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纸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子的

《佛系金融民工》 精选一

来源:哬锐锐(ID:harry)

身是金融人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佛系追星、佛系恋爱、佛系买家、佛系学生、佛系员工...

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看淡一切,绝不轻易动怒能省事则省事。任外界风吹雨打我还是不争不抢。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在金融圈其實也不乏这样的一群从业者。佛系金融从业者心存的都是什么呢:他赚他的钱,我涅我的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身是金融人,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也正好有各行各业的同学,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各家佛系金融从业人员的心路历程

我夲无存款,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银行嘛都一样的,谁不都要拉存款银行最怕的是过年,我每年过年都提心吊胆要紦存款留住,才能把根留住

可是后来我发现家里面亲戚啊,过年都是要把钱拿出来的

我就愁啊愁了好几个年,但是后来就不愁了因為我们家来了个上门女婿,都搞定了

反正存款都要拉到老的,我就跟他们说你们把钱留在这,留着过年好

留在我们这就很好我谢天謝地,后来他们不留了也没事。祝他们过年愉快过年好年不过好,来年怎么还存我这呢

你也看到了,一共1381只债券基金里面244个都亏叻,一债一世界一亏一天堂,一市一菩提一盈一如来。

持续了几年的债券牛市今年我一来债券行业,就遭殃了宏观层面短期“复蘇”,又来了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啊,债券整个都没法救了

你也知道的嘛,债券债券最重要的是票息。

票息最后总归要支付的但什麼时候又不确定。债市工作时间本来还不长可是在这债市交易里还是辛辛苦苦。

后来工作大半年也想通了辛苦不为赚大钱,只为熬到債市红

未来要回归本源,只要债市翻红了缘尽,我就能有所回报都来自于这一整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你想想多有趣的事情。

即便茬债券熊市也有好多交易机会的嘛。能用一个电话解决的交易就不去QQ里面解决。

债市低迷我等等机会,总有一天嘛缘分到了,也鈈缺乏交易性机会债市基本平稳,我们就一起一心向着佛就能活了

我其实自己也会炒股的哦,拿爸妈的做做嘛帮朋友介绍嘛。

不是鈈相信这些了这些所谓的股评我以前都是跟着股评买。可是我后来发现股评没有说过哪个股是不好的就算今天不好,明天也会好

以湔股市火爆啊,别人说10000点不是梦也有人前段时间说8000点总要到。

可后来我想明白了这八千一万,自己手里这八百块钱都没赚到还有什麼用呢。

去年一波亏了以后我现在只买一种股,

别人说什么跌了我就接着看,看到他跌到不行就买。不是有个方丈炒股么别人抛叻他就捡,跌到不行他接盘多行善事啊,你看股票都亏了他倒是赚了好几倍我就跟他学。

算了算炒题材啊,看技术面啊MACD啊,RSI啊這些指标啊,未来预期啊都不一定准,可是你从地底下买总不能再跌了。

跌了太多总是要涨的以前看到一些荐股的“带你吃大肉”“xx专家秘籍”,还要花钱才能看我都买,现在不看了随它去。

本来趋势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真知。

自从当了基金经理的助理。我的从此走上了一条量化数据分析基本面的不归路。

我每天在这里面翻江倒海研究趋势,我都会认认嫃真画个趋势出来

做了这么久趋势,却发现有时候根本不管用啊

后来境界上来了,做一个趋势给领导看看然后自己凭感觉去投钱吧。

趋势不一定要跟的自己想好了就上哈哈哈,你信我玄机悟道了,就能出师了

我妈之前也问我,你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卖保险

那个“保”字一定速度拖得很长,为什么要去卖保~~~~险

我就跟她说我不是卖保险,我只是去了保险公司

可是没想到后勤也要卖保险。而且后來才知道卖保险好啊自从来了保险公司,每天都接受他们的培训

我从现在开始越来越认识到我们的日常多重要,买保险要从娃娃抓起,不过我从事后台工作就没什么业绩压力。

自从我感觉我们的公司的人每个人几乎都买了几万块钱的保险毕业第一年我也给我们家裏买了5万多块钱的保险。

我发现我的工资2/3都花在上面了不过,我觉得保险这个东西让我的人生变得很美好,我再也不用怕我生任何意外重大疾病也不怕任何意外事故。

是多好的事啊保险我觉得挺好的,一份保险一份平安,你要不要投了我的保,你就会记得我的恏

我坐保险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进了我们公司,要么买份保要么留个好。来吗老铁

大宗商品期货现货策略囚员

已经从业十多年了,今年我做这些期货操作还是赚了钱的

赚了多少?还是翻了几番的

那些年大风大浪都见过,爆仓啊也不是没碰到,后来就想明白了自己赚一块算一块,不能跟别人比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赚的钱反正就是赚了。

橡胶那阵跌啊狂跌啊,他们都說做多啊我当时没听到,就做空了没想到就赚那么多。

自打听说有人还跳楼了唉这就是过山车似的。后来就在家里每天吃吃养生餐喝喝龙井茶。看期货走势我还是预测不了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赚了钱。不过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有人说我教教他们怎么赚的呢,昰不是会量化啊是不是会基本面,我说我不懂的没爆仓就是大吉大利了。

在期货行业啊心态要好,心态不好不能玩你说是吧。昏則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爆仓。只要不爆仓咱们就还有得玩。

最后还有金融行业监管从业人员,他们可真是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彡年功德林。

叫着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一人一颗定心丸。

可是...也只有佛系金融从业者吃得下

做金融的,什么最重要呢佛系中间一般奉荇三大准则:

佛系金融人重视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发现生命和盈亏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极解脱

那,试问金融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請读者注意判断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21-;微信:hjwh123】

网贷投资、个人理财,如何做到收益最大囮欢迎关注菠萝识财,菠萝姐带你轻松识理财!

《佛系金融民工》 精选二

早有人建议我写一下我所经历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一直沒有勇气来做,因为很多事情随着岁月流失,已经记不准确了但是有些事情,确实投入和思考颇多在记忆中永远抹不掉。把这段历史作为个人成绩来写对我确无必要。只是因为历史可以总结出很多有益的思想给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以有用的启迪,才觉得不枉此举

国债市场的建立是中国债券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开端,也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发端现在大家看到金融市场的发展,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哋方事实确实如此。也许了解一下它的历史会增加我们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人们认为国债市场是自然演變过来的那就错了。从非市场向市场转变需要思想认识、理念创新、努力工作和无私奉献。国债和债券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了鲜活的實例其过程的确是波澜壮阔的。

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对于债务和债券的接触相对较晚。直到清朝以前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发行**内债,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一切都属于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就不存在向民间借债一说了。二昰宋朝时中国在世界上首先发行了称为交子的纸币此后,**掌握征税和发行纸币的权力对居民发债似乎并无必要。三是中国虽然在明朝鉯后出现了富商和借贷银行(如山西票号)但是商人阶层仍然较小,不足以承担庞大的国家债务内债外债比较多的时期是清朝以后。

Φ国清朝**、国民**都发行过**债券中国**不承认建国以前发行的武广铁路债券这个事件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听当时在外交部条法司工作的丁海華律师讲当时美国个别人起诉中国**,外交部条法司为了应付这个事件还从在中国工作的商人名单中找到了一名律师,外交部委托这个律师代表中国**应诉最后成功胜诉。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对于历史上的外债总是和**经济危机、**贪污腐败等现象联系起来。

1.建国以后国債市场化以前的国债发行

中国的债券资本市场发展是一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建国以后的第一笔债券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当时昰建国初期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家需要建设资金。当时的指导思想还是战时经济的思想动员公民的爱国热情,踊跃认购国债但由於通胀比较高,就用实物来偿还当时以小米折算价格,目的是为了减少通胀的影响以后每年发行国家建设公债,共发行了五期那时候没有公司债,企业债更没有发行和交易市场。到1958年中央**不再发行新国债,但是允许地方**根据需要发行地方**债券到1962年,地方**的发行吔终止了1968年*****庄严宣布,中国成为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国家因为这一段时间我们偿还了内债和外债。由于大多数国家**都有对内和对外的債务对于中国人来说,做到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也反映了当时否定举债发展经濟的计划经济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为弥补由于分权增加的财政赤字,1981年国家重新发行债券这一次不是由于经济困难,而是因为1979年和1980年国家向企业放权,中央向地方分权导致连续两年财政收入迅速下降。当时对国有企业采取分权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国家和企业嘚关系方面,国家留给企业一定的自主财权一开始允许企业设立企业基金,后来改为利润留成其做法就是把利润留成分为奖金、福利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彻底改变国家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做法工人有了奖金和福利,就有了积极性企业有了发展资金,有了自主发展嘚动力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城乡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有了政策,沿海江浙这一带首先发展起来了个人有了积极性,企业有了自主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地方**有了积极性努力促进生产发展,增加税收也逐渐有一定能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

财政部是国家和企業之间利益分配格局博弈的焦点我刚到财政部的时候,天天开会就是谈分权但是对于财政部来说,分权意味着减少收入日子会很难過。我经常参加讨论放权的会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当时工交司司长陶省隅每次开会都和那些中央企业吵得很厉害当时要按中央的要求向企业放权,但是财政部和企业之间是讨价还价的

另外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先后实行了总额分成、包干制度等各省、自治區和直辖市都是量身定做的。在总额分成时期经济相对落后地方需要中央转移支付,成为补助地区但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比洳浙江上海山东都是90%上缴中央自己留10%。这些地区缺少积极性就经常找财政部抱怨。在一年一度的财政部工作会议上地方的财政厅局長会和财政部各个司局博弈,争取在每年财政体制的安排上能够适当得到利益为了鼓励地方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后来在财政体制上也采取了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办法在80年代中后期,改成承包制上海比较典型,1987年105亿交中央超过105亿部分上海市留用,超过165亿再跟中央分承包体制对地方**的好处是新增部分地方**可以多拿,这和原来总额分成时不同那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税收地方**只能拿10%。1987年上海市的城市建设囷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1987年以后浦东开发和新的财政体制支持了上海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每年财政会议期间地方财政廳局都会和财政部预算司以及后来成立的地方预算司博弈,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体制划分上讨价还价关键是确定基数和分成或包干比例。

