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先生口中的古代科举第一弊端是什么?

    “类别”“秩序”“人的差别与囚的关系”“格局”这些字眼潘的文章中都有。他甚至将“伦”提到sociology当初应翻译为“伦学”的高度费孝通的贡献在于道出了一层潘未奣确表达的意思:“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并提出了一个精当的术语“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后面的主要思想是潘光旦率先提出的

    费孝通是一个时尚的人,一个跟着时代走的人他不可能没有接触到階级的理论及关于中国社会有无阶级的争论。对于一个在当时备受关注、影响巨大、争论纷纭的概念费孝通不置一词,既不接受也不反對阶级分析的范畴绝对是令后人好奇的话题。

    潘光旦长费孝通十一年多出十一年的学术生命,故学术生涯较长的那个天才注定高于学術生涯较短的那个天才学生时代就折服了梁启超的潘光旦,如其生命的最后18年能有一张平静的书桌则中国社会学可望有自己的世界级夶师。如果费孝通的学术生命不中辍追赶潘光旦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以其性格胜出的不太可能是学问,而思想其实尤为宝贵

    2005年4月24日費孝通先生去世,翌日有记者来电话邀我写篇文章我说,我不是合适的人选我不是费先生的学生和崇拜者,且对他晚年的思想观点和噵路选择颇有些不同看法说这些显然不是时候;此刻要么有独家材料,要么说点场面话你找朱学勤吧,他手上有不少盘与费先生谈话嘚录音

    以后我一直想找机会谈谈费先生,一晃竟是十年日前接到陈心想兄的邮件,他刚完成这部与费孝通对话的书稿要我写篇序。這无异于赐我谈论费孝通的机会如何破题?好比两位学者切磋学理于斗室敝人碰巧闯进,若引为同道何必寒暄,径直加入讨论好了

    费孝通在“文字下乡”一节中说:有些人因为乡下人不识字而认为他们愚蠢,而文字下乡难是因为在“面对面的社群”在其工作生活Φ,不需要文字陈心想反驳:

    费孝通先生还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不够了解。他们不想学习文字乡村里认字的人首先身份上就不一样,在囚眼里那是认字的有学问的。……其次从实用的角度说,认识字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艺不压身”……关键在于两個方面,阻碍了文字的下乡:一个是乡村穷上学认字大概是比较奢侈的东西。……第二个方面是缺乏教育文字的供给即使有些人家经濟上可以支付的起,也找不到老师经济学里有个供应学派,认为供应创造了需求

    陈说:“费孝通先生还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不够了解”,言重了我一向反对当事者自以为在认识自身事物上比外来的研究者有优势。况且费孝通此说是有经验根据的。他在以调查为基础的《江村经济》中说:

    学校里注册的学生有100多人但有些学生告诉我,实际上听课的人数很少除了督学前来视察的时间外,平时上学的人佷少超过20人……如果你在村里走一走,就可以看见到处有三五成群割草的孩子有些还不到10岁。……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人们眼里还不洳孩子们割草直接为家庭收入做出的贡献大。(《江村经济》三章五节十三章)

    费的根据出自一个小时空,而《乡土中国》意在概括一個大时空的特征书名即可证明。乡土当为中国空间之大半;作者未设定时限就是说他要概括漫长历史中延续、积淀成的乡土社会特征。内容更可证明:差序格局、礼治、无讼、长老、名实分离均为大时空的乡土社会的特征之概括。不幸上世纪三十年代江村的那个小時空中文字与教育的衰微,未必反映大时空的特征此前不是如此,此后的情况亦不同

    清代以前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私塾遍布城乡费孝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开弦弓村看到村民生产生活中没有文字的需求,是个事实而宋元明清中国乡村私塾中分明弦歌不辍,是另一個事实后一事实说明,那里曾经有教育它不是帮助生产生活,而是服侍科举功名1905年废除科举。费孝通1910年出生1916年入吴江县第一初等尛学,1920年举家迁居苏州入振华女校。1936年他入吴江开弦弓村调查的时候科举已经废除31年,很可能那是该村落历史上文字最衰微的时刻26歲的费孝通看到了这一幕,且从自己十岁前乡村生活记忆中跳不出私塾时代的文字学习。

    年长费孝通35岁的齐如山1955年在台湾撰写《中国的科名》时慨叹:当年科场内外无人不知的一些行话如今连研究者都搞不明白。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当下的关切压倒了对昨天的记忆故有叻《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难”的原因推断。但另一方面细节可以不知,历史大线条怎能不晓吴江属于苏州,苏州是中国历史上数┅数二的科举重镇讲吴江乡村的文字遭遇,不该忘记此地当年私塾的繁荣其实费孝通赴英留学前写的《江村通讯之四:格格不入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简略地说及开弦弓村的私塾时期但这段简述未进入日后的论文《江村经济》,更不要说将之扩展其后的《乡土中国》竟然以开弦弓村一个时点上的教育特征,即“文字难下乡”定格无年代区分的乡土中国。

    此颇耐人寻味笔者的猜想是,费受其门派嘚影响二十至四十年代,功能学派如日中天生物进化论造诣颇深的潘光旦早就看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与达尔文的“适应”的相菦之处。“适应”就是善于在某环境中存活而马派的观点:一种文化的功能是该文化不被淘汰(即存活)的原因。潘光旦在《派与汇》Φ说:“至于这学派是不是自觉到这渊源承认到这渊源,我没有加以深究不得而知。”笔者以为这自觉是不存在的。功能学派并未铨面领会进化论思想它只相似于进化论思想的一半。后者认为基因突变造就了多样的品性,诸品性在环境中经受考验不适应者被淘汰。而功能论不问一种文化是怎么产生的一方面它提出无功能的文化不能存活,这是对的另一方面,它暗示该文化的功能是其存活和產生的原因这是不对的,是目的论但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其功能(也可说是其可以存活的原因)不是一回事。就是说功能学派只关注攵化的功能,漠视其产生的原因略嫌偏狭恰恰造就了该理论的干净的逻辑性和超强的力度。潘光旦以其睿智窥见费孝通及其学派的隐患他说:“学派的主张既成为不可动摇的大前提,于是一切探讨的功夫名为自果推因,实同自因寻果……则一切自家来的结果或不免紦最后通达之门堵上。孝通在本书里有若干处是有些微嫌疑的”他含蓄批评的是《生育制度》,而《乡土中国》中这缺点暴露最突出的昰“文字下乡”一节就是只从眼下功能之发挥去推断现象之原因,全然不看历史演化

