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具备啥条件住土房

Object reference not set to an instance of an object.
Server Error in '/' Application.
Object reference not set to an instance of an object.
Description: An unhandled excep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current web request. Please review the stack trace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rror and where it originated in the code.
Exception Details: System.NullReferenceException: Object reference not set to an instance of an object.
Source Error:
An unhandled exception was generated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current web reques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origin and location of the exception can be identified using the exception stack trace below.
Stack Trace:
[NullReferenceException: Object reference not set to an instance of an object.]
_Flux.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988
System.Web.Util.CalliHelper.EventArgFunctionCaller(IntPtr fp, Object o, Object t, EventArgs e) +24
System.Web.UI.Control.LoadRecursive() +70
System.Web.UI.Control.LoadRecursive() +189
System.Web.UI.Control.LoadRecursive() +189
System.Web.UI.Control.LoadRecursive() +189
System.Web.UI.Page.ProcessRequestMain(Boolean includeStagesBeforeAsyncPoint, Boolean includeStagesAfterAsyncPoint) +3063
Version Information:&Microsoft .NET Framework Version:4.0.30319; ASP.NET Version:4.0.通山县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县长:胡娟&&副县长:张远林 石聪 阮仕林 刘红梅 陈风光
通山县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友情提示:1.写信前请认真阅读《系统使用须知》;2.相同内容的信件请不要重复发送,重复发送的信件将予以删除,谢谢合作!
《精准扶贫进行时》避险解困工程建设 让库区移民告别土坯房住洋楼
来源:通山电视台
通山政务网 | 作者:伍伟 | 日期:
& & 本网讯(记者 伍伟 )自库区移民后扶政策实施以来,我县以&服务移民、支持建设&为主线,整合利用库区移民后扶资金,通过大力实施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建设,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生活了半辈子的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崭新洋楼,库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 & 位于大畈镇板桥村的白鹭新村安置点,是全省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之一。新村采取&异地搬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集中安置&的方式,选址在核电公路旁边,紧邻隐水洞、富水龙湾旅游景区。每户村民得到政府补助2万元、每人补助3000元和土坯房拆迁每平方米160元的补助。如今,拔地而起的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农民新居,形成独具江南风情的仿古街区。
& & 目前,该新村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再过一段时间,300余名库区移民将告别住了半辈子的土坯房,住进崭新的洋楼。
& & 2014年,针对特困移民存在的居住不安全、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全省启动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我县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县市。两年来,全县争取专项资金2亿元,计划让1.4万人告别土坯房,住上小洋楼。大畈镇板桥村、鹿眠塘村、和平村新建了12个与白鹭新村类似的安置点,今年,将再建20个移民安置点。
& & 与此同时,我县对长期居住环境恶劣的移民实施扶贫异地搬迁计划,把贫困人口搬迁到山下、路边、城镇等适宜居住的地方,并引导贫困户在迁入地就业创业,促使移民搬迁后住得下来、发展得起来,逐步脱贫致富。
& & 大畈镇和平村上礼湖自然湾,位于富水水库中部南岸,是库区典型的移民后靠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让这里的村民出门主要靠船、生活来源主要靠打工,大部分村民住在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 & 为了切实解决库区移民出行难、住房难、生活难等问题。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该村修通了通村公路,并争取到国家库区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程建设,拆除土坯房,集中新建居民安置点。
& & 和平村上礼湖自然湾近70岁村民徐臣信与老伴一直住在土坯房里。徐老说,只要一下大雨,房子漏雨不说,墙体由于雨水冲刷就会出现融化的现象,每次都心惊胆战,现在好了,马上就可以住进砖瓦结构的新房了。
& & 按照规划,上礼湖自然湾将拆除土坯房64栋,新建帮扶对象房屋86户,规划总用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不久的将来,一个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新村将为富水湖畔新添一处亮丽的风景线。
& & 如今,上礼湖自然湾保留了部分土坯房,作为永久的记忆&&因为通山县承诺,至2018年将彻底消灭库区土坯房。土坯房,正在成为移民最后的印迹。
责任编辑:舒灿琴&&编审:阮翀
地址:湖北通山县广电局 邮编:5-2015 鄂ICP备号
电话: 邮箱: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通山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上政务网
微信公众号: 湖北反恐网络哨兵“一起过上好日子”精准扶贫 我在行动
您现在的位置:
访谈主题 :
“一起过上好日子”精准扶贫 我在行动
访谈时间 :
访谈嘉宾 :
宜昌市文明办科长张华(驻宜都市聂家河镇凤凰池村干部),三峡日报编辑部主任翟雪莲(进村记者)
访谈介绍 :
10月16日,宜昌市文明办科长张华(驻宜都市聂家河镇凤凰池村干部),三峡日报编辑部主任翟雪莲(进村记者),就宜昌市扶贫工作,与网友在线交流。
&一起过上好日子&
精准扶贫 我在行动
  本期嘉宾:宜昌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科长(驻宜都市聂家河镇凤凰池村干部):张华
       三峡日报时政经济编辑部主任(进村记者):翟雪莲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国宜昌网、三峡宜昌网、宜昌文明网共同录制的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唐健。今天是我们的访谈主题是:&一起过上好日子:精准扶贫 我在行动&,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身边的嘉宾。他们是宜昌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科长张华,同时张科长也是驻宜都市聂家河镇凤凰池村干部,张科长欢迎您。
&&& 张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三峡日报时政经济编辑部主任翟雪莲,欢迎您。
&&& 翟雪莲: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 主持人:8月12日,我市召开扶贫攻坚誓师大会,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面打响了精准扶贫攻坚战、大会战,在访谈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回顾一下。
&&& 主持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的精神,我市按照资源整合、强弱搭配、集团帮扶的模式,向55个贫困村派驻了扶贫工作队,张科长在这次活动中就进驻到了宜都市聂家河镇凤凰池村,首先我们就先请张科长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凤凰池村的情况。
&&& 张华:凤凰池村位于聂家河镇南部,面积18.32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 423户,1368人,在册贫困户89户260人。我们村山高人少,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产业薄弱,现在仍是省级贫困村之一。
&&& 主持人:针对凤凰池村的贫困现状,张科长和您的工作组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来帮助当地的农民脱贫致富?
&&& 张华:我们工作组三人,分别来自市商务局、市东风渠灌去管理局和市文明办。二个月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一是在8-9月份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兜底调查走访,最后为89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因户施策制定了脱贫方案和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计划,为下阶段的精准扶贫做好了最基础的工作。同时协助村委会制定了三年脱贫方案。
&&& 二是积极争取工作队队员单位的支持帮扶,几家单位的领导多次到凤凰池村进行走访慰问,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又比如针对村里因病致贫特别严重这一情况,市文明办领导亲自联系全国文明单位宜昌市中心医院,组织十几位专家和医护人员到村里免费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送医送药送健康。
  三是积极争取宜都市相关单位的支持,比如宜都市住建局在近期落实危房新建三户,提供5万元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宜都市水利局维修郑智八处饮水过滤和消毒设施,200余户受益;宜都市交通局财政局为村里硬化公路3.5公里,晴雨露维修11公里;宜都电力公司给村里新修50千伏变压器一台和改造到户不达标线路;宜都市广电局免费为村民送来220套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目前正在安装之中。
&&& 四是已经拟定了今年的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评选等活动方案,想以此在村里营造积极向上,崇善尚德的氛围;并拟定从下周开始,以小组或是湾落为单位,组织贫困户座谈,把这些贫困户的信心鼓起来,不等不靠,主动发展。
&&& 主持人:现在进驻该村已有2个月的时间了,作为驻村干部,有什么建议?
  张华:一是期盼中央,省市包括宜都的各项政策快点出台。 二是希望宜昌尤其是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市扶贫办)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培训,提升工作队队员的&施政&能力,同时也要加大督办检查力度,要不断帮我们&修正&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三是要加大对工作队队员生活工作上的关心。脱离了原单位,远离了家人,住在偏远的农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都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四、工作组的建议,开展精神文明宣传。
  主持人:在这次的扶贫工作中,不少单位都积极参与,并组织了相关的活动,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作为我市主流媒体,第一时间策划并启动了百名记者访贫困村活动,我们先请翟主任来为我们介绍了这次活动的相关情况。
  翟雪莲: 8月24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召开&百名记者访问贫困村&主题报道动员会,拉开了百名采编骨干,深入精准扶贫一线采访的序幕。此次主题报道由社长罗春烺、总编辑范长敏亲自带队,深入贫困一线采访报道。50名中层以上采编骨干每人带一名年轻记者进村入户。作为深入&走转改&、提高服务中心水平、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战场,此次主题报道要求高,不仅在采访时间和报道数量上进行了严格规定&&社长、总编辑每月带队采访经济建设和精准扶贫不少于1次,时间不少于2天,发稿不少于1篇;副总编每月带队采访不少于2次,时间不少于4天,发稿不少于2篇。编委会成员、部门负责人每月到一线采访不少于3次,时间不少于6天,发稿不少于3篇。在质量和形式上也作了严格要求,除了在三峡日报推出专栏,三峡商报、中国宜昌网、三峡宜昌网、三峡手机报(惠农版)和宜昌发布及各媒体官方微博也将推出专栏、专题,以形成强大舆论合力。在采访作风上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形成&走转改&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看两段短片,了解一下&百名记者访问贫困村&活动中,记者在五峰三台坡村和长阳晒鼓坪村采访的情况。
&&& 主持人: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翟主任也是首批驻村记者之一,您是到了哪个村呢?
