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行个人网上银行有多少个人叫凌建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容貌、包秩序。
海南干部疗养院 &
& 详细信息
全国十大医德楷模
郎景和:医生为病人开的第一个处方应是关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郎景和
全国杰出科技管理人才;北京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高校名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中华医学奖二等奖一次。
郎景和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妇科专家,自1964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工作40余年,这些年里他一直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忘我工作,为我国妇科医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郎景和教授发表论文500篇,个人专著8部,主编(译)、副主编及参编书著20部,承担和完成科研课题10项。担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十余年来,郎景和教授让科室队伍快速发展。北京市连续3年的医疗状况统计表明,主要的四种妇产科手术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始终是住院时间最短和花费最低,这充分体现了优质高效。
郎景和教授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对科学研究锲而不舍,他在国内首先开展推广卵巢癌的肿瘤细胞减灭术,20年来施术达2000余例;首先应用腹腔镜于妇科临床,迄今该科腹腔镜手术已逾3万例,无论深度、广度均居全国之首;首先开展推行子宫颈病变和子宫颈癌的先进细胞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测,制定诊治规范推进防癌进展。率先进行女性盆底结构障碍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首次进行大组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对该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钻研科研的同时,郎景和教授对学生和同事也是热诚负责。近10年他亲自带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60多名,并负责医大八年制学生和进修生教育。
医德高尚,认真负责,深受信任与爱戴的郎景和教授,一直把“医生为病人开的第一个处方应该是关爱”作为自己的箴言,并用实际行动实现着这句话。
王玲把病人当亲人&用真情凝造和谐医患关系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玲(资料图)
2003年抗击非典成绩显著,广东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2005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2005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被卫生部、人事部联合授予“白求恩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
王玲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原广州军区177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51年12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护士、医师到主任医师,王玲行医30多年如一日,视病人如亲人,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无私的爱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凝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血液病,人们往往谈之色变,得了血液病的患者,更是显得焦虑和不安,恐惧和无奈。王玲把病人当亲人,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至精诚的真谛。
2004年大年初三,血液科病房冷冷清清,陈文校小朋友躺在病床上闷闷不乐,因为需要治疗,他只好呆在医院里过年了。就在百般无奈的时候,王玲走进了病房,手里还拎着个收音机。只见她扭开收音机,收音机里马上传出:“177医院血液科8床的陈文校小朋友,你好,在这新年之际,血液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祝你早日康复,开心每一天……”小文校听到后乐得在床上跳了起来。原来,王玲知道文校不能回家过年,专门打电话到广播电台,为他点了一首歌。被小文校的病情弄得心力交瘁的患者父母,感动得紧紧抓住王玲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是的,凡是在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住过院的患者,无不为王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所感动。
李大爷由于患病长期卧床导致便秘,大便不通,服药后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感到十分痛苦。这事恰好被查房的王玲遇上了,她二话没说,亲自给病人用手抠出大便,激动得老人家直掉眼泪。
一个患白血病的7岁小女孩,在和王玲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依赖上了王玲,哪怕是听到王主任的声音就会很高兴。有一次小姑娘因病重需要深静脉插管,在进手术室门前,哭着闹着一定要见到王玲才肯进去,王玲赶过来,看着小女孩苍白脸蛋上挂着的泪珠,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涌上心头,深深地为病人的病情而揪心。
还有一件事情使王玲一直难以忘怀并感到愧疚。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患了白血病,已经进入了晚期,一天深夜,他的病情突然恶化,高热,气促,呼吸困难,他对值班医生说:“你让我看看王主任吧。”当时,值班医生为了让忙碌一天的王玲好好休息,就没有去叫,病人于当晚去世了。次日王玲知道了此事,非常难过。此后她给同事定了一条规定:“凡是危重病人,无论什么时间要见我,一定要尽量给予满足,要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安心,减轻恐惧感。”
两年前,王玲膝关节半月板受伤,为不影响工作,她坚持等到春节前病人少了才做手术。按常规,手术后两三个星期才能下床走动,可是王玲心里惦记着她的病人,手术后第4天,她就让护士用轮椅推着去血液科查看病人。有位患者说,他几天没看到王主任了,正觉心里有点不安,没想到王主任自己的身体还没好,就来看我们。看着坐在轮椅上的王主任,许多病人的眼角都湿润了。
血液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痛苦,曾让许多患者望之生畏。一位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女病人,因大出血而在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王玲准备给她化疗,病人却表示宁愿死也不肯化疗。经仔细了解,原来病人怕化疗导致脱发。王玲马上找了一位已经治疗成功的病人与她见面,进行现身说法,看着那一头黑亮的头发,这位女士终于同意化疗,最后康复出院。
为患者设身处地地着想,对王玲来说远不止这一件事。早在1976年,王玲随部队医疗队送医下乡到一家地方精神病院,许多精神病患者发作时,医生要用电击疗法来镇定患者,这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王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当时有一种叫“洋金花”的中药,对病人有镇定作用,但因不知道用药量,医生不敢使用。王玲就决定自己亲身试验药物的剂量。一天晚上,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吃了一剂,不料服用过量,药物反应折腾了她整整一夜。王玲事后回忆说,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想着要搞清楚用量,好让病人不再忍受电击的痛苦,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怕。
在王玲的血液科,许多病人都在问医生同样一个问题,听说化疗会让人恶心、呕吐,痛苦得死去活来,我怎么没有感到不舒服?原来这里倾注了王玲的眷眷真情。不同的人对药物的敏感度有所不同,王玲对每一位病人,都作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液体量的多少,各种液体之间的顺序,时间的安排,副作用的预防等等,关怀得无微不至。王玲常说,有些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和他们交流时笑得和蔼一点,把病情解释得清楚一点,回答疑问时耐心一点,病人有什么困难自己力所能及帮助一点,这些对我个人而言,只不过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而已,而对病人来说,换回的可能就是健康乃至生命。
王玲总是千方百计为病人节省医药费,不该检查的不检查,能用国产药的就不用进口药,她所在的科室是医院经济收入较低的科室之一,然而,她却很坦然,因为在她的心目中,病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省第二人民医院是一间自收自支的单位,增加经济收入对于医院、对于科室、对于每位医务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王玲的科室却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坚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小张医生刚毕业分配到血液科时,对这规矩还不是很了解,给病人按常规开了检验单。王玲获悉后,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小张,“我们给病人节省钱,把这些钱花在治病的刀刃上,就是延长他们的生命啊!”
