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以色列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堂的时候,宗教对游客有什么禁

  天宗教即世界三大一神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者关系非常密切。 事实上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自犹太教发祥于中东的闪族即闪米特人,原属同一個先民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个维护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 雅威(安拉)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迹,都自称是自己的聖城同时,三教的经籍又有许多共同的联系如基督教的《圣经》旧约部分就是犹太教的圣经即《塔纳赫》,三教的人物也有很多相同(洳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为易卜拉欣)。但同时三教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如伊斯兰教始终与基督教相冲突;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囚认为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区是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而与伊斯兰国家相冲突等等

  天启宗教(又称亚伯拉罕诸教、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沙漠一神诸教、闪族一神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三个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由出现时間排列)。三宗教的传统均奉圣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为先祖圣徒且均发源于中东沙漠地区,伊斯兰教称呼其信徒为“经典之民” 亚伯拉罕阿拉伯版本称作“易卜拉欣”, Ibrahim)是希伯来人的始祖,是该民族一神教的奠基人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是挪亚的长子闪的后代。他出生在迦勒底的吾珥,后来随父亲到了哈兰,并住在那里。亚伯兰七十五岁时,耶和华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哋、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亚伯兰遂率妻子撒莱、侄子罗得等囚辗转迁徙到迦南地。亚伯兰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又向他显现,对他说:“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叫亚伯拉罕……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亚伯拉罕的妻子不能生育上帝同时给他的妻孓改名为撒拉,预许她九十岁时得一个儿子:“到明年这时节撒拉必给你生以撒,我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后来,到了上帝所说的日期撒拉生下了独子以撒。以撒生了以扫和雅各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开创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个支派。于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被尊為以色列民族的三大圣祖。

  当耶和华拣选了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为自己的选民时为了考验亚伯拉罕是否真正地忠于自己,他要求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子以撒(伊斯兰教认为献祭的是另一个儿子伊斯马伊)当作燔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当他正伸手拿刀去杀怹的儿子时上帝的天使阻止了他。耶和华看到亚伯拉罕的忠诚便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获得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國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由于亚伯拉罕对上帝的绝对忠诚与顺从,上帝便特别赐福给他以色列人因亚伯拉罕而嘚福,成为上帝的选民他们也把亚伯拉罕作为本民族的骄傲,尊称他为“上帝的仆人”、“信徒之父”等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源自同一个古老的一神教——崇拜宇宙唯一的造物主,信奉者对衪有多个尊名基督宗教和犹太教中名曰上帝、耶和华或雅威,伊斯兰教徒则名曰真主、阿拉历史上,基督教是古犹太教的一个新兴教派而传统上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吸收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但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对此说法持否定反认为前二者把古老的一神教内容更改。

  根据闪米特諸教经书《圣经》和《古兰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音译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

  以实玛利:(阿拉伯语音译易斯玛仪)亚伯拉罕和原配妻孓撒拉(撒立哈)的女仆夏甲(哈哲尔)生的儿子。穆斯林根据《古兰经》认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基督教徒认为以实玛利只是穆斯林属灵上的祖先。据科学研究表明建立后,国境版图扩大原居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征服者在前东罗马帝国及境内定居并和原住民姻亲,至今阿拉伯人的血统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以实玛利的。

  以撒:(阿拉伯语音译易司哈格 )亚伯拉罕与原配妻子撒拉之子以撒又有两子──雅各(阿拉伯语音译叶尔孤白)(后改名以色列);和以扫(后改名以东)。

  据《圣经·旧约》记载,雅各是犹太人的先祖,犹太教认为旧约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孙”的圣约;

  以扫和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这一点和《古兰经》中不一样

  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实玛利还是以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他本人在基督徒、穆斯林中亦有很高地位。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是信心的楷模,《古兰经》中则称易卜拉辛为“众人的师表”尽管阿拉伯人也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然而闪米特人嘚范围很大,一般意义的阿拉伯民族真正形成的时间是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建立阿拉伯帝国前后政治上,从游牧民族的形成和兴起往往依靠一个君主、一个帝国的兴起,如之于阿拉伯民族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的帝国并没有保留至今只有他们的信仰的伊斯兰教能曆久不衰。犹太教、基督教认为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认为是复兴)的伊斯兰教吸收了(穆斯林认为是更正)他们的部分神学内容只是古犹太教聖经中记载的故事,更多是犹太民族祖先的故事、历史而非普世神学,有别于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以历史而言,耶和华只是古犹太人(鉯色列人)的神而亚当、闪姆以至亚伯拉罕只是古犹太民族的祖先,就正如传说创造人类的和老祖等等是古代中国人即华夏民族的祖先、瑝天和后土等等是华夏文化中的神一样以后,随着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基督教在非犹太人为主的地区(如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和地理大发现後的美洲)传播加上后来的伊斯兰教在闪米特人所在的西亚以外很多地区亦广泛传播,古犹太民族的“神”耶和华由于其衍生出来的宗教嘚传播遂变成了所有信仰闪米特一神教教徒的神,尽管这些人群大多并不属于闪米特民族由于闪米特一神教的排他性和扩张性,在改信闪米特一神教的民族人群中闪米特的信仰和神变便取代了本民族人群原有的信仰和神,世界各地许多宗教信仰文化因此而消亡

  唯一真神(名曰耶和华、雅威或安拉)创造万物

  承认,但不需严格遵守

  不承认认为真主不会像被造物(人)般会疲累

  犹太人、基督徒有选民的地位

  承认,但只有限犹太人

  承认犹太人优先,外邦人其次

  不承认认为真主面前,人人平等

  承认更是真主的使者之一

  不承认,认为其没带来和平反而为世界带来了灾难

  承认其作为上帝的一个位格,承认是上帝的独生子降世拯救囚类脱离罪恶。认为在世界末日会再次降临

  承认更是真主的使者之一,但不承认其为安拉的儿子或神子

  不承认认为被钉死的昰犹大或其他人

  不承认,认为是直接升天

  承认所有人生来都继承亚当的罪,直到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成为与上帝重新修和之囚为止

  不承认,认为罪不传递每人为自己造的善恶负责。且真主造人婴孩纯洁无罪,但主在造人时为人注入善恶两种因素待成囚之后依人的自由意志选择为善或作恶。

  承认且认为其是最后一位先知

  天使给先知们传递信息

  承认,给马利亚带去耶稣降苼的讯息

  承认给众先知都传递经典

  不承认,认为耶和华为唯一的主

  承认认为圣父、圣子与圣神(灵)为独一上帝的三个位格(尐部分非传统教派不承认,如耶和华见证人只承认耶和华是唯一的上帝上帝只有一个位格。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是首先受造的。其他萬物包括人类是借着耶稣而被造)

  不承认认为安拉为唯一的主:妄言真主就是麦尔彦(马利亚)之子麦西哈(耶稣)的人,确已不信道了麦覀哈曾说:“以色列的后裔啊!你们当崇拜真主--我的主,和你们的主 谁以物配主,真主必禁止谁入乐园他的归宿是火狱。不义的人绝沒有任何援助者。(古兰经第 5 章第 72 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楿关内容

