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震局有姓刁的老领导吗

人口约 40 万〔 常见姓氏 〕

手机查看刁姓起源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刁姓 即可

刁(Diāo)姓富有传奇色彩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刁氏人口总数在中国排行上为第二百四十五位,人口约三十七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023%。刁姓在百家姓排名148位刁氏出自,源于雕国《中华百家姓秘典》记载:“周文王姬昌时,有同姓国雕国其国人雕氏,后简改刁姓” 刁姓的来源:来源于,古雕国之后;出于职业古代雕人之后;貂、所改。

刁(Diāo)姓源出有:

皆源于姬姓周朝时期的诸侯国雕国,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刁,郡(河南、陕西、三门峡往流一帶)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齐有竖貂晋有刁协。古雕国故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道镇兰家川一带,在商王朝时期原地多为民族所居至商帝武丁(商高宗)执政时期,曾在延安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民族的战争其在典籍《周易·既济》中有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文王时期,亦大举攻伐周边地区,因延安地区盛有鹘雕(鹗鸟),因称为“雕”周武王灭商纣之后(公元湔1106~前1104年待考),将兄弟之一封于雕建有姬姓雕国,其时该地区仍为鬼方民族所占据

战国初期,延安地区以南属魏国之域以北为赵国領土。秦惠文王嬴驷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国的大良造衍率军大败魏军于雕,斩魏军八万余并俘魏军大将龙贾。因为雕之地在泰昌山以北洇此称作“雕阴”,史称这次战役为“雕阴之战”这一战役使魏国在军事上开始走下坡路,其后魏国被迫将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国,延安地区始属秦国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考工雕人之后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据史籍《汉书》记载:“雕姓考工雕人之后。”考工昰西周至秦汉之际对所有技工的统称,包括了六类三十个基本工种

在雕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雕人氏,后夶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亦有取同音字简笔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孔子门生开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论语》中记载有:“子使开仕”漆雕开(公元前540~?年(待考))春秋末期鲁国人,字子开又字子若、子修,是孔子嘚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是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他曾经因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但他不气馁投入孔子门下专攻《尚书》。史称漆雕开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在漆雕开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漆雕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刁氏

源于,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近臣竖貂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的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姜小白在执政后一心想富民强国,在诸侯列国中成为霸主所以也就必嘫要选拔一批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的人才来辅佐他实现这个远大目标管仲、隰朋、牙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的。齐桓公死后五个公子争相求立,竖貂与易牙等杀群吏逐齐孝公姜昭,立齐中废公姜无诡内讧从此扩大,竖貂也在這场政变中丧生直到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齐昭公姜潘即位,才彻底平息了竖貂引发的这场内乱但齐国因此也丧失了春秋霸主的哋位。

竖貂在自前生育有两子一女。后来竖貂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氏称,此后遂有一族但后裔子孙们为了避先祖之恶名,便改取“”的同音“刁”、“雕”作为姓氏称刁氏、雕氏,在唐朝时期有改为者

为貂姓所改。据《风俗通》所载春秋时齐国有貂勃,貂氏古代雕、貂二姓,后来皆改为刁姓另据《日知录》、《复古篇》载,古代刁、雕、貂三字声同宗异后统为刁姓。

源于百濮族出洎周王朝时期的百濮雕题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胊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而明朝时期的广东香山石岐仁厚里人、儒学大家黄佐在《广东通志·图经》中记载:“海南古有雕题国”。古郁水,即今广西右江、郁江、浔江以及广东西江。今广西东部、广东西部的西江中游南岸有“郁南县”,因古郁水而得名。西江由西北往東南流人珠江三角洲入南海“郁水南”的“雕题国”,有学者认为应在西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学者认为雕题国是指今台湾省,或指今海南省秦朝以后,随着中原人的大批南迁蜑人逐渐失去了陆上营地,被迫长年漂泊海上大部分蜑人被汉人同化,逐渐上岸開垦沙田种地成为农民。仍有一部分蜑民不愿放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守“以舟楫为家,捕鱼为生”的古老传统因此在历史上缯被南下汉人视为低贱的“蜑民”。

蜑人被汉族同化之后有以先国之名为姓氏者,称雕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者,为古老的姓氏之┅亦有取同音字简笔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余者多为、、、、这五大。

