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重量琥珀蜜蜡原石批发为什么体积不一样?

一样大的东西,为什么重量会不一样呢?
因为密度不同,打个比方,你可以想象同样两辆公交车,一辆上面挤满了人,一辆是空车,同样的体积重量就不一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4594|回复: 2
[蜜蜡科普]你们不是担心买到假货吗?我来教你辨别蜜蜡真伪~~【转帖】
大部分人的疑问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哪能买到放心的蜜蜡?二是成品假货太多,究竟怎么辨别?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想买成品,分两种情况:
1、看实物挑选,那你需要先准备一把365nm波长的紫光手电。然后,你手里最好准备一件你确信是天然蜜蜡的东西,成品或者原石都可以,如果是原石,请确保有一处新断面。 这下好了,把你确信是天然蜜蜡的东西和你要买的东西放在一起,用365紫光手电照。观察荧光反应是否一致。是否一致指的是颜色、深浅都一致,而不是都有荧光反应!!这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办法。网上提过很多办法,比如浮盐水,热针法,都不具有可操作性。有人会说,还可以看流淌纹啊? 对,可以能从流淌纹看出真伪的人,根本不会来看这个帖子。
2、如果是网购,好了,你需要商家出具《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鉴定证书》,只认这个,其它的,包括国检、北大、省检,通通不能看。当然,未来地大检测中心会不会放水,现在不好说。
再一方面,看价格。还是我在老贴说的,5克以下成品或者10克以内成品有瑕疵,克价或许会在100元/克左右,10-20克的成品,克价一般不会低于150元,20克以上的成品,克价一般不会低于200元。圆珠、桶珠,直径2cm及以上,无瑕疵的,克价肯定不会低于200元。昨天我仔细看了一下某宝,还好大多数卖假货的都心虚,标价明显低于上述价格。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最好先按1、2、的方法去选购成品。
好了,如果你想买原石,最简单的办法,把你的微信号私信发给我,我把我平时买原石的微商的名片发给你,放心买。不美图,不打磨可以退。
但是,既然是科普贴,我还是得说说怎么辨别天然原石。首先,天然原石的价格上个帖子说过了,二代一般会说明了卖,克价个位数。其次你得多看天然的原石是什么样子,我稍微上几张图,以乌料为例:
再上几张二代原石的图你们感受下:
后面3张,没文化的卖家应该是打错字了,他估计是想说,那堆原石的规格,最大的50克,最小的32克。
二代原石的表皮非常不自然,干涩,很薄,没光泽。怎么样?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吧?
但这不是最坑的。先来看看蜜蜡的兄弟,柯巴脂:
柯巴脂其实也是树脂化石,但它的石化时间只有几百万年,石化不完全,因此物理性质不如蜜蜡稳定。熔点低,硬度低,易碎。好在外观上还是有教明显的区别。
最可恶的原石处理方法,其实是老毛子的黑科技:水煮蜜蜡。究其原因,无非是国人偏爱满蜜(满蜡),而通过将蜜蜡原石加温加压,改变蜜蜡内部结构的一种处理方法。
说到这里,必须要先补充一下必要的基础知识:蜜蜡为什么叫蜜蜡?所谓的满蜜,金绞蜜,金包蜜,金飘蜜,又是什么?
1、蜜蜡就是不透明的琥珀,它之所以不透明,其实是内部形成了非常多的密集的微小气泡。但蜜和蜡还有区别,蜜是半透明的,蜡是不透明的,上图说明:
由于天然蜜蜡在形成时(树脂滴落并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中)受到自身重力和外力的作用,蜜蜡中这下微小气泡的分布变得连续但不规则,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流淌纹。而按照蜜、蜡、珀三者的分布,通常将蜜蜡分为满蜜蜡(简称满蜜)、金绞蜜蜡(简称金绞蜜)、金包蜜、金飘蜜等。这里的金是指金珀,即完全透明的琥珀部分。其实更多人习惯于把既有蜜蜡又有琥珀的,都统称为金绞蜜。
简单上图说明:
顺带说一句,金包蜜其实并不常见,市面上很多所谓金包蜜或者叫珍珠蜜蜡成品,其实是人工优化的产物。后面详细说。而金飘蜜,其实就是一块原石大部分是金珀,在边缘有少量蜜蜡。
由于市场受欢迎程度为满蜜&金绞蜜&金珀,而金绞蜜又是波海蜜蜡里产量最大的品种,因此俄罗斯人首先发现了通过加温加压改变蜜蜡内部气泡分布的方法,即水煮蜜蜡,同样上图说明:
水煮蜜蜡原石,注意看皮下明显的乳白色分层。
去皮后的水煮蜜蜡
再来看看水煮蜜蜡的成品:
因充满了密集气泡而变得不透明,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满蜜,但通常颜色太浅,后期会进行烤色处理:
分辨方法还是看365紫光灯照射下的荧光反应:
说起原石的真伪鉴别,还有一种不能不提的坑爹货:玛丽散
当然,如果这个都能让你上当,我建议你还是别玩蜜蜡了。
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常见的成品造假有哪些?