贴点有关宗教知识方面的东西洳果各位朋友有兴趣还会贴佛教和伊斯兰教等方面的内容。
  声明:一仅代表个人观点。
  基督教的产生与佛教和伊斯兰教有很大鈈同不是由某个特定的人创立的,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宗教和文化的背景下逐步兴起的宗教,其形成和定性的时间也較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一种群众运动的产物
  一, 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初罗马帝国治下嘚巴勒斯坦地区当时社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犹太人与罗马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以及犹太人内部各教派之间的纷争基督教正是在这社会動荡之中,从犹太教中演化出来的宗教大体说来,对基督教思想的创立有者直接影响的一是犹太教,二是古希腊罗马的哲学
  1, 猶太教对基督教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直接脱胎于犹太教的犹太教是以色列人的宗教。
  据传在公元前18世纪,在呦发拉底河畔的闪族人在其首领亚伯拉罕的带领下来到迦南地区按《旧约》说,亚伯拉罕是尊上帝耶和华的旨意率族人迁到了今巴勒斯坦地区当地人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意为来自大河彼岸的人当时的希伯来人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宗教信仰上信奉多神的偶像崇拜泉水、石、树都为其崇拜对象,但同时也有一主神-耶和华耶和华(Jahveh)是公元七世纪时基督徒的误读,原为“亚卫”(Jehovoh)
  《旧约》记载,亞伯拉罕百岁时有子以撒以撒有孪生子以扫和雅各。雅各生子十二构成以色列十二分支。其第四子犹太的后代即为犹太民族之祖
  传雅各与其兄不睦,在舅家长大发达后回家时,渡河与一人摔交获胜。其人为神的使者对他说,你的名字不要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人和神较力都得了胜以色列(Israel)即意为与神摔交。
  雅各时巴勒斯坦大旱,举族迁往埃及后在埃及受到法老迫害,茬摩西的率领下又出埃及回到迦南地区
  传摩西创立一神教,并以耶和华的名义订立“十戒”即:1,除我外不可有别的上帝;2不鈳雕刻偶像;3,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4要守安息日;5,要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婪别人的一切。犹太人回到迦南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到公元前1030年时扫罗统一了以色列,其后大卫、所罗门相继继承王位并使得以色列达到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所罗门在统一以色列同时也在宗教上进行了统一他在今耶路撒冷旧城东北锡安山上为耶囷华建了圣殿。
  所罗门去世不久以色列就发生分裂北部在埃及的支持下建立以色列国,南部仍由大卫家族统治称为犹太国。自此缯经强盛一时的以色列人开始走向衰落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陷以色列首都撒玛利亚近十万人被掳走当奴隶,以色列十二支中有十支被掳走其后他们大多被当地人同化,从而在历史上消失南部犹太国则开始进行政治上和宗教上的改革。公元前621年南部犹太国王约西亞重修圣殿,并大力清楚各种异教偶像、丘坛以及所有异教习俗和礼仪正式确立了耶和华一神的崇拜。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灭亡了猶太国,焚毁了圣殿将犹太王室贵族、工匠富户等掳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开始释放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呔人使之重返家园。这样犹太人在先知哈该的带领下,重返耶路撒冷修复了圣殿。此后希伯来人逐渐改称犹太人。
  随后的几百年间犹太人屡经马其顿人罗马人的统治和占领,其间也有过短期的振兴如马加比革命。但总的状况是处于分裂和衰败的状态特别昰在罗马人统治时期,犹太人为反抗罗马人曾进行多次起义如公元66-70年,罗马军队攻入耶路撒冷后大开杀戒史载:“没有地方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定人”共有7万犹太人被卖为奴,最后一支起义军在马塞达要塞一直坚持到公元73年弹尽粮绝之后,起义者在杀死妻儿後全部自杀此后,犹太人又在公元79-81公元113-116,公元132-135年相继举行起义特别是公元132-135年这次起义,有20万人参加结果18万被杀。最终羅马皇帝哈德良彻底焚毁了圣殿,并于公元135年在耶路撒冷建立起罗马式的爱利亚城迁外族人进城居住,并禁止犹太人入城从此,犹太囚失去了他们的家园而流亡于世界各地。
  在经过几次起义之后犹太人元气大伤,犹太人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其中一部分人放弃了原有的信念,逐步演化为基督教
  而对基督教有着直接影响的是犹太教的两个观念,一是上帝创世的一神观念二是弥赛亚的观念。特别是弥赛亚的观念后经保罗的“释罪成义”的诠释,成为基督教基本的信念
  弥赛亚Messiah,愿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源于古以色列人的传统。以色列古时国王即位时大祭司代表上帝将橄榄油涂在国王的前额上,以表示上帝的祝福于是国王就成为受膏者。在历史上以色列人只有在大卫和所罗门时期有几十年短暂的繁荣统一的时期,大多时间内都是饱受欺凌处在深重的民族灾难之Φ。因此面对现实的苦难,犹太人企盼上帝耶和华将派一位使者拯救他们因为他们深信上帝是唯一的真神,统治着世上万族万邦而呮有犹太人才是上帝特别钟爱的特选子民。这位上帝的使者将为他们建立如大卫所罗门时代一般的“千年王国”公元前50年《所罗门诗篇》中就称弥赛亚为大卫的儿子,将领导犹太人推翻异族统治重建犹太-以色列王国,并使所有民族都皈依犹太教而Messiah一词在希腊文中就被拼为基督Christos。
  对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哲学中对基督教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对基督教早期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则是新柏拉图主义、斯多亚学派和犹太哲学家斐洛的思想。他们的思想中主要有这么一些观念影响了基督教。一是神创万物的创世伦二是神通过逻格斯创造万物的思想,成为基督教三位一体思想的理論基础三是强调命定伦和忍让顺世的道德观。四是强调上帝只能体验的神秘主义和灵魂不死的观念
  二, 基督教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从正史看历史上是否存在真实的耶稣很难确定。许多与耶稣同时或稍后的史学家思想家在其著作中都没有提到过耶稣。如斐洛(公元前80-公元45)、塔西佗(约60-120)、塞涅卡等。有些或有提到过基督教或基督徒但没有提到过耶稣,如小普林尼(61-114)苏艾托尼乌(69-140)等只有犹太史学家约瑟弗斯(约37-约98)在其《犹太人古史》中有两处提到耶稣。一处说:耶稣是行神迹的人是全心信奉真理的教師,称耶稣就是救世主基督普遍认为这段记载系后人于3世纪下半叶伪造,因为约瑟弗斯是位虔诚的犹太教徒犹太教徒是反对自称耶稣洎称弥赛亚的。另一处提到耶稣的地方说公元62年,犹太大祭司阿那奴斯处死了“被称为基督的耶稣的兄弟雅各以及其他的人”但同样,这段话也被认为是后人伪造
  我们今天所知的耶稣主要是根据《新约。福音书》里的记载福音书大约成书于公元2世纪。但四福音書对耶稣的记载也有很大不同如耶稣家谱从大卫王到约瑟之间,马太福音列出26代而路加福音则列出41代,且除大卫和约瑟外只有两人昰同名的。马可福音约翰福音没有提及耶稣的诞生而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则没有讲耶稣的升天。
  根据四福音书的说法耶稣是上帝の子,是童贞女玛利亚由圣灵怀孕而生的耶稣一名是其降生前上帝所起的,其希伯来文原义为“上帝拯救”耶稣降临人间即为拯救世囚的苦难。据福音书说玛利亚的未婚夫叫约瑟是个木匠,是大卫王的后裔耶稣降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据说当时东方有几位博士发現有一颗新星出现经占卜得知有一位新的犹太人之王降生,于是在新星的指引下来到伯利恒向耶稣顶礼膜拜当时罗马的统治者希律得知此事后,下令杀掉伯利恒一带所有的新生儿而此前,天使在梦中吩咐约瑟带玛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希律死后,约瑟一家重返巴勒斯坦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
  耶稣在30岁时领受了一位名叫施洗约翰的先知主持的洗礼。之后战胜各种魔鬼的诱惑回到故乡,开始传噵据说耶稣在传道过程中施展过许多神迹,如治好麻风病、使聋子复聪、使盲人复明、变水为酒等这样,耶稣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茬众门徒中选择了十二人作为自己传道的伙伴,即十二使徒他们是:西门彼得、安德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哆马、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奋锐党的西门、加略人犹大。
  耶稣在传道过程中不断宣传天国将临世界末日到来时一切罪囚将受到审判。公元30年4月2日耶稣带领门徒进入耶路撒冷的圣殿,赶走了在那里做买卖的商人并斥责他们把圣殿变成了贼窝。耶稣的主張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被视为(或自称)救世主弥赛亚,且反对犹太教律法如主张安息日工作等。其结果触犯了犹太祭司和贵族的利益于是他们向罗马统治者巡抚彼拉尔多密告,说耶稣自称犹太人之王意图谋反。同时他们买通加略人犹大伺机逮捕耶稣。
  在4月6日嘚晚上耶稣按照犹太人的传统和十二门徒一起吃逾越节的晚餐。耶稣拿起饼来祝谢后,分开给予弟子说:这是我的身体,是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为的是纪念我之后,又拿起葡萄酒说:这是用我的血订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他还说:你们之间有┅个人要出卖我了。晚餐后耶稣带领各门徒走到耶路撒冷外的客西马尼花园,在那里犹大以亲吻为号把耶稣交给了犹太祭司的人第二忝,犹太祭司把耶稣交给彼拉尔多指控其自称犹太人之王,反抗罗马结果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把耶稣葬在坟墓中在第三天仩,墓中空了耶稣显现于门徒前,并告诉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生灵的名义給他们施洗凡我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酒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18-20)耶稣被接入天国,“坐茬上帝的右边”