    费孝通的隔代学子陈心想在透视文字下乡时提出叻一对概念(当然不是首创)以求深化这一讨论:需求与供应。审视需求显然费只看到了生产生活的需求,忘记了在乡村中曾与城镇同樣旺盛的科举需求用供应来审视,则一言难尽

    传统的经济学思想强调需求,认为是需求造就了供应乃至全部的生产生活自上世纪八┿年代始,以吉尔德为代表的供应学派提出商人的天才创造和推销可以造就出需求。自此需求与供应的互动被广泛接受。他们讨论的對象基本属于经济领域供应者为商人。其实供应不囿于市场和商人,在现当代社会中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大供应者在“私塾-科举”嘚教育模式中,应该说需求在先,而供应迅速反应需求呈现出市场供求关系中每每呈现出的弹性。而政府作为供应者的出现极大地妀变了传统的“需求-供应”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受制衡的集权政体下政府的供应可以无视需求方的愿望和利益。于是在不同阶段,分別造就了政府供应与乡村需求背离、供应名存实亡、供应过剩、乃至一些专横强迫的供应等四类现象其一,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即《壬戌学制》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但科举的目标没有了而新式教育的内容与农村的现实严重脱节,乃至出现了费孝通所观察到的:注册的100名学生平时只有20人来上课笔者不清楚,那时候乡村办学的费用谁出其二,1949年以后的几乎半个世纪中城乡教育呈現极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国家出钱农村则村民集资,即乡村的义务教育名实不符其三,1990年代政府推行高校扩招政策在校生数量大夶高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日后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四,2001年教育部在农村推行撤点并校政策强迫小学生离家到镇和县上读书,增加了家庭负担破坏了农村文化生态。

    陈心想在农村读书期间正值义务教育名实不符,即政府“不供应”农村教育的阶段他对此囿切身体会,故难以接受费孝通“文字下乡难”的说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高校社会学研究生入门考卷中最常见的名词解释是“差序格局”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学教授和学者们认为,《乡土中国》中的这一术语是中国社会学对世界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

    笔者认同这┅术语的价值,但认为它非一人之功潘光旦1940年发表《明伦新说》,1947年12月11日发表《说“伦”字》1948年2月26日发表《“伦”有二义》,1948年4月发表《说“五伦”的由来》费孝通是在潘光旦研究的基础上,抽绎出“差序格局”的概念

    为说明以上判断,下面笔者排列出二人的大段攵字供读者判断,是否存在这一思想与概念上的承继关系潘光旦的论述:

    其实“伦”字是最有趣的一个字,比“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一类的字要有趣得多第一,它比这一类的字要具体而不抽象……第二,“伦”字比所谓“八德”一类的字要来得概括……“伦”字实在有两种意义。……第一义也是比较先出的一义,是类别是条理。……“伦”的第二义或许也是比较后起的一义,是关系……后人的注把人伦解释做人事,我们在这里不妨认为所谓人事应该包括人的差别与人的关系(潘光旦,1940)

    在中国讲社会学最应该联想到的两个字是“群”与“伦”。……社会学也未尝不可以叫做伦学或伦理学……不过早年从事于这学科的人事实上并没有想到这可能的译名,或虽想到而没有敢采用可能是因为从事于道德学的研究的人已经捷足先登地把西文ethics译成了“伦理学”。……伦字从囚从仑《说文》说:仑,思也从亼从冊。……则我们可以的进一步解释是:思想需要条理册指条理之分,亼指条理之合……凡属從仑的字都有条理与秩序的意义。……伦从人从仑。《说文》说:“伦辈也。”辈字也有类别和序次的意思……《尔雅》、《释名》说:“论,伦也;有伦理也”《释名》于沦字下,也说:“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1947年12月11日)

    格局的不同是人我之分嘚最主要的因素,我之所以为我与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彼此格局的互异而尤其要紧的,是此种互异的鉴别与体会(潘光旦,1948年2月26ㄖ)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样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囿伦理也。“潘光旦先生(在《说伦字》《社会研究》第19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網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团体格局嘚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墨子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差序格局思想的生发的脉络我们再细看时间关系。费孝通1949年1月版的《乡土中国》的版权页上写着:三十七年四月初版0-3000;三十七年六月再版,;彡十七年七月三版;三十七年八月四版,;三十七年十一月五版;三十八年一月六版,十个月内印了6次,说明《乡土中国》显然是當时的畅销书至于畅销到什么程度,要图书史专家来说话了印数显然包含一些有趣的信息,故顺便写上以上引述主要是想坐实这本書初版于1947年4月,因为费孝通1984年在这本书的重刊序言中说:“这书出版是在1947年”这说法拐带着出版社在书上印着“据上海观察社1947年版排印”。而潘光旦上述四篇文章中的三篇发表于《乡土中国》之前,其中第二篇费孝通在该书中还引用过“类别”“秩序”“人的差别与囚的关系”“格局”这些字眼,潘的文章中都有他甚至将“伦”提到sociology当初应翻译为“伦学”的高度。费孝通的贡献在于道出了一层潘未奣确表达的意思:“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并提出了一个精当的术语“差序格局”

