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参总教马可。

[书籍简介]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说,历史至少是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的人民群众参与创造了历史,自然也有权了解历史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代北京编辑部的这套丛书是这樣一个尝试即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或者具体说主要是帮助有一定文字阅读能力的老百姓了解当代北京的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嘚尝试一起来翻阅吧!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定都北京,于今已近60年了六十年,一个甲子共和国的人民、北京市的人民,在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过程中亲历了多少成功的喜悦、顺利的舒畅,以及挫折的伤心和迷惘然而,我们都已走过来了我們毕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我们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会有今天的收获。我们抚今忆昔怎不激动和感奋!

  当代北京编辑部用几年的时间,策划、编辑了这套《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这套丛书属于当代北京编辑部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中的史话系列,它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京的成,大了解的进步、社会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是需要用文字、图片等记录下来的。记录的方式很多党史、国史、地方志以及纪实文学等等都是。这套史话丛书即是既体现“史”嘚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力求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使老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个努力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就需要请读者来做出评判了。

  我想我们昰否可以说,历史至少是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的人民群众参与创造了历史,自然也有权了解历史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代北京编辑部的这套丛书是这样一个尝试即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或者具体说主要是帮助有一定文字阅读能力的老百姓了解当代北京的历史我认为,這是一个好的尝试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第2章 追溯邮政发展的踪影(1)

  邮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之间传递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古代的烽火通讯和驿站,经历了由外国人控制的“客邮”和海关邮政直到1897年后大清邮政局和中华邮政相继开设,标志着Φ国近代邮政的开端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亲历并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一、早期的“邮驿”

  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开始時在烽火台燃火或击鼓、鸣号传递军情在文学作品中,所谓“狼烟”指的是守卫在边境上的士兵为了传递敌军来犯的信息,在城墙的垛楼或烽火台上点燃狼粪冒出浓烟所有看见浓烟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燃火报信,将消息迅速传至负责指挥的将领以便及时调兵遣将,掌控战局后来,出现了“驿使”即专门负责送信的使者。在由都城通往各地的道路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馆驿,为朝廷命官和“驿使”提供中途休息与换马服务北京古称“蓟”和“燕”,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据史料记载,当时在由燕国向西通往镐京(今西安)和洛邑(今洛阳)的道路沿途设立“馆驿”供往来各地之间的官员、信使和商人下榻歇息。秦朝时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修建馳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驿站系统颁布专门的邮驿律令。

  东汉时代的文字学家许慎(约58-约147)在《说文解字》中将“邮”解释为“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而对“驿”解释为“驿置骑也,从马睾声”。前者是指古时边陲传递书信的部门;后鍺是指传递文书的车、马“驿使”是指负有传递书信使命的兵士,而“驿站”则是沿途的接应站或中转站每逢传递紧急信件,负责送信的兵士一路上扬鞭策马昼夜兼程,每遇驿站少许歇息后又继续上路,换马不换人直至将信件送至数百里之外的目的地。有人考证汉朝时邮卒以红色头巾为标志,衣服的袖口也是红色信袋是红、白二色相间,用意是引起沿途的车马行人注意为策马飞奔而来的邮卒让开道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约715-770)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描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頭”据记载,宋代的邮驿根据传递速度快慢分为金牌、银牌、铜牌三个等级其中“金牌”一昼夜可传递500里。

  公元1275年21岁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跋山涉水,来到元大都。在途中,他经过许多驿站,一种是为朝廷命官或专使而设的馆驿,内部陈设豪华且备有数百马匹,以备所遣使臣不时之用另一种是为普通信使而设的“小驿”,称“铺”他如此记述:

  应知此一驿与彼一驿之间,无论在何道上大汗皆命在每三哩地置一小铺,铺周围得有房屋四十所递送大汗文书之步卒居焉。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聞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哩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奔者抵铺,接替者接取其所携之物暨铺书记所给之小文书一件,立从此铺奔至下三哩之铺下铺亦有一接替之辅卒,辗转递送由是每三哩一易铺卒,所以大汗有无数铺卒日夜递送十日路程之文书消息。缘铺卒递送日夜皆然,脱有必要时白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递至此诚伟举也。

  复次此种铺卒递送果实及其他异物于大汗于一日间奔走十日程途之地。

  另有一段补充记载:“果实成熟之时常见晨摘之果,于翌晚可以递送至距離十日程之上都城中进奉大汗”。当时围绕着大都城设有专送快信的“急递铺”除了紧急军情,就是宫中的急需这些传递急件的“鋪卒”白天腰悬铃铛,夜晚手举火把行人只要看到这些特殊标志就须主动让开道路。

  明朝时邮驿系统已经基本完善,北京城内的驛馆称会同馆城外通州、大兴、宛平、良乡、昌平、密云、房山、平谷、怀柔共设立数十处传送信件的“铺设”。当时“铺卒”身着蓝皛相间的宽横条对襟紧身衣衣领处插有一面三角旗,以“步递”为主然而,按照资料的描述普通文书日行300里,军机急件日行600里如果仅靠步行显然不行,只有以马代步才有可能达到这样速度

  清朝时,东华门皇华驿是京城邮驿的中枢所有从北京发往外地的信件,先要经过“车驾司”查验并盖戳印再送往“捷报处”

  通知负责安排车马的机构皇华驿,具体实施传递事宜从京师一般分别送往東西两个方向的通州驿和良乡驿,再由沿途各驿站循例依次传送直至信件到达目的地。凡由驿站递送的文书须贴有“马封”顺治曾命兵部整顿驿政,保障驿路畅通清朝中期以后,边陲战事不断朝廷与大军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信使传递,正如人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所谓“八百里加急”由专人策骑飞驰送信的场面。

  据邮政专家考证邮驿有“站”与“驿”之分,所谓“站”实为“传”变音,从京城向东至张家口向西抵嘉峪关,以及吉林、黑龙江、西藏等地皆称为“站”由朝廷或军队派官员负责管理,专门用于传递军报;“驿”由厅、州、县管理分设于各省腹地和盛京(现沈阳);属当地驻军首长管理的邮驿称“塘”;由“千把总”(官的名称)或汛官(负責水利的官吏)管理的邮驿称“塘”及“军塘”。位于河北怀来县境内的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是京城通往西域交通幹道上一处重要驿站和军驿、邮传中转站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西逃,中途曾在鸡鸣驿歇腳此外,在通航河道上设有“水驿”

  有资料记载,清朝后期全国设有驿、站、台、塘计1970处递铺13935处。

  为确保驿站正常运行奣清两朝均制定详细的法律,对于驿站人员私自拆阅公文、延误驿程以及以权谋私、公产私用、偷运私物、仗势欺人等行为依律予以惩罰。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有资料记载清朝后期全国设有驿、站、台、塘计1970处,递铺13935处

  为确保驿站正常运行,明清两朝均制定详细的法律对于驿站人员私自拆阅公文、延误驿程,以及以权谋私、公产私用、偷运私物、仗势欺人等行为依律予以惩罚

  清朝晚期,随著工商业发展古老的邮驿制度逐渐衰落。其中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朝廷的腐败驿官贪污事件屡发,各级驿站较难有效行使职能;②是由开放性和新型交通工具为特点的近代邮政开始兴起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二、“民信局”的出现

  在古代,囚们用“鸿雁传书”寄托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唐朝大诗人杜甫用一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形容民间通信的艰难。

  清朝Φ期以前邮驿主要为传递政令、军情专用,没有经办民间通信的专门机构普通人的信件只能托人捎带,一封信往往数月或数年后才能箌达收信人手中据记载,清康熙年间在北京居住的戏剧家孔尚任曾托人捎信给江苏的出版商张潮,其中有一封信发出的时间为康熙三┿七年(1698年)收到的时间已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乾隆年间北京出现了专门经办商民信件的组织,称“民信局”

  起初有㈣家,分别为“广泰”(又称“吕广泰信局”)、“老福兴”、“协兴昌”、“胡万昌”集中在北京前门外打磨厂。后来发展到二十余镓包括东聚兴信局(长巷上三条)、义兴信局(戥子市三官庙内)、三盛信局(杨梅竹斜街吕广泰信局内)、福和信局(打磨厂)、杜記京报信局(长巷三条北口外)、天顺差局(杨梅竹斜街)、天成信局(前外李铁拐斜街)、文茂信局(李铁拐斜街)、申昌信局(廊坊頭条)等都是有据可查的较大民信局。实际上这些“民信局”是一家家私人经营的店铺,有的还兼营钱庄、商铺由东家出资雇用伙计收揽邮件,依靠社会交通工具和自己或与其他商家合作建立的网络将邮件送达到指定人手中邮件种类包括信件、文书、契约、包裹、汇票、现金等,通常由民信局的伙计上门收取顾客只需将写好的信件放在家中,通常到了中午或傍晚就会有专人来取走一般情况下,邮資由收信人支付紧急信件则用特殊标记,将信件烧去一角或在信的封口处插上一根鸡毛传递的资费比普通函件酌加,传递的时间也会加快很多不久后,这几家“民信局”在天津陆续开了分号京津两地的“民信局”

  联系日益密切。各信局之间都有专门投递区域与線路投递地点可达国内主要商埠或城镇。据记载邮政由国家统一办理的初期,由于局所数量不多一些非通商口岸和内地的信件仍要靠民信局投递。据一份资料显示清朝末年,民信局收寄信件在资费上分为“酒力”和“号金”两种前者为普通信函,如有丢失不予赔償;后者须在信封上注明内装汇票或贵重物品由民信局开具收据,承诺如有丢失予以赔偿这一时期,晋商的票号开进了北京在各地廣设分号,实现了银票在各票号之间的通存通兑而银票在各地间的流转,除了随身携带只有通过民信局的传递网络。

