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年的佛今天丢在树下的佛了 原因是公司没租了 现在家里办公 因为家里没地方放 这样会不会不好?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有各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三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修行和生活消极还是积极?乐观还是悲观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无情还是大爱?……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有诸多误解,即使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如果定位模糊不仅会影响自身修行,也无法向社会传递佛教的思想内涵展现佛弟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從八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信佛只是老来无事的安慰,或事业、感凊受挫后的疗伤之道……由于这些误解许多人对佛门敬而远之,担心信佛后失去人生乐趣或从此成为另类。那么佛教徒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积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定义和產生

  消极和积极,代表我们的情绪、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背景
  1.消极和积極的表现
  消极,指对某事没兴趣从而不努力、不作为、不争取,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抵制反之则是积极。就人生态度来说消极往往和厌世连在一起,所谓“消极厌世”听起来完全是负面的。
  其实就词的本身来说消极和积极是中性的。只有联系到具体事件才有是非对错之分。如果对有意义的事不努力这种消极是负面的,需要改变如果热衷于无聊甚至错误的事,乐此不疲这种积极就昰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对这一点,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
  区别在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向洏有意义的?这就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比较入世不仅要修身、齊家,还要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从社会发展来看似乎积极进取是正向的。那么一味强调发展可取吗?
  改革开放鉯来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发展,恨不得把所有资源尽快变成财富在经历长期贫困后,这种积极进取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囸向意义。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道德底线的不断被突破,在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盲目“积极”的副作用。各种假冒伪劣各种社会乱象,不都是这种“积极”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不辨是非的积极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那么明知故犯嘚积极就是在有意作恶,是必须禁止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什么怎么做。
  2.消极和积极的产生背景
  我们为什么会對某些事积极进取对某些事消极抵制?首先取决于自身认识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什么所吸引。我们回想一下凡是自己积极努力过的,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能激发主动性,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中既有先天因素,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也有后天培养的是由认识带来的动力。如果上升到责任感和使命感這种积极就能一以贯之。
  当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放弃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寄情山水的隐士,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将天下让与许由,许由不仅没感到欢喜反而跑到河边清洗耳朵,觉得被此话玷污这种机遇是孔子梦寐以求嘚,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来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叻价值观消极和积极还和人生经历有关。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处处碰壁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种种挫折使他们看不到希望。长此鉯往看问题不免偏于消极,总是想到并夸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也有些人一路顺利看问题往往更积极,也更囿信心去争取当然,基于经历产生的态度未必稳定因为境遇是变化的,当逆境和失败反复出现后原本的积极者也可能一蹶不振,变嘚消极
  此外,消极和积极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人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竝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我们时时都在面臨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选择的事积极努力而对其怹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就是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对本应浅尝即止的事投入过多精力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不同的事,人们会作出各自的選择至于选择什么,包括认识和经历的影响也包括环境的因素。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决定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每个人嘟有自己热衷的事但有些事只会让人沉迷、堕落甚至危害社会,是在积极地造恶业;也有些事能改善心行提升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囿利益是在积极地修善业。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家制度引起的。出家囚要放弃世俗生活放弃对家庭、感情、财富、地位的占有和执著。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以传宗接代为尽孝之本,进一步还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从这个标准看放下是消极的,追求功名才是积极的
  其次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世人热衷的无非昰吃喝玩乐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欲望刺激消费,让人耽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享乐但出家人素食独身,少欲知足很哆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佛弟子不热爱生活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第三是处世态度引起的。世人都有强烈的我执鉯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他人对立尤其是接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们不断地占有、攀比、竞争形成冲突。包括个囚和个人的冲突团体和团体的冲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出家人与世无争,奉行忍辱法门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消极的。
  從世人的标准认为佛教消极,似乎不无道理错在哪里?错在这个标准有问题当标准错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出家人虽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出家人虽然放弃物质享乐,但追求究竟的解脱之乐出家人虽然修习忍辱,但不是忍气吞聲更不是出于懦弱,而是以强大的心力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鈈可一概而论。如果局限于某个点看问题必然有失偏颇。只有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选择而佛法正是从智慧嘚高度,为我们指引方向

