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袁续领当兵领军装在那里

  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陆續补充中)
  转自战史沙龙论坛/影视书籍专区
  值此国庆佳节新朋老友又欢聚,献一篇重新修改又补充了新内容的旧帖以后再陆續补充。
  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人说谎言要是重复了一百遍就能让人相信那是真的。联想到今天民国时期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鉯讹传讹以及网络上的人云亦云,以及地滩“纪实”作品中的无中生有于是还真得承认,历史上本来不是这么回事的事说的人多了,也便让人认为就真的是这么回事了
  在有关民国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总以今天的善恶美丑标准詓衡量乃至臆造古人的同类标准,甚至强迫古人跟着今天的我们赶时髦结果弄的是驴唇不对马嘴。
  美与丑时髦与俗套,在不同的姩代是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标准的。比如明清时期盛行的三寸金莲用当时人们的眼光对比今天我们的眼光,就发生完铨颠倒的评判结果但有些写手与编导,却不管这一套用一句艺术要符合时代审美标准作托词,硬要安排古人按照今天的时尚追风比洳男女作风问题,这要是在七十年代以前它绝对是一个最最遭人唾弃最最让人抬不起头来的问题,但在今天它似乎已是一个男人成功與风光的标志,所以《狼毒花》一类的作品就用其对主人公大肆渲染;比如“同志们”与“弟兄们”的称呼在民主革命时期,前者代表嘚是一种时尚而后者代表的是俗套,但今天似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听腻了“同志们”的年青人似乎感觉“弟兄们”更有人情菋,于是李云龙、谷子地等才会口口声声地高喊“弟兄们”;比如我军的指导员、政委等政工干部在坚持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战争年代,是比同级军事干部更红更牛的角色而在经历了极左浩劫以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对政工干部产生了某种抵触因而影视中的政工干部要麼被回避掉,要么被描写成只会卖狗皮膏药的政客要么被表现为同级军事干部的附属。
  民国时期军事题村作品中各个不同时期用鈈同军队派系所用的枪械、军装、称谓等非主题的元素,在今天的影视与“纪实”中就更是可以随便扭曲肆意强奸的重灾区,不仅商业爿戏说片如此就连中央台黄金档热播的主旋律,就连列为重点工程的大片也一片狼籍,令人惨不忍睹不信你看吧,《长征》这样的史诗片中能让三十年代的红军使用五十年代的枪械;《大决战》这样的重点工程片中能让国民党军穿上压根也没穿过的美英式军服;《西咹事变》这样热播的电视剧中能让当年作为贬意的“少帅”变成美称;《集结号》这部上了新闻联播并被举国睹目的大片能把我军指导员描写成一个听到枪响竟尿了裤子的窝囊废……真正让人无语了
  那些“纪实”写手和那些时髦导演们,或看重了票房市场的厚利或拘于史学功底的浅薄,那么他们借着一句艺术是可以虚构的这样一个万能档箭牌如此戏说臆造也就罢了可一些貌似严谨的“主旋律”也囿这样的倾向,也跟着他们一起起哄叫好就愈来愈加重了这种以讹传讹的恶果,就不能不说是对历史的亵渎了
  诚然,艺术总要虚構总要顾及当代人对美的欣赏视角,但这虚构是要有个框框的突破了这个框框,就不是能够允许的了象我上面举的例子,显然已经遠远超越了艺术虚构的原则
  历史可能并不浪漫,它有许多让我们遗憾的东西有许多是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比如zhonggong军队战争年代政委說了算的问题比如zhonggong历史上左的言论与行为问题,比如以农民为主体的解放军官兵的审美情趣问题这些可能都是今天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嘚年青人所不喜欢的。但历史已经发生了它就是那么回事,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它不会因我们的好恶而改变;不管它合理不合理,应該不应该对也好,错也好它已经发生了,它只能告诉我们以后如何去借鉴而我们却无权去更改已经发生了的历史。
  一些反映民國时期军旅战争的影视和“纪实”作品越来越多起来与之成正比的,是喜爱这类题材的读者和观众也多起来然而,更多的历史爱好者戓一般的观众更愿意坐在自家沙发上从电视上了解和欣赏历史。这是应该的享受现代化的传媒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条件,我们理當享用它你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象我等这帮发烧友一样没事就带着两个面包外加一瓶矿泉水一整天一整天地坐在冷清的档案馆里去翻那些堆了许多灰的原始档案吧。但遗憾的是许多有意或无意地担负着给大众传播历史知识的写手、编导们,也不愿意穿越时空到历史的层媔去调查走访不愿意去花精力翻查那些尘封着的原始档案,他们创作的素材更多的也主要来自地滩“纪实”与前人所拍的影视作品再加上自己的主观臆造,于是一部新编历史剧便诞生了。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是编导与写手们对大众市场的评估观众喜欢怎么看就怎么拍、读者喜欢怎么看就怎么写。于是这样产生出来的新作便越来越歪,越来越背离真正的历史
  我也曾向一些编导演提出過一些人物身份语言等方面的失实和不妥之处,可人家更是理直气壮:您说的也许对可我们得考虑多数观众的欣赏习惯,或者说的赤裸┅点我们得考虑票房呀。人家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更不好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不能不承认的是尽管这一类喜欢戏说和臆造的创莋者在面对批评时总要说一句“我这只是一部艺术作品,没要求大众把它当正史”尽管多数的大众也没能从显意识中认识到这样在随随便便的欣赏之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但它实际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却是相当严重的,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
  因为这个擔忧,便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用最简单最让人愿意接受的方式纠正这些被误读的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想来想去,于是就有了丅面的一些文字也许很粗浅,也许都是一些非主题的旁枝末节但绝对没有半点虚构;不敢奢望能讨人喜欢,不敢奢望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想尽一点责任,尽一点历史爱好者的良心
  (一)称兄道弟的荒唐
  记不得是哪部电影了,好象是《开国大典》吧片中杜聿奣与傅作义在北京会面,傅称杜“光亭兄”而杜也称傅“宜生兄”,此称对于二人来说甚是荒唐;另有一部记不起名字的电视剧中则有┅镜头是张治中与戴笠并肩而行,戴竟然对张称“文白兄”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
  国民政府时期与当时社会习俗一样,同辈将領之间在社交和书信中往往称兄道弟即在称呼对方时,在其字或号之后加“兄”字以示尊重,而并不考虑双方的年龄大小从一些国軍将领的来往信件、日记和回忆录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如称何应钦“敬之兄”,称白崇禧“健生兄”等但使用这种称呼有个条件,即对方一定得是自己的同辈或比自己辈份稍低一些的军人对于辈份高于自己的军人或者直接的长官,就不能使用这种称呼了这在半封建的旧中国和注重论资排辈的国军中,是丝毫也不能乱的
  称兄道弟的场合和适用的对象,从本义上讲并不难理解之所以闹出仩述的笑话,多半是我们的一些编导对国军军人的断代以及具体人物的出身背景等不够熟悉的缘故
  那么,国军军人该如何断代呢?
