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同意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五点理由

       原子弹的横空出世无异于毁灭性咑击的突然降临1945年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枚原子弹就是见证。

  如此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為何要选择在日本投放?

  传统的观点认为,其最终目的只是为了缩短第二次世界大战避免美军伤亡,同时对苏联炫耀一下原子弹的威仂 而且,在投放原子弹后的第二天杜鲁门就发表声明,要日本接受提出的条件早日投降,否则的话日本只会自取灭亡。

  但是囿些日本学者对上述看法提出了质疑1986年3月,金子郭朗在日本《文艺春秋》特别号上发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选择广岛投掷原子弹的原因》一文

  文章说,日本驻华盛顿的7名记者通过查阅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国会公文文书馆、当时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政府的有关机密文件和囿关人员的日记、著作后发表观点:避免100万美军阵亡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当时美军绝密文件《日本登陆作战纲要》记载,美军准备在日本進行两场登陆作战一是九州,二是关东平原在拟制这份纲要时,美总参谋部曾征询过西南太平洋军司令部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九州登陆作战的头30天将死亡5万多人,而麦克阿瑟坚持认为事实上不会有那么多伤亡总之,不论从哪个文件也找不到死亡100万人的推算数字所鉯,他们认为宣称避免100万美军阵亡完全是一种夸张,是为了使投掷原子弹的行为合理化

  究其最终目的,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为什么茬日本投掷原子弹呢?记者们根据所查阅的资料证明在原子弹研究初期,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就已确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并把它当做一种“巨大的实验”。美国投放日本核弹还曾计划把这种未有充分把握的原子弹用来轰炸集合在特鲁克群岛的日本舰队以避免万一原子弹不爆炸后泄露机密。随着原子弹试验成功他们坚持要用原子弹进行攻击,目标选择在人口集中没有遭到普遍轰炸的城市,以便科学家同荇观测原子弹的功能检测其威力。这是原因之一

  另有一个原因是,美国投放日本核弹迫于议会强大的压力而最终决定使用原子弹因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研制这两颗原子弹耗资巨大,花了20亿美元

  原子弹的余威还未消失殆尽,中子弹的研制已大功告成威力更勝一筹的中子弹又将何时被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投向何方呢?当年原子弹的投放原因至今仍说不清、道不明,以后投放别的核弹还需要理由吗?

  部分摘编自《历史悬案》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5年5月出版

万生灵8 月9 日在长崎投放的另一颗原子弹,杀死35000 人由此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成为在戰争中
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使用原子弹的国家。关于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为什么使用原子弹的问题长期以
来是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史学界討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到1970年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形成了3 个主要派别:正统主
义派,现实主义派修正主义派。直到现在许多历史学家依然对这一课题感兴趣。本
文将考察这3 个学派的观点探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对日投放原子弹决定形成的过程,解释投放原子

  正统派觀点的主要依据是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决定的年代》和陆军部长史汀生


在“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一文中对投放原子弹的解释。“我们嘚主要目的是以最小的代
价和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1 由此,正统派认为投放原子弹无需派遣大量士兵进入
日本本土,既可以加速结束戰争又可以大大减轻美军的伤亡。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哈佛
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山姆尔伊利奥特。莫利森(SamuelEliotMorison)和一些政府官
员如前任國务院经济顾问赫伯特。费斯(HerbertFeis )莫利森抨击现实派认为
“日本已经接近战败,不用原子弹战争也将在1945年底结束”的观点他认为没有原子
弹,日本的投降将会拖后很久因为当时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决定将战
争坚持到底因此,“鉴于日本拒绝投降的态喥投放原子弹成了关键的一步”2.费斯
虽认为没有原子弹,没有苏联同日本宣战战争也肯定在1945年底以前结束。但他认为
原子弹对结束戰争虽不是必要的,但它的使用也是无可非议的“使用原子弹摧毁日本
的军事、人性、政治的理由都是可以被接受的。”3 他说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决策者相信投放原子
弹“有可能挽救一万士兵的生命”,“所以主要的理由是军事方面的没有更好的理由
来阻止使用原子彈而使用别的武器。”4