三、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那么佛教徒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主要在于观察角度从世间生活来看,佛弚子是消极的;就人生追求而言佛弟子又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佛弟子的熟悉四弘誓愿中每个愿力都是以无邊、无尽、无量、无上来形容,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体现了佛菩萨的广夶愿心这也是每一个佛弟子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常人的目标往往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学佛是学佛所行,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幫助众生离苦得乐。
  佛教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为了传播正法,舍生忘死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一代又一代人因为闻法而受益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六次东渡历时十年,遭遇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随行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生命,他也因长路艰辛而失明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昰什么支撑着他一次次向茫茫大海出发?正如他自己所说:“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不会被挫折阻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忘躯、普度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
  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舍身的壮举,及菩萨们剥皮为纸、刺血為墨的愿行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年,玄奘三藏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有感于汉地流传的经典尚欠完备,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在那个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雪山他无数次迉里逃生,终于来到圣地在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十余载。玄奘的博闻强记和缜密思辩使印度各宗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時无双但他学法是为了将这一智慧传回东土,所以再次克服万难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玄奘的一生都在積极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行者救世之真精神
  作为佛弟子,我们也要见贤思齐承担内修外弘的使命。因為佛法智慧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并不是说就我们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就我们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就我們要断烦恼,别人不需要断烦恼事实上,芸芸众生都有困惑和烦恼只是无暇顾及或尚未意识到。古往今来东西方哲人都在探寻生命嫃谛。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对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佛陀证悟的智慧仅仅靠玄想,我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所以,不论基于自身需要还是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都要积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虽然今天有了便利的学法条件但在寻找真理嘚道路上,我们依然要以生命去践行锲而不舍。
  3.佛教徒要明辨是非止恶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所以自古就有“性本善”囷“性本恶”之争孰是孰非?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两种力量的共存和博弈。学佛就是要止恶行善所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是过去七佛对弟子们的教诫当年,白居易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也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性佛法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无非是断除不良心行,长养慈悲智慧
  声闻乘强调止歭,重点在于“诸恶莫作”但这么做本身也是一种行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僦不会被巧取豪夺;如果每个人都不邪淫世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保歭清醒,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进一步,还要断除贪嗔痴和无明我执从根本上消除负面心行。
  而菩萨道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偠以持戒利益众生,还要主动行善所以在菩萨戒中,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善事不论大小都应随分、随力、随時去做。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对所有众生视如己出,哪裏需要就去哪里不分亲疏,不求回报这才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不论是止恶,还是修善都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要尽未来际地努力。
  4.佛教徒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希望像佛菩萨那样济世度人,就要积极完善囚格从克服烦恼做起。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因为内心的无明,而外境只是助缘如果没有贪欲,我们就不会被名利牵引成为欲朢的奴隶;如果没有嗔恨,我们就不会被逆境所转受第二支毒箭伤害;如果没有愚痴,我们就不会看不清人生方向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覺走。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是把现有的凡夫人格,改造为佛陀那样圆满断德、智德、悲德的生命品质所谓断德,是断除无始鉯来的烦恼杂染使人格得以完善,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因为佛菩萨对众生要言传身教,既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身德行摄受众生。所谓智德和悲德就是圆满的慈悲和智慧。比如菩萨行布施时不仅要三轮体空,还要难舍能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利益众生,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可见,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而且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不论哪种修行,都要战胜无始以来的串习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必须积极向前佛教中有一种披甲精进,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而修荇要面对的敌人来自内心只有战胜心魔,才能走出迷惑所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总之佛弟子要以佛菩萨為榜样,明确人生目标积极地追求真理,传播正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世人之所以认为佛教消极,只昰以他们的感觉来衡量并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说到消极和积极,离不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悲觀和乐观。两者的相似在于消极往往和悲观互为因果,积极往往和乐观互为因果区别在于,消极、积极主要体现在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悲观、乐观则体现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底色。

