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组织一个听,说游戏

幼儿园音乐游戏
您的位置: →
幼儿园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我为别人服务好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尝试听音辨人。2.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1.己干餐前餐后活动中熟悉歌曲。2.资源包材料:教学CD《我为别人服务好》。3.椅子、梳子、一次性水杯若干;钢琴伴奏。活动过程1.师幼随音乐伴奏共同演唱歌曲《我为别人服务好》进入活动室。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幼儿围坐成半圆形,半圆中间放几把小椅子,旁边备有水杯、梳子等。教师说明服务项目:头发、扣纽扣、送茶水等。指定几名幼儿做被服务者,在椅子上坐好,并把纽扣解开;用手帕或面具蒙被服务者的眼晴。围坐的幼儿一起拍手反复唱歌。在歌声中,教师指令服务者,为前面坐着的幼儿服务,边服务边用他人麓听清的声音说“让我为你扣纽扣”、“请你喝杯水”、“让我为你梳头发”等。服务完成回原位。被服务者取下蒙眼手帕或面具,寻找服务者,找到后向服务者行礼道谢。找错了唱支歌或跳个舞以示感谢。游戏重新开始。规则:被服务者不许偷看服务者。3.幼儿游戏,教师注意为每位幼儿提供参与服务或被服务的游戏机会,也可让幼儿自由分组游戏。4.幼儿交流游戏感受,教师小结后结束活动。音乐游戏:谁能猜得着活动目标对游戏感兴趣,能根据自己的记忆判断玩具所在的位置。活动准备1.幼儿已熟悉歌曲。2.资源包材料教学CD《谁能猜得着》。3.塑料桶六个,不同动物玩具六个。活动过程1.幼儿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谁能猜得着》进入活动室。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教师出示动物玩具,幼儿仔细观察有几种玩具及各玩具的所在位置。记住后,教师用塑料桶将玩具一一盖好。幼儿闭上眼晴边唱歌曲,边原地旋转360○,睁开眼晴后说出桶下各自盖的是什么动物玩具,猜测正确数量最多者为胜。
规则:幼儿必须闭上眼晴旋转,站稳后再睁开眼晴。3.师幼游戏1-2遍,教师可每轮游戏时调换动物玩具的位置再继续游戏。4.幼儿自由分组游戏。5.幼儿交流游戏感受,教师小结后结束活动。音乐游戏:我们要猜一个人活动目标1.能根据歌词与同伴一起协调地进退。活动准备 2.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又好游戏。1.幼儿已会唱歌曲《我们要请一个人》。2.资源包资料:教学CD《我们要请一个人》。活动过程 3.在场地上画好两队的起始线。1.师幼复习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手拉手面对面站在起点线后。先派出两位选寻哪组先唱歌请人。两队根据歌曲内容,边唱边从起点线往前走或往后退。歌曲唱完后,甲队派一名选手与乙队被叫到名字的队员猜拳,胜者可以将对方请到自己的队伍中来。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人数多的队获胜。
规则:唱歌的一队要先商量好请谁:幼儿与同组的朋友要牵好手,节奏一致地前进或后退.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或与配教一起分别加入两队参与游戏。一轮游戏后,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游戏情况,根据幼儿的意愿和兴趣决定游戏次数。4.幼儿自评、互评游戏情况,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中国功夫活动目标1.喜欢中国功夫,体验中国功夫的雄壮有力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2.多通道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曲风,理解歌词内容,并能大胆表达。3.尝试创编简单的武术动作随乐表现,感知中国功夫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活动准备1.幼儿已了解一些有关中国功夫的知识。2.资源包材料:教学CD《中国功夫》(节选)。3.中国功夫的录像片;奥运会武术表演录像或视频;歌曲图谱(做成武林秘籍式图书):绸带人手一根。活动过程1.观看录像,感受中国功夫。(1)请幼儿观看录像,初步了解中国功夫的特点。(2)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中国功夫是什么样的?你们喜欢中国功夫吗?为什么?学中国功夫有什么用?你们最喜欢哪个招式?(3)引导幼儿交流并模仿各自学到的招式。(4)小结:中国功夫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体育运动,它能锻炼身体,还能防身自卫。中国功夫有很多种,主要是武术和气功,常见的有武术散打、太极拳、猴拳、螳螂拳、醉拳、少林拳等。有的武术要用器具武器练习,拿宝剑的叫剑术、拿刀的叫刀术、还有棍术、枪术等。现在中国功夫传到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还有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中国功夫。在2008年的奥远会上,中国功夫已经成为一个表演项目,这样,会有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功夫,了解中国。2.完整欣赏教学CD《中国功夫》,初步感受歌曲。(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听了后想到了什么?(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视情追问(如“卧似一张弓”,这句歌词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3.分段欣赏歌曲,多通道感受歌曲曲风,理解歌曲内容。(1)欣赏第一段(慢的部分),提问这一段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分别提问每句的意思(完整欣赏时说过的不重复),并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提醒幼儿要体现中国功夫的刚劲有力。再次欣赏第一段,幼儿随乐自主表现。(2)欣赏第二段(快的部分),提问:这一段跟第一段比,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歌词是第一次出现?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追问每句含义,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中国功夫的刚劲有力。再次欣赏第二段,幼儿随乐自主表现。4.再次完整欣赏歌曲,表现“中国功夫”。(1)幼儿自取绸带装扮自己,教师提示幼儿要像一个真正的武师一样。(2)随乐完整表现,请幼儿自主评价。(3)分成男女两组完整表现,进行组间互评。5.欣赏奥运会武术表演,再次感受申国功夫的魅力,结束活动。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多通道欣赏、理解、表现中国功夫;难点是尝试创编简单的武术动作随乐表现,感知中国功夫的魅力。2.活动后,将幼儿欣赏、创编、表演时的录像回放,引导幼儿欣赏自己与同伴的表演,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中国功夫的无穷魅力。将教学CD和相关VCD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继续欣赏、学习或创编武术动作。在美工区,提供纸、彩笔,供幼儿制作武功秘籍式小书等,还可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3.请家长多和孩子聊一聊关于中国功夫的话题,看一看有关中国功夫的图片或电视节目。阿里山的姑娘活动目标1.感受不同风格的民族舞的表演特色,萌发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2.把握歌曲节奏欢快、明朗的特点,愉快地随着歌曲跳跳、哼唱。活动准备 3.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尝试有表情地表演舞蹈。1.教师掌握舞蹈《阿里山的姑娘》。2.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阿里山的姑娘》;教学CD《阿里山的姑娘》。活动过程1.观察中国地图,导入活动。(1)请幼儿在地图上寻找台湾的位置。(2)引导幼儿交流对台湾的认识:中国最大的岛叫什么名字?台湾有一座美丽的山,叫什么名字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山?2.欣赏教学CD《阿里山的姑娘》,初步感受歌曲。(1)教师播放教学CD,演示教学课件《阿里山的姑娘》,引导幼儿欣赏。提问: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山?