化疗和骨髓移植,是治疗血液病的主要手段,化疗药物大多数都十分昂贵,骨髓移植更是动辄以十万元计。来血液科的许多病人大都是被疾病折腾得一贫如洗,有的病人卖粮食、卖猪凑钱来治疗,但这些钱,有时还不够做一次治疗费用。医疗费,竟成了许多血液病患者求医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王玲为病人节省医药费可谓花尽心思,绞尽脑汁。
王玲经常通宵达旦坐在电脑前,搜索、比较国内外治疗血液病的不同药物,为患者选择最省钱又能达到最好疗效的治疗方案。有一个病人合并高血压,本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就很多,考虑到病人经济条件,王主任几乎比较了所有的降压药物,还是不放心,当她在互联网上,查到另一种国产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时,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因为这种药物效果非常好,而且每天只花几毛钱!
每当王玲听到病人因费用问题放弃治疗,在无奈与绝望中等待死亡的时候,就特别的难受,总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患者。
张志凌,广东五华县一个高中生。2002年因白血病来到了血液科。经诊断他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但20多万的费用却让这个穷困的家庭束手无策,在强烈的求生欲望下,张志凌同学向社会各界发出了100多封求救信,希望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然而,他的信大部分石沉大海,张志凌绝望了。王玲了解到张志凌的情况后,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在广州的各大报纸、电视、电台报道了张志凌同志患病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短时间内捐款就达到20多万,张志凌顺利地做了骨髓移植。
邱豪,5岁的小男孩,2004年2月因白血病复发住进了血液科。邱豪的父母亲都是从湖南来广州打工的,两年前发现儿子患上白血病,治疗费当时就已经花了20多万。经过王玲精心治疗,邱豪病情得到初步缓解,但是要最终挽救他的生命,必须进行骨髓移植。然而,为给孩子治病,小邱豪的家早已一贫如洗。病人家属凑借的5000块钱住院押金,对骨髓移植所需要的20万多万医疗费用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如果等交足了钱才做骨髓移植,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小邱豪的生存希望就会减少。但是,万一病人家属无法付款怎么办?王玲不是没有想过。在欠费的风险和患者的生命之间,王玲选择了后者。于是,在最佳时刻,邱豪姐姐的骨髓流进了邱豪的体内,目前小邱豪已经健康地走出了层流病房。王玲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品格,深深感染了患者父母及他的朋友,很快将钱如数送到了医院。对此,邱豪的父母说,我到过好多家医院,都是张口先问有没有20万块钱?没有就免谈,如果王主任坚持让我们先拿钱再治疗的话,真不敢想我儿子现在会怎么样。
王玲事后说,第一次见到小邱豪时,他那求生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才5岁大的孩子啊,何况孩子有配型相合的供者、更符合骨髓移植的条件,我怎么能眼巴巴地看着孩子错过治疗时机呢?患者父母可能不知道最佳治疗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但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不能不讲良知!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王玲作为一名医生和一个共产党员,心中永远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博爱胸怀。
感恩图报是人之常情,王玲为患者倾注的热情,付出的心血,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许多人都想找机会表达一下谢意。可是,他们送出的“红包”或礼物,都无一例外遭到王玲的谢绝。
的确,“红包”在王玲面前遇到的永远是“红灯”。王玲说,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也是应尽的义务。救治病人本来就应该全力以赴,送不送“红包”都理当如此。如果接受了病人的“红包”,似乎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他给的那点钱,难道自己的人格就值那几百元钱吗?
1997年3月的一天,江西革命老区的一位农民,带着他14岁患白血病的儿子,慕名找到王玲,王主任热情接待了这对父子。怀着希望得到王玲特别关照的心,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见左右无人,便偷偷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500元“红包”塞到她的口袋。看着老人憨厚的样子和充满期待的目光,王玲实在不忍心当面将“红包”退回。安顿好病人后,她立即把那500元代病人交了住院押金。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出院时还差800元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王玲知道后,主动掏出1000元塞在老人的手里。老人临走时含着热泪对她说:“王主任,你对我们真是太好了,你真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啊!”
