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在哪里佛教在哪里

汉传佛教的未来在哪里?_凤凰佛教
汉传佛教的未来在哪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于青年人,尤其是开始接触佛门,我们内心里多少都对于未来有些憧憬,在这样一个时代,信仰的未来走向实际上是个大话题。 一、什么是信仰、如何做观察? 什么是信仰呢? &信&是信念,
本文作者:明贤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对于青年人,尤其是开始接触佛门,我们内心里多少都对于未来有些憧憬,在这样一个时代,信仰的未来走向实际上是个大话题。 一、什么是信仰、如何做观察? 什么是信仰呢? &信&是信念,&仰&包含着一种崇拜。如果对于佛弟子来说,心里面对于全知、全能、不死的佛陀来寄予崇拜,并且使得佛陀的这些功德圆满地实现在自己的生命境界当中,这是佛弟子的信仰。 既然要突出这个观察,那肯定就寄托着一个目标,就是为了看得更清楚,那么要看清楚,未必就只有一个角度,或者说未必只是一个年代,我们未必只谈一个宗教,有利于我们看清楚问题的我们可能会不拘角度。 二、当前人类社会的诸多困境 面对人类社会的困境,这里做一个双关的分析,一个部分就是:具体进步是什么?一条一条地来分析,再其次进步的以后,又有什么困境也同时发生了?是这样双关着进行分析的。 首先,科技发达了,困境是(科技)未必为人类服务;懂得心理规律,但未必能够处理自身的问题;懂得社会规律,但抓不住整体方向;拥有大量财富,但仍然有广泛的贫困、饥饿、文盲,也向往自由,但出现了新式的奴役;渴求世界统一,但仍然有严重的分歧和敌对;渴求世界和平,但是常常在灭绝全人类的恐惧的战争阴影下;思想交流也变频繁了,但是意识形态经常是相左的;很能处理目前的问题,但是未来方向很模糊;青年人变聪明懂事了,但是却让父母师长显得教育他们特别困难;宗教生活更为活泼了,但是离开宗教的人还是很多;知识越来越发达,但是不能够予以控制和综合;求取实际的效率,但是不顾良心的要求;处身广大的群众当中,但是失去了个人思考和静观的时间;学问和事务都很趋向专门化,但是人们越发失去对于全局的兼顾;人类好像大有作为,却又好像很柔弱无能;人类可能行至很大的善,但也可能做最坏的恶;可以走上进步友爱的道路,但是同时也有可能走上堕落仇恨的道路。 总而言之,刚才这些问题谈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第一、物质生活十分发达;第二、精神生活十分落后。 三、中国人更为复杂的心理矛盾 作为中国人,有比西方人更为复杂的心理矛盾。 比如说,有以下的一些情况,我们往往有着这样的态度,可是又有着另外一样的希望。 例如网络词汇有一个叫做&拼爹&。我们特别鄙视&拼爹&,小看&富二代&&官二代&,我们好像有一种骨气特别反感&拼爹&的时代,但是&恨爹不成刚(钢)&;我们特别讽刺一夜暴富,可是私下里特别喜欢买彩票、股票、基金,都攒着,希望这些一下子给自己多变点钱来;我们特别恨贪官,可是考公务员事实上咱们都比较向往,特别梦想升官发财。 我们讽刺不正之风,但是自己办事只要是一到具体事上,就懂得要去找关系;咱们痛恨贪腐和贿赂,但总是盼望别人能够收自己的礼,他把礼收了就意味着能给自己开绿灯,能帮自己办事了;我们痛骂,却想着手里有点余钱还是买套房存起来,炒一炒,升值空间更大;我们特别鄙视崇洋媚外,却总是偏爱LV、Gucci这些,看着别人一带,自己心里发慌了,早几年这些都是风度,现在成了一个讽刺,因为走在街上人人都是一个LV,多讽刺的事情。 我们特别痛恨,但是总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我们抨击不良的价值观,但常常正在执行着一种不良的价值观,把它当成自己当下最实用的价值系统。 四、不平衡带来&分裂之苦& 这样来看,在很多社会问题上,我们态度十分公正,但是一落实到自身,我们常常有一些自私。这上下对比一看,我就发现一些问题。刚才那番分析可以用三个字来对所有的现象进行总结,就是&不平衡&。 &不平衡&对于人来说的直接效应就是&分裂之苦&。 时常是很分裂的,想做一个好人,有好人的愿望,但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做不了好人。有时候又想帮他人,但又得利己;有时候又得和颜悦色地对待别人,但同时又有情绪;有时候是表情在笑,心里在哭;有时候是表情在哭,心里在笑。 