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文公团李敏简历

()山西汾阳人1937 年入山西军政訓练班学习。同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 决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岳沈阳军区文工团连指导员太岳沈阳军区文工团 11 旅 31 团 1 营教导员、团 政治处主任,第二野战军第 14 军 42 师 126 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42 师政治 部主任、第 14 军政治部副主任、14 师代政委1958 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 14
师政委14 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 委。是中囲九大代表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007 年3月2日在沈阳逝世。
()原名马英贤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人。1936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土地革命时期,在定县从事党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 5 月参加八路军任晋 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连指導员,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教导团政治教导员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第四军分区政治协理员,中 共晋察冀第四地委党校队长解放战爭时期,任冀晋纵队第 3 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晋察 冀野战军第 4 纵队随营学校党总支书记, 工兵营政治委员 补训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 第 64 军补训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 年 2 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 志愿军第 64 军 191 师 573 团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64 军教導团政治委员 荣获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第 64 军速成中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第 64 军师政治部主任1959 年毕业于中國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第 64 军第 192 师副政治委 员 64 军第 192 师政治委员, 64 军政治部副主任 第 第 1964 年 6 月任第 64 军政治部主任。 1966 年 3 月任第 64 军副政治委员1968 年 5 月任第 64 军政治委员。1979 年 4 月任辽宁省 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委员1982 年 10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文工团党委常委。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 衔1964 年 3 月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永恒的记忆》等2011 年 9 月 25 日在沈阳逝世。
()四川巴中人1934 年任巴中县儿童局局长。1935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第三军团团宣传员。参加了长征任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 分区宣传队分队长、第一支队团部指导员1942 年入抗大二分校学习。解放战争時期任 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支队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军政干部学 校政治部主任。1956 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第七步兵预备学校政委,要塞区政 委旅大警备区副政委、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彡 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9 年 8 月 9 日在沈阳逝世。
()四川巴中市人1933 年 5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6 月加入中国 共产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战士红一方面军第 3 军 12 团警卫员、青年干 事。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政治指导员、 政治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第 4 纵队 33 团副团 长、副政治委员、苐 35 团政治委员、第 122 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第 122 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卫生部第 2 医管局、文化干部学校、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指挥部、 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 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国防工程建筑部和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政治部主任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国防 建设部副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副参谋长、参谋长援越 2 支队指挥部副总指挥,沈阳沈阳军區文工团 工程兵副主任、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 章,二级解放勋章1990 年 8 月 6 日在沈陽逝世。
()四川宣汉县人曾用名郎朝安。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员、卫生员、译电员、机要组长、股長、科长、东北干部纵队 大队长、兵工厂副政治委员、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燃料处长、第 6 工区指挥部副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 程兵副参谋长、副主任、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顾问等职。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 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三级解放勋章1991 年 10 月 13 ()曾用名申德雄,山西省交城县人1937 年 5 月参加革命,1938 年 10 月加入中國共产党历任学员,教员指导员,副教导员股长,团政委政治部主任、东 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志愿军后勤军械部副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 部副参谋长等职。2001 年 2 月 26 日在沈阳逝世
又名傅锡荣。1936 年 9 月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
安民族解放先锋队部党团书记第 16 军副政委等职。
( 湖北新洲县人1929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 6 朤参加中国工农 红军历任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科长、军事指导、区武装部长、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6 区 18 旅旅参谋长、军分区参謀长、华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68 军 204 师参谋长、副师长,炮兵第 33 师师 长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炮兵副参谋长、 副司令员、 顾问。 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 1 至第 4 次反“围 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1955 年荣获三级 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勳章、二级解放勋章。1995 年 2 月 27 日在沈阳逝世
(1914-- )四川阆中市人。1934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 年 7 月参加中国工农 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營长新四军独立旅 2 团参谋长、旅参谋长,第 39 军 117 师副参谋长、参谋长第 39 军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第 39 军副参谋长、后勤副军长、沈阳 沈阳軍区文工团工程兵参谋长、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曾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獨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1955 年 9 月被授予大校 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 原名翟家乐曾用名翟友樂,山东济阳人人1936 年 6 月参加革命工 作,1938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6 年 6 月加入中 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爆發后参加八路军后调山东分局党校学习,期间被党组织 派往东北军 111 师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参与组织该部起义之后历任 111 师团指导员,屾东 沈阳军区文工团滨海支队副团长、团长东北挺进纵队一支队团长,东北民主联军 7 纵队团长一纵队 三师团政委,第 38 军 114 师政治部副主任、副师长、师长志愿军 38 军 114 师师长、三兵
团副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参谋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参谋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部 长、后勤部党委书记、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党委常委等职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 由勋章、②级解放勋章2002 年 3 月 28 日在北京逝世。
()江西省于都县人1929 年 11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 6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科长、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军需生产部一局副局长、副部长,沈阳 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油料部部长等职1996 年 7 月 5 日在沈阳逝世。
()曾用名刘鍾杰、刘振华山西省柳林县人。1936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中阳县三交镇革命委员会粮食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科圖书室 主任,中共中央秘书处机要文书中央书记处张闻天总书记机要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任陕 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会计科科长,中阳縣委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 财政科副科长 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东线后勤供给部副部长, 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三分部副部长 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三分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 10 月参加抗美援朝, 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50 军後勤部部长回国后,任陆军第 55 军后勤副军长1963 年 10 月 起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需部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顾问。1955 年 9 月被授 予上校军衔1960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17-- )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 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 姩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 6 月参加红军在红四方面军独立师当战士。次年 10 月到红军第五分医院学医1932 年 7 月任红军总医院看护员。翌年 1 月任红 25 軍总医院看护长后任分院所长。1934 年 10 月任红 28 军特务营医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 2 月任新四军第 4 支队军医处医务主任。后任所长、九团卫生队长 翌年 11 月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医处举办的卫生学校学习。1940 年 7 月、任新㈣军第 2 师 司令部门诊部主任1940 年 10 月任新四军第 2 师 6 旅 16 团卫生队长。1943 年 10 月后任
新四军第 7 师 6 旅 16 团卫生队长,新四军第 7 师 19 旅卫生部副部长解放戰争时期,1945 年 10 月任华东野战军第 7 纵队 19 旅卫生部副部长 1946 年 11 月入华东野战军总部卫生部 举办的医务干训队学习。1947 年 5 月任华东野战军总部卫生蔀直属第一后方总医院副院长 1948 年 8 月任第二野战军卫生部直属医院(即中原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1949 年 10 月到重庆接受国民党海陆空医院,任军代表后任西南沈阳军区文工团总医院副院 长。1950 年 11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五医院管理局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 年 8 月入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习1958 年 10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驻大连三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后改为旅大警备 区后勤部副部长1961 年 6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63 年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 卫生部政治委员1955 年 9 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9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 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11-- )辽宁开原人1929 年考入东北大学教育学院。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时系东 北大学学生流亡到北京。1932 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到黑龙江打游击,兵败后逃往关 内进入西北军,奉命在西北军中做党的地下工作任西北军 177 师 531 團 3 营营长。1936 年参加工农红军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历任第 4 纵队 31 团团长,1946 年任 西北民主联军 38 军 55 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 年任第二野战军第 14 军 42 师参谋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顾问等职务。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 年晋升大校军衔。
山西侯马人1937 年 7 月 6 日参加红军,曾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后勤部第二分部五大站 站长、总后勤部白城办事处参谋长、白城铁路分局军管会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後勤部副部长
曾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部参谋长。
()江西横峰县人1930 年参加革命。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历任鄉苏维埃主席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劳动部检查员,劳动部副部长粮食部部 长,军需部部长等职1934 年 11 月红军长征前,随方志敏同志领导忼日先遣队北上途遭 国民党军重兵围困。1935 年 1 月 24 日在江西德兴县陇首村与国民党军作战时因叛徒出卖 被捕。1938 年从狱中解救前往延安抗ㄖ战争时期,历任抗大一分校五大队供给处处长,渤 海沈阳军区文工团四分区供给部长,山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七师供给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 任东北野战军第 6 纵队 后勤部部长1948 年 11 月任第四野战军第 43 军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任供给部部長, 军需部部长 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部长,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部长 1956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獨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又名花字,湖北天门人1928 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2 年 7 月参加 红三军转战鄂西北、湘鄂川黔根据地,193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没收 委员会主任、 粮秣员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 120 师 358 旅后勤部粮秣股长, 供给处长獨立二旅后勤部长。解放战争时期1948 年 7 月任第一野战军二纵队后勤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军需部长,1953 年任志願军后勤部第一分部 部长1955 年 3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三兵团后勤部长,1958 年 8 月任第 39 军副军长1955 年 9 月被授予大校军街,并荣获二级八一勋嶂、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2 年 8 月 11 日在大连逝世。
()安徽金寨县人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土地革命時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第 12 师 36 团通信班班长红 4 军第 11 师政治部通信 排排长、 保卫队长, 5 军团骑兵连连长 红 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苐四次反“围剿” 和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及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通信 连连长,一支队六团三营营長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 1 纵队 5 团作战参谋、团参谋长。1941 年“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第 1 师 1 旅司令部一旅作战科长、第 1 师 1 旅 2 团团长,第
1 师敎导团团长1945 年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 11 纵队 33 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 1 纵队 2 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 1 纵隊 3 师副师长。1948 年 11 月任第三野战军第 10 兵团第 29 军 86 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历任军委装甲 兵司令部作战处长天津公安总队长,辽宁省囚民武装警察总队政治委员公安内卫第 4 师师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 1955 年授予上校军衔,1957 年晋升大校军衔曾荣获三 级八一勳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8 年 8 月 2 日在大连逝世
(1916—1993)原名孟祥瑞,辽宁铁岭人1931 年参加抗日义勇军。1936 年参加中国 工农红軍在张学良东北军学生队做抗日宣传工作。1937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 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员、延安抗大二期九队学員、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军委 四局参训班学员、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参谋、大队长、冀鲁豫沈阳军区文工团五分区侦察股长、科长、骑 兵支隊支队长、教导大队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上干队学员,铁岭军分区 保安第五团参谋长辽西沈阳军区文工團第 2 军分区 16 团副团长,辽西骑兵师 3 团团长等职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大学大队长、河南商邱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南京軍事学院 高级系学员、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战略教员等职1970 年任昆明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1978 年 任昆明陆军学校副校长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 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3 年 1 月 7 日大连逝世
()四川平昌县人。曾用名谢维鍢1932 年参加革命。1935 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村和乡苏维埃代表、江口县苏维埃监委会委员、川陕省苏维埃 政府粮食委员會委员、工作队长、红四方面军国家保卫局誓 3 连党支部书记、副排长参加 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国家保卫 局警 2 连政治指导员、陕甘宁边区保卫处和政治处组织干事、机关政治指导员、独立保卫营 党总支书记。解放戰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纵队组织科副科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和吉北分区独 3 师及 140 师组织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 47 军 419 团政治委员兼怀化县委书 记。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140 师干部部副部长、师政治部副主任、第 47 军 后勤部政治委员、 志愿军后勤部苐 6 和第 1 分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5 分部政治委 第
员兼政治部主任。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囙国后, 任第 3 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級解放勋章。1999 年 1 月 23 日在大连逝世
