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逼人主题曲养心曲何人所作出自何时

求名言警句出处: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如题.请问那句话出自何人何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逆境中的慰藉.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勤动笔墨勤看书.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努力耕耘,少问收获.●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卜●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论青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奥斯特洛夫斯基》●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枣不过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读书杂谈》●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邓拓●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培根论说文集》●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文学书简》●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选集》●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雨果●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赫尔岑论文学》●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论文学》●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论青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高尔基论青年》●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高尔基:《论文学》●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论青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论青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高尔基●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培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论说文集》●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富兰克林自传》●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题临安邸 [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关于爱国的诗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菩 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转载]庞明老师详说四种不同层次的练功反应
一.身体动触反应(包括四种类型)
二.经络和穴位的反应
三.五脏气化反应
四.意识净化反应
咱们这次主要讲这个问题。练功之后,身体里面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气机内容,所以身体里面的气,都会依照练功的层次起反应。一般的来说,练功最先起的反应,是首先打破了我们自身的平衡(这一点书上没有写,因为是比较次要一点的)。先是使我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咱们前边谈过的,原来吃得少的吃多了,原来能吃的吃少了,能吃——不能吃,不能吃——能吃,反复几次。体重,胖啦瘦啦,瘦啦胖啦反复几次。睡觉,多睡少睡、少睡多睡反复几次。象这些都属于生活习惯上的反应,就是把你身体里面原来的平衡需要打破,打破以后再向高处去平衡,这是一般的反应。练功还有换力的反应。练功以后需要把我们的拙力换过去,尤其是练站庄,需要把拙力换过去。换拙力的时候,觉得身上没力气,真象散了骨头架子一样,什么也动不了。在这个时候,要用意念来克服它,会有痛苦,但意念一坚定就过去了。我们练站庄或者是其他的功,作一个姿势,这个姿势觉得肌肉酸痛,痛得厉害,慢慢慢慢的,如果意志力能冲出去,肢体就会出现失重的状态,重量感没有了,这是换力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时候,一想一动,胳膊肘呜呜呜呜的不由自主地动起来,象自发功一样,但又和自发功不一样。自发功是拿气来冲,冲得不由自主的动。这个是意念想它动,用意念主宰它动和自发功的区别就在这点上。当然,有些人练功出现自发功,抖、抖、抖,一般地小动我们就不必管它,稍稍动的大了以后,就要调整姿势,命令它不能动。如果你不管它,气冲量就大了,老是随着它动,意志控制力就小了。气冲量大了,你意念不管它,神气就不平衡了,精神驾驭不了气了,就有出偏的可能性。出现这问题要重视它。
  一.身体动触反应
  练功以后身体里面出现内在的气机变化,会出现各种动触。一般来说,练站庄容易出现,练静功容易出现,练动功有时也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过去练站庄的功不讲垂尾闾。不过,我们练三心并站庄可能动的就小一点,因为三心并站庄全身经络比较调和。以前其他功法不注意身形调整。我这里写了,不光是为咱们智能功的,因为今后好多人好多功法都要改练智能功。另外,我们在下面传功,好多姿势并不完全正确。咱们虽然讲了各部身形要求,可是下面教功的时候,注意不了这么多,姿势掌握得不正确。一旦姿势不正确,牵动的经脉不平衡,就可能出现很多异常的感觉。
  第一个是出现身形的大和小,练功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变得很大,默念“顶天立地”,觉得头已顶住了天,脚踩到了地底下,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人物。像这种情况,真是这么大,还是好的。有的就一点大,手大、脚大……气往那里冲得多,那就大。
  按照中医气功理论,全身大是气冲到了阳跷脉,冲得全身大起来;
气冲了阴跷脉就变小,像个小人国很小的小人。像这种情况,都不要去管它。当然如果能把脚、两个脚腕动一动,两个眼角再动一功,把阴跷脉、阳跷脉调一调,就过去了,但是不管它也没有关系,你只是不要担惊害怕就是了。如果觉得身子一下变得很大了,害怕了,“这怎么办?”一看又很小“我这么一点点,这怎么办?”这样精神一紧张,就要出问题了,精神不紧张是没有问题的。在以前练功,出现大、小的情况比较多,现在练智能功,这种情况很少见。
  第二个是出现轻、重。身体觉得很轻,或身体很重。一般的轻重,和意念和呼吸关系比较大。因为咱们智能功一开始练功不讲究调息,所以出现轻重的也不多。咱们智能功是以形引气、以意引气,是开放性功法,所以这种感觉不太多。以前注重调息的功,如果意念和呼吸结合得不匀衡、不平均了,一吸气就意念气往下走的多,往上走气少,就出现重的感觉;往上走气多,往下走气少,就出现轻的感觉。那是由于呼吸调整的不匀,意念跟随不平均而出现这些问题。尤其是精神太执固、太凝滞的时候,意念不是很灵活,固执在一点上,对意守点非常注意,而呼吸又影响了他,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万一碰到这些情况,就告诉他,练练动功,就过去了。
  第三个是凉热的感觉,这个情况练智能功可能有。有的人练功,不知不觉地觉得冷,衣服也没少穿,甚至于躺在被窝里还是觉得凉津津的;有的人觉得热,练着功不知不觉地“怎么这样热啊!”身体里面气冲到肾区多,就觉得凉;冲到心脏多、心神多,往往就觉得热。但是这个热不烦躁,如果热而烦躁可能就是神用得不恰当了。那个冷不是冷得打哆嗦,热而不烦,凉而不栗。这个情况和肾阴、心阳有直接关系。出现这些问题不要多管它,这是个正常的现象,只要不是热而躁,凉而栗就不要管它。如果凉而栗那是受了寒邪的影响,应该怎么办?闭着嘴发个“eong”字音,把嘴闭上,把鼻子也闭上,从嗓子里发eōng字音,肚子一绷劲一发音(不发出声来)肚子就热起来了。天很冷咱们在外面练功也是一样,你发几个eōng音也就不冷了。一般发三个音,就热起来了。如果是热而烦躁呢?是内里阳邪过盛,发个“哈”字音,慢慢张嘴发,把嘴张开,舌头伸着吐几个哈字音,热气就过去了,那个燥气就没有了,像这些都是一般导引的功夫。我们练智能功的作几个开合也行,一热往外一开,一开开到天边,一开开到天空,也就解决了。
