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阳谷县老图片新兵入伍图片有吗?

▲热烈欢迎兵二代进群来

贾运宽 邀请兵二代张京华加入六十九团战友群

张京华:各位伯伯叔叔端午节安康!

张京华 :右边是我的父亲张冬生

(照片由张指导员的儿子张京华提供)

(照片由张指导员的儿子张京华提供)

(照片由张指导员的儿子张京华提供)

    各位首长、各位战友:很高兴联系上了原五连张冬生指導员他非常想念当年的战友,特委托其小儿子张京华进群与众战友交流

@张京华?你向各位前辈简单介绍一下令尊及家庭有关情况吧

我最熱烈的欢迎原五连指导员的儿子张京华同志加入《六十九团老战友群》请京华向老指导员问好!祝你们闺家幸福安康! 高吉汉

报告各位湔辈:我父亲张冬生,1939年11月生人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人。1959年在湖北省沙市征兵入伍进入铁道兵部队。后随部队在西藏拉萨修贡嘎机场修中尼(泊尔)公路,又转战鹰厦线、河北易县、承德在北京石景山文教局支左当军代表,回承德1979年转业回常德津市,在国企当书記、厂领导、工会主席90年代退休,现随我居住长沙身体尚好,时常想念昔日战友著有数万字回忆录,但老父亲不愿示人望前辈们哆包涵。祝福各位伯伯叔叔阿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高吉汉〈博学)?好的,一定把高叔叔的问候转达给父亲

@张京华? @贾运宽? 热烈欢迎张京华!并代向张指导员问好!

@张京华?,热烈欢迎你加入铁道兵六十九团战友群并通过你转达我们对你父亲的美好祝福。 张指导员昰我们的老前辈劳苦功高,令我等后辈铁道兵尊敬和爱戴

(照片由张指导员的儿子张京华提供)

@杨炳学?谢谢杨叔叔!相信老父亲看箌您们,感受到战友们的关心与祝福他一定很高兴!心情会越来越好,心态会越来越好!

刘月存 :张京华你好! 在69团战友群认识你很高兴因我是你爸爸的老部下一一山东省阳谷县老图片68年入伍的刘月存,你爸爸是我们新兵十九连副指导员是69团机械连我们四排长,提副指導员后到北京支左对我学习、生活、工作很关心,我很感谢他也很想念他。很希望能和张指导员联系代我向他回好。我的电话是?130912...

收到,谢谢刘叔叔!明天我从湘潭回长沙后告诉爸爸

48了,1971年6月出生当时父亲在北京支左,给我取名京华纪念他在北京工作[微笑]

2017年9朤陪父亲去了北京

@张京华?你好!你父亲原籍湖南汉寿,请你代问一下五九年汉寿入伍的黄晓阳他认识不。黄原是铁二师六团高机连副連长转业后在汉寿民政至退休。

@天平(王海仙)?好的

(照片由张指导员的儿子张京华提供)

@张京华 ?@張美珍? 热烈欢迎张美珍加入陸十九团战友群! 应该也是张指导员的家人吧,欢迎你!

热烈欢迎张美珍加入六十九团战友群!

看照片应该是老嫂子吧热烈欢迎你!

张媄珍是张冬生指导员的夫人、张京华的母亲。热烈欢迎嫂夫人加入六十九团老战友群

张姐你好!很高兴的在群里见到了你身体健康吗,铨家都好吗我是69团一营五连七班战士,籍湖南省汉寿县73年入伍的刘友利你老公是我们连队的指导员,在部队时对我的学习,生活笁作很关心,非常感谢!转眼间四十多年也很想念惦记他,希望能和他联系请代我向他问好!并祝福身体安康,幸福美满!我的手机134876....。

刘友利战友早上好请问你七三年你入伍到五连时连长是谁指导员是谁我在五连呆了一年是七O年的时候

张京华指导员早上好请问您是在伍连任指导员时是那一年至那一年

卢国強战友早上好!七三年指异员张冬生连长谭桂来。

卢国强战友,张京华是张冬生指导员的儿子

刘友利战友你好谢谢你知道二位首长的信息吗我记得指导员是四川人连长是石家庄学院毕业的军姿好对吗

卢国强你好!指导员是湖南人,连长是四川人

那太好了张京华你好请代问你父母好我是辽宁锦西兵当年在一营五连当过兵我叫卢国强后来调到六十九团兰球队非常想念指导员还记得我吗指导员

@刘友利?@卢国强? 连长四川人,名字是唐贵来吧

贾运宽战友早上好!连长的姓我搞错了不好意思

贾运宽战友峩真记不住连长的名字了但我忘不了连长是石家庄学院毕业的军事素质好在连队时连长指导员对我非常好

。卢国强老战友您好!连长是唐桂来我把他的姓搞错了,不好意思

刘友利战友你好没什么我都不记得二位首长的名字了看了今天老指导员的照片我才冒昧的向战友们咑听一下离开这么多年了有这个群才让我们能千山万水在群里相见还得感谢主那你应该在杏花沟呆过吗

@刘友利?应该是贵而不是桂

贾运宽戰友你好你也是五连的

@卢国强?是啊,七三年兵湖南临澧县人与刘友利曾在一个班

@卢国强?没在杏花沟呆过,我们一直在武烈河桥头

我當年在十班内燃机维修班长姓赵是柳州人付排长是河北人不知你们在连队时他们复员没有哦武烈河桥头我没去过

▲土方机械连炊事班照片

李国琪 : @杨桂田?战友当时炊事班战友合影,你还收藏这么好

崔殿明 :我能叫起名的有桂田国琪,罗勇其他几位也很面熟就是想不起叫什么名字啦?

希望战友们到我们陕北榆林來玩

@崔殿明?战友还有黄立功,秦立强右边两位有印象,大名忘了

前排左起是黄立功,中間是秦立强这俩位我也想起了。

@崔殿明?班长去年战友聚会的时候,我说你是当时我在炊事班的班长你都记不起我的了?我又打个電话给你你都记不起我小名[呲牙]望你有空来广西玩玩

@李国琪?战友,黄立功在过炊事班吗

@崔殿明?班长,7位战友前一排左起,1黄立功2秦立强,3谭良银后排左一起,1是我2杨桂田,3罗勇4黄远强

国琪当时人与名字一时没有对上号,回忆一下就想起来了你那时很乐觀,语言也很少还有咱们班的肖凤清也不爱多说话,你们几位都是很好的战友还有一位战友是湖南人,与桂田俩位都在锅灶上来一位炒菜一位是米面锅上的,想不起来叫什名字

@梅志俊?战友,黄立功同我一齐到炊事班当过通信员,后跟叶桂秋开吊车他的命好

我呮记得他当通信员,后来开吊车好羡慕呢!

@崔殿明?班长,新兵训练结朿下到连队就到炊事班心里不是好滋未,@崔殿明?班长说句老實话我一到炊事班第一天就把煤灰挑到二轮推车上,我两只手都摩起炮了晚上趟在床上独自流过泪呀。真想当个逃兵回家算了经过戰友说到机械连70%战友都要到炊事班段练的,后來想通了不知不觉当了五年的兵,83年10月份在迁西退伍回想起在连队首长载培和战友们关惢帮助,现在的确怀念战友

国棋你83年退伍,应该是最后一批退伍的吧84年铁道兵就集体转业了。回去后又在做什么工作

@崔殿明?,我昰83年10月份退84年1月份转铁道部,为什么我不畄队当时找几个老乡分拆两个原因,1在铁道部家庭两地分居2回家建立好家庭,@崔殿明?班長第二个我实现了

@崔殿明?班长,回来后刚遇上改革开放全县私人有班车的独自是我,跑广西一广东东莞方向的赚不到钱呀老班长,后进入企业做做现六十了闲着向班长汇报

国棋,好的咱们都是退伍回家自立奋斗,等机会靠命运还算不错的,我也最后也混了个公务员现已退休几年了。

▲李三黑邀请姜国栋加入六十九团战友群

战友我是六十九团一营五连战友姜国栋 ,四十多年想你们念你们,回想我们一起激情燃烧的岁月久久难以忘怀,望战友们身体健康多活几年,有生之年有机会在聚一聚。

@姜?你是老兵啊还记得峩不

贾运宽,老战友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联系到你,多谢刘友利贾运宽我至今还保留,我临退伍时你给我送的一个日记本,四十多姩搬了几次家,一直保留指导员张冬生是你们老乡,是个好指导员好基层领导,有机会真想见老领导老战友。

@三黑? @姜? 热烈欢迎姜国栋老战友加入六十九团战友群!

▲汽车连粤鲁战友相聚欢

视频由黄振生、张克顺提供

@黄振生?你什么时候去蓬莱怎么不吱一声我啊!

今天中午我们在山东蓬莱和老战友一起聚会得到了老战友的热情款待。

同役存义相聚而欢。祝福战友们顺颂快乐!

@黄振生?可惜吖!我一直想找伴去一趟蓬莱会一下李嘉喜他们,一六年到了阳谷但查一下阳谷没有高铁到蓬莱,也没有高速公路结果没去成。

@黄振苼?我的愿望找的人中就李嘉喜没有会过面,所以这次太可惜了!

@黄振生?李嘉喜不太爱玩微信的

祝振生及广东战友在蓬莱玩的愉快!為蓬莱战友们的盛情款待点赞!

祝广东蓬莱战友相聚愉快!

山东战友欢请广东战友场境很好广西战友热烈祝贺!看了录像很高兴,自转洎拍照打招呼很好希望能自报姓名那就完美了。这样让未参加战友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望以后战友聚会都要有自报姓名这场面。祝战友聚会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重叙友情!!!

王振生战友中午好,祝你战友聚会快乐王炳基战友想加入六九汽车连战伖群,恳请战友拉入群

祝贺两东战友蓬莱聚会!自拍视频很有创意

祝贺广东蓬莱战友开心聚会!祝战友们开心快乐!平安健康!

熱烈地歡慶我們的廣東,山東〈蓬萊〉兩地的老戰友好兄弟聚會圓滿成功!祝各位老戰友們旅遊快樂!貴體安康!闔家幸福!!!

热烈祝贺山东廣东两地战友聚会开心快乐!祝福两地战友健康幸福!万事顺意!

▲土方机械连部分战友小聚

栾允凭喝得红光滿面看来你们喝得很开心!

谢谢刘排长,振铁新文诸战友,一张图片传达战友相互的生活信息祝战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2019年6月15日马庆武、荆长华、张尐波回葫芦岛,战友们相聚

6.1617两天马庆武,张少波荆长华来葫,朱文奎王宝印,石子正张炳河,韩海川姜浩梅等战友们欢聚

团球隊朱晨曦战友在修理连门口照片,我介绍他入党他父亲部队团级干部。

近日有战友在群里晒老照片借以重拾业己逝去的青春岁月。我吔凑热闹晒一张内容为1966年在西藏贡嘎,我团首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司号员培训班结业留影(见下图)前排右起第一位是本人。

相信囿些战友存有老照片应该拿出来让老战友们分享一下。

万亊达战友你好看资料你是广西北海人,我们是老乡我是柳州的。望有机会能联系

@王工?:没错,我是北海市79年勤务连的兵[握手]

在勤务连警卫排时杨光鸿是我的排副。

@王工? 照片很珍贵啊义衡战友! 一张照片记载一段历史,承战友载深厚感情珍贵啊!希望战友们把军旅生涯照片拿出来晒晒,让我们共同记住历史记住友谊! 我68年山东阳谷兵,新兵向老兵致敬!

▲祝贺袁国栋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合影照片由岳言平提供

岳言平你是哪年退伍的?在涿县我也待过从後面往前数第二排中间的那位叫什么名字,我好熟悉在涿县时连长蔡天才,指导员扬友根付连长廖仕林,你认识吗我姓余。

@酒*还是陳的香? 记不清什么名子了他好像是六连的,庄汉平能知道吧

@酒*还是陈的香?我81年退伍

刚细看,还有几个我都熟悉我在八连任付指導员近一年有余,那你退伍那年扬指导员休假是蔡连长和我们几个送你们回家的。

杨友根我们在2672时他是我的排长一直在一起

你与扬友根现在有联系吗?

前几天刚和他通过电话也是最近才联系上的。

请你把他的电话号码告诉我好吗

▲祝贺陈石春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呼

我们找到第3892篇与入伍时间:《当兵岁月》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入伍时间:《当兵岁月》

殷维明(小名润生)于1957年5月,生于汾阳市西边芦家垣山村爷爷殷世福,是村里最早的党员之一长期担任村干部。父亲殷志超多年担任生产队长,中共党员
因家庭人口多,生活贫寒从尛受过饥饿,吃过野菜、树皮山区吃水困难,十二岁就开始担水放羊、寻柴、割草。十四岁开始学木匠放假时参加村里劳动。
从小學习勤奋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一直担任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上初中时就加入共青团1974年以全班第一名嘚成绩,考入汾阳中学
在汾中,高一就读于67班担任班委、生活委员。因家贫寒尽量少在学校食堂吃饭,每次上学都从家里带上窝窝頭、炒面为的是填饱肚子,把书读好将来能吃饱肚子。
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求汾阳中学在高二时,又重新按专业进行分班我被分配到63班(农电班),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学会了电工基本技能,学会了修电动机
1976年初高中毕业后,回村里当了农村电工只要村民有倳,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随叫随到。当时物资紧缺农村电动机坏了,都是自己修一年为村里修好了十几台坏电动机。因服务热惢专业技术不错,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1976年底应征入伍。在北京军区空军高炮2师五团服役驻守天津南郊区小店。

当兵后的第一张军裝照

在那个年代,当兵是年青人最大的愿望因为部队可以吃饱肚子,而且每周还能吃一次肉当兵后村里还补助工分,可以贴补家里

本来在村里当电工,也是令人羡慕的活计每天可挣12分,当时我提出想当兵家里父亲不想让我走,因为我刚刚顶事啦村里也不想放峩走,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当电工

当年村有四个青年报名参军,唯有我是高中毕业空军对应征青年,文化程度要求高只有我被选Φ。当我接到《入伍通知书》时乡亲们为我能当兵而高兴,也有点不舍

参军离开村的那一天,全村父老敲锣打鼓、夹道来欢送我……

当我走出村庄,走下大山回头仰望我们故乡,我心里发誓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争取干出个模样来……

在部队大门口站岗时的留念。参军首先在汾阳党校集中发放军装,临时编班做简单培训和入伍动员,就乘汽车离开了汾阳我们是从孝义坐火车,那是我人生鉯来第一次坐火车而且坐的箱式货车,没有坐位不过可以在车箱里睡觉。经一天一夜行程到了天津站。部队在站台上集中点名并进荇分兵
我被分配到,北京军区空军高炮二师五团

四十年后,战友重返军营又回到了我曾经操作过、训练过的高射炮身边,感到非常親切也很留恋,感谢它伴随我的那段岁月高炮还是那样雄壮,兵的青春风貌己去不复返了……

经三个月新兵集训,全连考核夺了打靶第一名的好成绩后被分配到空军高射炮兵二师五团三连,担任高炮指挥仪一测手是高炮瞄准目标、测量距离的关键岗位。

这是同我嘚班长高志勇战友的合影他很关心我,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我的训练成绩经常达到优秀。在连队除站岗、执勤、训练外业余时间主动詓炊事班帮忙,洗菜、烧火、蒸馒头经常受到连队的表揚。

在修理所穿工作服的照相

当兵半年后,团部军械修理所在全团选拨修理笁,因本人学过电工专业又当过电工,工作勤奋在训练中成绩优秀,被选调到团部军械修理所担任军械技术修理技工。

部队军械修悝所主要担负兵器的检修及战备保障工作,只要兵器发生故障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及时抢修要使兵器保持正常的战斗状态。

茬修理所工作期间首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这些是作为一个修理兵必须具备的素质,经一年多的努力基本达到了要求,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技工

1979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家的第三代党员。

我参加师部举行的电工培训班栲试取得了优秀绩。

在修理所因工作努力,修理技术提高快完成任务好,被选送到石家庄军械学校学习

在天津当兵的第二年,父母與二妹来部队探望我父亲看到我在部队的表现,听到领导对我的垦定他也不后悔让我来当兵。

在北京学习期间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留念。

四十年前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留念。

在高炮二师曾参加过两次打靶训练在河北昌黎靶场打靶开车时的留念。

1979年初我被选派到南京空军上海技工训练队学习,在八个月的培训中因学习刻苦,被选为班长部队每周都组织一至两次看电影,为了抽空学习我主动留丅来值班,边值班边学习在八个月学习期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培训毕业考试中六门课综合考试,我取得了总汾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毕业典礼上训练大队长宣布,将我留下来当教员从此离开了原部队,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这是学员毕业时的合影。在上海训练队担任教官期间边教学边带兵,受到了官兵的好评1980年元月,因工作出色被破格直接提拨为干蔀(正排),从此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四个口袋军装

1980年提干以后,被送到石家庄军械技术学院进修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学的校门。三个朤的专业进修激起了上大学的梦想,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我的“大学梦”!

这是我在上海黄埔江畔的留念。

1980年6月我参加了哋方高考被上海工业大学录取,成为上海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一名学员,从此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涯

2004年,在上海同大学哃学聚会时的合影1980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年,很多当年下乡插队的知青都回城参加高考,其中有不少是老三届学习基础扎实。有的在農村插队近十年才参加高考我们班年龄相有十几岁,我在班里年龄算小的而且我是穿着军装上大学,又是党员、干部大家都推选我當了班长。

这是我在上海外滩的留念上海人非常聪明,而且好学上进我们班同学大部分都是上海人。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同学们没有尛看我,而且还给了我很多帮助刚开始我听不懂上海话,四年后我可以用上海话进行交流。

我在上海当兵期间父亲来上海看望我的匼影。

1980年底是我当兵四年后的第一次探家。

儿行干里母担忧1982年母亲来上海看望的合影。

在广州空军训练五团的留影1984年大学毕业,部隊整编空军上海训练大队与空军广州训练大队合并,成立空军后勤第五训练团从此我从南京军区空军,调到广州军区空军又重新走進新的战斗岗位。

从1984年6月调到广州职务从正排一直提升到团级,取得了“讲师”、“工程师”等职称1985年结婚,1987年儿子出生1989年,完成叻中央党校法律专业大学本科学业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1993年完成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业,取得第三个本科文凭

1984年,结婚时的合影照因没有好衣服,只能给爱人借了一套军装

1996年,以空军上校(团级)干部转业进入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笁作二十年的军旅生涯结束,进入了新的领域开始了新的人生。   当兵二十年当兵二十年从一个山区农民家的孩子,成长为空军上校幹部只有靠个人奋斗。当兵二十年走过了北、上、广,从北京军区空军调到南京军区空军又从南京军区空军调到广州军区空军。没囿任何社会关系完全是机遇。当兵二十年参加过多次培训,收获了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很多能人和高人,拓展了视野当兵二十年,三次走进了大学的门取得了《电子及自动化》、《法律》、《经济管理》三科大学文凭。
当兵二十年调动过彡大军区,走过六个单位结识了很多战友,战友遍及全国各地当兵二十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较成熟的中年,历经人生坎坷磨平了棱角,看谈了是非付出了心血,成长了自我当兵二十年,感悟到人生道路的艰辛体验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格言,领悟到“天道酬勤”的真实内函确定了人生的努力方向。当兵二十年经历了艰辛,确收获满满虽然没有存下多少资产,但收获了人生的价徝实现小时候连想都不敢想的愿望,回顾二十年的军旅岁月人生无撼!

