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有几个国家朱温建的国家是什么国家?

十国(五代时期对十个割据政权的统称)_百度百科
?五代时期对十个割据政权的统称
[shí guó]
(五代时期对十个割据政权的统称)
十国(902年——979年[1]
)是在之后,与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吴、、、楚、、、、(荆南)、闽,北方一个为。江南以最强,而后被篡位,建立南唐,其次有吴越与等。湖广则被、楚国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建立(史称北宋)后,与其弟相继扫荡群雄,于979年统一除交州与幽云十六州外的中国本土地区,十国结束[2]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汉和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出现过九个相对较小的,即:吴、、、楚、、、、及闽,加上北方的,是为十国。十国的特征是:除了北汉,九国尽在南方:出现的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建国之地,有相承、有独立:版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存在的时间,一般都比各朝长;领袖名号,称帝、称王不一。
的创始者在892年被唐封为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公元905年,杨行密逝世,其子继位,但他喜好游玩作乐,又排挤功臣宿将。、因故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权力,并在908年被杀,由其弟继位。公元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国王位,改元。由于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仍然无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郁郁而终,由其弟继位。杨溥在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南吴灭亡。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三十六年。
的奠基人是大将。继承之后,任用自己的亲信,排挤旧将。907年,徐温和借此发动兵变,剥夺了杨渥的权力,并在908年将其处死。杨渥死后,张颢企图自立,而徐温想
南唐、吴越
继续立为后。最终,徐温推继位,张颢感到不满,两人遂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徐温杀掉张颢,独揽大权,吴主只是而已。
徐温一开始让其子掌握大权,但徐知训经常凌辱杨氏和部将,918年最终被部下所杀。徐温的养子平定叛乱,遂开始执政。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自此成为的实际统治者。徐知诰生活俭朴,尊重杨氏和手下部将,逐渐得到民心。937年,徐知诰见时机成熟,便篡吴称帝,为齐,史称徐齐。939年,徐知诰宣称自己是唐王室的后裔,恢复原来的,改名为,改国号为唐,史称。李昪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跟邻国和好,南唐强盛。
943年,李昪去世,由其子继承皇位。李璟积极用兵,在945年攻灭闽,又抓住内乱的机会于951年将其灭亡。不久,南楚旧将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了对湖南一带的控制,连年用兵使南唐国力受到很大消耗。李璟一直采取联合契丹来压制的政策,最终导致双方。957年,南征南唐,李璟大败,割让以北十四州给后周,并且去掉自己的帝号,只称江南国主。961年,李璟去世,太子即位。李煜虽然是一个出色词人,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君主。973年,宋主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975年,攻陷,李煜被俘,南唐灭亡。共历三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九年。
是唐“”节度使在成都建立的。907年,建梁后,王建不服统治,建国号“大蜀”,史
前蜀、后蜀形势
称“前蜀”,定都成都。王建在位12年,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前蜀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又因长年没有战争,因此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强国。但918年王建死后,继承人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公元925年,伐蜀,蜀军战败,成都沦陷,灭亡。 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二十三年。
公元925年,灭,因功被任命为节度使。公元934年,孟知祥趁后唐发生内乱时自立,国号蜀,史称“”,定都成都。孟知祥只当了7个月皇帝就去世,由其子继位。孟昶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扩展疆土,后蜀一度国势强盛,并得享三十年的和平。但也由于蜀境承平日久,孟昶在位后期开始贪图逸乐、不思国政,朝政变得十分腐败。公元965年,宋军攻蜀,蜀军主力在大败,宋军趁势进攻成都,孟昶出降,后蜀灭亡。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三年。
的奠基者是清海节度使,唐亡后臣服。刘隐率兵平定了岭南,又从
南楚手中夺取了容、邕两管。他重用岭南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了基础。911年刘隐去世,由其弟继位。刘岩在削平岭南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后,于917年称帝,建国号汉,史称南汉。刘岩与邻国和好,又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在国内推广,使南汉国力蒸蒸日上。
942年,刘岩去世,其子继位。但刘玢贪图享乐,不思治国。结果境内发生反抗起义,南汉国力开始走下坡路。943年,杀兄自立,虽然他从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但他却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大肆屠杀皇族和部下,使每况愈下。958年,刘晟病逝,由其子继位。刘鋹亦是昏暴之主,南汉在他手中彻底腐坏堕落。结果在971年宋军进攻时,南汉无力抵抗,刘鋹投降,南汉灭亡。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五十五年。
湖南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殷割据湖南,又称。南楚的创立
者在896年被唐封为军节度使。907年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马殷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927年,正式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930年马殷去世,由其子继位。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继承。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而拥护继立。此举导致马希萼的不满,楚国内乱爆发。950年马希萼攻打长沙,马希广战败,马希萼自立为楚王。但马希萼自得位后志得意满,纵酒荒淫。部下、反抗,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之子当节度使。数月后,等将领兵变,拥护为武安留后,南楚大乱。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进攻楚国,攻占长沙,南楚灭亡。共历六主,存在时间为四十五年。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王进逵杀死,尔后将潘叔嗣杀王进逵;周行逢杀潘叔嗣,湖南全境遂为周行逢所控制。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至此湖南完全并入北宋的版图。
