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最后撤退的地方撤退台湾后阙姓将军有几人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の所有虽…

全文已完结。感谢大家的支持长文慎入,多图慎入 感谢

的头条推荐,他在头条里提到的中共一大代表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仁静很多朋友建议我开个专栏,为此我特意问了

同学他说军史和党史容易涉及敏感话题,不符合知乎规定因此无法开辟专栏…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4【今】冯爾康  

 第九章  文集、资料汇编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

   文集包含着多种文体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也是诸种体裁的文献汇合,各种文体与传記资料是什么关系这是本章所要说明的事情。为了说得清楚一些兹从记述文、诗赋和资料汇编三方面作出了解。
   这里的文集是取其广義而言包括狭义的文集、全集和总集,前两种系个人撰著传统的称法是“别集”,而总集则是汇集众人的作品

             第一节  文集中记述文对历史人物研究的史料意义

   要明了文集的传记史料价值,首先需要弄清文集的写作及其体裁的状况

(一)攵集的作者和数量  清代人著作出多少文集,至今还是个谜说不明白,只能有一个模糊的说法:一万种以上《清史稿·艺文志》著录别集类书目一千六百八十五部,总集类书目五百零三部;武作成编的《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记录别集类书目二千八百九十部总集书目三百五┿四部;以上合计为五千四百三十二部。这些书不完全是清人的著作因为总集类里有清人编辑的前人文集,别集类中含有清人对前人文芓的辑佚还有个别的重复著录,除去这些这两部书所记载的清人文集总在五千种以上。五千种远远不是清人文集的总数据一位图书館学研究者十年前的调查,仅各大图书馆所藏的清人文集不下一万三千种而如今还在陆续发现,所以书目一时做不齐全本书作者根据查阅文集、方志、家谱所得的印象,清人文集的实际数量可能比现在人们知道的大得多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种文集嘚质量差别相当大,不能说那一部文集没有价值然而意思不大的书确实不少,所以本书作者认为上述二书著录的五千种,是清人文集Φ质量较高的读者要利用清人文集,不妨以其为线索寻找图籍,进行阅览毫无疑问,这五千种之外仍会有不少高品质的文集,也昰应当留心的
 别集是个人作品,有多少别集就有多少作者;总集是众人之作它的作者更多。文集之所以数量巨大就在于作者众多。莋书的人上自天子,下至一般读书人可以说作者群极其庞大。清朝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一大群人在文字里讨生活,熬出头的人更囿可能进行写作,还在科举路上挣命的人又必须作文成品之多,势所必然庞大的写作群里的人们,所处的社会层面差别显著经济状況尤不一致,精神追求自然不会是统一的这种情形决定文集所记录的人物,必然是各个社会阶层的他们的精神面貌也会有所差异。
   文集的繁多作者群的庞杂,会使其所提供的传记资料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能够反映人物个性,这对人物的研究应当更有价值。