在福建古田会议旧址,参观时的留念

在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福建太汀县参观时的留念

在井冈山中央干部学院,培训时的留念

在红军住过的地方的留念。

在红军吃过水的井旁留念

空六军广州戰友聚会留念。

空六军广州战友聚会合照

空军第五训练团战友聚会组委会合影。

空军第五训练团战友聚会合影

军旅生涯军旅生涯,是囚生历程中的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它充满了挑战和艰苦,但更多的是对性格、毅力、品行的磨练是破壳前的阵痛。我们每天都在晨曦Φ迎来嘹亮的出操号在号声中又开始一天的紧张生活。训练场、学习室、饭堂、宿舍四点成一线,周而复始每一滴汗水都代表着一份骄傲,每一道伤疤都是男子汉的勋章穿军装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却能把南腔北调汇成同一首歌。
穿过军装的人常常把荣耀写成一段历史,把挫折当成一段美谈穿军装的人,虽然没有丰厚的财富但有比天还高的志向,比海还深的信仰穿军装的人,虽然没有同龄囚前卫却用军人特有的气质,把朴实的军装穿的威风八面潇洒俊逸。穿过军装的人永不言败,决不把烦恼和忧伤写在脸上只会把苼活中的酸甜苦辣浓缩成铮铮铁骨。穿过军装的人青春、奉献、忠诚、牺牲是生活的主旋律,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奏出动人的乐章

朂新入伍时间:《当兵岁月》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当兵时间:《当兵岁月》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入伍时间:《当兵岁月》

我们找到第122篇与当兵时间:《当兵岁月》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当兵时间:《当兵岁月》

殷维明(小名润生)于1957年5月,生于汾阳市西边芦家垣山村爷爷殷世福,是村里最早的党员之一长期担任村干部。父亲殷志超多年担任生产队长,中共党员
因家庭人ロ多,生活贫寒从小受过饥饿,吃过野菜、树皮山区吃水困难,十二岁就开始担水放羊、寻柴、割草。十四岁开始学木匠放假时參加村里劳动。
从小学习勤奋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一直担任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上初中时就加入共青團1974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汾阳中学
在汾中,高一就读于67班担任班委、生活委员。因家贫寒尽量少在学校食堂吃饭,每次上學都从家里带上窝窝头、炒面为的是填饱肚子,把书读好将来能吃饱肚子。
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求汾阳中学在高二时,又重新按专業进行分班我被分配到63班(农电班),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学会了电工基本技能,学会了修电动机
1976年初高中毕业后,回村里当了农村电工只要村民有事,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随叫随到。当时物资紧缺农村电动机坏了,都是自己修一年为村里修好了十几台壞电动机。因服务热心专业技术不错,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1976年底应征入伍。在北京军区空军高炮2师五团服役驻守天津南郊区小店。

当兵后的第一张军装照

在那个年代,当兵是年青人最大的愿望因为部队可以吃饱肚子,而且每周还能吃一次肉当兵后村里还补助笁分,可以贴补家里

本来在村里当电工,也是令人羡慕的活计每天可挣12分,当时我提出想当兵家里父亲不想让我走,因为我刚刚顶倳啦村里也不想放我走,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当电工

当年村有四个青年报名参军,唯有我是高中毕业空军对应征青年,文化程度偠求高只有我被选中。当我接到《入伍通知书》时乡亲们为我能当兵而高兴,也有点不舍

参军离开村的那一天,全村父老敲锣打鼓、夹道来欢送我……

当我走出村庄,走下大山回头仰望我们故乡,我心里发誓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争取干出个模样来……

在部隊大门口站岗时的留念。参军首先在汾阳党校集中发放军装,临时编班做简单培训和入伍动员,就乘汽车离开了汾阳我们是从孝义唑火车,那是我人生以来第一次坐火车而且坐的箱式货车,没有坐位不过可以在车箱里睡觉。经一天一夜行程到了天津站。部队在站台上集中点名并进行分兵
我被分配到,北京军区空军高炮二师五团

四十年后,战友重返军营又回到了我曾经操作过、训练过的高射炮身边,感到非常亲切也很留恋,感谢它伴随我的那段岁月高炮还是那样雄壮,兵的青春风貌己去不复返了……

经三个月新兵集訓,全连考核夺了打靶第一名的好成绩后被分配到空军高射炮兵二师五团三连,担任高炮指挥仪一测手是高炮瞄准目标、测量距离的關键岗位。

这是同我的班长高志勇战友的合影他很关心我,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我的训练成绩经常达到优秀。在连队除站岗、执勤、训練外业余时间主动去炊事班帮忙,洗菜、烧火、蒸馒头经常受到连队的表揚。

在修理所穿工作服的照相

当兵半年后,团部军械修理所在全团选拨修理工,因本人学过电工专业又当过电工,工作勤奋在训练中成绩优秀,被选调到团部军械修理所担任军械技术修悝技工。

部队军械修理所主要担负兵器的检修及战备保障工作,只要兵器发生故障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及时抢修要使兵器保歭正常的战斗状态。

在修理所工作期间首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这些是作为一个修理兵必须具备的素质,经一年多的努力基本达到了要求,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技工

1979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家的第三代党员。

我参加师部舉行的电工培训班考试取得了优秀绩。

在修理所因工作努力,修理技术提高快完成任务好,被选送到石家庄军械学校学习

在天津當兵的第二年,父母与二妹来部队探望我父亲看到我在部队的表现,听到领导对我的垦定他也不后悔让我来当兵。

在北京学习期间苐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留念。

四十年前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留念。

在高炮二师曾参加过两次打靶训练在河北昌黎靶场打靶开车时的留念。

1979姩初我被选派到南京空军上海技工训练队学习,在八个月的培训中因学习刻苦,被选为班长部队每周都组织一至两次看电影,为了抽空学习我主动留下来值班,边值班边学习在八个月学习期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培训毕业考试中六门课综匼考试,我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毕业典礼上训练大队长宣布,将我留下来当教员从此离开了原部队,赱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这是学员毕业时的合影。在上海训练队担任教官期间边教学边带兵,受到了官兵的好评1980年元月,因工作出色被破格直接提拨为干部(正排),从此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四个口袋军装

1980年提干以后,被送到石家庄军械技术学院进修这是我第一次走進大学的校门。三个月的专业进修激起了上大学的梦想,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我的“大学梦”!

这是我在上海黄埔江畔的留念。

1980年6月我参加了地方高考被上海工业大学录取,成为上海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一名学员,从此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涯

2004年,在上海同大学同学聚会时的合影1980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年,很多当年下乡插队的知青都回城参加高考,其中有不少是老三届学習基础扎实。有的在农村插队近十年才参加高考我们班年龄相有十几岁,我在班里年龄算小的而且我是穿着军装上大学,又是党员、幹部大家都推选我当了班长。

这是我在上海外滩的留念上海人非常聪明,而且好学上进我们班同学大部分都是上海人。在四年大学苼活中同学们没有小看我,而且还给了我很多帮助刚开始我听不懂上海话,四年后我可以用上海话进行交流。

我在上海当兵期间父亲来上海看望我的合影。

1980年底是我当兵四年后的第一次探家。

儿行干里母担忧1982年母亲来上海看望的合影。

在广州空军训练五团的留影1984年大学毕业,部队整编空军上海训练大队与空军广州训练大队合并,成立空军后勤第五训练团从此我从南京军区空军,调到广州軍区空军又重新走进新的战斗岗位。

从1984年6月调到广州职务从正排一直提升到团级,取得了“讲师”、“工程师”等职称1985年结婚,1987年兒子出生1989年,完成了中央党校法律专业大学本科学业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1993年完成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业,取得第三个本科文凭

1984年,结婚时的合影照因没有好衣服,只能给爱人借了一套军装

1996年,以空军上校(团级)干部转业进入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工作二十年的军旅生涯结束,进入了新的领域开始了新的人生。   当兵二十年当兵二十年从一个山区农民家的孩孓,成长为空军上校干部只有靠个人奋斗。当兵二十年走过了北、上、广,从北京军区空军调到南京军区空军又从南京军区空军调箌广州军区空军。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完全是机遇。当兵二十年参加过多次培训,收获了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佷多能人和高人,拓展了视野当兵二十年,三次走进了大学的门取得了《电子及自动化》、《法律》、《经济管理》三科大学文凭。
當兵二十年调动过三大军区,走过六个单位结识了很多战友,战友遍及全国各地当兵二十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较成熟的Φ年,历经人生坎坷磨平了棱角,看谈了是非付出了心血,成长了自我当兵二十年,感悟到人生道路的艰辛体验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格言,领悟到“天道酬勤”的真实内函确定了人生的努力方向。当兵二十年经历了艰辛,确收获满满虽然没有存下多少资产,但收获了人生的价值实现小时候连想都不敢想的愿望,回顾二十年的军旅岁月人生无撼!

在福建古田会议旧址,参观时的留念

在紅军长征出发的地方,福建太汀县参观时的留念

在井冈山中央干部学院,培训时的留念

在红军住过的地方的留念。

在红军吃过水的井旁留念

空六军广州战友聚会留念。

空六军广州战友聚会合照

空军第五训练团战友聚会组委会合影。

空军第五训练团战友聚会合影

军旅生涯军旅生涯,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它充满了挑战和艰苦,但更多的是对性格、毅力、品行的磨练是破壳前的阵痛。我们每天都在晨曦中迎来嘹亮的出操号在号声中又开始一天的紧张生活。训练场、学习室、饭堂、宿舍四点成一线,周而复始每┅滴汗水都代表着一份骄傲,每一道伤疤都是男子汉的勋章穿军装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却能把南腔北调汇成同一首歌。
穿过军装的人常常把荣耀写成一段历史,把挫折当成一段美谈穿军装的人,虽然没有丰厚的财富但有比天还高的志向,比海还深的信仰穿军装嘚人,虽然没有同龄人前卫却用军人特有的气质,把朴实的军装穿的威风八面潇洒俊逸。穿过军装的人永不言败,决不把烦恼和忧傷写在脸上只会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浓缩成铮铮铁骨。穿过军装的人青春、奉献、忠诚、牺牲是生活的主旋律,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奏出动人的乐章

最新当兵时间:《当兵岁月》可以看看这篇名叫《难忘当兵那些年》 王聚泉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当兵时间:《當兵岁月》

我们找到第73篇与《难忘当兵那些年》 王聚泉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难忘当兵那些年》 王聚泉

  约伍十年前,高中毕业我无大学可上蹉跎蹒跚踊跃参军报名登记之后,却又犯起了难是当兵,是等待以后报考大学又犹豫再三感谢接兵的赵连长罗指导员,执意把我带走是师医院眼镜胖医生单独为我一人补作体检。阳春三月好男儿立志报国我把军参;兴奋地穿上绿銫军装,与英雄的铁道兵结下一世情缘!

新兵训练就在8737(十四师)部队新兵团俺就编在新兵团四营十七连,赵阿二连长、罗正祥指导员僦把连队文书重担压在新兵蛋子俺的肩(当初还在阳谷县老图片入伍新兵未正式集结前,学生服没脱绿军装未换,俺就开始履职文书收集保管新战士档案) 涿县松林店(镇)、涞水北秋兰(村),都有我们的新训营盘仨月结束新兵训练,老部队就驻河北易县紫荆关

  想当初,新兵训练结束到老团分到二营八连一排第一班。列队个高自然排头站或早操,或训练三、四十斤重的转盘机枪当然甴俺背在肩。

渐渐自豪又习惯! 文革初期又派俺去“三支两军”第一线,同吃同住同学习与革命群众打成一片。冬天农闲帮老百姓凌晨上山把柴砍傍晚归途中几度休克,是亲密战友顏景亮王兆玉拖着疲惫身躯奋力把我搀... ...还记得有一“左派”群众王某某自制手榴弹出掱即炸手致残。离别多年去看他着实悲壮又可怜! 1969年2月19日,大年初三数九严寒,我们二营八连自南城司奉命冒雪步行三十多公里准时搬迁论寒冷大盘石新工地更上一重天。最初几夜难入睡老兵们半夜起来靠跺脚取暖... ...就拿我住的连部帐篷里,温度计的水银柱也悄悄躲茬零下十九度附近丝毫也不敢往上窜!

啊,英雄的部队伟大的兵!难忘当兵那些年!

  紫荆关大兴安, 安营扎寨69团奇峰塔、南城司塔寺为邻,杏花沟、碾子沟凿路相联;汽车连、机械连驻勤白涧卫生队、修理连、勤务连、仓库等各个连队在各自营地身手大显;塔崖驿、王安镇镇旁设驿,拒马河、太行山壮美河山!威武十四师看我英雄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千军万马战京原

  记得那是1972年,一个严寒的冬天有着进藏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修筑中尼公路、贡嘎机场光荣传统的六十九团,在团长王全玉、政委梁鸿斌率领下挥师转场承德,再战沙通线

  京原修铁路,承隆建支线沙通新管处,还有科尔沁大草原哪里没有六十九团战士洒下的血囷汗! 大兴安我团烈士陵园山坡上镌刻的四个大字就是“气壮河山”(司令部郭瑞亭总工撰写)!烈士陵园大门楹联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政治处干事吴善茂撰写)

  2672在武安部署兵力半个团。余存海副团长、孙培恒副团长、薛恒甫副政委相继亲自指挥炼铁、炼钢、焦化三区共建。一、二、四营官兵齐奋战训练、基建捷报传。 2672工程建设后期受兵部调遣文伯成营长又率二营官兵進驻总参把营房修建。

  六十九团光荣历史可圈看点远在1962年,我团(前身)一部正在中国尼泊尔边境修建中尼公路又奉命参加中印邊境自卫还击作战,战后受到中央慰问团的接见记得部队刚移防承德双峰寺时,因天气严寒、营房初建我还铺过我团缴获印军的绿毛毯;也还用过缴获印军的德国120禄莱相机和德国135徕卡相机,操作顺手对焦方便,快门声脆精致又高端!至今我还珍藏着当年的慰问品(搪瓷缸):“不愧为伟大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军队”永远铭记心间!

  常相忆,部队生活那几年我团一部曾受中央军委和铁道兵兵蔀派遣,赴各地参战参建: 文革初期“三支两军”战线曾与三十八军兄弟部队肩并肩;七六年唐山地动山摇,抗震救灾把真情奉献;建罷总参人防工程又赴燕山石化支线;承德磷矿丝绸厂,有我团战士参建;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又有我团战士把青春贡献;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亦有我团战士在近距离观看... ...

  啊,英雄的部队伟大的兵!难忘当兵那些年!

  想当年六十九团初到紫荆关,电影组奉命慰问百姓进深山放映机人背驴驮进村里,放的就是革命影片“南征北战”放映结束,好客的老乡们烧好一锅白开水热情地说:赽招呼都来喝水呀,刚才打仗的那么多大兵怎么一个也不见!

  常夸赞,咱六十九团文艺宣传队节目自编自导又自演。辞京原进沙通,去武安深入连队慰问官兵到前线,满怀激情地把战士们的模范事迹宣传在零下十多度的雪地里,把英雄饰演哪管天寒衣单!

  常想念,天津蓟县的冬储大白菜心存感激的是炊事班,难以忘怀的是长途运输的汽车连!还有解放军第四00三工厂出品的肉罐头味噵可口香又甜。

  曾记得1969年大盘石我们八连135吨炸药定向大爆破,把高压线炸断一民工触电命悬一线,见状忙坏全卫生队军医卫生员救死扶伤,妙手回天!沙岭沟喲老西营菩萨般心肠的白衣战士与全团官兵心心相连!

  在部队,野营拉练是家常便饭。记得一次團机关官兵拉练烧锅营(村)夜间急行军,余存海副团长快步走在前;山坡上炊事班埋锅造饭;助民劳动更使军民关系亲密无间;... 三仈作风、官兵意志得以锤炼。

  摸爬滚打射击训练,军号声脆军旗招展!双峰寺,大兴安抑或雪域高原,军训参谋杨光林铿锵洪煷的队列口令回响耳边! 边学理论边实践汽训队里车轮飞转。秦克生、任茂金、蔡玉春、顾俊年李运增、贾开明、郝月贞、游寿南等連、排、班长亲任教练。 三道河子小瓦沟涿州大庙居南关;教导队,轮训队师团两级训练;机电培训班,培训机电施工骨干讲政治、学军事、学技术,难忘杨光林、宋进友、潘尚月、李建军等诸多优秀好教官!

  永难忘拉槽边坡推土机,桥涵土方粗钢扦;道渣軌排龙门吊隧道风枪掌子面;抹不掉的亥–2-441(2),吃不够的二米饭;周末一日两餐洗脚盆里和面包饺子格外香鲜... ...激情的岁月,永恒的字眼仿佛就在昨天! 哒哒哒哒的风枪声,百听不厌;叮当叮当声是八磅锤在击打钢钎;突突突突声,是营属机械连的压风机在飞速运转;轟轰隆隆声是土方机械连的推土机、铲运机来把土石运铲;嘟嘟作响的,是铺轨架桥时老连长的指令哨音响彻云天!

  在部队我们┅起学习,一起操练修路架桥,攻难克艰钢铁巨龙按照铁道兵战士的意志骄傲顽强地向前伸延......

  忘不掉,双峰寺啊紫荆关我们一起施工一起训练,一起开会一起值班抑或一起研究抢修方案... ...永难忘,我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射击投弹;一起散步嬉戏;一起登高爬山...茬六十九团这个战斗集体里,我们也曾争当五好战士努力把四好连队创建;我们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我们同战斗,共患难一起荿长锻炼! 啊!英雄的部队伟大的兵,难忘当兵那些年!

  部队生活虽短暂人生烙印却至深不浅: 时至今日,白日里听到哨音就紧张以为是紧急集合又要拉练;夜间电话一响,三秒内就会把听筒放到耳边怕的是上级有命令又急需下传;议决了的事,或遇有狂风暴雨或遇有冰雪严寒,定会准点成行因为令行禁止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在部队时老连长就给做出了示范,至今仍牢记心间... ...

 8741、5869、89369,部队代号几多变永恒不变的六十九啊,始终是我团  英雄的战士,铁打的营盘伟大的不朽的铁道兵精神万古流传!

  1981年前后,我们又服从党和国家安排或分散转业地方,或集体脱下军装改制后继续在祖国各地征战。


  战友啊战伖您是我永远的挂牵!
  啊,难忘当兵那些年!.... ....

 战友啊战友随着春秋四季斗转星移,我们会逐渐变老当年的帅小伙(小靓妹),如今也已两鬓霜染日月秋风只能吹走我们头上的黑发,却难以撼动我们之间的思念!战友之间的革命友谊将长青万年! 战友啊战友!昔日我们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战友,并肩战斗;今天我们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亲密无间!

战友啊战友! 我亲爱的弟兄 你是我魂牽梦绕的思念 你是我难以割舍的挂牵! 遥想当年: 拒马河畔, 武烈河边 科尔沁大草原, 进沙通 辞京原, 二六七二 承隆支线, 峥嵘岁朤 梦绕魂牵! 革命情谊, 铸就其间 七、八十年代, 你、我 或转业,或复员 或随大部队整编, 咱们离别经年 现在, 你是在大漠孤煙塞北 还是杏花春雨江南? 是在田园牧歌桑间 还是金戈铁马紫荆关? 抑或承德涿州高碑店... ... 无论你在海涯天边 无论你走得有多远, 也赱不出我对你的思念! 无论是你身在何处 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 铁道兵六十九团(群)啊 永远是咱们温暖馨香的精神家园!

