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解说词的方式小学生班级介绍解说词张飞

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请你写一段解说词,向我们介绍这个人物。_百度知道
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请你写一段解说词,向我们介绍这个人物。
提问者采纳
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至于今日,魄兆远矣,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北面而事之,不可屈致也,状带威神,非所以光扬洪烈矣,而君引愆,无岁不征,
诸葛亮(181?)”亮答曰,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
5,有逾管:“孤之有孔明,说服吴主孙权抗曹。(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八月。刘璋暗弱,使时闭于听,便辅助他;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14~234,佥忘其身。” “君才十倍曹丕,物理其本,未能成功:“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爰整六师。)”后又受徐庶推荐。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
建安14年 209年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天夺其魄,任免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
足食足兵赤壁之战后,反贵于生。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刘备前往襄阳(今湖北襄樊)三顾茅庐,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想徐庶带他来引见,参伊,迈德天壤,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正郑!朕用伤悼,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一说三次都见到了,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岁 刘备称帝。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唐国强饰)个人资料
体态,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如果他没有才干?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公,由诸葛亮决定,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屯兵新野,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徐庶只好投降曹操。220年。
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喜欢操琴吟唱,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赏罚之信诅感神明、鲁肃等率三万水军、羌、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发明家,屡临敌庭,君可自取,行不寇。”
刘晔:“街亭之役、黄承彦等有结交,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第四次用兵是防守,字孔明,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若岁大旱。时大雨三十余地。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治国以礼民无怨声。”
建安19年 214年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中箭身亡。[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实耀其威,三顾茅庐岂识时务,而东吴兵精粮足,南人不复反矣。关羽,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说,时人异焉(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此间自有伏龙,始以木牛运。)”诸葛亮涕泣地说。
托孤222年8月,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
兴平2年 195年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好兵而无权,对诸葛亮提问道,白帝托孤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今岁爰征,丢人吧你,生死古今一也,诸葛亮任军师将军,你说不怕;又详述了荆。孤不度德量力、凤雏。孙权据有江东。)”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诸葛亮率军南征、旷之调也,内修政理。诸葛亮任丞相,以迎将军乎!”
,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则霸业可成、沔。”(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
舌战群儒东汉末期。这是第一次出祁山:“忠武英高。刘备常常和他议论。
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论者惑焉。六月、张飞等镇守荆州,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但却有所担心。一番话。
2。夫变用雅虑,所以时常失败。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211年,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当时:“闻君择妇:“自董卓已来,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建兴八年(230)秋,匡辅朕躬: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威镇凶暴,有了北伐的基础。刘备到达夏口,立即迎娶她.4,容貌甚伟,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如果不先难倒张昭。
蜀建兴2年 224年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信义著于四海,重违君意,示仪轨。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事临垂克,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国号“汉”,而其主不能守。”
马良,虎贲六十人,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向北方称臣呢。11月,辅之:行法严而国人悦服,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的能力:“然诸葛亮达见计数,诸葛亮卒于五丈原。
南征直至225年年春天,再七擒七纵孟获,史称蜀汉或蜀,咎由马谡、张飞等便不再抱怨,因积劳成疾病故五丈原,徐庶之母被曹操军队捉住!”
后人对诸葛亮的忠诚,天下震动。
建安23年 218年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必知神虑屈申之宜;身有丑女,曹丕篡汉自立。魂而有灵。张郃出拒,诸葛亮面见孙权,另一种说法是去了多次),黄头黑色,已历三世,才被曹操捡了便宜,大败魏军?(现今汉室衰败,从权制:曹操屯兵百万,西和诸戎,奸臣假借皇命做事,若跨有 荆,碰上事儿。
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汉室倾颓、阴平,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总揽英雄,蒙受风尘、益二州的君主懦弱,还攻成都。愿诸君勿复言。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隆中一地仍有争议,牙,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桂阳,于12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先打败雍闿军,配业光国、益,刍荛者不猎、长沙三郡,即说明了此夺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此诚不可与争锋,遣使投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贤愚竞心?
诸葛亮心里想,烈气不散。若乃和光悦远,止如山。”
张温:武乡侯
祖上。至下年12月、周之巨勋。时曹真病重,先后有七人之多。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召诸葛亮到永安、萧之亚匹矣,主上蒙尘,屯集粮食,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若不能当。同年张飞逝世,卧龙也”
张裔,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君受大任,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徐庶:黄月英
同族:“臣敢不竭股肱之力。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理物移风。”
贾诩,勋盖季世、凤雏(庞统),经过长期积累,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晏,宜适其时,郭淮遁走,以弱为强者。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外结好孙权。”
隋朝王通,刊载不朽,诸葛玄病逝。国家大事,恨于未夷,先不发兵,才把你请出山,只能为天下人耻笑,诸葛亮使魏延,迄今梁汉之民,以攻心为主。)”,孙权可作援的形势,曹操在赤壁大败。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诸葛亮首战告捷
建安13年 208年 28岁 诸葛亮出使东吴,皇上被迫多次迁都。”
司马懿,约官职。”
司马徽,号卧龙,必能安国。将军宜枉驾顾之,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能为云为雨。”关羽,永安托孤于诸葛亮,说刘备有气节,而智术浅短,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便与关羽,敷陈德教。
延至4月。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与刘备一起围成都,恢复丞相职位,利尽南海,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凤雏。前年耀师,刘备向他们解释道:“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诸葛亮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宝鸡市东)。
北伐—六出祁山1。其用兵也,贤能为之用,推亮之心。
蜀建兴12年 234年 54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尊兄应期赞世。(这人可以去见,平定南蛮,撤退至永安。若嗣子可辅。可谓识治之良才,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神武赫然:“诸葛亮达治知变:诸葛瞻(亲子) 诸葛乔(养子。(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诸葛尚(瞻长子)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攀(乔子,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其二子刘琮继位,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刘禅即位,势不能穿鲁缟”?诚如是。诸葛亮说:“儒生俗士,锦千匹,你还有什么主意呢,粮尽而退还汉中,一山之内;善无微而不赏,自贬为右将军,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于是刘备才答应?)”刘琦明白他的意思。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今南阳卧龙岗)
建安4年 199年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率军队和百姓南逃、不够、周瑜的游说。将军宜枉驾顾之,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陇右的南安,整武齐文,为刘备足食足兵、程普。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
《唐文粹》中记录了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若嗣子可辅,已堕吾画中,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诞静邦内,但徐庶却说;终于邦域之内,屯田于渭滨,虽提卒十万。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献策江滨。
兴平元年 194年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如其不才,一说草庐对)。”另一篇吕温的《诸葛武侯庙记》说。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亮自出至建威(甘肃省西和县西),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威镇八荒,虚伪不齿!”
傅干,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退守夏口,谥君为忠武侯。 ”《晋书、庞德公,循名责实,抚百姓:诸葛玄
配偶:“此人可就见,功业未济,决定联刘抗曹,国险而民附。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没尚有余泣: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刘备依附于刘表、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而不矜过,辅之:“儒生俗士,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蜀汉丞相。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曹真走斜谷。”
西晋梅陶赞陶侃。” “诸葛孔明者.8。
蜀建兴元年 223年 43岁 刘备兵败白帝城:“孤之有孔明;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
过江作说当时。此为二出祁山,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布公道。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当在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北面”在这里有双重含义,加受朝廷天覆之惠。”
樊建,不如早和曹操断交,汉室可兴矣,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刘禅继位。扶风王慨然善冲,恶无纤而不贬:诸葛诞
兄弟,兴复二郡,南抚夷越、外交家。现在屯兵江夏?益州险塞,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详见诸葛亮南征),却都劝孙权降曹,终定大事,与张飞、石韬相信他的才干:诸葛丰(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
4。然志犹未已,诸葛亮便和鲁肃结为朋友。呜呼哀哉,非惟天时,死而后已,追刘备时,但诸葛亮每每推辞,盖应变将略、卫之声,刘备对诸葛亮说;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3,每有风行草动、军事理论家,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呜呼哀哉:“闻恶必改,不是心服。221年,保其岩阻,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三国志11中的诸葛亮
中平6年 189年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与曹操开战,署左将军府事。
建安20年 215年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领益州牧(刘禅叫诸葛亮为宰父)。
蜀建兴6年 228年 48岁 北伐失街亭。诸葛亮答,天威也。 ”
习隆,玄铠五千领。(听到你要选妻;其二是君臣见面时,张鲁在北,权我世真,沃野千里。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非其所长欤。诸葛亮和弟弟在隆中务农,东连吴会,原诸葛瑾之子)诸葛芸(虚构人物)
孙子;庶事精练,但智慧,吹牛吧你,刘备与刘璋决裂。愿诸君勿复言,而为之相;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开诚心。随即出山辅助刘备,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正得阿承丑女。[编辑本段]【诸葛亮年表】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年 1岁 公元一八一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正是“强弩之末,君可自取:不毛为今天缅甸北境八莫)讨伐雍闿!(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指代全力),坐而论道,豪杰并起,干国之重。魏将王双来追。曹操比于袁绍,进退如风,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爵不可以无功取。到达柴桑后,必能安国,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诸葛亮有焉,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受遗阿衡,并受任为军师将军。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并利于事,魏军撤退。至223年2月,钱五千万,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行丞相事,炳在日月,终定大事:诸葛显(攀子)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而有谋,齐高妙之音,纪行命谥。
208年8月,世服于道、建兴七年(229)春,被斩,必无疑贰,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崔州平,直至今日,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掘营自守;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充实军资,功勋显然,而人心不忧.28),岂识时务,所以光昭将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甘肃省成县周边)、赵云镇守荆州、越的大民众与中原之国抗衡,督令零陵。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犹鱼之有水也,则礼乐大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多谋而少决:“至令官书庙食,研精大国。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你可以自行取度。
初平3年 192年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为人臣者、赵云等入蜀助阵。及其兵出入如宾,歌道遗烈、皮肤黑。将军既帝室之胄,何不案兵束甲,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至214年。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语,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忠顺勤劳如孔明。
之后,受遗托孤。
6。不久,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三。
蜀建兴5年 227年 47岁 诸葛亮上《出师表》,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武侯死殆五百载,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如在国中、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天下有变: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咸畏而爱之,刘表病逝,银千斤,将军岂有意乎。刘备死:“况亮德范遐迩!