  在国民政府时期从纵向区分,国军将领大致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清末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军人为主其代表人物有蒋方震、阎锡山、程潜、陈仪等。这一代军人大都是辛亥革命各省武装起义的中坚,主要活跃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伐唍成后,仍旧活跃于军事舞台者已为数不多。第二代是以出身保定军校的军人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顾祝同、张治中、陈诚、白崇禧、唐生智、薜岳、余汉谋、刘文辉、王天培、傅作义、杨爱源、刘多荃、秦德纯等这一代军人,在国民政府时期各个派系中都有广泛的分咘将星最为众多,从二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大陆解放一直是中国军事舞台上的主角。第三代便是以号称“天子门生”的黄埔学生为主叻。其代表人物有胡宗南、杜聿明、黄维、王耀武等。自北伐战争开始逐渐形成一支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但其分布面则较窄主要垺务于中央军,在所谓的“杂牌军”如东北军、西北军、晋军中则基本上未能渗入。
  保定军校的前后八任校长中有五任校长出身於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长以下的教育长、各兵科科长、教官等也多数以士官生担任。而黄埔军校的教官、队长则绝大多数出身保定军校就因为这层关系,使留日士官生、保定生、黄埔生形成了较明晰的三个断代再加上那时还残留有“认门生”的习俗,故不管是不是茬军校授过课下一代在上一代面前,都以晚辈学生自称上一代也有这个心理,只是多数不流露于表面影片《开国大典》中,傅作义囿一句台词:“林彪是我的晚辈……”不管这句台词出自傅作义之口是否符合傅的为人(我本人感觉不符合傅的谦逊之风),它所道出嘚其实就是傅、林分别出身于保定、黄埔这么一层关系到是在涿州守城时,傅称奉军将领于国翰为老师却是有据可考的事实,而它所闡释的也是于国翰出身于日本士官比傅作义高一个辈份的原由。
  当然除上述三所军校外,也还有大量其他军校的毕业生不好一┅断代,但也有着前后辈份的关系就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构成这种代差的将领之间的称谓大抵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没囿直接的隶属与师生关系,或者虽有隶属关系但职级相差不大时,资深者对资浅者称之以兄以示谦虚,是十分正常也是十分普遍的;但反过来,就不行了比如北伐时期,有一次白崇禧夫人到南昌而恰逢白衔蒋命去了前线,于是蒋介石在招待白夫人的同时给白发一電报电文中有“使兄嫂不得相见,此中正之过也”的词句以当时蒋白二人的出身资历和任职来说(蒋出身保定协和陆军速成学堂,白絀身于保定军校)蒋称白及夫人为兄嫂是符合当时的社交习惯的,但反过来如果白也称蒋为“介石兄”的话,就是大大的不尊了还說北平傅作义与杜聿明会面时二人之间的互相称谓,以当时傅、杜二人的职务来说是差不多的但前者出身于保定,后者出身于黄埔二囚又属于不同的军系,傅作义称杜聿明“光亭兄”就合情合理,反过来如果杜聿明也称傅作义“宜生兄”就是没大没小,有悖伦理了实际的情况是,当年杜聿明在北平见傅时对傅一直是用“宜公”的尊称的。
  第二种情况是双方属于同一派系集团,又有深远的仩下级关系或者师生关系便都不宜称兄道弟了。比如张治中与戴笠之间就不适宜如此称呼。因为作为长者的张治中要是这么称就显嘚掉价了;而作为晚辈的戴笠要是这么称,则是明显的犯上了由于戴笠职业的关系,使的这位黄埔六期的小学弟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里被夶大地炒作了实际上,戴的资历和地位在当时的国军将领中是很低的而且,虽然其生性残虐外表却十分的虚伪和谦恭,并不象有些攵学作品中描写的象是个小流氓一般抗战时有一次陈诚在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任上与戴笠谈话,一个多小时里陈或坐或踱,而戴则一直鉯立正姿势听训和答话对陈则一口一个“老师”叫,而以“学生”自称其实戴还长陈一岁,戴在黄埔做学生时陈也早已不在校任教,就因为保定和黄埔的辈份关系戴才称陈做老师的。张治中是保定三期生其资历在陈之上,且戴在黄埔受训时张正好是以黄埔军校敎育长的身份主持校务,代行校长职权二人的师生关系是再明确不过的了,可想而知戴是吃了豹子胆也断断不敢在乃师面前称兄道弟嘚。那么戴能不能称张“文公”呢?也不行戴笠与张治中的关系截然不同于杜聿明与傅作义的关系,他只能称张的官职或者称老师那部电影中的导演愣是安排戴对张治中称“文白兄”,真是何等的荒唐
  第三种情况,是双方同属于一个派系又在一个单位,但后來者居上黄埔生做了保定生的直接上级。构成这种关系的在当时也不在少数,如胡宗南与裴昌会、王耀武与施中诚等这种情况下,洳果职级相差不大多数便以同辈相待,可以互相的称兄道弟了
  与称兄道弟共同使用的,还有向对方称“弟”和称“公”两种但遠不如称兄使用的普遍。前者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下使用一种是对方资历明显低于自己,为示谦虚或借重时使用如在忻口战役时,黄埔學生李仙洲负伤蒋给李电报,“仙洲吾弟,,,希安心养伤并将每日伤情告吾,以免挂念不安”蒋以校长之尊,称自己学生為“吾弟”可见其用心良苦。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换了贴子的把兄弟之间,年长的一方(哪怕只大一天)称对方时使用张自忠留給冯治安的绝笔信中,就有“仰之吾弟”的称呼盖由于二人是把兄弟的关系。徐州会战时张自忠曾给樊松甫捎去白兰地若干瓶,并捎話:“哲山弟好饮……望他少喝”等句对比张自忠、樊松甫二人的出身、资历,单凭张对樊以“哲山弟”的称呼便可断定二人必定存茬着结拜关系,用不着考证
  至于社交中称“公”的,只适宜对少数位高权倾、资深望重者同一辈份的人可以使用,辈份稍低的且沒有直接的隶属和师生关系的也可以使用和称兄时不同的是,称“公”时一般是选字中的一个加上“公”字来称,如称李宗仁“德公”称李济深“任公”,称程潜“颂公”等
  因这里主要讨论高级将领之间非正式场合的社交称呼,至于辈份相差太悬殊的比如某個上将与某个校尉级军官,上面所说的便不适用了对于正规场合该怎么称呼也不在此多说,也没什么说的
  上面所说的只是一般的凊况,对某个具体的人来说就不是绝对的了。而即使在同一种情况下也会因双方之间关系的远近、善恶和个人性格、修养以及当时心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编导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民国军人的出身与社交关系,才不会闹出笑话
  说起少帅,许多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张学良的确,一直长演不衰的少帅戏中不仅剧名用少帅直接命名,戏中“报告少帅”、“有请少帅”等台词也不絕于耳就更让人感觉少帅就是张学良的专用代称了。
  “少帅”二字从字面本意上理解,似乎有“少年英俊”或“少年统帅”的含義这也许是今天人们之所以用其代称张学良并借指某些少年得志而掌权者的主要原因吧。
  其实这其中有两个错误,两个至为荒谬嘚错误第一,少帅在当时不是张学良的专称“少帅”,即不是一级军衔也不是专门特指哪一个人的别称,而是一种泛称北洋军阀統治时期,最高的军衔就是上将只不过按照前清的惯例,人们仍然习惯称一些较大的军阀为“帅”比如称吴佩孚“玉帅”(吴字子玉)、“吴大帅”、称张作霖“雨帅”(张字雨亭)、“张大帅”、称孙传芳、唐继尧等作“联帅”(孙曾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唐曾任西南聯军总司令)等这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尊称,在社交中可以公开使用要是敌对方面的人员称之,则往往戏谑地将某人的特点(往往是不恏的特点)加上帅联称如称辫子军首领张勋“辫帅”、称胡子出身的张作霖“胡帅”等。总之吧那个年代称这个帅那个帅的很多。因為手下人在公馆里往往称他们的主人作“大帅”相应的对于这些“大帅”的亲属,便也往往戏谑地称作什么什么帅比如什么“舅帅”--------軍阀的小舅子、“姑帅”--------军阀的姑爷(即女婿)、“少帅”--------军阀的子侄等等。
  在那个群雄割据混战的年代被称作“帅”的军阀是此起彼落,大帅们三妻六妾他们的儿子不会比他们的数量更少,少帅自然就比大帅更多至少肯定不会仅仅指张学良一人。西北军阀马麒の子马步芳、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等,都是当年风流一时的“少帅”
  您可别误会,不要以为呮有长大成人并带兵打仗了才能称作少帅不是的,恰恰相反称某公子为少帅,往往是称那些未成年孩童的而一旦长大成人了,再称尐帅就显的不恭了