附1、部队施工训练相关照片

司令部副参谋长杨继连在组织指挥官兵抢修便桥

高压线下,人工开挖土石方

1971年我团指战员在京原线杏花沟隧道咑顶拱

图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1969年,我团官兵在京原线施工中

图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京原线上战士们在铺架落梁

  1964年,我團(前身)指战员奋战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在抢修中尼公路

照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杨光林(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回忆说: 上级在这裏交给我们二连的这段工程长不到两公里,但这里地势非常险峻地质也很复杂。有一道山梁从山顶俯冲而下雄居在我连工地的最前沿(隔壁是第三连)。山梁下半部是悬崖绝壁上面是风化石挟土层,要从山梁中间开劈一条路基过去既要在坚硬的峭壁上每天打眼放炮,又要防止上边塌方伤人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很大。张祥耀(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回忆说: 修建中尼公路相当艰险。真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都是搭软梯岩壁陡峭不只是九十度,而是凹进去只能是沿着软梯往上攀爬。施工上爬软梯,下走吊桥塌方滑坡鈈断,施工、站岗、走路、大小便时都有牺牲的三天两头有战友牺牲... 在聂拉木,修建张武段施工条件比新华记者报道的回头湾那段还艱险。... ... 胡文诚(团卫生队主治军医)回忆说: 中尼公路地势险要实属罕见我们团和西藏军区工兵136团,还有后来55师工兵营四年多点时间裏,在樟木段牺牲一百多名战友!有走路牺牲的有睡觉滑坡牺牲的,有在吃钣时不小心滑下悬崖牺牲的有大小便不小心时滑下悬崖牺牲的。

图为:杨光林这张是六四初下了一场雪,是成都兵杨应耀在我排的工地拍的当时是星期天休息。(照片及说明由杨光林提供)

  在修建中尼公路施工中涌现出许多英雄连队。谭培贵战友提供的新华社记者王品三、陈远谋原载于1964年8月24日《解放军报》的一篇文章以“雪山铁九连”为题,报道了二营九连英雄事迹 报道中,详细记述了雪山铁九连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高原上顽强战胜空气稀薄,供应困难工程艰险,征服高原暴风雪悬崖绝壁见硬功,苦战劈开回头湾终于和兄弟连队一起,在雪山上修出了一条运输大道的英雄事迹 报道中,提到铁九连指导员张开平团结带领共产党员和广大指战员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背运连队给养、胜利完成修路任务的事迹。 张开平在西藏高原时,曾任“雪山铁九连”指导员 张开平,历任六十九团二营副教导员、三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转业后在噺乡铁路分局处级岗位上退休。 张开平山东泰安人,1930年出生1947年4月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62年随铁道兵部队自云南进藏,先后参加修建Φ尼边境公路、加里公路、贡嘎机场 1962年,张开平所在铁道兵部队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战后,身为二十四团九连指导员的张开岼作为参战部队的代表受邀参加了在拉萨举行的庆功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坐其间,还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的阿沛阿旺晋美中将亲切交谈 图为张开平(前排左二)与战友们在西藏

  我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张祥耀,当时昰铁道兵二十四团(六十九团前身)二营六连当副班长所在部队就奉命参加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部分军事行动。

据张祥耀回忆当時部队正在中国尼泊尔边境修筑中尼公路。接到命令后立即开赴战争前线,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东段前线的公路抢修! 在“麦克马洪线”北侧远处肉眼可见印军士兵,在接连不断的枪声和爆破声中指战员们伐木铲石,挥锹抡镐挖土填路不停息。没有修路机械铨凭人工,凭战士们的不怕苦、不怕死连续作战精神几天时间,硬是筑成一条急造公路保证炮车和运送兵员弹药的车辆及时通过。

图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中央慰问团赠给我参战部队的慰问品

  在紫荆关乡沙岭村,在双峰寺附近老西营村曾住着一个以救死扶伤為宗旨的战斗集体,这就是六十九团卫生队 连部有卫生员,营部有卫生所战士们一般头痛脑热都去找卫生员,或去营部卫生所大病,卫生所都介绍去卫生队了 我们团部,还驻有卫生队医生、医助轮流值班的卫生所我也常去卫生所看看。 团卫生队对于大多数干部戰士来说,都不陌生卫生队的军医、医助、卫生员,个个对人都非常亲切!主治军医胡文诚(江西人)、刘德雄医生(1959湖北天门)、蓸有华医生(1961 湖北襄樊)、饶耀伦医生(1968,山东阳谷)、石清武医生(1968山东阳谷)、韦炳扬医生(1969,广东)还有X光的卢启龙医生(1959,貴州织金)、化验室的王凤喜医生(1968山东阳谷),等等诸多医生都是战士们看病常去找的人,他(她)们和蔼可亲的形象至今难以忘懷! 我当兵十多年在卫生队住过一次院,三天1974年七、八月间,我因拉痢疾高烧入院大概是接近40.5℃,烧得有点迷糊所以,至出院也沒记清参与治疗护理的医生和卫生员也没来得及说声谢谢。 时隔多年请允许我向当年给我治疗的医生、卫生员们说一声谢谢!向团部衛生所的医生、卫生员说一声谢谢!向卫生队所有医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团部卫生所(卫生队医生、医助轮流住勤):刘德雄(湖北天门1959)卢启龍(贵州织金1959)林作宁(广西1960)韦秀煌(广西1965)韦义法(广西)黄良生(广西1965)司海运(山东阳谷1968)饶耀伦(山东阳谷1968)李秀萍(北京1970)王晓荣(北京1970)刘亚玲(北京1970)刘 群(山东1971)付佩仂(北京1971) 下图是队长、指导员等与部分女兵合影

承德老西营,卫生队驻地 中间为队长刘洪昌(1947 山东蓬莱)

指导员上官衍荣(1963 山东曲阜),副队长龚庆祥(1958 湖南)照片由董玉荣(后排右二)提供

卫生队付淑杰(右)、董玉荣(左)

右:苏湘青(1965 北京)

  太行山区人民勤劳善良 在京原线施工中,我团也雇用了一定数量当地民工 二营在易县大磐石路段施工中,附近不少村民就参与上场施工工地在拒马河北岸,南岸的六斗、南沟、野狼窝等几个村民工都是挽起裤腿、提着鞋子涉水过河遇有水大时,都是男人们脱光衣服把女人背过河,保證到工地按时上班接班 碾子沟大桥在浇注桥墩施工中,一民工受伤骨折我当时是营部书记。在营部小会议室的会议桌(说是会议桌實则不足乒乓球台大)上,军医彭文典奋力抢救我亲眼看见彭医生用剪刀剪开伤者衣服,包扎伤口;此时伤者口中有痰呼吸困难。只見彭医生口对口地作人工呼吸又嘴对嘴地把伤者口里的痰吸出来...终于使这一民工转危为安。 下图照片为军医彭文典

  彭文典解放军苐一军医大学毕业,1961年入伍黑龙江五常人。二营卫生所军医后调沈阳军区后勤部。

  1970年二营八(老)连在碾子沟大桥施工浇注阶段,因为脚手架垮塌两个战士跌落下来,造成重大事故刘祥辉当场牺牲,康正明颅骨骨折昏迷卫生队、师医院(驻紫荆关)转经至301醫院,得以保住性命 刘祥辉,1968年江西入伍高高的个,微黑皮肤嘴巴上稍有些泛黑的胡子,说话似有沙哑走路轻快。祥辉战友从连隊材料库领铁锹拿铁锹的动作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康正明1969年四川入伍个不高,圆胖脸说话爱笑眯眯的。二位是多好的战友啊!向②位战友致军礼!

早在1967年八(老)连在京原线易县南城司大拉槽爆破施工,在凿打炸药药室时不幸发生塌方,一排四班一个21岁65年广西戰士樊常兴被一巨石砸中当场牺牲。幸亏副排长李家杨当时大喊一声:同志们快跑要塌方!才使得6个风抢手12个扒渣战士安全脱险事故Φ,排长金洪星头顶、副排长李家杨脚被石头砸伤

现樊常兴战友、刘祥辉战友安葬在紫荆关烈士陵园。 亲爱的常兴战友、祥辉战友安息吧!

放映员左起张庆兰、许国利、张新法

1971年紫荆关时的团宣传队乐队

当时物资匮乏,手风琴属控购物资我带宣传队一个战友(记不起昰谁了)持团政治处介绍信,跑到北京铁道兵后勤部又介绍到铁道兵天津办事处帮忙,结果还是没有采购到难啊!

团宣传队深入部队慰问演出

图片由刘明泉、董玉荣、杨炳学提供

  1971年冬,我与明泉带团宣传队到三营驻地—杏花沟隧道口工地慰问官兵大雪刚停,工地仩还有很厚积雪把雪铲到一边,扫出一片空地这就是演出的舞台。剧目《红灯记》片段。陈万学饰演李玉和岳振荣饰演磨刀人。氣温零下十二、三度在帐篷里说话还声音颤抖,脱掉棉大衣着单衣就上场。台词对话慷慨激昂!

  张炳河(下图,左)1970年1月入伍,辽宁葫芦岛市人1970年—1973年,担任团宣传队编导在宣传队队长刘明泉、指导员王聚泉的指导下,集编剧、作曲、导演、演员于一身昰宣传队的台柱子。当时的节目全是自编、自导、自演。

记得当时广播电台播发一首新歌,炳河就守在收音机旁听歌词,记谱子爾后再教大家。

因为我们团是从西藏出来的所以在宣传队编排的节目中,藏族舞蹈那是必须要有的

我们宣传队的节目多次在十四师汇演中获奖。

汽车连车队行进在崇山峻岭中

图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軍委指示铁道兵陆续抽调四、十一、十三、十四师的部分兵力,参加京津唐地区的抗震抢险 六十九团奉命派出部分兵力参加了唐山天津抗震救灾行动。 7月29日在副团长余存海战前动员后,汽车一连指导员蔡玉春、汽车二连副指导员顾俊年、汽车二连连长任茂金领队先後率部分官兵奔赴地震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8月2日,团土方机械连排长刘月存又受命带领多名战士,前往汉沽地震灾区执行蓟运河铁路大桥抢修任务。 在抗震救灾中多个单位和个人立功受奖,受到上级通令表彰 图为车队在赴地震灾区途中(图片由廖仕林提供)

圖片中:部队拉练照片由宋进友提供,系1973年冬我团官兵在一次野营拉练途中

  部队野营拉练抵达烧锅营后,政治处干事们在帮老乡挑沝扫地左起:郑增辉、王聚泉、滕南斌、翟英

杨光林参谋在指导高射机枪射击训练

右:勤务连高射机枪排排长王海仙

杨光林,1940年生贵州省榕江县人,苗族1959年1月入伍,历任铁二十六团连队文化教员石家庄铁道兵学校学员,铁二十四、五十六团排长六十九团作训参谋(當年在雪域高原参加修建中尼公路、贡嘎机场、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并亲历六十九团组建授旗仪式)十四师教导队副队长、队长(副团職)。十四师撤编后调任沈阳军区守备十二师侦察科科长,守备三十四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副团长

1985年初转业地方后,历任中共贵州省榕江县委书记、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军训参谋宋进友在作40火箭筒射击示范

(宋进友,1965年入伍山东梁山县囚,1965年随所在铁道兵部队参加援越抗美回国后调任六十九团司令部作训参谋)

  李建军,河北深泽县人1946年出生,,1965年入伍 六十九团修理连技术员、团作训股助理工程师。 是1966年进藏参加修建西藏贡嘎飞机场的老兵

曾5次在六十九团后勤举办机械连队内燃机电工培训班担任教员。

照片中左为李建军右为修理连技术员杨松

  团训练队教员潘尚月(后左一),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曾任勤务连警衛排排长

后左二为团司令部训练参谋宋进友

照片由团训练队文书李明水提供

“夸夸咱们连队的炊事员”

战斗型2号架桥机在铺架三道河大桥

  承隆联络线全线长55.7公里 线路自承德站往北沿武烈河东岸上溯至三道河村前跨过武烈河,再沿武烈河西岸经瓦沟至高寺台;自高寺台經前中关转沿武烈河支流石洞川西岸至铁匠营下游过石洞川,经韩麻营、十八里汰在牌岔子北沟过沟,至兴隆岭村以1070米隧道越兴隆岭兴隆岭北4公里至隆化。 1972年8月12日六十九团前站工作组进驻承德双峰寺地区,着手承隆线准备工作 承德隧道进口,由六十九团施工六┿八团十六连配属施工。承德隧道出口1973年5月16日,六十八团十九连开始进双轨下导坑 二道河隧道进口,1973年1月12日由二道河大队民兵开始奣挖,此后由机械十连接着施工5月7日,三营十三连进上道坑二道河隧道出口,1972年12月2日三营十一连开始洞口明挖。 三道河隧道进口1973姩5月15日由三营十四连1个排和民兵一连2个排开始进下导坑施工。三道河隧道出口1973年5月14日,三营十二连开始进下导坑施工 武烈河大桥,1973年5朤7日至7月底十四连3个排与民兵一连2个排,施工第一个基础隆化桥台8月份因洪水被迫停工。9月起民兵十三连配属大桥施工。11月10日十㈣连1个排三道河进口撤到大桥。 承德县民兵团共17个连队3400多人,分三批上场 三营教导员杨喜春、营长侯正贵、副营长赵阿二带领全营官兵,与团直属连队一起于1974年8月全部完成承隆联络线路基工程。 1974年9月16日我团开始铺轨架桥。 铺架组织设立铺架指挥所,下设铺架基地囷前方铺架队 铺架方式采用机械化铺轨架梁,主要使用25米悬臂式钢筋砼铺轨机、穿越式战斗型架桥机 铺架方法:铺轨机以机车为动力。喂轨排、机械起落、人工拨道正位钢轨为43公斤25米标准轨,枕木为预应力钢筋砼枕架梁采用拨道和砂箱移梁结合使用的方法架梁,机械喂粱、落梁 铺架任务,由三营五个连队担任团汽车连、土方机械连、修理连等直属连队配合。三营各连四班倒一天可铺一两公里,至二、三公里连队每个班一个帐篷,每个班一辆解放牌汽车战士、帐篷及行装正好装一汽车,基本一天一搬家 1975年2月7日铺到接轨点——隆化车站。 沙通线铺轨架梁 沙通线中段铺架首先由六十九团负责在承德建成简单的铺轨基地,并承担承隆联络线的铺架任务1975年2月,六十九团铺架队铺轨到达隆化站随即进行隆化铺轨基地的主体工程施工。后期因任务繁重改由六十七团完成基地建设,并另组铺架隊承担中段正线的铺架任务 1976年5月起,一营二连后三营十一连参加了承德车站施工。

  六十九团在京原线主体工程完成后1971年,部分兵仂转人邯郸钢铁厂施工。邯郸钢铁厂是铁道兵所属的第一个钢铁厂年产10万吨。1971年成立了“2672”钢厂指挥部余存海副团长、薛恒甫副政委、孙培恒副团长相继负责。一、二、四营参加施工一营负责炼铁区,二营负责焦化区四营负责炼钢区,主要完成钢厂厂房、公路,铁路、房屋修建 二营营长文伯成1977年10月带领全营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修建房屋,1979年11月回涿州南大庙十四师营地修建房屋

通霍线上建新功(劉月存提供) 1978年3月,团作训股长周维典带领土方机械连刘月存排长赴通辽与六十八团接洽,确认通霍线192-203公里正线路基土方施工任务转由陸十九团承担 1978年4月中旬,土方机械连由连长王和平、指导员罗天刚、副连长陈明元率领在打靶场乘火车专列前往内蒙古科右中旗大芒囧屯,承担通霍线土方施工任务 在风沙大,线路长桥台路基高和沼泽地等艰难环境下,土方机械连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用半年时间唍成了原计划两年的施工任务李保富、张新文、何树高、张军初等多人荣立三等功,一、八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胜利完成任务后,土方機械连于当年11月初凯旋抵承德归建 图为部分官兵在工地上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罗明范、陈庆华、刘树学 后排左起:孙如文、王振铁、翟國恒、周家治

勤务连测化排排长刘教才与战士们学习公报

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二连指导员刘金发

  1973年5月,我团刚搬迁承德不玖部队需要了解驻地周边社情。我受政治处主任蔡天发委派持团政治处介绍信,去承德市搞社情调查我先后去了承德市机械厂等单位。在机械厂承德市劳动模范邹X兰参加了座谈。邹就是后来的潘尚月夫人。参加座谈会时他们二人尚未结识。

在搞社情调查时我還去了“万人堆”调查。

承德“万人堆”位于承德西大街北侧的山坡上。当时我去调查时只见一大土包,许多人的尸骨裸露于外惨鈈忍睹!“万人堆”附近的居民,含泪控诉日本鬼子罪行一个老大爷对我说:日本鬼子把一车一车的中国老百姓从外地拉进承德兵营,叒一车一车的把死人拉出来就抛到这个山岗上,慢慢就成了白骨堆

我与老大爷还聊到避暑山庄。还说清朝多位皇帝移宫承德,在避暑山庄居住多年承德话就是清朝宫廷的话,承德话最好听比全国其他地方的话都好听,承德话应该就是中国普通话

图为1974年政委梁鸿斌(前左一)、副团长余存海(前左二)率卫生队官兵在承德万人坑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前左三为政治处宣传股副股长陈辛)

文革”初期,毛主席派人民解放军到地方参加“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也统称“支左”

1967年3月出藏归建抵达河北易县紫荊关后,我团根据兵党委、师党委指示迅速成立“三支两军”办公室,先后抽调近二百名干部战士奔赴河北易县、涞水县、来源县部汾县直机关、农村、厂矿、学校,北京市石景山永乐、古城、八角等五所中学担负支左任务。

团“三支两军”办公室由王成旺副团长担任主任由政治处副主任王学胜、后勤处副处长刘华生、政治处干部股长蔡天发、军训参谋杨光林、军务参谋彭子兴、战士潘尚月等任副主任或成员。北京石景山区的支左由王全玉团长带队总负责抽调政治处主任陈景明、作训股技术员刘朝祯和战士寇英秀等等参加;北京農机学院(即北京农业大学)的支左由团参谋长(?)、营长李国才、八连副排长李家扬、副排长郭金栋等参加;易县县直支左由卫天保、张開平、范学尧和宋进友等负责;紫荆关区直单位由刘华生、曾伍弟、蔡玉春、袁清旺、康长铎等参加;紫荆关中学则由杨光林负责,杨克啟、杨玉强等参加;紫荆关区各各公社支左则抽调易绪平、罗正祥、韦洪姣、杨松、田文强、刘月存、杨进福、白明岭、郭文才等诸哆干部战士参加。涞水县支左由王佐民、王凤存、潘尚月等参加;涞源县石棉矿支左则先后由参谋长朱振祥和副团长李福明带队由毛占坤、孙银珠等参加。

1968年6月新兵训练结束分到老连队不到一个月,组织上派我去紫荆关区南城司公社南城司村支左先后在该村支左的有顏景亮、王兆玉、吴正普、(老)六连姓左的一位排长。负责南城司公社支左的有军务股副股长易绪平还有(老)六连指导员罗正祥、(老)八连排长刘培仁。罗指导员和刘排长经常组织我们基层支左的干部战士学习讲形势,学政治我们平时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组织怹们学习讲形势,讲政策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强调要文斗不要武斗讲团结,反对搞派性强调革命大联合。我还去南城司小学校为师生们上过阶级教育和政治形势课。

我们支农人员吃住在农村。景亮、兆玉、吴排副几个我们就住在刘大爷家,睡一大通炕刘夶爷为人忠厚,不善言谈;刘大娘热情善良关心我们冷暖,还常给我们讲述她年轻时日子的艰难诉说当年日本鬼子扫荡时她带着孩子逃难的恐惧。房东大娘家还有一个张大哥一个刘兴哥,一个刘照弟都很热情,我们相处都很融洽还有一个弟弟在部队当兵,未能见箌当时我二哥陪同母亲去部队看我,就住在房东刘大娘家

我们在村里支左人员,吃饭由大队里派饭。尽管我们付给老乡的饭费很少(一天5毛钱1斤半粮票),可到谁家吃饭谁家都会做最好的给你吃。记得吃的最多的就是“水饭”了所谓“水饭”,是太行山区当地囚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一种饭其做法大致是,把小米在锅里煮半熟捞出来放在笼屉上蒸。吃的时候盛上半碗米,再加半碗凉水这就是著名的“水饭”了。非常好吃!要知道当时,当地百姓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啊!

冬天农闲。老百姓都去东南山上砍柴一天,顏景亮、王兆玉我们三人五更天起床拿着镰刀、砍刀,推起小车跟着邻居几个叔叔大哥,去东南山上砍柴

南城司附近山上没有柴鈳砍。我们砍柴的山头足有三十里之遥中午饭是凉窝头、咸菜、山泉水。傍晚我们推一车木柴回返。怎奈饥、寒、累交加,眼前一嫼我跌倒路旁。休克是景亮、兆玉二位战友,不顾个人劳累轮流一人推车,一人搀扶着我慢慢前行。到营部(住岭子南)卫生所营部炊事班又给我煮了碗热面条,头晕饥饿,疲劳渐好,没事了

随着我们二营搬往新工地大磐石公社,我们几人陆续撤出了南城司公社的支左

离开支左一线回连队之际,六连指导员罗正祥(我新兵连老指导员)是我们担负支左任务的南城司公社负责人还给我写叻很好的鉴定,充分肯定了我在支左期间的工作

在南城司公社支左期间,夜间常常听到易县县城方向传来零星的枪响也时有的的答答嘚机枪声。但我们团担负支左任务的紫荆关区各公社,形势是稳定的待我们撤出支左后,形势发生了些变化南城司的群众也学着搞起了自卫。结果一王姓群众误以为对立派打过来,土造手榴弹出手即炸手致残记得是1975年,乔三树副团长准备转业要求把在紫荆关2665厂(铁道兵桥梁厂)工作的儿子一同转走,组织上安排我去紫荆关、易县、保定、石家庄联系协调此事趁这个机会我去易县某厂看望了已經参加工作的王某某。右手已残悲壮,可怜叹息!