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首都杭州,盛时疆域为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南部、福建东北部。元年(公元907年)封钱镠为,故该年为吴越建国之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卒,子继位。五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去世,其子继位。会同十年(公元947年),钱弘佐去世,其子年纪尚幼,故由其弟继位。但钱弘倧欲限制将领权力,结果内牙统军使在当年十二月发动政变,改立钱弘倧的弟弟继位。公元978年,钱弘俶向北宋献出土地投降,吴越灭亡。共历五主,存在时间为七十二年。
闽国的建立者与其兄在年间逐渐控制福州一带,王潮被授为
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去世,由王审知继承。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使闽国迅速发展。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继立。王延翰个性骄傲荒淫,残忍凶暴,结果在926年被王延翰之弟及王审知之养子杀掉。王延钧继承闽王位,在933年称帝。935年王延钧被其子所弑,王继鹏夺位。王继鹏个性猜忌,屡杀宗室,结果在939年、的兵变中被杀,由其叔继承。一向暴虐,朱文进、连重遇两人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杀王延羲。朱文进自称闽王,但不久就被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击败。945年,抓住闽国内乱机会进攻,南唐军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闽国亡。共历六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七年。
十国荆南(南平)
的建立者为部下,907年朱温称帝后被封为荆南,其首府为。灭亡后,高季兴继续向称臣,在924年被封为王。后唐灭时,高季兴曾表示要帮助后唐进攻,但实际并未兑现承诺。继位后,高季兴却向后唐索要前蜀土地。明宗大怒,发兵征讨荆南。所幸因为江南雨季到来,粮草不济,高季兴才摆脱被灭亡的命运。929年高季兴逝世,其子上台后,重新修复与后唐的关系,于934年被封为南平王。
荆南地小国弱,因贪图赏赐,几乎向所有附近称帝的政权称臣,而且还抢夺其他政权的贡品。各国称高季兴和高从诲为“高赖子”。948年高从诲逝世,其子继位,继续侍奉中央政府。960年高保融去世,其子年幼,故以高保融之弟继承。962年高保勖去世,由高继冲继承。963年宋军南征时路过江陵,高继冲见宋军兵威深感恐惧,遂投降于宋,荆南灭亡。共历五主,存在时间为四十年。
后唐时期五代十国形势
后晋后汉时期形势
后周时期形势
的开国君主是的弟弟,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951年,灭汉建周。刘崇占据河东十余州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
北汉、后周
北汉是十国中最弱的国家之一,所以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公元954年,刘崇试图趁刚继位的机会进攻,结果被后周打得惨败,国力大衰。刘崇于同年逝世,其子继位,继续侍奉辽国的政策,称辽主为父皇帝。公元968年,刘承钧病逝,养子继位,不久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刘继恩之兄继位,残忍嗜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江河日下。969年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但宋军在979年卷土重来,亲征,宋军势不可挡,刘继元向辽军求救,辽国援军亦被击退,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亡。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二十九年。
的文人饱经沧桑,诗文也透露着沉痛的气息。其中以吴越国诗人的五七言诗比较优秀,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五代前期时期流亡四方的文人学士颇多,、、等,都是非常有文学成就的人物[4]
然而五代十国的文学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其词风的前期继承晚唐风格
,主要描写皇室贵族的享乐生活。其题材庸俗,境界狭窄,风格柔靡,以的作品为代表。到后期出现清晰深沉的描述,情感生动,使人回味无穷,对宋词的影响极大。花间派起源于晚唐、晚唐前蜀的,其中温庭筠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有名的有〈菩萨蛮〉、〈梦江南〉等,而韦庄有〈女冠子〉、〈菩萨蛮〉等,其风格较为清新。而后繁荣于五代,以蜀地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蜀地有晚唐前蜀的韦庄与后蜀的等人,他们的作品后来由收入《》。欧阳炯词作风极委婉之致,有名的有〈南乡子〉。
另一个中心的南唐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人。的作品有〈采桑子〉、〈谒金门〉等,词风细腻深沉,影响北宋词人、等,遗有《阳春集》。的作品以〈摊破浣溪纱〉最具代表,内容深动,没有艳丽虚浮感,李璟父子的作品被后人集刻为《》。是五代十国中最重要的词人。其前期的作品也是如同花间派,以〈玉楼春〉、〈菩萨蛮〉等宫廷艳丽生活为主。但在国亡被俘后所写的词,或慨叹身世,或怀恋往昔,形像鲜明,语言生动,把伤感之情写得很深挚,以〈虞美人〉、〈浪滔沙〉、〈乌夜蹄〉等最具代表。突破了晚唐以来专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内容和意境两方面都有创新,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南方山水画以的、师徒著称,他们皆擅用水墨描绘江南景色。擅长用披麻皴,好以淡墨轻岚写出江南平淡天真之趣,以《》、《》最有名。直接承袭董
韩熙载夜宴图
源的画法,更在山顶上常钩画一些明净的卵石,即“矾头”。以《》、《》等著称。而花鸟画以南唐的徐熙与后蜀的黄筌等人最有名。擅画宫廷的珍禽异卉,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谚语,有名的有《》、《》等。人物画皆继承唐朝周昉和张萱的宫廷人物画风,有名的有顾闳中、周文矩与石恪。所画《》线条细腻,色彩华丽鲜艳,为传世的艺术珍品。周文矩对人物的刻画表情生动,对形体与姿势掌握的深厚功力,绘有《苏李别意》与《按乐宫女图》等。而后蜀擅绘人物鬼神,形象多作丑怪奇诡之状,绘有《》。五代时的道士擅长道画,“曾于青城山丈人观,画五岳四渎真形,并十二溪女数壁,笔迹遒健,神彩欲活。见之者心惊神悸,足不能进,实画之极至者也”[7]
南方十国极力发展经济,一些沿海堤防或河道工程也积极建设。五代时已有出现。924年时修筑河堤,于隔年由成功修复。五代还使用“帚工”来护岸、堵口、护堤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是将薪柴、竹木、软草等夹以土石捆扎成帚捆,然后连接起来,具有很好的抗水冲击作用。最后在宋朝成熟并被普遍推广使用。五代时,江南吴国、吴越国与南唐重修江河,引湖水济运,持续发展唐朝的塘浦系统,并且还修筑钱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袭[8-9]
五代的吴国、南唐常将、等使用在战争上。904年军围攻洪州﹙今江西南昌﹚,部将命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975年北宋大军南征南唐,南唐将领朱全赟用猛火油纵火攻宋军,但最后因为风向改变,火焰反燃己军而大溃[10]
(在位:902年—905年)
902年三月—904年
用唐昭宗年号(二年到四年)
904年—919年
用唐昭宗年号。二年十一月南吴烈宗即位沿用,五年五月南吴高祖即位沿用