血液科的郑护士长告诉我们,其实王玲的经济并不宽裕,为购买房改房已经借了3万多元,现在那套房子依然是家徒四壁,一个旧书柜是被同事淘汰她捡回来的,最值钱的那套沙发,也是今年大家逼着她买的。可是,每当病人经济困难时,她就毫不犹豫尽自己所能地援助,谁也记不清王玲到底帮助了多少个病人,代垫了多少钱,可是,谁都能感觉到她对患者那颗赤诚的心。
王玲真情地对待每一位病人,而病人也总是以信任和爱戴来回报她。有一位湖北籍的16岁小姑娘,1999年经王玲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后到了深圳打工。几年来,小姑娘每年的护士节都要给王玲送来鲜花,或寄来节日贺卡,以表达自己深深的谢意。
面对患者,王玲永远保持着那亲人般的笑脸,但面对那些药品和器械推销商,她的表情却总是非常严肃:“我们需要你的产品,会与你们联系的,请不要影响我们治疗病人的时间”,她先是婉言谢绝,后来她干脆在门上贴上“医药代表,谢绝入内”。
王玲从护理员、到主任医师,从初中文化,到医学博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串艰辛,不懈地向医学科学高峰冲击,因为她坚持认为,医生解除不了病人的痛苦,就不是好医生。
王玲从医之始,仅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卫生员,30多年后的今天,王玲成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是什么力量让她一路这么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成功?如果说病人的需要,是王玲爱上医疗事业的初衷的话,那么,患者的痛苦呻吟和无助的眼神,则是她不断攀登医学高峰的动力。
王玲1977年进入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85年考取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考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从她上大学到获博士学位时隔15年,这15年间,她既要负责临床工作,又要为考硕、考博做准备,付出的努力与心血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八十年代初,王玲深感英语水平不足,就参加了电视大学英语单科学习,每天中午都对着电视机学习半小时。至今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在随后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她的英语获得那一届学生中的最高分。
王玲对医学的追求,不仅仅在于勤奋努力,她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牺牲精神,也被同事们传为佳话。
1971年,王玲在广州军区第165医院的烧伤科做护士,在进行烧伤人造皮肤的研制过程中,为了试验不同中草药的镇痛效果,她先后在自己的腿上制造了十多个创面,亲自体验止痛效果。当年与她在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动情的说:“王玲真的很了不起,这样试验的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和想象的,每次试验都痛得她大汗淋漓,好几次几乎休克。”现在王玲大腿上一块块的伤痕,就是当年试验时留下的。别人问王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王玲朴实地说:当时我的科主任几次从自己身上取皮肤,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植皮,覆盖创面。我非常崇拜他,做医生,就要像他那样实实在在地为病人着想。
然而这种事情却不止一次。1986年,王玲还是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临床实验需要正常骨髓作对照,她就两次抽取自己的骨髓。王玲说:“当时只是想完成课题。却没想到今天有了另外一个用处,就是许多患者因害怕骨穿会影响健康而不想做骨髓检查,我就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抽一点骨髓对人体是没有害的。”
硕士毕业以后回到医院工作,仍有许多患者的病情让她束手无策,一直想建立起来的血液科也因各种原因无法建立,于是她就萌生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念头。
王玲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了当时的广州军区第177医院工作,作为医院第一位博士,她没有满足于自己的高学历,而是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医院的老主任、老专家请教,不断接受新知识,积极进行科研,至今已经在国内外血液病学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与王玲共事过的人都知道王玲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更换自己的电脑。到目前,她已经更换了6次电脑,花费了自己近8万元。她的电脑里面装满了病人的资料、各种科研数据、各种治疗方案、各种药品的疗效,一有空,她就利用互联网不断获取医学信息。
在孜孜不倦学习的同时,王玲还非常注重科室医生和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她为全科医生和护士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经常利用晚上时间给科室的医生上课,把自己潜心总结出来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科里的医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玲的勤奋,也得到了回报。1996年6月,血液科收治了一名从广州某医院转来的乳腺癌患者,病人入院时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生活不能自理,那家医院已断定她最多还能活两个多月。王玲没有因为大医院的“确诊”,而放弃对病人治疗,她针对病人病情,利用自己渊博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地对病人实施了大剂量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为了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她竟然三个星期没有离开过科室,饿了吃方便面、快餐,困了就在值班床上躺一躺,经过她的精心医治和悉心护理,硬是把这名患者从“阎王殿”门口拉了回来,不仅两个月没有死,而且还高质量地生存了三年多。
还有,2001年10月初,广东普宁一位年仅3岁的患有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小女孩,因其自身造血器官不能造血,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患儿的生命,王玲大胆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脐血移植法,使小孩得到康复。这种采用不全相合无关供体的脐血移植治疗急性再障获得成功,在当时国内还未见报道。
王玲对医学高峰坚忍不拔的追求,精湛的医术和博爱的胸怀,把患者一声声痛苦的呼唤,转化为一阵阵欢乐的笑语,把病人一双双失望的眼睛,变成一对对神采奕奕的眼眸。
在王玲的书架上,有一本发黄了的硬皮本,上面工工整整、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名人名句。从上小学起,她最爱读的书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牛虻》和《欧阳海之歌》。
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玲30多年如一日,忠诚地维护群众的利益,这并非偶然的。
1951年12月,王玲出生于军人家庭,有4兄妹,王玲排行第二。王玲父亲是典型的军人性格,对子女就象对待战士一样严格。因当时她父亲的部队在花县,而母亲转业后在位于广州海珠区的某单位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王玲2岁就上了广州某部队幼儿园。据王玲8&1岁高龄的老母亲回忆,当时部队幼儿园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烈士子女,节假日很少有父母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一般都是半年接回两三次,王玲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生活的习惯。生活在烈士们子女中间,耳濡目染,很多烈士的英雄故事给王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王玲一说起小时候的故事就象发生在昨天。
