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队参加过四川射洪武警部队平叛

参加青藏平叛的部队的番号有那些,是否有21军128师_百度知道
参加青藏平叛的部队的番号有那些,是否有21军128师
参加青藏平叛的部队的番号有那些,是否有21军128师
有当时主要是54军,11师和55师。128师是43军的,西藏军区所属部队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青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战友还记得吗 平叛的解放军战士回忆录:献给在沙甸浴血奋战的战友_牛bb阅读网
8月3日下午15时,前指最高指挥员,KM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左副部长宣布:SD平叛战斗结束,除某集团军XX6团驻守SD外,其余突击SD的部队迅速撤离村庄,返回驻地休整,清查人数、清点武器弹药、救治伤员、处理牺牲人员的后事。省州县工作组组长、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宣布:工作组全体人员即日进驻SD,处理善后事宜。在我参加SD平叛战斗的突击部队向SD突击进攻的同时,负责监视文山、开远、建水、蒙自、通海方向回民聚居地的基地8团、304团、某集团军的3个团,共堵截近2万辆马车,近20万人向SD增援的回民队伍,从而保证了SD平叛战斗的顺利进行。沙 甸平叛,过去己经30多年了,每当回想此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似的。沙 甸平叛,事发1975年,从7月30号起至8月5号止,打了7天时间。号战斗打响第一天,184团有一名报务员牺牲了,部队指示我们连派两名报务员增援沙 甸。当年我在小关值警报台,7冃31号早晨刚下深夜班,台长李德江就浱我,胡木名俩人支援沙 甸前线。当时没有过多交待,也没有豪言壮语,我们俩就背着硅二瓦电台,坐营部卡车出发了。临近沙 甸就听到零星枪声,司机交待,不要坐着,要躺在车厢里,以防流弹伤人,车行不久就到了十四军一个训练团大院,平叛指挥部就设在大院内。下车后,己是中午时分,正赶上中午吃饭。基地理发员小宋在伙房帮厨。菜很好,韭菜花炒牛肉、鸡蛋炒洋葱,打菜时小宋大声对我说,老官吃饱哦,这餐吃了不知还有没下餐哟。这餐饭算是上前线饯行饭吧。刚放下碗筷,我就被派往前线指挥所(前沿指挥所离叛点百十米,昆明军区一位副总参谋长坐阵)与连队前期到达的战友杨友奇、金庆福等会合。同大家寒暄几句后。前方传来消息基地179团,刚从老挝修路回国,就投入战斗。一个营与前沿指挥所电台不通,很被动,需要前沿指挥所派人支援。前沿指挥所当即指派我(背电台)杨友奇(背枪)前往。我们俩紧跟带路人,很快进入作战村庄,在穿过一条小巷时,一名战士牺牲了,横卧在小巷中间,仗在打,没有人打扫战场,我们极不忍心从战士身上跨过。带路人要我们小心注意安全,遇到路口走快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穿行,才到达179团营部所在地,到达后我们很快与前沿指挥所沟通联络。战斗在继续推进,晚上7点,天快黑下来时,营部指令发起冲锋,我、杨友奇两人紧跟冲锋行列不掉队,突然右边一处房屋,朝我背电台的头上开了两枪,声音很沉,子弹很低,命大阎王不收我,我们冲锋路线又是高地,不能原地卧倒,在这危机时刻,我边冲锋边观察有利地形,前面有处老乡准备做房子挖的干打垒地基坑,我朝地基坑方向大跑几步,比三级跳远的运动员还跳得远。跳到地基坑中坐下。打完仗、冲凉澡时,才发现裤子、裤头都破了个洞,屁股早已结了疤,打仗时高度紧张,一直还不晓得呢。天完全黑下来了,但子弹在我们头上一刻不停划线,躺了整整一个晚上,说你不信,小便都是躺着解的。就这样,三连一个河南的新兵,躺在地基坑中,子弹还是把他的脚打伤了,还是我们用电台报告前沿指挥所的。打了一夜枪,该要消灭多少叛匪,天亮了才明了,原来,SD市由川房寨,金鸡寨、沙 甸三个村庄组成,长2里多,窄几十米。当兵包围村庄时,天黑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要有人开枪就还击,在窄的地方左边打右边,右边还击打左边,两边火力最猛,肯定是当兵的在对打。我们夹在中间,不能动弹,一个晚上子弹不停在头上飞,部队打散了,指挥员也无法指挥。第二天,我们完成了任务,营领导要我们返回前沿指挥所。前沿指挥所条件稍好点。(实际是一处稻田)吃饭有保障,晚上蚊子特凶,部队发避蚊液,还有自己挖的猫耳洞,一可避雨、二晚上不值班,可以睡觉,在这期间,昆明军区副总参谋长,召开连、营、团、指挥员现场会,充分肯定表彰广大指战员,组织纪律性强,英勇善战,平叛取得初步胜利。并严厉批评个别指挥员,只要一听见枪响就还击,竟连轻机枪管子都烧断一支,消灭了多少叛匪?还发生炮弹误伤自己人,自己人打自己人事件。会后要认真总结教训,下去后不要发生类似情况。前沿指挥所情报也多,抓到一个女叛匪,昆明军区战地记者也在场进行审讯,问及叛匪1号头目马伯华现状,女叛匪交代1号腿部被炮弹炸伤,但有20多名敢死队年轻女子背着他指挥抵抗。第二天,又抓到一名嫌疑人,问及1号头目现状,回答交代,1号头目已被炸死。了解真相后,平叛指挥部即时调整部署,用高音喇叭大做宣传文章。