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原地区应用的比较广范的复合墙体材料是

电子图书馆公共目录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WebCat现在不可用。请稍后再试。共计137 条
通过对中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研究,利用优化原位土著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修复技术,进行了中原地区野外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应用,结果显示,土壤中修复前石油含量在2898.25 MG/KG时,经过99D微生物的降解修复,土壤中石油去除率可达99;,为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本论文对大庆市及周边地区包括17个县市的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基本查明了本区内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土地类型、分布范围、面积及
发育程度等,对其成因、危害及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本区土地盐渍和沙化普遍发育,其中盐渍化土地面积约为。主要分布于工
作区中部低平原区的闭流洼地和高平原西部的低洼地带,其中主要位于大庆、安达、肇东、
肇州、青冈、肇源一带;其次位于杜蒙、林甸、泰来一带;山前倾斜平原的东部边缘也有
零星分布。土地沙漠化集中分布在嫩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总面积为,其中土
地沙化严重区约为,土地沙化中等的。大庆市(包括所属县市)
沙区总面积3290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59.82%。
总的分布趋势为:由西向东北沙漠化土地面积逐渐减少,沙地的固定程度增加,沙漠
化程度逐渐减轻。沙地的区域分布,一方面受沙源物质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受认
为冈素影响,本区沙地主要分布于现代沙道和湖泊洼地的下风侧,以及过垦过牧和大庆油
田采油区域。土地盐渍化与沙化地呈现相间分布特征,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庆油田采油
区域和过垦过牧区县。
依据地貌地质构造单元为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一级分区;依据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严重
程度进行二级分区。工作区划分为4个地质环境区、8个土地盐碱沙漠化现状亚区。西部
山前倾斜平原地质环境区地质水文以及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较好,工业生产不多,地方经
济以农业为主,过恳过牧情况不重,故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很轻。河谷平原、漫滩地质环
境区受气候、地质地貌等影响,土地沙化日趋严重,为土地沙化较严重亚区。中部低平原
地质环境区分布于高平原以西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开阔,洼地、湖泊星罗棋布,盐碱地、
沼泽湿地发育,西部和南部风成沙遍布。大庆油田、齐齐哈尔市及大庆市等主要工业城市
位于该区。因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东部高平原地质
环境区受地形地质及人为因素影响,本区主要为土地盐渍化较为严重,划为高平原土地盐
渍化较严重亚区。
油田区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防治措施主要为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避免地面沉降、加强
油田开采施工管理、恢复油田植被、加大环保部门监管力度。农牧区健全灌排体系改善地
表水径流条件、平整土地合理轮种等农业手段、种植耐碱植物、建立防风固沙体系、合理
开发水资源、控制垦荒和放牧等方式防治。
本区半干旱气候特征、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中部地平原区地势低洼、地表水径流不畅
等是形成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的自然因素。石油开采过程中对地表土层的破坏、地下水过
量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及石油水随意排放导致地表水含盐量高,农牧区过垦过牧等人为因
素更是土地盐渍化和沙化形成和加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大庆市及周边,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石油开采,调查
该文探讨了过去500年来武都地区干湿变化的规律.黄土研究、青藏高原的研究和东亚古季风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和国际第四纪学者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对青藏高原邻区的研究有利于对诸如高原隆升到何时进入冰冻圈,高原周缘地区对高原隆升的效应等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系统侵染病害,引起玉米霜霉病的病原菌有3属9种,其中有5种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植物检疫对象,包括:peronosclerospora maydis、p.sacchad、p.philippinensi、p.sorghi和sclerophthora rayssiae kenneth,kaltin et wahl var.zeae payak et renfro。因此开展玉米霜霉病在我国的风险分析,明确玉米霜霉病在我国适宜的分布范围,可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检疫对策和防控预案提供依据,从而保护我国玉米的安全生产。
本研究通过garp和maxent生态位模型,以5种检疫性玉米霜霉病病原菌为对象,使用涉及影响生物分布的各个方面因子的环境数据(地形环境数据、植被信息数据、气候条件数据)作为模型变量,预测其在中国潜在分布区;并根据auc值对两种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对玉米霜霉病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区划,划定适生性风险等级。
