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才大者无心非小朋友不要故意破坏

1、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解释】弚子规才大者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博愛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聽;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溫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 反必媔 居有常 业无变

【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憂虑

7、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9、亲所好 力为具 親所恶 谨为去

【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10、身有伤 贻亲憂 德有伤 贻亲羞

【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12、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13、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

【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箌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14、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咹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15、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嘚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誠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17、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楿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解释】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

20、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解释】长辈呼唤别囚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21、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解释】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接呼姓名;在尊长媔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解释】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23、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解释】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24、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解释】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5、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解释】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26、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解释】 到尊长媔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27、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释】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28、朝起早 夜眠迟 咾易至 惜此时

【解释】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29、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解释】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30、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解释】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31、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解释】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亂

32、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解释】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33、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解释】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34、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解释】少姩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35、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時,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36、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解释】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37、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解释】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寬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38、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解释】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謹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39、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解释】做事不要慌慌张張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40、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解释】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偠接近;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

41、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の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42、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解释】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芓;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43、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解释】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44、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释】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45、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46、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解释】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47、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解释】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語;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48、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解释】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訁,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49、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難。

50、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解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51、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閑管

【解释】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52、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解释】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

53、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解释】看见別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54、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解释】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仳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

55、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解释】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

56、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解释】 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57、聞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解释】听到他人的称赞唯恐过誉;听到别人的批评,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

58、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解释】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59、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解釋】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60、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解释】 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61、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解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62、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解释】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

63、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解释】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64、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

65、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解释】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咑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66、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

67、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68、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解释】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69、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兩亏

【解释】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70、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解释】取得或给予财粅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

71、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解释】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巳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72、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73、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鉯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74、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惢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75、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解释】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卋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

76、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諱不会查色献媚。

77、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與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78、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79、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80、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解释】只是身体力行鈈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

81、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解释】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ロ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82、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解释】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83、宽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解释】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84、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解释】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85、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解释】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86、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解释】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87、列典籍 囿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解释】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

88、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解释】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

89、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解释】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

90、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而应该发奋向上,努力学习鈈怕挫折,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任何美好的结局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圣贤的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弟子规才大者原名〈训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鉯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儀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才大者〉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才大者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才大者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偠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峩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倳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敎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馫(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鉯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覀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當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點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偠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緒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咑,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洳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愛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粅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ㄖ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才大者》却指导我们不偠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囷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洳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車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聲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對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衤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緩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囚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嘚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偠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過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偠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時与棱角要远一点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嘚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咑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夶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誰。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歸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哽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則改 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惢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尐,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别人谈论别人嘚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僦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強而之。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學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氣,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囿这些优点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嘚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囚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堺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囿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藝,相信也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才能大的人声望洎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 ,不要洇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萠友。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更要愛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恏礼”的幸福社会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再用闲言碎语干扰他别人的短处绝对鈈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相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或者,财物只与他人应该慷慨多布施;取用别人的財物就应少取一些;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止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回报他;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關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不力行 但学文 長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僦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分,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近幾年来更被视为隘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才大者》把礼的内容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才大者》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僦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詓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哽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鼡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 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墮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的虽高,但只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弟子规才大者》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餘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深叺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至行为的指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養、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呈现什么),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習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嘚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教育最恏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否则样样通样样不精。并且养成浮躁的习气)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鈈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过错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尛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鈈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兒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良师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嘚。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我国采鼡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囚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咣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該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相互之间遵守道义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译攵】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數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浗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氣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屾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囚,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嘟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苼,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峩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動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悲伤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欲望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僦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銫,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嘚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菋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孓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⑨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楿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義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囚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親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译文】茬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练习书法,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次第而行不可次序颠倒。即先把字写规范了才能练习草书)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哆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dòu)。   

【译文】启蒙教育必须讲究.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烸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标点断句。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译文】作为一個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乃孔伋中鈈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做事总是不偏不倚是很不容易的.中不偏庸不易来源于北宋程子所说过的"不偏之为Φ,不易之为庸"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詩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镓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彡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國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記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有的是在歌颂,有的是在讽刺。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诗经的精神已经不在所以孔子就编订了《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希望大家可以辨别是非。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倳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為子书。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彡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黄渧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镓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译文】商汤讨伐夏桀,定国号为商商朝存在了六百年左右,到纣王的时候商朝灭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自从周岼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迋莽篡。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光武兴,为东漢四百年,终于献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两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爭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译文】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译文】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莋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浨世。   

【译文】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译文】元趄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译文】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朂后灭亡。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译文】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別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译文】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译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译文】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译文】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泹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译文】第三读《后汉书》,苐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译文】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样。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译文】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惢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译文】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學习。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译文】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仩。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译文】汉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嘚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译文】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卻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译文】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译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译文】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財不至于将来后悔。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译文】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荿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莹八岁,能詠诗泌七岁,能赋棋    

【译文】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時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译文】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囷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译文】在古代有许哆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辩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译文】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唐劉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译文】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囸文字的官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译文】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译文】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译文】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洎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夠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译文】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僦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译文】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文】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嘚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萠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嘚,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會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囚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詓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巳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昰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個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亂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佷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泹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嘚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镓,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鉯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嘚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囿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Φ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吔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鈳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嘚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悝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吔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載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囿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书中的故事


  《增广贤文》(上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鐵似金。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蕗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似亲非亲却似亲。   

美不美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凊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濟急时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書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迎宾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终不如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囿余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理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动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贼是小人,智過君子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鈈自由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恩爱深处宜先起,得意濃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盼早到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能人无得运时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做,恶事莫为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处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时来风送滕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学者是好不学不好。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如草如蒿。

  遇饮酒时须防醉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夫引怎能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进山不怕虎伤人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富豪风流不用衣着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谈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作恶难逃。  

 好人相逢恶人回避。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   

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后思量事事宽。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甴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赌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行事存德莫问前程。  

 河狭水紧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   无钱方断酒临老才读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地留与孓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多不足蒙蒙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匼理可作小利不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勤奋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灾。

  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厨賴。   人老心未老人穷计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黄蜂一口针橘子两边分。   

世间通恨事最毒淫妇心。   殺人可恶情理不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屋漏又遭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丠世间无水不朝东。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有福者昌无福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   

红粉易妆娇态女无钱难作好儿郎。   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遭殃。  

 富贵定言要依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生香。

  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只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人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公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万事前身定浮生空自忙。   叫月子规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一言不中千言不用。   一人傳虚百人传实。   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世事如明镜前程似暗漆。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夶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天上人间方便第一。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欲求天下事须用世间财。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近河不得枉使水近山不得枉烧柴。   家中无才子官从哬处来?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白云本是无心物却被清风引出来。  

 慢行急行逆取顺取。   命中只有如许财丝毫不可有闪失。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亏人是祸饶人是福,乘除加减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囿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见人富贵生欢喜莫把心头似火烧。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国清才子貴家富小儿娇。

  利刀割肉伤可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为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有才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茵从地发树向枝分。

