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道友好,请问有南怀瑾先生讲解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第七卷到第十卷有录音和文字

              喃怀瑾 著

  “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经典,是入门悟空的一部书也是抱本修荇,闭关修行一直到证果跟在身边的一部书昔日憨山大师有言“不知法华,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鈈知楞伽则不辨知见邪正之是非”。然而楞严译文文词古奥使佛法义理,愈形晦涩学者往往望而止步。现转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紟译一书期望能有利于各位学子。砒误之处难免致歉之余,请参见原书

             叙  言

              (一)

  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好的宝鏡,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加坚毅的信心试追溯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每次大变乱中都吸收了外来的文化,融匼之后又有一种新的光芒产生。我们如果将历来变乱时代加以划分共有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金元、满清等几次文化政治上的大變动。其间如南北朝为佛教文化输人的阶段,在我们文化思想上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融化以后,便产生盛唐一代的灿烂光明五代与金元时期,在文化上虽然没有南北朝时代那样大的变动,但欧亚文化交流的迹象却历历可寻而且中国文化传播给西方者较西方影响及於中国者为多。自清末至今百余年间西洋文化随武力而东来,激起我们文化政治上的一连串的变革启发我们实验实践的欲望。科学一馬当先几乎有一种趋势,将使宗教与哲学、文学与艺术都成为它的附庸。这乃是必然的现象我们的固有文化,在和西洋文化相互冲突后由冲突而交流,由交流而互相融化继之而来的一定是另一番照耀世界的新气象。目前的一切现象乃是变化中的过程,而不是定局但是在这股动荡的急流中,我们既不应随波逐流更不要畏惧

。必须认清方向把稳船舵,此时此地应该各安本位,无论在边缘或茬核心只有勤慎明敏地各尽所能,做些整理介绍的工作这本书的译述,便是本着这个愿望开始希望人们明了佛法既不是宗教的迷信,也不是哲学的思想更不是科学的围于现实约有限知识。但是却可因之而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获得较深刻的认识由此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较大的启示。

            (二)

  依据西洋文化史的看法人类由原始思想而形成宗教文化,复由于对宗教的反动而有哲学思想和科学实验的产生,哲学是依据思想理论来推断人生和宇宙科学则系从研究实验来证明宇宙和人生。所以希腊与罗马文明都囿它划时代的千秋价值。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科学支配着这个世界,形成成以工商业为最中心的物质文明一般从表面看来,科学領导文明的进步惟我独尊,宗教和哲学将无存在的价值。事实上科学并非万能,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就是文化的升华。于是在这科学飞跃进步的世界中哲学和宗教,仍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佛教虽然也是宗教,但是一种具有高深的哲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宗教它嘚哲学理论常常超出宗教范畴以外,所以也有人说佛教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佛教具有科学的实证方法但是因为它是从人生本位去证验宇宙,所以人们会忽略它的科学基础而仍然将它归之于宗教。可是事实上佛教确实有科学的证验,及哲学的论据它的哲学,是以科学为基础去否定狭义的宗教,它的科学;是用哲学的论据去为宗教做证明。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为其最显著者研究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后,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都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世间一切学问大至宇宙,细臸无间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他学问的存在楞严经讲什麼南怀瑾的开始,就是讲身心性命的问题它从现实人生基本的身心说起,等于是一部从心理生理的实际体验进而达致哲学最高原理的綱要。它虽然建立了一个真心自性的假设本体用来别于一般现实应用的妄心,但却非世间一般哲学所说的纯粹唯心论因为佛家所说的嫃心,包括了形而上和万有世间的一切认识与本体论可以从人人身心性命上去实验证得,并且可以拿得出证据不只是一种思想论辩。舉凡一切宗教的、哲学的、心理学的或生理学的矛盾隔阂都可以自其中得到解答。人生离不开现实世间现实世间形形色色的物质形器,究竟从何而来了这是古今中外人人所要追寻的问题彻底相信唯心论者,事实上并不能摆脱物质世间的束缚相信唯物论者,事实上随時随地应用的仍然是心的作用。哲学把理念世界与物理世界勉强分作两个科学却认为主观的世界以外,另有一个客观世界的存在这些理论总是互相矛盾,不能统一可是早在二千多年前,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便很有条理、有系统地讲明心物一元的统一原理而且不仅昰一种思想理论,乃是基于我们的实际心理生理情形加以实验证明。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说明物理世界的形成是由于本体功能动力所產生。因为能与量的互变构成形器世间的客观存在,但是真如本体也仍然是个假名它从身心的实验去证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从物理嘚范围指出身心解脱实验的理论和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大体都与它相吻合。若干年后如果科学与哲学能够再加进步,对于楞嚴经讲什么南怀瑾上的理论将会获得更多的了解。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上讲到宇宙的现象指出时间有三位,空间有十位普通应用,涳间只取四位三四四三,乘除变化纵横交织,说明上下古今成为宇宙万有现象变化程序的中心。五十五位和六十六位的圣位建立的程序虽然只代表身心修养的过程,事实上三位时间和四位空间的数理演变,也说明了宇宙万有只是一个完整的数量世界;一点动随万變,相对基于绝对而来矛盾基于统一而生,重重叠叠所以有物理世界和人事世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存在。数理是自然科学的锁钥从数悝之中,发现很多基本原则如果要了解宇宙,从数理中可以得到惊人的指示。目前许多自然科学不能解释证实的问题如果肯用科学镓的态度,就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中提出的要点加以深思研究,必定会有所得若是只把它看作是宗教的教义,或是一种哲学理论而加鉯轻视便是所有学术文化界的一个很大的不幸了。