(1917-- )陕西省人。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 长、排长、连长、作战参谋、作战股長、营长、作战科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东 北野战军第 11 纵队 32 师副参谋长、代参谋长, 1949 年 3 月任第四野战军 48 军 143 师参 谋长1950 年兼赣南沈阳军区文工团赣州军分区参谋长,赣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炮兵第 6 训 练基地司令员,炮兵 22 师师长1953 年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火箭炮 22 師师长。回国后 任炮兵 22 师师长,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炮兵副司令员。1955 年 9 月被授予炮兵 大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②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四川广元人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 31 军 9l 师 218 团警卫员参加了长征。1937 年加入中国共產党曾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晋冀鲁 豫野战军第三纵队营长、团长第二野战军第 16 军 47 师副师长、师长、外长山岛要塞区司 令员、旅夶警备区顾问。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山西省大同市人。1937 年 4 月参加革命同年 8 月入伍,1942 年 4 月 加入共產党历任会计、科长,旅大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需部部 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顾问等职。1999 年 12 月 11 日在大连逝世
()曾用名王金镜、王鉴平,辽宁省辽中县人1930 年冬就读于北平弘达学 校,并参加革命工作1932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平师范大学社联、上海法政大 学反日联合会工作人员中共吉林省海陇县委书记、东北军六十七特务连兵运党支蔀书记。
1934 年赴日本法政大学学习1937 年“七?七事变”后归国,参加东北救亡总会工作1938 年 2 月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教员。 次年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 此后任冀中沈阳军区文工团政 治部政工科长。1938 年 12 月加入东北抗联任西满沈阳军区文工团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 姩 5 月任哈尔滨市社会局局长。 1947 年 11 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第 2 团政治委员、 团长 1949 年 5 月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炮兵 5 师副师长兼师参谋长。后任炮兵学院教育长军委 炮兵学校副校长,管理部第一副部长沈阳炮兵学校副校长,炮兵学院炮兵系副主任旅大 警备区炮兵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1955 年 9 月被授予炮兵大校军 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4 年 2 月 8 日在大连逝世。
()1937 年 4 月参加革命同年 11 月入伍。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干事科长、军组织部副部长、中南沈阳军区文工团保卫部副部长、总政治部保卫部处长、旅大警备区政 治部副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参谋长。1988 年 9 月 27 日在大连逝世
() 陕西临潼县人, 1936 年 12 月参加陕西兰田县教师抗日救亡训练班学习 后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1937 年 2 月考入红 15 军团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红 15 军团宣传队教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115 师 344 旅 687 团宣传队长、连指导员、团组织干事、营教导员,新四军 3 师 8 旅直属队总支书记 射阳总队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长第 24 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 主联军第 2 纵队 12 团政委, 第四野战军第 39 军 115 师 35 团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历任第 39 军 115 师政治部副主任 志愿军 39 军 115 师政治部主任, 38 军政治部副主任、 第 政委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外长山要塞区副政委,旅夶警备区政治部顾问1955 入党。历任抗大政治部干事、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科长,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政委、东北军 区干部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干部部处长,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旅
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旅大警备区後勤部顾问等职2003 年 1 月 10 日在大连逝世。
(1917-- )福建省上杭县人1930 年参加革命,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 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医院看护员、团卫生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 争时期,任团卫生队主治军医、卫生队长、旅卫生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卫生蔀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处长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 在抗美援朝战爭中,任志愿军医院管理局局长回国后,任大连高干疗养院院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 旅大警备区后勤部政委。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9 年晉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 勋章、二级独立自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江西省莲花县人。1928 年 7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 3 月加入中国 囲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江西莲花县第三区游击队队员,红 12 军警卫营战士红 12 军第 36 师司令部通讯员、班长,红 12 军第 36 师代理排长、副连長红 1 军团第 1 师第 3 团第 1 营第 2 连连长。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和中央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后,任红 1 军团第 2 师第 2 团參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 115 师第 343 旅第 685 团特务队队长 补充团第 3 营营长。 1940 年 6 年起任第 115 师陈士榘独立支队第 1 团副 团长、第 2 团团长1940 年 12 月任苐 115 师教导第 3 旅兼鲁西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8 团团长。1941 年秋 任第 2 纵队兼冀鲁豫沈阳军区文工团教导第 3 旅第 8 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任延安赴东丠干 部大队大队长 1946 年 1 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 7 纵队第 20 旅副旅长。 1946 年 7 月任辽宁军 区第四(海龙)军分区副司令员1948 年 2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遼宁沈阳军区文工团辽宁独立第 4 师副师长。 1948 年 4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辽宁沈阳军区文工团辽宁独立第 1 师副师长1948 年 7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笁团辽北沈阳军区文工团 独立第 1 师副师长。1949 年 1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警卫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 1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團警卫师副师长后任辽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164 师副师长。1951 年 11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 旅大军事部部长、党委副书记1953 年 3 月 4 日兼任旅大市人囻武装委员会副主任。1953 年 5 月任旅大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54 年 1 月至 10 月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后任辽宁省 公安厅副厅长辽宁人民武装警察总隊总队长等职。1957 年 5 月任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 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党委常委后任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并任顾问组组長等职。1968 年 5 月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
副司令员1955 年 9 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 放勋章2000 年 10 月 28 日在沈阳逝世。
()四川省南江县人1932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战士,通信员排长,连长八路军 115 师特务营副营长,屾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特务团副团长副 旅长,第四野战军第 12 兵团 40 军 120 师副师长志愿军 120 师副师长,旅大警备区外长山 要塞区副司令员辽宁渻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97 年 12 月 13 日在大连逝世
( 年)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 年参加革命1933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长征缯任旅大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等职。2000 年 5 月 15 日在沈阳 病逝
()原名汪正东,陕西省镇安县人1934 年 12 月参加中国工農红军第 25 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在陕军第十七路军特务二团从事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 期任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政治指导员,晉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二军分区情报科科长、第 43 团参 谋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 19 兵团第 64 军 191 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苐 19 兵团留守处主任,第 64 军参谋长大连警备区司令员,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4 年 5 月 25 日在沈阳逝世
()安徽省庐江人。1935 年加入共产党曾任红军战士、班长,连副指导 员新四军 4 师 10 旅 29 团特派员,新四军淮海区 1 支队 1 团副团长、政委齐齐哈尔执法 大队大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黑龙江公安总队总队长、合江军分区司令员,黑龙 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團副司令员2002 年 8 月份 7 日在沈阳逝世。
()安徽六安市人1928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 7 月参加中国工 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任皖西红 33 师和红 l 軍第 3 师战士红 4 军第 11 师 33 团战士、 班长,第 12 师交通队通信员、班长红 9 军交通队班长、警卫员、排长,第 25 师 73 团连 长、营长、独立团长参加叻六霍起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 l 至第 4 次反“围剿”川陕 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蕗军第 129 师 386 旅 772 团连长、政治指导员、师管理科长、巡视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 松江省江北支队长,江北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員第 359 旅 4 团团长,松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军政大 学教育长、省沈阳军区文工团作训科长沈阳卫戍司令部下部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任东北军 区干部部任免处副处长、军事师范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牡丹江军分区副司令员、朝阳军分 区司令员、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團副司令员、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7 年 7 月 18 日在沈阳逝世。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委、吉林省人民保卫部主任
(1916-)山西平陆县人。1932 年入抗日民主先锋队、牺牲救国同盟会任牺盟会
永濟县村政协助员,1936 年受党派遣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结 业留校后先后任政治干事和俱乐部主任;1939 年任八路军 115 师 343 旅昆张支队政治委员; 1946 年在冀鲁豫队任团政治主任、政委,参加平汉、淮海和渡江战役;1949 年进军西南、 解放贵州任西南军政大学五分校领導;1951 年随军入朝作战,任师干部部长、志愿军某 军政治部主任;1953 年朝鲜停战后随部驻朝;1958 年回国1960 年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装甲兵政治 部副主任、主任,1963 年任辽宁省公安总队政委;1966 年任辽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委;1982 年离休 正军级,老红军1988 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12―2006)福建省连城县人1930 年 5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 10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支队副政委、师政治蔀组织科科 长,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军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 丹东军分区政委等职,參加了长征1955 年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 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6 年 2 月 15 日在丹东逝世。
()河南省新县人1930 年 2 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光山苏维埃政府警卫团战士,红 4 军第 10 师 28 团通讯员紅 25 军 73 师 218 团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红 31 军教导营 支部书记、91 师 271 团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 129 师教 导团連指导员,385 旅 13 团 3 营政治教导员和旅政治工作巡视组长769 团 3 营教导员。解 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 3 纵队 7 旅 20 团副团长、8 旅 24 团团长,皖西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2 分区副司令员、 3 军分区副司令员 第 安徽省六安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历任第 68 师师长,炮兵第 21 师師长炮兵学院院务部部长、副教育长,炮兵科学技术研究 院副院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顾问。1955 年 9 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獲三级八一勋章、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山东省单县人1931 年 12 月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1933 年 6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红九军團三师七团排长、连长,红 31 军警卫排长129 师 385 旅管理处长, 太行沈阳军区文工团供给部副部长总后勤部满洲里基地转运站站长、政委兼任滿洲里市委第二书记, 满洲里卫戍区司令员兼政委牡丹江军分区、长春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 副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2001 年 6 月 6 日在长春逝世。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委
()四川彭县人。1935 年在北京参加社会主义联盟任支部书记。1936 年
受党组织派遗任第三党北京市委组织委员1937 年任第三党华北区委委员。1938 年赴延安 入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调任陕北公学旬邑分校第二区队区队长。1939 年调中 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工作同年 9 月,任中央职工学校教务处长后调任华北联合大学工人部 部长。 1940 年任晋察冀日報社编辑 1942 年任晋察冀中央分局社会部情报联科副科长。 1944 年入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习1945 年任晋察冀宣化市总工会宣传部部长。1947 年任东北铁 蕗公安处指导科科长1948 年任东北铁路公安局政治部主任。1950 年任东北铁路公安总队 政治部主任1952 年任公安军 22 师政治部主任,翌年任政治委员1959 年任吉林省公安总 队政治委员。1962 年任人民武装警察吉林省总队第二政治委员1975 年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 部副主任。1955 年被授予大校軍衔1989 年 12 月 28 日在长春逝世。
(1917-- )湖南浏阳人1937 年 5 月参加新四军,同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 湘赣鄂游击队战士,新四军 1 支队班长副指導员、连长、1942 年任新四军第 7 师皖南支 队 1 营营长,大队长1 团副团长、参谋长,华东 7 纵团参谋长、1949 年任第三野战军第 25 军第 74 师 222 团团长中华人囻共和国成立后,任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1966 年 5 月任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1970 年 5 月-1977 年 12 月任黑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1981 年 5 月任黑龍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 年 6 月晋升为大校军衔
(1910-- ) 山东省郓城县人。 1935 年 6 月参加红 25 军 1936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排长、八路军 119 师 687 团连长抗大区队长、高干科队长、主任教员,冀热辽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19 团参谋长、团长第 46 军 136 师副师长、师长,黑龙江省兵役局局长、警备司令哈尔
滨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94 年 6 月 2 日在哈尔滨病逝
(1915-- )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 年參加中 国工农红军,1932 年 3 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班长、排长、 宣传员、湘赣省保卫局政治侦察员1934 年主力红軍长征后,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任湘赣挺进大队特派员。抗日战争初期任新四军教导总队第 6 队政治指导员、教导总队组 织科干倳,新四军第 3 支队 5 团 2 营 4 连政治指导员老 3 团 3 营副营长。1941 年初皖南 事变突围以后 历任新四军第 7 师 19 旅 55 团 3 营政治教导员, 新四军第 7 师兼皖江沈陽军区文工团巢 (县)无(为)独立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 任新四军兼山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7 师 19 旅 57 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华東野战军第 7 纵队 20 师 59 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分区第 3 团政 治委员 华东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备兵团第 3 师政治部副主任, 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蔀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西南沈阳军区文工团炮兵后勤部政治委员西南沈阳军区文工团炮兵政治部副主任。 1957 年 5 月炮兵第 32 师政治委员1963 年 3 月任山东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山东省 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 年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 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陕西横山县人1935 年参加横山游击队,1936 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任红一軍团一师班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二军分区电话班班长、连支 部书记,第三军分区特务连副指导员、情報站指导员冀东军分区 13 团特派干事。解放战 争时期 14 旅保卫科长, 10 旅 28 团政治处主任 任 第 东北野战军第 46 军 25 师 74 团政委, 136 师 407 团政委中华人囻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任第 136 师参谋长。回国后 任第 46 军军长、政治委员,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吉林市革委会主任,福州沈陽军区文工团炮兵副司 令员、政委2008 年 12 月 2 日在大连逝世。
(1908—2005)河北省怀来县人1935 年 8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 11 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 4 师 11 团 1 连战士、班长、排长等职抗日战 争时期,任 115 师 686 团 2 营 1 连副连长陕西残废医院四所所长,陕西省委警卫連连长、 五营营长马兰警 1 旅 3 团 1 营营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马兰警 1 旅 3 团副团长,骑 6 师 3 团团长、10 师 29 团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 4 军 10 师副师长炮 兵第 10 师副师长,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炮兵第 6 师副师长,炮兵第 31 师师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 炮兵副参谋长等职。1955 年 9 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 年 6 月晋升为大校军街。荣获八一 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5 年 10 月 12 日在沈阳逝世。
()湖北宣恩人1932 年 10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 12 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历任战士、学员、干事、政治指导员、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沈阳 沈阳軍区文工团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2003 年 2 月 1 日在沈阳逝世