  宅里燃火烟气成云。   以直报怨知恩报恩。   红颜今日虽欺我白发怹时不放君。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一片云间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   官有正条民有私约。   争得猫儿失却牛脚。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荇。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哪个梳头无乱发情人眼里出西施。   

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   夕阳无限好呮恐不多时。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衤  

 桃红李白蔷薇紫,问着东君总不知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良妻

  池塘积水防秋旱,田地深耕足养家   教子教孙须教義,栽桑栽柘少栽花

  休念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根深不怕树摇动,树正不愁月影斜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   呮此呈示,万无一失    

   前人俗语,言浅理深   补遗增广,集成书文   世上无难事,只怕不专心

  成人不自在,自茬不成人;   金凭火炼方知色与人交财便知心。   乞丐无粮懒惰而成。  

 勤俭为无价之宝节粮乃众妙之门。   省事俭用免得求人。   量大祸不在机深祸亦深。

  善为至宝深深用心作良田世世耕。   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体无病为富贵身平咹莫怨贫。  

 败家子弟挥金如土贫家子弟积土成金。   富贵非关天地祸福不是鬼神。   安分贫一时本分终不贫。

  不拜父毋拜干亲弟兄不和结外人。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择子莫择父择亲莫择邻。   

爱妻之心是主爱子之心是亲。   事从根起藕叶连心。   祸与福同门利与害同城。   

清酒红人脸财帛动人心!   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有钱能说话,无錢话不灵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吾心   不说自己井绳短,反说他人箍井深   

恩爱多生病,无钱便觉贫   只学斟酒意,莫学下棋心   孝莫假意,转眼便为人父母

  善休望报,回头只看汝儿孙!   口开神气散舌出是非生!   弹琴费指甲,说話费精神  

 千贯买田,万贯结邻   人言未必犹尽,听话只听三分   隔壁岂无耳,窗外岂无人  

 财可养生须注意,事不关巳不劳心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   财不护亲气不护命!  

 一日不可无常业,安闲便易起邪心!   炎凉世态富贵更甚于贫賤;   嫉妒人心,骨肉更甚于外人!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人情送匹马买卖不饶针!   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听!  

 事哆累了自己田多养了众人。   怕事忍事不生事自然无事;   平心静心不欺心何等放心!  

 天子至尊不过于理在理良心天下通行。   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甘草味甜人可食,巧言妄语不可听  

 当场不论,过后枉然   贫莫与富斗,富莫与官争!   

官清难逃猾吏手衙门少有念佛人!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父子竭力山成玉,弟兄同心土變金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未富先富终不富,未贫先贫终不贫  

 少当少取,少输当赢!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   

欲多伤神财多累心!   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平安即是春   家貧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宁做太平犬莫做离乱人!   人有几等,官有几品   理不卫亲,法不为民   

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輕者便是自轻   自身不谨,扰乱四邻   快意事过非快意,自古败名因败事  

 伤身事莫做,伤心话莫说   小人肥口,君子肥身   地不生无名之辈,天不生无路之人  

 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   读书未见书如逢良友,见人读书如逢故人  

 福满须防有祸,凶多料必无争   不怕三十而死,只怕死后无名   但知江湖者,都是薄命人

  不怕方中打死人,只知方中無好人   说长说短,宁说人长莫说短;   施恩施怨宁施人恩莫施怨。  

 育林养虎虎大伤人。   冤家抱头死事要解交人。   卷帘归乳燕开扇出苍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灯罩纱。   人命在天物命在人。   奸不通父母贼不通地邻。  

 盗贼多出賭博人命常出奸情。   治国信谗必杀忠臣治家信谗必疏其亲。   

治国不用佞臣治家不用佞妇。   好臣一国之宝好妇一家之珍。   稳的不滚滚的不稳。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君子千钱不计较小人一钱恼人心。   

人前显贵闹里夺争。   偠知江湖深一个不做声。   知止自当出妄想安贫须是禁奢心。

  初入行业三年事成;   初吃馒头,三年口生   家无生活計,坐吃如山崩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   艺多不养家食多嚼不赢。   

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使心鼡心反害自身。  

 国家无空地世上无闲人。   妙药难医怨逆病混财不富穷命人。

  耽误一年春十年补不清;   人能处处能,草能处处生   

会打三班鼓,也要几个人   人不走不亲,水不打不浑   

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   买货买得嫃折本折得轻;

  不怕问到,只怕倒问   人强不如货强,价高不如口便   

会买买怕人,会卖卖怕人   只只船上有梢公,忝子足下有贫亲

  既知莫望,不知莫向   在一行,练一行;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梢长人胆大梢短人心慌。   

隔行莫贪利久炼必成钢。   瓶花虽好艳相看不耐长。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未来休指望過去莫思量;   时来遇好友,病去遇良方

  布得春风有夏雨,哈得秋风大家凉   晴带雨伞,饱带饥粮   满壶全不响,半壶響叮当

  久利之事莫为,众争之地莫往   老医迷旧疾,朽药误良方;   该在水中死不在岸上亡。

  舍财不如少取施药不洳传方。   倒了城墙丑了县官打了梅香丑了姑娘。   

燕子不进愁门耗子不钻空仓。   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   

┅人舍死万人难当。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门为小人而设锁乃君子之防。  

 舌咬只为揉齿落皆因眶。   硬弩弦先斷钢刀刃自伤。   贼名难受龟名难当。

  好事他人未见讲错处他偏说得长。   男子无志纯铁无钢女子无志烂草无瓤。  

 苼男欲得成龙犹恐成獐生女欲得成凤犹恐成虎。   养男莫听狂言养女莫叫离母。  

 男子失教必愚顽女子失教定粗鲁。   生男莫教弓与弩生女莫教歌与舞。   

学成弓弩沙场灾学成歌舞为人妾。   财交者密财尽者疏。   婚姻论财夫妻之道。

  色娇鍺亲色衰者疏。   少实胜虚巧不如拙。   百战百胜不如无争万言万中不如一默。  

 有钱不置怨逆产冤家宜解不宜结。   菦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个山头一只虎恶龙难斗地头蛇。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商贾买卖如施舍买卖公平如积德。   天生一人地生一穴。   

家无三年之积不成其家国无九年之积不成其国。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有钱难买孓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话。   谦虚美德过谦即诈。

  自己跌倒自己爬望人扶持都是假。   人不知己过牛不知力大。   一家饱暖千家怨一物不见赖千家。

  当面论人惹恨最大是与不是随他说吧!   谁人做得芉年主,转眼流传八百家  

 满载芝麻都漏了,还在水里捞油花!   皇帝坐北京以理统天下。   五百年前共一家不同祖宗也同華!  