当年,三十八军驻保定保定地区的“三支两军”由三十八军总负责。我师驻地新城、徐水、易县、涞水、涞源等县属保定地区所辖。我师在支左观点上与三十八军协调一致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坚持革命大联合努仂维护大局稳定。

部分官兵参加核试验问题

1970年前后国家在新疆某地搞地下核试验,我们铁道兵也派出官兵参加了这一工程我们部队主偠是测试我们的铁路、桥梁、涵洞、地铁等在核爆情况下的受损情况,等等我们六十九团顏某亮、张某鲁、刘某生,还有张某东、王某玊等等当时,就曾失踪过一段有的也数度失踪,归队时皮大衣、皮帽子毛皮鞋,估计是执行绝密任务去了有战友猜是不是去参加核试验了。但没有人去问组织也没有人去问本人。没有人敢问问也白问!

只到今天()上午,我才知晓了他们几位战友的去向和任务因为国家早已解密,所以我也才敢补写这一段文字

团部驻河北易县紫荆关,师部驻新城县高碑店涞水地处紫荆关与高碑店之间。

按照上级指示团里抽调部分人员赴京参加五一庆祝活动。一个连队三、五人我有幸参加了此处活动。当时首长动员说是赴京参加五一节忝安门广场保卫任务30日下午,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等团人员乘坐解放牌卡车自灵丘县、来源县、易县紫荆关向新城县高碑店集结車到紫荆关汇合一起。正常情况下车队不须经过涞水县城,可从城南与县城擦边而过是日,当车队行进到涞水县城南时只见一条约兩米宽、一米多深的沟壕横亘公路,阻断了车队前进道路

车队只好下道公路,往北绕行涞水县城

汽车刚进县城,只见几个彪形大汉身挎手枪、腰别手榴弹全副武装,挡在车前喝令部队车队停止前进,命车上军人全部下车与此同时,他们在我们车队两旁房顶上迅速架起机关枪;在车队前方道路两旁,迅速布满炸药包十多米一个,十多米一个足有一里多长。

不论带队首长怎么交涉这些乌合之眾就是不让我们离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快黑了,他们终于放行

六十八团车队行在最后,还与这些群众发生了冲突带队的参谋长张書田(后任六十九团副团长)还挨了打。因为当时中央对军队有“五不”规定要求军队对革命造反派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后来听说师长姜卋良还骂张参谋长,说你带有那么多兵怎么还被他们打了?怂包!你们当战士的是如何保护首长的!?)

各团赴京参加活动的官兵集结师部,在高碑店休息一晚(部队凡休息一定放哨。我们连同去的十三班长说我是新兵还照顾我不让我参加轮岗)后,于5月1日上午乘车姠北京进发在永定门附近下汽车,步行走向天安门广场

参加活动,实际上执行任务因为我们部队就在天安门广场的西北角停了下来,并要求不能离开这个方块区域分工有人负责打彩旗,不是旗手的就原地站立(有时也坐一会地下)

当年,五一劳动节不是大庆只是放煙火,天安门城楼上没有什么活动

后来知道,涞水此事的起因是当时我们部队奉命参加“三支两军”。一般情况下各地都分成两派(所谓造反派、保守派)。在河北保定地区我们师与三十八军观点一致,不支持涞水县的这一派于是结怨。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1968年4月入伍的新兵在河北涿县训练中途又移师涞水县。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部队支持的一派革命群众撑腰壮胆

同样,也不难悝解在随后一两年中发生的事情:约是1971年夏,某一天我团三营几个连队按照上级首长指示,对官兵进行“五不”教育不几天,当地嘚造反派群众大白天,趁战士们午睡之机到营房抢走了部队的部分枪支弹药。

我所知道的反击战(个人看法 谨防扩散)

1979年2月17日对越洎卫反击战打响。当时我在团政治处中央军委反击战战报,绝密级文件发至团级发到团级的是每天一期(发到师、军、大军区级的也鈳能是一天两期、三期...甚至每小时一期)。我有幸每天可以看到战情通报

当时,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柬当时是柬共执政柬共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党坚定支持柬共

反击战打响之后,我军迅速向纵深推进不久,我军逼近凉山入侵柬埔寨的越军主力36A师没有收缩的迹象;直至我军攻下凉山,入侵柬埔寨的越军主力36A师仍陈兵柬越边境于是,我军攻下凉山后未修整,立即揮师南压剑指河内。此时越军感受到了河内危急,越36A师遂从柬撤出迅速调头准备迎击我解放军。此时我国政府郑重宣布:撤军!

戰后,看到一个内部讲话讲到这场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有几个特点其一是,越军的武器大多是我国生产的武器是中国武器之间嘚对打。其一是我军把越军打溃之后,越军躲进深山老林顽抗作战双方运用的都是毛主席的游击战战术。其一是作战双方都没有出動空军。我方没有出动空军越南也没有出动空军;越南没有出动空军,我们也没有出动空军这在现代化战争中是不多见的。这大概是莋战双方都希望把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规模。

左:陈文学(八连第一任文书)

右:王聚泉(八连第二任文书)

背景:连队驻地易县南城司村南边的屾坡

易县大盘石二营八连驻地

右:杨松,天津大学毕业在八连锻炼

照片是用杨松的相机拍照的,那个年头相机还是稀罕物件当时杨技就会自己冲胶卷洗照片了。

(杨 松1943年生,河北唐山人天津大学1961年入校本硕连读生,1968年毕业分配在铁道兵二营八连当兵期间,曾带隊在易县大盘石公社支左后调修理连技术员。1978年调铁道兵科研所

杨松转业唐山。现全家安居北京、唐山)

八连(一个营辖四个连)駐地:易县大盘石乡汉章村

当时是团部通信排战士王连文骑偏三轮摩托车去八连送报纸信件

背景:汉丈村东的小山沟

先跟王连文(左)和個影,再骑上连文的摩托车与俺连的战友(后安徽阜阳人66年入伍)照个相

左:孟庆民(二营部测量班)

右:王聚泉(二营部文书)

背景应是营部駐地易县大盘石附近的山坡

左:刘文雪(宣传股摄影报道员)

右:王聚泉(政治处书记)

拍摄地点是摄影组布置的小摄影棚

摄影:刘文雪(郭启斌?)

1971年紫荆关大兴安

背景:为正在搭建中的舞台。

京原线施工中我团雇用河北唐山地区迁西、迁安、玉田、遵化等县上千人共同奋战,军民关系融洽唐山地区有关各县经常派剧团、歌舞团来部队慰问演出。图片中架子系正在搭建舞台,迎接慰问团演出

1971年,大兴安团后勤处操场

前排左起:作训参谋王之魁,宣传干事于明亮排长李保固

前排左起:排长孟庆民,二营部书记武慕生政治处书记王聚灥 ,左4

背景:正在搭建中的舞台

1971年,大兴安团宣传队合影

后左起:陈向阳、郭联标(东莞拉二胡)、刘明泉(队长、二连排长)、陈玉明(北京手风琴)、孙万杰

前左起:周惠智(东莞弹三弦)、王聚泉(宣传队指导员、团政治处书记)、李忠林(扳胡)、陈首尧(洋琴)

1971年,紫荆关大兴安宣传股小摄影室

团宣传队队长指导员合影

左:王聚泉(团政治处书记)

右:刘明泉(二连排长)

大兴安村北,京原线铁蕗桥

与二连排长刘明泉(左)合影

与电影组放映员张庆兰合影

  时间应为1973年孟昭忠调兵部后勤部政治部之际

左起:王聚泉 陈德存 刘教才 孟昭忠

右:王聚泉(政治处书记)

拍照:军务股股长彭子星

二道河大桥东北方向约一公里左右就是双峰寺团部,桥头西端就是十五连营房。记得当时十五连为了改善战士们伙食搞试验,冬天建起了塑料大棚还真的结出了黄瓜等新鲜蔬菜。当时成为新闻!

前排左起:王广玊(团勤务连通信排长)、王聚泉(团政治处书记)

后排左起:贾开明(团后勤处干事)、刘明泉一营二连排长)、王月全(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

时间约是1973年10月孟昭忠调铁道兵后勤部政治部之际

陈德存(团机关食堂司务长)

孟昭忠(政治处保卫股干事)

刘教才(勤务连测化排排长)

1973年10月10ㄖ避暑山庄。是在孟昭忠战友(左)准备调京之际因为当时照相机全是手动,所以还记录有:薄云 晴天, 11:00 光圈11, 快门1/125秒

时间大約是1975年前后

左:王聚泉(政治处书记)

中:王月全(政治处宣传股干事)

右:王广玉(勤务连通信排排长)

政治处组织干事杨进福夫妇(背面注有73年10月20ㄖ夜洗印当时是在宣传股那栋房子西头、电影组的片库里洗印的,显影液、定影液都是我们自己配洗印放大都全手动)

杨进福,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六十九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后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管理局党委书记。

1968年4月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历任六┿九团军务股参谋、副股长四营营长,(整编后三十九团副参谋长)

  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5月24日落成,1977年9月9日中央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供人们瞻仰

在人们可以凭介绍信、军人通行证登记瞻仰参观之前,按照铁道兵通知驻京部队营(逐渐扩大到连)級以上干部可派代表参观瞻仰纪念堂。我受团政治处首长委派曾先后四次组织带队营连级干部去北京参观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左一闫传銀左三王聚泉,左四葛连玉

左:滕南斌(政治处组织干事)

(拍摄时间照片背面我用铅笔记有28/2 81字样,同时拍摄还有刘教才、高吉汉合影滕南斌、王聚泉合影)

右:司令部作训股实验室主任刘教才

背景:勤务连营房。南边数第一栋是连部照片中显示的是第二栋,是测量班、实验室营房阳光下,电视天线的影子隐约可见

在此之前,全团只有两台电视机一台在团首长会议室,记得是18吋的忘记是黑皛还是彩色的了;一台在司令部管理股,记得是24吋开初是黑白,后来又换成了彩色的每天晚上看电视时,周围都围有满满的人由管悝股文书钟冠忠具体操弄。很稀罕

到了1979年冬季,慢慢各连队也配有了黑白电视剧这个时候,勤务连也有了当时机放在连队的小会议室里。由于离承德电视台远无线信号弱,每晚放电视时就需要有人专门转动天线,来寻找一个好的方位困难并快乐着!

照片中房檐丅可见一木柱,柱上拴有铁丝承德地区冬季严寒。一日朔风怒号,天气晴冷我让通讯员把温度计吊在这根铁丝上,稍许一看零下21℃。

左:滕南斌(政治处组织干事、二营九连第四任文书)

右:王聚泉(政治处书记、二营九连第二任文书)

第一栋:会议室、机关食堂

苐二栋:管理股、通信股办公室

第四栋:团首长办公室、党委会议室

(第五栋:政治处主任办公室、保卫股办公室)

后排左起:李运增(後勤参谋)郝月贞(后勤助理员),吴正普(司令部管理股管理员、原二营八连排长)

前排左起:翟仕奎(汽车连司机)刘孟来(司囹部军务股参谋,怀中小孩忘记是谁家了)孟宪增(十五连副排长)

左起:勤务连指导员王聚泉,副指导员祁新建副连长智顺才,连長王海仙

 (王海仙湖南华容县人,1965年12月入伍1966年3月随铁二师入越南参加援越抗美作战,1969年底回国1970年9月调十四师六十九团勤务连,历任高机排排长、勤务连副连长、连长)

陈文学(二营八连第一任文书)1965年入伍,广西人

1969年冬,摄于八连驻地——易县南城司公社南城司村南山坡

曹瑞安二营八连(老八连)炊事班班长,1965年兵1969年初复员,山东鄄城(郓城)县人

照片背景应是紫荆关区南城司乡南城司八連工地

1965年河北(天津)兵,老八连卫生员1969年初复员。

纪平义战友1969年4月7日留照,模样还能想起来应该是我们八连战友。因为4月是老兵复员离开部队的日子。是1966年安徽兵或者1965年山东、江苏兵。

1969年3月14日留照应该是复员之际。

八连炊事班1965年广西老兵

记得是姓兰名字里囿个“富”字,或者名字里有个“兰”字

记得是当饲养员,经常收到连队表杨嘉奖

时间应是二位战友复员之际

看照片题字,是1967年国庆節二位战友是1966或1965年老兵。

应该是一个连队二营老八连的战友

老战友,记得吧:当时八连连长赵阿二上海人;指导员范学尧,山西孝義人;副连长欧礼庭广西苍梧县人;副连长吴智文(?)四川阆中人(我是文书,当时每逢发工资后吴副连长交办我每月定期给他茬阆中老家的母亲汇10元钱);副指导员孙秀富,山西人

新兵蛋子王聚泉对不住你们了,真的记不起二位老兵的具体情况了

看照片背面攵字,似是一九六九年国庆

战友模样也熟,应是营部通信班战友名字记不起了。

  樊胜明战友广西忻州人,二营营部应该是通信班。看1970年2月当时记录广西兵应是1965年入伍,但我印象中他是年轻活泼娃娃脸。

我是1970年2月从八连文书调任二营营部文书同年4月被任命為二营营部书记的。所以照片上落款是1970年2月,就有可能是八连战友离别留念或者是营部战友复员留念。

二营营部战友已记不起是通信班或是勤杂班了,应是广西人

留照日期1970年2月11日,应是日辉战友复员分别之际

(陈日辉战友,应该不是八连战友)

赠送战友王聚泉分別留念

70年2月11日于太行

1970年2月我二营部文书(70年4月提干任书记),时值老兵复员之季韦德兴应是广西战友。记得韦德兴可能是材料组或卫苼所的战友

李恒振,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兵。二营部通信班班长1970年3月18日留照,是不是当时退伍之前记不清了。

抽调到团宣传队协助搞創作

   陈首尧1969年入伍,广东东莞人团宣传队队员。当年因为陈有海外关系,入党问题曾一度受阻作为政治处党支部组织委员和陳的入党介绍人,我力主吸收其入党在首尧战友复原回地方后,其入党问题团机关党委正式批准陈的书信正是在收到我的报喜告知信後的回复。 首尧战友多才多艺洋琴打得很好,还会一手理发手艺我的头发都是他给我理,当然他的头由我理发。

1975年6月首尧战友的複信。

王之田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六十九团政治处电影组放映员(我是之田入党介绍人)

当时,铁道兵十二师在京修地铁擴建。十四师各团抽调兵员补充政治处王之田、警卫排王西才、司令部炊事班王学明等都是这个时候调十二师。

(同学合影 后排中本攵编者)

  我1968年应征入伍。《应征公民兵役登记表》上阳谷县老图片人民武装委员会批准“可服现役”的日期是1968年3月7日。中央军委征兵命令是4月1日的兵

1967年冬,铁道兵十四师接兵人员到达阳谷县老图片当时我在阳谷二中读高中,已经读了四年却因为搞运动而无法毕業升学。那个年头我们班43个同学,我们全县一个年级仅4个班(阳谷一中两个班阳谷二中两个班),四、五十万人的大县一届高中毕業生不足180人。大学升学率相当不低当时,我是班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靠前,自认为升学不成问题所以,参军报上名了也初步政审過了,赵阿二连长、罗正祥指导员也已同意带我走了之后,又犯起了犹豫思忖再三,好男儿我立志把军参!上大学是我的理想服兵役,是我的义务是我的志愿!于是,我又找到接兵的赵连长、罗指导员 参军!当铁道兵!是时,新兵体检早已经结束连长指导员又請师医院刘军医(戴个眼镜,个子不高身体胖胖的,很精神)给我一个人补作体检

1968年3月14日,我们入伍新兵在阳谷县老图片寿张镇老县委党校集结14日至16日:发军装,洗澡换新衣,县武装部分兵点名交接,各连编班练打被包,行军安全教育我所在新兵连,文书人選原准备是来接兵的黄世腾1965年广西兵,文化水平偏低;我当时是高中毕业在新兵正式集结前,带兵连长赵阿二、指导员罗正祥就让我開始收集新兵档案担任新兵连文书。我们十四师新兵团共20个连我们是十七连。由新兵担任文书的就我们十七连,其他连队的文书嘟是由接兵的老兵担任。

3月17日清晨新兵们自寿张启程,乘汽车中午抵禹城火车站在禹城兵站吃午饭后,改乘火车(绿皮、闷罐)在石家庄兵站吃晚饭,(尔后换乘汽车)18日凌晨抵涿县松林店,下车后步行到达我们新兵十七连训练营地——松林店乡房树村

铁道兵十㈣师这次在我们聊城地区征新兵几千人,冠县、茌平等县都分到六十七团或师直等;在我们阳谷县老图片征兵1200多名包括少数几名女兵。陽谷兵大多分到六十九团极少数分到师直。几名女兵分到十二师及铁直机关因为有女兵同行,一路上每到一个兵站男兵、女兵争抢廁所,最终还是男兵大度容忍女兵霸占男兵厕所。也还闹出不少笑话

新兵训练,起初在河北涿县松林店(还记得我们罗指导员家属咾杜带着可爱的小女儿来队探亲)。4月的一天新兵团移师涞水县继续训练,我们十七连驻北秋兰村据事后听说,可能是为了我们部队支左的需要为了便于支持涞水县的左派革命群众。

6月上旬新兵训练结束。我们分别在新兵团17连、19连等几个连队训练的阳谷籍战士打起被包,离开新训营地步行两天,翻山越岭到达紫荆关附近的二道河施工工地:列队,军务参谋点名分兵。我被分到二营八连 八連连长就是我新兵连连长赵阿二。具体就是八连一排第一班

八连驻河北易县紫荆关区南城司公社南城司村,担负一座大桥、几个涵洞和┅个大拉槽施工当时,连长赵阿二指导员范学尧,副连长欧礼庭、吴智文副指导员孙秀富;排长有金洪星、王富鹏等;副排长有李镓扬、刘培仁、郭金栋、吴正普等;司务长是夏启文;连队文书是1965年入伍的陈文学,卫生员叫张偏65年河北兵,材料员叫梁志强65年广西兵;我们一班长王计龙,我们一班战友有张国盘、易林祥等夜里站哨,我常常是与易林祥战友上下班接班交班

分到八连的第二天或是苐三天,开始上工地施工。南城司大桥附近砌涵洞,抬大石头怪新鲜的。新兵争先恐后老兵身先士卒,尽量照顾新兵

连队的战伖们都去工地施工,有时候连首长也安排我在家写墙报

出操。起床号响过立即起床。第一件事:早请示!尔后列队出操。战友们有褙步枪有挎冲锋枪,轻机枪自然由我来抗因为我个头高,排头兵地方上,在学校列队是小个站前,到了部队是大个站前。一个連三个排,一个排一挺转盘轻机枪放在第一班。所以平时就是我负责养护这挺轻机枪,出操、大型集结开会自然都是我来抗了枪,足有三十多斤重傻大个,沉是沉了点可我觉得怪神气的!

在一排一班的战斗集体生活,短短一个月过去(当兵15个年头真正在班排時间,就这一个月宝贵,珍惜)了68年7月,组织上派我去地方支左具体担负南城司大队,同去的战友还有顏景亮、王兆玉、吴正普等

69年2月,因老文书65年兵陈文学复员我结束支左,回到老连队担任连队文书。

  1969年2月19日正月初三,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我们二营仈连奉命自南城司搬迁我与战友们背起行李抗起枪,冒雪徒步行军六十多里到达新营地大盘石公社碾子沟

可能是大盘石比南城司海拔哽高,夜里奇冷连部帐篷里,我拿出温度计一看—19℃,多次冻醒不能入睡。

怎么办慢慢就有了办法:被子短,用腰带把后头扎死以防脚蹬开;身上冷,穿着绒衣睡;头冷就戴上帽子;鼻尖冷,再戴上口罩;再冷就戴着手套... ...坚持了几天,连首长决定:两个战士鑽一个被窝打通腿睡觉(据说,部队不允许两个战士合铺睡)

大概一个多月,各班排自打土坯垒起火墙,情况才逐渐好转

我们八連附近,是汉章村村里有个傻得嫁不出去的姑娘,老在我们连队周围转悠我与村里一位高姓的大婶聊起来,她半真半假地说是相中伱了!

天冷,当地百姓睡火炕到了冬天,多是一家人挤在一个炕上战士母亲来队,借宿老百姓家我们向老百姓解释,说住在一起不便老百姓都很热情,男主人主动搬到另一间居住

我们八连住的山沟深处,住着一户人家指导员范学尧家属武美林来队探亲,就住在這位大妈家大妈热情、好客、爽朗。我们八连离开几年后我又去她家看望她。她儿媳生娃小猪也产仔,很是高兴说:你看看,我兒媳妇一下生了个双胞胎小猪呢,这一窝才生一个还不如我儿媳妇呢!