歌里是怎么赞美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的?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能学学吗?(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先按节奏用歌词梳理,再进行演唱,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3.听音乐跟节奏活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主要特点。(1)请幼儿选择节奏型表现歌曲。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节奏表演歌曲呢?让我们一起试试吧。(2)欣赏教师彝蹈表演,初步了解高山族舞蹈的特点。 提问:哪些动作很美?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跳一跳?4.学习舞蹈,尝试表现歌曲。(1)提取《阿里山的姑娘》舞蹈的基本动作,引导幼儿大胆随教师锣鼓点练习。(2)鼓励幼儿自己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5.完整表演舞蹈,进一步体验不同风格的民族舞的表演特色。(1)师幼随音乐完整、连贯地唱、跳。(2)鼓励幼儿有表情地表演舞蹈。(3)幼儿分组表演,相互评价。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学习舞蹈,把握歌曲节奏欢快、明朗的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民族舞的表演特色:难点是把握高山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有表情地完整表演。2.该活动还可以组织系列活动。如:认识台湾,介绍高山族:欣赏歌曲并配器:《阿里山的姑娘》等。3.活动后,可将教学挂图和CD投放到表演区,并提供适当道具(花环、小马甲、头纱、摇铃、串铃等……),激发幼儿自主表演。4.请家长多和孩子聊一聊关于台湾岛的话题,看一看有关台湾岛风土人情的图片或电视节目。条件允许的话,请有台湾亲友的家长或台湾客人来园进行介绍,丰富孩子对“美丽的台湾岛”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活动目标1.欣赏、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知道歌曲名称,感受歌曲性质。2.能尝试用大鼓、吊钹随乐表现歌曲宏伟澎湃的气势。3.知道国歌代表着国家和民族,在聆听国歌时有相应的动作和神态表现。活动准备1.幼儿听过抗日战争的故事,对抗日战争有所了解。2.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CD《学做解放军》。3.大鼓;吊钹。活动过程1.模仿解放军,导入活动。幼儿在《学做解放军》的音乐伴奏下,边走边模仿解放军的不同动作:敲锣、打鼓、吹喇叭、举旗、敬礼、扛枪、轰炮……音乐结束,幼儿做军人造型,教师为幼儿拍照。2.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理解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和音乐性质。(1)第一遍欣赏: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幼儿视听结合完整欣赏。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录像叫什么名字?看了有什么感受?
小结:它有个长长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爷爷创作的,原来的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很有劲、很有力度。(2)第二遍欣赏: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提问:歌曲什么地方最育劲、最有力、最有精神?(请幼儿集体唱一次)为什么要唱三个“起来”、三个“前进”?小结:人们全部起来了,力量大了,并且冒着炮火前进,把敌人全部赶跑了,所以唱了三个“起来”、三个“前进”。我们要不断努力、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才,为祖作贡献。3.演奏乐器,尝试表现歌曲。(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乐器,一件是大鼓,一件是吊钹,请小朋友为国歌配乐器伴奏,使国歌演奏起来更有力、更好听,其他小朋友做小指挥。(2)两名幼儿演奏乐器,教师和其他幼儿做指挥,随乐体验、感受歌曲的强劲、有力,提醒三个“起来”、三个“前进”要一次比一次有力。(3)交换角色,再次表现,鼓励幼儿尝试边唱边演奏。4.回顾已有经验,再次随乐表现。(1)提问:一般什么时候会奏国歌或会听到国歌?我们每个星期一升国旗、奏国歌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相互讨论后,小结:开大会时,运动员颁奖时,检阅部队时,迎接外宾时,新闻联播,看足球比赛……(2)提问:为什么要在这些重要时刻放国歌呢?幼儿讨论后播放录像,继续提问:是谁在天安门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小结:毛泽东爷爷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国旗,奏起了国歌,国歌代表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了中华民族,在重要场合都要放国歌,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3)提问:升国旗、奏国歌时解放军及其他人是怎么做的?(视情解释“军礼”和“注目礼”)那我们小朋友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怎么做呢?(4)全体幼儿跟教师一样起立看升国旗、奏国歌,行注目礼,结束活动。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知道歌曲名称,感受歌曲性质,知道国歌代表着国家和民族:难点是懂得在聆听国歌时要主动、自觉地行注目礼。2.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自己的动作和神态去感染幼儿,帮助幼儿体验国歌的情绪,使幼儿感到国歌的庄严与神圣。3.活动后,组织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提醒幼儿庄严、神圣地行注礼:户外活动中,指导幼儿进行队列练习。4.请家长在奏国歌、升国旗的场合,注意提醒孩子行注目礼。邦锦梅采宁吉莫拉活动目标1.在边唱边跳中感受藏族儿童歌曲的欢快、热烈,萌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2.能用轮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3.了解歌曲名称“邦锦梅朵宁吉莫拉”的含义和一些粗浅的藏族民俗风情。活动准备1.幼儿已了解一些藏族民俗风情,已学习两个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进退步,拾踏颤(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2.资源包材料:教学CD《邦锦梅朵宁吉莫拉》。3.收集一些关于介绍藏族的图片,根据歌词内容每句绘制一张图片。活动过程1观察图片,回顾有关的藏族民俗风情。(1)师幼以藏语互打招呼的方式练声(见附1)。(2)出示几张介绍藏族风情的图片,与幼儿共同讨论有关藏族的民族文化。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人?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藏族文化的有趣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吧!2.边听边跳,初步熟悉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学过的两个藏族舞步,鼓励幼儿用欢快的情绪随音乐舞蹈。3.欣赏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1)介绍歌曲名称“邦锦梅朵宁吉莫拉”,请幼儿完整欣赏歌曲。(2)教师边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内容,边出示根据歌词内容绘制的图片。(3)再次欣赏歌曲,请幼儿将打乱顺序韵图片按照歌曲内容排好顺序。4.学唱歌曲,尝试用轮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1)师幼合作演唱歌曲,幼儿先演唱歌曲的前半句“邦锦梅朵宁吉莫拉”,教师演唱后半句。(2)幼儿分成两组合作演唱歌曲:一部分幼儿演唱歌曲前半句,另一组幼儿演唱歌曲后半句,演唱一遍后交换。教师采用竞赛的方式,激励幼儿在分组演唱时能更加主动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3)请个别幼儿上台担任领唱歌曲前半句,其他幼儿演唱歌曲后半句。(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幼儿在演唱歌曲时能用好听、响亮的声音演唱,并带上表情。5.边唱边跳,进一步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气氛。