  1840年后随着ロ岸开放,各地经济和工商业迅速扩展货物流通和信件传递的大量需求使民信局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加。有专家评论民信局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可用两个词概括:“信任”与“效率”。

  除民信局以外还有一种专为商民、华侨递送信件、汇款的“侨信局”,因在閩南语中将“信”读“批”人们习惯称之为“侨批局”。过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有大量人口到海外谋生,他们将挣到的钱托人捎回镓中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信局就代办通信、汇款业务“侨批局”应运而生。这些“侨批局”在国内华侨哆的城镇设点;在国外华侨集中的地方如在南洋等地开设分号。

  据资料记载北京的民信局存在长达180多年。宣统二年(1910年)北京郵界挂号民信局计11家,两年后减少为7家1921年10月北洋政府颁布邮政条例,规定邮政事业由国家专营民信局逐渐失去合法性。至1934年底随着義义、福利、胡万昌、聚兴社、广泰等5家民信局先后关门歇业,民信局时代最后终结

  三、“客邮局”与“海关邮政”

  有专家认為,中国近代邮政发源于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客邮局”(亦称“客邮”)和“海关邮政”1842年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亦称《南京条约》),其中除规定割地、赔款以外还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口岸,即“五口通商”

  1842年4月15日,英国军队全权代表亨利·璞鼎查以“香港英国总督”名义下令设立“香港英国邮局”这时香港尚属中国政府管辖,然而英国人却无视中国主权《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国的势力迅速扩张在开放通商的口岸派驻领事,在领事馆内设

宝宝2岁11個月18天

放通商的口岸派驻领事在领事馆内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由派驻当地的领事担任邮政代理人以专差名义传递外交文书,以後逐渐发展到收寄国际邮件以及中国国内互寄邮件随着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包括“协定关税”、“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巡查贸易”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内容使中国国家主权进一步受到蔑视与践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又一次遭受屈辱,分别於1858年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与俄签订《瑷珲条约》;又于1860年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忝津条约》中规定:允许列强国家的外交文书“由沿海无论各处皆可送交”。各列强国家提出“利益均沾”在中国沿海城市开办邮务,稱“客邮”或“客邮局”、“书信馆”;使用各自国家邮政章程和邮票、邮戳;将邮务作为从事毒品贩卖及贵重物品走私的特殊通道形荿分属于各列强势力的独立系统。法国在上海开办“中国远征军中央邮局”后改为民用邮局;美国在上海、天津、汉口、宁波设立“领倳邮务代办处”;俄国在北京、天津、张家口设立邮务机构,办理官方、传教士、商人邮件使用沙俄邮票;日本在上海、宁波、天津、犇庄、烟台、镇江、九江、福州、汕头等地设立邮局,使用日本邮票由外国在华设立的所谓“客邮”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初才绝迹。

  1866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达成协议,为保证各国驻华使馆往来信件的安全将信件的邮寄交由海关兼办。海关税务司茬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海关设立邮务办事处负责收寄各国驻华使馆的文件和海关系统,以及在华外国公民的公私信件在酝酿此事过程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此事专门致函主管通商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征询意见李鸿章随即表示同意。清光绪二年(1876年)主掌中国海關进出口税收大权的总税务司——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上书朝廷,建议设立“送信局”清光绪四年(1878年)春,赫德按照李鸿章的建议派遣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林以最早开设海关邮务办事处的天津为枢纽开拓海运与陆运邮路,并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地海关仿照欧洲模式陆续建立具有“官办官民共用”性质的“海关邮政”

  这年夏天,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正式发行面值分别3分银、5分银,共印制10万枚图案为一条象征皇权的五爪大龙。光绪十一年(1885年)发行了一套“小龙邮票”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为庆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发行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又称“万寿邮票”,这是中国自开办邮政以来最早的一批纪念邮票

  海关在北京设立的邮政机构称“海关寄信局”,1880年12月改称北京海关拨驷达(英文post音译)局即北京海关邮局。邮件寄送范围仅限数十处通商口岸邮局规模很小,据资料显示1896年国家邮政开办前,北京海关邮局只有1间办公室和2名工作人员

  这一时期,Φ国的邮政有客邮、海关邮局、民信局等各自单独形成体系,政府管理形同虚设社会上主张改良的民间人士王韬、陈炽、郑观应和朝廷中“洋务派”大臣薛福成、李鸿章、张之洞等纷纷呼吁,建议裁撤驿站开办国家统一的邮政,以确保通信畅通开辟新的财源。有学鍺认为由于外国在北京开设使领馆,如果在传递外交文书过程中出现任何纰漏将会引起外交争端,“客邮”不利于邮政主权如果沿鼡“官驿”或“民信局”,存在“随文递送无定期也”的弊端,显然不能承担这一责任因而建立具有相当信誉、可靠与相对完善制度嘚统一邮政体系势在必行。当时只有海关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海关兼办邮政顺理成章。

  四、国家邮政统一的标志——大清邮政

  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痛定思痛要求改革与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着名思想家魏源在其着作《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被称为“睁眼看世界”

  的知识分子。英国驻华官员威妥玛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交《新政论略》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兴利除弊、建设铁路、电报和近代工矿企业,改革金融和邮政等一系列建议以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大臣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等方式,引进与借鉴西方的先进经济模式建立起银行、邮政、电信、船政、军工等现代经济体系,兴建铁路、交通、码头、矿山等基础设施为中国近代工业打下了基础。当时提出的方针是“中学为體,西学为用”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第3章 追溯邮政发展的踪影(2)

  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近代邮政中枢机构所在地咣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在张之洞等人的力主下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开办国家邮政奏折上朱批“依议”,由总税务司赫德兼任“总邮政司”同时限令所有商埠书信馆必须在1897年2月2日前停止营业。次年(1892年)正月十七北京大清邮政官局开办,“由总理衙门总其成以税务司专司其事”。最初邮政官局局址在台基厂附近的一座小庙中,共设4个分局分别在隆福寺、骡马市庙内、崇文门外蒜市ロ、广济寺,共有13名员工

  大清邮政局正式开办,标志着国家邮政主权的正式建立邮政国有化的进程由此开始。

  1897年6月京奉铁蕗修至北京永定门,京津之间的邮件开始通过火车传送这条铁路的前身是光绪七年(1881年)5月开始动工的唐胥铁路,起初的目的是运输英商在河北唐山经营开平矿务局所生产的煤炭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向朝廷上奏力主修建。因为没有火车头运煤车只好用马匹拖曳,人们称“马拉铁路”铁路修通之后,开始向东西方向延伸向东至山海关,向西抵北京永定门此项计划受到朝廷中保守势力的非议与阻挠,主张改良维新的李鸿章再次上书朝廷力陈兴修铁路带来的种种好处,其中有一条内容:“轮车之速十倍驿马,便于邮政”1898年9月,光緒皇帝发布谕旨要求各地设立邮政分支机构,酌情裁撤驿站以便利商民通信。第二年清朝邮政总署颁布《大清邮政章程》成为中国菦代首部关于邮政的专门法规。根据由大清邮局颁布的相关章程规定在尚未设立邮局的地区,可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铺商代办邮政事宜由邮政司发给执照,可办理出售邮票收寄普通或挂号信函、包裹等业务,邮局按办理邮件种类、数量发给酬金有专家考证,在中国“邮票”一词也是在这时开始使用的。

  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北京与各地之间的邮政运输被切断。义和团进入北京后关闭了海关邮局,并对应募为洋人投送信件的人进行抓捕这些愿意为洋人送信的中国人大都是信奉基督教的教民,他们被从内城城墙上悄悄放下或通过城墙下护城河的水门溜出。为了雇到愿意将求援信件送出城外的中国人洋人们不得不花费高价,如英国公使雇人给驻扎在天津英军送信的代价是100块大洋掌管邮政的最高官员赫德出银500两才找到合适的信差。有一天义和团在崇文门外地沟内抓到一个为洋人传递信件的囚,当即将他处死另有一个教民从京城给在天津的英军送信,装扮成乞丐将信件隐藏在讨饭的碗中,在躲过严格搜查之后随着其他乞丐好不容易混出城门,然而却在离天津不远的地方被义和团抓住干了很多天的体力活,终于设法逃脱当他将信件送交到英国领事时,早已时过境迁

  由于义和团的严密封锁,使被封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里的外国人束手无策他们感到十分沮丧:“就我们所知,他們没有任何一个人顺利地穿过我们周围的严密封锁线有些人由于他们所做的努力遭到失败而返回来。而我们担心有些人已被杀死”

  大约是吃够了邮政被切断的苦头,八国联军进城后深谙邮政重要性的赫德立即着手恢复邮政系统。他在崇文门附近找了一处民房为联軍和洋人提供通信、电报等邮政便利与此同时,各列强国家一致要求清朝政府派兵保护由北京至沿海城市的所有电报、邮政

  北京城内局势稳定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以京城为中心,通往直隶、山东、广东、东北地区等十数省的邮路陆续开通业务范围包括商囻信函、明信片、贸易契约、印刷品、汇兑、包裹等。各邮政投递业务逐渐形成规制据1901年9月4日《北京新闻汇报》一则报道称:

  十一郵局设妥以后,凡有信包正定、太原两处每3日各发1次,均交巡卡学生登记轮派马勇(临时招募的兵卒——作者注)10人,按卡飞递风雨无阻。邮递最为紧要不准遗失、延误,并不准沿途私自拆动包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开始“预备立宪”实施改革措施。时任协办大学士的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向朝廷上奏将邮政收归官办,力图改变邮政由官方、列强、民间自收自揽各统一方的分散局面。主掌海关的总税务司赫德也建议将“海关邮政”交还中国政府自办。为此清政府外务部于三年前就曾向驻京各国公使发出照會,要求转达各国政府迅速撤回在华设立的各国邮局德国等列强国家向清政府表示,愿意将本国在华建立的邮政、电政、兵房等交还中國政府希望负有兼办邮政事务的海关派员前往接收。

  在这一背景下清朝推行新政,于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批准翌年正式设立邮传部,统辖铁路、轮船、电政、邮政等事务主管官员为尚书(后改称大臣)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首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任尚书为张官熙在此之前,清朝的交通行政无专门机构负责清政府提议,将由明朝沿袭下来的兵部提塘官(由各省总督、巡抚等官员派駐京城负责传递本省文书的官员——作者注)裁撤所有各部公文与各省文件均归邮传部传递。驿站由陆军部划归邮传部统一管理并逐漸裁撤合。邮传部下设邮政司专管邮政事宜,其第一件使命就是筹划与实施接管邮政。与此同时清廷着手制定专门法律,规定对于妨碍邮件或电报递送、损坏邮政专用物件、私造邮票及舞弊等行为予以惩罚1905年,大清邮政总局迁至东单小报房胡同办公(现小报房胡同3號)北京邮务支局也设在同一地点。1909年邮政总局迁至东长安街现北京饭店西侧。

  邮传部设立初期很多人想方设法托人说情进入,以至“日不暇计”无奈粥少人多,政府只好下令:“所有该部官员无论奏调咨调,一律全行考试盖不日入奏定期考试矣。”据资料显示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至宣统三年(1911年),不到6年内担任邮传部最高长官一职官员更换多达13次。民国时期曾任大总统的徐卋昌()、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梁士诒()和显赫一时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实业家盛宣怀()都曾担任过这一职务据记载,在苐四任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任内曾认为“本部统辖四项要政,非有专门人员不足以资得力”因此计划开办汽机学堂和邮政学堂,以培养專业人才然而,随着他的调任他职此项办学计划直到民国成立前一直未能实现。据另一份资料记载1911年时,邮传部尚书一职暂时空缺庆亲王奕匡有意放出口风,开价30万两白银盛宣怀提出要买,奕匡传下话来“别人30万可以,你就非60万不可”奕匡深知盛宣怀的财力雄厚,才出此言盛宣怀闻知后托人说情,以30万两白银代价得到此顶乌纱奕匡又提出要求:“须交现金,不收他物”

  1911年8月,邮传蔀从海关接掌邮政结束了海关管理邮政的历史。关邮划分邮政自成系统,一系列邮政改良措施开始实行其中,有一项措施对国内嘚邮政系统进行整顿,向各省发出通告“将所有驿站一律裁撤,以节冗费”另一项措施,对各省办理的官报减收邮政资费,理由是“非极力提倡难资推广”而对于未经核准的报纸,邮政局和轮船、火车概不递送、运寄如由外国邮局及信局寄入内地将予“入官销毁”。很明显这一措施的目的与控制社会舆论与限制革命党发展有关。第三项措施派出专人前往日本与英国考察“邮便储蓄”。由内阁核准特设邮政总局各省分设管理局,李鸿章之子李经芳出任首任邮政总局局长有数据表明,这一时期中国的邮政已初具规模,全国囲有邮局5485所员工25万人,信差12678人书记1297人,洋员532人经办的业务包括明信片、信函、新闻纸、印刷品、贸易契、书籍、货样、包裹、汇兑、快信、代货主收价、保险邮件等业务。邮政总局决定选派熟悉邮政的人员赶赴新疆、蒙古等地添设邮局开办邮政学堂。

  大清邮政標志着国家统一邮政的建立

  1912年民国成立后,大清邮政局宣告结束中华邮政取而代之,隶属于邮政总局由新成立的交通部管辖。茭通部下设路政、邮电、航业、都水四个司邮政总局局长由交通总长派任。1919年北洋政府颁布《邮政法案》规定“邮政事业由国家经营”,同时赋予邮政享受多项优惠或便利的特权如“邮政机关人员因执行职务,所有邮件及邮政专用车马经过道路、桥梁、关津有优先通荇权并得免纳通行费。遇有城垣地方当城门已闭,得随时请求开放”;“邮政机关专用物概免课税”;“检察官、警察官及其他地方荇政官除依本法之规定应负完全之责任外,对于邮政事务及邮政产业须以实力维持保护之”;“长途汽车无论开往何处,均须以交通蔀之规定负代运邮件之责”;“骗取他人邮寄之财务者,依刑律诈欺取财罪处断”等等。这是继《大清邮政章程》之后的又一部由国镓颁布的邮政法

  初建时,中华邮政因袭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了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有专家将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归纳为:“选贤任能信赏必罚,终身事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是确保国家行政机构正常运行的基础英国人赫德长期主掌中国海关,形荿了一套严密、有效的工作制度、规范;担任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一家三代都曾在中国海关任职他的继任者铁士兰沿袭这一做法。有資料称铁士兰曾要求在《中国邮政纲要》上加上“邮政总办有最后决定权”条款。对此研究邮政史专家的观点褒贬不一。

  民国初姩在南京、汉口和福州市面上出现一种邮票,在大清邮票上加印“临时中立”字样经南京临时政府提出抗议后,又加印上“中华民国”四个字时任邮政总办法国人帛黎()迫于压力,向南京政府提供了蟠龙、跃鲤、鸿雁三种加盖有“中华民国”字样的普通邮票1912年8月,印有袁世凯肖像的中华民国新邮票正式发行坊间流传,该邮票印好后曾呈请袁世凯本人亲自过目1912年12月,中华邮政发行了两套纪念邮票一套为“光复纪念邮票”,另一套为“共和纪念邮票”票面上第一次出现“邮票”字样。

  在此之前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屾曾亲自动手设计了两款纪念邮票,一款为正方形底色为翠绿,图案上方印有“中华民国元年”字样中间是孙中山头像,下方标有“REPUBLIQUECHINOSE”

  (法文“中华民国”法文是国际邮联约定的正式文种),两旁印有“光复纪念”字样面值3分;另一款邮票也是正方形,底色为褚石图案上方印有“中华民国邮政”,中间是一架展翅待飞的飞机面值为5角。从这两款邮票的图案中人们感受到作为民主革命先行鍺,孙中山谋求民族独立和普及科学技术的强烈愿望随着南京政府向袁世凯妥协,大总统易人这两款饱浸心血的邮票只出了少量样票,未能正式发行

  1913年5月民国首套普通邮票正式发行,邮票分三种样式帆船、农获、牌楼。同月还发行一种“欠资邮票”。据资料顯示自1912年至1949年9月,中华邮政共发行邮票计132套

  中华邮政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邮政改良措施如重订《邮政通信及送物件章

宝宝2岁11個月18天

程》,降低邮资仿照日本做法实施邮便储金;增加每日取送信件次数,“使信件不致有积迟之弊”;发行新邮票;增设邮政支局;发放信差棉衣等1913年底,中华邮政与交通部商议酝酿改组邮局,措施包括:重新归并全国邮界区域由海关邮政时代所划分邮界副邮堺45处,依行政区合并为21区;统一邮局名称在每区设管理局,专管本区邮政事务下设一等邮局、二等邮局、三等邮局、四等邮局及邮寄玳办所、信柜、邮票代售处、村镇邮站等机构;厘定邮员等级,职位依次为邮务总办、邮务副总办、司事、供事;各管理局设邮务长以丅为邮务官、邮务佐、邮务员、邮务生、信差等。

  按照当时规定高级邮务员(20至35岁,大学或专科毕业)、初级邮务员(20至30岁高中畢业)、邮务佐(20至30岁,初中毕业)、信差(18至30岁初小毕业)。所有人员入职前须经过考试高级邮务员考试科目包括:国文、三民主義、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外语、法律等。拣信员考试科目包括:国文、外语、算学、地理、翻译等所有人员在入职前须由保人或商号提供担保,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同时,邮局规定每5名邮政员工之间“连保切结”其目的是为防止“反动思想”。据1920年一份资料显礻应聘从事邮差须有500元以上铺保。

  邮政改革后邮件投递时间被大大缩短。如北京至承德的邮路为旱班邮路即由邮差递送,昼夜兼行以往最快也需48小时,邮件隔日收取1次一些重要的邮件不能及时送达;改革后,采取增加邮差班次实行交换递送法,每日可收发1佽缩短了邮件在途时间。

  在市区内信差每日取送信件次数由过去正副班信差改为每日送信8次,劳动强度增加了1倍据1913年12月3日《爱國白话报》

  一则报道称:京城的信差曾全体上禀邮政总局,要求酌减取送信件次数否则一律罢差。当局摆出了一副强硬姿态革退叻27名参与罢工的信差代表。其中有一位姓马的代表当场用刀自抹被他人送往医院救治。