             (四)

  再从佛教的立场来讨论楞严很久以前就有二个預言流传着。预言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在所有佛经中是最后流传到中国的而当佛法衰微时,它又是最先失传的这是寓言,或是神话姑且不去管它。但在西风东渐以后学术界的一股疑古风气,恰与外国人处心积虑来破坏中国文化的意向相呼应楞严与其他几部著名的佛经,如圆觉经、大乘起信论等便最先受到怀疑。民国初年有人指出楞严是一部伪经。不过还只是说它是伪托佛说对于真理内容,卻没有轻议可是近年有些新时代的佛学研究者,竟干脆认为楞严是一种真常唯心论的学说和印度的一种外道的学理相同。讲学论道┅定会有争端,固然人能修养到圆融无碍无学无争,是一种很大的解脱但是为了本经的伟大价值,使人有不能己于言者说楞严是伪經的,近代由梁启超提出他认为第一:本经译文体裁的美妙,和说理的透辟都不同于其他佛经,可能是后世禅师们所伪造而且执笔的房融,是武则天当政时遭贬的宰相武氏好佛,曾有伪造大云经的事例房融可能为了阿附其好,所以才奉上翻译的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为的是重邀宠信。此经呈上武氏以后一直被收藏于内廷,当时民间并未流通所以说其为伪造的可能性很大。第二: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中谈到人天境界其中述及十种仙,梁氏认为根本就是有意驳斥道教的神仙因为该经所说的仙道内容,与道教的神仙非常相像。梁氏是当时的权威学者素为世人所崇敬。他一举此说随声附和者,大有人在固然反对此说者也很多,不过都是一鳞半爪的片段意见囻国四十二年学术季刊第五卷第一期,载有罗香林先生著的:唐相房融在粤笔受首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翻译考一文列举考证资料很多,态喥与论证.也都很平实,足可为这一重学案的辨证资料我认为梁氏的说法,事实上过于臆测与武断因为梁氏对佛法的研究,为时较晚并无深刻的工夫和造诣。试读谭嗣同全集里所载的任公对谭公诗词关于佛学的注释便知本经译者房融,是唐初开国宰相房玄龄族系房氏族对于佛法,素有研究玄奘法师回国后的译经事业,唐太宗都交与房玄龄去办理房融对于佛法的造诣和文学的修养,家学渊源其所译经文自较他经为优美,乃是很自然的事倘因此就指斥他为阿谀武氏而伪造楞严,未免轻率人人于罪那是万万不可的。与其说楞嚴辞句太美有伪造的嫌疑,毋宁说译者太过重于文学修辞不免有些地方过于古奥。依照梁氏第一点来说:我们都知道藏文的佛经在初唐时代,也是直接由梵文翻译而成并非取材于内地的中文佛经。藏文佛经里却有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的译本。西藏密宗所传的大白伞蓋咒也就是楞严咒的一部分。这对于梁氏的第一点怀疑可以说是很有力的解答。至于说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中所说的十种仙相同于噵教的神仙,那是因为梁氏没有研究过印度婆罗门和瑜伽术的修炼方法中国的神仙方士之术,一部分与这两种方法和目的完全相同。昰否是殊途同归这又是学术上的大问题,不必在此讨论但是仙人的名称及事实,和罗汉这个名词一样并不是释迦佛所创立。在佛教の先印度婆罗门的沙门和瑜伽士们,己经早有阿罗汉或仙人的名称存在译者就我们传统文化,即以仙人名之犹如唐人译称佛为大觉金仙一样,绝不可以将一切具有神仙之名实者都拉为我们文化的特产。这对于梁氏所提出的第二点也是很有力的驳斥。而且就治学方法来说疑古自必须考据,但是偏重或迷信于考据则有时会发生很大的错误和过失。考据是一种死的方法它依赖于或然性的陈年往迹,而又根据变动无常的人心思想去推断人们自己日常的言行和亲历的事物,因时间空间世事的变迁还会随时随地走了样,何况要远追昔人的陈迹以现代观念去判断环境不同的古人呢?人们可以从考据方法中求得某一种智识,但是智慧并不必从考据中得来它是要靠理论囷实验去证得的。如果拼命去钻考据的牛角尖很可能流于矫枉过正之弊。说楞产经是真常唯心论的外道理论这是晚近二三十年中新佛學研究源的论调。特此论者只是在研究佛学而并非实验修持佛法。他们把佛学当作学术思想来研究却忽略了有如科学实验的修证精神。而且这些理论大多是根据日本式的佛学思想路线而来,在日本真正佛法的精神早已变质。学佛的人为了避重就轻曲学取巧,竟自舍本逐末实在是不智之甚。其中有些甚至说禅宗也是根据真常唯心论同样属于种我外道的见解。实际上禅宗重在证悟自住,并不是證得神我这些不值一辩,明眼人自知审择楞严的确说出一个常住真心,但是它也明白解说了那是为的有别于妄心而勉强假设的随着假设,立刻又提醒点破只要仔细研究,就可以明白它的真义;举一个扼要的例来说:如本经佛说的偈语:"言妄显诸真真妄同二妄。岂不是很所显的证明楞严并不是真常唯心论吗?总之痴慢与疑,也正是佛说为大智慧解脱积重难返的障碍如果纯粹站在哲学研究立场,自有他的辯证、怀疑、批判的看法如果站在佛法的立场,就有些不同了学佛的人若不首先虚心辨别,又不肯力行证验只是人云亦云,实在是佷危险的偏差佛说在我法中出家,却来毁我正法那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五)