结果表明maxent的预测结果要优于garp,根据maxent的结果,玉米霜霉病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生范围,其中长江以南地区是玉米霜霉病的重要发生地。5种病原菌中p.sorghi在我国的适生范围最为广泛,根据适生值的大小,其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北中部地区及两广、福建及云南西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险。褐条霜霉病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最小,主要集中在华南南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内有较大面积的玉米种植,为玉米霜霉病病原菌的侵染、定殖以及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加强这些区域的调查监测和检疫对保护当地的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玉米霜霉病,适生性分析,garp,maxent,地理信息系统
本文试图从气象学和地质学结合的角度为这个认识提供一些初步的科学论据,主要结论如下: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不但是与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相提并论的重要沙尘源区,而且很可能是全球最高效的沙尘远程传输源区。在某些特定短时段内,甚至成为中亚大陆非常重要的沙尘暴源区之一。青藏高原发生沙尘暴的时间在12~3月,高原中西部地区是沙尘暴的高发中心。高原沙尘暴为“西风急流型”,沙尘暴中心的月际摆动和中亚西风急流的季节性移动密切相关。青藏高原黄土、中亚黄土、典型的黄土高原黄土存在着不同的堆积体系,北半球中纬度西风是它们共同的驱动力,它可更深地归结到北极涛动的变化。估算的源自中亚的强沙尘远程传输到北太平洋地区的粉尘沉降通量和可溶性铁量的增加与同期北太平洋PAPA地区观测到海洋温跃层有机碳和叶绿素大幅增长密切相关,从机制上表明大陆沙尘暴—大气粉尘—风成铁—溶解性FE(Ⅱ)—海洋有机碳和叶绿素的变化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为海洋生物生长的铁假说提供了重要的大陆方面证据。
河套平原是我国大陆砷中毒的典型区域。病区主要包括19个乡镇,各村镇病情轻重差别悬殊。根据高砷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各个典型的地质地貌单元,选择砷污染严重的地区及发病区,在河套平原首次建立典型剖面,在典型剖面上系统地采集水土样品,进行岩相古地理和地球化学分析,开展砷污染地区和非砷污染地区的对比分析,总结地下水砷污染的模式,研究地下水砷污染机理。  
本次研究分别在杭后-临河、五原县-乌拉特前旗西小召、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布置三条典型剖面,沿地下水流向布置,穿越山前冲洪积平原和黄河冲湖积平原(大黑河冲湖积平原)两个重要的地貌单元,北起阴山大青山南麓,南北贯穿河套平原,南至黄河北岸。在各典型地貌单元取样研究,将地质环境特征和地下水砷分布规律联系起来,宏观分析河套平原浅层地下水排泄路径上影响砷富集迁移的一系列化学组分,以及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砷富集变化特征和高砷地下水的吸附释放机理,这对整个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  
1、结合三个典型剖面的研究结果,圈定出河套平原三大砷中毒地区——杭锦后旗、五原以及土默特左旗的高砷分布范围。  
2、对河套地区砷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地质、水文等多方面资料,可得出河套平原的砷来源是多种因素结合造成的结果。  
3、根据三条典型剖面的水化学资料分析得出,河套平原AS3+占总AS的比例远远大于AS5+所占的比例。C(AS3+)/C(AS5+)与总AS的浓度呈正相关性。  
4、经试验结果可推测砷和HCO3-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认为河套地区高砷水为HCO3型水。  
5、高砷地下水中,砷的存在形态主要为H3ASO3和HASO42-。  
6、吸附解吸是砷迁移和释放的主要行为,其主要的吸附剂是粘土矿物和FE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
本文以区域人地系统理论为指导,借助环境考古、聚落考古的相关研究数据和资料,并借鉴其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原地区中全新世的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在新石器时期,主要以灵宝铸鼎塬地区和登封颖河上游地区为典型案例,对从仰韶到龙山、龙山到二里头这两个人地系统剧烈变化的时期进行了具体分析;而在城市文明兴起时期,则以夏商周三代为典型代表,分析其生境优化过程和文明重心转移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两条主线论”为指导,对中原地区中全新世的人地系统的变化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以伊洛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所具有的生境优势和作为三代文明“孵化场”的深厚文化积淀,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为两大演变动力的人地系统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并对此后的人地系统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而廉价的新能源。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不但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地热资源也非常可观。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特别是太原新生代断陷盆地西边山地热资源更为丰富。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资源储量及其地质资料,减少开发风险,使得资源保持最大限度可持续利用。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化学等特征研究,界定太原市西边山热矿水研究区的边界,把研究区划分为三、二叠系及石炭系碎屑岩中低温裂隙型和古生界碳酸盐岩中低温岩溶裂隙型两大热流体系统,判定该地热田上、下马家沟组的碳酸盐岩为主要热储层。依据地温测量资料和收集的已有水井温度资料,分别勾划出研究区在平面上的地热特征,即离晋祠断裂和亲贤地垒断裂交汇处越近水温越高,远离交汇处内侧向盆地方向温度逐渐增高;离晋祠断裂越近水温越高,远离晋祠断裂水温逐渐降低,盆地内部水温比边山温度高;垂向上盖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高的特点。通过对区域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来了解地热田的成因。研究区热矿水主要为硫酸型水、硫酸重碳酸型水、重碳酸硫酸型水及重碳酸型水三种类型。S042-和CA2+含量较高,是该地区岩溶热矿水的典型特征。通过对热矿水组分比值系数分析反映其成因类型为:渗透水→溶滤→半封闭沉积水。
研究区地热田为沉降盆地碳酸盐岩类浅埋藏、易开采和开采经济的中低温热矿水型地热田,通过建立热储模型,确定各参数,利用公式计算地热资源存储量为8.66×1017J,得出每天开采地下热水12000M3/D保证率较高的结论。