  第四个是麻和痒。一般来说,痒比较多,这是好现象。麻,一般来说是血液不好过来,通常不应该出现麻。痒,是末稍气要通通不了。一开始练功,有时手上麻酥酥的,那是手敏感的缘故(如果平时那么麻是不对的),是身体各部出现敏感,对血液不足感觉到了,功能恢复起来了。痒是末稍气要通通不了,它经常是先表现在脸部,因为脸平时气多,气多了它往外冲,冲冲冲,要通通不了时出现痒。有时候真痒得心里难受,我们最好不要搔抓,这也是练毅力最好的时候,因为气一过来兴奋了,就冲得痒。如果一摸它,一安抚它,它不兴奋了。这些小毛细管非常细,本来快要通了,你一摸一碰一挤把血管挤上了,气不通了。气又回去了,象蜗牛触角一样,一碰它缩回去了,气又不通了,将来还要再过来,所以最好不碰它。但痒的心里面难受啊!这就看你的毅力强不强。有的人说,治人没法治,挠脚心让他笑。其实,人家真要是一咬牙也就过去了:你要不信,搞试验去。那个要被枪毙的人,挠他的脚心他准笑不出来,要死了,那么紧张还能笑得了?痒痒,你不想它,也能顶过去了。咱们醒着的时候,一碰怕痒痒,你睡着了,碰他一下问题不大。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把意念和情绪转移一下就会好一些。如果不是这样,你越注意痒处,越痒痒,因为你注意这了,本来气不通了,你这么一注意,气来的更多了,但还冲不过去,越痒痒。越痒越注意它,气一拱更痒痒,只要想一想别处,就会好一点。实在忍受不了,轻轻地摁一摁,不要用手挠,这样对神经起个安抚作用,对局部小的气的通路破坏就比较少。
  麻呢?一般来说,麻是受压出现的情况,如果一点不受压,出现麻的现象是不多的。麻了怎么办?我告诉大家,压麻了你真能挺着也能过去了。压不是把血管压瘪没血了吗?对,一开始把血管压住,静脉血不好回来,再压厉害动脉血过不去了。没血不是坏了?坏不了,如果是压住血管了,动脉血过不来了,局部组织就缺血,一开始神经缺血,缺乏营养发麻,发木,从麻到木,木过以后神经功能就失掉了,功能没有了,用手摸也不清楚了,拿刀刺也不怎么痛了,那不是死了?死不了?如果你仍不管它,继续压着,血还过不来,神经功能失常了,运动神经兴奋度不高了,那么支配肮肉的神经、支配肌腱韧带的神经的功能都低下了,神经功能一低下以后,肌肉、肌腱韧带的紧张度就小了,就松开了,一松开,血液又流过来了,一热,由木慢慢又变成麻,这时很不好受。原来那个麻你挺过去了,这次木完了再麻非常难受,再麻过以后就不麻了。双盘、单盘都有这个过程。在过去练苦功怎么搞呢?双盘之后拿绳子把腿捆住,把手也捆上,免得你自己受不了用手搬下来。到最后难受得打滚,但手也开不了,腿也开不了,那真难受。我体会过,作双盘一般到25—28分钟,就开始发木了,没练过的15分钟以后麻得厉害,28分钟发木,一般到了43分钟以后,慢慢开始缓解,到一个多钟头缓解完毕,到一个半钟头,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再以后还有一关,就是难受心烦,腿不木不麻也不痛,就是心里烦得慌,真想把腿拿下来。(可能是压迫血管里面的感受器了,因感受器直接通着心脏,心脏揪得难受。)一般来讲,只要坚持到两个半钟头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过两个半钟头,基本就不会难受了,就是这四十多分钟到两个半钟头之间,确实特别难受,反复几个难受。一开始木难受,不怕,麻难受,也不怕,一咬牙就过去了,最后那个不木不麻心里烦得慌最不好过。一般坐双盘有这几个过程。
  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些反应。实际上每个反应,都是在练我们的毅力,练意志力。意志力强的人,一下就冲过去了,可是这种情况不多,除非这些人这样想:我去上战场把腿打掉了。抗美援朝时独胆英雄杨根思腿被炸掉了,自己往回爬,爬、爬,爬几天才爬回了自己阵地。人家腿断了爬了几天几夜,咱们现在就是三个钟头、两个钟头,不是爬而是坐两个钟头。一般双盘一开始腿搬不上去,我记得我在刚刚练双盘时候,把腿往上一搬,搬上去以后,弄弄最后搬不下来,非常紧。搬上去一会腿就木了,索性叫它木吧,咬咬牙呆下去,这一关也就过去了。你要是没有毅力,一难受,搬下来,不好长进。其实脚木了,你搬下来还是麻木麻木的,不比在上面轻松,只是心理上轻松了点,腿麻得并不轻松,再搬上去吧,又不舍得往上搬,矛盾心理。不过现在咱们不主张练双盘。像这样一般地练功感觉,要有毅力冲过去,不冲过去就比较麻烦。这是动触感觉。
  二.经络和穴位的反应
