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时的国民党战名单

盘点:在生死存亡时选择“逃跑”的历史大人物们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最早记载逃跑的著名事件算得上伍子胥了。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太子建被费无忌陷害,伍子胥一家也跟着受到牵连,伍奢和伍尚被杀,伍子胥开始了逃亡之路。
逃跑或者留下,的确是一个问题。因为跑实在是因活下去的欲望,而留下却也真的是要获得死去的尊严。实际上,千钧一发之间,似乎来不及多想,跑吧,于是赶紧夹着尾巴,走人。
最早记载逃跑的著名事件算得上伍子胥了。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太子建被费无忌陷害,伍子胥一家也跟着受到牵连,伍奢和伍尚被杀,伍子胥开始了逃亡之路。伍子胥本意逃亡吴国,无奈路途遥远,只好先投奔宋国的太子建,后因内乱奔郑。在郑国,闲来无事的太子建竟然动起了推翻郑定公的念头,定公知晓后,气恼万分,杀掉了参与谋逆的晋国大夫中行寅和太子建,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到了吴国。到了吴国,吴王僚刚刚执政,公子光不满地位,伍子胥为完成自己的复仇计划,帮助公子光也就是后来吴王阖闾夺得了王位。完成了逃跑中的最辉煌的壮举。只是到了吴王夫差执政后,伍子胥又开始犯糊涂,最终被夫差杀掉。为他的人生划上了句号。
接下来就是楚昭王了。风水轮流转,当年追的伍子胥仓皇而逃的楚国,因宠信囊瓦而致灭国的楚昭王被反过来被伍子胥追赶,好不容易带着妹妹季芈和少量随从惊慌失措离了国都,逃到云梦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遭遇强盗,丢空了自己所有的财物,才最终逃得一命。他只能去投奔一个人,那就是斗成然的儿子斗辛,然而有杀父之仇的斗怀却决然决定复仇,楚昭王必须为自己父亲所做的错事付出代价。楚昭王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再次在斗辛和其弟斗巢的护卫下逃往了随国。路遇大河,有着舟船的大夫蓝尹亹不肯摆渡亡国之君,这让楚昭王实在窝心。好在不久以后来了一个渔夫,见钱眼开,最终把他载过了河。随侯收留了楚昭王,难民们也蜂拥而来。这可好,吴军在伍子胥的带领下也赶到了,他们执意要楚昭王,随国是小国,左右为难,这时候,终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的名字叫子期,这个容貌有几分与楚昭王相似的臣子,决定舍生取义。躲在帐子后面大气也不敢出的楚昭王这时候该是多么的感激涕零呀。
吴国还没来得及让喜悦充满整个战国时代的宏图伟业,越国就已经悄无声息完成了一次一次的谋划,最终吴王夫差终于死在了会稽山那片曾经的繁华中,而吴国的谋臣范蠡也很知趣地退出了历史,他把自己隐匿在一片绿水青山中,从此世间多了一个商人,他的名字叫陶朱公。
秦末,刘邦荥阳之战中,一败涂地,刘邦连忙逃走,逃走中好多次假模假式地推后来的惠帝下车,赢得了手下的信任。后来三国中的刘备更是把这点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刘备因为战败,只好带着手下一行人赶紧逃走,其间,刘禅(后来的阿斗)被刘备多次推下车子,赵云在跟前紧随其后几次三番抱阿斗上车,最终逃出包围的刘备立刻把阿斗扔下去,口中称说:为你这兔崽子,险些毁了我一员大将呀!赵云在场,心下肯定是稀里哗啦哦!