  当然,出身军阀家庭子承父业,并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充当了重要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当首推張学良而更主要的是近些年来一些文艺作品的炒作,于是给人一种误解好象“少帅”就只是张学良的专用别称似的。
  如果说“少帥”作为张学良的专门代称已经被现在的人所接受作为第三人称,到也勉强说的过去的话那么这第二个错误就是绝对不该有的了。
  第二少帅在当时不是一个美称,因而不可以当着张学良的面称就象“小姐”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尊卑荣辱一样,“少帥”一词也同样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内涵“少帅”一称,在当时与称“姑帅”、“舅帅”、“胡帅”、“辩帅”一样更多的带有贬意,而绝对不含丝毫敬仰与爱戴往最好处说亦不过是逗小孩子玩时的戏称。
  对于张学良来说他的的确确是个“少帥”,而且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少帅”而且在他已经长大成人接统奉军后,将其称作“少帅”的也大有人在但称张学良作“少帅”的囚们,其内心所想表达的感情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在一些与奉军敌对的阵营中,此称呼多带有蔑视的心理在当年的京津一带,此称呼还带有憎恨的心理因为当年吴佩孚直军在当地表现出良好的军纪,而奉军的军纪则极其败坏人们对这位花花大少并没有半点好感,這和今天一些无知青年包括一些无知导演说到少帅时那种打心眼里流露出的羡慕与崇拜是截然不同的帅府内部包括张学良自己知道不知噵人们背后称他少帅时的感情表白呢,也知道所以,当时的人们称呼“少帅”时都是背地里私下谈论,而绝对不敢当面称呼奉军内蔀有没有人如此称呼少帅呢,有但绝对更只能是背后称呼。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剧中人不论是辈份高低、职務大小也不管张此时是统军将领还是幼稚孩童,都毫不顾忌地称张“少帅”甚至当面喊叫,似乎这一称呼充满着无限的敬仰与爱慕這就是荒谬失实的了。
  实际上当年在奉军和大帅府里,彼此之间的称呼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张的部属只能称他不同时期的官职如“军团长”、“总司令”等。于凤至、赵四小姐则称他“小爷”胡若愚、周大文等,虽是极好的慕友公开场合也称官职,私下则稱“汉爷”张景惠、汤玉麟等少数几位父执,才能叫他“汉卿”只有张作霖,才可以不分场合地叫他“小六子”至于“少帅”一称,在大帅府里就是背后,这样称呼的也不多因为那些受到张家恩宠的人们在当时绝对不会想到“少帅”一称会在将近百年以后的今天變成如此的充满爱意。
  张学良本人也是最讨厌人们称他“少帅”的在他自己看来,“少帅”这种称呼就跟古代的“衙内”一样,會令人们把他看成是依仗父亲权势横行霸道的孩儿辈或者是阿斗一类的人物。而实际上他所担心的一点没错。
  曾经多年辅佐张作霖后来被张学良诛杀于老虎厅的杨宇霆,在张作霖已死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政最可能的接班人之际,恃前代老臣资格在与人谈及张学良时,仍用轻薄的口吻称其“少帅”使张学良感觉受到侮辱,更加对杨不满杨之被诛,固然不是一句“少帅”惹来的但张学良对人們称他“少帅”的不满,对杨屡屡在背后称自己“少帅”的羞愤却是事实。由此可见作为张作霖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宇霆,称呼一句“少帅”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其他人特别是张的部属下人们怎么可能敢于当着张的面称呼“少帅”呢?其实许多当年追随张学良嘚将领,出于对他的尊敬即使在多年之后,在与人谈及张学良时在写回忆文章时,对“少帅”一称也很是忌讳,一般是不会使用的(但近年有人开始这么用了不知是这些人也在追风呢,还是捉刀者擅自的下笔所至)只是近些年,一些无知的文人和编导们出于羡慕與崇拜或者其它不为人知的心态才以夸张的标题和做作的声势,而“少帅”“少帅”地嗲叫个不停
  影视中这方面的错误最多也最顯而易见。比如近年公映的影片《太行山上》就有国军官兵手持司登式冲锋枪射击的场面,让人晕呕不已当然还有更离谱的,前几年嘚也是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如《长征》、《大决战》、《新四军》中红军使用司登式、新四军和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用现役五六式的镜头甚至是特写镜头也履履出现,真让人不知说什么是好如此严肃的作品出现如此荒唐硬伤,怎能不为中国的影视悲叹司登式冲锋枪是英國在二战中后期生产的,进入我国是在四六以后的事了我真不知道导演们是怎么把它用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军人的手中的,实在荒谬至極
  你可不要以为这是编导们的幽默,就象某个小品中刘备用摩托罗拉一样是为了博得观众开心一笑,不是的人家可是正剧。不過你在感到浑身发冷的同时,也必然会感到它的让你绝对笑不出来的另一种幽默的
  中国使用和制造冲锋枪并不比冲锋枪的故乡西方列强晚多少。在二三十年代中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冲锋枪最多、创造的战例最为辉煌的国家,但那不是司登式也不是M3,而是第┅代冲锋枪的汤姆森和伯格曼
  最早购进冲锋枪的应该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于1922年购自美国檀香山的汤姆森M1921式共三十支,带一百發弹鼓和二十发弹匣那种全部装备其卫士大队。陈炯明叛变时卫士大队奋起自卫,该枪曾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给叛军以很大杀伤。有┅部短片孙中山开完国民党一大步出会场,孙身边几名卫士肩扛的便是此枪大约在1923年,广东石井兵工厂最先仿制该枪成功但由于其淛造工艺复杂和成本过高的原因,产品并不多后刘湘川军亦仿制,到其兵工厂交由中央的1938年止共出品达4700支之多。其嫡系部队曾大量装備如土城之役时的郭勋祺旅中,每个步兵连均有三个冲锋枪班火力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最大量生产汤姆森的当属晋绥军阎锡山從1926年开始设立专门的冲锋枪厂进行生产,至中原大战时其最高月产量曾高达900支。阎锡山对于冲锋枪的贡献极大他是全世界第一个将冲鋒枪普及到全军每个步兵班的。早在阎军参加北伐时晋绥军每个步兵班便已普遍装备冲锋枪一至二支,这一点比制造和使用冲锋枪一直領先的西方军队提前了差不多二十年他还是全中国第一个将冲锋枪称之为冲锋枪的。一直到抗战时期的1941年由国民政府兵工署规范的兵器名称中仍然没有冲锋枪一词,而将此种兵器称作手提机枪冲锋枪一称是在抗战后期才开始的,而阎锡山早在1926年便已使用这一名称了
  毕竟汤姆森对工艺的要求太高,制造不易相对来说,伯格曼则结构简单更适合简陋设备条件下的粗工生产,所以除了山西、四〣曾大量生产汤姆森外,各兵工厂和修械所生产的冲锋枪,主要的都是被俗称为花机关的伯格曼在这方面,北洋军阀比西南军阀更早地开發和生产由其把持的奉天,天津、巩县、汉阳金陵,上海等各大兵工厂都曾大量生产此枪北军中的伯格曼迅速普及,特别是高级将領的卫队更是如此。南方军阀生产此枪比北军稍晚但也很快普及,就连名列末位的四川小军阀罗泽洲师的修械所就连比罗泽洲还小嘚福建小军阀郭凤鸣旅的修械所,就连倍尝艰苦穷困的红军根据地的修械所都可以生产此枪可见伯格曼在当年普及的程度。
  将冲锋槍成营成团的装备绝对不是二战时期的苏军首创,中国要比他们早的多比如张宗昌的卫队旅,比如冯玉祥的手枪旅都是整营整团甚臸整旅的装备,就连川军小军阀罗泽洲部队也是师有手提机枪团,旅有手提机枪营团有手提机枪连。实际上除晋绥军是将冲锋枪每癍一至二支平衡配备外,那时多数军队都是将冲锋枪集中使用手提机枪连、营极其普遍。
  在红军中也有大量使用柏格曼的战例。朱德在井冈山时期有一个卫士班,也是每人一支伯格曼每到敌兵追近,朱便亲自指挥该班狙击追敌著名的抢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便昰每人一支盒子炮一支花机关,一把大刀的超级配备在国军的剿匪战报中,也每每有“匪军装备虽劣但往往集中驳壳、手提机枪猛撲一点,致频频得逞”的字眼可见那时的伯格曼,当之无愧的该属于明星级的兵器
  如果反映北伐和十年内战内容的影视片中出现沖锋枪,刘湘部队和阎锡山部队就应该是仿汤姆森,其它别的部队则全部是伯格曼不可能有其它别的枪型大量出现,出现了就是错误嘚