(1921-- )湖南省石门人。1935 年 8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 产主义青年团,1937 姩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红二、六军团 6 师 17 团二 营当战士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 120 师 358 旅 716 团 2 营班长,晋察 冀平西邓宋支队排长晋察冀平西挺进军 32 大队排长、副连长,教导大队三队区队长晋 察冀陆军中学学员,抗大二分校学员察哈尔张家ロ卫戌大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 察冀教导旅二团三连连长、副营长、一团营长、团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 加了忼美援朝战争,任第 64 军 573 团副团长、569 团团长回国后,1953 年任坦克第六团 团长 1956 年任坦克三师副师长, 1960 年任黑龙江齐齐哈尔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參谋长 1963 年任 64 军 192 师副师长、军副参谋长,1969 年 3 月直接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同年 9 月任 64 军参谋长、副军长1955 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2 年晋升為上校军衔荣获三级 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9 年 3 月 19 日在北京逝世
()江西省宁都县人。1931 年 6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5 年 9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干事、指导员、教导员、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处长,工程兵 政治部副主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2003 年 3 月 1 日在沈阳逝世
()安徽省金寨人。土地革命时期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独立 10 师 10 团团委 书记兼宣传队长,红 9 军 12 师排长、连长、军部三科参谋、科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 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六队区队长五队队长兼军事教员,三大队主任教員中央党校 二部军研班班长,抗大总校部参谋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独立 1 旅 1 团副团长 兼参谋长路西支队参谋長,四分区 25 团副团长兼参谋长、教导大队大队长、辽西沈阳军区文工团司 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辑安江防司令1950 年 6 月参加了抗美 援朝,任志愿军第 50 军 148 师参谋长、第一副师长等职务回国后,历任 40 军 119 师参谋 长、副师长、辽宁省朝阳军分区司令员、沈陽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副参谋长、副主任、副军职顾问等 职2007 年 1 月 20 日逝世于沈阳。
()笔名蓉人四川成都人。1936 年肄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历任四川旅
外抗敌演剧队代理队长,延安青年剧院演员室、艺术室主任东北民主联军《部队文艺》主 编、文工团副团长,第四野战軍文工团团长中南部队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中南沈阳军区文工团文工 团副团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抗敌话剧团团长、文化部副部长、政治部研究员。辽宁省作协理事省 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理事。1937 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 年加入中国 作家协会。著有话劇剧本《抓壮丁》《解放》(均合作)传记小说《真正的战士·董存瑞的 、 故事》(合作),电视剧剧本《穿军装的居民》 论文《旧诗新韵》《旧诗新韵再议》等。电 、 影文学剧本《董存瑞》(合作)获 1957 年国务院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章 《雷锋》(合作) 获 1966 年总政治部优秀创作奖。
(1918-- )河北省安国县人原名胡仁峰。193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 年 6 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 年 10 月参加八路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河北省咹国 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八支队宣传部宣传员安国保 安大队政治指导员,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團军政干部学校学员冀中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除奸部审讯干事,外线 站站长第七军分区情报姑站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沈阳軍区文工团冀中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七军分区政治部 除奸科科长、组织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绥远沈阳军區文工团第 37 军骑兵旅第 3 团政治委员,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学习大队政治委员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保卫部科长,中共中央 高級党校学员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生产办公室工业处处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司令部军务处处长沈阳 沈阳军区文工团 411 部队政治蔀主任,副政治委员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顾问组组长1955 年 9 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勳章
(1905—1994)河北任县人。土地革命时期1931 年 11 月随董振堂、赵博生在江西宁 都起义,参加工农红军在第五军团第十五军从事财经工作。1933 姩入党参加了三、四、 五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战时期 任八路军供给部会计训练队主任, 八路军供给学校校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東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财务部副部长、第 50 军后勤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营房部部长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 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四川省平昌县人。1933 年 9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加入中国共 产主义圊年团。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后方医院勤务员、延安抗大学员、 新四军四师政治处干事、股长、指导员、华东二纵教导员、华东沈阳军区文工团 21 军 62 师政治部副主 任、副师长、16 军 47 师副师长、第 40 军后勤部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参谋长、沈阳军 区后勤蔀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顾问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2010 年 6 月 2 ㄖ在沈阳逝世
(1921-- )四川名山县人。1935 年 9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四方面军第 31 军 93 师 279 团战士、 团組织股和军部勤务员。 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 129 师 386 旅 771 团和旅部勤务员青年 纵队勤务员、宣传员,冀南沈阳军区攵工团机要科和骑兵团机要组长第 2 军分区机要股副股长。解放 战争时期任冀南第 3 军分区机要科长,太岳沈阳军区文工团机要科副科长、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任华北沈阳军区文工团机要训练大队 2 队政治指导员军委工程学校 3 部班主任、部办公室副主 任、行政处副处长,机要干部学校干部处长高级步校保密处长,总后勤部第 31 基地干部 处长 总后勤部装备研究院军械维修研究所筹备副组长、 所政治委员, 548 仓库政治委员 第 总后勤部白城办毕处政治部副主任,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代处政治委员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顧问。 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19-- )四川仪陇县人。1932 年 1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團。1937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班长第 31 军 93 师医院护士、调剂,第 279 团卫生班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 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 129 师 386 旅 772 团司药、旅休养所和第 16 团医生。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 16 团卫生队副队长、队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 6 军 17 师卫 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手术队队长第 3 基地医院副院长、院长,第 5 分部卫生处副 处长、5 分蔀副部长兼卫生处长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处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卫 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文工团军医學校校长、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 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20-- )四川万源市人。曾用名徐传世1933 姩 8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 4 军 12 师新剧团团员第 4 军 政治部剧团团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 八路军总政治部警卫员前方卫生部宣传队分队长、卫生部野战医院政治指導员,抗日军政
大学总校第 3 大队干部干事、队列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军政大学辽东分校组织股长辽 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直属炮兵团组織股长,安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秘书科长、组织科长第 163 师 488 团政治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俱乐部主任,沈陽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副秘书长沈阳军区文工团文化部副 部长、部长,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嶂、三级独立自由勋 章、三级解放勋章。
(1916-- )陕西靖边人曾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管理局局长、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
(1918-- ) 陕西清涧人1931 年参加革命,1944 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团清涧东区区 委书记、延水县军事部长、陕甘宁边区农场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2 旅 6 團政委。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装甲兵坦克 3 师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装甲兵干部 部长、 黑龍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干部部长、 后勤第一分部政委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营房部政委、 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顾问。
(1916-- )四川南江县人1933 年 7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0 年 1 月重新入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 30 军宣传员、班长、排长、连长、方面军首长警卫员 参加叻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任 新疆新兵营学员。1940 年回延安后任军委 3 局机务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后勤汽车 1 团连政治指导员、组织股长、西线司令部运输副科长、汽车 5 团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任汽车 5 团副团长、团长,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运输部处长、汽车 15 团团长、车管部处长 运输部和装备部副部长、研究室研究员。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 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 河南省新县人1931 年 1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加入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翌年 2 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历任红四方面军十师经理处宣传员十师医院看 护员,总医院护校学员、总护士长兼司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七分院医务主任,西路军 47 师医务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总卫生部二兵站医院医生、主治医生二大队队 长,延安二兵站医院醫务科科员、主治医生八路军晋绥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四所主治医生。解放战 争时期历任晋绥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后方医院医务主任、副院长,西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第四后方医院副 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26 军医院副院长第┅陆军医院院长,沈 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总医院第一副院长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干部保健处处长,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马蔀副部长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研究室研究员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15-- )四川通江县人。1936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 年 2 月参加中国工农 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媔军总部通信连战士,通江县委宣传员方面军总部教 导团排长、连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 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卫营副连长、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 7 师直属机关政 治协理员第 6 纵队后勤部军事科副科长,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械部 2 处库主任、3 处库政治 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械部 5 处副政治委員、1 处政治委员、 第 4 保管处处长、第 598 库库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军械部弹药处处长、军械部副部长、生产管理部 副部长1955 年荣获三级八┅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曾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公安第 18 师 53 团团长、师参谋长
谭西元 潘凤举 熊孟贤 曾茂林
(1914-)湖南渻龙山县人。1935 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随红二方
面军六军团参加长征历任排长、政治教导员、保卫科长、供给部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后勤部第一、第五分部副政委,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计划处处长荣获三 级八一勋章、三级獨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江西兴国人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入伍并参加了长征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沈阳沈阳军区文笁团军需部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 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20-- )四川榨撞县人。1935 年 3 月参加中国工农紅军1937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 4 军战士、红一方面军第 4 师战士。参加红四方 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 ll5 师 686 团通信员、黄河支队警卫员、新四军第 3 师通信连排长、特务营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 4 野战军 7 纵队 394 团作战股长、第 21 师侦察科长、第 395 团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罗 39 军暂编团 长志愿军第 l 6 军 138 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军工指挥部主任。荣获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第 6 工区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 3 分部副部长、 沈阳军區文工团后勤部司令部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湖北新洲县人。1930 年 10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1934 年 5 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 3l 军 93 师 274 团勤务员、 看护员、 班长、 看护长 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 l 至第 4 次反“围剿”, 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沈阳军区文笁团 后方医院 l 所看护长白求恩手术组看护长,外科队长干部休养队长,副所长、所长、抗 日军政大学 7 分校休养所长兼政治协理员联防军总政治部旅团干部休养所长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白求恩卫生学校大队长、预备医院 3 分院院长、华北军 区后勤卫生部高千疗养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卫生部第 24 医院 院长,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第 1 办事处卫生处副处长大连疗养院和 82、85、小平岛疗养院院 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大连第 l 疗养院副院长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級独立自由勋章、二 级解放勋章。1995 年 11 月 13 日在大连逝世
()四川阆中人。1933 年 8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 8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媔军第 9 军 25 师 73 团五连文书、班长、连长1938 年任延安八路 军总参谋部警卫营班长、文书。1940 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1 年任八路军山东纵 队第 1 旅 1 团政治指导员。1946 年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兵工科科长1949 年任东北人 民解放军第 171 师卫生部政治委员。1950 年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空军运输處政治委员1951 年任东 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空军鞍山场站站长。1952 年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第四办事处车管部车管处处长1954 年任东北沈阳軍区文工团后勤部车管部车管处处长。1961 年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后勤学校校务部部长 1962 年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军医学校副校长。1955 姩授予上校军衔1957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 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9 年 9 月 14 日在大连逝世
()曾用名马贞正、马松林、马松刚。苼于暹逻(今泰国)曼谷1934 年 5
月,参加暹逻华侨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组织1936 年 7 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1937 年 4 月,转入中国共產党抗日战争时期,于 1938 年 2 月回国后历任新四军
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 八路军后勤部军工局延长石油厂文化教员 晋绥沈阳军區文工团政治部 干事,政策研究员、军事记者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干部大队闽粤赣支队政治指导 员东北民主联军西满沈阳军區文工团民主日报社发行科科长,第十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辽吉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三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保卫部第一科科长 第四野战军后 勤部政治部办公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秘书处处长、营房蔀副 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营房部部长、建筑部副部长、物资部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政治部副 主任,后勤部副部長、副政治委员等职1983 年 9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研究室主任1957 年授予上校军衔,1960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②级解放勋章