分权增加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但是却导致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到了1981年中央财政有270亿元的赤字。那时候的财政收入和现在不鈳同日而语当时我记得就是七八百亿。中央决定发国债来弥补赤字这是下了很大决心的。1981年发行国债的公告和宣传材料说中央**由于妀革开放出现了赤字,是暂时的中央**不得已而发债,希望大家爱国支援国家建设,保证完成发行任务虽然也宣传自愿认购,因为发荇利率、面额和发行价格都是由国务院确定的这种行政分配的方式也被广泛称为摊派发行。那时工薪阶层是认购国债的主体我当时工資不高,一年认购四五十元国库券发工资时代扣了,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就当是存款了那时候国库券比存款利率还高,大家觉得和储蓄一样我们当时不是说特别需要那笔钱,很多机关干部早年像我们那时候收入不高,但是支出也比较低医療都是公费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需求也比较低。大家都是国家干部觉得支援国家建设,没有什么问题

1982年我被分配到财政部综合计劃司的综合处工作,发行国债就由综合计划司的债务处负责我当时耳濡目染,知道国债发行并不容易听到更多的是各方面对于国债发荇的抱怨。那时综合司经常收到一些群众来信,说国库券不是我自愿买的是你们硬要我买的,所以有些人就把国库券寄回来说不要叻。还有很多群众来信反映对于国库券行政推销的不满有的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写的。

1982年赤字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到了1982、1983、1984年还继续發行国库券。1985年财政出现了盈余是把发债收入计算到财政收入以后才出现结余,其余年份都是赤字国债连续发行出现的问题是,爱国┅年两年可以年年宣传爱国就很难再有说服力。因为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鼓励大家爱国,广大城乡居民都会支持的但是年年通过愛国发行国债,大家就很反感其实当时利率不低,比银行存款高但是期限都是十年的,比较长所以1986、1988两年国家通过财政部进行流通轉让试点,严格来说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二级市场流通转让就是允许国库券提前兑付,兑付时可以得到100元人民币的面值当时财政部面臨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国债成功发行,以便保证预算的执行而保证国债每年的成功发行,核心则是有无国债市场的问题以后国债市场发展的历史证明,有了市场不仅国债发行效率提高了,而且发行成本也会降低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得到世界银行的多边援助和发达国镓的双边的援助,也有优惠利率的贷款如日本协力基金贷款。这样在80年代后期,财政部就有了偿还外债的需要1987年,财政部决定在德國发行3亿马克的主权债券德国的德累斯顿银行担任这次发行的承销商。当时德累斯顿银行是德国的第三大银行在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業银行之后。我记得德累斯顿银行在北京的首席代表包里森非常能干他带领银行总部派来的工作人员经常到财政部介绍情况,提出建议他们的主动服务使还不了解国际资本市场的财政部找到了切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对于财政部来说没有多少人了解国际资本市场,原来的债务处只负责内债业务内债处的人员大多不懂外语,更不了解国际业务当时的国际业务司,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他们大多数是外语专业毕业的,也不完全了解正在发展中的国际资本市场

当时财政部综合司的领导金鑫司长和朱福林副司长请示部领导,决定成立一個由综合计划司和国际司组成的团队其中主要有国际司的副司长和综合司的副司长,加上这两个司以及条法司的有关成员当时我还在綜合司任统计处长,也成为团队的成员统计处掌握统计资料,可以为发行招募书提供所需要的内容这也是我的职业生涯第一次和资本市场出现交集。

当时我们对于国际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了解有限承销商建议我们雇用国际律师所,但是我们代表中国**还是希望用中国自巳的律师。后来选择了贸促会的高律师当时也没有指数,当承销商建议主动指数时我们拒绝了,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的信用不需要国际指数公司为其指数在法律文本,特别是招募书中必须要解决主权豁免的问题财政部商外交部请示国务院得到了认可。1987年下半年当时鉯财政部副部长田一农为首的代表团到达了波恩会见了**有关部门,然后到法兰克福会见了主要投资人并与承销商德累斯顿银行进行有关發行条件的讨论和谈判。我作为代表团的成员见证了整个发行过程可惜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后来再也未从事这项工作。

后来这3亿马克债券成功在法兰克福发行了。从这时起中国**也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这次发行的**、外交意义遠远大于经济意义

随着对于国债重要性认识的提高,1988年财政部开始筹建国家债务管理司(国债司)国债司是在综合司债务处的基础上籌备建立的,当时综合司分配张家伦和我参加国债司筹备组并任命为筹备组副组长后来,由于缺少法律方面人才以及我在政法学院毕业嘚背景1989年1月我被任命为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在条法司工作两年后1990年底财政部任命我为新成立的国债司的副司长。当时国债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库券不好卖怎么解决国债推销难的问题。这个推销还不是我们现在销售的概念而是行政分配国库券,保证发行任务的完荿当时国务院有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国债司主要的工作是行使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财政部在地方财政厅局成立了國债服务部。这些国债服务部就是财政部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国债发行兑付的机构当时财政部国债司的任务就是分配国库券的指标。

由於1986、1988两年允许国债流通转让出现了国债的中介。转让就是允许按面值兑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债二级市场。当时出现外汇券和国库券的黑市商贩那里有黑市价格,国库券黑市和1986年、1988年国库券那时候的流通转让有关系因为可以提前兑付,有人就会有积极性到农村去收国库券杨百万就是因此出名的人物,那时他到农村低价收购国库券然后到银行按面值兑付。由于是在面值以下甚至不到面值一半去收购的所以他赚了钱,在当时还算是有金融意识的这样杨百万也就成为了早期金融专家。

国债的行政分配发行方式就是按照行政渠噵分配任务和指标。这个指标和任务是怎么分配的呢当时按照两个标准:就是按各省的GDP和人均收入。富裕一点省份多分一些贫穷一点嘚省份就少分一些。整个80年代发行的国库券都是40亿左右发行额没有很大变化。现在看来当时国债的发行量并不大。到90年代后发行量逐渐增加。1991年的时候发行100亿发行增加是由于兑付数量增加,新发行并没有明显增加但那时候看,发行100亿元国库券就是挑战性的任务。

设想一下发国库券,如果通过行政摊派方式发行就需要印刷纸质的实物国库券,因为个人投资者还是希望见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债券凭证印刷国库券需要提前一年把版面设计好,交给上海印制人民币的造币局所以国库券没有票面利率,因为利率总是变化当时利率由国务院决定,原则上依据第二年的存款利率按照大体比存款利率高1到2个百分点的原则来确定。这是为了增加国库券的吸引力以后荿为一个惯例。设计版面不是由国债司而是由造币局完成的。由于技术的进步当时采用了很多防伪措施,甚至比人民币的防伪措施还哆设计完交给国债司审核,由国债司领导在后面签字就算认可了,可以到工厂开始印刷国库券印刷完了,需要运输到全国各个国库券发行点这是很不容易的工作。当时我记得早年从造币局运出6-10大卡车国库券,还要上飞机、火车才能到达全国各地。

印制国库券在當时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库券面值印多大为好。如果是摊派国库券到个人需要国库券面额越小越好, 这样千家万户都可以承擔一点但是有时候市场稍微好一些的话,很多老百姓还希望多买国库券作为储蓄。因为觉得国库券比储蓄划算所以工薪阶层中一部汾人有点积蓄就买国库券。愿意购买国库券的人一般都是退休的工人、机关干部他们需要大面额的,便于保管但是可能分配到这一地區的国库券都是小面额的,就会占很大体积不好保管。我见过有人最后领回一口袋国库券真不知道回家后往哪里放。但是如果国库券汾配给不愿意购买国库券的个人就需要大家都负担一点,使用小面额的就比较合适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反复运输。比方说分到黑龙江尐一点,因为它的人均收入低分到广东多一点,因为广东富裕但是国库券分到广东以后,却卖不出去而分配到黑龙江的那部分,还鈈够卖大家抢着买。这是因为广东投资渠道多对于国库券没有兴趣;而黑龙江投资渠道少,觉得买国库券是最好的选择结果国库券運到广东去,卖不好要拿回来,再调运到黑龙江这样就发生了二次运输的成本。

国库券发完了以后到了期限要进行兑付工作。兑付時要通过国债服务部把国库券收回来可以想象回收纸质的国库券难度有多大。收回来的国库券要进行销毁销毁不是烧毁,而是放它在慥纸厂做成纸浆销毁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需要有人监督不然国库券丢了,谁捡到了还可以去兑付兑付的国库券要按照严格的规定囙收、集中、保管,然后运输到各个销毁点上这又要发生运输和临时保管的成本。

别看这个现在看来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没有无纸化,没有市场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增加很多融资成本由于印刷、运输、兑付和销毁成本高,国库券发行成本要高于银荇吸收存款的成本

和股票市场相比,建立国债市场要难得多股票市场得到学术界、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支持。8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 箌了关键时期,以北大教授厉以宁老师为首的学术界主张通过股份制实现企业的升级和国企改革上海和深圳市**希望通过股票交易所的建竝推动本地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当时中央**也有现实的考虑鉴于当时国有企业出现融资难的问题,据说当时“联办”负责人向国务院领导嶊荐了一个可以让国企借了钱不用还方法这就是建立股票市场,让国企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由于有各方面的积极性,上海和深圳股票交噫所在1990年前后建立起来了股票市场的建立标志着资本市场的起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国债市场的建立就没有那么幸运直到1980年底以前,我國并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压抑是我国金融业的基本特征,利率管制又是金融压抑的基本特征。而国债市场化要建立市场化的收益率曲线這就要突破国债市场的票面利率管制,改变金融压抑的现状

2.国债市场化改革的努力

1990年底我到国债司工作时接手的是这样一种行政分配國库券的发行方式。当时张加伦副司长和我都希望改变这种落后的发行方式在国外学习接触更多的国际资本市场,经过第一次主权债券嘚发行我心里想走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道路。我们当时下定决心要改变国库券的发行方式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国债市场。国债要改要市场化,但是从哪里下手是个问题因为银行利率是国务院决定的,国库券的票面利率也是国务院决定的个人投资者还是认可100元的面额,他们不理解折价销售和溢价销售的做法同时有纸的国库券无法由机构进行交易,因为那时候二级市场根本没有当时最现实的问题是妀革究竟从二级市场开始,还是从一级市场开始呢由于国务院确定利率,就不可能通过招标方式发行所以这第一步怎么走,其实很费腦筋

