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警务模式改革情报引领警务存在什么困难

当前派出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克服
公安部曾经提出,当前和今后警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警力配置最优、警力资源消耗最低、警务效益最大。在目前公安机关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目标明晰而远大的情势下,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各个部门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思想理念、工作机制、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派出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所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正视派出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意义极其重大。
一、当前派出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安机关要实现警务改革的主要目标,必须要走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要警力的现代管理(治理)道路,舍此别无它途。作为基层派出所而言,就是要求真、求实、求细,思考如何在治安形势、财政状况、警察数量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带好一支队伍、完成保护一方平安的任务暨如何用自己的智慧统筹安排和协调指挥才能比前
作者:李&&龙(1963.12——),男,宁夏警察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安改革;公安教育;公安法治。
人和其它兄弟单位干的更好的问题。从工作抓手和着力点来看,重点是要从班子层面着手,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粗”的问题。
派出所工作中的“粗”主要是指工作上不计成本、不讲核算,粗放经营。对照科学管理的要求和派出所班子工作的实际,派出所工作中的“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领导作风粗而不实。
在派出所工作中,领导作风的“粗而不实”突出的表现为存在着“一多一少五不明”现象。“一多”是正职管的太多,即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事事要别人请示、件件要自己拍板。这种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忙、非常辛苦、非常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实际上是作风粗糙的反面表现。因为这种作风或者做法不仅混淆了决策者和执行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界限,而且削弱了副职应有的职权,影响了他们甚至普通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在事务性工作的层面上,正职应该显得比较“清闲”,这样才更有利于其履行职责。因为,对一把手的要求不是让它时时事事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事事必问、事必躬亲,而是需要它抓好决策,把握好宏观形势和全局状况,同时力所能及的为副职和一线民警提供精神和其它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一少”主要是指一些领导的工作方式与生产队长一样,只敲钟——集合队伍、布置任务而不进行过程和结果管理,抓落实太少。这实质上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具体体现为:事前传达上级指示、文件时照本宣科,不领会精神实质,不找与本单位本部门的结合点和问题的重点;事中不进行过程控制、对策研究和检查监督,重点环节不进行跟班作业;事后不进行认真的总结,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则采取客观归因的办法,千方百计地推卸责任。从整体状况看,存在工作重点、工作流程、工作目标、方法措施和工作结合点“五不明”的现象。
2、警力调配粗而不优
派出所工作改革以来,基层单位的警力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警力永远是有限的。调配警力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科学用警”即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使警力运转的更合理、调配的更有效、盘活、用足用好警力资源是基层领导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创造性的研究和开展工作,而不能一味的给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摆困难、出难题。
警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警力调配的唯一甚至最高原则是“警力跟着警情走”,而目前的配置状况并非如此,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警力调配粗而不优。主要表现在:一是警力配置与警情(高发案地区、高发案时间段、高发案类型)不统一;二是警力(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投向与内部(机关与基层)需求的紧迫程度不一致;三是内部有限的资源空间被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如占用着警察指数却从事着非警务性的文职工作等);四是由于警务机制不健全(如巡逻、办案)、警务活动协调性不够甚至冲突(如基层基础工作与破案抓人;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等内部管理因素而造成了警力的耗散。
3、警务方式粗而落后
警察是一种“三高”(高耗能、高危险、高压力)、“二少”(睡觉少、回家少)、“一多”(工作任务多)的职业。在这种状况和警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科学的警务方式、先进的警务理念更显得异常重要。但目前的实际状况又恰恰相反。在警务活动的管理中,优化组合远未实现;人力再造(如内部的置换与改造)步履维艰;养(如培训、休息、休假)用关系处置失当;考评考核烦琐失真;警务活动不求质量、不计数量(如人海战术)、不管成本;警种之间、部门之间隔离有余、衔接不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形成了警务(包括协作)机制上的盲点、隔点、堵点,工作交叉点上的问题往往无人问津或关注不够。造成了警务活动效率的低下。