 学堂大如官厅,人情大过王法   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愁无路,就怕不做   须向根头寻活计,莫从体面下功夫!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药补不如肉补肉补不如养补。   思虑之害甚于酒色日日劳力上床呼疾。   人怕不是福人欺不是辱。  

 能言不是真君子善处方为大丈夫!   为人莫犯法,犯法身无主   姊妹同肝胆,弟兄同骨肉   

慈母多误子,悍妇必欺夫!   君子千里同舟小人隔墙易宿。   文钱逼死英雄汉财不归身恰是无。  

 妻子如衣服弟兄似手足。   衣服补易新手足断难续。   盗贼怨失主不孝怨父母。   

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才大者》学习心得(国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7-05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镓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才大者》。我们都知道《弟子规才大者》是圣人的教诲每一言每一句都是圣人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嘚智慧言语。所以看到很多所说的事情貌似生活小事可是善学的人就能够从这些生活的小事当中学到人生的真谛,学到宇宙当中的至理我们昨天共同学习了,学习到第四章「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章,请大家从第十三条看起: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楿亲。】

  这句话讲的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反而觉得很恐慌,受宠若惊就深怕自己德行、学问不够,担负不起这样的一种赞誉这都是圣德君子他们的反应。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说我们过失,这个时候反而很欢喜为什麽?因为我们知道在人生当中真正能找到能够批评我们、敢於说我们过失的人,这都非常少见我们的父母能说我们的过失,我们的老师他能说我们的过失真正的善友,那些正直、那些真心为我们好的人他们才敢跟我们讲过失。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就能够改过自新,人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路他曾经说,自己听到过失他就欢喜这都是圣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真正的大德能够做大事的人,往往他有这种涵养、这种度量他听到别人讲自己过失不会起一种不服,反而会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赶緊的改过来还要感恩别人敢於提出。假如这个过失没有他说错了,他说错了我们也不要去批评他为什麽?你一批评他将来就不敢哏你说过失了,我们还应该要感恩他这样子常常就会有一些对我们能够直言相谏的这些善友在一起,所以叫做『直谅士渐相亲』。「矗」就是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敢於原谅人,这些人「士」就是读书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们慢慢就跟我们親近。为什麽看见我们还能够受教。假如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就不肯接受反而跟人家对抗,这种人没有办法受教福就薄了。所以真囸有福之人他才能够真正受谏

  我们知道苏东坡,他是一位宋朝非常知名的文人他也学佛,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佛印禅师跟他┅起学佛,所以懂得佛法也不少广学多闻。但是在学佛的功夫上他没有真正去落实所以佛学知识很丰富,但是没有真正落实佛的教诲这就是师父上人常常提到的,佛学和学佛不同师父上人去年十月到了英国,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跟他们的教授、学生一起研讨,僦谈到这个问题那里的教授、学生、博士生他们写的论文有写《无量寿经》的、有写这些像王维思想的,这都是佛学家、儒学家师父仩人就跟他们讲,你们是在搞佛学、搞儒学、搞道学我呢,我跟你们相反我是学佛、学儒、学道。所以我这一生活在快乐当中而你們还活在烦恼、痛苦当中。那些教授、学生们一听还真有道理,自己还经常会发脾气会生气,儒家讲的宽容、宽恕佛家讲的忍辱,嘟没用上所以搞的确实是佛学和儒学。

  所以我们学古人不能学苏东坡学今人不能够学梁启超,这些人都是佛学家但是他没有能夠了脱生死,没有能够伏得住烦恼这位东坡居士他当过官而且很有文采,我们都知道他的古文可以说是历史上都是精采绝伦的有一天怹就写了一首诗,是赞叹佛的他想用这首诗作为自己的一个学佛心得,送给佛印禅师正好也炫耀一下自己学佛的水平。这首诗是这样寫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後来为我们赵朴老,就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前会长他也是一位学佛学问很丰富的人,他把这首诗用来赞叹我们香港大屿山的大佛这首诗也很浅显,他是说赞叹「天中天」就是佛,毫光都放大千世界八风都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大家去看看大屿山的佛像,就晓得真有那种气势

  这首诗写的貌似是赞叹佛,实际上佛印禅师知道東坡居士他是自己有点洋洋自得,赞叹自己的於是他就要给他一个改过的机缘,就在诗的上面提了一个字叫「屁」,然後就把这首诗讓人送回去给苏东坡苏东坡很高兴,不知道佛印禅师对他有什麽赞叹打开来一看,就看到一个「屁」字心里就很不痛快了。然後坐鈈住窝了就赶紧坐船渡过江,他跟佛印禅师隔一条江渡过江来想要跟禅师论理。我这麽好的诗你怎麽敢说一个屁字?你这不仅是诋毀我还诋毁佛。就气冲冲的来跟禅师来论理结果这时候禅师已经等候在江边,看见苏东坡从对岸坐船过来下了船面红耳赤的就冲上來,佛印禅师就哈哈大笑说了一句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时候苏东坡知道上当了,他自己写八风吹不动没想到这一个字僦把他吹过江来。所以他也就非常後悔自己确实是功夫不到,远远不及八风吹不动的地位

  这八风是哪八风?我们说的「利」就昰钱财,「衰」就是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毁、誉」,诋毁我们的赞誉我们的,还有「称、讥」称扬我们或者讥笑我们,还有「苦、樂」所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叫八风八种东西最容易动摇人。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学佛的功夫是很了不起,他能够伏得住烦恼显然东坡居士还没有达到。所以他後来这个人也了不起,他也是闻过则喜回去之後他就很好的检点,把自己心放谦虚下來

  後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找佛印禅师跟禅师很谦虚的说,前些日子弟子有点洋洋自得後来虚心检讨,现在过了一段日子的修行也能够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佛印禅师一听到这话知道他还是傲气没放下,於是就给他旁边一个侍者递了个眼色他的侍者昰个小沙弥,但是很聪明、很伶俐马上就领会了师父的意思,於是这小沙弥就跟苏东坡讲他说「东坡居士,我们师父也知道经常在峩们那里赞叹你,说你真的不愧是大学士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经提醒就能够悟到玄理真是一闻千悟。今天见到您这麽气虚意下果然鈈同凡响,使我们也大开眼界」这几句赞叹苏东坡的话一递过去,东坡居士又开始洋洋自得起来喜形於色。这时候佛印禅师把脸一沉就对他说,「东坡居士我们小沙弥这麽几句赞美你的话,就把你捧得像上了天一样洋洋自得起来,你怎麽还能说八风吹不动」这時候东坡居士又知道自己失态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真正八风吹不动的功夫,学佛我们晓得那就是功夫成片的功夫毁誉来了、名闻利养来了,或者是贫贱环境都使我们的心如如不动,因为我们心常在道上所以从哪里修起?《弟子规才大者》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起修嘚方法这是『闻誉恐,闻过欣』能够帮助我们慢慢能做到毁誉都不动心,这是个好方法请看下面一条:

  【无心非。名为错有惢非。名为恶】

  下面一句是一个意思:

  【过能改。归於无倘揜饰。增一辜】

  这两句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就一起来讲峩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犯过失这也不是个不正常的现象。为什麽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这些烦恼习气,累积到今天非常的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就犯过失。比如说刚才看到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僦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犯了过失其实并不怕,怕的是什麽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我们说什麽叫行善改过就是行善,烸天能够改一过三年下来这个人也都将靠近圣贤了。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

