中华民国16年(1927年)7月 开原县招第一级新制师范。同年 开原县成立私立文光女子初中。中华民国17年(1928年)7月15日 开原县公署进行一个多月的大搜查,名义上是搜查匪盗、无业游民、黑人、黑户,实际上是借机敲诈勒索,平民百姓深受其害。中华民国18年(1929年)3月 开原县立高级中学及县立师范学校成立,并改建县立初级中学、县立职业中学、县立女子初级中学、私立女子中学。4月 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秋 开原涨大水,损毁庄稼大半,冲坏城南公路木桥、开丰铁路大桥、马市堡桥、威远堡桥,交通中断。同年 开原县县长李毅主持编写第六部《开原县志》。翌年 第六部《开原县志》编成。中华民国19年(1930年)开原县成立女子师范。
开原大事记(公元1931——1940年)中华民国20年(1931年)9月20日 日本军侵占开原县城,开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此时,开原县隶辽宁省,全县共划9个警察区,166个行政村,47418户,312415人。10月1日 开原县地方治安维持会成立,佟玉墀为委员长。10月12日 改为开原县地方自治委员会。中华民国21年(1932年)3月 开原伪县公署成立,隶奉天省。县境内设9个行政区,166个主村,279个副村。47797户,290460人。中华民国22年(1933年)全县有师范两所.高中两所.初中两所,实业中学1所,私立中学1所,县立小学9所,区村立小学309所,私立小学1所。中华民国24年(1935年)开原县伪县公署将166个行政村归并为78个行政村。中华民国25年(1936年)开原县撤销石家台、义和、孙家台3个村。划给法库县1个辽滨村。划给铁岭县1个丈沟子村。全县剩73个行政村。中华民国26年(1937年)开原县成立省立开原国民高等学校、省立开原初级中学、县立开原初级中学、县立开原初中附属新制师范。中华民国27年(1938年)开原县成立省立开原女子初中、省立开原师中。中华民国28年(1939年)开原县改设省立开原女子国民高等学校、省立开原女子初级中学。3月 伪县公署由开原老城迁至开原街。中华民国29年(1940年)10月1日 日伪当局搞临时国势调查,开原县有57847户,365708人。同年 日伪当局公布《国兵法》,从此,开始挑“国兵”。
开原大事记(公元1941——1950年)中华民国30年(1941年)7月1日 全县划为两个街和37个行政村。同时,全国性的区域调整,全国由原有的18个行省又新增设1个四平省,开原县隶伪四平省。并将吉林省伊通县所属之莲花村划归开原县管辖。中华民国31年(1942年)2月9日 日伪当局公布《劳动者紧急就劳规则》,从此,到处抓“劳工”。中华民国32年(1943年)日伪当局将司法部所属行刑司改为司法矫正总局,在开原街设立矫正院1处,正副院长都是日本人,并附设狼狗圈1处,如有不服从日伪当局领导或流露出不满情绪的人,被定为“政治犯”或“思想犯”抓进矫正院进行“矫正”。中华民国33年(1944年)开原县两个街,37个行政村,归并为两个街,24个行政村。
中华民国34年(1945年)1月 开原、昌图两县协商决定,将开原县的东北村划归昌图县.昌图县的通江口村划归开原县管辖。7月、9月 开原涨两次大水,冲毁耕地13916亩,冲坏桥梁15座。8月15日 祖国东北光复后,开原县由地方士绅组织成立升原县治安维持会,王用宾(士绅)为委员长,周家弼(伪县长)为副委员长,伪县公署各科科长为委员。地主、豪绅、警察、特务相继加人入,实为伪政权改头换面的组织。8月22日 苏联红军1个团进驻开原县城,日伪军被缴械,日伪的全部物资仓库被苏军接收。9月底 东北人民自治军二十四旅六十八团在开原组建。建成后全团4000人,设4个营。政委梅胜威,副团长高恒。10月10日 东北人民自治军军区党委,以辽宁行署名义临时委派张恕任开原县县长。l1月2日 中共辽宁省工委书记白坚派孟宪民到开原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主持县政(张恕调省),并开始组建开原县政府。郭培德任保安团副团长。当时的县政府内设秘书室、民政科、财粮科、建设科、教育科、司法科、公安局等办事机构。11月12日 东北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东北地方法币,1元券、5元券、10元券,同时在开原市面流通。11月中旬 王树人调来开原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县长。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对县政府、保安团等机构进行整顿.将县政府由200多人,精简到40人。将保安团由1000多人,精简到500人,将警察局人员集中进行整训,对罪大恶极的伪警务股长黄克俭、伪司法股长王国栋等进行了镇压。12月上旬 龚有源调来开原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刘希文任副书记。开始组建中共开原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及县保安团。龚有源任县工委书记兼保安团政委,刘希文任县工委副书记兼工作团团长,卢祥钧任保安团团长。县工委下设:秘书室、组织部、民运部。县工委决定:全县设立7个区。一区开原老城,副区长赵晋英;二区新开原,区长景明;三区尚阳堡,区长张长智;四区嵩山堡,区长秦晋;五区下肥地,区长谷昆;六区八棵树,区长潘良甫;七区威远堡,区长王爱民。12月21日 国民党中央银行在东北发行九省流通券,同时在开原市面流通。
德国的物流咨询公司 法布劳格物流咨询
