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生三大陷阱阱听后感

《中国面临的三大陷阱》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中国面临的三大陷阱
中国面临的三大陷阱
范文一:面试中你会遇到的5大陷阱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能否清楚地掌握主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巧妙地回答拉近与主考官的距离,赢得最后的胜利显得尤为重要。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便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考官问这种问题绝对不是在和你套近乎,很大程度上他可能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自责,而是直面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陷阱二:“如果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您会怎么做?”分析: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你都会中他们的圈套。实际上,主考官这个时候真正考核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都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当然,如果您非要求我那么做的话,我也只有一种选择:辞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陷阱三:“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分析:问这样的问题,主考官绝不是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而是在调查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开来,只能给人一种骄傲自满或好大喜功的印象。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既显示了自己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一面,同时又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显得客观、公正。陷阱四:“你何时能来上班?”分析:一般情况下,听到这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必须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的。因为这里肯定会有许多客户关系、办公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多方面的业务交接,而所有这些都需耗时日的,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有可能会使主考官因对你的不信任而失去机会。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单位的交接工作,按时前来报到的。”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随时听候您的安排。”陷阱五:“真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应聘者与主考官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主考官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完全溃退。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击怒,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那你可就中了圈套了。对策:面对主考官的咄咄逼人,当你黔驴技穷的时候,别忘了应战绝招:微笑地面对挑战。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永远保持智慧与谦和的微笑。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能否清楚地掌握主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巧妙地回答拉近与主考官的距离,赢得最后的胜利显得尤为重要。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便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考官问这种问题绝对不是在和你套近乎,很大程度上他可能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自责,而是直面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陷阱二:“如果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您会怎么做?”分析: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你都会中他们的圈套。实际上,主考官这个时候真正考核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都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当然,如果您非要求我那么做的话,我也只有一种选择:辞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陷阱三:“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分析:问这样的问题,主考官绝不是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而是在调查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开来,只能给人一种骄傲自满或好大喜功的印象。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既显示了自己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一面,同时又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显得客观、公正。陷阱四:“你何时能来上班?”分析:一般情况下,听到这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必须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的。因为这里肯定会有许多客户关系、办公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多方面的业务交接,而所有这些都需耗时日的,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有可能会使主考官因对你的不信任而失去机会。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单位的交接工作,按时前来报到的。”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随时听候您的安排。”陷阱五:“真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应聘者与主考官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主考官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完全溃退。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击怒,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那你可就中了圈套了。对策:面对主考官的咄咄逼人,当你黔驴技穷的时候,别忘了应战绝招:微笑地面对挑战。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永远保持智慧与谦和的微笑。原文地址:面试中你会遇到的5大陷阱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能否清楚地掌握主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巧妙地回答拉近与主考官的距离,赢得最后的胜利显得尤为重要。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便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考官问这种问题绝对不是在和你套近乎,很大程度上他可能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自责,而是直面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陷阱二:“如果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您会怎么做?”分析: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你都会中他们的圈套。实际上,主考官这个时候真正考核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都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当然,如果您非要求我那么做的话,我也只有一种选择:辞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陷阱三:“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分析:问这样的问题,主考官绝不是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而是在调查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开来,只能给人一种骄傲自满或好大喜功的印象。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既显示了自己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一面,同时又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显得客观、公正。陷阱四:“你何时能来上班?”分析:一般情况下,听到这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必须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的。因为这里肯定会有许多客户关系、办公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多方面的业务交接,而所有这些都需耗时日的,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有可能会使主考官因对你的不信任而失去机会。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单位的交接工作,按时前来报到的。”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随时听候您的安排。”陷阱五:“真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应聘者与主考官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主考官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完全溃退。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击怒,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那你可就中了圈套了。对策:面对主考官的咄咄逼人,当你黔驴技穷的时候,别忘了应战绝招:微笑地面对挑战。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永远保持智慧与谦和的微笑。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能否清楚地掌握主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巧妙地回答拉近与主考官的距离,赢得最后的胜利显得尤为重要。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便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考官问这种问题绝对不是在和你套近乎,很大程度上他可能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自责,而是直面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陷阱二:“如果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您会怎么做?”分析: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你都会中他们的圈套。实际上,主考官这个时候真正考核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都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当然,如果您非要求我那么做的话,我也只有一种选择:辞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陷阱三:“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分析:问这样的问题,主考官绝不是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而是在调查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开来,只能给人一种骄傲自满或好大喜功的印象。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既显示了自己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一面,同时又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显得客观、公正。陷阱四:“你何时能来上班?”分析:一般情况下,听到这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必须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的。因为这里肯定会有许多客户关系、办公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多方面的业务交接,而所有这些都需耗时日的,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有可能会使主考官因对你的不信任而失去机会。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单位的交接工作,按时前来报到的。”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随时听候您的安排。”陷阱五:“真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应聘者与主考官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主考官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完全溃退。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击怒,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那你可就中了圈套了。对策:面对主考官的咄咄逼人,当你黔驴技穷的时候,别忘了应战绝招:微笑地面对挑战。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永远保持智慧与谦和的微笑。
范文二:面试中你会遇到的5大陷阱看人看相,听话听音。一些精明的主考官在面试时喜欢故意给应聘者设下圈套,以声东击西的方式从应聘者的回答来判断他的性情、胸怀、为人处世的原则等方面的信息,最后决定录取与否。因此,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能否清楚地掌握主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巧妙地回答拉近与主考官的距离,赢得最后的胜利便显得尤为重要。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便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考官问这种问题绝对不是在和你套近乎,很大程度上他可能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自责,而是直面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陷阱二:“如果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您会怎么做?”分析: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你都会中他们的圈套。实际上,主考官这个时候真正考核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都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当然,如果您非要求我那么做的话,我也只有一种选择:辞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陷阱三:“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分析:问这样的问题,主考官绝不是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而是在调查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开来,只能给人一种骄傲自满或好大喜功的印象。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既显示了自己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一面,同时又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显得客观、公正。陷阱四:“你何时能来上班?”分析:一般情况下,听到这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必须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的。因为这里肯定会有许多客户关系、办公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多方面的业务交接,而所有这些都需耗时日的,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有可能会使主考官因对你的不信任而失去机会。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单位的交接工作,按时前来报到的。”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随时听候您的安排。”陷阱五:“真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应聘者与主考官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主考官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完全溃退。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击怒,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那你可就中了圈套了。对策:面对主考官的咄咄逼人,当你黔驴技穷的时候,别忘了应战绝招:微笑地面对挑战。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永远保持智慧与谦和的微笑。
范文三:近日,TCL与汤姆逊组建的彩电航母TTE再一次爆出资金危机,TCL近期欲通过3家银行筹资1亿~1.5亿欧元,偿还1.8亿欧元贷款,再加上TCL手机境外分拆上市采用介绍方式而难以真正融资,所以TCL短期负债竟然高达20亿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非常大。紧随TCL的创维与康佳也纷纷发表要与外资巨头合作的“豪言壮语”,再加上美的与东芝的合作暗藏隐患,所以中国家电巨头在一片合资狂潮中,面临着资金、品牌、管理与网络整合的诸多陷阱:陷阱一:中国公主嫁的不是洋富翁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一般来讲,都是外方出技术与资本,而中方出设备与厂房等,但这是针对国内市场而言的,如果要开拓海外市场,外方就要出技术、品牌、市场与网络等,而中方主要负责生产与制造。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这是合资企业运转的关键所在,这是一大难题。从目前TCL合资的汤姆逊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负债累累的破败企业,因为穷得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委身于TCL,但TCL最近的还债压力也十分可怕,谁来提供流动资金就是一个世纪难题了!再以美的与东芝来讲,虽然美的空调的资金没问题,东芝也比汤姆逊好点,但也是境况不佳,同样引人关注。亲身经历神州与德国博世合资危机的营销专家博锋对记者称:外方与中方合资,外方一般会采取战略性亏损的游戏来逐渐收拾中方,这就是“吸毒游戏”,谁先倒下企业就属于对方的了,神州就是被博世慢慢“吸血”而半身不遂的。记者发现在今天的合资“吸毒竞赛”中,双方的主仆地位已经颠倒,中方从弱势企业变成了强势企业,像汤姆逊、东芝、索尼这样的“弱势企业”,都想到中国来“傍大款”或找“救世主”,而TCL、美的、创维、康佳这些生命力强劲的“救世主”能否成功地拯救“洋病夫”,并不乐观,因为双方都很难真正同心协力共渡资金难关。这些出身名门的“中国公主”想嫁个洋富翁是可以理解的,可惜的是并没有选对郎!