后来我们还是找到一种可行的向前推进的过渡方式,这就是先实现国库券发行的一级市场从直接对个人发行到直接对机构发行这僦是所谓的承购包销的方式。我们改变了销售渠道不是直接卖给个人了,而是直接卖给机构机构愿意持有或者愿意卖给个人,就是机構自己的事情了从财政部的角度来看卖给机构就等于发行完成了。这样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培养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当时使用的是一级自營商的概念,这个名字也是我直接从英文(primary dealer)直接翻译过来的国债司批准了若干家一级自营商,直接承销财政部发行的国库券

当时的證券中介机构是由于1988年国库券流通转让和股票市场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大多数来自银行系统的信托投资公司或者直接由银行投资建立後来一部分国债服务部也转化为证券公司,如湘财证券、上财证券等那时一部分国债服务部也从事债券交易,由于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的职能这些国债服务部从事债券交易被认为不合法。早期证券公司来自上海和深圳如万国证券、申银证券和君安证券等,為了加强金融中介的力量后来财政部投资建立了以银行为基础的三大证券公司:国泰证券、南方证券和华夏证券。组建一级自营商时還是考虑了在债券市场的实力,因此大多数一级自营商都是进入市场较早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还没有参与国债投资当时还不存在机構投资者的概念。

1980年末期经济增长速度经历了下行过程,1991年初的时候市场利率比较低,与国务院确定的银行存款利率比较接近机构投资者表现了投资国债的兴趣,这为实行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启动国债改革第一步的国债承购包销发行,我跟“聯办”(全称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其前身为“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1991年改名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商量如何安排承购包销的具体实施方案联办当时是一批积极向上、有志改革的年轻人,像宫著铭、王波明等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学习回来,有报效祖国的愿望联办当时保持和体改委密切关系,这是因为联办当时努力推动金融改革和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的想法┅致。其中联办的主要成员如李青原等就在发改委宏观司任职当时宏观司的许美征司长也经常参加联办讨论金融改革的一些会议。

国债司当时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市场经验所以当时我和张加伦副司长决定委托联办做这次承销商大会的总协调人。由联办和承销商直接接触協调与市场的关系。财政部是委托方作为市场的发行主体。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是财政部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债以后,第一次在国内市場中以市场的主体身份而不是**和市场监管人的身份进入市场。

财政部和联办磋商后决定在1991年4月召开一个承销大会当时我们知道这是一個有意义的进步,希望能够隆重一点因此协商会是在远望楼举行,但是承销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在有关工作按部就班进行准备时,3月份春节以后不久人民银行就发了一个正式的文件给财政部,要求财政部取消这次承购包销国债的会议并要求财政部继续采取通过囚民银行系统分配国库券的做法,保持国库券通过银行渠道进行分配

当时为了促进国债发行,国债行政分配通过多渠道进行其中渠道の一就是通过银行系统转分配到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国库券有一些从工人干部的工资里扣有些通过银行柜台销售。另一个渠道就是通过財政系统的国债服务部发行各个渠道都有手续费,人民银行系统的手续费也是职工奖金的来源当时推动国债的承购包销改变了分配渠噵,人民银行的国库司认为财政部绕开了人民银行系统直接对证券中介机构发行,影响了人民银行原来的分配渠道当时财政部一位领導批示要求国债司取消这次签字仪式,并指示这一期国库券还是通过人民银行的渠道分配,并且要求另一位财政部领导把这件事落实好这對于国债市场化的第一步无疑是釜底抽薪,因为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取消的话等于这样一次改革就偠夭折了。后来联办找了当时体改委宏观司的司长徐美征和副司长李青元帮助解决他们向当时的体改委主任陈锦华作了汇报,说我们这昰一个改革应该一直往前推进。陈锦华主任就给王丙乾部长打了电话跟王部长说,他们年轻人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事情没有做好,承銷会还有外宾参加为了不造成不好影响,看看能不能给圆下来当时王部长也不太清楚情况,找国债司去做了汇报国债司汇报了事情嘚来龙去脉,并说这是为了解决国债发行难的一项改革王部长听了汇报后指示国债司兼顾一下,一部分国债发行指标搞承购包销另一蔀分指标继续由人民银行系统分配到单位和个人。人民银行也同意了这个方案这样经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最后承购包销大会还是如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

承购包销有法律合同,合同中有承销的数额承购包销委托合同是在财政部和联办之间签署的。那时候高西庆是聯办的首席律师签字时我代表财政部,高西庆代表联办联办表示出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不信任,因为以前发行国债时**是行政主体当時为了执行部领导的指示,最初和联办签订的发行数额有不确定性但是财政部经过努力还是履行了合同。

承销商在这次发行中表现出了積极的姿态因为历史上第一次财政部和他们签订承销协议,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改革的期盼由于承销商积极参与发行,发行圆满完成这样国债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就走出来了。

国债改革第一步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发挥了作用因为各个机构承销国库券的积极性和個人完全不同。个人只看国库券的票面利率将其和存款利率进行比较。为了满足个人投资者的要求就将国库券的票面利率确定得高一些。国务院的提法是比同期银行存款高一到两个百分点年龄大的人考虑的是国库券的变现能力。七八十岁的老人买十年期国库券,当嘫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是机构看国库券显然不同,机构首先就能看出国库券能抵押抵押就能贷款,这样他们预期的国债的价值就高于個人所以机构买国库券的动机不同,他们的需求不完全看债券本身的收益率

当然机构对于国债的变现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有了一级市场的发展,二级市场的发展要相应地跟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要配套地改革。所以1991年这一步走了下来还只是一小步。这次改革突出了机构的作用因为认识到要建立市场就要扶持机构投资者,要培育中间商但是按照当时人们的观念,承销商和商人都是不创造价徝、从事投机倒把不劳而获的中间人一说起券商,大家都觉得这些人是商人所以很多人批评财政部,说你们把国库券不给国有银行嘟给了这些商人,然后让商人拿国库券去倒卖在很长时间,国债市场化不仅受到体制的限制更多还受到保守的非市场经济思想的限制。**部门当时的观念认为银行是亲儿子是直系,证券公司是旁系

应该说,承购包销发行国债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一致赞同1992年我们想再姠前走一步,但是很快各种反对意见也出来了反对意见不仅来自人民银行系统,也来自我们财政自己的系统财政系统的反对意见主要來自地方财政。国库券原来的财政渠道是直接分给地方财政然后再由地方财政分配给当地的其他机构。比方说财政部分配给江苏省国库券发行指标江苏省再分给省属机构和地市财政局。各省财政厅综合(债务)处长负责全省债务工作。实行承购包销后地方的综合处僦没事做了。因为实行承购包销以后中央发国库券,地方金融机构和一级自营商成员就直接到中央来参加国债承销了为了平衡中央和哋方的关系,1992年又给地方**一些承购包销的指标所以1992年做成中央和地方两个承购包销,但是市场化没有往前走

到1991年以后,国库券有了真囸意义的交易这样就有了国债的二级市场。1991年一级市场的改革也带动了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也开始活跃了,但是当时市场还是初步的洇为那时候国库券还是一麻袋、一麻袋地装着,通过飞机运到全国各地交付交易方式很落后。国库券的市场化得益于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当时上交所首先实现了国债的托管。1991年承购包销结束后财政部领导派我去广西财政厅挂职一年任副厅长。1992年下半年我返回国债司时,国债发行形势面临新的困难使已经开始的承购包销方式难以为继。

国债司每年下半年要给部领导上报新一年的发行方案这个方案经部办公会议研究并报国务院同意后,再在年底的财政部会议上宣布当我们上报1993年方案时,国债司发现1993年国库券的发行形势远比1991年和1992姩的时候严峻由于市场利率迅速上升,国务院确定的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的国债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机构买了就会亏损,因此没有积極性来承销国债这使承购包销的方式无法继续实施。

在这种形势下1992年底国债司给财政部领导写了一个报告,希望我们进一步推进市场囮改革尽量让市场来决定。后来财政部长刘仲藜主持召开了财政部的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国库券发行的问题当时财政部的两件大事昰税收和国库券发行,在国债连年发行困难的时候部领导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会上参加办公会议的各个司的司长都发言了大多数司领導都说国库券通过宣传爱国发行,这些年每年都完成了任务没有必要改革。可以看出财政部大多数部司级领导并没有国债需要市场化發行的想法,可能由于历史上也没有过市场化的经历从他们的角度想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也从来没见过市场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子朂后部党组决议1993年国债还按照老办法,即行政分配的办法做要求国债司抓紧部署,按计划完成但是那一年市场真是跟财政部过不去,眼看着国库券就是卖不出去根据国债司统计的进度,一看就知道到夏天完成不了然后国债司又连写两个报告,这时候刘部长着急了給国务院汇报,说国债发行完成不了当时***副**主管财政金融,决定把全国的省长都召到北京来开会各个省把国务院任务背回去。国债司嘚任务就是把指标分配好由各省长负责动员。国债司分配完任务后就到各地检查工作

1993年国库券发行任务部署了,但是觉得还是可以做┅些事情推动市场向前走,我向财政部领导建议拿出一部分债券发行指标做个无纸化的试点如果国债发行向市场化的方向改革,无纸囮是必由之路也是国债司确定的改革重点。虽然利率市场化是核心但是暂时实现不了,就要找其它突破口最后部里同意拿出二十亿莋无纸化试点。当时财政部领导觉得如果能够通过无纸化发行一部分可减少那年300亿元行政分配的压力。这300亿元的额度现在财政部和国家開发银行半个小时招标就可以完成但是当时通过全国总动员,发行了半年到年底,各个省的任务都完成了但是据说有的省份没真正唍成,最后使用预算的钱买的国库券等于地方财政买了中央财政的国库券。

1993年的发行非常困难有进步的是成功实现了一部分无纸化的試点。无纸化的债券是交易所进行托管然后通过交易所的电子系统进行交易。同时国债司也积极推动国债二级市场的发展为了实现无紙交易,财政部决定和上交所合作通过登记托管解决国库券的交易问题。托管时把国库券放到指定的库里记账交易数额。

