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费补偿政策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 第A3版:要闻
中共黔东南州委关于制定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上接第二版)(三)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目标加快打造黔东南文化旅游升级版。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旅游开发、建设、投资、经营主体。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精品客栈建设计划,加强宾馆、酒店、导游、地接等配套服务建设,构建优质高效、功能完备的“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智慧旅游”计划,规划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开发低空旅游产品,推动旅游向高端化发展。办好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展示平台,提高黔东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八、以建设有机农业大州为目标,加快走出具有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子    充分发挥我州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着力把我州建设成为有机农业大州。    (一)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有机农业发展。围绕建设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双区”目标,以农地生态化、耕作绿色化、产品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监管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山地特色有机农业大州。推进农地生态化,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水肥一体化工程、农田治理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稻鱼鸭”共生复合生态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坡耕旱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果、造景,夯实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推进耕作绿色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生态循环种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现代病虫害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广种绿肥、实施秸秆还田。推进产品特色化,做大做强蓝莓、茶油等优势品牌及香猪、香禾等香系农产品品牌,全力构建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品牌体系。推进生产标准化,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认证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比重。推进监管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加快建设覆盖全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    (二)着力构建山地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着力构建“优一接二连三”的山地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工一体化,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引领,以实施“6个100万”工程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食品工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旅一体化,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商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和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突出农业科技创新作用,推进高校、农科院和农业园区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主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着力提高农业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依法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建设立体式复合型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推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鼓励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培育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外引、内培,打造一批产业联盟和企业集团,新增一批产值过亿的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九、着力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州、绿色惠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美丽黔东南建设,着力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区。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思路,规划建设“两江一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大力实施林业倍增计划,规划建设名贵树种产业基地、苗木花卉盆栽培育基地,加快现代林业示范州建设。大规模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各种类型的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森林康养基地。积极支持雷公山等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创建国家公园,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充分发挥现有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有林场、湿地公园等旅游观赏功能,增加生态旅游附加值。充分发挥水资源品质优势,引进品牌龙头企业发展生态水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建筑建材业,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积极发展绿色生产制造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积极争取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二)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重点开发地区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产品核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合理划定生态空间,将禁止开发区、公益林地、重要水源地和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确保红线区域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0%以上、公益林面积占全州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构建以雷公山、月亮山山脉为生态屏障,以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流域为生态保护带的“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以市县为单元,建立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空间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    (三)全面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引入第三方评估,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综合整治,强力推进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加大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城镇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重点防治电力、冶金、水泥等行业的污染排放。加强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耕地质量保护,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大土地复垦和矿山环境治理力度。严格环境执法司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夯实“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入实施生态建设水利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建设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实施生态创建工程,建成一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创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五)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设。严格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对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综合督查制度。    十、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内通外联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以交通、水利为重点,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交通网、水网、讯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快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涪陵—凯里—柳州—韶关、兴义—黎平—永州—赣州铁路建设,规划建设铜仁—从江铁路联络线。规划建设凯里—丹寨—都匀、三穗—镇远—凯里城际铁路,启动建设凯里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凯里至都匀城市主干道。实施高速公路联网覆盖工程,新规划建设“四横三纵一环线”高速公路。实施高速公路匝道口加密工程,合理设置匝道口,提升高速公路过境覆盖能力。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提等升级工程,国省干线原则上不低于二级标准,有条件的按一级标准建设,力争5年内改造国道80%以上、改造省道50%左右。实施乡村公路提质达标工程,通村公路原则上不低于四级标准,中心村、交通流量大的村按三级标准建设,有条件的要按照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标准实行整县推进。实施全面消除断头路工程,推动公路互联互通。实施村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工程,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车率、公路列养率、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率达100%。实施红色旅游公路、林区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完善民用航空体系,形成民用航空“三支四通”布局,加快现有机场扩容改造,培育国内大中城市主要客源地航线。建成一批“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加大清水江、都柳江航道及港口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打通水运出省黄金通道。实施氵舞阳河全线通游工程。    (二)加快建设现代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实施水利建设大会战,加快骨干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争取麻江宣威、榕江忠诚、从江下江3座大型水库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大型水库规划,并开工建设;新开工建设中小型水库40座,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新增供水能力3亿立方米以上,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自来水普及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现代农田水利、山区现代水利节水与现代农业灌溉融合工程,提高农田灌溉保障水平,确保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50%以上。全面启动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域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加强水质监测管理,厉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足城市、乡镇所在地生态和景观用水文章,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提升城镇环境质量。    (三)加快讯、电、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讯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出州宽、州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现代信息化体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实施“宽带黔东南”“数字黔东南”“无线网络·满格黔东南”行动计划。实施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工程,并向自然村寨延伸覆盖,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光纤覆盖家庭能力、家庭宽带普及率。加强基层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邮政服务网点行政村全覆盖。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电力输配网络建设,推进变电站扩容改造和骨干网架改造提升。加快完善中心城市和县域电网,规划布局城市高压输配电廊道,大力提升农村稳定供电水平,形成保障安全、运行稳定的供电网络。加快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都匀—凯里—台江等城际输气干线建设,配合做好“中卫—贵阳线”“中缅天然气管道”建设;规划建设县县通天然气管网支线,实现天然气通县城、通乡镇、通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天然气沿线输配气站等基础设施,形成布局合理、系统高效的天然气输配体系。在有条件的城市规划建设集中供暖设施。    十一、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构建创新型开放型黔东南    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以改革求突破、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民生导向,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激发发展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招标投标体制、商事制度、市场主体培育等改革。围绕破解融资难题,深化投融资、财税、金融、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争取州级政府享有设区市级政府管理权限,稳步推进行政区划和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深化人才、科技体制机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    (二)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加强对内对外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渝新欧”、长江经济带,积极融入泛北部湾、中国—东盟自贸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高铁经济带;积极参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湘、桂、粤、渝等重点区域合作,深化与黔南、铜仁、怀化、桂林、柳州等接边地区的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主动借助贵安新区等“1+7”省内重点开放平台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省内重大活动平台开展广泛合作。用好对口帮扶城市平台,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友好城市。抓好开放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物理平台,努力把凯里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把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把黔东南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一批国际性、国家级活动平台,办好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等节会,争取世界古村落保护论坛、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有机农业大会等国际国内平台落户我州。