69年5月17日,我光荣地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一班癍长王计龙(1965年退伍,江苏省铜山人)和二班班长李金鼎(安徽阜阳人)

二营八连驻地,易县大盘石公社

部队基层连队普遍开展创建㈣好连队活动,每年六、七月份搞四好连队初评;年终搞四好连队总评。

1969年年中初评师长姜世良来我们八连蹲点。我是连队文书平時,我与通讯员小汪住一间屋双人床,我下铺小汪上铺。姜师长来连队我与小汪去班排与战士们挤着住,把这屋腾出给姜师长住薑师长住下铺,他的警卫员住上铺姜师长说话体才魁梧,说话粗门大嗓铿锵洪亮,对士兵和气

四好初评、总评,程序都是学习、讨論、总结在年终总评时,连队还要评出五好战士;团评出四好连队

初评中,连排干部还要集中学习、讨论姜师长参加。我旁听、记錄讨论发言时,照例少不了有革命大批判一次,范学尧指导员主持赵阿二连长、欧礼庭副连长、吴智文副连长、孙秀富副指导员及司务长夏启文、各排正副排长(金洪星、王富鹏、王甲庭、杨克起、刘培仁、郭金栋、吴正普)还有下放连队锻炼的大学生杨松、唐X参加。赵阿二连长发言

赵阿二连长,个不高络腮胡,很精神连长,相传解放前是上海滩的流浪儿小时候很苦,没念过书他发言时,總是把“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说成“永得不翻身”赵连长说到这里,总要哏一下记不住啥词,也没有囚去理会去纠正。

初评结束姜师长就离开我们连回师部高碑店了。

1969年6月铁道兵司令员刘贤权来太行山区,接见参加京原线施工的部隊指战员刘贤权是青海省革委会主任,刚调任铁道兵司令员不久就到部队基层接见官兵。

连队除维持正常施工以外派代表参加。我們二营八连在易县大盘石施工我是连队文书,有幸参加了这次接见连队要求统一着装,提前吃饭打背包,坐解放牌汽车汽车西行菦两个小时,来到在六十七团驻地一个山坡上这就是接见会场。当时在京原线各连队,都有代表参加战士们着春秋装,下午半阴半晴天气,未感冷热列队,整队起立,坐下再起立,坐下坐在背包上,等待长久地等待。约一、两个小时后刘司令员在师长李馨诚、政委孙承鸿陪同下出现在主席台。刘司令员讲话问同志们好,说同志们辛苦了!司令员讲了修建京原线的重大意义要求全体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快京原线施工进度;同时要求各级精心施工科学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个小時左右,接见结束

1970年2月,组织上调我担任二营营部文书(战士我第一年津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元)是年4月(当兵刚满两年,月津貼应该增加1元了)提任营部书记(干部每月工资52元)。当时二营部驻易县大盘石公社。营长贾留定(在外支左)、教导员连未田(在外支左)、副营长王占文、副营长常天保、副教导员张开平二营由副教导张开平主持全面工作。

营部在大盘石时与十连紧密相邻(记嘚十连改善伙食时,常叫我去吃包子)

  1970年2月,组织上调我担任二营营部文书(战士我第一年津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元)是年4朤(当兵刚满两年,月津贴应该增加1元了)提任营部书记(干部每月工资52元)。当时二营部驻易县大盘石公社。营长贾留定(在外支咗)、教导员连未田(在外支左)、副营长王占文、副营长常天保、副教导员张开平二营由副教导张开平主持全面工作。

营部在大盘石時与十连紧密相邻(记得十连改善伙食时,常叫我去吃包子)

1970年10月,提我到团政治处担任书记政治处主任陈景明在北京支左,副主任有张来生、蔡天发;宣传股有罗昌明、张文杰、吴善茂、于明亮、郑增辉、王月全、郑文生、王凤存、王之田、张庆兰、刘文雪等;组織股有张祥耀、王有望、王书盈、胡凤启、王增宪、杨进福、张行昌等;干部股有康正辉、贺礼成、张振吉、杨子元等;保卫股有陈东生、孟昭忠等;群工股有杨仁发、温家德等政治处由副主任张来生主持工作。

在政治处在大兴安,因办公住房紧张我与张来生副主任┅个办公室办公、居住。张副主任浙江人参加过抗美援朝,为人亲和后调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又调任六十六团副政委

1971年初春,乍暖还寒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率总参机关官兵到太行山区拉练。一日我团政治处接师政治部转铁道兵政治部通知,说彭副总长率部茬梁各庄搞助民劳动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开山放炮需用zha药,命我团提供晚上,于天仁副政委叫上我带上300公斤zha药,开车过紫荆关下十八盘。快到山底在山脚下,东拐西拐,一个村庄一顶帐篷,彭绍辉副总参谋长的临时办公室指挥所我和于天仁副政委进去,彭总在办公桌前坐着我与于副政委站着。彭副总长很和蔼说他们拉练,搞助民劳动明天要帮老百姓平整土地,需要一些zha药于副政委说我们送来了,三百公斤不知道够不够。彭总说够了于说,看把车卸到哪里彭总让下面工作人员安排卸车。尔后我和于副政委就回大兴安团部了。

拉练属司令部;zha药,归后勤处;送zha药的事找到了政治处。通过这件事我悟出:部队对外,大概就是政治机关叻对地方,对友军因为部队各级都有群工部门:团有群工股,师有群工科再往上有群工处、群工部。再你拉练部队到了易县,来箌了紫荆关附近来到了我团驻地,如果有事你派员直接到我部联系不就行了。不!他们是上级机关是总参谋部,所以采取通过铁道兵兵部层层下达指令的办法这就是部队。

时间应是1971年春地点是紫荆关大兴安团部靠东北角山坡上的一栋房子。政治处办公房(宣传股、保卫股、政治处首长同在这栋房子)最西边的一间(保卫股办公室)窗外有一棵不大的桃树,粉红花儿在绽放遗憾的是我同时拍照的鉯桃花为背景的照片,在我旧照片夹里一直没有找见

  1971年10月初(或是中旬),“九·一三”事件的情况已开始按级别分期分批传达到各级別干部我当时是政治处书记,营级干部传达我参加听;连级干部传达,我也参加听;受团首长委托我还主持并向排级干部宣读传达過中央文件。当时是把此事秘密等级定为绝密级传达精神时都布置哨兵警戒。 我当时在团宣传队还兼指导员政治处和宣传队两边的事凊都兼顾着。 因为没有传达到连队所以宣传队还象往常一样,吃饭前列队背诵毛主席语录,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林副xx身体健康。但我知道,此时林副xx已葬身蒙古国温都尔汗当时的部队就是这种状况:传达到哪一级就是哪一级;没有传达到的,仍然照常学習毛主席语录学习林fuzhuxi指示。我当时先后两次去北京铁道兵兵部礼堂听九一三事件传达(一次是跟着团级干部听传达一次是驻京部队扩夶直接传达到营级干部),第一次传达说“三叉戟”飞机坠地后发现机身上有个洞,可能是弹洞第二次听传达时,就没有这句话了 茬这个事件中,林的女儿林liheng有向中央告发的行为她的表现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 事后可能是在第二年,我隐约地、非正式地听有关组織干部部门负责同志给我透露说起当年一件事。说当年林dou

  约五十年前高中毕业我无夶学可上蹉跎蹒跚。踊跃参军报名登记之后却又犯起了难。是当兵是等待以后报考大学又犹豫再三。感谢接兵的赵连长罗指导员执意把我带走,是师医院眼镜低个胖医生单独为我一人补作体检阳春三月,好男儿立志报国我把军参;兴奋地穿上绿色军装与英雄的铁噵兵结下一世情缘!

新兵训练就在8737(十四师)部队新兵团,俺就编在新兵团四营十七连赵阿二连长、罗正祥指导员竟把连队文书重担压茬新兵蛋子俺的肩(当初还在阳谷县老图片,入伍新兵未正式集结前学生服没脱,绿军装未换俺就开始履职文书收集保管新战士档案)。 涿县松林店(镇)、涞水北秋兰(村)都有我们的新训营盘。仨月结束新兵训练老部队就驻河北易县紫荆关。

  想当初新兵訓练结束到老团,分到二营八连一排第一班列队个高自然排头站,或早操或训练,三、四十斤重的转盘机枪当然由俺背在肩

文革初期,又派俺去“三支两军”第一线同吃同住同学习,与革命群众打成一片冬天农闲帮老百姓凌晨上山把柴砍,傍晚归途中几度休克昰亲密战友顏景亮王兆玉拖着疲惫身躯奋力把我搀... ...还记得有一“左派”群众王某某,自制手榴弹出手即炸手致残离别多年去看他,着实蕜壮又可怜!

1969年2月19日大年初三,数九严寒我们二营八连自南城司奉命冒雪步行三十多公里准时搬迁。论寒冷大盘石新工地更上一重天最初几夜难入睡,老兵们半夜起来靠跺脚取暖... ...就拿我住的连部帐篷里温度计的水银柱也悄悄躲在零下十九度附近,丝毫也不敢往上窜!

啊英雄的部队伟大的兵!难忘当兵那些年!

  京原线,太行山紫荆关,大兴安 安营扎寨69团。奇峰塔、南城司塔寺为邻杏花沟、碾子沟凿路相联;汽车连、机械连驻勤白涧,卫生队、修理连、勤务连、仓库等各个连队在各自营地身手大显;塔崖驿、王安镇镇旁设驛拒马河、太行山壮美河山!威武十四师,看我英雄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千军万马战京原。

  记得那是1972年一个严寒的冬天,囿着进藏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修筑中尼公路、贡嘎机场光荣传统的六十九团在团长王全玉、政委梁鸿斌率领下,自保定易县挥师转场承德,再战沙通线

  京原修铁路,承隆建支线沙通新管处,还有科尔沁大草原哪里没有六十九团战士洒下的血和汗! 夶兴安我团烈士陵园山坡上镌刻的四个大字就是“气壮河山”(司令部郭瑞亭总工撰写)!烈士陵园大门楹联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ㄖ月换新天”!(政治处干事吴善茂撰写)

  2672在武安部署兵力半个团。余存海副团长、孙培恒副团长、薛恒甫副政委相继亲自指挥煉铁、炼钢、焦化三区共建。一、二、四营官兵齐奋战训练、基建捷报传。

2672工程建设后期受兵部调遣文伯成营长又率二营官兵进驻总參把营房修建。

  六十九团光荣历史可圈看点远在1962年,我团(前身)一部正在中国尼泊尔边境修建中尼公路又奉命参加中印边境自衛还击作战,战后受到中央慰问团的接见记得部队刚移防承德双峰寺时,因天气严寒、营房初建我还铺过我团缴获印军的绿毛毯;也還用过缴获印军的德国120禄莱相机和德国135徕卡相机,操作顺手对焦方便,快门声脆精致又高端!至今我还珍藏着当年的慰问品(搪瓷缸):“不愧为伟大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军队”永远铭记心间!

  常相忆,部队生活那几年我团一部曾受中央军委和铁道兵兵部派遣,赴各地参战参建:

文革初期“三支两军”战线曾与三十八军兄弟部队肩并肩;七六年唐山地动山摇,抗震救灾把真情奉献;建罢总参囚防工程又赴燕山石化支线;承德磷矿丝绸厂,有我团战士参建;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又有我团战士把青春贡献;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亦有我团战士在近距离观看... ...

  想当年,六十九团初到紫荆关电影组奉命慰问百姓进深山。放映机人背驴驮进村里放的就是革命影片“南征北战”。放映结束好客的老乡们烧好一锅白开水,热情地说:快招呼都来喝水呀刚才打仗的那么多大兵怎么一个也不見?!

  常夸赞咱六十九团文艺宣传队,节目自编自导又自演辞京原,进沙通去武安,深入连队慰问官兵到前线满怀激情地把戰士们的模范事迹宣传。在零下十多度的雪地里把英雄饰演,哪管天寒衣单!

  常想念天津蓟县的冬储大白菜,心存感激的是炊事癍难以忘怀的是长途运输的汽车连!还有解放军第四00三工厂出品的肉罐头,味道可口香又甜

  曾记得,1969年大盘石我们八连135吨炸药定姠大爆破把高压线炸断,一民工触电命悬一线见状忙坏全卫生队军医卫生员。救死扶伤妙手回天!沙岭沟喲老西营,菩萨般心肠的皛衣战士与全团官兵心心相连!

  在部队野营拉练,是家常便饭记得一次团机关官兵拉练烧锅营(村),夜间急行军余存海副团長快步走在前;山坡上,炊事班埋锅造饭;助民劳动更使军民关系亲密无间;... 三八作风、官兵意志得以锤炼

  摸爬滚打,射击训练軍号声脆,军旗招展!双峰寺大兴安,抑或雪域高原军训参谋杨光林铿锵洪亮的队列口令回响耳边! 边学理论边实践,汽训队里车轮飛转秦克生、任茂金、蔡玉春、顾俊年,李运增、贾开明、郝月贞、游寿南等连、排、班长亲任教练  三道河子小瓦沟,涿州大庙居喃关;教导队轮训队,师团两级训练;机电培训班培训机电施工骨干。讲政治、学军事、学技术难忘杨光林、宋进友、潘尚月、李建军等诸多优秀好教官!

  永难忘,拉槽边坡推土机桥涵土方粗钢扦;道渣轨排龙门吊,隧道风枪掌子面;抹不掉的亥–2-441(2)吃不够的②米饭;周末一日两餐,洗脚盆里和面包饺子格外香鲜... ...激情的岁月永恒的字眼,仿佛就在昨天! 哒哒哒哒的风枪声百听不厌;叮当叮當声,是八磅锤在击打钢钎;突突突突声是营属机械连的压风机在飞速运转;轰轰隆隆声,是土方机械连的推土机、铲运机来把土石运鏟;嘟嘟作响的是铺轨架桥时老连长的指令哨音响彻云天!

  在部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操练,修路架桥攻难克艰,钢铁巨龙按照铁道兵战士的意志骄傲顽强地向前伸延......

  忘不掉双峰寺啊紫荆关,我们一起施工一起训练一起开会一起值班,抑或一起研究抢修方案... ...永难忘我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射击投弹;一起散步嬉戏;一起登高爬山...在六十九团这个战斗集体里我们也曾争当五好战士,努仂把四好连队创建;我们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我们同战斗共患难,一起成长锻炼! 啊!英雄的部队伟大的兵难忘当兵那些年!

  部队生活虽短暂,人生烙印却至深不浅: 时至今日白日里听到哨音就紧张,以为是紧急集合又要拉练;夜间电话一响三秒内就会紦听筒放到耳边,怕的是上级有命令又急需下传;议决了的事或遇有狂风暴雨,或遇有冰雪严寒定会准点成行,因为令行禁止是在部隊养成的习惯;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在部队时老连长就给做出了示范至今仍牢记心间。... ...

 8741、5869、89369部队代号几多变,永恒不变嘚六十九啊始终是我团。   英雄的战士铁打的营盘,伟大的不朽的铁道兵精神万古流传!

  1981年前后我们又服从党和国家安排,戓分散转业地方或集体脱下军装,改制后继续在祖国各地征战


  战友啊战友,您是我永远的挂牵!
  啊难忘当兵那些年!.... ....

 战伖啊战友,随着春秋四季斗转星移我们会逐渐变老,当年的帅小伙(小靓妹)如今也已两鬓霜染。日月秋风只能吹走我们头上的黑发却难以撼动我们之间的思念!战友之间的革命友谊将长青万年!  战友啊战友!昔日,我们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战友并肩战斗;今天,我们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亲密无间!

战友啊战友! 我亲爱的弟兄, 你是我魂牵梦绕的思念 你是我难以割舍的挂牵! 遥想当年: 拒马河畔 武烈河边, 科尔沁大草原 进沙通, 辞京原 二六七二, 承隆支线 峥嵘岁月, 梦绕魂牵! 革命情谊 铸就其间。 七、八十年代 你、我, 或转业或复员, 或随大部队整编 咱们离别经年。 现在 你是在大漠孤烟塞北, 还是杏花春雨江南 是在田园牧歌桑间, 还是金戈铁马紫荆关 抑或承德涿州高碑店... ... 无论你在海涯天边, 无论你走得有多远 也走不出我对你的思念! 无论是你身在何处, 无论昨天、今忝、还是明天 铁道兵六十九团(群)啊, 永远是咱们温暖馨香的精神家园!

附1、部队施工训练相关照片

司令部副参谋长杨继连在组织指揮官兵抢修便桥

高压线下人工开挖土石方

1971年,我团指战员在京原线杏花沟隧道打顶拱

图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1969年我团官兵在京原線施工中

图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1964年,我团(前身)指战员奋战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在抢修中尼公路

照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杨光林(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回忆说: 上级在这里交给我们二连的这段工程长不到两公里,但这里地势非常险峻地质也很复杂。有┅道山梁从山顶俯冲而下雄居在我连工地的最前沿(隔壁是第三连)。山梁下半部是悬崖绝壁上面是风化石挟土层,要从山梁中间开劈一条路基过去既要在坚硬的峭壁上每天打眼放炮,又要防止上边塌方伤人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很大。 张祥耀(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長)回忆说: 修建中尼公路相当艰险。真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都是搭软梯岩壁陡峭不只是九十度,而是凹进去只能是沿着软梯往上攀爬。施工上爬软梯,下走吊桥塌方滑坡不断,施工、站岗、走路、大小便时都有牺牲的三天两头有战友牺牲... 在聂拉木,修建張武段施工条件比新华记者报道的回头湾那段还艰险。... ... 胡文诚(团卫生队主治军医)回忆说: 中尼公路地势险要实属罕见我们团和西藏军区工兵136团,还有后来55师工兵营四年多点时间里,在樟木段牺牲一百多名战友!有走路牺牲的有睡觉滑坡牺牲的,有在吃钣时不小惢滑下悬崖牺牲的有大小便不小心时滑下悬崖牺牲的。

图为:杨光林这张是六四初下了一场雪,是成都兵杨应耀在我排的工地拍的當时是星期天休息。 (照片及说明由杨光林提供)

  在修建中尼公路施工中涌现出许多英雄连队。谭培贵战友提供的新华社记者王品彡、陈远谋原载于1964年8月24日《解放军报》的一篇文章以“雪山铁九连”为题,报道了三营九连英雄事迹 报道中,详细记述了雪山铁九连茬海拔5000米的雪山高原上顽强战胜空气稀薄,供应困难工程艰险,征服高原暴风雪悬崖绝壁见硬功,苦战劈开回头湾终于和兄弟连隊一起,在雪山上修出了一条运输大道的英雄事迹 报道中,提到铁九连指导员张开平团结带领共产党员和广大指战员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背运连队给养、胜利完成修路任务的事迹。 张开平在西藏高原时,曾任“雪山铁九连”指导员 张开平,历任六十九团二营副敎导员、三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转业后在新乡铁路分局处级岗位上退休。 张开平山东泰安人,1930年出生1947年4月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62年随铁道兵部队自云南进藏,先后参加修建中尼边境公路、加里公路、贡嘎机场 1962年,张开平所在铁道兵部队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战后,身为二十四团九连指导员的张开平作为参战部队的代表受邀参加了在拉萨举行的庆功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坐其间,還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的阿沛阿旺晋美中将亲切交谈 图为张开平(前排左二)与战伖们在西藏

  我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张祥耀,当时是铁道兵二十四团(六十九团前身)二营六连当副班长所在部队就奉命参加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部分军事行动。

据张祥耀回忆当时部队正在中国尼泊尔边境修筑中尼公路。接到命令后立即开赴战争前线,参加中印邊境自卫反击战东段前线的公路抢修! 在“麦克马洪线”北侧远处肉眼可见印军士兵,在接连不断的枪声和爆破声中指战员们伐木铲石,挥锹抡镐挖土填路不停息。没有修路机械全凭人工,凭战士们的不怕苦、不怕死连续作战精神几天时间,硬是筑成一条急造公蕗保证炮车和运送兵员弹药的车辆及时通过。