五、网络时代的亚健康信仰与如何应对网络邪知邪见 笔记本、ipad、手机成了比亲人更亲的亲人,这很麻烦。这些物化的文明成果工具正在逐一解构人类的伦理文明成果。 佛弟子有一部分人现在简直可以拜微博和微信为师了,整天就是发发这个,发发那个,正式的闻法没有,好像总在关心别人,怕别人看不见,发出去了其实别人也不看,但就天天做关心别人的事,唯独自己的事情不管,这不是问题吗? 微博网友经常是听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然后进行双倍反应。那么这个网络最终所产生的效应就是使人易怒、容易挑衅、容易轻信、无法专注,时常用这些工具的人打坐能静下心来吗?比较困难。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做奥尔波特,他总结出来了一个谣言公式,是怎么样的呢? 谣传=重要性&含糊性:重要性乘以含糊性的结果就是谣言。 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极容易让谣言去流窜。而克服谣言的最佳途径,恐怕还是要建立一些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渠道。比如说别人在讨论布施的问题,那么佛教界就应该有一个关于布施问题的权威、系统解读的这么一个平台,就能把问题说清楚。 因此,关于佛教信仰弘法平台的新需要就出现了。在应对网络舆情当中邪知邪见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等的正见弘传的网络工作,而对于容易造成伤害佛法僧三宝的舆情,也更需要建立及时的真理发布平台,来进行舆情控制。 六、无信仰时代的落败 我们知道信仰乔布斯的iphone5、iphone6,很少有人关注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生命原则是什么。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西洋的文化特征是宗教的、是信仰的;中国文化的特征却是伦理的和理性的。 确切地讲,物化文明的强势其实不是物化文明击溃了心性文明的这种交锋,而是有信仰对于没有信仰环境的一种进犯,这很关键。 印度智者甘地曾经这么说,有七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还有没有人性的科学。 这都可以毁灭我们,最关键的是没有牺牲的崇拜,这谈的就是信仰了。这七样东西的破坏作用使我们的心灵总是游离在被毁灭的边缘,最后这一样是最容易在一个思想如同自由市场,缺乏信仰的社会去软弱无力地蔓延。可以把&没有牺牲的崇拜&对我们的毁灭解读为&没有牺牲的信仰是要命的&。 七、没有牺牲的信仰是要命的 如果对于自己生命意义选择的这么一份信仰还是一个若有若无,或者说是一种谨慎防范,没有情感投入、没有智慧要求的这么样的一种信仰,早就已经不健康了。 信仰的健康已经出了问题了,没有牺牲的信仰可以是明哲保身的,可以是功罪不分的,也可以是裹挟名利之欲的,也可以是将道德名义利用为私欲招牌的,可以是欺上瞒下的,甚至可以是欺师灭祖和丧尽天良的。 没有牺牲的信仰能够使道德修养观念彻底臣服于个人的欲望。 八、自由市场式的无信仰时代 人们对于传统道德概念的遵循已经开始受到挑战了,在私下里更愿意去放逐一下,过一种不受检点的自由市场式的无约束的生活。那么,信仰也被这样对待的时候就会形成像自由市场一样的信仰态度:当敬不敬,当学不学,当尊重的不尊重,当做不做,做不应做。 当代的佛教实际上的处境是什么样的?这里可能有的情况谈起来表面上听起来会有点接受不了,但可能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当前汉传佛教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仍然还是生存。 事实上佛教信众现在严重缺乏正见和佛教常识。常识是最缺乏的,在面临生存问题时佛法又会出现一些更新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贱卖佛教,这又是一个让我们会觉得比较咋舌的问题。 假如过分强调慈善的人间佛教,或者是过分强调愚夫愚妇也能够容易修得成果的净土宗,或者是过分强调适宜于大众时尚生活的禅,或者是过分强调欲望也可以成佛的密,或者是过分强调实践证果的内观,或者是过分强调必须要念佛的灾难论&& 很多很多的过分强调,不合时宜的强调:佛教的正法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就被无情地贱卖了。 