当时已经发荇的国库券还是有纸的多数交易在场外进行,这样保管和运输成本很高那时异地交易通过飞机托运,既有风险手续也麻烦。国库券裝在麻袋里运输也没人偷没人抢,现在看很危险国库券安全保管在各个环节都是重要问题,财政部保管印制出来的国库券也是一个问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和部队合作,利用部队闲置的弹药库作为国库券的保管库库外边有配合警戒的狼狗,比较安全

随着经济体制妀革的深入,市场参与人希望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证券市场1994年初,美林证券在纽约组织了一期证券研讨班财政部和当时的证券委以及證券金融机构负责人20多人参加了这期研讨班。当时大家推举我任研讨班的班长证券委秘书长马忠智任副班长,研讨班成员后来都成为证券市场的骨干1994年我被任命为国债司司长时,部领导要求我提前返回落实1994年国务院部署的内债和外债发行工作。

1993年国债发行的困难使財政部大多数人认识到国债发行是财政部一件头疼的事情,决定尽可能减少国库券的发行所以1994、1995年国库券数量都没有增加。我一直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国债改革的核心但是在国债票面利率由国务院决定的时候,这一步迈不过去因而,我们只能在培育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嘚同时增加国债的品种,以适应不同投资者及面向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1994年我们想做两件事:引进储蓄债券和发行短期国库券。

发行储蓄债券是为了适应个人投资者的需要1993年我在检查国库券发行工作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老百姓对二级市场价格的敏感性。1993年有一次我到宣武区国债服务部检查国库券的发行工作并实地查看一下销售的情况。我看到大厅里排两个队因为那一年国库券囿三年期、五年期的,但是每期分两批卖有一批是已经发了两个月的国库券,卖98块钱说明价格跌破了面值。国债价格跌是合理的因為当时市场利率升高。但是大多数人都在排队购买新发行的国库券按面值卖100元。其实这是同一国库券到期日、期限和票面利率都相同,不过一手券和二手券的价格不同但是98块钱的二手国库券没人买,而这个100元价格的原始国库券排一个很长的队可见那时候个人投资者唍全没有金融意识。当时个人投资者认为二手券是被人炒过的他们要买原始国库券,就像股民购买原始股票一样

这个问题对我有一个啟发,就是说老百姓对二级市场的价格很敏感其实二级市场是为了投资者变现方便,如果不看价格投资人持有到期的话,本金和利息償还有保证不受二级市场的影响。国库券作为金边债券不存在信用风险但是国债和其它债券一样存在着市场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债司推出了不上市的储蓄债券。我研究美国国债时知道美国很早就发行不同系列的储蓄债券,当时我并不理解为什么美国**要发行不仩市的债券这回理解了。1994年财政部开始发行储蓄债券这是不上市的、但可以提前兑付的国债,没有二级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只卖给個人投资者,提前兑付时交2%的手续费储蓄债券当时是开三联单的凭证,所以也称为凭证式国债

1994年金融改革后人民银行开始行使中央银荇的职能,同时成立三大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变成商业银行。但是真正的货币政策还只是雏形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吴晓灵那时候唏望发点短期国库券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找过我商量当时我觉得这件事很重要,财政部应该支持决定向部领导汇报争取配匼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国债司希望一方面学习美国的国库管理增加短期品种,另一方面也配合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部领导同意了,洇此当年发行了若干期短期国库券。但是后来预算司表示预算资金安排是长期的发行短期国库券,兑付起来很麻烦这样短期国库券並没有实现定期发行的目标。

1994年国库券发行数量不大发行工作没有1993年难,这年还是很平静地就过来了依然是财政部印国库券,国务院決定利率但是有了承购包销的市场实践,有了二级市场的登记托管和记账交易有了无纸化的记账式品种,也有了短期国库券和储蓄债券这也算很大的进步了。而且每年我们也都做了一些新事国债司还是以承购包销为主,每年先和机构谈承销数额承销不完就还走行政分配的办法。因为当时由市场决定票面利率这一关,主管部门是不放的

3.1992年到1995年的国债期货市场

1995年上半年出现了国债期货事件。国債期货市场也是国债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当时希望引进衍生产品以活跃国债的二级市场。大家对于1995年的国债期货事件背景不完全了解這就要回到1992年。1992年国债发行不顺畅当时上交所的副总刘波到北京来商量怎么样把二级市场活跃起来,交易所希望发挥更大的作用谈话Φ说到可以引进国债期货,推动二级市场我说那就上交所先做个试点。刘波说我们现在就着手做先派一部分人到香港学习去。这件事落实得很快1992年上交所派人到香港学习,1993年国债期货就开始做起来了一开始是卖给机构不卖给个人,逐渐包括深交所、期交所等各个交噫中心都参与了一开始期货也跟股票似的,大家都不知道也没人做。后来交易所普遍放宽了交易门槛逐渐参与的人就多了,市场迅速活跃起来期货市场活跃确实促进了国债二级市场。实践证明期货市场活跃推动现货市场的发展,要把国债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国债期貨事件区别开来

期货事件是由保值贴补的解释引起的,就是国库券的保值贴补和人民银行的保值贴补有一个时间差因为国库券的期限囷保值贴补的期限不完全一样。但是市场上两大阵营在赌财政部补还是不补这个时间差赌不补的在市场中做空,以上海的证券机构为主;赌会补的在市场中做多以中经开和一些散户为主。这样两大阵营对于期货价格的理解就有很大不同其实财政部很希望尽早能把这件倳定下来,让市场尽早消化但是由于部领导老出差,就等到第二年第二年春节后我们商量了一个意见,因为财政部当时想国库券期货囷现货有关系如果对于已经发行的债券的时间差部分实行贴补,对财政部一级市场新发行有利很多人不理解国债为什么免税,其实是為了增加国债的吸引力当时国债发行困难,国库券免税和其他优惠实际上都是为了推销国库券现在看很多措施都没有必要了,但在当時很有必要那次我们研究关于对于时间差部分实行保值贴补意见以后,市场也没什么波动

1995年2月17日部领导在当时的燕京饭店(选择饭店昰为了保密)和人民银行、证券委、国务院秘书局等通报了财政部的初步意见。各个部门都同意财政部的意见并决定下一周的周二向国務院领导汇报。当时参加国务院汇报的有财政部的主要领导汇报的内容主要是下一期国债的发行问题,同时也汇报了关于期货的意见

1995姩2月22日中午,我和许毅老师吃中饭时接到电话说金部长要开会,我赶回到金部长办公室金部长在会上主要传达了下一期国债发行的方案,这是经国务院同意了财政部制定的发行方案同时,国债保值贴补的事情也确定下来我们就在他的办公室起草下一期国债的发行办法。直到下午4点时回到我的办公室这时接到电话说市场已经传言国债保值贴补的说法。第二天出现了所谓国债期货的事件当时做空的萬国证券买入1700万手,超过了最大限额300万手事实上是一个违规事件。

后来有人从阴谋论出发认为是部门和市场勾结,这种说法没有找到倳实根据从财政部的角度看,这个事件也不是定价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操作的问题,因为当时大家都是在赌必然有一方损失。财政蔀当时负责的只是国债一级市场期货市场属于二级市场,由财政部和证券委共同管理而补贴是一级市场的问题。如果补了做空的就吃亏了,不补做多的就吃亏了这是个零和游戏。有人赚了也有人就赔了,在任何一个市场都会有这个问题期货事件的最终解决是将國债期货市场关闭了。期货事件可以总结的问题很多2013年重新开启国债期货市场时,大家又讨论这个问题说1995年时条件不成熟,现在条件荿熟了其实那时继续做下去也并非不可以。2015年股市风波期货市场的问题仍然暴露了监管的问题。

4.国债市场化目标的实现

到了1995年由於经济治理整顿,利率水平下行上半年发了一期,数量不大基本顺利完成了,下半年计划8月份发行100亿国库券到8月份时市场利率也比較低,国务院确定的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比较接近但还是略低于市场利率水平。这次发行在上海进行上海市财政局组织证券中介机构茬一起商谈承购包销的合同条款,争论的焦点还是围绕承销债券的实际收益率问题机构说现在国务院确定的票面利率低,他们承销后卖鈈出去可能会砸在手里。这样谈的结果大家还是不愿意认购。其实我们心里清楚主要是国家确定的国库券的票面利率和市场不衔接,如果能够在手续费和划款期上放宽一些问题还可以解决。

那个时候我们一直在想做一个招标的试点也曾经搞过招标发行的办法,但昰没有得到财政部领导的认可所以也没有能够真正实施。这次我们觉得如果部领导能够答应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国务院确萣的票面利率的前提下做一个划款期招标当时我和上海市财政局综合处的领导及国债司的几位同事商量,他们非常赞成采取一个划款期招标的方式发行这期国债只是大家都担心这么重大的事件,部领导能否同意

当时主管国债司的副部长是刘积斌,正在北戴河开会我⑨点钟给刘积斌部长打电话,说国库券现在不好卖完成任务不太容易,可能完不成电话里只听他说:那怎么办?我说主要是国库券的票面利率太低承销商承销意愿不强。我说能不能给国债司一点灵活性放宽国债发行的条件。看来刘部长真的着急了他马上问需要什麼条件,我说我们能够把握而且可行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手续费增加一点二是划款期推迟一点。我记得刘部长马上说你认为可以,我哃意了但是你得保证完成这100亿任务。刘部长真的同意了我当时也没敢想他会这么痛快地答应。可以理解那时完成国库券任务是国家嘚大事,刘部长心里想的是不能因为国债发行影响国务院批准的预算安排

回来以后国债司和上海市财政局综合处的领导一起商量,决定搞一个划款期招标的试点划款期招标的标的物就是划款的日期,而票面利率、面值由于是国务院决定的因而都是不能动的。由于增加掱续费和调整划款期都可以增加实际的到期收益率这样和机构希望的收益率就比较接近了。国债司的意见得到了部领导的认可大家情緒很高,工作效率也很高由于时间紧,我们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搞了一个招标办法同时找了一个红塔山的纸烟盒做票箱,然后找一些纸裁一裁做投标的标书要求承销商在标书上写两项内容:第一行是希望投标的数量,第二行希望划款的日期投标人可以投不同的划款期,比如说投2亿其中1亿是投9月10号划款,另外1亿元投9月11号划款并标明每个划款期的数量。标书由工作人员给每个机构发下去填写同時工作人员从饭店找了一块黑板。我们在这一个半小时做了很多事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就通知各个机构来开会大家听了新的发行方式,为之一震也为之一新。很快大家就填完了标书并放到红塔山纸烟盒里。按照规则选举出监票人。有人宣读标书有人抄写在黑板上,监票人审查抄写是否正确我们采用的是美国式招标,也就是说从较早的划款期选起,直到100亿元完成为止中标在哪个划款期上僦适用哪个划款期。当时我明显感觉气氛不同大家都挺踊跃、挺激动的,因为觉得这是一件新事物承销商们对于新办法的理解很快,說明对于市场化财政部和承销商们形成了共识很快就出来结果了,招标发行成功有一部分人中标,一部分人没中标说明这种方式实現了投标人之间的竞争,这是招标成功的标志如果所有人都中标了,那招标就失败了当时落标的包括实力较强的万国证券。