(在位:919年—920年)
919年四月—921年正月
或作颁义。二年五月南吴睿帝即位沿用
(在位:920年—937年)
921年二月—927年十月
927年十一月—929年十月
荆南武信王,文献王用此年号
929年十一月—935年八月
935年九月—937年十月
(在位:937年—943年)
937年十月—943年二月
(在位:943年—961年)
943年三月—957年
楚恭孝王用此年号(八年至九年)
958年正月—二月
958年三月—五月
958年五月—960年
用后周太祖年号(五年至七年)
960年—961年
用北宋太祖年号(元年至二年)
(在位:961年—975年)
961年七月—963年十一月
用北宋太祖年号(二年至四年)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968年十一月—975年十一月
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在位:907年—932年)
用年号(四年)
908年—912年
用后梁郢王年号
913年二月—915年十月
用后梁太祖年号(三年至五年)
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
用后梁末帝年号
921年五月—923年
用后梁末帝朱友贞年号
924年—925年
926年—931年
或作宝贞、保贞
见于王应麟《玉海》,不详何时
见于李兆洛《纪元编》,不详何时
(在位:932年—941年)
932年四月—933年
用后唐明宗年号(三年至四年)
934年正月—四月
用后唐闵帝年号
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用后唐末帝年号
936年十一月—941年
用后晋高祖年号
(在位:941年—947年)
941年九月—944年六月
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六年至九年)
944年七月—946年
用后晋出帝年号
(在位:947年)
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十二年)
(在位:948年—978年)
948年—950年
用后汉高祖年号
951年—953年
用后周太祖年号
954年—960年正月
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
960年—963年十一月
用北宋太祖年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968年十一月—976年
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用北宋太宗年号
(在位:907年—930年)
927年六月—930年
用后唐明宗年号(二年—四年)
(在位:930年—932年)
930年十一月—932年六月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
(在位:932年—947年)
932年七月—933年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三年—四年)
934年正月—四月
用后唐闵帝年号
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用后唐末帝年号
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
用后晋高祖年号
944年七月—946年
用后晋出帝年号
(在位:947年—950年)
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十二年)
948年—950年十一月
用后汉高祖年号
(在位:950年—951年)
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
用南唐元宗年号(八年至九年)
(在位:909年—925年)
909年四月—911年四月
用后梁太祖年号(三年—五年)
911年五月—915年七月
用后梁太祖朱全忠年号
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
用后梁末帝年号
921年五月—923年三月
用后梁末帝朱友贞年号
923年四月—925年
用后唐年号
(在位:926年)
用后唐明宗年号
(在位:926年—935年)
926年十二月—930年二月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
930年二月—932年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
933年—934年
935年—936年二月
 (在位:935年—939年)
936年三月—939年七月
 (在位:939年—944年)
939年闰七月—943年正月
 (在位:943年—945年)
943年二月—945年八月
(在位:917年—942年)
917年七月—925年十一月
925年十二月—928年二月
928年三月—942年三月
 (在位:942年—943年)
942年四月—943年二月
 (在位:943年—958年)
943年三月—十月
943年十一月—958年七月
 (在位:958年—971年)
958年八月—971年二月
 统治地区其他势力的年号年号
942年七月—943年十月
(在位:907年—918年)
用年号(七年)
908年—910年
或作,广大。六月后主即位沿用
(在位:918年—925年)
919年—924年
925年正月—十一月
(在位:934年)
934年四月—937年
元年七月后主即位沿用
(在位:934年—965年)
938年—965年正月
(在位:924年—929年)
924年三月—926年四月
用后唐年号(二年—四年)
926年四月—928年六月
用后唐明宗年号(元年—三年)
928年六月—十二月
用南吴睿帝年号(二年)
(在位:928年—948年)
929年正月—六月
用南吴睿帝杨溥年号(三年)
929年七月—930年正月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四年—五年)
930年二月—933年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
934年正月—四月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
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
用后唐末帝年号
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
用后晋高祖年号
944年七月—946年
用后晋出帝年号
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十二年)
948年正月—十月
用后汉高祖年号(元年)
(在位:948年—960年)
948年十一月—950年
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元年—三年)
951年—953年
用后周太祖年号
954年—960年七月
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
(在位:960年—962年)
960年八月—962年十月
用北宋太祖年号(元年—三年)
(在位:962年—963年)
962年十一月—963年五月
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三年—四年)
(在位:951年—954年)
951年—954年十月
用后汉高祖年号(四年—七年)
(在位:954年—968年)
954年十一月—956年
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七年—九年)
957年—973年
十二年七月沿用。九月沿用
(在位:968年—979年)
974年—979年五月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第七章中晚唐政治与五代十国〉.第219页-第238页.
.中国长治[引用日期]
《中国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四章 辉煌的诗歌和文体的变革〉. 第1031页-第1106页.
.图片网[引用日期]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引用日期]
《中国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七章 古代美术的盛世〉. 第134页-第1456页.
张奎元. 隋唐五代科技史. 人民出版社. 1994.