九、佛法带领我们突破困境 大家是有福之人,看样子佛法注定要带领大家突破困境、解决问题。 首先佛陀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个模范。所以在他身上,我们才能够找到有关于人类生命之谜的最后答案。(佛陀)他彻底解决了,他能解决,并且能带领弟子解决,而且他的这套解决方案延续至今。 佛教的这些学问不光是你读书的问题,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经典你必须要是一个验证者。我们在对治贪心和对治嗔恨心的这些对治方法当中,我们不免都会产生一些富余下来的副作用,也就是说所有的修行方法里面的万全法还是&空性大法&,还是要回到般若这个地方来。 十、般若为大乘佛法出庭作证到底 般若将一直为大乘佛法出庭作证到底。比如现在的汉传佛教不是很兴盛,活佛们也到汉地来弘扬藏传佛教,尊者们也到汉地来弘传内观的禅法,好像汉传佛教就跟没有似的。可是就在这个情况之下,汉传佛教奄奄一息的这个大架构有一个特别有力量的,旁人看不见的一个大支柱在背后支撑着。 你不要小看了汉传佛教,你不要一味地批评汉地的修行人没有功夫、没有成就;一味批评他没有神通、他没有禅定;我跟你讲,因为有般若在为他撑腰,所以你一点都不能忽略他的智慧。他将来的能量的爆发力,甚至于他有可能只布施一滴水,他将来就有享用不完的大海的回报,你相信吗?这可是《金刚经》说的。 所以《中观论颂》里面就谈,龙树菩萨就反复提,&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不管是什么样的佛法,不管世界上多么微妙的道理,以空性为基础才能得以安立。比如他说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则破于世俗,诸于所有法,你如果是不相信、不接受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你就破除了一切世间的约定,有因就有果的约定,从种子变成芽的约定,如果你不接受这个空义,这个约定将会很危险,从种一个种子想得到一个果子这个逻辑过程米将会被破除,你将成立不起来,会有这个危险。 假如说你心爱的春天的花开了,它永远不谢,开了60年,你受得了吗?信仰的未来走向,我看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 十一、儒释道携手般若以立宗 现在我们没有到达唐代的&深经已备,人谋各有司南&的水平,那么现在儒释道携手,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发生的,但是这个携手我们心里要有一个底,听过这次讲座的人,你们都应该有一个底,这个携手绝对不能发展成为,&佛法就是传统文化加因果,这一凑就是佛法&,不是这样的凑法,可以是带着借鉴或者是佐证的那种安立成就,就像魏晋六家七宗的相互作证、证成,虽然没有僧肇大师的《肇论》评论得那么彻底,但是主心骨是对的,是在往般若的方面发展,到&深经已备,人谋各有司南&的时候,还是要以般若地立宗,儒释道携手,但仍然要般若以立宗,般若是宗,携手是法、是步骤,是行为方式、是行动策略,我不觉得现在西方比东方强,但凭着诸子百家的这一套思想,中国早晚是个纵横家,这是一句剩话,不过谈来谈去还是谈的货真价实和物美价廉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一直到现在为止,在物的方面虽然中国是有弱势的部分,但它因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迟早有一天它要占上风,你们都是青年人,在未来见证这个话吧,我相信,你们都会成为见证者。 以儒释道携手,般若立宗以后,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最实际的要做的事是什么呢?那就是以思想群体为方向来填充信仰常识。 十二、以思想界群体为方向填充信仰常识 未来佛教思想界的群体恐怕要落脚在三宝的僧团当中,由僧团组建的思想界来专门研究这一系列问题,并且年年研究,一直研究,他们来做更高的、更冷静眼光的观察,他们来检点佛教发展的教训,提出改良与发展的方案,进行有效的颁布和落实,因此这个群体必须要存在于主持佛教的团体内部,人们的信仰应该可以追寻这样一个思想群体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去逐步落实,开始做具体落实的工作,具体的工作细节就是填充佛教的信仰常识,上有所宗,下面有具体步骤,有哪些常识呢? 