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再别康桥的绘画美数学与绘画,文学的关系

文学对绘画的影响
文学对绘画的影响
使用此风格
王秦的博客
立于天地之间,此生不悔
文学对绘画的影响&&
16:50:34|&&分类:
|字号&订阅
从小,我就对文学有着深深的眷恋,还在五岁时,基本上就可以读懂哥哥和姐姐的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农村的孩子条件简单,没有过多接触书籍的机会,顶多是几本连环画册、几本兄弟姐妹们的教材,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打开了我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冰心的《小橘灯》、鲁迅的《三味书屋》、《孔乙己》、《呐喊》,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迪福的《鲁宾逊漂流记》。。。。。。
有限的文字赋予我无限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唐诗和宋词,虽然读来像绕口令,却把那么多的诗情画意浓缩在短短的句子里,当时可能不理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词中的情景已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如李叔同的《送别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每次遇到友人离去,心里无限惆怅,纸上便画满了缱绻的柳条、孤寂的大雁、冷漠的八角草亭、及挥手的身影和手里的一方泪帕。那时候只懂得用简单的线条去表示,有如现代的儿童卡通图片,却构成了绘画的原始素材。后来,长大了一岁,再次读到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才知道它是另外一首赠别名作,它和别的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截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尤其是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从这时候开始,友情的含义在我心目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为短暂的别离而伤感,这时侯的画面则变为一个嘴里叼着菠菜的大力水手,手握着缆绳,站在飘动的船幡下挥手。
&等到自己上初中了,接触课外书的机会便也多起来。我不好零食、不好玩具,尤其对布娃娃一类的东西没有亲和力,记得有个叔叔送我一个类似于今天的芭比娃娃似的塑胶小偶,不到半天就手脚分家、身首异处。
母亲每次出差,我总央求她给我买书,她也不会让我失望,决不空手而归,于是,摇摇晃晃的破书桌上便多了《红楼梦》、《西游记》、《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朱自清散文》、《鲁迅杂文集》、《郁达夫散文》、《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飘》、《战争和平》、《简爱》、《普希金诗选》、《宋词全集》、《皮皮鲁和鲁西西》、《菜根谭》、《小窗幽记》。。。。。。
文字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时而作古代驰骋沙场的勇士,时而作住在卷心菜里的菜农;时而幻想自己像丑小鸭似的变成白天鹅,时而想去找神奇的南瓜车穿上王子漂亮的水晶鞋;时而沉湎于蒲松龄诡异神秘的世界,时而又被郝思嘉的坚强深深打动、感染。。。。。。每天,脑海中总会出现许多综合的画面。
我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一边看书一边作读书笔记,看完一本书,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简单的图画来记叙自己的感想。整个初中下来,语文成绩伴着记事本的厚度及数量一路飙升,理科成绩却始终如漏气的气球,怎么费力也见不到成效。只可惜,在之后的搬迁过程中,许多资料不慎遗失,心痛之下只能一声长叹。
读大学了,却并没有如己所愿去美术院校,相反的,读了一所很不喜欢的英语类学校,在几反几复中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意,于是干脆泡在学院中文图书室里,一边看书一边写作。这时侯接触了大量的书籍,几乎把整个图书馆都翻了个遍:路遥、巴金、张洁、老舍、老子庄子、三毛、舒婷、几米、陈忠实、铁凝、歌德。。。。。。大量的文学场景融入我的血脉而终日不觉饥饱————这些文学养分奠定了我日后国画创作的基础。
但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一种随意的状态下完成的,并非刻意可为。
人们评价王维的诗画创作时有句名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文学与画的结合,可以使艺术品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使艺术品本身有更丰富的层次,从而让欣赏者有美的艺术享受。诗画结合并非在画上题上两句诗就让画面有了文人气,相反的,很多人往往狗尾续貂,画画得一般,觉的不够,再添上一首诗,觉得还不够,又即兴表演下书法,再觉得不够,那就扣上几个大红印吧,等他画完,写完,印完,画面也跟着玩完。
作画本身就是作自己,如果没有文人的气质与底蕴,画面何来的文人之气。
举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北宋文人中罕见的奇才苏轼。他博学鸿识,在文学上堪称宋代最高宗师,诗、词、文各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如我们所熟知的《水调歌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能把人引入了无限苍穹;