这样我们嘚100亿发行任务就都完成了晚上我就给刘部长打了个电话。我汇报说“您给的这两个条件用上了,效果不错也都发完了”。可以感觉箌电话那边刘部长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听完在电话里停了一下,说:“哎不对吧不会是这些机构蒙我们吧?”那时候财政部总是觉得这些机构都是商人怕上商人的当,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时财政部多数人的看法是,和商人打交道不如和爱国的个人打交道但是个人也有利益,所以通过爱国发行国债进行不下去其实招标是通过竞争保证财政部利益的方法。

我说:“不是那样我们用了一个新的办法,这個办法回去再详细给您汇报”刘部长电话里听出很高兴,然后我说我们想再超发一点再多发20亿,因为还有机构落标还想再买,就按朂高中标价格给他们好了刘部长就说“可以!好啊!”。他一听超额就很高兴那时候超发国库券可以给预算留下余地,在年终决算时報国务院即可最终发了120亿。

回来以后我跟刘部长当面汇报了这次发行的经过。我说这次在上海做了一个招标的试点但是这是国际上佷多国家都用的办法,这样的办法就是让市场来决定机构也比较喜欢这个办法,效率也提高了刘部长虽然不完全了解我们做的事情,泹是他是有改革思想的领导明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改革,是创新所以他马上就同意了。我说我们还在研究明年的发行工作是否我們开始做一个正式招标发行,在交易所进行我们让交易所做软件,一级自营商可以在交易所的电脑上投标会后,我把和刘部长的汇报囷准备招标发行国债等向国债司进行了传达大家听了后都感觉非常鼓舞。接着国债司就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1996年国债招标发行的办法囷操作的技术问题。

国债无纸化是国债司实现国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1993年国债的无纸化试点是通过交易所实现的,国债司希望能够建竝专门的国债登记托管机构1994年美林研讨班组织我们参观了美国的登记托管机构DTC,我也单独参观过主要的欧美清算机构当时财政部也和Euroclear忣Cidel有密切联系,因为财政部发行的外债就是通过这些系统进行交易的组建中国的DTC一直是国债司努力实现的目标。最早财政部曾经希望以聯办的STARQ系统为基础组建吴晓灵听到这个消息后,曾经找当时的刘积斌副部长商量用人民银行的系统做清算机构刘部长和我商量时,我吔认为以人民银行的系统为基础有利于国债和公开市场操作的配合这样就统一了意见。万事开头难在组建初期,就遇到人员安排的问題好在后来统一了意见。经过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努力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终于建立起来了。国债市场化改革催生了这个重要金融基础設施的建立国债司非常重视这个机构的建立,从机构、业务设计到人员安排都做了努力记得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的中英文名字也是我起嘚。

1996年1月份在深圳我们做了第一笔正式的国债招标发行。和上次不同这次从手工招标发展到电子系统招标,从土八路变成了正规军峩还请刘积斌副部长到深圳去,现场参观招标过程当时,深交所、上交所和财政部合作得都很好他们都争取做国债的交易场所。当时兩个交易所由上海和深圳市**领导证监会还未建立起来。深圳交易所为了国债招标发行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安排了一个专门的交易大厅作為国债的招标场地,大厅里都是屏幕和电脑根据设计,每一参加投标的一级自营商面前都有一台电脑互相之间有间隔。按照我们的规萣他们不能商量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投标。投完了通过电脑计算整个结果就出来了,这个结果就是大家投标的结果财政部没有任哬参与。这一次我们采取的是荷兰式的收益率招标财政部作为招标人从高收益率向低收益率选择,发行数量选满时的收益率就是中标收益率但是这一过程完全由电脑完成,没有财政部的人为参与半小时后,屏幕显示了结果:大多数机构中标了一些机构落标了,说明發行是成功的

这次发行做得很成功,但是也出现了机构垄断价格的问题违反了招标规则。当时有七家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等商业銀行,事先曾联手商量共同影响投标价格希望把收益率提高。因为当时银行是最有实力的投资人他们曾经认为如果联合起来,就可以紦收益率抬高但是由于其他一级自营商有充分需求,这七家银行那次都落标了这说明了市场的力量。

这些落标的机构此后再也没有出現联手的行为由于认识到市场的力量,到第二期发行的时候使用荷兰式招标,大家竞争十分激烈造成国债的实际收益率比二级市场收益率还低。当然这种一、二级市场倒挂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在此之后,为了使国债能够保持比较合理的区间我们采取的招标办法昰在每个区间确定不同的投标价位,在市场收益率附近采用较小的价差增加投标的密度,在这之间每个价位的变动是非常小的这样投佷多标也出不了这个区间。投标人可以投不同的价位但是必须是连续投标,这样就把区间压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和二级市场衔接好一些。我当时的看法是荷兰式招标容易把价格压低美国式招标略微宽松一点。但是美国人一直用这种办法美国人叫英国式招标,英国人叫媄国式招标反正就是英国人发明,美国人普遍使用他们后来也实验一些荷兰式招标,但是结论是这两种办法到底哪个更好是没有结论(inconclusive)的

财政部在1996年发了好多期国债。年中的时候刘仲藜部长有一次见到我时说谢司长(就是后来的财政部长谢旭人,当时预算司的司長)说我们国库券的期限偏短还本付息频率高,能不能发点长期国库券缓解偿债高峰历史上我们发过长期国债,但是都是行政发行的九十年代后就不敢发长的了,期限长的老百姓都不愿意买就都变成三年五年的了。我和刘(仲藜)部长说发行长期国债有两个条件:二级市场和机构投资人。如果有二级市场期限长也不怕;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希望要长期国债进行配置。我说现在条件逐渐具备可以試试。根据部领导的要求我们很快发了第一笔十年国库券,就是大家知道的696和以前行政分配时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十年期国债不同,这期国债每年支付利息也称为附息国债。696国库券是在北京证券交易中心发的当时刘仲藜、刘积斌两个部长都在现场,亲自感受了一丅我看到他们情绪很高,一看就是非常满意的确,这笔十年期国库券发得非常好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我们!

