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文化产业实业兴邦 产业救国

孟晓苏:创新发展 实业兴邦|孟晓苏|房地产|城镇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孟晓苏:创新发展 实业兴邦
  4月20日至4月22日,第五届学习型中国-企业资本论坛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4月21日,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汇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参加论坛并发表演讲。(摄影:新浪财经 振宇)
  新浪财经讯 4月20日至4月22日,第五届学习型中国-企业资本论坛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4月21日,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汇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参加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为孟晓苏演讲实录: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又到你们的论坛上来。我记得上次论坛我就参加过,同学们都是学习型企业家。
  给我一个题目,谈谈创新发展,实业兴邦。大家都是实业兴邦的人,空谈误国的人都没来。
  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是人民梦,人民梦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优美的环境等等,人民同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这是习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目标。
  昨天传来的惊人的坏消息,四川雅安又发生了大地震。我今天赶快给我的幸福人寿打电话,我们幸福人寿里还没有发现有受难的。
  这个地方的房子都是老百姓自己建的,品质都比较差,看看这些房子,经不起7级地震的房子,就使我们想到,很多专家说中国老百姓够,不需要盖,看看这些房子怎么不需要盖呢。
  而且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汶川的时候我留了一个图片拿出来看,没想到这条线上又发生了一次地震。上次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有专家说200年汶川都不会发生地震了,没想到5年就发生地震了。我们确实应该给老百姓建设更巩固的房子。汶川地震中心遇难的,很多都是被自己建的房子压垮的。
  我讲五个方面,第一,坚定推进改革,唤来市场经济。
  第二,参与房改设计,完善保障体系。
  第三,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依靠内需。&
  第四,揭示调控问题,笑侃限购闹剧。
  第五,研究发展周期,把握经济规律。
  首先讲第一个,坚定推进改革,唤来市场经济。我是在80年代初期走出大学校门,到了国家机关,在大学里,恰恰我们上北大的时候,经历了很多磨难,也经历了国家百废具兴的时候。
  在毕业前一年,因为中国男排打败南朝鲜的胜利,使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喊起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走在队伍里的,正是有李克强这样的领导人。很多企业家朋友,也是在这个口号之下,走上了自己的创业,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国家振兴这样的道路。
  大学毕业以后,我有幸安排到万里同志身边给他做秘书,做了8年,万里同志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和闯将,在他身边我经历最大的事情就是农村改革,当时5个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改革,我去了以后赶上了后面的三个制定。万里同志亲自推动了安徽的改革,变成了全国的改革。正是因为有那样一段改革,就解决了那一段时间人们的迷茫,人们的信仰积极,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甚至国家前途失望的那样一种心态,使政党重新获得了人们的用户。
  在万里同志身边工作几年之后,我们都觉得自己知识不足,当时我们就是愿意学习,想做学习型的人物,我和李克强重新踏入北大,88年入学,在90年12月份,我们一起通过了硕士答辩,获得了硕士学问。
  当时在写论文的时候,教授说你们谁写一片二元结构说,他要我们挑战二元结构,李克强说我来写这个文章吧,我有农村的经验,我们两个都分别写出了硕士论文。我们的论文都在第二年陆续发表在了国家级的刊物上。
  在1991年那样一种以反和平演变那样一个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下,我发表这篇论文就导致了党报和党刊的批判。人民日报又在当年的9月2号,摘登了吴建国的文章,题目是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其内容是不改革不开放,反对改革,反对开放。那篇文章批了4个观点,有3个是我的。其中包括我提出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市场走向,走向市场经济,吴建国把市场走向批为跟中央对着干,说我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大思路。按他的意思只有反动派才为我叫好了。