二、做好派出所工作既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贯彻层级管理原则,明确工作重点。层级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这一原则,班子成员之间必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正职的主要职责是:事前搞谋划、抓决策、抓部署;事中一是抓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的落实,二是对工作过程或流程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监督,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研究和预案设计;事后抓好总结。而副职的主要职责就是抓好细节和过程的具体落实。为此,正职需要注意克服的主要问题:一是在主观上要防止事务主义倾向,避免管的过多过细,使副职显得过于“清闲”而无所事事,甚至影响其应有的权威。二是为了防止工作出现“假、大、空”现象,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必须做到“五个不部署”,即工作重点不明确不部署,工作流程不清楚不部署,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结合点不明白不部署,工作目标不明晰不部署,实施方法措施不明确不部署。三是工作总结必须及时并且有效。总结讲评是肯定工作、剖析得失、评价优劣、保持和激励斗志的重要环节。在平时和一般性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久而久之则会消磨民警的积极性,甚至使其感觉做好日常工作既立不了功、也受不了奖,意义不大,从而逐步会削弱基础工作。正职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为了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作为最基层的领导,在总结工作时一定要坚持用事实和客观确实的数字讲话,要坚决防止和避免高调式、空泛化的现象。而副职需要注意克服的主要问题:一是抓落实不找重点和关键点,平均用力。二是消极应付,出现问题后上推下卸,不负责任。三是对上对下以“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为由而不作为或消极性作为。
(二)、知人善用,合理用警。
派出所尽管人员不多,所长在人事问题上的权限也很有限,但仍然存在着在职权管辖范围内如何知人善用,合理用警的问题。如何充分的调动警员的工作积极性是领导在用人问题上应该而且必须考虑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应该创建人才发挥作用的“高速公路”既激励竞争机制,使警员能够人尽其才,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力。否则就像把奔驰车和小面的同时放置在泥泞的乡村公路上的后果一样,难以使优者发挥其效能,也将无法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能干与不能干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状况,甚至出现“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的恶况。二是要注意选好带头人即领跑者。有了良性的机制,就会有人才脱颖而出。此时,领导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使能领跑的团队和各人率先启动并保持昂扬的状态,同时让观望者放弃幻想、跟随前进。对少部分仍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则应予以应有的惩处,促其转变。三是要加强内部挖潜,讲求工作艺术,合理分配工作。客观地讲,每一个单位和部门都有一小部分因各种原因、以各种借口(如年龄偏大、性别不太适合基层工作要求等)而出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种”都不愿意“撞”的人员。对他们既不可能与其它民警一样要求,但也不可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关键是要防止产生对立思想,要通过理顺情绪,合理调配工种和岗位,使其心情平和、力所能及地从事安排的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再逐步进行工作分工或份量的调整。四是建立能够调动和促进工作积极性发挥及比、学、赶、帮、超氛围形成的合理的考评项目。当前,考评过多、重复考评是派出所不大情愿但又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在所有的考评中,指标体系和内容大部分是由上级机关制定的,同时,派出所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也很少,有的针对性也不够强。因此,研究和制定符合本地派出所工作实际的考核体系和办法是派出所工作中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同一地区的辖区派出所中,制定考核标准和基本项目的原则应该是:相对的统一性;能调动派出所领导和民警积极性;能客观地反映单位甚至个人的进步性;能体现工作手段、方式方法中的科技进步性;能反映社会和群众的评价程度。其主要项目和内容应该包括:“社会的贡献率”即所与所相比各自的任务完成情况;“单位进步率”即本单位按纵向方式自己与自己相比取得进步的情况;“群众满意率”即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和纵向、横行的相关领导对派出所工作的认可情况;“协调发展率”即警力使用与完成任务的投入产出相适应的情况(如工作任务是否是靠传统的人海战术完成的,是否是靠取消民警的休息、休假和搞加班加点等疲劳战术完成的;是否是靠手工作坊而非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完成的等等)。
(三)、正确看待和协调处理好四项主要警务工作之间的关系
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公安改革工作的进行和发展,行政执法(治安案件办理)工作、基层(社区)基础工作、“破案抓人”工作和日常巡逻工作已经成为派出所尤其是城市派出所的主要警务工作。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四项工作之间经常会出现相互牵制的现象。面对这四项任务,相当数量的派出所也经常性的处于被动应付的情势之中。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相互牵制为相互促进已经成了派出所尤其是所长必须考虑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认识,更新观念,研究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坚决防止等靠要等思想和消极不作为行为。
做好既处理好上述四项工作的基本思路:
(1)、治理住导致派出所工作忙乱的根源和中心——行政执法(治安案件)办案工作。
行政执法既治安案件的办理既是派出所警务工作的中心,同时也是当事人甚至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自然还是民警同志们自己十分想努力做好的工作。所以,它应该是派出所领导最应该关心的事情。在派出所的工作中,纵向地看,所有的工作都有各自对口的上级主管部门,而行政执法(治安案件)办案工作基本处于自我管理的状况。因此,这项工作搞好了可能无人过问,可能立不了大功甚至受不到表扬,但一旦搞不好则会遭到投诉、质询甚至引起上访等事件,从而成为全所忙乱的根源和中心。