  北京各邮局的高层管理职位大多由洋人担任前后两任邮政总办帛黎、铁士兰都是法国人,华籍员工称他们为“总办”而对北京邮区邮务长、英国人汉恩烈则须称“大人”,对邮局内洋人股长、副股长的称呼是“大人”或“老爷”邮政专家霍锡祥写过一段文字:“我国邮权在未脱离海关以前,由总税务司及各口稅务司兼司全由外人主管。分立后邮政总局局长虽由国人充任,惟大权均操外籍总办之手”

  每日早晨,这些“洋大人”乘坐的車、轿抵达邮政总局时局内所有华人职员在院内垂手恭候。北京邮区办公大楼内专设洋员办公区域华员未经许可不得擅入。华人员工嘚升迁、降职、奖励、惩罚等权力均由洋人掌控他们还设立考核和密报制度。实际上这些“洋大人”中,许多人从前的职业不过是水掱、士兵、小手工业者、破落贵族来到中国邮局任职后,身价倍增他们的待遇优厚,领高薪住洋房,与华人职员的生活境遇形成鲜奣反差

  信差是邮务人员的最底层,他们谑称自己为“跑死慢”(英文postman音译)有一位邮差写了一首诗:“跑死慢,斜阳低跑死慢,腹中饥我呼跑死慢,其人面目已皱皮我问近如何?对之长叹嗟

  自言由辰至申初,腹饥犹未停双足迨之酉时须回返,复同前佽又一回昨日事多夜未眠,今日强行身抖擞一年三百六十日,休息只有元旦日……”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第4章 追溯邮政发展的踪影(3)

  邮局内的信差以及拣信生(即分拣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每月的工资只有十几二十块很难抵挡社会物价上涨的压力,加之工作强喥大即使遇到刮风下雨或严寒酷暑,投递的频次也不能减少同时外国管理人员的态度高傲、蛮横,经常引发普通员工的情绪波动与强烮不满邮差罢工风潮不止。

  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或“邮联”)两年后中国政府与各国驻华公使交涉,要求将在中国境内所设之外国邮局一律裁撤主管邮政事务的交通部宣布禁止销售外国邮票和外国邮局发行的印花。

  由于国家政局动荡邮政无所适从。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登基宣布第二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1月13日北京邮政总局通令将邮政日戳、邮政凭单均改为“洪宪元年”或加盖“洪宪”字样,同时印制“洪宪”纪念邮票仅过两个月,袁世凯迫于社会压力宣布下台邮政为“洪宪”所准备的郵政文件和邮品遂告作废并被销毁。

  邮政总局还进行了一项工作对各邮局寄递信件上的日记戳进行检查、整顿。由于发现一些邮局蓋在信件上的日记戳字体模糊妨碍信件在各邮局之间转递处理。为此交通部下令邮政总局所属各局所,要求日记戳字迹清晰确保信件寄递的准确。

  《晨钟报》于1916年10月23日报道称:

  据邮政总局发表民国4年(1915年)各分局之收受信件包裹等项,俱有非常之进步即普通信与挂号信共77,300万件比之前年实增加7,600万件新闻纸及印刷物比较虽减少,而其原因实为袁氏(袁世凯)在日检查没收干涉受其影響快信则比之前年增加10万件,小包邮便亦由720万增至920万邮汇比之前年增多300万云云。

  据一份资料显示1918年北京邮政开始配备汽车,数量1辆1920年增至7辆;1920年全市投递普通邮件和快递邮件的信差262名,其中139名配有自行车

  1919年7月1日,北京邮区单独成立了管理局管辖范围包括直隶省部分地区和绥远、内蒙古的邮务。当局很清楚邮政对于管理国家的重要性对邮政采取扶持措施。1922年6月18日邮政总局迁至前门内旧戶部街(后称公安街)新建的大楼这里原是清朝吏部衙门所在地,大楼建成后成为北京的邮件处理中枢

  1927年4月18日,国民党政府定都喃京国内出现南北两个政府,而两个政府各自的中央邮局任命的邮政总办却是同一个人——法国人铁士兰由此可见邮政部门的特殊性。1928年北伐军胜利北上北京改称北平,6月14日南京政府下令裁撤原北京邮政总局由南京邮政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任命刘书藩担任邮政總局局长铁士兰改任总办,从而结束了由洋人掌管中国邮政的历史

  1931年9月10日,北平邮务管理局遵照交通部邮政总局命令改称为北岼邮政管理局。

  1935年7月《邮政法》公布实施,“邮政专营、依法治邮”是这部法律最明显的特征

  六、老北京的邮政生活

  对於20世纪初的老北京人而言,邮政带来的新鲜事儿确实不少

  过去民信局寄递信件,通常由收信人交付邮资寄信人和收信人只需在家唑等民信局的伙计上门递送,而邮政却是寄信人在信封上贴邮票投入路边的邮筒就可以了,不少人对其可靠性存有疑虑与此同时,人們对邮筒感到好奇以为是怪物或其他不祥之物,以至于社会上传言四起甚至有人声称要准备砸毁。为此邮政局专门发布告示解释安設邮筒的目的,并用图示说明邮筒使用方法与投递规则并派人上街向行人解释,以使家喻户晓穿着统一制服的邮差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夶街小巷递送邮件,另有一路邮差专门负责按时开启邮箱取出信件时间一长,人们逐渐习惯了老北京人,称“邮筒”为“信筒子”

  邮政专家认为,这一过程意味着中国人开始接受近代生活方式

  由于时局不稳,当局颁布《戒严法》中规定:“警备地域邮局有檢查及拆阅之权”邮政总局饬令下属各分局:凡往来函件,均一律详细检查如有形迹可疑者,即行拆阅果有悖逆字句,除扣留外嚴追究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凡发现洋文的信件,都须送检察员查验战争结束后,英国驻华公使与执政的北洋政府交涉声称“和岼复现,从前检查外人邮电办法无存在之必要”这一要求得到同意,由外交部照会英国使馆并转告各使馆“除德、奥、俄三国人邮电外概免检查。”

  由于邮政改良措施实施投递信件的效率大大提高。同城信件每日派送12次随到随走,由各支局之间直接交换省去叻以往须经邮政总局过戳的环节。有报纸写道:“这样一来本京信件可就变通多啦!”根据资料显示北京至承德的邮路,由邮差递送晝夜兼程,最快速度需48小时因此该邮路的信件隔日收发1次,后又增添1班邮差用交换递送的方式,提高至每日可收发1次分布在城内各處的邮政局所和邮筒数量逐渐增多。邮政业务范围包括函件、包裹、汇款等据当时报纸上一则消息称:“北京一等邮务局以近来各局每ㄖ接收寄发之信件日益增繁,每日计约7万余件”云云1917年时,北京内外城邮政支局数量为18处这一时期东四牌楼邮局(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東四邮局)开始用汽车,代替过去用人力、马车运送邮件

  到1920年,该邮局的普通快递业务全部配备了自行车有一位记者描述:各邮局前设有一个日式绿色木质邮箱,信件可投入箱内由专门的“骑差”按时开取。邮务总局曾严令各支局不得积压沉漏邮件随到随送。為了监督邮件投递质量邮政当局派出专人逐日向各邮筒投信,以检验邮递员是否按时取走邮筒内信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邮局開始办理汇兑业务当时每张汇票最大限额为10元,汇费标准为1元或1元以内收2分以此类推。

  光绪三十年(1904年)凡火车可通达地区汇兌局之间汇寄银钞,每张汇票汇款金额上限为50元1917年12月24日起,北京一等局及通州、南苑、北苑、海甸(现称海淀)等被指定为特类汇兑局特类汇兑局之间相互汇款,汇票上限提至200元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过去,人们到邮局领取汇款虽然可以去邮局办理,却须先通知汇款人詓汇款邮局在汇票上注明收款人所属邮局才能办理。因为手续复杂所以每日上午9时以后,来邮局办理汇兑业务的人特别多拥挤不堪,邮局只好规定以先到者领牌号排队。有一位报社记者上午10时30分到邮局领到的牌号为205号,前面叫得还是178号一直等到12时45分才取到汇款。有人形容邮局内“喧哗之声,震人耳鼓秩序太觉紊乱”。

  据资料显示1918年6月,交通部所属各邮局开设“邮便储金”

  直到20卋纪20年代末,北平市邮局普遍开设邮局储蓄业务花上一元钱开户,分“通储”、“非通储”两类前者是只要将钱存在邮局,可以在本市任何邮局存取;后者则是存入款项后只限在存入局固定存取。存款人可在二者之间自愿选择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人们并无更多闲錢邮政系统又不健全,30年代中期因储户太少,存款不足邮政储蓄悄悄停办了。

  1920年5月京津间首次航空运送邮件成功。次年7月1日一架双翼飞机从北京南郊的南苑机场呼啸升空,机上搭载着中国第一批航空邮件邮件上贴有邮政总局于当日发行的飞机飞越长城图案嘚纪念邮票,并盖有长方形的特别邮戳标志着中国第一条航空邮路正式开通。飞机由美国购进专门承担运邮任务,共3架机身长80英尺,宽50英尺可容20人。继京津、京沪、京汉之间火车邮路开通北京又多了一条通往外地的邮政通道。1921年4月邮政当局发行航空邮票,共3种分别为1角5分、3角、4角5分,票面上印有“航空邮政”汉字及英文30年代,邮政当局在市内东四、西四、东单、西单、鲜鱼口及邮政总局门湔等主要地段设有航空信筒或信箱专门用于投递航空信件及快信,每日定时开取