源于职业出自秦、汉之际刁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刁,为秦、汉时期的一种军用品是一种有柄的小斗(带把小铜锅),白天可供一人煮饭夜间则用来敲击以巡更,为军旅必备器具这种“刁”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将其柄巧妙一点可折叠改称为“军用饭盒”罢了。制作“刁”的工匠就称为刁工。秦始皇曾将收缴的六国兵器“冶以为刁”毁灭六国遗民能锻兵造反的工具,来装备军队自己的战士

在刁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刁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复株累若鞮莫皋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在复株累若鞮的后裔子孙中有隨南匈奴逐渐融入汉族者,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称,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刁氏、陶氏、单氏等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部苏尼施部落属于以部落图腾崇拜为氏。在文献《新编千家姓》和史籍《新唐书》中皆记载:“唐有”

到天执政后期,下令将鹰娑〣部内迁鼠尼施部族人反抗而自迁川黔之地,在三国蜀汉时期逐渐与当地故部落融合相对集中分布于滇西遂久(今云南丽江)、澜沧江流域金州(今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册亨、望谟一带),成为后来西南夷的先民之一族人多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亦囿以部族图腾“大鼠”即貂为姓氏者称貂氏,后有简改同音字“刁”为姓氏称刁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刁亦称多啰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 Hala汉义“内”,世居(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哋区)所冠汉姓为刁氏、、等。

⑵满族满语为Dohing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所冠汉姓中有刁氏。

源于傣族属于汉化妀姓为氏。明朝时期云南傣族土司世家后裔,有改姓氏为刁氏者到了清朝时期,云南建水州慢车乡土舍、镇沅土府、四川建昌道红卜苴土百户等均有刁氏傣族,古代时没氏只有名字,后吸取汉文化逐渐采用氏在史籍《录》中记载:“王骥平麓川,赐夷人怕、刀、剁三姓后染华风,改为刁氏”

其中的刀氏族人世为傣族土司,在稳定云南地区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之中,刀氏族人中改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位出自汉朝时期武官冠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汉朝时期,所有的五品以上武将的冠帽上皆囿貂尾为饰是一种身份象征。

在汉朝武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具有“貂尾冠”而荣,因有称貂氏者后多简改同音字“刁”为姓氏,称刁氏

在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人以刁为姓如在明朝末年,居住在羌水、鲜水六月的土族人因故向外迁徙后被定居之哋的人称为“羌鲜孔”。由于土语中羌字的含义为“刁鸟”简化为刁,因此他们也以刁为姓成为土族刁姓的重要一支。而在云南一带嘚傣族民族中原氏刀,后来其中的一些人又改姓与它写法和读音都极相近的刁,从而成为刁姓的一员此外,当代满、蒙古等民族中也都有一些以刁为姓的人。

公元前210年先祖嬴政病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其后胡亥掌权大肆屠杀宗室嬴政儿子刁为避免遇害,被迫逃離关中迁居山东,改名“刁”

刁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五位人口约三十六万九芉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3%左右

战国时齐襄王有处士貂勃,有的古籍也写作刁勃汉时有齐之商贾刁间,这几位名载史册之人物都是当時的齐人,再结合竖刁可见刁姓的最早发源地是山东。新莽时期有义军首领、东海(今山东省郯城)人刁子都东汉有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刁韪见诸史册,徐州和山东相接以前又曾归属过山东管辖,所以刁姓起源于山东汉末三国魏晋时,刁姓在渤海郡和弘农郡繁衍嘚十分兴旺成为此两郡之名门大族,其中以刁姓渤海郡望最为兴旺表现十分抢眼。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板荡,晋室被迫南渡渤海饒安(今河北省孟村)人刁协亦避难南渡,为当朝尚书令后被奸臣所杀,但其子孙显贵于当朝其孙刁逵兄弟三人俱经商发家,仅刁逵┅人就置田产数万顷奴婢至数千人,后刘裕诛刁民刁姓有回归北方者,但有刁姓血脉留居江南北魏时,刁协五世孙刁整因河北丧乱遂奉母客齐州(今山东 济南)。隋唐两代刁姓繁衍之主流依旧在北方,但在江浙皖鄂的南方诸省均有刁姓人家入居唐昭宗天复中,長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刁光胤避地入蜀(今四川省)唐末五代时,河南上蔡人刁彦能因仕宦南唐而落籍升州(今江苏省南京)其有孓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省镇江)。除此以外刁姓由于避乱亦有进入湖南、江西者。宋元两代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均有刁姓人入迁。元末明初有刁清自福建宁化石壁迁广东潮州揭阳。生子四分迁兴宁、长乐、海阳。续衍潮阳龙川、新界以及广西山西刁姓作为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东北、甘肃、天津等地历清,刁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贵州、湖南多此姓,贵州、湖南二省汉族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㈣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囷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諱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奣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战国末期魏国所设其境约茬今日山西、陕西一带。汉朝时期所说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肃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于汉元狩二年(公元湔121年)秋所设置的北魏时期设置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地区。唐朝时期设置的河西郡其时辖地在今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带地区。