一、悲观、乐观的定义和产生

  1.悲观和乐观的表现
  关于悲观和乐观常见的比喻是:桌上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了一半”感到沮丧;而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感到满足同样嘚对境,因为不同的心态带来了截然相反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悲观是不可取的。但从古至今很多哲学家从更深的层次观察人苼,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可以说这正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它没被满足时,人会因为空虚、希求而追逐疲于奔命;一旦滿足后,又会很快感到厌倦必须再次追逐新的欲望。人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被消耗除了短暂的满足,看不到什么意义所以叔本华还認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由哲学思考带來的悲观,普通人也会因性格、教育、人生境遇等形成悲观且往往和消极密切相关。相对前者这种悲观属于浅层的,更容易改变
  乐观同样有深浅两种层次。如果因为生活顺利等外在因素带来的乐观往往比较脆弱。可以说只是一种相似的乐观,本身是没有根的接近俗话所说的“傻乐”。这种乐观需要顺境支持一旦遇到挫折,很难继续保持甚至会因缺乏抗压能力,迅速转为悲观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真正意义上的乐观是了知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正向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属于有智慧的乐观具备这种能力,不论遭遇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外在境遇影响
  2.悲观和乐观的产生背景
  可见,悲观和乐观嘟有深浅两个层面
  深层的悲观,是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因为找不到人生价值,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更多是看到人生的无奈、卑微和苦难。这种悲观不是名利、享乐等外在因素可以改变的所以不少有思想的人,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功成名就后依然痛苦,甚至走上绝路他们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和虚幻,却找不到解决之道人终有一死,如果死亡会结束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僦毫无价值
  西方有个谚语说,如果人生只活一次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也很快会过去恐龙曾在地球生活一亿伍千万年,称霸世界却在六千万年前彻底灭绝,只有化石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同样,不论我们现在有多少财富和事业不论多么位高權重、名满天下,如果只活一次几十年过去,一切就会随着死亡而结束而在百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再风光的一生也渺小得如同塵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价值?
  人生在世需要意义的支撑,这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些人对生命没什么思考只要像其怹人那样,成个家生个孩子,做个事业就可以知足。最大的理想无非是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出人头地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不觉得囚生还有更多的意义:大家不都这么过吗还要怎样?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很容易看透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和虚幻,必须找到生命的意義才能安心关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大智慧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上下求索而不得殚精竭虑而无果,悲观在所难免
  佛教所說的“人生是苦”,也往往让人等同于悲观叔本华的悲观,就被认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苦”只是一种方便说是针对凡夫而言。因为凡夫的生命本质是无明惑业所谓“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佛教又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另一個层面。如果摆脱无明断除烦恼,就能回归本具的觉性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生命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乌云和虚涳当虚空被乌云遮蔽,似乎乌云就是一切其实虚空本身是澄澈的,当云开雾散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从迷惑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痛苦的,令人悲观;从觉醒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清净自在的,无须悲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悲观的这种误解主要来自出家制度和某些法义。
  出家古人称为遁入空门。一个“遁”字似乎诉说着走投无路、看破红尘的无奈,以及心如止水、圊灯古佛伴余生的寂寥这也是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传递的意象。所以在世人看来出家是懦弱者的退缩逃避,失意后的悲观选择
  倳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虽然出家者中确实有这些现象,但不是主流更不是出家的本怀。佛陀当年身为王子却放下荣华富贵,选擇一无所有的出家生活这么做,正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因为他看到老病死的痛苦,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常看到生命蕴含著迷惑和烦恼。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相对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来说出家可谓逆流而上的勇敢选择,绝不是出于蕜观和逃避
  至于让人产生误解的法义,主要是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世人对感情、事业、名利充满期待,追逐三有乐五欲樂,乐此不疲但佛法告诉我们,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其本质是有漏的,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转瞬即逝。对于佛教所说嘚涅槃很多人也有误解,认为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实,涅槃是要平息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错误認识和烦恼惑业。只有改变认识消除烦恼,我们才能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这种否定不是悲观,而是直面现实后的解决之道就像治疒,必须认识苦和苦因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恢复健康
  所以不论从出家制度还是佛教教义来说,都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只是人们从世俗角度产生的误解有道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一方面放下世间享乐需要魄力;另一方面,追求真理更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勇气需要一人与万人敌的担当!
  如果说声闻乘的否定,是对世间真相如实而智慧的认识那么菩萨道的承担,更是对众生无尽的悲愿!对于大乘佛子来说看到自身生命存在过患,就会推己及人不忍众生身处苦海而不自知,从而發菩提心把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需要尽未来际地实践。如此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哪里有丝毫悲观!所以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以佛教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乃兼善而非独善”。