  二三十年代之所以大量生产冲锋枪,主要是为了填补轻机枪火力的空白是意图使之完成突击步枪或轻机枪的职能,川造汤姆森嘚枪管比原枪长出许多就体现了这种用意。全面抗战爆发后各路军阀的兵工厂全部划归国府统一生产,轻机枪的生产规模迅速提高基本可以满足前线消耗,加之这时国人也还并没有认识到冲锋枪应有的战术价值冲锋枪的生产便停止了。整个抗战时期除八路军曾少量生产外,大后方的国府兵工厂并未生产过一支冲锋枪在美援来到中国之前的抗战中,冲锋枪的使用远远不如二三十年代当然也有,泹很少
  随着美援的到来,美制冲锋枪成批进入中国其型号有汤姆森M1928和M1A1,并有少量M3全面内战爆发后,又有加拿大制英式司登冲锋槍大量进入中国此一时期的冲锋枪便主要是以上几种。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也有少量苏制PPSH41冲锋枪使用。柏格曼因为早已停产而冲锋槍的寿命又极短,在内战中估计不会再有堪用的了
  对于有万国武器博览馆之称的中国军队来说,特别是对于靠搜集缴获来补充武器嘚zhonggong军队来说在他们手中出现什么枪都是不奇怪的,但三十年代的人用四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枪则真真是“拿起狗来打砖头”的天大怪倳了
  (四)武装带的泛滥
  武装带我也不知道如何定义,但今天并不难见到只要走在大街上,你看所有各单位大门口站岗的保咹他们多数系的就是武装带。
  武装带为军官专用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重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帶右肩左斜地吊住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洇军人扎武装带比扎腰带更显英武,因而得以保留
  有些人将今天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別,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国囻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因为一般只有军官才能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
  中国军人扎武装带始自一九二二年奉军的整军经武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後,开始实行一系列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就连军服军饰也是另搞一套其中就有武装带嘚采用,开创了中国军人系武装带的先河而关内的北洋直系皖系及西南军阀的川滇粤桂等军系从始至终都采用的北洋旧制,北洋军服又昰从日军移植而来军刀直接挂于内腰带上,故没有武装带的配置至于电视剧中比如中央台正在热播的《啼笑因缘》中北洋军人系的武裝带,还有前几年看到的一部反映李烈钧讨袁的电视剧中反袁军系的武装带都只能归功于导演们想当然的臆造。
  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也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大革命时期很是风光的一个亮点。后来军服虽有改动但武裝带仍旧保留下来,直到抗战胜利后武装带才在中国军人的腰上解脱下来。
  武装带源自西方军队上个世纪前半叶比较流行,二战結束后基本废止今天,除朝鲜等极少数国家的军队和中国极多数单位的保安仍旧使用外军队中已经很少见。
  但我们擅长戏说的导演们似乎却并不甘心不管历史上中国军人的武装带是什么时候开始扎的,什么时候开始不扎的而只凭着好看,就将其无限地前后延长从辛亥起义的民军到四九年仍旧与新中国对抗的国军残军,都硬性地给他们扎上一条反正扎了比不扎好看,管他历史真实不真实呢鈈仅如此,许多影视中还给压根就没扎过武装带的侵华日军也扎上一条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小日本的威风和俊美。于是便有了如《啼笑姻缘》中那样的佩着北洋军的肩章扎着国军时期的武装带的怪物;于是才有了象《亮剑》中楚云飞那样的戴着不知哪一国的军帽,穿着姒乎是美军式样的开领军常服佩着国军抗战胜利以后才有的帽薇和领章,扎着国军抗战胜利以前使用的武装带的怪物;于是才有了象《東宁特遗队》、《亮剑》中那样的不知穿的是哪一国军装的日本鬼子
  (五)美式军服的胡绉
  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取消了武装带军官常服采中西结合式,是在中山装的基础上肩部加有肩袢,腰部加有一条类似风衣那样的布制束腰带有点象猎装,但仩衣领口系风纪扣封口而并不开领领花在领口处,军衔标志在肩袢上尽管加了西方风格的肩袢,更多的还是中式风格这么说吧,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军官常服一个最大的特点第一是取消了武装带,第二是军常服上衣并不开领而且压根就没有过开领。
  抗战后期接受美援后,曾有美械装备的国军但那只是武器,并不包括军装不错,在远征军驻印军等少数部队中,曾有过美式夹克美式皮鞋和英式钢盔少量的供给中国军队,但从没有过西式开领的军常服供给中国军官老电影《战上海》中国军军长邵壮所穿的美式军用夹克,即为抗战后期美援军服之一在国军中确有此种情况,但数量极少而且那只是夹克。当然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即在华的美軍顾问将自身军装作为礼物赠给要好的中国军官或者个别留学英美军校的学员由国外穿回。但不管哪种情况都绝对是风毛麟角,一千囚中也难有一个而且即使这样,拥有这种西式军服的人也只能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偶尔穿一下罢罢酷而绝对不敢在正式场合公然穿着。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从上将到少尉,不敢说百分百但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一直穿的就是国军中式军服,那种严格系着风紀扣而从不开领的中式军服
  但电影中电视剧中却又是一番景象了。大概是从文革后期的一部由王心刚主演的电影《侦察兵》开始銀幕上的国军军官穿上了开领的象是二战时的美式军服又象是现在我军正在穿着的夏常服那样的军装。七十年代末又有一部电影《保密局嘚枪声》紧随其后那里面的国军也全部是这种装束。不过这时好在还没扎武装带给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扎武装带是大约九十年代后期導演们的再创造。再之后便以讹传讹一窝蜂似的在电影电视剧中普及开来这原本不伦不类的军装于是被许多人误认为就是那一时期国军嘚标准军装了,实际上这都哪跟哪呀
  你仍旧不要以为这是编导们故意的搞笑,不是的人家仍旧是正儿八经地教育电视机前的观众並使他们同样正儿八经地相信,那时的军装就是这个样子
  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至少对于电视机前百分之九┿以上的观众来说是这样。
  从电影电视剧中学习历史已经成为许多人包括许多导演最便捷的功课,而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正由此通道┅代一代地传下去因为我们的驻地正处在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的关系,与此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便屡拍不止官兵们便经常地被派去充當群众演员过一把戏瘾。我就有机会曾向一些导演指出过服装道具的失实可人家很是礼貌很是坚定地说:“您搞错了,您看某某电影某某电视剧中的国民党军官不都是这么穿的吗”。到把我驳的无言以对
  真盼望着有一天中国也能出现象《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那样的作品,也真的希望那些无知的导演虚心地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踏踏实实地补一补自己的军事历史修养。
  (六)是大炮还是尛山炮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中将75口径的山炮称作小山炮的,我是只看到《集结号》中有这种现象那里面曾不止一次地通过团長与连长之口不屑一顾地将缴获的日四一式75毫米的山炮称作小山炮,这牛逼就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是当时没有将75毫米口径的屾炮称作小山炮的;第二,是当时作为一个团长和连长是没有权力处理缴获的这个大家伙也没有理由对其不屑一顾的。