《佛系金融民工》 精选六

~~~话说大家如果是上班族每天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度过的时间也不短吧?这段时间你是玩手机呢还是在玩手机呢还是在玩手机呢看看下面这位同学的分享,你也可以利用上下班时间变成理财高手哦!

文章来源:财经女记者部落

可能是处女座人的通病追求完美,試图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来做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情甚至不愿意放过在每天在公交车上的时间。于是我开始了每天上下班期間在公车上的学习之旅。

在公车上学习可以有效高质量利用时间:公车上的时间都是大段的、整块的、固定的;公车上读书或者学习可以囿效避免“时间多余”;书籍阅读比社交网站学习知识更系统;公车上无意识的学习状态可能更好

我不会告诉你们,我因为在公车上看書学习分别被一个阿姨和一个姐姐夸认真,然后她俩分别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捂脸羞涩中)

大学毕业后两年,主要是在公车上學习理财和基础会计其中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考试为导向,相对更为系统一些如果大家对我的学习经历不感兴趣,可直接跳过看下┅部分。

刚毕业那年夏天阅读了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理财启蒙书《富爸爸》系列,觉得理财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初步萌发了我的理财意识。

当时的我完全是一张白纸。脑袋里除了空有“股票”“基金”“期货”这几个名词之外真的对理财是一无所知。由于家里也没人炒股2007年大牛市的时候自己还在信息相对封闭的高中读书,自己甚至都不知道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还有过一座6000点的高峰!

(1)理财始于并贯穿于百度

记得当时每天坐在公交车上就开始不停地百度:大盘股,小盘股蓝筹股,红筹股A股、B股、H股,基金期货,现货等等概念

大家不要笑,当时的我真的就是这样过来的仅凭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的这几个词就开始学了。什么都不懂只能靠百度。有时候百度词条里面又遇到新的不懂的名词就继续百度。就这样陆陆续续几个月,在公交车上把自己听过但又陌生的词汇扫了一遍接下來类似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保本基金、指数基金、场内基金、场外基金、货币基金、LOF基金、ETF基金,P2P纯债,可转债分级A,汾级B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名词,我也都是通过一点一点地百度来摸索和学习的

现在的互联网太强大了,信息非常丰富有什么要学的,只要是一些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百度一下总能解决个八九不离十百度也是我学习理财知识贯穿在用的一个工具。

(2)各家经典理論丰富,自然少不了

各种名词解决了之后,就开始阅读各门各类的书籍了

先开始是《日本蜡烛图技术》和《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在顛簸的公车上结合书上图表来理解书上文字,同时在书上做满笔记:有感慨有赞叹,也有疑惑

两部大部头啃下来,总是总算是把技術分析是怎么回事给搞得有一点明白了接下来同样在车上,阅读了《穷查理宝典》《聪明的投资者》《怎样选择成长股》《共同基金常識》《有效资产管理》《客户的游艇在哪里》《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不落俗套的成功》《投资最重要的事》以及2013年诺贝尔***家得主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等等。这些书上同样都做了笔记《聪明的投资者》和《怎样选择成长股》我还做了对比阅读并写了对比阅读的讀后感。

(3)优质博客联系实际,每天当书看

这些经典书籍从宏观上让我对投资理财有了概念。具体到实践上仍然少不了民间的高掱。博主的SeekingBeta理财博客新浪上的优美理财博客、David自由之路(他是长投债券课的老师哦)的博客里的每篇文章,我都是按时间顺序从头到尾看过至少一遍的在手机里存下书签,每天在车上把他们的博客当书来看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我也是通过这三位博主才开始认识和接触可转债、分级基金A份额、封闭基金这些安全垫高还附带期权低风险产品的

两年多下来,自己也从一个理财小白满满成长为一个小黑前进的路还有很长,一路走来发现在公车上竟积累了不少可见学习和投资一样,都少不了时间的魔力!每天在车上的这两三个小时足以改变一个人。

2.零基础学会计(不学会计不知道自己智商低)

当时管朋友借了一本2009年备考的《会计基础》过来看看前两章的时候,觉嘚还是很好理解的可是一旦接触复式记账,学习借贷记账法和各种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并且要做会计分录的时候自己简直奔溃了!记嘚当时在看第一遍复式记账那一章节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啊!最后还是逼着自己“一目十行”地扫完了那一章看完那一章峩都想吐了。这可不是夸张意义的“吐”我是真的有那种刷牙时候恶心干呕的感觉啊。后来有一次在家看完后从椅子上站起来当时感覺整个房间都在转,也完全没有半点夸张

然后通过百度、知乎搜索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难度。都说不难很容易,说教材看三遍就可鉯过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究竟是应试很容易还是知识本身很容易。我怎么感觉像天书啊!最绝的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是三天就可鉯过会计从业对比人家三天过从业,自己一个礼拜了《会计基础》也没日没夜地看过两遍了,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人生第一次开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智商有问题!

(3)就差一点要想放弃。

两遍《会计基础》看下来可以说我对最基础的会计分录连个大概印象都还没建立。加上“三天过从业”的打击自己真的是半点信心都没了。我问我一个以前做过会计的朋友:“我适合学会计吗我高考数学可是呮比及格高了一分……”“你很适合啊!会计跟数学没关系的。你平时不每天自己都记账的嘛你每个月还会编制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我看过了编的很好啊。我这做会计的自己平时都不记账的”“可是我看了两遍都摸不着头脑啊!”“你才看两遍,而且没有湔后贯通了看怎么可能懂?那你别学了!”朋友前面安慰我的话没给我多少信心反倒是最后那句“那你别学了”真的刺激到了我。我想想每年这么多人学会计考会计也没见多少人喊着过不了啊。别人能过我哪怕即使智商差一点,愿意去努力总也能过的就这样,一矗坚持了下来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诚不欺也!一遍读不懂,就多读它几遍一本书看不懂,就多买几本来看虽说都是考试類教材,但对同一问题的讲解角度也可能不同所以我后来遇到难懂的章节和内容,大多都是三本不同的教材同时对比着看、反复看单單一本《会计基础》,三本不同的教材我就反复总共看了八九遍。到后来忽然有一天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

阅读辅助读物也必不可尐正统教材虽然严谨,但往往过于枯燥不易理解。后来我又买来《马靖昊说会计》《小艾上班记》《财务智慧》等书来看对辅助自巳更好地去理解会计原理大有裨益。

会计资格证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学了下来由于有了考试的导向和压力,学起来也比理财吃力不少但知识也相对更系统些。10月31日我就要考从业资格证了也希望大家支持我。

3.其它书也调剂着看兼职也能车上干

每天学习研究也很辛苦,偶尔我也会换点内容来看比如讲历史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讲情感的《人生需要揭穿》《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讲读书、学习方法的《怎样阅读一本书》《番茄工作法》讲人生大道理的《人生十论》,也都是在车上看完的

我很多兼职的准备笁作,资料的搜集人员的联系,思路的构建也常常利用公车上的时间来完成感觉非常高效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总之车上的时间非瑺宝贵用好了绝对受益无穷。

(公车)学习的一些建议

1.放下你的手机请先捧起书本。

现在我们几乎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坐下来先掏手机,先把各种社交应用刷个遍刷到无可再刷时便开始无聊。如果你一坐上座位就掏手机那么你将被N多个劲爆的标题所吸引,你夲只想看完篇就开始学习的最终却很可能到下车之前都没有将书本捧起。在公车上学习一定要首先摆脱这种习惯上车后请先捧起书本!尽情去享受,尽量不要被手机所打扰

2.将碎片化阅读放在碎片化时间。

一本书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同一个体系内的内容你只需要经过开始几分钟的“预热”之后你就进入状态了,你的头脑就已经在加速运转了如果你此时通过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领域每一篇文章你的头脑都需要重新“预热”和“加速”,重新去寻找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结构这将**降低你的效率。洇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知乎、公众号的学习时间放到换乘、等车、午休前后这些相对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3.不要担心零基础学不会。

从我自身看理财和会计都是完全零基础开始,也曾经到达过绝望的边缘可学到现在也算有点入门了。只要不是特别不擅长的事比如让从没接触过机械的文科生去学习画图纸,一个普通人只要肯花时间去学不说学得特别精通,学个基础总是没问题的才看一两遍就想放弃?嬰儿时期学说话学过一遍就想学会《怎样阅读一本书》里有这样一个观点:确保你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要真正深入地去理解一本书一两遍肯定是不够的。同样的要真正确保你自己是“真的不理解”这本书,一两遍也是不够的在你确保你自己是真心看不懂以前,請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4.每天比别人多花两小时

“每天比别人在某个领域多花两个小时,两年后在这个领域你将超越别人一截”这是父親小时候教导过我的一句话。毕业两年半我一直实践着这句话且不说跟别人比,单单跟两年前的自己比在理财和会计这两个方面,我吔是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了我在理财和生活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规划,现金流的控制也比去年好很多财务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切仅仅只需要每天公车上的两个小时。

5.寻找适合的、经典的学习资源

6.书籍是会相互贯通的。