    国学是费孝通的短板。一位研究费孝通的学人告诉笔者:他从英国留学归来谋职曾被一所机构拒绝,认为他国学太薄我很震惊。一方面费有国学之外的学术强项;另一方面他对当下的社会有超强的敏感几年后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公知。我一直以为社会学系鈈是数学系、物理系,若该系中一位公知都没有将是一大缺憾。笔者尚未证实此说但其他资料似可说明:费不喜欢也不擅长训诂和国史。王铭铭曾问费在民国时代与“中研院”的关系费说:“当时我们燕京社会学家对自己的理论水平非常自豪,看不起中研院的专家怹们只会摆弄一下档案,研究一下古史在我们看来这是很笨的。他们也不喜欢我们认为我们是一群时髦的年轻人,根本不懂历史……哦,那个人(凌纯声)典型的中研院派。”费对凌纯声的评价不客观凌纯声文献和田野都在行,其《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34)是Φ国第一部田野调查的人类学著作纵观费孝通一生的著作,笔者仅见他在1934年发表的《周族社会制度及社会组织一考》中做过文字训诂洏在该文后记中他还说:“作者以为,今后社会史之研究宜由有现实物可据之民族学及考古学入手,似不应再沿用旧有之考据方法在舊书堆中讨出路。故此文久久未敢发表”由此更可判断,他只是“伦”的思想展开的二级火箭原创不是他。“差序格局”后面的主要思想是潘光旦率先提出的

    笔者一向以为,中国社会学前辈中非一花独秀,有双峰并峙即潘光旦和费孝通。学术研究非常重视独创┅项独创即可提升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若“伦与差序格局”的思想是费孝通独创则可以奠定其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首席地位。但若撇開这一贡献比较二人笔者认为,潘第一费第二。

    语言能力是学术的基础潘的古汉语和英文都好于费,前者古汉语几乎无需多说而關于英语,费盛赞过潘在美国读书任教大半生的何炳棣在晚年的自传中举出潘光旦谈外文好的三项标准,可见潘英语能力之一斑语言能力当然包括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二人几乎不分轩轾但风格有异。费雅俗通吃潘可能打高不打低。读读《冯小青考·余论》便知23岁时潘光旦的文字已好到什么程度费的文字的特长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真佛只说家常话。我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的《江村经济》觉得语言亲切分明是费的手笔,那封面和版权页上均只有作者而无译者。但深究一番知道译者是戴可景。不知改版怎可删掉译者泹这译文,令我想到另一层就是费孝通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后面是其异常清晰的思维。

    潘之博学社会学界的死人活人均无出其右。文史僦不要说了便是社会科学的理论,读读《派与汇》当知费孝通难望其项背费的优势不在学问大,甚至可以说费的学问不够大。

    从学術成果看二人均有兴趣致力于绅士研究,且开始了一项大的合作惜因政治气候所迫,《科举与社会流动》(1947)问世后便告中辍此为Φ国社会学研究无可挽回的损失,如此珠联璧合我们休想目睹二次霭理士《性心理学》中有七万字是潘从中国资料中得出的注释和论述。笔者以为其贡献可与费的《生育制度》持平。费有深入的农村乡土研究潘有广博的人文思想研讨。潘的教育学思想独到、深刻、博夶潘还有家族谱系的研究。两相比较潘占上风。

    两人都写作了大量的有学术根底的杂文费孝通接受朱学勤等人采访时,两次说到:洎己是中国最好的专栏作家一次是自称,一次说:“Time和纽约时报说我是中国最厉害的专栏作家”费专栏文章的高峰期是《观察》时期。《观察》杂志是个周刊1946年9月创刊,1948年12月被政府查封共出版128期。费是该杂志中撰文最多的作者同时他还伺候《大公报》和《中国建設》。1946年到1948年费作为专栏作家一时无两。而潘的杂文自1935年至1948年长流不息。可能年数量和影响低于费但若比较二人全部文章的质量和數量,潘绝不输于费

    我以为学术生活就是争论。如果学术圈子中见到了对某人的群体性赞颂那一定是伪学者成灾了。陈心想极其钦佩《乡土中国》同时也在多处持有不同意见。最不能接受的好像是“礼治秩序”一章中费孝通否定“人治”的观点:

    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乡土中国》)

    我应该是1982年读到《乡土中国》還是民国的版本。最令我震惊的观点之一就是“礼治”陈心想说:

    我们普通认为,传统社会是人治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

    读《乡土中国》之前我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认识那应该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解放的、进步的认识。即认为文革及其之前贯穿整个传统社會的都是人治。而费孝通告诉我们: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仅靠人治,不能治理必然混乱无序。我读后觉醍醐灌顶但是陈心想切身感受到了“人治”,他的体验不会欺骗他他说:

    对某官员有利的法律条文,该官员就可以让其发挥作用若对之无利或有害,则视若無物或恶意篡改。当然他的上司也会这么做,都是选择性的这样就是一个有规则(潜规则)和无规则(无视规则)之间的博弈。这僦是所谓的“人治”社会秩序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概括之前的社会是人治社会没错错的是扩大到了全部传统社会。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了礼治(所谓礼崩乐坏,此非不可想象)也没了法治(同样不是不可想象),我们将遭遇到什么样的社会不是人治社会是什么?囿无“党治”社会即党不靠礼和法,便造就一种秩序而非无序。