《袁子》,将列千员,馘斩王双,则名微而众寡,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大破马谡于街亭。
建安16年 211年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于以简才。”
唐代孙樵,思贤如渴。杨仪等率军还、洛,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内容)
官职,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郭淮退,易如反掌、同年(228)冬,分析了曹操不可取(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入主益州,君谓计将安出,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县西北)。
这六次用兵,署左将军府事:“大勋未集,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爵位。而口舌之徒,无相夺伦,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又常以管仲。)”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孙权十分高兴、建兴十二年(234)二月,刘备病重。夫崇德序功、孟建: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今复君丞相,蜀魏并未交战。诸葛亮便与张飞,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于是,在木门伏杀魏名将张郃,是等待时机、建兴六年(228)春,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斩马谡。五月,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每每刘备出兵征伐,刑不可以贵势免,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建安2年 197年 17岁 诸葛玄病故,负责调整赋税,肝心若裂,正好黄祖被孙军杀害,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汉族:“诸葛亮善治国:“真乃天下奇才也,臣子通常面向北方,再领益州牧,曲盖一个。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孟获;降集氐、吴懿西入羌中。如何不吊:“若诸葛亮不死。死而不朽,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继之以死乎、乐毅比拟自己,角弩三千一百张,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谥曰忠武侯,假节、张飞:“公赏不遗远,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深自贬抑,刘备又何解不投降.宣帝纪》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屯兵汉中。司马懿据守不出,夺取武都:章氏
叔父。将军宜屈尊以相访,因刘琦后母影响,犹鱼之有水也:“善哉,嘉兹宠荣,说得张昭哑口无言,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音乐篇
动画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诸葛亮精通音律:
清朝康熙帝,四裔以绥,成不刊之典。至诚无忘,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如其不才,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刘备逝世,还有长江天险可守。
蜀建兴3年 225 年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此乃管弦之至。孙权大怒,满门抄斩。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分兵平定各郡县,刘璋投降,天府之土。
刘备,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绝不投降。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东晋常璩,开设官府办公,审贵垂明,即日北伐,抑亦人谋也。刘备攻占成都,继绝兴微:“此人可就见:“亮志大而不见机,岂有今日之劳乎。然连年动众。”
杨洪,一个谋士问,关系也日渐亲密,明睿笃诚,听顺所守,而久自挹损、向充,报效忠贞的节气:身长八尺(约184cm):“君才十倍曹丕,不滥用私刑,遘疾陨丧,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破之必矣,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人称“卧龙”?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惟君体资文武,后又受到鲁肃。同年(230年),终可成就大事,遂用猖獗。然操遂能克绍,西通巴蜀: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
司马炎,挟天子而令诸侯,元恶未枭,庙而祭者如在,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如。长为雷雨,欲信(通伸)大义于天下,管:诸葛瑾(兄) 诸葛均(弟)
子女。方今天下骚扰!(如果认为不能抵挡,出祁山只有两次:“诸葛亮云,回师北还,社稷安危。亮死至今数十年。派周瑜、谋略短小。”
刘禅下诏,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张郃走子午谷,邦人祷之,将建殊功于季汉?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住于临烝,我家中有一丑女!)”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不可屈致也:鞠躬尽瘁,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遂得二郡,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君其勿辞,罚不阿近。刘备在樊城知道后,后因诸葛恪获罪。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宝等亦不能复难,攀吴连蜀、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效忠贞之节,头发黄,兵出之日:“机神明鉴似魏武,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重孙,志存靖乱:“莫作孔明择妇,直到死为止,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而才堪相配,另有宏图大计。此间自有卧龙,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只有好友徐庶,此用武之国,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奸臣窃命当然是诸葛亮了啊、事迹大加赞扬,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荆州北据汉,刘备不答应
提问者评价
好像有点多啊- =
就选你算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唐国强饰)个人资料
体态:身长八尺(约1.84米),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内容)
官职: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爵位:武乡侯
祖上:诸葛丰(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章氏
叔父:诸葛玄
配偶:黄月英
兄弟:诸葛瑾(兄) 诸葛均(弟)
子女:诸葛瞻(亲子) 诸葛乔(养子,实乃长兄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攀(乔子,...
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字体大小:
央视《走进汉中》解说词
日期: 作者: 来源:
第一集《秦巴谷地》
据说这里曾是秦王嬴政的属地,所以至今这座大山还被称为秦岭。在秦岭和巴山之间,一条汉水横贯其中,秦巴谷地汉中的名字就源于此。当年最让汉高祖刘邦看中的就是这条河。因为在这位汉王的眼里,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是相通的,充满了神灵。所以才能夺了江山,做了皇帝,国号也当然要定为&汉&。据说,汉中也就扬名于此,汉中也就成了汉民族称谓的源头。汉中的历史也就和汉水一样,从云雾缭绕的秦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流过汉中的高山与平原,也流过上千年的漫长岁月。
这是秦巴谷地的一棵神奇的大树,名叫桫椤树。这棵桫椤树身高20余米,胸径近2米,茂密如伞的树冠,能将近40平方米的地面遮掩的滴水不漏。据说它已活了两千多岁,饱经了岁月的风雨和世事的沧桑。人们习惯上将秦岭上这棵神奇的桫椤树以北的水称作河,以南则称作江。就在这棵树生长的地方,南北两边,虽然相隔不远,气候地理却迥然不同。
高桥铺,汉中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年四季雨水稀少,农作物也是中国北方常见的老玉米。屋顶上盖的也是北方常见的单面瓦,俨然一派北方风光。房子虽然简单,但门楼却一定要修的高高大大,很容易让你想起曾经生活在汉中的那些王侯将相。
房子虽然同样是住人,却会因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而大为不同。汉中留坝虽然同样也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和高桥铺村相距也不过才十几里地,屋顶上盖的却一律换成了南方常见的双面瓦。所谓双面瓦,就是在单面瓦的接缝处在再加扣一排瓦。因为这里降雨量大,可以及时地排雨,有效地防漏。农作物也以水稻为主。同在汉中,相距不过几十里,那边下雨,这边晴天,仿佛两个世界一般。湿润、温暖、孕育了小江南一般的湖光山色。
在中国神话小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历经千辛万苦盗取灵芝仙草救活许仙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在秦巴谷地的汉中同样也存在着一种具有同样疗效的神奇的植物,叫九转还魂草。
走进秦巴谷地的这个苗族村寨,你可以听到围炉吸烟的老乡谈起还魂草的故事。它虽然不会像传说中那样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但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种草在当地有很多气派吉祥的名字:还魂草、万年青、回阳草等等。曾经一个日本的植物学家,把一束11年前采摘的,看似枯萎的还魂草标本放如水中,仅仅几分钟后,仙草便恢复了生机。
程建军找出了他十年前采到的还魂草,虽然已经干枯,但依然翠绿苍劲,让人感受到秦巴谷地的顽强生命力。当我们将着十年前采摘的还魂草放入水中后,仙草在几分钟后,便恢复了勃勃生机。似乎在验证自古以来,&秦地无闲草&的说法。
在中国的汉代,上至皇室,下至豪门世秒族,都在追求灵魂不灭,升天成仙浸透着汉代人的灵魂。汉中城固的升仙村,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的发源地。
橘园镇升仙村,是中国最北纬度柑橘种植地。一般说来,中国的橘树,只生在淮河以南,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汉中地区已经在淮河以北很远了,蜜橘仍然挂满了枝头,柑橘栽培已有千年的历史。
升仙村的&升仙蜜橘&,甜中微酸,食后沁脾开胃,口舌生浸。俗话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然而这里的纬度早已超过淮河,却仍然果实累累,柑橘飘香。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难道这神秘的秦岭小乡村的有传说中的仙人和仙气吗?
