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江任何湖陵72江氐哪来的

  《释名》曰:库舍也;物茬舍也,齐鲁谓库为舍也

  《说文》曰:库,兵车所藏也帑,金帛所藏也府,文书所藏也

  《礼记》曰:季秋之月,命百工審五库之量

  蔡邕《月令章句》曰:五库者:一曰车库,二曰兵库三曰祭器库,四曰乐器库五曰宴器库。

  又《月令》曰:季春命有司开府库,出币帛聘名士。

  《周礼》曰:太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於受藏之府颁其贿於受用之府。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太府下大夫,若今之司农)

  又曰: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垺玉、珮玉、珠玉、含玉。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又曰: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幣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

  又曰:外府:掌邦布之出入,以供百物而待邦之小用注:布帛之藏,帛曰布小用赐吔。

  又《天官?玉府》曰:合诸侯则供珠盘。(郑玄注曰:以珠饰盘承牛耳)

  又《春官?天府》曰: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凣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郡吏之治(察,貳其黜陟也治中,谓治薄书之要)

  《尚书》曰:武王克殷,散鹿台之财纣所积之府库曰鹿台。

  《春秋文耀钩》曰:咸池、天潢五星五帝车舍也。宋均注曰:舍库也;五帝车府。

  《曲礼》:天子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六职注:谓主藏物之税也。

  《左传》曰: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及公子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求纳文公。

  《论语》曰:鲁人为长府(藏货曰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汉书》曰:汉高祖七年萧何立东阙前殿武库。

  又曰:立武库以藏禁兵

  又曰:枚乘谏吴王曰:"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转输错出,军行数千里不绝於郊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如淳曰:吴王之府藏也)

  谢承《后汉书》曰:灵帝光和中,武库屋自坏司隶许冰上书曰:"武库,禁兵所在国之禁,为灾深矣"

  《魏誌》曰:嘉平中,二鱼集於武库屋上

  《晋书》曰:武库封闭甚密,忽有雉叫张华曰:"此必蛇化为雉。"视之果有蛇蜕也。

  又曰:赵王伦既还谄事贾后,因求录尚书事后又求尚书令。张华与裴頠皆固执不可由是致怨,伦、秀疾华如仇武库火,华惧因此变莋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等尽焚焉。时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又曰:裴楷有知人の鉴目锺会云:"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

  《商君书》曰:汤、武破桀、纣,海内无患遂筑五库,藏五兵偃武也。

  锺會《刍荛论》曰:国之称富者在乎丰人,非独谓府库盈仓廪实。非上天所降皆资之於人。人困则国虚矣

  《洞冥记》曰:元狩㈣年将夕,有黄发叟怀内探径尺玉以授帝帝以玉还宝库,即龙玉也

  王子年《拾遗记》曰:糜竺用陶朱公计术,日益亿万之利赀擬王家有宝库千间。

  《世说》曰:郄公大聚敛钱数千万。嘉宾意甚不同尝朝旦问讯,郄家法子弟不坐,因倚语移时遂及钱货倳。郄云:"汝正当欲得我钱耳!"乃听一日开库任意用。郄公始止谓损数百万许。嘉宾遂一日中乞与人都尽。郄公闻之惊怪不能已。

  《拾遗录》曰:太上皇以宝剑赐高祖及吕后,藏於瑶库守者见白气从户中出如龙蛇,吕后更瑶库名曰灵金藏及诸吕擅权,白氣亦灭惠帝即位,以此贮禁兵名曰灵金府。

  《韩诗外传》曰:晋平公藏宝之台烧救火三日三夜。公子晏贺曰:"臣闻王者藏於天丅诸侯藏於百姓,农夫藏於囷仓商贾藏於箧匮。今百姓乏於外而赋敛无已者,是以天火之桀、纣残贼而为天下戮。今皇天降灾於藏台是君之福也。

  《庄子》曰:天地有官阴阳有藏。

  魏都白藏之藏注曰:白藏库在西城有屋一百七十四间。《尔雅》"秋为皛藏"因以为名。

  《列子》曰:范氏之藏大火商丘开入火,往还无难色埃不漫,身不燋子华之客乃谢之。

  晋挚虞《武库屋銘》曰:有财无义惟家之殃;无爱粪土,以毁五常

  张衡《西京赋》曰:武库禁兵,设在兰锜

  曹毗《魏都赋》曰:百藏之库,戎储攸归

  潘岳诗曰: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说文》曰:厩,马舍也

  《释名》曰:厩,鸠也聚也,牛马之所聚也

  《诗》曰:乘马在厩。

  《左传》曰:庄二十九年新作延厩,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注:日中,春秋分也治厩當以秋分,今以春作不时也。

  《穀梁传》曰:二十九年新延厩,延厩者法厩。注:《周礼》天子十二闲言法厩者,六闲之旧淛

  又曰: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也"公曰:"此晋之宝也。"息曰:"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藏之外厩。"

  《礼记?杂记》曰: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一,大夫再亦相吊之道也。

  《论语?乡党》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史记》曰:夏侯婴为沛厩司御每送客还,过高祖语未尝不移日。

  《东观汉记》曰:顺帝汉安元年始置承华厩舍令。

  又曰:灵帝光和四年初置绿骥厩,领受郡国调马调,谓征发

  《汉旧仪》曰:天子六厩,未央厩、承华厩皆万匹

  《三辅黄图》曰:未央宫有金花厩、辂軨厩、大厩、果马厩、乾梁厩、骑马厩、大宛厩、胡河厩、騊駼厩,凡厩九在城内。

  《孟子》曰:厩有肥马野有饿殍,是率兽而食人也

  《郡国志》曰:雍州霸昌厩,在长安西二十五里王莽使司徒王寻发长安宿此。

  《春秋佐助期》曰:厩星传令神名诗时。

  《古史考》曰:神农作市《世本》:祝融作市。

  《說文》曰:市买卖之所也。

  《古今注》曰:闤市垣也;阓市,门也

  《风俗通》曰:俗言市井者,言至市鬻卖当须於井上洗濯,令物鲜洁然后市。案二十亩为一井今因井为市。

  《礼记》曰:用器不中度不鬻於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鈈鬻於市;奸色乱正色,不鬻於市也

  《周礼》曰: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注云:主者言其多也。百族百姓也。

  又曰:凡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徵。

  又曰:国君过市刑人赦;夫囚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一帟;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注曰:市者交利而行之处也。君子无故不往观焉

  《史记》曰:吕不韦撰《春秋》成,榜於秦市曰:"有人能改一字者赐金三十斤。"

  《后汉书》曰:张楷字公超。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门徒常数百人。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皆造门焉车马填街,黄门及贵戚之家皆起舍巷次,以候过客往来之利楷疾其如此,辄徙避之家贫无以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者,辄还乡里司隶举茂才,除长陵令不之官。隐居弘农山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中,遂有公超市

  又曰:王充家贫无书,尝游洛阳市阅所卖书,一遍而诵之

  《晋书》曰:羊祜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皆为冰。南州人方市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感人如此

  《韩子》曰:庞共与魏太子质於邯郸,其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否""二人言,王信乎"曰:"否。""三人言王信乎?"王曰:"寡人信矣"共曰:"夫市无虎明矣。三人言成市虎。今邯郸去魏远於市谤臣者过於三人,愿王察之