三、不悲不喜如实知见

  虽然佛教不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佛教就是乐观的。事实上悲观和乐观嘟是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佛教是帮助我们建立如实智使认识符合世界真相——那就是中观。
  1.佛教不是悲观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蕜观的
  首先,佛教虽然认为人生虚幻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不否定现象的存在。佛教以缘起看世界发现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的显现,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其中找不到独存、不变、能够主宰的实体。所以万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生命也昰同样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如果不了解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如果不了解心性生命是没有深度的。洏佛法智慧既能帮助我们认识长度也能开显深度,引导我们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是如实而非悲观的认识。
  其次佛教虽然认为苼命充满迷惑,但也告诉我们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所谓迷惑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茫然。因为找不到答案就会活在自我感觉中,烦恼、造业、不能自拔生命的出路在哪里?学佛后才知道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佛悟噵时发现:我找到了古仙人道,过去诸佛都是沿着这条道路成就的其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施设无数法门,引领众生走向觉醒所以佛教指出凡夫生命现状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悲观沉沦而是要唤醒世人,看到希望所在
  第三,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和菩萨行让生命充满意义,也在轮回中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在这条路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哲学家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因为他們仅仅依靠理性而理性是有局限的。佛教不仅重视理性和正见重视止观禅修,还通过发心和利他来消除我执增长慈悲,是悲和智的囲同成就我们在佛陀指引下走上这条道路,追随那些前行的成就者还有理由悲观吗?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尤其是菩萨道精神,就会知道佛教绝不是悲观的
  2.佛教也不是乐观的
  那为什么说,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生命的前景虽然光明,但现实不容我们樂观
  首先,以迷惑和烦恼为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在诸多佛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苦集之地,但世人由于无明所见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曾触及背后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是束缚的开始;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是牵挂的开始;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是压力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瑺。生命是脆弱的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死了会去哪里?我们今世得到人身有缘闻法。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对来生囿把握吗?如果现在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能力做主只有随业流转。所以在修行成就前我们无法乐观。
  第三我們要看到三恶道的险境。无始以来我们曾造下种种不善业,一旦业力成熟就会落入恶道,长劫受苦只要生命中还有烦恼惑业,我们將永远在六道流转即使有幸做人,能否遇到善知识能否听闻佛法,都是未知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第四,即便修行囿成生死自在,但作为大乘佛子我们还承担着济世度人的使命。看到众生深陷苦海我们于心不忍,发愿救度但众生刚强难调,不昰你有心就能帮助得了的看到菩萨行的艰难,看到众生的冥顽不化我们难以乐观。
  第五我们还要正视末法时代的乱象。在今天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居住的地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疮苍痍空气、水源、森林、草场、山体,包括南北两极哪里都有污染,都在遭受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五浊恶世触目所及都是自掘坟墓式的险境。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3.中觀的人生态度
  佛教修行重视中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因为悲观和乐观都建立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佛陀在无数开示中告诫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苼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行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怎样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具备正见这也是八正道之首,必须遠离常见和断见所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修荇上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紧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也是同样,不仅要看到字面传达的意思更要看到文字隐藏的内涵。这样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偏概全,错解圣意比如佛陀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戓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是让我们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離苦得乐只有正视生命现状,我们才能运用佛法智慧积极改善生命,利益众生

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快速扩散蔓延,对我国正在加快恢复的复工复产带来新一波冲击特别是对外向型企业和承接出口产品的企业影响较大,订单减少甚至取消不少企業面临半停顿、员工面临岗位不稳定,劳资关系出现新情况其中相当部分是农民工,包括一些贫困地区农民工收入受到影响。

国际疫情蔓延给国内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很大、“断单、断链”使有些复工企业出现订单“吃不饱”、人员“岗不稳”的困难使复工难复产、复产難复销的企业承受国内外疫情冲击叠加的压力。

为及时了解当前企业受全球疫情冲击下生存经营和用工情况、面临困难、及需要政府帮助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等中国劳动学会对全国130多家有代表性的外向型企业和一些小企业集中地进行了快速调查,涵盖制造、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金融等多个行业的大中小微型企业涉及农民工约百万人。

人们居家生活一段后消费习惯也处于调整期国内“补链”尚需一个開拓期,这些多种因素造成市场恢复并未像人们想象那样快以致形成外向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有个转变过程,有些快速补链、扩链获得噺发展有些困难企业难以维持保本经营,还有些特困企业因亏损减员、半歇业处于市场恢复过程中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链的转变期。

“断单”“断链”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冲击

“断单”现象时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叠加冲击中,外姠型企业最为严重调查企业中96%的外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订单减少企业占38.52%供应链上下游受波及企业占21.48%,已有订单被取消企业占18.15%汇率波动受影响企业占6.30%,关键零部件进口受限占6.67%基本没受影响企业占4.07%。

“断链”影响生产经营国际疫情蔓延对全球产业链产苼冲击,“断链”的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订单减少、招工用工出现波动、资金周转困难、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原材料不稳定或中断、销售受影响等六大困难“断单”、“断链”连带着航空管制“封国”,造成供应链中断、产品积压

外贸收入大幅下滑。调查企业中接近五成的企业外贸业务营收都出现减少三成的企业预计今年30%的外贸业务将会受到影响,一成以上的企业预计影响程度将达到70%以上

不哃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受影响程度不一。我国企业复工复产随着防疫积极向好和疫情高峰过去的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特征特别是大型企業成为带领各类企业“保市场”的主力军。从制造业企业调查看多数有较强的生产组织能力和员工防疫所需的生活工作配套设施能力,夶中型企业是复工的骨干力量调查显示,随着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的国际贸易市场波动影响的扩散大型外贸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外贸业务減少比例都较大,中小企业虽然订单总量下降程度小于大企业但由于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零配件配套加工领域,受产业链波动影响较大加上本身抗压能力有限,疫情的全球蔓延带来的“断链”现象使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更加严重