  我提出当前改革目前出现了模糊化的迹象,被吴建国批为居心叵测。他还批判了一个观点,不要先问姓社姓资,说这是醉话还是神经病。原来被人民日报和吴建国批判地这个观点,是来自邓小平同志当年在上海的一次谈话。这些人反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他们就把矛头对准了邓小平同志。当然后果也是严重的,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两个月后,邓小平就踏上了南巡讲话的路。第二年,中央就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写入了十八大,写入了宪法,我的观点就站住了。写批判文章的这些人,后来受到了中央的处理。
  正是在那样的一个理论争论很激烈的时期,我们老师把我们同期毕业的三个硕士同学三篇毕业论文汇集成了一本书,我的改革市场取向作为第一章,李源潮同学的发展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第五章,他的基本观点就是要通过股份制和企业上市,把中国的企业做大做强,这个观点也已经被接受了。
  李克强撰写的农村工业化,改变二元结构,他提出三元结构,就是中国要创立新型的结构,他是中国城镇化最早的专家,他在35岁写论文的时候,他就已经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研究城镇化,这些观点终于被中央接受,在2008年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就接受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说法,现在发展城镇化,已经成为李克强总理的理论。
  回顾我们当时的论文,已经是22年了,22年前,在我们论文里所写到的这些观点都被接受,而且经常被引用。我的文章提到诱发性改革和强制性改革,现在已经讲成了顶层设计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我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和没有多少石头可摸的深水区,这是第一次提出深水区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
  我们经济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只能依靠改革的深化来加以解决,而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改革开放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当年的观点全都被接受了。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奋斗,一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谈谈参与房改设计,完善保障体系。
  1996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准确的预言了,下一步经济结构的升级,在当时还没有房改,而且国务院还限制汽车进入家庭的时候,我们能够提出住房和汽车将会成为老百姓的主要消费者,是因为当时我在美国做了一段访问学者,我们提出了中国人梦,当时我们提的是一个狭义的,是住房和汽车,因为美国人把住房和汽车当成美国梦。
  为了实现当时我们所说的中国人的梦,我在96年就向朱F基总理提出建议,把国民建设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朱F基总理肯定这句话以后,就是我的博士论文的写作时间,当时我撰写的博士论文就是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理论,为了完成这篇论文,我又到美国学习了半年,学了很多国外的一些理论,把它运用到中国的实践。
  通过这篇理论研究还起了一个作用,就是把经济大家都带到了房地产和住房的研究领域。在我的论文通过,并且获得博士学位以后,4个月后,由四个部委组织了中国的房改课题组,由我来担任课题组组长。这个课题里面的主要内容就是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两年,在98年把方案报给了国务院,接着国务院发了23号文件,全面推动了住房制度改革。
  中国的住房商品化,是市场经济因素进入到住房建设领域,由此使得住房建设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住房商品化,使对在住房商品化值钱,老百姓只有人均17平方米,到现在已经是33平方米了,住房商品化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老百姓从无到有,才使中国老百姓居住得更加舒适宽敞,生活得更有尊严。
  现在有些网民怀念福利分配的时代,他们不知道那个时代是一个蜗居的时代,住房商品化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
  在住房商品化推动的同时,我们的方案并没有忽视保障房,市场提供商品房,政府提供保障房。后来这个方案在14年之后,又一次被中央肯定,我们要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我们要求建立保障房,可前主管部门设想,用开发商就可以解决保障房的问题,他们想把房子迁小,就变化了保障房,就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只有房地产政策,而没有住房政策。在2007年,我在一次大会上讲,我说这样的建设部,变化了开发商管理部,这种部是有好还是没有好,我主张把它撤销了。
  后来在2008年,国务院真的成效了建设部,新设立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部设立以后,好事干了就是保障房,坏事就是打压商品房。