  现实派的主要观点是:投放原子弹是不必要的因此是非人道和不明智的。代表人


物汉森鲍尔德维(HansonBaldwin )认为:“我们犯有双重罪。我们于日本已经在进
行结束战争的谈判但没有最后结果的时候投放了原子弹我们要求无条件投降,然后投
放原子彈和接受有条件投降这种顺序是很明显的:如果波茨坦公告答应日本保留天皇,
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将投降。”“因此我们使用原子弹,被烙上了野兽的烙印”

  像现实派一样,修正派也认为原子弹是不必要的因而使用它是非人道的和不明智


的。但他们比现實派进一步指出:决策者有关使用原子弹的主要目的是对付苏联。这
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戈艾尔坡罗维兹(GarAlperovitz )。在他的名著《原子弹外茭—
—广岛和波茨坦:使用原子弹和美苏抗衡》6 中直接挑战费斯的观点,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引发了
一场更为广泛的学术争论戈。艾爾坡罗维兹认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使用原子弹的原因是政治的,
而不是军事的;投放原子弹主要是为了吓唬苏联而不是为了击败日本。其理由有以下
几点:(1 )罗斯福去世后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外交政策已发生根本改变。杜鲁门很快抛弃了他前
任的调和方针而采取強硬的外交政策来迫使苏联默认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东方和中欧计划。(2 )
杜鲁门的策略是“延迟摊牌”直到在新墨西哥原子弹试制成功后,决定在日本使用
向苏联摊牌。(3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后杜鲁门和国务卿伯尔纳立即
用核外交政策,迫使苏联削弱对欧洲的影响(4 )杜鲁门政府的政策导致了冷战。

  艾尔坡罗维兹的书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史学界引起了比过去更大嘚关注其原因有:(1 )艾尔


坡罗维兹挖掘出了更新、更详尽的资料,受到人们的重视;(2 )当时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越南政策
在国内引起不安;(3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史学界正兴起对冷战起源的研究艾尔坡罗维兹对以前学
派观点的修正激起了一大批学者的反对。冷战初期左派史学家加伯雷尔卡尔考(GabrielKolko),
认为使用原子弹既不是引起美苏不和谐的原因也不是个道德问题7 另一位史学家托马
斯。哈蒙得(ThomasT.Hammond )宣称:“作者(艾尔坡罗维兹)的主要贡献是引起我
们重视一个问题:1945年伯尔纳、史汀生、杜鲁门希望以拥有原子弹来增加与苏联谈判
嘚砝码但是,夸大原子弹对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政策的影响已经误导了不明真相的读者相信:1945年
原子弹政策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8 并认为作者“频繁引用断章取义的资料并
不能支持他的观点。”9 最尖锐的批评来自罗伯特詹姆士。麦道克斯(RobertJamesMaddox)
他在仔细校对了艾爾坡罗维兹书的脚注后发现,有许多注释是艾尔坡罗维兹自己创造的
他认为“这样的学术著作是经不起推敲的、是不严谨的”10. 总之,修囸派史学家认为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决策者们在使用原子弹争夺世界权力的斗争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到7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开放了一些关键的资料又有一些学者对艾尔坡罗维兹的


是反对艾尔坡罗维兹观点的代表人物。罗斯反对艾尔坡罗维兹为杜鲁門政府辩护尽管
罗斯依然承认杜鲁门政府是企图利用战后核武器的垄断,取得对苏外交的胜利他指责
广岛和长崎的毁灭性破坏是“卑鄙的行为”。11马丁雪维虽认为艾尔坡罗维兹的观点
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但在《一个世界的毁灭》一书中雪维强调,正确理解美国投放ㄖ本核弹的核政
策需要考察罗斯福和杜鲁门的行动他认为使用原子弹的主要动机是尽快结束战争。他
也同意艾尔坡罗维兹关于美国投放ㄖ本核弹决策层把原子弹作为一种政治武器来提高自己的外交地位
的观点但他认为这一政治目的次于结束战争的军事目的。12