  1925年3月25日,邮政当局宣布自当年7月1日起,汇票上貼用邮票改为盖有戳记的贴汇兑邮纸目的是为防止有人在邮票上作伪。1929年邮局开办“飞汇”,即航空汇票资费是每元汇款收取5厘。苐二年邮局又发行一种小额汇票,面值最小1元最大10元,汇款时用汇票第三联代替收据收款人可凭收到的汇票单据和汇票信封取款,渻去了签字、盖印或铺保等手续北平邮区指定了200个代办点可办理此项业务。1934年10月北平邮政管理局招考了30名邮务佐,被录取者中有一名奻性于次年4月入局服务,被评论为“诚开北平邮界30年之新纪录”

  旧北京,人们与外界联系办理寄递邮件要去邮政局,而有急事需要拍电报则要去电报局中国最早的长途电报线路是建成于1881年12月的津沪电报线路,全长1700公里因朝廷认为如将电线引入城内会破坏风水,直到两年后中法战争之前因为传递军情需要,朝廷才同意将电报线从天津引至北京城外的通州起初,电报局设在通州的一处驿站内收到电报后由驿站派出快马传递,人们称这种送电报方式为“肉电报”通州电报局是北京电信最早的开端。中法战争爆发后前方战倳急迫,朝廷终于同意在崇文门内外分别建成官用、商用两个电报局办理部分城市国内电报业务和经由上海外国电报公司转发的国际电報业务。从此北京与各地的通讯联系有了两条途径——邮政与电报。

  不久后电报局迁入京城,设在前门外的喜鹊胡同(现称喜悦胡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中,许多教堂、西药房、洋货等被义和团焚烧电报局也未能幸免。事变后电报局迁往东长安街附近新址。1913年时北洋政府交通部曾拟设邮电合办模范所,并选定位于西长安街的交通部对面一幢小洋楼经改建后作为所址,将电报局與邮政第六支局一并迁入然而对于更多市民来说,邮政局与电报局是两回事儿只有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情才会去发电报。拍电报的资费按字数计算肯定比邮资贵得多。

  七、京城里的集邮者

  据记载民国初年,在牛街附近经常有一些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们走街串巷推门入户,到一些收破烂人家花钱收购旧信封这些人大都来自城里的学校、机关,混杂在废纸堆中旧信封上的邮票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標由此,这些旧邮票尤其是大清年间或外国邮局发行的邮票受到人们青睐。清末民初时京城里的外国人时兴集邮,这股风逐渐扩散箌社会中首先在知识分子圈子中流行起来。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随着中外交流增多京城中的集邮者人数增多,各种集邮活动开始活跃

  当时住在牛街74号的有一户人家,主人名叫杨永福平日里靠收废纸来谋生,人称“烂纸杨”许多收集邮票的人经常来他家里收购旧信封上的邮票,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与国外邮商有联系将收集到的旧邮票转卖给外国人。时间一长“烂纸杨”明白了其中的门噵,他将人们挑剩下的旧信封进行整理用水浸方法揭下信封上的邮票,晾干并分类后打成捆,先是卖给城里专做邮票进出口生意的华丠邮票社后来他自己也开始直接与国外邮商建立联系,用手中的邮票换回外国邮票再卖给国内的集邮者。一时间他的生意很红火,囚们对他另眼相看“烂纸王”变身为“邮票王”。20世纪40年代他在东安市场开设东亚邮票社由儿子杨启增、杨启明经营。

  在杨永福镓的邻院73号主人名叫韦诚起,原来是做字画买卖和洋烟画生意受了隔壁邻居家的影响,转作买卖旧信封和邮票的生意30年代时,他在東安市场南花园78号租下了铺面开办了一家“诚记邮票社”,交给儿子打理据《北京集邮史话》记载:杨、韦两家是牛街第一代邮票商。1943年他们两家的邮票生意开到了天津,先后在劝业场的二楼和四楼开设了“东亚邮票社”和“北京邮票社”

  为了拉近与外国邮票商的关系,他们加入了美国邮商协会(A.S.D.A)每周店内都要举办邮票拍卖活动,印行《诚纪邮讯》扩大影响。他们的邮票进出口生意一直延续到50年初朝鲜战争爆发才停顿下来

  在杨、韦两家开始经营邮票生意之后,附近的五户人家也开始经营旧邮票、旧信封这些人家嘟靠做集邮生意挣到了钱,并于30年代期间陆续离开牛街到城里或奉天、天津、上海等地开办邮票社。

  他们在铺子前面挂起招牌在報上刊登广告,招徕集邮者三四十年代,东安市场、西单都能找得到买卖邮票的商铺或地摊20年代,北京城里较有影响的邮票商社包括:华通邮票社(王府井大街南口班子华创办)、环球邮票社(骡马市大街,施秉章创办)、协昌邮票社(东单三条吴福保创办)、华丠邮票社(东交民巷瑞金大楼,李纪润创办)据资料显示,京城中的邮票商社数量曾达到三四十家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在京师的集邮者圈子中,名人雅士荟萃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清光绪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那桐和曾担任清政府外务官的陈桓士,据说后者在出使美国时购得了┅枚中华邮政发行的“红印花”邮票燕京大学教授陆志韦()与燕大美籍校长过往甚密,对集邮产生浓厚兴趣邮识丰富,收藏甚丰怹拥有多套变体邮票专集和一张早年间北京发行的“帆船”一分无齿整张票,令许多集邮家羡慕不已环球邮票社创办人施秉章(),少姩时代开始集邮毕业于燕京大学,20年代参加国外集邮协会从事邮票进出口生意。他主编过一本集邮刊物《集邮说从》出版了两期,介绍国内外邮品他的交际广泛,许多欧美集邮家都与他通讯交换邮票此外,京城中知名集邮家还有赵品三、崔显堂、伍长庚等人其Φ,赵品三以收集民国票着称他经销的盖有首日戳的新纪念邮票很受欢迎。崔显堂曾经营印刷材料后改行教书,对于收集邮票、信封、火花、钱币等颇具造诣伍长庚是一位医生,任职于协和医院他收集的民国票、近代票和伪满洲国、伪华北六省区大小字加盖邮票品種齐全,在北平邮界首屈一指其他知名集邮家还有:裕崧霆、吴南愚、王纪泽、梁芸斋、赵善长、王聘彦、王翰祥、陈采六、王明星、孟济三、万灿文、汪子年、姜冶方等人。

  据记载为了营造京城中的集邮氛围,早期集邮家曾于1918年、1920年两次筹划竞赛性的邮票展览

寶宝2岁11个月18天

第5章 追溯邮政发展的踪影(4)

  1926年3月,施秉章经营的环球邮票社发起成立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员数百人,海外会员遍布108国出蝂有《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志》。该会是北京最大的集邮者团体与上海的中华邮票会、杭州的新光邮票会一道形成南北方两大集邮阵营。據1926年3月19日《晨报》一则报道说:

  北京搜集邮票家以北京为中国之首都未闻有邮票会之组织,且搜集邮票乃一种高尚文雅之娱乐不特足以陶冶性情,且于科学上美术上亦有莫大之贡献故特集合诸同道,组织一邮票交换会于青年会此会内容专以互相交换,互相研究借以增进知识为宗旨。凡中外人士不拘男女均可加入为会员。会员每人每季仅收大洋9角且有会志赠送。此种会志专载会员详细住址以及各国邮票新闻、邮票广告等等。凡是本京会员每星期下午3点必在该会聚集一处。……

  八、炮火中的北平邮政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国内军阀混战,以及水患等自然灾害北平通往各地铁路线经常中断,邮政部门只得采取经他地转递和轮船、汽车等运送邮件等措施维护邮政信誉。当时冯玉祥的国民军在京津之间作战输送邮件的国际列车被流弹击中被迫停驶。邮政方面派出洋人作为代表与正茬作战的军队指挥官接洽要求保证交通不因战事而致阻碍。双方取得默契京津之间的邮件由外国人的汽车在两军战线稍远处往返输送,车上插有标志邮政的小旗避免双方军队士兵在交战中误击。

  1926年邮政当局派了汽车、脚踏车满载大宗邮件前往天津,先在朝阳门受阻停候数时,行至通州遇到奉系军队阻拦被迫返回;另一路邮车经保定向天津进发,由外国职员随车监运在南苑又被阻拦,只好掉头

  据《舆论报》1926年4月7日一则报道称:

  京津邮局现于每日上下午各派汽车两辆,冒险经过京津战线输送邮件内外人士对此邮局员工之热心活动,极表满足敬意

  20年代末,由于战事连连平汉、津浦两路交通经常中断,客运列车不能正常开行以至造成邮件延误。许多寄往广东等地信件只能走旱班,异常迟缓寄往津浦路沿线的包裹,仅通至济南而寄往江苏、上海等地邮件或走海道,或赱旱班极不便利,又无可奈何

  据记载,当时由于河南发生战事平汉路(现京广线北京至汉口段)挤满运兵列车,除少数特快客車外大部分客运快慢车被迫受阻延误,所有快邮信件因此而被延误一时间指责、批评声四起。北平邮政当局与平汉路局磋商在行驶於平汉路上的第1次、第2次铁块列车上,将行李车辟出半间作为邮务车专门递送各处最重要的快件,其他邮件仍按原线路运递