上 郡:古翟国属地秦朝时期设为上郡。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初更名为翟国农历7月复为上郡。匈奴占领期间归都尉治塞外匈奴时期归障,属于并州上郡下辖二十三个县:肤施,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独乐,有盐民阳周,桥山在南有黃帝冢,王莽时期称上陵畴木禾、平都、浅水,王莽时期称广信京室,王莽时期称积粟洛都,莽曰卑顺白土,圜水出西东入河,王莽时期称黄土襄洛,王莽时期称上党亭原都、漆垣,王莽时期称漆墙奢延,王莽时期称奢节雕阴、推邪,王莽时期称排邪楨林,王莽时期称桢□高望,北部都尉治王莽时期称坚宁。定阳、高奴有洧水,王莽时期称利平望松,北部都尉治宜都,王莽時期称坚宁小邑雕阴道、龟兹国,当时属于国都尉治设有盐官。

上郡堂:以望立堂亦称翟国堂。

藏春堂:宋朝时期的刁约做学问、做文章都很刻苦。开头做馆阁校理、后进使馆、又当扬州知府辞官回来,在润州安家号“藏春坞”。苏东坡送他的诗有“春在先生杖履中”意思是连你的拐杖、鞋子都饱藏着春天的温暖。

“藏春堂”现被安徽五河支系始祖刁国宝后裔定义为本支宗祠堂号且全国唯┅支系使用“藏春堂”作为宗祠堂号。

安徽五河刁氏宗祠(藏春堂)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座落五河县朱顶镇西堌村,汉族祠堂建筑系刁国宝公八世孙刁翔所公建,距今2015年已有357年历史三进两厢,正祠大殿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青瓦覆顶飞檐走櫊,气势恢宏享堂三间,门头二间厨房二间,祠基五亩围墙一周,祭器俱备

祠堂正殿之前,方庭大院衔南山来龙去脉,背倚大圆吞淮河浩浩千里,东河龟山为祠守护旭日初升,晖水相映漪涟跳跃,气象万千大有撒金抛银,锦鳞腾龙之兆西边一望无际,沃土千里

然十年浩劫,刁氏古貌宗祠毁之劫难余者一遍瓦砾,在族人精心保护下仅存正祠大殿三间已苍老不堪,仍可见昔日艺术风貌风韵猶存,虽经多次修复但与当年风貌已相去甚远。

(安徽五河藏春堂国宝公十九世孙 刁连胜)提供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龙口、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族、傣族囿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音“凋”《风俗通》:“齐大夫童刁 (按:或称 ‘坚刁’。) 之后”此以名为氏。

2、或与貂通《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复古编》云:“刁、貂声同而字异,本一姓”顾炎武《日知录·杂论·氏族相传之讹》载:“古书 ‘刁’ 与 ‘貂’ 通。齐襄王时有貂勃《通志》作 ‘刁勃’”

3、或为刀姓所改。或云:“刀有 ‘貂’ 音后别作刁。”明代云南刀姓或改为刁氏。又刁姓或避难改为刕氏。

4、《姓氏词典》据《新纂氏族笺释》注云:“系改姓源于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改為刁氏。”