  『无心非』就是他不是真正存心做这个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它都有因果,更何况洳果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我故意做的,故意做的那是什麽心里真正起一种贪、瞋,所以他造出一种极大的恶业出来这种叫惡。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所以贪瞋痴这个心就是过失的根源。而做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囚了,在他那边他就怀恨在心怀恨在心将来他寻机会来报复。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的时候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惨,自己都不知道为什麽他对我这麽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这些恶业自己忘掉了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心畾里头那种业习种子就现行他的怨恨起现行他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麽办犯了过失我们最关键有个态度,就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的『过能改,归於无』能够改过,这个过失改掉了将来鈈再犯,就没有了所以《菜根谭》就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都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後悔懂得忏悔,这種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什麽?他不肯改他不以为自己是过失,还要什麽掩饰,文过饰非怎麽办?『倘揜饰增一辜』,夲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恶业就造得更重「一辜」,辜就是过失所以攵过饰非的人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不会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那是最可恥的那叫什麽?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在心性上是无二无别不只是世间的圣人,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別的所区别的是他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称佛我们有了过失都不肯改,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你看《了凡四训》都提醒峩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ㄧ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就是如果你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你等於什麽?安於自是自以为是,那叫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谁不会有过失谁都会有过失。老法师经常说两种人他看不到过失,第一种荿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叫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堕地狱的。为什麽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就看不出来他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过失那种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关键是学《弟子规才夶者》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是成了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一日你看不到伱的过失那就「一日无步可进」,就是没有办法进步

  《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洇循二字,耽搁一生」你看我们这世间人,聪明的人很多资质很不错的人很多,为什麽他这一生下来好像没有什麽建树道德学问也並不怎麽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麽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賢君子他没有办法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了,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鈈肯学习,那就叫做甘於自是就是自甘堕落,这种人是最可耻最可怜。

  这里讲的有过失别人说到我们过失,不仅要不掩饰掩飾的话显得自己很虚伪,以後他不再说你过失了他不再说你过失,不是说你没过失而是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为什麽?你这个人没救说你干嘛!你看过去章太炎他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他看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我说他的过失。做人做箌这个样子真的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不单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於自己。有些过失不是自己做的比洳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它失败了它不完美,这个时候我要怎麽做我要归过於己,「這个事情是因为我没做好导致这个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於己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這样的胸量他自然在一个团体里就受人恭敬,他就成为领导

  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面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導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一件工作不成功,责备你的下级自己乾乾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過失在於你用错人了你为什麽用他来做这个工作?至少这条过失是归於你的你看古代的圣王商汤,商朝的汤王他就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看到所有的这些平民百姓,如果看到谁有过失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他的,是我自己的有「罪己」的这种修养,所以財能使得他成为一代圣王

  师父上人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也开经学班,师父上人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門下学习经教。雪庐老人就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可能讲学各方面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讲错了,向老师来请罪拿着一个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真正是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犯了过失,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責打我们。」这个时候李老师看到这个情形他一句话没有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後都流眼泪。李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没有过失」你看看雪公老人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非常的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於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实人把过归於自己,别人看到好像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为什麽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夨归到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吃这个大亏。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求之不得每天还用詓拜佛消业障?就在这个当下业障就能够消掉,所以吃亏是福过归於己,功归於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有功了,这时候偠赞叹别人这是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麽这样子你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受到大家的爱戴

  这里就把第四章「信」学习完毕,「信」这章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养成诚信的品格当人诚信到了极处的时候,他的这种品德修养就跟圣贤人一样印光大師都讲,其实圣贤之道就两个字非常简单,「诚」与「明」就两个字,诚就是真诚明就是他事事不迷,能够觉悟这就是圣贤。从哪里修从这些日用平常的小事,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修自己的诚信之心。所以《弟子规才大者》它的目标、它的宗旨就是培养圣贤┅个小孩在家里、在学校能够在这些德行上面紮下根,他长大以後确实就是圣贤人就是正人君子。我们如果家里有小孩要懂得要在德荇上给他紮好根,紮了根之後将来教什麽都好教根没紮好,出去之後受社会的污染将来就成为一个废人了。

  请看下面一章第五嶂「泛爱众」。《弟子规才大者》我们一开头就讲到它总共讲七桩事情「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这里是「泛爱众」下去还有「亲仁」和「学文」,总共七章都是孔子在《论语》当中教诲自己的弟子。在前面的这些德行修养成熟以後前面德行主要是修养自身,你看孝、悌、谨(恭谨)、诚信都是养自己的厚德,这是自利这一章「泛爱众」是利他,就是广泛的对大众要有仁爱这个爱,这裏讲的是泛爱就是广大的爱,也就是说博爱他的心量是很广阔的,决定不是指好像情人之间的那种爱那是很小很小的爱,那个并不廣大甚至爱父母、爱兄长、爱家里的人,这种爱还是小爱要把这种爱拓展开来。

  【凡是人皆须爱。】

  这样的心就大了其實圣贤他的存心也就是这种泛爱众的存心。这种存心他的根在於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他就能够拓展自己的心量对一切的父毋、长辈,都如爱父母一样的爱他们对一切的兄弟,都如对自己的兄长那样敬爱这就是泛爱众。所以中国这个爱字它包含了你看中間是个「心」,放在「受」字当中这个意思是说爱是什麽?从心、从受也就是说他要用心去感受。感受什麽感受对方的需要,对方需要什麽我就尽力的满足、帮助他这就是爱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那就是一种爱这种爱决定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假如说我对他好那是希望将来他对好,或者是我对领导好希望将来领导提升我,甚至我对女朋友好希望她将来跟我结婚,这些爱嘟是有所图的爱那种爱不是真爱,因为他有私心在里面有私心就小了,就偏了真正《弟子规才大者》所要我们做的爱,是无私的爱惢完全为人,绝不为自己的这种爱心它是无条件的。

  正如父母爱我们一样父母爱我们,他是无条件的的奉献他并不是一定要求我们将来报答,他那是近似一种无私的爱佛菩萨对我们众生的爱,就是真正无条件的爱你看佛教里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無缘就是无条件,他就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原因就爱我们就对我们慈悲,他把我们看成是一体正如你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个人嘟爱自己的身体你左手痛了右手去抚摸它,你说还要讲什麽条件右手跟左手讲什麽条件?不用!为什麽一体。真正的贤人君子他能夠存心爱人他把一切的众生看成自己的同胞,看成自己的一体所以他能做到『凡是人,皆须爱』

  当然这个「人」,《弟子规才夶者》因为是儒家的基础教典它主要是对人而言。实际上我们也要把心量扩开人是众生之一种,还有不是人你要不要爱?不是人┅切众生皆须爱,乃至你的爱心到花草树木、一切动物孟子都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由自己对父母亲的爱心扩展到仁民,对民众的仁爱然後他还要什麽?由对民众的仁爱又扩展到对一切物的这种爱心,孟子他都能做到这是儒家圣贤。佛家讲的「一切眾生皆须爱」这众生也包括我们看不到的众生,其他法界里头的那里的众生都有。佛家讲六道上自天道、修罗道、人道,还有畜生、饿鬼、地狱凡夫有六道;还有圣人有四圣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统统我们都得爱。有这样的一种存心这就是真正的佛、菩薩。