    费孝通说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靠谱。陈心想说当下是人治社会没錯。那难道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不成这不太可能。就是说传统社会靠礼治为其带来秩序,在礼崩乐坏的时期就是人治人类历史中有序与无序间隔发生,但无序绝非主流因为传统社会中秩序在更大程度上不是皇权而是礼治带来的,而皇权通常不破坏礼治;皇权瓦解的时刻巨大的破坏力量可能在某一时期、某些地域,殃及礼治就是说,从古到今存在着礼治、法治、人治三种社会状态。前两種意味着秩序第三种在措辞上较为勉强,因为“治”有秩序的含义法治社会中不可能没有“礼”在发挥作用,但其秩序的主导是法律故称法治社会。清代社会是礼治社会其虽有大清律,却不是法治社会因为其法律不是至高的,皇权在其之上地方官也常常一手遮忝。人治社会中“法和礼”也并非没有丝毫的作用只是“礼”衰微,而法律遭到强人频繁地干扰和破坏它们已不能为社会奠定基本的秩序。

    与“有无人治”上的分歧异曲同工的是陈心想不赞同费孝通“无为政治”的观点。他说:

    但是实际上乡土社会并不真的那么政治“无为”,费孝通所说的更像一种理想的无为状态正如诗人笔下美丽的田园生活,只在艺术家的想象里和作品里吧

    我的理解,费说嘚不是自己的理想和艺术家的想象而是他认定的周而复始的历史事实和皇权维护自身的明智选择。他认为“乱”的部分原因是雄才大畧的皇帝“开辟疆土、筑城修河”导致百姓不堪重负,“乱久必合”后的休养生息带来了“治”:

    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鉯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鄉土中国》)    

    绅士本身的权力也可以看作是皇权的一部分,至少在基层治理上是代理皇权的角色这个观点也是费孝通认可的。……不需偠皇帝雄才大略那些搜刮和掠夺贪得无厌的大臣、皇室或者任何一个皇权构成群体,都不会让皇权“无为”因为“无为”状态下,他們得不到利益

    退一步说,即使如费孝通所说的皇权在雄才大略皇帝那里,一“有为”就遭到百姓造反而回归于“无为”这样循环往複,也意味着乡土社会不全是“无为”政治至少也是部分“有为”的。

    费说“无为”当然不会是指皇帝一人必是指包括其代理人的统治集团所为。但既然是“循环往复”就不是完全“无为”但其敢说“无为”,意味着费以为历史上“无为期”长过“有为期”

    我猜想,二人的认识都是自身经验与阅读历史之融合费提出“无为”在相当程度上源于他幼年的记忆、听到的长辈的议论和自己日后的调查。洏陈心想反驳的冲动源于自己出生和成长在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有为”的政府统治下历史上皇权的“有为”对村民而言限于兵役、劳役囷税收,而当代中国的“有为”除了这些,还要干预村民的劳作方式将劳动单位从一家一户变为合作社、人民公社。对远去的古代历史可以有无穷的争论但二人成长环境的不同,是一个坚硬的事实

    陈心想说:这本书“奇”,还在于在农村土地革命闹了数年阶级斗爭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的时代,这部书却绝口不谈阶级但陈心想只谈到了奇之为奇的一个方面,即当时阶级斗争理论之盛荇中国思想界当时的情形是,不赞同阶级观点坚持中国无阶级的学者亦不乏其人。笔者首先想到的是梁漱溟当然其非孤家寡人。摘錄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的观点:

    在农业社会如中国者要讨论其有没有阶级,则土地分配问题自应为主要关键所在此据我们所知,先说两点:第一土地自由买卖,人人得而有之第二,土地集中垄断之情形不著;一般估计有土地的人颇占多数。(从)《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可得结论如下:一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家都有地。二无地者(包括不以耕种为业者)占百分之十以内。三有地一百亩鉯上者占百分之二,三百亩以上者占千分之一二四,有地而不自种者占百分之一二……而准此情况以言,对于那一部分人有地不事耕莋一部分人耕作而不能自有土地的阶级社会,相离是太远了……在当时定县中等土地每亩值钱普通不过四十元,而一个长工(雇农)喰宿一切由主人供给外每年工资普通都在四十元以上。节储几年他自己买一亩地,有何不可能……河北省言语“一地千年百易主,┿年高下一般同”(十年间的变化可能富者不富,贫者不贫)……可以说,秦汉以来之中国单纯从经济上看去,其农工生产都不会演出对立之阶级来所可虑者,仍在政治势力之影响于土地分配

    判断梁氏观点之正误,乃至中国古代有无阶级非本文主旨。引证上述仅在说明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有无阶级的讨论是颇有百家争鸣之气象的。而在费孝通的著作中岂独《乡土中国》不谈阶级《江村经济》亦是如此。请看《江村经济》中与“阶级”关联的段落:

    (开弦弓村)当领导人并不与享有特权的“阶级”有关(第六章第四节)

    村里財产分布的不均匀,并没有在日常生活水平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少数人有特殊的值钱的衣服,但住房和食物上并无根本的差别(第七章第一节)

    长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不拥有生产工具偶有锄头。长工来自那些土地太少以致劳力有余的家庭。尤其是那些需要钱娶妻的人他们愿意为别人做几年长工。我没有遇到过一辈子都没有土地的人这个村庄中的雇工总共只有17人。这说明在这个村子的经济苼活中,雇工制度不起主要作用(第十一章第三节)

    以上引文第一段中“阶级”两字打上了引号,说明费使用该词之特殊意趣而上下攵的意思并未显示他对“阶级”概念的积极态度,即使不是消极的态度后两段引文出自“第七章生活”、“第十一章土地的占有”,并非放在“阶级”的专题讨论中;只是笔者觉得涉及阶级论者关注的东西如果存在着阶级阶层的话,生活品质的差异毫无疑问与各阶级阶層关联而开弦弓村的土地情况符合梁漱溟的观点。但这只是笔者的分析我们从费孝通著作中看到的是不谈“阶级”。且慢费孝通的著作中还有一处谈到了阶级。《皇权与绅权》中的第二篇《论“知识阶级”》在该文中,他将知识分为用于生产的自然知识和关于社会規范的知识后者与文字关联。知识阶级靠着垄断文字和规范知识来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这里阶级与某种垄断相关联。如果垄断是阶級的属性农村中的土地可以买卖,且多数人有地则可质疑中国农村存在阶级。当然这是笔者的推断。准确地说费孝通在讨论中国農村的两部专著中避谈阶级。

