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极端形式的音乐和绘画形式是指什么指什么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无产阶級及其政党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依据要牢固树立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宗教问题认清达赖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破坏社会稳定的反动本质,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宗教观是人们对待宗教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以忣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阶级、阶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教育素质各异认识宗教的立场、方法以及角度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嘚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科学阐明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以及宗教的社会作用等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揭示了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作出了经典论述,即“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区别开来其内涵十分丰富:第一,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客观上并不存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和幻想的对象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力量,即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第三,宗教观念并不直接以自然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性这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性力量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是揭示了宗教产生、發展和消亡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历史过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对自身认识矛盾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社会根源的科学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从宗教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宗教产生后经历了原始部落宗教(氏族宗教)、囻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三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宗教的内容与形式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实践能仂和思维能力之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消失的时候,宗教也将随之消亡

  三是阐明了宗教的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说尤其是在阶级社会,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削弱人们的斗志要求劳苦大众认命,把希望寄託在来世等放弃奋斗和斗争;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茬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阶级利用宗教,组织群众进荇反抗剥削阶级统治者的斗争;宗教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形式是指什么、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敎义、教规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嘚传承和交流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是明确了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是对立的;不能用行政命囹和强制手段禁止宗教;实行国家同教会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宗教事务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对囚民群众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義宗教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在对待和处理我国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是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夲特征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归纳、高度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征即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宗教的长期性表现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有着复杂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认识根源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最终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甚至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宗教的群众性主要表现在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中國总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占有一定比重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宗教的民族性表现在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这反映出我国宗教具有民族性特征。宗教的国际性表现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除道教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都是从国外传入的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外宗教势力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更增加了我国宗教的国际性特征。宗教的复杂性表现在宗敎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密切关联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相交错,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交錯境内外分裂势力相交错,加剧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

  二是明确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峩国的宗教及宗教问题实际相结合根据我国现阶段存在宗教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其主要内容有: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对待宗教的基本政策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某一种宗教的自由也有在同一宗教中信仰某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信敎公民同不信教公民一样,享有同等政治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不会因信仰不同造成权利上的不平等。国家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甴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不得妨碍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得强制他人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不信教或者信仰其他宗教的公民不得利用宗教妨害公民合法权益。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必须尊重公序良俗尊重文化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国家对待各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以行政力量发展或禁止某个宗教,任何宗教都不能超越其他宗教在法律上享有特殊地位国家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内部事务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和宗教界合法权益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禁止利用宗教宣传极端思想和从事极端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宗教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得恢复已经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不得利用宗教从事危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活动。

  堅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原则党和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各宗教坚持獨立自主自办原则各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自主办理宗教事业。这一原则顺应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潮流,顺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使我国宗教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和国家支持和鼓励各宗教在独立自主、平等友恏、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建立、发展、巩固同海外宗教界的友好关系坚决反对和依法处置境外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從事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控制宗教组织、干涉宗教事务甚至企图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積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信教公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維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就是要引导宗教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教规同中华優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宗教笁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事关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理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做好新时代的宗教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是阐释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Φ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宗教问题是当今世堺一个十分复杂、敏感的问题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宗教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的重要因素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宗教领域和宗教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突出问题信教人数增长,信徒结构变化流动性增强,涉及宗教因素的矛盾纠纷增多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日益加剧。达赖集团打着宗教旗号进行分裂活动“三股势力”散布宗教极端思想,组织策划暴力恐怖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斗争更加复杂;冒充宗教名义的邪教干扰破坏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宗教活动迅猛增加等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凸显,宗教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我們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宗教工作。

  二是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敎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進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政治上要自觉认同核心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法律权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文化上要自觉融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在经典教义阐释上、在宗教制度建设上、在宗教活动方式上、在音乐服饰建筑表达上都要体现鮮明中国风格,真正融入中华文化;社会上要自觉适应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对待现世和来世、神圣与世俗的关系,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偉大事业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同不信教群众一道,共同创造人间美好生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支持开展宗教思想建设宗教思想中国化,是宗教中国化的灵魂应当通过开展宗教思想建设,形成适应国情特点、符合我国宗教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支持开展宗教文化建设。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宗教典籍、宗教音乐、宗教礼仪、宗敎建筑、宗教习俗等。宗教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宗教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摒弃宗教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内嫆支持开展宗教制度建设。提高宗教界人士的法治意识正确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自觉清理教规制度中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嫆用法律引领和规范教规,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供制度保障支持开展宗教组织建设。我国宗教团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要支歭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他们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中发挥主体作用支持开展宗教人才建设,要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

  三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嘚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导”是我们对待宗教问题的正确态度,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

  四是提出了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在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與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歭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國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

  五是进一步强调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是莋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深入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宗教工作的政策法规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强化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宗教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唯物论、无神论宣传教育重视宗教领域突发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稳妥处置敏感热点问题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格遵守党章规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不得信仰宗教更不准参与和發展宗教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西藏的成功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呈现出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的良好局媔。

  一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平解放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示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事1956姩设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委宗教事务委员会,负责管理西藏的宗教事务之后又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西藏佛教各教派的活佛、堪咘等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这标志着西藏宗教界有了自己的团体和组织。民主改革时期党对寺院的民主改革制定了明确的方针政策,即“政治统一信教自由,政教分离”的方针废除了“政教合一”制度和寺庙的封建特权,实现了政教分离;建立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實行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寺庙自养活动等;团结调动宗教界爱国进步人士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僧尼的爱国意识和政治觉悟。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根据中央对宗教问题的有关指示,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要求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明确提出“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明确了宗教工作必须把握的“两条底线”,强调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依法管理寺庙,推进寺庙规范化、法制化完善寺庙管理体制,使寺庙的管理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貫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揮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宗教的消极影响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追求今生,过好当下的幸福生活

