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法家协会协会银生云

日 0:00 ~ 日 0:00
主办方不在线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1275 人浏览
发现你感兴趣的活动,结交你聊得来的朋友!
微信“扫一扫”
优活动 更精彩!
ID:ihuodongxing
活动票种...
活动内容...
妙手挥毫,赛新春
骏马将去吉羊临,寒来暑往又一春。在我国古代,羊是吉祥、善良、美好的象征。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春联不仅为春节增添了喜庆,还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展现无疑!
本次活动将从全省各级老年大学选拔出书法爱好者,通过书法比赛活动展示当代老年人的风采,丰富和活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力求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弘扬社会美德,使全社会更加关注老年群体,实现持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老年精神文明建设。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江苏银行淮安分行
承办单位: 各老年大学、江苏银行淮安分行
协办单位:云起汇
活动主题:
以“江苏银行”或“幸福晚年”为参赛主题。
活动时间:
2015年1月至4月
参赛地点:
淮安老年大学
活动对象:
江苏银行老年VIP客户、各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学员、60岁以上的老年书法爱好者
活动流程:
具体安排:
14:40-15:00 参赛人员签到、留影。
15:00-15:15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大赛流程与奖项。
15:15-16:15
比赛开始。
16:15-16:30
评委到作品展示区进行观赏及评选。
16:30-16:50
主持人公布获奖选手,颁奖。
16:50-17:00
合影留恋。
参赛者只需带上自己心爱的毛笔。其他物品一律由举办单位提供。
活动礼品:
温情红色,温暖整个冬季!
活动参与奖
一等奖:精品手机
评奖方式:
1.海选现场评选创意与书法俱佳的3副优秀作品报送江苏银行淮安分行;
2.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再择优挑选10幅送至江苏银行总行参加决选。
报名方式:
请有意愿参与活动的人员至就近网点填写报名表,参与报名。
扫面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平台,转发此活动信息于朋友圈,然后将转发截屏发至公众平台,即可获得新年福袋。
活动信息赞数超过100,即可获得移动话费50元。
2月20日,转发有奖活动结束。
分享到微信
活动标签...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全部讨论...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才精彩
分享此活动到→
微信朋友圈!
活动行帐号登录
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版权所有:北京艾科创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150180号|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65
活动行 v3.9.2&&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 活动行 微信服务号
点击菜单 - 高级 - 推广合作
页面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待...饱蘸翰墨书写人生辉煌:记国际书法大师汪太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商丘,古称宋国。孔子祖籍;庄子的故乡,老子家乡紧邻商丘。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又曾诞生了我国的第一位商人始祖王亥。这里更是我国商朝的第一任都城所在地,由于地位居苏鲁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商丘,古称宋国。孔子祖籍;庄子的故乡,老子家乡紧邻商丘。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又曾诞生了我国的第一位商人始祖王亥。这里更是我国商朝的第一任都城所在地,由于地位居苏鲁豫皖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交通发达,这里常年商贾云集、文化兴旺,文人骚客人才济济。
公元一九五五年,在商丘市一个贫穷的农家,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婴儿的母亲,怀抱着幼小的生命,眼看着家徒四壁的农舍,却在为婴儿谋划着以后的愿景,她说:孩子主姓汪,是太字辈,以后能让他摆脱贫困,手中握有银钱,就给孩子取名叫汪太银!后来,汪太银果然不再贫穷了,他就在左手腕上戴了一只大银项镯子,就象红楼梦中贾宝玉在脖子中戴了一只通灵宝玉一样,让这只银镯子成为自己祈福的象征。