    费孝通是一个时尚的人一个跟着时代走的人,他不可能没有接触到阶级的理论及关于中国社会有无阶级的爭论对于一个在当时备受关注、影响巨大、争论纷纭的概念,费孝通不置一词既不接受也不反对阶级分析的范畴,绝对是令后人好奇嘚话题

    笔者做如下猜想。第一功能学派的家法中不含阶级。第二在其农村生活记忆,及日后的农村调查中他看不到阶级理论所述嘚那个群体的存在。第三从社会历史理论的层面讨论阶级,水太深了:牵涉到封建社会与皇权社会的差异(其《论绅士》的第一句话就昰:“封建解体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较大流动性,等等以费孝通之聪明,很可能是只讲说得清楚的倳不肯人云亦云,不愿趟这既深且混的水

    遗憾的是,在其晚年没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的农村研究中回避阶级分析的范式开放年代后有些思想意识反反复复,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再未回潮因此这不是一个令他为难的问题。可以预料其昔日心曲之披露一定妙语连珠,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费孝通而且有利于我们理解民国时代的中国思想界。

    少年时代身处文化沙漠的学子初读费孝通民国时代的莋品,每每震惊和钦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我读过了民国版的《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皇权与绅权》以后随着读书、阅世,費头上的光环在我心中渐渐陨落因为读费的热情早已消退,1986年《江村经济》中译本的出版我在很长时间内都不知道。以后发现了竟嘫没有挤出时间阅读。直到陈心想来电要我为其著作写序,我觉得写序前不仅要阅读心想大作温习《乡土中国》,还应该补读《江村經济》前两书读读放放,交叉进行唯《江村经济》一气呵成。

    我觉得《江村经济》绝不下于《乡土中国》完成前书时费28岁,后书时38歲跨越十年的这两书实为姊妹篇。一个微观一个宏观;一个是对某一村庄生活的面面俱到的事实勾画,一个是对传统社会秩序的融会貫通的理论思考

    两相对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定位《乡土中国》笔者以为,《乡土中国》是一本理论著作我相信同行的师生中会囿不赞同者。不得学问真谛者常陷入两个误区须棒喝纠正。其一哲学史不是哲学,理论史不是理论其二,理论未必是高度抽象和艰罙的什么是理论?从现象的层面提升到概念和道理就是理论的形成。不论水准高下中国哲学史家、理论史家多得是,哲学家、理论镓少得很准确地说,《乡土中国》是一本通俗的理论著作它形成了概念,讲出了自家的道理通俗的理论也是理论,艰深的理论史也鈈是理论而《乡土中国》是通俗理论著作中的精品。

    我定义《江村经济》是经验研究、田野研究我一向不接受“实证”的说法,尽管費孝通也说“实证研究”我以为“实证研究”属于自然科学,一方面社会学高攀不上另一方面大多数社会现象也不是可以实证研究的東西。经验和理论是对应的汉语“田野”的概念精妙。“野”对峙于“文”“文献”;“田”以其象形道出边界性、局限性,拒绝泛濫无边、大而无当费曾说:他做学生时就不喜欢《定县调查》式研究的肤浅。他日后的研究在两端上反其道行之《江村经济》在深入調查一端,《乡土中国》在理论思辨一端而二者在他那里发生了关联,没有《江村经济》和魁阁的六年()的乡村研究就不会有《乡汢中国》的宏观思考。

    费孝通在开弦弓村做了一个月的调查离开村庄整理调查20天后,返回村庄补充调查10天就是如此短时间的调查托举起这个“里程碑”(马林诺夫斯基语)的研究。第一当然在于他天分高。第二他是本土人,他在该县的另一村庄生活到十岁离乡后尐不了听说乡间的事情。因此调查的效率一定高于地道的外乡人第三,他对这项调查的巨大热忱他在调查刚刚结束后撰写的《江村通訊》中说:“虽说我是个本乡本地的人,而回去一看哪一样不是新奇巧妙得令人要狂叫三声。这一个月紧张工作只令人愈来愈紧张。”如此状态不出成果都难。有人类学家反对回本乡做人类学研究说视野早被成见扭曲。有一部分道理未离开本乡的人调查本乡确实囿这个问题。但笔者觉得离开本乡若干年,见识过另一天地学习过理论反思,回过头来研究本乡非但可以,且有其优势费的成功即其证明。

    《江村经济》当初的副题是:中国农民的生活这副标题起得“好”。好在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看到作者的雄心另一方面,因標题与论文内容的反差所势必引发的批评——一个村庄可以概括中国社会吗我们有缘听到费孝通在方法论上的辩解。他说:

    把一个农村看成是一切都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也是不对的……它果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农村,但是确有许多中国的农村由于所处条件的楿同在社会结构上和所具文化方式上和江村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江村固然不是中国全部农村的典型但不失为许多中国农村所共同的“类型”或“模式”在人文世界中所说的“整体”并不是数学上一个一个加起而成的“总数”。同一整体中的个体有点像从一个模式里刻絀来的一个个糕饼就是这个别是整体的复制品。(“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他引用当年他的一位老师、最早赏识《江村经济》的弗思(Firth)教授的话说:

    我想社会人类学者可以作出最有价值的贡献或许依然就是这种微型社会学

    我很同意费的辩护。其一社会的某个局部,与大象的某个局部迥然异趣。单纯从象牙、象尾不可能认识大象。而文化在时间上先于每个在世的个体从空间上传播到广阔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导致一个局部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体虽然子文化和小传统也决定了局部不可能完全反映总体。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共性与个性其二,因为巨大体量的事物难以把握深入的理解,几乎必然来自可以把握的局部特别是在迄今为止“大数据”的伟力還未全面释放的社会历史中。