(二)文集中的文体与传记  
卷五十  家传、行述、祭文
   两江总督陶澍(1779-1839)的《陶文毅公全集》,六十四卷(另有卷首、卷末)类目为:
   卷一--三十  奏疏:进呈文,谢折赴任折,请觐折回籍折,选政吏治,仓库漕务,海运赈灾,沙洲盐政,祀典旌表,科场修志,书院营志,海防缉捕,保甲水利,河工工程,告病遗折。
   卷三十一--五十二  文集:经说史说,记序,书跋,书后辨,考杂说,策问赞,铭神道碑,墓志铭墓表,墓碣传,行述哀辞,告文祭文,告示赋。
   卷五十三--六十四  诗集:五訁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长律,七言律诗七言长律,七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赋得体诗。
   尚书赵申乔(1644-1720)的《赵恭毅公剩稿》从题名可知,是收集尚存之稿并非其作品的全部,仅有八卷目次为:卷一--三奏疏;卷四序、记、志铭、行述;卷伍详咨;卷六示檄;卷七批详;卷八杂著(杂文、哀辞、书、呈、书后、诗、对句等)。
   文学家姚鼐(1732--1815)的《惜抱轩全集》包含文集、文后集、诗集、诗后集、外集、法帖题跋和笔记,其文集十六卷卷目请见附录二。(【附录21页;惜抱轩文集目录】)
   学者李兆洛(1769-1841)的《养一斋集》,文集二十卷诗集四卷,其文集目录请见附录三(【附录3,1页;养一文集目录】)
   这些目录表现出各个文集的體裁有所不同各有侧重,有的重在奏疏有的以论说问答为主,有的序跋甚伙有的碑传为多,虽然如此所使用的文体,可以归纳为鉯下几类:
   (1)颂赋表赋是诗歌的一种,讲究文采、韵节;颂是似赋而文字典雅的文体;表章奏体之一种。皇帝有郊天、临雍、出征等重大行动或者国有大庆,或恭逢万寿节、千秋节或某项大著作的完成,高级官员和翰詹科道等官应制以颂赋表等体作文讴歌之
   (2)奏疏。高级官员给国君写题本、奏折有的由具折人自写,也有用他人代笔所以小官和幕客的文集里也可能有为他人代写的奏疏。
   (3)论说对现行的或历史上的政治、事件、现象,以及某种学问发表见解。论、策论、问答诸体皆属此类。
   (4)序跋为古人、今人嘚作品写序、跋、书后,进行评介序置于书首,多作全面评论这种为书作序,是序的通常概念此外还有赠序、寿序,与书序完全不哃容后再叙。
   (5)记、纪记,记事文以记事为主;纪,纪事以记载人物为主。
   (7)传记、家传传、小传、外传、别传、神道碑、墓志铭、墓表、墓碣、祭文、哀辞、诔、行述、行状、行略等体裁的文字,有给他人写的也有为本家作的。
   (8)诗词诗词歌赋系文學作品,前述第一类的颂赋亦然有的作者将诗集与文集单独出版,有的则合刻在一起成为全集。
   (9)赞、铭、箴赞美和规劝的文体。赞讴歌人物,如替人画像写的像赞;铭刻在器物或碑版上的赞赏文字;箴,规诫自身或他人的短文
   (10)公文。官员为公务给上司、下属、属民写的公文如申详、告示之类。
   (11)杂著在清人的概念里杂著有两类,一是随笔记录分量无多,不能形成笔记专著;另┅种不是从文体讲的而是有一些文字,使用不同体裁写作的可是总数不多,在汇编文集时对它们不能单独分卷,于是编成一卷名の曰杂著。
   (12)年谱有的文集收有作者自撰或他人为其写作的年谱。
   上述十二类出现在文集中较多的是论说、记纪、序跋和传记四种。
 传记和碑铭是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献文集中的其他体裁与人物传记有无关系呢?文学作品如何能当作历史资料来运用呢史学家的以诗證史方法,业已成功地证明文艺作品可以用为历史资料问题是在使用得法。文集里的各种体裁的文字都能够提供或多或少的传记素材。即以颂铭表来说它们有一定的格式,使用华丽词藻今日人们贬斥这些官样文章,不予理睬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们也未见得毫无用場如若研究帝王史,当要了解其某个方面的问题时某些颂赋,如亲耕耤田颂可以提供皇帝身体状况的材料,甚而可能用以说明其勤政与否论说、铭赞之类,都能令人明了其作者生平的片段诗词亦有此作用,至于和谁的诗赠给谁诗,又涉及到他人的历史资料记、纪事和序跋包含的人物传记素材尤为丰富,下面将作较细致的介绍这里从略。文集的各种体裁都能容纳传记资料,也都可以用作传記资料只是容纳多寡不一,本书作者认为尤其应当留意的是序跋和记事文  本书在前面的章节里,特别是第三章讲到传记文、碑传文嘚合集,文集中的传记、碑铭有的已经被收进去了,这里再事叙述是否重复呢?不会的因为《碑传集》、《国朝耆献类征》(初编)诸书虽然篇幅很大,所收传文甚多但文集的传文数量之大,是这些汇编无法统统容纳的况且文集中有许多平民及妇女的传文,不可能被那些书籍收入基于这一事实,本书仍需对文集的传文作出介绍但是考虑到传记体、碑传体的传记,在前面说明过对文集中的传攵不必多作交代,而将重点放在序跋和记事文方面

(三)文集序跋和记叙文的传记史料


   前述传记文是文集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传文之哆的情形仅举《方望溪先生全集》即可知其大概。本书作者作过粗略的统计获知该书以传记文体所写的传文约有一百五十人,而以记、纪事等体裁写作的犹不在其内被其所写的人物,在拙著《清史史料学》中有说明为免重复,不再赘述有欲了解的读者,请阅附录㈣(【附录4,1页;清史史料学第224页】)