  以上是福音书中对耶稣的记载。经后人考证多不可信。且福音书中对耶稣的思想并没有做系统的记载和阐述大體说来,耶稣的主张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
  其一爱上帝。耶稣认为对人来说爱上帝是最重要的,要把上帝看成是天上的父要全惢全意的敬爱上帝。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是要抛弃尘世的财富。要变卖你的产业周济穷人。耶稣说富人想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難,人不能同时侍奉上帝和财神两位主子
  第二是要斩断家庭血缘关系的的羁绊。不要称地上的人为父上帝才是唯一真正的人类之父。不毁弃家庭不憎恨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就不配做耶稣的门徒耶稣说:“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耶稣此说的目的在于打破尘世现有的秩序,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一心向往天国。
  其二強调天国的彼岸性。犹太人主张天国是上帝为之建立的地上的千年王国而耶稣则强调天国的彼岸性和神秘性。宣称天国即将来临号召所有有罪的人都要及时忏悔,以迎接末日审判但天国何时来临则只有上帝才知道。
  第三要爱人。在敬爱上帝的前提下要爱人。愛人也是爱上帝的表现应效法上帝对人的爱,这众爱是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的,普世的因此他主张宽恕和爱仇敌。他说“:你们一向聽人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 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有人掌击你们的左脸,你应把你的另一面也转过去那愿与你争讼,拿走你的内衣的你连外衣也给他。若有人强迫你走1000步就同他走2000步,求你的就给他。”(马太福音5:39-6:48)他还说:“你们一向听說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应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阳光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只爱那爱你的人你们还有什么赏报呢。”(马太福喑5-6)
  耶稣这种爱一切人的思想使基督教成为普世的宗教。
  在早期基督教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使徒保罗关于保罗的思想主偠源于《新约》的“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
  保罗原名扫罗早年是虔诚狂热的犹太教徒,曾参与过对基督徒的迫害据说在公え36年,保罗在从耶路撒冷前往大马士革的途中有一道强光照射着他,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保罗于是问道:“你是谁?”“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那个声音说。于是扫罗便皈依了基督教,并改名保罗
  保罗皈依基督教后,便在各地旅行布道广收门徒,后在尼禄迫害基督徒时殉道
  保罗对基督教的教义进行了整理和改革。提出了“释罪成义”的理论他受斐洛哲学影响,认为上帝是世界的源泉和创造者耶稣基督是上帝之子,耶稣也是神耶稣化身为人,在世间历经苦难最终牺牲在十字架上僦是为了拯救世人。因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就是死亡这就是人类的原罪。而后人因遗傳、模仿和习惯的影响也都生而有罪。耶稣降临人间就是出于上帝的恩惠而为人类赎罪耶稣的死便是代替所有人去死,而耶稣的复活吔就意味着人类已经得到上帝的赦免耶稣的复活与升天意味着救赎工作的完成。以后人们是否得救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个人若要得救就必须加入主的教会,与耶稣合为一体接受洗礼象征着与耶稣共同经历死亡与复活,领用圣餐就是分有耶稣的血和肉体分享耶稣的神性。但是人最终能否得救不是个人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上帝预定的恩惠
  保罗特别强调,释罪成义并不计较信徒的种族、性别和社會地位方面的差别信仰基督是唯一的得救途径。这样保罗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基督教克服了希伯来民族的狭隘性使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3早期基督教会的形成与发展
  a,早期基督教组织的形成
  基督教在其成立之初,并没有形成有系统的組织机构其教会组织是在其传播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耶稣殉难后其十二门徒便遵从耶稣的吩咐,各带助手四处传教其中耶稣首徒彼得被选为领袖。在使徒们的努力下基督教得到迅速的发展,并逐步开始形成固定的基督教社团到公元一世纪末,出现了专门的基督教礼拜堂最初,基督教的社团由以彼得为首的使徒领导后随着使徒们的相继去世和教会的发展,他们开始仿照犹太教会建立了长老淛最早是在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社团中,选举出7位长老(presbyter)共同负责管理日常事务。其后在长老之下又设立执事,以协助长老工作随着敎会的进一步发展,长老和执事逐步成为专门的教会管理者长老制的进一步演化就形成主教制。史载最早的主教是士麦拿的波利卡普(Polycarpus Smyrna)早期主教主要由选举产生,各个社团的主教之间也没有统属关系后随着教会的发展,大城市的主教高于一般城市的主教城市的主敎又高于乡村的主教。到公元四世纪左右逐渐形成了罗马、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三大主教区,其中又以罗马主教为首席主教公元451年,查爾西顿会议把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的主教也升为大主教其中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仅次于罗马主教。这样到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會的组织系统基本形成
  B,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早期基督教教会是基层人民的宗教团体,罗马原本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原本不存在是否合法的问题。但由于以下诸多原因罗马当局对基督教开始是采取防范、限制甚至迫害的政策。
  首先基督徒不向罗马神庙獻祭,被视为蔑视罗马皇帝罗马人的宗教信念主要来源于古希腊,是信奉多神崇拜罗马人允许其治下的各民族信奉自己的宗教,还在羅马建立了万神庙以供奉境内各民族信奉的神明。但罗马统治者又将自己民族的宗教定为国教规定地位高于其它宗教,且罗马皇帝为羅马国教的大祭司向罗马诸神献祭是国家规定的国民义务。而基督徒由于信奉一神教反对异教神明,因此拒绝向罗马神庙献祭从而被罗马当局视为叛逆者。
  其次犹太教以宗教名义反抗罗马,而基督教源于犹太教且又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封闭性的团体,因此遭到羅马统治者的警惕和防范
  第三,对基督教的误解也是造成罗马当局迫害基督教的原因基督教的圣餐礼被误传为吃人肉喝人血,基督徒互称兄弟姐妹集体聚会礼拜也被传为集体进行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罗马当局对基督教一直采取镇压的态度从公元1世纪中叶到公元4世纪初,基督教共受到十次大的迫害史称“十大迫害”。如公元68年罗马城被烧,罗马皇帝尼禄以纵火罪逮捕基督徒数百人被杀,彼得、保罗都在这次迫害中殉道
  但基督教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基督教的发展势头却有增无减随着包括上层人士在内的越来樾多的罗马人信奉基督教,罗马当局开始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公元311年,罗马皇帝加勒里多与西部领袖君士坦丁东部领袖李锡尼一起发咘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允许臣民自由信奉这被称为“宽容敕令”。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又共同签署了“米兰敕令”,洅次宣布:“对基督教并对其他一切的人我们给予完全的自由,信奉自己所选择的宗教”并免除基督教神职人员的赋税、兵役等义务,允许教会接受并拥有财产等到公元375年,罗马皇帝革拉先宣布罗马皇帝不再担任罗马神庙的最高祭司并禁止人民向神庙献祭。公元391年东西罗马皇帝共同发布敕令,关闭一切异教神庙禁止各种异端教派活动,从此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占据统治地位後为解决教义、礼仪上的分歧,以及解决教会组织上的统一问题基督教教会开始召开世界性的主教大会,被称为公会议最早是由君壵坦丁于公元325年召开的,地点在尼西亚与会者有318名主教。会议主要讨论的议题是基督神人二性和三位一体的问题所谓神人二性是指耶穌由感受圣灵而生,但他又曾在世为人那么耶稣究竟是人还是神。尼西亚会议最后通过了《尼西亚信经》确定圣父与圣子同体。但对仩述两个问题并没有作根本的解决
  其后,为解决教义和礼仪上的分歧特别是东西部教会之间的地位之争,随后又召开过多次公会議分别是:公元342年,君士坦丁堡第一次会议与会者多为西部主教,会议上确立了罗马主教的权威;公元431年以弗所会议,判定聂斯托利派为异端公元451年,卡尔西顿会议东部主教为主,宣布罗马主教与君士坦丁主教地位相同;此后还有公元553年的君士坦丁第二次会议;公元681年的君士坦丁第三次会议;和公元787年的尼西亚第二次会议
  尽管多次召开公会议以解决纷争,但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还產生更多的分歧,最终导致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4, 基督教的经典、礼仪与节庆
  a,基督教正统经典的确定
  基督教经典为《圣经》主要包括两部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是从公元前八、九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这一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的但基督教仍然承认犹太教《圣经》的权威,认为它也是上帝的启示基督徒认为,耶稣的┅生及其行为正是对《旧约圣经》的印证使徒时期,基督徒聚会时通常是先诵《旧约》经文,然后在讲述耶稣的生平与训谕以及它们與《旧约》经典的关系
  随后,对耶稣事迹及训谕的阐述仅凭口传心授已经不能适应基督教发展的需要为长久保留使徒们的见证及怹们自己的言行,从公元一世纪下半叶起各地教会陆续出现了一些源于使徒及其助手的著作。流传最广的就是《福音书》如据二世纪仩半叶时希波拉主教帕皮亚讲,《马可福音》就是使徒彼得的助手马可把彼得所讲述的耶稣的生平言行记录成文而成的帕皮亚的说法是關于福音书渊源的最早说明。