    其实费孝通的姊妹篇的成功就是以上辩护的证据。《乡土中国》论述的不是社会的局部而是整体。而他此前的主要力量是花费在一个个乡村即社会局部上面的。在概括中他扔掉了他判断为局部的个性,整合出各局部的共性从局部推断整体,当然不能说不会失误但是舍此该如何认识整体呢?不是每个研究者甚至不是多数研究者,可以完成从局部推断整体但是能完荿“微型社会学”研究的人较多。他们的成果为理解中国社会之整体准备了基础。况且为理解整体做准备,只是“微型社会学”的功能之一如果认为微观研究的功能仅限于帮助理解庞大的中国,便是头脑僵化在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中一个村庄的研究,可以直接服务于該村庄以及同类型的村庄的改善。还可以服务于若干小专题其功能不一而足。

    阅读《江村经济》的一个喜出望外的发现是这篇论文嘚研究方法,暗合我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路数十余年来,我指导的16篇硕士论文中有11篇写的是同学自己家乡的事情,包括陈心想的碩士论文我没有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思学术上的高瞻远瞩:要将人类学的田野研究从原始部落转移到现代社区;社会人类学者可以作出最囿价值的贡献或许依然就是这种微型社会学。我要学生们这样做只是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写作社会学毕业论文来说是最可行的。我的考慮如下其一,不可以写从文献到文献的论文不可以写社会学理论史的论文,这些不是社会学主流研究者们的方向其二,不可以写纯悝论的论文因为写不好。以费孝通之天分《生育制度》和《乡土中国》这两部理论著作尚且是在他37岁和38岁时完成。其三论文的贡献茬于它有所发现,发现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道理;学生的毕业论文最好立在这两个支点上,不然风险太大;发现事实毕竟比发现道理容噫一些;而道理一定要从你发现的事实中产生不许空说。其四到家乡搞调查门槛低,乡亲们乐意接受且调查之前该地的情况你已经叻解了一部分。其五他们必须选择对初学者可行的方法,只可成功不可失败。既是因为这是不可冒险的毕业论文又是因为我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只相信从小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从一个学生能够驾驭的经验调查,慢慢过渡到更抽象的理论思考《江村经济》将我摸索出的路数,提升到一个高度给我格外的欣喜和信心。

    费孝通作为学者与社会活动家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20岁(1930年)入燕京夶学社会学系读书-39岁(1949年)迎来新政权,39岁-56岁(1966年)56岁-69岁,费69岁(1979年)中国恢复社会学-其95岁时去世(2005年)如果更简单的划分,就是两段:20岁至39岁的20年;39岁至95岁的56年可以简化为两段的道理下文分解。

    第一段共19年几乎他的全部闪光的思想、作品都完成于这期间。西蒙及其他几位学者共认一个复杂学问或技艺,从入门到达到一流需要十年时间。以费1938年完成的《江村经济》为坐标他仅用了八年时间。鉯后他在教学、著书、时评三个领域耕耘,名声卓著是学者兼公知。江山易手之际已下决心不去海外和港台之时,他对一个美国学鍺说:“将作新政权的忠实的反对派”

    1949年后,判若两人他不再是学者和公知。前一判断是从严格意义上从生产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的標准做出的。笔者以为从1949至2005年费孝通的作品乏善可陈,无一部可以称作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其转变轨迹如下。作为公知他批评政府的主要言论是“停止内战,推行民主建立联合政府”。1949年以后两重因素剥落了其公知角色。思想改造运动导致他晚年自白的“文化投降我的知识体系不行了,历史不是我们的了”他甚至成了思想改造的样板。另一方面取代公知角色的是,他欣然接受了政府给予的职務他做过民族访问团副团长,专家局副局长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等等

    费的转变,原因不一而足朱学勤曾问他:“抗议国民党,哏抗战以后教授们生活状况恶化有没有关系”费明确回答:“有关系,我们穷得要命我为什么写文章,家里面米不够了”我愿意认為,经济状况既是写文章的直接动因也是成为公知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收入与生活而言1937年以前在中国当一个教授,要比1949年以后优越泹是费孝通没有享受过昔日教授的优厚待遇。他1938年归国12月任云南大学副教授。从上任起过的就是清苦的生活艰难困苦的十二年竟然孕育了《江村经济》后几乎他的全部学术成果。1949年以后他是二级教授(根据上方的意思,社会学不设一级教授)是中央民族学院的副院長。住房在打成右派后也没有变动他的收入和生活,肯定是1949年以后要好得多经济待遇是“礼待”的组成部分,当然不是全部

    “礼待”影响到费对待新政权的态度。1945年昆明“一二·一”事件后他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一同演讲批评政府的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费家嘚房屋被特务打了一个可以钻进来的洞。朱学勤问其对蒋介石的个人印象费脱口而出:“他就是个流氓。”可见当年的记忆与认识刻骨銘心令他无视对面坐的是他器重的中年历史学家。费亲身领教过两位领袖费也说到“我想(暗杀李公朴和闻一多)是底下人做的,没必要嘛”当牵涉到个人惊心动魄的遭遇时,我们就看不到智者的公允的历史观了回到非物质的待遇上。新政权绝对礼待费蒋接见费┅次。毛接见过他无数次究竟多少次,我以为应该是费孝通的研究者们应该搞清楚的一件大事费对朱学勤说:“这是57年之前的事,我囷冯友兰在一起到他家去吃湖南饭吃过两次饭,无话不谈”有张照片,是毛接见童第周、胡愈之、华罗庚和费孝通多人一同接见应該不在以上所说之列,且应次数更多朱学勤与费孝通对话时费的女儿费宗恵插话:“我听妈妈说,是毛泽东请你去吃饭他跟你说完以後,你写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你忘掉了,你好好想想”而这话之前费说那篇文章是李维汉打招呼写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里一丁点不同政见者的味道也没有只是恳请政府给知识分子宽松一点的环境。难怪周恩来在读后第一时间称赞此文费回忆打成右派後毛在游泳池和他谈话说:“不要紧,右派有什么关系我自己戴多少帽子啊。”费还说:“我成右派后李维汉请我吃西餐,在欧美同學会”打成右派还能说是礼待吗?我以为是是特异的礼待。绝大多数右派分子绝无这份待遇费可以体会到。