在王玲的书架上,有一本发黄的硬皮本,上面记载着王玲青年时代的读书笔记。她上小学开始就接触革命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和《欧阳海之歌》等小说,书中主人公的品质给王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入伍后,读书成了王玲军营生活的重要部分,至今她仍然保存着一个当年的读书笔记,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记满了一些名人名言和革命党人精彩的章节。这些读书笔记一直记到她上军校之后,因学习紧张而作罢。
在王玲的自述中,引用了这样一段名言:“有人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孕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牢固地拧在自己的岗位上?我想问你,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你为未来贡献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是无穷尽的支取者。我希望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王玲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医院有事,只要病人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她的时间表上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没有节假日。因忙于医疗工作,她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今年已53岁了,一直未成家,为了“大家”舍“小家”,她始终无怨无悔。一位和她共事多年的同事说:“她因为病人而错过了组建家庭的最佳年龄,事业就成了她的伴侣,科室就成了她的家,病人就是她的亲友。”
王玲用自己的真情,凝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良好形象。王玲同志所带领的血液科曾被广州军区后勤部评为“学雷锋式先进集体”,她本人曾被评为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个人,2003年在抗击非典斗争中被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州市“三八红旗手”,2005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模,2007年6月,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丁淑贞:重视护理内涵建设&鼓励护士公平竞争
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淑贞
2007年获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胡锦涛亲自发奖);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辽宁省健康卫士;2007年大连市优秀护士;大连市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大连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丁淑贞是辽宁省著名的护理专家,主任护师。现任大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大连医科大学外科护理教研室主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她始终兢兢业业的工作在护理岗位上,已有30余年。
她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刻苦钻研业务,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3篇,主编著书9部,主持完成“空气消毒法的观察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省市护理讲课中,是位颇受欢迎的老师。
她用全身心的爱,带领着医院护理队伍、连续10多年获得省市护理先进集体、优秀护理部等荣誉。她本人也曾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大连医科大学“三育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大连市卫生系统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今年她还荣幸的获得第四十一届南丁格尔奖章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授奖合影留念。
丁淑贞先后担任过普外科、烧伤科、神经内科等病房的护士长,工作科室不同了,但埋头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却从来没变。丁淑贞对工作一丝不苟,甚至给人一种近乎“苛刻”的感觉,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她没有过准点下班。在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中,她重视护理的内涵建设。为了有效的减少间接护理时间,创造设计出“医嘱备忘录”,取消了有史以来的“医嘱本”。不仅节省了护士抄写医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杜绝了一个信息多个环节传递的失误,现已被各省市医院推广应用。
在改革中,丁淑贞又向着历次护理改革都没有解决的老大难――护理职称不到岗的现象进军。上什么岗拿什么钱,不论职称高低;创立了一个鼓励护士公平竞争的平台,以此为动力,她进一步改进各项护理工作,融入以人为本的精神,制定建立了各项护理规范制度和服务流程32项,用规范的护理行为,将护理的内涵服务通过外在性的服务显现出来,让病人感受到温馨和关爱。几年来,大连市行风办向社会发放问卷调查,医院的护理工作满意率均达96%以上。
李桓英深入麻风病人居住区&用心与病人沟通
1988年全总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卫生部麻风病“全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首届“医德医风奖”圣洁杯;1999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巾帼建功”标兵;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被中组部、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评为“杰出专业科技人才”;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2003年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30年多年来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李桓英费尽心血,竭尽全力,把全部精神投身在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上。
80年代初李桓英借鉴世界上麻风病防治的先进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非隔离的短程联合化疗,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她开创性地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率先在国内开展防治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残疾成为现实,得到国际同行专家和WHO官员的高度评价。
李桓英曾多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麻风病专家和会成员和副主席。她克服一切困难,深入到麻风病人居住区,与麻风病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她自身的努力,给麻风病人带去了党和国家的关系与爱护。在长期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她解决了该领域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在上世纪末基本消灭麻风病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她提出的“麻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旨在对该病的传播方式、发病机理、检测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基本消灭乃至彻底消灭麻风病。