  农民用他们自己的宅基地建了小产权房,他们的房价只是商品房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改善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还有一部分是租赁房,中国农民在各地各城农村的方式参与了建设,为自己创造了财产性收入,弥补了城市房不足。但是正是这样伟大的中国农民,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农业劳作,提供了改革的经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粮,还用自己的土地建造了保障房,但是这种伟大的行为,却被多年被责骂为违法,主管部门年年说违法,年年要制裁这些农民,这些问题其实早就已经被中央指出,它不是违法,但是主管部门还不断拿违法来辖制他。
  保障房建设是从08年国务院换届以后开始起步的,因为李克强从辽宁带着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到了国务院当副总理以后,他开了36次会,抓保障房建设,下了很大的力量,有人说保障房怎么变化大跃进了,不下这么大力量,地方政府怎么会拿出钱来,拿出地来,干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李克强特别强调,要建立资金筹措和运行管理机制,要用长板来补短版,保障房就是短板,长板就是钱。在这样要求之下,我这几年组建了汇率基金,第一个任务就赶上了保障房,所以我们筹措资金当时就达到了40亿,投向了二线城市的保障房建设,也包括一线。
  当租赁性的保障房产生以后,用什么方式能够让政府增强持有能力呢,我提出的把保障房证券化,使得政府可以有效的持有,就是解决保障房的一个成功之路。
  正是这样的努力,所以这些年保障房建设很有成效,有一亿人从中受益,但是还不够,还有一亿人还没有保障房住,还需要保障房。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用50年时间基本解决了住房保障时间,今后我们要持续的50面的建设,来逐渐解决我们城市保障问题。
  第三,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依靠内需。我们推动了房地产和保障房建设,而这两个合起来都应该叫房地产,它作为新的主导产业,加上汽车产业,有效的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现在住房一年是7万多亿,这里面6万多亿是商品化,还有4万多亿的汽车和汽车配件,这11万亿有效的拉动了另外的30多万亿,构成了现在40多万亿到50万亿的GDP总规模,这就推动了经过结构升级。
  我们总揽全世界都要经理这么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农牧业和劳动密集型阶段,第二是工业化和资本密集型阶段,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阶段。
  英国已经转型到后工业化阶段了,伦敦奥运会就是这样的过程,首先从农业化社会转化成工业化社会,钢铁行业发展起来,使全世界出现了一个英国梦。戴着高帽子的工程师布鲁内尔说,从这梦中醒来我泪流满面,我真希望这样的梦能够重做一遍。今天我们的发展也同样存在着问题,随着英国梦逐渐转移到中国,英国梦成了历史。英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后工业化时期,以服务业为主导,这个时候的英国发展也是理性的,但是他失去了他在工业化那样的一种冲动。
  我们中国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刚刚从农业社会转化到工业化社会,从初期转化到中期。看看我们钢铁业的消耗,过去一百年我们才消耗了19亿吨,最近的12年,中国加起来就是54亿吨钢,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大钢铁冶炼国和消费国。我们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是后面6个国家的总合还要多。从一亿吨增长到8.8亿吨是15年时间,15年增长了7.8倍。60%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房地产业,需求大量的钢铁材料。钢铁只是产业链里面的一个,还有很多产业是被主导产业拉动的。从这个意义说,房地产业就是一个最终消费,它是一个组装产业,它把众多产业组合成一个产品,老百姓才能去买。如果不经过它的组装,让老百姓发动经济,那是不可能的。由此就出现了一个房地产到底能够拉动经济多大的量,当时朱F基提出这个课题以后,我们课题组就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增加进来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经过当时的经济预算,得出的结论是100亿元,能够拉动2.86亿的产出。当然这个系数从今天来看是小了,现在这个系数应该超过3.0了。房地产投资7.57万亿,占社会总投资的24.3%。温家宝总理说,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这几年,人们用结构转型来否定现实的支柱产业,说房地产绑架了国民经济,高新产业中国跟发达国家同一起跑线,其实你连往哪个方向都不清楚。
  自认为是同一起跑线的高科技,人家是往页岩汽和页岩汽上跑,使他的天然气能用100年。而我们页岩汽的储量比美国还要大,据说是世界第一,我们这些年搞了光能和风电去了,为什么我们跑的方向不一样呢?有人说,要用补贴的办法来让老百姓增强消费能力。
  我们中国其实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住房建设是新的经济增加点,这个话才十多年,国家早已经确定了把它作为最终消费,就把房地产产品就纳入到消费,而不光是列入投资了。我现在内需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逼着我们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李克强总理说,最大的结构调整就是扩大内需,原来是扩大内需,原来不是高科技,高科技也要落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扩大内需。
  第四,揭示调控问题。
  24年前就说,北京方庄的房子涨到1600元就是天价,涨了这么多年,还在涨,你觉得它还是泡沫吗?
