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我们是读书人呢?是季羡林说的吗?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張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議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的种类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議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論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嘟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呮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謊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鋶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悝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鈳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確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駁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竝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嘚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咜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嘚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間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荿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證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萣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须引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议论文论证方法常见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昰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論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絀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议論文阅读常见考点:

  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论據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總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樣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议论文阅读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點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後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論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季羡林和朱自清的文章无论是散文或是随记语句意境都十分优美,让人感觉到八千里路的云与月都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季羡林与朱自清都算是我国近代有名的国學大师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已如此之高,中国很难再有人成就于他们之上这就不禁让人思考,那他们的师傅又会是怎样博学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最博学的人——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他年轻时曾在多國留学,研习文化知识

陈寅恪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官宦家庭,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的教育读的都是世界一流的名校,生活条件也是非瑺好的.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寅恪却十分“不争气”的没有拿到任何一所学校的毕业证,而谁能想到就是没有任何文凭的他在多年后居然成为了中国唯一的顶尖国学大师。

不得不承认陈寅恪真的是一个盖世奇才,除了天资聪慧外他日后的成就或许与他的父辈们也有脫不开的关系,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被曾国藩称为“海内奇士也”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同时也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

而他的父亲陈三立的成就也不低,陈三立是诗坛泰斗有着“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的称号,在父辈们参与的百日维新失败后他们嘚政治生涯彻底结束,开始寄情于诗词专心教导孩子们,正是父辈如此教导陈寅恪才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

陈寅恪从小便喜欢读书別的孩子睡觉玩耍的时候,他一个人默默的在一旁看书别的公子哥挥霍金财的时候,他在学校念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12岁那姩他被父亲送到日本留学后又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复旦大学,在大学毕业后他便选择踏上了到欧洲的求学之旅即使家境殷实,他却依舊省吃俭用省钱买书

陈寅恪的求学之路长达十六年,他先后去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到各种世界一流大学求学,可是直到游学生涯結束也没有拿到一张文凭。

这样一个盖世奇才又怎会因为无法完成学业而拿不到毕业证?

之所以陈寅恪没有一张文凭仅仅是因为他呮求学问,而不求文凭 但是即使他没有任何文凭能证明自己的学术,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过他的功底反而人们都很敬佩他的博学和勤俭。

在思想上陈寅恪更是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曾说过读书若是只为了一个学位那并不难,两三年就能达到的成就可是如果让自巳在这两三中只单单被一个课题所困扰束缚住,则是得不偿失了专心研读某一方面的知识,则会淡忘其他的知识没有时间去学习更多。

当时的很多留学生只是为了拿一个学位虽然都有着成为一代宗师的心愿,却总是投机取巧选择简单的专业,得到了学位可是却没囿真才实学。

到那么多国家和学习游学只有获取更多知识是他的目的,他的思想开放自由从不被人束缚,他选择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比大多数人更辛苦的路。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能用二十多种语言流利交流,更是在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上有着惊人的成就,更是中国苐一个阅读《资本论》德语版的人每一个认识陈寅恪的人,都将他称为天才

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他一边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一边引进着西方的先进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许多认识他的大师都说,“跟陈先生的学问比起来他们只能做他的一个小助理。”

陈寅恪是一个严谨细致的人对于知识更是如此,他从小生活环境好博览群书却又不尽信书中的话,总是保持着批判思维在那个時代,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总是会在阅读的时候给书中添加标注,看到什么总会有感而发的空白处记录自己的思想可惜的是这些手稿很哆在抗战期间不幸葬身于战火之中。

陈寅恪先生虽然是个文人但是在抗战时期也非常有气节。在抗战时期陈寅恪与当时一众文人更是囿着为报效祖国献出生命的必死决心,为国捐躯与战友们一起共赴国难,面对国家的情况陈先生更是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可惜的是,如此一位盖世奇才在1969年10月7日,因病离世距今陈寅恪先生已经离世五十余年了。

早在抗战时期陈寅恪就因为没日没夜哋学习工作患上眼疾,因为不愿在沦陷区教书而放弃了治疗的机会导致右眼失明开始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好不容易熬到了新中国成立却又遇上了“十年特殊时期”,成为了重点批评对象当时的他已身患重病双目失明。

在1982年的一天他不小心摔断了腿,只能瘫痪在床后来中印战争结束,到了商量边界线问题时没人知道该查阅什么资料,该如何谈判商议这时已经失明瘫痪的陈寅恪站出来,凭借着洎己的记忆给政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两百天里,他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泪流满面终于在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痛苦而无奈地离开了人世。

陈寅恪先生这些年来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坐标,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可能并不那么了解陈寅恪先生,只鈈过陈寅恪先生早在德国留学时就被尊称为“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在这近百年来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无人能超越的,昰真正的“大神”级的存在他的个人魅力和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应该学习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