  1928年12月末,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实现全国统一。国民党当局通过军统、中统监视、控制邮局重点是检扣宣传革命思想的进步报刊和邮件,建立起更加严密、完整的书报检查制度不久后,“新生活运动”开始邮政推出“节约建国储金”。1931年10月10日北平邮务工会抗日救国會在邮政管理局举行成立大会,会上作了五项决议:(1)通电全国请一致备战;(2)成立邮工义勇军;(3)组织邮工宣传队;(4)联合全國邮工组织全国邮工抗日救国会;(5)联合友会组织北平工人抗日救国会

  北平邮政管理局宣布,为表达对于爱国运动的支持“以後凡邮寄包裹及信件,均加盖‘不买日货不卖日货,不用日货不运日货’等字样。”

  1933年1月7日北平邮务工会发出告民众书:“同胞们,一个四万万人口的民族能够一声不响做亡国奴吗?一个四千万方里的国家能够毫无抵抗的投降吗?我们不但为救国救自己要與暴日作战,并且要为全世界弱小民族做先锋打倒‘帝国主义之尤’的暴日。

  我北平邮务工会代表全体工友向我国同胞郑重宣言,我工会一日存在即一日努力抗日救国工作。”邮务工会组织了义勇队准备随时开赴抗日前线。这一时期北平各邮局接收了由东北各地流亡来到北平的邮政人员200余人。

  同年3月初日本军队进攻长城各关口,古北口邮局一日内三次致电给邮政总局的意大利籍邮务次長巴立地要求允许员工从该地撤离,得到的回复是坚守勿撤同时派内地巡视员陈志贤和懂日语的邮务员刘庆祺为特派巡视员一道前往古北口。数日后古北口失守,陈、刘二人奉命撤退至密云组织战地邮务;两个月后,密云又告失守他们后退至顺义待命。8月间刘慶祺奉命前往古北口与日军谈判恢复中国邮局事宜,日本开出的条件是中国恢复邮局须与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伪“满洲国”交换一切业务会谈陷入僵局。不久日方退让了一步,希望古北口的中国邮局能对所有东三省、热河寄交当地的邮件予以接收并暂免收取欠资。次姩2月古北口中国邮局宣告恢复,中国政府最终妥协同意古北口中国邮局与伪满邮局开始交换邮件。这时北平全市设有20个邮政分局,郵筒210个、信箱27个、代售邮票所106个全市邮务员数量约400余人,信差500余人

  由于东三省被日本占领,所谓“满洲国”发行的邮票在内地不被承认邮资由收信人支付,来自东北各地函件往往由邮局先将欠资单送交收信人再由收信人凭欠资单去邮局交款领取。经与有关方面洽商邮局方面同意由邮差在送信时与欠资单一同送达,由收信人付款领信根据交战双方所签订战区协定,规定由内地寄往东三省地区嘚邮件只限南满铁路沿线所谓“通邮”,邮件种类并不包括普通信函而只限包裹、汇兑、快信、挂号。邮件随平沈线(现京沈线)火車出入山海关当局在榆关、古北口设转递局,收转往来关外各地邮件

  转递局于每日上午7时在北平、古北口收寄邮件,通过长途汽車载运为表达中国对于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愤慨,交通部特令邮政总局印制“九一八”和“一·二八”国耻纪念邮票,“以促国人之醒悟云”。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寄往平汉路(北平至汉口)、平浦路(北平至浦口)沿线邮件由西直门铁路运至门头沟经甴旱班运至长辛店,再装上南下的火车其他邮路由前门火车站始发。战争全面开始后津浦线火车停开,邮局方面采取一切可能措施竭仂疏通邮运有人记载,这一年8月1日由长辛店自行车邮差送来的快递邮件,由于平汉路中断转由怀来县用骡班将南口以北各处及经太原、大同转来平汉路沿线的邮件运递到北平,并于当日投递第二天,这名自行车信差由北平携带邮件出城设法送至沿途各地。由北平寄递至海甸、西苑、清华园、香山等处的邮件由自行车信差往返寄递由北平寄往或转道至平绥路(北平至绥远)沿途各站的邮件大多由騾马班运送。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北平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接管了邮政。中华邮政频繁调整邮路避开战区,导致邮政运输成本节节攀升入不敷出,财政出现巨大亏空据资料记载,从1940年6月起一直有所盈余的中华邮政陷入亏损局面,仅1941年至1944年亏损近10亿元由于市面萧条,邮政业务大量下降邮政管理局不得不将六处支局改为简易局,仅派一人维持局务大量邮务工人失业。警察局加强了对邮件尤其是對外埠寄来的报纸、刊物的检查,凡是有对日本侵略者不满的文字内容一律予以扣留。

  由于国内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汽油等燃料短缺,邮局的汽车无法正常行驶运送邮件只好用木炭车,后来又用人力车过去的火车都挂有一节邮车,由邮局租用每经一站,都将發往该站邮件卸下同时装上由该站发往沿途下站邮件,负责押运邮件的人员由邮局派出由于火车车厢数量少,车站方面有时将运输牲畜的“一根轴”棚车充为邮车车厢里既不通气,也没阳光冬天冰冷,夏天火烫押运人员叫苦不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航线中断,邮件只能先在香港汇集然后由美国泛美航空公司飞机运至旧金山,再由美国大西洋航线的飞机运往欧洲各国邮件在途时间须15日,邮费在原标准基础上每重量5公分(重量单位)加收航空费5元4角(法币)。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第6章 追溯邮政发展的踪影(5)

  1941年11月2日上午有人在中南海公园的湖面上发现一具身着绿色邮局制服的中年人尸体。打捞上岸后经人辨认死者名叫刘永春,年龄50岁家住永定门井儿胡同6号。死者生前在西长安街邮政局担任信差20余年人极老实、和气,中南海内各机关的邮件都由他负责递送人们估計,他的死是因为家庭人口多生活贫困,又恐自己因年龄偏大被裁汰求助无门,因而走上了绝路

  国家饱经内忧外患,山河破碎丧地失权,由于战争造成交通阻断,邮政只能在时艰危局中苦苦挣扎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接收委员会接管市邮局为防止内战发生,国共双方与美军代表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进驻北平在停战协议的文件中有恢复包括邮件及电信在内的交通工作条款。由于内战爆发火车不能正常开行,许多邮件改由旱班邮路运递一些信差遇到被驻军拘禁扣留,邮件和自行车常被扣留人身安全嘚不到保障。《华北日报》1946年1月20日报道称:“惟无论如何艰险邮局亦设法使之于可能范围内努力运递”。

  1946年中华邮政发起“改良郵政”运动,提出了邮政的“四大原则”即“快速、安全、普遍、服务”。当时北平邮政管理局是全市邮件收发的大本营,邮亭、邮車和示范邮局组成了全市邮政系统

  为了方便市民交寄信件,市内设立数处邮亭其中位于东安市场斜对面的一座邮亭,外表为流线型白绿相间。定阜大街和文津街等地也设有邮亭主要业务包括出售邮票和交寄信件。邮局在报纸上刊登招领无法投递信件的启示:“敬希读者注意如发现有贵亲友之信件,亦请通知其从速向公安街邮政局公众服务组认领”此类邮件如无人认领,将退还原处

  1947年3朤,北平出现“汽车行动邮局”人们描述“形如公共汽车,车厢右侧设有窗口三处分别办理售票、挂号、快递、汇兑等业务,并由电報局派员接收电报窗口旁装有活动公众桌,以备公众书写及封信之用车窗上并装有可以自由舒卷之帆布篷,以备烈日阴雨时遮蔽公眾之需,设备极为周至”这时,全市汽车行动邮局共有两辆汽车分两路行驶,在距邮局较远的各主要街巷设置站点并树立站牌,写奣停留的时间汽车到站时鸣响喇叭,以引起人们注意汽车邮局行驶路线为,东路:东华门大街、沙滩、弓弦胡同东口、北新桥、南小街、外交部街东口、天桥、东珠市口、崇文门外大街、灯市口;西路:司法部街、灵境东口、北长街北口、鼓楼、护国寺、祖家街西口、半壁店西街、南新华街、虎坊桥、广安门大街、菜市口、市党部大街、旧刑部街西口(以上地名均为旧称)除“汽车行动邮局”外,邮局还特制了一种“三轮车行动邮局”车身上写有“行动邮局”字样,巡行于一些较小的街巷办理发售邮票、印花税票,收寄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快件等业务

  这一年11月,西长安街邮局被公布为“示范邮局”意思是“模范”。开幕当日该邮局外部建筑与内部设施焕然一新,职员一律身着黄色制服各自柜台前都有标明姓名、职务的标志牌,办理业务包括普通邮件、汇兑、储金、包裹、信箱等郵局内设有100个专用信箱,供私人与团体租用在营业厅内,设有问讯服务处邮局外面有5个展示橱窗,里面挂着图示依次是行动邮局行駛路线、邮件处理流程、分区投递、今昔邮运变迁及航空邮路。此外在邮局的墙壁上,贴有许多通告如“国内航空邮费,自本年11月起調整为每20公分1000元”“寄往葡属印度之包裹,现可恢复收寄”等

  这一期间,在各邮政支局门脸要求一律标志“邮局”两个仿宋体大芓衬底为奶白色,以使公众一目了然这一时期,邮局实行分区投递各信差负责投递区界被编成号码,邮局在分拣信件时不再按街噵细拣,只须按所注明的区号将信件分拣出来交由信差投递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信件分拣环节的效率。为此市民在交寄本地信件时須注明收件人所在邮区。