范文四:现在,上到高官,下到推销员,左一句“新媒体”,右一句“大数据”,预示着从美国传来的“大数据”浪潮也会和微博一样,很快就要进入中国的主流话语。既然从美国的推特(Twitter)到中国的微博,有太多重大变化,那么“大数据”这样的美国产物,在进入中国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嬗变?要理解大数据浪潮,有两个样板。一个是幻想项目,美国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讲述了美国国安局有一台记录全球监控画面和通讯信息的大“机器”,能根据拥有的海量数据预测犯罪相关人。另一个是现实工程,奥巴马两次大选的成功,就是背后科技团队对大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所以能得出和主流媒体不同但更准确的预测。大数据的魔力就在于,它能预测未来,掌握这样的未来信息,就能控制商业和政治。但无论是幻想的“机器”还是奥巴马大选团队,大数据魔术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这些数据是基本准确和真实的。幻想的美国国安局“机器”收集的是监控视频、电话记录、银行转账、税单、网络言论,如果要准确预测出一个行为不合理的反社会人物,这些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而大选大数据战略,更是完全要依赖包含选民具体信息所谓“电话银行”的准确性。因此,在催票过程中,两党选举团队和盟友,必须派出海量的志愿者,挨家挨户在选区敲门(Canvass),除了提高投票率,更重要的是更正“电话银行”住户各类信息的错误。笔者前年11月就在弗吉尼亚州一个选区参与了这种Canvass活动,亲身感受到“大数据”背后是繁重的确认工作。当大数据引入中国时,立刻会遇到数据的中国陷阱——失真。美国著名统计学者、《纽约时报》博主Nate Silver利用各州民调数据,得出奥巴马会大幅度赢得第二次大选的预测,击败盖洛普全国民调,但想想他如果用的是中国各省民调,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在中国做有关社科方面的研究,第一要则就是别相信任何现成的调查数据,必须想办法亲自动手另起炉灶。很难想象,依赖各种编造、浮夸、以应付为前提的“大数据”,这项技术在美国会达到正面的战略效果。数据失真的背后必有深刻的政治社会原因。在数据收集方面,必须有最基本的隐私保护、言论保护和人权保护制度,公民才敢于向有关机构公布个人信息,已发表的信息才可长久存在。另外,政府也按照法律公开各种信息,以回报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减少公民因隐私被获取而产生的恐惧感。这在各种观点性数据的收集方面尤为重要。目前各种基于社会媒体的舆论分析,在很多方面是个笑话:因为各种原因删帖,或经大力“引导”后的“舆论”分析,能当真吗?这就是过去几年大部分对微博的数量分析都不能看的原因,逼得哈佛教授Gary King需要自己建一个社交网站才能获得真实数据。目前在中国有前途的大数据分析,大多是对商业行为的分析,因为数据来自真实的购买记录,失实率低。但这种分析无外乎就是数据库运算加一部分的外来数据挖掘,与我们所说的“大数据”的功能与意义相去甚远。即便解决了收集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比如直接调用服务器,进行更加深度的挖掘和人工确认等等,中国大数据的发展也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自下而上的,这和中国普遍的自上而下决策过程相冲突。大数据其实是决策微民主化过程:重大决策必须参考甚至取决于每个个体决策的总和趋势,如果只讲“顶层设计”,一定会水土不服。这样的数据决策民主是不是有缺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例如乔布斯的Apple和iPhone,可不是从任何数据得出的决策,他的做法甚至是反数据决策民主的。如果真的要实施大数据战略,必然包含着决策民主化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纯粹商业大数据分析,任何结论需要提交给非商业的决策者,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中国问题:调查报告如果不符合领导思路怎么会存在?本身是展现技术独立决策魔力的大数据,在中国,很容易会沦为“大忽悠”,为了领导和客户的喜爱,而故意修改数据模型甚至结论本身。“大数据”其实是公开社会条件下数字化治理的决策智能版,而中国的数字化治理也只有在一些已经或者努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才在西方大环境的压力之下被迫实现。因此,几乎成为“机器神祇”的美国大数据,进入中国之后,也只能强化商业购买上的预测力,却很难发挥其社会魔力。(摘自《财新新世纪周刊》)
范文五:中国的五大陷阱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其二是经济增长比较稳定,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四个政策性陷阱,中国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应该避免这几个陷阱:1、 低劳动生产率陷阱一个经济体,决定其劳动力价格的只有劳动生产率这一个根本性因素,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价值就越高,因此劳动者的收入也就越高。而劳动力价格越高,企业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设备的积极性就越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体其劳动生产率很低,那么其劳动劳动力价格也就非常的低,劳动力价格很低,企业也就没有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动力,因此这个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也就很难升高,这样就导致劳动者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的局面。 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和扶持企业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当然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运用只是改善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最主要方面,改善劳动生产率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改进。2、 货币购买力下降陷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非常快,中国的有钱人都非常注重货币的保值,而银行存款利率非常的低,显然不能达到保值的功能,因此中国有钱人都将自己的钱用于购买房地产,因为从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房地产的保值功能是最好的,因此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也就成为中国炒房严重的重要推手,而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又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通货膨胀,因此中国面临着“货币购买力下降—买房保值-房地产价格飙升—货币购买力再次下降”的恶性循环。
可以说中国现在正处于这种恶性循环当中,而要从这样恶性循环当中走出来,笔者认为首先中国应该控制通货膨胀,其次应该特别防范房地产等具有标杆意义商品的价格大涨。3、货币紧缩陷阱资产泡沫是由于低利率造成的,但是提高利率对抑制资产泡沫影响却不大,因为人们对资产泡沫的追逐是因为更大的赢利预期,而货币紧缩政策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非常大的伤害,06、07年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股市和楼市泡沫,央行一次次调高利率,反而导致股市楼市一再新高。郎咸平深入研究国内经济的发展困境,提出中国经济是同时存在过冷和过热的“二元经济,政府投资部门过热,民营经济很多领域出现萧条,而不是国内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国内经济一片繁荣,不断加息只会加剧国内民营企业的困难,导致制造业全面衰退,国内营商环境全面恶化。这是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两股避险资金逃入股市楼市。但笔者还要对郎咸平的理论进行一些修正与补充,那就是股市和楼市等资产市场的投机性繁荣吸收了相当一大部分的银行储蓄,而这些储蓄本来是应该成为贷款支持企业投资的,这样必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出现,当年中国在股市、楼市大繁荣的时候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投机资金”挤压了“投资资金”,导致企业融资难所致,而破产企业又将自己的剩余资金投入资产市场,又进一步推高了泡沫,形成了恶性循环。4、 低利率陷阱低利率常常被认为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但是实际情况是低利率在刺激经济的作用方面并不明显,而是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低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低利率导致人们存款兴趣降低,这样银行的储蓄规模就会减小,银行储蓄规模减小,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投资,因此低利率政策会导致用于企业投资的资金减少;其次,当实行低利率政策时,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信贷同时受益,但银行更偏好具有稳定受益的居民消费信贷,因为消费信贷比投资信贷安全的多,这必然导致本来就不多的银行储蓄又被消费信贷分去了一大部分,这样能够用于企业投资的信贷就更少了。因此实行低利率的结构一般都是刺激了消费,而对投资刺激并不大。第三,低利率也造成短期投机行为,在银行低利率下,富人会将将自己的资本投向风险更高的资产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这样会将造成资产泡沫,间接伤害到实体经济。可见低利率政策会从多方面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实行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就是信贷消费和资产泡沫严重,而政府所期待的刺激投资效果不但达不到,反而由于储蓄资金被用于了消费和资产投机,导致用于企业投资的资金更少,因此从实质上不是刺激了企业投资,而是伤害了企业投资。