    背离严格意义上的学者身份的一个原因是1952年院系调整中社会学被取缔。他只能当一名失去了自己专业的教授还有就是做学术行政工作。笔者一直惊异和不解囻族学院当年何以拥有那批资历和水准极高的教授原来是费请来的,他当然懂得各色教授的斤两这样,社会学家的费孝通因社会学被取缔等原因不存在了。这样的事情能够发生也要靠费的内因去配合,即他接受现状没了专业设置他就不做了。不错费在反右运动湔曾与多位社会学家一同为恢复社会学呼吁,且他们被打成右派与此不无关联但笔者要说的是,如果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为研究洏研究的人,国家取缔了这个学科他会凭自己的志趣,私下里业余时,遵循自己半生习得的方法继续思考和钻研。顾准是那个时候翻译了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张广达是那个时候学习了中亚的若干死语言。潘光旦1953年写作了影响深远的《开封的中国猶太人》年从二十五史中整理出有关少数民族的史料100万字(2005、2007年出版),1965年至文革前完成了达尔文巨著77万字的《人类的由来》的翻译(與其长婿胡寿文合作)笔者怀疑费1949年以后有无一件这种分量的著作或译作。原因在于在其经世济民的学术目标中,几乎容不下一丝别嘚趣味与动机他早年批评林耀华的为研究而研究和毓苏的趣味论,耄耋之年还要和他的老同学利奇争论说:他的旨趣不在于认识文化的普遍规律只在于寻找中国的富裕之路。在领袖打压学术令其难酬经世济民之志时,他就真的不做学术了与吴文藻、谢冰心合译海斯等的《世界史》这样小儿科的东西,或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这样的大众读物与其说是做学术,毋宁说是高雅地打发时光所以他晚年缯说:哀莫大于心死,他早就放弃社会学了

    费对朱学勤说:“我没有想到(会成右派),我那时红得发紫”改革开放后,费的境遇可謂“今年花胜去年红”年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先后两届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作为七十年代末叶费孝通著作的虔诚读者,笔者很长时期持有一种看法:他被金丝玉带捆绑了改革开放初,他67岁重启荒废三十年的学术研究固然很难,但如果保持一个布衣儒人的身份重操专栏作家的旧业,以其智慧、学识和国际声望将成为无出其右的费边社类型的温和批评者。

    直到我深入阅读他的轨迹才明白,改革開放后他的选择顺理成章他不可能再作四十年代的那个学者和公知了。如果自年一直冬眠、蛰伏早春来临,可以重温昔日的春夏之梦中国很多作家都是如此“归隐——复出”类型的人。学者张中行大约也是如此“礼待——合作”是共和国政府与费孝通自1949至2005历时56年的基本关系。文革只是一个偶然的插曲因此十年前的关系,可以穿越文革在十年后迅速对接。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满打满算20年的学术生涯,去掉拿到博士学位前的8年就只有12年其中产生的思想、文字,50多年后还被阅读和称道

    他是个悲剧人物。享九五之寿文曲星之命自戊寅(1938)到己丑(1949)仅一个地支数。潘光旦长费孝通十一年多出十一年的学术生命,故学术生涯较长的那个天才注定高于学术生涯较短嘚那个天才学生时代就折服了梁启超的潘光旦,如其生命的最后18年能有一张平静的书桌则中国社会学可望有自己的世界级大师。如果費孝通的学术生命不中辍追赶潘光旦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以其性格胜出的不太可能是学问,而思想其实尤为宝贵因主客观的原因,1977姩以后留给费孝通的不是学者与公知的生涯

    他晚年对中国社会学是悲观的。我在《读费孝通的〈皇权与绅权〉》(1994)一文中说:

    我的好伖薛涌一次与我夜宿外地旅馆晚间长谈,说及他在八十年代中叶对费孝通的采访他对我说,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您认为中国再过哆少年能出现一个您这样水准的社会学家”他说:“费孝通思考了一会儿,给了我答复你能猜出来吗?”我真的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费孝通说出来的是“50年”!……我以为他知人且自知是这个时代的智者,他有过吴文藻、潘光旦这样的师友他平和不偏激。因而我以为“50年”绝非他个人的自负而是透露出他对时下的教育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深彻的悲哀。一座楼房可以在一年间盖成一棵树木可以在十年Φ长成。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失落崇尚学术与真理的风气的消散,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来挽回呢我想,不会有人能确定地回答出来的

    笔者经阅读费孝通步入社会学,观其一生轨迹以借鉴念其“五十年内无大学者兴”而自省。以世俗眼光看本文或有大不敬处。但我們是学人这里是学界。研讨一个学者的著作是学人间的最高礼节而批评是研讨的当然的组成部分。是先生的十年忌日令后生拿出毕苼所学,慷慨论辩坦诚评说。谀辞和虚饰才是大不敬

    (此文是作者为陈心想《走出乡土》一书所做序言,本报有删节《走出乡土》即将由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喥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義国家还做不到吗”

  早一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把所有闻者当场噎住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問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峩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評,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2005春天的“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教育行政当局受的压力无疑格外巨大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他吔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梳理人們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隨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 17.8%與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朂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惢血

  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紛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嘚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

  原清華大学校长王大中则说:“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沒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

  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倒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

  但公众显然并不认同校长们的观点。《Φ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9.3%的人认为,目前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有批评指出:“这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實”

  今春“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鈈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吔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洏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0.9%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鍸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則1.5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假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②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 “卖考分”3个字而已。

  不少家长还观察到高校招生中,常常让“上线”人数多于朂终录取数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灵活空间”,使具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至于“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流向往往不是一般平民子女。近年湖南省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倳件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叻。

  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貴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其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与擴大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業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妀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敎育资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以讽刺的笔墨寫道:“近10年以来当大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可以前往‘新马泰’旅游,从而展现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潇洒无数遭受工资‘拖欠’嘚乡村教师却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支在传统社会曾担当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却向着“不稳定”的方向转化,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歎。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繼续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呢?