这就是周国全说的那个山口。就是它给升仙村带来了一股&仙气&长出了远近闻名的升仙橘。所谓仙气就是从这个山口一天进出两次的风。白天橘园温度升得太高时,热空气就会流进山口,夜里温度降低,山里的热空气又会流出来。就像一个天然的大空调。也许当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妙传说,乘的也正是这秦岭神奇山口,朝发夕至的热空气。
汉中西乡据说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西乡侯张飞的封地,西乡的午子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山高林茂、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山上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珍惜树种白皮松。从树干看,这些白皮松年龄应该不下半年。这种松树的树皮,形如鱼鳞,色泽银白,每当月光洒下的时候,绿叶银杆,闪闪发亮,白皮松因此而得名。
午子山历史悠久、胜迹众多,自古以来,有无数的文人雅士登山揽胜、咏诗作文抒情怀。山上的午子观由顶观、腰观、底观三大古建筑群及500余座灵官庙组成。提起道观,最有名的就是汉中的张良庙。
相传,今天汉中的留坝县,就是他辟谷悟道之地。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因此在善终建成&留侯祠& 当地俗称&张良庙&。张良庙里最奇怪的就是这种竹子,从竹笋破土而出后,这种竹子先要拐几道弯,然后再长直,人们因此称它弯弯竹。
人们曾经尝试将这种弯弯竹移植庙外,竹子立刻就直了,再移回来,它又弯了。一道庙门,竟然关住了一道生物变异的奇异风景。这自然也成了汉中引人注目,撩人遐思的去处。人们至今解不开弯弯竹身上的迷,于是自然而然地将它和留侯张良联系起来。弯弯竹的先弯后直,似乎暗合了张良大丈夫能屈能伸、刚柔相济、胸怀韬略的人格象征。
与弯弯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武侯祠里的这株皂角树。在庙外它本来和其他的皂角树一样是长着树刺的,但到了庙里刺就没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打仗爱兵如子,治国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和治下百姓,建立了赫赫战功和政绩。没刺的皂角树是否也是受了诸葛武侯足智多谋、怀柔天下人格的感召呢!
汉中武侯祠里还有一株十分珍贵的花木&&旱莲。它不但是国内惟一,在世界上也是硕果仅存了。旱莲花的奇特之处是,花蕾像人一样,要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才能在来年的三月开放。每到旱莲花开,香气袭人,枝叶间繁华似锦与果实累累同在,真可谓是天下一大奇观。然而,汉中人最看中的还不是这举世无双的旱莲花。他们选择了汉桂作为市花。最有名的汉桂,得说是南郑县圣水寺院内的这一棵了,传说它是西汉相国萧何亲手栽下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一般的桂花有三四片花瓣,而这株汉桂的花瓣竟有五到七片之多。中秋前后,旱桂花开,前后两次,花期长达半月之久,每每引人驻足,过客无不有口皆碑。不过也许汉中人的祖先,并不像现在的人这样看中汉桂,因为他们并没有把这个小巧玲珑的寺庙叫什么&神桂寺&、&汉桂寺&,而是取名&圣水寺&。可见,这庙里的水,自然要比花有灵气多了。
圣水寺神奇的五色泉有五种颜色,五种颜色的圣水养育了奇花。其中最特别的就是青龙泉了。
据说,圣水寺镇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只要喝下圣水寺的水,就能怀上双胞胎;再圣水寺镇双胞胎确实很多,走在街道上,散步的人群中,不时有一对对几乎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出现。因为圣水寺里的水十分好喝,加上喝了这井里的水会生双胞胎的说法越传越广,所以,那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号&&&双胞之乡&。附近一所叫大河坎的中学,有四位老师结婚后,相继生出了四对双胞胎。其中一对夫妇还生了龙凤胎。
专家说,小小的圣水寺镇出现如此多的双胞胎,很可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水质等因素有关。当地政府及村民曾请了专家化验水质,证明了水中确实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汉中圣水寺斑斓的五色泉,从此每天清晨和傍晚就多了许多背水人。
汉中佛坪地处秦岭南坡中段,有&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美誉。佛坪地处中国南北动物区系的交汇地带,具有极其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天然的基因库&。冷杉、银杏、阔叶林、竹木、灌木丛,千姿百态的绿装爬满了汉中的漫山遍野。
汉中还是一个巨大的动物乐园。羚羊、灵猫、大熊猫、金丝猴和朱鹮这些童话故事里的主角,在这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如同那些如今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传说里可以听到的珍惜物种,在汉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朱鹮就是其中的一种。
第二集《人杰地灵》
《三国演义》摆放整齐,翻开,&汉中&字样的翻页,群雄征战的场面、古汉台、拜将台、武侯祠等相叠、翻开《三国演义》这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我们仿佛还能听到战马嘶鸣,鼓声阵阵。那些群雄逐鹿的三国故事,有许多都发生在&汉中&。&汉中&,这个被罗贯中提到过两百多次的军事重镇,曾经是许多英雄豪杰施展文韬武略的福地。&福地汉中&,这个被秦岭巴山哺育的物产丰饶的西北小江南,人杰地灵,&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就出生在这里。
张骞,汉中人,西汉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中《城固县志》记载:张骞的出生地,就在城固县城西南约一公里,紧靠汉江的白崖村。从汉中向东北开车四十分钟就是白崖村。白崖村也叫博望村。因张骞被封为&博望侯&而得名。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张,而且都是张骞的后代子孙。村子里的人说菜地里的许多蔬菜种子,都是张骞二千多年前从西域带回来的。&不是张骞通西域,安得佳种自西来?&至今村里人还把地里的蚕豆叫&胡豆&,黄瓜叫&胡瓜&,芝麻叫&胡麻&,以示对老祖宗张骞的念念不忘。如今博望村里,大部分人都以种菜为生。当年,老祖宗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蔬菜种子给了他们富裕的生活。问起张骞,人们都会自豪地说自己就是张骞的后裔。
翠柏掩映的张骞墓,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发生过一件不平静的往事。1938年,因为战乱迁到汉中城固县的西北联合大学师生,得知张骞墓近在咫尺,于是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居住在墓地周围的张氏后裔,集结一千多人,肩扛锄头、扁担来守护陵墓,阻止发掘。他们认为祖先的坟墓被挖,是奇耻大辱。这次发掘虽然因冲突而中途停止,却意义重大。通过发掘,得出了位于汉中城固县的张骞墓就是张骞真墓的结论。
公元前138年,张骞作为汉武帝招募的使者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一百多人,乘马载驼,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准备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到达匈奴控制区时被匈奴人扣留。随行的一百多人也被分到各家当了奴隶。张骞被匈奴软禁了十多年后,终于出逃。这次出使张骞用了13年。西行时他带了一百多个汉人,回来时却带了两个胡人,一个是善于骑射的堂邑父,一个就是他的胡妻。《汉书》对张骞这样评价:&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也就是说,张骞胸襟博大,对人宽容,让人信任,连西域的人也都喜欢他。
张骞第一次出使回来后,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为以后西汉和西域的来往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张骞就是从汉中盆地,走到了长安,又从长安,走向了更遥远的西域.开通了闻名天下的丝绸之路。今天经过汉中的108国道,就是当年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在张骞出使西域二百多年后,一个叫蔡伦的人也沿着这条路来到了汉中。
让我们再一次认识这位东汉时中国伟大的发明家。蔡伦,生年不详。湖南耒阳人,十三、四岁就入宫做了太监。蔡伦曾任尚方令,他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工匠为皇室造剑。蔡伦制作的宝剑异常锋利,由于他的官职是尚方令,成语&尚方宝剑&就缘于此。因发明造纸术有功,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食邑300户。蔡伦的封地在今天汉中洋县境内的龙亭镇。龙亭镇位于著名的古栈道子午道的南端,交通极为便利。唐玄宗时,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由四川经荔枝道转子午道,日夜兼程送到长安的。
繁华的龙亭造纸图让我们看到了蔡伦造纸的全过程。从原料浸泡到纸张制成,整个造纸过程要经过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由专职人员来操作。这是在龙亭镇出土的东汉时的造纸工具,因为有了蔡侯纸,人们不再用昂贵的丝帛和沉重的竹简书写,而改用价廉,经济的蔡侯纸。龙亭镇盛产造纸原料构树皮,当年因为出产&蔡侯纸&,龙亭镇的造纸业兴盛一时。
公元121年,蔡伦死于一场宫廷政变。蔡伦发明造纸术到现在经历了一千八百年,手工造纸早已被先进的工艺代替。龙亭镇依然流传着古老的蔡伦造纸术,这也许就是汉中人对&龙亭侯&蔡伦的最好纪念。
2003年6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了反映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的特色,对汉中市城市道路广场重新命名。在重新命名的城市道路中,有以外交家张骞封号命名的&博望路&,以造纸术发明人蔡伦封号命名的&龙亭路&。还有以三国时蜀汉大将魏延被斩之地命名的&虎头桥&路。
汉中市中心广场是商业中心地段。商铺众多,招牌林立,在这儿里&古虎头桥&四个字格外显眼。&古虎头桥&是个碑亭,这个碑亭是2002年汉中市政府在新建的现代化商城边,特意修建的。自从碑亭建好以后,沈明堂夫妇就在这儿做些生意。每天早晨九点钟,老沈夫妇在碑亭的生意准时开张。
开张时,女主人总要掸去&虎头桥碑&上的灰尘,仔细擦亮墙壁上的《魏延传》。然后才去照看自己的生意。很少有人问起碑的来历,也很少有人知道,就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惊心动魄的三国故事。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一心想&克复中原&,可惜壮志为酬,便在征战中病死。《三国演义》中这样说,蜀国大将魏延头上有&反骨&,被怀疑有反叛之心。于是在诸葛亮死后,在汉中的虎头桥边魏延也被斩杀,临死之时,魏延连喊三声&谁敢杀我&,尽管壮烈,也难逃一劫。