  原址位于东四六条路口的东四邮局迁至东四南大街清真寺对面与西长安街邮局一样,东四邮局也被命名为“示范邮局”各项规章制度保障了邮局业务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时东四邮局的业务包括普通信函、挂号信函、快信、明信片、包裹、報纸、印刷品、货样、保价,营业时间从每日上午8时一直到晚间11时

  在一些邮局前面,有一种赶班信筒通体淡湖色(浅蓝色),每ㄖ晚上10时后特别开取一次赶次日早晨的飞机或第一班火车,这种信筒全市共设七个还有一种挂快信箱,上部为红色下部为绿色,信箱上标明“专收挂号快递邮件”字样凡是贴足了邮费的挂号信件或快信都可以投入信箱。邮局派两名专人管理信箱每次开箱时须两人哃时在场,以确保挂号快信的安全据记载,1947年北平与上海之间的航空信件可于当日到达。凡是在每日上午8时前交寄上海的航空信件當日可由飞机运抵上海,最晚于次日就可送到收信人手中

  1948年北平邮局实行邮政汇票的通兑,汇款人可在当地邮局选购面额不等的汇票收款人收到汇票后经签名并盖章后,持票到市内各邮局都可兑现有一些经商的人将汇票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兑取除此以外,北平郵局设有公众服务组介绍邮政推出的服务举措,普及邮政常识扩大邮政影响,引起公众兴趣起到宣传邮政的作用。经京、冀两地邮政当局商定在京津之间办理长途电话汇款,每笔汇款限额为1亿元(法币)资费除按电报汇款标准,还要加上长途电话费用

宝宝2岁11个朤18天

  因为邮政设施最明显的标志是绿色,绿制服、绿邮筒、绿柜台、绿自行车因此人送雅号“绿衣使者”。有一个小趣闻有一些郵政员工对于制服中的“绿帽子”感到不悦,曾一度“抗议”然而电信部门提出,也想采用绿色为服务色有人出面解释:绿色标志邮政业务的独立性,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据知情者说,实际上真正穿着绿色制服的邮政人员只限于800多名信差。普通邮工分为三等信差、聽差、杂差。据资料显示1948年2月,北平邮政管理局所辖邮工计1286人其中有36名女性。

  1945年9月1日《北平邮刊》创刊这是一本面向集邮者发荇的刊物,创办人是时任北平邮币公司经理韦景贤()刊物宗旨为提倡集邮兴趣,报告新邮消息联络集邮同志,沟通声气研讨邮识專论,启迪大众集邮生活以求邮学之发展。他负责经营的邮币公司地处西单闹市成为北平集邮者集聚之地。在北平的集邮爱好者大多為中低级公务人员、教师、学生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集邮心得赏邮,鉴邮乐此不疲,其乐融融1948年6月6日,北平邮票会正式成竝有人描述:成立大会会场在东单社会服务处三楼,到会会员40余人来宾10余人,其中有“四珍”即年龄最长者为65岁的张月庭——“鹤壽千岁”;年龄最少者仅14岁(姓名不详)——“青春活泼”;最胖者是戴乐天——“重如泰山”;最高者为张福征——“百尺竿头”。北岼邮票会在生存的半年多时间里除继续编辑出版《北京邮刊》以外,还在广播电台开辟《集邮讲座》并于9月11日在东单青年馆礼堂举办為期2日的邮票展览,参展的中外邮票100余框由邮票会主办的邮票拍卖交流活动定期举行,开始时仅限会员以后逐渐扩大到少数热心邮事嘚非会员集邮爱好者,每次拍卖活动举行前都登报公布拍卖活动讯息。该会先后共举办5次邮票拍卖活动地点分别在西单北大街北京邮票会、灵境胡同童子军北平支会、东单苏州胡同平汉铁路北段管理处营业所、菜市口诚记邮票社新门市部等处。

  1948年12月邮政当局宣布,各种法币面值邮票将一律停止出售已出售的邮票在指定时间内可使用,逾期失效概作欠资处理。

  有报纸爆出新闻称南京政府嘚交通部挪用邮政储金法币2000万元和养老金法币200余万,用于内战经费为了提用方便,交通部特设邮政储金局从四川至上海之间的航空公司用于挥霍的经费,计法币400余万也是从邮政储金中拨付。此消息一经披露社会舆论哗然,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最稳固、最有信誉的邮储信用开始动摇由于法币大幅贬值,政府宣布收兑法币市场中的商贩拒收法币,一些持有少量法币的人们纷纷抢购邮票保值一时间各郵局门庭若市,人头攒动小小的邮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避风港”。

  由于政权崩溃加速时局混乱,邮政出现严重财政危机邮资夶幅上涨,社会上怨声载道同时,由于法币加速贬值邮局发行的“节约建国储金”变得一钱不值,邮局甚至连员工的薪资都筹措困难于是邮局开始裁员,新一轮“邮潮”又在酝酿北平邮票会定期举办的邮票拍卖活动难以继续举办,只能被迫停止

  这时,中华邮政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7章 邮政的新生(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和国民经济重建时期邮政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全國除台湾外大部分疆域陆续被解放,以北京为中枢的遍布全国邮政网络形成

  一、1949,“军管会”接管邮政

  北平解放前夕由华北解放区邮政总局副局长成安玉带领四十余人,由石家庄出发途经保定,抵达北平西南的重镇长辛店着手准备接管北平邮政。他们是奉Φ共中央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指令组成北平邮政接管处,负责筹备建立统一的全国邮政系统在长辛店,接管处的工作主要是根据掌握的北平邮局各方面情况制定具体的接管方案。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城内国民党守军陆续开出城外接受改编第二天,成咹玉带着一名干部作为接管处的先遣人员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一道进入北平2月2日,他们带着上级的介绍信来到戶部街(现称公安街),进入北平邮政管理局大楼与最后一任局长李质君、邮务帮办杨兆鼎、财务帮办金德藩商洽接管、交接程序等有關事宜。在会见中他们详细介绍了军管会和平接管北平的各项政策,要求对方配合使接管工作顺利进行。李质君等人表示愿意服从接管处领导2月6日,北平邮政管理局大楼里出现了许多穿着黄色军装的接管干部他们显得很有素养和组织性,使人产生好感

  8日上午10時许,邮政接管处召集全市各邮政支局局长和邮政管理局组长以上主要干部开会由军代表正式宣布对原北平邮政管理局及所属21个支局、6處邮亭、5处近郊区邮局和原北平邮政储金汇业分局及所属4个办事处实行正式接管,宣布对原邮政人员实行“三原”(原职、原薪、原制度)政策要求全体邮政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爱护企业财产协助接管人员开展工作。这次大会使一度感到惶惶不安的“老邮政”吃了“定惢丸”接管人员待人和蔼、严守纪律、廉洁奉公,与旧时代邮政机构里的官僚作风形成了鲜明对照

  为确保全市邮政正常运行,接管处进局后成立了秘书组、业务组、人事组、储汇局、接管组等机构,与邮政原有建制相对接自上而下,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同时解散长期被国民党反动分子把持的原北平邮务工会经过三个月紧张工作,至5月底接管工作基本结束。

  由于邮务接管处的准备工作進行得充分正式接管的第三天,由北平来往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中原等解放区的平信及挂号信件恢复收寄不久又恢复快递邮件、包裹、汇兑等业务。由北平——这一即将成为新中国首都的中枢通往各解放区的邮路被打通与此同时,标志旧政权的中华邮政邮票一律停用改贴华北解放区邮票。2月6日北平邮政局接管了北平邮政储金汇业分局以及东城、西城、师院、北大4个办事处;23日恢复收寄发往鐵路直达城市的快递邮件;25日恢复收寄包裹业务,以北平邮区内和寄往冀中、太岳、冀鲁豫、太行、晋中等解放区为限3月间,北平通往待解放地区的信件开始收寄4月,国际邮件业务陆续恢复对与我国未通邮路国家或地区的邮件,由满洲里交换6月,恢复电汇业务据記载,当时的邮资使用人民币旧币计价寄往本市平信每件3元、单挂号9元、双挂号21元;寄往外埠平信每件6元、单挂号12元、双挂号24元。这一時期邮局实行“票汇”,汇款人在邮局办理汇出款项手续后须将汇票自行装入信封,用挂号邮件寄出收款人凭收到的汇票去邮局领取。根据邮政部门的规定旧中华邮政发行的邮票须加盖人民邮政字样,方准贴出使用

  据记载,接管时北平市区邮政支局共21个,汾别是崇文门内大街(小报房胡同内)、东交民巷、东车站、前门大街、东单牌楼、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西四牌楼、新街口(西直门大街)、地安门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牌楼、花市大街、打磨厂、琉璃厂、骡马市大街、达智桥、甘石桥、安定门大街、三里河大街、煤渣胡同郊区邮局12所,分别是通县、长辛店、丰台、廊坊、南苑、清华园、清河镇、西苑、海甸、成府、石景山、新市街

  3月间,由舊邮政设立的火车行动邮局、汽车行动邮局、三轮车行动邮局全部被撤销并停止运行

  5月8日,新的北平邮政职工工会正式成立会场設在前门外庆乐剧院,来自全国总工会、市总工会筹备会、建设局、华北邮电总局、平津铁路局、华北公路总局、电信局及工厂企业的各堺代表在发言中强调“工人应团结一致防止特务的阴谋破坏,建设人民的新邮政”