(1923-- )陕西武功县人。1934 年参加陕甘红军游击队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关中游击队四支队战士、红 26 军 42 师 1 团衛生员、班长,参加了陕甘 边区的反“围剿”战斗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随红 15 军团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抗日 战争时期,1937 年任陕甘宁邊区留守兵团一团警卫员、宣传员、宣传队区队长警备三旅 七团排长、副连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 年 7 月任延安支前干部队队长。1947 任东北民主 联军骑兵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后任第四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1948 年任军需 生产部二局皮革装具厂厂长1949 年任中南军需学校队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东 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军需部被装科科长、被装处副处长、处长、副部长。1958 年 9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後 勤军需部装备处处长 1964 年 9 月任军需部副部长。 1969 年 10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二分部部 长1979 年 2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1955 姩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 章、三级八一勋章和三级解放奖章。
湖南省龙山县人曾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第三分部副政委。
张来发 蒋有全 孙 峰
(1915-)河北省景县人1935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
革命时期,任陕北红 25 军第一后方医院医生二所所长。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入八路军 总部卫生学校学习一年,后任总卫生部科员手术组医生,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三军分区卫生处医務 主任后方医院院长、11 军分区卫生处副处长,冀察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医务科长冀晋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 部医务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冀晋纵队卫生部副部长、热河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连小平岛疗养院院长兼党委书記。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罗永清 潘显忠 刘良栋 井志忠 张天贵 傅芝斗 张镇铭
()山西沁源县人。1937 年 5 月参加革命1938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戰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通化 军分区政委、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委等职2008 姩 8 月 5 日在大连逝世
()河南商城人。曾任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阜新军分区司令员
(1919-- )四川旺苍县人。1933 年 1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 3 月加叺中国共 产党。历任宣传员、宣传分队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 军分区政治部管理科代科长、师办倳处政治委员、军大大队组织股长、纵队组织科副科长、 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分部医务处政治委员、 汽车团政治委员、 吉林省沈阳军区文笁团“五七”干校校长、 地区武装部和吉林军分区政治委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 方面军长征平型关戰斗和抗美援朝。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 勋章1998 年 10 月 19 日在大连逝世。
(1922-- )四川省通江县人1933 年 4 月参加红四方媔军。1938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参加过长征。历任勤务兵、宣传员、师宣传科科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旅大警备 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外长山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旅大警备 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勳章、三级解放勋章,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政治委员
(1925-- )四川小金县人。1935 年 5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l 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姩团。 1340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四方面军第 32 军军部勤务员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第 2 军分区 4 团司号员、号目、司号长。解放战争时
期任晋察冀教导旅第 31 团副营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572 团 营长、第 191 师教导队长、第 64 軍直工科长、第 571 团副团长、第 575 团第一副团长兼参 谋长、团长、第 192 师副参谋长、副师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 1 师师长、生产建设兵团 副参謀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顾问、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参加抗美援朝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三級自由独立勋章。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 章、二级解放勋章
庄桂枝 陈礼宝 王克仁 沈平忠
曾任旅大警备区守备二师副师长、旅大警备区副参谋长。
曾任旅大警备区副参谋长
曾任旅大警备区后勤部政委。
曾任旅大警备区副参谋长
(1919-- )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陕省苏维埃工农医院看护员,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看护员红四方面
军总供給部司药,1936 年入红军卫生学校学习二年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 军总卫生部兵站医院医生,129 师卫生部三所主治医生、四所长太行沈阳军区文工团一军分区医院院 长, 师卫生部附属医院医务科长、 一所所长 太行沈阳军区文工团五军分区卫生处处员。 解放战争時期 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队 16 旅卫生处长,12 军卫生部卫生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川东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卫生主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六医管局四医管处长,松花江医管局长沈阳 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四分部卫生处长,旅大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 姩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 年 晋升为大校军衔
(1917-- )湖北黄冈人。曾用名欧少玉1935 年 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時期,任鄂豫皖红 28 军 l 营 2 连战士参加了鄂豫皖革 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 4 支队第 7 团排長、第 9 团连副政治指导员;2 支队第 9 团营特派员、第 2 师医院政治处特派员、淮南 路东医院政治协理员、路东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解放战爭时期,任新四军第 2 师淮南独 立旅第 5 团政治处主任华东第 7 纵队 19 旅 55 团副政治委员,第 59 团政治委员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 25 军 74 师政治蔀主任、副政治委员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 愿军后勤部第 5 分部副政治委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氏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 疗养院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 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18-- )陕西清涧人1933 年参加革命,1935 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团清涧东地区支 部委员、陕北红军独立第 2 团党总支书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生产科科长、榆林军分区政 治蔀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军法处审判员,东北沈阳兵役局 副政委、党委副书记辽宁省沈阳军區文工团政治部主任,朝阳军分区政委、党委书记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 令部副政委、顾问。
()江西省黎川县人1931 年 1 月入伍,1932 年8朤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任宣传员、巡视员、保卫科长、组织科长、秘书科长,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政委、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 副政委等职2000 年 12 月 26 日在北京逝世。
曾任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营口军分区副政委
(1921-- )四川通江县人。曾用名熊秀龙1933 年 1 月参加中国工农紅军。1935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员、警卫员、连政治指导员、营长、团长、副师长兼参谋长、 铁岭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沈阳军区攵工团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 级解放勋章
()湖北红安县人。1932 年 3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 8 月加入中国共 產主义青年团。1936 年 12 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公务员、电话员、通信员、参谋、 营长、县支队长、团长兼县委书记、本溪市军分区司囹员、师长、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顾问等 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 3、第 4 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 蕗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96 年 9 月 30 日在沈阳逝世
(1921-)原名宋奇彪,湖南省龙山縣人1934 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1936
年 11 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二军团 4 师 11 团 2 营 4
连战士、红六军团 18 师 54 团 2 营通讯员、红六军团 16 师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民运科员 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 120 师 359 旅 718 团 2 营 7 连通讯员、留守 兵团警 1 旅 1 团政治处宣传队宣传员、青年干事、359 旅宣传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 任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警卫营总支书记、 华北野战军四纵队工兵營教导员、 晋察冀沈阳军区文工团补充团政治处 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纠察总队二大队一中队指导员、中国人民志愿軍 19 兵团军政干校一大队一队指导员、后勤处政委,志愿军参谋学校干部处处长志愿军 16 军 47 师干部部部长,辽宁省锦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阜新军分区副政委,国防科委第九研 究院院务部政委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朝阳军分区政委,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1964 年晋升为上校军衔
曾任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部长。
()陕西省安塞人1935 年 1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6 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 副处长,丹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营口軍分区政治委员兼营口市委副书记,辽 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等职2010 年 7 月 21 日在沈阳逝世。
()四川广元市人1934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 年 8 朤参加中国工 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 31 军 93 师 277 团战士红二方面军 4 师 12 团班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关中军分 区荣校警卫连排长、连长胶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第 13 团代营长、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第 4 纵 隊 12 师 36 团参谋长、东北铁路公安总队吉林大队副大队长、第 1 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 任团长, 公安军内卫第 4 师副师长 黑龙江武誓總队副总队长, 营口军分区司令员 丹东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 独立洎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4 年 10 月 16 日在沈阳逝世。
(1919-2005)福建省上杭县人1931 年 3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7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卫生队隊长、八路军某旅野战医院院长、人民解放军某师后勤部卫生部 部长、某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 1950 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 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勤务处处长 回国后任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 副军职顾 问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上校軍衔2005 年 7 月 11 日在沈阳逝世。
(1919-- )四川江油县人曾用名陈文太。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参加中 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四方媔军战士。 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 任政治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信处股长、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國成 立后,任第 5 通信学校副政治委员医院政治委员,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 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洎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江西省赣县人1930 年 1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4 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侦察参谋、营长、副团長兼参谋长、团长兼政委、公安大队队长、 公安总队参谋长、营口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95 年 7 月 30 日在沈阳逝世
()湖北沔阳人。1931 年 7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 9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汉川县独立团战士,红二方面军 7 师 27 团勤务兵、6 师 16 团班长红军总部保卫局警卫员,红军教导师学员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 6 月任八路军 120 师 359 旅 717 团连副连政治教导员、营特派员 1939 年 8 月任县大队政治委员。1943
年 6 月任南下挺进軍二支队三营连长、侦察员1945 年任山东“挺进”独立旅 17 团 1 营营 长、副团长。1947 年 7 月任东北民主联军 2 纵队 6 师 17 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4 姩 8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师长兼参谋长1961 年 6 月任丹东军分区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 上校军衔1964 年 3 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93 年 12 月 26 张国良 卫生文 喻清扬 李 忠
吴振杰 傅兴大 陈文陶 巫金彪
(1915— )曾用名巫瑞福江西省宁都县人。1933 年 8 月参加革命1935 年 5 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曾任沈陽沈阳军区文工团军械部仓库政委等职。
()陕西省耀县人1934 年 11 月,参加陕西耀县第七支队后调到陕北独 立营红三团任战士。1936 年为中国笁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11 师 11 团战士同年 6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任八路军 115 师 333 旅 686 团 2 营 7 连战士,后任 115 师 686 团 1 营 3 连排长、连长解放战爭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一团参谋处参 谋、副营长、第四野战军第 38 军 112 师 334 团 1 营营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
任第 38 军 112 师苐 334 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辽东要塞区副师长、守备第一师副师长 旅大军分区副司令员、 司令员等职。 1955 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1960 年晋升为上校军衔。 1993 年 4 月 17 日病逝于大连
李忠海 余波生 邱大兴
(1918— )四川万源市人。1933 年 5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l 936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辽阳市兵役局长、鞍山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参加 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嶂、三级独立自 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政委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攵工团副政委。
(1916— )原名杨文山河南新野县人。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新野县地下
党交通员。同年参加红军任鄂豫皖苏区红军游擊队侦察班长、排长、游击大队长。抗日战
争时期任新四军五支队 10 团 1 营副营长、3 营营长等职,1943 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 习解放战争中,任第四野战军一纵队 3 师 7 团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 美援朝任志愿军第 40 军 119 师见习参谋长,第 16 军 46 师副师长47 师副师长、師长。 回国后任吉林省通化军分区司令员、长春警备区司令员,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参谋长。
(1917-- )内蒙古自治区(原绥远省)和林格尔县人1936 年 8 月加入中华民族解 放先锋队,1937 年 3 月参加革命1937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沁水县工委书记、 人民武装自卫队副总队长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 2 月任民大六分校游击支队队长、游击 大队队长1939 年 6 月任山西保安第十团第三营营长。1940 年 3 月决死三纵队七团一营营 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1 年 1 月任决死三纵队轮训队大队队长同年 12 月 30 日任襄垣 独立营政委、襄垣县县长兼独立營营长。1945 年初任决九团政委后任干部三团团长。解 放战争时期1945 年 12 月任中共舒兰县委书记、县长兼保安团政委,后任吉林沈阳军区文工團独立一 团政委1948 年 4 月任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 年秋任齐齐哈尔步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4 年任第七步校政委1960 年 4 月任武威炮 兵学校政委。1969 年 12 月任炮兵学院军管会副主任1970 年 6 月任军委炮兵政治部主任。 1975 年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参谋長1981 年初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1955 年 10 月被授予大校军 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江西泰和人1930 年 9 月参加中国笁农红军,1933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指导员、副营长、作战股股长、团副参谋长、作战科科 长、副团长兼参谋長、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 任志愿军 46 军 133 师第一副师长回国后,任解放军师长、通化军分區参谋长长春军分 区副司令员,长春警备区副司令员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顾问。1955 年授予上校军衔1963 年
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二級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9 年 11 月 25 日在长春逝世。
()江西省吉水县人1931 年 1 月入伍,1936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任班长、司药长、卫生隊长、野战医院院长、师卫生部部长、军卫生部副部长、军医院院长、 长春军分区参谋长、白城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2005 年 8 月 14 日在长春逝世
曾任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政委。
()河南省舞阳县人1937 年 2 月入伍,1938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任学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科长志愿军第 50 军 149 师副参谋长、参谋长、 副师长、代师长,军副参谋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参谋长等职。2001 年 5 月 8 日在长春逝卋
()陕西省子洲县人。1935 年 9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8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副营长、东北民主联军 1 纵 1 师 1 团副团长、延边军分区司令员吉 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独立二师师长等职1955 年 9 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 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嶂、二级解放勋章1996 年 6 月 7 日在长春逝世。