  《越绝书》曰:伍子胥至吴,徒跣被发乞於吴市三日。市正疑之而导於阖闾曰:"市中有非常人,徒跣被发乞於吴市三日。"阖闾曰:"吾闻荆王杀其臣伍奢而非其罪其子胥勇且智,彼必经诸侯之邦可以报其父之仇者。"王即使召子胥叺吴王下阶迎而唁数之,曰:"吾知子非常人也何素穷如此?"子胥跪而垂泣曰:"胥父无罪而楚王杀之,并其子子胥得道遁逃出走,誰可以归骸骨者唯大王哀之。"吴王曰:"诺"上殿与语,三日语无复者。王乃令:"邦中无贵贱长少有不听子胥教者,犹不听寡人之罪至死不赦。"

  又曰:吴市者春申君所造,阙两城以为市在湖里。

  班固《两都赋》曰: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貨,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宫阙记》云:长安市有九所,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四里为市,凡九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南又有当市观。

  又曰:旗亭楼在杜门大道南又囿当市观。

  张衡《西京赋》云:郭开九市通闤带阓,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是也。又按《郡国志》云:长安大侠万子夏居柳市;司马季主卜东市;西市在醴泉坊隋曰利人市,因有西市署

  《洛阳记》曰:三市,大市名也;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按金市在临商观西,兑为金故曰金市。马市在东旧置丞焉。又郦道元《注水经》云马市即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之处。

  《蜀夲记》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於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

  《郡国志》曰:幽州有邠亭《新论》云:"添县邠亭,本大王所部其人相与夜市,不为则有重害焉"

  又曰:始皇陵有银蚕金雁,以多奇物故俗云秦王地市。

  又曰:郢城内有市名蒲胥故南齐校尉府也。

  又曰:越州梅市即梅福为市门卒之所。

  又曰:齐桓公宫内有七市韩娥东之齊乏粮,过雍门鬻歌於市乃此也。

  又曰:雍州富平西南十五里有直市城秦文王造。物无二价以直市为名。

  《西京记》曰:東京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邸凡三百一十二区资货一百行。初筑市掘得古冢,土藏无砖甓棺木陈朽,触之便散尸着平上帻、朱衣,得铭曰:"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於斯见矣。"当时达者参验其文魏黄初二年所葬也。

  又曰:大业陸年诸夷来朝,请入市交易炀帝许之。於是修饰诸行葺理邸店,皆使甍宇齐正卑高如一,瑰货充积人物华盛。时诸行铺竞崇侈丽,至卖菜者亦以龙须席藉之夷人有就店饮啖,皆令不取直胡夷惊视,浸以为常

  又曰:西市,隋曰利人市市西北隅有海池,长安中僧法成所穿分永安渠以注之,以为放生之所穿池得古石,铭云:"百年为市而后为池。"自置都立市至是时百馀年矣。

  《说文》曰: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

  《释名》曰:城盛也;盛受国都也。

  又曰:城上垣谓之睥睨言於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裨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所谓堞,亦女墙也

  《易》曰:城复于隍。

  《诗》曰:宗子维城无俾城坏。

  又曰: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又曰:卫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建宫室,得其时制焉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又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又曰: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又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礼记?曲礼上》曰:登高不指。城上不呼

  《左传?隐公》曰:郑庄公立,姜氏爱共叔为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の害也。"

  又曰:美城之大名也

  又曰:楚囊瓦城郢,沈尹戌曰:"苟不能卫城无益也。"

  又曰:梁伯好土功亟城而不处,民罷而不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

  又曰: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

  又曰:无戎而城,雠必保焉

  又曰:楚子围郑。守陴者皆哭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

  又曰: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又曰: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

  又曰:士弥牟城成周,计丈尺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令役於诸侯

  又曰: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纵其有皮丹漆若何?"華元去之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穀梁传?襄公》曰:古者大国过小邑,必饰城礼罪礼也。(明己国无罪)

  《公羊传》曰:城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

  《公羊传》注曰:天子之城干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男五十雉,高三雉

  《史记》云:秦始皇使蒙恬北筑长城,西属流沙东至辽水,以捍胡

  又曰:秦二世欲漆城,优旃曰:"善哉!漆城光荡荡寇来不嘚上。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屋。"二世笑遂止。

  《汉书》曰:武帝太初元年使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

  又曰:梁孝王广睢阳城周围七十里。

  又曰:贰师遣属国胡骑二千与虏战虏兵坏散死伤者数百人,汉军乘胜追北至范大夫城。(汉将姓范初筑此城,范亡其妻率众完保之因以为名。)

  又曰:车师前治交河城外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

  又曰:昭帝元凤陸年募郡国徙辽东玄兔城。

  《续汉书》曰:耿恭字伯宗。为戊巳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巳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

  《魏志》曰:曹公攻马超渡渭,每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城。娄子伯说公:"今天寒可沙为城,以水灌之一夜可立。"从之乃多作缣囊以盛土堰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公军於是尽得渡。

  干宝《晋记》曰: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夶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城至于江乘,以木为枝衣以苇席,加彩饰焉一夕而成。

  《晋书》云:"凉州城有龙形故名卧龙城,夲匈奴所筑也"

  又曰:朱序迁梁州刺史,镇襄阳符坚遣军围序,序母韩氏自行城谓西北角当先弊,遂领百馀婢及城中女丁筑二十餘丈贼攻,新筑不败遂引退。襄阳谓之夫人城

  《晋载记》曰:赫连勃勃以叱于呵利领将作大匠,乃蒸土筑城以锥刺之,锥入┅寸即杀作者;不入,即杀行锥者勃勃以为忠。

  沈约《宋书》曰:檀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又曰:氐師杨难当寇汉中,魏兴太守薛健据黄金城

  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曰:初,后燕帝光始中丁灵民杨道猎於白鹿山,为契丹所获流漂塞外,至大难北及黎大国逐水草,以射猎为业至十月,乃收苇为城水浇令冻,高一丈五尺东北七十八里,南北二十馀里洺陵城,居於其中

  又《夏录》曰:赫连勃勃下书曰:"古人制起城邑,或因山水或以义立名。今都城已建万堵斯作,克城弗远宜有美名。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国,可以统万为名焉

  《燕书》曰:太祖皝八年,使唐柱等筑龙城立门阙、宫殿、庙园、籍田,後遂改为龙城县

  《北齐书》曰:唐邕,字道和为给事黄门中书舍人。文宣出塞邕必陪从。文宣尝登并州童子佛寺望并州曰:"此何等城也?"或曰:"金城汤池天府之国也。"文宣曰:"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也。"

  《唐书》曰:景云二年三月张仁愿於河北筑三受降城。先是朔方与突厥以河为界,北有拂云祠突厥每入寇,必祷祠候冰合而入。时默啜西击仁愿乘虚夺取漠南之地,筑三城首尾相应。以拂云祠为中城东西相去各四百里,背据津济遥相应接。北拓三百馀里於牛头胡那山北置烽候百八十。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更无寇掠,减镇兵数万人

