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历史籍当官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铜仁历代著名人物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铜仁历代著名人物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2|
上传日期: 12:53: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铜仁历代著名人物
官方公共微信2011年德江县七年级历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1年德江县七年级历史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德江名人(二)
来源:德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表日期:日
& & 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字汝力,号西麓,明弘治七年(1494年)出身于水德江司。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举人,九年登礼部会试,赐甲戍科同进士出身第七十八名。嘉靖元年(1522年)授福建延平府推官,三年奔父丧居家守制,六年服满回京,任直隶河间府推官。七年春,授京城户科给事中,九年升礼科左给事中。十年奔母丧居家守制。十五年四月回京任吏科左给事中,五月升任户科都给事中。十二月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十八年十月,升任四川按察使。十九年夏,升广东右布政使。次年六月,闻时中、时龙二子会试下第丧亡京邸噩耗,便上疏告疾,得准返家居住。三十五年十月于家病故。& & 田秋为官二十年,疏奏甚多。其中《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陈愚见以备遗策疏》、《请建务川、印江学疏》等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嘉靖初年,国家取士,于两京十二省各设乡试科场以抡选俊才。惟贵州一省未设乡试科场,须赴云南投考。思南、永宁等府卫与云南相距三四千里,考生赴试极其艰辛。不少俊才因路远费重而丧失机遇。田秋上书得准,贵州自设科场。还倡导置买卷田,为考生免费领卷,减轻考生负担。田秋奔父丧守制期间,曾在本县潮砥滩一巨石上镌题“黔中砥柱”四字,激励后生奋进。题字笔力雄浑,至今朗然可见,被列入责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嘉靖十年奔母丧,守制期间主修《思南府志》。原本早已散失。新中国成立后在浙江宁波天乙阁图书馆发现,翻印回黔,为研究思、德、印、务、沿五县历史,提供了可贵史料。辞官后,居家八年,修桥梁、制药品以惠乡民。从不轻入官府干扰地方公事,待人温良,遇事剖析深透,邻里求判,裁决认真,老幼敬为楷模。田秋被列入明代贵州十大名人之列,新中国成立后,收入1984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 & 王三极(亦称捷),生卒年月不详,德江县枫溪乡龙坝村人,清乾隆进士。任辰州知府,殁后蹭正议大夫(正三品)。& & 据民国《沿河县志》(1942年前,枫溪隶属沿河)栽:“在任十余年,兴利除弊,有口皆碑。卒于任所,士民号泣,如丧考妣。竖石署前,标曰 王青天德政碑’”。& & 墓葬龙坝村,将死者从湖南辰州运回后,埋坟三座,成倒“品”字形,唯前座竖有石碑,道光二年清明节印江书法大师王道贤撰书。三极赴任时,见为官者独占贪污,黎民百姓怨声载道,投来诉状纸有如雪片纷飞。三极一桩一件地调查核实。发现有后台的人,十日之内竞能多次升官,偏境僻地的三亲六戚都统统进入府城,并委以重任,而清正廉洁的人,虽忠于职守,则数年不得提拔重用。于是,启奏朝廷:“用人不论德才,有权势者旬曰屡迁;守真之徒,历载不转。劳逸无别,善恶同流”。奏疏获准后,辰州府的用人状况很快得到改善。