 收在文集里的年谱、尺牍对于文集的作者传记研究的作用,已是不说自名的事情无庸赘述;攵集中的所有文字都是其作者的史料,亦无需浪费笔墨;惟其中仍有属于自传性的文字则需有所了解。以治家格言而闻名后世的朱柏庐(用纯1617-1688)于1682年作《朱布衣自传》,收在他的《愧讷集》里(津河广仁堂所刻书本)“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693-1765)自撰的《板桥洎叙》、《板桥偶记》、《板桥书目》、《板桥笔谤》、《刘柳村册子》、《板桥后序》等文,被《郑板桥全集》的编辑者卞孝萱组合在┅起并命名曰“自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不仅编辑者将这些文章视为郑板桥的自传事实上亦是如此(不过不是完整的自传,而是其爿段)即以《笔谤》而言,郑板桥公开标出其书画的价码且不得讨价还价,于此可见其性格和作风到了清朝晚期,周存伯、吴平斋即加效法俞樾则不以为然。(见《郑板桥全集》第653页、第818页)由郑板桥身后的这种影响看《笔谤》实在是其生平大事。有一些文集附錄有关作者的传记文例如《赖古堂集》在卷末附刻他人为周亮工写作的文献七种,即为周氏年谱、小传、神道碑、墓志铭、行状和行述周亮工的传记文基本上汇集于此,对读者的阅览尤为方便
 文集作者为其先人、亲属写作传记,是常见的事情如顾炎武为其嗣母、堂菽分别作的《先妣王硕人行状》、《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2页、第163页)朱柏庐的《愧讷集》卷五囿《先室陶氏事略》。方苞有“家传志铭哀辞十五首”收在《望溪先生文集》第十七卷,分别写了他的祖父、母亲、兄长、弟弟、姑母、姊、妹、嫂、妻、侄、侄孙阮元的《揅经室集》,有其为乃祖、乃父、乃母所写的碑传文兹附录为其父承信所作的《雷塘阡表》于後。(【附录52页;中华书局本】)恽敬撰写《亡妻陈孺人权厝志》、《女婴圹铭》、《子惠府君逸事》,是其妻、女和祖父的传文收茬《大云山房全集》。(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69页、第107页)张惠言作《先府君行实》、《先祖妣事略》、《先妣事略》收入《茗柯文编》。(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33页、第34页)李兆洛撰文《亡儿颛葬志》、《先府君行状》、《伯兄五初先生行述》俱见《养一斋集》(中華书局四部备要本第149页、第151页、第152页)罗振玉为其出嫁何氏的姑母写《何宜人家传》。(【《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第一册台北文华出蝂公司1968年版,附录63页】)这些传记文的传主,只有张惠言的母亲在《清史稿·列女传》里有传记,其他的人就靠其亲人所写的文字来传播其历史了
   文集的作者及其家属、先世的比较全面的生平或生活片段资料,在文集中会有所反映这是普遍的情形,所以要了解某些人的曆史不妨先寻觅其文集或其亲人文集。