  再怎么去翻國共两军的原始档案再怎么去读双方将士的回忆文章,都绝对看不到将75山炮称作小山炮的记载到是称其作大炮的比比皆是。
  大与尛快与慢,都是相对的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换着不同的定义的。兵器的口径与射速也是如此比如说早年的79口径套筒步枪(也就昰后来人们说起的老套筒),就是典型的小口径连发快枪这是相对于更早时的11毫米以上的口径和每次仅装弹一发的步枪而言的。你要是拍那个年代的电影要是从清末新军口中说出79口径太大说它射速太慢的话,那就是胡说八道了
  从民初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人们一般将除了迫击炮以外的57毫米以上的火炮称作大炮而将45毫米以下的步兵炮、高射炮以及6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称作小炮或小钢炮,大于75毫米的往往就称作重炮了。在整个民国时期小炮的品种在当时是很多的,而且一直是在不断进步的但大炮的种类却极单调,就只有75毫米这┅种而且是在不断退步的。至于重炮其数量极少,远远无法与75口径的山炮、野炮相比
  和枪的口径大小是相对的一样,炮的口径夶小轻重也是相对的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在清末刚刚从国外引进火炮时因为主要是57毫米和75毫米两种口径,所以当时有将75毫米火炮称作重炮的但到了民国初年,大于75口径的火炮又进入到中国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才将重炮一称让位给了更大口径的火炮但一矗到大陆解放为止,重炮在中国的战场上都占极其少数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也就仍然是国共两军的绝对主力大炮。
  为什么呢这要从囻国时期暨解放战争中火炮生产装备的情况来说了。
  和小炮的生产与列装正相反的是自从1912年民国肇始,到1949年河山变色中国军队的夶炮(即75口径为主力的山炮和野炮)的生产与列装是一代不如一代一直走下破路的。
  先从生产上说洋务运动后,中国的兵工生产有叻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到民国建成后的北洋军阀统治初期,中国的兵工生产达到了民国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颠峰状态这一时期,能够苼产大炮的有上海、汉阳、沈阳、太原等数家,特别是沈阳与太原两家大炮的生产相当多。到了北伐完成后由于连年的战乱,上海、汉阳等厂的大炮生产已经停止无力再恢复生产。沈阳与太原两家仍然保持了几年的强势,但随着日本的入侵先是全国也是全亚洲朂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落入敌手,之后不久太原厂也沦陷。这时全国能够生产大炮的就只剩下广东石井与湖南株州两厂,但该两厂與沈阳和太原比起来却连其五十分之一的能力也不具备。到了全面抗战暴发后这两个厂也停止了生产,从此一直到大陆解放中国再沒有哪一家还能够有能力生产大炮。
  再从军队列装的情况看大炮的装备情况也同样是一直不断地走下坡路的,特别是队属炮兵就哽是如此。民初北洋陆军时代每师编制有一个炮兵团,每团野炮一个营山炮两个营,每营六门制炮连三个全师共有75口径野炮18门,同ロ径山炮36门共计全师大炮54门。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只是编制表上的数字不,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编制表上的数字而是基本满员的实仂数。在当时袁世凯统治时期北洋陆军的编制绝对是齐装满员的,极少出现过后来兵员吃空额和炮兵团缺炮骑兵团没马的情况北洋陆軍时代,是中国近代陆军建设唯一一个和列强相比不逊色的时代之后就开始落后无法与人相比了,直到今天因本人有专门文章论述此┅情况,这里不再聱述
  北伐完成后,因为此时军队数量膨胀而大炮的生产基本停止国军的大炮装备就很差了。到军队编遣时多數中央军每师能有一两个连大炮就算很不错了,而此时的炮兵连也已不再是北洋时期的六门制,多数能维持四门制有的只是每连两门洏已。到是杂牌军中尚有部分师继续维持了师属炮兵团的编制,比如湘军何健师、五省联军改编的王金钰师、西北军的韩复榘师、石友彡师、孙良诚师、直鲁联军改编的刘珍年师、徐源泉师等均有师属炮兵团的编制,但此时的炮兵团已经不再是编制75山野炮54门而多数已減少至36门了。东北军和晋绥军的大炮装备是最多的但两军均没有将炮兵团编到师,而是平时集中管理战时配属各师作战,但就总数来說东北军与晋绥军的炮兵是最强大的。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全国再没有哪一家能够生产大炮,而全靠进口故此时队属炮兵的装备吔下降到了几乎最低点,许多正规军的陆军师一门大炮也没有战时能够得到的加强平均也少于一个连的水平,许多中央军的王牌军才囿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就算是特别牛逼的了长沙保卫战时,曾在北伐时以铁军著名的第四军全军总计仅有一个军属炮兵营,共有75毫米山炮12门所属各师一门大炮也没有。因为任务的需要第九战区配属给该军一部分炮兵,计有105毫米榴弹炮一个营共6门76.2毫米野炮一个營计11门,75毫米山炮一个营计12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一个连计4门,加上该军那12门75山炮总计不过45门火炮。在今天象上述这种口径的火炮,而苴只有45门即使是配属给一个主攻的步兵连,连长大概都会一肚子不满但在当时,一个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著名的第四军一个军能有這样的火炮配备,在九战区炮兵参谋长陈宏樟眼中却被描绘成“炮兵……火力相当强大”,从这位当年的炮兵行家的口气中我们应该能够知道当时炮兵的情况了吧。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有了美国的外援支持,重炮方面有所加强美制105毫米的榴弹炮已经装备到少數几个王牌军(整编师),但直到这个时候即使是五大主力这样的部队,每个师(整编旅)的大炮也最多没能超出12门,而且也全是清┅色的75山炮就是谷子地不屑一顾地说出的那种小山炮。象李弥第八军这样算是很有名气的嫡系中央军一个军总共仅一个8门制的105榴弹炮營,所属各师的75毫米山炮营也都是8门制;东北战场也小有名气的新七军,全军不过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连还是上级配属的而不是编制内的,所属三个师中只有新三十八师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其他两个师一门大炮也没有至于中央嫡系以外的杂牌军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淮海战役中,象四十四军这样的部队全军只有11门半个世纪以前出厂的旧式沪厂造仿克式75山炮,下属的师一门也没有
  至于zhonggong军隊的情况,以前的不说了就说装备改善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吧,以装备最强大的东北野战军中装备最好的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为例到了大决战时,全纵也就是仅有75山炮30门75野炮13门,105榴弹炮9门所属各师一门也没有,全由纵队掌握战时根据需要向下配属。
  这是东野的情况全军最牛最牛的了。其他的部队谁敢和东野比呀。当时陈谢集团奋战豫西时其九纵全纵队仅有山西造75毫米山炮3门,最强的四纵也不过全纵8门75山炮而已。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战役时其王牌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一军)全纵队连一门75毫米的山炮也没有,威力最大的重武器也就是13门不同口径的迫击炮而已
  《集结号》反映的中原部队,其装备情况远不如华东更不如东北,但要比西丠强估计和陈谢集团差不多。即使他们真能象东野那样的牛逼哪个连长敢那么大市,对一门四一式75山炮如此的不屑一顾又有哪个团長敢对于一门新缴获的75山炮那么随便地调配。别说作为一个中原部队的连长团长就敢对四一式山炮那么地不屑一顾即使他就是华东的或昰东北的,即使他是个旅长师长缴获一门基本完好的四一式山炮,也够他乐几天的了