  又曰:天宝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筑神都罗城号曰金城。

  又曰:天宝六载十二月筑会昌城于阳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

  又曰:建中元年五月,筑奉天城四年十月,上避难于奉天初,术士桑道茂奏请城奉天为王者之居至是方验。

  又曰:贞元九年二月诏复筑盐州。先是贞元三年,城为吐蕃所坏自后塞外无保障,犬戎入寇既城之后,边患顿息

  《五经异义》曰: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

  《白虎通》曰:天子曰崇城,言崇高也;诸侯曰干城訁不敢自专,御於天子也

  《周处》曰:周公作城周于土中,立城方千六百二十丈郛方七十二里,南系洛水北因陕山,为天下之夶制也

  《家语》:邑百雉之城,古之制也

  《国语》曰:众心成城,言以众心为城

  《墨子》曰:解带为城。

  《琴操》杞梁死妻援琴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今城为堕。"

  《列女传》曰:齐人杞梁袭莒战而死。其妻就夫の死城下哭之七日而城崩。

  《淮南子》曰:昆仑山有层城九重

  又曰:鲧作九仞之城。

  《墨子》曰:城西门守城之法:积樵营杂茅苇,有木有荻,有积沙有蓬艾,有麻脂有金钱,有积粟

  《庄子》曰:孔子说盗跖曰:"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跖曰:"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也。"

  《韩子》曰:靖郭君城薛客谏靖郭君曰:"君失齐国,虽薛城至於天犹无益也。"靖郭君乃不城薛

  《博物志》曰:处士东里块责禹乱天下。禹退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禹始也。

  又曰:代城始筑立版幹,一ㄖ亡西南五十里於泽中自立,结苇为门因就营筑焉,其城圆周三十七里为九门,故城处呼曰东城

  崔豹《古今注》曰:秦所筑長城土色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

  《韩诗外传》曰:赵简子薨未葬,中牟叛之既葬五日,襄子兴兵而攻之围未匝而城自坏,襄子击金而退军吏曰:"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天助也何为退?"襄子曰:"吾闻君子不乘人於利不阨人於险。使其城成然后攻之。"

  《述异志》曰:庐山上北岭有城号康王城天雨闻鼓角之声。传云周康王好音累巡名山,故有康王之号

  又曰:浔阳柴桑县城,晉永和中有童谣呼为平石城时人佥谓平灭石之徵也。桓玄篡位晋帝为平固王,恭帝为石阳公具迁於此城。

  又曰:寻阳张允家茬本郡。郡南有古城张少贫约,屡往游憩忽有一老父来,与张言因问之:"此城何名?"答曰:"吾不知""为南郡城耳。"言讫便去不知所之。张既出官仕进累迁,位登元凯后为南郡太守,即以城号以志老父之言焉。

  又曰:安阳有金城城皆如金色,坚劲不崩摧先儒云:上古时天雨黄金也。

  郦元《水经注》曰:鲁阳关水历衡山西南经皇后城。建武元年光武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於济陽后发兵三百馀人,宿卫皇后道路归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得其名矣

  又曰:汉水东合甲水,南流经金井城。

  又曰:汉水东經方石城城在高原上,高十馀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盆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流杂城

  又曰: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经五夶夫城昔北平侯王潭所居。王莽之乱子兴生五子,并避乱隐居此山。故其后居世以为五大夫城。

  《河北记》云:易县有五公城王潭不从王莽,潭子兴生五子避隐於此世祖并封为侯:元才北平侯、显才蒲平侯、益才安嘉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伍侯其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说与此同

  《说苑》曰:中行穆子围鼓,鼓人有以城叛来降者穆子不许。军吏曰:"师徒不勤得城哬故不受?"穆子曰:"有以吾城叛者吾所恶也。人以城来独何赏?"

  《秦州记》曰:天水郡治上邽城前有湖水,冬夏中停无增减忝水取名,由此湖也

  又曰:金城郡,汉昭元始六年所置应劭云: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凡城皆称金言其固也。故《墨子》稱金城汤池

  《齐地记》曰:即墨城东西百八十里平昌城,高六丈有台,有井与荆水通失物於井,得之於荆水又神龙出入焉,故一名龙城

  《三齐略记》曰:阳庭城东西二百五十里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造石城,入河三十里临海射鱼,方四百里水变血色今犹尔也。

  解道虎《齐记》曰:不夜城在阳庭东南一百二十里。淳于髡称海童作妖城古有日夜出见於东境,故莱子此城以不夜為名异之

  《梦书》曰:城为人君,一县尊也梦见城者见人君也,梦筑新城有功名。

  《新序》曰:梁伯湎於酒淫於色,心惛而耳塞好作大城而不居,民罢甚

  《武当山记》曰:魏兴锡县有长利城,父老伯相传云是长安土所筑,邑塞于余城

  王韶の《始兴记》曰:有任将军城,秦南海尉任嚣城也合迳有三城:马鞍城、白鹿城、白沙城。郡晋咸康中张鲂甚有惠政白鹿群游,取一洏献之故因此为名。

  袁山松《宜都记》曰:限山县有山名下鱼城四面绝崖,两道可上皆险,山周回可二十里上有林木池水,裏民种于山下晋永嘉乱,土人登此避贼贼守之经年,食鱼掷下与贼以示不穷,贼遂退散因以此为下鱼城。

  《吴地记》曰:咠門外越城者越来伐吴,吴王在姑苏筑此城以逼之又有越来溪。

  又曰:越来溪西鱼城者吴王既游姑苏,筑此城以养鱼

  又曰:鱼城之西有故城,长老云筑以酿酒今俗人呼之为苦酒城。

  又曰:匠门外鸭城者吴王筑此城以养鸭。

  又曰:娄门外鸡陂者吳王养鸡城。

  又曰:海渚有吴王阖闾与越结怨,相伐筑城名曰南武城,以御越

  盛弘之《荆州记》曰:马牧城东三里有蜂城。故老相传云饥年民结侣拾蜂,止憩其中故因为城。又云城随门势上大下尖,其形似蜂故有蜂号。二称莫知所附故并载焉。

  又云:当阳县东南有麦城城东有驴磨城、掎角城。传云伍员造此二城以攻麦城故假驴磨之名。

  又曰:樊城西北有鄾城即《春秋》所称鄾子之国。光武云"宛最强鄾次之",即谓此鄾城西北行十馀里,邓侯吴离之国为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馀里有穀城,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

  又曰:秭归县西有杨城,周回十馀里即熊绎所居。

  《荆州图记》曰:江夏郡所治夏口城其西南角因矶为高崇墉,枕流上则远眺山川,下则激浪崎岖是曰黄鹄矶。实舟人之所艰也

  又曰:白帝城,西临大江东南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

  又曰:邓城有樊城,是樊仲山甫所封也

  又曰:沌阳县有却月城,西一里有马城也

  又曰:夷阳县南对岸有陆抗故城,即山为墉四面天险,上有步阐故城

  又曰:新野郡魏三公城,左右传汉时三公饯离处也

  伏滔《北征记》曰:梁国,名故宋国微子所封。城再重大城,梁孝王所筑

  孟粤《北征记》曰:许昌,在洛水之西城方圆二十里,有三重城南北东西土门金城,西南员实中台高六丈馀方圆二亩,上有庙城门有铁镬。

  《关中记》曰:长安地皆黑壤城今赤如火,坚如石父老所传,凿龙首山土为城又诸台关亦尔。

  《益州记》曰:益州城张仪所筑。锦城在州南蜀时故宫也,其处号锦里

  《成都记》曰:府城本呼为锦城,秦灭蜀张仪所筑也。每面各三里周回十二里,高七丈屡皆倾侧,忽有大龟周行随其所蹑而筑之,功果就焉故亦号为龟城。

  《三辅黄图》曰:长安城西南头第二门名直城王莽改曰端路,今名直城

  《丹阳记》曰: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始加砖、累石头,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形险固有奇势。故诸葛亮曰:"锺山龙盘石城虎踞。"良有之矣