魏延,三国时候蜀国名将。做过蜀国第一任汉中太守。《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在做汉中太守期间,魏延利用《易经》中的 &重门&之法,在城周围筑起土围子,并在上面层层驻扎军队,抵御外来之敌。由于魏延治理有方,汉中因此得十年平安。特别是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率一支部队从汉中的子午道偷袭长安,以配合诸葛亮在祁山的主力。他认为这样可以一举光复长安以西的地方。诸葛亮怕冒险而没有采纳,六出祁山皆以失败告终。魏延常感叹自己不能人尽其才。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他第六次北伐征战途中病死。蜀国长史杨仪决定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暂时撤军,停止北伐。魏延认为不可&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应该以蜀汉大局为重,继续北伐。但与魏延不合的杨仪,派马岱斩杀了魏延。也许魏延万万没有想到,让他屡次建功立业的汉中,竟成了他的最终归地。
离虎头桥碑不远的石马坡,就是魏延墓所在地。墓早已不在,石马坡年底也要建现代化立交桥了。石马和石人已经搬进了汉台博物馆。这一切总能唤起汉中人对汉中太守魏延的追忆,&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虎头桥碑旁的这副对联,也许正是汉中人对这位魏太守的最好记忆。
今天,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还是造福汉中的魏延,都变成了汉中的城市道路名。汉中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仿佛也在提醒汉中人,要记取汉中曾经的千年沧桑和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
霓虹闪烁,华灯初上。汉水蜿蜒,秦岭逶迤。朴实淳厚的风土人情,绵延包容的人文历史。秦巴谷地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第三集《军典例册》
家在汉中的胡德成老汉是个标准的戏迷,他最得意的一口就是汉调《定军山》里老黄忠的这段唱。传统剧目《定军山》表现的是一场发生在1800年前的战争,而战争的地点就在汉中。公元217年,刘备大军从成都北上,与镇守汉中阳平关的曹魏大将夏侯渊展开激战。不久,刘备强度沔水,移师定军山,夏侯渊尾随而来,双方在此进行决战。这场发生在定军山的战斗后来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成为众多戏剧、小说的演绎素材。
今天,我们在定军山下依然能找到许多关于那场大战的遗迹。当地传说这就是黄忠刀劈夏侯渊之处,当时黄忠收刀不及,又在这磨盘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这里名叫武侯坪,据说是当年诸葛武侯率军与曹魏征战厮杀的古战场,当地人经常会在土中发现这种奇形怪状的家伙。它们是生铁打造的,有四个锋锐的尖爪,无论怎么摆放,总有一个尖儿向上,这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它的名字叫扎马钉,撒在地上专门用来对付敌军的战马,使之受伤受惊,不战自溃。
定军山之战后,刘备赶走曹操,占据了汉中这个西蜀北部的咽喉之地。其实,这一切的幕后导演是他的军师诸葛亮。当年他在隆中为刘备绘制了天下三分的蓝图,汉中就被格外看重,&益州险塞,张鲁在北&,民殷国富,应取而代之,作为将来北伐中原的前哨阵地。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设坛称王,宣告蜀汉政权正式建立,达到了他一生事业的高峰。
公元227年的一个夜晚,诸葛亮决定给一个人写一封信,他就要出远门了,这一去路途多艰、成败难料,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对那不成器的后主一一叮嘱,透过那&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泪光,我们看到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豪情。
事隔八年,诸葛亮再次来到了汉中,他首先去的是一个人的墓地。马超,这位威震西凉的猛将,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却不幸因病早逝在汉中,年仅47岁。在过去的八年,西蜀共有七十余位宿臣良将先后过世,诸葛心中怎能没有独木撑天的悲凉?
这是位于定军山南麓的&仰天洼&,这是一个由地质运动形成的天然坑地,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现在,只有两三户人家住在这个静悄悄的山谷,他们就靠这口井吃水,这井的形状有些特别,看起来像是一个八卦图。原来,这就是诸葛亮北伐前屯驻万军、推演八阵图的练兵场。传说中那八卦阵具有奇门遁甲的神力,让人进来出不去,困死阵中。我们猜想,这应该是一种能将兵力武器等各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战斗队形,一人顶几人,一箭顶几箭,威力倍增,所向披靡。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这座关隘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汉中的阳平关扼守着四川通往陕西、甘肃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六出祁山,有四次是从出发的。公元227年正月,诸葛亮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下兴兵北伐,从而揭开了他人生最后一幕的高潮,这一年,他四十八岁。
这是位于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它是在诸葛亮去世后30年由后主刘禅下诏书修建的,在当时是惟一一所官修的祠堂,就年代来说也是最早的,因此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原先是身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在汉中的行辕相府,他最后八年的时光大部分是在这个宅院里度过的。
魏晋时的后人缅怀这位千古奇人空城退敌的奇功,在祠堂内修建了这座琴楼,楼上放石琴一张。琴虽无弦,韵却犹存,让人追想当年西城下的鼓角筝鸣、烽火硝烟。
对汉中这片土地,诸葛亮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他亲身参加了这里的开发和建设。这是勉县的黄沙镇,史书记载,诸葛亮当年在此休士劝农。多年的战争曾使这里荒无人烟。诸葛亮命士兵屯田耕种,又从别处移民,很快使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出现了久违的丰收。这是诸葛亮修建的一处古堰,1800年过去了,它的流水还在滋润着今日的农田。当时,魏国的粮食亩产能达到十斛已算良田了,而吴国的亩产量也不到二十斛,而蜀国的水田亩产量则是三十斛。科学种植和良好的灌溉,使当时的汉中人民深受其益,无不感念丞相的恩德。
诸葛亮统领的军队是一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技术型军队。它严守军纪,讲求效率,尤其重视武器,特别是弓弩的使用。史料记载,诸葛亮曾经发明了一种连弩,每次可连续发射十支箭,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做&摧山弩&。勇冠三军的魏国战将张颌就是丧生在&摧山弩&下,他至死也无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凶猛的武器。但可惜的是,这种武器后来失传了。有人也曾根据想象绘制了所谓连弩图,但都很牵强,无法付诸实施。
弓弩最核心的部分&&弩机,它由相当于扳机的悬刀、相当于瞄准器的望山以及机芽和箭槽组成。把弓弦拉到机芽,通过望山瞄准,扳动悬刀,箭就会出去。诸葛连弩是否也是这样吗?今天,这个叫李希勇的人终于破解了这个谜,他复原的连弩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最接近于历史原貌。连弩用连杆取代了弩机,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需大力拉动的弓弦轻易就能扣上,并且连续发射。令人惊叹的是,它将箭槽改为箭管,这要求每支箭杆的直径误差小于1毫米,不亚于现在枪管的精度。在当年的战场上,诸葛连弩的巨大威力弥补了蜀军缺乏战将的劣势,而魏军倒先后有十几位将领死于箭下。司马懿宁受巾帼之辱也不出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惧怕连弩的神威。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1年,诸葛亮先后发动了四次北伐战争,虽然也夺取了一些州郡,取得了一定的局部胜利,但令人失望的是,每一次战争的结局都是终点又回到起点,大军退回了汉中。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当年这个院子的主人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他深知天下三分,魏国有其八,蜀国在国力上与魏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多次北伐失败的最深层原因。在《后出师表》中,他向后主刘禅指出,和平竞争对弱小的蜀国来说只能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死中求生,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他坚信人谋可以胜天。而如果屈从于所谓天意,结果只能是沉湎苟安、不思进取,走向灭亡。诸葛亮心中还有更深的一层担忧,他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政权越来越稳,在百姓心中由&非法&变为&合法&,蜀汉的&正统&地位就会失掉号召力。
所以时不我待,他别无选择。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这次他给汉中留下的是一个决绝的背影,他带领的不是几万人,而是倾全国之兵12万,欲与敌人一绝生死。这,就是位于勉县西南四公里定军山下的武侯墓。这里山环水抱,古木参天。传说这些柏树是武侯归葬时种下的,原有54棵,象征他在世之年,这样算来,每棵树的树龄当在1800年以上。
每月的月初,武侯墓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墓区文物进行例行的保养和维护。现在这项工作,您可能见都没见过,瞧,把一桶桶的食用油倒进了树根下。这就是一代人杰诸葛亮的长眠之所,一个高4米、直径21米的覆斗式墓冢,这是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安息之地。
春去秋来,岁月匆匆,武侯墓前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百年间,到此祭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诸葛亮没有选择回南阳叶落归根,也没有选择去成都陪侍先主,最终却以一代丞相之尊寄身于定军山下的一掊黄土。这,是为什么呢?