《中国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八章 自然科学和医学的丰硕成果〉. 第555页-第676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朱全赟自湖口以众援金陵,号十五万,缚木为筏,长百余丈,战舰大者容千人,将断采石浮梁,会江水涸,战舰不能骤进。王明屯独树口,遣其子驰骑入奏,帝密遣使令明于洲浦间多立长木若帆樯之状以疑之。己未,全赟独乘大航,高十余重,上建大将旗幡。至皖口,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刘遇挥兵急攻之,全赟以火油纵烧,遇军不能支。俄而北风,反焰自焚,其众不战自溃,全斌惶骇,赴火死。擒其战棹都虞侯王晖等,获兵仗数万。金陵独恃此援,由是孤城愈危蹙矣。”后梁(907~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朱全忠(朱温)篡唐称帝,“大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时期。后梁自梁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河东的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后梁的名将有、和杨师厚等。
君主专制政体
907年6月1日
开封、洛阳(909——913年)
佛教、道教
923年11月19日
梁,五代十国之一。自梁太祖朱全忠(本名,后改名朱晃)于907年建国至梁末帝于923年11月19日亡国,。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安徽、江苏、、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历三主,共十七年。
朱温曾参加唐末起义,后叛降,被赐名,三年()又被授以军,随后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封为。元年()进封。天祐元年(),杀宰相,逼迫迁都,挟持并诛数百人,彻底剪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势力。不久杀昭宗,另立其子为。元年(907年)废,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大梁”,史称“朱梁”。至此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由此也正式再一次全面进入了大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公元912年6月,朱温第三子杀父朱温自立称帝。913年2月,朱温第四子讨逆之名又杀兄自立,称梁末帝。923年被后唐所灭。
朱温曾参加唐末领导的农民起义,后叛降,被赐名,与贵族等协同镇压起义。覆亡后,大唐帝国已,各方形成的局面,其中以、、、卢龙、、淮南节度副大使等人势力最大,史载“郡将自擅,常赋殆绝,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
天复元年(901年)被宦官幽禁,宰相乃召救驾。不得已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进攻凤翔,凤翔食尽待援。
天复三年(903年),节度使李茂贞杀宦官等七十余人,与朱全忠和解,护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长安。崔胤指责宦官“大则构扇藩镇,倾危国家;小则,蠹害朝政”,不久朱全忠尽杀宦官数百人,废,完全控制。
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宰相崔胤,逼迫昭宗迁都,八月杀昭宗,另立其子李柷为帝,是为。
二年(905年),在鼓动下,于白马驿(今河南境)一夕杀尽杀宰相、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
朱全忠原为在位时代爆发的将领,原名。降唐后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据(今),渐渐成为唐末最强大的藩镇,并受封为。元年()闰四月,自劫持至,又于八月加害,并另立年仅13岁的为帝,即。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朱全忠改号,开平,史称,是为梁。疆土是五个王朝中最小的一个,辖地仅今、两省,、大部,、、、、等省的一部。
朱温篡唐后,很多原唐朝的均不承认梁朝,仍用唐朝。同年(),王也称帝,建立了国。当时有些割据势力表示归顺梁,朱温遂晋封割据的为,占据的为王,据有一带的为大彭王,占有的为闽王。并封河北三镇的镇州为,王处直为北平王,909年又封的为,后称帝,史称。加上的,的,的,连同后梁,十多个割据势力并存。
由于在唐末以来朱温便与有恩怨,所以自建国起,梁与、父子持续战斗,直至亡国。梁朝建立后发兵8万,打算收复被占据的,但围攻半年不下。次年(908年)初病死,继为,亲率晋军为解围,大获全胜。
梁太祖疑功臣,迫使(今)的赵王和(今属)北平王,于()起兵反梁,与晋国结盟,并向求援。()初,李存勖率晋军以及镇、定联军击于(今属),经过一日激战后,梁军大败。晋军追击150余里,直至(今),又连克(今)、(今属)等地。梁太祖亦亲自率军前往洛阳设防。之战梁军主力受损,梁处于劣势。
次年(912年),梁太祖趁晋攻燕,带病亲率军北上,号称50万大军。昼夜兼行,至下博(今),率军5万转攻(今)。其时晋军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虚,晋在(今)的驻守军以小部队骚扰梁军,又派数百骑兵伪装梁军,趁夜袭了梁太祖营寨,外加被晋军释放的梁军士兵,归来后传言李存勖亲率大军来攻,梁太祖,遂烧营夜遁。
乾化二年()五月,梁太祖退至,,同年,为第三子所杀。次年,又为所杀,梁太祖四子遂继位,是为。后梁内乱相继,只有大将率军与晋、赵周旋于。
贞明元年(915年)春,杨师厚死,梁朝廷密谋把杨师厚的领地,(今河北东北)军士叛降于晋,乃亲征出兵太行黄泽岭(今东南),又袭(今属)、,梁军皆败。次年春,梁末帝命率军3万北上,直奔太原,企图袭取晋军基地,但为守城军击败。
()八月,李存勖举兵魏州南下,想要灭梁,与梁军相持于一带。十二月下旬,晋军至胡柳陂(今西南),率梁军跟踪而至,两军激战,梁军骑军败,西逃时冲散了晋军的西线部队,晋名将战死。晋将、王建及率骑兵冲击梁步兵,梁军惨败,伤亡近3万。但晋军也因此战,梁晋战争沉寂了一段时期。