8月4号上午,前沿指挥所接到十四军一个侦察连报告,孤军作战,没有电台,望支援。这时前沿指挥所,认为我对地形熟悉,并指派我(背电台)金庆福(背枪)前往支援,这次我是二进沙 甸,带路人将我们带到指定地点,十四军侦察连交给连长,互通情报后,进入战斗行列,并随时通报战斗进展情况。我们紧跟连长,指挥一间房屋,一间房屋搜索,我们在明处,叛匪在暗处,随时有可能遭遇冷枪,危险也就在此刻。其二,打仗饭又送不上来,饿吧。太黑了,侦察连巩固阵地,将一处民房设置为连部指挥所。把堂屋一堵墙打了个洞,地上铺上门板,架起机枪,对准一片开阔地。侦察连连部有个战士送来一床被子,铺在堂屋地上,坐在上面,我们随时听候连长指示。外面雨很大,到深夜一点多钟左右,一个老侦察兵出来小便,一个新兵站岗,喊“口令”由于新兵高度紧张,老兵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新兵一枪将老兵打死了,连长听候非常沉痛,平叛期间也没有好的处理办法,此事也是我们用电台,电告前沿指挥所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 5号,战士们将仇恨对准叛匪,对于没有搜索的屋子,侦查员一脚将门踹开扔一颗手榴弹,或者打一梭子冲锋枪子弹。将十几斤炸药捆在一起投向据点,据点飞向天,由于炸点离我们太近,又没出躲避,我们只有双手抱着头,背对炸点,趴在地点,任其石头,泥块等物落在身上。在搜索中,炮兵向叛匪开炮,没料到侦察连也有人在里面搜索,连长措手无策,关键时刻是我们用电台电告前沿指挥所,前沿指挥所下令炮兵停止炮击,从而避免了自己人更大的伤亡。在搜索中,离我们远点据点,放冷枪,部队用82无后座力炮,60炮、40火箭筒、火焰喷射器,予以坚决还击,并将其歼灭。在二次深入平叛一线中,我始终伴随作战部队、出生入死、勇往直前、并胜利完成了通讯保障任务,直到整个平叛结束,才返回连队。现在回想起来,平时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在SD平叛中都经历了。真是惊心动魄呀。都是嘴馋惹的祸75年7月28日凌晨3点,已经围困沙 甸两个月的部队,接到上级的作战命令,开始向沙 甸推进,彻底解决已经拖了近两年的所谓的矛盾问题,上级要求我们,3个小时内解决战斗,也就是说,在天亮前,战斗必须结束。可没想到,作战方案制定的3小时的平叛作战计划,却打了7天8夜,这主要是对敌情估计不足。在这之前,我们9大队(根据上级指示,基地抽调2000人的部队,参加配合省、州、县400人的工作组进驻沙 甸,此任务交给了刚从老挝回国的179团,通信方式以无线话务为主,通信设备是硅两瓦,基地通信处组织实施指挥,由通信营二连抽调思想好、技术过硬的报务人员保障,对外番号,统一称为9大队),5月18日9大队进驻鸡街。从进驻到7月28日的平叛,我们在那里驻扎了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里,虽说形势紧张,但我照样没有放弃对吃的追求。在围困沙 甸的两个多月里,虽说气氛很紧张,采取了3次强行进驻沙甸的行动,但都没成功。每天的工作就是学习政策,其他就没什么事了,很清闲。吃的不错,因为我们执行的是作战任务,吃的是三类灶的伙食标准,另外每人每天还补助两毛钱。但由于是在回民地区,不允许吃猪肉,供应部队的副食,全都是牛羊肉,鸡、蛋、鸭、鱼等。战友们知道,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都没有猪肉香。像红烧肉、扣肉、粉蒸肉、红烧猪肘、烧蹄花等,更是我的最爱。吃惯了猪肉的人,长时间没有猪肉吃,那也是会”发疯”的。实际上,这种感受,不仅是我一个人有,其他的战友们都有此体会,只是感受的强弱不同罢了。我就发现肖振海也喜欢这口,他老是在说,这肉不香,没有红烧猪肉好吃的话。这天,我约上肖振海(69年的河南兵,后复员到河北的一个什么油田)上街,想找个地方解解馋,我和肖振海编了一个冠勉堂皇的理由,向李体林参谋(李体林是基地通信处参谋,是平叛部队通信组织的最高指挥员,李体林后调武汉二炮指挥学院,任至院长,正军职,少将军衔,现退休在北京休息)请假。到了鸡街的街上,我俩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找猪肉吃。当时是非常时期,为了避免与回民发生纠纷,汉民开的餐馆,一般不再做有猪肉的食品出售,以防回民故意找茬。我和肖振海在鸡街转了半天,也没发现有哪个餐馆敢做猪肉的。正在我和肖振海失望准备返回驻地的时候,肖振海看到一个很小的餐馆,我们就走进去问:老乡,有什么吃的吗?老乡说:有啦,要那样?我说:有那样?老乡说有这、有那,就是没说有猪肉,我直接就问了,有大肉没有?老乡看到我们是当兵的,点点头,小声的说:有啦。不大一会,老乡端上一碗红烧肉,就在我们快吃完的时候,进来了5个老乡,这时,我看到餐馆的老板见到这5个人非常害怕,我想,这下可坏了,这5个人是回民,可能要出事。我赶快将没有吃完的红烧肉,端起来,进到厨房,但这5个人巳经发现我们吃的是猪肉,其中的一个人冲到餐馆老板的面前,左手卡住餐馆老板的脖子,右手朝餐馆老板的左胸打了一拳,并狠狠的说:谁让你卖大肉的?这时,我和肖振海上去,拉开了他俩,并说:你这是什么规距,你们回民不吃大肉,难道还不让我们吃吗?有什么事好说吗。