先从上面提到过的珍珠蜜蜡(专业术语叫压清处理)说起。在大型商场逛过蜜蜡专柜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发现没?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金珀的部分几乎变成无色的状态了,而正常的金珀,应该是黄色的,就像我上一个帖子里的面包圈那样,还记得吧?
然而黑心商家们招数多着呢,稍微烤一下,就黄了:
应对办法: 别买这样的成品...除非自己买原石磨到的,否则基本是人工优化的结果。
再来说说烤色,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黄色是情有独钟,龙袍什么颜色啊? 鸡油黄。但是哪里来那么多鸡油黄? 烤呗。
新蜜蜡珠子
7-15天后的成色
15-30天后的成色
想烤成老蜜蜡都没问题
其实分辨是否烤色也很简单,烤色其实就是加速蜜蜡表面氧化的过程。据说烤色的技术要点是低温(40-50摄氏度),充足的氧气,以及不断翻滚。
但这样产生的鸡油黄,黄的仅仅是最表面那层,而不像真的鸡油黄从里到外颜色一致。另外由于最外层过渡氧化,透明度会降低很多,看不清原本的流淌纹。而且荧光反应非常弱甚至没有。
前面提到的大型商场里,蜜蜡专柜出售的成品,主要是采用上述两种优化方法的。近两年出现一种叫做花珀的东西,也是人工处理的产物,上图说明:
当然,也不能排除商场出售我下面将要说到的坑爹假货的可能性。
比如,压制蜜蜡。俗称二代蜜蜡,分为粉末压制和利用边角料进行的块状压制。上图说明:
粉压蜜蜡(二代蜜蜡)的丝绒状搅拌纹
二代金珀,这个是最难辨别的,毕竟没有流淌纹可以观察,唯一办法是自磨一颗天然金珀去对比荧光反应。
二代+烤色雕件
二代的荧光反应,颜色明显更深更蓝。
这样的东西基本没法用流淌纹去辨别,只能看荧光反应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黑心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很少只用蜜蜡粉末进行压制的,一般都添加一定的化工原料,甚至有直接用各种树脂、塑料调对比重,添加点荧光剂和松香香精的。
再来看块压蜜蜡:
这张图是不是很可怕?几乎能以假乱真了。。。这也是我从来不买蜜蜡成品的原因。
还有一种蜜蜡的优化工艺叫做:覆膜,曾经只是用来简化抛光工序,顺便保护蜜蜡本体的方法,后来出现了覆盖有色膜来改变蜜蜡颜色的情况(非烤色鸡油黄)
分辨方法上图说明:
最后还有一种比较低级但能骗到小白的造假方法——染色:
所谓的绿珀,看着还真漂亮。但波罗的海地区产的琥珀蜜蜡没有这种颜色。至于台湾人在80年代搞出來的那种一看就是塑料,颜色千奇百怪的“贵族蜜蜡”,我实在懒得找图了,大家自行百度吧。只需要记住,波海蜜蜡的颜色只有瓷白(也叫骨白、象牙白)、奶白、荔枝白、柠檬黄、鸡油黄、橙黄(接近熟透的枇杷色,极少见)、蜜糖色。所谓的波海血泊其实只是金珀外层被氧化后发红,一般只有不到2毫米,稍稍磨下去一点就露出原本金珀的颜色了。这种红皮金珀原石在波海料中也比较常见。之所以说血泊是缅甸琥珀里独有的品种,是因为缅甸琥珀石化年代最常,缅甸金珀氧化变成红色的部分最厚,不至于稍微加工就露出金色来。
至于其它颜色的波海琥珀蜜蜡,看都不要看一眼。
今天就先介绍这些吧,黑科技太多,介绍起来都不知道从哪说起了,理不清逻辑....好累。
最后说一句,别去碰老蜜蜡,你买不到真的。
楼主威武,这里边门道太多了,太容易上当
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存在着它的仿品,或者是说人造假货,那么一定说明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个产品的正品市场价格脱离了它的本身实际价值,虚了。有拿手表来我们这里碰运气的,各种宝石,还有文玩,乃至一些所谓的名牌服装鞋帽,但是还没有傻到敢拿假金条来碰运气的。
一个南方当铺的老板说的。
)&-业务联系:
Powered by同样是满蜜,为啥价格差这么多?_国土珠宝检测-爱微帮
&& &&& 同样是满蜜,为啥价格差这么多?