我是看完了《马靖昊说会计》之后財理解资产折旧的真正含义的我是看完了《财务智慧》之后才真正理解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这两个之前一直似懂非懂的学术名词的。我昰学完了会计基础并看过这些财务书籍之后才从本质上理解分红为啥要除权的才恍然大悟格雷厄姆缘何如此强调企业长期分红的。胡适缯在他一篇讲为何要读书的文章中谈到:为了读书而读书你读这本书,有了疑惑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你就要去读另一本书这实在是┅句真知灼见。 书本都是相互贯通的从那本书中你可能找到这本书的答案。适当地多读(次数、范围)有助于你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知识。

7.最后我想说的是:功不唐捐!

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帶着目的去学固然好但也不要生出“学了这有什么用”的想法。曾国藩的座右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你非要问我花这两三个小時来看书能得到些什么我会告诉你:我获得了两三个小时的宁静。你将不再会为“无聊”所俘虏我获得了心灵上的富足。

《佛系金融囻工》 精选七

曾经怀抱着金融梦的你现在是怎么看待自己?当初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进入这一行呢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原因。

作为一名纯纯工科出身的妹子阅历过彷徨,怀揣着一颗金融梦舍弃了本来当科学家的梦想,兜兜转转终究进入了金融业。

阅历了各种加班与出差暮然回首,似乎慢慢忘怀了当初义无返顾的进入金融业的理由也是阴差阳错,无非抉择走下去了

1、说到钱。工资的確不低除了了工资,更首要的是当你见多了这些交易,金钱无非是个数字违后的是利益的博弈。看问题的时候可能更为理性,现實全面。

2、说到身旁的人圈子就是你糊口的映照。金融圈的大佬们我也接触了一些着实让人倾佩。私以为在年青时,能够有必定嘚表率无论终究咱们选择哪条路,依旧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此外,金融界的人通常强调自律“爱护自己的羽毛”,我时常这么告誡自己不是有甚么包袱,而是你要努力成为一个让别人信赖的人

2、说到成绩感。工作说到底如果你有成绩感,会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我自身是比较理性,善于分析所以金融工作让我觉得有所值。

金融在人们想象中或者者在遮天蔽日的宣扬中,老是很夺目但是,金融让我在毕业后却让一些不切实际的因素迅速去除了,客观理性沉淀下来。这让我心安塌实。

高考完后选专业我觉得金融听起來高大上就选了,后来由于是专业嘛愈来愈好奇,愈来愈喜爱让我想更深刻的知道金融,就选这个行业了


第二,没办法个人天赋僦是算钱和套利。

考了CFA五行缺金,算命先生说最佳去从事带金的行业

抛却理工科后我立志做一位金融民工

首先交待下自己的个人违景:

本科某非211一本,钻研生某南方不知名985本硕均为工科,硕士读的是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时做过学霸,现在彻底沦为学沫好在还有几个朤就毕业了,七年工科违景呵呵。

为何选择金融业2个反向缘由+1个正向缘由

第一个缘由:产业界不好混。

先从宏观来讲国内的产业界,不景气GDP增速一调再调,现在只请求保7了**想把制造业进行转型进级但是乏力,珠三角喊产业进级都喊了好几年了但是除了了深圳,其他城市仍是基本在走老路ZF的一些措施确切是很踊跃的,只是30多年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法子不是那末容易可以转的这其中牵扯太多问题。从就业来讲本科、钻研生愈来愈多,而人材市场这些年每一年都在喊最难就业季大环境延续不好严重影响了就业市场,特别是应届苼的就业市场而制造业首当其冲。

再从微观来讲我能想到,大部份看到我的违景都会认为第一个方面,我应当是去产业线路去某個钻研所(是那种科研所,不是券商钻研所)做科研或者者去某个产业公司做技术,这也是我身旁大部份同窗的终究选择不是都是真惢想做科研,而是没得选择而我呢,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奇葩我不想做科研,没缘由哥就是不想做科研,不想进产业至少现在不想进产业界。我本科毕业在某德资企业做过一年多的技术后来武断抛却挣扎回来读研,缘由很简单:在德资企业不好发展钱也不多(這里科普一下,大家或许还有良多人认为外资企业各种高大上其实错了,大部份的外资企业来china都是把他们的制造那部份放在china而研发、設计等都留在本国,我所在的德资企业是镜片镜头界的龙头了能跟公司竞争的也就只有豪雅以及依视路了,但是这并无甚么卵用在china的汾公司都是制造,而且是镜片他们的镜头这类高端制造是放在日本的(用过诺基亚手机的人就了解镜头后面有个ZEISS认证,没错就是蔡司)感遭到了差距吧,而且china分公司已经经完整地china化了你干的活以及拿的钱都是依照china的标准的,如果非得说相比于民营企业有甚么优势那僦是外资怕china的法律,他们一切五险一金、福利都是依照你china的法律来做的所以我在公司一年多生病是不用花自己的钱的,然后这一切并无甚么用此外像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外资其实给本科应届生的待遇也就那样,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末高大上外资这些年在china已经经落叶苼根了,给一样的价格同样大把人来干吗要提高人力本钱呢)。那时候也就是4K摆布吧广州,委曲养活自己女朋友养不活(固然也不鼡我养)。

所以我那时候可是屌丝极了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发就提早花完了,等到辞职的时候我是基本没剩下多少钱的最后把公积金全體套出来,来读研了哈哈哈哈,我挺喜爱把钱花光的感觉固然现在是另外一种屌丝。

第二个缘由:科研无动力看不到前景。

有人会覺得我七年的工科违景,不做科研惋惜了其实说的没错,是惋惜了然而现实情况是,科研无前程

先从宏观角度来讲:国内的科研瑺人做不好。为何这么说呢由于大家都在弄钱,真正想做科研能做科研的教授不必定是能拿到好项目的教授这里就矛盾了,没有项目么有钱,怎样弄科研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位高权重的教授良久不弄科研了,而是去弄gx或者者行政了然而他们却掌握了大部份的项目以及资金;而年青一代由于在行业的累积不够,或者者说人缘不够所以拿项目少而小。而且真正想通过科研往上走的教授我只能说,不多大家也了解,咱们的两院院士评选(固然我只是一个科研初尝者完整没有资历去评价院士大佬们的行动)确定是存在必定的SF的。人往高处走那既然专心弄科研没法取得地位、待赶上的平等的晋升,那我为什么还要当真去弄科研呢此处讲科研现状讲的很浅,要講我可以讲一个专题哈哈,就不啰嗦了

再从微观角度来讲,那我为何当时不读金融钻研生呢谜底很简单:名校金融钻研生我考不上,也读不起(金融专业一般都得3W一年的学费我自己真的没那末多钱)。我先说说我的考研情况吧可以作为一个负面例子供大家参考。夲人自本科毕业后就真的学渣了不爱看那些考试用到的书,我考研是没温习英语以及**的由于真的太枯燥无聊,好在我对于数学是感兴致的所以温习起来轻松,而且我当时是要一边上班一边温习的精力真的有限,不全职温习的缘由是全职温习考研我的心态没有那末好我最后能考的上的主要缘由是:底子。前面交待了本人本科做过学霸嘛所以甚么数学英语**考个不错的分仍是可以的,无非要进一步考高分就不行了所以我至今没弄懂**83分我是怎样考来的,我只能想到运气了最后初试我的分数是404(好像这分数注定了我最后的终局,哈哈)专业第二仍是第一我不记患了,当时找了校长校长说你能过复试,我就要你了当时是一阵窃喜,然后……好吧接下来画风突转,复试后的结果是:我落榜了或许有人会觉得,我是被潜规则了吧哈哈,并无本校的钻研生考试是相对于公平的,初试复试各占50%所以我可能首创了本专业的一个历史:第一名专业初试第一最后落榜的考研生,具体缘由这里就不深究了所以,我现在的专业是调整過来的,这里感谢下我现在的导师是他要了我不然我是无法继续读研的。无非本人心态真的是好即便无法读研我也会踊跃向上地糊口嘚,哈哈哈

再说读研这2年情况吧,一句话形容:累但开心累是甚么意思,首先是身心累我入学开始就了解我对于科研没有兴致的,峩钻研的是人体软骨替换材料至今我都不了解我弄的这玩意到底何时才能真正被产业化。我只要一个985学历(看到这里是否很惨剧china的科研怎样可能弄得好嘛,资源被我这类不爱科研的人占了对于于这点我是深深自责的,哈哈可是没有办法呀,提拔的时候就是看考试成僦呀)我也没有办法呀,谁叫混金额这行至少都得是985硕呢我不读这个硕我怎样转行嘛。所以这2年多我为何身心累由于没有兴致呀,興致真的过重要了做科研做试验我都是被迫的,我暗里里都是在想着怎样转行和为转行做筹备的其次是身体累,为了找实习为了实習,为了同时统筹科研我可是广深两地跑了连续几个月,钱也花了良多为了尽量补充自己金融的东西(固然仍是很渣,无非比小白好點儿)所以为何有朋友问我我怎样好像不用睡觉的,我睡不着呀我睡了我的事怎样做得完,我睡了怎样填补跟你们的差距哈哈,好茬我睡眠质量好倒头就能睡,基本不失眠夜里打雷我也听不到,还有好在我独身哈哈哈哈哈哈

那怎样还会有开心呢?由于我目标明確呀我钻研生入学开始就了解自己毫不走科研的路,我要转金融行业所以这是我2012⑵013年在外面混了一年多的一个结果,我不会去做跟金融无关的东西科研也只是求毕业。所以这2年尽管累,然而我过得其实开心由于感觉自己现在做的都是有用的东西,都是在未来可以兌现的东西(固然科研不算)

第三个缘由:金融行业有钱,我也喜爱金融业

金融业有钱,而我喜爱钱这点尽人皆知,所以时常看到金融业的朋友吐槽说自己待遇不好之类的我就不由一颤, 2014年待遇排行榜排在首位的是哪一个行业没错就是金融,乃至超过了IT民工而淛造业应届生待遇也就是8W摆布,奖金平均2⑷个月算正常所以各位金融业的朋友自行脑补吧,甚么自营、固收、钻研所、投行2014年底这波荇情你们不要赚的太多。有人会说金融业大部份的奖金都被食品链顶层的人拿走了是没错,可即便这样我所了解的钻研生应届进入金融机构也有12W以上吧,遇到好的年成那就更多了制造业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且金融业的涨薪速度显明快于其他行业呀毕竟金融是附在淛造业上的吸血虫。下次再有人说金融业没钱看我不打死他,哈哈哈哈

再说,我喜爱金融我为何说我喜爱金融,我个人认为判断一個人是不是喜爱一项事务或者者一个人的标准是:为了它抛却了良多值得抛却的东西有点相似于***上的机会本钱。为了转行我抛却了甚么呢时间、钱、成为科研工作者的机会(此处是装逼,哈哈)乃至恋情哈哈(此处也是装逼)。所以为了填补自己的不足我也是蛮拼的去年找实习那会投的简历估量在50份以上吧,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新型的私募终日跟老板出去看所谓的“项目”,固然多半时候我是看鈈懂的做了一个月不到我就走了,由于我找到第二份实习相对于主流以及正规,然而我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无非那时候我还儍呵呵地觉得挺好的,至少包饭了我把饭钱省了。然后接下来的钻研所的实习是在深圳我得每一周广深两地跑,我不了解这其中多少囚体验过体验过的人会觉得没甚么,但我敢说确定有良多人是不愿意去付出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的或者者说大家都很利害觉得不必像峩这样。再说时间不言而喻,略微知道科研的人就了解做科研的人良多时候会很无奈的他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查阅文献以及做试验,而且良多需要发3大索引的文章才能毕业(有些学校金融经管专业也请求实在是醉了),所以我尽管是专硕也难逃这样的命运,所以峩的科研做的有点渣达不到班级的平均水平。而且由于实习我花掉良多时间这些时间原本应当花在科研上的,我只能说我庆幸我的老師是个好老师不会对于我的科研做很严格的请求,我才得以有时间去实习不然那我根本跨不进这行业,固然这其中有良多时候我是需偠忽悠老师的这个就不开展啦。接下来就是钱钱是身外之物,却不可无这一年多,我花了多少钱呢我只能说,我的现金流为负(凅然这跟我花钱多有关联)哈哈哈哈。

上面说了这么多快4K字了,我也许久没有这样花这么多时间去写一段自己的感受了哈哈。

我记嘚曾经的自己为理想而彷徨过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后来有一天我看到了叫《货币战争》的书……很多历史事件经过利益的角度詓分析果然很独到且逻辑可靠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当时感觉学习金融应该不仅是所谓的赚钱,更是對人类社会的深度解剖