师幼边演唱歌曲边跳藏族舞蹈,结束活动。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理解、学唱歌曲,在边唱边跳中感受藏族儿童歌曲的欢快、热烈;难点是能用轮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2.活动中,分组比赛时,可根据幼儿坐的位置分组,也可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男孩、女孩两组。藏语中,“男孩”是“普”,“女孩”是“普莫”,“早晨好”是“休巴德勒”,“下午好”是“求珠得勒”。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根据活动时间用藏语向幼儿问好,并适时地与幼儿一起学说藏语,以提升幼儿参与活动兴趣。3.活动后,在表演区投放藏族服饰、乐器等,鼓励幼儿以多种形式演唱、表演歌曲。在美工区,指幼儿画画藏族的小朋友、画画“邦锦梅朵”。4.请家长与孩子进一步了解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拓展幼儿的认识视野。京剧脸谱活动目标1.欣赏京剧脸谱,初步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3.初步了解常见京剧脸谱的名称、特点及不同颜色的脸谱的含义。活动准备1.幼儿已知道什么是对称。2.资源包材料教学挂图《京剧脸谱》;操作卡《京剧脸谱》。3.京剧片段VCD,作画工具等。活动过程1.欣赏京剧,导入活动。(1)请幼儿观看京剧表演VCD,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演员的脸部有什么特点?(2)小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表演京剧时演员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的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2.欣赏京剧脸谱,初步了解常见京剧脸谱的名称、特点及不同颜色的脸谱的含义。(1)出示教学挂图《京剧脸谱》,提问你们看到这些脸谱有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一张,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美,很特别?这些脸谱有什么颜色?这些颜色有什么用?(2)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一般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彩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脸谱的颜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戏曲中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现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脏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等)。(3)提问: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我们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不一样?(4)教师小结:相同之处――都有眼睛、嘴巴、眉毛等,都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不同之处――颜色不一样,脸分成了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脸谱上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等都用了夸张的化帮手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其图案、花纹和颜色都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3.自取操作卡《京剧脸谱》和作画工具,创作脸谱。(1)幼儿同伴交流:我最喜欢的脸谱。(2)教师提出要求:脸型一定要画大,不然就不好在上面装饰了:五官要对称、夸张;颜色要鲜艳、分明。引导幼儿讨论画脸谱时要怎样才能让脸谱的花纹对称呢?(3)引导幼儿小结并请个别幼儿示范:将绘画纸对边折叠,折痕处为画鼻子处,以鼻子为中心,上至额头下至人中到下巴为中心线,把同样的图案分别画在中心线两侧相同的位置。(4)幼儿画自己最喜欢的脸谱,教师巡回观察,重点指导幼儿用线条、色彩和对称的方法夸张地表现脸谱特征,提醒先完成的幼儿互相欣赏,介绍自己的作品。4.展示作品,一同进行欣赏、交流相评价。(1)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活动建议和提示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1.本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自己的京剧脸谱;难点是用颜色和对称的方法表现出京剧脸谱中角色的特点。2.指导幼儿将画好的脸谱沿轮廓线剪下来,挖空脸谱的眼睛部位,固定好带子,带上脸谱进行京剧表演。3.请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欣赏平时大家喜闻乐见的京剧,带着孩子一起哼唱京剧,下载更多的京剧脸谱共同欣赏、共同制作脸谱等。说唱脸谱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产生喜爱之情。2.理解歌曲内容,感受京腔京调独特的演唱特点。3.模仿京剧唱腔,在熟悉曲目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活动准备1.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说唱脸谱》;教学CD《说唱脸谱》。活动过程 2.幼儿自制的京剧脸谱人手一个。1在京剧音乐的伴随下,模仿京剧舞步进入活动室。(1)教师你们听过京剧吗?(幼儿回答后,带幼儿唱几句,进行练声)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知道什么是国粹吗?(2)小结:国粹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深受不同时代人的喜爱。2.欣赏京剧,感受京腔京调独特的演唱特点,理解歌词内容。(1)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京剧《说唱脸谱》,请你们仔细听,京剧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2)播放教学CD《说唱脸谱》,引导幼儿说出京剧的特点。
小结:京剧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如“啊……”),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很受大家的喜爱。(3)播放教学课件《说唱脸谱》,引导幼儿说说并理解歌词内容。小结:蓝脸的窦尔顿在深夜悄悄地盗走了皇帝的御马,蓝色代表性格刚直(学学窦尔顿的表情、动作):红脸的关公在战场杀敌英勇无比,红色代表英勇,耿直(学一学);黄脸的典韦,黄脸代表勇猛(学一学):白脸的曹操很精明、也很奸诈(学一学);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学一学)。3.学唱京剧,尝试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全曲。(1)看着课件跟念儿歌,熟悉歌词,并学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2)全曲跟唱2-3次。(3)引导幼儿探索用合适的方式演唱每个乐句:“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用力,“黄脸的典韦”勇猛,“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4)分组演唱:一组扮演京剧演员演唱歌曲,一组扮演观众在每个乐句末叫“好”。教师提示幼儿叫“好”的声音要短而快,最后一个“好”可长一些。4.戴上自制脸谱面具,表演京剧。(1)全体幼儿自取面具,完整表演。教师鼓励幼儿边演唱边表演相应角色的动作。活动建议与提示 (2)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结束活动。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理解歌曲,初步学唱歌曲,难点是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全曲。