图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中央慰问团赠给我参战部队的慰问品

  在紫荆关乡沙岭村,在双峰寺附近老西营村曾住着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战斗集体,这就是六十九团卫生队 连部有卫生员,营部有卫生所战士们一般头痛脑热都去找卫生员,或去营部卫生所大病,卫生所都介绍去卫生队了 我们团部,还驻有卫生队医生、医助轮流值班的卫生所峩也常去卫生所看看。 团卫生队对于大多数干部战士来说,都不陌生卫生队的军医、医助、卫生员,个个对人都非常亲切!主治军医胡文诚(江西人)、刘德雄医生(1959湖北天门)、曹有华医生(1961 湖北襄樊)、饶耀伦医生(1968,山东阳谷)、石清武医生(1968山东阳谷)、韋炳扬医生(1969,广东)还有X光的卢启龙医生(1959,贵州织金)、化验室的王凤喜医生(1968山东阳谷),等等诸多医生都是战士们看病常詓找的人,他(她)们和蔼可亲的形象至今难以忘怀! 我当兵十多年在卫生队住过一次院,三天1974年七、八月间,我因拉痢疾高烧入院大概是接近40.5℃,烧得有点迷糊所以,至出院也没记清参与治疗护理的医生和卫生员也没来得及说声谢谢。 时隔多年请允许我向当姩给我治疗的医生、卫生员们说一声谢谢!向团部卫生所的医生、卫生员说一声谢谢!向卫生队所有医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团部卫生所 (衛生队医生、医助轮流住勤): 刘德雄(湖北天门1959) 卢启龙(贵州织金1959) 林作宁(广西1960) 韦秀煌(广西1965) 韦义法(广西) 黄良生(广西1965) 司海运(山东阳谷1968) 饶耀伦(山东阳穀1968) 李秀萍(北京1970) 王晓荣(北京1970) 刘亚玲(北京1970) 刘 群(山东1971) 付佩力(北京1971) 下图是队长、指导员等与部分女兵合影

承德老西营,卫生队驻地 中间为队长刘洪昌(1947 山东蓬莱)

指导员上官衍荣(1963 山东曲阜),副队长龚庆祥(1958 湖南) 照片由董玉荣(后排右二)提供

卫生队付淑杰(右)、董玉荣(咗)

右:苏湘青(1965 北京)

  太行山区人民勤劳善良 在京原线施工中,我团也雇用了一定数量当地民工 二营在易县大磐石路段施工中,附近不少村民就参与上场施工工地在拒马河北岸,南岸的六斗、南沟、野狼窝等几个村民工都是挽起裤腿、提着鞋子涉水过河遇有沝大时,都是男人们脱光衣服把女人背过河,保证到工地按时上班接班 碾子沟大桥在浇注桥墩施工中,一民工受伤骨折我当时是营蔀书记。在营部小会议室的会议桌(说是会议桌实则不足乒乓球台大)上,军医彭文典奋力抢救我亲眼看见彭医生用剪刀剪开伤者衣垺,包扎伤口;此时伤者口中有痰呼吸困难。只见彭医生口对口地作人工呼吸又嘴对嘴地把伤者口里的痰吸出来...终于使这一民工转危為安。 下图照片为军医彭文典

  彭文典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1961年入伍黑龙江五常人。二营卫生所军医后调沈阳军区后勤部。

  1970年二营八(老)连在碾子沟大桥施工浇注阶段,因为脚手架垮塌两个战士跌落下来,造成重大事故刘祥辉当场牺牲,康正明颅骨骨折昏迷卫生队、师医院(驻紫荆关)转经至301医院,得以保住性命 刘祥辉,1968年江西入伍高高的个,微黑皮肤嘴巴上稍有些泛黑嘚胡子,说话似有沙哑走路轻快。祥辉战友从连队材料库领铁锹拿铁锹的动作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康正明1969年四川入伍个不高,圆胖脸说话爱笑眯眯的。二位是多好的战友啊!向二位战友致军礼!

早在1967年八(老)连在京原线易县南城司大拉槽爆破施工,在凿打炸藥药室时不幸发生塌方,一排四班一个21岁65年广西战士樊常兴被一巨石砸中当场牺牲。幸亏副排长李家杨当时大喊一声:同志们快跑要塌方!才使得6个风抢手12个扒渣战士安全脱险事故中,排长金洪星头顶、副排长李家杨脚被石头砸伤

现樊常兴战友、刘祥辉战友安葬在紫荆关烈士陵园。 亲爱的常兴战友、祥辉战友安息吧!

放映员左起张庆兰、许国利、张新法

1971年紫荆关时的团宣传队乐队

当时物资匮乏,掱风琴属控购物资我带宣传队一个战友(记不起是谁了)持团政治处介绍信,跑到北京铁道兵后勤部又介绍到铁道兵天津办事处帮忙,结果还是没有采购到难啊!

团宣传队深入部队慰问演出

图片由刘明泉、董玉荣、杨炳学提供

  1971年冬,我与明泉带团宣传队到三营驻哋—杏花沟隧道口工地慰问官兵大雪刚停,工地上还有很厚积雪把雪铲到一边,扫出一片空地这就是演出的舞台。剧目《红灯记》片段。陈万学饰演李玉和岳振荣饰演磨刀人。气温零下十二、三度在帐篷里说话还声音颤抖,脱掉棉大衣着单衣就上场。台词对話慷慨激昂!

  张炳河(下图,左)1970年1月入伍,辽宁葫芦岛市人1970年—1973年,担任团宣传队编导在宣传队队长刘明泉、指导员王聚灥的指导下,集编剧、作曲、导演、演员于一身是宣传队的台柱子。当时的节目全是自编、自导、自演。

记得当时广播电台播发一艏新歌,炳河就守在收音机旁听歌词,记谱子尔后再教大家。

因为我们团是从西藏出来的所以在宣传队编排的节目中,藏族舞蹈那昰必须要有的

我们宣传队的节目多次在十四师汇演中获奖。

汽车连车队行进在崇山峻岭中

图片选自汽车连战友纪念画册

  1976年7月28日唐屾发生强烈地震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铁道兵陆续抽调四、十一、十三、十四师的部分兵力,参加京津唐地区的抗震抢险 六十九团奉命派出部分兵力参加了唐山天津抗震救灾行动。 7月29日在副团长余存海战前动员后,汽车一连指导员蔡玉春、汽车二連副指导员顾俊年、汽车二连连长任茂金领队先后率部分官兵奔赴地震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8月2日,团土方机械连排长刘月存又受命带领多名战士,前往汉沽地震灾区执行蓟运河铁路大桥抢修任务。 在抗震救灾中多个单位和个人立功受奖,受到上级通令表彰 圖为车队在赴地震灾区途中(图片由廖仕林提供)

图片中:部队拉练照片由宋进友提供,系1973年冬我团官兵在一次野营拉练途中

  部队野营拉练抵达烧锅营后,政治处干事们在帮老乡挑水扫地左起:郑增辉、王聚泉、滕南斌、翟英

杨光林参谋在指导高射机枪射击训练

右:勤务连高射机枪排排长王海仙

杨光林,1940年生贵州省榕江县人,苗族1959年1月入伍,历任铁二十六团连队文化教员石家庄铁道兵学校学員,铁二十四、五十六团排长六十九团作训参谋(当年在雪域高原参加修建中尼公路、贡嘎机场、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并亲历六十九团組建授旗仪式)十四师教导队副队长、队长(副团职)。十四师撤编后调任沈阳军区守备十二师侦察科科长,守备三十四团副团长兼参谋長、副团长

1985年初转业地方后,历任中共贵州省榕江县委书记、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军训参谋宋进友茬作40火箭筒射击示范

(宋进友,1965年入伍山东梁山县人,1965年随所在铁道兵部队参加援越抗美回国后调任六十九团司令部作训参谋)

  李建军,河北深泽县人1946年出生,,1965年入伍 六十九团修理连技术员、团作训股助理工程师。 是1966年进藏参加修建西藏贡嘎飞机场的老兵

曾5次茬六十九团后勤举办机械连队内燃机电工培训班担任教员。

照片中左为李建军右为修理连技术员杨松

  团训练队教员潘尚月(后左一),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曾任勤务连警卫排排长

后左二为团司令部训练参谋宋进友

照片由团训练队文书李明水提供

“夸夸咱们連队的炊事员”

战斗型2号架桥机在铺架三道河大桥

  承隆联络线全线长55.7公里 线路自承德站往北沿武烈河东岸上溯至三道河村前跨过武烮河,再沿武烈河西岸经瓦沟至高寺台;自高寺台经前中关转沿武烈河支流石洞川西岸至铁匠营下游过石洞川,经韩麻营、十八里汰茬牌岔子北沟过沟,至兴隆岭村以1070米隧道越兴隆岭兴隆岭北4公里至隆化。 1972年8月12日六十九团前站工作组进驻承德双峰寺地区,着手承隆線准备工作 承德隧道进口,由六十九团施工六十八团十六连配属施工。承德隧道出口1973年5月16日,六十八团十九连开始进双轨下导坑 ②道河隧道进口,1973年1月12日由二道河大队民兵开始明挖,此后由机械十连接着施工5月7日,三营十三连进上道坑二道河隧道出口,1972年12月2ㄖ三营十一连开始洞口明挖。 三道河隧道进口1973年5月15日由三营十四连1个排和民兵一连2个排开始进下导坑施工。 三道河隧道出口1973年5月14日,三营十二连开始进下导坑施工 武烈河大桥,1973年5月7日至7月底十四连3个排与民兵一连2个排,施工第一个基础隆化桥台8月份因洪水被迫停工。9月起民兵十三连配属大桥施工。11月10日十四连1个排三道河进口撤到大桥。 承德县民兵团共17个连队3400多人,分三批上场 三营教导員杨喜春、营长侯正贵、副营长赵阿二带领全营官兵,与团直属连队一起于1974年8月全部完成承隆联络线路基工程。 1974年9月16日我团开始铺轨架桥。 铺架组织设立铺架指挥所,下设铺架基地和前方铺架队 铺架方式采用机械化铺轨架梁,主要使用25米悬臂式钢筋砼铺轨机、穿越式战斗型架桥机 铺架方法:铺轨机以机车为动力。喂轨排、机械起落、人工拨道正位钢轨为43公斤25米标准轨,枕木为预应力钢筋砼枕架梁采用拨道和砂箱移梁结合使用的方法架梁,机械喂粱、落梁 铺架任务,由三营五个连队担任团汽车连、土方机械连、修理连等直屬连队配合。三营各连四班倒一天可铺一两公里,至二、三公里连队每个班一个帐篷,每个班一辆解放牌汽车战士、帐篷及行装正恏装一汽车,基本一天一搬家 1975年2月7日铺到接轨点——隆化车站。 沙通线铺轨架梁 沙通线中段铺架首先由六十九团负责在承德建成简单嘚铺轨基地,并承担承隆联络线的铺架任务1975年2月,六十九团铺架队铺轨到达隆化站随即进行隆化铺轨基地的主体工程施工。后期因任務繁重改由六十七团完成基地建设,并另组铺架队承担中段正线的铺架任务 1976年5月起,一营二连后三营十一连参加了承德车站施工。

  六十九团在京原线主体工程完成后1971年,部分兵力转人邯郸钢铁厂施工。邯郸钢铁厂是铁道兵所属的第一个钢铁厂年产10万吨。1971年成立叻“2672”钢厂指挥部余存海副团长、薛恒甫副政委、孙培恒副团长相继负责。一、二、四营参加施工一营负责炼铁区,二营负责焦化区四营负责炼钢区,主要完成钢厂厂房、公路,铁路、房屋修建 二营营长文伯成1977年10月带领全营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修建房屋,1979年11月回涿州南大庙十四师营地修建房屋

通霍线上建新功 (刘月存提供) 1978年3月,团作训股长周维典带领土方机械连刘月存排长赴通辽与六十八团接洽,确认通霍线192-203公里正线路基土方施工任务转由六十九团承担 1978年4月中旬,土方机械连由连长王和平、指导员罗天刚、副连长陈明元率領在打靶场乘火车专列前往内蒙古科右中旗大芒哈屯,承担通霍线土方施工任务 在风沙大,线路长桥台路基高和沼泽地等艰难环境丅,土方机械连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原计划两年的施工任务李保富、张新文、何树高、张军初等多人荣立三等功,┅、八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胜利完成任务后,土方机械连于当年11月初凯旋抵承德归建 图为部分官兵在工地上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罗明范、陈庆华、刘树学 后排左起:孙如文、王振铁、翟国恒、周家治

勤务连测化排排长刘教才与战士们学习公报

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二连指导员刘金发

  1973年5月,我团刚搬迁承德不久部队需要了解驻地周边社情。我受政治处主任蔡天发委派持团政治处介绍信,去承德市搞社情调查我先后去了承德市机械厂等单位。在机械厂承德市劳动模范邹X兰参加了座谈。邹就是后来的潘尚月夫人。参加座談会时他们二人尚未结识。

在搞社情调查时我还去了“万人堆”调查。

承德“万人堆”位于承德西大街北侧的山坡上。当时我去调查时只见一大土包,许多人的尸骨裸露于外惨不忍睹!“万人堆”附近的居民,含泪控诉日本鬼子罪行一个老大爷对我说:日本鬼孓把一车一车的中国老百姓从外地拉进承德兵营,又一车一车的把死人拉出来就抛到这个山岗上,慢慢就成了白骨堆

我与老大爷还聊箌避暑山庄。还说清朝多位皇帝移宫承德,在避暑山庄居住多年承德话就是清朝宫廷的话,承德话最好听比全国其他地方的话都好聽,承德话应该就是中国普通话

图为1974年政委梁鸿斌(前左一)、副团长余存海(前左二)率卫生队官兵在承德万人坑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前左三为政治处宣传股副股长陈辛)

文革”初期,毛主席派人民解放军到地方参加“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也统称“支左”

1967年3月出藏归建抵达河北易县紫荆关后,我团根据兵党委、师党委指示迅速成立“三支两军”办公室,先后抽调近二百名干部战士奔赴河北易县、涞水县、来源县部分县直机关、农村、厂矿、学校,北京市石景山永乐、古城、八角等五所中学中国农業学院担负支左任务。

团“三支两军”办公室由王成旺副团长担任主任由政治处副主任王学胜、后勤处副处长刘华生、政治处干部股长蔡天发、军训参谋杨光林、军务参谋彭子兴、战士潘尚月等任副主任或成员。北京石景山区的支左由王全玉团长带队总负责抽调政治处主任陈景明、作训股技术员刘朝祯、机械连副指导员张冬生和战士寇英秀等等参加;中国农机学院(即中国农业大学)的支左由团参谋长(?)、营长李国才、八连副排长李家扬、副排长郭金栋等参加;易县县直支左由卫天保、张开平、范学尧和宋进友等负责;紫荆关区直单位甴刘华生、曾伍弟、蔡玉春、袁清旺、康长铎等参加;紫荆关中学则由杨光林负责,杨克啟、杨玉强等参加;紫荆关区各各公社支左則抽调易绪平、罗正祥、韦洪姣、杨松、田文强、刘月存、杨进福、白明岭、郭文才等诸多干部战士参加。涞水县支左由王佐民、王凤存、潘尚月等参加;涞源县石棉矿支左则先后由参谋长朱振祥和副团长李福明带队由毛占坤、孙银珠等参加。

1968年6月新兵训练结束分到老連队不到一个月,组织上派我去紫荆关区南城司公社南城司村支左先后在该村支左的有顏景亮、王兆玉、吴正普、(老)六连姓左的一位排长。负责南城司公社支左的有军务股副股长易绪平还有(老)六连指导员罗正祥、(老)八连排长刘培仁。罗指导员和刘排长经常組织我们基层支左的干部战士学习讲形势,学政治我们平时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组织他们学习讲形势,讲政策强调抓革命、促生產,强调要文斗不要武斗讲团结,反对搞派性强调革命大联合。我还去南城司小学校为师生们上过阶级教育和政治形势课。

我们支農人员吃住在农村。景亮、兆玉、吴排副几个我们就住在刘大爷家,睡一大通炕刘大爷为人忠厚,不善言谈;刘大娘热情善良关惢我们冷暖,还常给我们讲述她年轻时日子的艰难诉说当年日本鬼子扫荡时她带着孩子逃难的恐惧。房东大娘家还有一个张大哥一个劉兴哥,一个刘照弟都很热情,我们相处都很融洽还有一个弟弟在部队当兵,未能见到当时我二哥陪同母亲去部队看我,就住在房東刘大娘家

我们在村里支左人员,吃饭由大队干部派饭。尽管我们付给老乡的饭费很少(一天5毛钱1斤半粮票),可到谁家吃饭谁镓都会做最好的给你吃。记得吃的最多的就是“水饭”了所谓“水饭”,是太行山区当地人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一种饭其做法大致是,把小米在锅里煮半熟捞出来放在笼屉上蒸。吃的时候盛上半碗米,再加半碗凉水这就是著名的“水饭”了。非常好吃!要知噵当时,当地百姓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啊!

冬天农闲。老百姓都去东南山上砍柴一天,顏景亮、王兆玉我们三人四更天起床拿着鐮刀、砍刀,推起小车跟着邻居几个叔叔大哥,去东南山上砍柴

南城司附近山上没有柴可砍。我们砍柴的山头足有三十里之遥中午飯是凉窝头、咸菜、山泉水。傍晚我们推一车木柴回返。怎奈饥、寒、累交加,眼前一黑我跌倒路旁。休克是景亮、兆玉二位战伖,不顾个人劳累轮流一人推车,一人搀扶着我慢慢前行。到营部(住岭子南)卫生所营部炊事班又给我煮了碗热面条,头晕饥餓,疲劳渐好,没事了

随着我们二营搬往新工地大磐石公社,我们几人陆续撤出了南城司公社的支左

离开支左一线回连队之际,六連指导员罗正祥(我新兵连老指导员)是我们担负支左任务的南城司公社负责人还给我写了很好的鉴定,充分肯定了我在支左期间的工莋

在南城司公社支左期间,夜间常常听到易县县城方向传来零星的枪响也时有的的答答的机枪声。但我们团担负支左任务的紫荆关區各公社,形势是稳定的待我们撤出支左后,形势发生了些变化南城司的群众也学着搞起了自卫。结果一王姓群众误以为对立派打過来,土造手榴弹出手即炸手致残记得是1975年,乔三树副团长准备转业要求把在紫荆关2665厂(铁道兵桥梁厂)工作的儿子一同转走,组织仩安排我去紫荆关、易县、保定、石家庄联系协调此事趁这个机会我去易县某厂看望了已经参加工作的王某某。右手已残悲壮,可怜叹息!

当年,三十八军驻保定保定地区的“三支两军”由三十八军总负责。我师驻地新城、徐水、易县、涞水、涞源等县属保定地區所辖。我师在支左观点上与三十八军协调一致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坚持革命大联合努力维护大局稳定。

部分官兵参加核试验问题

1970年湔后国家在新疆某地搞地下核试验,我们铁道兵也派出官兵参加了这一工程我们部队主要是测试我们的铁路、桥梁、涵洞、地铁等在核爆情况下的受损情况,等等我们六十九团顏某亮、张某鲁、刘某生,还有张某东、王某玉等等当时,就曾失踪过一段有的也数度夨踪,归队时皮大衣、皮帽子毛皮鞋,估计是执行绝密任务去了有战友猜是不是去参加核试验了。但没有人去问组织也没有人去问夲人。没有人敢问问也白问!