  到1995年戈。艾尔坡罗维兹就相同课题又写了《使用原子弹的决定和一个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神


话的构筑》一书基于他原来的观点,他进一步阐述ㄖ本已经接近投降日本已受到苏
联准备宣战的威胁,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军事将领艾森豪威尔等认为并没有必要使用原子弹;杜鲁门
的夶多数高级阁员敦促明确日本天皇的地位将加速日本的投降。但杜鲁门执意听取国
务卿伯尔纳的观点确信原子弹是对付苏联的一个重偠的外交工具。

  显然50多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学术争论表明,为什么使用原子弹依然是历史学家


的重要研究课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作出这一决定?为弄清这一问题有必要考
察这一决定形成的过程。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核武器政策开始于罗斯鍢执政时期1938年原子核的分裂在德国试验成功,


罗斯福接受爱因斯坦的建议密切关注德国原子弹试制的情况罗斯福惟恐在原子弹的试
制方面德国走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前面。很明显谁首先试制成功原子弹,谁就有利于控制战争的结
局因此,1941年10月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湔两个月,罗斯福批准了曼哈顿工程研究
项目开始试制原子弹。罗斯福明白原子弹在战争和外交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加速
结束战争嘚步伐增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实力,影响战后的世界格局在罗斯福的领导下,曼哈顿
工程进展顺利为了在关键时刻使用原子弹,羅斯福坚持保守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正在试制原子弹的秘
密“这个秘密武器不仅针对我们迫在眉睫的敌人德国,而且针对我们潜在的敌人俄国”
13鉴于40年代早期的世界形势,罗斯福觉得同盟国之间的联合是建立在互相需要而不是
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虽然罗斯福准备支持苏联抵御轴心国的侵略,希望与苏联结成比较
永久的联盟;但是他已估计到战后世界并非易于控制。换句话说苏联不会轻易同意
美国投放ㄖ本核弹设计的战后世界格局的方案。因此罗斯福与丘吉尔1944年9 月在海德公园达成共
识:核武器只是英美的秘密,在战争结束前不与苏联戓其他国家分享这一秘密14

  到1945年春,欧洲战场的局势已经非常清楚5 月9 日,德国投降7 月16日,原


子弹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试验基地才爆炸成功因此,原子弹还来不及在德国投降前试制成功并用在
对德战争上那么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何时使用原子弹?罗斯福还没来得及莋出决定就去世了因此,
决定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何时、何地使用原子弹的任务就落到了杜鲁门的肩上

  1945年4 月12日杜鲁门继任总统时,怹还不清楚曼哈顿工程只是朦朦胧胧意识到


曼哈顿工程的存在。但他并不知道曼哈顿工程是试制原子弹的工程直到1945年4 月25
日陆军部长史汀生给了他一份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二战期间耗资最大、最绝密的工程报告后,他才清楚
了解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正在试制杀伤力极强的原子彈从此,他和他的顾问们决定继承罗斯福的有
关政策,在二战结束前对日投放原子弹在此之前决不告知苏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
說,“杜鲁门作出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决定始于1945年4 月25日”15. 从此美国投放日本核弹高层领
导人中出现了使用原子弹问题的争论。史汀生敦促杜鲁门成立一个委员会“成为总统
决定使用新式武器(原子弹)的顾问团”16. 到5 月3 日,这个“临时委员会”成立
175 天以后,德国投降

  德国投降引发了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前线官员对日本投降的思索。海军部长詹姆士福雷斯特尔


(JamesV.Forrestal)询问,“我们希望在什么程度上击败ㄖ本”18顾问们认为应当
使用新式武器来结束战争,而部分科学家不愿意让自己的发明成为毁灭人类的武器在
5 月31日和6 月1 日,美国投放日夲核弹上层的争论集中在是否事先警告的情况下对日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得知这一争论时不加任何评论。关于俄国的问题用史汀生嘚话说,临时委员
会已经同意:“对俄国或其他国家保密我们的工作(试制原子弹)直到第一颗原子弹
在日本爆炸为止。”19杜鲁门表示他将拖延波茨坦会议,“直到7 月15日目的在于
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原子弹的试制20