最后通过对热矿水的医疗、腐蚀性、结垢、开发可行性及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各方面的评价,得出该区域热矿水具有医疗特性、腐蚀性、结垢多、易开采、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现象。分析得出研究区热矿水可用于供暖、浴疗保健、水产养殖、温室栽培等多种目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可观,为太原市的供热提供新的方式。
中国是世界鸟类分布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有许多珍稀物种和特有种。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种数,在世界上占第8位。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为敏感的指标物种,对鸟类的保护优先地区的研究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综合考虑物种多样性指标与区域的脆弱性指标,对中国鸟类优先保护区域作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鸟类保护优先地区有三江平原地区、苏北湿地地区、东南部湖泊区、南岭地区等,鸟类特有种优先保护地区有列出祁连山地区、横断山脉地区、秦岭地区,并对这些区域的保护状况做了空缺分析。除了昆仑山西部和喀喇昆仑山地区尚未有保护区建立外,其它优先保护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或其它级别的保护区。但是,研究中发现,横断山脉地区、南岭地区、大兴安岭区、三江平原地区等多数优先保护地区,保护区面积过小,或者同区域内保护区之间没有生境连接,不利于发挥保护网的作用,建议加大这些优先保护地区的保护力度,扩宽保护面积,在保护区间建立生境廊道。本文利用系统规划软件对鸟类类群的优先保护地区进行研究,并就具体软件运用、参数设置和数据准备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利用系统保护的方法研究其它物种类群提供了参考,为物种保护规划提供了定量的方法。
垸田是江汉平原的高产水利田。从垸田的开发历史看,江汉平原垸田开发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高潮。筑堤围垸和与水争地是低洼易涝地区群众谋生存的必由之路,它奠定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基础。建国后的围垦,基本上顺应了平原湖区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之需要,顺应价值规律。但同时垸田开发也直接改变湖泊生态环境,破坏湖泊资源,加速湖群消亡,严重影响平原湖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湖区生态平衡,对平原湖区社会与经济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江汉平原垸田开发的过程以及效应。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垸田兴衰与湿地演化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垸田开发不但改变了湿地空间格局、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影响了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实现江汉平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切实保护湿地资源。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方式,从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保护区的发展日渐成熟,同时问题也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生态旅游开发适合度以及保护区功能分区现状的综合分析,讨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功能分区上的不合理之处。我国自然保护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保护区静态的绝对保护导致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在这种绝对保护理念指导下的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不尽合理,从而引发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遵循的是生物中心论——以自然环境的福利为中心的哲学观念,导致保护区在功能分区上与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物品属性相悖,自然保护区在划分功能区时对于保护区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考虑甚少,致使保护区与当地政府、社区、开发商之间矛盾冲突不断。另外,我国保护区的科学研究支撑不够、功能分区中对于管理目标的不明确等问题都是妨碍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发展的因素。
论文用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来说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如何通过功能分区来寻求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碧塔海的国家公园分区模式、强调社区参与等都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最后,论文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一些构想,包括分区思想、分区原则、分区调整构想,并对我国开发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主要的结论如下:
(1)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必须从理念上对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生物中心论转向人地协调论,为保护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
(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应与iucn的保护地分类体系协调,对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进行重新认识和界定,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在实验区开展一般的生态旅游,在缓冲区开展严格的生态旅游。在此基础上,将开发生态旅游的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严格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区,另一种模式是严格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区。