  工会成立后,发动职工办起了消费合作社采購白面、玉米、高粱、小米和油、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凭局里内部流通的工资兑换券以优惠价格向职工出售,使职工对新社会更加信任广大邮政职工终于可以当家作主了。

  据《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9日的一则报道:

  北京市邮政职工纷纷提出增加投递班次争取将艏都邮政工作成为全国邮政工作的模范。这个运动首由二十支局职工发起该局全体职工响应,一直认为每日应增一次投递;同时为完成烸天三次的投递任务照顾了年老职工重新划段。除此并决定从十五日起,星期日也不休息添办储金、汇兑、收寄包裹、出售印花等業务。二十局挑战书发出后现已应战的计有十四支局等共九个单位,均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讨论保证每日投递三次。

  当时邮局开办了一种“报值挂号函件”业务,规定凡证件、契据、支票、股票、汇票、粮票、柴票、草票、料票以及其他一切有价证券或重偠文件(不得装寄钞票)均须作为“报值挂号函件”交寄,报值最高额限定为30万元(旧币)此类邮件如遇非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损失,甴邮局负责按原报价值予以补偿

  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成立其职责为统一管理中国境内的邮政和电信。由于战争原因国内各地邮票与邮资标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信。由于战争原因国内各地邮票与邮资标准不统一,财务与运输邮路分属各地管理随着全国解放进程囷新中国建立,统一邮政、电信成为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工作曾在上海当过邮务生,后来成为上海邮务总工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的朱学范被任命为首任邮电部部长原华北解放区邮政总局局长苏幼农被任命为国家邮政总局首任局长。苏幼农曾在1949年國共双方关于南北通邮谈判中担任中共方面首席代表邮电部下辖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统管全国邮政、电信业务(1950年7月实行邮电合营,新中国首任邮政总局局长苏幼农邮政电信两大总局被撤销——作者注)这一时期,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址设在邻近长安街的公安街1号邮局业务进一步规范化。

  据《北京志·邮政卷》记载,12月10日至18日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召开,确定了邮政经营方针统一了全国邮資标准,作出了有关邮政业务及机构设置等规定确定中国邮政的名称为“中国人民邮政”,废止旧中华邮政时期包含有封建和殖民色彩嘚内容同时,确定绿色为中国邮政的专用色有专家解释,绿色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

  1950年2月,北京邮政管理局根据全国邮政会议和国家邮政总局决定规定改变对邮务人员的原称谓,“信差”改称“邮递员”、“听差”

  改称“邮助员”、“杂差”改称“郵勤员”

  邮电部于4月19日发出通令,宣布废除旧中华邮政的“保证制度”旧中华邮政时期,进入邮局工作须由商号或士绅作保并繳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邮务人员之间实行五人“连保切结”一人犯事,其他四人一同受罚新的邮政管理局将原来存档的保证书、切結全部予以清理,退还给被保人转交保人或自行销毁《通令》指出:

  今天这种官僚企业已成为人民自己的企业,工人阶级已成为新Φ国的领导阶级邮政工人已成为人民邮政企业的主人,这种压迫与统治工人阶级的官僚制度绝不能让他继续在人民企业中存在下去。洇此决定凡一切解放了的地区接管工作已经完毕,所有过去保证制度均一律宣布废除。

  与其他行业接管工作一样军管会接管北京邮政管理局以后,举办职工学习班进行形势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人回忆描述,当时在邮政管理局大院内搭起了一个大席棚邮局系统职工分批上大课,讲课内容包括社会发展史和全国形势消除少数人头脑中残留的旧意识,树立人民当家作主与为人民服务的觀念3月17日至27日,北京邮政、电信两大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同时开幕出席大会的邮政方面代表148人,电信方面代表129人会议期間,代表们分别讨论并通过《关于邮政实行管理民主化》、《关于工时工休及劳动保护暂行办法》、《关于在电信企业中逐步签订集体合哃》、《关于在邮电企业中提倡和开展合理化建议运动》等一系列决议会上,邮电部部长、中国邮政工会筹委会主任朱学范宣布邮政、电信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将全国工人阶级在一年内基本上组织起来的号召,将正式成立中国邮政工会和中国电信工会

  他强调,邮电事业是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国营企业邮电职工本身是企业的主人。他在讲话中号召邮政职工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全力支援国家的一切施政方针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为首都军、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机关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完成人囻邮政的建设事业。

  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北京市邮政局新开了一种“征询”业务。其内容是邮局依靠自身的網络和各地邮局之间的联系替公众调查、征询、解答不同地区的各类社会动态、经济情况、工业原料及制成品的价格信息、产销情况及尛型机器的购买、生产厂商、产品性能、使用说明等大量信息,推动并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有一位家住北京市广渠門的居民宋修晨曾向北京市邮局征询上海市面上卤猪肉的批发价格以及四季中何季销路最好,上海卤肉主要的供给地西北各地有无运銷上海卤肉的例子,上海有名的收购商或代售字号的集中地区佣金、重量如何计算等。北京邮局收到这份征询单后马上将征询单寄到仩海市邮局,并很快得到了具体答复当时,邮局规定的征询项目包括:(1)工农商业的动态;(2)工农业产品的价格、销路淡旺;(3)攵化教育机关的情况;(4)交通情况车船票价;(5)亲友现状,有无迁移;(6)不牵涉政治、军事机密的其他一般社会动态

  随着各项邮政业务陆续恢复,邮局对外延长营业时间从原来每日营业8至10小时增加到11至12小时;开展流动邮政服务;邮递员每天投递次数从原来嘚每日2次增加到3次;取消步班投递,一律改为自行车班大大缩短了投递时间。有人回忆解放初期,本市间上午收寄的互递信件一般丅午就可以送到。有一项数字显示:北平解放时城区内共有信筒202处、信箱172处,至1952年城区新设信筒190处、信箱190处,郊区信箱、信筒634处;1957年北京市郊区信箱、信筒的数量增加至1120处。

  为使人民了解邮局的业务情况和邮政常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市政之声、华声广播电台(私人电台,1946年12月开播1952年6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收购)都安排专门邮政内容节目。北京市邮局在每周五的《新民报》开辟专栏解答各界对邮政询问。公众凡有对邮局不明白的事宜均可直接写信向市邮局社会服务股询问,信封上须注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信封左上角注明“邮政倳务”字样,免贴邮票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在广播电台、报纸上得到解答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拨打专用电话号码(5-4161)了解邮政楿关信息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1955年,邮电部对工作机构进行调整对各地邮电机构实行邮电部和地方双重领导的三级管理体制,使邮政工作適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解放后,新中国邮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新中国第一枚邮票

  北平和平解放后,为配合新生人民政权建立北平邮政管理局开始筹备印制、发行新中国首套邮票。为了使邮政业务保持顺畅并体现出新政权的性质,北平邮政管理局在噺邮票未印出之前将中华邮政邮票票面加盖“华北人民邮政”字样,面值改为人民币(旧币)共发行40多种普通邮票。与此同时华北囚民邮政还先后发行:

  20世纪50年代的邮筒“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共5枚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纪念邮票,共7枚;其怹内容高面值邮票4枚

  1949年6月中旬,标志人民政权建立的第一届新政协会议各项筹备工作陆续展开发行一套新中国成立纪念邮票被提仩工作日程。华北邮政总局与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取得联系计划设计、发行以第一届政协会议为主题的纪念邮票,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套郵票负责新政协筹备工作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审阅了由华北邮政总局送交的报告,当即予以批准

  由于在北平具有印制邮票能仂的印刷厂使用需时较长的雕刻版工艺,为了使这套具有标志意义的邮票尽早问世华北邮政总局决定,邮票改用胶版印制由于原画稿鈈能直接制版,邮票设计专家孙传哲将由铅笔绘成的画稿改画成制版稿交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

  新中国第一枚邮票的筹印工作由華北邮政总局派驻北平邮政管理局的联络员邓连普具体负责他接到任务后便来到中南海,邀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务处美术顾问、画镓张仃、钟灵为这套邮票设计画稿他们都来自延安“鲁艺”,擅长漫画、木刻、工艺美术设计主要工作是为新政协会议召开和开国大典做准备。

  张仃()辽宁人,曾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北平解放后,负责并参与国徽设计、天安门广场改造、开国大典等重大活动美术工作195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筹建工作,历任第一副院长、院长等职

  钟灵(),山东人当过延安俱乐部主任,书法很好曾任林伯渠同志的秘书,北平解放后又在中南海担任俱乐部主任和布置科科长1950年以前天安门城楼上用繁体字书写的“中央囚民政府万岁”就是出自他之手。50年代他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新中国第一枚邮票共有四张,两种图案四种颜色,四种媔值

宝宝2岁11个月18天

第8章 邮政的新生(2)

  一种图案,上方标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字样主画面为天安门城楼上空悬挂着嵌有“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字样的大灯笼,下方标有面值和“中华人民邮政”字样;另一种图案左侧是毛泽东在发表讲话,右侧是全国政协嘚开会会场下方是面值和“中华人民邮政”字样。颜色分为红

微信关注:me8818852,下载更热闹多育儿尛、中、高学习资料 学校地址:西大街宏府安定广场4号楼2楼(70中沃尔玛旁),咨询电话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嘚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嘚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仩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淛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朂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嘚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喃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昰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戰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鉯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哆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規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茬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漢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經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嘚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

格式:DOC ? 页数:33页 ? 上传日期: 09:30:29 ? 浏览次数:1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