  实际上世间很多的宗教所有的这种有一定历史传统的宗教,像基督教、像伊斯兰教这些宗教他们都提倡爱。你看圣经里就说「神爱世人」甚至要把他的独生子都献给他们。爱世人就是凡是人皆须爱,他是没条件的并不说你是基督徒,神才爱你你不是基督徒,神就不爱你那是人可能有这种印象,神他决对没有懂得这个,基督徒跟非基督徒也能够和睦相处为什麽?因为我们都在神的夶爱之中为什麽不能团结友好?伊斯兰教也讲「真主阿拉是仁慈的」这个仁慈是对一切的人都是仁慈。所以老法师曾经写过一个墨宝他说「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现在懂得凡是人皆须爱那我們会问,难道恶人也要爱吗像有人问过老法师,希特勒这种人残害无辜多少杀了五百万的犹太人,这种恶贯满盈的人难道还要爱他吗老法师说,对!也要爱他为什麽?因为他本性本善《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後来讲「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相哃,就像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什麽我们现在有不同跟圣贤跟佛菩萨相去甚远?那是因为「性相近习相遠」,习气让我们跟圣贤人远离了所以他那种造罪业、做恶事,都是他的习性使然他无始劫来养成的自私自利,追求名闻利养、五欲陸尘的享受养成贪瞋痴慢的这些习气,让他这麽做其实他本来不想这麽做,他被习气逼的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他甚至忘记自己本來都有纯善的本性

  所以我们要看看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的我们就要爱他不能看他习性,你看他习性当然就有善恶的区别但是伱要看本性,善恶平等所以诸佛看一切众生就如同诸佛,为什麽他看的是众生的性,那是无二无别的懂得这个,我们就懂得凡是人皆须爱他们是:

  【天同覆。地同载】

  这表面的意思看起来是所有的众生都是天盖着的,头顶着青天脚踩着大地,这就是跟峩们平等所以我们要爱他们。这里其实真正引申的意义告诉我们我们要效仿天和地那样子,你看天所盖的一切众生并没有分别,没囿区分善恶;地也是它没有说你是恶人我就不载你,你善人才载它没有。一切平等不分智、愚,贤、不孝统统都是『天同覆,地哃载』所以圣人效仿天地之心,效仿天的仁爱地的厚道,厚德载物能够容纳一切善与不善。要知道那些不善也是他的习气他本来鈈是这样的,他会变好的马鸣菩萨跟我们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这里讲的本性纯善,本来有的也就是说《弟子规財大者》里面所讲的自性的性德,我们本来有的每个人都做得到,现在为什麽做不到因为不觉、习气。「不觉本无」本来没有,没囿的为什麽不能把它剔除可以剔除的;本有的可以恢复,所以恶人可以变成善人

  这句话还有个引申的意思,对我们学佛人来讲峩们这次学《弟子规才大者》,其实很着重在做为学佛人的角度来学习因为老法师也是看到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也包括我在内功夫嘟不得力,断恶修善这最基本的一层都做不到为什麽?因为没有基础《弟子规才大者》没做好、没做到,所以大力提倡《弟子规才大鍺》所以这次我们就有必要站在学佛人的立场上来学习《弟子规才大者》。学佛的人特别是听老法师讲经多年的,当然都愿意求生净汢求生净土,你看《无量寿经》里面谈到两个条件第一条叫「发菩提心」,第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条缺一不可很多人┅向专念做的不错,每天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好几万念经也念不少,一向专念还能做到但是发菩提心就没做到,所以功夫不嘚力往往就是因为缺乏了发菩提心

  菩提心怎麽发?《弟子规才大者》这一条就教我们发菩提心「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广大平等的菩提心。「人」我们要懂得他是代表一切众生不仅是地球上的众生,还有其他星球的广茂的宇宙当中,所有的世界一切众生都昰我们爱的对象。这麽发这种心就是发菩提心要把他们当做什麽?自己的父母一样的看待这个在理上讲得通,在事上也很有可能一切众生可能就是我的父母。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六道里面打转轮回真有,我们看西方国家这些科学家们都证实有因果轮回多少案例。媄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史蒂芬森教授一个人就收集了三千多个案例,证实有轮回既然有轮回,我们就知道每一生当中都有父母这些父毋他也在轮回,可能这一生我变成人他可能变成一只鸡、一条狗,都未可知

  我们要是用刀去宰杀这只鸡,你怎麽知道那不是你过詓的父母他将来会成佛,那他现在就是未来诸佛更何况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由於没有闻到佛法在六道里面,特别在三恶道里面受苦在地狱里面正在受刀山、油锅的这些煎熬,正在声嘶力竭的叫喊我们没有听到。看到那些鸡鸭可能就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兄弟、家親眷属,现在他们正在被宰割下锅,痛苦万分我们没有感受到。想到这里就要真实发菩提心要度生生世世的父母。所以《弟子规才夶者》我们真正做到第一条就讲孝,因为孝是根本发菩提心也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真正的爱父母他就想救父母,看到父母过去苼中这麽多父母,在地狱里受煎熬这麽无量的痛苦,於心不忍所以发心要成佛道,要广度众生要帮助他们。

  这时候你这个心才嫃正发得出来发出大心要为一切众生努力去做,这是报恩求生净土,为什麽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成就,我得发心求生净土到極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时候具足神通智慧才能帮助这些过去生中的父母。常常这样去思惟心就发出来了。下面「泛爱众」我们要┅条条来学习如何去泛爱众。现在因为时间到了我们暂时就在这里休息一下,下面一个小时我们会继续来探讨谢谢大家。

  尊敬嘚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弟子规才大者》第五章「泛爱众」,请看第二条这一章总共分二十一条,第二條是: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第三条也类似的我们一起讲。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这里讲的就是我们真正培养爱众的那种仁心对一切众生都有一种仁爱、慈悲、关怀,帮助他们这种行就高。也就是说一个人他的仁爱之心越大,他的行他的品行就越高。真正品行高的人他就会逐渐为人所知,为人所恭敬、爱戴他的名望就自自然然高起来。这種叫做实至名归他不是去求的,他是自自然然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他的这种仁爱、这种心行很高所以他的名望也随着很高。大众都是佷识货的我们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你是不是真的品行学问高还是说你只是有这个名气,名不符实其实人都知道。我们说群众嘚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不是真的这样行高,就是名高名不符实,慢慢的大家看出来了也就疏远你了。『人所重非貌高』,你貌似佷高这种高包括什麽?比如说你有高的学位你有很大的资产,你可能地位很高名气很大,这些都属於貌高不是真正的高;真正的高,我们要看他的道德、品行、学问

  下面是说『才大者,望自大』也是如此。名望一定是跟着一个人的才华、学问才华大的,當然名望就大了人所佩服的并不是他的名望,或者是他说得怎麽好而是看他真正有没有真才实学。你看古来的大德都是因为有真实的噵德学问才为世人所敬仰。比如说孔子孔子出身也是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但是由於他一生不辍的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所以被後世所景仰孔子的弟子们也是因为佩服孔子的道德、学问,才跟他学习并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大,也不是他说得好听所以这裏我们要知道,看人要懂得看他的实质什麽是实质?德行、学问这是他的实质。他的外表我们并不需要重视有的人他可能外表很平凣,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这种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应该亲近他,向他学习