顾顺华: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患者痊愈之路
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顾顺华(资料图)
2003年获重庆市“抗非工作先进个人”;1995年所在科室获“全国青年文明号”;2006年获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众患者群发短信呼吁拯救人民的好医生
“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顾顺华身患肝癌,等待换肝期间仍坚守岗位,心中只有病人,忘我救死扶伤,事迹感人落泪。我们真诚呼吁:在全国寻肝拯救这位人民的好医生。重庆哮喘之家全体患者。”连日来,这条求救短信正在通过手机接力传递到全国各地。
中央新闻单位和重庆主流媒体记者先后到中山医院进行采访,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落泪。从患者、家属到医院领导,都一致称赞:顾顺华是人民的好医生!
“我愿将生命终结在岗位上”
顾顺华,今年55岁,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重庆“哮喘之家”创始人。今年4月2l日,被确诊为肝癌中期,惟一的治疗途径就是等待肝源进行肝移植手术。
“把老人家的头放低一点,今天他的神志有些恍惚,要密切观察他的病情变化,有什么异常请及时告诉我。”7月20日1O:25,顾顺华正在4床为78岁的黄鹏老人作临床检查。
病房外,黄鹏老人的几位亲属在不停地用纸巾擦拭眼角的泪水。:黄英是患者的大女儿,她泣不成声地说:“顾主任是一个难得的好医生啊,我父亲意外脑梗塞、肺部严重感染,又伴有心肌哽塞,住院以来,他每天都要亲自来查房。当我们得知他自己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患者时,眼泪就止不住地往外流。尽管自己都到了等待肝源做移植手术的生命关键期,他却每天都是以和蔼的微笑和饱满的热情出现在病人面前。这不得不让我们家属和患者感动。”
“50床的病情查清没有?查清了就要精心设计疗程,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我们尽量减少患者的治疗成本,特别是在用抗生素药品时要认真把握……”11:05,顾顺华在办公室和住院医师涂静一起研究50床病人刘贵生的治疗方案。他一一边看着病历记录,一边用纸巾擦拭额头的汗珠。
顾顺华不喜欢媒体记者把他当成英雄。一次《光明日报》的记者前来采访,他实在推辞不下,才一边喝着中药一边匆匆的接受的采访。
“我的病没什么了不起,等待肝移植。有了肝源,把癌变的肝换下来,再装上一副健康的肝就行了。哈哈……”顾顺华:既起来,好像汽车换轮胎一样轻描淡写。稍倾,他微笑着说:“我是学医的,肝癌对于生命的砝码有多重,我知道。躺在病床上等肝源是等,在工作中等还是等,后者还会为患者多解除些痛苦。作为医生,我的生命应终结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
面对死神,顾顺华就是这样阐释生命的意义。
“发现肿瘤包块仍想到病人”
日,顾顺华起得特别早,因为这天要给病人罗贤兴做纤支镜检查。早上8点,他和护士唐云淑把患者:送到纤支镜室。在等待麻醉的间隙,他觉得自己连日:来总有些体力不支,便去B超室做一个简单检查。当超声波扫过顾顺华的右肝时,B超医生舒志松的目光吓得一阵呆滞――一个3&x&4厘米的结节出现在荧光屏上。小舒立即向院长杨庆军汇报了这突如其来“不幸”。杨庆军当即安排胸科医生罗锋接替他的工作,并要隶顾顺华立即到CT窄深入检查。
“CT检查,确诊顾主任右肝有肿瘤包块。他根本没有顾忌自己的病情,走出CT室就返回纤支镜室一道参与罗贤兴的病况检查。”护士长郑敏说。
当天下午,来自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集体会诊,确诊顾顺华患肝癌,而且唯一治疗办法就是做肝移植手术。随即,他被推进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病房。
“确诊患肝:癌,我开始有些紧张,但没把我吓倒。原因是,我从小就历经了不少磨难,父亲被关牛棚,自己下乡当知青。从大学到重庆水泥厂医院院长,到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呼吸内科专委会副主任,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人民对我的鼓励。想到此,我就觉得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决不能在病魔面前趴下去,决不能带着一张悲观的脸站在病人面前。坚强,。乐观,变成了我唯一的选择。”顾顺华说。
“老顾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楷模”
“听到顾顺华患肝癌的消息,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真有一种如丧考妣的悲痛。如论医术,还是医德,他都是我们医院,我们重庆难得的标竿,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楷模。”中山医院院长杨庆军是这样评价顾顺华的。
是的,顾顺:学的档案中,这样记录着他成长的轨迹。1&977年毕业于四月l泸州医学院,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临床科主任。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解放军三军医大等国内呼吸专业权威医疗机构研修学习。2003年被指定参加重庆市抗击非典医疗专家组工作,因完成任务优异,被评为重庆市抗非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获重庆市市级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顾顺华是1991年从重庆水泥医院调入中山医院的。l993年,刚从第三军医大学进修回来的他,担纲创立呼吸内科。
1994年,顾顺华主任引入了中国第五台“高频振动雾化仪”,在西南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经过50O0多例临床治疗后,2000年他在《中国结核与呼吸》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高频雾化振动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在全国同行中引起很大反响。
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在抢救治疗呼吸衰竭、休克型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难治性肺结核、良恶性循环性胸腔积液、重症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性心脏病)、肺间质改变、酸碱平衡等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突破;在开展机械通气、应用高频振动雾化治疗仪对各种类型的肺部感染、支气管内膜疾病、哮喘、胸部外科手术后排痰等方面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王臣烈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听说顾医生身患肝癌还在坚守岗位,拄着拐杖来到医院无论如何都要感谢这位救命恩人。
在医院病历档案室里,王臣烈老人的病历厚达数百页,沉甸甸地记录着顾顺华是怎样把他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一
2000年冬天,王老因肠坏死:并发症引起感染性休克。当她在普外科做完肠吻合及造瘘术后转入呼吸内科时,已并发低蛋白血症、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肝肾功能损害、脑水肿……这一连串危重病症诊断报告摆在科主任顾顺华桌上,他面前就像站着一排面目狰狞的死神。有关专家认为,王臣烈不仅生存就连摆脱呼吸机实现自主呼吸的可能性都不大。
顾顺华深知王臣烈眼前的病症,不要说这样多,就是其中的一种就可以要命,但他没有放弃。他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仔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认真处理各种并发症,精心调整呼吸机模式,不断鼓励和训练患者呼吸肌做功。他白天除了紧张工作以外,晚上到ICU病房观察患者的每一个被损害脏器转归的动态、不断地平衡酸碱代谢和电解质。经过一月的全力挥救,病人终于脱:悼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又过了一个星期,患者拔掉了气管导管,一月后康复出院。如今:王臣烈老人生活得很好!