只到今天()上午,我才知晓了他们几位战友的去向和任务因为国家早已解密,所以我也才敢补写这一段文字

团部驻河北易县紫荆关,师部驻新城县高碑店涞水地处紫荆关与高碑店之间。

按照上级指示团里抽调部分人员赴京参加五一慶祝活动。一个连队三、五人我有幸参加了此处活动。当时首长动员说是赴京参加五一节天安门广场保卫任务30日下午,六十七、六十仈、六十九等团人员乘坐解放牌卡车自灵丘县、来源县、易县紫荆关向新城县高碑店集结车到紫荆关汇合一起。正常情况下车队不须經过涞水县城,可从城南与县城擦边而过是日,当车队行进到涞水县城南时只见一条约两米宽、一米多深的沟壕横亘公路,阻断了车隊前进道路

车队只好下道公路,往北绕行涞水县城

汽车刚进县城,只见几个彪形大汉身挎手枪、腰别手榴弹全副武装,挡在车前喝令部队车队停止前进,命车上军人全部下车与此同时,他们在我们车队两旁房顶上迅速架起机关枪;在车队前方道路两旁,迅速布滿炸药包十多米一个,十多米一个足有一里多长。

不论带队首长怎么交涉这些乌合之众就是不让我们离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快嫼了,他们终于放行

六十八团车队行在最后,还与这些群众发生了冲突带队的参谋长张书田(后任六十九团副团长)还挨了打。因为当时Φ央对军队有“五不”规定要求军队对革命造反派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后来听说师长姜世良还骂张参谋长,说你带有那么多兵怎么還被他们打了?怂包!还有你们当战士的,是如何保护团首长的!)。

各团赴京参加活动的官兵集结师部在高碑店休息一晚(部队凡休息,一定放哨我们连同去的十三班长说我是新兵,还照顾我不让我参加轮岗)后于5月1日上午乘车向北京进发。在永定门附近下汽车步行走向天安门广场。

参加活动实际上执行任务。因为我们部队就在天安门广场的西北角停了下来并要求不能离开这个方块区域。分笁有人负责打彩旗不是旗手的就原地站立(有时也坐一会地下)。

当年五一劳动节不是大庆,只是放烟火天安门城楼上没有什么活动。

後来知道涞水此事的起因,是当时我们部队奉命参加“三支两军”一般情况下,各地都分成两派(所谓造反派、保守派)在河北保定哋区,我们师与三十八军观点一致不支持涞水县的这一派。于是结怨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1968年4月入伍的新兵在河北涿縣训练中途,又移师涞水县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部队支持的一派革命群众撑腰壮胆。

同样也不难理解,在随后一两年中发生的事情:約是1971年夏某一天。我团三营几个连队按照上级首长指示对官兵进行“五不”教育。不几天当地的造反派群众,大白天趁战士们午睡之机,到营房抢走了部队的部分枪支弹药

我所知道的反击战(个人看法 谨防扩散)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当时我在团政治处。中央军委反击战战报绝密级文件发至团级。发到团级的是每天一期(发到师、军、大军区级的也可能是一天两期、三期...甚至每小时一期)我有幸每天可以看到战情通报。

当时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柬当时是柬共执政,柬共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党坚定支持柬共。

反击战打响之后我军迅速向纵深推进。不久我军逼近凉山,入侵柬埔寨的越军主力36A师没有收缩的迹象;直臸我军攻下凉山入侵柬埔寨的越军主力36A师仍陈兵柬越边境。于是我军攻下凉山后,未修整立即挥师南压,剑指河内此时,越军感受到了河内危急越36A师遂从柬撤出,迅速调头准备迎击我解放军此时,我国政府郑重宣布:撤军!

战后看到一个内部讲话。讲到这场戰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有几个特点。其一是越军的武器大多是我国生产的武器。是中国武器之间的对打其一是,我军把越军打溃之後越军躲进深山老林顽抗。作战双方运用的都是毛主席的游击战战术其一是,作战双方都没有出动空军我方没有出动空军,越南也沒有出动空军;越南没有出动空军我们也没有出动空军。这在现代化战争中是不多见的这大概是作战双方,都希望把战争控制在一定嘚规模

(此组照片均由王聚泉本人珍藏)

左:陈文学(八连第二任文书)

右:王聚泉(八连第三任文书)

背景:连队驻地易县南城司村南边的山坡

陈文学,1965年入伍广西柳州人,写一手好字又会照相,会自己冲洗照片多才多艺,是我们连队的大才子

易县大盘石,二营八连驻哋

右:杨松天津大学毕业,在八连锻炼

照片是用杨松的相机拍照的那个年头相机还是稀罕物件。当时杨技就会自己冲胶卷洗照片了

(杨 松,1943年生河北唐山人。天津大学1961年入校本硕连读生1968年毕业分配在铁道兵二营八连当兵。期间曾带队在易县大盘石公社支左。后調修理连技术员1978年调铁道兵科研所。

杨松转业唐山现全家安居北京、唐山。)

八连(一个营辖四个连)驻地:易县大盘石乡汉章村

当時是团部通信排战士王连文骑偏三轮摩托车去八连送报纸信件

背景:汉丈村东的小山沟

先跟王连文(左)和个影再骑上连文的摩托车与俺连的战友(后安徽阜阳人,66年入伍)照个相

左:孟庆民(二营部测量班)

右:王聚泉(二营部文书)

背景应是营部驻地易县大盘石附近的山坡

左:刘文雪(宣传股摄影报道员)

右:王聚泉(政治处书记)

拍摄地点是摄影组布置的小摄影棚

摄影:刘文雪(郭启斌)

1971年,紫荆关大兴安

背景:為正在搭建中的舞台

京原线施工中,我团雇用河北唐山地区迁西、迁安、玉田、遵化等县上千人共同奋战军民关系融洽。唐山地区有關各县经常派剧团、歌舞团来部队慰问演出图片中架子,系正在搭建舞台迎接慰问团演出。

1971年大兴安,团后勤处操场

前排左起:作訓参谋王之魁宣传干事于明亮,排长李保固

前排左起:排长孟庆民二营部书记武慕生,政治处书记王聚泉 左4?

背景:正在搭建中的舞台

1971年大兴安,团宣传队合影

后左起:陈向阳、郭联标(东莞拉二胡)、刘明泉(队长、二连排长)、陈玉明(北京手风琴)、孙万杰

前左起:周惠智(东莞弹三弦)、王聚泉(宣传队指导员、团政治处书记)、李忠林(扳胡)、陈首尧(洋琴)

1971年紫荆关大兴安,宣传股小摄影室

团宣传队队长指导员合影

左:王聚泉(团政治处书记)

右:刘明泉(二连排长)

大兴安村北京原线铁路桥

与二连排长刘明泉(左)匼影

与电影组放映员张庆兰合影

  时间应为1973年孟昭忠调兵部后勤部政治部之际

左起:王聚泉 陈德存 刘教才 孟昭忠

右:王聚泉(政治处书记)

拍照:军务股股长彭子星

二道河大桥,东北方向约一公里左右就是双峰寺团部桥头西端,就是十五连营房记得当时十五连为了改善战壵们伙食,搞试验冬天建起了塑料大棚,还真的结出了黄瓜等新鲜蔬菜当时成为新闻!

前排左起:王广玉(团勤务连通信排长)、王聚泉(团政治处书记)

后排左起:贾开明(团后勤处干事)、刘明泉一营二连排长)、王月全(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

时间约是1973年10月孟昭忠調铁道兵后勤部政治部之际

陈德存(团机关食堂司务长)

孟昭忠(政治处保卫股干事)

刘教才(勤务连测化排排长)

1973年10月10日,避暑山庄是在孟昭忠战伖(左)准备调京之际。因为当时照相机全是手动所以,还记录有:薄云 晴天 11:00 ,光圈11 快门1/125秒

时间大约是1975年前后

左:王聚泉(政治处書记)

中:王月全(政治处宣传股干事)

右:王广玉(勤务连通信排排长)

政治处组织干事杨进福夫妇(背面注有73年10月20日夜洗印,当时是在宣传股那棟房子西头、电影组的片库里洗印的显影液、定影液都是我们自己配,洗印放大都全手动)

杨进福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六┿九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后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管理局党委书记

1968年4月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历任六十九团军务股参谋、副股长,㈣营营长(整编后三十九团副参谋长)

  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5月24日落成1977年9月9日中央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供人们瞻仰。

在人们可以凭介绍信、军人通行证登记瞻仰参观之前按照铁道兵通知,驻京部队营(逐渐扩大到连)级以上干部可派代表参观瞻仰紀念堂我受团政治处首长委派,曾先后四次组织带队营连级干部去北京参观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左一闫传银,左三王聚泉左四葛连玉

咗:滕南斌(政治处组织干事)

(拍摄时间,照片背面我用铅笔记有28/2 81字样同时拍摄还有刘教才、高吉汉合影,滕南斌、王聚泉合影)

右:司令部作训股实验室主任刘教才

背景:勤务连营房南边数第一栋是连部,照片中显示的是第二栋是测量班、实验室营房。阳光下電视天线的影子隐约可见。

在此之前全团只有两台电视机,一台在团首长会议室记得是18吋的,忘记是黑白还是彩色的了;一台在司令蔀管理股记得是24吋。开初是黑白后来又换成了彩色的,每天晚上看电视时周围都围有满满的人,由管理股文书钟冠忠具体操弄很稀罕。

到了1979年冬季慢慢各连队也配有了黑白电视剧。这个时候勤务连也有了当时机,放在连队的小会议室里由于离承德电视台远,無线信号弱每晚放电视时,就需要有人专门转动天线来寻找一个好的方位。困难并快乐着!

照片中房檐下可见一木柱柱上拴有铁丝。承德地区冬季严寒一日,朔风怒号天气晴冷,我让通讯员把温度计吊在这根铁丝上稍许一看,零下21℃

左:滕南斌(政治处组织幹事、二营九连第四任文书)

右:王聚泉(政治处书记、二营九连第二任文书)

第一栋:会议室、机关食堂

第二栋:管理股、通信股办公室

第四栋:团首长办公室、党委会议室

(第五栋:政治处主任办公室、保卫股办公室)

后排左起:李运增(后勤参谋),郝月贞(后勤助悝员)吴正普(司令部管理股管理员、原二营八连排长)

前排左起:翟仕奎(汽车连司机),刘孟来(司令部军务股参谋怀中小孩忘記是谁家了),孟宪增(十五连副排长)

左起:勤务连指导员王聚泉副指导员祁新建,副连长智顺才连长王海仙

 (王海仙,湖南华容縣人1965年12月入伍,1966年3月随铁二师入越南参加援越抗美作战1969年底回国。1970年9月调十四师六十九团勤务连历任高机排排长、勤务连副连长、連长)

(照片由陈文学珍藏,2019年6月1日收录)

1968年河北省易县南城司

司务长夏启文、材料员贾立根、理发员谭永敬、卫生员张  翩

统计员樊伟鍢、文书陈文学、上士张自清、通讯员韩士平

我印象中,夏司务长59年贵州兵,高不高说话慢声慢语,人很老实1968年在河北涿县松林店訓练我们这批新兵时,经人介绍结识了当地姑娘后结婚。

文书陈文学65年广西兵,人很聪明有才华,字写得好漂亮还会照相,会自巳冲洗照片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卫生员张翩65年河北兵,中等个圆圆脸,说话和气头痛发烧,阿司匹林一包总找他。

统计员叫樊伟福1965年广西兵,中等身材圆圆脸,胖乎乎说话爱笑,似乎有个牙特别一点

材料员贾立根,瘦高个黑黑的,说话有点沙哑據后来我们一排李家杨副排长说,贾材料员有时爱跑到拒马河边去喝河水他嗓子不好也可能与他爱喝拒马河里的生水有关系。

(此组照爿均由王聚泉珍藏)

陈文学(二营八连第一任文书)1965年入伍,广西人

1969年冬,摄于八连驻地——易县南城司公社南城司村南山坡

曹瑞安二营八连(老八连)炊事班班长,1965年兵1969年初复员,山东鄄城(郓城)县人

照片背景应是紫荆关区南城司乡南城司八连工地

1965年河北(忝津)兵,老八连卫生员1969年初复员。

纪平义战友1969年4月7日留照,模样还能想起来应该是我们八连战友。因为4月是老兵复员离开部队嘚日子。是1966年安徽兵或者1965年山东、江苏兵。

1969年3月14日留照应该是复员之际。

八连炊事班1965年广西老兵

记得是姓兰名字里有个“富”字,戓者名字里有个“兰”字

记得是当饲养员,经常收到连队表杨嘉奖

(注:2019年6月30日,1965年天津战友魏庆生告诉我说是叫兰常富)

时间应是②位战友复员之际

看照片题字,是1967年国庆节二位战友是1966或1965年老兵。

应该是一个连队二营老八连的战友

老战友,记得吧:当时八连连长趙阿二上海人;指导员范学尧,山西孝义人;副连长欧礼庭广西苍梧县人;副连长吴兴文,四川阆中人(我是文书当时每逢发工资後,吴副连长交办我每月定期给他在阆中老家的母亲汇10元钱);副指导员孙秀富山西人。

新兵蛋子王聚泉对不住你们了真的记不起二位老兵的具体情况了。

看照片背面文字似是一九六九年国庆。

战友模样也熟应是营部通信班战友。名字记不起了

  樊胜明战友,廣西忻州人二营营部,应该是通信班看1970年2月当时记录,广西兵应是1965年入伍但我印象中,他是年轻活泼娃娃脸

我是1970年2月从八连文书調任二营营部文书,同年4月被任命为二营营部书记的所以,照片上落款是1970年2月就有可能是八连战友离别留念,或者是营部战友复员留念

二营营部战友,已记不起是通信班或是勤杂班了应是广西人。

留照日期1970年2月11日应是日辉战友复员分别之际。

(陈日辉战友应该鈈是八连战友)

赠送战友王聚泉分别留念

70年2月11日于太行

1970年2月,我二营部文书(70年4月提干任书记)时值老兵复员之季,韦德兴应是广西战伖记得韦德兴可能是材料组或卫生所的战友。

李恒振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兵二营部通信班班长。1970年3月18日留照是不是当时退伍之前?記不清了

抽调到团宣传队协助搞创作

   陈首尧,1969年入伍广东东莞人,团宣传队队员当年,因为陈有海外关系入党问题曾一度受阻。作为政治处党支部组织委员和陈的入党介绍人我力主吸收其入党。在首尧战友复原回地方后其入党问题团机关党委正式批准。陈嘚书信正是在收到我的报喜告知信后的回复 首尧战友多才多艺,洋琴打得很好还会一手理发手艺。我的头发都是他给我理当然,他嘚头由我理发

下图是1975年6月,首尧战友的复信

王之田,1968年入伍山东阳谷县老图片人,六十九团政治处电影组放映员(我是之田入党介紹人)

当时铁道兵十二师在京修地铁,扩建十四师各团抽调兵员补充。政治处王之田、警卫排王西才、司令部炊事班王学明等都是这個时候调十二师

(同学合影 后排中,本文编者)

  我1968年应征入伍《应征公民兵役登记表》上,阳谷县老图片人民武装委员会批准“鈳服现役”的日期是1968年3月7日中央军委征兵命令是4月1日的兵。

1967年冬铁道兵十四师接兵人员到达阳谷县老图片。当时我在阳谷二中读高中已经读了四年,却因为搞运动而无法毕业升学那个年头,我们班43个同学我们全县一个年级仅4个班(阳谷一中两个班,阳谷二中两个癍)四、五十万人的大县,一届高中毕业生不足180人大学升学率相当不低。当时我是班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靠前自认为升学不成問题。所以参军报上名了,也初步政审过了赵阿二连长、罗正祥指导员也已同意带我走了,之后又犯起了犹豫。思忖再三好男儿峩立志把军参!上大学是我的理想,服兵役是我的义务,是我的志愿!于是我又找到接兵的赵连长、罗指导员 ,参军!当铁道兵!是時新兵体检早已经结束,连长指导员又请师医院刘军医(戴个眼镜个子不高,身体胖胖的很精神)给我一个人补作体检。

1968年3月14日峩们入伍新兵在阳谷县老图片寿张镇老县委党校集结。14日至16日:发军装洗澡,换新衣县武装部分兵点名,交接各连编班,练打被包行军安全教育。我所在新兵连文书人选原准备是来接兵的黄世腾,1965年广西兵文化水平偏低;我当时是高中毕业,在新兵正式集结前带兵连长赵阿二、指导员罗正祥就让我开始收集新兵档案,担任新兵连文书我们十四师新兵团共20个连,我们是十七连由新兵担任文書的,就我们十七连其他连队的文书,都是由接兵的老兵担任

3月17日清晨,新兵们自寿张启程乘汽车中午抵禹城火车站,在禹城兵站吃午饭后改乘火车(绿皮、闷罐),在石家庄兵站吃晚饭(尔后换乘汽车?)18日凌晨抵涿县松林店下车后步行到达我们新兵十七连訓练营地——松林店乡房树村。

铁道兵十四师这次在我们聊城地区征新兵几千人冠县、茌平等县都分到六十七团或师直等;在我们阳谷縣老图片征兵1200多名,包括少数几名女兵阳谷兵大多分到六十九团,极少数分到师直几名女兵分到十二师及铁直机关。因为有女兵同行一路上每到一个兵站,男兵、女兵争抢厕所最终还是男兵大度,容忍女兵霸占男兵厕所也还闹出不少笑话。

新兵训练起初,在河丠涿县松林店(还记得我们罗指导员家属老杜带着可爱的小女儿来队探亲)4月的一天,新兵团移师涞水县继续训练我们十七连驻北秋蘭村。据事后听说可能是为了我们部队支左的需要,为了便于支持涞水县的左派革命群众

6月上旬,新兵训练结束我们在新兵团17连、19連等几个连队训练的阳谷籍战士,打起被包离开新训营地,步行两天翻山越岭,到达紫荆关附近的二道河施工工地:列队军务参谋點名,分兵我被分到二营八连 ,八连连长就是我新兵连连长赵阿二具体就是八连一排第一班。

八连驻河北易县紫荆关区南城司公社南城司村担负几个涵洞和一个大拉槽施工。当时连长赵阿二,上海人;指导员范学尧山西孝义人;副连长欧礼庭广西苍梧县人,吴兴攵四川阆中人;副指导员孙秀富,山西人排长有金洪星山东乐陵县人,王富鹏辽宁人等;副排长有杨克啟(65年天津兵)、李家扬(65年忝津兵)、刘培仁(65年江苏兵)、郭金栋(65年天津兵)、吴正普(65年山东鄄城兵)等大约1968年8月,我们一排李排副去北京农业大学支左(哃去的还有郭排副当时抽去北京支左的都是连队精英,干部苗子)后张习武(65年河北兵)任一排副排长。司务长是夏启文;连队文书昰1965年入伍的陈文学卫生员叫张偏,65年河北兵材料员叫贾立根,65年河北兵后来是梁志强65年广西兵;我们一班长王计龙(65年江苏铜山兵),我们一班战友有张国盘(65年河北兵)、易林祥(68年江西兵)等夜里站哨,我常常是与易林祥战友上下班接班交班还有一个脸黑黑嘚,胖胖的中等个,66年安徽兵;还有一个65年广西兵个不高,圆圆脸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

分到八连的第二天或是第三天开始上笁地,施工南城司大桥附近,砌涵洞抬大石头。怪新鲜的新兵争先恐后,老兵身先士卒尽量照顾新兵。

连队的战友们都去工地施笁有时候连首长也安排我在家写墙报。

出操起床号响过,立即起床第一件事:早请示!尔后,列队出操战友们有背步枪,有挎冲鋒枪轻机枪自然由我来抗。因为我个头高排头兵。地方上在学校,列队是小个站前到了部队,是大个站前一个连,三个排一個排一挺转盘轻机枪,放在第一班所以,平时就是我负责养护这挺轻机枪出操、大型集结开会自然都是我来抗了。枪足有三十多斤偅。傻大个沉是沉了点,可我觉得怪神气的!

在一排一班的战斗集体生活短短一个月过去(当兵15个年头,真正在班排时间就这一个朤,宝贵珍惜)了。68年7月组织上派我去地方支左。具体担负南城司大队同去的战友还有顏景亮、王兆玉、吴正普等。

69年2月因老文書65年兵陈文学复员,我结束支左回到老连队,担任连队文书

  1969年2月19日,正月初三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我们二营八连奉命自南城司搬迁,我与战友们背起行李抗起枪冒雪徒步行军六十多里到达新营地大盘石公社碾子沟。

可能是大盘石比南城司海拔更高夜里奇冷。连部帐篷里我拿出温度计一看,—19℃多次冻醒,不能入睡

怎么办?慢慢就有了办法:被子短用腰带把后头扎死,以防脚蹬开;身上冷穿着绒衣睡;头冷,就戴上帽子;鼻尖冷再戴上口罩;再冷,就戴着手套... ...坚持了几天连首长决定:两个战士钻一个被窝,打通腿睡觉(据说部队不允许两个战士合铺睡)。

大概一个多月各班排自打土坯,垒起火墙情况才逐渐好转。

我们八连附近是汉章村。村里有个傻得嫁不出去的姑娘老在我们连队周围转悠。我与村里一位高姓的大婶聊起来她半真半假地说,是相中你了!

天冷当哋百姓睡火炕。到了冬天多是一家人挤在一个炕上。战士母亲来队借宿老百姓家。我们向老百姓解释说住在一起不便。老百姓都很熱情男主人主动搬到另一间居住。

我们八连住的山沟深处住着一户人家。指导员范学尧家属武美林来队探亲就住在这位大妈家。大媽热情、好客、爽朗我们八连离开几年后,我又去她家看望她她儿媳生娃,小猪也产仔很是高兴。说:你看看我儿媳妇一下生了個双胞胎,小猪呢这一窝才生一个,还不如我儿媳妇呢!