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刺激措施时要避免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而应该使用“组合拳”,从多方面下手,中国应对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5、政策制定时的思维陷阱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理论存在的意义是不容否定的,但错误理论或是理论的错误应用带来的破坏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国家发展中更是如此,在国家发展政策制定中,理论对政策制定的干扰作用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首先是,明明在实践中已经证明错误的理论,但由于在学术上并没有找出其失败的原因,因此人们还是迷信这个理论,而不肯回头,主要表现为对错误理论的执迷以及用过时的理论来指导新出现的情况,其次是明明自己做的很对,但是由于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总是不自信,不但对自己正确的东西进行坚持,结果也很容易丧失原则二导致失败。中国目前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国在学术上还基本上依赖“进口” ,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些理论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就盲目的照搬某些理论,做法,比如中国在对住房、教育、医疗进行改革的同时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而中国的银行业在交了巨额的学费后才发现了自己所要学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没用,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中的教训,而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首先要有本土学术的诞生,其次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务实,而不能迷信于某些理论。翰啸《中国大形势》节选中国经济需要做乘法宏观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诞生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用的理论模型,使宏观经济的研究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依,降低了人们分析经济问题的难度。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我们总是按照宏观经济分析的固定套路来研究经济,就会忽略了经济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而是满足于玩弄一些小伎俩,这些东西在短期内也许可以奏效,如果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导致一些问题。另外,宏观经济学是在处理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危机,宏观经济学对付经济危机还可以,但不可能促进经济成长,我国现在的学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将宏观经济学的一些主张当成了提升GDP的方法,也就是将药品当成了营养品来吃,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是“一药三分毒”,长期实行就会扭曲经济结构。真正的经济增长必须“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的结合,归根结底要靠质的增长,经济发展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乘法,这种质的增长就是提升劳动生产率,如果用公式进行表示,那就是“GDP=劳动生产率*劳动人数”提升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的真谛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人们忙忙碌碌一年还吃不饱、穿不暖,在居住、娱乐等方面都非常的欠缺;而现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家用电器,电脑、MP3等消费电子产品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与古代比起来,人们用于劳动的时间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也就是人类用更少的时间、更少的劳动,却生产了更多的产品,这就是因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我们在考虑经济发展时,往往是考虑总量和速度多、考虑劳动生产率少,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短缺已经由大学生短缺、技工短缺过度到了普工短缺的经济阶段,如果再想靠人口红利实现经济增长已经不可能,因此经济增长必须转变到对劳动生产率的改善上。我们在制定经济战略时,先后有过比较优势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提法,但我国就是很少提到劳动生产率,而经济的增长归根结底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我们必须将提升劳动生产率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劳动生产率是经济之本,其余全是末,如果从其他的方面抓经济,都是舍本求末。提高劳动生存率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靠提高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类是靠提高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目前中国采取的都是第一类方法,比如中国煤矿事故频发和富士康事件都是此原因。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应该从靠“提高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存率,转变到依靠“提高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才是真正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笔者不赞同郎咸平的“产业链理论”对大学生失业的解释,郎咸平认为中国应该发展除制造外的其他产业环节才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笔者认为其他产业环节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不是那么多,比如订单处理、物流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都不需要太多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出路仍然在制造环节,制造不是不需要大学生,而是中国现在这种手工式制造业不需要大学生,如果中国制造转向自动化制造、高科技制造也是需要大学生的,比如日本制造、德国制造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这才是中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显示,美国是世界上劳动生存率最高的国家,美国劳动力年平均创造财富6.38万美元,其次是爱尔兰劳动力年平均创造财富5.59万美元,卢森堡劳动力年平均创造财富5.56万美元,比利时劳动力年平均创造财富5.52万美元,法国劳动力年平均创造财富5.4万美元.中国工业劳动力年均创造财富1.26万美元。提高劳动生存率是“创富于民”之本,只有提高劳动生存率,提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财富的价值,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创富于民”。
范文六:发展 阶
断:直须面  “ 中等 收陷入阱”真
题问“ 中等 收入
阱 ” 自陷2
0 60年 由世 界 银 行
在 东 《亚一讨  。  论题 的现 意实义是 显而 易见的 : 不 以为 要面前 十三 几年发 展 得总体 还
长增 两位 数 近,量总已成
世  界老 二, 后今只要一路
发 展去下, 就
以可衔 高收 接阶入段  的来到,实 现伟大
民 族复 兴 中国梦 “”
;如 不了 有能效化 解  矛盾 、 坚克难 ,实攻 现升级换
代 发式展, 大则
量“ 等中收  入陷 阱
的”案 例等正着 看 们 重蹈 覆辙我! 做 到要
“高瞻远 
”、 瞩 “成谋 老” 国, 持保 略思 维战的 应有 水准 ,至 当少阶 段前 特需要 别 安居危思 、 警清 预 ,对晰 防措施 作充范 分 
若以世 界银
6 9 年0和济 发展经报
出以 ,来有 已许了多 的相关 讨论 。   然这 虽概 念一的表 述 其在形 式 上及量 边化界上
带 有还某 弹种  性与
糊性 ,模但 确它是实 一种真 实 界 世中的
, ”而且 对于
中 艰 展 转轨 、难 求 力 在 “和 平
中崛起 的 中
国 来说 , 是这 一
关乎 现个 代  化“中 国
梦命 ”运 的级 顶真题 。  问发
济崛 体起之路
诉告 我们 特定,的
历史 展发 阶段 内不,可 能 有所 经济体都 为成发
达 ,者有 总行先发达
和者200 8 年 两个 时 间
切面 的数 据
基为础 , 全
球范围 内实 际 上
 有1仅2
个 成功跨越 “ 中等 收
阱 的 ”经 体济,其 分
亚: 洲 区地6个
日本、 新、加 坡
国、中国香港、 中国
台 湾,)欧 地 区4洲个 ( 西
牙 、葡 萄牙班、 希 腊 、爱 兰 尔,非洲)地区1
( 赤个道几
亚 )内,美北N 1
个来后赶追者之分。 际视角国 下考的察认识则告诉们我,91 50
仅有约 20 个 国 和家 地区功成步 入 收入高阶段(中真 正其 世有 界性影 的响更少 )。 长 处 期 中等于收 阶入段的经
体实 济上际并不
没 是经有历 所谓“
黄 金 长期 增”。波(多黎
)各 若对。 些这成 功 进行者 观 察,则不 难发
,现  这些经 济体的 面积都 非 小 常,除日 本 以 外, 口人 量数 也 很比 拉 如地美区
9 50 - 1 98
间 经历 了30
年 速 高 济增 经长阶段
但 ,其后 如 陷入泥却 潭 般足裹不 前 而:日 本 则在 经历2 7
的年高速 经济增 长后步 入高 收入阶 段 跻, 身发 达济体经 之 林结。 合发 展济 学 经相的 理关 ,论 难得 不这出少。于 对我这国 样典型
的 国大济经 而 言实, 际很上 难直 接 从大
多 成功者数 上身 现发 可模 的发仿展 路 径。 外 此, 得值  注 的是意,
世界 从银 行发 布的 均人G NI
国民( 收入总 )  数据来
看 ,赤 道几内亚 这
一国家人 均GN
变 动 I趋 可势谓大   大起落,它原 本
直一 以种 是业为植
的主界世 范 围最内不发达   经
一 由, 于 19 96 年
大量现石 油 资
而 源  发激经济 快 增 长速,迅速 成 为 哈撒 拉南 以洲非第三大
油 石的样 论结:
少经 数体济得以完
成 经济追赶, 入 步高 收了入 阶段  而 ,数多 未能完成追
的经济 赶则体在
长 较期时 滞内留 于中等收入
阶段 鉴于 此。
世 ,银界 于 2 0行0 6 年在 《 东
亚济经 展发报 告
》中首 度 出提 “中 等 入 陷收阱” 这一名词
,描并述性
出:   “使各经
体 赖济以从低 收
入经济体成
为长等中 入经 济体 收的战略
对于, 们它 高 收向入经 济 攀 升是 体生 国,产于并 9 91 7 突年破
低收入“上限”、
0 2 0 5突破 年“上中收 入”等 限 下2 0 、 0 7正年式
高“ 收入”行列,其 功 路 成可 说 完径 全不可 复 制 。基 于
9 61 年
来的不能够 重 复使 的 用,一 进 步的经济增长
被 有原的增
机长  制锁定 ,人
国民收 难入 突以 破 010
元美 上 限 ,一的 很国相关数据
按照 我们,的
算 估, 成功者跨
“ 越 上中 收入 陷 等阱
间时为1 5 . 9
均增 长年率 为5
. 8 0。而 %容进 易经入 增济长 阶段
停滞的徘徊 期 ” 。 一这概念是对 于  结 合
中2 国 10
3 年 人均 GI( N 56
60美元 )
现的 状, 要达 到沿历 史发 阶展段
不同经济 体真实 存在
的济发经展 现象 ,基识
,符且合 一直 来 以学对 经界增济 长 径路的认
识。当下高收 入下
2 8 1 41美 元) 所 需
的时 为 1 3 年间 。但国 越跨“ 中 收等入 陷
”阱之 路艰难的 :方一 ,面 济增经 长统于 计数 考 据 察作 的总 而结 在,全 范球
围具 有较 广泛 内共  考 虑到 收 高入 限下值仍在
逐增 年长 总, 方量面不难 看 出   中 即将 到来 在 “ 十的三 五” 时期
中长期经 济   率社在
右 应左 少至 不 于5 .低0 8
%这 一平 均值;另一发展会 过程 中, 面临 当下
历 经 “ 黄金发展 期” 又 近于 遭 年方
面 ,即 使 G P 增长D率 不 低 于平 均值 ,考虑到高
收下 入限   “ 矛 遇盾凸
期 ”显 且 , 济 发经展 态
“ 入 下台
” 的阶 值 的 上 浮,中国 可
51 . 9年 这 一平
均年限 中 顺 利晋“新常 态”,中 国论讨如
等中 收入 陷阱”这
一问 级  ,而 是能可 面更 长时 期临考的 验。Se
, 2 0t1 5
  I   P OE
L EP ’S   T R
I B U NE 
说 地,中国 直 面  “ 中等
入收 阱 陷”
一这真  问题 需认, 识 到 因 罕 大 有国成
功先 例 的而大
多 数 成功
的者 验 经并不 能 简
复单 制  , 且应努 力 免避拉美
_■?本  日色以列 韩国成功者越 “跨中 收等陷入 阱时间”踊表1 9  7 8 
1   9 93疃●  瞄
姐 匝 口 -喾霍;   阔蛳 ■- 嚼
馨 毛主;  
 _ 闻一 196
17年及 以  前 916
-12 9 71
年及以前 1   年 11, 9
7 -149 8
4 年 8 年,
9 87年 
7 1 1 -98
8年  1 0 年 , 1 98 4 -
1 9 39年区粹 主民 义 础 上基 的福  利赶超 对
济 赶 超经发 展 危  的害 。 但这 还些远
不远够。我国
中长及 期新 加 坡 中香国  西班牙 港葡萄 牙1 98  4
81 9 9  21 3年
2- 19 7 4年11 年 ,19 7
7 4-1 9 8
6 年1   年2,
9 6 1 -129
4 7年1 6,1 9 7 年3- 1 98 8 年  19 年 , 19 7 4
2年济 经社 发会 展
实 际还 面上  着临
略 的时代元 素  与不
基 国情 本,  即产 业 革
加 命 更 迭带 来速   的 紧“迫压
” 、全力 经  球 发济
格展 局的钳制 、
源能爱尔兰希 腊1 98 8 1 9
1    9
6 -1   29
27年 以前及17 年1 , 9 27-1 9
年 侣, 9 7 1 21 -98 9 年波黎各多均 值1
99 9f 注世界银:行 将1
6 92- 1
年以前及29 年 , 1 9
17-1 9 9
9 年15 。9 年资 源与 生 态 境 的 制约 、 环 、口人基 数教 与育 结
的构挑下等中入、 收上中收入、等 收高入个四段。阶战、 文化与 意识 形 的影态响 以及制度变
探革索 的成败 等 ,年代 之的后第三次
产业革 命( 即 信 技息 革术命 ) ,以 最 前这些都 我是国 “ 十 三五 ”及 中长
期经 济社会 发展过程
中所  沿 原 的能 子术和 技子 电计 机与算 互 网技联术 稳 ,成固就  全 须 必对 面的严 峻战和挑 实现 题问
。球经 霸主地济位
在此。 程过中
德。国 、 日 本、 国等 国法家 也纷 崛起纷 技, 水平术的 提 不高断 升提全 要素生 产
率, 从 而助这帮 些济 经实体现 经了济 长期增长 。   我
作 们发为展
中 家国 更应 ,于 基产业革
命某是一 经济产业命革 速更迭 加须直面:“技 术超赶”的紧迫 力压 每 一 产 次业革 命
后世。   经济格界 都局发生会要变重化。爆 发于 1
纪 中 的叶一次第 业产革命
( 工 业即革
)命一体济 腾飞 重大经契 机 视角 的来 理看智
待 后 发“ 优 ”势若。经济 赶从超的视 角看
来 , 业革产命 更 迭 的时 区间也间恰  是后 赶 来超者
可实现 超越
区 ,若间在
一上次 产 业  革命段 阶能 由技没 术发后 势优而实 现 崛起 被; 进动入 下一直次至19
纪 中世期结束 ,以 纺织 业为起点 ,因机械
大 生化产  而 动带相 产关 链业 如条冶 金工业
、 炭煤业 工、 运输业
主( 要铁路是 和 运 海 )和 制业造的发
展 ,使 国一英 成为跃 “世产业革命阶段
,后 势要必 发起和实现 新 一 赶轮超 才,有可  能达到 起崛 目 标然。 而 , 从次 三业产 革命兴起
时的 间来上看我们不,难发 现其
更在迭 不断 加 速从工, 革 命爆业发到
电气 革命  发爆,
期经间历 了约
1 20 年 ,而
从电气 革命爆 发信到 技息术 革命爆发
, 间仅期 经历了 约8
0年。以 我 目们 前界 厂工”
而 后 。 91 世纪 6O 7 0 年 、代 以 ,美 国和德
为国中  心 ,
球全发 爆第 次 二产业 命革
即 电气( 命 革),绕 围重化工 业 这一核 心
产汽、 制 车 、造铁钢工
业化学 工、业所 的处息 技术 时信 代发展态势来
看 人, 工智能等新 技 术命的革到来
隐已约可见 ,
产业革命 的加 速
进超 者 赶的发 时展 间加 紧迫更 ,这 种 压力是 我 国经发济展 直 面“ 中和电力
迅速发 展 以。2至
世 O初 ,美纪国进入 经济  发展的 “ 金 黄时代” , 势乘 上而 ,进一步
导主了2 0
世5 纪  042  
民论坛 I   2
0 1 .5 09 7
断:直须面  “ 中等 收陷入阱”真
题问“ 中等 收入
阱 ” 自陷2
0 60年 由世 界 银 行
在 东 《亚一讨  。  论题 的现 意实义是 显而 易见的 : 不 以为 要面前 十三 几年发 展 得总体 还
长增 两位 数 近,量总已成
世  界老 二, 后今只要一路
发 展去下, 就
以可衔 高收 接阶入段  的来到,实 现伟大
民 族复 兴 中国梦 “”
;如 不了 有能效化 解  矛盾 、 坚克难 ,实攻 现升级换
代 发式展, 大则
量“ 等中收  入陷 阱
的”案 例等正着 看 们 重蹈 覆辙我! 做 到要
“高瞻远 
”、 瞩 “成谋 老” 国, 持保 略思 维战的 应有 水准 ,至 当少阶 段前 特需要 别 安居危思 、 警清 预 ,对晰 防措施 作充范 分 
若以世 界银
6 9 年0和济 发展经报
出以 ,来有 已许了多 的相关 讨论 。   然这 虽概 念一的表 述 其在形 式 上及量 边化界上
带 有还某 弹种  性与
糊性 ,模但 确它是实 一种真 实 界 世中的
, ”而且 对于
中 艰 展 转轨 、难 求 力 在 “和 平
中崛起 的 中
国 来说 , 是这 一
关乎 现个 代  化“中 国
梦命 ”运 的级 顶真题 。  问发
济崛 体起之路
诉告 我们 特定,的
历史 展发 阶段 内不,可 能 有所 经济体都 为成发
达 ,者有 总行先发达
和者200 8 年 两个 时 间
切面 的数 据
基为础 , 全
球范围 内实 际 上
 有1仅2
个 成功跨越 “ 中等 收
阱 的 ”经 体济,其 分
亚: 洲 区地6个
日本、 新、加 坡
国、中国香港、 中国
台 湾,)欧 地 区4洲个 ( 西
牙 、葡 萄牙班、 希 腊 、爱 兰 尔,非洲)地区1
( 赤个道几
亚 )内,美北N 1
个来后赶追者之分。 际视角国 下考的察认识则告诉们我,91 50
仅有约 20 个 国 和家 地区功成步 入 收入高阶段(中真 正其 世有 界性影 的响更少 )。 长 处 期 中等于收 阶入段的经
体实 济上际并不
没 是经有历 所谓“
黄 金 长期 增”。波(多黎
)各 若对。 些这成 功 进行者 观 察,则不 难发
,现  这些经 济体的 面积都 非 小 常,除日 本 以 外, 口人 量数 也 很比 拉 如地美区
9 50 - 1 98
间 经历 了30
年 速 高 济增 经长阶段
但 ,其后 如 陷入泥却 潭 般足裹不 前 而:日 本 则在 经历2 7
的年高速 经济增 长后步 入高 收入阶 段 跻, 身发 达济体经 之 林结。 合发 展济 学 经相的 理关 ,论 难得 不这出少。于 对我这国 样典型
的 国大济经 而 言实, 际很上 难直 接 从大
多 成功者数 上身 现发 可模 的发仿展 路 径。 外 此, 得值  注 的是意,
世界 从银 行发 布的 均人G NI
国民( 收入总 )  数据来
看 ,赤 道几内亚 这
一国家人 均GN
变 动 I趋 可势谓大   大起落,它原 本
直一 以种 是业为植
的主界世 范 围最内不发达   经
一 由, 于 19 96 年
大量现石 油 资
而 源  发激经济 快 增 长速,迅速 成 为 哈撒 拉南 以洲非第三大
油 石的样 论结:
少经 数体济得以完
成 经济追赶, 入 步高 收了入 阶段  而 ,数多 未能完成追
的经济 赶则体在
长 较期时 滞内留 于中等收入
阶段 鉴于 此。
世 ,银界 于 2 0行0 6 年在 《 东
亚济经 展发报 告
》中首 度 出提 “中 等 入 陷收阱” 这一名词
,描并述性
出:   “使各经
体 赖济以从低 收
入经济体成
为长等中 入经 济体 收的战略
对于, 们它 高 收向入经 济 攀 升是 体生 国,产于并 9 91 7 突年破
低收入“上限”、
0 2 0 5突破 年“上中收 入”等 限 下2 0 、 0 7正年式
高“ 收入”行列,其 功 路 成可 说 完径 全不可 复 制 。基 于
9 61 年
来的不能够 重 复使 的 用,一 进 步的经济增长
被 有原的增
机长  制锁定 ,人
国民收 难入 突以 破 010
元美 上 限 ,一的 很国相关数据
按照 我们,的
算 估, 成功者跨
“ 越 上中 收入 陷 等阱
间时为1 5 . 9
均增 长年率 为5
. 8 0。而 %容进 易经入 增济长 阶段
停滞的徘徊 期 ” 。 一这概念是对 于  结 合
中2 国 10
3 年 人均 GI( N 56
60美元 )
现的 状, 要达 到沿历 史发 阶展段
不同经济 体真实 存在
的济发经展 现象 ,基识
,符且合 一直 来 以学对 经界增济 长 径路的认
识。当下高收 入下
2 8 1 41美 元) 所 需
的时 为 1 3 年间 。但国 越跨“ 中 收等入 陷
”阱之 路艰难的 :方一 ,面 济增经 长统于 计数 考 据 察作 的总 而结 在,全 范球
围具 有较 广泛 内共  考 虑到 收 高入 限下值仍在
逐增 年长 总, 方量面不难 看 出   中 即将 到来 在 “ 十的三 五” 时期
中长期经 济   率社在
右 应左 少至 不 于5 .低0 8
%这 一平 均值;另一发展会 过程 中, 面临 当下
历 经 “ 黄金发展 期” 又 近于 遭 年方
面 ,即 使 G P 增长D率 不 低 于平 均值 ,考虑到高
收下 入限   “ 矛 遇盾凸
期 ”显 且 , 济 发经展 态
“ 入 下台
” 的阶 值 的 上 浮,中国 可
51 . 9年 这 一平
均年限 中 顺 利晋“新常 态”,中 国论讨如
等中 收入 陷阱”这
一问 级  ,而 是能可 面更 长时 期临考的 验。Se
, 2 0t1 5