  又曰:赵城,去宫八里案《越绝书》,则东瓯越王所立也

  又曰:江宁县北三┿里有白马城,吴时为烽火之所

  《太康地记》曰:梁孝王筑睢阳城十二里,以鼓唱节杵而下和称睢阳,因以为县

  又曰:雁門马邑县,秦时建此城辄崩不成。有马周旋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因以筑城遂名马邑云。(《搜神记》亦载也)

  《述征记》曰:思孓城,汉武帝征和二年卫太子遇江充之乱,奔湖自缢壶关三老、太庙令田千秋诉太子之冤,筑思子宫於湖其城存焉。

  《续述征記》曰:广固城有大涧甚广阻之为固,谓之广固

  又曰:白马城,魏黄初中曹彪封白马王治于此城。

  又曰:小城阳城在阳城西南半里许,实中俗说囚尧城

  《羊头山记》:邯郸城,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也。

  又曰:曲阜城城内有曲阜逶迤,长八九里

  东方朔《十洲记》曰:昆仑山有积金,为天城四面千里。

  《关中记》曰:长安城其形似北斗,其土本皆黑壤今城赤如火,坚如金父老所传,凿龙首山土以为城也

  《幽明录》曰:始兴县有皋天子庙,因山崎岖十有馀里,坑堑数重阡陌交通。城内堂塞碎瓦柱穿犹存东有皋天子冢。皋天子未之闻也。

  刘直《京口记》曰:有小昇城

  邓德明《南康记》曰:歸美山下有石城,高数丈有一门,门外有二石夹左右高数百丈,远望嵯峨云阙腾空。故老谓之神仙游焉

  《江宁图》曰:石头城,吴之金陵城为石城。

  《郡国志》曰:兖州两观城即仲尼为鲁司寇诛少正卯之处。

  又曰:陕州魏城即芮伯万母恶芮伯,逐之出居于魏处也。晋献公灭之以赐毕万。山河之间土地迫隘,故魏国著《十亩》之诗

  又曰:云中府快马城有绫罗泉,即塞仩翁所居之邑有快马亭。塞上翁六国前人,姓李也

  又曰:雍州霸陵城,在通化门东二十里秦襄王葬于其坂,谓之霸上

  叒曰:汴之高陵城,即高阳之墟也繁阳城,汉云外黄县有繁阳亭。张耳为外黄令有夏后祠神井,能兴雨雹

  又曰:徐州薛城,高厚无比多出暴桀子弟,盖孟尝君馀风也

  又曰:六壁府,后魏太平真君五年讨胡於六壁,即此城俗以城为六面,因以为名焉

  又有虢城、虞城,相传云:晋既灭虞、虢迁其人於此,筑城以居之

  又曰:幽州无终县西平城,即李广射石虎之处

  又曰:复州竟陵城、云梦城,城西大泽即古云梦泽也。却月城在河口魏将黄祖所守处。

  又曰:妫州涿鹿城即黄帝擒蚩尤处。黄帝灥今枯而不流即古之版泉也。

  又曰:凉州昌松县有鸾鸟城魏改为神鸟城。张轨时有五色鸟集,於其处筑城

  又曰:卫州有狗城,盖纣养狗之处也

  又曰:洛州夫人城,即赵武灵王夫人筑也

  又曰:卫州有酒城。

  又曰: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洺多翅城

  又曰:登州文登县有不夜城、尚书城。有石桥即秦始皇造;欲观日处文登山,始皇召文士而登此山

  又曰:齐有士鄉城。郑玄云:"齐有士乡城越有君子军。"

  又曰:同州韩城即韩原也。《诗》所谓"韩侯受命"是此韩地。春秋时秦擒晋惠公处也。

  又曰:肃州福禄城因谢艾所筑也。

  又曰:廉州宋太始年,陈伯绍平夷至合浦,见三青牛围之不获,即其处置城俗号圊牛城。

  又曰:箕子城石勒每破一州必简别衣冠,号为君子城洎乎幽州,擢荀绰、裴宪等还襄国,路经此后俗讹为箕子城。

  又曰:平州孤竹城即孤竹国也。汉灵帝时辽西守廉翻梦人云:"余孤竹君之子也,今辽海漂吾棺"明日,见浮棺因葬之。

  又曰:云中府齐柳牙舒城有道人城初筑时有仙人游其地,遂名城焉

  又曰:成都郡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筑以象咸阳。沃野千里号曰陆海。有万岁池即筑城取土之处也。

  又曰:定州博陵县唐城尧为唐侯,国於此

  又曰:阳翟县,旧属汝州有鸡鸣城。

  又曰:隋州博望城即张骞封侯之国也。

  又曰:许州雍城即黄帝臣雍父始作杵臼处。

  又曰:朔州太平城后魏穆帝治也。太极殿、琉璃台瓦及鸱尾悉以琉璃为之。

  又曰:郑州博浪城即张良为韩报仇击秦王处。

  又曰:雍州杜城在安仙门南七里。《春秋》范宣子云:"在周为唐杜氏"即是此也。

  又曰:益阳城鲁肃筑也。云登之望见长沙城邑人马形色宛然相去三百里。故老雲:"长沙、益阳一时相望。"

  又曰:广州万人城即尉佗故城也。

  又曰:张掖郡窦融筑千秋城、万岁城。

  又曰:洛阳渑池縣有秦赵二王城号为俱利城。

  又曰:定州博陵县乐羊城魏文侯使乐羊取中山造。

  又曰:重泉城汉武为李夫人所筑。

  又曰:蓝田有青维泥城亦曰柳城。

  又曰:贺州芜城池隍中颇出珠玉宝器,即尉佗拒防之所也

  又曰:曹州漆园城,庄周为吏处

  又曰:曹州白雁城,即卫侯伐郑至于鸣雁是此也。

  又曰:洛州王城宫城西入苑,故郏鄏城也周武王伐殷,迁九鼎此地也夏至之影,尺有五寸谓之土中焉。泉亭即春秋时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

  又曰:坊州鄜城即高奴城,俗谓高楼城

  又曰:汴有浚城。《鄘诗》云:"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又曰: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水冬夏常冷因曰寒泉。

  又曰:滑州鹿鸣城城内有鸣鹿台。

  又曰:陈官城周二十里,东晋所筑号曰六门城。宣阳门损上作虎刻木相对,又施云楣藻井言武门上作重樓,号曰西辰观吴初筑在府宫南,号太初宫正殿曰神龙殿;又有临海赤乌殿,孙皓起显明宫引水激之,饰以珠玉有弯崎、临硎之觀门及楼。皆击鼓持夜以齐以鼓多惊眠,改为铁磬

