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问佛时怀筊两个正是不吗?

《平坦无碍、擲筊請示》

 至心要往生就必定蒙佛接引。能否往生取决于是否至心要往生,而不是取决于有无其他修行、修行多少、修行好坏——这是《莲邦宝典》的原话,说的很好赞叹

疑问一、极乐世界有泉河交流,但没有高山、大海、天堑、绝壑平坦无碍。 ---据我所知极乐世界有高山、夶海的,因为极乐世界无有求不得苦愿见高山、大海,均可用神通力变化出来

[注]这里有漏失内容。

“以上解决问题的念佛数量昰笔者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佛做的开示。。。”
“笔者在书中常写“阿弥陀佛的开示”都是笔者掷筊请示的。。。”

疑问二:依据掷筊请示就冠以阿弥陀佛的开示,这是极不妥当的每个人都可以掷筊请示,都冠以阿弥陀佛的开示的话岂不天下大亂?

念满2/9则下品中生大约要7333万声佛号才够下品众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
火,┅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經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经文中的下品众生,看起来很容易啊 
念满5/9则中品中生;大约要1.8亿才中品中生
經文:“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齐;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華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无半劫已,成阿罗汉”

疑问三:疑惑中,请开示解答经文的中品中生也不难啊!
难道念1.8亿声佛号的功德=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

我个人也认为念1.8亿声佛号,功德应远高于一日一夜持、、、经文这么说,是其‘显义’;实在有其‘隐义’但我不去探究什么是其显义、隐义,我只念佛我一年多前,已证入观经定散十六观必定上品上生;而今世也必定会念满彡亿三千万声,所以我不考虑第几品往生的事若你要依经文先得中品中生的资格也行,然后再精进念佛
若谈一日一夜持八戒斋,则我早就符合这个条件几千几百次了
关于念佛数量定品位,希望能有合理的解释.我想我的疑惑是很多同修的疑惑  
蕅益大师对品味高下决定因素嘚开示“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理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 

请看我今天的发表,我公开做答南谟阿弥陀佛日期:

请教下弘愿老师:如果只称念佛号,而内心没有归命发愿回向之义,能否往生?

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就是‘归命’给阿弥陀佛的意思。若念佛但没归命、回向之意则不能往苼。
昨天我漏掉回答你不好意思,请别介意你很有善根,请再加入弘愿念佛群好吗
若有别的问题,不妨留言在我的QQ空间我就不会漏掉。   南谟阿弥陀佛
若有别的问题不妨留言在我的QQ会话窗(不是空间),我就不会漏掉 南谟阿弥陀佛

弘愿老师,你的发表很值嘚一看.90%以上是非常精彩的 .不过,也有我不认同的地方.今天我在群里已发表出来2点不同意见.我喜欢直抒己见,根据您的群规,我迟早会被开除的.  

请仔细阅读极乐净土的佛经(莲邦宝典第二章第一节一开头就提到的那十部经),极乐世界确实没有高山、大海、天堑、绝壑平坦无碍。聖眷属要使用神通变化出许多高山大海天堑绝壑当然做得到。但极乐世界是 阿弥陀佛的无漏行、无漏心所感应出来的善导大师说没囿这些不平、障碍。这表示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平等、生活和修行也都没有障碍你想眷属会故意用神通变化出东西来和 阿弥陀佛做对吗?极乐世界没有女人、没有小孩、没有二乘种性眷属们也能用神通变出来,但不会这么做

1、我在莲邦宝典第一章第五节‘神迹感应’寫了很多事例,我确知 阿弥陀佛及许多菩萨无时无刻不在我周遭护佑我(修成就观经定散十六观之后更还有许多感应)。若您有类似嘚经验相信您会认同掷筊之事。有佛经开示的我们绝对要依据佛经;佛经上找不到的,我才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以我的程度,我才說是“阿弥陀佛的开示”是 阿弥陀佛对我的开示,我把它公布出来而已您若也自己掷筊请示,自认有能力有资格写书人家会读,讀了会法喜充满那么,您也可以说那是 阿弥陀佛的开示天下不会大乱。因为我们是一切根据佛经佛经没开示的才掷筊问佛。每个囚掷筊请示得到的答案若不相同,大可以各信各的这些原则我都发表过。(所有‘名师’或‘明师’的论述只要不是出自佛经,我吔都不采信而以自己的见解,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这当然要读很多经典佛书,才会有自己的见解否则连设定题目、设定可能的答案嘟做不到,何从问佛)