多年来,顾顺华主任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开展的“无创通气”、“有创通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功率达到95%以上,并在COPD肺纤维化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
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成功抢救率大幅度提高,2005年其中一例罕见病例的学习总结,被重庆医学界权威专家评价为最好的模范病案。
在他的带领下,呼吸内科最近l0年来,收治呼吸系统危重病人100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并被团中央、卫生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患癌后仍坚持科研不止”
“一个医生能不能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好医生,要看他是否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病救人之中去。这一点,顾顺华做到了,我非常敬佩和感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山医院原院长何德沛含着泪水告诉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
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华肺科杂志》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十余篇,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呼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呼吸抗癌协会专委会委员,国家哮喘联盟重庆分会副主任委员。
“患癌以后,他仍然坚持科研不止。医院安排他休息,他不愿意;让他在办公室搭张病床,他也不同意。他说这样会影响病人的情绪。”轩若亮说。
中山医院是重庆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顾顺华担任医院内科教研室的主任。他生病以后,除了带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实习,夜间仍然坚持科研写作。“辽宁医科大学主编的《内科鉴别诊断学》的呼吸内科部分是我编写的,书稿才刚刚寄到出版社;我还担任了《呼吸内科并发症》一书的主编,重庆地区的所有书稿的统稿工作,我还要加班加点去做。《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和气候条件对哮喘病人的影响》这个科研课题我已经进行了多年,还需要和市气象局、环保局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合作。可惜,时间不等人啊!”顾顺华说到此,脸上呈现出一种遗憾和无奈的神情。
“哮喘之家就是我们患者的家”
“让我们去看看顾主任,让我们为顾主任的肝移植手术尽点努力吧……”医生胡静说,顾顺华在西南医院住院那1O天,她成了挡驾的“门神”,许多患者哭着喊着要到医院去看他。今年5月1日是第九个哮喘日。4月40日,刚刚做完介入治疗手术还发着高烧的顾顺华,拔掉输液的针头就从西南医院回到自己的岗位,回到了哮喘病友的身边。他还要求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严密封锁他生病的消息,不要影响病人的心情。
顾顺华创建了重庆首个“哮喘之家”,每天24小时全天候远程指导哮喘病人进行规范治疗。
熊家兰,女,66岁,江北区东方花园仁园B4-X,电话:663091××
黄道荣,男,85岁,渝中区大坪大黄路107号附1O号,电话:635055××
汪道华,女,58岁,九龙坡黄桷坪摊子口44号2―6,电话:684091××
向长清,女,55岁,大渡口车家坪3幢8单元5号,电话:685526××
打开顾顺华的电脑,“哮喘之家”大家庭的健康档案历历在目。患者家庭住址、发病时段、预防急救药物储备情况、回访联系方式,一笔一笔地记录得清清楚楚。如今,这个大家庭里已有300多名成员,最大的年龄为93岁,最小的只有12岁。这群哮喘患者说:“哮喘之家就是我们患者的家,顾顺华就是一位慈祥可爱而很负责任的家长。只要看见他,或者拨通他的电话,我们就有一种安全感。”
家住两路口孙女士是“哮喘之家”的会员。几天前的凌晨.两点多钟她的哮喘病发作。按照往常的习惯,她拨通了顾顺华的电话。顾立即对她采取远程应急的方式指导她自我救治:首先,请打开你家窗户,让空气流通;接着用舒利迭喷雾剂进行喷雾,同时口服皮质激素;1O分钟后再次使用爱金乐气雾剂。如果半小时后症状没有缓解,请立即到医院来治疗。
第二天,孙女士病情基本缓解,来到医院复诊时得知顾顺华身患肝癌的消患,不禁失身痛哭:“自己都病重到如此地步,为什么还这样关心着我们哮喘病人啊?我怎么就这样忍心在凌晨去惊扰顾医生啊?”
近段时间来,顾顺华每天上午坚持查房,带实习医生;下午在办公室,还坚持给“哮喘之家”的成员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他们在最近的暴雨天气中,病情有什么变化,指导他们如何应对这暴雨之后可能出现的酷暑天气。
每打完一个电话,他额头上都会挂满汗珠。这时,他才不得不懊悔的说:“体力是不如以前了,真有点力不从心啊!”
李维廉医治病人有十几万&但却没有一例纠纷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维廉
、94、96年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4、86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从事医疗工作50多年以来,经李维廉医治的病人有十几万,但没有一例纠纷;做过大小手术近9000例,没出过一起医疗事故;他从医几十年从没有收过病人一个红包。是一位深受患者信任与爱戴、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几十年来,李维廉主任始终坚持把“生活上要知足,工作上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攀登肿瘤医学高峰。先后发表了86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2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有6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部级、市级和局级的科技奖。他创建的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成为今天人民医院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他还善于给予患者精神上的人文关怀,医治他们那颗受了创伤的心。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无数患者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勇敢地面对疾病,顽强而快乐的生活,对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人格力量去鼓舞他人,更是最大的欣慰!要做一个党放心人民信任的医生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李维廉能廉洁行医,始终如一。他不但带头抵制红包,而且经常教育本科医务人员应当廉洁从医。这样多年坚持不懈,使人民医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多次被评为市级和全国先进集体。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李维廉经受住了党和人民的考验。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74岁高龄的他还在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用医疗服务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构建和谐天津,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特木其勒治愈上万人&被患者喻为妙手神针
2001年呼市“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02年“呼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呼市十佳青年科技英才创新奖;2005年呼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5年被蒙古国授予“功勋医生”称号;2007年授予年度呼市领导模范;2007年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内蒙古十大医德标兵”。