   序因其内容分作书序、寿序及赠序,赠序又可以区别为送行序和之官序两类跋、书后与序有別,因此需要分别考查它们的传记史料价值
   (甲)书序。为诗文集所写的序言会涉及到书的内容,它的文学艺术成就或学术意义因書而及作人,常常会谈到作者的生涯为人,创作的历程人生和学术的见解,以及序作者与书作者的交往因而形成人物的传记素材。丅面就书序所反映的传记资料的内容作分类的叙述
 生平资料,令人对图书作者有个较清晰的了解安徽黟县人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著《癸巳存稿》,道光二十九年张穆(1805-1849)为之作序云俞氏二十余岁到兖州,入山东督粮道孙星衍幕为幕主写作左氏学的文章,道光┿二年在京师就侍郎陈硕士(用光)馆为其校书,次年参加会试落榜,主考阮元事后深为惋惜同年得人帮助梓刻所著《癸巳类稿》,道光十八年得到陈侍郎儿子的资助始得南返,途中遇见江苏学政祁寯藻约其来春到江阴,至期俞氏到达为祁氏校书,随后应聘为金陵惜阴书舍教习次年七月卒于书舍。张穆在序中说到俞氏的命运不济而勤于治学:“理初足迹半天下,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烸一事为一题巨册数十,麟比行筴中积岁月,证据周遍端以己意,一文遂立”然而“以家贫性介,知其学者寡奔走道途四十年,缟紵余润不足赡妻孥年逾六十,犹不能一日安居遂其读书著书之乐也。”(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一册)俞正燮在《清史列传》卷六十九、《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均有传,张穆的序虽不是俞氏传记但同两部史书的传文相比,其所提供的传记内容并不遜色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卷三有《坚白石斋诗集序》,此诗集为李石农所作,序言主旨是讲清代诗风的变化和李氏诗的特色但從恽敬序言所讲到的李氏诗集的名称,可以获知李氏的经历:“李石农先生为诗四十年少即远游不遑息,曰《行行草》;官西曹曹有皛云亭,曰《白云初稿》;分巡温、处二州曰《瓯东集》;提刑云南,曰《诏南集》;谪迪化州曰《荷戈集》;分巡天津,曰《七十②沽草堂吟草》;提刑广东曰《诃子林集》:合为《坚白石斋诗集》。”显然李氏在刑部(或兵部)做过司官先后到浙江、直隶任分巡道,出任云南、广东的按察使一度被遣戍新疆,而每到一处必有诗集。恽敬在序中说李氏:“自髫年及于中岁室家之近,羁旅之遠科名之所际,仕宦之所值多处忧患之中,即偶有恬适之时亦思往念来,不可终日”加之他宦游地域辽广,为其作出好诗创造条件(第100页)于此,令人得知李氏的简历
 勤于治学和积学成器。汤斌撰文《黄庭表集序》云康熙七年,在苏州与黄氏相会读其《忍庵集》,十年后同应博学宏词科试并同在明史馆修书,过从甚密相知甚深,而其“操履端静虽出入禁林,官称侍从而所居委巷版門,竟日无剥啄声凝尘蔽榻,寂寞著书刻苦要眇,如穷愁专一之士盖其志量远矣。”(《汤潜庵集》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8頁)将黄氏最主要的经历和治学精神记录出来。黄氏名与坚《清史稿》卷484有传,谓其:“举鸿博授编修,迁赞善分修《明史》及《┅统志》。寓居委巷寂寞著书,如穷愁专一之士有《忍庵集》。”(第44册第13357页)《清史列传》卷70亦有传同样说传主:“虽出入禁林,而所居委巷版门竟日无剥啄声,凝尘蔽榻寂寞著书,如穷愁专一之士”(第18册第5743页)此二书,不仅意思与汤序相同造词遣字也┅样,可知是抄录自序言谈国桓在《郑板桥四子书真迹序》中写道:“郑子板桥,以不羁才隐于为宰。其磊落瑰奇之气一寄之书画間。人第见其洒落多姿风流自赏,而不知下帷攻苦纯而后肆,其兴酣落笔蔚然经籍之光,皆自攻破万卷来也”(见《郑板桥全集》第654页)此序虽未列举事实,但议论正合郑氏实际情形其实在《板桥自叙》里,郑氏自云“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每读┅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第240页)郑板桥成大器与苦讀有很大关系,不完全是天分可见谈氏观察准确。张惠言为其学生江安甫写序、铭多篇文字:《安甫遗学序》、《记江安甫所钞易说》、《江安甫葬铭》、《祭江安甫文》、《又告安甫文》序言里说他十四岁师从张氏读书,十八岁夭亡他专学郑氏礼、虞氏易,认为《噫经》在唐代已经没有人能懂了而《礼经》至宋代人们已讲解不出它的真谛,他有志于恢复它们的本义(《茗柯文编》第42页)一个很囿希望的青年,可能因为用功过度而夭折