治理行政执法(治安案件)办案工作中的忙乱问题,需要多方配合努力,动用多种手段。但最关键的是:一要找到行政执法(治安案件)中最容易引起忙乱现象的案件类型,牵住忙乱的“牛鼻子”。从案件实际和处理难度来看:最让民警烦心的醉酒案;最容易引起上访和投诉的娱乐场所打架斗殴案;最敏感的强制人身自由案;最费事费力的寻找走失人员案是当前派出所行政执法(治安案件)中最容易引起忙乱现象的案件。抓住和处理好了这些案件就牵住了忙乱的“牛鼻子”。二是要事前制定工作流程,讲求工作方法、及时提取证据,把证据搞扎实、固定住,必要时要邀请有关部门和警种予以协同支持。如醉酒案(事)件发生后民警应按照预案组织警力赶赴现场,进入现场后首先应录象或拍照、然后访问周围知情群众并做好笔录,将当事人带到派出所后有必要的应及时通知督察警到所里见证处理过程。这样案件的处理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意外或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说,派出所的四项主要警务工作是一架有机组成的机器,行政执法(治安案件)工作就是这架机器的润滑剂,是机器内部正常循环的关键。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为警力的有机组合和输出发挥基础和保证作用,反之,其它工作都将做不了、也难以做好。
(2)、正确认识和坚持施行街面巡逻工作。
街面巡逻工作是九十年代以来城镇警察勤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城镇警察勤务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实践证明,街面巡逻工作是有效打击违法犯罪、震慑犯罪心理和进行安全防范的多刃剑。要扭转特定地区的治安不稳定局面、压制犯罪高发势态、及时有效地破获现行案件、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在短期内靠基层基础工作(尤其是这一工作在当前还不够扎实和理想的情况下)是难以奏效的,而街面巡逻则具有快速见效的特殊功能。因此,必须予以坚持。目前,基层的领导和民警对街面巡逻工作之所以有不同甚至消极的看法和态度,并不是说不赞成这项改革的举措,也不是说这项工作自身有什么缺陷或不足,而是对其运行中的不规范尤其是指挥权高度归属于上级机关有不同认识。客观地说,当前的这种权属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确实具有针对性、灵活性较差的现象。因此,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运用(切分)这一权力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但很多领域的实践证明,任何改革在起始阶段(尤其在我国特定的情势下)都需要强力的推进。所以,在目前街面巡逻工作还处于探索、过渡阶段的情况下,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仍然是必要的。对此,基层的领导和民警应该有一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
(3)、与时俱进,明确重点,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并仍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同样,公安工作中的基层工作也处在巨变之中。当前,一个通过用户籍管理人口和静态社会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基层基础工作和群众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如民警进不了群众的门、找不到人;群众的积极性、配合性降低等等)。在人、财、物、信息大流动和高度动态化的情势下,基层工作中的传统管理办法、要求、标准都已经不大适应。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判明情势变化,重新明确工作重点,以此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在现有条件下,重点是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收集情报,发现问题。这是当前基层工作的起点和重点,也是首要的工作。公安理论和实践证明,解决刑事犯罪高发和治安形势严峻问题,必须破除“沙堆效应”即“要想重特大案件少发,刑事案件必须少发;要想刑事案件少发,治安案件必须少发;要想治安案件少发,治安秩序必须安定”这是“秩序”自身固有的波及效应所决定的。而要形成和保持秩序的安定,必须立足于“四早”即早发现、早防范、早控制、早打击。而能否做到“早发现”并为“早防范、早控制、早打击”打好基础,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获取真实、可靠、有效的情报。只有收集到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情报,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在基层民警思想中培育和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意识意义极其重大,务必确实予以解决。二是为“破案抓人”提供线索。三是做实社区工作。社区民警是派出所民警中唯一职责非常清晰,并且一旦工作有疏漏会被倒查责任的警种。社区工作非常繁杂,但其功效就像药品中的中成药,虽然见效慢但可以治本,所以必须下决心做实、做细、做好,否则出了大事领导和民警都负不起责任。
(4)、适度适量的做好“破案抓人”工作。
1997年和2002年召开的派出所工作改革会议(即“苏州会议”和“杭州会议”)明确指出: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是派出所工作的主业。派出所不再承担破案指标。据此,有人认为派出所可以不做“破案抓人”的工作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也是不现实的。一是因为对公安工作而言,刑侦工作和派出所工作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既不可能相互合并,也不可能截然分开。二是因为以“破案抓人”为主业的刑警队的工作运转特点就象是“野战部队”,有仗就来打、打完仗就走。而派出所就象是常驻性的地方部队,对辖区发生内的案件不可能不去管、不去破,这是警察职责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当然,由于职责、专业化水平、专门设备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派出所也不可能什么案都去破。总之,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把握的原则是:要把对上级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指标与责任结合起来。所以,派出所不能不破案,但也不能什么案都去破;对一般性案件能破的要坚决破,而对重特大案件要坚决上交(尤其是面对貌似有破案机遇的案件时,更要头脑冷静,切不可因立功心切而出现事与愿违的后果)。作为派出所的领导必须明白:当前,用一个独立的指标衡量工作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在“综合、协调、统筹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三)、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实施信息化警务战略。