曹操刺杀董卓未果,一路奔走,与陈宫跌跌撞撞逃到了吕伯奢家,吕伯奢一家竭力招呼客人,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误会让曹操最终对吕伯奢一家痛下杀手,连陈宫也有些看不下去了。曹操却直接说出了那句惊骇世俗的话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陈宫只能在瞠目结舌中与曹操分道扬镳。
魏晋时期,符坚号称百万雄师,弹压东晋弹丸小国,自负的符坚没有了扪虱而谈的王猛的辅佐,他已经膨胀到了无法自制的程度。结果威势炎炎的符坚兵败如山倒,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是留给他的世界的最后一抹色彩。
南北朝时期,白马将军陈庆之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个人神话,带领几千兵马,转战几千公里,护送元灏归魏。然而世事无常,转眼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白马战旗曾经的荣耀,他只能逃窜,甚至于伪装成和尚,才最终回到自己的母国——梁朝。
明代唐寅,当试图谋逆的宁王找上门来的时候,一生颠沛,不甘心做别人棋子的唐伯虎选择了装疯卖傻,最终逃过了宁王等一干人的眼睛,他得以最终逃离再次身陷囹圄的险境。
清朝末年,面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已经开始为逃跑做好万全准备的时候,谭嗣同,这位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铮铮男儿,坚定地选择流血牺牲,期望用自己的血渍惊醒世人。而面对袁世凯称帝,素来受袁世凯恩宠的蔡松坡(蔡锷)选择了逃走,并且最终在云南起事,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让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最终黯然退场。
多年以后,有一位作者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这算得上是为逃走所做的最完备的注解了。这个人是鲁迅,据说他是国民党暗杀黑名单上的第一人。他曾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他依然想要逃走,那么急切,那么自然,那么智慧绝伦。
我欣赏这样的一份从容,即使是逃走,也该需要一个理由,中国历来就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教训,那么面对形形色色逃走者,我们也该用这一条去一一对应。只不过,逃走或者留下,在很多人看来实际上就是和哈姆雷特的生死之问一样,总会是一个千年纠结的话题罢!
责任编辑:崔文月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据几名知情人士透露,夏普为了降低液晶面板生产成本,已向面板零件供货商提出降价要求,并考虑在生产液晶显示屏时用中国产零部件代替日本产零部件。夏普发出警告称……
2015年对于手游这个行业来说,这才是生死存亡的一年,真正意义上奠定格局的一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5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摄影师拍摄到了一组海豹捕食章鱼的画面,饥饿的海豹一度将章鱼捕获,但顽强求生的小章鱼并不妥协,一再挣脱,二者上演了一场“生存大战”,但赢家只有一个。(网页截图)
昨天上午,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一家饭店工作人员突然发现,饭店内关着的5头野猪集体跑了!担心野猪伤人,饭店负责人张女士立即报了警。现代快报 (微博) 记者了解到,截至1日中午,已有两头在逃野猪被民警活捉,另有一头被民警“爆头”,剩下两头下落不明,警方仍在搜捕中。
昨天上午,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一家饭店工作人员突然发现,饭店内关着的5头野猪集体跑了!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国情热搜词
苦行僧必须做到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名单
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名单
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大员,半个世纪过去了,尘埃落定,从第一个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后一个离世的宋美龄,这43名战犯的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呢?    第一号战犯   蒋介石:悬棺待葬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49年,蒋介石逃至台湾。当时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惶惶不可终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使国民党政权有了自保的机会,蒋一面支持美国的侵朝战争,一面在岛内开始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及建设,为60年代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1972年,蒋因感冒并发肺炎,又发生车祸,致一蹶不振,1974年复因流感引起肺炎,终于在次年4月5日清明节一命归西。遵其遗愿,“灵柩暂厝于慈湖,俟来日奉安于南京紫金山”。这一愿望,如果还是意在“反攻大陆”,已是绝无可能,但如是移葬大陆,中共方面已经明确表示:“悉听尊便。”   第二号战犯   李宗仁:叶落归根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49年1月,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大陆解放后,他不愿去台湾,前往美国。被台湾当局罢免“代总统”职务。随后在美居住长达十几年。晚年,受中国GCD“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感召,他冲破重重阻碍,冒着生命危险,于1965年7月间偕夫人郭德洁女士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大陆,消息传出,轰动世界。李宗仁返回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在生活上得到周全安置。“文化大革命”时,受周恩来总理保护,未受冲击。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第三号战犯   陈诚:主政台湾   陈诚,浙江青田人。字辞修,号石叟。曾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等职,去台后,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台湾警备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忠实执行蒋介石的决定,对台湾经济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同时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日,陈诚因感冒并发肺支气管炎在台北停止了呼吸。   第四号战犯   白崇禧:独死公馆   白崇禧,广西桂林人,字健生,回族。曾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剿总”总司令等职。白崇禧作为桂系首领,既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政策出过力,又屡次参与逼宫,为蒋不容。去台后,蒋一直想置他于死地,但当时同属桂系的李宗仁尚在海外,蒋介石还要利用白来牵制李,所以没有下手,但将其列为头号政治敏感人物,派保密局对他进行监视。后蒋获悉:白企图发展客家组织,再造势力。