汪太银诞生于我国农耕经济相对落后的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辛苦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刀耕火种似的劳作,却收获甚微,食不果腹,几乎年年是一年野菜半年粮,尽管日子过得很艰辛,但有志气的中国人和共和国的领袖们,硬是勒紧裤带,在戈壁沙漠上,研制成功了我国的&两弹一星&,使贫穷落后的中国,成为了世界核大国之一。这段辉煌的历史,汪太银上学以后,才逐步从书本上了解了这一切,但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汪太银幼小的心灵之处,就牢牢地扎下了根,他在幼小的年纪中,就埋下了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坚强的种子。
汪太银的幼年,是在充满着贫穷和心酸的日月中渡过的,吃不饱饭和穿着破衣烂衫,就成了他幼年的基本写照,但贫穷的岁月,也锤炼了汪太银坚强的性格,更树立了他要改变贫穷的现状、敢为人先的顽强的精神。后来,他求学了,是在农村那简陋的学校中读书的,无论是盛夏酷暑,或是风雨冰雪的日子里,在村街通往学校那泥泞的道路上,都走着少年汪太银那坚强的步伐!读书之余,为了帮助贫穷的妈妈他还要挤出空闲,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去帮助妈妈做家务。在这一年又一年艰苦的求学中,在一次一次地农耕劳动中,汪太银不仅如饥似渴地汲学了大量的知识营养,而且更汲取了田园泥土的芳香,使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哲理。
但不幸还是伴随着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发生了,正在艰难求学的汪太银,只好和同学们一道停课了,虽然说一年之后又搞了复课闹革命,但课却没有复,只是革命闹不停,三年的大好的时光就这么白白地浪费掉了。
当汪太银在步入青年时代之后,他被迫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当上了农民。好在汪太银是一个广大老少爷们和村民百姓喜欢的好青年,因为他思想活波,对人热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爱好学习,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很受广大百姓的喜爱,他们选他当上了村团支部书记,后又选他当上了村长,以至于他又改任村委会会计,居委会主任等职务,时当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汪太银在农村领导干部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他带领广大农民战天斗地,改善农村落后的农村面貌。正因为他倾满腔热情为百姓服务,因而农民们热爱他,拥戴他,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一九八二时,年轻的汪太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挂印辞官进北京,到中央美术学院听课学习。当时他这一举动,的确让很多人吃惊不小,但冷静下来之后,人们终于明白了他这一决择。原来,当汪太银很早在幼年读书求学之时,就已深深地爱上了中国的毛笔字,他羡慕那细小的毛笔尖经过墨汁的浸润后,竞能写出娟娟秀丽的汉字来,如小桥流水一般。而饱沾浓墨后,又能写出恢宏的大字,千姿百态,神韵各异,忽如狂风暴雨,俄尔又静若无风,令人叹为观之!中华汉字,是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汪太银经慢慢地揣测思考和不间断的临摹练习,最终使他喜欢上了毛笔,喜欢上了用毛笔写字,喜欢上了中华书法,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漫长的岁月,无数次地练写,汪太银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当村官的岁月中,汪太银始终孜孜不倦的饱读书法名作,细练书法神韵,使他在书法耕耘中,收获着进步,收获着喜悦,收获着进一步攀登高峰的动力源泉。
汪太银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抓住一切时间,细心品味古代书画名师之佳作,探究其汉柳奥妙之处,汲取当代名家等各类艺术之精髓,精研细练,最终形成了钢筋铁骨般的汪体书风与厚重泼辣的汪氏画风。
如果说,历史上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成名之初曾经用干了三水缸墨汁的话,那么今天的汪太银何曾不是如此呢?为了写字,他不知用坏了多少支毛笔,写完了多少张纸,耗尽了多少桶墨汁。汪太银深知,世界上任何一个书法大师,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是靠偶然的侥幸而成名的,没有苦练就掌握不了艺术的真谛,没有苦练就没有艺术道路的辉煌,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即为这个道理。汪太银他不信书协,不信走接近,只信长年坚持,用&铁棒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鞭策自己,督促自己,苦练诗歌书法艺术,终于从平凡中脱颖而出,成为名扬全国的书法大家。
当代我国书法呈现多元化发展、百花齐放的格局,汪太银正是瞄准了这一契机,他在多年的书法写作时,读古而不媚古,学师而不照抄照搬,始终注意建立自己独到的书风,在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中创立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汪氏书风。