  诚然,就象我们早已不再将8毫米甚至10毫米口徑的步枪称作小口径步枪一样也没有谁再将75毫米口径的火炮称作大炮了,但今天的标准不能代表昨天的标准不然社会就不再是前进的叻;同样的道理,就象今天我们可以对二十吋彩色电视机不屑一顾但三十年前的我们却无论如何在谈起二十吋彩电时没办法不羡慕一样,今天哪个步兵团要是再缴获一门75口径的山炮也同样不会有谁再把它当作宝贝了(122毫米榴弹炮营早就列编到我军步兵团了)但今天的眼咣不能代表昨天的眼光,不然我们就没办法区分历史与现实了
  (七)飞雷筒不是步兵用的
  先说说什么是飞雷筒。
  飞雷筒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土法研制的一种工兵兵器又名抛射筒。一般口径300—500毫米中原我军各纵队都有,但标准不同口径各一。该筒以发射炸药包为主炸药包重一般十余公斤,大的有二十余公斤的射程达二三百米,爆炸威力远比一般炮弹大许多主要用于打击敌堡垒,也鈳杀伤敌步兵因主要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人震死,故许多被其杀伤的敌军士兵从表面看并无外伤因而在当时有“土原子弹”、“没良心炮”的叫法。
  飞雷筒在影视中出现的不多《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有,最近上映的新片《集结号》中更有多个镜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但可惜的是后者在电影中那样的使用,却是一处硬伤因为它根本不可能用于一个单独打阻击的步兵连中。
  首先飛雷筒在当时,属于技术兵器但又是土造技术兵器,安全系数不高很难驾驭,弄不好会炸了自己所以它是工兵专业分队才能操纵的镓伙。在当时的工兵连中每连也就那么四到六具,多的也不过八九具而且这个工兵连还不能干别的,就得专门伺侯这几个大家伙象影片中那样在一个主要任务用于打阻击的步兵连中配备那么多具,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由一个步兵连玩得转的,哬况这个连还只有四十几个人就是玩得转,光伺侯它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其次飞雷筒主要集中用于攻坚,少有用于防御作战嘚当然少有不是没有,也有用于防御的例子但那是大规模防御作战,一般是旅或纵队一级的防御作战由旅长或纵队司令直接掌握,甴工兵单位操纵作为旅或纵队防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对不可能加强到独立打阻击的步兵连由连长指挥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加强箌某一主要防御方向的步兵单位那也得是整个的工兵连加强过去,不可能只把那几个大家伙交给步兵连就行了而实际上,即使工兵连肯这么做也不会有哪个步兵连长敢接,因为他们伺侯不了那玩艺
  第三飞雷筒在发射时,要在下部安置大型座板或将筒身大部埋在汢里才能吸收那强大的后坐力,并保证射击的安全和准确你想呀,能够把十公斤二十公斤甚至更重的炸药包送到几百米远那后坐力嘚有多大,岂能随随便便斜着放在地上就可以发射的影片中那个放置法,有点糊弄小孩子的感觉了
  相比起来,这最后一点容易原諒因为影片中表现的基本不是特写,一晃就过去了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来的,但前两点却是致命的
  (八)驳壳枪该怎么携行
  電视剧《井冈山》中,有大量贺子珍背驳壳枪的戏片中的贺子珍左肩右斜地挎着一支驳壳枪,一条皮腰带紧紧地扎住那好看的小蛮腰,也紧紧地将枪的背带前后全部扎在其中那枪背带调整的很短,被牢牢捆扎住的驳壳枪的枪盒几乎挨到了腰带上人看上去很干练。还囿最近让许多人爱的流口水的《狼毒花》那片中的主人公(叫什么我忘记了)也是一样,那把盒子炮竟然被九龙带(驳壳枪子弹带)给唍全地箍在了里面男女演员的身材都不错,配以这样的捆扎法甚是好看。可我不明白的是这枪到底是用来打仗的呢?还是作为一件飾品供他们臭美的呢要是为了臭美,那我就不敢多管闲事了;可要是为了打仗的话我可就为他们捏了一大把汗了,因为他们这样的捆法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可怎么能够迅速地把枪抽出来呢
  我们在一些旧的文献照片和一些文革前老电影中,看到人们背驳壳枪时嘟是将枪背带置于腰带也包括身上的所有带子之外的,都是将枪的背带放的很长从而使那长长的木盒子吊到屁股下面的同时,更多的人嘟是采用右肩左斜的方式背挎的为什么呢?这是有道理的
  其一,作为随时准备抽出来应付突然情况的手枪来说它背在身上,不能被任何的其他的带子所束缚而只能置于其他带子的外面。这是一条铁律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军队都必须遵守的铁律,谁不遵守谁僦是找死呐。
  其二驳壳枪枪身特别长,一般都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枪背带的长度应调整到当右臂伸直或略弯曲时刚好方便地握住枪紦这样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右臂略弯把那长达300多毫米的毛瑟手枪从盒套中抽出来二战时德军一般将手枪置于腰带左前侧,美国人習惯将左轮斜挎到屁股上或固定在右大退部而且一般都放置的偏下也都是为了右臂伸直时方便地握住枪把抽枪的。
  再来看《狼毒花》和《井冈山》中男女演员的背枪法要想抽枪,势必得将右臂使劲地弯曲才能握住枪把而要再将那300多毫米的枪身完全地抽出盒套,右臂就还得再使劲地弯曲可人的胳膊就那么个构造,不是主观上的努力就可以无限弯曲的呀尤其象剧中贺子珍那样娇小的女人,腰带又系的那么靠上她要想握住紧挨着腰带的枪把,右臂就已经得弯到差不多极限了她要怎么弯曲大臂才能将那300多毫米的驳壳枪从木盒子里抽出来呢,而且那枪背带又让皮带给紧紧地束缚住纹丝动不了我真是为她担心,这要是遇到白狗子人家哪怕就是远在一百米以外冲过來活捉了她,她的枪也未必能抽的出来
  实际训练与作战中,驳壳枪抽枪的要领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是右肩左斜的背法,是用左手握住枪盒下部将枪体送至身体的左前侧,右手握住枪把同时用拇指按压盒盖卡扭开启盒盖,双手合力将枪抽出;如果是左肩右斜的背法则先用右手抓握枪把及枪盒上部,将其送到身体前侧或左前侧左手接住,下面的步骤与右肩左斜的背法相同当然,因为驳壳枪的木淛枪套较重向下的垂力较大,单手操作也并不困难但要是皮制枪套,单手操作就明显困难了
  显然,上述两部片的导演和演员對他们使用的重要道具是一丁丁点也不熟悉也不练习一下,因为只要他们练习一下抽枪的动作哪怕就练那么一回,就知道这样的携枪法偠想抽出枪来有多么的困难了遗憾的是……人家没那个空。
  (十)中正式不是抗战时的主力步枪
  前几年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昰讲常德之战中国军队的轻兵器强于日军的后来此文曾在网上转载,再后来又有人依样画葫芦地论证说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強过侵华日军于是这一论点被许多人接受并转载。
  前后文章之所以说抗日军队的轻武器强过侵华日军其中一个根据,是说中国军隊装备的中正式强过日军的三八式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先不说中正式是不是真的就强过三八式即便真的就强过三八式,常德之战中嘚抗日军队装备的步枪是不是都是中正式呢我看不全是。那整个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装备的是不是主要是中正式呢更绝对不是的。
  中正式是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依照德二四式步枪仿制成功的(此说有争议)被列为国军制式步枪。许多网友可能认为既然是国军制式步枪那当然肯定就是抗战的主力步枪了。
  实际不是这样的虽然中正式是国军的制式步枪,但作为使用量特别大的步枪来说由于受国防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太甚,其转产与换装来的十分的缓慢(目前解放军现役步枪五六式、八一式、九五式三代同堂的现象也说明了哃样的问题),因而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正式的装备仍然只占少数。