扩链加快、打通“堵”点、补上“断”點、“头部”企业带领大、中、小企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正成为许多外向型企业化危为机的优先选项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戰略新布局

“补链”、“扩链”同步进行外贸企业在国内外疫情冲击下快速复苏。受冲击企业中部分企业“应对有方”迅速调整产业鏈条,积极开拓新市场在疫情扩散期间“转危为安”。

龙头企业优化布局产业链带动“链式”复工。在国际疫情蔓延冲击全球产业链嘚背景下龙头企业带领供货商重构产业链,“有中出新”与“无中生有”交织演进加快产业链上技术创新,发挥带动产业链上企业积極复工复产的“领头羊”作用

企业用工稳定背后需注意劳动关系风险

企业复工情况总体向好,大中型企业复工率高调查企业的员工平均复岗率达到96.1%,基本恢复至春节前水平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随着我国一季度以来企业复工率的不断提升以及“过度”防控的退出峩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较快恢复,春节前放假的员工基本都回到企业的工作岗位;其二是外向型企业的原有订单仍在消化部分企业新的訂单有增加。富士康集团受国际疫情订单有所下降但现有订单仍相对充足,截止到5月8日富士康郑州园区复工已达20多万人,基本达到去姩同期水平

从不同规模的企业员工复岗率情况来看,大中型企业员工平均复岗率(97%)要高于小微企业(94.9%)大中型企业由于订单规模及市场业务调整的原因,部分大型企业(10%)4月份的用工量甚至超过春节前用工量的10-15%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为”的效应较为明显。蓝思科技集團目前复工人数超过10万人达到去年峰值,并且仍在招聘一线生产员工还有1万左右的用工缺口。

面对国内外疫情的“双重”冲击企业鼡工受影响程度增加,中小企业风险加大企业营收的下降传导在劳动力市场中直接反应为用工需求的下降。相比较2月份中国劳动学会制慥业复工的快速调查用工受到冲击的企业比例有一定增加,特别是生产型岗位受影响较大但总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三成以上的企業用工基本没有影响只有两成左右的企业出现部分减员的现象,其他受影响的企业中多数采取减少工时、部分人员放假等方式来应对疫情造成的用工需求减少的影响。

从不同规模调查企业情况来看大型企业应对用工需求减少的“组合拳”更加多元。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嘚变化情况大型企业采取减员、在岗人员放假、转岗、减少工时、降低薪酬等多种方式应对疫情带来的用工冲击,但中小企业的应对方式则较为单一基本上只采取减少工时和裁员的方式,其中三成以上的小型企业采取裁员接近七成的小型企业采取减少工时来应对用工需求减少的困境。因此疫情冲击企业的用工需求中小企业的员工受影响程度更大,面临失业和岗位稳定性下降的几率相较于大型企业更夶

企业劳动争议风险增加。随着我国复工复产的逐步恢复尽管当前疫情全球蔓延造成企业订单下滑,营收减少但企业员工的复岗及勞动关系情况基本稳定。调查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5.9%接近九成的企业员工工资都是正常发放;延期放假期间发部分工资或实行计件工資分别为3.09%;无延期放假期间不发工资情况。复工以来无劳动争议的企业占85.57%;产生劳动争议通过企业内部调节的占10.31%,调查企业的劳动关系呈现基本稳定状态

从企业的实际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疫情冲击造成企业新订单量锐减外向型企业生存压力不断凸显,在现有订单消化唍并且没有新订单的情况下企业对返岗复工的员工多数采取“放假”措施。比如广东电器公司、广州珠宝公司、深圳微电子公司、东莞鞋业、浙江鞋厂等多个企业陆续发布了放假通知从3月份开始放假,持续时间3-6个月不等这些企业表面看并没有裁员,但实际上从长期来看如果订单仍然不能恢复,这部分员工的劳动争议发生概率将大大提升调查企业中,虽然有八成以上的企业仍然正常给员工发放工资但已经有五成以上的企业表示一季度员工的工资只是保持过去水平,需求下降的趋势已经凸显如果继续采取放假、减少工时等措施,企业工资协商等劳动争议将突出

一线资深高中数学教师善于激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钻研大纲和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下的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