()春,李存勖正拟称帝之际,为部下所杀。勾结后梁与。晋军进围时,梁军袭击晋军,却反为晋军所败,死伤2万多人。
三年(),称帝,,是为庄宗,史称。后梁三年、()闰四月末,乘后梁西攻(今),派大将率骑5000袭(今),次日清晨占之。后梁启用为帅,为副帅,调集精兵10万北讨。唐庄宗亲自率军与梁军苦战于(今)。后兵败(今)被俘斩。唐军达城下,随即降唐,梁亡。梁末帝自杀。
元年(907年)朱温废,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为“大梁”,,后人称为梁。升(今)为,称;以洛阳为西都;三年(909),由开封迁都洛阳,封为济阴王,次年又杀,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的纷乱时期。
朱温在位时,继承人未定。(912)二月,他亲统与晋争河北,得病返洛阳。六月,次子发动政变杀温,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二月,朱温第三子发动洛阳兵变,友珪自杀。
(913),朱友贞即在开封称帝(先后贞明、),是为,还都开封。又复为。友贞猜忌大臣,内部分裂,国力进一步削弱。
朱温在称帝前后,革除了一些唐朝,奖励农耕,减轻租赋,基本上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南方的吴、、楚、闽、、的、的岐()、的燕()等政权并立。朱温虽然作了某些改革,但他残暴成性,战争中滥行杀戮,与据有太原的李克用、父子连年作战,使黄河两岸遭到严重破坏。
龙德三年(923)十月,李存勖攻入开封,末帝自杀。梁朝亡。
、、、、、康怀贞、王重师、、、、、、、、(后投降岐)、、李唐宾、(后投降)等。
靖王、、惠王、邵王、朗王朱存、安王、密王、彬王、朱友圭、福王朱友璋、均王朱友贞、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朱友敬、博王(原名康勤)、冀王朱友谦(原名)
王、邺师厚、王、、、闽王、守光、、王王处直、南平王隐、
《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一》:
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砀山午沟里人也。其父诚,以教授乡里,生三子,曰全昱、存、温。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人刘崇家。全昱无他材能,然为人颇长者。存、温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乾符四年,起曹、濮,存、温亡入贼中。巢攻岭南,存战死。巢陷京师,以温为东南面先锋使。攻陷同州,以为同州防御使。是时,天子在蜀,诸镇会兵讨贼。温数为河中王重荣所败,屡请益兵于巢,巢中尉孟楷抑而不通。温客谢瞳说温曰:「黄家起于,幸唐衰乱,直投其隙而取之尔,非有功王之业也,此岂足与共成事哉!今天子在蜀,诸镇之兵日集,以谋兴复,是唐德未厌于人也。且将军力战于外,而制之于内,此所以背秦而归楚也。」温以为然,乃杀其严实,自归于河中,因王重荣以降。承制拜温左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天子赐温名全忠。三年三月,拜全忠汴州刺史、宣武军。四月,诸镇兵破巢,复京师,巢走。七月丁卯,全忠归于宣武。是岁,黄巢出蓝田关,陷蔡州。节度使叛附于巢,遂围。徐州时溥为东南面行营兵马都统,会东诸镇兵以救陈。陈州刺史赵犨亦乞兵于全忠。溥虽为都统而不亲兵,四年,全忠乃自将救犨,率诸镇兵击败巢将黄邺、尚让等。犨以全忠为德,始附属焉。是时,河东下兵太行,度河,出洛阳,与东兵会,击巢。巢已败去,全忠及克用追败之于郾城。巢走中牟,又败之于。巢走封丘,又大败之。巢挺身东走,至泰山狼虎谷,为时溥追兵所杀。九月,天子以全忠为、同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二年三月,进爵王。义乱,逐其节度使安师儒,推牙将为留后,师儒来奔,杀之。遣朱珍、李唐宾陷滑州,以胡真为留后。十二月,徙封吴兴郡王。自黄巢死,秦宗权称帝,陷陕、洛、怀、孟、唐、许、汝、郑州,遣其将秦贤、卢瑭、张晊攻汴。贤军板桥,晊军北郊,瑭军万胜,环汴为三十六栅。王顾兵少,不敢出。乃遣朱珍募兵于东方,而求救于兖、郓。三年春,珍得万人、马数百匹以归。乃击贤板桥,拔其四栅。又击瑭万胜,瑭败,投水死。宗权闻瑭等败,乃自将精兵数千,栅北郊。五月,朱瑾、来赴援。王置酒军中,中席,起如厕,以轻兵出北门袭晊,而乐声不辍。晊不意兵之至也,兖、郓之兵又从而合击,遂大败之,斩首二万余级。宗权与晊夜走,过郑,屠其城而去。宗权至蔡,复遣张晊攻汴。王闻晊复来,禅寺后冈,望晊兵过,遣朱珍蹑之,戒曰:「晊见吾兵必止。望其止,当速返,毋与之斗也。」已而晊见珍在后,果止。珍即驰还。王令珍引兵蔽大林,而自率精骑出其东,伏大冢间。晊止而食,食毕,拔旗帜,驰击珍。珍兵小却,王引横出,断晊军为三而击之。晊大败,脱身走。宗权怒,斩晊。而、陕、洛之兵为宗权守者,闻蔡精兵皆已歼于汴,因各溃去。故将李罕之取河阳、取洛阳以来附。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朱宣、朱瑾兵助汴,已破宗权东归,王移檄兖、郓,诬其诱汴亡卒以东,乃发兵攻之,取其、。遂遣朱珍攻郓州,大败而还。十二月,天子使来,赐王铁券及德政碑。淮南节度使高骈死,入扬州,天子以王兼淮南节度使。王乃表行密为副使,以行军司马为留后。璠之扬州,行密不纳。元年正月,淮南,至宋州而还。是时,秦宗权陷襄州,以赵德諲为节度使。德諲叛于宗权以来附。天子因以王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以德諲为副。三月庚子,僖宗崩。军乱,囚其节度使乐彦贞。其子刺史从训攻魏,来乞兵。遣朱珍助从训攻魏。而杀彦贞,从训战死,魏人立,珍乃还。张全义取河阳,逐李罕之。罕之奔于河东。李克用遣兵围河阳,全义来求救,遣丁会、牛存节救之,击败河东兵于沇河。五月,行营讨蔡州,围之百余日,不克。是时,时溥已为东南面都统,又以王统行营,而溥犹称都统。王乃上书,论溥讨蔡无功而不落都统,且欲激怒溥以起兵端。初,高骈死,淮南乱,楚州刺史来奔,纳之,及攻蔡不克,还,欲攻徐,乃遣朱珍将兵数千以东,声言送瓒还楚州。溥怒论己,又闻珍以兵来,果出兵拒之。珍战于,大败之,取其丰、萧二县。遂攻,下之。珍屯萧县,别遣庞师古攻徐州。龙纪元年正月,师古败溥于吕梁。淮西牙将申丛执秦宗权,折其足,将槛送京师;别将郭璠杀丛,篡宗权以来献。王遣行军司马李璠献俘于京师,表郭璠淮西留后。三月,天子封王为东平王。