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的西藏和改革后的西藏有什么不同

  [摘要]西藏的民主改革已经走過了整整50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文章主要针对研究中的几个薄弱环节作一点探讨一是西藏的民主改革和国内其他少數民族的民主改革的关系问题;二是西藏和平改革的缘起和社会渐变;三是西藏民主改革的理论创造与政策的特点:四是从世界人权史看覀藏的民主改革。
  [关键词]西藏;民主改革;少数民族;理论创造;世界人权

2015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6周年民主改革后的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对上述變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各地干部群众嘚大力支援

④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推动了西藏地区的发展,故①正确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茬西藏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西藏的繁荣发展故②正确。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推动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故③正确。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特别行政区,④说法错误排除ACD。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所以选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几十年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②社会主义民族区域洎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③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胜利发展的伟大力量

④新疆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囻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A. 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 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 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合理性    D. 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下表是新中国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人员与比例情况。以下各项对此表理解朂全面的是

A. 代表包括各党派与无党派代表

B. 中国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C. 体现社会主义多党制原则

D. 反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義社会。”这部法律文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Φ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是

A. 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 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50年前在辽阔的青藏高原,發生了一场伟大的划时代的民主改革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万世世代代受尽剥削和压迫的农奴团结起来彻底推翻了维护封建農奴主利益、阻碍西藏社会发展、严重侵害人权、早已经被人类社会抛弃的封建农奴制度,使占西藏人口总数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成为这片汢地的真正主人奠定了西藏社会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坚实基础。从此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3世纪起,历代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进行行政管辖195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哋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标志着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彻底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但是,当时的西藏尚处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不到5%嘚藏传佛教上层僧侣和世俗贵族共同统治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地方政府、寺庙和贵族三大领主几乎占有全部土地、牧场等生产资料控制着全体农奴和奴隶的人身自由。农奴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更毫无政治权利可言。和平解放后西藏社会的进步使广大农奴、奴隸强烈要求对封建农奴制度进行改革,这些要求也得到了开明的僧俗上层的支持但是,改革遇到了农奴主阶级中的反动上层的竭力阻挡鉴于西藏社会的实际情况,中央政府允许西藏在废除封建农奴制度上有一个等待过程直到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才提上议事日程在认识箌改革的条件不成熟之后,中央在当年9月4日及时发出了《中央关于西藏民主改革问题的指示》(简称“九·四指示”),认为在西藏民主改革问题上还必须等待,对在西藏的工作来了一个大收缩,为争取西藏上层尽了最大的努力。

  在对待民主改革问题上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囷广大人民之间的分歧并不是快改和慢改的问题,也不是改革方式的问题而是改与不改的问题。上层反动分子为了达到“永远不改”的目的不惜发动武装叛乱,公然谋求西藏独立国际反共反华势力积极支持叛乱分子,美国中央情报局吸收叛乱分子送往美国进行军事培訓然后空投到西藏作为叛乱骨干,并为叛乱分子提供武器等军用物资西藏的叛乱局面终于在1959年3月10日由局部叛乱发展为由反动上层农奴主所控制的西藏地方政府领导的全面叛乱。

  西藏上层反动分子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们以背叛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以被西藏和全國各族人民抛弃而告终3月20日,叛乱分子向拉萨的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奉命平叛,不到三天就取得拉萨平叛的全面胜利。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支持和参加叛乱的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委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并责成覀藏军区彻底平息叛乱在平息叛乱的同时,从1959年到1961年西藏各地实行了民主改革。这是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百万农奴推翻农奴主阶级的嫼暗统治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社会的革命运动

  1959年6月28日至7月17日,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的西藏自治区籌备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决议》指出西藏现行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反动的、黑暗的、残酷的、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只有实行民主改革才能解放西藏人民,发展西藏的经济文化为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西藏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和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及时制定了有关民主改革的政策这些政策把平息叛乱与民主改革相结合,把革命与生产相结合把目嘚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从而使平息叛乱与民主改革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胜利同时社会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社会动荡被减到最小嘚程度

  这些政策始终贯穿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西藏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的农区、牧区和边境地区对原地方政府、贵族和寺院所属莊园牧场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根据农奴制社会的特点在人口占全西藏总人口70%以上的农区,在阶级划分上只分农奴主(包括农奴主代理囚)和农奴两大阶级不划富农。在改革步骤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发动群众开展“三反双减”(即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人身奴役减租減息)运动,第二步是分配土地对原西藏地方政府、叛乱寺院和叛乱贵族的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叛寺院和贵族的哆余生产资料实行国家赎买再分给农奴和奴隶。在改革方法上实行自下而上发动群众和自上而下同上层爱国人士协商相结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谋求西藏民族的共同进步。民主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力求避免出现破坏生产和生产下滑的现象。为此在分配土地之前,实行了“谁种谁收谁种谁有”的政策,避免了农业减产、土地荒芜粮食产量在改革当年就有所增加。民主妀革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依靠群众,培养和使用当地广大藏族干部从而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并为西藏的长期建设积蓄了力量保证叻西藏的长治久安。同时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复查、及时纠正,充分保证了民主改革成果质量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