他在绘画上开辟清新隽永的文人画之风,如《古木怪石图卷》:画坡陀上巨石一块,古木一株。巨石形状怪异,石后新篁两丛;古木枝干虬屈、干枯,根部杂草几棵。画法用笔草草,不求形似,却得精神。
他还提出很多精妙深远的绘画理论,提出“诗画一律论,并明确表达“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先秦以来,诗歌就是中国文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定要学会吟诗赋词,否则难入文人之流。而绘画在唐以前基本还是一种由民间画匠和宫廷画师所从事的事业,它的地位远不及诗歌。即使有文人作画,也不过像做词一样,游艺而已。但是苏轼却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的观点,将绘画和诗歌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历史性的一大论断。从此,诗画结合有了很好的依据。
他的书法亦“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现流传有著名的《寒食帖》等。
另外,苏学士在医药、烹饪、音乐、茶道甚至于水利工程方面都颇有研究,不愧为一位难得的通才。不仅如此,作为士大夫的他秉承着“致君尧舜”的高昂理想,虽屡遭小人陷构,一生宦海沉浮,但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一种宠辱不惊、乐观旷达的人格品性,成为后世文人的千古垂范。
绘画对诗歌的借鉴的例子还举不胜举:有位古代画家想画一幅春意图,如何体现春花开满枝头,以及自然的勃勃生机呢?那一位画家想起了一句诗:“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中的“闹”字,便是春的韵律。画家在春花的枝头画了一只欢欣雀跃的喜鹊,“喜鹊登枝”,浓浓的春意也就从画面上散发出来了。
综上所述,大俗与大雅之间本身没有刻意的界限,我理解的诗画结合的要义就是:诗作本身充盈着画意,让读者如临其境引人入胜;画作本身就是一首无声诗,笔画点到之处应是浓浓的诗意;读诗如观画,观画如读诗。
事实上古今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既有横溢的文采,又有高超的画技。诗与画是两种可以相互借鉴的艺术领域。因此文艺理论当中,人们才把那些对人、事、景、物传神逼真的描写称作“描绘 ”。
文学创作经常会得到绘画的启示,有如我读到一首好诗马上想用与之匹配的画面来表达。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都是由绘画领域开始波及其他艺术门类,再深深影响文学创作,为文学创作提供新的表现手法,如: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大都如此。
诗歌和绘画其实都处于同源,只是表现手法不同罢了,我看国画里很多人都喜欢往画面上题诗,生怕别人看不懂画,其实别人可能更读不懂诗。
如今有些从事绘画工作的青年,急功近利,不在读书上下功夫,反而用力的去钻营什么国家、国际大奖。得奖是好事,可是真正的艺术是建立在高层次的文化修养上,就好比一字不识的投机商,也许会一夜暴富,可驾驭财富的能力非一日能够拥有。
所以,现代国家儒商很少,有学识有眼光有长远计划的经营者更少,国家产生了大量的财富垃圾,却再也不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境界。《管子·权修》中有这么一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因此,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很正常,在中国难以产生真正的贵族。贵族并非金钱的统治者和占有者,还得看以金钱的方式为社会积累多少精神和文化的财富。
学画先以书打底,没有文学方面的修养,画面的格调难以提升。在此引用吴冠中先生的一段话:“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我现在更重视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思想领先,则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
“腹有诗书气自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要靠一点一点的积累,光靠技法和程式化的制作解决不了中国画的问题。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是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谁下的功夫最多,谁的路就走的越远。一时喧嚣只能遭人唾弃,只有根深,良木才能参天。
相关小组:
推送到小组
阅读(1449)|
LOFTER:随时随地分享心情、图片、视频的博客APP。&
12:47 欣赏! 回复
19:00 看了这篇文章感慨良多,,引用了.cn/s/blog_0u7jz.html
谢谢~ 来自回复
19:02&回复& 不客气,共享吧 回复
11:07 我是博客小组《美术品收藏室》,由于您这篇博文太精彩了,已经被推送并刊登。期待您成为《美术品收藏室》的一员,让我们联手共同分享“美”。方法如下:&(1)点击(2)进入后点击右侧的“关注”。以后你只需进入自己的“个人中心”就会看到左侧出现《美术品收藏室》链接。(3)您如果希望经常发表自己的美术日志(原创或非原创均可),可点击右侧的“申请投稿者”,继续操作即可。(4)现在就去操作吧 回复
17:12 令人尊敬的画家! 回复
11:03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回复
20:21&回复& 谢谢! 回复
17:01 钦佩:几乎把整个图书馆都翻了个遍!