  I   P OE
L EP ’S   T R
I B U NE 
说 地,中国 直 面  “ 中等
入收 阱 陷”
一这真  问题 需认, 识 到 因 罕 大 有国成
功先 例 的而大
多 数 成功
的者 验 经并不 能 简
复单 制  , 且应努 力 免避拉美
_■?本  日色以列 韩国成功者越 “跨中 收等陷入 阱时间”踊表1 9  7 8 
1   9 93疃●  瞄
姐 匝 口 -喾霍;   阔蛳 ■- 嚼
馨 毛主;  
 _ 闻一 196
17年及 以  前 916
-12 9 71
年及以前 1   年 11, 9
7 -149 8
4 年 8 年,
9 87年 
7 1 1 -98
8年  1 0 年 , 1 98 4 -
1 9 39年区粹 主民 义 础 上基 的福  利赶超 对
济 赶 超经发 展 危  的害 。 但这 还些远
不远够。我国
中长及 期新 加 坡 中香国  西班牙 港葡萄 牙1 98  4
81 9 9  21 3年
2- 19 7 4年11 年 ,19 7
7 4-1 9 8
6 年1   年2,
9 6 1 -129
4 7年1 6,1 9 7 年3- 1 98 8 年  19 年 , 19 7 4
2年济 经社 发会 展
实 际还 面上  着临
略 的时代元 素  与不
基 国情 本,  即产 业 革
加 命 更 迭带 来速   的 紧“迫压
” 、全力 经  球 发济
格展 局的钳制 、
源能爱尔兰希 腊1 98 8 1 9
1    9
6 -1   29
27年 以前及17 年1 , 9 27-1 9
年 侣, 9 7 1 21 -98 9 年波黎各多均 值1
99 9f 注世界银:行 将1
6 92- 1
年以前及29 年 , 1 9
17-1 9 9
9 年15 。9 年资 源与 生 态 境 的 制约 、 环 、口人基 数教 与育 结
的构挑下等中入、 收上中收入、等 收高入个四段。阶战、 文化与 意识 形 的影态响 以及制度变
探革索 的成败 等 ,年代 之的后第三次
产业革 命( 即 信 技息 革术命 ) ,以 最 前这些都 我是国 “ 十 三五 ”及 中长
期经 济社会 发展过程
中所  沿 原 的能 子术和 技子 电计 机与算 互 网技联术 稳 ,成固就  全 须 必对 面的严 峻战和挑 实现 题问
。球经 霸主地济位
在此。 程过中
德。国 、 日 本、 国等 国法家 也纷 崛起纷 技, 水平术的 提 不高断 升提全 要素生 产
率, 从 而助这帮 些济 经实体现 经了济 长期增长 。   我
作 们发为展
中 家国 更应 ,于 基产业革
命某是一 经济产业命革 速更迭 加须直面:“技 术超赶”的紧迫 力压 每 一 产 次业革 命
后世。   经济格界 都局发生会要变重化。爆 发于 1
纪 中 的叶一次第 业产革命
( 工 业即革
)命一体济 腾飞 重大经契 机 视角 的来 理看智
待 后 发“ 优 ”势若。经济 赶从超的视 角看
来 , 业革产命 更 迭 的时 区间也间恰  是后 赶 来超者
可实现 超越
区 ,若间在
一上次 产 业  革命段 阶能 由技没 术发后 势优而实 现 崛起 被; 进动入 下一直次至19
纪 中世期结束 ,以 纺织 业为起点 ,因机械
大 生化产  而 动带相 产关 链业 如条冶 金工业
、 炭煤业 工、 运输业
主( 要铁路是 和 运 海 )和 制业造的发
展 ,使 国一英 成为跃 “世产业革命阶段
,后 势要必 发起和实现 新 一 赶轮超 才,有可  能达到 起崛 目 标然。 而 , 从次 三业产 革命兴起
时的 间来上看我们不,难发 现其
更在迭 不断 加 速从工, 革 命爆业发到
电气 革命  发爆,
期经间历 了约
1 20 年 ,而
从电气 革命爆 发信到 技息术 革命爆发
, 间仅期 经历了 约8
0年。以 我 目们 前界 厂工”
而 后 。 91 世纪 6O 7 0 年 、代 以 ,美 国和德
为国中  心 ,
球全发 爆第 次 二产业 命革
即 电气( 命 革),绕 围重化工 业 这一核 心
产汽、 制 车 、造铁钢工
业化学 工、业所 的处息 技术 时信 代发展态势来
看 人, 工智能等新 技 术命的革到来
隐已约可见 ,
产业革命 的加 速
进超 者 赶的发 时展 间加 紧迫更 ,这 种 压力是 我 国经发济展 直 面“ 中和电力
迅速发 展 以。2至
世 O初 ,美纪国进入 经济  发展的 “ 金 黄时代” , 势乘 上而 ,进一步
导主了2 0
世5 纪  042  
民论坛 I   2
0 1 .5 09 7
范文七:作者:魏杰金融经济
2008年10期国际化是我们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面临着陷阱的挑战。就像曾经的拉美现象、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猛然下滑、1998年的亚洲经济风波,到现在种种迹象都说明,中国也面临着国际化陷阱的挑战。最近出现价格全面上涨,其背后是国际化进程陷阱的挑战。首先,是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需求的过度上升导致价格的过度上涨,必然引发货币多发。我国货币多发有两个口子,一个是再贷款,还有一个外汇的大量流入迫使中央银行多发货币。这两个口子发力最多的不是再贷款,而是外汇占有过高导致货币多发。2006年我国所发的货币外汇和再贷款的口子差不多一半对一半,世界的警戒线是外汇所发的货币只能是整个货币发行总量的10%以内,我们却接近50%。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货币多发,最终致需求拉动型的货币上涨。大量的资本进入中国,导致货币多发所引起的价格上升,这是一个需要解决却不敢真正去解决的问题,面临两难的选择。明明知道必须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必须减少出口,必须减少外资过度进入。但是要减少就必然引发失业。对付此陷阱惟一选择就是必须启动国内市场,解决失业问题。中国国内市场如果不启动,中国将会出现像已经爆发的这种陷阱国家的局面。怎么样启动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消费低迷的原因是财富分配的有问题,必须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问题。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呢?我认为有以下五个办法可以提高百姓的收入:第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现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国家收入增长太快,居民的个人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必须提高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第二,提高初始分配中劳动的收入比例。初始分配就是企业的个人分配。现在看来,中国经济现在一直持续增长但劳动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如果不在初始提高劳动收入比例的话,居民收入不会提高。第三,提高财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财产性收入我们现在太低,美国的财产性收入占了居民收入的40%多,我们现在不到2%。所以老百姓收入太低,仅靠劳动性收入没法提高收入。第四,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城乡的公共产品享受一体化,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第二个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体制的一体化。现在城乡经济不是一体化,城里人买了房子有产权,既可以抵押也可以流动。农民呢?宅基地不能抵押不能流动。城里人买股权,股权可以流动,但农民的土地既不能流动也不能抵押。因此,产权不一体化,农民富不起来。要进行体制的深化改革才行。第五,提高落后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过去我们的办法是所谓的简单的扶贫,结果越扶越贫。因此要修改战略,主要为这些地区提高创业和就业机会,这个地区如果没有创业、就业机会的增长,这个地方的群众不可能真正富起来。启动国内市场的关键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只有先解决国内市场,才能再去解决国际市场。其次,企业成本上涨非常快,成本上涨导致企业产品价格的上涨,成本推动了整个价格上涨。这次成本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短缺导致的,中国自身的原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引发企业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上涨。中国资源难以控制必然使中国进入全球配置资源,进入全球配置资源就引起了现在的利益格局,各种力量都想阻止中国的发展,这样就会出现一系列利益的摩擦,这都是国际化进程的必然情况。因此,我们必须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企业必须调整战略,必须要推动技术创新。最近我们学传统文化成功,甚至有人提出来国学治国。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发扬,但是传统文化不能解决中国现在的新问题,中华民族必须有新的思维体系才行,必须要进行思维的创新。实际上,我们技术创新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就是思维创新受到极大的局限,我们不能光批判传统的社会主义,也要考虑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问题,不然我们很难朝前推进。现在,中国遇到价格上的问题实际上不单是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必然所引发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叫国际化陷阱。中国有能力并有条件绕过这个陷阱,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国力庞大的市场。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如果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就能够绕过这个陷阱。作者介绍:魏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