  练功之后,经络和穴位发生变化了,气充足了发生变化了有感觉。原来经络里的气,打个比喻有十个量,一练功气多了,气多了,它要往里边走一走,冲一冲有感觉了。再就是练功以后感知功能敏感了,所以它里面有什么动触也感觉到了。产生的原因就这两方面。以前有的人练智能功,尤其练了形神庄以后,平时不显,睡着了觉迷迷糊糊的时候,感知到经络现象了,任脉、督脉气动起来了。在这个时候不要管它,动,它动去;不动,拉倒。穴位是人体里面的气和大自然的气的通道。其实人体通道非常多,穴位通道比较大点,通道口是大口,还有好多小口,将来非常敏感之后,好多口都会感觉到了。在开始感觉到大的穴位,咚、咚、咚地跳,有的支支地颤,这是一种。还有一种,穴位的地方发痒、发麻、发胀。再一种感觉穴位在通气,象吹凉风那样。一般最容易感觉到的是百会、印堂、膻中、肚脐、命门、会阴、劳宫、涌泉这些大穴位,感觉到穴位在跑气。以后慢慢身体好多大的穴位,都会感到跑气,往外冒气,闭着眼睛感觉到了,其实不是冒气,那是内气外气交换增多了,量强化起来了。标志着自己的感知功能强了,意元体的超常智能感受能力强了,通透度大了。
  为什么光感觉到往外跑气,感不到往里渗气?因为人体的气的信息量、结构比较复杂,外面大自然界的气结构比较单纯,比较精细,所以外面的气往里面渗透比较细,感觉不到,里面的气往外边出感觉到了。所以有不少人练功时感到了。“哎哟!跑气了。”难受了,有这么感觉。其实既不是跑气,也不应该难受,就是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本来是这里一开一合,一出一进,是运动过程,把气强化起来了。本来是气的交换,意念一加“气跑了”,这气就跟着意念往外一涌,外面气就不好往里进了。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有些人越害怕跑气,越难受。你根本就不要管它,就没事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精神放松。
  当然随着穴位、经脉的反应也可能有的人会出现周身各个部位的敏感现象,这地方发胀,那地方发紧,这里和功能反应不是一回事,这是由于经脉和穴位发生变化引起来的感觉。象这个情况,如果你不理它,它应该很快就好了。本来是个练功过程嘛,是练功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也是好事情。你练功不是要练出气感来吗?练出气感是好事,不要理它。一开始有点难受,是不习惯嘛,跟那痒、麻,不都是一样感觉吗?可是有些人精神比较脆弱一点,这越难受越想着它,他老是放不开,一放不开,把气都聚那里去了,就更不好过,再加上意识里光想:“怎么办?出了问题啦,是个病态了吧!”这么一紧张,这个意识是个病态的了,气往那里去,它就不会正常流通了。那个气就被意念淤结到那里了,这样症状就会加重了。
  今年春天健康报不是登了一条骂咱们的消息吗?说:有个人练智能功练功练坏了,三年没能解决,全国大医院、气功师都找了还是没解决,找庞鹤鸣,庞鹤鸣不管。其实他没找到我,也未见我。真正练功有了气,气串你怕什么?不要理它就是了。本来不是个病,不知是哪个气功师说,这一串可坏了,出偏了,出偏了……他本来神经就有点衰弱,这么一说出偏了,精神一紧张,坏了。再加上他妈妈是搞医的,在全国跑,把儿子跑坏了。精神就这么紧张,把自己精神搞乱了套,搞坏了,应该不管它,难受得厉害,就作大幅度的运动,如用力练形神庄,蹲墙蹲快一点,一作大幅度运动就把它忘了,就不难受了嘛!本来是经络穴位的反应,敏感了,气要通通不了,这是里面气还不够,本来没有事情,可意识里面把它拘住了。这个情况别人不好帮,这是意识的问题,而不是真正气化的问题。就是气通了也还不行,因为他意识没有变,身体里面也不可能通。
  这里面更值得注意的是练功练到一定程度了,一安静的时候,觉得身体里边、外边都在发生变化,气在里边走呀,串哪,听到经脉气的流动响的声音,穴位开的声音啪、啪的响呀,关节里面啪啪地响呀!内脏里面有时咕嘴咕噜真响。一般人咕噜咕噜地响是肠子里有气。这不是肠子里的气,好象肚子有水,咕、咕,有的往下跑,有的往上跑,一直跑到胸腔里,“咕噜咕噜”跑上面来了,别人都能听得见,这是什么东西?从医学上不大好讲。这些现象有的老师也出现过,同学们是否出过还不大清楚。练了一段才会出现。如果觉得是肠子里的气,咕噜咕噜的能感觉得出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肠子里面的气,相当于腹腔液、淋巴液——腔里面的液体。至于到底是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以前响的时候,没有注意它,以后不响了,不能考察它了。出现这些问题都不要管它。万一练着练着功,呼吸停了(不过智能功一般很少见呼吸停),出现呼吸停,不要理它,安安静静还练功,憋不死。安静呆着,等一会儿他就喘气了,那个喘气和平常呼吸不一样了,你练功不要理它。咱们一般的开合是用腹式呼吸,膈膜上下运动。这个不是,膈膜动弹不大,丹田里呜呜地一开一合,是这么动弹。这时,如果你一紧张,“不喘气了怎么办?”一害怕,容易闹病。你再想出现呼吸停,再出不来了,几年也出不来了,或许这一辈子也出不来了。如果不管它,安安静静,“呜——”,它会动弹了,你稍稍把意念放松点,睁开眼体会体会,慢慢你不练功以后它那也不动弹了,你自己再一安静,它又会动弹了。你只要一不练,一害怕,不仅这种动弹出不来,以后连呼吸停也出不来。你要不害怕不管它,下面这个呼吸出来以后,它从丹田里面向四面张开。一般腹式呼吸肚子往前面张,肚子鼓起来了,而不是气往四面张。这个情况虽然不属于经络经穴反应,但跟体内元气有关系,所以应该说一说。