导读:为什么市场上常见同样是满蜜的蜜蜡,但是互相之间的价格差这么多呢?以下的文章或许可以给到大家答案。“水煮蜜蜡”是近两三年才出现的通过人为因素加工出来的蜜蜡品种,三年前见到的都是成品(成品圆珠),现在已经有很多水煮原石了。水煮蜜蜡有什么特点?可以鉴别吗?先来看一组水煮蜜蜡原石上面这组图片的原石都是经过水煮的,您能看得出来吗?如果到这里您还看不出来, 我们把原石进行放大,拍特写您再看看。这个是经过放大的局部特写,您看出来哪里与天然原石不同了吗?如果您还看不出来,那么接下来我给你详细分析“水煮蜜蜡”水煮蜜蜡的技术原理水煮蜜蜡采用的技术与“珍珠蜜蜡”是一样的,采用的原料也都是金绞蜜,只是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上图是金绞蜜的截面示意图,自然形成的金绞蜜中透明部分的琥珀与不透明部分的蜜蜡是无序地自然交织在一起。上图是优化后的珍珠蜜的截面图,珍珠蜜是以金绞蜜做为原材料,通过人工的方式改变金绞蜜中琥珀与蜜蜡的分布情况,而得到更为漂亮的、琥珀与蜜蜡呈界限分明地分布的金绞蜜。虽然珍珠蜜改变了琥珀的内部结构,但其本意是为了美化,如果说这种人为的技术加工属于优化,还是可以接受的。上图是水煮蜜蜡的截面图,原材料也是金绞蜜蜡,通过改变琥珀与蜜蜡的分布结构后,目的是为得到“满蜜蜡”,视觉上看起来的是满蜜蜡。鉴别水煮蜜蜡原石上面我们已经讲清楚了“水煮蜜蜡”是怎么回来,再回过头来去鉴别这类原石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了。我再回过头来看几张文章开关发布的那组照片:注意观察红圈中的原石。发现了没有?原石的皮是蜜蜡,中间是比较透明的琥珀,很容易分别吧。再上两张特写照片,这回看清楚了吧。虽然分别不难,但购买原石时绝对不能大意,注意观察上图的皮色是没有异常的,也就是说从皮色上是分别不出来的。这里要提醒大家,我们说的很容易分别是起码有一个断面的,如果没有断面全皮的原石是很难分别的,而且还可能是一批的原石中渗入一部分水煮的,分别起来绝对不轻松。水煮蜜蜡成品的鉴别在说如何鉴别成品之前我们先看一件水煮蜜蜡,从原石到成品的过程:成品吊坠是这样的,能够鉴别的出来吗?很难吧。再看去了皮的水煮蜜蜡,能分辨得出来吗?从照片上是很难分辨的,可以告诉大家一个鉴定的依据,那就是水煮蜜蜡的“蜡”是分布在表面的,而中间是透明的琥珀,打灯看可以可以看到中间是很“空”的,不如真正的满蜜蜡那么“实”。没有成品照片可以提供,因为照片上看不出来,提供照片没有意义。为什么要加工“水煮蜜蜡”水煮蜜蜡这种技术可以说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因为这个技术的产生的根源是中国人对蜜蜡的过分偏爱。天然琥珀中蜜蜡与琥珀完全可以达到5:5的比例,甚至蜜蜡还会多些,但毕竟有一半的琥珀,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透明的琥珀在中国卖不起价格(或者说价格要比蜜蜡低得多),这就使得国内的琥珀加工厂在挑选原石时希望绝大多数是蜜蜡(甚至是全蜜蜡),这样就促成了国外的原料商只要有可能就把金绞蜜加工成蜜蜡。这就是“水煮蜜蜡”产生的根源。水煮即可以用于原石也可以用于成品。水煮技术是优化吗?珠宝行业“优化”目的是为了美化产品,一般要求不改变原有结构,不加入外来色素。“水煮蜜蜡技术是否属于优化目前在国际上,包括我国的国家标准中都没有定义,在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中是默认为天然琥珀,不做任何标注。这篇文章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看起来都是“满蜜蜡”而价格差距却很大,也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作者:江一帆,部分照片提供:琥珀蜜蜡微社区,首发:微信公众号“周嘉福说琥珀”每天动动脑,永远不会老!想知道答案吗?关注广州国检微信公众平台,回复“中指”,马上知道答案~& & & & & & & & & & & &
点击展开全文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权威珠宝检测 最新行业咨询 国土珠宝检测倾情呈现!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为什么物质同样的体积,重量不一样
你的意思是说质量只跟密度有关系跟原子本身的重量,大小没关系按你说,公车上面的人的体重都是差不多的排得越紧密(距离越小),就越重!排得越梳松(距离越大),就越轻不同元素的原子本身的重量没有区别?回答:其实我想纠正的是物理上是讲质量的两者之间其实都有关系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是有区别的因为组成原子的中子和质子数量不同追问:哦,就是说物质的质量跟密度和原子本身的质量都有关系不同元素的原子重量不一样,再加上原子和分子的密度共同决定了该元素的质量追问:就想你说的公交车里的人是车上的人数加上车上人的体重,共同决定了这辆公交车的质量而不只是车上人的多少,或者车上人的体重,单方面的原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更多信息:
>>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
华夏收藏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24小时相关热门资讯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蜜蜡原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