正在我们相互拉扯,双方出拳动腿的关键时刻,9大队的巡逻队一行15人正巧巡逻到小餐馆门口,听到里面有吵闹声(9大队每天同时派出4个巡逻队,每个巡逻队15人,主要是维持鸡街的社会治安,化解纠纷),巡逻队的到来,制止了这场可能要酿成大祸的事件。如果说,此事要汇报上去的话,我和肖振海可能要彻底完蛋,因为在当时,沙 甸的性质是按内部矛盾处理的,争取矛盾的和解是头等大事呀,民族矛盾之间的事可是无小事的。这件事,除了我和肖振海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一直隐瞒到现在,反正保密期已过,就算是揭密吧。战友们,这是不是又是嘴馋,差一点酿成的天大的祸呀。我记得参加沙 甸作战的人员有:张明君、刘长信、金幸福、马志耀、贺中学、杨有奇(记不全了)等。前期还有些人参加,好像有王庆安,战前轮换时撤回。我部队参加沙 甸作战是三个团:173、184和304(304是中间进攻大庄的)各一至二个营。军区是十四军四十一师,炮四师等。七月上旬开始围困,7月31日晚正式打响,由14军主攻。当时昆明军区政委周兴到场指挥。打响后金幸福带队配属前线部队。刚开始部队有些轻敌,致使伤亡较大,后经调整,发挥火力优势,部队的伤亡减少,战果增加。炮兵动用了152榴弹炮,几个齐射后周政委命令停止使用,威力太大了,从村里抬出来被此炮震的七窍流血的对方二号人物。(一号人物为马伯华,好像是开战几天后被击毙)我部一个连在运动中遭遇数百名突围的敢死队员,仅靠手榴弹就歼敌两百多名,自己无伤亡。由于十四军侦察连报务员伤亡,我们配属他们报务员两(可能是一名)名,跟随侦察兵们冲锋陷阵,回来后同我讲了很多故事,可我忘了他们的名字了,只记得回来后他整夜睡不著觉和那两只通红的眼睛。十四军侦察连是很有战斗力的连队,后来在对越作战中声名显赫,累立战功。因最早冲入村子,伤亡最大,连长是云南人。对方也是训练有素,重机枪、迫击炮都有。其中一挺重机枪每次都打短点射,无论白天黑夜,开枪必伤人,弄得当时参加过战争的老首长佩服的很。我听刘长信和金幸福说,那七天里他们也睡不了觉,看著迫击炮弹像老鸹一样成群飞上去,慢慢落下来,听著密集的枪声,全部神经都麻木了。整个战斗过程持续七天,我军亡140-170余人,歼敌3000余人。中间有许多故事,如“炮轰新寨,威胁大庄”等,我营中间增援两次,受伤两人(架线兵),有一人(五连的)报告远距离杀敌一名,184团一名报务员牺牲(那时报务员们交流十分频繁,我还记得他,大个子,被鞭状天线暴露了目标)。我们二连的全体人员,平时训练就是为了有一日报效祖国,这个千载难逢的作战任务中二连的兵没有丢我们的脸。参加任务的战友们。向你们致敬!当事人会逐渐写出回忆文章。7月28日凌晨2点30分,已集结好的部队即将开始行动,按照平叛战斗的作战计划,各突击部队将要按时到达各自的指定位置。其中,X大队的作战任务是:从东面的两条进村的道路强行攻入,抽调X大队500人,从南面的一条进村主路攻入;XX6团的作战任务是:一是团侦察排在副团长的带领下,从西面的甘蔗地偷袭进村,二是一营、二营从西面的甘蔗地,尾随团侦察排突袭,三是团部率三营从西面的两条进村的路攻入,四营作为团预备队;XX4团的作战任务是:一营、二营从北面山岗突袭,四营从南面的一条进村路攻入,三营作为团预备队。无线电报务人员的通信保障任务是:由我和肖振海作为主台,负责与X大队指挥部、XX4团、XX6团,XX军侦察连、喷火连建立联络关系,我连其他报务人员,都是作为主台,分别与后方指挥部、省工作组、X大队的12个连队建立联络关系,8团的14名报务人员,分别配属到X大队的12个连队。我前指的推进路线是,将进入的指挥位置,需要穿过一片开阔的稻田地,迅速到达距SD200米的一个低洼处。凌晨3时,各突击部队向各自的指定位置悄然推进。无线电报务人员的通信保障任务是:由我和肖振海作为主台,负责与X大队指挥部、XX4团、XX6团,XX军侦察连、喷火连建立联络关系,我连其他报务人员,都是作为主台,分别与后方指挥部、省工作组、X大队的12个连队建立联络关系,8团的14名报务人员,分别配属到X大队的12个连队。我前指的推进路线是,将进入的指挥位置,需要穿过一片开阔的稻田地,迅速到达距SD200米的一个低洼处。凌晨3时,各突击部队向各自的指定位置悄然推进。当前指一行走到稻田地的田埂上时,听见SD方向传来急促的敲锣声和枪声,而且枪声越来越密集。突然,我听到走在我前面的某集团军作战处的陈参谋喊了一声:唉哟。就倒在稻田地里,我们围上去看,只见陈参谋手捂着左小腹,血已渗透出来,原来,是流弹击中了他,左副部长从前指警卫排派出两名战士,迅速送到后方,部队继续前进。我们到达前指的指定位置后,我很快收到XX6团的报告(我是前指的主台,指挥XX6团、XX4团、九大队的12个连、14军侦察连、喷火连),XX6团副团长率团侦察排突进村庄后,除一名班长、一名战士跑出来外,副团长及侦察排29人全部牺牲。这个副团长年仅26岁,是老中青结合上去的干部。随即,各突击部队纷纷报告各自的进展情况。九大队进攻受阻,伤亡12人;XX4团2个营从北面山岗进攻,遭到驻北面山岗守军的强烈抵抗,没有任何进展;XX6团2个营从甘蔗地偷袭成功进村后,倒成了SD人的活靶子,高房工事、地道各射击口,火力的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在这里重现了,这两个营抬着伤亡人员,很快撤离了村庄。时间过去了7个小时,各部队的攻击没有任何进展。这时,左副部长通知我,让我向各部队传达前指的命令,命令各部队停止进攻。29日上午9时,驻滇某集团军调来的6门152加农炮开始试射,试射了6发炮弹后,省工作组的广播开始广播了:要炮击了,让老乡们赶快离开村庄。