2.将教学CD、脸谱面具、京剧服装、道具等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自主表演。鼓励幼儿进一步收集京剧的相关资料,再次交流、欣赏、感知、表现。3.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欣赏电视或舞台上的京剧表演,鼓励孩子模仿,向孩子介绍;看孩子表演《说唱脸谱》,给予积极的评价。音乐游戏:快乐舞龙活动目标乐。2.能配合乐曲的节奏,自由表现舞龙的不同动作及神态。活动准备即时贴、长布条、龙头、废旧的5升油桶、PVC管;舞龙音乐、舞龙的视频一段;宽敞的活动场地。活动过程1.出示师幼共同制作的龙,引导幼儿模仿并创造龙的神态。(1)引导幼儿在音乐声中,模仿龙威风凛凛的神态以及飞行时的姿势。(2)欣赏视频《舞龙》,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和进一步模仿视频中舞龙人的动作和神态。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幼儿合作舞龙,选一幼儿做龙头,其余做龙身、龙尾,音乐响起时,龙头根据音乐快慢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如音乐较抒情柔缓的时候可以做些较平缓的动作,到了音乐较热烈激昂的时候就可以做些奔跑、翻腾的动作,龙身和龙尾则跟随龙头一起做出动作,形成一条巨龙在飞舞的姿态。规则龙头必须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龙身及龙尾必须紧跟着龙头活动,注意不要脱节。3.幼儿到宽敞的室外进行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时可提问你们这组是如何进行合作的,提醒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合作游戏。4.小结游戏情况,在音乐声中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1.在游戏中体验喜庆的气氛,感受与同伴共同舞龙的快音乐游戏:鞋匠之舞活动目标1.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曲风。2.能根据音乐ABC三段的不同曲风,做相应的动作。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熟悉了音乐《鞋匠之舞》。2.资源包材料:教学CD《鞋匠之舞》。活动过程1.完整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回忆音乐ABC三段的不同曲风。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幼儿两两结伴,找空位站好,音乐晌起时,根据三段不同的音乐曲风,分别做缝线、钉钉子、旋转的动作,第二次音乐响起时,交换一个朋友再次合作进行游戏。规则:幼儿必须根据音乐的不同段落风格及时更换动作;每次音乐结束后,幼儿必须迅速找到新朋友,再次准备进行游戏。3.幼儿自由结伴,游戏3-4次。4.小结、评价游戏情况,结束游戏。音乐游戏:跳皮筋活动目标1.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感受随音乐跳皮筋的快乐。活动准备戏曲》。2.资源包材料教学CD《游戏曲》。活动过程 3.长橡皮筋若干根:户外宽敞的活动场地。 2.能跟随音乐,利用橡皮筋跳出不同的花样。 1.幼儿已经学会了跳橡皮筋的方法;并且熟悉了音乐《游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复习《游戏曲》。2.游戏:跳皮筋。(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先请四位幼儿在活动场地的四周站好,拉好橡皮筋,其他幼儿自由地站在拉好的皮筋中央,双手叉腰。第一遍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四散地做小碎步跑动,到最后1小节时,幼儿在橡皮筋旁边站好。第二遍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关游戏动作(动作说明附后)。规则:四位拉橡皮筋的幼儿必须将橡皮筋拉起来,可更换拉橡皮筋的幼儿:跳橡皮筋的幼儿必须跟随音乐节奏跳橡皮筋。(2)在游戏反复进行时,橡皮筋的高度可以不断上升,增加一定的难度。3.幼儿自主游戏3-4次,待幼儿动作熟练后,可让幼儿自编新的动作,以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4.评价、小结游戏情况,结束游戏。彩虹活动目标1.乐意欣赏、学习歌曲,能唱清楚歌词“红、橙、黄、绿、青、蓝、紫”,唱准旋律。2.能随乐边唱歌曲边用彩色纱巾和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3.能遵守游戏规则,音乐停止时正确迅速地按彩虹的七种颜色排序。活动准备1.幼儿已查阅彩虹的资料,认识彩虹的七种颜色。2.资源包材料:教学CD《彩虹》。3.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纱巾(或彩带)若干;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色卡。活动过程1.交流经验,说说彩虹的颜色并排序,熟悉难点句的歌词,进行练声。(1)提问:你们看到的彩虹是怎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彩虹?(2)教师出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卡,请幼儿正确说出色卡的七种颜色,并以歌唱的形式向颜色宝宝问好,进行发声练习。(3)打乱色卡顺序,请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随下对彩虹的七种颜色进行排序,并按歌曲节奏说一说:红橙 黄绿|青蓝 紫|。2.我和彩虹做游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1)七名幼儿各自手拿一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纱巾,跟随歌曲音乐由上往下轻轻甩动,其他幼儿随音乐在纱巾中自由穿梭玩耍。(2)交换挥动纱巾的人,再次游戏。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1)提间引出歌曲彩虹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来听听歌曲中是怎么说的。(2)完整播放教学CD《彩虹》两遍,提问:歌曲中说彩虹是从哪里来的?歌曲还唱了什么?(3)放慢歌曲速度,请幼儿跟唱,提醒幼儿吐字要清晰。(4)请幼儿分组或集体演唱歌曲。(5)请幼儿用彩带表现歌曲: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尝试使用纱巾做出优美和韵的动作,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合作。4.游戏变彩虹。尝试随乐游戏。(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与规则幼儿七人一组,每人一条彩带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当音乐响起,幼儿边唱歌边自由舞动彩带;音乐停止时,马上按彩虹七种颜色的排列顺序,手搭肩膀排成一队,举起彩带轻轻舞动。如排错了,该小组罚演一个节目。(2)幼儿游戏。前两轮游戏可按照对错论处,当幼儿熟练后很少出错时,则可按快慢论处,最慢的一组受罚。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学习歌曲,能随乐边唱歌边用彩色纱巾和同伴一起游戏:难点是能遵守游戏规则,边唱歌边在音乐停止时正确迅速地按彩虹的七种颜色排序。2.活动后,将众多没有涂色的物体轮廓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按照彩虹的七种颜色顺序涂色。将教学CD和纱巾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自主合作表演、游戏。3.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找彩虹资料,帮助孩子了解彩虹现象。和孩子一起玩“彩虹”游戏。秋天里来活动目标1.欣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萌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2.学习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3.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方面的特点,初步学唱歌曲。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关于秋天的认知经验。2.资源包材料:教学CD《秋天里来》。3.体现歌曲内容的图谱一张;自身衣服上贴满与歌词内容有关的图片;汉字卡“秋天里来”。活动过程1.练习发声,导入活动。教师穿着一件花衣裳,高兴地和幼儿打招呼,并带着幼儿一起唱练声曲。