赞赏:如果没有文人的气质与底蕴,画面何来的文人之气。
画的好,写的也好.一个美丽的女孩!一朵清纯美丽地绽放! 回复
21:59&回复& 感谢关注 回复
12:30 贵族代表的是文化主体,方向,没落贵族会石破天惊一个时代,如曹雪芹,彻底革了贵族的命,也就革了历史的传承,没有贵族气的社会,那就氓民吧,如我们现代 回复
21:19&回复& 现在虽有很多有钱人,却很少有真正的贵族。先生真知灼见,一针刺中社会溃疡处,望观者体悟。 回复
22:57 文学是流动的画卷,画卷是没有文字的诗书!有文学底蕴的画作,当然充满诗意!正如你的画作,意境深远,值得欣赏! 回复
13:41 你了不起,敬佩,学习了 回复
17:26lyx 人品和画品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一点也不惊讶呵呵。继续加油! 回复
17:24lyx 看望你来啦!同时祝福你! 回复
22:29 很欣赏美女的才华,文学构思和绘画艺术是分不开的,二者的共性就是---发自心灵与灵感的展现。 回复
21:38 腹有诗书气自华!赞! 回复
15:06 一个适合艺术家长期发展的福地,一个拥有地利人和的小镇,一个在北京安逸祥和的“村落”,无论你来自哪里,这里将为你打造一个温暖的归宿,这就是——东村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一个非商业化的艺术园区,在这里你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艺术创作,而我们,将为你提供最完美的服务。联系方式:万先生: /&& 燕楠: 回复
14:29hh 看来我得好好学习了,要不以后跟不上你的步伐啦。 回复
14:26hh 秦,这篇文章真是很好,可见你这段时间积累的东西还真多!加油! 回复
09:3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两者非常亲密!
《文学对绘画的影响》非常形象深刻地阐述了两者关系。佳作 回复
09:15 大树几乎都倒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新的一代名副其实的文人,可能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祝你在这条路上走得成功。 回复
11:14&回复& 是的,他们都说当今大师快绝迹,希望来者潜心在学问上下功夫,学习前辈们的价值取向与修养。浅见,望谅! 回复
19:53 文学能够体现出所画作品的意境。 回复
11:07&回复& 对,陆俨少先生都主张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可见事业要以书打底。谢谢你的支持! 回复
20:52 一时喧嚣只能遭人唾弃&作画本身就是作自己, 回复
18:12 讲得好! 回复
10:00&回复& 谢谢先生赞赏 回复
12:01 您的大作经【】管理员认真拜读,并&★★★★★圈内推荐。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分享更多精彩!&【】是集文学艺术家、书画家、评论家、摄影家以及文字功底较高的网络写手们共同联谊的平台;同样是提供诚信、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打造品牌的图书、画册出版、发行的平台,若有愿意出书的,敬请自荐或推荐(电话010-707002手机&QQ&李敏&晓&溪)!深致谢意! 回复
11:03 &&&&&&&中国手绘艺术品交流收藏:手绘是绘画艺术的根本,是艺术家艺术生命的源泉!您的作品★★★★★级刊载!希望你常回来看看,管理员问您好! 回复
问候博主:
您的佳作已被&& ★★★★★推荐
网易★名人文学& 群英荟萃 \ 尽展风采 \ 欢迎回访
20:17 诗文画不分家,体味了。 回复
19:57 该日志已被 “”分类收藏并按 ★★★★★ 推荐! 回复
18:05 您的日志已被 收藏并★★★★★系统推荐,期待您继续推送精品佳作! 回复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馆藏&5176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
【摘要】:当今科学技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不断“删繁就简”,导致了便捷的图像媒介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换而言之,图像代替了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成为了图像。对于图像的泛滥给社会大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内外思想者们纷纷提出了文化危机、社会危机、文学危机之说,但这些说法在中国似乎有些过于杞人忧天、耸人听闻。对此,通过“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研究来折射文学仍然是人们千百年来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丰子恺系中国现代文学和绘画创作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突破了以往传统诗画纯粹“自娱”的窠臼,形成了开放型的、与商品图像有相近功能的、却又不失艺术本真的、且能担当社会责任、导航健康生活取向的“诗画媒介”。
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五章:
绪论部分,首先说明了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研究是为了给当前社会审美环境开辟出新的天地;其次对当前丰子恺研究状况做了细致的梳理;最后归纳了写作论文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结语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观点做了亲睐的回顾。
第一章简述了中国文画结合的发展脉络以及丰子恺文心与绘心复合的师从、交友渊源。首先,交代了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结合在一起的先决条件,阐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诗画结合起到的积极作用,说明了文学与绘画结合的传统性;然后描画了丰子恺的师从、到异国游学的收获和他与国外学者交流的图谱。最终,本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丰子恺文学艺术风格形成的来龙去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丰子恺散文写作与漫画的交融。首先,从散文的内容和思想着手,将丰子恺散文梳理成“儿童漫画散文”、“学生漫画散文”、“佛教漫画散文”三类;其次,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来谈丰子恺散文中所具有的“写实法”、“比喻法”、“点睛法”;最后还深挖出丰子恺散文中还运用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五笔法”,并对这五种笔法的内涵做了阐释。本章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绘画技法可以由表到里的渗透到现代文学作品之中。
第三章主要是谈丰子恺的题画诗句中的社会人生。首先介绍了佛学的精神与丰子恺的宗教教义观念对现实生活传达的人生境界,这是针对类似《护身画集》之类的题画诗句而言的;其次,以社会漫画的题画诗句为论据,揭示了丰子恺题画诗句里蕴含着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观念。并对丰子恺的少许关乎文人情趣的题画诗句做了论述;最后提炼出题画诗中的生命体验与感悟。本章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阐明诗句溶入视觉图像之中的生命价值与精神作用。