只见有不少的老人、年龄略为大的妇女、小孩,赶着牛、羊,有的还扛着缝纫机、自行车、行李离开了村庄。省工作组,成立了专门的收容机构。11时,6门152加农炮发出了怒吼。炮击30分钟后,广播又开始喊话,内容还是让老乡们迅速离开村庄。每次炮击前,都要广播一下,这样跑出来不少的老乡。SD的回民武装力量战斗力是很强的,他们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顽强的抵抗着。由于152加农炮的杀伤力很大,马伯华等人考虑做突围的打算了。8月1日早上7点左右,约有200多人的武装人员,朝我前指的方向开始突围(前指距离SD仅200米,而且还是一片开阔地带)。前指的一位作战参谋,发现了朝我方向企图突围的SD武装人员后,边开枪示警,边大声喊叫:xx冲出来了。这时,左副部长命令前指警卫排和所有人员冲向阵地,顿时,枪声响成一片。这次的防御阻击战,相持的时间并不长,我前指的左翼、右翼的部队也得到命令,一是迅速赶来增援,二是分别从前指的左、右翼向突围之敌进行打击。在我猛烈火力的打击下,马伯华的突围计划失败了,扔下了几十具尸体,剩余人员撤回到村庄。在炮火的掩护下,我各突击部队逐步攻破敌的防御,XX4团的两个营,首先冲向北面的山岗,消灭了守卫北面山岗的120人的守军,从北面突进了村庄。XX4团、XX6团、某集团军的侦察连、九大队也分别从东、南、西突破了敌防御阵地,占领了有利地形,并逐步向村庄的纵深攻击。在进攻的过程中,各部队还抓了不少俘虏。XX6团抓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回民年轻姑娘,由于仅收缴了看得见的武器,没有仔细搜身检查,这个年轻的女子趁看守放松,抱住了两名战士,拉响了偷偷藏在私处的手榴弹,与这两名年轻的战士同归于尽。前指下令,凡是抓获的俘虏和投降人员,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认真仔细的搜身,以防止这悲剧的发生。开始,我突进村庄的部队进展并不顺利,马伯华与我打起了巷战,他们利用还没有被我轰炸破坏的地道、高房工事,与我周旋,顽强能抵抗着。由于部队已攻进了村庄,152加农炮就发挥不了作用了,这时,火焰喷射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火焰喷射器摧毁高房工事效果特别好,在我强烈的打击和攻击下,对方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弱了,枪声逐渐的平息下来。8月3日上午9时30分,我各突击部队,已全部占领了村庄,突入村庄的部队、后又从某集团军调来的一个团的部队,分别对村庄内、对村外的稻田地、甘蔗地进行拉网式搜查。马伯华反叛集团的核心成员10人,其中有3人被俘,其余都被击毙,马伯华的尸体,是在一段被炸毁的地道里找到的,在马伯华尸体旁,还有5位全副武装的年轻女子的尸体,他们都是被152加农炮炸死的。8月3日下午15时,前指最高指挥员,KM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左副部长宣布:SD平叛战斗结束,除某集团军XX6团驻守SD外,其余突击SD的部队迅速撤离村庄,返回驻地休整,清查人数、清点武器弹药、救治伤员、处理牺牲人员的后事。省州县工作组组长、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宣布:工作组全体人员即日进驻SD,处理善后事宜。在我参加SD平叛战斗的突击部队向SD突击进攻的同时,负责监视文山、开远、建水、蒙自、通海方向回民聚居地的基地8团、304团、某集团军的3个团,共堵截近2万辆马车,近20万人向SD增援的回民队伍,从而保证了SD平叛战斗的顺利进行。我8团无线连报务员聂XX(名字忘了,只记得是71年入伍的保定兵,),在这次战斗中,他配属X大队一营一连,在他随一连向村庄突进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聂XX光荣牺牲了。聂XX牺牲后,官四明补充上去了,我只记得他是从连队补充来的。总结这次SD平叛战斗的情况,教训是深刻的:一是对敌情况掌握不够,特别是对村庄内的立体式防御工事不掌握;二是对SD的地下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完全不了解,没想到自我武装、自我保障的能力非常强;三是轻视了马伯华反叛势力武装集团的战斗力;四是一般群众对我的仇视那么深,估计分析不足,造成了我不必要的伤亡;五是没想到马伯华反叛集团对抵抗我武装进驻,准备的那么充分。原计划3个小时的作战计划,没想到打了7天8夜。战斗结束后,我被李TL参谋及其他战友送到了140医院,不是因为受伤住院,还是因为嘴馋瞎吃,造成了较为历害的腹泻,住进了140医院。