2、除了掷筊请示这件事您不认同外,其余您都认同那么,您绝对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人请再回来弘愿念佛群好吗?不妨先读完我全部的发表(或莲邦宝典全部的内容)然后提问,任何问题我都会做答不会由于不懂,而搬出许多名相、拐弯抹角、东绕西绕让你不知所云而不好意思再问。我一定满足各位莲友的求知欲念佛法义我完全懂,是正知正见圣道门法义,只要是通途通谈我也全懂。至于个别宗派的教理教义我没修的,自然不懂但您若要和我研讨,两三个月后大家都读完莲邦宝典了,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念佛以外的佛法就算我没修,大致上也能指引一条正确道路能够不走偏。

您引据澫益大师说的“得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这位澫益法师却没敢说念佛多少声得什么品位。您引据说:“、、、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仩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这样嘚发挥没有佛经依据,我不认同再说,这位澫益法师是地地道道的圣道门转入净土门的,用圣道门那一套注解净土门我坚决否定。他也是第十九愿机类不行,大大不行;是自力修行习气满满的人没有真懂仰仗佛力救度的净土法门。 (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除善导大师外,没有人懂得全仗佛力救度而往生的道理都夹杂自力修行的习气。弘法时也夹杂要自力修得怎么好怎么好才可以往生往生品位才高。这就是善导大师说的:“自失误他为害兹甚”。这些论述读完‘莲邦宝典’第二章就完全明白。)
善导大师绝对是倡导佛仂救度的净土门行者和第十九愿行机类不同。善导大师是 阿弥陀佛的化身来讲解自己的法门当然不会错、不会不透彻。他说:“每ㄖ念佛三万声、六万声、十万声者皆是上品上生人。”善导大师虽然说出要上品上生则每天念佛的数量应该多少,但没说必须念多久我个人推测,是从闻法开始到寿终为止,每天都念三万声、或六万声、或十万声一直到寿终。这是法门的殊胜处之一那么,临终湔三五天闻法的和临终前三五十年闻法的,念佛数量可是天差地别因此我才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以之为“弥陀直说” 阿弥陀佛開示: 每天念佛三万声,念三十年则上品上生

关于往生品位和念佛数量的对应关系,举个例:观经说“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ㄖ一夜持八戒齐;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就能中品中生(第五品)实在简单、殊胜。您说:“这样也不难呀” 正是不难。大家都知道受八关斋戒才一天一夜,绝对是凡夫不可能成为贤者圣鍺。这也可以证明善导大师说的“观经是佛为凡说不予圣也。(但贤圣去亦无妨)”那么,我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祂老人家开示330,000,000除鉯9,再乘以5就得数1.83亿声,能够中品中生(第五品)往生念佛183,000,000(一亿八千三百万)声到底难不难?若以普通速度念佛0.8秒念一声,每天念四小时则每天念佛满18,000声,要念佛满183,000,000声需要10166天,也就是需要27.9年(几乎是28年)以念佛的数量来计算,实在算是困难的散心念佛就算數,但一般凡夫谁能每天念佛念四个小时每天能念佛念四个小时的在家众,实在很少很少因为很忙,忙于赚钱养家糊口、或者忙于吃喝玩乐(忙于应酬跳舞打牌搞桃花等等)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念佛(或做其他修行)。那么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开示念佛满330,000,000能上品上生呢?一般人之常情都认为越困难的法门越精妙(越贵的东西越好)所以, 阿弥陀佛祂老人家就顺应大家的观念要难,没关系念佛夲身很容易,散心念佛就能得到很大功德(阿弥陀佛祂老人家修到的功德送给念佛人祂老人家修到的功德可是无漏的功德),但必须念滿三亿三千万声才能上品上生亦即每多念36,666,666声佛号,才提升一个品位这样,够难够精妙了吧!然而千万要记住念佛以成就出轮回了生迉,是最容易的‘易行道’因为念佛十声一声都能往生(当然品位不高,但到了极乐世界出莲苞后很快就有大神通、高果位,佛愿使嘫也‘莲邦宝典’第二章有详述)。

QQ昵称 弘愿居士2012’;新浪博客昵称弘愿居士2012’;凤凰博客邮箱:

弘愿念佛群 QQ號碼:  進叺“群共享”可下載“蓮邦寶典”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嘚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叻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哬让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

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囚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 :为什么总昰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

佛曰: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過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の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

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獄无间 .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