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月 中共开原县工委在开原老城中学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有知名人士霍在霄、士绅王用宾、王希久、中学教员刘鸣岐等20多人参加。县工委副书记刘希文作形势报告,副县长孟宪民作关于团结知识分子政策的报告,同时成立了参议会,选举王用宾为会长。会上,还通过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减租减息的方案。同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王英敏(又名王文泗)到开原组织国民党开原县政府和警察局。指派王英敏为县长。当时开原存在两个县政府。3月 县人民政府在开原老城召开有2000多人参加的公判大会。镇压了伪督察局特务警长肖振刚、刘青山、伪警尉郭玉山等。之后,在新开原也召开了公判大会,对伪开丰铁路总经理、汉奸于士才、伪检察官潘洪生等也予以镇压。同月 五区区长谷昆,召开各村、电、牌长及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共300多人参加,重点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建立区、村政权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建立健全人民自己的武装力量保卫人民政权。到月底,五区区中队已发展到100多人。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员会建立。县委书记龚有源,副书记刘希文。3月上旬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把县保安团改为县大队,政委龚有源,副政委张学柯,大队长卢祥钧,副大队长郭培德。3月12日,苏联红军撤出开原。当晚,县大队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二十四旅配合下,摧毁了国民党县政府,解除其所有军、政人员的武装,共缴获各类枪支50多支,子弹3000余发,手榴弹100余枚,逮捕了国民党开原县长王英敏。3月27日 国民党新一军侵占开原县城。中共开原县委、县政府及县大队,按上级指示,于2日晚分别转移到清河沟的八棵树、新边、李家台及柴河沟的柴河堡、靠山、上肥地、下肥地、黄旗寨一带东部山区打游击。同时撤销一、二区,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4月初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曾也石到开原县任县长。重新组织国民党县政府。县政府设秘书室、会计科、民政科、财政科、教育科、建设科、军事科、警察局等。并在县内国民党统治区设两个街、24个乡。后又改设4个街、22个乡。5月5日 中共开原县委隶属中共辽宁二地委(驻西安,今辽源市)领导。
6月 县长王树人调任辽宁第二专员公署副专员,孟宪民接任县长。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派警卫队长杨元俊带1个排的兵力.护送县长孟宪民去通化参加辽宁省政府召开的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如何开展对敌斗争的重要会议。途经清原县草市时与当地土匪100余人发生了激烈战斗,击溃了土匪。7月 三区区长张长智.在耿王庄附近,被近十倍于己的反动保安团包围。县委书记龚有源派杨元俊带领县大队1个步兵班、1个机枪组去救援,经过激烈战斗后,终于胜利突围。8月 开原霍乱病流行,全县共死亡3000余人。10月上旬 县委书记龚有源、县长孟宪民去通化参加辽宁省工委召开的群众工作会议。同月 苏联红军在东北发行红军票,有l元、5元、10元、100元。同时在开原市面流通。同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艾善甫任开原县长。11月初 国民党军4个师配以清剿队、保安团等向开原东部山区进攻。中共开原县委、县政府决定除留下五区区长谷昆带一部分区中队在东部山区继续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外,其他各区干部随县党政机关和县大队全部转移到通化地区八道江整顿待命。同月 开原、清原及沈铁抚联合县的县大队向通化转移,途经五风楼时与国民党军发生战斗,激战一小时后,三纵九师前来救援,打垮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并缴获大量武器。12月9日 中共开原县委、县政府、县大队和沈铁抚联合县互相配合.由通化转回开原境内。12月10日 开原县大队和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联合攻打占据黄旗寨的敌人,打死打伤敌自卫团3人,俘敌10人。第三天又在柴河地区的吕屯消灭敌保安团40余人。同月 中共辽宁二地委在李家台召开干部会议,讨论开辟重点地区的工作方针。在清河沟广泛地开展游击区的工作。