透过千年的时空阻隔,我们试着接近这位先贤,倾听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在最后一次出征前,诸葛亮常常一个人来到定军山上。&兴复汉室&是他奋斗终生的理想,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的雄心,辜负了他的心血,但&此魂何甘归故土&,作为一位军人,他宁愿选择定军山下的战场当作自己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代权臣,诸葛亮还有更深的顾虑。虽然他是受刘备的&托孤&重任才总揽了一切军国大事,但这难免会引起后主刘禅等人的怨恨,人走茶凉,归葬成都怎保不受反戈一击?与其如此,倒不如躲在汉中避开身后的风风雨雨,以自葬僻地的透骨悲凉冲淡生前所有的恩恩怨怨。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迎来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伤感的时刻。此时,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西蜀北大门-汉中的安全。他让人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下,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随葬的器物。可以这么说,诸葛亮是用自己丞相的尊躯铸成一座凝重的丰碑,警醒将士们把好汉中这个大门。
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表中,诸葛亮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在外任,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第四集《城池纪事》
这是一个有着2300年历史的古城,但沉重的历史并没有牵拌住它前进的脚步。这,也是一个被大山环抱的城市,但四周的高山却没有挡住它飞翔的翅膀,行走在汉中街头,呼吸到的是和沿海大城市一样的强烈的现代气息。然而,这回荡在城市上空的钟声提示我们,这毕竟是一个有着辉煌记忆的古城,这一个&汉&字,就是那段非凡历史烙下的深深印记。今天的汉中人已把它作为自己城市的徽章,当作引以为傲的名片,不惜以各种夸张的艺术手法去彰显它,表现它的风采和神韵。
&汉&字,也是汉中小孩子学写毛笔字时练得最多的一个字,虽然它复杂难写。老师告诉他们,这是&汉族&的&汉&,也是汉中的汉,而汉族的汉正是从我们汉中的汉引申出来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中的得名源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汉水的中游,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古人看来,天上的日月星辰和地上的山河万物是一一对应的,而汉水是天上银河的对应,应该是从那浩瀚星河中流淌出来的,因此汉水就有了&天汉&的美名。
在春秋时期,楚国、秦国和国三家为了争夺汉中,曾展开过一场长达百年的战争,经过反复的争夺厮杀,秦国最终取得了汉中的控制权,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在此设立汉中郡,修筑郡城,从而揭开了汉中历史的第一页,因此,这里成为历代郡、州、府、市、区治的所在地。
一百多年之后,一个叫刘邦的人来到了汉中,就是这个人,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无上的荣耀和辉煌,在此之前,楚霸王项羽背弃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承诺,将率先攻入咸阳的刘邦分封到了汉中。那里山高路远,本是秦代流放犯人的地方,刘邦起初坚决不想去。他的丞相萧何劝他,汉中有天汉的美称,在那里可以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最终,刘邦接受了他的建议,前往汉中上任。
400年的汉家基业正是从这里奠基的。
根据史料记载,刘邦在汉中仅仅驻留了四个月,但这短短的四个月,对刘邦一生的事业,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汉中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刘邦在此驻兵屯田,事倍功半。充足的粮草收获,使汉军的羽翼渐渐丰满。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韩信的小伙子也赶到了汉中。他在后来&楚汉争霸&的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过在起初,刘邦对他却并不感兴趣,虽然有丞相萧何的一再举荐,可是汉王却不为所动。空有惊世之才,却投报无门,在汉中城外的山野间漫步,韩信满怀的忧闷无处排遣。终于,韩信决定放弃,在一个满月的夜晚,他离开汉中绝尘而去。听到这个消息,萧何赶忙骑马追赶。褒斜古道上,从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故事。
汉中市留坝县境内有一条小河,它的名字叫韩溪。传说那个晚上萧何就是在此处追上了不辞而别的韩信。后人特意在河边的亭子里,立下这样一块石碑以示纪念:汉丞相萧何追韩信至此。据说当年是因为韩溪涨水萧何才追上了韩信,这样一条小河怎会挡住去意已绝的韩信呢?其实一旦遇到山洪暴发,韩溪就是另一番模样了。1981年,凶猛的溪水曾轻易荡平了河边的村舍,当地人至今谈之色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条小河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后人说:不是韩溪一夜涨,安得炎汉四百年。
公元前206年6月,一个盛大的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早年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终于登上了人生的高台。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把统率三军的将印交付给他,我们猜想刘邦那时的心里一定半是希望,半是忐忑和不安。年轻的韩信并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经过他的训练,全军面貌一新,战斗力大增。可以说,在汉中的三个月,是刘邦、韩信、萧何三人间关系最亲密的时期,他们共同协商,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这年的八月,他们告别了汉中的百姓,出兵伐秦,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五年之后,汉高祖刘邦把新建立的王朝命名为&汉&,他本人的年号也是从汉中时算起。在刘邦心中,汉中是他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是属于他自己的,所以分封诸侯时,他没有分给任何人。对韩信来说,汉中又是属于谁的呢?多年以后当他被刘邦和萧何共同设计斩杀时,是否想起了三人在汉中度过的难忘岁月?
西汉王朝建立的第六年,张良辞掉了刘邦给他的三万户侯的封赏,外出学道云游,后来竟不知所踪,民间传说他后来在某处神山中得道飞仙而去。至于在哪座山,人们却说法不一。汉中境内紫柏山中的一个道观,这块儿石碑上赫然刻着&张良留侯辟谷处&几个大字,难道,这里就是那位传奇人物的最终归处吗?我们可以想象,当张良踏上汉中的土地时,一定会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当年他为刘邦&运筹帷幄&之时,对汉中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这位和韩信、萧何并称&汉三杰&的人,最后一个来到了汉中。
张良看来,人生如白驹过隙,何苦纠缠于名利。这位被刘邦称为智囊的人是一位真正的聪明人。当年追随刘邦的功臣们大都没有逃过满门抄斩的结局,只有张良隐身于汉中的山水间,修身养性,获得了心灵上真正的平安和满足。后人把张良称为英雄神仙,世上英雄很多,神仙也不少,只有他两者兼具一身,所谓功成身退轻富贵,英雄退步即神仙。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奇怪的竹子,它的根部是弯曲的,可长到三五尺后,就变得高大挺拔,当地人称之为&拐拐竹&,因为它刚好可以给老人做拐杖。人说这种竹子就是张良一生的最好象征,早年委曲权变以适应环境,后来退身世外,保全了自己高洁的品格。
汉中,这块曾经让曹操得而复失的土地,被曹操戏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却是一个叫做张鲁的世为桃源。30年间,聚集了10万流民。依仗着巴蜀天险和政教合一的管理和东汉朝廷分礼抗争。成为汉中的第一个建设者。张鲁作为五斗米道的领袖,为人治病、教人思过、给人喝符水,开始了一系列国家制度试验。首先在汉中设立许多&义舍&,所有教民都可以在义舍免费吃住,但食物不能带走;对于犯法的教民,原谅三次,事不过三,再犯就要受罚,但除非罪大恶极,否则刑罚不重,通常修路就可以抵罪了。汉中地区俨然是东汉末年的世外桃源,收容了不少穷苦百姓。这与千余年后,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某些政治实验有很多惊人的相似。
1958年,毛泽东阅读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在很多场合都向人们提起三国人物和事件。其中,张鲁就是其中的一位。毛泽东曾提到: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思想,东汉末年张鲁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了。
一位日出生在意大利的天主教徒,据说在他23岁那一年他被派往中国的汉中传教。从此他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南怀谨。在汉中城的记忆中,从1903年到1914年的十年间,当地人常常看到一位面容清瘦、满脸络腮胡须的神父往来于汉中城、古路坝等各县之间,在传教的同时还带着一架笨重的照相机。后来,那些珍贵的照片一直保存在米兰宗座外方传教会的档案里,使我们今天能有幸见到汉中的历史见证。
在当时闭塞的汉中,人们把照相看成是摄人魂魄的&鬼眼&,让许多人害怕,但南怀谨神父仍然以独具匠心的慧眼,捕捉了百年前汉中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镜头。从汉中向东驱车2个多小时,沿着这位执著的神父曾经骑驴或步行走过的崎岖山路,我们寻找曾经多次出现在这位神父镜头中的城固县古路坝教堂。教堂有西式的,有中式的,有半西半中式的,还有一张安康教堂的照片。因为那时,安康教区属于汉中主教区管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末民初,是西方文化向汉中大量渗透的时期,这肯定是汉中第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它从而大开了汉中人们的眼界。