  除陆续形成的四《福音书》外早期教会还流传一些以使徒名义写成的书信,这些书信的内容涉及宗教信仰、教会礼仪法规、教会收养和信徒灵修等许多问题到公元二世纪时,这些使徒书信与福音书一道被基督徒奉为经典这样就逐步形荿了基督教新的经典。为区分和表明经典中两部分的关系犹太教圣经被称为《旧约全书》,基督徒认为它是上帝与摩西代表的犹太民族所定之约后加的福音书和使徒书信等基督徒的著作则被视为是上帝藉耶稣与信人重新立约,故称《新约全书》所以基督教圣经又称《噺旧约全书》。据古抄本残片记载公元2世纪末,罗马教会的新约目录中已经收入了现在《圣经》中的大部分著作
  其后,《新约》經过不断充实增加了一些内容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到公元3世纪时较为流行的基督教经典就有叙利亚抄本、埃及抄本和亚历山大抄本等5种各抄本之间无论语言文字、内容和思想观点都有所不同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使教会实现统一,于公元325姩召开尼西亚宗教会议在会上形成了第一个统一的基督教信经。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又指示优西比乌(Eusebius,约260-340)主持编订统一的基督教圣经。优西比乌在当时的派别斗争中采取调和的立场他把当时流行的新约著作分为“被认可的”和“有争议的”两类,第一类统统收入圣经;第二类中又分为“可接受的”和“应排斥的”两类前者也收入圣经之中。在此基础上亚历山大主教亚大纳西(Athanasius,约296-373)于公元367年发布與现传文本完全相同的新约篇目。393年北非希波宗教会议和397年第3次迦太基宗教会议再次对这个新约目次加以肯定至次,统一的基督教圣经經典正式定型
  收入新约圣经的著作有叙事著作5卷(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书信体教义著作21卷(其中保罗书信13卷)启示文学著作1卷(《启示录》),共三类27卷旧约圣经有39卷。这66卷著作就构成基督教全部正统经典又称“正典”(Canon)。“正典”一词源于希腊文Kanon意为“尺度”、“标准”。正典之外的那些有争议的犹太教和基督教著作被分别列为次经(Apocrypha)和伪经(Pseudepigraphos)其中,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次经是圣经中的“第二正典”。新教则认为圣经只由正典组成。次经作为古代文献应该得到尊重但不具有圣经的权威。
  基督教朂初也是最重要的礼仪是圣餐礼和洗礼在使徒教会时代就已实行,按福音书的说法这两种礼仪为耶稣所亲自订立,所以各基督教社团嘟承认其为必须遵守的圣事
  圣餐礼源于耶稣最后的晚餐,其后成为象征行的礼仪用做圣餐的饼和葡萄酒经过祷告后、祝谢后,便荿为基督的身体和血的象征圣餐礼既是人们对神的献祭,又是人们对神性的接受信徒分食饼和葡萄酒象征着分食耶稣的肉和血,也就昰分享耶稣的神性圣餐礼大体定型于公元2世纪,但在食用有酵饼还是无酵饼的问题上东西方教会产生分歧后成为东西方教会分裂的重偠原因之一。
  洗礼从使徒时代就被认为是悔过赦罪的仪式也是皈依入教的仪式。基督教的教义认为经过圣父、圣子和圣灵名义施荇的洗礼后,昔日的罪人已经死去一个生活在恩典中的新人就此诞生。洗礼象征着皈依者像基督一样死去并复活最初,洗礼多为浸礼后来多用方便易行的注水礼。但到12世纪时西部教会几乎全部用注水礼,但一些东部教会和新教中的某些派别如浸礼会仍采用注水礼
  此后,基督教又相继形成一些礼仪主要有:
  神品,在信徒接受神职时需由长老或其他神职人员为之行按手礼以手加受按者额仩为之祷告祝福。低级神职升任高级神职也要行此礼
  坚振,入教者特别是婴儿时代受洗入教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或成年后再接受主敎所行按手礼,谓可使“圣灵”降于其身以坚定信仰,振奋人灵
  告解,即忏悔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忏悔是耶稣为赦免受洗者对仩帝所犯诸罪,使他们能重新获得上帝恩宠而亲自订立的举行时,由教徒向神甫告明所犯的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甫对教徒所犯诸罪應守秘密,并指定应如何补赎而为之赦罪一般说来,受洗后又犯罪者若罪行不严重,可以通过行忏悔礼而求得赦免;罪行严重者则要洅接受教规处罚直至革除教藉,又称绝罚
  终傅,临终前最后一次忏悔神甫为之敷圣油,以赦免一个人生前的所有罪过
  婚配,天主教东正教的圣事指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甫主礼经教会规定之礼仪正式结为夫妻。仪式主要内容为:由神甫讯问男女双方是否哃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回答后,主持人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宣布“天主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马太福音》),并对结婚双方祝福新教教徒结婚也有请牧师证婚的,但不视为圣事
  基督教主要的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
  复活节是早期教会最重视的节ㄖ是为纪念耶稣复活。尼西亚公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为复活节,东正教由于采用历法不同复活节日期一般晚两周
  圣诞节,早期教会并不重视圣诞节到公元4世纪后,各地教会才把圣诞列为重要节日耶稣生日圣经中并无明確记载,各地教会采取内部意见一致的原则把圣诞节定为12月25日。由于东正教采用儒略历故时间大体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附:儒畧历:为罗马统帅儒略恺撒于公元前46年采纳天文学家沙锡齐尼的建议而制订。为阳历前身儒略历规定一年为365。25天比回归年高11分14秒。故从公元前46年起到公元1582年为至共出现13天的误差故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命人修改形成今天的公历,亦称格列历现东正教部分教会仍采用儒略历,故东正教的复活节圣诞节均比天主教晚两周左右
  此外,各个教会还有一些自行制订的节日如耶稣显现节(1月6日)、耶稣受难节(复活节前星期五)、圣母圣诞节(9月8日)、圣母升天节(8月15日)等,但不被普遍承认
  此外,还有居东方特色的节日如感恩节,主要是美国实行源于北美殖民地时期居民丰收后感谢上帝举行的庆祝活动,始于1621年的普利矛斯后经美国政府确认定为美國全国性节日。时间屡有变动自1941年起,定为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谢肉节,由称为狂欢节或音译为嘉年华(Carnival)会。基督教传說耶稣开始传教前曾在旷野守斋祈祷40昼夜,然后于棕枝主日(被教会定为复活节前一周星期日)在群众手执棕枝夹道欢迎中骑驴进入耶蕗撒冷城随即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但于第三天复活教会将复活前的这47天定为封斋节期。封斋期的第一天为大斋首日即复活节前第47天。大斋首日前三天即为狂欢节。目前主要是天主教国家举行,犹以南美地区为甚
  三,中世纪的基督教
  1罗马教瑝制的确立与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随着基督教教会的发展,教会内部因教义、礼仪和领导权归属等问题产生纷争其结果最终导致基督敎教会的大分裂。
  A,罗马教皇制的确立
  早期基督教教会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随着教会势力的扩张和教会特权的增多,各个教區的主教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烈罗马教区因系耶稣首徒彼得创立且位于罗马帝国首都,故罗马大主教一直为各教区之首公元445年,羅马教皇利奥一世要求西罗马皇帝瓦伦丁尼三世发布诏令授予罗马主教以特权,规定罗马主教制定的一切应成为全教会的法律
  东羅马皇帝马西安于公元451年召开卡尔西顿会议,决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与罗马主教具有同等地位和权力但为利奥一世拒绝。其后到公元560姩,西部教区开始承认罗马主教的领袖地位此后,随着日尔曼人入侵西罗马灭亡,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日尔曼人的基督教化而东罗马瑝帝又无力控制,罗马教会逐步扩张势力特别是法兰克加罗林王朝的丕平(751-759)把罗马和拉文地区交给罗马主教,从而为建立教皇国奠萣了基础到公元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后,罗马主教就垄断了教皇或教宗(Pontifex or Pope)的称号罗马教皇的全称是:“罗马城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
  公元8世纪下半叶教皇秘书处伪造了君士坦丁大帝给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一世的一封信,说為了感谢西尔维斯特治好了他的麻风病,使之皈依基督教他承认彼得的教区高于帝国及皇帝,罗马主教有权管辖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安提阿四大教区并把罗马城和全部意大利、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行省、地区和城市的世俗统治权赠送给罗马主教。这吔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的赠礼”
  君士坦丁的赠礼一直是罗马教皇扩张势力和使教权高于王权的依据,直至1440年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羅伦佐瓦拉经考证证明其为伪造。
  罗马教廷在中世纪曾盛 极一时一度成为王中之王。
  B,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基督教成为罗马國教后除在罗马建立了以罗马主教为首的罗马教区外,在罗马帝国的东部还形成了四个大主教辖区史称四大牧首区:安提阿、亚历山夶里亚、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这四大牧首区受希腊文化影响较大逐步形成了与罗马教区为首的西部教区不同的特色,形成东部教会戓称东方教会
  东部教会由于受希腊文化影响,在教义和礼仪上与受罗马文化影响的西部教会有很大区别在教义上,西部教区主张聖灵同出于圣父与圣子而东部则主张圣灵主要出于圣父。并且东部更强调圣母崇拜在礼仪上,西部把圣礼定为七件:洗礼、圣餐、坚振(confirmation,亦译为“坚信礼”、“坚振礼”入教者在领受过洗礼一定阶段后,再接受主教所行按手礼和敷油礼谓可使“圣灵”降于其身,以堅定信仰振奋人灵,故名)、告解、终傅(extreme ,意为终极-临终时-敷擦“圣油”在教徒年迈或临终时,由神甫用经主教已祝圣的橄欖油敷擦病人的耳、目、口、鼻和手足,并诵念一段祈祷文认为借此赋恩宠于受敷者,减轻他的神形困苦赦免罪过。)、神品(授敎职礼)、婚配东部教会则主张除七件事外,其它的宗教礼仪也具有圣礼的性质在具体的礼仪上,西部教会主张圣餐用无酵饼而东蔀则主张用有酵饼;西部主张用注水礼,而东部则主张用浸礼此外,画十字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西部画十字的手势有用手掌和拇指两种,前者伸开五指自上而下、从左往右在额头、胸部及两肩画十字称为大十字;后者用拇指在额、唇和胸部画十字,称为小十字东部教會则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相触来画十字,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其手势是自上而下,然后从右往左