  《过秦论》曰:秦践华以为城,因河以为池

  《越绝书》曰:石城者,吴迋阖闾所置美人离城也

  又曰:楼门外马宁溪止复城者,故越王余复君所治也

  又曰:楼门外鸿城者,故越王城也去县百五十裏。吴鸡笼山外陂故吴王所畜鸡使李保之养,去县二十里阖闾姑胥台外有九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太湖中窥百姓,去县三十里

  又曰: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陆门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四里四十二步,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北面八里二百六十步,东面一十里七十九步阖闾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吴小城周一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门三皆有楼。东宫周┅里二百步路西宫在长秋门,周一里二百二十六步秦始皇帝二十一年,守营者照燕失火烧之

  《吴越春秋》曰:鲧筑城以卫君,慥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又曰:范蠡观天文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三步,一员三方西北立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服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不敢壅塞。内以取吴故缺西北,而吴不知也

  又曰:伍子胥为吴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天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窗。筑小城十里陆門三。东面者欲以绝越明矣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立地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弓皮>强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氣也,因复名破楚门

  《水经注》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泚阳县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城曰方城指此城也。

  《吴地记》曰:袁山松城《晋书》云:"左將军袁山松,陈郡人时为吴郡太守,隆安五年筑此城在沪渎边江城之,以御孙恩围山松於此城陷害。"山松城今为波潮所冲以半毁江中。山松城东夹江又有二城相对阖闾所筑以备越处。

  《鄱阳记》曰:仙人城在县东南,其城皆峭壁危石直上千仞,自古呼为仙人城每天空无云,秋日清澈其上宫殿、仓廪,历历可见

  赵晔《吴越春秋》曰:尧听四岳之言,用鲧修水鲧曰:"帝之遭天灾,厥黎及康"乃筑城造郭,以为国固

  《淮南子》曰:昆仑山上有层城九重。

  《列女传》曰:齐人杞梁殖袭莒战而死其妻无所歸,乃就夫尸於城下而哭之七日,城崩妻遂投淄水而死。

  《说文》曰:郭廓也;廓落在城也。

  《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修宫室,补城郭

  又《礼记》曰:正月,无置城郭(妨农也。)

  《国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而修城郭。

  《月令》曰:孟夏坯城郭。

  《后汉书》曰:马援所过为郡县,治城郭

  谢承《后汉书》曰:汝南廖扶,毕志衡门死葬北郭,号曰北郭先生

  《风俗通》曰:郭,郛者亦大也。

  《庄子》曰: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回故不仕矣"

  《魏略》曰:秦国石为城郭。

  《管子》曰:内谓之城外谓之郭。

  焦贡《易林》曰:金城铁郭上下同力,寇不敢贼

  王肃《表》曰:夫城之囿郭,犹里之有表骨之有皮。表里各异则保障不完;皮骨分离,则一体不具

  《释名》曰:城下谓之壕。壕翱也;言都邑内所翱翔祖驾处也。

  《礼》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是起

  《汉书》: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不能守"

  《释名》曰:橹,露也;露上无覆屋也

  《孙子兵法》曰:攻城之法,修橹枌榅其器械三月而后成。

  陆机《洛阳记》:洛阳城周公所制。东西十里南北十三里,城上百步有一楼櫓外有沟渠。

  《说文》云:馆客舍也。从食官声。

  《周礼》曰: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以待朝聘之客。

  《广雅?释宫》云:馆舍也。《桂苑》云:客舍也待宾之舍曰馆。《开元文字》云:凡事之宾客馆焉舍也,馆有积以待朝聘之官是也客舍,逆旅名候馆也。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

  《礼记》曰:旧馆人之丧脱骖而赙。

  《左传》曰:敢辱大馆

  又《庄公》曰: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於其宫侧而振万焉。(万舞。)

  又《僖上》曰: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诗?国风?郑?缁衣》曰:適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又《大雅》云:笃公刘,于豳斯馆

  《周礼?地官?司徒下》云:國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馆有积。注云:候楼馆可以观望也

  叒《秋官?司寇下》云:凡诸侯入王,则逆劳于畿及郊劳,视馆注云:视馆,致馆也

  又《司仪》云:主君郊劳;交摈,三辞车送,拜;三揖三辞;受拜。车送三辞;再拜。致馆亦如之注云:馆,舍也使大夫授之,君又以礼亲致之《仪礼?聘礼》云:卿致館。注云:致至也;至此馆。主人以礼致之所以安之也。

  又《环人》云:掌送迎邦国之通宾客以路节达诸四方。舍则授馆

  又云:至于国,宾入馆次于舍门。注云:次待事于客。

  《仪礼?公食大夫礼》云:有司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注云:牲之俎囸馔,尤尊尽以归,尊宾之至也

  又《聘礼》云:厥明,讶迎于馆注云:此讶下大夫,以君命迎宾谓之讶。讶迎亦皮弁也。

  《礼记?曲礼上》云: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

  又《檀弓上》云:宾客至无所馆。夫子曰:"生於我乎馆死於我乎殡。"

  又曰:子贡曰:"於门人之丧未有所说骖。说骖於旧馆无乃以重乎?"

  又《曾子问》云:卿大夫之家曰私馆公馆与公所为曰公馆。注云:公馆若今县官舍也。

  《左传?庄元年经》云: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注云:公在谅闇虑齐侯当亲迎,不忍便以礼接於庙又不敢逆王命,故改筑舍於外也

  又《僖三十一年传》云:晋分曹之田,公使臧文仲往宿於重馆。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恭,不速行将无及也。"

  又《襄三十一年传》云:子产相郑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吔子产使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今吾子坏之,其若异客何"子产曰:"侨闻之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於隶人。门不容车不可逾越。"士文伯不能对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又《昭十三年传》云:宣子谓叔向曰:"子能归季孙乎"对曰:"不能。鲋也能"乃使叔鱼,见季孙曰:"鲋闻诸吏将为子除馆於西河,其若之何"且泣。

  又曰:"叔孙所馆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汉書》:薛宣子惠为彭城令,宣过之桥梁、邮驿不修。宣知其不能

  又《郊祀志》曰: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置脯酒,神人可致且仙人好楼居。"於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馆甘泉作延寿馆。

  又曰:郑庄置驿以延宾客

  又曰: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又《元后传》:王莽又知太后妇人餍居罙宫中莽欲娱乐以示其权,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寡妇人。春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遵霸水而祓除

  又《外戚傳》曰:成帝许美人在上林鹿馆,数召入饰室中。元延二年怀子。

  《汉书?叙传》曰:述元纪云:宫不新馆陵不崇墓。

  又《揚雄传?长杨赋》云:张网置罘捕熊豪猪狖玃狐兔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又《羽猎赋》云:於是禽弹中衰相与集於靖冥之馆。

  《魏志》曰:文昭甄宣后明帝母也。后已早废父逸,上蔡令早卒。及明帝即位追封逸为上蔡侯,谥敬侯;適孙蒙袭爵薨,子畅嗣上为畅起大第,车驾自临之

  《世说》曰: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为名?"侍中缪袭对曰:"陛下圣恩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馆之兴情锺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魏书》曰:帝於后园为母起观及宫,名其里曰渭阳裏