  为什么这些专家他们要谈房地产是泡沫呢,原来他们总是引用别的国家的情况,说日本泡沫中国就泡沫,美国泡沫中国就泡沫。其实中国不是外国,别的不说,从城市化率来看,我们只不过是100年前的美国,目前50年前的日本,我们其实要把自己跟别人比,就应该和人家同一个年龄段的时候来比。
  我们看到了那些国外过度发展的国家,他们得了老年病,我们就自以为中国这个年轻人也得老年病,其实14、5岁的年轻人得老年病害早着呢。因为我们从房改到现在就14、5年,中国老百姓拥有房子也就14、5年,所以出问题是未来,但现在说他得老年病,肯定是专家脑袋有病。
  最近三年有一种错盘,就把降低房价当成调控目标。限购的办法,我觉得它像是打麻药,但是你不能光打麻药不治病,这样打下去就会打出毒瘾来了。现在国民经济已经快打出毒瘾了,不限购不行了,这不是毒瘾嘛。去年下半年,都不敢再打压了,结果造成了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等各个产业的下滑。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信心尽失,最低跌到了1949,我们是从1949获得解放的,现在就是在2200上下徘徊,现在跌到2100大家都麻痹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国民经济有这么多的问题,什么原因,关键是你打蛇打七寸,你把房地产压住了,其他行业就受到了影响。
  通过调控能够限制住相关产业的增长,但惟独限制不住房价的上涨。数年以来我们看到,头5年,是在朱总理执政的5年,房价上涨3%,后来持续不建保障房,涨到每年8.5%,最近限购,又打压,结果每年递增11%,每次调控,都造成了一次上涨,越调控越上涨。
  我们经济调控就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这让我想起侯宝林的相声拔牙,坏牙没拔下来,把好牙给拔了。我们的宏观调控是07年打压,08年不行,4万亿拉动,通货膨胀,再打压,救活了打,打死了救。难道我们的经济发展就真的离不开万能政府吗?有人说不调控更会上涨。我就想起当年80我们搞改革的时候,说不调控农民怎么会种地,现在我们不相信市场经济,我们只相信千手观音,万能政府,把政府的权利越搞越大。
  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总结经验,温州模式就是放手模式,这才让温州发展起来。现在我们看不见的手,成了闲不住的手。正是因为这个,不光造成了房价历史上的上涨,还为今年和未来的上涨留下了隐患。首先是供不应求,土地购置和住房开工都大幅度下滑,未来的产出就肯定有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降房价目标,他限制高价房不让你入市卖,你就把他留下来,你不是埋下地雷让下届政府趟。这些都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国五条是要用限购,限贷和加税的办法和老百姓过不去,老百姓也不含糊,很快就引发过户潮,而且又掀起了离婚潮,老百姓发现,离婚买房就可以逃避限购,可以逃避他的加税,两口子离了婚,就把房子转移到另一方名下,就可以买房了。
  在国五条的推动之下,房屋首先是销售猛增,接着价格猛增,这个国五条的消息现在已经充分的显现出来了,增长了77.6%了,这是销售额。面对这种情况,在国五条刚出台的时候,我写了一个调控十年祭,是祭祀的祭,我讲到了,房价越调越涨,限购埋下隐伤,新锐治国有方。有人称作这篇文章是国文经典,史诗佳作。任何时代都有一个文体,现在社会人们浮躁,就开始用微博了,我把微博串起来,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是要用愤青语言,专业分析,逻辑推导和警示呼唤。我说你看我这样的文章,能不能进军中国文学史。
  在清明的时候我继续发文,祭国五,淡忘国五,难忘国五。其实政府这样的干预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这么年推动改革,就是要把政府的调控之手变化市场之手。首先是市场调节,其次才是政府调节,不需要在微观领域做这么多的调节。现在李克强总理上任以后,不断的告诫大家,要斩断调控之手,这些观点讲到,如何在各个行业落地,还要看下一步的工作。
  在20天前和20天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不一样了,20天后强调加强保障房建设,这些也是一季度各方面情况的反应。整个一季度国民经济下滑,还是远远达不到人们预期的8,只是达到7.7。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亮点,还是要靠支柱产业拉动经济。
  最后谈一下,研究发展周期,把握经济规律。我们一定要把握各个行业的规律。在房地产行业,它的规律很明显,5年增长,两年低落,7年是一个周期。从今年开始,房地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发展期,看到了在限购状态下老百姓的购房热情,这就是我们内需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源泉所在。加上政府换届,未来几年都是一个发展的好年。