特木其勒同志医德高尚,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将这样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之中去。1999年,特木其勒同志出任蒙医针灸五疗科主任;同年出任蒙医特色专科主任,形成了包括过敏性紫癜、蒙医妇科等十几个具有蒙医学科代表性的小专科;2001年2月,又牵头组建了蒙医专科病房,使得医院在蒙医针灸治疗方面的措施、规模、队伍建设和为患者服务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成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在重视为国内患者服务的同时,他带领蒙医针灸五疗科及病房的医务人员积极开拓国外医患市场,为蒙古国等国外患者开通“救治绿色通道”,提供接送站服务、语言翻译、代办护照延期、贵重物品保管等一系列“温馨”服务。目前,蒙医针灸五疗科每日就诊患者近百人次,开放床位50余张,年收治患者1000余例,其中:年收治国外患者400余例,病源辐射欧亚两洲,成为呼市市级医疗单位中首家诊治国外患者的科室,年均为医院创收100余万元,为医院创收排在首位。
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同时,特木其勒十分重视理论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小针刀、中蒙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脑出血、脑梗塞)、药物至耳聋、颈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病症的特效方法,并把针灸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患者治愈率稳步上升。他撰写的有关治疗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论文分别在《中国民族医药》、《中国蒙医药》、《内蒙古中医药》、《内蒙古蒙医药》和《呼和浩特医药》上发表。《蒙药、光磁和针刺合用治疗糖尿病》科研论文成果被收录在《中华医药大百科文库.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一书中,并被中国中医研究院特色医药合作中心、中华高新知识产权参评推选组委会评为“中华名医世纪高新金杯奖”一等奖。目前,特木其勒大夫被聘为中华名医学会理事、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理事。
特木其勒大夫以其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其为患者服务的感人事迹,曾被《中国医药报》、《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晚报》、《老年世界》、《五月风》等报纸、杂志刊载,并在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卫星电视台、呼市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大众之声》热线直播节目中多次播出,在呼市地区“建国四十五周年大型成就展”和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辉煌的历程’成就展”中作为医务系统的先进典型展出。2001年蒙古国家电视台曾就特木其勒大夫高超的医术做过专题报道。近年来,蒙古国国家新闻报等权威报纸也多次对其救治国外患者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十余年来,特木其勒大夫治愈患者上万例,被亲切地喻为“妙手神针”、“当代白求恩式的大夫”。
郭发海坚守基层医院年&多次放弃进城机会
青海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中心卫生院院长郭发海
2002年获卫生部、国家计委、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爱卫会等五部委评为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个人;年评为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
在青海省湟中县小南川地区,每当人们提起田家寨中心卫生院院长郭发海的名字,没有人不为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折服,没有人不为他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正视困难、无私奉献和他质朴、平易近人的品行所赞叹。
他在30年的行医生涯中,坚持刻苦学习医学著作,精心钻研业务,系统掌握了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学内儿科及各种休克急救等技术。他凭着对群众的热爱,凭借着共产党员的信念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多次放弃进城的机会。他不仅具有优秀医的、精湛技术,更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好院长。
1997年担任田家寨中心卫生院院长后,他正视困难,严格要求自己大胆管理,锐意进取,在他的带领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卫生院各项业务进一步拓展,各项工作都迈向正规化、规范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田家寨镇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期存在。
2001年他率先在全镇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2002年又在部分村开展了农民健康保偿试点工作。他坚守财务制度,实行院务公开,杜绝药品回扣的不正之风。2003年非典时期,因劳累过度,痛风反复发作,但他从未休息一天、睡过一个好觉。
郭发海同志就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着党和人民,他是推动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向前发展,为农村卫生事业奉献一切的医德典范。
王正敏医术以精湛见长&让耳聋者走出寂静世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王正敏
199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1全国先进工作者;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获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05年获中央优秀干部保健专家;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听觉医学、耳和颅底显微外科已长达半个世纪,“医术以精湛见长&一直是王正敏教授的座右铭,作为医德高尚、成果卓著的医学家,他还在不断用行动实践着自己这句座右铭。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是全国最大的一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来自全国各地病人很多,其中不乏难治之症,甚至是不治之症。作为我国著名耳鼻咽喉科学家,王正敏教授眼看着这样的病人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去,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医生,还有什么比看到病人痛苦却无法解决更感到难过的呢?在他看来,对待病人不仅要态度热情周到,还要尽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病痛,才是满足病人要求的实质。
“钻研医术是一个医生的终生使命”,“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治病救人”都是王正敏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医生在手术时要做到心无旁骛,同事们也都知道他的工作习惯,那就是在手术和查房时,坚持病人第一,拒绝外界干扰。尤其是在做手术时,平时可以随便说笑的他就像突然换了一个人,变得不苟言笑。
王正敏教授的病人特别多,聋儿们的家长更是求诊心切。为了所有的病人能满意而归,从早上8点开始直到病人全部就诊完毕,王正敏才吃能吃到午饭,而这顿午饭往往已经到了晚餐时间。
一次,王正敏教授下楼梯时扭伤了脚,脚背肿得老高,行走都很困难,同事们催他快去拍片查看有否骨折时,他却一定要为住院病人做完了手术才肯去给自己治伤,虽然这个决定意味着他还要在手术台旁坚持4、5个小时,他自己却说:“我今天不替这些病人做完手术,他们就要多住一天病房,多花钱。”
王正敏教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在国内率先应用激光小窗技术,发明楔形人工镫骨,使患者术后几乎没有眩晕反应,连续5OO例耳硬化人工镫骨植入无一例突聋、面瘫等并发症,听力提高率达99.8%,创有文献可查的最佳纪录(国外同类手术并发症是l/3OO―1/2OO),使我国镫骨外科手术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因为除了精湛的医术外,他还有着对病人极端负责任的精神。例如,他在为一名在外院曾做过四次手术、且手术侧耳为唯一存有部分骨导听力的耳硬化传导性聋病人做高难度的人工镫骨手术时,本已安放到位的人工镫骨发生了轻微的变形,当大家心中暗忖:对于这种曾经做过多次的病人,现在做到这份上已经十分不易,手术可以结束了。然而,王正敏教授作出了令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十分惊讶的选择一一去除已经放置的人工镫骨,重新精心选择了一个,然后一丝不苟地准确放置到预定位置上,最后取得了完全成功!病人出院时,紧紧拉住王正敏的手,热泪盈眶地说:“王教授,是您使我听力重生,我这一辈子忘不了您!”