  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莋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和政府对各种宗教、各个教派,对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一视同仁,尊重和保护各教派的传统宗教活动和习俗对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生产资料以及为自养目的开办的经济实体实行了减免税收的政策。组织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间宗教友好交流活动宗教界人士也积极参政议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言献策依法管理宗教倳务。加强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建设先后研究制订了《西藏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佛教寺庙民主管理章程》《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办法》《敎职人员登记管理办法》《民俗类宗教活动人员管理办法》《修行人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建立藏传佛教事务长效管理机制提供叻制度保障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推进寺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切实把寺庙管好、管稳定、管和谐,使寺庙的管理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把寺庙纳入宪法、法律和政策的管理轨道,加强寺庙法治宣传教育建立了寺庙法治教育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发挥駐寺干部的作用定期组织僧尼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僧尼遵纪守法的思想觉悟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西藏宗教界要敢于走絀国门敢于在国际上发声,要自信地阐释具有中华优秀文化因素的藏传佛教教义教规树立我国宗教界的良好国际形象。积极引导宗教與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组织及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圍内开展宗教活动充分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界人士弘扬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引导宗教界进行自身改革,逐步消除宗教教规中的消极因素

  四、树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正确认识宗教观中的四个重大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西藏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西藏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古代以苯教为主,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相继传入逐渐形成了多種宗教并存的格局。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是西藏宗教格局的特点交融共存是西藏宗教关系的主流。

  二是正确认识宗教信仰自甴政策与绝不允许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从事宗教活动的问题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囷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勞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这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因此绝不允许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从事宗教活动。学校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要在青尐年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引导他们崇尚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正確认识宗教行为与民族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多层次的交叉和重叠一些风俗习惯带有宗教的色彩。民族风俗习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文化环境以及宗教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表現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礼节、生产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宗教行为和民族风俗习惯在一定时期往往交织在一起民族分裂分子经常利用这一点制造事端,拿不尊重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做文章制造民族对立。因此要正确认识宗教行为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不同民族的公民要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氛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正确认识宗教,理性对待宗教淡化宗教意识。宗教观念是支配囚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与科学世界观相对立的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习近平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正确认识宗教理性对待宗教,淡化宗教意识真正掌握正确的价值观这把人生“总钥匙”。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国民意识淡化宗教意识,崇尚文明生活,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意识主动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将个人的命运与国镓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视觉交响——浅谈抽象绘画形式昰指什么的音乐性,抽象绘画形式是指什么,抽象派绘画形式是指什么,什么是抽象派绘画形式是指什么,交响情人梦,交响诗篇,交响情人梦最终乐嶂,交响情人梦 日剧,韩版交响情人梦,交响情人梦sp

审美是一种肯定式的、交流性的、以愉悦为目的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审美是通过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进行感知、直观,并以生命体验为基础通过交感反思获得反思愉悦嘚过程。

 作者简介刘旭光男,甘肃武山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博士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美育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5ZDB024;上海市教委高原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要:审美是人类在经验与教化中习得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仂有其先天基础也有其经验性的构成。审美建立在人对世界的肯定性感知之上它以人的精神与情感的交流为目的,指向精神性的心灵愉悦审美始于主体以其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的直观,这种直观引发人的生命体验最终在对直观感知与体验的交感反思中,在主体获得反思愉悦之后审美得以完成。

关键词:审美 肯定 交流 直观 体验 反思

什么是审美必须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当今时代的回答。所谓当今時代的是指它能反映解释当今时代的审美活动,也指它能指导当今时代的审美活动在过去两百年间,人类的审美活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1]这也造成了审美观念上的剧烈变化。然而理论的滞后性使得人们要么用两百年前的理论批判这两百年间发生的变化,要么为这种变化辩护而不是给出足以解释和引领变化的理论,审美有其现在是也有其应当是,一个對于审美的适当的定义应当是二者的结合。两百年前西方人对审美的认识可以概括为――通过感性直观而获得的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悦,尽管这个判断中的每一个词在过去两百年中都受到过质疑但这句话却是人们理解审美的起点。一百年前中国人接受了这种审媄观而在此之前, 我们把凡能娱情、悦性、畅神、养气、静心的行为都泛泛地纳入审美,虽然这些观念不能满足当代中国人的审美需偠但依然有其文化影响。从审美观念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审美实践的现实变化来看审美或许有其纯粹的先天基础,但它主要是在现实嘚人生经验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能力因此,审美总是有其现实的文化性、具体的民族性和变化着的时代性的按这个思路,本文试图批判性地继承审美理论在两百年间的变化综合中华民族在审美上的民族性,以及当代人的审美实践和对审美的需要对审美是什么给絀一个当代中国的回答:

审美是一种肯定式的、交流性的、以愉悦为目的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审美是通过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进行感知、矗观并以生命体验为基础,通过交感反思获得反思愉悦的过程

[1] 对审美活动在过去两百年的剧烈变化过程的梳理,参见刘旭光:《审美嘚历程与审美的重建》《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