& & 上任不久,发现原任州官,伙同“财神”贪污官府钱财7000多万元。经査实报省,省转朝廷,州官和财神爷均被处决,大快人心,黎民百姓大呼大赞“王青天! ”三极任辰州知府时,向朝廷举荐一人为县令。& & 一年后,下县巡察,县令深夜谒访,以黄金酬赠恩公。三极说道:“作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以潸廉为本。往昔我知你才德尚可,才荐你为县令,应该了解我的为人。”县令羞愧难言,只好持金退出。& & 三极在任期间,有不少人假献殷勤:“太守,何不将妻儿迁入府来共享天伦之乐?”三极总是执意不肯。& & 沿河城绅刘其贤,得知三极死于任所,写诗赞曰:& & 郑桥死职,民丧考妣。& & 实政惠民,乃有此耳。& & 获上者易,获民在难。& & 我思故人,可以启顽。& & 农民起义领袖:胡胜海(? &—1868),生于清道光年间,家住安化县梅林寺(今德江县长丰区梅寺)。兄弟三人,兄胜潜、弟胜艇。胜海行二,身材魁伟,皮肤紫黑,人称“胡黑二”。天资聪敏,胆略过人,从小喜爱惩强扶弱。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调集大军镇压。因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清政府令地方办乡团,组织练勇,各地的举人、秀才充当了团练头目,称为团首。灯花教(白莲教)教主刘仪顺为反清复明,公开传教,暗地组织发动群众反捐输,反折征,联团抗官。胜海参加灯花教后,发动群众,竖旗于梅林寺,被拥为威福王。咸丰八年二月二十四日,黄号军进驻大堡,首战马蹄溪,斩了阻击黄号军的头目(大堡廪生)田作颂。印江知县邓玲筠奉命进剿,胜海为避锋芒,退守梅林寺。邓企图绕道侧击,夜宿分水垭,胜海率部奔袭,斩了邓玲筠及其所部若干。3月15日复回大堡,在黄家屯、小屯、黑面岩等地建筑营垒作为根据地,与黑铅溪李兴国、牧羊岭八圣田张全、水桶口人和团杨德友、煎茶溪黄应贵等团首时常发生战争。三月二十二日,胜海进军煎茶溪,与致和白号在日头岩、板坪塘、东瓜溪(今东华溪)一线会师。从此,黄白号军经常联合对敌,声势很大。4月13日攻进务川县城,知县阮文藻和千总刘荣昌携眷逃避兴义寨。10月,攻破兴义寨,活捉阮文藻、刘荣昌等押囚于梅林寺。24日,人和团杨德友趁号军外出作战之机,秘联乾溪冯金龙作内应突袭梅林寺,杀了胜海的父母妻子,劫走了阮文藻和刘荣昌。咸丰九年,胜海联合各路号军以荆竹园为根据地,推刘仪顺为教主,创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立朱明月为秦王,胡胜海为大将军,改国号为“江汉”。是年六月与猫猫山号军首领郎官、郎宦和酉阳陈显发联合作战,在甘龙口全歼松桃厅官兵。进攻思渠时,扎营牛项包,在一口刀歼敌官兵、团练7000余人,杀死四川候补知县徐特嵩,追杀酉阳知州李平州及涪陵知府凌隶生于泡桐坳。& & 是时,黄号军威震四方,贵阳省城告急。清廷惊恐,即派贵州提督蒋玉龙剿办号军。因剿办不力被革职,又派田兴恕督办军务,坐阵石阡进剿。号军坚守营垒,沉重打击清军。打死副将田兴奇、参将李吉二,清廷大震。& &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清廷得以集中精力围剿起义军。同治五年,调遣浙江按察使李元度率湘军猛攻号军,号军誓死抵抗,清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李元度受到降职处分。急调湘军统领席宝田亲率洋枪队7000多人,又调川军唐炯老营。同治七年正月,清军先陷荆竹园,继陷覃家寨,灯花教主刘仪顺退守偏刀水。胜海联合务川庙坝、德江岩科营号军支援偏刀水。偏刀水被川军唐炯攻陷,刘仪顺退至杨保河,被叛徒出卖,押解成都就义,时年90岁。胡胜海率军退回大堡,坚守黄家屯,顽强抵抗。清军利用叛徒何永华为向导,攻陷黄家屯。4月6日,胜海被解送思南敌营。李元度见他一表将才,一心诱其投降。胜海怒斥道:“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造反不怕死,怕死不反清! ”大义凜然,视死如归,壮烈牺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籍著名历史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