范文八:摘 要: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 26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许多国家正是在这个阶段,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并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环境;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5-02引言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对各国收入水平的划分,人均国民收入(GNI)小于90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介入906美元与11 11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大于11 115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2010年中国GDP达到近5.9万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NI达到4260美元,因此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看,虽然许多国家经过努力都先后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之后其经济却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因此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能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转型;如果转型不成功,则可能也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环境与资源陷阱中国现今面临着环境与资源方面的严峻挑战。世界银行在2007年出版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就已经指出,与东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反映在环境问题上。当前全世界3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20个在中国,整个国家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影响,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报告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以“世界工厂”为发展目标,以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为重心,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环境的压力。此外,高能耗的发展方式也具有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的同时,能源消费也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20.3%。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也相当高,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算出,中国能源消费强度是日本的4.5倍、德国的4.2倍、美国的2.6倍。与此同时,中国正由资源出口国逐渐转变为资源进口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铜金属最大进口国,铁矿石第二大进口国和铝的第三大进口国。中国吸收了全世界1/3的煤炭、钢铁和棉花的供应。与能源短缺和消费激增很不协调的是,能源浪费惊人,能源使用效率只有33%。因此,中国要发展经济,更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应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强环境立法和管制、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等来减轻环境污染和排放强度,同时降低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大力发展新能源,改变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高度依赖,才能走出环境与资源的“中等收入陷阱”。二、产业结构陷阱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是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着陷入产业结构陷阱的巨大风险。首先,中国产业过于依靠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道路,缺乏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对产业链的整合控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价格、低土地价格和低污染成本来获取微薄的利润。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易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方面优势凸显,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将逐步消失。如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国经济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其次,虽然中国意识到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但目前我们在许多高附加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还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同时还缺乏相配套的制度环境。在高附加值产业方面,由于中国在许多领域还不具备核心技术,再加上西方的技术封锁,因此中国高附加值产业占经济比重还较小。再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历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都是以某项通用技术支持的先导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然后导致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诞生和经济全局的变革,因此建立成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中国经济提升的作用重大。“十二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希望中国在下一轮世界经济竞争中在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能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2011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0.1%、46.8%和43.1%。而发达国家如美国(2010年)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20%和79%。相比之下,中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因此,我们要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三、收入分配陷阱收入差距过大,国民收入未能与GDP实现同步增长,被认为是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这可以从最近这些年劳动者报酬在整个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大幅下滑明显看出。2000年这一比重为51.4%,而到了2007年,该比重已经下滑到39.7%,劳动者收入比重在七年中下滑了11.7个百分点。再从基尼系数来看,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这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各级政府和大型垄断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这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影响内需的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社会稳定等。
  而要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就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就需要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环节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合理安排劳动、资本和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完善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群体调节力度,抑制垄断行业收入和各种不合理收入,加快形成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和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四、技术创新陷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非常注重引进外资和技术,并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在实际的技术引进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部分引进技术缺乏科学论证,不能体现适用性和先进性,引进技术的结构不合理。其次,只注重引进硬件,却缺乏对软件(技术专利、工艺流程)的引进。据对年中国重大引进项目的抽样调查,软硬件的引进比例不足0.35∶1。以硬件引进为主,不仅成本高,对国外设备依赖性大,而且中国难以掌握其核心技术,不利于国内技术的提高。第三,只注重引进技术,不注重消化吸收。2002年,中国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例是1∶0.08,即每投入一块钱引进技术,只花八分钱做消化吸收。相比之下,在类似发展阶段,韩国的这一比例在1∶5~1∶8之间。第四,只注重技术引进,不注重自我研发创新,技术自给率低。中国一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在5%左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每年形成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因此,中国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技术引进的结构,提高软件技术的比重;建立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建立综合性服务机构,为企业的技术引进提供情报、市场调研等综合性服务;加强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国家还应制订扶持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口科技素质。