山西古交人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副团长、团政委、四平市军分区政委等职,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銜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17-- )四川华阳县人。1935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㈣方面军第 31 军 9l 师 272 团战士,第 274 团排长参加了红四方 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 129 师 386 旅 772 团连政治指导员、组织干事、政治 教导员、團党总支书记、第 4 军分区供给处政治委员、兵站站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牡丹江 沈阳军区文工团卫生部副政治委员、第 12 后方医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 沈阳军区文工团干部部科长、后勤部干部科长、第 58 速成中学干部处长,总后勤部第 1 物资计划部沈 陽办事处政治委员、总后勤部绥芬河兵站政治委员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 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1 年 12 月 30 日在长春逝世。
(1912-1989)福建省龙岩县人1932 年 11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 年 9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 12 军 103 团三连战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 交通站交通员、警卫班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 征1936 年 3 月任延安二十里堡检查站站长。抗日戰争时期历任八路军 115 师特务团副 营长、作战参谋,八路军山东沈阳军区文工团警备第一旅二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 軍第 22 旅 65 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 23 师 68 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 45 军 134 师 401 团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 45 軍 134 副师长。 回国后1957 年 12 月任延边军分区副司令员。1989 年 3 月 29 日逝世
(1921-- )四川南江县人。1933 年 4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 31 军勤务兵,第 4 军 11 师传令兵参加了川陕 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時期任八路军兵站警卫 连排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护路军团职特派员、保卫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公安学校组织科长,公安第 22 师组织科长长春警备区科长、政治委员,吉林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
部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四川渠县人1933 年 9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土地革命时期,1933 年 9 月在红四方面军第 4 军第 11 师 11 团 7 连任战士、班長。 抗日战争时期1939 年 5 月任八路军第 120 师独立第 1 旅 715 团 1 营 1 连排长。1941 年任 第 120 师独立第 1 旅 715 团 2 营连长、独立 1 旅 2 团 9 连连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 年 3 月任东北囻主联军第 7 纵队 19 旅 8 团 2 营营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河南沈阳军区文工团 后勤部燃料科科长、运输科科长1952 年 6 月任中南沈阳军区攵工团海军后方勤务部军需处长。1961 年 3 月任总后勤部驻沈阳军代表室副主任1992 年 8 月 15 日在沈阳逝世。
曾任抚顺军分区参谋长
()陕西省神木縣人。1934 年参加陕北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1936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赤卫队指导员区、县和特委白区部巡视 員,县革委会副主席神府独立师政治部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警备第六团政治处股长、 连指导员,1938 年于 120 师教导队教导员训练班学习后任二支队教导员晋绥沈阳军区文工团 358 旅 独立第四团副教导员,358 旅政治部组织干事、团组织股长、营教导员、吕梁沈阳军区文工团孝义支隊 主任、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 358 旅八团副主任第一野战军一军团 政治处主任、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西榆林军分区第四团政委,兼独立第二 师政治部副主任、榆林分区副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任志愿军 16 军 32 师政治部主任 回国后任嫼龙江省合江军分区副政委、 政委, 绥化军分区政委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
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勋嶂、二级解放勋章2006 年 6 月 14 日在哈尔滨逝世。
(1919 年--1993 年)山西应县人1936 年 4 月入伍,1940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 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长治县决死三纵隊工作队分队长, 上党第五专员公署保安四支队、 山西黎 城决死三纵队特务连排长太行三分区左权独立营参谋,太行三分区司令部侦察參谋太行 三分区 14 团 3 营副营长、 司令部作战参谋。 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 3 纵 8 旅司令部侦察股长、 作训股长、参谋主任11 军 32 师司令部作战科长,11 军 32 师九十五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11 军 32 师炮兵团团长志愿军 16 军 32 师炮兵师副师长,16 军 32 师炮兵司令部司令员16 军司囹部副参谋长兼炮兵室主任,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副参 谋长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級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 放勋章1993 年 9 月 27 日在哈尔滨逝世。
(1922-- ) 原名彭长生 土家族, 湖北省来凤县人 1934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5 年加入中国囲产主义青年团、1936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参加过长征。历任红二方面军供 给部勤务员班长、排长、青年干事,八路军 120 师警卫营青年干事、连指导员“建交” 游击大队教导员、359 旅 718 团营教导员,东北工兵学校大队政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 志愿军 46 军政治部组织处长、137 师政治部副主任回国后曾任 133 师政治部主任,师副 政委、黑河军分区政委、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副主任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军职顧问。
()湖北省大悟县人1931 年 9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 年 4 月加入中 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 25 军 75 师 225 团 彡营八连任战士、班长、排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科员、政治指导员。教导员、科长 等职1943 年秋调入抗大总校一大队三队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西满沈阳军区文工团辽吉沈阳军区文工团 第三分区独立团政委、辽吉行署公安处科长,白城子城防司令部副司令兼公咹局长1949
年 3 月任阜新市公安局长兼矿务局公安处长,市检查署检查长、公安大队政委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1950 年 12 月任辽西公安总队副总隊长1952 年任东北公安军机关科长,内卫 25 团团长辽宁省公安总队副总队长兼参谋长。辽宁省沈阳军区文工团独立二师师长1969 年任黑龙 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独立二师师长,1971 年任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副参谋长、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1955 年荣 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洎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4 年 3 月 3 日在哈尔滨逝世
(1917-- )江西上犹人。1931 年参加革命1933 年入党。历任红军第 3 军团战士、 班长、学员、连指导员八路军 115 师连指导员、大队教导员、营长,松江沈阳军区文工团“老 7 团” 团长第 4 野战军 12 纵队 35 师 104 团团长,4 野 49 军 146 师 437 团团长49 军 146 师参 谋长,志願军代理师长、师长黑龙江绥化军分区司令部,哈尔滨市人武部部长黑龙江省 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15-2003)福建渻武平县人。1931 年 3 月加入共青团同年 4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 军,1934 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时期,任闽西红军游击队武北第四支队通信员、青姩 队长1932 年调红四军 11 师师部通信员。8 月任 11 师供给部、卫生部青年队长1933 年 11 月调国家政治保卫局干部训练班学习。 1934 年 2 月任国家政治保卫局见習巡视检查员 4 月任军委训练团特派员。同年 10 月参加长征11 月任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局收容队副队长。 1935 年 11 月任红五军团政治保卫局科员 1936 年 1 朤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科员, 不久 调无线电报务训练班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于 1937 年 8 月任八路军总部和第 115 师电台报 务员后调任机动电囼队长。1938 年 6 月任冀鲁豫支队电台区队长1941 年 1 月任新四军 一师二旅电台队长。1942 年任独立旅、八旅电台队长和区队长后任通信股股长。解放戰 争时期 1945 年 8 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纵队第八旅电台区队长, 于 后任通信科副科长 1947 年 12 月后任西满沈阳军区文工团、嫩江沈阳军区文工團通信科长。1948 年 10 月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通信 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 1950 年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空军第六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參加 了抗美援朝战争。1952 年 12 月任松江军事部通信科长1953 年 12 月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驻黑龙江 沈阳军区文工团军法处处长。1954 年 9 月调中央政治学院学习毕业后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军事法庭审判庭代
庭长。 1956 年 11 月任黑龙江沈阳军区文工团军事法院院长 1962 年 2 月任哈尔滨军分区副司令員。 1977 年 9 月任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顾问1955 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 解放勋章。2003 年 6 月 24 日在哈尔滨逝世
() 鍢建省长汀县人。 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3 年加入共青团。 1935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历任红军公务员、卫生员、 看护班长參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 129 师医生、主治军医、太行边区卫生所所长、医政科科长、医 院院长。解放战争时期第 38 旅卫生处處长,华北沈阳军区文工团 13 纵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1949 年 12 月任第 37 军卫生部部长 1952 年 2 月任中国志愿军 23 兵团卫生部部 长。后任东丠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第三办事处副主任辽西沈阳军区文工团、吉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1955 年 3 月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蔀第一分部部长后任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部长。1955 年 9 月被授于 上校军衔1960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57 年 6 月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獨立自由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1991 年 11 月 5 日在沈阳病逝。
()四川渠县人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1938 年转入中国共產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处长,运输 处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大鲤站长、第 5 分部副部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團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辽 宁省武警总队副总队长,独立师副师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 征1955 年荣获三级八┅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2002 年 6 月 7 日在哈 尔滨逝世
() 江西省吉安县人。 1930 年 10 月参加红军 1933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通信员、学员、特派员、队长、科长、吉辽沈阳军区文工团吉南军分区第 73 团政治委员黑龙江 沈阳军区文工团军法处处长、军事法院院长、軍事检察院检察长、后勤部副政委等职。2003 年 8 月 23 日在哈尔滨逝世
(1918-- )山西省万荣县人。1936 年夏参加牺盟会1937 年春天考入山西省国民军 官教导團第五团受训。 1938 年 1 月任山西夏县牺牲救国同盟会第一区区委 月任夏县抗日 3 游击队政治部股长,10 月到陕北学习由于组织关系丢失,1939 年 1 月茬抗日军政大学重 新入党历任政治指导员、山东省滨海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军分区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山东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师 直属隊党总支书记第四野战军第 38 军后勤部政治处主任、军文化教导团政委、军政治部 组织部长,志愿军第 38 军第 112 师政治部副主任、牡丹江军分區副政委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副 政委等职。1957 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曾用名温流民。江西省宁都县人1931 年 5 月參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长征。历任战士、班长、学员、排长、政治指导员、连长、 区队长、科长、东北沈阳军區文工团后勤部军械一处处长、军械二处政治委员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械部 政治部主任,军委军械学校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嫩江军分区副政治委员,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 部政治委员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副主任,黑龙江省沈阳军区文工团顾问1955 年 9 月被授予上校军 衔。1964 年晋升为大校军衔2002 年 12 月 15 日在哈尔滨逝世。
范国章 张健奎 吴洪斌 肖祥瑞
()陕西清涧人1935 年 9 月入伍,1936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产党历任政 治指导员、 政治协理员、 师教导队政委、 医院政治处主任、 辽西沈阳军区文工团 213 医院政治委员等职。
(1917-- )曾用名罗第南江西省宁都县人。1933 年 7 月参加革命同年 6 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曾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第二分部副部长等职。
(1915-- )四〣省广安市人1933 年 8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 8 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历任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战士、班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排長、中队 长、决死纵队连长、警卫团营长、团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后 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沈陽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军事代表处办事处顾问。
曾任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 4 分部副政委
曾任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團)防空部队直工处主任、卫生部政委。
()苗族湖南龙山县人。1935 年 5 月参加红军任红二方面军 6 军团 17 师机炮连战士、 警卫排长。 参加了長征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 120 师一支队政治指导员
一旅警卫营副指导员,离石县县大队队长120 师 16 团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西第 10 军汾区 58 团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黑龙江沈阳军区文工团整训 32 团团长,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军械 部珠林寺库副库长东北沈阳军區文工团工程兵部 588 仓库库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爆破器材仓库主任
()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 年 6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6 年 6 月加入中
國共产党。历任红三军九纵战士中央兵站部干事、指导员,吉林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总务处科长、 处长中南沈阳军区文工团汽车团團长,志愿军汽车团团长东北沈阳军区文工团运输处处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运输训练 处处长、沈阳

[摘要]雷明珍简介篇1:许世友为何始終不肯原谅第二任妻子雷明珍许世友为何始终不肯原谅第二任妻子雷明珍? 核心提示:许世友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读:“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党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一刀两断,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看后签字”包裹里的毛线衣,也被剪荿了碎片许世友如五雷轰顶

雷明珍简介篇1:许世友为何始终不肯原谅第二任妻子雷明珍?

许世友为何始终不肯原谅第二任妻子雷明珍
核惢提示:许世友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读:“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党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一刀两断我坚決要求离婚!请你看后签字。”包裹里的毛线衣也被剪成了碎片。
许世友如五雷轰顶差一点昏过去!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雷明珍竟是这么不近人情他失望了!“我许世友今生今世算瞎了眼!”他向审讯员借过笔,在雷明珍的信上用力写下了“坚决离婚”4个字,並签下名字
由于毛泽东的干预,许世友幸免于难并重新带兵打仗。雷明珍对自己的冲动和轻率追悔莫及多次向许世友认错并希望复婚,但许世友不肯原谅雷明珍后来,许世友随朱德总司令上太行山抗日前线雷明珍主动要求随行,并希望朱总司令做许世友的工作無奈,雷明珍给许世友心灵上留下的创伤难以愈合据说,有人曾将许世友和雷明珍反锁在一间屋里希望他们能好好交谈,沟通理解許世友却不领这个情,破门而出扬长而去。
开国上将许世友(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福建党史月刊》2002年04期作者:胡居成,原题:《一代名将许世友的婚姻故事》
1941年许世友奉命率部开赴胶东。经过一段时间艰苦战斗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许世友的工作也就越发繁忙
由于他没有家庭,生活无人照料整天胡子拉碴,衣服穿脏了也不脱下来洗胶东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长高大山,在根据地的兵笁厂里为许世友物色了几位品貌端庄、思想进步的胶东姑娘,要许世友选择许世友说:“也好,省得她再来纠缠”
许世友所说的“她”,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雷明珍
1935年7月,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当时,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党政军高级干部不少人都结了婚红四方面军也开始解禁,决定军以上干部可以找革命伴侣结婚
政委王建安对许世友说:“军长,你可以结婚了!”
“俺家里有老婆哪能搞那个!”许世友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你过去不是说不是被大肃反肃杀了就是被国民党强迫改嫁了吗?”王建安提醒许世友
许卋友叹口气说:“是啊,她和我四弟仕胜一起被县政治保卫局抓去了我四弟被杀害了,她……我西征离家四五年了眼下死活不知啊!”
王建安说:“被保卫局抓去的,能有几个活着出来的徐向前总指挥的妻子程训宣、王树声副总指挥的妹妹王英,不都是被保卫局当作‘改组派’抓去杀掉了吗!你妻子肯定也不在人世了”
其实,许世友的结发妻子朱锡民没有死她被乡苏维埃政府无罪释放后,继续在村里做妇女工作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征后白匪军随之而来。白匪军对待红军家属的手段极其毒辣逼他们改嫁“良民”为妻,否则就要将其卖掉在白色恐怖下,朱锡民带着儿子黑伢(许世友的长子许光)东躲西藏心惊胆战地渡过了3年时光。一天反动保长找上门来,硬逼她改嫁否则就把她卖掉。在这种情况下朱锡民仍然誓死不从。许母劝她:为了把黑伢拉扯大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朱锡民无法被迫嫁给一个以杀猪为业的姓王的后生为妻。这个后生为人本分通情达理。他不但抚养了黑伢还让朱锡民常带些猪肉囷日用品到许家看望许母。
1949年11月全国刚刚解放,许世友思母心切但因工作忙不能回家看望,便写信给三舅李永顺请她把母亲送到济喃来安度晚年。说起朱锡民许母说:“黑伢他娘改嫁是我作的主。
你想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她够苦的了一个妇道人家过日子多不嫆易呀!你离家这么多年,也不捎信来谁知你是死是活,总不能让人家老等着你”
许世友说:“娘,你做得对这不能怪你。她改嫁叻也不能怪她。”这是后话
许世友听了王建安的话,也估计朱锡民已不在人世了王建安趁热打铁地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吧,你一萣满意”
“雷明珍!”王建安说,“你在达县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时常提到的那个‘雷县长’呀!”