第一、佛教信仰是具备理性的实践,是纯感性或纯理性的,是具备理性的,但是它是实践,实践脱离不了解决感性问题的成分,所以这基本上是一个确定的事。 第二、佛教的信仰不是心灵寄托,而是心灵归宿,寄托你还得走的,你还要离开的,归宿是到家了,所以我们回到禅院来的时候,咱们不是说&大家来寄宿一下,寄宿七天就回去&,我们不是这样的,北海禅院是大家的家,归宿到了。 第三、佛教信仰并不仅仅只为祈福免祸,祈福免祸的功能是一定有的,但信仰本身绝不仅仅只是祈福免祸,祈福免祸在历史上出现过问题,就像明成祖当年就谈我治理国家不采取佛教的建议,为什么呢?因为我看你们信佛的人祈福免祸的太多了,我是有社会理想的,你只有祈福免祸是不够的,其实佛教解决的才是真正大众的事,人人平等、众生平等,六道的问题都要解决,那还不比人类的问题要大吗?可是为什么要解决六道问题的一个人我们心里把信仰的位置只放在祈福免祸上呢?有了什么事来求佛教,有了好事,忘了佛教,有了灾祸赶紧抱佛脚,平时用功,或者想起或者想不起,这不行啊,佛教的职能不能仅仅只是祈福免祸。 第四,信仰不单在教人为善,我们在座的都是善人,可是有很多善人是不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以做出一部分善事,不管他如何理解,善事可以做出来,所以不能把佛教信仰单一地归纳在教人为善上,善行不是首要目标,其实善行是一个必然的附属结果,有信仰的人还不会行善吗?会发诸内而行诸外的,是不要求回报的,而且是不要求你去鉴证的善。 第五,佛教信仰不能只在追求奇迹,因为奇迹在心里,能够没有死亡、全知、全能,能够通达佛性,这才是奇迹,我们如果是寻找外界的奇迹,地藏菩萨飞来了、佛光来了、莲花开了,还不如看航空母舰在大海里走,这不是大奇迹吗,还不如看阿波罗号上了月球,这个奇迹更大,所以奇迹不能在外界来寻找,真正的奇迹在我们内心的解脱道。 第六、佛教信仰一定要避免狂热,因为我们有很多进步的时候,会感动,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信仰就像黄居士说的一样,会有个煎熬的过程,假如所有的好结果都是让你快乐地得到,那你人生的苦往哪里放?你要解决这些苦的问题,你才能有进步,所以有时候我们坐在这里有点不自在,或者吃东西一下吃错了,吃辣了,上了火,这些都要自己去调试,我们不要只想到佛教信仰或禅的修行,只会给我们带来好的,我们有时候也要长夜静候,有时候也要耐酷暑、经严寒,这样心地智慧花朵才能一朵一朵开,最后,佛教信仰不是单纯追求理想的,人都是有理想的,佛教的信仰要解决分裂一定也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改变现实,如果你的信仰老是追求理想,从不改变现实,那你的信仰就有问题了,还在分裂中,这些都是常识。 结语:参照目标、共相警策。 作为现代的佛弟子,我们都必要、及时地来进行学习,不知道大家听了以后有没有谈到自己点上的问题?有没有?有,在点头,这我很高兴,假如能在信仰问题上给大家有个目标,或者说能够起到一个警戒线的作用,这就有功德,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邢彦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佛教最多播放如何让佛教更好发展?星云法师《佛教的前途在哪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重新结集三藏,重新树立佛法的权威,让现代结集的三藏,为现代人所依,则对佛教前途之贡献自不待言了。4.天台宗的丛林:在台湾够资格兴建天台宗丛林的,首推斌宗长老的弟子印心法师,新竹的法源寺,台北县的道场,都可扩大为丛林。
目前的社会,尤其佛教界,亟需要有一次提倡&说好话&的运动!让&欲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的圣言,真正能实践在僧信之间! 互赞不够,还应该互助,四摄法中的利行,就是现在人的服务精神。能服务助人必属富有,自己富有必愿助人,不肯助人必然心性贫穷,无力助人之故也。 &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是互赞互助最好的明证,我们呼吁大家都该建立互赞互荣的观念,我以一句话赞你,我以一举手助你,常作&不请之友&,中国几千年来那种老死不相往来,那种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思想,早就不应存在了,我们现在要的是和谐服务的社会,和乐清净的僧团。