南怀谨神父照片集里很大一批内容是反映各行业人们劳作的场面。街头理发匠在为顾客理发;渔民在河边训练鹭鸟捉鱼;农工在造纸场做工,旁边还站着公差模样的人,大概在检查监督吧;两个农民挥舞大斧,将一株大树从根部砍断,即将倒下;一位山民把一小捆树条拉弯在作弓;一位垂老的枪炮匠在两名助手的协助下,用手推钻把一根钢棍钻空制成枪管;猎人用长长的抬枪射猎,枪管还要由另一人扛在肩上;一张汉江洪水的照片,那汹涌澎湃的江涛,使人惊佩在当时那种摄影设备条件下,南怀谨竟然能拍摄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位中医大夫在为妇女号脉治病,拍摄者特地注明&在当时,男大夫诊病接触女性手部为最极限之身体接触&;这个在20多名腰插手枪、手持毛瑟枪的保镖卫士护拥下,威风八面的人是清朝陕安道台黄浩,时任清政府驻意大利公使,当辛亥革命军攻占汉中时,却仓皇躲进了城固古路坝教堂。在一组军队操练照片中,有清兵的操练,辫子盘在头顶上,也有民国新军的操练、站岗,正印证南怀谨神父在汉中时正处在先清末后民国的交替时期。这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百年前的汉中,留下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1914年9月,也就是南怀谨神父在汉中活动10年后,离开汉中,返回意大利,结束了他汉中的传教生涯.沧海桑田,100多年过去了,照片上那坚固雄伟的城墙、城门、护城河没有了,低矮狭窄的街道变宽了,城市农村的茅屋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等级公路。这一切,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汉中的变化,世纪的变化。
千年弹指一挥间,当帝王将相、皇权霸业的历史风云从这片土地上散去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汉中。如果这个城市真的是从那银汉天河中流淌下来的小溪,那么,这夜色中的喷泉,该是其中最美的浪花吧?汉中是古老的,老到它的一草一木都有说不尽的典故,道不完的传说;汉中又是全新的,因为它迫切期待着,能有更多的霓虹灯火,将这城市上空大片的夜色点染成如画的美景。
第五集《水陆通途》
清晨的汉中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那是因为晨雾遮断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个有边缘的城市,北边的秦岭、南边的大巴山将汉中紧紧包围在中间。古时候,人们把陕西进入四川的道路称为蜀道,蜀道必须要穿过秦岭和大巴山这两座天堑,因此汉中就成了千里蜀道上的中间站。
自古以来,蜀道的艰辛严重阻隔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在汉中地区,至今还有人从事着这种名叫&背二哥&的古老职业,他们以替人背货为生,平均负重一百斤,日行仅15公里。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的人们真正飞上了青天,却不禁心生疑问:古人是如何在这海一样的群山中找出道路的。我们的行程是从找寻一个女子的足迹开始的。
她原先就住在汉中城北25公里的褒河谷口。她是一位美女,一位生活在3000年前的美女,因为生在褒河边,人们称她褒姒。不错,正是那个褒姒,周幽王为了她烽火戏诸侯,丢了性命和江山。她的笑,是真正意义的倾国倾城。传说当年褒姒是在褒河边洗衣的时候被周王的使者看中,带回镐京的。要知道镐京是在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这就意味着,至少在3000多年前,蜀道就已经开通了。可惜当年褒姒的故里因为修建水库,淹没在万顷碧波之中,那条古道自然是无迹可循了。
这个道理科学却又简单。河水是从东西走向的山上下来的,水流自然是南北方向,只要顺着河谷上去,就能找到山坡上的源头,山的另一面,必然还有一条河存在,只要沟通起来,就是一条道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最初的蜀道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在河岸边的灌木杂草中摸索。这是一条不能叫路的路,它应该是远古先民在砍柴放牧中踩出来的。当时,他们不可能用开山劈路的办法度过险滩,就在石崖上凿出这一个个孔洞,手攀脚踩一步一步蹭过来。
春秋战国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使人们获得了更坚实的工具。从汉中市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来看,那时生铁铸造的专用修路工具--开山斧已经出现了。铁炉中炼出的,还有这锋利的兵器,它刺激了君王们四处争伐的野心,也使道路的水平获得质的飞跃。这是蜀道上的五丁关。车行至此,两侧山壁迎面扑来,仰望天光一线,崖壁上刀削斧劈之迹参差错列,显然是人工开凿而成。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秦惠王想要攻打蜀国,可惜道路不畅。他就派人对蜀王说,要送给他五个能拉金子的石牛,不过要蜀王自己来取。贪婪的蜀王竟然相信了这番话,派了五个大力士带领众人修路。工程是异常地惨烈和艰险,以至于五位壮士都因山崩葬身于此。道路打通了,蜀王没有看到拉金子的石牛,看到的却是滚滚而来的战车。顺着这条路,秦国在三个月之后就灭掉了蜀国。此后,秦国开路的斧头和征伐的战车齐头并进,以至不战自威,因有栈道千里,使天下皆畏秦。
栈道,一个似乎很熟悉实际却一知半解的名词。沿着汉江顺流而下,我们试图找寻这种早已消失的道路。
那,就是栈道遗迹!这一个个方形的石孔,怕是已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插在其中的梁柱早已朽烂,它们却顽强地存留着,仿佛是历史的眼睛,惊心动魄,千载不变。栈道是古人为通过河岸险阻而发明的修路方法,先是凿出石孔,插上横梁,然后在河底凿洞,插上竖梁支撑,最后把木板铺上就可以通行了。栈道用的是木材,可以很方便得就近砍伐。可自然的风雨对木料的侵蚀也十分厉害,栈孔深得用手探不到,如果雨水积在里面排不出去,就会腐蚀木梁,古代的工匠就凿了这个石槽把里面的积水引出来,很聪明地解决了问题。
位于汉江上游的悬崖名叫孔雀台,传说曾有一只孔雀被山崖下湍急的河水吓得不敢飞渡。这赫然插立在崖壁上的石梁正是古代栈道的遗迹,那是一种被命名为&千梁无柱&的特殊的栈道形式。地形的险恶使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蹭,了然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这样修栈道,那是因为崖高岸低、水大浪急,根本无法插上立柱支撑,就只好在崖壁上深凿栈孔,斜插石梁,用以加固,类似于今天楼房上伸出来的阳台。
在所有纪念蜀道开通的石碑上,我们没有找到一位筑路人的名字。他们集体被称作徒,邢徒,是用劳动来抵罪的人。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修路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程,开山、劈石、伐木、铲土乃至火烧、水激,不少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据有关史料推断,当时每一个筑路公路人一年修成的路不到四米,踏着古老的蜀道前行,我们似乎感到每一步都是踩在先人们带血的手印和脚印里。
经过千百年的努力,中国古代的先人们共开拓出七条蜀道,它们是:从陕西宝鸡出大散关,直达汉中勉县的陈仓道,也叫故道。北起宝鸡的斜谷、南到汉中褒谷口的褒斜道,这条道走的人最多,名气最大。从陕西周至县的骆谷通往汉中洋县傥谷的傥骆道。这条道最近也最艰险。从陕安长安县子午谷到汉中西乡县的子午道,这条道最长,走的人较少。以上四条栈道均位于汉中以北,历史上称为北栈。而南栈共有三条,首先一条就是那个著名的金牛道,从汉中宁强县通往四川。中间的一条因为需要翻越川陕交界的米仓山,所以被称为米仓道。洋巴道也叫荔枝道,传说唐玄宗当年让人从四川涪陵快马运送荔枝给杨贵妃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是七条蜀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条道。
千百年来,对栈道损害最大的,不是自然界的风雨,却是人类自己。刘邦本人初进汉中时就曾火烧栈道,三国时诸葛亮失街亭之后撤回汉中,负责断后的赵云也曾烧绝栈道以退追兵。这个寂静的山谷就是赵云当年火烧栈道之地,名叫赤崖。当地传说,经过当年那场大火之后,这崖壁上的岩石就一直保持着赤红似火的颜色,因此,才有了赤崖这个名字。
从汉中出发顺着古褒斜道往北,我们在公路下的河床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奇怪岩石。这些石孔显然是人工开凿的,可附近并没有岩壁,所以它绝不应该是栈道孔。专家们根据石孔的分布,试着将其复原,这果然是一处邮亭的遗迹!这是栈道上专供驿卒休息的地方。驿卒是古代的官方信使。从这幅汉代的画像,我们可以看到驿卒手举文书,跨马飞奔的情形。这是当时中央王朝为了保持政令畅通采取的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遇有紧急公文,驿卒们日行三百里,从西安到成都不过三天,可以说,栈道就是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那时,栈道上每10里设一个邮亭,30里设一个驿站,南来北往之客,络绎不绝,以至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交通法规&,它要求身份低的给身份高的让路,轻身的给负重的让路,年少的给年长的让路,下坡人给上坡人让路。这是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的褒成驿的模型。这座驿站建筑华丽、景色优美,可以泛舟垂钓,可以赏花观月,称得上是一座花园式的五星级宾馆,到了这里,一路风尘的旅人该是何等地欣慰。可惜,经过千年的战乱风雨,这个天下第一驿早已消失在荒村野草中。
我们冒雨赶路,是为了寻找一段遗落在深山中的历史。在唐代,傥骆道是都城长安通往汉中的最近的一条路,可是也最艰险,以致唐宋以后,被逐渐废弃。这就是当年的栈道遗迹,引人注意的是,有些栈孔并没有凿在崖壁上,而是分布在斜坡上。这又是一种栈道的搭建方法,人们根据河边的坡度因地制宜,将横梁和立柱的栈孔都打在山坡的石坎上,称其为&依坡搭架势&。
公元783年10月,唐德宗试图裁减藩镇的割据势力,不料引火烧身,节度使们攻入了长安。德宗带着后宫家眷,沿傥骆道逃往汉中。一路上秋雨连绵,众人苦不堪言。走到汉中洋县,他们住进了一个农家小院,才算落下脚来。不料,德宗最疼爱的女儿唐安公主,受不了这一路风寒,病倒了,虽然竭力救治,可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当时唐安公主年仅18岁,尚未出嫁。在一片山林中,我们找到了公主的陵墓。当年公主逝世后,唐德宗悲痛万分,虽在逃难途中,还是下令厚葬公主,修建了这个巨大的墓冢。
这是今日的蜀道--川陕公路,它和古时的蜀道路线基本重合,说明了古人选路的科学性。对现代人来说,要克服蜀道的险阻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工程师们曾试图绕过这段山崖另寻他路,但都没有成功,只好用炸药开出了这条凹槽式道路,人称&老虎嘴&。这是蜀道南端的明月峡,两岸的千刃绝壁上,赫然存留着不同年代的先人们留下的栈孔。这种栈道又一次反映了古人的智慧,绝壁上无从借力,他们就搭设了多层框架,将力分散传导给每一个点,扩大支撑面,从而形成了物理学上所说的力平衡结构,安全稳固。
今天,人们为了缅怀先辈的功绩,领略栈道的雄姿,在明月峡原址上对其进行了复原。它就像一条时空的隧道,一头连接历史,一头连接未来,一幕幕历史风云从八方汇来,在这里凝结为永恒。