74年9月,沙甸及附近回民抢夺了大量武装部的仓库,并试图向昆明进军,途中攻击了解放军,云南方面立即向中央汇报;12月,在大量抢夺武器和自制武器的支持下,成立了沙甸回民民兵团,12月中旬,省委高度重视,派出省委常委巡视组进入沙甸,遭到攻击,双方各有个位数损失,十二月三十一日,沙甸与建水县,蒙自县回族民兵一起攻打了蒙自县委以及对蒙自县武装部进行了偷袭,由于蒙自方面已有准备,双方各有双位数损失,回民武装作战目标未达成;七五年元月一日,中央通知马伯华、郑全书、马绍美等回民代表十人与云南省委一起赴京解决问题;3月,按照中央与马伯华等人达成的协议,开始缴枪,无武装的工作组大量进入沙甸,新寨,砚山县的车白泥、田心、茂龙、松毛坡,文山县的茂克以及其他红河州的回民聚集区,大量无武装工作组被民兵割头,斩首,5月各地回民打出伊斯兰王国公然宣布独立,云南方面放弃政治解决,向中央汇报准备用军事手段解决;中央高度重视,派286来亲自抓这件事,7月29号,平叛作战在各地纷纷打响,初期解放军轻敌遭受了大量损失,后动用炮兵才进展顺利后来统计伤亡,沙甸方面并不算损失最高的,砚山县的车白泥和文山县的村镇伤亡率远高于沙甸沙甸回民的\"祖庭\"是宁夏苏非派哲赫林耶之板桥门宦,那儿是马化龙的出生地和圣墓的所在,他是哲赫忍耶教派第五代教主,和白彦虎是一批的。(当时杜秀文也是造反***国。加上太平军 捻军够清政府受的。)哲赫忍耶教***教里最激烈的“血脖子教” ,沙甸或别处的苏非回民每年都向宁夏的门宦"祖庭"纳贡(即使在文革中也秘密履行如仪).从新老教争斗开始,哲合忍耶部与官府做对,前后凡两百年。,每每都是哲部突然起事,拔刀杀死当地官吏,紧接着便攻城掠寨。 而每每都是哲合忍耶被围困在死角,其率众起事的头领太爷愿意以全家服诛为代价,换取释放全族教众结束。他们自己的每一任教主太爷是谁,是怎么死的,每一名哲合忍耶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他们的民族仇,是他们的光荣传统。而且永志不忘。同治十年的马化龙造反就以此结束。没想到一九八零年代,经历过惨烈的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放松宗教政策,马化龙早已平毁的拱北(坟墓)便在一夜之间又被建立了起来。沙甸的北京大学马坚教授马坚是中文版白话体古兰经的翻译者。 中国四大阿訇哈德成最后也在沙甸度过。沙甸出了第一批公费生留埃学生。 沙甸有“滇南小麦加”之称沙甸事件名扬海内外,沙甸大清真寺是80年阿拉伯各国捐款的,西南省份最大的清真。大清真寺带有穆斯林幼儿园和中学,阿语与汉语教学,除了当地的,有的学生来自西部青海甘肃等省。那也罢了,西部省份也有很多阿拉伯捐的清真寺,不过里面悬挂着中国各部回民敬赠的挽联、悼词。\"宁死不屈\"、\"浩气长存\"就比较刺目了。而且还修了烈士塔。那些残杀非武装解放军而被击毙的武装分子都成了护教烈士了。因为文革结束的平反潮中,原回民支队政委全权负责调查此案,居然得到平反。沙甸回民从此趾高气扬,周围汉民畏之如虎。当时沙甸回民秘密选出了一位 小教主,这虽不见诸文载,却也非空穴来风。它与回教苏非的\"九代必有圣人兴\"的神喻有关,那时沙甸的回教门宦恰好传到了第九代。\ "九代必有圣人兴\" 因新教创立马明心在阿拉伯师从的那位阿訇正是第九代,九九之数就此通玄。沙甸回民进京代表被斥退后,沙甸民情鼎沸,旋即全村易帜亮出了\"***共和国\"的旗号。抢了几个县的武装部 政府派部队将沙甸围了起来,并派了一排战士解除了武装进村去做说服工作,劝回民交出武器,放弃割据。结果回民把这一排非武装的解放军全部割脖子残杀了。解放军没办法,只好用大喇叭呼吁村民离开,部队要总攻。有些人离开了但仍有不少武装分子在拒不投降。部队给足了愿意撤离的人的撤离时间,然后发动总攻。但由于轻视了回民教派的极端性,只用轻武器冲进村的解放军遭遇到顽强抵抗。武装分子不但用枪枝抗击,而且用自制的土炸弹抱住解放军同归于尽,连小孩子都这么干。与现在中东的自杀炸弹毫无二致。解放军伤亡惨重,攻不进去,只好又退了出来,向上级请示。中央军委最后决定∶“用一发炮弹换五个战士的生命”,调来炮兵部队,警告之后,发炮猛轰。只一天就打服了。另外一场鲜为人知的云南平远街会面叛乱(中国反分裂任重道远)平远街是云南省文山州的辖区,92年前社会治安相当之差贩毒贩枪之风非常猖獗,其毒品主要来源于金三角,同时也是个武器交易的场所,对越自卫战后,战场上遗留下来的许多枪支一直以平远街为主要交易场所。92年前平远街的毒品买基本上就是和我们现在在市场上随意买点什么似的,和自选商场差不多,武器交易也和我们在电视是看的西片差不多,挂在墙上,自选!社会治安差到连军车也不能久停。看到社会治安到了如此情况,仅靠地方警察已难以控制,92年由国务院李鹏总理签署命令,组织武警云南省的部队和地方公安进行严打,主要打击贩枪贩毒。(严打开始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按命令后,云南省组织了武警部队及公安人员共计3000余人,100多辆军车以拉练为名,连夜向平远街出发,第二天的时候,授权云南日报发布了有关情况,同时云南日报也刊登了一条消息“美国的军事卫星发现中国在向中越边境集结部队,美国正密切关注中越边境情况的发展”。到达平远街后,形成了军事合围,将整个平远街集镇地区进行封锁,只准进不准出。同时对确定的主要打击对象进行政治攻心,发布了一个自首的期限。通告上写的内容我也记不清楚了(当时主要心情就是紧张),大概意思就是责令象马慈林等主要打击对象在规定的时间里自首,交出毒品和枪枝什么的。我们那时候就是天天巡逻,负责外围警戒,主要任务就是别让里面的跑出来。记得通告发了几天后,有一个对象(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了)就出来自首了,交了100多公斤的4号海洛因和几十万现金,指挥部根据通告规定,召开了公开的宣判会,当场宣布释放自首的这个人(按我国的法律,这家伙交了100多公斤海洛因,够枪毙他无数次了)。