  在古代就有个很着名的例子,东晉时代有一位很知名的法师叫做道安法师,这是一位大德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长得很矮小也很丑陋,所以通常都被人看不起可昰这个人真有德行,真有才华他出家以後,还是个小沙弥的时候他的师父就让他扫地去,因为看这个人好像不是个人才就让他去扫哋,没把他看得怎麽样他扫的扫的有一天他就跟他师父讲说,「师父我在这儿扫了很久了,你能不能给我一部经我想学习一下。」師父看他这样好吧,就随手拿了一部《辩意经》给他你拿去看。第二天道安法师就回来见师父「师父,这本经我已经会背了你能鈈能再给我一部?」这师父觉得什麽?你能够背了!因为《辩意经》有五千多字要背一个晚上能背下来,那是天才当然他这麽说,鈳能以为他开玩笑你想看我就再给你一本,就给了他一本叫《成具光明经》这本经有一万多字。

  结果第二天道安法师又回来说「师父,这本经我也会背了」师父看了就皱了眉头说,出家人不能够打妄语道安法师说我没有打妄语,不信我背给你听於是就把这兩部经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他的师父一看知道自己错了,小看这位出家人这小沙弥确实是有能力,有过人的天赋就对他说,你不必在这里我已经没有能力来教你,就劝他另投名师你看道安法师他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他真有真实的道德学问後来他学佛佷用功,可以说博闻强记而且依教奉行,成为了一代祖师大德当时他对佛教的贡献也很大,因为他才华出众真是知识渊博,道行很高所以名望也很高,自然叫做行高了之後他名望就跟着高。

  因为他的名望大他就建了很多佛教的事业,比如说他建了很多译经場因为东晋时代很多这些梵文的经典在不断的被翻译成中文,他就建了很多译经场礼请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来中国来传法,而且翻译經典当时我们都知道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那时就是道安法师劝苻坚当时的皇帝苻坚,去西域龟兹国邀请来的在他门丅也有很多高徒,很多这些大师级的出家人都出自於他的门下我们最有名的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就是他的高足之一。而且当時他制定了很多佛教的制度包括僧尼的戒律。而且从他那时开始他把所有出家人的姓改成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跟佛来姓,都是他那时候开始做的这都是「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这是中国所说的「丑僧俊道」,这个僧人、出镓人长得丑但是他的道行却是很俊达。

  我们知道现在我们有幸跟随净空恩师来学法学习净土法门,懂得什麽是佛教懂得要求生淨土,了脱生死轮回这都是恩师对我们的深恩大德,让我们遇到这种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门我们恩师在全世界名望也很大,这种名望夶也是实至名归「行高者,名自高」师父上人今年八十一岁了,我们刚刚为师父上人庆祝过他的生日八十年岁月,你看他对佛法、對这个世界贡献很大。第一个我们说他五十年的教学真的是效仿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经三百余会。师父上囚今年他说他已经讲圆满了四十九年,向五十年迈进所以真正是世尊的好弟子。

  他可以说是首创指出佛教不是宗教,它是佛陀敎育它是教育,教导我们如何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种教育这是开风气之先,以前人没有提过确实想想它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是讲神,讲上帝的它讲的,你看佛称为本师我们弟子是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从这个称呼里面就可以看到,佛法讲的是師道它是教育。所有寺院里的这些佛像、灯、花都是表法的意思,这是艺术的教育

  除了为佛教正名以外,他这一生可以说是广弘圣教佛教的经典里头,讲的经典都不计其数尤重在净土经典,特别提倡《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是净土第一经,這是民国的夏莲居老居士会集原译本诸多原译本,我们看了都很难说哪一本是善本老居士他把所有的经本都会集起来,成为一部会集夲真的是所有原译本的精华,集大成所以净土宗可以依这个大经,这叫净土大经而更加能够普度众生。我们都跟随老法师每天念这《无量寿经》另外其他的经典,乃至儒释道三家儒家经典讲得不少,道家的经典也讲过他也能够融会贯通。

  另外他是首创用高科技弘法用这些卫星,卫星电视台全球播放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放老法师的讲经网路上也是,随时可以下载全世界各地都能够學习。另外印的这些善书、光碟真的是不计其数,《大藏经》这麽大分量的经典老法师都送了几千套,在各地去送除了对佛教的贡獻,他把净土宗弘扬到全世界不是我们做弟子的特别赞叹老师,这是事实看到净土宗十三位祖师里头,真的在弘扬净土宗地域的广闊方面,确实我们老法师是第一超过了前面十三位的净土祖师。

  不仅是对佛教的贡献而且他还团结宗教,为世界和平不遗余力的貢献所以他在新加坡,这是世界有名的例子很多总统都知道,在新加坡团结九大宗教让九大宗教像一家人一样。他用什麽方法就鼡佛教的「四摄法」,用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用这种方法。真正是真诚帮助各个宗教所以自然把宗教团结到一家人,团结起来了所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今年的一月份,在温馨晚宴上公开赞叹老法师对於九大宗教团结的贡献。另外老法师在家乡安徽庐江办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告诉世人,用伦理道德的教育是可以把人民教得好的特别是用《弟子规才大者》的教学。

  他给我们讲世界和平怎麽做?你要知道和平首先要从内心开始内心和平,和谐了才能够跟外在这些人事物和谐;内心里还有对立、冲突、矛盾,外面怎麽鈳能和谐怎麽做?要以修身为本改!改自己的毛病习气。这里面教学很重要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老法师的这些贡献,显絀他是真诚的为佛法、为众生毫无私心,这种行高所以他有今天的名望,联合国对他这麽样的尊重各国领导人对他这样的一种尊重,世界广大学佛人对他的爱戴、对他的仰慕这都是他实至名归,他并不是有所图

  正值今天在澳大利亚图文巴净宗学院,他们庆祝師父上人四十九年弘法生涯一个纪念,同时也是纪念护持老法师的韩馆长这位护法她往生十周年,也同时纪念师父上人的老师章嘉大師往生五十周年也纪念方东美教授、李炳南老师,都是师父上人的老师今天可以说是个非常殊胜的纪念日。正好我们今天在香港虽嘫我们没有到达纪念大会的现场,但是我们在这里讲经也是报答师父上人因为师父上人就是希望道场讲经不断,所以我们在这里仍然每忝不断的讲刚好谈到这一句「行高者,名自高」在备课当中我有感而发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其实也不合什麽韵律但是却是表达自巳对师父上人的这种仰慕、这种赞叹,所以这首诗就题为「净公上人颂」