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1)教师秋天真美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秋天的歌,名字叫《秋天里来》(同时出示汉字卡“秋天里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2)第一遍演唱。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里都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时,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将歌词完整地说一遍)(3)第二遍演唱。教师好的,既然还有地方你们没听清楚,那我再唱一遍,这次可要听清楚了,把没有找出的歌词找出来,准备好了吗?3.观察“啷里个啷”图谱,学习到歌部分。(1)教师指着拨浪鼓的图片:想一想,这幅图应该怎么唱?(幼儿回答后)请你们再听一遍歌曲,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2)教师演唱,在唱“啷里个啷”时同时出示拨浪鼓图片,提问拨浪鼓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3)教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一共三次(依次贴上拨浪鼓图到总谱上,依次说出次数)。现在请仔细看一看,这几次拨浪鼓的声音一样吗?(手指第一幅图)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前面的有绳,后面的没有绳)教师:它们长得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一种发出“啷”的声音,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请你们想一想,到底哪个鼓发出的是“啷里个”的声音呢?为什么?教师:有绳的发出“啷里个”声音。现在我们把第一幅图连起来唱一唱。(4)学唱三幅拨浪鼓图的声音。教师:第二幅图与第一幅图一样吗?(请一名幼儿念,大家一起学习,集体念一遍)。教师:最后一幅图最长,如果老师不带你们念,你们会念吗?请用好听的声音再念一遍(幼儿集体念两遍)。教师:钢琴也会唱这首歌,下面我们跟着琴声,在拨浪鼓的地方和老师一起唱,其他的地方不唱(幼儿伴唱)。4.观看图谱,初步完整地学唱歌曲。(1)提问:大图上还有一些空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引导幼儿将剩余的图片贴上去)(2)再听一遍歌曲,检验摆放是否正确。教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每幅小图上说的是什么?(引导幼儿复述图片内容,帮助幼儿记忆歌词)(3)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完整地演唱歌曲。(4)幼儿自主演唱,提问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样,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相互困难,进一步熟悉歌曲)5.采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进一步巩固歌曲。(1)幼儿齐唱,提示幼儿要表现快乐高兴的心情。(2)和教师、同伴合作演唱(副歌部分、歌词部分分开接唱)。(3):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做《秋天里来》。这是一首老歌,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唱,只是歌词有些不一样,回家后,你们可以教他们唱我们的歌词,还可以和他们合作演唱噢!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难点是歌词记忆和副歌部分的演唱。2.此歌曲系根据电影《十字街头》插曲《春天里》改编,根据需要还可以改成《春天里来》、《夏天里来》、《冬天里来》。如:《春天里》春天里来百花香,啷里个啷里个啷里个啷,暖暖的太阳当头照,照着我的花衣裳,啷里个啷,啷里个啷,走过田野和山岗,蝴蝶飞蜜蜂忙,处处好春光。啷里个啷,啷里个啷,啷里个啷里个啷里个啷里个啷里个啷里个啷。3.活动后,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进一步学习、表演。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主歌、副歌对唱歌曲,合作表演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活动目标1.欣赏、学习歌曲,体验师幼合作、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2.能根据动作及图谱中音符的高低位置,唱准衬词节奏和旋律。3.尝试根据不同角色形象,用不同的音色表现歌曲中的衬词部分。活动准备1.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孤独的牧羊人》;教学CD《孤独的牧羊人》。2.图片: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各一张;音符、旋律图谱。活动过程1.练声游戏,进行衬词部分节奏练唱。引导幼儿边看黑板上的台阶,边随琴声自由创编出一种好听的声音,进行歌曲中衬词部分的节奏练唱。2.观察图谱,倾听范唱,欣赏、理解歌曲。(1)欣赏范唱第一遍,明确歌词中出现的角色。提问听到了什么?里唱了谁?(2)欣赏范唱第二遍,明确各角色演唱的内容。提问: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各自唱了什么?(3)赏范唱第三遍,尝试用声势表现每句衬词的节奏。提问: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着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一起唱一唱。(4)欣赏范唱第四遍,明确衬词的演唱方法。提问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唱的歌怎样唱才能唱好呢?(5)欣赏范唱第五遍,尝试与教师合作唱衬词。教师请小朋友唱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唱的部分,老师唱其他部分。3.跟唱全曲,初步学习完整演唱。(1)全体跟唱1-2遍。(2)幼儿分别扮演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教师指挥演唱。(3)请幼儿当小指挥,反复巩固练唱。4.欣赏教学课件中的视频片段,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激发分角色表现的愿望。5.游戏:找朋友。尝试表现不同角色的嗓音特点,并大胆地表演。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理解并学唱歌曲;难点是唱准衬词节奏和旋律,并尝试用不同的音色表现。2.此歌旋律节奏较快,音域较宽,范唱时应放慢速度,夸大口型,以更好、更快地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曲内容。3.幼儿掌握歌曲后,可利用教学CD进行角色表演以及集体舞蹈的创编。4.请家长在家欣赏孩子演唱此歌,并和孩子一起进行分角色表演唱。四季彩铃2.能认真倾听,仔细辨别,为四季选择合适的“彩铃”,提高音乐感受力。3.进一步了解四季的特征,知道四季的轮换顺序。 活动目标
1.对彩铃感兴趣,感受音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汉字卡:春、夏、秋、冬;四季娃娃头饰人手一个;魔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四季组歌》。法奶奶图片一张;手机一部,内有特色的彩铃声。