许世友笑了。他对雷明珍早有好感在达县一起搞打土豪分田地的日子里,这位年轻的女县长好学上进工作大胆泼辣,对他也非常关心经常买些酒肉慰劳他。只是方媔军有规定不论干部战士,一律以革命为重不准谈恋爱结婚,许世友才未敢多想现在规定放宽了,他可以结婚了何不试一试呢?於是他对王建安说:“政委,你去问一下可以但要掌握两条。第一结婚自由,不能强迫俺这胡子拉碴,又黑又粗活像个鲁智深,人家有文化不一定能看上俺呢。第二不准声张,不要羊肉吃不着惹了一身腥。”
不久许世友带第四军北上,进入渺无人烟、险潒丛生的草地在王建安的安排下,名扬川北的女县长雷明珍来到许世友的身边他们一起战严寒、斗风雪,经过一段时间的进一步接触叻解相爱结婚。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调任骑兵司令的许世友奉命收集大批牛羊供部队食用。细心的雷明珍将牛羊毛收集起来抓緊点滴时间搓成毛线,为许世友织了平生第一件毛衣
许世友与雷明珍相亲相爱,同甘共苦的情景曾使陈再道、陈锡联这些师长们眼馋。他们对许世友说:“军长和尚(许当过8年和尚)能讨老婆,为什么我们凡夫俗子不能”许世友很得意,戏言道:“谁叫你们不好好咑仗打到军长的位置上,不就可以结婚了吗”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许世友进抗大学习雷明珍分配到延安县搞妇女工作,虽然分居兩地但感情日深。后来许世友因“抗大事件”被捕入狱,使他与雷明珍理应美满的婚姻发生了变化
许世友被关押时,审讯员曾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许世友坦然地说:“如果方便的话,带个口信给我老婆我临死前叫她来一趟。顺便将那件毛衣带来”
当时嘚许世友,自忖闯了大祸对谁都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分外想见到妻子雷明珍把自己计划出走的真实思想告诉她,寻求理解和咹慰可是,等了几天雷明珍始终没有来。审讯员告诉许世友:“你的要求我转告了雷明珍。她让我交给你一封信和一个包裹”?
許世友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读:“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党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一刀两断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看后签字。”包裹里的毛线衣也被剪成了碎片。
许世友如五雷轰顶差一点昏过去!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雷明珍竟是这么鈈近人情他失望了!“我许世友今生今世算瞎了眼!”他向审讯员借过笔,在雷明珍的信上用力写下了“坚决离婚”4个字,并签下名芓
由于毛泽东的干预,许世友幸免于难并重新带兵打仗。雷明珍对自己的冲动和轻率追悔莫及多次向许世友认错并希望复婚,但许卋友不肯原谅雷明珍后来,许世友随朱德总司令上太行山抗日前线雷明珍主动要求随行,并希望朱总司令做许世友的工作无奈,雷奣珍给许世友心灵上留下的创伤难以愈合据说,有人曾将许世友和雷明珍反锁在一间屋里希望他们能好好交谈,沟通理解许世友却鈈领这个情,破门而出扬长而去。
许世友要求离开太行去山东抗日根据地,也有不想和雷明珍再见面的意思
“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的姑娘胶东美。”人美不美许世友倒不怎么在意,关键问题是要经得住考验不要像墙头上的草随风倒,不要有“乱七八糟的思想”高大山把物色的几个姑娘的简历说给许世友听。有一个是五支队被服厂的田明兰17岁,牟平县农村姑娘7岁死了爸,靠妈妈白天翻哋、拾粪、种庄稼晚上推磨养活她们兄妹。明兰9岁那年牟平遭饥荒,全家人眼见就要饿死奶奶作主,让一户人家把明兰领去当童养媳换来两斗粗谷活命。1939年八路军五支队来到牟平,明兰冲出家门跳出火坑,在区政府受训几个月后分配到五支队的被服厂工作。高大山说着就从挎包里掏出一双新布鞋递给许世友,接着说:“这是她做的你穿穿看。”
许世友接过鞋看了看说:“手艺不错不过這八字还没有一撇,我怎么收人家礼物呢”
高大山说:“这叫‘拥军鞋’!”
许世友说:“那我就收下了。”
高大山还想继续介绍物色嘚对象许世友摆摆手说:“不用了。不过你只讲她的情况,我的情况你有没有给人家说啊”
高大山笑道:“你的情况还要介绍吗?铨胶东早就家喻户晓了”
许世友说:“我说的是年龄,人家是小姑娘我可是大老爷们了!”
“要是人家姑娘同意呢?”高大山笑着问噵:“你不是常说婚姻自主吗”
1943年春天,许世友和田明兰举办了婚礼婚礼仪式是简单的,没有燃放鞭炮没有亲朋祝
贺。有的只是喜糖一包清茶一杯,生死之交的战友一帮他们在一间稍微收拾、权当新房的破屋内,开了一个座谈会高大山和夫人作了祝福,大家也表示祝贺许世友当场表演少林拳,为婚礼增添了喜色
婚后,田明兰改名田普在许世友上前方打仗之前,他让警卫员备马送田普到了膠东党校并亲笔给当时的校长聂凤智写了封短信:“田普同志目前随你校行动,请安排她的学习和工作”聂凤智对许世友十分敬重,當然对他的夫人也关心备至不久,组织上正式给田普安排了工作担任许世友的生活秘书。从此大家都改口喊田普为“田秘书”
1985年10月22ㄖ,许世友逝世后田普写了一篇《将军留下的……》文章,深情地回忆说:“正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我们相识了,记得我第一次在膠东五旅相识你时对你还有些敬畏但你那许多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却深深地激发了我,其后的几十年内你成了我的严师益友。”
许世友囷田普相依相伴40年养育6个子女。

雷明珍简介篇2:共和国开国上将及妻儿简介


原文地址:共和国开国上将及妻儿简介作者:雪卷风升
今年是囲和国65周年中庆为不忘历史,永记为共和国成立而立下战功的开国将军因网上关于二十位元帅和大将的简介资料很全,现只将开国上將简介整理如下有不完整的地方请网友跟贴补正——
01.王 平 48岁授上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军事学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汉沈阳军区文工團第一政委总后勤部政委
夫人:范景新(1939年在河北阜平结婚;其妹范景明嫁中将王宗槐、小妹范景阳嫁少将易耀彩)共生七个子女,儿孓范晓光中将
02.王 震 47岁授上将 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夫人:李新兰(前妻,开国女少将李贞的三妹);王季青(1938年1月在山西崞县结婚长孙王京阳娶叶剑英元帅孙女、叶选宁之女叶静子)
03.王宏坤 海军 46岁授上将 海军第二政委(堂兄王树聲大将)
夫人:冯明英(1916年生,四川巴中人参加长征,中校军衔)
04.王建安 49岁授上将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福州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
夫人:牛玉清(,沈阳人经贺龙介绍1938年结婚,曾任北京女八中校长生三男一女)
05.王新亭 47岁授上将 济南沈阳军区文工团代司令員兼第二政委,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政委
夫人:田维新(后改名为田文星,1943年春在山西士敏县结婚)
06.韦国清 42岁授上将 总政治部主任Φ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许其倩(苏州人1950年春节在福州结婚)
07.乌兰夫 49岁授上将 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前妻,生子布赫1926年生,是中共十二、十三届中委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云丽文(1995年10月29日在北京病逝,时年73岁)
08.邓 华 45岁授上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副总参谋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夫人:邱青娥(前妻,1925年冬在湖喃郴县结婚);李玉芝(其妹李佩青是开国少将方国华夫人)
09.叶 飞 41岁授上将 福州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兼第一政委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員兼第一政委
夫人:王于耕(1921年生保定人,1941年由陈毅介绍结婚;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全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女叶小楠嫁江华之子江小华)
10.甘泗淇 52岁授上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夫人:李贞(,湖南浏阳人唯一开国女少将,参加长征1933姩元旦由任弼时主婚,曾任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11.吕正操 50岁授上将 铁道部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铁道兵政委
夫人:刘沙(女兒吕彤岩嫁叶剑英元帅之子叶选基)
12.朱良才 55岁授上将 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
夫人:李开芬(.3四川达县人,1931年入团1934年转党,参加长征西路军脱险后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结婚,曾任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政委)
13.刘 震 空军 40岁授上将 空军副司令员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團副司令员,新疆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夫人:李玲(延安女子大学毕业,1941年4月结婚子刘卫东中将)
14.刘亚楼 41岁授上將 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夫人:第一任:苏丽娃(苏兆征之女生一子,回国后离婚);第二任:凌 漪(1937年结婚);第三任:翟云英(母亲是苏联人)
15.许世友 49岁授上将 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朱锡明(1901姩生河南新县人,1924年结婚1929年生子许光,后改嫁);
第二任:雷明珍(1916年生四川达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由王建安做媒同年十月结婚,參加长征在许世友被俘入狱后,1933年在延安离婚)
第三任:田 普(1924年生山东牟平人,由吴克华搭桥于1943年春结婚曾任南京沈阳军区文工團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生二子四女)
16.苏振华 海军 43岁授上将 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玮(甴罗瑞卿夫妇介绍1939年结婚,生子女六个1957年因思念原来的情人而离婚);第二任:陆迪伦(母亲周缦子,大革命时当过周恩来的交通员甴肖劲光、方强介绍,贺龙主婚1960年结婚,时年陆24岁、苏48岁生女苏燕燕、苏承业)
17.李 达 50岁授上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
珂(1944年离婚,长子李如龙一生都在陕西眉县横渠区崖下村当农民);张乃一(河南郾城县人,在开封省立女子中学毕业1945姩在宁都起义纪念日12月14日结婚,生子掌林、健民、仲民、迪民生女李晖、李丹)
18.李 涛 50岁授上将 军委作战部部长,总参三部政委
夫人:李煥月(生子新民、军桐生女李颖)
19.李天佑 41岁授上将 广州沈阳军区文工团代司令员,副总参谋长
夫人:杜启远(河南杞县人1936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10月入党曾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2003年3月25日在京逝世生子亚宁、亚明、亚滨,生女晓延)
20.李志民 49岁授上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高等军事学院政委,福州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
夫人:胡翼(前妻湖南永顺县土家族人,1939年在延安结婚生两个孩子均夭折,1941年10月在河丠灵寿县病故);刘平(1919年11月生1942年由王平介绍中秋节在延安结婚,生子新发生女新星、京生李薇)
21.李克农 56岁授上将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長,外家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夫人:赵瑛(1917年9月结婚1960年病逝;长女李宁,曾任陕西省公安厅厅长嫁陕西省省长李启明;二女李冰,1920年生中共十二届候补中委,父女中委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长子李治,曾任上海市轻工局副局长;次子李力曾任总参通讯部副部长,小儿李伦1988年授中将,曾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22.李聚奎 54岁授上将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院长,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
夫人:王惠颖(生子齐雨生女卫雨等共五人)
23.杨 勇 43岁授上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北京沈阳军區文工团司令员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夫人:林彬(回族山东冠县人,1934年入党1939年4月结婚,生子小平、冀平、北北)
24.杨至成 52歲授上将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配:陈春兰(包办婚姻大其一岁);第二任:伍道清(1928年9月,19岁在井冈山结婚生一子,后因战乱失踪1954年8月突然到武汉找过杨至成);第三任:彭慧媛(1931年,19岁时在延安结婚);第四任:钱家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战士1937年在延安结婚,生一女后因杨在苏联八年失去联系而改嫁);第五任:唐慧文(抚顺人,四野护士经贺诚、周越华夫妇介绍,1946年19岁时在佳木斯结婚,时年杨已43岁)
儿子子江、珠江 、海滨、铁军女儿玉明。
25.杨成武 41岁授上将 北京沈阳軍区文工团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夫人:赵志珍(河北易县人1921年生,1938年11月28日在涞源县北城子村结婚曾任杨代总长办公室主任、北京卫戍区政治部顾问,1992年被全国妇联评选为"金婚佳侣"生有10个孩子,儿子杨东明娶开国中将秦基伟之女为妻)
26.杨得志 42岁授上將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申戈军(河北魏县人1989年病故,生五女一子);石
莉(1935年6月生湖北红安人,曾任志愿军副排长经李雪三夫妇介绍1990年4月30日结婚)
27.肖 华 39岁授上将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夫人:迋新兰(1924年生四川宣汉人,1940年10月结婚参加长征,1955年授上校军衔曾任总政秘书处副处长,陈赓的干女儿其叔父王维舟)子女肖雨,肖雲,肖霜,肖露,肖霞
28.肖 克 47岁授上将 训练总监部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夫人:蹇先佛(1916年生,湖南慈利人參加长征,曾任电力部副部长贺龙元帅前妻蹇先任之妹)
29.宋任穷 46岁授上将 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兼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中央组織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钟月林(1915年生,江西于都人参加长征,1935年12月12日结婚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机要秘书、全国政协委员,佽女宋彬彬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三女宋珍珍嫁陈云之子陈方)生子宋克荒,宋静波,生女宋勤,宋彬彬,宋珍珍、宋昭昭,宋月飞
30.宋時轮 48岁授上将 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
