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2005年以后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有哪些

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更具有科技含量,完成了110项技术革新。与上一枚火箭相比,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有75项技术改动。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这说明,我国正在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什么科技领域?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领域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正在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少年应该怎样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于17日成功返回。材料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顺利升空,到成功发射神舟五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再到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双人、多天飞行,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材料三:与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更具有科技含量,完成了110项技术革新。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这说明,我国正在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从“神五”到“神六”,从飞船、火箭到人员设备,几乎每一个关节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始终不变的,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用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所凝成的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六号腾空而起、直冲云宵的画面后,你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当今社会,我国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理由是什么?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了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之旅。据此回答第1—2题: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属于_________的产物。
[&&&& ]A.第一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工业和电力革命2.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把人类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了太空,使人类对宇宙的了解更广泛、更深入,这说明
[&&&& ]A.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 B.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C.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 D.人们无法在陆地上劳动了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___________发射成功。17日凌晨顺利着陆。
[&&&& ]A、无人飞船&&&&&&& B、导航卫星&&&& C、载人飞船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中国载人航天_百度百科
中国载人航天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发现中国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1]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
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是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的收官之战。
2010年9月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研制建设工作,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以空间实验室为起步和衔接,按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两个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60吨级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1]
中国载人航天航天工程
日,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务和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的七次飞行任务,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目标包括: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中国载人航天研究历史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扩展到,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由载人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和回设施、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和设施。
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和三类。载人按乘员多少,又可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行范围,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日,中国在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在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
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日,我国第四艘载人飞船于18点37分24秒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展开对接的工作。
日,我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于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和女航天员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飞船升空后再和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综述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将发射升空。据了解,“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自己的空间站。
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一号
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二号
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日19时22分,中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中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三号
载人航天安全性提高
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与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相比,“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在运载火箭、飞船和发射测控系统上,采用了许多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四号
突破中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中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五号
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太空
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六号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七号
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八号
将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对外宣布,2011年下半年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号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颐黎透露,“神舟八号”是不载人的,并有很重大的改进,但尚未对外公布。
按照工程交会对接阶段的任务规划,“神舟九号”是否载人,要等到“神舟八号”后对任务全面评估才能决定。“神舟十号”计划是载人飞行。另据透露,“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的对接中,有望出现女宇航员的身影。两名中国女航天员已经在进行相关训练。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于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2]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十号
北京时间日17时38分许,中国在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
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授课活动。
中国载人航天重大意义
1.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同时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
感以及测试技术等诸多方面。它也能体现这个国家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要想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美国的&&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中国科技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载人航天是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如果能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不仅仅是国力的体现,而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民众的
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特别是“神州飞船”计划一旦获得成功,将如同60年代的“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引起全世界的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毫无疑问,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而载人航天技术显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太空工厂”可以说像是在变魔术一般,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制造出地球上难以形成的合金材料和其它的相关产品,可以想象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那么这次由太空技术引发的“新工业革命”最终将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现有模式,“Made In Space”的字样将充满整个市场的各个角落。中国要想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
4..航天事业是一项具有国际竞争性的事业。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航天大国,美国、前苏联/俄罗斯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和封锁,众所周知。我国航天事业是在西方封锁、前苏联不肯给予支援的情况下艰难起步的。从一开始,我国就坚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正是在这一正确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几代航天
人的艰苦奋斗,我国才从最初拥有自己研制的液态火箭开始,逐步拥有了自己的卫星,直到今天成功发射自己研究设计的载人飞船。如果没有自发研制并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也许今天我们就没有自己设计的“神舟”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引用日期]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您的位置: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于北京时间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成功。飞行中,整流罩能保护飞船免受热和气流的作用。此时,第二级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这是我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我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向前迈了一步。
  此次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飞船可以承载两名宇航员,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是:指挥长,费俊龙操作手,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巡天遥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聂海胜完成了5天5夜的太空之旅,国人为之瞩目。飞船在飞行了76圈后顺利返回。
  “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升空,除却上述纯粹了航天和科学意义,除了能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之外,一个具有普世性价值、却被我们不曾留意的意义是,神六上天将开启国民那尚处于朦胧之中的科学精神。
           
[]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欢迎大家访问本站,特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内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大家通过顶部分享到按钮将这篇文章收藏或者推送给你的朋友!
Copyright ?
资源由教师俱乐部语文网网络收集整理 All Rights Reserved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
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肼(N
)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在火箭推进器中分别装有肼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12.8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1mol液态水变成1mol水蒸气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写出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O(l) △H=-817.625kJ/mol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日到十六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为世界上继什么什么之后?第三个人,把人类送到太空的国家.
美国,前苏联(俄罗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