七月,朱珍杀李唐宾,王如萧县,执珍杀之,遂攻徐州。冬,大雨,水,不能军而旋。初,秦宗权遣其弟宗衡掠地淮南。是岁,宗衡为其将所杀,儒攻杨行密于扬州。淮南大乱,行密走宣州,儒入扬州。元年春,遣庞师古攻孙儒于淮南,大败而还。四月,宿州将张筠以宿州复归于时溥,王自将攻之,不克。初,黄巢败走,李克用追之,至于冤朐,不及而旋。过汴,驻军于北郊,王邀克用置酒上源驿,夜以兵攻之。克用逾城而免,讼其事于京师,天子知曲在汴而和解之。至是,宰相私与汴交,之以赂,浚为汴请伐河东。唐诸大臣皆以为不可兴师。浚挟汴力,请益坚。天子不得已,许之。五月,以浚为太原四面行营都统,王为东南面。然王不亲兵,以兵三千属浚而已。浚屯于阴地。河东叛将冯霸杀潞州守将来降,遣葛从周入潞州。李克用遣攻之,从周走河阳。九月,王如河阳。十月,天子以王兼宣节度使,遂如滑州,假道于魏,以攻河东,且责其军须,亦所以怒魏为兵端也。魏人果以谓非兵所当出,而辞以粮乏,皆不许。于是攻魏。十一月,张浚之师大败于阴地。二年正月,王及魏人战于内黄,大败之,屠故元城,罗弘信来送款。十月,克宿州。十一月,曹州将郭绍宾杀其刺史郭饶来降。十二月,丁会败朱瑾于。元年二月,攻郓州,前军朱友裕败于,后至,又败而还。冬,友裕取濮州,遂攻徐州。二年四月,庞师古克徐州,杀时溥。王如徐州,以师古为留后,遂攻兖、郓。
乾宁元年二月,王及朱宣战于渔山,大败之。二年八月,又败宣于梁山。十一月,又败之于巨野。兖、郓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发兵救之,假道于魏。既而魏人击之,克用怒,大举攻魏。罗弘信来求救,遣葛从周救魏。是岁,李克用封晋王。三年五月,战于,擒克用子落落,送于魏,杀之。七月,犯京师,天子出居于华州。王请以兵赴难,天子优诏止之。又请迁都洛阳,不许。四年正月,庞师古克郓州,王如郓州,以朱友裕为留后。遂攻兖州。朱瑾奔于淮南,以葛从周为兖州留后。九月,攻淮南,庞师古出清口,葛从周出安丰,王军屯于宿州。杨行密遣朱瑾先击清口,师古败死。从周亟返兵,至于渒河,瑾又败之。王惧,驰归。光化元年三月,天子以王兼天平军节度使。四月,遣葛从周攻晋之山东,取邢、洺、磁三州。襄州自其父德諲时来附,匡凝又与杨行密、李克用通,而其事泄。七月,遣氏叔琮、攻匡凝,取其泌、随、邓三州。匡凝请和,乃止。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来降。二年,攻魏,来求救。王救魏,败仁恭于内黄。四月,遣氏叔琮攻晋太原,不克。七月,李克用取泽、潞。十一月,保义军乱,杀其节度使王珙,推其牙将李璠为留后,其将朱简杀璠来降。以简为保义军节度使。三年四月,遣葛从周攻刘仁恭之,取其德州,及仁恭战于堤,大败之。八月,晋取洺州。王如洺州,复取之。是时,镇、定皆附于晋。遂攻镇州,破,王镕来送款。进攻,王郜奔于晋,其将王处直以定州降。唐宦者作乱,天子幽于东宫。天复元年正月,护驾都头诛季述,天子复位。封王为。遣张存敬攻王珂于河中,出含山,下晋、绛二州。王珂求救于晋,晋不能救,乃来降。三月,大举攻晋。氏叔琮出太行,取泽、潞。葛从周、张存敬、侯言、张归厚及镇、定之兵,皆会于太原,围之,不克,遇雨而还。五月,天子以王兼河中尹、节度使。六月,晋取慈、隰。自刘季述等已诛,宰相外与梁交,欲假梁兵尽诛宦者。而凤翔李茂贞、邠宁等,皆遣子弟以精兵宿卫天子,韩全诲等亦因恃以为助。天子与胤计事,宦者属耳,颇闻之。乃选美女,内之宫中,阴令伺察其实。久之,果得胤奏谋所以诛宦者之说,全诲等大惧,日夜相与涕泣,思图胤以求全。胤知谋泄,事急,即矫为制,召梁兵入诛宦者。十月,王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兵七万,至于河中,取同州,遂攻华州,韩建出降。全诲等闻梁王兵且至,即以岐、邠宿卫兵劫天子奔。王乃上书言胤所以召之之意。天子怒,罢胤相,责授尚书,诏梁兵还镇。王引兵去,攻邠州,屯于三原。邠州节度使杨崇本以邠、宁、庆、衍四州降。崔胤奔于华州。二年春,王退军于河中。晋攻晋、绛。遣朱友宁击败晋军于,取汾、慈、隰,遂围太原,不克而还,汾、慈、隰复入于晋。四月,友宁引兵西,至,及李茂贞战于武功,大败之。王兵犯凤翔,茂贞数出战,辄败,遂围之。十一月,鄜坊李以兵救凤翔,王遣孔勍袭,虏周彝之族,徙于河中,周彝乃降。是时,岐兵屡败,而围久,城中食尽,自天子至后宫,皆冻馁。三年正月,茂贞杀韩全诲等二十人,囊其首,示,约出天子以为解。甲子,天子出幸梁军。遣使者驰召崔胤,胤托疾不至。王使人戏胤曰:「吾未识天子,惧其非是,子来为我辨之。」天子还至兴平,胤率百官奉迎。王自为天子执辔,且泣且行,行十余里,止之。人见者,咸以为忠。己巳,天子至自凤翔,哭于而后入,杀宦者七百余人。二月,天子赐王「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以辉王祚为诸道兵马元帅,王为副元帅。王乃留子友伦为护驾指挥使,以为天子卫,引兵东归。天子饯于延喜楼,赐五曲。初,梁兵已西,王师范遣其将刘鄩袭据梁兖州。王已还梁,四月,如郓州,遣朱友宁攻青州。师范败之于石楼,友宁死。九月,杨师厚败青人于临朐,取其棣州,师范以青州降,而鄩亦降。友伦击鞠,坠马死。王怒,以为崔胤杀之,遣朱友谦杀胤于京师。其与友伦击鞠者,皆杀之。自天子奔华州,王请迁都洛阳,虽不许,而王命河南张全义修洛阳宫以待。天祐元年正月,王如河中,遣牙将寇彦卿如京师,请迁都洛阳,并徙长安以东。天子行至陕州,王朝于行在,先如。是时,六军诸卫兵已散亡,其从以东者,十数人,打球供奉、内园小儿等二百余人。行至谷水,王教医官许昭远告其谋乱,悉杀而代之,然后以闻。由是天子左右皆梁人矣。四月甲辰,天子至自西都。是时,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楚王赵匡凝、蜀王王建、杨行密闻梁迁天子洛阳,皆欲举兵讨梁,王大惧。六月,杨崇本复附于岐。王乃以兵如河中,声言攻崇本,遣朱友恭、氏叔琮、等行弑,昭宗崩。十月,王朝于京师,杀朱友恭、氏叔琮。十一月,攻淮南,取其,攻,不克而旋。二年二月,遣蒋玄晖杀德等九王于九曲池。六月,杀司空裴贽等百余人。七月,天子使来,赐王「迎銮纪功碑」。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襄州赵匡凝以为不可。遣杨师厚攻之,取其唐、邓、复、郢、随、均、房七州。王如襄州,军于汉北。九月,师厚破襄州,匡凝奔于淮南。师厚取,荆南留后赵匡明奔于蜀。遂出光州,以攻寿州,不克。天子卜祀天于南郊,王怒,以为蒋玄晖等欲祈天以延唐。天子惧,改卜郊。十一月辛巳,天子封王为魏王、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佑国、河阳、义武、昭义、武宁、保义、忠义、武昭、、、平卢、匡国、镇国、荆南、忠武二十一军为魏国,备九锡。王怒,不受。十二月,天子以王为天下兵马元帅。怒,遣人告枢密使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杀玄晖而焚之,遂弑太后于积善宫。又杀宰相,太常卿张延范以徇。天子诏以太后故停郊。三年春,魏州罗绍威谋杀其牙军,来假兵以虞变,王为发兵北攻刘仁恭之沧州,兵过魏而绍威已杀牙军,其兵之在外者果皆叛,据贝、卫、澶、博州,王以兵悉杀之。遂攻沧州,军于长芦。刘仁恭求救于晋。晋人取潞州,王乃旋军。