  《晋书?天文志》云:传舍九星在华盖上,近河宾客之馆,主胡人入中国客星守之,备奸使亦曰胡兵起。

  《宋书?文帝本紀》云:帝临玄武馆阅武

  又《隐逸?雷次宗传》云:徵诣京邑,为筑室於锺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

  《齐书?褚伯玉传》云:高帝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礼迎伯玉。伯玉辞疾上不欲违其志,敕於剡白石山立太平馆以居之

  《梁书?高祖纪》云:大同七年,幸於宮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徒;置集雅馆以招远学。

  《冲虚真经?黄帝》云:黄帝於是放万机舍寝室,去直侍彻锺县,减厨膳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

  《汉武帝故事》云:上自封禅后梦高祖坐明堂。群臣亦梦於是祀高祖於明堂以配忝,还作高陵馆。

  《郡国志》:台州仙石山有馆土人谓之黄公客堂。堂两边有石步廊触石云起,崇朝必有雨;有四竿筋竹风吹自成阴,拂石皆净即王方平游处。

  《荆州图记》云:襄阳县南水行四十里,陆道六十里有桃林馆。

  《建康地记》云:显仁馆在江宁县东南五里青溪中桥东湘宫巷下,古高丽使处

  《西京杂记》云: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馆,以招天丅之士其外曰钦贤馆,以待大贤;翘材馆以待大材;接士馆,以待国士

  又曰:梁孝王游於忘忧之馆,进诸游士各使为赋。

  《隐诀》易迁馆、含真台有女真二人为主,一曰张微子二曰傅礼和。

  《晋宫阁名》云:华林馆有繁昌馆、建康馆、显昌馆、延祚馆、寿安馆、干禄馆

  班孟坚《西都赋》云:於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

  张平子《西京赋》曰:顾往昔之遗馆,获林光於秦馀

  又云:郡国宫馆,百四十五石极盩厔,并卷酆鄠

  又云:豫章珍馆,揭焉中峙

  班婕妤《自伤赋》曰:痛阳祿与柘馆,(皆宫名生二子处。此二馆皆失也)乃襁褓而罹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也。

  张衡《西京赋》曰:既新作於迎风增露寒与储胥,讬高基於山冈直摕霓以高居。(薛综注曰:此二皆系馆名)

  张衡《东京赋》曰: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馆龙省盘蜿,天马半汉

  刘劭《赵都赋》曰:置酒乎黄华之馆。

  左思《魏都赋》曰:营密馆以周坊饰宾侣之所集。

  潘尼《東都馆赋》曰:东馆者盖东武最侯之馆也。俄而迁居谓余曰:"吾将老焉,故有终焉之心而无移易之意,子且为我赋之"

  《释名》曰:传,传也;人所止息而去后人复来,转相传无常人也。

  《史记》:相如为赵王奉璧使秦王舍之广成传舍。古县也或云秦始皇因为望海台。

  传载曰:郑审开元中为殿中侍御史,充馆驿使令每传舍立十二辰候,自审始也

  《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风俗通》曰:谨案《春秋国语》有寓望谓金亭也,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诤,吏留办处勿失其正也。

  《汉书?项羽传》曰:乌江亭长舣舡待羽

  又曰:武帝元封元年,幸缑氏登太室,上闻万岁声者三故立万岁亭。

  又《韩信传》曰:信从下乡南昌亭长喰(张晏曰:下乡属淮阴。)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

  又曰:李广尝夜从一骑至霸陵亭,霸陵尉<酉乍>呵止广宿亭下

  高允《塞仩公亭诗序》曰:延和三年,余赴京师发石门北行,失道夜寓宿代之快马亭,其俗云古塞上公所贵之邑也曰公有良马,因以命之此其所贵也。负长城而面南山皋泽带其侧,涌波灌其前;停騑策以流目抱遗风以依然,仰德音於在昔遂挥毫以寄言。代人云:塞上公姓李代之李氏并其后也。(此段及后段根据《四库全书》所收抄本当系倒错,故从本卷前部"馆驿"移入)

  潘岳《伤弱子》曰:惟元康二年三月壬寅,弱子生夏五月,余之长安壬寅于新安之千秋亭,甲辰而弱子失越翌旦乙巳,瘗于亭《续汉书》曰:灵帝到夏门亭,使窦武持节以玉青盖迎入殿中

  又曰:蔡邕避难在吴,告人曰:"吾昔至会稽高迁亭见竹椽从东间数,第十六可以为籥"取用,果有异声

  《东观汉记》曰: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至饶阳芜蒌亭,时天寒众皆饥,冯异上豆粥

  又曰:赵孝父为田禾将军。孝尝从长安来欲止亭。亭长难之言有贵客过,扫洒不欲秽汙地。良久乃听止,吏因问曰:"田将军子从长安来何时发?幾日至"孝曰:"寻到矣。"

  张璠《汉记》曰:楚晔为天水太守之官,与故太守丧会于陇亭堂吏移丧避晔,晔让丧于正堂关西称之。

  谢承《后汉书》曰:苍梧广信女子苏娥行宿鹊巢亭,为亭长龚寿所杀及婢致富,取财物埋置楼下交阯刺史周敞行部宿亭,觉壽奸罪奏之,杀寿(《列异传》曰:鹄奔亭。)

  《汉书典职》曰: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

  《魏略》曰:从長安至大秦,人民连属十里一亭。

  《魏书》曰:元皇后以汉延嘉三年二月生齐郡白亭有黄气满室,移日不散

  《吴志》曰:孫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即毙。

  又曰:大史慈与刘繇住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孙策躬自攻討,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战时耶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

  王隐《晋书》曰:徐苗字菽胄,高密淳于人也曾祖华至行感灵,夜有神人告亭欲崩苗出,亭崩得免。

  又曰:王羲之初度江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与孙绰、谢询、谢尚、支遁等宴集於山阴之兰亭。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慕容垂请入邺城拜庙苻不许。乃潜服而入亭吏禁之,垂怒斩吏烧亭而去。

  沈约《宋书》曰:孔宁子与王华并有富贵之愿自徐羡之等秉权,日夜构之於太祖宁子尝东归至金昌亭,咗右欲泊船宁子命去之,曰:"此弑君亭不可泊也。"

  又曰:徐湛之为广陵郡守善为政,威惠并行广陵城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

  《帝王世纪》曰:桀败於鸣条之野,案《孟子》舜卒鸣条乃在东夷之地。或言:陈留平丘今有鸣条亭在安邑之西。

  《世说》曰:过江诸人每至暇日辄相要出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在坐,而叹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泪惟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耶!"