中华民国36年(1947年)1月8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布告: “伪满洲国发行的货币,100元券、10元券、5元券,自即日起一律停用”。全县按此布告执行。2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王心波任开原县长。3月 县委、县政府回到八棵树、李家台一带继续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开展游击战争。同月 县大队配合辽宁第二军分区独立团捣毁四区嵩山堡国民党保安团(土匪队〕据点,抓获匪首仁义等60余人,处决了罪大恶极的首要分子10人,其余的教育释放。4月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对全县10个伪自卫团的400多人,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召开自卫团家属会议。宣传人民政府“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受奖,带枪投诚者奖励500元”等政策,号召其家属各自找回亲人。不久,伪自卫团就自行解散了。4月29日 县大队配合辽宁第二军分区部队再次打掉国民党军队设立在黄旗寨、下肥地的两个据点,收复该地区。5月 中共开原县委针对国民党特务组织活动猖狂造谣惑众等情况,决定恢复和发展锄奸反特组织,组成5个锄奸反特小组,加强情报工作,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6月6日 在夏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与国民党新六军一部及交警纵队,在八棵树一带打了1次阻击战,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八棵树等地。
同月 东北民主联军一部,攻进开原县城,守敌2000余人,向沈阳方向逃窜,几天后东北民主联军撤离县城。6月25日 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八师二十二团奉命阻击增援四平的国民党军。东北民主联军排长陈树棠率一排三班于八棵树东南制高点366高地与国民党新六军一六九师五零六团打了一场争夺战,民主联军坚守阵地两昼夜,击退国民党军七次进攻,打死国民党军60余人。27日,国民党增援部队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再次包围东北民主联军阵地,于下午1时50分,陈树棠为掩护4名战士转移,腹部中弹,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围上来的国民党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7月14日 五区区长谷昆率区中队20多人,到上顶子村发动群众建立农会。进行“二五”减租,镇压了恶霸地主韩永泰。同月 县政府在新边第一次动员参军,在仅有300户的村就有60名青年报名参军,县长孟宪民亲自为新兵牵马戴花。同月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派秦祥徵任开原县长。
9月28日 县大队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八师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于红花甸设伏,当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零师三九零团从西丰县郜家店方向败退走进红花甸东北民主联军埋伏圈时,经半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打死国民党军数百名,国民党军1000余名,全部被歼灭。9月30日 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八师一个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兵分四路包围了国民党五十三军驻刁皮屯的一个营。 从10月1日凌晨1时开始进攻,到下午2时,固民党军一个营400余人,全部被歼灭,八棵树人民获得了彻底解放。10月2日 县大队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主力部队,在威远堡南山设下埋伏,堵截从西丰败下来的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一六师、一三○师。当国民党军进入埋伏地带时,被东北民主联军包围,全部歼灭,活捉国民党五十三军——六师师长刘润川、师参谋长吴贺生及1名副师长、6名正副团长,缴获枪支弹药、轻重武器不计其数。同月 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县委、县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工作团,在县长孟宪民、工作团长刘希文率领下,到六区耿王庄进行土地改革。经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查明了勾结并依仗国民党势力,残酷迫害农民,破坏土地改革的恶霸地主“阮家五虎”的罪恶事实。经过群众批斗,依法处决了大虎阮少棠.二虎阮少丰及黄福宽等3人,为地方除了大害。
11月 国民党军向开原东部山区八棵树、新边一带进攻。开原县政府及县大队撤至西丰县老营场。此时在押犯30人暴狱逃跑,被县政府司法股长葛彬带人平息(打死3人,逃跑2人,其余全被押回)。12月 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和省、地委土地改革会议精神与土改中几个补充规定,对八棵树、李家台、新边等19个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至1948年春结束。同年冬 开原全境下大雪,平地雪深l米左右。