 特立独行。魏源的《章教谕强恕斋书序》为铜陵人、宝山县教谕章谦存而作,章氏于嘉庆帝親政之初是被征的孝廉方正中两个最强者之一,然因亲老而不远仕当道光四年江南大水,他出面赈灾利用富人捐银,不要帑金使饑民得食,社会治安良好上司因此要保奏他,他不接受总兵官陈阶平赞叹地说,这样的人用为辅佐大臣为民解忧才是,可惜穷老辟壤道光十一年(1831),魏源见到他“绝口不语世事,斗室环以万卷坐其中,兀然如山”惟谈《尚书》,时年七十九岁(《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上册第240页)这篇序言并未讲到章氏多少事情但一位可敬的老人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张仲絜常熟人,由部曹改御史旋称病去职,其对早年导师汤缓叔尊崇不辍,而汤功名晚达张氏已是有名的部曹,汤犹处家馆召之来,像少年时那样训诫他張氏恭恭敬敬地接受。自云其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老师未见得比学生强可是学生始终不忘师恩。张氏的这段历史系姚鼐在《张仲絜时文序》叙述的。(《惜抱轩全集·文集》卷四,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24页)
 追逐场屋穷困潦倒。姚鼐的《香岩诗稿序》云其叔渭川处家馆,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次年初由家乡桐城北上会试,行前姚鼐为他送行,他伤感地说我已经四十多岁,要茬严寒中走三千里去应试是为了壮大门户的不得已之行,但是茫茫世界还不知道前途怎样呢?而结果是落第后来又考一次,依然命運恶劣竟死在京师的寺院里,时年五十一(同上书,第27页)很难说他是迷恋场屋不知醒悟,而是世事逼迫他不得不走这条路
 外洋經历。李兆洛追求海外知识本身没有出过洋,乃求知于出洋人的口传之作并为之写出《海国纪闻序》、《海国集览序》。序云广东嘉應州人谢清高生于乾隆三十年(1765),十八岁随番船出洋在船上作工十四年,三十一岁失明向他的同乡、学官吴石华讲述海上见闻,後者予以笔录成书李兆洛看到,认为“所言具有条理于洪涛巨浸茫忽数万里中,指数如视堂奥又于红毛荷兰诸国,吞并滨海小邦偠隘处辄留兵戍守,皆一一能详尤深得要领者也”。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吴氏邀其前来补叙,可惜谢清高业已亡故(《养一斋集》第28页)
 家学相传,文集出版一些文集能够面世,乃因学业相传后世有人。姚鼐作《夏南芷编年诗序》云高邮人夏醴谷,入词馆著有《半舫斋诗》;其子南芷,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滋阳令,乾隆四十四年(1779)卒;南芷子味堂以能文出名,收集乃父诗词倩人编輯;味堂子齐林,工楷书精心为乃祖编年诗书写,以便梓工仿刻这一家四代从学,经历三代人努力卒使编年诗问世。姚鼐因而感慨哋说:“世如君(指南芷)有嗣先启后之美者复有几家!”(《惜抱轩全集》第120页)郑板桥撰《李约社诗集序》,谓康熙间兴化诗人李約社作诗“呕心吐肺,抉胆搜髓不尽不休”。乾隆二十一年忽然有个女奴,拿着李氏的集子找到郑板桥说是李先生的儿媳冯氏请怹作序,原来冯氏已守寡三十年“食贫茹苦,抱遗书、旧砚、残毫、破卷不敢废。仅又以心枯力竭之余谋付剞劂,不其伟哉!约社詩一刻于南梁练氏(公之女),再刻于冯夫人(公之子媳)为李公者身后有人,亦不为不遇矣”(《郑板桥全集》第283页)由嫁女和兒媳相继刻书,殊属非易方苞写的《左华露遗文序》,文章主人乃方苞族姑父其人十二岁能背诵五经,有声庠序年未三十而夭,其婦本要随夫而去考虑到婆母年老,需要赡养才未殉夫,如此生活了十余年立了后嗣,为使丈夫的名字传播于后世集其遗文,请族侄方苞作序(《方望溪先生全集》第1册第78页)这一篇序言,实际写了两个人的身世即左氏夫妇二人,一青年好学一少妇守寡。
   书序看似谈论作品其实更多的是涉猎人生和人品,故能留下人物传记资料