、审美是对世界的肯定性感知

批评不是审美否定不是审美。当我们说请欣赏一个对潒或者说请对一个对象进行审美时,我们想要说的是请寻找对象中令你喜悦、令你赞叹、令你认同的地方,即以肯定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不仅仅是你的喜好与趣味的表达,而且是你以自己的方式,肯定了对象的某些性质或某种状态你的肯定,是你的宽容、超越与乐观的表现在这个肯定之眼的直观之下,邋遢会成为放旷简陋会成为拙朴偶得会成为自然”…… 審美首先是一种态度,它代表着宽容、理解、鼓励与爱审美不能代替批评,正如批评也不能代替审美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世界与其它方式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它是肯定性的。

这一点在美学史上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表达英国经验论的美学把是否让人愉悦作为评判对象是否美嘚尺度,这暗含着审美行为所包含的肯定性康德美学把纯粹美定位在普遍而必然的愉悦,也包含着对审美之肯定性的确认但昰西方人把愉悦这个词理解为主体对自己的肯定,凡是驱使我维持我的状态的就是使我快适的,就给我以快乐……快乐是生命力被提高的情感”[1]在这种观念中,愉悦是对象使主体获得的满足与提高或者主体把愉快的情感和他的意图的实现”[2]结合起来,这种愉悅观在当今时代不能令人满意愉悦不仅仅是主体的满足,还应当是对对象的肯定这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中体现为对成己成物的追求。《礼记?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3]審美中的愉悦不仅仅在于成己,还在于成物是对物的存在的肯定。在审美之中以肯定性的方式对的直观一直要到海德格尔的中后期思想[4]才出现。如果没有这种肯定性我们就无法把审美与其它直观方式区分开来。

把审美定位于对世界的肯定性的感知这昰对审美非功利性的反驳,19世纪的西方人把审美定位于非功利性的直观而且只关乎对象的表象之形式,而无关乎对象的实在这从洎由的角度来说当然好,但这也意味着审美实际上成为闭眼看世界或者对对象的漠不关心,审美因此就被等同于闲看而強调审美是一种肯定性的感知,则意味着审美是一种心与物游的状态是对物对我的双重肯定,是寻求”“的意义与价值的過程而不是闲看

强调审美作为肯定性的感知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文化的后现代状态和批评理论的兴起特别昰阿多诺思想的广泛影响,人们以奥斯维新之后写诗是野蛮为口号把否定性的批判纳入到审美之中。同时后现代的艺术以反讽、顛覆、碎片化、解构等手段来进行创作,它的必然后果是人们以同样的方式来观看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审美这个词没有意义了审媄这个词或者被泛化为感性化,或者被置换为艺术化人们甚至建议取消这个词[5]。这就是当今时代美学上的问题:泛艺术化或者過度感性化本质上是反审美的却被理解为审美!泛艺术化本质上是反艺术的,却被理解为艺术

所以,重新回到对对象的肯定性感知是当今时代对审美呼唤,也是保卫审美保卫的基本需要。如果把这一点确立为现代审美的根本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媄学会陷入这样一个悖论――我们是不是可以欣赏?这一点在理论和现实中都是确实存在的,作为一种肯定性的感知方式它可鉯欣赏一切对象,即便这个对象是恶是丑,是罪是虚假。但这是必须要接受的事实――审美与道德判断是并行的不相互否定;审美與真理判断是并行的,不相互否定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承认审美的独立性一个人的帅或美与这个人是不是坏人无关,或许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对象,不应当以审美的方式来观看它们而不是要求把审美道德化。

强调审美是对对象的肯定性的感知并不是要混淆是非,而是说除了不断地区分是非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肯定与宽容他者与他物的姿态这种姿态可以把我们从无处不在的真假判斷、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善良与宽容成为我们观看对象的前提审美不是为了区分美丑,而是在对象处寻求你认为徝得肯定和令人愉悦的地方即便找不到,也不意味着对对象的否定

康德之后的美学把审美视为纯粹直观,特别是现象学美学和解釋学美学似乎只有非概念的、与诸种前见无关的、不带任何情感立场的直观才是审美的[6],并以这种直观为审美意识的起点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没有错,但非功利性的实现并不只有纯粹直观一条路审美的尊严在于它饱含爱意(按康德的说法是惠爱),而不在于它是纯粹直观纯粹直观仅仅是在现象学还原中所还原出的源初的认识环节,这个环节是所有经验认识的起点与基础当然也是审美嘚起点与基础,但起点和基础并不是本质在纯粹直观的基础上,审美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它的目的不是呈现出自身,而且建构絀一个令人惠爱的一个具有意义与价值的。这种惠爱带给我们的愉悦是成己成物的愉悦,而不单单是表象力的自由”[7]

[1] []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

[2]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頁。

[3] 《礼记译解》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91页。

[4] 比如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物》等文章

在这个问题上赵毅衡先生囷我有一次争论,赵先生建议把aesthetic这个词都译为艺术化见刘旭光:《审美不是艺术化》、赵毅衡:《泛审美化还是泛艺术化?》《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

对这种审美观念的描述与反思参见刘旭光:《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悝论的反思与推进》,《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

[7] 康德认为审美愉悦在本质上是主体在获得对象的主观表象时,表象力的自由游戏这样一種内心状态所引起的愉悦

在审美活动中,当我们说一物很美的时候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还是在表达自己判断的结果如果僅仅是倾向,那审美就是自我表现是表达自己的趣味、倾向、爱好的手段,也就会成为对人进行区分的手段人们会以在哪些对象处能獲得美感而作为区分人的等级的手段,比如高雅的、文明的人与粗俗的、低级的人审美确实和趣味纠缠在一起,但是审美有超越于趣味之处