  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可以同时起步的,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从低谷期到高涨期,第一,政府加大投资,缓解经济萎缩。
  第二,楼市率先启动,带动经济发展。
  第三,需求拉动生产,企业再现生机。
  第四,股市结束低迷,逐渐进入牛市。这四步走是不可能错步子的。有人不信,提前振兴制造业,把十大振兴产业,都变化过剩和重组产业,悲哀啊。
  股票市场上一次是低迷了8年,上涨了2年,就出现了一个8年低迷2年旺这样一种规律,我就总结出了二八定律,股民炒股八成赔钱两成赚,两成优质八成烂,两成清醒八成昏,八年低迷两年旺。我认为股市已经低迷了5年,还会继续低迷3年。
  我是一个保险公司的老董事长,我小心指示他们,还是没有出大错。但是3年之后,我会连我自己的身家都拿出来进股市,我相信我的规律,因为它已经被历史完整的演绎了一圈。
  金价怎么样,我所看到的历史是20年低迷,12年旺盛。过去有过十年黄金如烂铜之说,黄金不如存款和利息,黄金也是有低迷的时间的,未来怎么走势,我并不看好。
  经济学界说经济一点亮点都没有,经济到底怎么走。韩治国教授很早就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们经济学界也很苦难,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复杂,其实找准地方挠挠就解决了,一定要抓关键,重拾房地产拉动,实现稳增长不难。
  现在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很多农民进了城,但是他并不能算城镇化人口,他的生活基础还在农村,未来城镇化为中国积下的是几十年的空间。最重要是人的城镇化,接着是土地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是能够为历史提供这样一个典型。中国的城镇化,将会有效的拉动中国的经济。
  现在我们有三个红利,第一是内需红利,第二是城镇化红利,第三是制度红利,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如果中国经济能够这样发展,我们就可以相信习近平主席说的这句话,中国的经济速度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而不是像人们预期的,未来就会变化一种中速和低速了,说高速发展过去了,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中国已经开辟了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现在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几步只遥,我们身上责任重大。所以我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新发展,通过我们的实干,实现我们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好,讲完了,谢谢。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当前位置:
&& 汶川地震八周年:回忆是一种力量
汶川地震八周年:回忆是一种力量
13:53:09&&&点击:5603次&&&来源:凤凰网&&&
[导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八年了,在今天也就是汶川地震八周年之际,在回顾过去时,我们会发现,会以更强大的自己去面对这场灾难,也在这场灾难面前得到了更多的反思。
回顾已经过去八年的汶川地震,你会发现什么?不仅是家园已经得到重建,更多的是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去面对不管什么样的灾难。如今你会发现回顾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正视过去的力量。汶川地震八周年距日,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了。八年的时间,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已经成了小学生,一个而立的中年已经渐至不惑……但一个生命可以演化出的任何可能,对于那69227名遇难者,都成了轻浮的想象。汶川地震八年祭,是中国这一天无法回避的主题。那是永远跨不过的沟坎,那是一直高悬的警钟。即便我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遗忘,但这一天,仍会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们的目光,拨弄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要回到记忆深处,重温那个悲伤的五月。冥冥中像是有架天平,他们在那头,我们在这头,那些已经遁入虚无的生命,在掂量着我们的分量。