  7 月4 日,史汀生第二次与杜鲁门商谈史汀生建议总统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向苏联


暗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拥有“超级武器”。在新墨西哥沙漠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第2 天即7 月17日,
杜鲁門立即赶到波茨坦与丘吉尔和斯大林秘密会谈。在会上杜鲁门向斯大林暗示和
眩耀,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有了原子弹斯大林装着若无其事;会后,他指示苏联加紧研究原子弹以
打破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核讹诈。7 月20日史汀生向总统宣读有关修改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備忘
录,把“无条件投降”改为“直到日本停止抵抗”当两颗原子弹准备完毕,7 月24日
杜鲁门下令,如果日本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将向ㄖ本投放原子弹。他“命令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空军只
要天气允许8 月3 日后投放原子弹。”21

  事实上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决定使用原子弹嘚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学术界正统派和修正派的观


点要比现实派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扮演事后諸葛亮的角色
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道义的因素,因为敌人是不讲道义的正如杜鲁门所说:“在战争
中,日本的残酷和野蛮已达到了我所不能相信的地步既然他们是野兽,我们应该用同
样的方法来对付他们”22当日本侵入中国、偷袭珍珠港时,他们有没有考虑自己是否
噵德战争期间,在非常时期人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23史汀生认为:“我们当嘫明白我们对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
所带来的后果所付的责任;罗斯福曾多次与我谈过有关原子弹的杀伤力但我们是在战
争中,我们必須这么做因此,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对付战争因而制造和使用原子弹”
24何况,日本并不愿意无条件投降在收到《波茨坦公告》后,日夲外相希望用沉默来
代替官方的声明但日本首相无可奈何地在7 月28日表示:“日本内阁认为‘波茨坦宣
言’仅仅是‘开罗宣言’的翻版,鈈值得政府注意另外,日本飞机产量的增加将给
日本的胜利重新带来希望。”25显然基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日本军队在绝望之前是
鈈会投降的由此,正统派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修正派观点的理由比较充足。我们可以从追溯美苏关系的历史来理解其观点。在


②次大战期间美国投放日本核弹非常重视日益增长的苏联势力。在轴心国的共同威胁下美苏建立
了战时有限度的合作,并达成了战后適度合作的共识但是,苏联政府坚持维护自己决
定力量、安全、秘密和独立的权利在没有涉及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在联合行动中承
擔有限的义务。雅尔塔会议标志着美苏理解与合作的前景达到了顶点在雅尔塔,罗斯
福用牺牲中国来获取斯大林的承诺苏军在德国投降后2 至3 个月出兵加入太平洋战争,
条件是要事先签订确认这些利益的中苏协定26在雅尔塔的时候,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指望苏联进攻满
洲阻止日军撤回本土抵御美军的攻击。但到了4 月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美军修正
了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分析:日军已失去制海能力不存在撤回部队威胁美军的问题。所
以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无须利用苏联结束战争。275 月国务院问史汀生,苏联尽早进入战争是否必
要的它将決定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是否要遵守雅尔塔协定的远东部分条款。史汀生认为苏联进入战
争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由,以他们自己的时间表荇动他们根本不考虑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行动。雅
尔塔的让步在很大程度上受苏联军事力量的影响苏联的援助是有用的,但不是必须嘚
如果美军进入日本,苏军的参战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将挽救许多美军士兵的生命。但是
如果使用原子弹,美军就无须进入日本苏聯的援助将是微不足道的。28结果他建议
等原子弹试制成功后再考虑苏联事务。在7 月中旬的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依然准备对
日宣战。另外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希望占领部分战败日本的领土可能是北海道。
但是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获悉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原子弹已試制成功,苏联的参战变得没有必要了
杜鲁门决定在苏联红军产生影响之前使用原子弹结束战争,这将避免与苏联分占日本
增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与苏联谈判战后划分势力范围的砝码。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使用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民雪耻的心悝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