三.五脏气化反应
  五脏气化反应,是过去练静功,气进入五脏了,五脏比较充实了,就出现这种情况。
  光的反应,咱们练五元庄不太多,因为咱们智能功练五元(五脏)发了音,每一脏都有个开合,一开一合混元窍开合,内外开合,是这样通的,因此气不容易反应到意识里面来,所以五元庄出光的反应不太多。过去的小练形,练五脏、练止观的静功观法,光就比较容易出现,内脏的气稍稍一充足就可以在意识里边显现出来。在讲《智能气功精义》时,讲眉间玄关,守眉间玄关的练功时间不长就可以出现光反应。因为一安静(还不是玄关窍开),过时间不长,前边就把五脏的光显现出来。当然出来光只是练功的初步,这是观光法门的功法。一般来说,我们练功,冲到了心脏就是红光;冲到肝脏是青光(绿光);脾脏是黄光;肺脏是白光;肾脏是黑蓝(不是黑,黑光是一种病态)。如果出现紫光是命门的光气。一般说,青光和蓝光不大容易发现,因为肾脏属于收藏,肝脏也还是往里收敛着,不收敛肝本身就往外散,你再往下冲,气就不容易收住。如果不能使肝的刚阳之气收到里边,跑出来就容易出事。一般容易看到的是红光、黄光,白光。看到紫光也是好的。如果黄光看到的是金黄颜色,那是属于脑子里的光显现出来的。金光和紫光都是比较高层次的光。一般黄光是脾的颜色。碰到这些问题,我们搞智能功不管它。
  练观光法门的就需要专门去练这些东西了。现在有些练密宗的通过发音而出现红、蓝、白色光,这并不是内脏的光,而是三田共振所引起的光的变化。我们练智能功有时也出现。比如练平足开胯分前后的时候,往后一展掌,一观天,如站的时间长,有些人就会出现一片红光,出现红光往里收起来就是了。我们智能功发现光就往体内收,收到哪里不去管它的具体位置。没有光,我们也不多管它,有也不欢喜,就往里收。至于别的东西不去多理睬。
  最让人讨厌的是出了光使人心烦。一般来说,出现光泽晶莹、柔和的光,这样的光是正的,是好的光。有的光闪烁刺眼,按过去的说法,闪烁刺眼的光是有魔气,实际是内脏功能活动的不平衡。这个时候你安定一下心神,第一不要烦,微微一笑就会好些。如果光比较乱,乱得人不舒服,它又走不了,你又不能收功,那怎么办呢?你就轻轻地振动发个“驱!”字音或“呸!”字音就没有了。过去都把这些看得很神秘,什么高妙法门,什么口诀、咒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是一个发声法振动一下,很简单。如果碰到黑光,那是肾气不足,肾虚了,赶紧吸气补肾,用五元庄练肾那节,往肾脏里多纳气就过去了。一般地来说,光出现的时候赶紧往里面收,千千万万不要说是好事情,不去管它。收光收不住了,才往外跑哩!有时候我讲课也好,干事也好,一不注意,没有收住,一照相,就照出光来了。照出光来了并不是好事,气没有收住,没藏起来,都让人家看到了。我们同学练时一出光,那还不是没收住让人看着的事,而是收不住跑出来了,你感觉着它了,在里面就感觉不到它。
  为什么一般气功家说庞鹤鸣没有本事,看也没有气?我就讲:“我没有气也没有功。”
  你看我也没有气,跟个病人差不多。搞透视的也说:“庞大夫没有气,他没有本事。”到哪去也不招灾也不惹祸。有本事的人一看:他会讲讲课,他没有本事、甭管他。一看没本事他就不与你斗气了。他说比你强,我就说“嗯,你比我强”,知你认可不如他强,他就走了,省得找麻烦。我们平时练功就应该练收气。咱们搞智能功的人,就不讲究斗气,也不讲究显摆气,就经常往里面收气,一练功就开始往里面收,练练练,“你们怎么总也显不出功来呀!”智能功就是不显功,不像别的功,一练,满面红光的。像练太极拳似的,如果脸红红的,那就快半身不遂了,阳气上升,收不住了,虚阳上越。再加上智能功还有一个特点,它是自动开阀门,当你练功,气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把气往里面收,它里面打开一个阀门,就高了一点。高了一点气就不够使唤,练练练,气又足了,又开这个阀门。别的功不是这个样子。别的功跟大气球一样,打、打、打,鼓、鼓、鼓,鼓那么大!他自己不会开阀门,一看那个气球倍亮倍亮,气真足,再大就爆了,就出问题了。所以,过去好多功法到了一定层次,老师得用方法,往上导引。智能功不是,就这么练,它自动调节,练练气足了,开一个,再足了,再开一个,这样练着收气。