结语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考验,除了以上阐述的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主要陷阱因素外,中国还应防范和处理好其他一些问题,如过度城市化问题、腐败问题、国际经济冲击问题等,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健康高效运行。参考文献:[1] World Bank.GNI per capita[EB/OL].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NP.PCAP.CD,.[2] 郭将.增长的极限[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51.[3] 张孝德.新能源将成为引领生态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N].中国经济时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gb/ndtjgb,.[5] 常修泽.如何走出“分配窄圈”[J].人民论坛,2010,(7):20-21.[6] 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6.[7] 吴玉满.中国技术引进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20-22.[8] 司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如何良性互动[N].第一财经日报,(T20).[9] 王红茹,倪光南.国企如何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J].中国经济周刊,2006,(4):26.[责任编辑 刘娇娇]
范文九: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早在2003年“民工荒”时就已经来临了。但现在仍有人预计要到“十二五”末和“十三五”初才出现“刘易斯拐点”。撇开单纯的概念之争,看看工资是不是在上涨,劳动争议是不是在增多,制造业成本是不是在提高,产业是不是出现了向国外或中西部转移的趋向?如果承认是,那么就意味着中国的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作为价格信号,让企业家、投资者,甚至劳动力供给者作出反应。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警惕的事情是,中国如果应对不慎,很可能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人力资源要适应产业升级要避免陷阱,就要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替代过去资本、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过去中国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有人口红利,因此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出现资本报酬递减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光靠“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是可行的,这时你非让它转变,其实也仅仅是号召而已。但现在,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了,资本反而相对充裕,就必须要从“投人”转向“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失去的十年”里,原因不是企业得不到资金,而是政府的补贴、投资,是在保护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结果导致资本回报率、劳动生产率双双下降。这对中国有借鉴意义。我们现在潜在的一个危险是,资源要素和市场的平等获得机会正在失衡。这不在于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关键在于投资机会的自由进入。当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来补助它;当企业遭遇打击时,政府一味予以保护和投资。在这种模式下,国家会有越来越多不健康的成分出现,最终使全要素生产率不能提高。经过“刘易斯拐点”以后,该转变的没有转变,结果就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劳动力短缺后,最需要的是显著提高人力资本,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美国正在经历无就业复苏,人们预计可能要十年。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往上走,但相当多的劳动力却在向下走,连大学都不上。产业结构升级了,劳动力没有跟上,美国现在还想保留一些适合中国农民工做的工作,并说中国拿走了他们的就业岗位,这是不公平的。这也提醒了我们。中国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现在每年大概有10%。这改善了收入分配,但也释放了一个不好的信号,很多农民家庭觉得孩子上学不如赶紧去找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这对未来人力资本构成了一个不可预知的、不太健康的预期。从大的环境来看,中国正面临下一代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危险。需建立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风险,就是如何让劳动力市场制度替代单纯的劳动力供求机制,成为工资形成的合理方式。让我们看看日韩的例子。日本在1960年到达了“刘易斯拐点”,10年后消费率就停止下降,大幅度上升了。这个时点,可以说它的“刘易斯拐点”和“库兹涅斯转折点”相交了,收入分配改善了。而韩国1970年到达“刘易斯拐点”,10年后其消费率还在下降,到了接近20年,才改变了收入分配继续恶化的状况。原因很多,但最直接的是日本一开始就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叫“春斗”,由西装革履的政府官员、工会代表和企业家代表三方,拿出数据来,讨论,协商,最后达成一个可以接受的工资涨幅,结果工人的收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步增长。韩国1970年到达“刘易斯拐点”的时候,时任总统朴正熙还在压制工会,不能顺应工人涨工资的诉求,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直到他去世以后,韩国才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状况才得到改善。因此,在“刘易斯拐点”到达之后,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制度,让它和劳动力供求机制共同起作用。回到中国,“十二五”期间,可以说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了“刘易斯拐点”,如何应对工资诉求问题,成为了未来能不能社会安定、能不能改善收入分配、能不能创造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关键。(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本刊记者孙荣飞、李光敏采访整理)
范文十: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应对作者:朱瑞雪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3期摘 要: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 26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许多国家正是在这个阶段,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并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环境;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5-02
引言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对各国收入水平的划分,人均国民收入(GNI)小于90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介入906美元与11 11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大于11 115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2010年中国GDP达到近5.9万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NI达到4260美元,因此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看,虽然许多国家经过努力都先后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之后其经济却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因此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能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转型;如果转型不成功,则可能也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环境与资源陷阱中国现今面临着环境与资源方面的严峻挑战。世界银行在2007年出版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就已经指出,与东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反映在环境问题上。当前全世界3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20个在中国,整个国家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影响,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报告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以“世界工厂”为发展目标,以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为重心,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环境的压力。