r 中华民国37年(1948年)1月 经省委批准,刘希文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龚有源书记离任。2月5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布告,责成东北银行发行票面1000元地方流通券,并从即日起在开原市面流通。2月上旬 县大队已发展到2000多人,组建为1个团,下设3个营。这支队伍在配合野战军解放开原战斗中做出了贡献。2月21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在开原一次小型战斗中歼灭国民党新六军二十二师、新三军十四师、暂编五十九师各一部,打死打伤国民党军1500余人。人民解放军伤亡432人。2月27日 东北人民解放军三纵队、四纵队、十纵队的部分师团及独立第四师李红光支队等围攻开原县城。占据在开原县城的国民党军五十三军暂编三十师一团及清剿队、还乡团等共3000余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于27日晚21点战斗结束,全歼国民党军。国民党开原县长秦祥征逃跑。开原县城彻底解放。同月 为缅怀解放开原而牺牲的64位烈士.子站前街新华路南修建一处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同月 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决定建立开原县妇联组织,张维奇任妇委书记。
同月 中共开原县委决定建立县工会,由县委书记刘希文领导。月底 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到3月中旬,全县农村共恢复和发展小学326所,在校学生29043人;城镇恢复学校9所,在校学生5128人,全县有教职员工698人。3月 县政府在腰寨子召开公判大会,处决了恶霸地主陈子衡、副村长金明、伪自卫团长吴连科、地主走狗蔡胜全等4名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同月 建立开原县商务会,并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4月1日 根据东北局指示,县委先后举办三期青年训练班,参加受训人数482人,结业后都参加了工作。4月11日 县委召开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大会,按县委对春耕工作的部署,尽快转入春耕生产。总的方针是:“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增加生产”。6月 县公安局、县税务局和解放军三纵队的保卫部门共同组成中固检查站,堵截特务、坏人,防范破坏活动。先后被堵截的有:从铁岭派来的王小九等5人。身带毒药,企图进入开原,向水井投毒;昌图县的王淑兰在沈阳受特务机关训练后欲回昌图进行收集情报活动;受国民党军二十六师政工队派遣的缪玉珍打算进开原境内收集情报,都被检查站——查获。7月27日 行政区划变更,开原县隶辽北省领导。8月8日 县政府增设民族科。1l月3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令,所有流通在东北市面的国民党发行的蒋币,一律停止使用。开原县银行按此令执行。
同月 行政区划变更,由昌图县划回开原县两个区71个村。12月6日 开原县对区划进行了调整,全县设12个区。一区开原老城,二区新开原,三区大台,四区嵩山堡,五区下肥地,六区八棵树,七区尚阳堡,八区旺哆罗束,九区威远堡,十区小湾屯, 十一区庆云堡,十二区中固。全县总户数为74225户,总人口为369598人。同年 由于高粱、大豆受虫害,受灾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以上,开原农业生产减产八成。
中华民国38年(1949年)1月3日 根据省公安厅关于“特殊营业管理”的指示,县政府责成公安局对从事各种特殊营业者进行了重新登记。全县共有旅店业80家,影剧院2家,茶社26家,刻字业19家,印刷业8家,电料业6家,照像业5家。马车600台。分别组织了同业公会进行管理。同月 张健任中共开原县委书记,原县委书记刘希文离任。2月13日 县委召开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县劳模代表16人,区劳模代表317人。3月 县委决定,在各区正式组建区委会。4月 县政府发放土地执照,确定土地所有权。5月 经中共辽西省委批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开原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工委),负责人陈海涛。同月 开原县开展反动党团登记工作。5月15日 辽北、辽西两省合并,改称辽西省,开原县隶辽西省。6月6日 遵照辽西省人民政府(民字第20号)令,将开原县政府改称开原县人民政府,区政府改称区人民政府。7月5日 根据上级指示,将司法科改为开原县法院。8月1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布告:“自8月1日起至9月15日止,对红军票实行登记兑换”,开原县银行即按布告规定执行。9月撤销民运部。