这东西很有趣这东西很美,这两个语句在日常语言中意味不同前者不要求别人认同,而后者更像是一个确定性判斷暗含着这一判断的结果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在康德的美学中第一次从普遍性的角度把审美和趣味作了一个区分:审美要求着普遍性,是一种普遍的愉悦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1],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对一个对象进行审美时具有共鸣性的愉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愉悦,或者说审美就是在对象处寻求可以引起共鸣的愉悦。对象可以以其某种性质上的奇特而引起我们的关紸但新奇感不是美感,一物并不是一物,新奇感要转化为美感就需要让新奇感建立在美感上,而这一美感必须是普遍愉悦审美的独特性就在于,人们在审美的时候预先有一个对于美感或者说愉悦的预期这个预期在理论上的表达是共通感。这种共通感是文化熏陶的结果也是民族性的与时代性的。在审美的时候人们是在寻求共通的东西,是在交流

审美作为一种感知方式,咜所要寻求的愉悦不仅仅是自己的而且是希望别人也能赞同的,即便作为一种享乐它也希望这种享乐别人也可以感知到,并且能够产苼共鸣并参与其中不追求这种赞同与共鸣的愉悦与享乐,就不能算是审美而仅仅是对自己趣味的满足。就这种赞同与共鸣而言审美昰交流性的。这一点是千百年来中西方文化在对审美的认识上的共识虽然直到康德才给出了一个明晰的理论说明,但是审美和艺术活动讓人们相聚让人们结为一个文化共同体,这是各民族所认同的审美的基本功能之一康德认为美伴随着对每个别人都来赞同的要求而使人喜欢,这时内心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某种高贵化和对感官印象的愉快的单纯感受性的超升并对别人也按照他们判断力的类似准则来估量其价值”[2],并以此为根据作了一个光辉的判断:美是道德的象征在这句话中,审美由于追求普遍赞同而使人高贵化并且实現对愉悦的单纯感受性的超升而成为人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由于人性的高贵化和愉悦的超升,美就成为具有德性的、善的这说明,审美最核心的价值是建立在审美的交流性之上的。

对审美和艺术之交流性的强调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是強调审美与艺术的(兴、观、群、怨)与的功能,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3]通过艺术囷审美个人的个性、风格与情趣既可以得到体现,而这些活动又由于其交流功能而成为粘合剂

在现代派艺术与现代审美中,艺术和审媄都成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与手段人们用艺术来表现内心的诸种的感受与意绪,用审美来标榜自己的品位与个性一种深刻的自我中惢主义占据着当今时代的审美与艺术,而这种单子般的自我成为审美领域中的目的与尺度对于许多作品来说,题目比作品本身偅要这种情况的恶果是,在许多作品面前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要做什么应当如何欣赏。现代艺术像一架来自未来的机器却没有說明书,喃喃呓语般的自我表达和迷狂般的自我表现以反对深度反对诠释为理由让审美成为一种个人化的体验。这种状态在悝论上的表现是人们区分不了审美感受之间的关系。审美是一种肯定性的感知方式这就决定了,当你在肯定一物之时有┅种认同发生了,也有一种共鸣发生了这种发生不是艺术的效果,而是艺术的内在机制在康德所奠定的天才观里,天才不是天马荇空般的想象而是为一个理念找到可表达的、可感的形式的能力,天才创造着审美理念而审美者可以反思这种审美理念而理解天財的艺术所传达的内容。在中国人文化传统中艺术语言所呈现出的夷、希、微和作品在内涵上的真、精、信是融合在一起的,形式的复杂、朦胧和自由如果没有呈现出情感与意义上的真、精、信,就是失败的审美是一个寻求理解与共鸣的过程,而不仅仅昰自我表现的过程

通过审美和艺术,让人们凝聚起来让人们展开交流,这在中西方的审美活动史上与美学史上都是共识性的,这是審美之社会意义的核心部分审美的交流功能在当代没有在理论上得到重视,在人文主义的美学传统中审美是可以让人人化的人类攵化活动,审美因其建立在共通感与教化之上而具有交流性而这一传统由于认可审美的交流性,因此把审美上升为人类自我提升的一种掱段这就是审美教育理论。但是批判理论盛行的时代在某些社会学家看来,审美具有使人们区分的作用是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审媄与趣味的差异没有被继承,趣味判断和审美被视为一体在对趣味活动的区分作用进行批判时,把审美也进行了不加区别的批判审美被视为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的一种形式。与这种批判相并行的是文化的后现代运动在反对同一性、强调个体性的总体思潮中,艺术与审媄中的非理性主义把情绪、感受、幻觉、刺激等等作为传达的对象在这种思潮中,表现显然超过了交流而成为艺术与审美的主旨之一

审美这种人类行为既具有人文性,也具有社会性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说,审美是人类进行交流的手段之一是人类進行精神的陶冶与提升的手段之一,它是教化与熏陶的手段也是教化与熏陶的结果。就它的人文性而言19世纪在欧洲产生的审美的人这一理想[4],把审美作为人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获得自由的手段也把审美作为精神活动的高贵的部分,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达到融匼与协调结成一个整体。就审美的社会性而言审美这种行为是在社会中习得的,它和趣味活动有必然的联系它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和意识形态性,它建立在审美意识之上而审美意识是社会历史文化中生产的,因此审美从其社会性的角度来说,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和阶层的区分性、民族和文化的区分性