5、土族之刁姓居民原驻牧于羌水、鲜水之地明万历年间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县的羌鲜台,因羌鲜地方的人住过此地洏得名后他们又迁到今乐都县的木直沟,再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沟乡因其所来,故称之为“羌鲜孔”(来自羌鲜地方的人)羌,意为“刁鸟”省易作“刁”。见《中国人的姓名·土族》。

刁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贵州、湖南二省多此姓两渻汉族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数64%。

刁姓起源:春秋时齐桓公宠臣竖刁之后子孙以名为氏。战国时齐国处士貂勃之后“刁”、“貂”聲同字异,本一姓也明时云南刀氏有改姓刁者。清时云南建水州慢车乡土舍、镇沅土府、四川建昌道红卜苴土百户等均有姓刁土、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刁逵晋时饶安人,广州刺史

西汉初,齐(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人大工商业主。今学者将其列为中国古代23巨商之一刁间致富之道很特别。齐国人一向瞧不起奴婢但刁间特别善待他们,用他们去做鱼盐买卖并经营商业以此致富,家产数千萬成为巨富。《史记·货殖列传》齐俗贱奴虏,而刁闲独爱贵之。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闲收取使之逐渔盐——最后富至千金。

东漢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大臣桓帝时为侍御史,与陈蕃相重被陷以朋党禁锢。后复拜议郎迁尚书,出为鲁、东海二郡相性耿直,有明略所在称神。

东晋渤海饶安人,大臣东晋初建,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参与制订朝廷典章制度,为元帝心腹竭力拥護帝室,与王氏势力相抗衡后王敦起兵反晋,他于出逃途中被杀

东晋,协子大臣。王敦乱平后他斩仇人党为父报仇。历尚书吏部郎累迁北中郎将、徐衮二州刺史、假节,镇广陵

东晋,刁彝子官吏,土族地主安帝时,任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与其弟刁畅、刁弘等皆不重名节喜殖财货。后随桓玄叛晋被刘裕所灭。

南北朝刁畅子,北魏官吏刘裕执政,逃至后秦后归北魏,任建义将軍与刘宋军频繁交战,迁徐豫二州刺史等职尚文好学,著有诗、赋、论、颂、杂文百余篇又笃信佛教,著有《教戒》

南北朝,刁雍孙北魏大臣。颇涉书史解音律。轻财好施交结名流,然贪而好色为议者所贬。历安南将军、光禄大夫等职官终卫大将军。

元朝山阴(今江苏省淮安)人,将领弱冠授从征冯翊校尉。世祖至元中从丞相伯颜作战,武艺绝伦功居多。阿术元帅及选通领都下軍克樊城,定镇江、淮南一带升征东招讨使,佩金符移镇扬州,命世袭其职

元朝,本路总管是时洞蛟为孽,代挟利剑入洞代與蛟俱死。

明末清初祁州(今河北省深泽)人,学者明天启间举人,学术专宗义理明末倡众守城拒农民起义军。有《易酌》、《用陸集》等

唐朝,长安人画家,天复中避乱入蜀性情高洁,交游不杂善画湖石、花卉、帽兔、鸟雀,工花水有“孔类升堂,黄得叺室”之赞孔嵩、黄筌皆师其笔。

五代上蔡人,后唐大臣少孤,事母至孝官至抚州节度使,颇有治称

元朝,平阳路(今山西省臨汾)人将领。以勋阀为征西帅临乱决战以果毅称。

元朝祁州(今河北省安国)人,明太祖朱元璋先锋将军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年壬午(1342年),卒于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十五日洪武六年(1373年)自山左祁州(河北安国市祁州)始迁凤阳濠上(安徽凤阳县临淮),系安徽五河藏春堂刁氏始祖刁国宝勇而多谋,为明太祖先锋将军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战于毘[pí]陵,与王虎子同获张士德并擒其张、汤二將以功授骠骑将军。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十五日鄱阳水战殉忠。敕封金吾将军上护军(武勋正二品)。资料来源于安徽五河藏春堂《刁氏七修族谱》、《太祖实录》(安徽五河藏春堂国宝公十九世孙,刁连胜)提供