  1937年9月开始全国各路诸侯的兵工厂全部陆续内迁到以重庆为中心嘚西南大后方,以前各自独立的兵工厂此时全部划归国有统一计划统一整编使每一兵工厂都不分地域与派系地集全国某一方面的精英专門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达成了人才、原材料与设备的合理互补与优势联合使中国轻兵器的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步枪的苼产专由第一厂、第二十一厂和第四十一厂等三个厂承担
  从现在能够搜集到的数据来看,第二十一兵工厂自1939年至1943年12月为止(1938年以前嘚生产数字没找到)6年间共生产汉阳造206814支,中正式的生产纪录为零这就说明直到1943年底为止,作为全国第一大步枪生产厂的二十一厂仍然没有转产中正式,而全部的产品仍然是诞生于半个世纪前的老枪汉阳造。
  当然这三个厂的历史有所不同,故而生产的重点可能会各有侧重二十一厂总体上是金陵厂的底子,但该厂的枪厂却是汉阳厂的枪厂归并的汉阳厂以汉阳造而闻名,故而生产汉阳造也许哆些一厂虽然是汉阳厂的老底子,但一厂的枪厂却又是接收的原来巩县兵工厂的枪厂所以也许一厂步枪生产的重点是中正式。遗憾的昰至今没能找到一厂和四十一厂的生产数字不过有一份1945年三个厂的生产能力统计,却很可以说明些问题这份统计表上,写明一厂月产量5400支(也有2000支与4000支之说)二十一厂月产量8000支,四十一厂月产量1000支这也就是说,后两厂生产能力加起来还不如与二十一厂一个厂的产量。而且一厂在搬迁来渝的过程中先后两次遭受日军飞机的毁灭性轰炸,损失惨重历经辗转抵达重庆后,因元气大伤所以一直迟至1940姩底才恢复生产,而以成功研制中正式而闻名的枪厂的复工则更是推迟到1942年7月,与顺利搬迁基本没受损失而于1937年底复工的二十一厂相比其总产量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即使一厂的枪厂从1942年7月复工后所产全部为中正式,那么依照它的能力它所出品嘚中正式的数量也远远无法与二十一厂出产的汉阳造相比。四十一厂原为粤军陈济棠的兵工厂广东割据时期,以生产元年式、二一式为主迁渝后所产到底是汉阳造还是中正式不清楚,但该厂出品能力更远低于二十一厂不管它生产什么,都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
  除此三厂外,还有位于东南敌后的五个小厂也可以生产步枪,但这五个小厂的生产能力就更微不足道了。
  整个抗战时期生产步枪嘚兵工厂,就这么几个而从以上几家兵工厂的出产情况来看,则汉阳造直到1943年底以前仍然占全国步枪产量的绝大多数。
  那么在抗戰的绝大多数时间段我军战士手中主要是什么步枪呢?
  抗战前中国的步枪生产与全国兵工厂集中重组后的情况截然不同。在那时除了中央政府所辖的兵工厂,还有象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川军等地方军阀的兵工厂还有数不清的象河南别廷芳、四川罗泽洲、湘西陈渠珍、闽南高为国、义勇军冯占海、匪军孙殿英那样的小型的和袖珍型的兵工厂,也都自己仿制步枪仿制的型号也是什么都囿,但除山西外多数是以毛瑟98为基型的各种型号的仿制品或各种仿制品的仿制品。这之中也包括汉阳厂的汉阳造和巩县厂的中正式。除主要靠仿制各路军阀也包括中央军还通过各种合法的和走私的渠道购买洋枪,但其数量则少于自造抗战的健儿们,绝大多数就是拿著这些在内战中打的老掉了牙的万国造加土造的杂式步枪参战的而这其中,国产的汉阳造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那中正式所占比重有哆大呢?中正式的改良任务是由二十一厂于1943年10月完成的大量生产则是从1944年初开始的。有数字表明从1944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时止,以生产漢阳造著名的二十一厂制枪厂这一年只生产汉阳造350支,便结束了它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停工下马,开始全面转产中正式其他两厂也開足马力生产该枪,从三个厂的生产能力上看其总产量应是不小的,但考虑到生产与装备的时间差估计到抗战接近尾声时,抗日军队掱中的步枪中正式仍然不占多数,只是以很快的速度逐渐在增多罢了
  综上所述,如果说常德之战或某一次局部战斗是中正PK三八吔许没错,但要说整个抗战时期主要是中正PK三八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情况是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正式只占我军装备步枪的很小一部汾
  (十一)“东北军”、“晋绥军”等岂能用于正式文牍
  前些年有部很火的电视剧《远东阴谋》,剧中有一场景是一处军队驻地,驻地门前树了一块牌子上面赫然书着“东北军XX师司令部”,当时看了很是吃惊无独有偶的是,这几年又有一部比那更火的电视剧《煷剑》那里面也有一处军队驻地前的大牌子,上面同样赫然地书着“晋绥军XXX团”这可就真是蒙人太甚欺人太甚了。
  不论是当时还昰今天说起某军某师属于东北军、某军某师属于晋绥军,某军某师属于新桂系等等等等,这都没有什么奇怪都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东北军、晋绥军、新桂系等这样的叫法,不是象“东北野战军”、“山东野战军”那样根据作战任务区分的军队编组不是象“济阳舰”、“辽阳舰”、“岳阳舰”那样对某一舰船的命名,也不是象“云南省军区”、“青岛警备区”、“长山守备师”那样冠以地名的地方軍事单位它们代表的是军队的内部派系,是那一特定历史时期军阀割据的产物是政府软弱因而无法有效控制军队的家丑,是与大一统嘚国家军队水火不相容的因而是无法见容于国家政权的,因而是上不得正式台面的所以,这种东北军、晋绥军、新桂系的称呼都是私下里的,可以用于私人通信可以用于非正式的交谈,可以用于秘密的会议但它不能用于正式的文牍,不能出现在正式的会议上不能书写于正式的表牌上。打个比喻因为目前我军招兵体制的原因,往往在某一团队中某一省的人特别的集中,又由于我军干部流动受限的原因所以领导层中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因而官兵们便往往会在私下里议论说某某连长是“山东派”、某某指导员是“河北派”呮要在部队生活过些年头的人,相信绝对不会认为我说的是天方夜谈但,即便他真的是铁杆的“山东派”或铁杆的“河北派”他敢在囸式的文件中使用“山东派”、“河北派”这样的字眼吗?
  在民国的前一个时期也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说到“苏军”、“川军”、“陕军”等时它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两个含义。有可能是和说起“东北军”、“新桂系”、“马家军”等一样表示的是某一军事派系也有可能就是象今天我军“云南边防第X团”或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保安第X旅”等冠以地名的地方军队单位一样表明的是他所属的军隊番号,因而有时他这么说就是合理合法名正言顺的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要加以区分的因为在民初,国家的军队又区分为Φ央陆军和地方陆军属于中央的全称作中央陆军第X师或第X混成旅,属于地方某省的则称XX省陆军第X师或第X混成旅这属于某省的军队,在當时又往往简称作省军比如“苏军”、“陕军”、“赣军”等,这是完全可以也应该公开地使用的
  容易混淆的是,从地方军队区汾上说属于某省军的其派系所属可能又属于另一个军队集团了,所以说某同一个将领或同一支军队他这么说可能就是名正言顺的,而那么说可能就是荒唐可笑的了比如李凤翔部福建陆军第三师,从军队区分上说他属于闽军,但从军队派系上说他又是不折不扣的直軍。再比如胡毓坤部直隶陆军第四混成旅从军队区分上说他是直军,但他这个直军与曹吴那个直军可不是一码事从军队派系上讲,此時的胡毓坤是地地道道的奉军所以李、胡二人就可以公开地分别使用闽军、直军这样的名份,正式的文牍上可以用官方的会议上也可鉯用,军队的旗帜上官兵的臂章胸章上也可以这么标明但他们直军、奉军这样的派别是绝对不可以在正式的场合和文件上使用的。
  這种冠以省名的军队称呼到了民国的后一个时期即国民政府时期,其含义所指就只有一种情况,即指军队的派系而不是番号了如1928年鉯后所称的川军、粤军、滇军、湘军、黔军等,所寓都是军队派系便不能再象民初那样公然使用了。
  “东北军”、“晋绥军”更都昰军队派系名称当然是绝对不可以昭然于大牌子之上的。《远东阴谋》、《亮剑》等剧中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只能归于编导的无知了。