由于耳一颅底解剖的复杂性,因而耳神经一颅底显微外科的手术风险极大,但王正敏教授不畏困难,敢于创新,在不断进行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大胆闯入了耳神经一颅底显微外科这一新领域。他为侵犯前颅底的鼻肿瘤手术独创“三明治”式修复方法,攻克了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等颅内并发症难题,这项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经多年应用及推广,至今128例手术无一例此类并发症,王教授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颅底疾病通韶病症复杂,每个病人都各有特点,为最大限度的保留病人的生理功能而又彻底切除病变,王教授总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设计最佳手术方案,可以说,在每一名他治疗过的病人身上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有位大军区老红军将军的女儿得了前颅底癌,经他手术治疗,已超5年无复发,过着美满的家庭生活。这位老红军说:“你这是医学长征的重大胜利。”
在为解决病人疑难杂症、设计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时,他总是说:“手术成功率再高也要把手术安全和病人安危放在第一位”,“对病人来说,成功和失败总是1OO%,不能用医学统计数字来计算。”他总结耳外科近万例耳外科手术,《耳外科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重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神经性聋是世界难题,患者生活在“寂静”世界里,孤独不能交流。上世纪80年代,国外设计了一种价格高昂的高科技植入器,使聋残病人听懂了讲话的声音,这就是可编程数字人工耳蜗。而直到90年代,中国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外国有,中国也一定要有!”王正敏教授下决心开始研制中国的电子耳蜗。通过医学、生物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协作,他先后克服了理论和技术上的一系列困难,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编程数字人工耳蜗,这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耳聋病人的言语分辨能力。
该装置从医学到工程全部是自行设计、独立研发,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了自主创新的精神。它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独立研究和开发此项高科技产品的国家,将为千万个低收入聋残人带去福音。同时,他主持完成的课题《国产多道可编程人工耳蜗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医疗成果唯一的一等奖。按国家FDA规定,作为医院产权实行技术转让,上海已有了我国第一家人工耳蜗生产基地。
王正敏教授说:“我一个人、我们一家医院为病人服务数量毕竟有限,要‘广覆盖’,必须无私地为全国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医师”。他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国内多家教学医院推广和应用他的临床新技术,包括301医院、北医三院、海军总院、同仁医院、上海二军大长征医院、上海交大六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和鄂皖等地区的多家三甲医院,使本学科的发展和影响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多年来,王教授获得科研奖励近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5)、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14项;主编或参与撰写专著12本,SCI和核心期刊论文近200篇。骄人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敬,2005年他顺利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王教授不但注意自己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注意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在选材和用人上,他始终坚持“育才以育德信为先”,使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他的学生中有全国和上海市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正、副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首届浦江计剖燕得者,上海市卫生系统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优秀博士后称号获得者,国家、部委、“211”、“985”和市级等数十项科研基金项目负责人和分项目负责人。
虽然临床医疗工作繁忙,但他还是坚持要给大学的本科医学生上大课,每次课前他都要精心准备讲稿,提高同学从医的自豪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他说:“培养接班人要从大学生抓起。”为满足社会、学校、群众的要求,他多次不顾疲劳为他们作科普报告。例如,在科协组织下为上海市民作耳聋防治的医学科普知识讲座;在学校对青年一代作“健康成才”的报告;在医院为广大医务人员从“德、学、识、才”四个方面作如何成才的报告,都取得了极其热烈的反响。
他著书立说,以极其严谨、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于2005年出版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书中处处体现出“探索以务实致知,治学以求真立本”的思想,是广大中青年医师的一本经典性指导教材,在2006年获得了上海图书奖一等奖。
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不分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一律平等对待,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红包”,有些实在解释不通的他就及时上交医院纪委处理,自1999年以来仅上交的“红包”金额就达35545元。凡接受过他治疗的病人,都会夸赞王教授是一位德高医精的好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他坚持三级查房,亲自为重症病人换药。患者们尊敬他感激他,纷纷送来锦旗和表扬信,1998年至今共计收到锦旗42面、表扬信22封。美国驻沪总领事馆高级外交官也慕他之名前来诊疗,总领事2次来我院参观,赞誉我们耳外科水平和疗效,并将我院耳鼻喉科作为美国来华公民就医首选单位之一。新加坡驻沪总领事夫人特地经过亚洲最大的私立高端医疗服务集团推荐到我院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向我院致以深深谢意。
王正敏教授虽然年事较高,每日仍然不辞辛劳地进行手术工作,并且担任复旦大学耳鼻喉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市临床医学听觉医学中心主任,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名誉主编,《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主编,卫生部国家继续教育专家组成员等多项社会职务,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他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只要人民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的所有付出都值得的!”
桂希恩亲赴艾滋村为多名患者抽血检测
中南医院传染科主任、省艾滋病培训中心主任桂希恩
1990年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人员;1992年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2003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3年获国际防艾基金会授予“贝利一马丁奖”;2004年获中央电视台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8名医疗英雄之一。
桂希恩教授是我国享誉世界的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他早在60年代大学毕业就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与生活,选择去青海奉献青春16年,是青海人民深深爱戴的好“门巴”。他在回到湖北武汉后,从1985年起就开展了传染病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湖北省各大医院和医学院下农村次数最多的传染科医生。经过多年努力,将湖北省江陵县高兴村的血吸虫病的发病率从30%降到4%以下。他将两次赴美进修节省下来的外汇购买仪器无偿捐献给医院使用。
作为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专家,桂希恩不顾高烧40度,坚持自身试验,探索最好疗效。抱着对乙肝病人负责的态度,顶着巨大压力,召集专家在《湖北日报》与某药厂负责人当面评论指出其生产伪劣药品。用自己的工资捐献病区修建水塔,资助病人小孩读书近200人,仅2006年就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款共10万元。
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桂希恩亲自奔赴中原“艾滋病第一村”,为1000多个病人抽血检测。他热心关心艾滋病人,为他们向社会呼吁并身体力行的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年近七旬还亲自制作幻灯片、亲自写讲稿、举办讲座,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动着、教育着年轻的大学生们。他积极在省内外开展,各种传染病(艾滋病)的调查研究,为湖北省出台防治传染病的决策进言献策,并提供理论的、实践的科学依据。
目前,桂教授还亲自承担相关科研课题4项,每年至少举办3-4期全国范围内的艾滋病防治医务人员培训班,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湖北考察工作时,曾专程到桂教授的家中看望他,对他亲自参与的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工作给予了“你是一个好医生”的高度评价。
行政办公:4 专家门诊预约:6 :00-17:00) 医保办理:1 体检咨询:9
疗养预约:2 传真:7 E-Mail:
投诉信箱:
地址:海口市府城镇高登街新桥路(市内乘1、4、9、35路到高登街路口下车)
版权所有:海南省干部疗养院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中国有多少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