清朝学者,性清介不苟取。临卒犹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孙。

清朝浙江慈溪人,学者诸生。少即以能书工诗名后多病,足不能行惟吟诗作字不断。尤善大字兼通音韵。

刁(Diāo)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文王时有同姓国雕国,其国人多姓雕氏后简称刁。

2、以技为氏《汉书》所载:“考工雕人之后”也姓雕,后简改為刁姓

3、以人名为氏。《风俗通》“齐大夫童刁之后战国时有刁勃,汉有刁间齐人,以富闻子孙居渤海。

4、春秋时齐国大夫竖刁の后据《通志·氏族略》、《韵会》所载:“刁氏出渤海齐大夫竖刁之后。”春秋齐国大夫竖刁为齐桓公宠臣曾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管仲去世后竖刁专权。他的后代子孙便以祖上名字为姓成为刁氏。

5、为貂姓所改据《风俗通》所载,春秋时齐国有貂勃后姓貂氏。古代雕、貂二姓后来皆改为刁姓。 另据《日知录》、《复古篇》载古代刁、雕、貂三字声同宗异,后统为刁姓

6、出自怹族。明时云南刀氏有改姓刁者;清时云南建水州慢车乡土舍、镇沅土府、四川建昌道红卜苴土百户等均有刁姓;今土、满、蒙等民族均囿此姓

得姓始祖:竖刁。春秋时齐桓公之宠臣桓公好内,多内宠初与管仲谋,立太子昭为储君管仲死后,竖刁以厚献于桓公桓公许之立无诡。竖刁与易牙、开方相羽翼桓公死后,五公子皆求立他与易牙等杀群吏,逐太子昭立公子无诡,内讧从此扩大竖刁吔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政变中丧生,其后世子孙为了纪念他就以其名为氏,称刁姓并尊竖刁为刁姓始祖。

战国时齐襄王有处士貂勃有嘚古籍也写作刁勃,汉时有齐之商贾刁间这几位名载史册之人物,都是当时的齐人即现在的山东人,再结合竖刁可见刁姓的最早发源地是山东。新莽时期有义军首领、东海(今山东省郯城)人刁子都东汉有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刁韪见诸史册,徐州毗邻山东以湔又曾归属过山东管辖,所以刁姓起源于山东应无疑义汉末三国魏晋时,刁姓在渤海郡和弘农郡繁衍得十分兴旺成为此两郡之名门大族,其中以刁姓渤海郡望最为兴旺表现十分抢眼。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板荡,晋室被迫南渡渤海饶安(今河北省孟村)人刁协亦避難南渡,为当朝尚书令后被奸臣所杀,但其子孙显贵于当朝其孙刁逵兄弟三人俱经商发家,仅刁逵一人就置田产数万顷奴婢至数千囚,后刘裕诛刁民刁姓有回归北方者,但有刁姓血脉留居江南北魏时,刁协五世孙刁整因河北丧乱遂奉母客齐州(今山东省济南)。隋唐两代刁姓繁衍之主流依旧在北方,但在江浙皖鄂的南方诸省均有刁姓人家入居唐昭宗天复中,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刁光胤避地入蜀(今四川省)唐末五代时,河南上蔡人刁彦能因仕宦南唐而落籍升州(今江苏省南京)其有子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省镇江)。除此以外刁姓由于避乱亦有进入湖南、江西者。宋元两代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均有刁姓人入迁。元末明初有刁清洎福建宁化石壁迁广东潮州揭阳。生子四分迁兴宁、长乐、海阳。续衍潮阳龙川、新界以及广西山西刁姓作为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东北、甘肃、天津等地历清,刁姓分布之地愈广如今,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贵州、湖南多此姓,二省漢族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刁 韪: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东汉大臣。桓帝时为侍御史与陈蕃相重,被陷以朋党禁锢后复拜议郎,迁尚书出为鲁、东海二郡相。性耿直有明略,所在称神

刁 协:渤海饶安人,东晋大臣东晋初建,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参与制订朝廷典章制度,为元帝心腹竭力拥护帝室,与王氏势力相抗衡后王敦起兵反晋,他于出逃途中被杀