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原县城举行万人庆祝大会。10月11日 经辽西省委批准,组建开原县总工会。10月26日 开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同月 县人民政府增设劳动工薪科,后改为劳动科。1975年9月改为劳动局。同月 县人民政府增设武装公路科,后改为开原县人民武装部。同月 开原县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将开原县商务会改为开原县工商业联合会。11月1日 徐健之任开原县长,原县长孟宪民离任。12月 根据日和12月2日东北局组织部和辽西省委组织部分别发出的《关于在12月底以前一律把党公开的通知》,开原县委经过试点,逐步把党公开,并遵照“公开、积极、审慎”的建党方针进行公开建党。到年末共发展党员779名,建立党支部74个。同年 中共开原县委在开展建党工作的同时,认真地开展了建立农村政权工作。全县12个区,329个村都建立了村行政委员会。村委会由7—9人组成。有村长、文书、财粮、民政、公安(武装)、文教、交通、妇女主任等。
1950年1月 开原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将开原县妇女委员会改称开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2月 开原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3月7日 开原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放地照工作的指示》,决定在春耕前普遍发完土地草照,并重点完成发放全县一等村的正式地照工作。3月13日 开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同月 增设开原县合作总社,后改为县供销社联合社。同月 县委书记张健离任,县委副书记谷昆主持县委工作。4月中旬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原县开始宣传贯彻与执行了婚姻法。5月19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领导讲话精神,并研究了以下几项工作:①抓好包耕、代耕、助耕工作。②抓好合作社工作。③抓好党支部工作。④抓好团的工作。6月 中共开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同月 农业科改为农林科。1986年1月改为农业局。同月 粮食科改为财粮科。1954年7月改为粮食局。7月 财政科并入财粮科,后改为财政税务局。1985年3月改为财政局。同月 建设科改为地政股。后改为建设局、建设委员会。1985年3月改为开原县城乡建设局。8月 县长徐健之离任。副县长仇鸿钧主持县政府工作。9月1日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干部会议。主要部署反对美帝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到日,全县参加和平签名的人数共299105人,占全县总人数的76%。同月 开原县人民监察委员会成立。1955年4月撤销。后又成立人民监察科、经打办。后改为监察局,10月中旬 县政府组织动工修建开原二寨子飞机场。共动员7期民工,近10万个工作日,大车113辆。年底基本完工。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开原县同时开展了以扩军为中心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0月26日 县委召开全县村以上干部大会。到会881人。会上,县委进行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11月3日 开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第三次会议
11月7日 各区村党政干部一齐行动,认真贯彻县人民代表会决议案。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活动,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从10月25日开始,全县已有3000多人报名参军。参加赴朝志愿军2986人,担架兵1477人,汽车司机159人,大车夫23人,翻译169人,公路抢修队员148人,勤杂人员28人。12月 县内各医疗单位接收治疗志愿军伤员416人,治疗病员431人。12月15日 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同年 中共开原县委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一步开展了组织互助组工作。在1949年21个临时互助组的基础上,1950年又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1136个。参加农户共2422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9.9%。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通化二炮部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