活动过程1.了解彩铃,引出主题。(1)教师:这位是魔法奶奶,这部手机是她的。手机有四个键,能打给春娃娃、夏娃娃、秋娃娃和冬娃娃。今天,她想送给四季娃娃每人一首好听的彩铃。(2)请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彩铃:你们听过彩铃吗?你们听过的彩铃是怎样的?(3)教师播放几段较有特色的彩铃,小结:原来,歌曲、儿歌和我们生活中的声音都可以做彩铃。2.倾听歌曲,为夏秋冬三季选取合适的彩铃。(1)请幼儿倾听教学CD&四季组歌》中有关冬天的歌曲,为冬娃娃选彩铃。教师:听,魔法奶奶开始打电话了,请你们仔细听听这段彩铃,可能是打给哪个季节娃娃的?播放歌曲,幼儿倾听,提问:你们觉得这是打给哪个季节的娃娃?为什么?出示汉字卡“冬”。小结:是呀,这首三拍子的歌曲中,唱到了雪花飞,地上树叶全白了,远远望去好像都穿上了一件白色棉袄。小朋友们都出来了,有的堆雪人,有的溜冰,有的打雪仗。冬天真是个寒冷有快乐的季节。(2)请幼儿倾听有关夏天和秋天的歌曲,为夏娃娃、秋娃娃选彩铃。教师:这次魔法奶奶遇到难题了。她有两个彩铃,想分别送给秋娃娃和夏娃娃。可不知道它们会喜欢哪个,我们来帮她选择一下吧!播放歌曲,幼儿听辨,提问:谁会喜欢第一段彩铃?谁更喜欢第二段彩铃?为什么?教师分别出示汉字卡“秋”和“夏”。小结:秋天草黄了,树叶飘舞,小蟋蟀曜曜叫;果园丰收了,苹果、橘子、山楂、梨、橙子、柿子和枣子,好吃的东西特别多。夏天的雷雨多,轰隆隆的,好热闹。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它们各有各的好。3.根据已有经验,为春娃娃设想彩铃。(1)教师:请你们为春娃娃想一个适合它的彩铃。想想有什么歌曲、儿歌或者声音是适合春娃娃的?(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为春娃娃推荐彩铃,教师视情回应并小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树林,吹醒了小花小草,也吹醒了冬天的小动物。可以选的彩铃可多了。4.根据彩铃,排列四季的顺序,了解四季的轮换。(1)教师:春夏秋冬是按着顺序来到我们身边的,请你们根据听到的彩铃声,帮它们排排队。第一次:春天第一位。第二次:冬天第一位。 (2)教师播放歌曲,幼儿听辨并说出顺序。第三次:秋天第一位。5.游戏:四季娃娃手拉手。结束活动。(1)教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就像四个小娃娃,春天拉着夏天的手,夏天拉着秋天的手,秋天拉着冬天的手,冬天又拉着春天的手。它们都是好朋友。让我们也来扮演四季娃娃,玩一个握握手的游戏。(2)介绍游戏玩法:两边都有四季娃娃的头饰,选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戴头饰之前看看并记住你是什么季节宝宝。然后边唱歌边按照四季娃娃的排列顺序,找相应代表四季娃娃的小朋友,按四季轮换的规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注意:音乐停止时,圈必须围好,但可以有不同的造型。(3)幼儿边唱(找朋友)边游戏,结束活动。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在仔细听辨的基础上,为四季选择合适的“彩铃”;难点是自主为春娃娃选择“彩铃”。2.整个活动的容量比较大,教师可根据情况取舍,或将活动分成两个课时进行。活动中,在突破难点时,要重点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在音乐形象和春季特点之间搭起桥梁。3.将教学CD(四季组歌)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进一步熟悉、演唱;了解幼儿对有关其他四季歌曲掌握的情况,引导幼儿进行学唱和交流。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下载一首和季节有关的歌或自已录一段儿歌作为自己的手机彩铃,让孩子感受彩铃在生活中的运用。音乐游戏:彩虹游戏活动目标1.在音乐的伴奏下,舞动彩带作出漂亮的动作。2.能互相欣赏,合作完成表演。活动准备1.资源包材料:教学CD(彩虹》。2.七色彩条若干。活动过程1.师幼手持彩带随音乐&彩虹》进入活动场地,鼓励幼儿随乐自由表现。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幼儿自由结伴七人一组,每人一条彩带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当音乐响起,幼儿边唱歌边自由舞动彩带;音乐停,迅速按照彩虹七种颜色的排列顺序,手搭肩膀排成一排举起彩带轻轻摇摆。规则:彩虹颜色排列错误的一队,必须在集体面前演唱歌曲《彩虹)。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随乐做动作表演。前两轮游戏可以按彩虹颜色排列的对错论输赢。当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可调整规则,按排列的快慢论输赢,最慢的一组被罚。4.教师小结幼儿游戏情况,收整材料后结束活动。音乐游戏:抱椅子活动目标注意倾听音乐,动作迅速敏捷地抢到椅子坐好。 活动准备1.资源包材料:教学CD《风车》。2.宽敞的场地;CD机。活动过程1.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随乐自主表现乐曲《风车》。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将椅子靠拢,椅面朝外围圆,椅子数量比幼儿人数少2把。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囤着椅子顺时针慢跑。音乐停,快速在椅子上坐好。没有抢到的算输,此轮被淘汰;抢到椅子的幼儿继续游戏,直至剩下8名幼儿为胜。规则:音乐没有停,身体不能碰触椅子;抢椅子时,不能推挤他人,如果两人均坐在同一把椅子上,以坐到椅面较多的幼儿为胜。3.幼儿游戏,教师注意每轮游戏的椅子数量要比幼儿人数少,减少的椅子数量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酌情递增。4.幼儿交流游戏感受,教师评价游戏情况,放松后结束活动。喜羊羊贴烧饼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和朋友一起随乐贴烧饼的游戏,感受舞蹈的快乐。2.能根据语令快乐而准确地随乐舞蹈。3.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和面、擀面、贴烧饼等动作,表现音乐的情趣。活动准备1.幼儿吃过烧饼,知道做烧饼的过程;已熟悉音乐。2.资源包材料教学CD《大家一起喜羊羊》。活动过程 3.喜羊羊图片或玩具。1.情景导入,引出主题。(1)随歌曲进入活动室入座。(2)出示喜羊羊,导入情景:这是谁?喜羊羊昨天接到一个任务,村长说,羊村会来很多的客人,要我去学做烧饼招待这些客人。可是,我不会做烧饼,你们能教教我吗?2.说说做做,创编和面和擀面的动作,表现歌曲第一段的前奏和A段(前奏后的演唱部分)。(1)引导幼儿说说做烧饼的过程,做做相应的动作做烧饼第一步该做什么,和面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请幼儿试一试)第二步做什么?怎么擀面?你们能做个动作试试吗?擀面的时候,面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幼儿用动作变一变)(2)随前奏和A段做和面、擀面的动作(动作参考见附2)。3.探索做烧饼的第三步,尝试根据歌曲第一段的B段乐曲(女声演唱后的乐曲部分)绕S型走。(1)师幼一起探索贴烧饼的动作。提间:做烧饼的第三步是什么?这么多烧饼是乱贴还是按统一的方向贴?往哪一个方向贴,怎么贴?(2)配上语令“放进去,贴一贴:拿出来,贴一贴”,随教师哼唱的B段乐曲反复绕S形走,做贴烧饼的律动(动作参考见附2)。(3)播放教学CD中的B段乐曲,尝试根据语令提示,绕S形走贴烧饼。4.完整随乐贴烧饼,感受快乐。(1)完整播放教学CD第一段,幼儿随乐表现第一段。(2)完整播放教学CD,幼儿随乐完整表现。5.合作舞蹈,挑战双圈。(1)请幼儿围成里外双圈,一起合作舞蹈(动作参考见附2)。(2)请幼儿自主说一说有困难的地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律动。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积极参与和朋友一起随乐贴烧饼的游戏,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和面、擀面、贴烧饼的动作,难点是能根据语令快乐而准确地随乐舞蹈。2.《贴烧饼&音乐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大家一起喜羊羊》,一共有三段。活动中的第二、三环节,可只出现第一段,待幼儿熟悉后,再三段完整呈现。单圈游戏时,若班级幼儿人数较多,可采取内外圈形式,动作则参考单圈的,以免幼儿太过拥挤。单、双圈游戏时,若担心幼儿绕s形走时分不清方向和里外,可像“石头剪刀布”一样,借助手腕花的帮助,里圈幼儿右手戴同一种颜色,外圈幼儿右手戴另一种颜色,以降低游戏难度。3.将教学CD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再次开展韵律活动。4.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去看看烧饼是怎么做出来的,尝尝烧饼的味道。回园后再观看做烧饼的图片,让幼儿知道做烧饼的三个过程:和面、擀面、放进锅里贴。狮王进行曲会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作品,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快乐。2.通过情景故事、肢体动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感受并理解音乐形象,初步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3.尝试角色扮演,在随乐游戏的过程中,能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与他人共享活动空间。活动准备1.幼儿看过《狮子王》的动画片。2.资源包材料教学CD《狮王进行曲》。3.乐曲图谱(见附1):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披风);木偶剧。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感受音乐速度变化。