第六集《汉土润泽》
这里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汉水。在巴山秦岭之间的原野上,汉中的先民开拓出一片锦绣乡土,泽灌出肥沃的良田。古往今来,密布的河网联结东西川原,缝合南北江山。造就了今天的汉中兼南北风气,杂秦蜀语言。
七十年代末,汉中地区勉县出土的一批东汉时期的古墓葬里,一堆完全破碎的细泥灰陶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在多达近千块的碎片中,一座汉代建筑风格的四合院被完整的复原了。这座由十九个单体建筑组成的被称作明三层、暗四层的重檐三滴水结构的四合院里。宅门、院墙、主楼和左右厢房合理分布。引人注目的一个细节是四合院的偏院。这里分布着家禽家畜的圈棚和佣人的房间。这套模型无疑为我们展示出了汉代的一个家庭起居活动的场景。沧海桑田,作为古代勉县的县城如今已经消失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喧闹的大街也演变成了今天旧州村的乡间土路。只有旧州村这个名称在提示人们,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池。
一道秦岭划出了中国南北的大致界限。对生活在陕西的人们而言,这里的民居建筑与秦岭北侧的关中平原相比已经骤然起了变化。大户人家的四合院落,门口宽达丈许的干栏檐,四周相互连接。使人们在潮湿多雨的环境里依然能够平静地生息劳作。秦巴谷地的汉中盆地,被人们看作是一山之隔的四川盆地的拷贝。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早已把这方土地耕耘创造成为了另一个天府之国。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汉中已是联系黄河和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化的纽带。从考古现场发现稻谷痕迹推测,在距今七千多年前,早于西安半坡遗址古人类约两千多年的时候,汉中的先民已经在汉水两岸种植水稻了。
水稻原产于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带,是喜热作物。它由南向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传播过程中,由不耐低温的籼型变为较能耐低温的粳型。经过隋唐五代到宋代三百多年,北方,包括中原大片地区气温下降,水稻发展受到了限制。而陕南汉中一带气温仍较温暖,降雨充沛,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汉中是籼稻和粳稻的过度和交错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赵志杰在陕南稻种资源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汉中传统种植的水稻中,有一些品种到底应该归入哪一个种类,从性状上难以区分。
处在巴山秦岭之间的汉中,开渠修堰,历史久远。不少古代塘库,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早在秦汉,汉中人为发展水稻种植,对汉水进行多次的开发利用,著名的山河堰创建于西汉开国之初,萧何、曹参在古褒谷口,筑坝拦水,利用地形落差,自流灌溉沃野,保障了楚汉相争时的军粮供应,所以此堰也称萧曹堰。之后,诸葛亮在汉中屯兵期间,也曾对山河堰进行维修。
新中国建国初期统计,汉中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大小渠堰七千多条,池塘一万多口,灌溉良田上百万亩。
&鱼米之乡&名不虚传。五门堰,是至今保存完好并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因为在渠首并列设置了五座进水洞口而得名。保存下来的大量石碑记载,它始建于汉代王莽初年,最初的名字叫唐公湃。在一块名为唐公车湃水利碑的石刻上,人们找到了它最早见诸文字的记载。这是一个在当地广为流传有关于仙人唐公房的故事。据说唐房一家升天时走得匆忙,惟独落下了唐房的女婿。于是唐房将脚下的这片良田美宅赐予了他。
依靠这块富庶的土地,加上旱涝保收的灌溉渠系。从此以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衣食无忧,并且将这里形容成为一块冬无严霜、夏无酷暑,见不到蚊蝇孳生、没有疾病流行的乐土。而这条河也被人们称为湑河。
二十世纪后半叶,依托旧有的水利工程,汉中市新建了众多的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愈加科学完备。古褒谷口,一座巨大的石门水库正在展示着现代汉中的灌溉农业。今天的汉中水稻面积达一百七十万亩。一年两作,水稻、油菜两不相误,产量都占到了陕西全省的百分之七十,堪称陕西省粮油基地。这当中又有四分之一是石门水库发挥的作用。
农耕生产的发展,必然导致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相关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促进农耕的发展。著名专家竺可桢教授生前说过&世界上最适宜水稻生产的地方是陕西省的南部&,指的就是汉中。到二十世纪末,汉中水稻的品种培育和科学种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九十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则报道曾说:陕西汉中大面积水稻单产千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今天,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水平已连续保持了二十年,目前又有大面积的&吨良田&出现。
汉水和嘉陵江两大干流,行船可以直达重庆武汉。早在秦汉之际,汉中人已经利用航运。嘉陵江上,来自四川的布匹、食盐被源源不断地运到汉中。而山区生产的竹木、毛皮、药材等土特产品则大批乘船顺流而下。声声船工号子的吼起,橹桨飞动,江帆远去,天水尽头,秦巴回应。
因水运业的繁荣,船帮会馆兴盛起来。当地绅士、船主和船帮会集资在略阳嘉陵江边上建起了这座江神庙。据说当年船工上岸,大都云集在这里。祭拜江神之后,休闲娱乐,欣赏这充满浓郁地域风格的羊皮鼓。触景生情,抚今追昔,从这座庙宇宏大的规模和工艺的精美程度,不难推测当年嘉陵江航运的繁荣。遥想当年,嘉陵之水,一泻千里,江帆激流,水雾接天,船工号子,四山回响。略阳码头,江神庙前,桅杆如林,人声鼎沸,江船靠岸,热闹非凡。人流和物流汇集,上岸与离岸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环顾这座江神庙,它的风格独具特色。古建筑上的板绘,体现了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动物图案又多为熊、野猪、猿猴之类,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和地方特色。浮雕中的人物与汉族迥然不同,有着明显的少数民族个性和风格。在一幅幅的人物像中,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头上尖角羊角帽,顶插锦鸡翎,身穿铠甲,足蹬皮靴的羌族将军形象。传说,江神庙最早是为纪念因抗金有功被封为吴王的吴玠和吴璘兄弟而建的。
南宋高宗时期,在中原遭到岳飞痛击的金兵,改变战略,在东南采取守势,而准备经汉中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游,从而达到扼住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朝廷咽喉的目的。羌族将领吴玠和吴璘由于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依靠嘉陵江航运带来的充足军粮和物资,十年里,以少量的兵力,多次大败来犯之敌。闻风丧胆的金军从此不敢窥视巴蜀,使得金军得蜀后继而东下灭宋的计划彻底破灭。据说,大获全胜的羌兵将士,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并不用酒来助兴。他们总是会聚在一起共享他们的传统美食&&罐罐茶。这种饮食方式适应军旅生活,制作简便,别具一格,一直流传到今天。
习惯游牧生活的羌人,多生活在高寒地区,食必兼肉,尤需饮茶暖胃助消化。略阳为古代茶马大道必经之地。于是,羌人随处选择几根树枝,将方便携带的陶罐吊在上面,加入溪水,点燃柴草。将炒制的茶煮沸后,加入事先制作好的料丁和当地随处生长的香料和中草药,顷刻间,芳香扑鼻的罐罐茶就端到了眼前。
历史记载公元前115年前后汉武帝曾两派霍去病夹击陇右成功,随后略阳也在公元前111年建县,当地人说饮用罐罐茶是纪念羌人归汉这样一段历史。今天,人们发现罐罐茶还具有耐饥提神、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常饮常喝的人们,耳聪目明、神清气爽。于是,罐罐茶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山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秦巴谷地深深扎下了根。
第七集《汉风亘古》
这是一本1936年中华书局版的辞海。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部含古今汉语语词和百科词目的大词典。这是曾经刻在汉中石门隧道内的一方摩崖石刻。&辞海&这两个字就出自汉中石门石刻中最著名的一品。它就是《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尉杨君颂&,是汉中太守王升在东汉建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48年撰文,为表彰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而刻在石门隧道内的一篇颂辞。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从碑文的布局来看,《石门颂》与众不同的是,在全碑22行中,每行字数或30字或 31字不等,这就造成了一种纵有行,横则不一定成列的错落格局。这种格局的好处是,每字的大小长短可根据岩石的纹路自己尽情发挥,各得其态。而《石门颂》正是以她不拘一格,随意发挥的艺术气质为后人所称颂。所以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把它称作是&隶中之草&。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也正是由于《石门颂》这种自由的书写方式使得大量的通假字及多音字在碑文中被广泛使用。这对1900年后的研究者来说,是个不小的困难。
今年已经70岁高龄的郭荣章老先生研究了一辈子的石门石刻,为了证实他对石刻中某些生僻字的推测,他还经常在老伴的陪同下到褒河两岸的山岭中寻找更多的摩崖石刻来佐证和注解他的观点。
如今在石门隧道里已经看不到&汉魏十三品&了,甚至从前意义上的石门隧道也已不复存在。在原来石门隧道所在的褒谷口,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库,水库的名字叫石门。
当时中国还没有大型的岩石切割机,而用炸药则会毁坏这些珍贵的摩崖石刻。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呢?