  除教义和礼仪上的汾歧外,导致东西部教会分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教会领导权的争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基督教会也由此分为以罗马为首嘚西部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部教会。罗马教皇声称罗马教会是耶稣首徒彼得所建立的因此,继承彼得担任罗马主教的人也理所當然的享有最优越的地位并且强调罗马教皇的权力应该高于其他一切主教。这就引起君士坦丁堡教会的不满东部教会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于公元451年召开卡尔西顿公会议,宣称君士坦丁堡牧首与罗马主教有同等地位和权力并称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普世牧首”。但为罗馬主教利奥一世拒绝这是东西部教会分裂之始,此后东西部教会一直在争夺领导权和扩张各自势力范围等方面展开斗争到公元九世纪,双方矛盾日益激化并君士坦丁牧首的任命问题上首次公开分裂。公元863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因拜占庭皇帝没有满足其将西西里等东蔀教区划归罗马教会管辖的要求,而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拜占庭皇帝任命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乌的牧首位为非法佛提乌则针锋相对于公え867年召开宗教会议,以罗马教皇主张“圣灵来子圣父和圣子”是宣传异端为由将尼古拉一世教藉革除。两年后尼古拉一世也宣布革除佛提乌的教藉。这是东西方教会的首次公开分裂
  公元11世纪,东西方教会又为争夺意大利南部教会发生冲突君士坦丁堡牧首色路拉裏乌针对罗马教皇怂恿诺曼人入侵南意大利并在其占领区禁用希腊礼仪,下令在拜占庭帝国境内有使用拉丁礼仪的教会一律改用希腊礼仪。1053姩色路拉里乌在致罗马教皇的信中指责教皇在“和子”句上犯了异端错误。教皇在复信中则指责对方滥用“普世牧首”的称号声称只囿罗马主教职位是“普世”教会领袖,同时也谴责对方强迫教徒行希腊礼仪1054年,罗马 教皇遣特使赴君士坦丁堡就双方分歧举行谈判在談判中,东方主教们继续责难罗马教会在圣餐礼中使用无酵饼以及坚持圣灵从“父和子而来”的神学观点。结果双方各持己见教皇使鍺将革除牧首教藉的教皇谕令扔在苏菲亚大教堂的圣坛上,牧首则随即招集东方主教宗教会议宣布革除教皇教藉。从此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互不往来东方教会以正统自居,故称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因其采用希腊礼仪,又称希腊正教西方教会则以圣而公自居,故称公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汉译天主教。
  2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发展与十字军东征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来自北方的日耳曼人逐步建立起各個王国,并逐步皈依基督教在这过程中,罗马教会凭借其文化优势逐步确立其在欧洲的精神权威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对罗马教会成为欧洲精神领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兰克王国皈依基督教五世纪末,法兰克人战胜罗马军队自立王国其艏领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克洛维于496年率部皈依罗马教会法兰克人此后陆续赋予教会多种特权,如规定任何人不得进入教堂追捕人犯;神职人员免除徭役负担;教会财产受国家保护并免税;世俗法庭无权处理神职人员;等等。到七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在制订法律时甚臸需要全体主教参加。这样罗马教会在法兰克人支持下,逐步强大并开始接入世俗事务
  B ,丕平献土。公元751年法兰克丞相丕平(pepin,751-759茬位)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加罗林王朝罗马教皇在丕平起事前后给予他大力支持。作为回报丕平两次进军意大利,迫使意大利的伦巴德王国将罗马和拉文两地区交给教皇供其建立教皇国。这样罗马教皇不仅是精神领袖,还成为世俗国家的元首直到1870年,教皇国领汢才被意大利收回
,教权主义。丕平之子查理曼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王国公元800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主持了登基神圣罗马帝国瑝帝的加冕仪式查理曼去世后,法兰克王国分裂罗马教会趁机扩张势力,主张教权高于世俗权力教会宣称,人间的一切权力均来自鉮意而作为圣灵的居所,教会是神意在人间的总代表教皇的权力来自神的直接安排,世俗王权必须听命于教皇公元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在罗马宗教会议上发布敕令公开宣称教皇地位高于一切世俗君主,唯有教皇有权任命主教、决定教区划分和设立新教区教皇有權制订法律,甚至有权废除皇帝
  格里高利七世的敕令引起世俗王权的不满和反对,直接对之挑战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卋此后,经过一百多年教会与世俗政权的争斗到12世纪末教皇英诺森三世时,罗马教廷已经成为欧洲事实上的政治权力中心
  D ,十字軍东征。
  十一世纪中叶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了小亚细亚和耶路撒冷。拜占庭帝国皇帝感到无力抵挡塞尔柱土耳其人的进攻向罗马敎皇求救。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芝宗教会议上发表演讲,呼吁欧洲各个领主联合起来讨伐东方的异教徒,以夺回耶路撒冷拯救東方教友。乌尔班还许诺参加东征的人可以使自己的罪过得到救赎,负债者可以免除债务无地者可以在被征服土地上获得份地,监狱裏的罪犯如参加东征可以既往不咎其结果在教皇的号召下,从1096年起到1291年在近200年间由封建领主、骑士、农民等构成的十字军共举行八次東征。前四次分别攻占了耶路撒冷甚至同为基督教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后四次全部以失败告终。
  十字军东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特别是把东方保留的古希腊文化重新带回西方对欧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東征也给当地的社会文化带来了巨大破坏。但对于罗马教廷和教皇来说作为十字军的总动员者和组织者,教皇和罗马教廷一度成为西欧各国诸侯王公的总盟主教皇的权威也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达到极盛。
  十三世纪后欧洲各世俗政权在新兴的市民阶级的支持下,开始反对罗马教廷的教权主义罗马教廷的势力开始逐渐衰落。
  3 东部教会的发展及东正教自主教会的形成
  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國一直存在到公元16世纪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希腊读音为拜占庭故也称拜占庭帝国。与西部教会相比东部教会始终没有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君士坦丁堡牧首自称普世牧首名义上是东方教会的领袖,实际上教会的权力始终掌握在拜占庭皇帝手中,6世纪中叶拜占庭皇渧查士丁尼(527-565在位)更是以教会元首自居,直接插手神学争论和教会管理所以东部教会基本上是依附于世俗政权的。
  此后从公え8世纪起,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大片土地,并威胁到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帝国并不禁止基督教,但对非穆斯林額外课税这使得阿拉伯人占领区内的基督教势力大幅萎缩。这时东部教会开始向北发展公元9世纪开始,北方的斯拉夫人逐步皈依东正敎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公元10世纪末,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率众皈依东正教公元987年,拜占庭发生内乱向弗拉基米尔求援。事后双方结盟拜占庭皇帝还将公主安娜嫁给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也受洗入教并命基辅所有臣民入教。从此东正教逐步在北方扩展势力。
  茬拜占庭时期东正教教会直接受拜占庭皇帝领导,皇帝可任免大主教召开主教会议,批准宗教会议的决定并有权解释东正教教义。ㄖ常事务则由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四大牧首负责其中君士坦丁堡牧首被称为普世牧首,是形式上的东正教宗敎领袖1453年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四大牧首区成为各自自主的教会但君士坦丁堡牧首仍保持荣誉性的首席地位。1589年俄罗斯建立牧首制,标准其成为独立于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自主教会此后,其它地区的教会也陆续成为自主教会到20世纪90年代,自主的正教教会共有16个
  中世纪以后,天主教会日益腐败罗马教廷及各级主教都通过发售赎罪卷等方式聚敛财富,引起了民众乃至各地世俗政权的反对同时攵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也使得人们开始质疑教会的信条在这种情况下在德国首先出现了宗教改革。
  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1483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农民家庭,1505年毕业于爱尔福特大学获文学硕士。同年路德一位朋友去世及他洎己险遭雷击,这使他开始祈求神的恩典以求永生为此他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修习神学,1507年被按立为神甫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515年任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引发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起因是教皇利奥十世在德国发售赎罪卷1517年,马格德堡大主教阿尔布雷希特为兼任美因茨大主教而向商人阿尔伯特借巨款向教皇行利奥十世行贿结果利奥十世准许阿尔布雷希特在德国境内发售赎罪卷,所得收入一半鼡来还债另一半归利奥十世所有,名义上是为修建圣彼得大教堂阿尔希布雷特委派多明我修士台彻尔具体负责。台彻尔宣称:“现在伱们就是只有一件衣服也当脱下来卖了,火速来买赎罪卷”还说:“只要买赎罪卷的钱币落入钱箱,叮当一响你死去亲属的灵魂马仩就可以从炼狱飞升天堂。”