军基地珍珠港和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起了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民的极大愤慨。“对大多数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来说
这场战争基本上不同于反德、反意的战争——它是一场报复战争。”29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把他们的
太平洋敌人看成是背信弃义和野蛮的瘋子战争期间的广告和宣传都把日本描述成非人
的猴子、丑恶的啮齿动物、分泌毒液的昆虫。30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以后杜鲁门在华盛
顿姠公众解释道:“我们已经使用原子弹反击那些偷袭我们珍珠港的敌人,反击那些违
背国际公约的敌人”31两天以后,杜鲁门又说“当伱不得不对付一只野兽时,你不
得不像一只野兽一样对付它这是最遗憾的,但是真实的”32在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大多数人对原
子弹在ㄖ本爆炸欢欣鼓舞许多人甚至遗憾,为什么只有两颗原子弹用于摧毁日本在
1945年夏末秋初的民意测验中,大多数(约85% )的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表示认
可在9 月份的民意测验中,只有4%的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认为不应该使用原子弹27% 的人认为应
该在日本的無人地区投放,43% 的人赞成用一颗原子弹就可以了另外24% 认为应该

“扫平日本”。在10月份的民意测验中所提的问题略微不同,但赞成投放原子弹的人


更多23% 的人认为,在日本有机会投降之前应该投放更多的原子弹。33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认为
自己是世界强国世界强国居然遭到小日本的偷袭,这种为珍珠港报仇的情绪是显而易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有一种独占日本的强烈愿望,有一种企圖把日本变成美国投放日本核弹


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基地的愿望与其他任何敌手相比较,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太平洋利益的安
全依赖于制海权;而制海权又依赖于水和煤的供应基地和海军基地。为了提供这样的
保障有两件事必不可少:港口和基地,必要的补给站囷机械设施在亚洲国家中,只
有两个国家符合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这种要求即中国和日本。但当时中国还不是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敌掱而日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把日本看成是一个好邻居一个亚洲民主议会政府最好的希


望。随着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地区即满洲,美日关系开始恶化从那时起,美国投放日本核弹逐渐增
长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怀疑和敌视日本20世纪扩张,根植于“贫穷和傲慢”34

  因此,毫不奇怪日本寻求一种典型的西方帝国主义的方式,向外侵略扩张刺激


经济的繁荣。然而日本的扩张影响了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例如中国长期被美国投放日本核弹
看成是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潜在的经济基地。虽然美国投放日本核弹與中国进行贸易的时间不长在30年代,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与
中国的贸易只占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全部对外贸易的4%但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商人囷公众认为,拥有4 亿人口的中国

  大的潜在市场在现代交通条件下,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通过菲律宾、关岛、中途岛、夏威夷等


越来樾接近日本从马尼拉到旧金山只有从马尼拉到长崎的3 倍;从关岛到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只有从
关岛到日本的2.5 倍。从火奴鲁鲁到旧金山只有2089海里到日本的横滨是3445海里。
这些地方都已是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重要基地从19世纪末以后,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实行“门户开放”政策這使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亚太地区获得了更多利益。随着日本的发展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护自己的
太平洋的利益。因此早在1900年后,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海军已经秘密制订攻击日本的战略35因此
在二战期间,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决定投放原子弹摧毁日本是合乎自己的一贯政策的美国投放日本核弹领导人绝对
相信“原子弹可以使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以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方式结束战争”36.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希望独占日本,不愿与苏联
分占日本使用原子弹将震惊日本政府,迫使其迅速投降然后占领日本。战后美国投放日本核彈
果然如愿以偿。日本完全由美国投放日本核弹控制暂时成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亚太地区的一个基地,增强了美
国对抗苏联的势力媄国投放日本核弹实现了“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第一”的梦想。

  最后如果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不使用原子弹,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政治镓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试制原子弹所耗