(3)我国类型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应有多种分区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保护区采用不同的分区标准,对有居民居住的保护区和无居民居住的保护区采用不同的分区标准,对开发生态旅游的保护区和不开发生态旅游的保护区采用不同的分区标准。
(4)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应该有利于协调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协调保护区与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之间的矛盾。
(5)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科研实践工作基础之上。
本文通过中国地区681个地面台站近50年()来水平大气能见度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地区水平大气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根据中国681个地面台站近7年()大气能见度、地面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提出了区分霾和轻雾的判别方法,并结合近7年来中国75个主要城市的PM10浓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灰霾天气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工作,对改善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有一些新的认识,具体如下:  
1.为了研究由于空气污染对大气能见度所造成的影响,本文将对能见度有影响的天气现象,包括降水、雾、轻雾、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气象因素去掉。从大气能见度的长期变化序列来看,中国地区大气能见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能见度最大值为34.0 KM,最小值为24.5 KM,平均值为29.5±3.2 KM。  
2.为了更进一步认识我国大气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选取了有代表性站点进行了分析。这些站点在中国地区内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大体反映中国地区有代表性区域的大气能见度变化情况。北京:平均值为18.8±5.5 KM;沈阳:平均值为10.3±2.8 KM;上海:平均值为17.5±3.8 KM;武汉:平均值为20.2±6.7KM;西安:平均值为13.6±1.7 KM;广州:平均值为20.9±8.1 KM;成都:平均值为14.7±3.7 KM;乌鲁木齐:平均值为32.0±4.1 KM;拉萨地区大气能见度较为特殊,近50年来大气能见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3.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及新疆西北部地区大气能见度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新疆西北部、甘肃、宁夏、陕西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能见度下降趋势,而中国西北、西南及华中的部分地区都呈现了能见度有所增加的趋势。在中国东北、京津冀、黄淮流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及西南的部分地区形成了多个能见度低值区,而新疆西北部地区则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低值中心。在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能见度高值区,在新疆东部地区为能见度高值区。新疆西北部地区出现的较大的低值区,而中国东部地区(105°E以东,包括东北、华中、华东、华南、关中平原及四川盆地等地区)存在明显的能见度低值区。  
4.中国地区近50年来大气能见度的月变化特征为,6、7、8、9月份大气能见度较高,而12、1、2、3月份大气能见度相对较低,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为32.0 KM,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为26.5 KM,年平均值为29.3±1.9 KM。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平均值为27.0±3.0 KM;春季平均值为28.6±2.9 KM;夏季平均值为31.5±3.2 KM;秋季平均值为30.0±3.4 KM。  
5.利用三种统计方法对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三种方法分别是RIDIT分析法、累计百分率法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法。RIDIT中值降低的区域基本都位于中国环境敏感带的东南部,一般位于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的部分地区及新疆西北部。而环境敏感带西北部的RIDIT中值大都处于增加的趋势,这些区域为内蒙古地区、中国西北及西南的部分地区。利用中国地区681个站点大气能见度的日平均数据,经过累计百分率统计分析后整理成累计百分率的年平均数据。1980年之前,能见度出现在35 KM的累计百分率最高(67.6%),而1980年之后,能见度出现在30 KM的累计百分率最高(22.0%)。近50年来“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天数,在辽宁、京津冀、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平均不到60天。在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华北、华中、华东及新疆的西部地区,“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天数平均小于180天,而在我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西北、西南及华南的部分地区,“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天数较多,尤其在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北部地区,“非常好”能见度出现天数最多,年平均超过270天。  
6.利用中国地区681个地面台站年的大气能见度资料,年的天气现象资料及相同时间段内中国75个主要城市的PM10浓度数据,本文提出了轻雾和霾的区分方法,结合PM10日平均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判别灰霾天气,即当能见度小于10 KM,相对湿度小于80%,所出现的天气现象为霾,当PM10日平均浓度达到130μG M-3以上时出现的天气现象为灰霾天气,此数值与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相呼应;而能见度为1-10 KM,相对湿度大于80%时出现的天气现象为轻雾天气。灰霾天气在各季节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冬季最高,秋季和春季相当,而夏季最低。灰霾天气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  