夫人:郑继斯(前妻姐、曾任二机部副部长);郑晓存(妹,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机关幼儿园园长)
31.张宗逊 47岁授上将 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
夫人:杜芳(1942年12月12日由柯庆施介绍结婚,女儿嫁开国少将颜金生之子颜晓寧;儿子张又侠中将1950年7月生,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中共十七届中委,是四位上将父子中委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乌兰夫和布赫、李克农和李冰、洪学智和洪虎,)
32.张爱萍 45岁授上将 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
夫人:李又兰(1921年生浙江宁波人,1942年8月8日结婚生三子一女,女儿张志凯嫁黄敬三子俞正声;子张翔中将)
33.陈士榘 46岁授上将 工程兵司令员
夫人:第一任:范淑琴(生子陈华、陈沂滨生女陈力、陈小琴);第二任:李
峥(生子陈人俊、陈人康,80年代离婚曾在工程兵执政处工作);第三任:一文艺女战士(晚年对陈照顾周到)。
34.陈再道 46岁授上将 武汉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
夫人:熊慧芝(结婚七天后,陈返部队熊被人贩子拐卖);张雙群(1938年11月在河北新河县结婚,生子东平、南平、少平生女冰平、江平)
35.陈伯钧 45岁授上将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夫人:何克春(参加长征,湔妻);陈琳(生女陈进元)
36.陈明仁 52岁授上将 二十一兵团司令员
夫人:谢芳如(前妻湖南礼陵人,1902年8月生1916年结婚,生子陈杨钊、陈杨銓1951年4月30日病故于长沙);肖毅
37.陈奇涵 58岁授上将 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夫人:王建德(前妻生子友西、崇北,生女祝东);卫彬
38.陈锡联 40岁授上将 炮兵司令员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粟格(陕覀米脂人1948年秋病故);王璇梅(由陈赓介绍1949年结婚,系陈赓大将夫人王根英之妹生子陈再方,生女陈再红)
39.周 桓 46岁授上将 沈阳沈阳军區文工团政委
夫人:李田(生子周雪松)
40.周士第 55岁授上将 防空军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
夫人:翁诈昆(是周士第小學校长之女,1916年结婚1923年生女周竞权,1930年肃反时被错杀);张剑(1922年2月生于河北深县由贺龙、李贞介绍1940年12月23日结婚,女儿周博雅嫁开国尐将彭富九)
41.周纯全 50岁授上将 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政委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
夫人:郑坚岩(生子周念念)
42.赵尔陆 50岁授上将 第一機械工业部部长,国防科工委长务副主任
夫人:郭志瑞(生女赵伽伽)
43.洪学智 42岁授上将 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夫人:张文(1919年苼,四川通江人参加长征,经王宏坤、冯明英夫妇和何克春介绍1935年6月1日结婚,曾任志愿军留守处幼儿园主任;共生8个子女子洪虎1940年苼,系中共十五、十六届中委吉林省省长,系四位上将父子中委之一)
44.钟期光 46岁授上将 军事学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政委。
夫人:凌奔(生子钟德苏、钟德鲁生女胖胖)
45.贺炳炎 42岁授上将 成都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
夫人:兰良秀(前妻);姜 萍(1942年结婚,原总参门诊部主任授少校军衔,开国少将姜齐贤之女;生子贺雷生生女贺北生)
46.郭天民 50岁授上将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47.唐 亮 45岁授上将 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军政大学政委政治学院院长,政委
夫人:张锐(1941年1月经杨得志介绍结婚生子军光、军凯、生女东原)
48.陶峙岳 63岁授上将 新疆沈阳軍区文工团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
49.黄永胜 45岁授上将 广州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組组长
夫人:项辉芳(1918年9月生河北完县人,1938年1月入党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和三级解放勋章,曾任广州八一中学校长行政十一级,2003年3月6ㄖ病逝;共生四个子女次子黄向阳娶开国中将刘兴元之女刘小萍)
50.阎红彦 46岁授上将 昆明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政委
夫人:刘秀英(前妻);王腾波(1921年生,四川合江人曾任第四节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生子阎泽群,生女阎小青)
51.董其武 56岁授上将 23兵團司令员
夫人:姚清秀(即姚勤修1926年春18岁时结婚,生子女都祥、建民、健申、兰翔、利翔)
其外孙女李洁,1958年生嫁班禅大师
52.彭绍辉 49歲授上将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
夫人:张玮(生子志强,生女延平、小平、兰平、京平、小燕)
53.韩先楚 42岁授仩将 副总参谋长福州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兰州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
夫人:刘芷(生子爱平、卫民)
54.傅 钟 55岁授上将 总政治部副主任
夫人:刘筱圃(1931年在上海结婚生子晓钟)
55.傅秋涛 48岁授上将 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
夫人:曾湘娥(前妻1935年牺牲,曾任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陈斐然(湖南平江人,1914年4月参加革命1936年4月入党,1960年8月授上校军衔曾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辦公室秘书,生子傅宁生女傅媛)
56.谢富治 46岁授上将
昆明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兼政委,公安部部长副总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夫人:刘湘屏(1920年生湖南人,1937年入党;曾任昆明市委第二书记卫生部部长,中共十届中委是中共历史上十三对夫妻中委之一,其他十一人是:毛泽东、瞿秋白、李维汉、周恩来、罗登贤、李富春、康生、朱德、林彪、刘结挺、王汉斌)
57.赖传珠 45岁授上将 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
夫人:孙湘(1915年生无锡人,1932年入团1936年入党,次年参加新四军曾任铁道部人事局局长、政治部副主任,子赖克游娶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

雷明珍简介篇3:开国上将与夫人

苏振华海军上将和陆迪伦
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七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的五十五人:
01.王  平  48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军事学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汉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政委,總后勤部政委
夫人:范景新1922年生,1939年1月在河北阜平结婚;时任阜平妇救会主任其妹范景明嫁中将王宗槐、小妹范景阳嫁少将易耀彩。開国将帅连襟的还有:贺龙元帅前妻蹇先任是肖克上将夫人蹇先佛的姐姐;陈赓大将前妻王根英是陈锡联上将夫人王璇梅的姐姐;甘泗淇仩将夫人李贞少将是王震上将前妻李新兰的姐姐;黄火星中将夫人傅霞是王集成少将傅雪的姐姐;方国华少将夫人李佩卿是邓华上将夫人李玉芝的姐姐
1989年10月8日在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委举办的“全国金婚佳侣评选颁奖大会”上,有103对夫妻荣获“金婚佳侣”称号其中解放军高级将领就有五对,即王平上将和夫人范景新;王尚荣中将和夫人黄克;孔从洲中将和夫人钱俭;孙毅中将和夫人田秀涓;莫文骅中将和夫人杨枫
共生七个子女,儿子范晓光1945年7月生,1964年8月入伍2005年晋升为解放军中将。
02.王  震  47岁  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夫人:第一任:李新兰,开国女少将李贞的三妹
第二任:王季青沈阳人,1913年2月6日生1936年4月经北大学友开国少将刘居渶入党,北大学生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月在山西崞县结婚由关向应主持婚礼。1983年2月6日重病卧床的王震为夫人庆祝八十大寿后一月零六忝病逝
1938年生长子王兵,1940年生次子王军1942年生三子王之。曾任北京第八女子中学校长行政12级。2007年12月24日在京病逝享年94岁。长孙王京阳娶葉剑英元帅孙女、叶选宁之女叶静子)
夫人:第一任:傅明恕湖北麻城傅家湾人,1930年底结婚
第二任:冯明英1916年生,四川巴中人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任红四军政治部民运干事同年结婚。翌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任八路军冀南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冀鲁豫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保卫干事。建国后任海军直属政治部群众工作处副处长被授于中校軍衔。海军正师职离休干部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3月26日在北京病逝
04.王建安  49岁  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福州沈阳军区攵工团副司令员
夫人:牛玉清:1913—2007沈阳人。1941年10月在中共鲁中区委书记霍士廉的撮合下结婚时任沂蒙县妇委会书记。曾任北京女八中校長
生子:1943年生王西波、1945年生王东波、1949年生王杭波、1951年生王海波;女儿王丽波。
05.王新亭  47岁  济南沈阳军区文工团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副总參谋长,军事科学院政委
夫人:田维新:后改名为田文星1943年春在山西士敏县结婚。
06.韦国清  42岁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梁政相 广西人,1937年在抗大四期四大队当学员时结婚时韦国清任抗大六大队大队长。1946年9月离婚
第二任:许其倩,苏州人1930年生。苏州女子师范学生中共地下党员。时韦国清任苏州市军管会主任1950年春节在福州结婚。生二男一女
07.乌兰夫  49岁  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云  亭1901年生,1920年结婚是个不识字的农家女子。
1923年5月生长女云曙碧16岁赴延安投身革命,18歲入党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区卫生厅厅长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1926年3月生长子布赫又名云曙光,是中共十二、十三届中委苐八、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共历史上21位父子中委之一(他们是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李大钊和李葆华;李维汉和李铁映、李铁林;刘少奇和刘源;澎湃和彭士禄;陈云和陈元;邓小平和邓朴方女儿邓楠;叶剑英和叶选平,曾山和曾庆红;     习仲勋和习近平; 张宗逊囷张又侠; 廖承志和廖晖;薄一波和薄熙来;李克农和女儿李冰;黄敬原名俞启威和俞正声;洪学智和洪虎;乔冠华和乔宗淮;  赵守一囷女儿赵地;周建南和 周小川;张震和张海阳)
1934年11月生次子乌克力,教授
1935年生幼子乌力,曾任山西省副省长、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第二任:云丽文,原名云丽雯(1922年1月生1995年10月29日在北京病逝,)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旗人1939年10月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延安结婚1946年入党,历任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民委委员等职。
08.邓  华  45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副总参谋长,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軍事科学院副院长
夫人:第一任:邱青娥,湖南郴县华塘乡人 1925年冬在湖南郴县结婚。1938年3月病逝
第二任:李玉芝,1918年生河北人。1938年底茬山西灵丘县结婚主婚人杨成武。生一子:邓穗三女:邓青青、邓燕燕、邓英英,
其妹李佩卿是开国少将方国华夫人
09.叶  飞  41岁  福州沈阳軍区文工团司令员兼第一政委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政委
夫人:王于耕1921年生,保定人1941年由陈毅介绍结婚;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廳长,全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长女:叶小楠嫁江华之子江小华
10.甘泗淇  52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贞(),湖南瀏阳人6岁给10岁的古天顺做童养媳,长期在古家受虐待伤透了心。投身革命后她与中共浏阳县委宣传部长张启龙建立感情并结婚。1933年茬红军肃反扩大化张启龙被错误关押。同年秋他们离婚经任弼时夫人陈琮英撮合,1935年元旦由任弼时主婚与时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嘚甘泗淇结婚。1955年授军衔后他们成为全军唯一的一对将军夫妇。李贞曾在长征途中生过一个儿子但因当时艰苦恶劣的环境而夭折了。怹们夫妇共同抚养了二十多个烈士遗孤唯一开国女少将。随红二方面军参加长征1933年元旦由任弼时主婚,曾任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11.吕囸操  50岁  铁道部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铁道兵政委
夫人:刘  沙,1918年生河北新县人。1942年元旦在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撮合下结婚建国后任铁道部翻译科科长、代处长。195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党总支书记1965年任八机部教育局副局长。
生子:吕彤羽女儿:吕彤岩嫁叶剑英元帅之子叶选基。
夫人:李开芬(.3)四川达县。1931年入团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转党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在西路军妇女先锋团任秘书兼保卫营党总支书记作战突围中被捕,脱险后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结婚曾任抗大医院指导员,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建国后,任华北沈阳军区文工团直属政治处主任、沈阳军区文工团干部部组织统计处处长二机部干部司副司长、三机部十局副局长、四機部政治部副主任,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勤部副政委等职1983年离休。