祭奠那场天灾,如果重新搜索昔日惨烈的图片、文字,甚至会令人有羞愧之情,任何轻飘飘的追思,似乎都配不上悲剧的沉重。回忆注定是时过境迁后的无力之举,但回忆又是有力量的。如果能做到不回避血淋淋的伤口、不逃避所有可能责任的话。对那些不明不白的死保持痛感,才会无法容忍稀里糊涂的活。我们要回答那些数以万计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无数问题:对无情天灾,有没有时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那些校舍房屋,有没有尽可能地坚固;那些历经苦难的幸存者,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社会共同体在那个天灾之后,有没有凝结出更多共识;无论面对怎样的逆境,能不能萌生前行的动力……在天灾突来悲伤弥漫的时刻,这些问题的答案反而是清晰的。还记得吗?那时候的中国相信多难兴邦,以“中国力量”造就了救灾史上的奇迹。政府透明高效,民间力量逆水行舟,留下太多众志成城的传奇,那一年也被视为公民社会元年、中国志愿行动元年。从山河破碎到废墟重生,天灾似乎是中国社会演进的分水岭。废墟上可以再建房屋,结痂的伤口会淡忘疼痛。时光流逝,生活继续。但当我们在年复一年祭奠灾难的时候,是不是有信心说,今天的中国社会还在延续奋进的道路,还在保持时不我待的状态?答案似乎又没那么确定。当然不能苛求一个步入常态的社会,有面临桑田巨变时的紧迫和凝聚力,但至少公民社会等基础层面的建设,不该停滞徘徊。修复伤口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更好的遗忘。汶川地震八周年祭,再过多重复昔日山河失色的苦楚、攻坚克难的感动,都会显得廉价;宣扬太多救灾重建的喜人成绩,也显得意义匮乏。重要的是回忆自省。天灾之前我们做错了什么,比如哪些基础设施和制度的不足,导致天灾引发的惨烈加倍;天灾之后我们又做对了什么,政府和民间所形成的默契,有没有在更广泛的领域扎根成长。天灾所激发出的悲愤力量,不该被庸常平静所消磨殆尽;救灾重建的那些正确方向,也不该在伤疤愈合后再度迷失。逝者如斯,人生总要向前。我们不必总是背负灾难的凄楚,但如果连灾难留下的教训都淡忘,连纠正社会航向的决心都麻木,对那些无辜的亡灵,就是莫大辜负。如果无法从回忆汲取教训,遗忘就不该被谴责。在时间的河流上,趁我们走的还不够久远,好好回头再度检视那场灾难吧。回忆不仅是为了无辜的遇难者,更是为了幸存于世的人们。回忆那并不久远的历史,以之为镜,培养更好的公民,监督更好的政府,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不惧任何天灾人祸。&
久久结婚网公众微信账号二维码
阅读后请选择心情,看有多少人和你心情一样:
电视剧《爱来得刚好》正在热播,剧情摒弃了传统的都市情感剧的套路,通过正面烘托
宣太后在嬴稷年幼之时就执掌政权,长达三十六年的主政时间贯穿了嬴稷的整个前半生
2月16日,据爆料,贾青与男友在车库发生激烈争吵,场面堪比琼瑶大戏。下面我们
为你而来开播,《为你而来》节目摒除之前“一言不合就灭灯”的快餐式交友,开启弃
电视剧《大唐荣耀》正在热播,讲述了乱世之中广平王李豫与沈珍珠在经历了血仇、宫
宣太后在嬴稷年幼之时就执掌政权,长达三十六年的主政时间贯穿了嬴稷的整个前半生
2月16日,据爆料,贾青与男友在车库发生激烈争吵,场面堪比琼瑶大戏。下面我们
《很纯很暧昧》改编自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鱼人二代的超人气同名小说,其地位堪称暧
电视剧《我与你的光年》讲述特异功能的奇女子雪姬(周雨彤饰)拥有不老不死的特殊
周末父母剧情以“亲子相处”为话题主线,讲述了“80后”夫妻于致远与赵佳妮作为
当地时间2.22,全英音乐奖在伦敦落下帷幕。作为表演嘉宾的水果姐(Katy
网友们晒出的来自奶奶奇奇怪怪的礼物。奶奶们的谜之审美背后,可都是对孩子们浓浓
日前,超模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与丈夫及一双儿女外出就
2017年刚刚过去一个月时间,泰国网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选出了“开
2月13日,蒋勤勤微博曝光一组大尺度杂志写真,透视薄衫魅惑不羁
6日,《大唐荣耀》曝景甜、任嘉伦甜宠版海报。剧集开播至今,冬
金庸武侠小说被誉为成人的童话,而琼瑶剧则是一个时代的恋爱教科
玛丽亚凯莉晒出自己在健身房的照片,穿着渔网袜、高跟鞋凹造型,
2月3日晚,好友陈玲晒出一组杨丽萍生活照,她似在洱海边自由起舞
近日,宋佳登上《GQ》杂志封面,演绎了一组密林之中的神秘诱惑。
2月7日报道 6日,北京,早前张伦硕和钟丽缇参加活动,二人黑皮衣
近日,一组图爆红名为《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的照片爆红网络,
近日,卡戴珊家大姐考特尼·卡戴珊的老公斯科特·迪西克被拍到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业误国 地产兴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