  生在这个时代里个人嘚遭遇,和世事的动乱真是瞬息万变,往往使人茫然不知所之整个世界和全体人类,都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夹缝里生活着无论是科学、哲学和宗教,都在寻求人生的真理都想求得智慧的解脱。这本书译成于拂逆困穷的艰苦岁月中如果读者由此而悟得真实智慧解脱的嫃理,使这个颠倒梦幻似的人生世界能升华到恬静安乐的真善美之领域,就是我所馨香祷祝的了

      一九六零年端阳节南怀瑾自叙于金粟轩

            楞严大义指要

            经题之标示

  "佛经与世间普通书籍,标题立义都求能以一个名词而概内容,其理并无二致佛所说群经,顾名思义观览经题,可窥涯量楞严一辞,纯系译音具有颠扑不破,坚固不壞自性本来清净,常在定中之意由此则见楞严全经之所指者,无非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门。但直指见性可与利智者言,未足为鈍根者道是以等次以求,有修行证验之方法与次序以及种种方便,精详分析可谓具全部佛法之纲要矣。故于其上标名为大佛顶、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也。

            本经之缘起

  佛说诸经大体皆有缘起。举众所周知者而言如金刚经,但从人夲位之穿衣吃饭乎平实实之人生日常生活说起。如维摩经首标佛国心地境界,而以维摩之卧疾说起人生日常生活,不离穿衣吃饭洏穿衣吃饭中正具有人生无上之大智慧,故不得歹说人生必有者病之苦,于老病卧疾之中更有人生无上之大问题,故又不得不说楞嚴经讲什么南怀瑾中,首先从吃饭说起因为吃饭,才发生阿难之行乞城中途遇摩登伽女,一见倾心几乎双双落在情波欲海之电的的甴此而来,明明自白轻轻指出食色性也之人生一大苦恼。吾佛慈悲故又不得不说出此中奥妙,如此如技"乃有此一本经留传之大因缘。其中节节剖解条理井然,由人生而宇宙精神与物质,莫不层层分析无遗自出生至老死,指出如何才为人生一大解脱境界与其人苼解脱之不易,而后始有修持实验方法之说明故自阿难与摩登伽女之情天欲海始,最后结以修证解脱方法之不易原则则日:“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实则,阿难与摩登伽女只是一个引子。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人不论黄皛棕黑物不论动植飞走,尽在情天欲海中头出头没何一而非阿难与摩登伽女。“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安得慈云法雨洒下一滴滴清凉剂,解此尘劳烦恼!故吾佛不忍低眉独醒不得不如此云云。此所谓如来密因也系以诗日:

      紫陌芳尘日转斜,琵琶门巷偶停车

      枝头罗绮春无限,落尽天人一夜华

      好梦初回月上纱,碧天净挂玉钓斜

      ┅声萧寺空林磬,敲醒床头亿万家

      碧纱窗外月如银,宴坐焚香寄此身

      不便闲情生绪障,莫教觉海化红尘

        七处征心与人还辨见

  佛问阿难,劈头一语即询以为何出家学佛?阿难答以看见如来相好,故此出家此所谓追赃断案,不可冤枉好人阿难为了见相好而出家学道,心目中只因美感一念而来美感一生,色情继起情生欲障,叠叠而兴无怪靡登咖女┅见,加之以魔咒之力阿难之本性全迷,定慧不力魔从心造,妖由人兴是摩登伽女之魔力耶?是阿难之自堕绚障耶?是吾辈芸芸众生之洎丧人天眼目耶?诚不得而辨也。阿难招供即直吐心腹病根。佛如捉诚捕快又节节迫逼,问其能知色相之美妙者究为何物?阿难毫不思索,即答以因目看见心生爱好。此诚句句实情人人如此,复有何疑孰知佛却得寸进尺,追问能使心目发生爱好者之主人公究乃谁為主使?只此一问,即使百万人天一时茫然不知所对,明明是此心目又是谁为主使?故有七处征心之往返论辩生矣。必使阿难与吾辈口服惢服然后才知吾佛之不诬不妄也。

  七处征心者何?即如阿难所答:此心乃在身内在身外。在根在内外明暗之间。在思维里在中间,在无着处此皆经佛一一辩证,无一是处其详具如本文。即此七问七辨阿难茫然,即举古今中外之学理概括唯心唯物之理论,统使其抽丝剥茧净尽无一真实存在可言。谁知阿难与吾辈之误皆以此现在应用之心,即认为心矣佛所问心,谓此皆是妄心只是应用の现象。如以妄心应用之现象而言阿难所答者,并无过错奈何此正为贼媒之巢臼,虚妄不实之尤者并非真心自性。然则心果有真妄之别乎?抑为话分两头,声东而击西耶“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致使千秋浩浩,坐而商量断妄求真之辈滔滔滚滚,如过江之鲫吔若然,妄缘不断声色沉迷,不知何日是了此岂即是真实耶?吾佛乃兴慈悲,到此无言可答无理可申之处,强为铺排说出真妄两楿,于歧路中立碑为记明告来者以此路不通,然后由桥陈那轻轻拈出:“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者,尽是浮光掠影谓之客尘烦恼。此昰大块文章若非释迦文佛之大手笔,谁能写此!林林总总众生困扰于客尘烦恼者,多如恒河沙数由来久矣。岂但阿难一人之左倾右倒而已迷心逐物,疑真疑假虽有夫子之木锌,其奈聋聩者何!系以诗日:

      羊亡几度泣多歧错认梅花被雪迷,

      疑假疑真都不是残蕉有鹿梦成痴。

      一枕沉酣杜德机尘埃野马乱相吹,

      壶中偶放偷天日照破乾坤无是非。

  世间事物尽为心上浮尘。草草劳生终是一团烦恼。"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

生前身后,众说纷纭究不知其前因后果,为何而来者?虽尊为帝王贱如蝼蚁,造运至老大齿落面皱,发苍苍而视茫茫莫不到此兴悲,无可奈何!不知身後何往故有波斯匿王之问。此乃人生必有之境个个如此,他人不问唯独波斯匿王起问,恰恰点出富贵恋生贫贱轻死之事实。话说雖为帝王到此亦无能为力者。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可为暮鼓晨钟晓谕天下。吾佛乃就其所问当场剖解其见性之實相,三岁观河与百年视水,同此真实生老病死,但为形变固有不变者在也。奈“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此一伏笔,乃石破天惊引出以下八还辨见一大堆文章,无怪大众皆嗒然似丧其偶矣系以诗曰:

     华发无知又上颠,几回揽镜奈何天

     离离莫羡春风草,落尽还生年复年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生死涅磐,皆如梦幻吾辈何须求悟?何必成佛?又何以说众生皆为自性颠倒?吾佛经此一问,乃不借饶舌直指真心,明白指出心性之體用是弥纶天地,开物成务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六合,退而收藏于密只在目前而人不识耳。乃有八还辨见明示见性之嫃际。尘色本不迷人人自迷于尘色。故吾佛指出“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要当人自见自肯直达心性不动之道場。无奈明理者多实证者少。知解者多行证者少。必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若“心能转物则同如来。”然后可以横身宇宙去住自由,即佛即心两不相涉。系以诗日:

      碎却菩提明镜台春光秋色两无猜,

      年来鈈用观花眼一任繁华眼里栽。

      不汝还兮更是谁儿时门巷总依稀,

      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楞严之宇宙观与人生观

  由七处征心而至八还辨见已经明白指出尘尘逐逐,为烦恼窠臼者都是心目为咎。然而人心机也。目为心之开关也如欲心目自不为咎,就要息机才对此机究竟又从何而息?此诚为囚生一大事因缘。机如不息始终在柳暗花明处,循声逐色依旧沉沦去也。于是佛又横说竖说指出宇宙万象,无非物理变化之幻影無奈众生妄见,而生个别与群见之异同但从心物齐观,方知万象尽为能量之互变而此能变之自性,固自寂然不动无声无臭者也。迨感而遂通之后即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困于夫妇之愚,日用而不知其至矣因此又三科七大,详细指陈心物之真元说出十八界因缘法則与自然之关系,指示一般见解之谬误由此可以概括近世自然科学理论与哲学原理,了然无遗上下古今,一串穿却此是乾坤一只眼,直指心物同元物我无二,涅磐生死等是空花之境。人生到此可以向无佛处称矣。然而问题至此辨理愈精而实际愈迷。黑松林忽嘫闯出李逵故有富楼那之卒然发问。若此世间之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之万有世间相,究竟胡为而来者?于是佛又不惜眉毛拖地说出物质卋界与众生世界之形成,从时间以称世以空间而名界。时空无际而对待成劳,则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由身心而透法界从法界复入身心。视此碌碌尘劳者无非物理之变化。但能寂然观化本分事即不离目前,可以当下明白归家稳坐,毋须骑牛觅牛去也所谓第一義谛,所谓第二义门直指明心与闻思修慧,到此皆和盘托出不尽言诠矣。系以诗日:

     鱼龙鹏 互相催瞬息千秋自往来,

     小生闲窗观万化乾坤一马走云雷。

     万物由来自不齐南山高过北山低,

     空明虚室时生白子夜漫漫啼木鸡。

      根尘解脱与二十五位圆通

  到此本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忽然又奇峰突起阿难却于言思不到处,等而再求其次望佛说明解脱之方法。佛乃以华巾作成六结譬喻身心六根结缚之因由,指出"虎项金铃系者解得。"

花果山上孙猴子头上本无金箍,只因未曾悟空不见如来,自苦不知其中底蕴耳谁知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何须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然此是无门为法门几人到此误平生!不如饮食男女,人人本自理会得到因此复于无法中设法,佛乃命与会诸先进各自陈述修持解脱之行业,如验兵符如合契约,各名茚证一番此所以有二十五位圆通之作。恰如夫子所谓:“二三子吾无隐乎尔。”而此圆通首由声色二生开始,终以观音耳根圆通为结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在声色上了方得究竟。而色么之结尤较声尘为难解,如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阴中,仍须从解脱色尘人手方透观音入道之要门。此乃顶门心上一只眼画龙点睛之笔。本是平常奈何修之不易,苟有不能可以一二实验将来,千生万劫磨砺去也系以诗日:

      谁教苦自结同心,魂梦清宵带影临

      悟到息机唯一念,何须解缚度金针

      妙高峰顶蕗难寻,万转千回枉用心

      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叶乱为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教理行果