第四章主要探讨丰子恺为作家文本创作的插图封面。插图封面虽只是对文本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然可以从漫画、插图、封面三方面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述。本章的重点在于说明丰子恺创作的图像如何可能作为文本的图像叙事,这可从三方面加以分析:一、以丰子恺为朱自清的散文《儿女》所作的《丫头》漫画为例,来探讨文与画之间的互通表达;二、以丰子恺为周作人《儿童杂事诗》所作的插图为例,来探讨文与画之间叙事方式;三、探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来丰子恺所创作的书籍封面,以孙俍功的《海的渴慕者》、王统照的《黄昏》为例探讨封面图像本身与文本内容所共生出的话语,最后将鲁迅和丰子恺的封面创作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丰子恺封面创作的媒介意图。
第五章主要是谈诗画媒介对当下多媒体创作的滋养。首先论述了中国文画的艺术本质与教化。其次从绘画和诗歌的媒介共性谈起,提出“诗画媒介”的概念及三种类型,举例丰子恺诗画,阐释诗画媒介的朴素审美品格。接着探讨了诗画媒介主体的社会责任感,揭示出当代学者强烈社会责任心以及敢于担当的立场。最后探讨当前商品化读图时代所带来的文化危机,说明诗画媒介朴素审美品格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I206.6;J205【目录】:
中文摘要3-6Abstract6-15绪论15-25 一、研究起缘15-16 二、研究现状16-22 三、研究意义、方法和思路22-25第一章 源远流长:文画结合与志道游艺25-52 第一节 中国文画互通的发展脉络25-30
一、诗画结合的历程描述25-27
二、传统哲思与诗画关系27-28
三、文学绘画联袂的成因28-30 第二节 丰子恺文心与画心的情动30-41
一、书卷心以发志30-33
二、自恋心以造就33-37
三、游历心以大观37-41 第三节 丰子恺匠心反观文学思潮41-50
一、为人生而艺术42-44
二、为初恋而泛爱44-46
三、为人性而唯美46-50 小结50-52第二章 文画技艺:散文书写与漫画的交融52-72 第一节 漫画散文的种类52-59
一、儿童漫画散文53-55
二、学生漫画散文55-58
三、佛教漫画散文58-59 第二节 漫画散文的描法59-63
一、写实法60-61
二、比喻法61-62
三、点睛法62-63 第三节 漫画散文的笔法63-70
一、散文书写源自于书法63-64
二、四字“五笔法”的运用64-68
三、散文与书画结合关系68-70 小结70-72第三章 世禅诗画:题画诗词的社会人生72-93 第一节 题画诗与人生佛教72-79
一、现代佛教精神73-74
二、宗教教义理念74-78
三、题画诗的情怀78-79 第二节 题画诗与世俗人生79-87
一、现代文艺与现实主义79-81
二、社会漫画的题画诗词81-86
三、社会漫画的题画诗句86-87 第三节 题画诗中的生命体验与感悟87-92
一、护生护心与明心见性87-89
二、爱心善举与新人生成89-91
三、情顺自然与奇妙之境91-92 小结92-93第四章 图文互证:文本的封面插图创作93-115 第一节 象显而灵的互文表达94-98
一、文画之恋的创作情缘94-95
二、文画互印的内蕴显现95-97
三、文画通透的舐犊深情97-98 第二节 意切而深的迁想妙得98-104
一、人道意志的观照99-101
二、至真情感的灌注101-103
三、严肃趣浓的表达103-104 第三节 境实而远的封面话语104-114
一、封面话语与视觉冲击105-107
二、抽象抒情与精神导入107-110
三、传播媒介理念的呈现110-114 小结114-115第五章 润物无声:文画互通对当下的启示115-130 第一节 文画的道与教115-120
一、文画的“道”115-116
二、文画即教化116-118
三、教化即人的文化化118-120 第二节 诗画媒介的审美品格与社会担当120-125
一、诗画媒介及其朴素审美品格120-123
二、诗画媒介之主体的社会担当123-124
三、诗画媒介朴素审美品格意义124-125 第三节 丰子恺诗画媒介对生命的润化125-129
一、关爱生命是诗画媒介的原理125-126
二、诗画媒介是生命鉴赏的方式126-128
三、诗意生存是生命的终极追寻128-129 小结129-130结语130-131参考文献131-142后记142-1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小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詹绪佐;[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胡赤兵;[J];安顺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孙莲莲;邹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林进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殷立春;;[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王茂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姜莉;[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张海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张胜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剑;[D];山东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文;[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陈长书;[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王光福;赵瑜;;[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张子超;;[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刘琦;;[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车振华;;[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刘艳玲;;[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陈其海;;[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厚实;郭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程德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武;龚圣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张文;;[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刘建国;;[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欧震;;[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赵勇;;[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李云;;[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张申华;;[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胡蓓蓓;;[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饶洪生;;[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