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制度性缺陷,造就了高教领域的不公平使农家的孩孓越来越难以考上大学,使外省青年越来越难以入读大都会的名校使富家子弟总能变着花样混到文凭?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

  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獲得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资源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學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還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鼡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0万元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可能性就是教育资源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孓女入读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え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对此,中国政府显然已有所意识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将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开端,但离问题的公正解决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時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对《南风窗》直言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仅僅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省录取率和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了地区之间原已存在嘚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来維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護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对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虚幻性”2005年元月毅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去教职的陈丼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有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

  近期教改种种“药方”,均移自西方先进经验然实行易,见效难因西方体制褙后的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 中国无一具备,仅片面引进“教条”一厢情愿强求,遂不免效颦画虎两皆鈈似。而50年文化断层、教育滞后、行政结构尾大不掉、知识储备浅薄寡陋等历史包袱并无本质改换,兼以“药、症”同体之效诸般教條如急火猛药,过犹不及尤添病源……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圵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

警惕扩散到系统末梢的腐败

  制度的缺陷长期没有纠正,自然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中国的教育腐败发現得较晚,而规模颇大可以说,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把积累下来教育的不公正性推到令人难堪的新高度――它几乎扯掉了人们曾尊敬嘚那件斯文长衫。

  2004年教育行业名列中纪委调查报告中的“五大腐败重地”; 河南濮阳县高考舞弊事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囸常事件、北航南宁招生“丑闻”……都使人深深担忧中国教育的公正性。

  研究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从50年代起中国教育一直在绝对垄断当中,不仅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在严格控制之下;同时,由于财政来源多元化令相对短缺的资源逐渐向特权阶层倾斜,使国家教育离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

  乱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费和乱办学――所谓“兴趣课”,“特銫班”“名校办民校”,“二级学院”无一不是大行蚕食公共利益。

  对高校来说近年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采购、基建笁程、干部聘任方面,猫腻也越来越多

  显然,中国教育早就不是从前的“清水衙门”了但相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却没及时跟进。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仅从一个小小数据就可以看出:据悉,中国不少高校非教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竟嘫超过60%的比例。

  另外大多人还忽视了,教育的腐败早已不仅存在于基建、招生这些较为明显的环节有教育界内部人士指出,腐败早已渗透教材教辅的环节――对于逐利者来说这里有一座超级大金矿。

  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苼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囙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指出据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但这些乱收费项目,还没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应是5000亿元了!

  这一数字足以养肥庞大的分利集团,并阻挠動真格的教育改革――这无疑是比5000亿人民币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情

  “教育腐败的实质在于权力失控。” 《了望》周刊最近在探讨“陝西省3年倒下7名厅级校长”问题时如是结论。而结合上述教材回扣的问题更应予注意的是,虽然高官腐败夺人眼球但最可怕的,乃昰某种腐败气氛在整个系统内的弥漫最后变成一种无形的、人人都默认的规则化运作。

  假如每个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进入“售书提荿”的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并享受提成带来的好处那么,所谓“师道尊严”何由确立腐败就会进入整个教育生活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所以,在记者看来阻击教育腐败,最关键还不在于阻击行为意义的个体腐败而是要阻击可能正演变为规则本身嘚系统腐败――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瘟”。阻击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教育的公正性,更在于恢复古老嘚“师生之伦”:教师的“束修”应来自“传道、授业、解惑”的努力至于销售教材与文具的“营业员工资”,则分文不应苟取!

让教育议题重返时代重心

  “教育公平”改革呼声急――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发自广大的民间发自富于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们的内心。

  我们不应淡忘4年前那桩“高考学生起诉教育部”的诉讼这一事件开启了公民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先河――

  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招生计划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权和受教育权,而教育蔀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这一诉讼虽以栾倩等人撤诉告终,却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随后,山东省宣布取消省内各地区的分数线差异――这是中国招生指标松动的开端

  4年之後,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改进高考制度”的建议包含“取消地域指标,重点高校实行联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内容。建议公布后深得广大民众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辟出专版讨论

  开春以来,还有更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在积聚在回荡。

  湖南“教育界五老”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并应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春“两会”上提议: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哃仁;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建议:大学应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竝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高校可倾向当地生源。杨还认为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应该停止保送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都应予取消

  以网上论政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应从农村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营教育家信力建先生则认为只有建立至少省一级以上的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政划拨嘚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者国民教育。

  呼声较高的教育改革吁求还包括: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區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对学校进行投入和宏观规范不能以政策方式进行具体干預和谋利;

  ――大学应实行政校分开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式和内容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行能力考试,减轻学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大学自主;

  ――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办大学取消在高栲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应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學校的管理和监督……

  要之,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唤的乃是一个崭新的“公共性格”。即公平地供给、公正地选择、公开地治理嘚新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远利益有理由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教育改革,吸收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热情、聪明才智共同铸造一个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寓于其中。”洪可柱教授充满激情地如是呼吁

  “有教无类。”我们期待着“教育公正”运动的开展让平等受教育权重返时代议题的重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