加快无水港、陆运口岸建设,加快推进碧波保税仓建设,争取设立黔东南综合保税区。    (三)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依托企业和高校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总部后勤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在工业、农业、林业、医药、文创、设计等领域组建创新实体和创新联盟,切实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技术团队合作,建成全国重要的苗药研发基地、蓝莓种植技术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创意中心。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创投基金,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研发团队、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完善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技术转让等科技服务链条,培育引进一批优质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工作,抓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    十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推动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十三五”时期补短板的重大领域,作为惠民生的重大抓手,作为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大举措,做到城乡规划优先布局,土地供给优先保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人才资源优先配置,坚决打赢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大会战。(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配齐配足宿管员、校医、保安,增强生活和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城市教育资源布局,着力化解城市大班额问题,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基本均衡发展;实施学前教育覆盖工程,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支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规划建设贵州侗乡大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办好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并完成整体搬迁;支持凯里学院等州内高等院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大力深化教育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兴办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保障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探索公、私立学校招生改革,允许优质重点学校在全州范围内或片区范围内招生,打造一批品牌学校;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鼓励发展远程教育,积极争取与国内外名校联合办学,通过智慧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返聘退休人员、调整事业单位编制等灵活方式,进一步充实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和学前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名校长和名师工程,建立优秀校长特殊激励政策机制。(二)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围绕推进健康黔东南建设,按照“政府保基本、市场兴产业”的要求,放开市场准入,用增量吸引社会投资,支持有条件的县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探索用存量换投资。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在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建设三级医院,对40万以上人口县市的人民医院、中医院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加快建立一批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推动医疗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治已病”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治未病”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业,争取把州苗医医院建成医养、康养结合的三级民族医院。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快卫生计生部门职能转变,提升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优生优育。推进分级诊疗和卫生信息化,实行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配足配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保障乡村医生待遇。加强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优化公共卫生监测和医疗质量监管服务。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三)千方百计促进创业就业。坚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创业格局。积极加强创业型城市、创业型园区建设,培育创业型企业、创业型员工,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健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创投、风投等创业扶持基金,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搬迁移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救援,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和职工合法权益。(四)全面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以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加强民族文化整体性、原真性保护,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做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申报工作。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确保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演艺中心或文化中心,乡乡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把办好民族民间节庆、赛事作为挖掘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着力办好苗年节、侗年节等重要民族节庆,每四年举办一次民族文艺汇演,每年开展一次专项调演。支持社会科学和文艺事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基地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推出一批文艺精品。(五)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康体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按照“二馆一场”功能标准,加快县级全民健康活动中心建设,建成凯里奥体中心。规划建设一批体育公园、山体运动公园和户外运动基地。支持举办民族民间竞技赛事。建好榕江国家体操基地。实施城乡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工程,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积极争取举办省运会,办好激流回旋、龙舟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赛事,把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打造成为国际知名赛事品牌。(六)全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完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留守老人关护制度,残疾人、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障体系。    十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一)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大力加强立法工作。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建立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评估和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完善立法工作协调配合制度,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加强立法听证制度建设,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立法。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推进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监督制度,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依法实行政务公开。探索建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公正司法。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健全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旁听庭审、诉讼档案查询等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体系。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建立司法工作人员廉政档案。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加强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借助苗歌、侗歌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援助,构建城乡均等的法律服务体系。    (二)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强基层公安队伍、政法综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一线公安、政法综治队伍。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天网工程”,织密公共安全防控网络。加快以信息共享平台和扁平化指挥系统为核心的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完善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切实提高应急救援、群防群治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大政法装备科技化、信息化投入力度,确保政法装备水平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大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水平。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信访调解工作,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进一步健全诉求表达、权益维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深入实施“平安黔东南”创建工程,扎实开展打击赌博犯罪、打黑除恶、反恐防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狠抓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高效运作、资源共享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抓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十四、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定期研究经济形势、部署重大战略问题,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谋划发展。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工作、关系长远的基础工作,使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更加精准有效。完善民主决策咨询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机构的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二)广泛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群众利益,激发各族群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自觉自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支持人大及常委会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有效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凝聚群众力量。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人防战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黔东南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三)建设发展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选好配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统筹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解决好农村党组织“空心化”、党组织书记“老龄化”等问题。积极推广锦屏华寨“合约管理”、丹寨“五户联保”、三穗颇洞“党社联建”等经验,探索农村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新模式。    (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大力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会治理、善改革、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建设发展型、开放型、创新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健全干部能上能下体制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推广干部召回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不胜任、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用起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采取超常规措施,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清除人才流动障碍,健全人才服务保障和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全力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口帮扶部委帮助各县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用好用足用活现有人才。到2020年,全州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以上,万人人才数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深入开展铸廉行动,坚决查处顶风违纪案件,坚决治理“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为官慢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制定我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及州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本建议确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来制定。各县市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县市“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现“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前景光明,任务艰巨。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万众一心,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奋发有为,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黔东南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