  所以真正练智能功的人,很少有一看面如满月,满面红光,粉红粉红的,气始终要往里面收着。就是一不注意了,把气跑出来了,赶紧往回收,气总得收着。一般是发脾气跑出来了,着急跑出来了,一动情绪跑出来了。以后讲涵养道德、陶冶性情还要讲这些问题。所以过去说,练功练得“呆若木鸡”,没有表情,咱们不练成那个样子,我们是开放性功法。但是,你把气跑出来也不行。正如孟子说的,“持其志,勿暴其气”,用意念把意志保持住,不让气跑出来,别暴(pǔ)露出来。对光也是如此。气一跑出来,往回收。这是对待五脏气化反应。
四.意识净化反应
  也叫净化意识反应。这一点更加重要了。慢慢慢慢练功练功,气能到意元体里面去了,往意元体里面冲了,那么意识活动就要发生变化了。意识活动发生层次的变化,层次变化也需要我们来引导它。如果气充足了你不引导它,去干坏事的也有哇!他意念往那去集中。怎么引导他?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非常坏的人,他都会出现意识净化反应。净化反应什么呢?慢慢慢慢把自己意识里受到的一些刺激都给抖出来,就跟排病反应一样,都排出来。如果以前受过大的悲痛的刺激,在脑子里打上了烙印(实际我们人身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在气里面有个明显表现,都打上烙印了,都存在里面了),所以一练功气冲了意识的时候,从意识表现出来。原来只悲痛,练练功就想哭,想掉眼泪,心里觉得委屈。出现这种情况,同学们可别去找岔去。“&&得罪我了,&&委曲我了!”谁也没有委曲你,你自己在清除意识障碍哩!不过这时哭,不要大哭,不要放声哭“哇……哇”哭,真哭得没个完,哭两钟头,你只要一放,想收也收不住。这样搞不好。你自己知道,你别找别人毛病,别受委曲,自己掉几滴眼泪也行,过去的事,一下排出去了,那可以,但不要放纵它。它不排行不行?它不平衡要把它排出去嘛!掉几滴眼泪把过去身体气里面的毒素就排出来了。有的人生过大气,经常生气、生过很多闷气,练功以后本来脾气挺好的,再练练来脾气了,着急呀,生气呀,吵呀,闹呀,碰到大点的事就生气、发脾气。这时我们自己要注意,别发脾气,咱们前面讲了,“持其志,勿暴其气”,把气别显出来。咱们有的老师们不也是这样吗?练功冲意识的时候,就该发脾气了。平时不爱着急,现在着急,说话着急,发脾气,对什么事都不满意,总想找斜岔子闹一闹。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大家也要提醒他,“你别闹脾气,你在清理你意识哩!你应该清醒点,你一发脾气,把气给我了,我都要了,你长不了功夫。”提醒提醒他,这是意识反应。像这些意识反应,不是说每个人都有。
  有的人像练功反应一样,它里面要清一清,动一动。脑子里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应该主动地去清它,而且把自己意识向更高处提,里面就产生能量了,意识修养往高层次提,慢慢慢慢就把我们的意识水平提高了,气也就冲到上面去了。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不管它,不去自觉地对治它,想发脾气就发,想哭就哭,这么一来,气跟着情绪就散出去了,功夫就上不去了。这本身在身体里面打上一个烙印,那么,你周身的气里面,又带上了这样的烙印了。咱们讲整体观时讲了,混元气是个整体的,混元气里面还有保留信息的功能。人体里面这个气保留信息非常非常完善,过去所有信息都保存着,保存在哪儿?整体性嘛!里面都有了。所以,这个意识反应我们大家要注意它。你可千千万万不要再去往意识里面加坏信息,不能让这个意识再往混元气里面打上坏信息的烙印。当你一要发作,赶紧注意,“啊!我这要清理了,快点往上提,加强我自己的自控能力,控制它,不让它发作。”这样控制能力提高了。慢慢慢慢你明明看到这个事要生气,却能控制住,不生气。这样,情趣慢慢提高了,着眼点层次也提高了。希望大家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当然在清理意识的时候,因为意识里面各种信息都有,过去头脑里打下的各种各样的烙印,如惊吓呀,鬼呀,神呀,这一套都来了。潜意识的反应也出来了。这些东西一起发作起来对我们身体就会有影响。你可千千万万别把它当真的,你练功不管出现什么反应,出现什么感觉,出现什么情绪,都不要上外面去找原因,都不要当成真正实在的东西,都要看成在磨炼、在提高自己。这时要自觉地控制它,有意识地对治它。同时最根本的问题是不要和那个具体的事物结合到一起,不要把它认作真的,不要认同它,一认同就坏了,不认同就没有事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男孩原曲出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