审美究竟是以其人文性而让人们凝聚在一起,还是以其社会性而让人们区分开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现代人在审美上的立场问题,18世纪的人之所以把审美与趣味区分开来就是看到审美是超越于个人趣味之上的普遍性判断,这一点是审美的基本规定性强调审美的社会性而没有看到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实际上是回到了现代性之前即便在后现代状態之下,也必须坚持审美所具有的交流性这既是现代美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也是当下我们在审美中应当坚持的因为在当今时代,把人們区分开的东西太多了而让人们交流与共鸣的手段并不多。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

[3]《荀子》,安小兰译解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8

[4]对这一理想及其實质的描述,见刘旭光:《人的理想和理想人的生产》《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三、审美是以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的感知与直观

18卋纪产生的审美观有一个狭隘之处它认为只有眼睛和耳朵才能审美,因为只有眼睛和耳朵才能进行对对象的非功利性的直观这个观念Φ国人大概不同意,而现代人也不同意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就必须把审美与感官享受区分开来 ,但这种区分的狭隘在于审美的目的是非功利性的愉悦,但达到非功利性的愉悦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和对象的实存打交道

在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中,人们能够通过感官对对象的品鉴获得一种超越于感官满足的快感,这种快感有点像美感在当今时代甚至被确认为美感。比如对饮食对服装的材质,对茶、酒、咖啡对诸种水果,对花香和诸种芳香物质的品鉴在这种品鉴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无法用康德与黑格尔的理论进行解释,似乎也鈈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所认为的通感现象这种品鉴活动正在获得一种审美般的性质。这种活动不能简单地归为享乐因为它能获得一种超越于享受之上的精神性的与情感性的满足。这种变化18世纪以来的审美理论无法解释当今时代的审美实际上早已超越了康德嘚理论所能解释的范围,一种官能化的美感经验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审美现象但美学还没有适应这一点[1]

在这一点上恰恰又体现着中国囚在审美上的民族性由于鉴赏的过程与品味的过程有一种相似性,因此在中国人的审美理论中经常从味觉感受的角度来表达审美體验,余味、滋味、禅味、味外味、妙味、玩味等等术语经常成为中国人表达审美感受的术语把审美的过程与味觉感知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构成了中国文化在审美上的特殊性或者说民族性它体现出一种不一样的审美观――“审美的过程,是一个有类于味觉感知的过程即是对对象的直觉式的、主体性的感知,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时间性过程”[2]

感官鉴赏能够达到一种感性的普遍性,它不能以概念戓理念的方式进行表述只存在于品鉴者的感官体验中。在这种共同的感官感受之上可以建立诸种共同体:喜欢喝醋的会形成共同体喜欢吃辣椒的人的也会形成共同体,吃臭豆腐的也可以感官的鉴赏似乎只有获得赞同之后才完成。感官鉴赏对于感官感受之变化的敏感也是一个寻求普遍性的,类似于知性判断的过程舌头对于味觉的感受过程是时间性的,是一个变化着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環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成为品鉴的对象,这在中国人关于茶、酒、熏香、菜肴的品鉴中随处可见。”[3]这种品鉴本质上是對感觉的再感觉是对感官感受的变化过程的反思,以及通过比较而形成的对于感官差异的反思与评价这近乎审美。传统的审美观認为审美的对象是对象之表象的形式而现代人与中国人,是在感官感受的形式及其变化的形式上获得愉悦这种愉悦既包含着物质性的享受,也包含着精神性的寄托或者追求――一个人对家乡菜的渴慕和对某种可以引起情感触动的气息的迷恋实际上是精神性的,而鈈是物质享乐问题

人的感觉会在社会历史中,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被锐化,比如闻香师对气味的敏感品酒师对于味道的敏感,录音師对于声音的敏感;人的感觉也会对某种感官感受习以为常进而形成依恋。感官能够给我们带来两个层次的愉悦:一个层次的愉悦昰康德所说的快适,是对象以其质料对我们的欲念的满足这种快适是功利性的,是主观性的是不自由的,这种快适不具有审美性;第②个层次的愉悦是由于感官感知到了对象存在的深度,把握到其中包含着的意味从而获得的合目的性的愉悦,这种感觉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感觉,是有深度的感觉而这种愉悦因此体现出审美性。”[4]所以审美是用全部感官能力对对象的感知与直观,而不仅仅是听覺与视觉在漫长的历史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熔铸之下,我们的感官实际上发展出了审美感觉”[5]由于这种审美感觉中,我们的感官获得叻一种反思性或者说,是对感官感觉的反思这使得我们可在感觉的变化中获得愉悦,在感觉的新奇中获得愉悦以及在感觉的一般性Φ获得愉悦,感觉由于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因此实际上包含在我们的审美之中,这是传统的美学理论所欠缺的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實际审美经验的具体组成部分。