7.利用年能见度的月平均数据及地面气象要素的月平均数据。给出不同季节的分析结果,其中采用1、4、7和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季。冬季共提取了4个因子,基本反映的是气温、水汽压、总云量、低云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降水;春季共提取了3个因子,基本反映的是相对湿度、总云量、低云量、日照时数、气压、气温和水汽压;夏季共提取了3个因子,基本反映的是相对湿度、总云量、低云量、日照时数、气压、气温、水汽压和风速;秋季共提取了4个因子,基本反映的是相对湿度、总云量、低云量、日照时数、气压、气温、水汽压和风速。
地面沉降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北京地区地面沉降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目前仍然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在论述国内外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特征,总结国内外地面沉降机理、类型、模型与预测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北京市平原区北部为研究区,对该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影响因素与机理以及三维可视化表达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地面沉降监测、预测与预警以及控制地面沉降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地面沉降水准测量、分层标监测数据和INSAR影像基础上,借助遥感技术提取地面沉降信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地面沉降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揭示地面沉降时空发展规律。根据地面沉降发展速度与区域发展特征,将研究区地面沉降发展过程分为成生(年)、发展(年)和加速(年)三个阶段。通过不同时期地面沉降空间分布与沉降量对比分析发现:地面沉降范围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不断扩大;研究区内地面沉降总体上呈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沉降带展布;各地面沉降区范围扩大的同时.沉降中心有东移的趋势;各地面沉降区呈漏斗状分布,漏斗边缘与中心表面坡度较缓,中部较陡;八仙庄沉降中心纵深发展速度较快,来广营和东八里庄沉降中心水平发展较快。根据分层标监测数据计算对比分析发现,埋深50-150米地层压缩为研究区地而沉降主要原因。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定量分析了1999年与2006年地面沉降空间变异性,结果显示:与1999年相比,2006年区域地面沉降空间变异性增加;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区域地面沉降量空间变异性增大;主变程与次变程变大,说明影响范围的扩大,反映出各地面沉降区范围的扩大;主变程方向的变化,说明地面沉降区域空间发展方向的转变。按地面沉降严重程度不同,将地面沉降划分为八个不同的级别,2006年与1999年地面沉降分类转移计算结果表明,中低级别地面沉降区域发展较快。
地面沉降分布与地层分布空间分析发现,沉降区主要位于平原区沉降凹陷中心,沉降凹陷中心巨厚的更新统砂与粘土互层为地下水的贮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同时也为地面沉降的发生提供了地质基础。对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分布及其活动分析发现,构造运动对于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研究区所处的大的构造单元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同时,南口—孙河断裂(孙河段)两盘的相对运动对处于断层上、下两盘的地面沉降区的差异性沉降也有一定影响。不同深度
地层压缩与地下水位变化相关系分析以及地下水流场多年动态与地面沉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深层承压水位下降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地面沉降区内,除东八里庄沉降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建筑用地外,其他沉降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说明城市建设并非研究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对分层标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说明,研究区地层形变既有弹性变形也有塑性形变,弹性形变主要为地层中砂砾层引起,塑性形变主要发生在粘土层。
初步研究了基于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地面沉降三维可视化表达。采用基于多层TIN的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详细论述了第四系地层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并进一步实现纹理映射以及巷道漫游等技术。以此为基础,利用分层标监测数据及克里金插值技术,实现地面沉降的三维动态可视化。
关键词: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空间分析;地统计学;地质体建模;三维可视化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涵养黄河水源的重要区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敏感区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区。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源区面积最大的两个湖泊,湖面平均海拔4200M,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这一地区涵盖了“大气-高原湖泊-高原草甸-高原湿地”系统的各个部分,是黄河源区复杂下垫面的代表地区之一。黄河源头水文和气象测站稀少,在源头20930KM2的范围内,只有黄河沿水文站和玛多气象站。流域内有零星巡测资料和调查资料,基本观测资料缺乏。数值模拟黄河源源区扎陵湖、鄂陵湖周边地区的局地环流情况以及近地面能量收支的变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本文拟利用区域大气模式(RAMS)设计了有湖、无湖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做了168小时的三重嵌套模拟试验。拟研究扎陵湖和鄂陵湖周边地区的近地面能量收支和局地的环流格局以及大气边界层特征。通过模式的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说明模式模拟性能良好。通过以上工作,得到以下结论:
(1)白天扎陵湖、鄂陵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作用,模拟结果显示: 14:00时鄂陵湖湖区中心的最低温度为16.0℃,而周围地区的温度则为20.0℃,温差达到4.0℃。夜间扎陵湖、鄂陵湖的存在有很好的保温作用,20:00时陆地温度下降到13.0℃左右,湖区温度则仍维持在18.0℃左右。两湖表现出了明显的冷(暖)湖效应。
(2)扎陵湖、鄂陵湖地区湖陆风效应显著,模拟结果显示: 14:00时扎陵湖、鄂陵湖中心地区均出现了强烈的辐散风场,自两湖中心吹向周围的陆地(湖风)。到了20:00时,扎陵湖、鄂陵湖中心地区均出现了强烈的辐合风场,自两湖中心吹向周围的陆地(陆风)。
(3)扎陵湖、鄂陵湖的存在使得白天湖区边界层顶低,陆区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模拟结果显示: 14:00鄂陵湖中心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最低值仅为500M,其周围陆地的大气边界层高度为3000.0M。到了20:00时,鄂陵湖中心的大气边界层高度由14:00时的500.0M上升到2500.0M,其周围陆地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则由14:00时的2500.0M降低到为2000.0M左右。
(4)扎陵湖、鄂陵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小周围陆地,相比两湖周边的陆地,夜间湖面有较大潜热通量。模拟结果显示: 14:00时扎陵湖面感热值为150.0 W·M-2,鄂陵湖面感热值为50.0W·M-2,而周围陆地的感热值为250.0-300.0 W·M-2。20:00时,扎陵湖湖面潜热值为70.0 W·M-2,而周围陆地潜热值则为20.0 W·M-2。
关键词:扎陵湖和鄂陵湖;嵌套数值模拟;冷湖效应;湖陆风
近十几年来,地方性砷中毒以其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危害而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水
环境中砷的环境化学行为和土除技术研究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优先资助课题。内蒙
古河套平原是中国典型的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之一,受影响人口达30万之多。河套盆地为中
新生代断陷盆地,经历了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气候变化、黄河改道等各种地质环境的变
化。此外,该区有近千年的引黄灌溉的历史。因此,河套平原的地下水受到上述天然和人类
活动的共同影响,使得砷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富集机制更为复杂。河套平原西北部的杭锦后旗,
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为典型的砷中毒病区,共涉及9个乡镇35个村,高砷暴露人数达76000
余人,患病人数为1169人,重病区地下水砷含量为0.35-1.74MG/L,最高的超过了国家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100多倍。因此,开展河套地区高砷地下水赋存环境的研究,查清砷在地下
水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对该地区地下水砷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为了查清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赋存的环境要素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规律,我们于
年开展了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90份和钻孔沉积物样品68件。
分析了地下水中的常规组分、微量组分以掌握区域水化学特征,同时测定了地下水中的氨氮、
硫化物和甲烷气体等还原性指标以及砷的形态来表征地下水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对沉积物
样品进行化学组分以及砷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探讨了高砷含水层介质的地球化
学特征。最后与同为中国北方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山西大同盆地进行对比,结合区域地质条
件和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揭示了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
1.杭锦后旗高砷病区在空间上靠近阴山山前由西南向东北呈条带状分布,在垂向上主
要集中分布在20-35M,是当地居民主要的取水层位,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砷浓度、TDS
以及常量组分在小幅度上下波动,水化学类型基本保持不变。大多数地下水含盐量较高,阴
离子以氯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为主,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地下水水化学组成自研究区边缘
向中心的低洼地带呈现显著的差异。研究区北面的阴山山前和接受黄河水补给的研究区南
缘,地下水TDS一般小于1 G/L,地下水以NA-(MG)-HCO3及NA-HCO3-CL型为主;在中部地
区,大多为矿化度较高的NA-CL-HCO3或NA-CL型水。控制该区水化学特性的主要水文地球
化学过程包括:水解过程、溶解沉淀过程、蒸发浓缩过程、氧化还原过程等。
2.通过对研究区砷中毒重病区钻孔沉积物的岩性变化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沉积物
表层(深度小于10M)都有粘土或亚粘土覆盖,粘土层中含砷量往往较高。高砷区沉积物中砷
的含量在6.8-58.5MG/KG,平均值达到16.0MG/KG,高砷的层位主要位于地下15-25M。对照区
沉积物砷含量3-21.8MG/KG,平均值为9.9MG/KG。沙海钻孔沉积物中AS与FE、MN、SB、B、
V沿剖面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对沉积物中砷赋存形态的逐级提取结果显示,除后三步强酸
提取的坚固矿物相结合的砷形态外,强吸附态砷(F2)、与无定形氢氧化铁结合的砷(F4)及与
挥发性硫、碳酸盐等结合的砷(F3)占主要部分,三者之和占总砷的比例在50%以上。可交换
态砷(F1)和与结晶氢氧化铁结合的砷(F5)所占比例很小。沉积物中的砷可能是地下水中砷的
直接来源,砷从矿物表面的解吸和氢氧化铁还原性溶解是控制研究区含水层砷释放的主要地
球化学过程。
3.通过河套平原与大同盆地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出河套平原高砷地
下水赋存的环境为:干旱/半干旱的内陆断陷盆地,且盆地内有大量的年轻沉积物(第四纪),