细观汪太银先生的书法,一如钢筋铁骨的自然组合,钢劲有力,又如庄稼地中枝枝桠桠的巧然搭配,透出厚重的田园书风。汪太银自己曾总结说: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按照汉字笔画特点章法,用软笔提按的快慢速度写成,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歌。
这就是汪体书法风格的真谛之所在。
中国人常说:有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历经数十年的拼搏历练,汪太银终于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2007年,汪太银被中国艺术国际交流中心及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资质评审委员会严格审定为特级书法师。2009年,汪太银被河南省评为十大创作英才,其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名家精品集,中国书法收藏宝典,中国书画作品精品集等100多部。他的代表作《千字文》、《兰亭序》、《出师表》、《岳阳楼记》、《心曲》、《朱子家训》、《弟子规》、《中国梦》、《在路上》、《心经》等十二部书籍,计二十多万册书,免费赠送全国各地山区学校、部队、社区等书法爱好者,宣传中原传统文化。先后被大河报、河南日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人民论坛等多家报刊予以报道。在百度网、新浪网、大河网、商都网、新华网、凤凰网、搜狐网等网站上发表有关汪太银的各类信息达一万多条项。汪太银先生的作品还被新加坡、日本、美国、法国、韩国、尼泊尔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有关人士收藏,2013年经中国书法艺术中心专家认定其作品润格每平方尺3.5万元人民币。
汪太银成功了,他成为了中原不可多得的书法艺人,被推选为河南好人榜,随着他的书法作品的走向国外,被外国友人的收藏,汪太银又成为了国际上知名的书法大师,这一切荣誉的背后,正是透露出他当年的辛苦与努力。
汪太银成名了,他是一位国内和国际慕名尊荣的书法艺术大家,但在荣誉面前,汪太银选择了冷漠以对。相反,他并未停下创作的步伐,2013年,汪太银先生创作的诗歌集《心曲》正式出版发行了,该书首次印刷发行20000册。《心曲》是汪太银心灵深处同思维的统一对接而成的精品之册,可谓炉火纯青,对广大读者大有裨益,该书一上市,就受到军事院校、武警官兵及大中专院校与中学生的喜爱。
2015年3月,人民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汪太银先生的第十二本书《在路上》,汪太银在该书后记中自注说明道:&近年里,忙碌在路上,除了创作书法作品外,利用业余时间,我用写诗的形式,写了近三百多首,有人说,是自由体,是记录篇,是散文诗等等。
&总之,是自己的心语,是自己的真言,至情至性的表白,真实发自内心的感慨,写我做人的信念和感悟,写我在路上高兴的一刻,写我拍照的时光,自信的是自己的风格。
&我喜欢我的诗,读了自己的诗,犹如听一段美丽的音乐,感到年轻了许多,翻阅本书,也许读者对我有了详细的了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见了汪太银先生,并从他手中接过他的新作《在路上》一书,打开此书,细读众多诗作,顿觉有一股清新,朴实的清风扑面而来,使我对汪太银先生更加肃然起敬,佩服不已。
我敬佩面前这位朴实无华、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者,他给人一种朋友的亲切,家人的温暖之情。
我敬佩面前的这位书法大师,他植根于田园,汲取无尽的泥土芬芳,尔后又靠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打拼,终于功成名就,成为国家着名书法和国际知名的书法艺术大师,被中国着名书法家李铎赞之曰:&太银的书法严谨中见飞扬,雄健中显清逸,不与人同而成一家。书里有画,画里藏书。&他的隶书浑厚高古,俊拔道美,行草纵横捭阖,气度恢弘,造型新颍,传统而不泥古,透出潇洒;老道而不保守,展示豪放,欣赏其字,像是在观赏美丽的图画。是行云流水,是马踏飞雪,又像听音乐绽放,一会儿细水潺潺,柔情惬意,一会儿高山瀑布波澜壮阔;他的字让众人感觉到形与神的和谐完美,艺景至高,令人心旷神怡。
我敬佩面前的这位书法艺术大师,尽管他年近六旬,尽管他春风一路,果满天下,但他仍拼搏不已,进取不已,用根植田园的情怀一生辛勤耕耘不已,用汲取的泥土的芳香化作他精妙绝伦的书法大作,化作他朴实无华的诗歌作品,启迪与人,感悟教育于人&&
当本文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再次吟诵汪太银先生的诗作,以资鼓励和鞭策:
人生在勤,
不追求无所得,
不求名无所能,
追求才有得。
谁是目标的执着者,
信息的追求者,
谁就是成功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海峡网平台
据中新网6月29日报道,一篇爆料“《南方日报》
日内瓦消息: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叙利亚问题
做赌场发牌员的工作是一份门槛低又赚钱的工作
澳门赌球网:澳文联交流团抵保定参访
陈慧琳甚少下厨被老公投诉
目前,建设中的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进展顺利,县城北、东、西城墻已基本完工,南城墻和城内建筑修缮工作正在进行,明太原县城雄姿初...