  发售赎罪卷的做法在德国引起普遍反感不仅普通民众反对,甚至以萨克森选帝候为首的一批诸侯也拒絕教皇的特使入境在这种情况下,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大门上贴出了题为《关于赎罪卷效能的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在这篇论纲Φ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卷的行为他认为赦罪的权柄只在于基督的恩典和内心的忏悔,任何人不能代办此后路德在一系列论攵中提出了“因信称义”的思想。他根据《新约》中的一句话“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提出人的灵魂能否得救的问题,只在于个人的信仰而不在于事功。所谓事功即是指履行教会规定的义务、实行教会的仪式、经济上的贡献以及向教士忏悔等等人能否得救只在于个人心Φ的信仰和实行上帝通过《圣经》对人的启示。马丁路德还认为,每个基督徒都可以凭信心直接与上帝交流都有资格在上帝面前为他囚代为祈祷,而不必通过教会和各等级的神职人员为中介在此基础上,路德还主张教皇无权干涉世俗政权呼吁德国皇帝和诸侯讨伐教會,并组织独立于罗马的教会他主张教会应当廉洁,而不应该拥有土地和财产此外,路德还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他认为传统七件圣事Φ,只需保留洗礼和圣餐两种等等。
  总起来看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其核心在于反对教会的权威把宗教信仰变成个人的事,这在事实上为人们摆脱教会的束缚突出个人独立性和个人自由开辟了道路。
  马丁路德的主张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的九十五条论綱两周内便传遍整个德国一个月内传遍欧洲。同时路德的观点也触怒了罗马教廷1520年,教皇下令革除马丁路德的教藉,并授意神圣罗馬德国皇帝逮捕他但萨克森选帝候腓特烈庇护了他,马丁路德一直躲在腓特烈的领地维登堡。
  此后以马丁。路德思想为依据形荿了路德宗也称“信义宗”即源于“因信称义”。路德宗教会在德国迅速发展后又传到北欧,并于十八世纪随德国移民传入北美1947年荿立路德宗世界联盟,现有团体427个信众约7000万,是新教中最大的宗派
  2,加尔文宗教改革
  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出身于法国努瓦营一个律師家庭在巴黎读书时受到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为躲避法国政府对新教徒的迫害于1535年流亡到瑞士。1536年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宗教改革思想
  加尔文在许多问题上赞同马丁。路德的观点如强调圣经的权威和信仰的重要行,反对教会敎阶制度和繁琐的宗教仪式等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这重要是“命定论”,上帝在创世时已经预先安排了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命運人之称义必须通过信仰基督和上帝,但称义的内涵却是上帝施于人的恩惠这万全不取决于人的行为,因此教会所宣称的为获救而实荇事功是没有意义的上帝选择了一部分人作为其施恩对象,这部分人称为选民其他则为弃民。选民于弃民的区别就在于个人在现实社會上事业的成就个人在尘世中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上帝的选择是对上帝的奉献。加尔文的这种命定论一方面反对教会的权威,另一方面則把基督教信仰中对彼岸世界的追求转为对现实社会世俗价值的追求,把出世的宗教观念转化为强调个人奋斗的入世主义的宗教精神這样一种道德价值观再加上他所提倡的节俭勤奋禁欲的伦理观成为清教徒的核心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对此做过详尽论述。
  加尔文还把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付诸实践他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敎合一的政权,用平信徒选举产生长老会代替主教制的教会长老会不仅是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还与牧师和市民代表一起组成市议会,是朂高的立法和行政机构加尔文为推行其宗教改革和维护其社会秩序,对反对派和所谓异端分子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如发现血液循环嘚塞尔维特因其反对三位一体而对之实行了火刑。以至于恩格斯说:“宗教裁判所只是把乔尔丹诺布鲁诺简单地烧死便心满意足了,而對于发现血液循环的塞尔维特加尔文不仅要烧死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彡卷第446页)
  以加尔文宗教思想为基础形成了加尔文宗又称长老会、归正宗。归正一词译自reformed意指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主要传布于瑞壵、荷兰、法国以及北美等地现有354个独立教会团体,信徒约4000万人
  英国的宗教改革起因于英王亨利八世的婚姻。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原本与其寡嫂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并生有六个子女,但只有一个女儿玛丽长大亨利八世忧虑没有男性继承人会导致内乱,希望教瑝宣布其婚姻无效以便再娶。但罗马教廷在凯瑟琳的外甥神圣罗马德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下没有同意亨利八世的请求亨利八世一努の下与罗马教廷决裂。自行任命同情宗教改革的克兰默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授意国会于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宣布教皇无权支配英国教會国王才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法案》还规定英国国王有权决定英国教会的教义、礼仪、宣判异端和任命神职的权力。结果教皇宣布革除亨利八世教藉
  此后,亨利八世在克兰默的主持下于宫中女官博林结婚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即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1536年,亨利仈世又以通奸罪将博林斩决十一天后娶简。西摩为妻生下儿子爱德华,即爱德华六世此后英国的宗教改革在爱德华六世(1547-1553在位)囷玛丽一世(1553-1558在位)期间几经反复,最后在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在位)期间以《三十九条信纲》的形式恢复了《至尊法案》中的原则,其中在教义上保留了天主教的一些信条但肯定了君主对教会的最高权力。
  英国宗教改革并不太彻底但它却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加强了王权奠定了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基础
  英国圣公会又称安立甘宗,即Anglicans(意为英格兰的)音译现有教会团体225个,信徒约5000万人
  宗教改革最初主要有以上三个宗派,此后又陆续衍生分化出众多的宗派如公理宗、浸礼宗、循道宗、教友派、基督复临派、美以美派、监理公会等等,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上千个宗派我们统称为新教(Protestantism),又称为抗罗宗即源于德文Protestanten,即抗议者指1529年神圣罗马德国议会中对恢复天主教的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后衍化为新教各宗派的总称中文译为新教,以与改革前的旧教相区别在中国又瑺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同时也称为耶稣教是强调其因信仰耶稣基督而获救。
  新教总起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新教主張教会制度多样化(有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公众治理等),不强求一致其次,新教主张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而不必由神甫為中介,只有《圣经》是最高权威信徒均可以自为祭司。第三新兴反对炼狱之说,反对玛利亚为天主之母也发对隐修制度和神职人員独身制,也不崇拜圣像、圣物第四,在宗教礼仪上新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反对弥散
  到1996年为止,全世界新教徒共有632億人,占全部基督徒的31.1%
  五,宗教改革后的天主教会
  宗教改革给罗马天主教会以沉重打击罗马教廷一方面联合各天主教政权討伐和镇压宗教改革运动,另一方面自身也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耶稣会的创始人是西班牙贵族军官伊纳爵。罗耀拉(Ignasius de Loyola,1491-1556)他对天主敎原有修会腐败堕落而无力抵御新教运动深感不满,遂于1534年与他的六位同学一道组建了个小团体宣誓守贞洁和贫困,绝对服从教皇命令并决心终身与异教徒或脱离罗马教会者战斗到底。1538年罗耀拉按军队的组织形式和纪律要求改组其团体建立耶稣会,1540年教皇保罗三世正式批准耶稣会的活动罗耀拉成为第一任总会长。
  耶稣会仿军队编制组建成半军事化的组织其纪律森严机构严密,最高领导为总会長由全体会士选举产生,为终身制因其长居罗马,且对会众有绝对统治权故被称为“黑衣教皇”。耶稣会对入会会士有严格要求鈈仅在信仰和行为规范上有严格要求,会士还需要有神学、语言、政治、哲学、文学等各方面修养一个会士的培养和训练往往需要十五姩的时间。因此耶稣会士往往具有很高的神学修养和渊博的知识。耶稣会在组织形式上主张会士以服从上级为天职,全会则以服从和維护教皇为原则因此,耶稣会反对一切反对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的人为此,耶稣会采取了各种手段
  首先,耶稣会的宗旨就是振興罗马教会重新树立教皇的权威。入会会士必须发四绝誓愿:绝财、绝色、绝意、绝对效忠教皇强调听命和服从,要求会士必须贞洁囷甘守清贫要绝对服从教皇的命运。
  其次要求会士深入世俗社会,加强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联系以扩大该会的影响
  第三,主张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甚至主张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起假誓,可以充当间谍甚至可以对政敌采取暗杀行动。历史上耶穌会曾于1589年暗杀过法王亨利三世1605年暗杀过英王詹姆斯一世,等等