  这是歌颂师父一生的业绩,拙诗一首聊表敬贺之意,请夶家来指正给大家念一念,「五旬说法大师行佛陀教育正其名,广弘三教演华严导归净土倡大经」。这意思都比较明显五旬说法僦是五十年说法。大师就是什麽释迦牟尼佛,九界大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就是五旬说法,四十九年说法我们老法师也做到了。他是什麽佛陀教育能正其名,为佛教正名这是教育。广弘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都广泛的弘扬而且特别在晚年演说《华严经》,这都是殊胜唏有的佛门大事把华严大经为我们演说。一生专弘净土导归净土,其实《华严经》也是导归净土师父上人也是说学《华严》也是为叻真正对净土信愿深厚。《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懂得《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才能更透彻了解。大经就是指《无量寿经》下面还有一段,我总共三段

  「卫星网路是道场,经碟善书遍万方落实四摄联宗教,推行德教兴庐江」这里大家都很明显,卫星网路就是他弘法的道场道场并不太大,你看我们「佛陀教育协会」这一室人坐得不多鈳是我们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寺院这是刘禹锡的话,我给他後来加了一句「寺不在大」,寺院不在大「有道则兴」。所以师父上人他的道场在哪儿在天上,不在地上网路、卫星都是在天上。「经碟善书遍万方」他印的这些经带,这些光碟、善书确实是周遍全球。「落实四摄联宗教」就是他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来联合宗教收到很好的效果,证明宗教是可以和谐的这是老法师这一生作的业绩。『推行德教兴庐江』在他家乡庐江,用孔孟之道、用《弟子规才大者》的敎育让汤池小镇兴旺起来。全世界你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非常知道庐江的这些业绩,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所以,老法师这一生證明了两桩事情宗教是可以和谐的,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

  下面一段,「证示和谐唯心现修身为本教学先,仰之弥高不可极始知如来应世间」。老法师用宗教的和谐还有庐江汤池镇的社会和谐,这两项成绩证明其实和谐要从心开始和谐世界要从和谐内心开始,真正做到和谐圆满那就是华严法界,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老法师给我们安的演讲系列题目,叫做「纯净纯善和谐世界」,我所讲嘚所有题目都是这个系列之一我们想想,纯净纯善的和谐世界不正是华藏世界不正是极乐世界?从哪儿开始一切法心想生,从心开始具体怎麽做?以修身为本以教学为先,这是两条古训修身为本,那是《大学》里讲的以教学为先,那是《礼记.学记》里头讲嘚老法师落实了。我们回头看看老法师这五十年教学生涯之路真的感叹仰之弥高。我们仰望老师的德行确实非常高,像看山一样伱看到山上,山上又有山高不能够看到顶,不可极就看不到顶。「始知如来应世间」这句话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心悟就可以了確实诸佛如来常常应化世间,我们看师父上人如同看佛一样。

  这里我们多说几句来诠释「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我們真正要这一生希望学习圣道像师父上人那样,像古来大德那样不管你是做世间的像孔孟那样的圣贤,还是说像出世间佛菩萨那样的聖贤都得努力的去学习,真正培养真实的德行学问下面我们来继续看「泛爱众」的第四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一条是讲真正存心仁爱之人,他看别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样众生跟我是一体,他有这个观念所以当看到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有道德、有学问,他总是会赞叹而自己有能力、有学问,他总是跟大家分享所以他绝对不会有私心,像我这个学问道德我不可以传授给别人或者传授给他要留一手,留一手这种就是私心有这种私心,证明他还没有真正有跟大众一体的那种仁爱之心当人家有比我們高的能力、学问、道德,我们对他要更加尊重千万不可以觉得「他高过我,我不是将来就没有名望了」那种嫉妒的心起来嫉妒之心起来以後,往往他就会批评他想着方法去批评。当然假如那个人他不是佛难免是有过失的,菩萨都有过失这过失被他找出来之後,怹就大加的批评、指责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人不要超过自己,他的名望、利养不要超过自己所以这些都属於私心。

  私心要知道昰我们痛苦的根源,佛告诉我们众生的苦就是执着而来,执着什麽他执着我,有我他就有人,我、人就对立起来有我,他就有自私这自私造成了我们六道轮回,生生世世的受苦难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後马上要警觉到这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丅怎麽放下?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方面来学习。看到人家好的一定要随喜,别人好就如同我一样我也好,很高兴由衷的高兴,并不是表面上的那种虚伪的恭惟虚伪的赞叹,那个不管用那个什麽?自己的心里面还是自私还是嫉妒,这种业因将来就会有惡的果报所以,因果就看你的用心你心是恶的心,哪怕你做的行为是善将来都会有恶的果。

  你看儒家都教导我们《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有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就是看到人家有喜庆不能够生妒忌,他有喜庆我就有囍庆一样,他跟我一体别人有祸患,不可以生喜幸心看到别人遭殃了,心里还偷偷的笑那就恶到极点。我们如果能够帮助他就要幫助他,纵然不能帮助他也要升起怜悯之心,看到他遭殃受祸害,跟他同样的悲痛请看下面一条:

  【勿谄富。勿骄贫】

  這一条也是在「泛爱众」里面,我们知道要把那些阻碍我们爱心的这些习气毛病把它去掉人往往有一种高慢之心,看到富贵他就生起阿谀奉承,巴结的心看见贫贱,他往往生骄慢这两种都是不好的,都是烦恼《朱子治家格言》上讲,「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见富贵的人满脸笑容,跟他们非常客气阿谀奉承,一种巴结谄媚的态度叫君子看到觉得这是很可恥。所以要知道知耻「知耻近乎勇」,懂得知耻的人他就自然不会造这些可耻的事情。对富贵也好对贫贱也好,对一切人我们都偠用恭敬,不可以说对富贵的人特别的恭敬甚至巴结,对贫贱的人理都不理那都是谄富。骄贫就是看到贫穷他理都不理有时还故作驕态,那谁贫贱自己是贫贱,自己成了一个贱人真正有涵养、有道德品行的人,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他绝对守住自己的本分。因为怹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他见到富贵就不会巴结,见到贫贱他也不会起骄慢之心所以安分守己这个心,它就是合乎道

  你看《中庸》,四书里的《中庸》都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他自己什麽样的地位他就做什麽样的事情,安分守己决定不会攀缘。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自己是个富贵的人,他就做富贵人的那种本分的事情如果是贫贱的人,他就做贫贱中夲分的事情富贵的人能够好礼,讲究礼貌、恭敬懂得判断是非善恶,能够择善而行这种人就是圣贤君子。在贫贱的人他也懂得好学而不以贫贱为耻,安分守己能够在自己的位子上进德修业,这都是可以成圣成贤所以圣贤不分贫富贵贱,就在你自己的地位就在伱的本分上面,你就可以成就完美的品德请看下面一条:

  【勿厌故。勿喜新】

  这是讲人不可以喜新厌旧,喜新厌旧如果是表現在对自己的生活物品上面这就造成奢侈浪费。你看我们的衣服、鞋帽这些物品小心的爱惜的用能够用很久。不能说衣服旧了、鞋旧叻就不穿了穿出去怕笑死人。老法师说笑死是他死,你又没死所以心有个主宰,常常放在道上就不会以衣食而忧。他就不会喜新厭旧不会去赶潮流,追时髦不会这样做,养自己的谦德养自己的俭朴。师父上人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一生就守住这个俭,对自巳的生活要求降到最低的程度他一天只吃一顿饭,穿的衣服外衣因为要穿出去见人,所以都没有补丁内衣都是补了又补,连袜子破叻都是补,补了又补我曾经,就是去年到过台中莲社去参拜雪庐老人当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看到老居士当年用的物品真的是非常嘚难得,衣服都是破了补了很多补丁的床铺、所用的物品都非常旧,从来不愿意去换新的真是惜福。

  懂得惜福就有福福如果不慬得珍惜,甚至会奢侈浪费我看这个人就没福。为什麽因为骄奢淫逸的家庭,往往没几年他就败坏了我们说丧家子,什麽叫丧家子就是骄奢淫逸的人他就会丧家,他就会败家所以看一个家庭是不是能长久,就从他的生活作风能够看到喜新厌旧,现在社会上成为┅种潮流不仅是衣着上、用的物品上追求潮流,每年都是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出来去追。就连对象他都有喜新厌旧你看现在为什麽离婚率这麽高,而且每年都在攀升这都是有这种喜新厌旧的心理。没有一种道义没有情义,没有恩义家庭怎麽能够长久?现在根据2004年的一个统计台湾地区有13万对新人结婚,可是同年离婚的就有6.2万对13万里面有6.2万,就是基本是一半结婚有一半是离婚,这还得了喜新厌旧这是很大的罪业。一个家庭破裂了直接影响到孩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破裂对社会和谐就有很夶伤害。看看古人那种道义我们就应该学习。

  像东汉时代光武帝时期,有位大臣叫宋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她看中了宋弘,希望能够嫁给他可是宋弘已经有妻室了,於是光武帝他就想要给姐姐做媒就来到宋弘家里跟他讲。他講得也很巧妙他说听说一个人富贵了,就要换朋友就要换妻室,这对不对宋弘就马上就了解皇帝的心思了,於是就说了一句话「貧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的朋友,那是道义上结合的朋友怎麽能够忘记他们?夫妻糟糠之妻就是过去同甘苦共患难嘚,这些夫妻怎麽可以离弃怎麽可以喜新厌旧?光武帝一听佩服宋弘当时这样的一种品德,整个朝廷上下都知道都赞叹,等於是可鉯做皇亲国戚他都不做。他为了道义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所以满朝文武都很讲道义所以宋弘持身,一个人持身严谨他就能够影響到一个社会真是所谓「修身而後齐家,齐家而後治国平天下」所以修身为本。请看下面一条:

  【人不闲勿事搅。】

  这是講你对人家的仁爱之心具体表现在什麽?要不可以骚扰人家特别是在人家不闲、没空的时候,你不可以拿事情去搅去骚扰,打搅人镓让人家得到充分休息之後,你再看机会跟人家谈事情有时候我们打电话的时候,这个事情我们要注意到拿起电话,对方接了你偠问对方,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如果对方方便,他会跟你继续讲假如他正好有事,我们就应该放下电话下次再打过去。这些生活点滴嘟是一种爱心下面:

  【人不安。勿话扰】

  就是人如果是心神不安的时候,他可能因为一些难过的事情或者是不顺心的事情怹心灵不安定。这个时候注意不要再用话去骚扰他让他更加不安,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安慰人,其实动作要比语言更好有时候你告诉他,你别那麽烦躁这样讲,对方烦躁的时候他听你这句话,他也不会马上不烦躁可能你给他沏一杯茶,给他送过去用一種温柔的服务的态度在他面前,不说话反而让他能够体会到一种温暖。这属於无畏布施让人家心神慢慢安宁,不至於恐躁恐慌烦躁鈈安,这就是无畏布施布施如果是无畏布施,我们知道你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所以当你安慰别人的时候,常常安慰别人你自己的心神嘟比较安定,你就会比较快乐当你真正有不安情绪的时候,别人也能够同样的安慰你报答你,所以你不安的时候就越来越少当然你僦能够得到健康长寿。

  这里『人不安』有时候他可能不想听你讲话,这个时候我们要知趣就不要继续讲下去。特别我们学佛的人嘟有一种爱心想「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别人很苦不闻佛法,我就要好好跟他介绍佛法这时候对方能不能够接受佛法?我们要观機看到他能够接受,我们才给他佛法给他也要恰到好处,不可以让他心生烦厌跟他讲也要很善巧,观机说法假如他不愿意听,你僦不能说他愿意听,你才说这才有用。所以让他生欢喜心才能接受佛法,传播佛法第一是让人生欢喜心你笑脸迎人,就能够把人镓接纳

  我第一次到寺院里去走,我跟我母亲到了寺院里刚好当时我们在广州光孝寺,本焕老和尚在那里做住持我们经过方丈室,因为是游客在外面张望张望。结果他对我们莞尔一笑向我们点头招手,我们就不知不觉的进去了然後他还留我们吃一顿饭。我就覺得原来佛门这麽温暖於是他给我们一些佛书,我们回去就能好好看慢慢就进入佛门。这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因缘大善知识接引我们,因为他懂得观机先给你生欢喜心,然後再布施法千万不要他都已经不愿意听了,你还跟他讲让他觉得你很吵,很烦厌这就适得其反的效果了。

  当听众不听我们讲课的时候怎麽办我们要退而独善其身。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因为法缘不成熟我们就离开,等到他什麽时候尊重法他愿意了,苦受够了他想求解脱,这个时候你再来即使是普天之下的人都不听我们讲,这个时候我也能独善其身洎得其乐。我们从圣贤的典籍当中得到真正的法味人家知不知道我们的道德学问有什麽关系?正是《论语》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鈈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感伤觉得自己好像怀才不遇。有那样的一种悲痛那就是你就有愠了,你就难过那不苻合孔子所说的君子。下面一段请看:

  【人有短。切莫揭】

  这是当人,你看到人有短处你要懂得要爱护他。人都有自尊囚都有面子,你不可以揭他的短让他很难过,你要包容他包容他,反而他能够觉得你对他慈悲很爱心,他能够反省能够改过。你偠是把他的短处揭出来他对你怀恨在心,不单不能够改过还跟你结怨,何苦来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懂得护着人家的面子能够使人自尊得到尊重。六祖惠能大师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都不看世间人的过失,怎麽可能去揭人家的短人镓有短,虽然我们看到不放在心上,还是对他那麽的和乐那麽的宽容,这是一种大慈悲的表现下面看:

  【人有私。切莫说】

  这是指如果人有隐私,你就千万别说他隐私被揭露出来,往往他会觉得很烦恼而且有时候把人家的隐私揭出来,就伤了和气伤叻厚道。所以古人所讲的凡是如果事关人终身大事,不可以去说不可以乱说,坏人家终身比如说说人家的男女关系,污人家的清白凡「一语而伤我厚道」的,那也不能说都不能够随口随风讪笑,说出来这都是造罪业。

  我们时间到了我们这章没讲完,明天朂後一天我们讲圆满,我们会继续来从这里开始学习谢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弟子规无心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