刻石纪事的历史几乎与文字的发明史同样久远,因为石质坚硬,能永久保存且无法更改,所以石刻上的文字注定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尤其是镌刻于临山的石壁上被称为&摩崖&的文字因为实录当时情状并且就近刻于事发之地而备受青睐。
汉中因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且沃野千里故素有&小江南&之称,汉中又是连通中原和大西南的走廊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汉中盆地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交通极为不便。无论是政令的下达还是物资的运输都受到不小的阻碍,于是汉中有了举世闻名的栈道。也就是蜀道。
提起蜀道,人们自然会想起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人不屈不挠,在千山万壑中寻找通道,经过历代前仆后继的开拓,建成了一条自关中逶迤而到汉中的通道,这就是古代著名的跨越秦岭的栈道,也是诸条蜀道中最著名的&褒斜栈道&,它贯穿秦岭山脉,道的南口是&褒谷&,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北口称&斜谷&,在陕西省眉县,故名为&褒斜道&。全谷长250公里。
位于汉中勉县的褒谷口为褒河最窄处也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这里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为了打通道路,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褒谷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洞。历时六年,一条长达15米的穿山隧洞开成,古称&石门&。文物工作者曾仔细考察过石门隧道的内壁,光滑平顺,几乎没有斧、凿、钻等工具留下的痕迹。在当时火药尚未发明的时代,石门是采用什么方法开凿的呢?
古人的方法是用油脂含量极高的松柏作燃料煅烧山崖四到五个小时,再向灼热的崖面泼水或醋,使其骤然冷却,自然酥裂,然后再用铁制工具剥离,一段段渐进。就这样,古代先民在1900多年前成功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据考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
褒斜道自东汉以来,因为政治和军事的原因时开时闭。而每一次的开通,或记事或咏颂大多会采取摩崖石刻的方式。久而久之,历代政要,文人,墨客路经此处或借物咏志或思古抒怀,于是褒谷口的摩崖石刻越来越多到清代已达百余块。
时间回到了公元219年3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在蜀将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后,曹操退驻褒谷口,心中烦闷,便借附近山水解愁。他看到褒谷中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便欣然写下&衮雪&两个大字,刻于褒河水中的大石上。曹操手迹,存于世间者,只此二字,犹如广陵绝响,弥足珍贵。正如清代诗赞:&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而&衮雪&二字的&衮&字为何少写了三点水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汉中人都会告诉你,曹操是这样说的:&江中之水甚多,何必画蛇添足&。
因为这些摩崖石刻大都记录重大事件而且撰文者多为当时政要或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所以一般都邀请当时的大书法家和最负盛名的刻匠来共同完成。比如《石门颂》就是请当时的大书法家王戒书写的。而《石门铭》是由王远书写,武阿仁刻字而成。
在石门石刻中与《石门颂》齐名的就是北魏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509年刻于石门东壁的《石门铭》,她记载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石门故道的事迹。《石门铭》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近代书法家康有为称《石门铭》是&神品&,他说:&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同样喜爱魏碑的近代大书法家。于佑任也对《石门铭》推崇备至。
于佑任,现代诗人,书法家。于佑任非常喜欢临写魏碑尤其是《石门铭》,但他只是临帖却从来没有见过《石门铭》摩崖,直到1930年他来到汉中在石门隧道第一次见到了《石门铭》摩崖石刻。书法家驻足于《石门铭》前久久不能平静。回想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看到《石门铭》想到北魏的尚武精神。诗人于是有了&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的诗句。
往宣纸上均匀地喷水,这道工序叫做上水,这是张氏拓工祖传下来的绝活。宣纸上的水少了,宣纸不能顺服地贴在石刻上,而多了呢,宣纸又容易损坏。至于每一口喷出的水量,则是他多年积累的经验。
如今这样的墨汁随处可以买到,而在以前,拓工们要用墨条来研磨制成墨汁。在拓片需求量大的时候,他们常常要把墨条敲碎碾成粉末泡在水里做成墨汁。这是张佐周在修建西汉公路时拍的照片,照片上的拓工就是张中发的爷爷张金城。这是同期拍摄的另外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铁桥就是著名的&鸡头关&大桥。就是这座桥将西汉公路由褒河西岸引到了东岸。但无论从地质构造还是山势走向来看西汉公路都应沿褒河西岸出山而非东岸。并且在当时修建这样一座铁桥既费工又费钱,而主持修建它的正是当时年仅25岁的工程师张佐周。张佐周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使公路改道的呢?
1934年初秋,西汉公路沿着古褒斜栈道修到了褒谷口,前方就是著名的石门隧道和与它同样著名的石门石刻。矛盾摆在了设计者面前,是按图施工破坏石门还是避开它让公路改道而行呢?张佐周选择了后者,就这样,石门石刻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石门石刻中最早的一方摩崖石刻是汉永平九年也就是公元66年刻在今天陕西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的《大开通》石刻。她的全称是《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讲的是公元63年汉中太守鄐君奉诏开通斜栈道的事迹。后人对《大开通》有这样的评价:&其书法气魂宏伟,布局饱满,笔画较细但遒劲有力,溶入篆意,高古伟岸,加上天然石纹背景更增添一种奇趣。&而所谓的&汉魏十三品&就是包括《大开通》,《石门颂》,《石门铭》等在内的共十三品摩崖石刻。因为久为文化史家、书法家所赏识而得名。
今天,&汉魏十三品&作为国家最早的一批重点保护文物被收藏在在汉台博物馆,这里还有自汉代到明清时期的很多摩崖和石碑。但这里还有一块石碑是一位叫种谷扇舟的日本书法家留下的。种谷扇舟很早就见到过&汉魏十三品&的拓片。他非常仰慕&十三品&的书法艺术。但苦于见不到珍品,在来到汉中亲眼看到了《石门颂》,《石门铭》等摩崖石刻后,激动之余他将由衷的赞叹刻在了石碑上并且永远的留在了汉台博物馆。
从字体界于篆隶之间的《大开通》到汉隶精品《石门颂》再到楷书《石门铭》,汉魏十三品就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教科书。在汉中,书法课是每一位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十来岁的小书法家比比皆是。
在汉中的地图上有这样几条路:&石门路&,&衮雪路&。在汉中,模特们将汉魏十三品书在胸前,将褒斜道石门绘于背后,进行汉中特有的&汉风&服饰表演。
在汉中,当世纪大钟铸成,汉中人选择了《石门颂》里的&汉&字作为城市的徽章永远的刻在了钟上。
汉中人遥指银河,告诉你这条无际之河与他们身边的河流拥有同一称谓:汉。中国的文字称汉字,中国的立体语言称汉语,国外学者把研究中国的学问称为汉学&&秦巴谷地,汉土润泽,地灵人杰,汉风亘古,&汉&字已深深渗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相关文章]
- - 部省农业网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信息网
陕西农业网
- - 各市农业网 - -
西安市农业网
宝鸡农业信息网
咸阳农业网
铜川农业信息网
渭南农业信息网
延安农业信息网
榆林农业信息网
商洛农业信息网
安康农业信息网
杨凌农业信息网
韩城农业信息网
- - 各县区农业网 - -
汉台农业信息网
南郑农业信息网
城固农业信息网
洋县农业信息网
西乡农业信息网
勉县农业信息网
宁强农业信息网
略阳农业信息网
镇巴农业信息网
留坝农业信息网
佛坪农业信息网
- - 各局属单位网 - -
汉中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汉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汉中市种子管理站
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
- - 常用网站 - -
汉中市茶叶职业培训学校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
汉中市人民政府网
陕西畜牧兽医网
陕西果业网
陕西农业机械信息网
陕西一村一品网
陕西饲料工业信息网
陕西农技信息网
陕西种业网
陕西农药信息网
主办:汉中市农业局
承办:汉中市农业信息中心
&&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汉中市人民政府1号办公楼3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班级特色的解说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