后来陆续有一些小虾仁来自首了。但是还有几个大毒枭在通告结束之时还没有自首。终于要组织抓捕了,在抓马慈林的时候我们就有战友牺牲了。记得抓马慈林的时候,马用苏制的班用机枪向外射击,企图抗捕,我们有一个班长带着两个战士在一间房顶的制高点上,马直接向他们射击,由于在房顶上无地方可以隐蔽,现场指挥命令他们下撤,班长命令两战士先撤,他在后面掩护,最后班长被马一枪从房顶上打了下来,刚场牺牲。(二)是的,当时整个文山都是那样,靠近边界的地方,由于战争后遗症的影响,边境人民对武器交易比较敏感,特别是文山离全球最大的毒品聚集地金三角不远,一直都是境外毒品向欧洲输送的一条主道。现在,我有时回忆起来。任务执行中我们武警部队的现场指挥在战术上的确有些失误,也许是没有经历大行动的次数少了,临场指挥经验不足,但失误一旦出现就将铸成大错。在马慈林打死了我们战后(还有一个受伤),我们这边就强攻受阻。由于马慈林的房子修得象个雕堡,外面还有一道很高的院墙,最后只好取采破门强攻的办法。也就在强攻马慈林的时候武警部队这边出现了两个因这次事情而受大益的人。第一个是位中校,山东人(具体的名字就记不着了,他们是首长,俺是兵,俺没办法和领导打成一片),身材蛮高大的那一种。在马的院墙外面负责主攻的武警由于刚有战友牺牲就不敢强冲,我们这个山东大汉就站出来了,他抓起一枝81式自动步枪,一脚就踹开了外面的院门,一个前滚翻滚了进去冲里面扫了一梭子弹,结果什么人也没有(进马慈林的客后才发现他跑进地道了,马家的下面有一条暗道一直通到房屋外面,这是预先没有了解的)。就凭俺这中校的一踹一滚一梭子弹,在行动还没结束的时候就结他加了一颗星星,成上校了~~~。运气真好~(三)在公安部严重关注的云南省平远街,就是名闻全国的毒品藏匿兜售中心。这是一座畸形繁荣的主要是回民聚居的小城镇,这里还是枪支弹药的地下黑市场、贩卖走私的黑窝。由于平远街是通往中越边境文山州麻栗坡老山前线的必经之路,在1979年至于1989年中越边境战争时,军火与物资的必经之路。当地回民抢劫与偷窃了许多军火与军用物资。手里有了枪,贩毒的胆子就壮了。贩毒与从东南亚走私军火双管齐下。到1992年的平远街,俨然是国家的“法外天地”:他们不必办户口和身份证,不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种地不交粮,经商不纳税,买汽车不挂牌。在这儿家家私藏武器,贩卖枪支;户户经营毒品,盗窃、抢劫、杀人屡屡发生。公安分局被砸毁,执行任务的警察被打死。文山州政法委书记带人去平远街的泥村抓罪犯,竟被罪犯甩出的一个手榴弹炸死。平远街有各类赃车500多辆,其中不乏军车、警车。云南省公安厅八处212吉普车,被盗至平远街又高价卖到山东省霸县,第十四军团一辆野战用通讯车被盗卖到平远街,公安局做了大量工作,部队花2万元才赎回,个旧市公安干警追查赃车到田心村,一进村就被几十名手持冲锋枪、手枪的回民包围。1991年,一名警察到平远办案时,被当地回民抽掉脚筋而成为残废。公安部对平远街恶势力的猖狂已记录在案,1992年四、五月间,公安部派出秘密工作组进驻平远,身着便衣的公安部特警们站在公安分局大门口,平远街的毒贩见是外地人,主动围上来招揽生意,明目张胆地询问:“要不要黄色录像,要不要毒品?”调查组成员有手比划枪的样子,毒贩们又高兴地引他们往家里走,机枪、冲锋枪、40火箭筒、反坦克雷、手榴弹、自动步枪、手枪等轻重武器琳琅满目,平远街成了境外贩运武器的中转站。比贩枪更猖獗的贩毒,从境外把毒品运到平远街,然后再贩运到广州、香港、澳门,平远成了国际贩毒的大通道。公安部在一份向中央政法委汇报问题的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平远街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能再拖下去了。绝不能容忍如此无法无天的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的提示下,云南决定对平远街开展大规模严打,以省公安厅厅长刘选明任总指挥的严打指挥部建立起来。8月29日每组6名公安人员、10名武警组成的20个抓捕组化装潜入平远街附近,大部队在30日到了离平远街数十公里远的铳卡农场。31日晨7点,严打行动正式开始。20个抓捕组同时逼近20个罪大恶极罪犯的家。几千名武装警察包围了宽达38公里的平远七村。平远街的大毒枭们用贩毒的高额利润修筑了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别墅,建筑奇异的亭、台、楼阁间暗藏着地道、夹皮墙、炮楼,架设着机关枪,钢筋水泥的碉堡,易守难攻。抓捕重犯之一的马明的公安武警一开始就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马明罪恶累累,他贩毒、贩枪、枪击公安分局、炸伤公安干警,罪孽深重。他的住宅工事坚固,有两道高墙,两道铁门,楼上楼下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室内有紧急通道、院内水井中还有藏身暗道,马明睡觉时手枪压在枕头下,床头靠着冲锋枪,室内还放着手榴弹,他以火箭筒、催泪弹、手榴弹、冲锋枪等多种武器顽抗,经过激烈战斗,马明被当场打死。因为毒贩们的准备充分,公安干警没有重型武器,没有装甲车掩护,缺乏防弹背心。