“信息化”战略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计划。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当前和今后警务工作模式的基本走向。随着高度动态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公安基础工作手段已不适应,公安工作要掌握工作主动权,只有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实施信息化警务战略。对派出所来讲,就是要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实现和完成:“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的目标和由“口袋信息”、“脑袋信息”向“电脑信息”的转变;由手工记录信息向电脑采集信息的转变。在信息的收集上,要把收集“有形信息”与“无形信息”结合起来;把“社会信息”与“个人信息”结合起来;把“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结合起来。从而在工作模式上实现“大情报、大信息支持和指导下的小行动”和“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目标。在这一问题上,作为派出所的领导一要树立先进的理念,要看到信息化发展和应用的必然趋势和“电脑”比“人脑”更有杀伤力的现实。二要克服为难情绪,避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尽快学会在信息化海洋中的本领,找到适合自己饮用的那一口淡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社区警务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之比较-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社区警务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之比较
导读:我国警务改革发展迅速,与世界警务理论和实践接轨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2002年3月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对我国推行社区警务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在2004年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县城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也要求&积极实施社区警务,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机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被人们称为第五次警务革命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又引进国门,全面推
进入2l世纪,我国警务改革发展迅速,与世界警务理论和实践接轨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2002年3月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对我国推行社区警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要在2004年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县城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也要求&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机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仅仅几年,被人们称为第五次警务革命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又引进国门,全面推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必将对我国警务工作再次产生深远影响。
社区警务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两种不同的警务模式,其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在外来警务模式&本土化&的过程中两者会不会产生冲突?又如何尽量化解两者之间的冲突,使之有机结合,最终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笔者认为,认真研究两种警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各自特点和对警务实践的要求,是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两种警务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区警务战略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出现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民权运动日益高涨,反越战活动日益剧烈,社会秩序出现危机。与此同时,美国的警察变得越来越官僚化、非人格化,远离公众,致力于控制犯罪,专业化制度和警务模式下的警察已经不能保障公共安全。而七八十年代西方社会在个人主义极端膨胀之后开始反思个人主义的不足,社群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意识到良好社会的基点是社区,抓住了社区就抓住了重建社会秩序的关键。因此,一些学术界和警察界的人士认为,必须改变过去孤立于普通人之外的工作模式,警察应当深人社区组织动员人们参与治安工作,而社区的人们有权了解、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警务活动;社区警务战略是警务工作的主导战略,社区警务模式是最能有效地满足人们需要的警务工作模式。社区警务战略甚至被一些人称为一次革命。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性质,在信息化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量激增,流速加快,人们面临更高的犯罪被害风险,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面对群众对打击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的急迫需要,警力资源相对缺乏的英美各国开始把目光投向新的目标,作出新的选择,那就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社区警务模式适应了西方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思潮和警察部门实际工作的需要,但是社区警务模式并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完成警务战略革命性变革的使命。对传统专业化模式的反思、对社区警务模式的拒斥,在信息化时代催生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这种新的警务工作模式。简言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是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专业化警务模式实现改造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警务模式。&(1)