“跨越-2016.朱日和”演习
中国维和南苏丹兵营 为牺牲战士办告别仪式
 本报讯 漳州检验检疫局披露,今年1至9月,漳州对台小额贸易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共检验检疫台湾入境小额贸易商品529.7万美元,同比增长3.6倍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妈祖文化研习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莆田学院举行.开展全国台联的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及举办
海峡两岸高校青年学生研习交流或夏令营活动..
作为成都国美在全川范围内开展的年度大戏,不仅具有特价资源丰富、活动周期长的特点,还包括双楠商城开业、品牌联盟等各类优惠。“赞天府”活动全...
目前,建设中的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进展顺利,县城北、东、西...
关于初心的那些事
区领导深入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点评
区党工委书记张兆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项目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许维泽率检查组,察看全区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强调要继续深化“项目...
最新最热新闻 HOT
台风“尼伯特”重创福建侨乡闽清
乐翻天带你见陈赫
离奇!普宁某小区曝出“高价停车费”,车主们纷纷表示停不起
近日,流沙L先生去朋友家做客,在朋友家所在的新河旁某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停车,原本是一次愉快的行程,不料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受到了一张“天价”的...
汪洋:防汛救灾不能松懈书法之一(基础篇)--银长生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桂林山水(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书法之一(基础篇)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悠久历史,是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有毛笔和硬笔书法两种,二者渊源甚深,互相推动,互为借鉴。
  单就硬笔书法艺术来说,早在三千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属于硬笔的刀子和锥子,在甲骨上刻写了秀美的文字。特别是十九世纪美国人沃特曼发明钢笔,由于它适用而风靡世界。
  硬笔书法——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用特有的书写工具所写出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简练的钢笔线条造型,具有近现代最普遍的实用价值。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使观赏者象欣赏好的绘画、诗歌、雕塑等一样,联想到美的生活情趣,令人赏心悦目。
  硬笔书法在艺术样式上,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它在我国艺林中占有独特地位。
  推本溯源,自从有历史记载的商朝后期,便出现了相当成熟的甲骨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软笔,后来长期盛行软笔。到了近现代,硬笔又普遍,趋于实用地位。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包括商朝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唐宋楷行草书这些书体繁复、流派众多的艺术瑰宝,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留下《兰亭序》,《自书告身》,《自叙帖》这样千古不朽的珍贵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
  中国出法在世界上影响广泛而深远。公元754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了“王右军真迹行书,小王真迹行书三帖”,从此,中国书圣王羲之的名字,传遍东瀛。
  一八八○年,杨守敬东渡日本,又带去了汉魏、隋、唐的碑帖一万三千余册,使中国的碑文也传到日本。从此,崇尚北碑的风气在日本也昌盛起来。
  酷爱书法的日本“嵯峨天皇”的老师“空海”等,他们先后来到中国,学习中国书法,在中国留学期间,曾被授予“五笔和尚”称号。这些都是中国书法对外影响的光辉例证。
  汉字的本质特征和它鲜明的个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比拟不了的,它也并不比任何拼音文字落后。它的优美的字形,又表现在传统书法的笔力上,笔力的雄健,就是审美的标准。毛笔是这样,钢笔也是这样。
  历史的惯性往往存在某种偏见,如有的人认为离开毛笔字便无书法而言,这种看法是不现实的。所谓书法,简单地说,就是书写法则。
  毛笔有它根据本身性能所形成的书写法则。同样,钢笔也有自己形式色彩和工具特殊的书写效果——钢笔书写法则(中国文化部前顾问江丰讲话)。
  为什么我国古代作品中的鸿篇巨著那么少,而西方国家动辄能写出百万乃至上千万字的作品?为什么我国当代作品规模又越来越大?这无疑与书写工具的进步有着直接关系。
  毛笔提倡“锥画沙”笔势,钢笔不能,这是因为两者构造和性能以及书写手法不同,但钢笔可用不同方法写出具有30毫米大的字形来,其优美姿态,刚劲效果,都不亚于毛笔。随着硬笔不断改进,书写理论逐渐完善,理想的效果将会达到更多更完美的艺术境地。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十九、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
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