在围歼毒枭马总林的战斗中,公安干警付出了沉重代价:苏太德、高文亮、庞如宝壮烈牺牲。多名战士负伤。按照我国法律,贩毒海洛因超过50克可判死刑,平远街800名毒贩,没有一个是可以活命的,反正都是死,凭借坚固的堡垒和众多的武器,平远街的毒贩们准备对抗到底。这时公安部强大的军事威慑攻势也展开了,洛阳调来的防爆装甲车开到了战斗第一线,高倍红外线夜视仪安装就绪,100件防弹背心也送到了。当时考虑到当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武力镇压会在国内国际造成不良影响。1975年的“沙甸事件”中,解放军打死近1500名宣布独立成立“沙甸伊斯兰国家”的回民。就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而且3000多人的部队调动,是躲不过美国的侦察卫星的。美国人当时认为中国又要在中越边境有大的动作了。开始在报纸上有所披露。不能速战速决,拖下去,对中国政府十分不利。因此决定只惩处头目,瓦解贩毒贩枪集团。对一般成员实行宽大处理。只要求交出毒品与军火。强大的军事压力使得已逃进山中的200余人下山投案自首,16个贩毒集团,800多名罪犯也相继交待罪行。毒贩们的犯罪行为是惊人的:马国选一次藏枪13支,“女枪王”林红玉一人交枪126支,从大毒枭马武生的鸡窝里搜出海洛因32500克,马赛伟一次就交出海洛因72800克,平远街公认的“穷光蛋”王华聪一次就吐出毒资200万。一批顽固分子被严惩,毒贩沙国梅、马平福、林洪恩等人被处死刑。但是平远街毒贩所交出的毒品与军火其实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中国政府与军方直到今天还一直对平远街实行重点监控。而西北的另一个回民聚居区,甘肃兰州三甲集,现在又成为中国现在最大的贩毒贩枪集散地。枪支之便宜让人吃惊。震惊全国的“12。25枪击大案”的枪就是从那里贩出。1992年的平远街大规模军事行动几许只是个开始平远街其实算不上平叛,只能说是围剿"贩毒贩枪集团".而且伤亡人数也不多.最后是政府"法不责众,网开一面"而结束.有些事情要是一扯上民族问题处理起来总是棘手的.真正算得上平叛的应该是1975年的"沙甸事件".在平叛中,甚至用了在79年边境战争用过的152口径重炮.解放军打死叛乱回民达1500人之多.解放军牺牲据说也有二百人.让人感到可笑的是,一个小小回民村挂上绿旗宣布独立时,一些穆撕林与阿拉伯国家竟然宣布承认.但这个"国家"不到几天功夫就被解放军的铁拳所粉碎.教主兼"沙甸伊斯兰共和国"元首马国华逃到外地后被击毙.但因涉及民族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此事居然被平反.关押的回民叛乱分子被全部放了出来.马国华也成了他们的"民族英雄".国家还拨款重修清真寺.那些穆.撕.林与阿拉伯国家的捐款也很多.这些国家还赠送锦旗之类的东西,上书:不畏强暴,勇于抗争.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平远街与沙甸很近.处理平远街问题主要是因为沙甸事件影响还在,不能让人留下"解放军又对回民下手"的话柄.当年部队打下SD仔细清查才发现,国家多年来支援帮扶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许多物资都被极端分子用来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当地的恐怖分子密谋成立伊斯兰共和国的计划已策划长达十年之久!我服过役的部队曾参加了沙甸之战,但本人当时已离开了部队,后来从参战的人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开始,部队以为任务很简单,把造反派组织的头头抓起来就完事。于是派侦察连半夜摸进村,想来个瓮中捉鳖。不想回民听到响动发现情况,从院子里往人堆里扔炸药包,死伤一大片。这下部队急眼了,撤出村子等天亮再攻。但以前的看家本领,什么村落战、利用地形地物、迂回包抄。而沙甸回民则早构建了坚固的干事,挖好了地道开始了地道战。部队进了村干挨打,最后只好学美国佬的办法,拼武器装备调炮轰。六○炮、无后座力炮、八五加、一○○加、一二○迫、一二二榴, 直至一五二榴,就这样逐步升级上去的。总参事后总结:五○年剿匪时一个排就解决的战斗,当时一个连都啃不动,而炮弹消耗比得上淮海战役。其中部队的伤亡一半是误伤:一炮打过去,炮弹飞过包围圈打到自己人头上去了。另外还要更正一下:打沙甸没用火箭炮。火箭炮精度低,炮弹散布大,打面不打点,对付大面积活动目标才最有效,如用来打点目标在军事上属于外行,只有特殊情况下才用来直接瞄准抵近射击。象沙甸这样的情况也不敢用火箭炮,因为是把沙甸围起来打的 ,一不小心就打到自己人头上去了。当时部队也没有四十管火箭炮,有的只是二十管一三○,就是后来打越南时用得最多的那种。那时苏联四十管火箭炮“冰雹 ”的样机刚弄到,才开始测绘仿制。专业课上老师刚开始把这种新玩意的新奇之处介绍给我们,所以那会儿有没有此装备我比较清楚。当时沙甸回民的确心齐,男女老少一起上阵。经常是妇女小孩笑嘻嘻叫着“解放军 叔叔好”走到跟前,一把抱住就拉响背后的炸药包同归于尽。部队最后急了眼,不管是谁,只要企图逼近就打,免得再上当,这大概是“冷血杀手”说法的由来之一。