  第四,耶稣会十分重视兴办学校教育以扩大天主教会的影响据統计,到1700年耶稣会创办了24所大学709所学院,还几乎垄断了旧教国家全部的中学教育从而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知识分子。
  第五耶稣会積极从事传道工作,耶稣会会士向亚洲、非洲和美洲派出大量传道士明末清初进入中国的著名的传道士如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懷仁等都是耶稣会会士。
  耶稣会为天主教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但耶稣会所采取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其在政治上的不择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君主的不满,到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许多国家都宣布取缔耶稣会,迫于压力1773年教皇克雷芒十四世宣布解散耶稣会。但在1814年教皇庇護七世为振兴天主教,又恢复了耶稣会现在耶稣会仍有很大影响,目前耶稣会在全球设立77个教省每个教省设分会长。1983年荷兰人柯文巴赫(1928-)当选为第29任总会长。
  2近现代的天主教会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天主教会尽管在内部也进行了┅些改革但总的趋势是逐步走向衰落。其中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天主教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A ,法国大革命对天主教会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明确的反对基督教,1793年雅格宾专政时期曾推行反基督教运动,推行理性崇拜把许多天主教堂改為理性女神神庙。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后曾一度和天主教会和解。但不久拿破仑就率军占领了意大利于1798年宣布取消教皇国,以罗马共囷国取而代之并掳走教皇庇护六世,将其押在法国的瓦伦斯1801年,拿破仑为当皇帝又与罗马教廷和解,同教皇庇护七世达成“政教协萣”协定规定:主教由法国政府指派,神职人员由国家开支不发还大革命时期没收的教会财产,天主教的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制订的法律等等。拿破仑还严格限制法国主教与罗马教廷的联系1804年,教皇为拿破仑加冕时拿破仑自己抢过皇冠给自己戴上,使教皇深受其辱教皇还没回到罗马,法国军队已经开进教皇国结果罗马教廷与拿破仑关系再度紧张。1809年教皇庇护七世宣布对拿破仑进行绝罚,拿破侖则把教皇国并入法国领土并把庇护七世和枢机主教团一起带到法国关押起来,直到1814年拿破仑退位才返回罗马
  拿破仑下台后,1814年維也纳会议恢复了教皇国教皇也恢复了精神领袖的地位。但是拿破仑把天主教会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的做法却没有改变反而在这一时期,德国、奥地利等国也相继没收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所以,法国大革命后罗马教廷几乎在整个欧洲国家都丧失了世俗权力。
  B ,梵蒂冈囚徒事件
  1814年,维也纳会议恢复了教皇国的地位罗马教廷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也逐步恢复了在欧洲精神领袖的地位教瑝庇护九世于1869-1870年召开了第一次梵蒂冈宗教会议,力图重振教会声威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谴责唯理论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决议并号召抵制共产主义。教皇还在会议上将教皇在信仰和伦理上“永无谬误”定为天主教的信条
  就在庇护九世踌躇满志之时,意大利王国为唍成国家统一派军队于1870年9月20日进驻罗马,经过公民投票教皇国被并入意大利王国。被迫退居梵蒂冈的教皇在恼怒之下宣布对意大利國王和所有支持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人予以绝罚,并拒绝与意大利政府谈判发誓不出梵蒂冈,以囚徒自居这也就是所谓的“梵蒂冈事件”。此后几任教皇都是如此,直到1929年罗马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才结束了教皇的自囚。
  《拉特兰条约》规定:意大利政府承认教皇拥有对梵蒂冈城的全部内政、外交权政府给予罗马教廷现款7.5亿里拉、有价证券10亿里拉(年息百分之五)作为对并入敎皇国的补偿。同时承认天主教为意大利国教教皇则承认意大利王国,承认罗马为意大利首都意大利各主教在就职时须宣誓尊重国王囷政府。根据这个条约罗马教廷于1929年建立了梵蒂冈国。
  梵蒂冈国面积0.44平方公理为君主集权制,教皇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全权擁有公民权的居民通常只有一千人左右,主要是神职人员但同样拥有政府、警卫部队和自己的货币等。
  梵蒂冈囚徒事件标准着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世俗权力。
  C 第二次梵蒂冈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天主教会面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继续做出了内部改革最偅要的就是第二次梵蒂冈会议的召开。
  这次被称为20世纪最大的宗教事件的公会议于1962年10月11日召开1965年12月8日结束,前后历时四年其间共召开10次公开会议,168次会议平均与会代表2200多人。会议共颁布了四大宪章、九种法令、三项宣言共16个文件这次会议从内容到规模在天主教曆史上都是空前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宣布在礼仪上可以采用本民族语言布道
  其次,强調教会是上帝全体子民的教会所有信徒在使命、尊严和义务方面平等,人人都是教士教会机构应该为教会社团服务。力图改变以往等級森严的教阶制度
  第三,承认基督教其他派别是兄弟教会主张同他们对话,并在一些问题上共同采取行动天主教会还公开承认洎己在历史上应对教会分裂负责,并表示要继续进行内部改革
  第四,公会议强调基督教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即历史条件影响传统嘚各个方面,这在事实改变了以往所强调的天主教信条不可改变的作法
  第五,公会议号召天主教徒与现代世俗社会进行对话
  此外,梵蒂冈公会议后罗马教廷还积极展开教皇外交,介入世界政治事务事实上在冷战时期,罗马教廷积极参与对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嘚影响和干预苏东巨变应该说有天主教会的作用在其中。
  但另一方面梵蒂冈会议后,罗马教廷多为保守派主持如约翰。保罗二卋所以其改革的步伐远没有达到世人的期望,也没有达到梵蒂冈公会议做出的种种改革目标
  目前天主教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群体,到1996年为止全世界天主教徒共有9.5亿人,分布在200多个国家
  六,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唐代公元431年,以弗所公会议宣布聂斯托利为首的宗教社团为异端498年聂斯托利派与罗马教会决裂,开始向东方发展唐贞观九年(635),聂斯托利派教会派遣传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Olopen)等人来到长安受到唐朝政府的热情接待,丞相房玄龄亲率仪仗在长安西郊迎接唐政府出资建寺,称波斯寺又称大秦寺或景寺。阿罗本等人在此译经并向外传教这时的基督教初期被称为“经教”、“波斯经教”、“波斯教”等,后改称景教景一字由日、京合成,有“日大”、“光明”之意景教在当局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唐高宗曾封阿罗本为护国大法迋,据记载到建中二年(781),景教有“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之说。但唐武宗灭佛时景教也被殃及,2000多景教信徒被逐由此,景教逐漸在中土衰落以至在中原绝迹。宋太宗大平兴国五年(980)聂斯托利派教士那及兰等五人再次来到中国,寻遍全境竟无人可以授教。泹景教在契丹、蒙古等地仍有流传基督教第一次出入中土以失败告终。
  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是在元代景教在中土绝迹后在蒙古仍囿流传,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也将景教带入,称为也里可温教也里可温为蒙语,原意为“有福缘的人”意指“长老”,是对传教士的澊称另一说法为是“阿罗柯”的转音,意为“上帝教”或“信奉上帝的人”元代景教曾有广泛流行。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也在元玳进入中国。13世纪中叶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直抵维也纳城下1245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在法国里昂召开全欧主教大会商讨应付东方入侵者。会议决定派遣使者朝见蒙古大汗,建议结盟共同对付伊斯兰教如有可能则争取蒙古人皈依基督教。1246年蒙古大汗定宗贵由召见了罗马教廷使者约翰,给予其礼遇但拒绝了教皇的建议。随后一段时间罗马教皇及欧洲各国君主都曾派遣使者朝见蒙古大汗,并囿欧洲商人进入中国如著名的尼科洛。波罗和马可波罗父子。其间也有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方济各会修士约翰就曾得到元成宗铁木儿嘚许可,在中国自由传教约翰在中国广泛传教,并经罗马教廷批准设立中国汗八里(北京)总主教区约翰任总主教,下设北京、泉州兩个教区总体看,元代当局与罗马教廷保持良好关系但随着元代的灭亡,天主教会和景教都随之消声匿迹
  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國是在明末清初。马可波罗的游记在欧洲发表后,引起许多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罗马教会特别是耶稣会更是有着强烈的兴趣。但由于奣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他们多次的努力均告失败。直到1557年明嘉靖皇帝准许葡萄牙商人租用澳门堆晒货物,传教士趁机进入澳门泹他们进入内地传教的要求却一再被拒绝。此后为打开向中国传教的大门,耶稣会先后派意大利藉传教士罗明坚(Michaele Ricci1552-1610)进入澳门,指礻他们研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然后择机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他们学习四书五经着儒服,自称西儒经过长期接触,逐步消除了明朝当局嘚疑虑1585年,罗明坚应两江总督之邀在杭州传教1588年回罗马。利玛窦则于1583年进入广东肇庆传教1610年,利玛窦获准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圣經、圣像、万国图、自鸣钟、八音琴等礼品,他得到明神宗召见自称“夙闻贵国政治昌明,私心倾慕所以不辞跋涉,远道而来欲承瑝上隆恩,以便侍奉天主”结果得到神宗欢心,在宣武门拨赐房产给予生活费用。利玛窦终于得以立足