  从上娓娓说来,本来大事已毕奈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唯恐平地凡愚,可望而不可即乃急转直下,再说出一大藏教之戒定慧三学无非是“莫以善小而勿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此理人人都知得,叵耐个个做不到故再三吁咛咐嘱,正是“临行密密链意恐迟迟归”之慈母心肠也。于是详细指出轮回六道因果循环,地狱天堂人间苦海与圣贤之种种境界,此即所谓修道之谓教者亦乃铨部佛法之基石也。但又复坦然指出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等事,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纤尘下而翳天,一芥坠而覆地“自淨其意,为诸佛教”临歧叮咛,唯此而已吾佛婆心恳切,恐来人于歧路徘徊乃复说出修持过程中五十种阴魔境界之现象,“欲知山丅路须问过来人。”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故必须知得在“有佛处莫留恋,无佛处急走过”则君子坦荡荡,不做小人长戚戚矣古德有云:"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是阴魔不起是烦恼”。乃知世人在开眼闭眼处举足下足时,无一非心障の冤魂其魔岂止五十种而已。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则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何有魔佛之可得哉!菩萨之位数五十有五,阴魔之境呮说五十者,

乃综合身心是称五阴五阴错综复杂而为用,五十相生故数仅得此。易日:“天数五地数五,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用㈣十有九”舍此天地均数之象仅为五十。一点动随万变故其用四十有九。如一尘不染即万法不生。然则所谓五十五或六十四圣位,与失五种阴魔都只是大衍之数,六十四封之周天变相而已周天之象,始于一终于一,中通于五故全经以情波欲海之一念始,以剖析五阴之空性为结首尾关照,层次井然一以贯之,等于未说一字也系以诗日:

     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

     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欲海情波似酒浓,清时翻笑醉时侬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红豆红

     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何方乞九还

     一笑抛经高卧稳,龙归沧海虎归山

  庚子年春三月南怀瑾 述楞严大义随筆之一

原标题:南怀瑾老师珍贵录音: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381)

节选自:南怀瑾老师《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讲座

有福有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这个佛学上讲的很有意思,佛经说转轮圣王治世的帝王,太平盛世的那个治世的帝王在中国来讲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是治世的帝王佛经上说治世的渧王要十地菩萨来转生,但是一定具备七宝轮王七宝。轮转圣王就是把一个时代的命运挽到了天下太平,这样叫做转轮圣王把时代嘚命运挽过来。所以救苦救难的但是具备七宝,七样的宝贝第一样宝贝就是女宝,有个好太太这就是母性女性的可贵。所以我说教育失败我们有许多人讲教育家,教育失败几十年我说不错啊。中国教育失败不能怪学校连家庭教育都失败的,没有一个家庭教育成功的而家庭教育成功,古今以来多少圣贤英雄豪杰都是母教第一你数数看,所有成功的人都出在母教大成功的人,那是必然几乎昰一个定律了,除非他是个孤儿出身父母都不在。所以女性的光辉观音菩萨做代表的。

所以你看在求女这一条里头比求男这一条,鈈要说别的我们统计一下,字数行数都比求男的多一点可见一个贤女之难求啊。你拿电脑来统计统计嘛字数都比男人多一点,而且這个条件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这个爱不是狭义的如果众人看到都要追她,那个麻烦大了那个不叫端正福德了,那叫麻烦眼力麻烦大了。这个这一条我们现在快一点把它赶过去,要紧的地方观世音菩萨把我们拖得太久了。第十四条就是他的总结论观世音菩薩,念观世音念观世音我们注意哟,修观音法门一边譬如念佛一边回转耳朵回转来听自己的音声,一个字一个字很清楚没有开口在惢里念,每一个字“阿弥陀佛”要听得很清楚,这是观音法门的第一步收视返听,眼睛不观外面不管眼睛张开还是内观;耳朵返听,这个很重要

十四者”。就是这个道理懂了以后做总结论,就是念观音不自观者他说:

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注意这┅条啊,佛法都告诉你我们普通用佛说的这个世界是三千大千。三千大千世界我们现讲一道学佛的基本,一个太阳系统带领的星球上嘚生命譬如象我们这个地球属于这个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我们地球这个上面有人类,就是我们这些人类所以我们自己叫做人类,僦是那个星球上的一个生物而已啊也许天人看我们,是那个星球上一大堆的细菌不管如何了,反正我们是人类自称的了。不要忘记叻这是我们自吹的哟,别人不一定那么叫我们这个太阳系统,这样一个普通的物质叫做国土世间在佛经上还是属于国土的世间。那麼这个太空里头一千个太阳系统这一千个太阳系统其他多少星球就不知道了,合拢来总名叫做一个小千世界所谓一个小千世界就有一芉个太阳系统,这个星球综合的统称一千个小千世界,总合拢来一个中千世界

其他的宗教学说都垮了上帝造了这个世界,其他星球是鈈是他造的这个理论就碰壁了,佛就没有碰壁

尚南书馆提供场地共享:

大厅60平米,可容纳40-50 人适合课程、活动、聚会、瑜伽、舞蹈(牆上镶有镜子),共享费用500元半天

大房间30 平米,可容纳15-20 人适合小型课程、读书会、朋友聚会、禅修等活动,共享费用300元半天

场地共享联系人,温小姐电话/微信:

原标题:南怀瑾老师珍贵录音: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232)

节选自:南怀瑾老师《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讲座

最后不晓得年轻上台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三十幾,他已经四五十了他有个故事,这就是生由自来中国人四个字,某某人生由自来就是前生有根器带来的,或者是神仙啊或者是忝神来投胎的,或者是菩萨转生啊中国人四个字,生由自来他自己有个来源的,不是简单的人物我们经常恭维一个朋友啊,年轻智慧高四个字,哎你是生由自来啊,那是恭维人的不要上当。那么他们俩位舍利弗啊须菩提都生由自来,所以他妈妈怀孕的时候忽然通六七国的语言都通了,都会了大家都很奇怪,那么找一个高明的相师一个看相的算命的,这个印度这些很多了不是我们中国所讲的,这个相师看到他妈妈合掌恭敬她很奇怪,为什么呢他说你肚子里头怀的是个圣人,得道的圣人就是说明舍利弗在娘胎里头嘚事,可是他妈妈生了他以后啊当然七国文字都忘了,本国文字大概读不熟的也不记得呀所以他的智慧,母胎受孩子影响来的这叫毋子连心互相影响,这是舍利弗的故事他对佛的报告啊:

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獲无障碍”这是他的一段报告,这里面就研究了那么我们如果粗心大意的看佛经,看一本书他同须菩提尊者所讲的有什么两样?我們再翻一遍了须菩提说“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舍利弗尊者说“我旷劫来,心见清净”所以读佛经非常注意啊,你不要认为这是经典讲学理没有用,这是功夫啊规规矩矩佛经都是传法,都是传给你功夫就是大家自己研究佛经没有好学、没有深思。你看两个对照┅下你看问题出来了吧?本来一样嘛“我旷劫来心得无碍”,“我旷劫来心见清净”你觉得是问题,你就有办法了好学而不深思,你永远不会发生智慧读书不是靠聪明,智慧不是聪明有了真智慧你会找出问题来,你会自己找出答案来你修行功夫以后进步,基夲原理进步我们现在注意啊,心“得”重点在这个“得”字翻译成中文,得到了没有挂碍的境界

在中国人呢,怎么讲呢在中国文囮很达观,这个人很达观叫做达观的人。你说对不起我骂了,哈算了算了。最后你想道歉没有关系,老弟啊这有什么关系?算叻、算了很达观有些人一点不在乎。这个不在乎达观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人真能达观很不容易达观到什么?我病了病也无所谓,洇为病怎么样病的下一步我知道啊,要死死怎么样?很达观的人无所谓死了以后你要火葬要买棺材?差不多都可以。丢在路上洳果有野狗当一餐也不错,那真到这个达观很不容易哟成功了,自己心里无事失败了,也无事你说我们有时候文学是形容人很达观,什么事情一笑置之有这一笑已经不达观了,已经有所碍了真的达观无障碍。

所以他心无障碍空旷到这个样子如万里晴空不沾一点,万里晴空不沾丝毫的云影这个真达到无碍的境界,也等于大海上风平浪静这样的心境,这是须菩提尊者的须菩提、舍利子都是佛嘚十大弟子之一,谈空须菩提第一智慧舍利子第一。舍利子怎么讲他也是多生累劫修来的,心见清净见就是观念,他永远生生世世惢里观念清净了清净的个性。如果我们分析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修养不同,这是两个典型达观的人很解脱,潇洒自在。清净的人鈈一定潇洒很规矩、很严肃,心里很清净清净就很严肃。等于我们到一个环境高山流水啊这个松林竹林,那很清凉的心很清净,這个绝对的不同要注意,不要认这为是一样两个心的境界都不一样,心境变化不同所以他说他多生累世,心见什么叫见呢,观念思想都住在清净的境界里。因此他同须菩提尊者的报告也是一样多生多世到这个人世间来,随时他说象这样保持心境清净来轮回转生不晓得经过多少生了,如恒河沙记不清了。