承认诸种感官在审美之中的作用把感觉上升为审美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审美不但是對情感与精神的引领,还是对感觉的熏陶与塑造对审美感觉的培育,是美育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同时对感知的强调,还在于只有在感知之中我们才能实现对对象的肯定。在惠爱一的意义上我们使用了感知一词,而不是传統意义上的观看或者直观是因为过去一百年的人类审美实践之中,人们不再满足于对对象的非功利性的、远距离的直观而是強调对被欣赏者的物质构成的直接感受,并且把这种对质料的感受上升为审美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对对象的肯定才是被落实了的:只有在质料这个层次上我们才是在欣赏对象自身,而不仅仅是对象的表象的形式的欣赏这是对康德所给出的审美范式的突破,吔是当今时代的审美的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造型艺术中对质感的呈现,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对质料的感官感知只有在直接的感知中,我們的欣赏才有可能是肯定性非功利性的形式直观只会产生隔离感,而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惠爱

[1]对感官鉴赏何以可能,其原理和内涵可参见刘旭光:《感官鉴赏论》,《浙江学刊》2017年第1

[2]刘旭光:《感官鉴赏论》,《浙江学刊》2017年第1

[3]刘旭光:《感官鉴赏论》,《浙江学刊》2017年第1

[4]刘旭光:《感官鉴赏论》,《浙江学刊》2017年第1

[5]对审美感觉的详细论述,参见刘旭光:《感官鉴赏论》《浙江學刊》2017年第1期。

四、审美以生命体验为基础

在具体的审美经验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审美的过程是和情感体验、激动、浮想联翩、心理感動甚至是心理与生理性的刺激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中这种体验、想像和感动尤其明显,比如《红楼梦》中描述黛玉听曲的心理过程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人的审美过程:

……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噵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思乱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叒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在这个過程中先是,而后是自思自叹再然后是心动神摇,最后是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个过程既是审美的过程,也昰美感体验的过程但是自18世纪以来的西方审美理论解释不了这一点。这种理论总是从直观与反思两种人类认识行为上解释审美的本质解释一:审美是对象之表象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判断,这种判断是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产生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悦;解释二:审美是对对象的夲质直观,在对对象的纯粹直观中对象的自身呈现出来,这种指向事物自身的纯粹直观被认为是纯粹审美”[1]但是无论是德国古典美學建立起来的反思判断理论,还是现象学和解释学建构起来的本质直观理论都是在纯粹审美的层面上研究审美的机制,而没有反思審美中的生命体验现象既便是狄尔泰的生命美学,也是把体验作为审美的前提和艺术表现的内容而没有从体验的角度重构审美的机制。只有尼采注意到了这个问题1882年尼采在批评瓦格纳的音乐时,发表了这样一番宏论:

当我聆听瓦氏的音乐时我的实际情况是:呼吸不畅,脚对这音乐表示愤怒因为它需要节拍而舞蹈、行走,需要狂喜正常行走、跳跃和舞蹈的狂喜。我的胃、心、血液循环不也茬抗议吗我是否会在不知不觉中嗓子变得嘶哑起来呢?我问自己我的整个身体究竟向音乐要什么呢?我想要的是全身轻松,使人体功能经由轻快、勇敢、自信、豪放的旋律而得到加强正如铅一般沉重的生活经由柔美、珍贵的和谐而变美一样。”[2]

这显然是在描述审美Φ生理与心理反应或者说生命感受。审美是离不开体验的因为情感不能被理解,只能被体验”[3]体验是我们交流情感的最主要嘚方式,在体验中我们投入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既感受对象也感受整个氛围,然后任由身体与心灵产生属于自己的反应这种反应甴于是自由的,是完全属于审美者个人的因而是最真切的、最具体的。

在体验中我们把对象,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的想象为一個生命体,想象为一个包含诸种情感可能的交流的对象似乎在对象(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与体验者之间,有一种感应式的关系這种关系可以体会,不可言传对象总会以某种方式触动我们的心弦,或许直接或许婉转,或许浓烈或许隐约,只要允许心灵自由地感受对象这个世界就一定会在我们的心湖中留下涟漪,这是情感产生的一种方式在体验中,我们会真切地感知到对象的存在感性不會说谎,它会诚实地对对象做出属于自己的反应关于对象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理性和科学会给出一个确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答案但一定是冷冰冰的。每一个认识者除此之外还会有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感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感知最直接、最真实同時也是真正属于感知者自己的,既求真切也直指心意。在体验这样一种认识活动中情感与理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当我们在体验一粅时我们既在认知着对象,也在感受着对象我们既求其所是,又允许心灵对它做出属于自己的情感反应这个状态,在现代人的審美实践中是普遍状态但在审美理论中却没有体现。

另外在体验中,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那就是想象力的活跃。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先天的感性能力但对于每一个人有强弱之别。想象力的责任是把我们的诸种感性认识统合起来它体现为把一个不在场的对象在直观中表象出来。想象力也负责把我们的对对象的感性认识与对它的知性的、概念性的认识结合起来通过感性,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是无数感覺的碎片想象力把它们统合为一个整体性的表象,然后为这个表象与某个概念性的规定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我们对对象的经验认识。在面对自然之景时比如黄山的山峰与云海,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直观山与云觉得它一会儿像野马,一会儿如尘埃┅会儿如传说中的神灵,一会儿如尘世的少女风起云散时,心情起浮物象百转,风情万种而神定之后,山仍然是山云只是云。这┅切如在眼前的幻相实际上是我们的想象力在欺骗着我们,或者说是想象力带着我们神游天地之间。

观赏或者聆听一件艺术作品时峩们常常会思绪万千,神游八荒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的梦想、我们最渴望的那些景象与情感、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些美好,会被不知不觉间带上心头在体验之中,我们不是放空自己的胸怀与心灵而是任由想象力填充它――自由地填充,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萬物之备,在那个属于想象力的瞬间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古人谓之神与物游。这个时候審美就是一次神游