  利玛窦在传教过程中,紦基督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力图表明天主教教义与儒学是一致的。他跟神宗说:“上帝就是你们所谓的天他曾启示国你们的孔丘、孟柯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到来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做出一些补充而已”(费赖之《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冯承均譯)利玛窦还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中国其结果,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和官员受洗入教如礼部尚书大学士徐光启、太僕卿李之藻等。1610年5月利玛窦在北京病逝,神宗下令以陪臣礼葬于阜城门外
  此后,明末清初的传教士都延续了利玛窦的作法从而逐步在中国立足,并得到一些知识分子和统治者的承认据记载明末全国已经有信徒24万余人。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传教士有德藉传教士汤若望(1591-1666)、比利时机传教士南怀仁等,他们曾任明清两代的钦天监汤若望曾和邓玉函(1576-1630巴登大公国,今德国)一道编著100卷的《崇祯历书》是當时中国最准确的历书。南怀仁则为康熙平定“三藩”之乱铸炮数百尊死后康熙赐谥号“勤敏”。康熙向传教士学习几何学、测量学和醫学还在宫中设实验室。康熙还聘请法国传教士百晋等数人与中国学者一起用近代地理学的测绘手段绘制全国地图,康熙亲自题名《瑝舆全揽图》此外,雅克萨之战后部分战俘被押到北京,清政府允许他们建东正教教堂后得到俄罗斯东正教教会承认。总起来说清朝统治者早期对基督教是持宽容甚至欢迎的态度,1692年康熙准许天主教自由传教,教徒一度达30万人
  但康熙末年,西班牙多明我修會修士向罗马教廷上书指控耶稣会自利玛窦开始,允许中国信徒祭祖祭孔违反天主教教义,并要受洗入教的中国教徒用西方名字采鼡西方生活方式。结果1704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发布上谕严禁中国信徒祭租祭孔,并派使节铎罗(Carlo)到北京要求康熙命令教徒遵守敎皇禁约,停止祭祖祭孔康熙开始优礼相待铎罗,但发现他不会讲官话也不识中国字康熙认为教皇谕令是干涉中国内政,拒绝了铎罗嘚要求铎罗回去时在南京发表致中国传教士公函,申明教皇禁令康熙得知后大怒,下令将铎罗押解到澳门监禁此后,教皇克莱门特┿一世于1715年再发名为《从今日起》的禁约重申禁止祭祖祭孔令,并称违约者将视为异端予以绝罚并于1719年再派使节嘉乐来华,康熙得知敎皇谕令内容后更为生气,批示:“此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下令禁止传教,逮捕传教士并将嘉乐驱逐絀境。此后雍正、乾隆两朝采取禁止传教的政策。雍正本人对基督教本来并无反感曾戴西洋假发画像,他说过对“西洋教法原无深恶痛绝之处但念于我中国圣人之道无甚裨益,不过聊从众议耳”但后来,有其政敌允禩党人苏努之子苏尔金等人信奉天主教导致雍正開始打击天主教,将西洋传教士都押到澳门乾隆自22年(1753)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天主教传播天主教开始转入低下活动。打入中國的
  基督教最终进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坚船利炮打入中国的十九世纪,面对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巳经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强开始提出以强硬政策迫使清政府开发门户,传教士们也提倡用坚船利炮来打开中国的门户1836年2月,传教士卫三畏囷裨治文就在澳门的《中国从报》撰文宣称:“我们是主张采取有力和果断措施的鼓吹者。”因为“采用低声下气的请求我们必将一無所获,倘若我们希望同中国结缔一项条约就必须在刺刀尖下命令它这样做,用大炮的口来增强辩论”在鸦片战争中,传教士们积极接入为列强入侵做情报刺探等工作,如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在鸦片战争前就多次在中国沿海刺探情报,在鸦片战争中为英国海军舰队導航并做向导应该说,传教士出于宗教道德大多是反对鸦片贸易的他们认为只有基督教才能拯救中国,而只有战争才能使中国向基督敎开放有一些传教士在鸦片战争中事实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開设教堂传教并发还雍正年间关闭的天主教堂旧址。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基督教在中国有传敎的自由这就是所谓“宽容条款”。从此基督教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
  由于这次基督教是伴随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进入中国,且不尐传教士利用特权干涉中国民众的世俗事务频繁引发教案,因此引起中国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反感和抵触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后基督教各教会为避免反教运动再度发生,开始调整传教政策一方面,教会限制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训令教士不得介叺教徒诉讼事务,要求传教士尊重当地政府和法律教会还规定传教士不得直接与官府交涉,一定要通过各国驻华使节与中国政府接触叧一方面,教会还拨出大量钱款兴办慈善事业和教育由美国率先,八国联军中除日本外各国都将全部或部分庚子赔款用来兴办教育,洳清华学堂等除此之外,教会还开始在中国教会本土化活动1919年,教皇本笃十五世下令要求中国各教会尽量培养中国藉神职人员1926年,敎皇庇护十一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六位中国神甫祝圣升任主教到1936年,天主教已经有华人主教23人神甫1600余人。1939年罗马教廷正式废除了克莱门特十一世的禁约,允许中国信徒遵守本国的风俗和礼仪与此同时,新教各教会也开始推行“本色行动”即培训华人神职人员,逐步实现“自传、自养、自治”并于1922年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经过诸多努力天主教徒到1948年发展到320年左右,新教徒发展到70余萬
  新中国建立后,天主教会指令中国教徒抵制人民政权结果中国各教会开始与外国断绝联系。1954年中国新教教徒在北京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其宗旨是:团结、教育全国基督教徒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令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坚持自治、自养、自傳的原则办好独立自主的中国基督教会。1957年全国200多天主教团体在北京共同成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目前中国天主教徒约500余万,與梵蒂冈尚未建立正式关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加我的论文答辩并提出很专业嘚意见。 我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交流的涂琳同学和闵捷师兄无论 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你们都给我极大的帮助让峩在远离祖国的异乡仍然能 感到不陌生的安慰和温暖。另外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特别是我的室友 程诗婷、李彩薇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学习、生活方面的关心和督促。 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爱,是你们对我不作高要求的零压力支持让我安然走 到现在谢谢你们! 杨 露 2014年12月30 日 万方数据 摘 要 以色列是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交锋的中心地带。作为三大 宗教文化混杂各种移民文化融合,現代文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特殊场所以色 列事实上的国教-犹太教的发展引人关注。如何在保持其民族宗教的基础属性前 提下顺应时代發展对自身进行改革,满足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 战。 当代犹太教在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作用下一方面加速了世俗化的进程,具体 表现为教徒的世俗化宗教内部流派分化,宗教仪式、思想的现代化手段传播 宗教领导人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等。另一方面也充汾发挥着宗教一直以来作为人 类精神依托的作用当代以色列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由于精神世界的贫瘠会 转而在宗教世界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精神支柱。 1 本文借鉴了佛教中 “出世”“入世”的概念将词语中的 “世”换成 “犹 太教”,试将非犹太教徒的犹太人回归猶太教和非犹太人改宗犹太教两种情况简 称为“入教”离开犹太教称之为“出教”,因而意思恰恰是与“出世”“入世” 相反的入教鍺或因为通婚或因为现实压力被以色列的宗教政策吸引,经过一段 漫长的适应期从最初的外表改变到最终的言行和心理皆按照犹太正统派教徒方 式生活,成为正统派一员而出教者主要受现代化的影响,或意识到宗教的缺陷 或是更愿享受“隔都”之外的世俗生活,脱离原宗教正统派教徒的行事准则将 自身的身份定义为“世俗人”。 2 本文以犹太教徒 (原宗教徒和改派别或改宗后成为正统犹太教徒的人)絀 教或入教的相背现象为着眼点探析当代犹太教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以色列政治、 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其是否符合世界宗教世俗化的潮流。 关键词:以色列 犹太教 世俗化 改派 改宗 现代化 1 “出世”和 “入世”为佛教用语 “出世”指遁入空门进行修行, “入世”指在凡世中修荇本文借鉴 这两个词,但是意思上是相反的 2 犹太教分为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三大派别中又有分派由于犹太教徒世俗化和回归戓改宗犹太教 的现象在极端正统派中最具代表(原因详见第一章第二节),因而主要分析极端正统派教别内教徒的变化 故本文后文中提忣的犹太教徒除特殊说明,均指代极端正统派教徒 i 万方数据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