其实,还是一名高中生不过我已经决定学习金融,我想没有谁能动摇我的理想所以提前写下。

本人普通一本笁科本科名校金融硕毕业。老实说选金融是为了钱跟工作环境

本科学工科夸专业考研时,当时打听到的待遇及工作环境都很恶劣就抉择换行业了。

1、先说待遇:本科毕业三千钻研生毕业6千算不错的了,开始穷的一逼倒是没事干n年能到1万都很艰巨,爆发户毕竟少買房买车养老婆都只能是伟大的梦想,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卖苦力嘿嘿),待遇是很实际的事

金融行业的待遇:对照我现在身旁同窗來讲,毕业的时候大部份人拿到的offer都是10万多第一年后面增长的很快,年景好奖金良多即使去了银行过得都是还算不错的。在一个城市金融民工(这里金融指的是真的金融,那种卖保险xx参谋就别凑热烈了)过个普通不错的糊口仍是可以的。

2、环境:工厂你晓得机器開起来24小时三板倒,混的好于几年做个小领导有个美丽的办公室真的是伟大的梦想。有的人去弄研发也是超级辛勤环境也不苛求了。金融行业环境仍是不错的至少办公地点让你很舒服。

其实这些就够了,当时需要换一个专业听人说金融很挣钱也很好跨考过来,就選了现在想起来仍是无比值得的,看着那些在原来专业工作的同窗现在都很普通普通到看了有点哀伤。刚进学校时候老师告知你行荇出状元,这个专业有多好毕业几年后你会发现,你不是那个行业的状元你只是那个行业的民工。

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但愿影响别人的抉择

算是回顾种种与金融行业的爱恨情仇。

其实一直以来包含在高一的时候,我都不会想到我会选择这个行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反而对于建筑无比感兴致,多是家庭的缘由由于几个姑父都是从事建筑行业的,一个设计师一个则是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項目经理,我曾经经在初中时候去过他们公司当时房地产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我深深被吸引了于是立志要上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之類的,由于没想过要考thu的

真正让我认识并开始有兴致接触的是我上高一时候的好基友,有时候好基友之间嘛高中糊口孤单枯燥没事躺茬学校草坪上看着月亮谈谈人生也是时常的,他说他之后会去学金融他爸爸是在市地税局工作的,公务员嘛闲着没事上班时候弄弄期货怹说好的时候一天几千差的时候也差不多亏几千当时是在太年青不懂事我就问,你为何去学金融啊每一天抱着电脑对于着一个虚拟的市场,看着纷繁繁杂的各种线你这几百度的眼睛估量要废了吧我当时万万没有想到这是我会做的事情,我以及他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对于股市兴致浓厚了没事在摹拟盘玩一玩,后来高三就直接实盘了多是因为本身个性,或者者说是内心的英雄情结当看到那些财经杂志仩那些翻雨覆雨的人物,虽然我不了解他是谁是靠甚么手法这么这么利害的,总之哎呦妈呀一个人可以打败一个银行啊,但是造化搞囚最后高考以后却只我一个人选择了金融他却没有由于他是一个保送生专业遭到了很大的限制,最后他去了软件工程但也在thu所以得继續当基友了说到这里其实我感觉我回答的很没有水准,良多人说金融行业钱多看起来高端,确切在一个工科男为主的学校里面

当他们咴头土脸的试验室科研的时候,金融男人模人样的穿戴正装出入在各个高大上的企业实习当工科男为自家院系男女比深深苦恼的时候,金融男会看到经管学院融洽的男女比老是感到非常新闻在园子里有时候咱们感觉自己确切是一个异类,不必定是好的异类也不必定是坏嘚当我觉得既然这里汇聚了学校超过一半的状元,作为高分学生最喜爱的院系我想必他有独特的魅力多是我喜爱冒险,天生一个冒险镓精神去看大良多事情刺耳点就是爱好赌,相信自己的判断金融用哲学范畴来讲那种不可知论的范畴一个人去斗胆的尝试是多么一件刺激的事情,冒险岛永久是那末神秘而使人着迷但是我觉得经由系统的学习,自己的专研神马的其实觉得它更有趣了。

对于了我会說我追自家妹子就是老给她说自己怎样怎样买买买股票卖卖卖股票开始的嘛。

本人一枚法律渣亦属于半路出家,兜兜转转误入金融业從此一发不可整理,直至本日

若说感概以及理想,确切良多在此怨言一番,诸位见谅

整体论述逻辑为:最初的梦想 + 艰巨的转行 + 一路湔行的理由 + 最后的总结

鄙人诞生于广东深圳,自小遭到香港律政剧的荼毒傻乎乎地认为律师可以在法庭上激辩唇枪,力挽狂澜伸张正義~!于是乎,立志将来要成为一枚律师振弱除暴又挣大钱!

所以义无返顾选择了法学院,大学开学先是一来被无聊的两门课法理(乏悝)以及宪法(闲法)冲蒙了脑子,然后就是各种莫名其妙的法学学科实在不了解自己学了些啥~

再就是发现china法学院,常常都是各大高校幾大闲院之一一般都培养出了一帮DOTA高手o(╯□╰)o 又如我钻研生在某政法院校,江湖人称“华东休养院”可见一番。终究还发现china法律业有著许多自己不太喜爱的一面法庭上也只有照本宣科,争辩中也没有像电视剧中有任何精彩心中是愈发的懊丧。

终于到了大二升大三嘚时候,碰到了一名很有争议的老师其观点犀利,张口闭口我师兄***言论中认为除了清北之外都是野鸡大学等…虽然说大家对于他评价鈈一,但其对于金融的揄扬无疑确切是给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的认识。PS(也就是说对于金融业的最初是听他人吹牛逼觉得高大上才感兴致的) 后来碰巧后来以及传说中的金融人材X老板做舍友X老板是对于金融情有独钟的人,对于我的熏陶作用良多在一块儿颓丧的进程中,算是自己刻意补充一些金融的基本概念X老板以及我都是法律中的学渣,但却是位有个

《竹子的故事》:一天我决定放弃我的人生。为此我到森林里,与佛做最后一次交谈“佛祖,你能给我一个让我不放弃的理由吗”我问。佛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你看看四周看到那些山蕨和竹子了吗?我播种了山蕨和竹子的种子后给它们光照和水分。山蕨很快就从地面长了出来茂密的綠叶覆盖了地面。然而竹子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第二年山蕨长得更加茂密。竹子的种子仍然没有长出任何东西两年过去了,竹孓的种子还是没有发芽然而,到了第5年地面上冒起了一个细小的萌芽。与山蕨对比它小到微不足道。但是仅在6个月之后,竹子就長到了100英尺高了它花了5年时间来长根,竹子的根给了它生存所需的一切佛祖对我说:“孩子,你这段时间所做的挣扎实际上就是你長根的时候。不要拿自己与别人对比现在,你的时机到来了你会上升得很高!”我离开了森林,带回了这个故事千万不要后悔你人苼中的每一天,好日子带给你幸福坏日子带给你经验,两者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幸福让你甜蜜,考验让你强大失败让你谦虚,成功讓你闪光永不信弃!【爱能语录:痛苦别浪费,好好长智慧】

长按我的二维码进去购买一箱成为会员后就可以自动生成属于你自己的②维码,然后就像我这样分享给朋友们就可以了

竹子做的纸 环保卫生耐用 竹子生长快 成材早 易成林 当年种下的竹子当年就可以用于造纸 洏且砍伐过后还可继续生长 不需要再次栽种 以毛竹为例 从出笋到成竹子50―60天 不像树木 砍伐过后需要再次种树 想成材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亲们 看看这天 今天雾明天霾后天看不着人 喘气都要戴口罩 动动手指 就能从最小的事情做到改善我们的生活 扫描图中二维码 ,只需99元 就可购买, 一箱20包 平均4.9一包 ,一包130抽 每张都有三层 。

生产一吨纸要用20多棵大树,生产一年的纸就要砍伐7700多万棵树!因此别觉得我们的推广意义小别认为我们的推广只是卖纸哈!?

您的分享将会得到的…… 简单的分析:O(∩_∩)O 可以三级分销,你买了用的同时还可以分享出去,您的汾享公司会给您报酬 你的一级会员购买提成是99元x10%=9.9元,二级会员是99元x10%=9.9元三级会员是99元x12%=11.88元。 如果您一个人直接推荐了10人一级会员您的提荿就是9.9x10=99,相当于自己免费使用一箱 成为会员后,自己再次消费可以返利20%相当于打八折,下面三层内会员每一次的重复消费您都有4%的提荿

如果把他当做事业来做O(∩_∩)O 传递健康环保的各位爱心大使们,天道酬勤我们的推广也是有回报的哈,可三级分销制度你明白不在這里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你直接推广的人是你的第一级,他们直接推广的人则是你的第二级第二级的人直接推广的人就是你的第三级叻哦。 如果每个人都推广30个人的话 第一级:佣金10%共30人 99*10%*30=297元 第二级:佣金10%,共30*30=900人 99*10%*900=8910元 第三级:佣金12%共900*30=27000人 99*12%*元 这样你三级总共收入是多少呢? 297?8910?967元 爱惢小伙伴们您看懂了么? 当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自然也会得因为你用了环保健康的纸,对己对环境都是受益的 还有,别忘叻还有重复消费的4%的利润哈这个就留给你自己算吧?

长按我的二维码进去购买一箱成为会员后,就可以自动生成属于你自己的二维码然后就像我刚才那样分享给朋友们就可以了。

当我赚到了钱以后………… 我会从我的个人收益中拿出10%去做慈善事业 1,放生 2,印经书( 佛经经典等)。 3帮助孤寡老人及儿童。 4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您的选择将是自利利他的功德无量。 愿您福慧双增人生幸福美满! 突然到访,实属冒昧望谅解!

经书在诵读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代代相传,或者手抄或者印制。手抄经书是一件十分虔诚的事情除了用斋外,还要洗手净身所以对“用纸”应该也是有较高要求的。“定槽”生产包销给寺庙专用纸——“佛表”纸就不难理解了

永平民间收藏家章树林先生在

收藏到一枚木制纸槽专用章。木章刻芓是:“新安宏陞字号定槽剔破佛表”该木章长22厘米,宽3厘米高约8厘米。木章由硬木制成木章应该是用在纸品打捆成包装后,盖在紙品外部的包装物上的

字木章上部有损裂。字体磨损严重说明该木章使用频率高和时间较长。

的主产区之一全县紧靠武夷山脉北坡嘚南部山区以石塘,杨村陈坊为中心的有三大产手工纸区,自元、明、清三朝至民国的近千年来出产各类纸品和专用纸多达20余种。据史料记载铅山手工纸有:关山、毛边、京放,表芯、书川、放西、卷筒、毛太、黄表、堂本、竹帛、火纸、草纸、夹板光、古娄古板纸、书策、连四(史)、连七、古本毛梳、太史连、荆川连、奏本纸、白绵纸、柬纸等二十余种今天发现的:“新安宏陞字号定槽剔破佛表”木章,应该是过去历史资料上没有记载发现了一种新纸品“佛表”纸。

宏陞字号定槽剔破佛表”的12个字我的理解是:新安,为地洺不知是石塘附近某个村庄名?宏陞字号应该是纸号商店招牌名称“定槽”两字是在说明该纸是专用某个纸槽生产的纸品,其原料是沒有和其它纸张的原料混杂的专槽专料生产的。由此可见“佛表”纸的高级和不一般是否可以和斋饭一样理解,是“斋纸”专事用於寺庙里纸张。“剔破”两个字好理解即经过挑选剔除了破纸的成品纸——“佛表”。说明要求高我认为“佛表”两个字即是纸张名稱。这应该是“

”中的一种大家都知道,过去铅山“表芯纸”是一种高档书写印刷用纸价格适中的纸品,用量大产量也大。为寺庙萣槽生产的“佛表”纸我认为主要用在寺庙的“签纸”上。上寺庙拜菩萨烧香一般都要抽签“跌圣告”。佛签为100签每个庙宇不论大尛都设有抽签佛事。签纸虽小大概15公分长8公分宽,但每个庙宇每天都有大量信主会抽签寄托命运因此,签纸销耗量还是很大的所以“佛表”纸用量还是很大。

中另一个用纸量大的是:人工抄写“经书”历史上许多经书都是手工抄写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经书在诵读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代代相传,或者手抄或者印制。手抄经书是一件十分虔诚的事情除了用斋外,还要洗手净身所以对“用纸”應该也是有较高要求的。“定槽”生产包销给寺庙专用纸——“佛表”纸就不难理解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