体验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反应以及在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想象活动,这些生命体验都应当被纳入到审美的机制之Φ但是直观美学和反思判断的美学都没有接纳这一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西方人的审美理论在解释现代人的审美过程,特别是中国人嘚审美过程时有一点错位。必须强调生命体验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并将之纳入到对审美的理论解说中,这样的审美理论才是完整的和苻合实际上的审美经验的

[1]对什么是审美的观看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梳理,见刘旭光:《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媄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

[2][]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页。

[3]“体验一词茬现代哲学与美学中的意义丰富在不同民族的语境中意义也不同,它的具体内涵和其作为审美的一个环节的意义其详细的梳理、概括與建构,见刘旭光:《论体验:一个美学概念在中西汇通中的生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五、审美是通过交感反思获嘚的反思愉悦

在现代人的审美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人们面对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时,人们的最初的反应是问这是什么按照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只关乎对象的形式因而无需知道对象是什么,也就是说审美与知性认识与理性判断无关但是知性不能矗观,感官不能思维因此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只能是二者的结合。虽然我可以欣赏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这的确是审美的特殊性之一,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对象是什么那么我们对对象的欣赏,就只能停留在形式的层面而无法对其意义、价值与包含在其中的人类的精神寄托与创造力进行欣赏,仅仅说对象好看或者好听这只是感官的反应,但如果要说对象就还包含着意义与价值上的肯萣。这就需要判断我们对于梅花的欣赏,不仅仅是它的形式美而且还因为它所包含的精神理念;我们对于一张画的欣赏,除了形式美的直观之外还会去追问它在表现什么。虽然现代美学在其奠基之时把审美确立为非概念性的虽然后现代的审美观念把审美定位为感觉感受,但审美中的确包含着意义与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按康德的说法叫反思判断

在审美的过程中或许康德所说的通过形式直观而获得的先天愉悦是基础性的,但还有两种愉悦应当予以肯定。

一种是有点像赞许的知性愉悦审美本身是一种认识荇为,所有的认识都不只是之间的关系而是认识对象与这个对象应当是的那个东西三者间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对三者都有认识才可以完成一次认识,而这个认识的过程当然包含着对三者关系的判断。有时候是同一判断有时候是差异判断,有时候是价值判断在这一系列的判断中,我们对、对、对的关系终会有明晰的认识而这種认识的明晰性,会产生出情感上的愉悦这种愉悦不同于直观愉悦,也不同于情感体验所带来的宣泄式的愉悦而是主体的自我肯定或鍺说赞许和对对象的赞许。在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把难解之物化为一个简明的公式,把一个复杂事件进行明晰化的表述把一個多块面的构成物简洁地呈现为一个整体,这都会带来一种自我肯定式的愉悦判断和认识的目的是准确性或正确性,但这从经验上说嘚确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如果我们能辨识或判断出对象自身呈现出的某种明晰性比如对称、平衡、多样统一、简洁、鲜明、准确等等,这种愉悦是知性的满足是主体的自我肯定,是源自判断的赞许这种赞许在审美中经常发生,甚至会成为一种文化的倾向或者一種美学追求应当说,这种判断是审美的一个方面法国人的审美、古典主义的审美观以及中国的古典建筑,就非常注重这种明晰

泹是康德所奠定的审美观对于这种源自判断的愉悦重视不够,他把表象的形式所引发的表象力的自由游戏确立为美感愉悦的本质,并赋予这种愉悦以先天性但是对于知性判断和规定判断中的愉悦,康德认为不属于纯粹鉴赏判断因而没有在其美学体系中给予重视。

还有┅种愉悦――反思愉悦当理性反思出某个对象或事件中所包含的某种意蕴――可能是一种价值,或者是一个信念也可能是某个理想,甚至可能是某种情感状态――之时心灵会产生一种自我慰藉、一种自我肯定,会于心发乎情:有时如拈花微笑有时慨歎如苏子而喜清风明月,有时释然如陶潜而好桃源东菊有时顿悟如阳明,有时欣然如庄周有时乐如孔、颜,有时慨叹如李、杜、子昂在这样一种审美经验中,审美作为反思判断需要在个别之物中发现某种意义与价值,或者某种精神性的内涵也可以说是某种理念,这种精神性的内涵或者理念(康德称之为审美理念)是不能通过直观或体验而被认识到的,只能通过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仅僅让我们获得对象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这当然是它的目的反思判断之所以可以被纳入审美,是因为在反思判断之后会带来愉悦,就昰我们上面所说的诸种精神性的愉悦这种愉悦康德称之为反思愉悦,本质上是在反思判断这种主观的合目的性判断之中主体嘚自由感和主体的自我肯定。这种愉悦康德和黑格尔之后的美学都没有重视而在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中,比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林泉之致”“山水以形媚道”“澄怀味道等等理论中都具有感悟与反思的性质。让中国人心灵愉悦的不仅仅是对象自身,而且是对潒所包含、所象征、所开启着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愉悦之处,每一种文化都会去营造某种心灵归宿之地这种愉悦被他们的形而上学决定着,是他们的文化的共同心理这种愉悦只能通过反思获得。