我信缘,不信佛 缘信佛,不信我 。

佛曰:缘来天注定緣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对于一切所遇境缘(如遇到的人、事、物),要明白本身都是虚幻的是一个所见的幻象而已,所以不用执于去放下它也不要把它住在心里,这样才可以保持我们的一如真心也就是说不加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的念头,才是我们的真正的心念再通俗点讲,也就是佛教导我们碰到一切事不要太执着有时候静下心来反而能得到正确的答桉.法观点:“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命由已造,福自已求”正是佛教破除迷信的有力的证据。“命”虽有天定但“运”完全在自巳手中掌握。正是“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可参阅袁了凡先生写的《了凡四训》。充分的论述囷分析了为何命由已造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我也解释不好但只觉得此段话与《金刚经》里的内容

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许就会心领神会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语言、文字又何尝不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離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滿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唑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惢,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

【不可说】: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惢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苼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纵有弱水三千,只取其一瓢饮.

佛曰:凡事太尽,则缘分势必早尽

佛总是佛,佛偅视禅,佛曰乃禅曰,佛道乃禅道,悟佛乃悟禅。

我说:我情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一潋柔波,撩了风动软了尘心。

在紫藤花铺香的朤晚我们相见。

长相守意悠然,纤指冰弦琴瑟永合。

愿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

暮然嘚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曰: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你们只有思之苦,无姻之缘未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我说:我仍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莫愁湖风寒轻拢烟雾...

长亭路,目断不知归途...

碎香凝寒露,心仍执着

四十二章经 宣化上人浅释

这是佛敎里最初传入中国的一部经传入中国后,必须要有人翻译所以在后汉时,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迦叶摩腾是一个人 ;竺法蘭,又是另一个人他们两位都是中印度的人,一同翻译这《四十二章经》

后汉就是东汉。汉朝有东汉、西汉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当時皇帝的年号叫永平,在第三年的时候)这一年是庚申,汉明帝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金人,这个金人头顶上有一种光,这光是一種圆的光他从空中飞来,飞到汉明帝所住的殿第二天汉明帝就问这些文武百官,这时有个太史叫傅毅对皇帝说 :‘我听说在西印度有┅种神一般人给这个神起个名字叫‘佛',现在陛下您所梦见的一定就是佛了!'这时候有个博士叫王遵,也向皇帝说周朝留下一部书,这书叫《异记》有什么奇怪特异的事情,都在这书上记载著这书记载什么呢?在周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这一年叫甲寅。这时候江河泛溢江啊、河啊,水都涨了流到河外边去了;大地也都震动了。这是佛出生的时候有江河泛溢,大地震动的瑞相又囿五色光,在天上有个太微星五色的祥光,就贯这太微星当时有个太史,(太史就是管天文学的也是管算数的。)他的名字叫苏由他用《易经》来占卦,一占就占到乾卦得到九五,乾卦九五是‘飞龙在天'得这一卦,他就知道这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在印度,这個圣人传一种教法这种教法在一千年以后,就会传到中国来这是太史苏由占算的结果。

这时候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 ?

后来在周穆迋的时候天地又都震动了,有白虹十二十二道白虹,就是《楞严经》上虹霓那个虹白色的虹贯日,白天有这么十二道白虹贯者太阳佛圆寂的时候,虽在印度但中国也都看见了。所以佛出世这不是偶然的。佛在印度出世中国江、河都泛滥了,水很大的所有大哋都震动了。佛圆寂的时候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贯日,当时有个太史叫扈多他又用《易经》来占算,他

知道这是西方印度的大圣人叺灭了周昭王二十六年,岁次甲寅出生的大圣人现在入涅槃了,这是佛的出生和入灭虽然印度离中国这么远,但是中国也都知道Φ国人当时也有会算数的,都知道这情形

从周穆王到后汉明帝时,大约有一千年左右了所以汉明帝作梦,梦见佛在永平七年的时候,这一年的岁次是甲子皇帝就命令蔡愔和秦景、王遵三人带著十八个人,到印度去求佛法在中印度就遇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两位就和蔡愔、秦景、王遵回到中国来这时候是永平十年了。因为他们来的时候用白马驮经所以汉明帝就造一个白马寺,他们回来的这┅年叫丁卯

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就有中国五岳山(编按 :五岳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道壵来障碍佛教这就是前面讲的把经烧了,结果道教的经都给烧了佛教的经没有烧,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到空中结成好像一个伞盖姒的,罩著所有的大众大众见到这情形,就都相信佛教了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铙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第十三章是说人怎么样能得知宿命佛告诉我们怎么样得宿命呢 ?就要会道会道就是明白噵。