《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
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来劳军。宰相率百官来。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大赦,改元,梁。封唐主为济阴王。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以唐东都为西都。废京兆府为。赐东都酺一日。契丹阿保机使袍笏梅老来。五月丁丑朔,以唐相张文蔚杨涉为门下侍郎,御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寅,渤海、契丹遣使者来。乙酉,封兄全昱为广王,子友文博王,友珪郢王,友璋福王,友贞均王,友徽建王,侄友谅衡王,友能惠王,友诲邵王。甲午,改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为使。是月,潞州行营都指挥使李思安及晋人战,。六月,平节度使韩建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皇高祖黯谥曰宣元,肃祖,祖妣谥曰宣僖;曾祖茂琳谥曰光献,庙号敬祖,祖妣杨氏谥曰光孝;祖信谥曰昭武,庙号宪祖,祖妣刘氏谥曰昭懿;考诚谥曰文穆,庙号烈祖,妣王氏谥曰。八月丁卯,同州虸蚄虫生。隰州黄河清。九月,括马。冬十月己未,讲武于繁台。十一月壬寅,赦亡命背军髡黥。二年春正月,渤海遣使者来。己亥,卜郊于西都。弑济阴王。二月辛未,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三月壬申朔,如西都。丙子,如怀州。丁丑,如泽州。戊寅,封鸿胪卿李崧介国公,为二。壬午,匡节度使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改卜郊。张文蔚薨。夏四月,杨涉罢,侍郎于兢为中书侍郎,承旨礼部侍郎为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子,至泽州。五月,潞州行营都康怀英及晋人战于夹城,败绩。戊戌,立唐三庙。契丹遣使者来。六月壬寅,忠武军节度使刘知俊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以伐岐。,杀右金吾卫上将军王师范,灭其族。,刘知俊及岐人战于漠谷,败之。秋九月丁丑,如陕州,博王友文留守东都。冬十月,至自陕州。十一月癸巳,张策罢,左仆射杨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月己亥,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三年春正月甲戌,如西都。复然灯以祈福。,享于太庙。辛卯,有事于南郊,大赦。,群臣上,曰睿武广孝皇帝。二月壬戌,讲武于西杏园。甲子,延州高万兴叛于岐,来降。三月辛未,王大諲撰遣使者来。甲戌,如河中。山南节度使杨师厚为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取丹州。夏四月,知俊克延、鄜、坊三州。五月己卯,至自河中,杀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六月庚戌,刘知俊执佑国军节度使刘捍,叛附于岐。辛亥,如陕州。乙卯,冀王朱友谦为同州东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奔于岐。丹州军乱,逐其刺史宋知诲。秋七月,商州军乱,逐其刺史,稠奔于岐。乙丑,克丹州,执其首恶王行思。乙亥,至自陕州。甲申,襄州军乱,杀其留后王班。房州刺史杨虔叛附于蜀。八月辛亥,降死罪囚。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克房州,执杨虔。,契丹遣使者来。己卯,阅稼于西苑。九月壬寅,行营招讨使上将军克襄州,执其首恶。丁未,保义军节度使王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辛亥,韩建、杨涉罢。太常卿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工部侍郎为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酉,李洪、杨虔伏诛。冬十一月甲午,日南至,告谢于南郊。己酉,搜访贤良。镇国军节度使康怀英伐岐。十二月,怀英克宁、庆、衍三州。及刘知俊战于,败绩。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乐。丁未,讲武于。二月己丑,阅稼于谷水。秋八月丙寅,如陕州。河南尹张宗奭留守西都。辛未,护国军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以伐岐。九月己丑,至自陕州。辛亥,搜访贤良。冬十一月己丑,军节度使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伐赵。赵王王熔、北平王王处直叛附于晋,晋人救赵。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乾化元年春正月,王景仁及晋人战于柏乡,败绩。庚寅,赦流罪以下囚,求正谏。癸巳,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夏四月壬申,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五月甲申朔,大赦,改元。癸巳,幸张宗奭第。秋八月戊辰,阅稼于榆林。渤海遣使者来。戊寅,大阅于兴安鞠场。九月辛巳朔,御文明殿,入阁。庚子,如魏州。张宗奭留守西都。冬十月丙子,大阅于魏东郊。十一月,高万兴取盐州。壬辰,至自魏州。乙未,、吐蕃遣使者来。二年春二月丁巳,光禄卿卢玭使于蜀。甲子,如魏州,张宗奭留守西都。次白马,杀左散骑常侍孙骘、右谏议大夫、兵部郎中张俊。戊寅,如贝州。三月丙戌,屠。丁未,复如魏州。夏四月己巳,至自魏州。戊寅,如西都。