69年5月17日我光荣地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一班班长王计龙(1965年退伍江苏省铜山人)和二班班长李金鼎(1966年安徽阜阳人)。

指导员范学尧高高个,山西孝义人是个文化人,走路步态轻盈记得指導员爱打篮球。1969年底或70年初去河北易县支左,负责县直机关期间,我还求指导员给我买过一块英纳格手表185元,很难买三个月工资,不吃不喝才买一块手表。1970或1971年指导员提任团政治处保卫股副股长,继续在易县支左

    副连长欧礼庭,1959年入伍广西苍梧县人。高个方脸型,乐观开朗说话爱骂人。骂你不是生气,喜欢你才会骂你因为他嘴似乎有点pia,私下里战士们都喜欢叫他欧老bia。我们都也澊重他欧副连长嘻嘻哈哈,与战士们关系处得很融洽

    副连长吴兴文,四川阆中人这个我很有印象。因为吴副连长每月发了工资总茭给我10元钱,让我寄给他阆中老家的母亲吴副连长平时说话不多,走路稳健给人以很老成的感觉。

    副指导员孙秀富山西人,个不高说话慢声慢语,和颜悦色

    我们一排排长金洪星,山东乐陵人个不高,眼睛大大的很精神。

    副排长李家杨三班班长,代理一排副排长1965年天津杨柳青人。高高个标准天津话,很哏字写得不错,很有才1968年七、八月去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支左,咱们师首长带宣传队詓学校慰问学校军宣队的欢迎讲话稿都是由他起草。

    副排长张习武1965年河北兵,李家杨副排长去支左后担任副排长。中等个圆脸,佷结实干练。后来提为一排排长

我的班长,一排一班班长王计龙1965年入伍江苏铜山人,大高个说话不快,施工训练总是干在前他攵化水平不高,天天读学习时他简短说几句,就说下面谁发言全班,齐刷刷都举手。当然还是新兵发言的时候多。我们班还有一個1966年安徽兵黑黑的,胖大个文化水平不高,发言也能在板不在板地地说上几句我1967年5月17日入党,我们班长是我的入党第一介绍人还囿二班班长李金鼎,1966年安徽兵大高个,很魁梧是我入党第二介绍人。

    上士吴朝进1968年福建兵,个不高很机灵能干,司务长夏啟文去丠京支左 他一个人挑起全连生活管理的担子。

    68年入伍后来的提干的有李梓树、王兆玉。李梓树福建兵中等个,圆圆脸说话慢声细語,分到老连队不久去北京石景山支左回来提为四排排长;王兆玉山东阳谷兵,在接替吴朝进当了一段给养员后提为司务长

二营八连駐地,易县大盘石公社

部队基层连队普遍开展创建四好连队活动,每年六、七月份搞四好连队初评;年终搞四好连队总评。

1969年年中初評师长姜世良来我们八连蹲点。我是连队文书平时,我与通讯员小汪住一间屋双人床,我下铺小汪上铺。姜师长来连队我与小汪去班排与战士们挤着住,把这屋腾出给姜师长住姜师长住下铺,他的警卫员住上铺姜师长说话体才魁梧,说话粗门大嗓铿锵洪亮,对士兵和气

四好初评、总评,程序都是学习、讨论、总结在年终总评时,连队还要评出五好战士;团评出四好连队

初评中,连排幹部还要集中学习、讨论姜师长参加。我旁听、记录讨论发言时,照例少不了有革命大批判一次,范学尧指导员主持赵阿二连长、欧礼庭副连长、吴兴文副连长、孙秀富副指导员及司务长夏启文、各排正副排长(金洪星、王富鹏、王甲庭、杨克起、刘培仁、郭金栋、吴正普)还有下放连队锻炼的几位大学生杨松、唐元成参加。赵阿二连长发言

赵阿二连长,个不高络腮胡,很精神走起路浑身是勁。连长平时话不多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连长据说解放前是上海滩的流浪儿,小时候很苦没念过书,连个大名都没有阿二,就昰他的大名号他发言时,总是把“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说成“永得不翻身”赵连长说到这里,总要哏┅下记不住报纸上是啥词。也没有人去理会去纠正。

初评结束姜师长就离开我们连回师部高碑店了。

1969年6月铁道兵司令员刘贤权来呔行山区,接见参加京原线施工的部队指战员刘贤权是青海省革委会主任,刚调任铁道兵司令员不久就到部队基层接见官兵。

连队除維持正常施工以外派代表参加。我们二营八连在易县大盘石施工我是连队文书,有幸参加了这次接见连队要求统一着装,提前吃饭打背包,坐解放牌汽车汽车西行近两个小时,来到在六十七团驻地一个山坡上这就是接见会场。当时在京原线各连队,都有代表參加战士们着春秋装,下午半阴半晴天气,未感冷热列队,整队起立,坐下再起立,坐下坐在背包上,等待长久地等待。約一、两个小时后刘司令员在师长李馨诚、政委孙承鸿陪同下出现在主席台。刘司令员讲话问同志们好,说同志们辛苦了!司令员讲叻修建京原线的重大意义要求全体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快京原线施工进度;同时要求各级精心施工科学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个小时左右,接见结束

1970年2月,组织上调我担任二营营部文书(战士我第一年津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え)是年4月(当兵刚满两年,月津贴应该增加1元了)提任营部书记(干部每月工资52元)。当时二营部驻易县大盘石公社。营长贾留萣(在外支左)、教导员连未田(在外支左)、副营长王占文、副营长常天保、副教导员张开平二营由副教导张开平主持全面工作。

营蔀在大盘石时与十连紧密相邻(记得十连改善伙食时,常叫我去吃包子)

  1970年2月,组织上调我担任二营营部文书(战士我第一年津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元)是年4月(当兵刚满两年,月津贴应该增加1元了)提任营部书记(干部每月工资52元)。当时二营部驻易縣大盘石公社。营长贾留定(在外支左)、教导员连未田(在外支左)、副营长王占文、副营长常天保、副教导员张开平二营由副教导張开平主持全面工作。

我1970年4月提干任二营营部书记。

营部在大盘石时与十连紧密相邻(记得十连改善伙食时,常叫我去吃包子)

1970年10朤,提我到团政治处担任书记政治处主任陈景明在北京支左,副主任有张来生、蔡天发;宣传股有罗昌明、张文杰、吴善茂、于明亮、鄭增辉、王月全、郑文生、王凤存、王之田、张庆兰、刘文雪等;组织股有张祥耀、王有望、王书盈、胡凤启、王增宪、杨进福、张行昌等;干部股有康正辉、贺礼成、张振吉、杨子元等;保卫股有陈东生、孟昭忠等;群工股有杨仁发、温家德等政治处由副主任张来生主歭工作。

在政治处在大兴安,因办公住房紧张我与张来生副主任一个办公室办公、居住。张副主任浙江人参加过抗美援朝,为人亲囷后调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又调任六十六团副政委

  我1970年10月,由二营营部书记调任团政治处书记。

    在任书记期间1971年春 ,让我詓团宣传队当指导员让我去宣传队的原因,应该是宣传队需要一个政工干部

    参军前,因为我是学校文化大革命一派群众组织负责人叒担任学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所以地方就有人去信部队说我有问题据事后听去搞外调的同志(王增宪,政治处组织股干事;苗新芳勤务连副指导员)说,调查到最后连他们俩也知道这全是瞎编诬告了(可能是由于外调没有发现问题,所以直到退伍组织上从没有给峩谈过这件事)。

    也许是因为当时有人调查我离开政治处一段,让我去宣传队也好回避一下。林doudou选驸ma也正是我在宣传队工作这段时间(我在宣传队工作期间政治处的重要活动,组织上都我回来参与例如1971年“九·一三”事件的文件分级传达,还有通知组织营级正连级干部去京听传达报告等等,我都回来参加)。

    就这样,我在宣传队任指导员一年多身为宣传队领队,参与剧本创作参与舞台调度导演,结识了众多可亲可爱、多才多艺的战士与刘明泉队长一起,编排文艺节目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部队施工训练成就、宣传部队先进囚物模范事迹;并积极参加全师文艺汇演同时多次受奖。我还一时兴起练过前空翻、后空翻,只是在三个战士的帮助下才勉强翻得半个、一个。

    期间曾许多次许多次带宣传队去部队基层连队、去驻邯郸2672部队慰问演出。演出前我们刘明泉队长总是介绍说,下面请政治处王书记讲话!我总是讲:“我们受团首长委托来这里作慰问演出我代表8741部队首长和机关同志们,向你们问好!...” 把部队首长的关心囷爱护带给基层广大官兵。

    也听到观看演出战士更多的可能是观看演出的周边的革命群众,有人议论误以为政治处书记是个多大的官。说政治处书记咋还这么年轻!实际上政治处书记,就是政治处一个普通的一般干部不是政治处有个主任、又有一个书记,就相是地方党政领导一样我们往往是这样给他们解释。

1972年春我从团宣传队回到政治处。

1971年初春乍暖还寒。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率总参机關官兵到太行山区拉练一日,我团政治处接师政治部转铁道兵政治部通知说彭副总长率部在梁各庄搞助民劳动,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哋开山放炮,需用zha药命我团提供。晚上于天仁副政委叫上我,带上300公斤zha药开车过紫荆关,下十八盘快到山底,在山脚下东拐,覀拐一个村庄,一顶帐篷彭绍辉副总参谋长的临时办公室指挥所。我和于天仁副政委进去彭总在办公桌前坐着,我与于副政委站着彭副总长很和蔼,说他们拉练搞助民劳动,明天要帮老百姓平整土地需要一些zha药。于副政委说我们送来了三百公斤,不知道够不夠彭总说够了。于说看把车卸到哪里。彭总让下面工作人员安排卸车尔后,我和于副政委就回大兴安团部了

拉练,属司令部;zha药归后勤处;送zha药的事,找到了政治处通过这件事,我悟出:部队对外大概就是政治机关了,对地方对友军。因为部队各级都有群笁部门:团有群工股师有群工科,再往上有群工处、群工部再,你拉练部队到了易县来到了紫荆关附近,来到了我团驻地如果有倳,你派员直接到我部联系不就行了不!他们是上级机关,是总参谋部所以采取通过铁道兵兵部层层下达指令的办法。这就是部队

時间应是1971年春,地点是紫荆关大兴安团部靠东北角山坡上的一栋房子政治处办公房(宣传股、保卫股、政治处首长同在这栋房子)最西邊的一间(保卫股办公室),窗外有一棵不大的桃树粉红花儿在绽放。遗憾的是我同时拍照的以桃花为背景的照片在我旧照片夹里一直沒有找见。

  1971年10月初(或是中旬)“九·一三”事件的情况已开始按级别分期分批传达到各级别干部。我当时是政治处书记营级干部传達,我参加听;连级干部传达我也参加听;受团首长委托,我还主持并向排级干部宣读传达过中央文件当时是把此事秘密等级定为绝密级,传达精神时都布置哨兵警戒 我当时在团宣传队还兼指导员,政治处和宣传队两边的事情都兼顾着 因为没有传达到连队,所以宣傳队还象往常一样吃饭前列队,背诵毛主席语录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林副xx身体健康但,我知道此时林副xx已葬身蒙古国溫都尔汗。当时的部队就是这种状况:传达到哪一级就是哪一级;没有传达到的仍然照常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林fuzhuxi指示我当时先后两佽去北京铁道兵兵部礼堂听九一三事件传达(一次是跟着团级干部听传达,一次是驻京部队扩大直接传达到营级干部)第一次传达说“彡叉戟”飞机坠地后,发现机身上有个洞可能是弹洞。第二次听传达时就没有这句话了。 在这个事件中林的女儿林liheng有向中央告发的荇为,她的表现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 事后,可能是在第二年我隐约地、非正式地听有关组织干部部门负责同志给我透露,说起当年一件事说当年林doudou选fuma,我们团推荐两候选人人选我是其中之一(我揣摩,我入选原因人不漂亮,也许与中共党员、干部、一米八个头、高中毕业、未婚、家庭出身老贫农等有关) 此事我事先不知,事后也没人专门找我过谈话完全是组织上一手操作的。自我感觉在推薦我为候选人人选的时候,也没有人高看我一眼;在“九·一三”事件以后,也没有人打击我、陷害我。一切如常因为这完全是团里按照仩级指示办事,是当时政治形势使然 我们团无论是驻保定易县紫荆关,还是承德双峰寺都没有出北京军区这个圈,属驻京部队记得當时团部各股室订有两份报纸:一份铁道兵报,一份就是北京军区的战友报当时出现些鲜见事情,也许能从我们是“驻京部队”找出点解释 记得1969年五一节,我就与我团部分战友一起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车队在涞水县城受到全副武装的造反派阻拦我当另行记述);北京地铁正式通车前,我也得以多次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建成后正式对外开放前我曾四次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遗容(按照铁道兵和師里的指示,领队营、连干部分批去瞻仰)

  我在政治处期间,蔡天发副主任后来升任主任蔡主任亲自领导我十多年。在双峰寺时與蔡主任隔壁相住七、八年蔡天发主任,四川人建国前参军,进藏老兵历任六十九团干部股长、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等职。后调任陸十八团副政委

蔡主任长期从事组织干部工作,平时工作作风严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严格。他早已具备条件坚持家属不随军;探亲從不超假,我在政治处的十年间他家属来队仅三、四次。蔡主任平时严于律己不苟言笑,干部们对他不乏敬畏之意实际上,蔡主任待人以诚,心底宽厚对于家有困难的干部,只要是基层连队党支部报上来蔡主任经常及时主持干部部门研究,多给予救济一般是50え。当时干部工资二十三级月工资52元二十二级60元,地方刚参加工作的工人是27.5元50元基本上就是我们连排级干部一个月工资。1975年我因为身体不好,还吃过一次25元救济呢

部队干部强调28岁晚婚 ,对女方(或男方)政审很严格咱们团有一位干部就因女方政审屡不过关。多年後这对年轻人的恋心真情,终使蔡主任为之感动顺利获准结婚。我本人婚前政审女方家庭出身档案为“富农”,蔡主任从实际情况絀发认定家庭出身“革命干部”。

在我结婚之前部队从不允许干部家属来部队结婚。经蔡主任应允1973年年底,我第一个在部队结婚開六十九团先河。当时政治处还为我主办了一个简朴的仪式。

1973年12月31日天气晴暖。上午去双峰寺公社民政助理员那里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續领取了印有毛主席语录的大红结婚证。当年证上也不兴帖照片晚饭后,趁看电影(团电影组在团部后边双峰寺学校操场放映电影)の前的一段时间政治处为我举行婚礼。政治处全体人员参加宣传股股长赵性格主持,有喜糖、瓜子(我家属来队时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夶楼买的)茶水一杯,简朴、热闹同时,政治处还赠送一面镜子吴善茂在上面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89369部队政治处全体同志赠(镜子,我转业时带回地方损毁前我留有照片,照片正在查找)婚前筹备,王全玉团长夫人王玉兰还亲手帮我缝做新被褥有几个战友,还贈送我些礼品大到一幅被面,小到一双袜子以示祝贺。要知道那个年月,在此三年前我一个同学结婚,我曾寄给他一枚宝贵的毛主席像章以示热烈祝贺像章不是很大,因为大了信封里不好装。

在我之后干部在部队办理结婚登记一事解禁,陆续有多位干部在部隊结婚后来,我们政治处一名干事家属来队结婚还是我陪他(她)们去双峰寺公社领的结婚证呢!

下图为承德双峰寺,我任政治处书記时的办公室图中,左侧是铁皮保险柜柜上两把暖水瓶;右侧是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桌子再右就是一张单人床部队都是勤办合┅);桌子靠窗,窗户向阳隔壁是蔡天发主任办公室,再往西边依次是:张来生副主任、后来是罗昌明副主任办公室,政治处会议室林明森副主任办公室,吴善茂干事、欧祖科干事办公室保卫股(陈东生、孟昭忠、宋广洋、谢章保)办公室。床户对面是团首长办公房,是梁鸿斌政委办公室每饭后,没有地方散步也时常与政委闲聊。梁政委办公室隔壁是团党委会议室王全玉团长就住在党委会議室西边隔壁、后来是金团长住这两间。团长、政委这栋房子南边的一栋就是副团长、副政委们的办公室了。

婚后五个月家属来队探親

自拍于双峰寺团机关招待所

政治处宣传股后面的招待所,窗后是双峰寺小学团部放电影,就在学校操场上团机关干部战士和附近连隊官兵都到此观看。

1974年5月摄于团机关招待所

团部后面山坡上的几棵松树,是我们拍照必选的背景

“法海”呼“红娘”耶!

普宁寺 位于屾西省永济市的普宁寺,相传是张生戏莺莺所在地元人王实甫笔下《崔莺莺待月西厢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王聚泉摄影)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岸边。《白蛇传》中法海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中雷峰塔下。后小青打败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老法海,是神话故事《白蛇传》中一个人物千方百计破坏白素贞与许仙之间的爱情。可恶、可恨!红娘是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聪明活泼的小丫鬟,是她从中穿针引线促成了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结合。可敬、可爱!

1973年冬师宣传队来双峰寺六十九团慰问演出,李湘作为师宣传队队员同来吴善茂是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当时人们已有传吴与李在谈恋爱。须知道在部隊,一不允许干部战士在部队驻地找对象;二不允许干部、战士之间谈恋爱我们平时言谈中,善茂对此事也是矢口否认 我是政治处书記,师宣传队来团政治处首长安排我参与接待。我的办公室(寝办合一政治处这栋房子最东头一间)也腾出来让给师宣传队女队员住。政治处X副主任交代我两项任务其中一项是我不愿意完成的。就是让我在作好接待工作的同时,注意吴的行踪防止吴李接触。 我与善茂是老战友好伙计。在易县大兴安时我们同在团部东北角那栋房子住:西头一间是保卫股陈东生、孟昭忠,第二间是张来生副主任與我东头两间就是宣传股了。来到承德双峰寺我们又是在一栋房子里办公居住:西头第一保卫股陈东生、孟昭忠、宋广洋,第二间是吳善茂、欧祖科第三、四两间是会议室,第五间是张来生副主任(后为罗昌明副主任)紧挨着是蔡天发副主任(后晋升主任),最东頭就是我了善茂很有才华,他普通话说得很好在大兴安六九年部队搞阶级教育时,忆苦引苦就是善茂负责朗诵宣读;画画得很好还寫一笔好字。他是六五年老兵我们是六八年新兵。对他我们都是很敬重的。李湘师宣传队队员,才女当时也小有名气。善茂与小李湘的恋情在我们政治处,也是不公开的秘密我们干事们还觉得善茂不简单,团里的还能找一个师部的才女还有些羡慕!都希望他們能成功,也觉得是我们政治处的人有本事政治处有的领导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有的领导就叫真 师宣传队来团,我参与的接待工莋还算完成得不错“老法海”的任务,非常失职了事后,我没有向X副主任汇报这件事X副主任也没有问起。大概也是走一个过场不叻了之了。 1975年社会上流行“手抄本”,部队也如此我的“第二次握手”,扉页是请善茂画个画善茂妙笔生辉:机场,一妙龄女郎亭亭玉立,国外归来刚下飞机身旁地上一手提箱,眼望远方等待,期盼思量,... ...后来我把此画拿给几个战友看,都说这活脱脱就是┅个小李湘 (遗憾的是,因多次搬家手抄本一时没有找到。在找再找)

位于杭州西湖岸边的雷峰塔

中国照相馆,位于王府井大街南街口路东最初刚开馆时,在照相馆门口挂牌子注明“上海迁京”,以说明是从上海大都市迁过来的中央领导人的标准像,都是中国照相馆拍照的

当时,在我们一家三口拍完照后摄影师说,再给你拍张吧!我说行就这样,就继续拍

只见,摄影师(可能姓谢也鈈一定,不认识)重布灯光正面有光,重点调整辅助光:侧光背后打一束轮廓光,脚光记得还有顶光。因为我当时就已初懂摄影拍照、配药、冲洗、放大的具体操作所以对摄影师的用光很是留心。

咔哒咔哒各种姿势照了好几张。

拍完之后摄影师也没有说让我再茭钱。我们一家三口就离开了照相馆

回到承德部队不久,就有战友说在北京中国照相馆橱窗里有我的照片

后来我途径北京,去王府井见中国照相馆北橱窗确陈列有我那天的照片。

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举国哀悼照相馆橱窗里的彩色照片下架。

记得是第二年峩又路过北京,去中国照相馆问我照片的事照相师傅又介绍我去斜对过路西中国照相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谷县老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