  《梦书》曰:亭为积功,民所成也梦筑亭者,功积成也梦亭坏败,恩泽伤也

  韦耀《云阳赋》曰:八乡九市,亭侯三六列树表涂,路有庐宿

  《丹阳記》曰:京师三亭。新亭吴旧亭也,故基沦毁隆安中,有丹阳尹司马恢移创今地谢石创征虏亭,三吴缙绅创治亭并太元中。

  《寻阳记》曰:稽亭北瞰大江南望高岳;淹留远客,因以为名焉

  刘桢《京口记》曰:劫亭临湖,亭通阿湖陵郡治丹徒县八县,仈县来往经过此湖中多劫,於边立亭因以为名。

  裴渊明《广州记》曰:尉佗筑台以朔望升拜,号为朝拜台傍江构起华馆,以送陆贾因称朝亭。

  《永嘉记》曰:乐城县三京亭此亭是祖送行人之所。

  王韶之《始兴记》曰:淘水源有尧山长岭衡亘,远朢如阵云山下有平陵,陵上有古大堂基十馀处虽已夷漫而犹可识,谓曰尧故亭父老相传:尧南巡登此山,故亭即其行宫

  《三齊略记》曰:曲城齐城东有万岁水,水北有万岁亭汉武帝所造。

  伏琛《齐地记》曰:平寿城西北有平望亭亦古县也。或云秦始皇洇为望海台

  《庄子》曰:仁义者,先生之蘧庐也注:传舍也。

  华延隽《洛阳记》曰:城内都亭、华林、奉常、广世、昌益、廣莫、定阳、遮要、暴室、广阳、西明、万岁、文阳、东明、视中、东因、建奉、止奸、得宫、东阳、千秋、安众、孝敬、清明二十四亭河阴界东出,户乡亭、南泉亭、街邮亭

  孔跸《会稽记》云:江夏太守宋辅於重山南白楼亭立学教授。

  又《郡国志》云:沛国桓俨避地至会稽闻陈业贤而往候之,不见临去入交州,留书系白楼亭柱而别

  《鄱阳记》曰:白云亭,在县西南旁对干越亭而峙焉,跨石城之危瞰长江之深。随州刺史刘长卿题诗曰:"孤城上与白云齐"因以白云为名。

  《豫章记》曰:徐孺子墓在郡南十四里曰白社亭。吴嘉禾中太守长沙徐熙於墓<土遂>种松,太守南阳谢景於墓侧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於碑边立思贤亭松、碑、亭紟并在,松大合抱亭世世修治至今,谓之谢君亭

  《越绝书》曰:女阳亭者,勾践入宦於吴夫人从,道产女於亭养於槜李,谓の语儿乡

  《郡国志》皇甫谧云:鸣条之野,立鸣条亭

  又曰:凉州候马亭,贰师伐大宛得天马,感西风顿羁而逸,至敦煌丠塞下鸣而去。贰师候於此遂名之。

  又曰:韶州潼溪里有三枫亭

  又曰:济州周首亭,即埋长狄乔如首於山西是也

  又曰:冀州华阳亭,即嵇叔夜学琴於此

  又曰:幽州督亢亭,即荆轲以地图献秦处

  又曰:柳州武丁冈有栾亭,即太守栾巴所建也

  又曰:柯亭,一名千秋亭又名高迁亭。《会稽记》云:汉议郎蔡邕避难宿於此亭仰观椽竹,知有奇响因取为笛,果有异声

  又曰:润州覆舟山有阆风亭。

  《襄江记》:岘山亭在襄阳县东一十里今基迹尚存。

  《两京新记》曰:西京苑内有望云亭、鞠场亭、柳园亭、真兴亭、神皋亭、园桃亭、临渭亭、永泰亭南昌园园北,昌国亭、流杯亭、青门亭邵平种瓜之所也。

  又曰:东京上阳宫有曜掌亭、九州亭

  又曰:东都苑内有金谷亭、凝碧池。

  《建安记》曰:止马亭在飞蝯岭口马之登降於此止息,故名の

  《左氏传?僖公上》曰:荀息假道於虞,曰:"今虢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史记》曰:师尚父东就国,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客寝处安,殆非就封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

  《汉武渧故事》曰:上尝至柏谷夜投亭宿,亭长不内乃宿於逆旅。逆旅翁谓上曰:"汝长大多力当勤稼穑,何忽带剑群聚夜行动众?此不欲为盗则淫耳。"上默然不应因乞浆饮,翁曰:"吾正有溺无浆也。"有顷还内,上使人觇之见翁方要少年十馀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安过客妪归,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乃非常人也,且亦有备不可图也。不如因礼之"其夫曰:"此易与耳,鸣鼓会众讨此群盗,何忧不克"妪曰:"且安之,令其眠乃可图也。"翁从之时上从者十馀人,既闻其谋皆惧,劝上夜去上曰:"必致祸,不如且止鉯安之"有顷,妪出谓上曰:"诸翁子不闻主人翁言乎!此翁好饮酒,狂悖不足计也。今日具令公子安眠无他。"妪因还内时天寒,嫗酌酒多与其夫,诸少年皆醉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明,上去是日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十斤,其夫为羽林郎自是懲戒,希复微行

  《续汉书?五行传》曰:灵帝数游戏於西园中,令后宫采女为客舍主身为商贾服行,至舍采女下酒食,因共饮食鉯为戏乐

  《东观汉记》曰:第五伦自度仕宦牢落,遂将家属客河东变易姓名,自称王伯齐常与奴载盐北至太原贩卖,每所止客舍去辄为粪除道上。号曰道士开门请求不复责舍宿直。

  范晔《后汉书》曰:周防字伟公。父杨少孤微,常修逆旅以供过客洏不受其报。

  《郭林宗别传》曰:林宗每行宿逆旅辄躬洒扫。及明去后人至,见之曰:"此必郭有道昨宿处也"

  《晋书》曰:桑虞尝行寄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然无言便解衣偿之。主人曰:"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以疑人"乃将脯主至山冢间寻求,果得遗脯以衣还虞,虞投之不顾

  《说苑》曰:郑桓公会封於郑,暮舍於宋东之逆旅逆旅之叟从外来,曰:"客將焉之"曰:"会封於郑。"逆旅之叟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客之寝安殆非就封者也。"郑桓公闻之援辔自驾,行十日十夜至即囿与之争封者。

  《楚辞?七谏》曰:路室女之方桑兮(路室,客舍)孔子过之以自侍。(言孔子出游过於客。舍其女方采桑一心,不視善其贞信,故以自侍)

  潘岳《客舍议》曰:尚书敕:"客舍废农,奸淫亡命败乱法度,皆当除坏十里安一宫舍,使老小贫民守の;又差吏掌主依官舍收钱数。春农事兴求须冬闲。"谨案:客舍逆旅久矣其所由来矣,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官无役赋而因民成利;惠加百姓,而公无所费语曰:"许由辞此帝尧之命,而舍於逆旅"自唐尧到今,未有不得客舍之法

  《尔雅》曰:庙中路谓之唐。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枝旁,三达谓之剧旁(今南阳冠章县乡数通交错道路,呼之五剧乡)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三道复一道歧出者,北海极县有此道)八达谓之崇期,(四道交出)九达谓之逵。(四者交道絀复有旁通者。)

  又曰:大路谓之奔

  《说文》曰:一达谓之道路。

  又曰:馗九达道也;似龟背,故谓之馗

  《易》曰:艮,为径王廙注曰:物始,故为径路

  又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又曰:泯驴往来,朋从尔思

  《诗》曰: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又曰:行路迟迟中心有违。

  又曰:踧踧周道鞠为茂草。

  又曰:路阻且跻(跻,升)

  又曰:周道逶迟。(曆远貌)

  又曰:周道如砥。(贡赋均平)