四.乐观进取 佛门讲究、肃穆,但非槁木死灰,或悲观冷淡,诸佛菩萨的慈祥姿态,是由内在的法喜禅悦引伸出来的,故身为佛教徒要将乐观欢喜的性格常驻心头,要将积极进取的精神,注入生活。佛教现在为人所垢病的,是太过冷淡,是太无表情,所以一个喜悦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我们不仅在求己乐,而是要把欢喜快乐布满人间! 弥勒菩萨的欢笑,是多么可爱的姿态;观音菩萨的慈祥,是多么可敬的丰采。现在举世大众,不喜欢悲惨世界,不喜欢冷酷无情。哪里里能洋溢着庄严与欢乐,哪里里就拥有最多的众生。 乐观不是消极的享受,是积极进取的利人。&牺牲享受,享受牺牲&,这是现代人的精神;&欢喜地菩萨&、&禅悦藏菩萨&,也都秉持着乐观进取的精神,服务众生。富楼那到输卢那国去弘法,甘愿把生命布施众生;玄奘大师到印度求法,&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这就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为教为人! 所以,我们要将大乘乐观进取的精神普皆回向,要让众生欢喜,先从我们有喜悦的心性和微笑容貌做起。 目前的佛教,如能融合尊重,团结包容、互赞互助、乐观进取,必定能树立佛教的新形象,佛教前途必定大有可为!   (二) 一.创办教育事业 佛教,本来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就是一位伟大的宗教教育家。佛教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超凡入圣、解脱苦恼的教育。三藏十二部经中,长行、重颂、譬喻、本事,都是教化众生的上等教材。佛陀每次对弟子说法,观机逗教,举喻说事,都是深入浅出的教育例证。 举世各地,教育发达的必然是强大国家,文盲多的地方必然是落后地区。尤其宗教负有社会教化的责任,如果不重视教育,没有施教的人才,怎能改善社会风气?怎能净化人心? 我国过去丛林寺院,就是供给十方衲子参访修道的学校,所谓&饱参诸方丛林客,不知此中有悟无?&即使到了近代,清末民初诸老,创设僧伽学校、师范学堂,太虚大师更设立了许多佛学院,尤以今日台湾,儿童有星期学校、儿童夏令营;青年有青年会、大专社团;信徒有信徒共修会、信徒讲习会;专业的有各级佛学院、佛学研究所。佛教徒觉醒了,佛教徒知道教育重要了。 但是,我们仍觉得遗憾,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进步: 1.为佛学院订定高、中、初各级层次。 2.为各级佛学院考试评定合格教师。 3.为佛学院订定各级标准教材。 4.订定佛学院设备标准。 5.加强培养佛教教育行政人员,给予认定。 6.佛教教育应共同组织一领导中心。 7.学生毕业后,优秀者应协助其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 8.各佛教学院学生应有院际间的共同活动,如论文、讲演、梵呗、书法等各种竞赛。 9.规定布教师、住持、监院等应由佛学院毕业学生充任。 10.呼吁所有佛教徒支持佛教主办的玄奘技术学院、华梵工学院、慈济护专、西来大学。如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支援&社会大学&,使其更扩大,都会功不唐捐。 11.设立各大专院校佛学社团所有社员会考制度,认定其资格,以便使其为佛教服务。 12.鼓励佛教界多设立奖学金会、贷学金会。当初如无安道诚奖助惠能大师十两白银,何有这位一代宗师? 这以上的十二点意见,盼佛教界能有共识,各发心为教育的长老们,能够注意,佛教教育必更有进步和成就。
[责任编辑:藏亚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凤凰卫视佛教网《白衣观音灵感神咒》佛教音乐大悲咒经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凤凰卫视佛教网《白衣观音灵感神咒》佛教音乐大悲咒经
播放量数据:
3,069人已订阅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与道教区别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