此外,高能耗的发展方式也具有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的同时,能源消费也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20.3%。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也相当高,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算出,中国能源消费强度是日本的4.5倍、德国的4.2倍、美国的2.6倍。与此同时,中国正由资源出口国逐渐转变为资源进口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铜金属最大进口国,铁矿石第二大进口国和铝的第三大进口国。中国吸收了全世界1/3的煤炭、钢铁和棉花的供应。与能源短缺和消费激增很不协调的是,能源浪费惊人,能源使用效率只有33%。因此,中国要发展经济,更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应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强环境立法和管制、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等来减轻环境污染和排放强度,同时降低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大力发展新能源,改变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高度依赖,才能走出环境与资源的“中等收入陷阱”。二、产业结构陷阱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是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着陷入产业结构陷阱的巨大风险。首先,中国产业过于依靠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道路,缺乏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对产业链的整合控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价格、低土地价格和低污染成本来获取微薄的利润。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易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方面优势凸显,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将逐步消失。如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国经济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其次,虽然中国意识到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但目前我们在许多高附加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还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同时还缺乏相配套的制度环境。在高附加值产业方面,由于中国在许多领域还不具备核心技术,再加上西方的技术封锁,因此中国高附加值产业占经济比重还较小。再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历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都是以某项通用技术支持的先导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然后导致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诞生和经济全局的变革,因此建立成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中国经济提升的作用重大。“十二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希望中国在下一轮世界经济竞争中在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能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2011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0.1%、46.8%和43.1%。而发达国家如美国(2010年)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20%和79%。相比之下,中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因此,我们要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三、收入分配陷阱收入差距过大,国民收入未能与GDP实现同步增长,被认为是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这可以从最近这些年劳动者报酬在整个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大幅下滑明显看出。2000年这一比重为51.4%,而到了2007年,该比重已经下滑到39.7%,劳动者收入比重在七年中下滑了11.7个百分点。再从基尼系数来看,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这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各级政府和大型垄断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这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影响内需的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社会稳定等。而要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就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就需要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环节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合理安排劳动、资本和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完善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群体调节力度,抑制垄断行业收入和各种不合理收入,加快形成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和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四、技术创新陷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非常注重引进外资和技术,并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在实际的技术引进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部分引进技术缺乏科学论证,不能体现适用性和先进性,引进技术的结构不合理。其次,只注重引进硬件,却缺乏对软件(技术专利、工艺流程)的引进。据对年中国重大引进项目的抽样调查,软硬件的引进比例不足0.35∶1。以硬件引进为主,不仅成本高,对国外设备依赖性大,而且中国难以掌握其核心技术,不利于国内技术的提高。第三,只注重引进技术,不注重消化吸收。2002年,中国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例是1∶0.08,即每投入一块钱引进技术,只花八分钱做消化吸收。相比之下,在类似发展阶段,韩国的这一比例在1∶5~1∶8之间。第四,只注重技术引进,不注重自我研发创新,技术自给率低。中国一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在5%左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每年形成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因此,中国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技术引进的结构,提高软件技术的比重;建立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建立综合性服务机构,为企业的技术引进提供情报、市场调研等综合性服务;加强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国家还应制订扶持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口科技素质。结语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考验,除了以上阐述的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主要陷阱因素外,中国还应防范和处理好其他一些问题,如过度城市化问题、腐败问题、国际经济冲击问题等,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健康高效运行。参考文献:[1] World Bank.GNI per capita[EB/OL].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NP.PCAP.CD,.[2] 郭将.增长的极限[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51.[3] 张孝德.新能源将成为引领生态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N].中国经济时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gb/ndtjgb,.[5] 常修泽.如何走出“分配窄圈”[J].人民论坛,2010,(7):20-21.[6] 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6.[7] 吴玉满.中国技术引进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20-22.[8] 司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如何良性互动[N].第一财经日报,(T20).[9] 王红茹,倪光南.国企如何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J].中国经济周刊,2006,(4):26.[责任编辑 刘娇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的人生三大陷阱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