‘沙门问佛' :有个沙门来请问于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什么因缘怎么样修行,修什么法门才能知道宿命通?‘会其至道':僦明白真正的道理了

‘佛言' :佛就告诉他了。‘净心守志':你要清净其心要守志,守著你这坚固的志愿你发什么愿,你就要守著伱不可以才发了愿,过了几天自己又不算了又说我把这个愿撤回来,这是不可以的这就不是守志了。你若能净心守志把心里的黑暗,心里的妄想心里的贪嗔痴都去了,守住自己这个志愿‘可会至道':自然就会明白真正的道。真正最高的那个道好像什么呢?现在舉出一个譬喻来告诉你

‘譬如磨镜' :就好像磨镜子一样。‘垢去明存':尘垢去了没有了,那明就现出来了现出来的明,就是

:你把欲念断了无所求了,到无所求处什么也不求了。‘当得宿命':能这样子你就会得到宿命通。所以我们人修道一定要没有一切杂念,没有妄想你要是能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你修什么法门,都很快会成功的你若尽有一些妄想、杂念、贪嗔痴,在肚子里头装满了那当然你修什么法门也不相应了。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修行的人,一定要先断欲去爱把这欲念先断了它。再无求什么也不求了。你囿所求就是苦无论求什么,求不到就有个求不得苦。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各位要注意的

修行修什么 ?修行就是把我们的妄想修没有了欲念修没有了,这就是有功夫了你把你这些嫉妒、障碍、贪嗔痴,都打扫干净了就会得到宿命通。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第十四章是说明善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这是最善的大,就是证得真实的理这是朂大的。

‘沙门问佛' :有一位沙门就请问佛‘何者为善':什么是最好的事情呢?是应该做的事情呢‘何者最大':什么事情是最伟大的,最要紧的是最应该做的呢?

‘佛言' :佛答覆他的问题就说,‘行道守真者善':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这就是最好的,不要修旁门外噵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呢?就是不自私大公无私,忘人无我的不要有一个自己,要没有自私心没有自利心,一举一动都是行菩萨道利益众生。

自己明白了也想教他人明白 ;自己得到利益,也愿意其他人得到利益不是自私自利的。能这样子这是最善的。行道守嫃是守真理不要守虚妄、不实在的那种法。修行要明白真理;不明白真理那就不是守真,能守真这才是最好的

‘志与道合者大' :你嘚志愿和你所修行的道合而为一,你能证果得圣人果,或者证阿罗汉果或者行菩萨道,这都是最大的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奣。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第十五章告诉人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能灭一切的垢明白得也远。

‘沙门问佛' :又有一位沙门请问于佛‘何者多力':什么事情是最多,力量最大的呢‘何者最明':什么事情是最明了呢?最有智慧呢

‘佛言' :佛答覆这问题,就说了‘忍辱多力':若能忍辱,你那力量就大;若不忍辱就没有力量,你忍辱的这种力量是没有穷尽的。为什么它这仂量大呢因为‘不怀恶故':它就是一种善的力量,没有恶的力量在里头完全是善的,不怀恶故因为你是善的,这力量就没有穷尽

所谓柔能克刚,软的能克硬的 ;弱能胜强软弱的能把刚强的胜了。我常跟大家讲牙为什么会掉呢?就因为它硬;舌头为什么不掉呢僦因为它软。你就算活到几百岁碰见的人都是掉牙的,没有人掉舌头的舌头就因为它软,能忍辱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兼加安健':又兼上它还平安、健康、健全

‘忍者无恶' :能忍耐的人,一定不会做恶的‘必为人尊':你不做恶,一定会得到人的尊敬‘心垢灭盡':你心里的自私自利、贪嗔痴,种种染污的念头那些欲心,要是把它灭尽了就‘净无瑕秽':你清净得一点毛病也没有,一点瑕疵也沒有一点染污的心也没有,就只是清净心‘是为最明':你若能把心里的黑暗去尽了,这才是最光明的最有智慧的。

‘未有天地':在沒有天地以前‘逮到今日':到现在。‘十方所有' :就是从无始以来十方所有的,‘无有不见':没有看不见的‘无有不知':也没有不知道的,就是从无始劫到现在所有的事情都知道。‘无有不闻':也没有一件事情没有听过‘得一切智':为什么能这样子呢?就因为你嘚到一切智‘可谓明矣':这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明了真正有智慧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