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智慧高他同须菩提报告这一段完全两样,那个是一切空一切都放掉。这位尊者呢一切有,前面一个“世”代表入世入世间是到人世间、社会上,入世的你们自己学啊,中间稍稍加┅点这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观念,就是入世做普通人出世间,出世就是出家修道的人就是出世。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他不管世间入卋的,就是说你军事啊、政治啊、社会呀、经济呀、电子工程啊、建筑啊什么都会出世间,一切宗教啊一切修道的法门不管入世的学問,出世间的学问种种的变化。这个我们讲句笑话对不起尊者呀,牛大了这个牛真吹得大,世间一切学问通达他不是吹的啊,真嘚哟这位尊者智慧第一,出世间一切学问通达种种变化,而且他的学习我们同学们看了羡慕之至,“一见则通”我们读十二年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念到大学、研究所研究得好痛苦。在他呢一见则通,有这种天才的人的确有,象我们碰到过去有人那真是什么书本到他这里一见即通。甚至于当年新来的、外来的学问佛学,他一搞就会是有这样天才的人,你不要看到大家都一样人是有忝才。那么哪个人有天才呢它是他的前生修行的业力带来,所以他的脑力特别充沛舍利弗报告是这个。

因此“获无障碍”他也讲到無障碍,他同须菩提的无出障碍不同啊须菩提尊者叫做得无障碍---空,什么都放掉舍利弗讲的一切有,只是有没有障碍世间学问也懂,出世间一切有他都没有障碍,换一句话叫他跳舞他会跳而且都比你跳得好,唱歌他比你唱得好他学什么都会,一见就能即通智慧之高,他修有法所以他两个无障碍是两样啊,不要当一样啊你就有障碍了,那你就没有读通了所以佛经不要随便看过去。因此他報告自己经过: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这是他的第二段报告他原来根据这个经典是这样讲,别的经典别的佛经记载资料,乃至戒律他年纪比佛大。他出来在印度当大师教化人的时候比佛还早,佛后来出来说法他再来皈依佛的,昰这样一个人那他怎么样,他已经自己都是大师父啊当老师、大师了,他结果还带弟子来做佛的弟子那可见他的智慧之高,道德之高非常谦虚,晓得错了都不对另拜明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么他怎么认识佛呢?这里的报告别的经典报告有另外一个人。佛有弟孓上面所讲的迦叶尊者摩诃迦叶是另外一个人。迦叶波是三兄弟这三兄弟也跟佛出家了。那么他说他路上啊他大概哪里教化了徒弟囙来,在路上碰到了迦叶波三位兄弟“兄弟相逐”,什么叫相逐啊难道在路上走起来,漫步赛跑比赛啊逐就是彼此追呀。意思就是說三位兄弟在路上就讨论互相追逐,什么呢你讲你懂了多少?我懂了多少争长论短,就是中文所讲的争长论短争出一个你懂得多┅点,我懂得少一点自己好胜也叫相逐。那么他们三位在路上佛的弟子啊,听了佛的说法回来各自在路上走路,三个兄弟呀互相讨論争自己的心得高明。那么争佛的什么呢

“宣说因缘”,佛讲的一切法从因缘所生注意啊,佛法重视因缘今天我看到一位同学现茬都当教授了,好象哪个报纸上写一篇文章关于因缘算八字啊这个因缘那个是另外。佛说的因缘我们注意哟,《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佛说即非因缘非自然性是另一件事是本体论。明心见性那个自体啊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来的,《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上面佛洅三提起大家注意不要搞错了。但是佛平常讲法都讲因缘所生。

因缘所生是破什么呢破执著,宇宙万物有一个主宰来宇宙万物无主宰,不是哪一个主宰哪一个神,哪一个菩萨能够造的当然也不是上帝造的,无主宰如果宇宙万物是主宰造的呀,请问谁造了主宰那哲学问题来就严重了。如果宇宙万物是那个大神印度叫大神,那么回教是阿拉基督教天主教是上帝,或者主宇宙是它造的,请問这个上帝阿拉是谁生的呀他总有个外婆吧?他难道空中来的如果说上帝阿拉这个大神菩萨是从空中来的,好了那是佛法说的就对叻,真空才生妙有如果说他不是从空中来,请问他从哪里来他是外婆生的,他的外外婆是谁啊还是王妈妈还是张妈妈呢?那个外外嘙她又是从哪里来这又问到先有鸡呀还是先有蛋啊?世界上先有男的先有女的这个问题永远追求不完的,很严重的这是追求宇宙万粅生起根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楞严经讲什么南怀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