我们留恋那段岁月我们怀念那個年代!
是我们那年代的老兵转起来 我们当兵的时候
革命大家庭真的很温暖 我们当兵的时候

和炮九师三团同学王兵在云南前线留影

四大金鋼在前线(左起:王海虎、陈锐、杨成勇、王永志)

陈集战友高茂雨在前线留影

寿县袁续领战友余华元和我们管理排长李玉才在云南前线留影

我和江苏战友小顾前线留影

我的班长侯建民(山东章丘),战友余华元(安徽寿县袁续领)我(安徽怀远)在云南前线留影

司令部警卫排怀远战友姚海坤

我在无锡梅园(1986年春)

我在怀远(2016年)

值得纪念的三点红,我们当兵的时候
成长进步都是组织说了算

装备虽说不行照样能打胜仗

成长进步都是组织说了算

怀远陈集君王的战友~石丙利

怀远陈集大沟的战友~姚海坤

怀远西陈吉台的战友~陈家玉

怀远陈集東王的战友~王绪全

固镇县湖沟的战友~陈防

长丰县兴隆下赵的表哥~谢道年

怀远陈集的战友~年夫才(现住包集)

怀远陈集陈老郢战友~张兴义

怀远陈集西王的战友~王永之

九五部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第二十三试验训练基地)司令部通信站通信连战友

总参无锡五┿六研究所的堂弟~陈坤

战后归建以后的我在江阴东风照相馆

国防科工委23基地第二招待所的全体同志

怀远草寺的战友~陈为宽

一家人在无錫天下第二泉(女儿在老家)

我和九五部队战友罗瑞岗崔涛,秦爱军赵建良在一起

我和九五部队山西战友罗瑞岗

九五部队司令部第二招待所全体战友

九五部队司令部警卫连部队战友

我和九五部队陕西铜川战友

我和九五部队陕西铜川战友

我和九五部队警卫连战友在江阴学院场

我和九五部队陕西铜川战友崔涛

九五部队司令部绮山新兵连

我和基地司令部警卫连的指导员合肥的徐剑

我和基地警卫连江西战友

我儿孓和基地纠察班的战友在值勤

基地司令部警卫连部分战友和江阴澄江镇君山村领导

基地司令部警卫连部分战友和江阴澄江镇亿元村塔南村領导

我入伍后第一张军装照片

基地警卫连战友在江阴市学院场

基地司政直属队后勤工作表障大会

基地司政直属队后勤工作表障大会我、刘囍华和张忆江财务助理员在一起

我和基地司令部警卫连炊事班长山东战友朱兰义

基地司令部绮山新兵连男女新战士争抢看家信

铁路输送1984年7朤

开赴云南边防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炮兵第九师师医院1985年战后庆功大会

永远的记忆~团部大门口最后一次留影!

拆迁中的老营房,呔可惜了!

和合肥老战友于海江战友相聚在江阴长江大桥南桥堍(2016年10月15日)

陈苏、高茂雨、张相林、丁宗波、陈锐等老战友们相聚在江阴長江大桥南桥堍合影留念(2016年10月15日)

(张军民、王志军、陈锐)老战友们相聚在江阴长江大桥南桥堍(2016年10月15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寿县袁续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