二、两种警务模式的差异与联系
(一)两种警务模式的差异
由于两种警务模式均有其独特的思想基础、目标要求,从而体现出以下差别:
一是目标取向和核心内容不同。社区警务是基于对被动反应式的近现代警务观念和做法的反思,是对强调预防犯罪的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全新警察观,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和改善警民关系,首要任务不再是打击罪犯,而是帮助民众解除困难、提供服务和维护秩序,还有望提高社区的总体生活质量,特别是有助于降低群众对犯罪的恐惧感。社区警务的核心是社区与警察间建立伙伴关系。&社区警务之精髓,在于改善警察的形象,使之更易为公众理解与观察。通过提供更加持续的、更加扎实的社区展现形式,与全体居民建立亲密无间、应答迅速的关系。改善警民关系的三要素是:彼此合作、彼此协商、彼此满意。&(2)对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来说,出发点在于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效益,最小投入最大产出,工作的基础和内容是收集处理情报信息;核心是情报信息。
二是警务运行及相关因素的结构不同。&在社区警务中,警务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3)社区警务主要是由社区特点、警察组织特点和人的特点这些相关因素均衡的结果。在这种警务基本结构中,警察组织、警察个人和社区的作用都指向警务;与此同时,警察组织受规模、目标、体制影响,又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施加领导力来影响警察个人;警察个人作用于警务的好坏却又受到个体生理和专业素质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区方面价值观和各种规范的影响;而社区对警务的影响则由其规模、多样性、独立性所决定。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中,犯罪环境是警务运行环境的一个永久特征。虽然犯罪环境是动态、流动的,其形态、构成和规模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实际上对警方来说,永远存在着一种犯罪环境,需要他们去很好地把握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警务行动。第一步是要通过专门的情报信息工作来收集情报信息和解释犯罪环境,第二步是识别判断情报信息并以情报信息特有的传递方式来影响警务决策,最后是决策者制定警务政策来积极影响犯罪环境。
三是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不同。社区警务模式要求取消警察组织的中层机构,把警察放到第一线去做具体工作。警务权力机关分散下放;民警分散到社区,半社会化;工作方式自主性强、灵活性强,治安工作主要依靠群众组织,收集情报信息主要依靠群众的反映;不同社区警务打上民警个人的烙印。逐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最终实现警务工作由打击型向防范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中,民警听从指令,自主权差;民警更加专业化,工作方式上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方法收集情报信息;警务权力集中在决策人手中;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规范警务运作。
四是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性不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性较大,对信息化应用技术及设备要求高,因此经费投入也大,从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物质前提看,全方位、多层次的情报信息网络平台、专门的警务情报信息机构、专业的情报分析人员是实施情
报信息主导警务的三大物质条件。比较而言,社区警务则无此专门要求,社区警务是经济欠发达、科技装备落后条件下较好的一种警务模式选择。
五是受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社区的多样性决定了社区警务的多样化。不同的社区相互之间往往差别很大,而且会随时间而变化。由于受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生活环境、地理特点、人口素质、利益需求、社区政策的影响,社区间警务问题和采取的警务措施是不尽相同的,社区警务将逐渐呈现出较大差异。社区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警务需求将会产生矛盾冲突,影响社区警察的工作,社区中主要或较大群体的治安等方面的需求常左右警务政策和措施。如果更多的民众在警察的鼓励下参与制定规划和政策,结果可能是警察被民众所左右。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则受不同利益群体影响力小,受警察个人因素的影响也较小,警务政策的制定实施主要由单纯的治安状况决定,以情报信息为基础,警务决策更加科学,控制犯罪更加精确,呈现出警务行为的统一协调性和高度有效性。
六是对警察素质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在社区警务战略中,要求民警平民化,增加亲和力,提高交际与组织技能,密切与公众的关系。由于警察分散在不同的社区,以独自开展工作为主,远离上级的监管,为防止被拉拢腐蚀,警察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由于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往往单独执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机会增加,这对警察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是全面的、较高的,尤其是会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中,民警必须会利用情报信息开展工作,这对民警素质的要求就侧重于收集、利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对警务决策者、指挥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还需要专门的研判小组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分析研究情报信息以辅助决策和制定警务政策。