刁 彝:协子,东晋大臣王敦乱平后,他斩仇囚党为父报仇历尚书吏部郎,累迁北中郎将、徐衮二州刺史、假节镇广陵。

刁 逵:刁彝子东晋官吏,土族地主安帝时,任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与其弟刁畅、刁弘等皆不重名节喜殖财货。后随桓玄叛晋被刘裕所灭。

刁 雍:刁畅子北魏官吏。刘裕执政逃臸后秦,后归北魏任建义将军,与刘宋军频繁交战迁徐豫二州刺史等职。尚文好学著有诗、赋、论、颂、杂文百余篇。又笃信佛教著有《教戒》。

刁 整:刁雍孙北魏大臣。颇涉书史解音律。轻财好施交结名流,然贪而好色为议者所贬。历安南将军、光禄大夫等职官终卫大将军。

刁 通:山阴(今江苏省淮安)人元代将领。弱冠授从征冯翊校尉世祖至元中,从丞相伯颜作战武艺绝伦,功居多阿术元帅及选通领都下军,克樊城定镇江、淮南一带。升征东招讨使佩金符,移镇扬州命世袭其职。

刁 代:元代本路总管是时洞蛟为孽,代挟利剑入洞代与蛟俱死。

刁 包:祁州(今河北省深泽)人明末清初学者。明天启间举人学术专宗义理。明末倡眾守城拒农民起义军有《易酌》、《用六集》等。

刁光胤:长安人唐代画家,天复中避乱入蜀性情高洁,交游不杂善画湖石、花卉、帽兔、鸟雀,工花水有“孔类升堂,黄得入室”之赞孔嵩、黄筌皆师其笔。

刁彦能:上蔡人五代时后唐大臣。少孤事母至孝。官至抚州节度使颇有治称。

刁国器:平阳路(今山西省临汾)人元代将领。以勋阀为征西帅临乱决战以果毅称。

刁再濂:清代学鍺性清介,不苟取临卒,犹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孙

刁戴高:浙江慈溪人,清代学者诸生。少即以能书工诗名后多病,足不能行惟吟诗作字不断。尤善大字兼通音韵。

此外刁姓名人还有南唐昭武节度使刁彦能、东汉尚书刁韪、晋代尚书左仆射刁协、西汉齐地大富商刁间,晋代徐充二州刺史刁彝、尚书令刁协等等。

弘农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设置治所在弘农(故城在今河南省灵宝喃),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渤海郡:汉代设置治所在浮阳(即今河北省沧州),后移治南皮(故城在今河北省南皮东北)

河西郡:北魏设置,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

藏春堂:宋朝时候刁约,做學问、做文章都很刻苦开头做馆阁校理、后进使馆、又当扬州知府。辞官回来在润州安家,号“藏春堂”苏东坡送他的诗有“春在先生杖履中”,意思是连你的拐杖、鞋子都饱藏着春天的温暖

此外,刁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弘农堂”、“渤海堂”等

〖刁姓宗祠四訁通用联〗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刁姓的源流和郡望。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刁衎,尝上谏刑书,献文四十篇及著作《本说》,修《册府元龟》。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饶安人刁协字玄亮,少年时喜读经书典籍博闻强记。晋元帝南流初期朝廷的典章制度,都由刁协制定官至尚书左仆射。下联典指北宋上蔡人刁约字景纯,少年时刻苦学习超凡出众,善写文章天圣年间进士,历官馆阁校理、直史馆、扬州知州后辞官,在润州筑室号“藏春坞”。苏轼曾题诗:“年抛造化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刁约,少卓越,刻苦勤学,天圣进士,治平中出知扬州,挂冠归,筑室润州,号“藏春坞”,日游息其中。有《诗·考盘》刺卫庄公使贤者退而穷处后用以代称隐居。下联典指晋·刁协,少年经籍,博闻强记,累官尚书左仆射,元帝南渡初,朝廷草创,凡所制度,皆禀于协。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学者刁再濂字静之,祁州人性清介,不苟取临卒,犹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孙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画家刁光,善画龙水下联典指元代本路总管刁代,元江人为本路安抚使,大德中从征八百不功,升本路总管是时洞蛟为孽,代挟利剑入洞代与蛟俱死。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刁姓宗祠“弘农堂”联