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罢役徒,禁屠及捕生。渤海遣使者来。是月,薛贻矩薨。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戊寅,皇帝崩。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大失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应之曰:「是《春秋》之志尔。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逐世子忽而自立者,卫公孙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此予所以不伪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曰:「惟不绝四者之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圣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明。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使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三》:
末帝,太祖第三子友贞也。为人美容貌,沈厚寡言,雅好儒士。太祖即位,封均王,为左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六月,太祖遇弑,友珪自立,杀博王友文,以弑帝之罪归之。以王为东京留守、开封尹,敬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李振为崇政院使。二月,驸马都尉至东都,王私与之谋,遣马慎交之魏州,见杨师厚计事。师厚遣小校王舜贤至洛阳,告左龙虎统军使讨贼。是时怀州龙骧屯兵叛,方捕索之,王乃伪为友珪,发左右龙骧在东都者皆还洛阳,因激怒之曰:「天子以怀州屯兵叛,追汝等欲尽坑之。」诸将皆泣,。王曰:「先皇帝经营王业三十余年,今日尚为友珪所杀,汝等安所逃死乎!」因出太祖画像示诸将而泣曰:「汝能趋洛阳擒逆贼,则转祸为福矣。」皆呼万岁,请王为主,王乃遣人趣象先等。庚寅,象先等以禁兵讨贼,友珪死,杜晓见杀。象先遣赵岩持传国宝至东都,请王入洛阳,王报曰:「夷门,太祖所以兴王业也,北拒并汾,东至淮海,国家籓镇,多在东方,命将出师,利于便近。」是月,皇帝即位于东都,复称乾化三年,复博王友文。三月丁未,更名锽。夏五月,杨师厚取沧州。秋九月甲辰,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二月,晋人取幽州。四年夏四月丁丑,贬于兢为司马。武宁军节度使蒋殷反,天平军节度使牛存节讨之。贞明元年春正月,存节克徐州。三月丁卯,赵光逢罢。平卢军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分其相、澶、卫州为昭德军,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己丑,天雄军乱,贺德伦叛附于晋。邠州李保衡叛于岐,来附。夏六月庚寅朔,晋王入于魏州,遂取德州。冬十月辛亥,康王友孜反,伏诛。十一月乙丑,改元。耀州温昭图叛于岐,来附。是岁,更名瑱。二年春二月丙申,杨涉罢。三月,镇南军节度使及晋人战于故元城,败绩,奔于滑州。晋人取卫州、惠州。捉生都将李霸反,伏诛。夏六月,捉生都将叛降于晋。秋七月,晋人取相州,张筠奔于京师,节度使叛附于晋。八月丁酉,太子太保赵光逢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晋人取沧州,横海军节度使戴思远奔于京师。晋人克贝州,守将张源德死之。冬十月丁酉,中书侍郎郑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夏四月辛卯,右千牛卫大将军使于契丹。冬十二月,宣义军节度使贺瑰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己巳,如西都卜郊。晋人取杨刘。四年正月,不克郊,己卯,至自西都。夏四月己酉,尚书吏部侍郎萧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巳,赵光逢罢。冬十二月庚子朔,贺瑰杀其将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瑰及晋人战于胡柳,败绩。是岁,泰宁军节度使张守进叛附于晋,亳州团练使刘鄩为兖州安抚制置使以讨之。五年春正月,晋军于德胜。秋八月乙未朔,开封尹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刘鄩克兖州,张守进伏诛。十二月,晋人取。天平军节度使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六年夏四月己亥,降死罪以下囚。乙巳,尚书左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袭同州,杀其节度使程全晖,叛附于晋,泰宁军节度使刘鄩讨之。秋七月,陈州妖贼母乙自称天子。九月庚寅,供奉官郎公远为契丹欢好使。冬十月,母乙伏诛。元年春,赵将杀其君镕来乞师,不许。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夏五月丙戌朔,德音改元,降流罪已下囚。秋,赦友能,降封房陵侯。天平军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思远及晋人战于,败绩。二年春正月,思远袭魏州,取成安。秋八月,滑州兵马留后段凝攻卫州,执其刺史儒。戴思远克淇门、共城、。三年春三月,潞州李继韬叛于晋,来附。夏闰四月,唐人取郓州。五月庚申,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取德胜南城。秋八月,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先锋将叛降于唐。冬十月甲戌,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及唐人战于中都,败绩,死之。唐人取曹州。盗窃传国宝奔于唐。戊寅,皇帝崩。梁亡。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代同堂是什么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