教师随音乐速度变化带领幼儿做相应动作:用钢琴弹奏乐曲主旋律并多次在音乐节奏上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地变化,帮助幼儿在行进中既熟悉音乐主旋律又感应节奏的渐快渐慢。2.欣赏教学CD《狮王进行曲》,感受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形象。(1)完整感受乐曲。初次完整感受音乐。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教师:这首音乐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我们再听一听,音乐中的狮王有可能在干什么?聆听与想象:闭上眼睛,第二遍完整欣赏。提问:你们觉得狮王在干什么?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提炼小结,讲述故事(见附2)。(2)欣赏乐曲前奏。听辨乐曲开头的啬效,感受狮吼声,并学一学狮吼的样子。 欣赏乐曲前奏,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再次欣赏乐曲前奏,感受音乐速度的渐快。配合乐曲前奏,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速度渐快。(3)欣赏乐曲A段。欣赏乐曲A段,分享聆听与想象。出示乐曲图谱,再次欣赏乐曲A段。(通过声势帮助幼 感应狮吼声)跟随音乐,幼儿模仿狮王、狮后、小狮子的行进及狮吼。(教师引领)幼儿分成三组,依指挥行进与狮吼。(启发幼儿用肢体、表情、吼声表现狮王、狮后、小狮子)(4)观看木偶剧表演,完整欣赏,理解音乐。3.角色扮演,表现乐曲。(1)播放完整乐曲,幼儿进行角色扮演。(2)运用道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提醒幼儿在表演中注意倾听音乐。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通过肢体动作和角色扮演初步感受音乐曲式结构和形象:难点是尝试随音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运用肢体、表情和吼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形象。2.《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主题音乐《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一个音乐片段,表现的是威武的狮王形象。这段音乐是雄壮有力的进行曲体裁风格,全曲为a小调的调式,节拍上为4/4拍曲式结构比较复杂,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前奏+桥+A段主旋律+尾奏。A段主旋律部分二小节一个乐句共四个乐句;乐曲的节奏虽然比较复杂,但段主旋律部分每一个乐句的节奏型相同,这样反复刺激便于幼儿记忆,前奏部分有规律的节奏表现出坚定有力的行进的步伐,凸显进行曲的风格,在旋律方面,前奏部分出现同音重复和二度级进,加上速度上的渐快,使人在听觉上有紧张、恐惧的感觉,A段主旋律部分每一乐句的特点为同头变尾,而且第一、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四乐句完全相同,幼儿很容易掌握,便于记忆,每一乐句的第一拍都是五度音程的跳跃,可以想象出不同的狮子形象(昂首的威武狮王形象、温柔美丽的高傲狮后形象、天真活泼的可爱小狮子形象)。3.鼓励幼儿继续随音乐进行表演,重点引导幼儿用细致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形象。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狮子王和动物世界,帮助孩子感受.表现狮王的形象。三只猴子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歌曲,感受并初步尝试运用衬词等表现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2.在说说、做做、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3.养成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等高的地方乱跳。活动准备1.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三只猴子》;教学CD《三只猴子》。2.三只猴子的图片;节奏图谱(见附)。活动过程1.伴随教学课件《三只猴子》的歌曲旋律进入活动室,进行练声。(1)教师:听,音乐响了,我们开着小火车出来玩玩吧!
师带领幼儿随着歌曲伴奏开着小火车进入场地,找一个空位置坐下来。(2)教师:瞧,它们是谁呀?(出示三只小猴的图片)有几只小猴?我们一起和小猴打个招呼吧!老师出示几只小猴,你们就和几只小猴问好!(取歌曲第一二句,幼儿练声,初步熟悉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你们 好,幼儿:三只 好。2.欣赏歌曲前三段,熟悉并理解前三段歌词。(1)教师:你们觉得我们刚才开着小火车进场的音乐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啊?其实,这个音乐唱的就是它们的故事(手指猴子)!到底是什么,我们再来听一听!(2)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幼儿每回答出一部分,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哼唱那一句歌词。(3)再次倾听(教师清唱),将没出现的图片补充完整。(4)在琴声的伴奏下看图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找找三段歌词的异同。3.观看手偶表演,倾听并尝试轻声跟唱歌曲.(1)教师边唱边用手指和手心表现小猴子在床上跳后受伤的情景。教师:好玩吗?我有三只小猴子,你们有没有?我们一起把小猴子变出来边唱边表演吧!(2)师幼一起用手指及其他身体部位(如用左手的三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念到第二小节“有一只”时,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中的一个手指,表示这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以此类推。也可用头和两只手、两只脚和一只手……)表现歌曲内容,注意表现猴子痛苦的表情及猴妈妈着急的表情。教师: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演三只小猴?(3)教师唱前半部分,幼儿填上最后妈妈说的那句话。
教师:现在,请你们当妈妈,你们能把妈妈要说的话唱出来吗?师幼互换角色演唱。(4)邀请三名幼儿扮演猴子,教师出演猴妈妈,当一只猴子摔了一个包时,猴妈妈就用红色的即时月自粘在他的头上,表示他受伤了。其他小朋友伴唱。4.欣赏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围,知道不能在床上跳。(1)教师: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现在(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咦,它们去哪儿了呢,我们能不能在床上跳,为什么?现在你们最想对它们说什么?幼儿猜测、讨论后,贴出相应的歌词图片并唱出:原来在医院床上不能动了。唉!小结:三只顽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结果都受伤住院了。看来,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2)师幼边看教学课件边跟着音乐齐唱歌曲。5.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1)教师:请小朋友到中间找一个舒服的位置,我们一起来想想看,三只顽皮的小猴子可以怎么样跳?猴子受伤了,它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教师清唱,请幼儿边唱边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动作。(2)教师:歌曲里面,妈妈一共急得大声叫了几次々每次的动作和表情一样吗?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气)……现在请你们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要把妈妈一次比一次更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现,期间,用语言提示“妈妈一次比一次更生气!”(3)教师扮演小猴子,幼儿扮演猴妈妈,边唱边表演。
教师扮演猴妈妈,幼儿扮演小猴子,互换角色进行表演。(4)一部分幼儿扮演猴妈妈,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猴子,进行表演。教师在幼儿演唱时加入“哭、哭、哭泣、泣”等衬词伴奏。提问:你们表演时,我在干什么?你们觉得怎么样?