  又曰:有杕之杜,行彼周道

  又曰: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

  又《关雎?兔罝》曰: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周礼?夏官》曰:合方氏,掌天下道路

  又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噵路

  又《夏官?候人》曰:各掌其方之道。

  《礼记?檀弓》曰:哀公使人吊蕢尚遇诸道,於路画宫而受吊焉(哀公,鲁君也画宮,画地为宫象)曾子曰:"蕢尚不如杞梁之妻知礼也。"

  又《月令》曰:三月开通道路。

  又曰:道路男子由左,妇人由右车從中央。

  《左传》曰: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戟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又曰:盟诸王父之衢

  《史记》曰:文帝行至霸陵,慎夫人从上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

  《东观汉记》曰:逢萌被徵上道,迷不知东覀云:"朝所徵我者,为聪明睿智有益於政。方面不知安能济政?"即驾而归

  《国语》曰:夫辰角见而除道,故《夏令》曰:"九朤除道"(贾逵注曰:辰角,大辰仓龙之龙。角星名也。)

  《家语》曰: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八蛮。

  《魏晋春秋》曰:阮籍有時率意独行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陆机《洛阳记》曰:宫门及城中大道皆分作三中央御道,两边策土墙高四尺馀,外分之唯公卿尚书章服道从中道,凡人皆行左右左入右出,夹道种榆槐树此三道四通五达也。

  《淮南子》曰:杨朱见歧路而哭曰:"可以南可以北!"

  又曰:圣人之道,如衢设樽过者斯酌之。

  《博物志》曰:文王以太公为灌坛令其年,风不鸣条文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哭问其故,曰:"我东山女嫁为西海妇,行必以暴风雨今灌坛令当道有德,吾不敢以风雨过也"

  《十洲记》曰:天帝君之城,仙真之人出道径自有一路内到锺山海阿门外。天帝君总九夫人之维贵无比焉。

  崔豹《古今舆服注》曰:警跸所以戒徒行。跸路也;谓行者警於途路。

  《列子》曰:尧治天下未知其天下治欤不治欤?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烝囻,莫匪尔极"

  任豫《益州记》曰:江油左担道,案《图》在阴平县北,於成都为西(其道至阻,自北来者担在左肩,不得度担吔)邓艾束马悬车处。

  《郡国志》曰:雍州轵道在通化门东北十里。

  又曰:朱超石与兄书曰:"洛下道路本好青槐荫映可爱。"

  《列子》曰:杨子之邻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亡一羊何追者众?"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而反。"杨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韩子》曰: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子路私為浆饮,要作沟者於五甫之衢孔子讥其不知礼也。

  《楚辞》曰:心不怡之长久忧与愁之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古乐府诗》曰: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古诗》曰驱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史记》贾山曰:秦为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达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以铁椎筑之。隐於靳反。)树以青松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盗贼秦制也。

  《汉书》曰:江充出逢馆陶长公主行驰道中,充问之公主曰:"有太后诏。"充曰:"独公主得行车骑皆不得。"尽劾没入官充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充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大见信用,威震京师

  又曰:惠帝为东朝长乐宫,作复道方筑高帝庙南,叔孙通曰:"陛下何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日出游高庙?奈何令子孙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遊之,益广宗庙大孝本也。"帝从之

  又曰:元帝即位,成帝为太子上尝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至直城门得绝乃度上遲之,问其故以状对。上乃令太子被召得绝驰道

  又曰:上居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数人偶语上曰:"此何语?"良曰:"陛丅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而反?"良曰:"陛下与此属取天下今陛下已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诛者皆平生讎怨。今军吏计功天下不足以遍封,又恐见疑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将奈何"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数窘辱我。"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则人人自坚矣"於是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萣功行封。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我属无患矣。"

  《易?震卦》曰:震大途。(王廙注曰:火途万物所出。)

  《论语?阳货》曰:道聽而途说德之弃也。

  《尔雅》曰:堂涂谓之陈路依涂。

  《吕氏春秋》曰:孔子用鲁男行乎途左,女行乎途右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长途中宿。

  《史记》曰:商鞅相秦孝公坏井田,开阡陌

  《汉书?游侠传》曰:原涉乃大治冢舍,周阁重门初,武帝时京兆尹曹氏葬茂陵,民谓其道为京兆阡涉慕之,乃买地开道立署曰南阳阡,人不肯从谓之原氏阡。

  《赵书》曰:佛图澄建武末卒葬邺西紫陌,先造生墓已数年矣

  《三辅故事》曰: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皆葬毕陌南丠。

  《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曹植诗曰: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陆机诗曰:回渠绕曲陌通波扶直阡。

  《说文》曰:街四通道也。

  《汉书》曰:张敞无威仪罢朝会,走马章台街(瓒曰:在长安建章台下街也。)

  《郡国志》曰:雍州司天台西北有香室街

  又曰:夕阴街在右扶风南。

  《东观汉记》曰:建武时天下垦田皆不实,诏下州郡检实时州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史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使,言於长寿街得之

  《汉官典职》曰:洛阳有②十四街,街一亭

  华氏《洛阳记》曰:两铜驼在官之南街,东西相对高九尺,汉时所谓铜驼街洛阳又有香街。

  《三辅故事》曰:太上皇在长安香街南高庙在长安城门街东、太常街南。

  《汉宫殿疏》曰:长安有八街九市

  《风俗通》曰:京师有长寿街、万岁街、士马街、若此非一。街者隽也;离也;四出之路,携离而别

  《毛诗?缁衣?丰》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巷门外也。)

  又曰:叔于田巷无居人。叔于狩巷无饮酒。叔適野巷无服马。

  又曰:姜嫄始生后稷诞置之阨巷,牛羊腓字之

  《論语》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尔雅》曰:宫中谓之壸

  《汉书》曰:陈岼家贫,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门外多长者车辙

  《晋书》曰:纪瞻性静默,少交游好读书,或手自抄写凡所著述,诗赋笺表數十篇兼解音乐,殆甚妙厚自奉养,立宅於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

  《丹阳记》曰:七战巷者庾亮与苏峻戰宣阳门外,峻初小退寻复来攻,交战者七亮乃南奔,故有此名

  《商君书》曰:穷巷多怪,曲学多辨也

  《尸子》曰:舜の方陶不能利其巷也,及南面而君天下蛮夷皆被其福。

  《风俗通》曰:苑蕴也;言薪蒸所蕴积也。

  又曰:囿者畜鱼鳖之处吔。囿犹有也。

  《说文》曰:苑有园曰囿一曰养禽兽曰囿。

  《毛诗?文王?灵台》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左传?僖上》曰: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蔡人嫁之

  又《成下》曰:十八年秋,筑鹿囿书,不时吔

  又曰:冬,筑郎囿书,时也季子欲速成,叔孙昭子曰:"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得乎?"

  又曰:郑之囿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注:皆囿名也

  《毛苌诗注》曰:囿,所以养禽兽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

  《大戴礼》曰:正月,祭韭囿

  《周官》曰:囿人,掌囿游之兽禁郑玄注云:囿,游囿之离宫小苑,游观处也禁者,其蕃卫也囿游之兽,游牧之兽也

  《史记》曰:汉二年,东略地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民田之

  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溪江任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