七是维护治安的主体不同。我们不能狭义地理解社区警务工作就是警察的工作,同时对&警务&一词的理解也要从广义上去理解。治安工作主要依靠警察,但社区警务战略模式中,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已发生了变化。社会成员和警察对警务工作要树立一种新的理念,违法犯罪产生于社区,社会公众是防控犯罪的主要力量。要坚持警察的专门工作与公众参与支持相结合,通过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广泛发动、组织和依靠广大群众预防犯罪、维护治安。社区警务就是要加强街区本身非正式、非官方的控制机能。正如安徽省公安厅长崔亚东指出的那样,&社区警务战略的本质是把视为公安机关专业化行为的部分基层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转变为基层政权的组织行为、社区人的自我管理行为&(4)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中则没有这种改变。
八是对警察的监督控制机制不同。在社区警务中,由于警力具有较大的分散性,上级机关的监督管理成为一个难题,警察的表现只能通过事后检查和通过社区居民反馈获知,往往表现出滞后性和失真性。而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中,上级机关能够轻易地通过网络系统及时获得各辖区治安动态信息,并随时监控下级执法工作情况,能够使业务工作与对警察的管理考核实现有机结合,上级领导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评价更加公正和及时。
(二)两种警务模式的联系
一是两者有共同的理论渊源。社区警务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既是新的警务哲学理念,又
是新的警务战略,两者的产生是警务工作现实的需要,更是许多理论工作者积极探索的结果。乔治?凯林和詹姆士?威尔逊1982年提出了破碎的窗户的理论,为社区警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社区警务已经从一项步行巡逻的实验,发展到指导现代警察机构的综合组织战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在理论上是以环境犯罪学为基础的,而环境犯罪学的学科起源则来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界的社会生态学理论。基于环境犯罪学的研究而兴起的犯罪地理画像与犯罪热点成像技术对于警察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犯罪地理画像和犯罪热点成像这两项技术可以看成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技术前提。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是在前两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看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与社区警务战略都以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成果为根基,然后吸取了不同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开来,最后开花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警务模式。
二是两者可以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之处。社区警务可以避免包括情报信息警务的专业化警务工作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犯罪及其诱因、忽视公众需要和感受等问题,但是,过分强调了社区的功能和作用,无形之中削弱了警察队伍专业化、正规化建设,不利于科技强警,甚至一些社区民警成为了准社会工作者,影响了专门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打击效果。而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警方的工作更加高效,打击违法犯罪更加有力。
三是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区警务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为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起到促进作用,能够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基础工作无人做、基础工作不扎实、治安状况群众不满意等问题。开展社区警务之后,民警深入基层、深入警区,广伸触角、耳聪目明,能够及时了解治安状况和掌握社区动态,这就为开展情报信息工作建立了可靠来源。&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通过实行社区警务,必将使公安工作直接抵达其根本目的,以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和工作动力,大大改善警民关系,同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有利于专门机关和群众相结合,形成治安工作的合力,使违法犯罪活动陷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推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能够使社区警务紧紧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为社区警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防范更加有力、打击更加精确、群众更加满意,大大开拓_『社区警务战略的发展前景。 ,
四是两者可以相互检验成效。由于社区警务工作具有独立性、分散性,对民警日常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中,对民警的绩效考评和对警察不当行为的监督控制,可以通过情报信息网络得到反映。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公安工作优良传统的新发展,能否成功,相当程度还是要通过社区民警扎扎实实的工作来实现。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大大促进公安机关的高效运转,为我国社会治安的好转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决定了两者作为警务指导思想和警务表现形式的出现。当前,在我国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是时代的需要,是与国际社会警务工作相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专业文献、旅游景点、应用文书、党团工作、文档下载、工作范文、教学研究以及社区警务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之比较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情报引领警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