&&& 翟雪莲:点军联棚乡泉水村。
  主持人:在这次的采访中,您觉得当地的情况怎么样?那里的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翟雪莲:刚进泉水村并没有觉得泉水村特别贫困,泉水村位于城郊,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村民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但是在驻村第一书魏宏的带领下,走访了贫困户,才发现原来村里因病因残致贫不少。生活条件非常糟糕,我们去的特困户闵先翠家,一家人住在两间土房里,土房从中间一隔,一间做堂屋和灶屋,另一间做杂屋和火塘屋。我没有看到他们的床,一问才知道,就是杂屋半空隔了个木板,一家人就睡在木板上。闵先翠有残疾,每天木梯子爬上爬下很不方便,儿子也一二十岁的小伙了,还跟父母挤一块,可是没有办法。闵先翠的丈夫又有病,儿子在上大学,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家人被贫困绑得动弹不得。幸亏村里来了扶贫队,让这些苦难的乡亲看到了希望。
  主持人:看到当地的农民生活,您觉得有哪些好的办法能帮他们脱贫致富呢?
  翟雪莲:关于桔子与柚子的选择故事。一直在关注扶贫方面的工作,进村之前,我先后报道市扶贫办与了农商行、以及邮储银行的签订的扶贫贷授信协议,当时没有特别深的感受。直到听闵先翠讲了这样一翻话后,我突然发现如果有一笔小额信贷能够帮助她进行产品的品种改良度过其中的空档,她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如果这样的输血能够帮助贫困户实现自身的造血,那就是非常成功。希望好的政策好的办法能够滴灌到每个贫困户。
&&& 主持人:您在村里这段时间,有哪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翟雪莲:一是像闵先翠这样的贫困老乡他们与命运的顽强抗争,闵先翠一家咬牙负重供儿子读书的事;二是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党委政府扶贫干部与群众重新系结的真挚的鱼水情深。
&&& 主持人:张科长。
&&& 张华:有的。
  一是山村的宁静,落后;二是村民的质朴,贫穷;三是各级领导的关怀。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节目到这里也接近尾声了,最后请二位和各位网友说点什么。
&&& 张华:今天很高兴和朋友们进行交流,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很庆幸自己能有有这样的机会去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是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经历,值得我一辈子去回味。
&&& 翟雪莲:我们一直在关注扶贫,也在尽自己的努力采访报道,首先在这里想对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说,你们辛苦了,人生能有这样一次机会有一段旅程牵起贫困老乡的手,让很多人的命运因为你的出现而出现转机,生活变得美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为你们的努力喝彩,为你们的付出骄傲。也希望更多人更多的团队加入了扶贫的行列中来,哪怕只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当你在温暖别人时,你会感受到社会的体温。
  主持人:谢谢二位。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使命。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也希望这场扶贫攻坚战早日取得成功。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和建议可以@宜昌发布微博、微信留言,登陆宜昌论坛发帖等方式和我们进行交流。
&&& 今天访谈到这结束了,感谢张科长和翟记者的参与,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各位网友再见!
&&& 张华:再见!
&&& 翟雪莲:再见!县土房管局:3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助推精准扶贫_中国奉节网
县土房管局:3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助推精准扶贫
摘要:近期,市国土房管局出台相关文件,向我县下达了20公顷折合300亩精准扶贫脱贫专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旨在进一步推动政策、资金、力量向贫困区县、贫困村、贫困户聚焦。
中国奉节网讯(通讯员 刘松)近期,市国土房管局出台相关文件,向我县下达了20公顷折合300亩精准扶贫脱贫专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旨在进一步推动政策、资金、力量向贫困区县、贫困村、贫困户聚焦。本次下达的指标将专项用于我县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工业类项目建设,以及其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开发项目建设。
按照文件要求,县国土房管局将严格遵循核销管理制度,科学规划,合理统筹,用好、用对、用足专项指标,将计划指标落实到真正有益于帮扶群众脱贫致富的项目中去。对指标的使用范围、建设内容及建设依据做好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力保本次计划指标不挪作他用,尤其不被挪用于小产权房。
同时,为更好更快地助力我县大力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县国土房管局将尽快展开对计划指标的规划实施,加快使用进度,完善好相关的农用地转用报批手续,切实保障我县扶贫开发相关用地需求。
编辑:马江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