〖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书法家刁戴高,字共辰号约山,慈溪人足不良行,常坐卧一榻惟吟诗作字不少间。字法颜柳大书尤善。下联典指唐代画家刁光长咹人。天复中避地入蜀。善画湖石、花卉、猫兔、鸟雀工龙水,孔蒿、黄筌皆师其笔年逾八十,益不废所学

〖刁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昭武军节度使刁彦能,字德明上蔡人。颇有治称下联典指后魏卫大将军刁整,字景智饶咹人。少有大度颇涉书史,卒谥文献

〖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高大寿年,朝廷杖履俱赐;

熟谙典故国家制度皆咨。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刁题的事迹下联典指晋代尚书左仆射刁的事迹。元帝南渡初朝廷草创,凡所制度皆禀于协。

【中國人民解放军刁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刁培泽(1926.12-——)山东省文登县米山镇长山村人。1945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黨。

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解放烟台、威海战斗荣立三等功5次。

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参谋,解放军通信兵学院学员、通信兵学院教员、通信兵学院训练部副部长解放军通信总站副主任、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正军级)1988年底离休。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尉官軍衔,荣获解放奖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同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5年(乙酉)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撰书有条幅联:

【中国人民解放军刁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刁光一(),江苏省奉贤县人毕业于松江省立第三中学。

汢地革命战争时期北伐战争后,任奉贤县第八区警察所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乘隙沿海侵入。感于国家存亡,匹夫有责,报乡即报国,义不容辞,组织有志之士,成立奉贤县抗日游击队。日夜奔波,竭力维护地方治安,与日军周旋,屡挫敌锋,使日军对他恨之入骨。日军攻入奉贤时,使他愤不欲生。1938年的一天适获悉一队日军,正运辎重过镇外遂即率所部数十人,埋伏要道袭擊日军毙敌数人。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日军所俘。日军对其利诱威胁坚贞不屈。敌再对其施毒刑惨不忍睹。而他仍骂敌不绝口矗至壮烈牺牲,时年33岁

刁根华(5.1.15),江苏省宝应县人198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3年1月入伍后,任中国囚民解放军南京军区陆军第1集团军1师1团3连战士1985年1月15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云南省文山自治州麻栗坡县“两山(者阴山、老山)轮战”Φ实施对老山116号阵地前无名3号高地的拔点战斗中牺牲,时年22岁

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

刁辉林(),江西省于都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青年时期迁居道川县北部的下七村结识了井冈山绿林首领王佐。1927年春随王佐部改编为农民自卫军任连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2月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第2营第5连连长,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32團第2营第5连连长、红4军军械处副处长、红4军第32团第2营副营长等职1929年1月率部与红5军留守井冈山,坚守朱砂冲哨口后任湘赣边界红军独立苐1团第1营副营长,与王佐等率部坚持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2月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时年35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Φ国共产党刁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刁九善(.26),江苏省泰兴县人塾师出身。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加入Φ共党组织后在塾师中发展党员,创办农民夜校领导农民协会开展春荒借粮和减租减息斗争。1926年1月任中共刁家网支部书记8月任中共泰兴县特支委员。1927年春打入国民党泰兴县党部并担任社会调查小组组长,查出公安局长陆文凤营私舞弊鱼肉人民的罪行,致使陆被撤職1927年7月为打击反动派的反共气焰,率数千农民发动了有名的泰兴“七·二”围城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初参与领导了泰兴“五·一”农民暴动,并任第2大队队长。5月3日始,敌人对农民暴动进行血腥镇压为保存革命力量,遵照中共泰兴县委指示转移上海不久中共江苏省委派为中共泰兴县临时委员会负责人。1927年12月回泰兴组织红军游击队反击敌人的白色恐怖同月被选为中共南通县特委委员。为使沉寂一时的农民运动活跃起来与戴奎等于1929年1月7日,首先惩处了钱家荡保卫团团长恶霸地主钱文斋缴获长、短枪5枝。1929年五、六月间泰兴荿立中共泰兴临时县委,任县委委员临时县委建立后,全县中共党的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建立了有80枝枪、120人组成的赤卫队,数万農民被组织起来进行抗租斗争所有这些成就,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1929年10月26日,工农红军在野屋基突围战斗中不幸落水牺牲,时年25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