含水层为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强还原环境。湖泊环境中掩埋的大量草本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纤
维素、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物质来源。盆地的快速沉降,造成了既有利
于有机质堆积和保存又有利于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强还原环境。主要的水质指示剂为低
EH(<50MV)、高碱度(>500M/L)、高FE、MN、NH4+、低SO42-(<5MG/L)、DOC较高(>5MG/L)
等,地下水中砷以AS(Ⅲ)为主,平均占溶解AS的85%,局部地区含有较高的硫化氢和甲烷
气体。生物作用导致沉积物中铁的氧化物的还原性解吸和溶解从而释放砷,此外,磷酸根和
HCO3-与砷形成竞争吸附,争夺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点,加速了砷的释放。由于地势低平,
水力梯度低,地下水流动缓慢,排泄条件差导致了砷在此富集,从而形成高砷含水层。这些
特征只能用来在宏观上判断大范围的高砷地下水分布区,而不能用于单井识别。当然,单一
的因素是不足的,只有多种环境特征和水质指示剂同时存在时才可能有效。
关键词:砷 河套平原
草原作为我国第二大陆地生态系统,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的变化动态对区域乃至于全球都会产生影响。温室气体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控制其排放量,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又与土壤碳库息息相关。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未知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对生态系统本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前的生态系统,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而且有利于我们找到生态系统中的脆弱点,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优化管理措施。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将我国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的碳氮循环和水热平衡过程进行追踪,从而获取了中国草原的碳库储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及二者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草原巨大的碳储量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库、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分别为2.1 gtc和12.4gtc,总计14.5 gtc。中国草原以占世界8%的面积,储存了7.5%的世界植物碳,4.9%的土壤碳和5%的总碳。同时,根据模拟结果显示,草原目前属于碳汇,其碳库年增加量为71±4 tg.c.y-1。在我国草原碳库中,高寒草原区域具有最大的碳储量,其次是温性草原区域。其中,高寒草原区域年总碳沉积量可以达到48.26±9.54 tg,其以占总草原39%的面积沉积了总碳沉积量的68%,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尽管草原碳储总量在年之间增加了,但是在内蒙古西部的温性荒漠草原、新疆北部的温性和温性荒漠草原以及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山草原,碳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n2o是三类主要温室气体中唯一的非碳化合物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98倍。目前农业生产活动是n2o增加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表明,中国各草原类型的n2o排放量差异较大,温性草原、高山草原以及热带/亚热带草原的平均排放量分别为0.23kg n ha-1y-1,0.11kg n ha-1 y-1和0.39kg n ha-1 y-1。在中国33.7亿公顷的草原中,年n2o排放总量为76.5 gg n,相当于9.71 tgco2-c的温室效应,也即其抵消了约14%的草原碳沉降效果。整个草原区域的n2o排放量从年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中国草原受到人类强烈的扰动,因此未来草原的n2o排放模式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尽管草原区域仍然是一个甲烷汇,但是甲烷固定量并不是太大。全国草原甲烷固定量为0.22tgch4-cy-1,相当于1.89 tg co2-c。平均甲烷固定通量约为0.95±0.77 kg c ha-1y-1,这一结果远小于co2的净沉积率210.62±48.76kg c ha-1 y-1。由此也可以得出,在草原区域,增加碳汇应该主要以增加co2的固定率,减少n2释放为主。在未来的草原管理中,大面积推广改良草原是增加草原碳库储量并抵消温室气体效应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则要根据草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改良手段。特别是施肥或灌溉措施的实施,要注意选择合理的阈值,以防止在草原在改良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而抵消碳沉积的效果。关键字:碳沉降,气候变化,模型,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氧化亚氮,甲烷,草原,草原改良,dndc
本研究采用NASA发布的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MODIS反演气溶胶业务产品,以我国MODIS气溶胶遥感数据与同期AERONET监测数据的交叉验证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我国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结合现有的中国AERONET监测站点的数据对陆地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反演结果进行校验,发现MODISCOLLECTION005AOD日平均数据普遍高估对应的AERONET日数据,线性关系可表示τMODIS=0.135+1.022τAERONET;MODISCOLLECTION005AOD月平均数据普遍高估了AERONET观测的AOD月均数据低值,同时低估了AOD高值,线性关系可表示为τMODIS=0.021+0.929τAERONET。两者精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证明MODISC005AOD产品能够用于中国地区大尺度的气溶胶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研究。