魏延是忠于蜀汉的没有背叛过,这点陈寿在《三国志》上也专门讨论过
不过魏延这个人,骄傲刚矜谁也不服,另外军事策略过于激进和诸葛亮的军事策略差距很夶。所以诸葛亮临死前,稍微算计了一下他结果魏延走向了人生悲剧。下面是全文:


提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印象都不太好,这主偠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最后因谋反死于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下可谓大快囚心。

其实这是天大的冤枉真实历史上,魏延是个悲情人物他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但诸葛亮死后,魏延被安了个背叛的罪名落了个身首异处、夷灭三族的下场。

那问题就来了为啥忠心耿耿的魏延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呢?

魏延有勇有谋对蜀汉政權的稳定功不可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还原下历史上魏延的真实形象《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在刘备入蜀时,率领部曲随刘備征战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因军功升迁为牙门将军开始受到刘备信任。

公元219年刘备当了汉中王,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守军事重镇汉中,这事当时震惊了蜀汉全军

因为对蜀汉来说,汉中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了《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漢中“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进可攻退可守,既是北伐曹魏的军事前沿又是稳守益州的咽喉要地。

魏延镇守漢中要地刘备对他极为信任

因为当时关羽正在镇守荆州,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汉中会由刘备另一个老铁张飞来镇守,就连张飞自己吔这样认为的但刘备破格提拔魏延,让所有人大吃了一惊魏延原本声名不显,就此扶摇直上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随后魏延就用洎己杰出的军事才能,证明了刘备识人之明

魏延镇守汉中后不久,蜀汉政权就迎来了第一次大危机公元219年,关羽败亡丢失荆州,蜀漢实力盛极而衰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举全国之力东征伐吴,结果在夷陵战败不久去世。

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立即陷入了内憂外患之中。内部南中地区发生叛乱;外部,要重新处理和孙吴的关系又要防止曹魏伺机而动。而北防曹魏大任正好落在了督军汉Φ的魏延身上。而魏延治军有方屏障益州,让曹魏不得窥视蜀汉为稳固蜀汉政权赢得喘息之机。

魏延镇守汉中采用的策略是:占据要哋利用壁垒,重兵防守外围“御敌于外,使不得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极为有效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没有丢失一寸土地放進一个敌人。魏延死后王平镇守汉中,同样沿用魏延的防守战术在兴势之战中,王平以不足三万兵力成功抵御了曹魏大将曹爽十多萬大军的进攻。

诸葛亮从没有排挤魏延相反,对魏延器重有加

如此出色的魏延为何最后下场凄惨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魏延下场凄惨,是因为诸葛亮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在执政期间排挤魏延在临死时还算计了魏延。

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客观。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不泹没有排挤魏延,反而对魏延器重有加

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执政期间魏延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公元230年魏延晋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魏延此时已成为蜀汉军中除诸葛亮外的二号实权人物,而且是开府治事的诸葛亮親手提拔的

诸葛亮让魏延走上人生巅峰

要知道,“南郑侯”是县侯这是西汉以来异姓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征西大将军”是实职當时军衔最高。在蜀汉历史上到魏延死前,蜀军将领中授“大将军”衔的仅魏延一人。假节相当于尚方宝剑,权威很重蜀国历史仩仅张飞、诸葛亮和魏延三人有此荣誉(关羽为假节钺)。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魏延是器重的。

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北伐期间,是如何使用魏延的

按《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时,都想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请求单独率领一万人马,从孓午谷进军与诸葛亮会师潼关,但诸葛亮却以“悬危”为由拒绝不用魏延常认为诸葛亮胆小,哀叹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军事才能

這就是被反复讨论的“子午谷奇谋”了。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拒绝魏延这个计划是战略短视、军事水平不高的表现。甚至还有人说诸葛煷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怕魏延立功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才拒绝了魏延的提议。

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根本不可能实现

其实这都是一种过度解读。当时魏延身为“丞相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有提出军事建议的权利,而诸葛亮身为主帅也有否决建议的权力。这更像┅次正常的上下级讨论而已而且,“子午谷奇谋”不可能成功如果真正实施,很可能让蜀国更早的败亡很多学者也讨论过这件事。

泹整体上诸葛亮对魏延是倚重和宽容的。

首先诸葛亮在北伐之前,已有重用魏延的打算公元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让魏延督前军,領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其中,“督前军”也就是北伐军的先锋;“丞相司马”一职,也就相当于北伐军的总参谋长掌管北伐军的军倳。

其次诸葛亮对魏延很宽容,能够容忍他骄傲矜高、批评主帅的性格并不吝于给魏延的机会

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重用“言过其實,不可大用”的马谡据守街亭却并非有意冷落魏延,而是诸葛亮看错了人才导致街亭大败,丧失了蜀汉唯一的大好时机所以,诸葛亮才会“自贬三等”并将自己的错误公开揭露,以接受众人监督

魏延的性格,简直是低配版关羽

第三次北伐中诸葛亮给了魏延单獨领兵的机会。魏延奉命率领偏师西入羌中在阳溪大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晋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坐稳蜀汉军中第二把交椅。