林华;;[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凯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建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汉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谢云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陆秀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耿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厚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苏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武克勤;[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耕耘;[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唐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轶芳;[D];河北大学;2007年
史秀利;[D];河北大学;2009年
曹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任士春;[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郭伟婷;[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高明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郑新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曦;;[J];包装工程;2006年04期
陈墨;[J];当代电影;1995年02期
宋遂良;[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6期
黄发有;[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3期
陈星;;[J];读书;1993年04期
谢兴尧;[J];读书;1996年03期
秦月花;;[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张劲;;[J];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02期
成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陈星;陈净野;盛秧;;[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波;[D];山东大学;2007年
王文新;[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贺晓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晓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宋莉洁;[J];河北教育;2005年10期
周江;周加骎;;[J];书画艺术;2007年02期
瘦谷;;[J];养生大世界(B版);2007年11期
前程;;[J];秘书之友;2010年04期
前程;;[J];半月选读;2010年11期
林少华;;[J];书城;2011年03期
;[J];美术;1979年06期
丰一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汤哲声;;[J];文学评论;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霞;;[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萧平;;[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王泉根;王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陈封雄;;[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缪印堂;;[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吕晓英;;[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丰子恺;;[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龙圣明;;[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毕克官;;[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章士敭;;[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蔡琦;[N];嘉兴日报;2007年
冯红;[N];中国民族报;2010年
张斌;[N];人民日报;2008年
侯丽;[N];中国文化报;2010年
金池;[N];中国文化报;2003年
陈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余连祥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邹汉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胡馨婷;[N];嘉兴日报;2007年
茅林;[N];中国文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剑;[D];山东大学;2011年
黄思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张斌;[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王文新;[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唐灿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王文勇;[D];厦门大学;2009年
肖玉华;[D];苏州大学;2007年
刘基玫;[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颜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俞玮娅;[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昊;[D];吉林大学;2012年
杜敬敬;[D];浙江大学;2011年
孙海君;[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杜晓彦;[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姜婷婷;[D];苏州大学;2013年
王建云;[D];复旦大学;2010年
姜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李晓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李倩倩;[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刘朝建;[D];安徽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文学意象的演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