师幼交换角色演唱(教师表演唱,幼儿唱衬词)。(5)邀请全班幼儿扮演小猴子参加游戏:现在,我想邀请所有的小朋友做我的孩子来玩游戏……现在有几只猴子,那我们能不能再唱三只猴子?对了,应该改成一群猴子!师幼共同表演前三段后,教师:我的小猴子都受伤了,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像它们一样在高的地方跳?那我们来告诉小猴子:(教师领唱,幼儿围住三只猴子图片唱给猴子听,自然结束。)我们 不在 跳,头上 有包 包,保护 自己 很重 要,做个 乖宝 宝。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在听听、说说、做做、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并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等高的地方乱跳。难点是感受并初步尝试运用衬词等表现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2.活动后,指导幼儿加入衬词(节奏型×××××,哭 哭哭泣 泣)进行两声部合唱,进而加入三声部衬词(小猴子在床上又蹦又跳心情怎么样?高兴!忽然摔了一跤会说什么?唉哟!小猴子不听话,这个时候妈妈心情如何?着急……)进行三声部合唱。将教学课件和图谱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进一步学唱、表演歌曲。日常谈话时,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在角色区投放有关安全常识的图片,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开展有关救护、120急救、包扎等游戏。3.请家长鼓励孩子演唱歌曲,并请孩子教自己玩手指游戏,或者和孩子一起表演三只猴子。顽皮的杜鹃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和叙事性歌词的有趣。2.能理解歌曲的内容,并用自然、响亮的声音表现歌曲。3.学习演唱歌曲中的跳音(用短促、跳跃的声音演唱“咕咕”),尝试表现杜鹃的顽皮。活动准备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顽皮的杜鹃》;教学CD《顽皮的杜鹃》。活动过程1.师幼练声,熟悉歌曲旋律。(1)学唱练声曲目“听见xx(小动物)在唱歌”,演唱时做到声音自然、响亮。如教师(幼儿):听见小猫(小鸭、小狗、小鸡……)在歌唱(或问好):幼儿(教师):喵喵(嘎嘎、汪汪、叽叽……)!
旋律为歌曲全曲,教师唱旋律,幼儿唱跳音句跳音反复。(2)尝试用不同的音色演唱不同动物的声音。2.观看教学课件(顽皮的杜鹃),感知杜鹃的主要特点。(1)倾听杜鹃鸟的叫声,并模仿。(2)教师:杜鹃乌“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乌“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
小结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3)欣赏杜鹃鸟的图片,感知其主要特点。3.边观看教学课件,边欣赏教师范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最后一曲内容。(1)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杜鹃和小朋友玩了什幺游戏?是怎样玩的?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2)幼儿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共同说说歌词内容。(3)再次范唱歌曲,借助图片的提示,帮助幼儿记住歌词先后顺序。提问:“我”先走在哪里?又到了哪里?后来呢?4.通过接唱的方式和手指游戏,学唱歌曲。(1)用接唱的方式一起演唱歌曲:教师扮演捉迷藏的小朋友,唱叙述部分;幼儿扮演杜鹃,唱“咕咕”。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中的跳音,引导幼儿将“咕咕”唱得短促、跳跃,唱出小杜鹃顽皮地和小朋友游戏的感觉。(2)交换角色演唱。(3)边玩手指捉迷藏的游戏边演唱歌曲(一只手变成小杜鹃、一只手变成小朋友,请幼儿商定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做躲藏地方,如草地、树丛、小河)。5.边玩角色游戏边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尝试表现杜鹃的顽皮。(1)教师讲解玩法:一部分幼儿分别扮演杜鹃藏身的草地、树丛、小河、远方,随着歌声自由动作;一部分幼儿扮演捉迷藏的小朋友,用手帕蒙住眼睛;一部分幼儿扮演杜鹃。大家一起边唱歌边游戏,小朋友去寻找小杜鹃。(2)共同制订游戏规则:唱到哪里的时候小杜鹃就要躲起来?小朋友什么时候去寻找小杜鹃9小朋友偷看了怎么办?讨论之后,归纳规则。如唱完歌曲后小杜鹃要马上躲藏好,扮演小朋友的幼儿才可以拿下蒙在眼睛上的手帕,把顽皮的杜鹃找出来。(3)播放教学CD&顽皮的杜鹃》,幼儿边演唱边游戏。(4)交换角色,重复若干次。6.继续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尝试仿编歌曲。活动建议与提示1.本活动的重点是欣赏、感受、理解歌曲活泼、欢快的曲风和叙事性的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难点是要听准音乐节拍,在弱拍时及时接唱,并用适宜的声音表现杜鹃的顽皮。2.活动中,最后环节的尝试仿编歌曲是一个延伸,因此在组织时不作为重点引导,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试着替换歌曲中的“草地”、“树丛”等场景即可。进行活动准备时,教师可根据班级条件将课件调整为图片,即根据歌曲内容准备四个场景的图片和一只杜鹃鸟的手偶。3.活动后,将教学CD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进一步巩固表演歌曲。组织幼儿再次开展音乐游戏。顽皮的杜鹃”。指导幼儿逐步仿编歌曲,先替换躲藏的地方,再替换动物(如燕子),最后场地和动物都替换。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边玩捉迷藏的游戏边演唱歌曲,指导孩子仿编歌曲开展游戏。如:当我走在雪地上,“喵喵”;听见小猫在歌唱,“喵喵”;我到屋后去寻找,“喵喵”:小猫爬到大树上,“喵喵”;我又赶快跑过去,“喵喵”;但它跑向远方。“喵喵,喵喵!”音乐游戏:猪八戒吃西瓜活动目标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跟随音乐大胆进行表演并且反应灵敏。活动准备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猪八戒吃西瓜)。2.资源包材料:教学CD(猪八戒吃西瓜)。3.猪八戒头饰一个,自制西瓜皮一块:宽敞的户外场地。活动过程1.师幼共同复习歌曲,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表现动作。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幼儿围圆圈蹲坐在地上,猪八戒手持西瓜皮在圈外。曲一音乐响起时,幼儿边拍手边唱歌,猪八戒则在圈外表演。当唱到“瓜皮丢地上”时,猪八戒将西瓜皮放在一名幼儿的背后,自己则睡起大觉。身后有瓜皮的幼儿发现后,大叫一声“猪八戒”便去追,猪八戒以大八字步半蹲的姿势逃跑。最后, 教师按琴键给一个信号,猪八戒作踩到瓜皮状摔倒,追赶的幼儿跑上去扶起猪八戒并说:“猪八戒,你做错了!”取下猪八戒的头饰,回原来的座位坐好。曲二音乐响起时,幼儿边唱歌边传递头饰,确定下一轮扮演猪八戒的幼儿。规则:幼几必须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当曲二的音乐结束时,头饰在谁手里,谁就扮演猪八戒。3.师幼共同试玩游戏一次,再次商讨游戏玩法与规则。4.幼儿自主游戏3-4次,教师观察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5.相互评价、小结游戏情况,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幼儿园音乐游戏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组织机构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