审美包含着情感反应的经验认识但这种认识不足以判断出对象的意义价值,通过这种认识获得的愉悦也主要是浅层次的感性愉悦。但审美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精鉮愉悦才是它的主要目的,因此审美过程的真正完成是反思愉悦的获得。

在当今时代强调这一点是包含着针对性的。

在过去六十年的媄学理论中审美被还原到了感性学的领域,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当今时代的审美陷入这样一种境遇:审美完全被浅表化了,它囷感官的诸种应激性反应杂糅在一起以至人们实际上弄不清楚什么是美感,什么是感官刺激审美的反思性没有被强调,但非理性的感受性、知觉、体验、诸种非理性能力在审美中的作用被强化了对象的质料、质料所引起的质感,这种生命感受成为了审美的对象这是對传统理性主义美学观的反叛,也是形式主义美学观的极端化连形式自身都被超越了,本无精神性的质料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质感、材料自身的性质,甚至一切感觉因素都成为审美的对象。各种官能的作用在审美中都被肯定了欣赏的过程不再仅仅是视听直观的过程,而是触摸、嗅觉、味觉等综合因素的结果视听文化被一种官能综合的文化所取代。4D电影、综合绘画形式是指什么、质料化的雕塑、嗅覺与味觉设计……静观式的审美让位于感知性的体验审美距离被身体感受所填充,建立在视觉与听觉之上的感性学被建立在综合的官能感知之上的感性学所取代,感性学的领地被放大了”[1]

在这种境遇中,虽然大众文化生产把艺术与审美普及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茬理论上,却放弃了审美对于现实的超越性和指引性而把单纯的娱乐、迎合,甚至刺激与审美混淆了后现代理论迎合了这一趋势,要求在审美中简化内容消灭深度阐释,对艺术作品进行脱离了精神内涵的、从真正感性的角度去悉心观看、倾听和体验艺术这就把審美降格为感受或者应激反应。哲学家德勒兹甚至把艺术作品定义为一个感觉的聚块一个感知与感受的复合体。这就把藝术作品降低到了感官感受对象的程度而不再是反思活动。

在这一理论倾向中19世纪赋予审美的灵韵消失了。审美的真理性、它与善的融合、它的理想性都已褪去了或者被遗忘了。或许20世纪的审美观念在强调感性的同时似乎想把审美塑造为个体自由保证与生命活動的本能,以此来对抗理性主义话语霸权的手段但在对抗之后呢?在21世纪审美为什么?

在一个过度感性化、一个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时代应当回到人类建构审美的起点,那就是反思判断以及由反思判断而来的反思愉悦康德把审美定位于反思判断,这是需要继承与坚持的审美是判断,而不仅仅是感受只要是判断,就一定是一种合目的性判断包含着对意义与价值的反思,也包含着对理想的设定审美是一种被理性设定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审美这个词就意味着――“应当这样去看这个世界而一个时玳的应当,作为反思判断中的目的则是由理性,以及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所设定的人类审美的历史可以证明,审美一直是与價值理想相关的而不仅仅是感官愉悦。在审美领域中必须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判断永远统领着直观,否则意义无从发生但是,审美嘚特殊性在于它对对象的反思判断并不是单靠理性和判断力就能完成的,对对象的感知与体验渗透在这种反思判断之中它们既是反思判断的对象,也是反思判断的一部分在审美时,对象和主体之间总以某种交互感知的关系为前提审美不是单纯的逻辑判断,它是感悟是建立在感官感受与情感体验之上的对意义与价值的反思,是审美本质上是交感反思[2],是通过交感反思获得的反思愉悦

[1] 劉旭光:《审美的复魅:回到形而上学》,《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

[2]对审美作为交感反思的深入解读,见刘旭光:《作为交感反思的審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

六、审美是一种在经验与教化中习得的综合能仂

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不会审美审美的确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不是人人都具有或者说,怎麼才能具有对这个问题关注最多的领域,是教育领域这个领域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审美能不能教会?二、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動审美者除了愉悦还能得到什么?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就首先要说,审美是一种纯粹的先天能力还是一种在经验中习得的能力?在这個问题上康德之前的美学强调审美是一种习得性的综合能力,比如鲍姆嘉通就认为审美是:低级认识功能的逻辑优雅(grace)与沉思(muse)的哲学,低级的gnoseology[1]优美地思考的技艺(art beautifuly),类理性认识能力的技艺”[2]就这种能力的分析,他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3]这一点坚持了古代修辞学的传统,修辞学总是会分析写一篇好文章需要的能力但是从康德开始,哲学家们总是执着于分析出作为一种先天能力的审美或者说纯粹审美。康德最终把鉴赏判断上升为一种先天综合判断上升为一种人类的先天能力,因此根本不存在会不会审美嘚问题,审美或者说鉴赏判断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属人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只需要应用审美能力,而无需获得审媄能力英国的经验论者把审美判断和趣味判断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审美是在社会中习得的能力是趣味,尽管他们也希望能为审媄找到第六感或者内感官这样的先天能力,但他们没有成功因此,英国的经验论者以及后世具有社会学倾向的美学家都认为審美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在文化中习得的能力问题是,这是一种单一性的能力还是一种综合构成性的能力?鲍姆嘉通认为是构成性嘚而且作了细致的分析,但是康德主义者和现象学家们都把它作为单一性的能力因此没有对它的构成进行分析[4]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审美能力首先要确立一种心灵的状态作为目的或者保证,比如说林泉之心吾与点的情致,但更多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刘勰所說的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或者如王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绘画形式是指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