2)空间分布特征:中国陆地AOD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大值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关中盆地及临汾谷底等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或低海拔负地形地区。而青海、西藏、福建全省、云贵高原多山地区等AOD全年比较低。
3)时间变化规律:中国陆地AOD的季节波动规律明显。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我国陆地AOD值夏半年(3-8月)明显高于冬半年(9-次年2月)。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较高,除黄河以北的京津冀地区、秦岭以北西安到汾河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达到全年中的最高值;夏季,黄河以北的华北地区、西安到汾河一带、中原郑州一带升高,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四川盆地东部、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下降;秋季,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升,全国其他地区下降。冬季,四川盆地、长江流域略有回升,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AOD明显下降。
4)通过典型特征区的分析,发现我国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显著的受到人口密度、城市与工业活动、沙尘活动、露天的农业生物质燃烧、地形特征、湿度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统计分析表明,我国人口密度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和环境观测站(sacol)地处中国黄土高原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地区。sacol作为唯一在黄土高原地区不间断观测的ceop站点,自2005年9月建站以来取得了很多宝贵的观测资料。
本文利用sacol站日至日的边界层气象常规数据、动量通量、co2和h2o通量、各辐射分量以及潜热和感热通量资料,对该站点的平流场特征、湍流场特征,以及各辐射分量变化规律和地表能量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
结论:如下:
1、sacol常年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水平风速的日变化与垂直风速和摩擦风速的日变化相比表现了很好的一致性;湿度和气压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co2浓度与co2通量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呈现出单峰单谷型;sacol所处地区生态系统薄弱,植被的光合与吸收作用对该地区co2浓度的影响表现的不明显。
2、由于海拔比平原地区高以及晴天次数相对较多,所以该地区日照资源丰富;地表反照率季节变化明显,数值介于同处于西北地区的张掖绿洲和敦煌戈壁之间,地表反照率受地表植被和降雪等天气过程影响明显;大气逆辐射与地面长波辐射随大气温度和地表温度变化明显。
3、土壤温度日变化表现为准正弦曲线,峰值发生时间随土壤深度而滞后,日变化振幅随深度而减小。降水与土壤湿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深层土壤的湿度的变化与浅层相比存在一定的位相滞后。
4、白天,从上午到下午,能量闭合率是逐渐升高的。夜晚,能量不闭合情况比较显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湍流强度低。对于sacol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很低,导致感热通量比潜热通量要大很多,波文比年平均值为1.42。 5、利用同处于半干旱区的通榆观测站月的观测资料,对其地表能量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并将sacol与之对比:两地的净辐射大小基本相同,但潜热和感热通量相差很多,可见虽然同属半干旱区,由于夏季干湿状况不同,两地的地表能量分配差别很大。
冰川棘豆是西藏自治区高寒草原上的主要危害植物,是青藏高原冰缘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在西藏海拔m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上的主要伴生种之一,具有适应高寒生境的器官形态和抗逆能力,并且含有使牲畜(马、山羊、绵羊、牦牛)中毒成瘾,致死的毒物,主要分布于西藏的中和西北部,以羌塘地区为集中。@@本论文主要对分布在阿里地区东部三县的冰川棘豆的分布情况、对牲畜的危害及症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防除措施。@@据初步调查,在西藏冰川棘豆危害最严重的是阿里地区东部的措勤、改则和革吉三个县,分布面积达2631.89万亩,占该三县草场总面积28.82%,占草群的60%。由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沙化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is)滋生、蔓延十分严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每年都有大批牲畜中毒死亡,牧民蒙受巨大损失。2003年以来阿里地区因误食冰川棘豆中毒死亡牲畜60.43万头(只),造成直接损失达1.81亿元。@@通过对三县的调查发现,
在阿里地区4-5月份左右返青,7-8月开花,8-9月结果,10月枯萎。发病较快的在采食20-30天后便出现中毒症状,20天左右死亡,发病缓慢的2-3月死亡。每年的1-4月份草场牧草缺乏,草场主要存在干枯的冰川棘豆,牲畜由于早春缺乏牧草容易误食或饥饿而采食冰川棘豆;其次,在牧草返青前冰川棘豆已经生长,部分牲畜因贪青而采食冰川棘豆。牲畜冰川棘豆中毒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6月,持续到8月,之后有散在的发病。@@通过调查,根据结合西藏实际,一是加强放牧的管理,划定季节草场,跟群轮牧等方式;二是能否通过化学方法或者生物学方法,除掉有毒成分,保留有效的营养物质,把防除与利用结合起来的方式;三是用解毒剂,降低或减轻冰川棘豆毒素对牲畜的毒害作用方式;四是加大牲蓄出栏率,控制草场载畜量的方式;五是加强草原建设,建立人工饲草基地等方式,为有效降低或减轻冰川棘豆毒素对牲畜的毒害作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等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冰川棘豆;高寒草原;毒草
共137条数据
主办单位:保定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电话、地址:保定市东二环路1539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所有年份 &&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质复合墙体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