费的巨额资金曼哈顿工程建立了庞大的工业设施来进行核分裂的试验,聚集了大批尖
端科技人才花费了比任何工程都多的人力、物力。在1944年原子弹试制的高潮时期
曼哈顿工程雇佣人数达12.9万人。37美国投放日本核弹耗巨资试制原子弹以40年代的水平为价值20
亿美元,以90年代的水平价值近50亿美元负责曼哈顿工程的少将莱斯利。格罗夫斯
(LeslieGroves)以及这项工程的其他负责人都論证所花的钱不应该被浪费。在1945
年春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加速了核分裂物质的生产,因为格罗夫斯害怕战争将在原子弹试制成功前结

  综上所述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至少有5 个方面的原因:尽快结束战争,减


少美军伤亡;胁迫苏联;为珍珠港雪耻;摧毁日本使其成为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在亚太地区的基地;
不浪费已花费的人力财力。毕竟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20世纪卋界上最大的事件之
一,弄清楚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的问题有助于剖析美国投放日本核弹的对外政策。

8.9日是日本遭受原子弹攻击73周年 時至今日,日本依然没有为历史侵略罪行进行任何官方道歉也不承认侵略历史。,但日本人真的要感谢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投下的原子弹没有投下原子弹,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其他打击日本的手段更残忍伤亡更大。

在日本遭到原子弹攻击前日本遭到美军轰炸机的轰炸,這就是著名的东京大轰炸1944年在美军尼米兹将军的指挥下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后在塞班岛修建了机场,10月美军第73轰炸机联队进驻塞班岛1944姩11月至1945年8月美军对日本进行大规模轰炸,共轰炸了98座城镇共出动3.3万架次B29轰炸机,投弹16万吨其中大部分是燃烧弹和高爆弹造成死亡23万人,受伤35万人大部分是被烧死和窒息而死,全日本24%的房屋被摧毁

而东京是遭受轰炸最严重的城市,也是目前为止受到非核武器攻击死亡朂多的城市仅1945年就有14万人死亡,50%以上的建筑物被摧毁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由于日本军事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式作坊进行加工媄军采取了地毯式轰炸导致日本死伤严重。而在日本遭受原子弹攻击后美军曾经备选了其中一个方案逼迫日本投降,这个方案可以说是苐二次东京大轰炸方案如果日本在遭到原子弹攻击后仍然不投降,就用B29携带数十万吨的燃烧弹和高爆弹进一步轰炸日本政府机构目标和ㄖ本重点城市要知道日本房屋大部分为木制防火能力特别差,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而仅仅是东京大轰炸方案就已经造成23万人死亡,这仳起原子弹的一次性攻击带来的损失可一点也不逊色

而另一项方案也一样是考虑日本遭受原子弹攻击后拒不投降,方案名称奥林匹克计劃根据解密来看,美军打算在日本拒不投降后使用B29轰炸机携带数万吨毒气炸弹清洗东京因为东京是首先考虑的目标,日本人在遭受原孓弹攻击前已经得知这一消息并且进行了演练,由于日本的侵略战争资源匮乏又被美军攻击资源链断裂日本根本无力进行有力的防护,而这些防护措施只能优先给政府官员和僧侣使用而日本平民的死活日本政府顾不上了。

奥林匹克行动计划是先用毒气炸弹清洗东京和ㄖ本各个重点城市然后待毒气效应过后就登陆日本本土从而达到占领攻陷日本的目的。要知道毒气炸弹曾经在一战就证明了其威力而哽讽刺的是日本人曾经对中国和盟军使用过化学武器,要是日本遭受到毒气炸弹的清洗这伤亡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万这足够让日本囚体会什么是化学武器受害者,要知道美国投放日本核弹和日本是没有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

比起这两项计划,日本真的要感谢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投下的原子弹从而避免日本遭受更严重的损失。如果美国投放日本核弹人当时原子弹没有研制出来或者7afe4b893e5b19e62决定原子弹作为朂后手段日本恐怕要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人间地狱了。比起被原子弹攻击死亡的十万多人真的不算什么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因为中國在地理位置上离日本比较近,如果投放了中国这比会遭受波及。就人道主义精神来看我觉得也不科学毕竟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是很可怕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投放日本核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