但话要两面说,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军队,但凡当兵的都有这么个共性:枪响之前什么样的想法都有,枪一响也有吓得直尿裤子的,但只要眼瞅着朝夕相处的伙伴在自己跟前死了伤了,那情绪马上就不一样!顿时火冒三丈杀气腾腾,管它三七二十一抄家伙就打,有什么用什么,逮着谁打谁,这就叫“杀红了眼”,只要当过兵就能明白这是条规律,不管换了谁都一样。所以说:“兵者,凶器也”。要讲所谓的人道那只有一条:别动刀兵!只要把兵撒出去,杀戒一开那就根本收不住。事后说三道四容易,但我敢说,说这种话的人如果也当了兵,军令一下,上了战场情绪和行为不会跟他人有什么两样。胆敢违抗军令,战场纪律是就地枪决,执行命令,那就是有进无退。所以说凡是军人都是“冷血杀手”,这根本没什么好辩论的!如果说只有某国军队是“冷血杀手”,换了别的军队就仁义些,那纯属瞎掰。所谓“仁义”、“爱民”之类都是下了战场之后才扯得上的话。管你是谁,上了战场只有一条路,就是你死我活。战场上谁都不会伸着脖子让别人来砍,而是挨了打必须还击。所以要怪只能怪决定动兵的人,骂当兵的本身没意义,养兵就是为了干这个的。不管哪个国家的军队,到什么时候都是工具,喜欢骂的人如果当上国家元首,也未必愿意养一群光吃不打的废物。张三弄一窝马蜂往人堆里一撒,把李四给螫了,试问,是该骂马蜂还是该骂张三?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人们应该思考,在红河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为什么汉人能和彝族、哈尼族、苗族、壮族、瑶族等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他们之中每个民族的声势都要比回族更大,人数更多,为什么就偏偏不能和回族和睦相处??而且是几个世纪不能和睦相处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仅仅是宗教信仰迥异么?1990年代初,数千回民因为一件小事,感觉自己受了欺负,包围了玉溪地区行署党委,公文漫天乱飞。该地区行政长官被迫转移地点办公,长达数日。震惊整个云南,不知道震惊了中央没有。1996年,通海地区回汉矛盾爆发,伤亡数人,有汉人老人冲突中被杀。数千武警前往平暴。2000年前后,通海地区回汉矛盾再次爆发,此事有中巴营运线路引起,双方械斗长达数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懂经商”的回族人在当地政府的默许下长期强占个体中巴线路营运,几乎形成暴力性垄断。这种情形在早期的红河建水、个旧、开远,以及玉溪峨山客运市场莫不如此。在生意最火爆的时期,有汉人敢插足此行业,是要招致杀人之祸的。我曾亲眼见过一个国营公司班车,只因在车站为等人多停留了5分钟而未发车,从而遭到一顿暴打。难道这些不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回族同胞”们看到的事实么?矛盾是怎么来的,是怎么积累的,宗教信仰不同或许是一个方面,但仅仅是信仰原因么?回汉应和睦相处。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人就能懂更何况是有3000年文化史的汉民族。毫无疑问,只有真诚的伸出彼此的双手,才能化解从前的恩恩怨怨。8月3日下午15时,前指最高指挥员,KM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左副部长宣布:SD平叛战斗结束,除某集团军XX6团驻守SD外,其余突击SD的部队迅速撤离村庄,返回驻地休整,清查人数、清点武器弹药、救治伤员、处理牺牲人员的后事。省州县工作组组长、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宣布:工作组全体人员即日进驻SD,处理善后事宜。来源:新浪博客欢迎您转载分享:
说到中朝关系,很多人会认为中国和朝鲜是生死兄弟,是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友好邻邦,其实不然,中国和朝鲜的恩恩怨怨说来话长,近几届政府把中朝之间的争斗引向危险的边缘,这个危险并不是对两国之间
编辑词条  聂荣臻(日-日),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中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23年3月加
文/林森池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目录第五部分所有在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只享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公路交还政府接管,并不作任何赔偿。随着经营权时间值的消失,公路股的股价在后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有哪些部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