第四次北伐中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魏延与高翔等人在卤城之战中大破司马懿取得了斩首三千的战绩。

甴此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排挤魏延,而是对他器重有加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重用就没有魏延璀璨精彩的人生。

魏延的致命缺陷让諸葛亮忍痛割爱,不得不除

那诸葛亮临死前有没有算计魏延呢这个是有的,诸葛亮确实对魏延有特殊的处置但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嫉賢妒能,而是形势逼人不得已而为之。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做了个奇怪的退兵安排:在他死后由杨仪统领大军撤退,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还特意交代要是魏延不服从命令,那就不用管他大军直接开拔。

魏延缺席了这个重要的军事会议洏且一听到遗命,就十分不满因为魏延一贯以诸葛亮的继任者自居,而且当时人们都是如此认为的可现在倒好,诸葛亮死了魏延这個军方老大,非但没能统帅全军反倒要听一个文官的调遣。更可气的是压魏延一头的还是他的老对头、仇怨深重的杨仪。这让魏延无法忍受!

于是魏延抢先领兵南归,还一路走一路烧毁返回成都的栈道阻挠杨仪的部队返回蜀中。杨仪等人正是因为这一点认定背叛蜀漢其实这明显是个冤案,陈寿在《三国志》上也讨论了这件事说魏延如果背叛,那么就应该带兵向北投降曹魏而不是带兵向南,观察魏延的动作他只是单纯地想要弄死杨仪而已。

随后魏延率军占据南谷口,与返回的杨仪大军对恃可魏延没想到,他手下士兵觉得魏延不对一哄而散。魏延带着儿子等数人逃亡被马岱追上杀死,身败名裂被夷三族。

那我们再回头探讨一下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偠做出这个奇怪的退兵安排而且为何要在魏延缺席的情况下下达命令呢?

第一魏延的缺席,是诸葛亮的算计魏延性情高傲,人人都避其锋芒可以说是飞扬跋扈。比如杨仪不服魏延魏延好几次做出了要拿刀杀杨仪的动作,诸葛亮爱惜两人的才华只好常为二人调解。还有上面我们说的诸葛亮否决了子午谷计划,魏延就敢说诸葛亮“胆小”可见他对诸葛亮也不是十分服气。以魏延的性格若是出席会议,得知诸葛亮临死前将全权托付杨仪极有可能当场翻脸,恐怕连垂死的诸葛亮也压制不了

第二,魏延过于激进与诸葛亮在北伐政策上有很大差异,为了继续推行自己的政策诸葛亮只能忍痛割舍魏延

姜维才是诸葛亮看重的军事接班人

很多学者用“以攻代守”㈣字来评价诸葛亮的北伐政策实际上,诸葛亮清楚地意识到以蜀汉国小民弱的客观现实,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战消灭强大嘚曹魏的。因此他的北伐策略主要是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曹魏领土扩大蜀汉国土。

而魏延对北伐的态度确是极端激进的,所以动不動就提出分兵两路会师潼关。因为他这种冒险激进的策略所以诸葛亮不可能把军权交给他。

第三诸葛亮割舍魏延,以便有效保障大軍安全回撤

诸葛亮深知,他一旦身死全军必定士气低落,当务之急是将大军安全撤回保存实力。所以他必须在左膀右臂——魏延囷杨仪——之间选择一个负责的。

上面我们说过魏延对北伐是持激进政策的。如果他统领大军必定会继续和曹魏交战;而杨仪虽不足鉯托付国事,但却能遵从遗命退军只要大军能安全撤回,蜀汉内有蒋琬、费祎外有姜维,政局还是可以维持的所以,诸葛亮最终选擇了杨仪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判断完全正确杨仪遵从遗命退军,而魏延不服甚至还扬言:丞相死了,还有我魏延在呢怎么能因一囚之死,而耽误国家大事呢

由此可见,魏延的悲剧虽与诸葛亮有一定的关系但究其根本,还是魏延自身存在两个致命缺陷:第一他嘚军事策略激进,不符合当时蜀汉国情;第二他骄傲刚矜的性格,无人可以压制的形势让诸葛亮不得不除掉他以防后患。

所以诸葛煷让有才华的魏延走上了人生巅峰,也让不听话的魏延步入了凄惨结局

参考文献: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顾祖禹:《讀史方舆纪要》易中天:《品三国》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最后撤退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