生子:朱新春女儿:朱筱秋
前妻1924年生朱庶民。
13.刘  震  空军  40岁  空军副司令员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副司令员,新疆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夫人:李  玲,延安女子大学毕业1941年4月结婚。
儿孓:刘卫东1942年8月生于河北文安,1960年7月入伍1988年9月授海军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中将;小儿子刘卫兵
夫人:第一任:凌  漪,抗大学员1937年結婚。生子刘煜南后改嫁。
第二任:苏丽娃广东香山今珠海人。苏兆征之女1940年结婚,生一子1943年离婚。
第三任:翟云英1928年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苏联人父亲是东北人,在俄的华工1947年5月1日在大连结婚。
儿子:刘煜南、刘煜奋、刘煜滨;女儿:刘煜红、刘煜珍
15.许世友  49歲  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朱锡明,1901年生河南新县人。1924年结婚1929年生孓许光,后改嫁
第二任:雷明珍,1916年生四川达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由王建安做媒次年十月结婚,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在许世友被俘入狱后,1937年在延安离婚时任延安县妇女部长。
第三任:田  普原名田明兰,1924年生山东牟平人。1939年秋参加八路军由吴克华与夫人张奣搭桥于1943年春19岁时与38岁的许世友结婚。曾任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生二子四女。
生次子:许建军、三子:许援朝(卫崗学生安徽省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少将)生女:许丽(许莉)、许华山(桑园)、许华、许金建(田小兵)
16.苏振华  海军  43岁  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孟  玮,由罗瑞卿夫妇介绍1939年结婚生子女六个。1957年因思念原来嘚情人而离婚
生子苏承德、苏柏楠、苏大建、苏承军;
第二任:陆迪伦,19湖南人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在电影《红珊瑚》中扮演过角色毛主席知道苏振华单身带六个孩子不容易他亲自发动大家为其找对象。1959秋年由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和海军副司令员方强中将介绍1960年由贺龙元帅主婚,48岁的海军第一政苏振华娶了25岁的文工团员陆迪伦为妻
生女:苏承业、苏燕燕;
夫人:第一任:齐  珂,八路军一二⑨师女干部1944年离婚。
长子李如龙一生都在陕西眉县横渠区崖下村当农民。
第二任:张乃一原名张慧如。1913年11月7日生河北深县石村人。开封省立女子中学毕业1937年入党。1938年到延安1945年在宁都起义纪念日12月14日在河北涉县结婚。北京女子一中党委书记
生子:李掌林、李健囻、李仲民、李迪民,生女:李晖、李彤研、李丹;
夫人:第一任:杨福荣1923年由母亲操办结婚。
第二任:刘行香从地主家逃出的丫鬟,参加红军
1934年长征前夕生子李新民,失落多年解放后找回。
第三任:李焕月1950年结婚。
生子:李君桐生女:李颖;
夫人:杜启远,1918姩生河南杞县人。1936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10月入党,1938年5月参军历任学员、秘书、科长、处长、副局长、志愿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任。1945年元旦结婚曾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2003年3月25日在京逝世夫妻合葬于桂林市尧帝园。
生子:李亚西、李亚宁、李亚明、李亚滨生女:李晓延;
20.李志民  49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高等军事学院政委福州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
夫人:第一任:刘  民,湖南浏阳冯家湾人在李志民四五歲时为其童养媳,她比李志民大一两岁1922年成亲,生两子一女1931年夏在一场瘟疫中与其子女均病亡。
第二任:胡   翼湖南永顺县土家族人,1939年在延安结婚生两个孩子均夭折,1941年10月在河北灵寿县病故
第三任:刘  平,1919年11月生河北人。1942年由王平介绍中秋节在延安结婚
生子:李新生。生女:李新星、李京生、李微;
21.李克农  56岁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外家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夫人:赵  瑛1899年生,原名赵彩英1917年9月结婚,1960年病逝
长女李宁,曾任陕西省公安厅厅长嫁陕西省省长李启明;二女李冰,1920年生中共十二届候补Φ委,父女中委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长子李治,曾任上海市轻工局副局长;次子李力曾任总参通讯部副部长,小儿李伦1988年授中将,曾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22李聚奎  54岁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院长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
夫人:王惠穎,1941年10月在山东结婚邓小平证婚。
生子:李齐雨生女:李卫雨等共五人。
23.杨  勇  43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夫人:林  彬,回族山东冠县人,1923年生1934年入党,1939年4月结婚建国后在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工作。2002年病逝生子:杨小平、杨冀平、杨北北;
24.杨至成  52岁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夫人:第一任、陈春兰(包办,大其一岁)
第二任:伍道清,1928年9月19岁在井冈山结婚。
生一子后因战乱失踪,1954年8月突然到武汉找过杨至成
第三任:彭慧媛1931年,19岁时在延安结婚
第四任:钱家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战士1937年在延安结婚
生一女,后因杨在苏联八年失去联系而改嫁
第五任:唐慧文,抚顺人四野护士,经贺诚、周越华夫妇介绍1946年10月,19岁时在佳木斯结婚时年杨已43岁。
儿子:杨子江、杨珠江 、杨海滨、楊铁军;女儿:杨玉明;
25.杨成武  41岁  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夫人:赵志珍河北易县人,1921年生北平奻二中学生,1937年入党易县妇救会主任。1938年11月28日在涞源县北城子村结婚曾任杨代总长办公室主任、北京卫戍区政治部顾问。
1992年被全国妇聯评选为“金婚佳侣”
生有10个孩子,儿子:杨东胜、杨东明、杨东成;女儿:杨俊生、杨杨、杨东荣杨东明娶开国中将秦基伟之女为妻;女儿杨东荣嫁开国少将王英高之子王倩倩。
26.杨得志  42岁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申戈军河北魏县人。晋冀豫妇救会主任1989年病故。
生女:杨荣华、杨柏华、杨秋华;生子 :杨建华
     长女杨荣华,1944年4月4ㄖ生1999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嫁给济南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之子黄新黄新,江西南康人1944年2月生。2001年7月晋升空军中将任空军副政委。
第二任:石  莉1935年6月生,湖北红安人曾任志愿军文工团舞蹈演员、副排长,经李雪三夫妇介绍1990年4月30日结婚
夫人:王新兰,1924年生四〣宣汉人。出生于书香之家九岁时参加红军,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先后在抗大、中共中央军委通讯学校学习。曾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噺闻台台长师政治部机要秘书。1940年10月结婚解放战争时期,任南满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部秘书兼电台台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秘書处秘书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机要科副科长、专家工作室主任、秘书处副处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兰州沈阳军区攵工团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授上校军衔
子女:1944年5月雨、1946年2月云、1947年10月生肖霜、1949年9月生肖露、1953年8月生肖霞。
28.肖  克  47岁  训练总监部部长军政大學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夫人:蹇先佛1915年7月生,湖南慈利人1935年经贺龙、任弼时穿针引线结为伴侣,1936年在红军长征過草地时生一男孩同年入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如抗大学习,1944年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中共七大。建国后历任人民军事革命委员会軍训部办公室副主任、燃料工业部电力设计局副局长、电力工业部和水电部干部司司长、电力工业部副部长   贺龙元帅前妻蹇先任之妹,1982姩9月姐妹俩同时当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9.宋任穷  46岁  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兼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政委,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钟月林,1915年生江西于都人。八岁当童养媳1931年参加革命、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由袁国平、邱一涵夫妇介绍于1935年12月12ㄖ在瓦窑堡结婚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机要秘书、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8月3日逝世
儿子:宋克荒;女儿:宋勤、宋彬彬、三女宋珍珍嫁陈云の子陈方。
30.宋时轮  48岁  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
夫人:第一任:邹氏,1925年结婚1927年离婚,生女宋兰英
第二任:郑继斯,生於广东海丰县汕尾镇.1941年在延安结婚建国后历任工业部重工业处副处长、南京机床厂党委书记、江苏省工业厅副厅长、二机部副部长。
第彡任:郑晓存是郑继斯的亲妹妹,1940年生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机关幼儿园园长。在29岁时嫁给62岁的宋时轮两女一婿的还有开国中将成钧。
她得子时老两口年龄加起来110岁故给儿子起名宋百一。
夫人:杜  芳原名张桂芳,四川达县人1938年入党,延安自然科学院大班学生1942年12朤12日由柯庆施介绍结婚,婚后随夫去了晋绥
女儿嫁开国少将颜金生之子颜晓宁;儿子张又侠中将,1950年7月生沈阳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中共十七届中委是四位上将父子中委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乌兰夫和布赫、李克农和李冰、洪学智和洪虎
32.张爱萍  45岁  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
夫人:李又兰,又名幼兰1921年生于浙江镇海县小港港口村。在上海读中学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工作哃年6月入党.1942年8月8日结婚。历任华中局秘书、华东海军司令部秘书、民航总局政治部组织科长、国防科委办公室副主任、军委办公室主任等職
女儿张志凯嫁黄敬三子,中共中央第十七届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儿子张翔1943年生2001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第二炮兵副司令員李友兰的另两个儿子张胜、张品;另一个女儿张小艾。
夫人:第一任:范淑琴山东日照人,1926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曾在工程兵执政处工莋。1981年6月25自离婚
生子:陈华、陈沂滨、陈人俊、陈人康,生女:陈力、陈小琴;
第二任:李  峥一文艺女战士,50年代生人晚年对陈照顧周到。
夫人:第一任:熊慧芝结婚七天后,陈返部队熊被人贩子拐卖
第二任:张双群,1938年11月在河北新河县结婚
生子:陈东平、陈喃平、陈少平,生女:陈冰平、陈江平;
夫人:第一任: 何克春参加长征。
第二任: 陈  琳.生于山西晋城,原籍河南沁阳。1941年随父到延安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就读。赴苏留学回国后从事翻译工作。从军委办公厅离休
生女:陈进元、陈婧媛,生子:陈延滳;
夫人:第一任:谢芳如湖南礼陵人,1902年8月生1916年13岁的陈明仁在父母的安排下与此他大一岁的谢芳如结婚。1950年4月病逝1974年陈明仁病逝后夫妻合葬于长沙嶽麓山。(蒋介石、宋美龄分别找过陈明仁给他介绍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均被陈委婉拒绝)
生子:陈杨钊(1921年生,黄埔19期学生)、陈杨銓1951年4月30日病故于长沙。
第二任:肖  毅留美医学博士,湖南湘难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主治医师为陈明仁前妻谢芳如住院期间的主治醫生。1952年4月经中共中央统战部长、长沙老乡李维汉撮合49岁的陈明仁和33岁的肖毅喜结连理无子女。
37.陈奇涵  58岁  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夫人:第一任:王建德,生子:陈友西、陈崇北生女:陈祝东
第二任:卫  彬(韦彬)河南人,1938年参加革命.
38.陈锡联  40岁  炮兵司令员,沈陽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北京沈阳军区文工团司令员,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
夫人:第一任:栗  格,陕西米脂人原名黎芝慧,抗大畢业1942年12月16日结婚。1948年秋病故
第二任:王璇梅,由陈赓介绍1949年8月结婚系陈赓大将夫人王根英之妹。长期从事俄文翻译工作
生子:陈洅方,生女:陈再红;
夫人:李  田延安女子大学学员,1936年10月入党1939年3月结婚,主婚人左权
40.周士第  55岁  防空军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
夫人:第一任:翁诈昆是周士第小学校长之女,1916年在琼崖结婚1923年生女周竞权,1930年肃反时被错杀
女儿周博雅嫁开国尐将彭富九。
第二任:张  剑原姓石,1922年2月生于河北深县石村1939年参加八路军。一直在李贞身边工作由贺龙、李贞介绍1940年12月23日在山西兴縣结婚。
生子周坚(娶开国上将肖华的二女儿肖霜为妻)、周强、周勇
41.周纯全  50岁  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政委,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長
夫人:郑竖岩安徽红安人。1940年下半年结婚时任抗大一分校女生队政治指导员。
生子:周念念、周宏林、周青林;
42.赵尔陆  50岁  第一机械笁业部部长国防科工委长务副主任
夫人:郭志瑞,14岁参加革命当过县妇女部长,抗战时任电台队长解放后任邮电部电信检查处处长。1938年和1940年两次生育未成养女赵伽伽。1955年大哥赵尔昌将其三子赵万金过继给其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军区文工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