遂令毛人凤筹划暗杀,但白因副官救助幸免于难,从此深居简出。李宗仁回大陆后,白崇禧的利用价值已失。时白妻病逝,他的心灵受到重大创伤,遂终日寻欢作乐。特务机关在知其常买补药后,便暗中命令医生给其下重剂量。白服药后,产生了返老还青春之错感,与护士张小姐热恋,于日被发现气绝身亡。   第五号战犯   何应钦:失权有宠   何应钦,生于贵州兴义,字敬之。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行政院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去台后,曾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战略顾问委员会计划主席。何应钦原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意图主持武力进攻西安,欲在讨伐中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而逐渐大权旁落,但仍保持相当地位。去台后,开始深居简出,不闻政事,“闭门思过”。于日死于台北,时年98岁。   第六号战犯   顾祝同:心思谁知   顾祝同,字墨山,江苏涟水人。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去台后,任代“国防部长”等职。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贰,顾祝同一生官运不衰,在台湾被圈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国大臣”,曾多次提拔、指导蒋经国。他晚年身体很好,散步养花,生活规律。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还与何应钦一起,兴致勃勃地访问了金门与澎湖诸岛。他在参观金门炮台时,手举高倍望远镜,对着大陆方向,凝视了足有十几分钟,方才还谈笑风生的顾祝同,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l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第七号战犯   陈果夫:潦倒而死   陈果夫,浙江吴兴人。原名祖焘,字果夫。曾与其弟陈立夫一起把持国民党党务,组织CC系,长期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合称四大家族。去台后,蒋介石为了改组国民党,并给蒋经国扫清政治道路,“二陈”即被开刀,重权尽失。陈果夫久有肺病,又历来清廉,在陈立夫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后虽得蒋介石特批5000银元接济,但已对病情无济于事。于l951年8月28日死去,终年只有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他写过一首《故乡》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他浓浓的乡情。   第八号战犯   陈立夫:期盼统一   陈立夫,浙江吴兴人。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与其兄陈果夫同为CC系的首领。1949年12月去台湾,1950年,蒋介石“改造”国民党,整肃CC系,陈知大势已去,写信给蒋请求出国,离开了台湾,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与其妻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园生活。1967年,陈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但除读书自娱,就是推动中医之学,不过问政治。晚年陈立夫积极提倡“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并提出对大陆经援方案,期望为统一事业做出贡献,被评为“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锋”,曾震动台湾朝野。日,新华社发布新闻:“陈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岁。”   第九号战犯   孔祥熙:客死异域   孔祥熙,国民党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山西省太谷县人。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等职。1948年赴美为国民党政权寻求贷款,随即定居美国。在美国,孔祥熙貌似当寓公,实则替蒋介石做着暗中牵线的角色,被美国人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神经中枢”。1960年10月,美国进行总统大选,孔祥熙受国民党当局指使,暗中向尼克松提供竞选费用的内幕曝光。日,孔祥熙死于纽约一家医院,时年87岁。《纽约时报》引述他的一位前下属所说:“他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但他不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理财家。”9月3日,台北举行了孔祥熙追悼会,蒋介石亲撰《孔庸之先生事略》,对孔给予了很高评价。   第十号战犯   宋子文:因噎而亡   宋子文,原籍广东文昌。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职。1949年,宋先赴法国,后定居美国。虽作为皇亲国戚,但蒋宋并不始终和善,宋在美国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一直在建设自己的独立王国,结识并在经济上照顾着各种势力的人物,还曾被指从加拿大向中国内地走私枪支,这一切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与警觉,但也对他无可奈何。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国民党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第十一号战犯   张群:百年老人   张群,号岳军。四川华阳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因他与日本关系密切,奉蒋之命,频繁往来台北、东京之间,广泛结交日本朝野上层右派,鼓吹“台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反共”。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交,以失败告终。晚年的张群闲来无事,便著书立说,谈修养,说喝酒,论爱情,并宣称:“人生七十才开始,六十几岁还在摇篮中。”还与张学良、张大千、王新衡一起轮流做东,参加“三张一王转转会”。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   第十二号战犯   翁文灏:回归大陆   翁文灏,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1951年回国。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翁文灏原是一位爱国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直至行政院长之职。在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后,决定“弃暗投明”。1951年,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l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第十三号战犯   孙科:虎父犬子   孙科,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字哲生。孙中山之子。曾任考试、行政、立法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美国,以种菜为生。1964年由美国至台湾,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但只是木雕泥塑偶像。他一生节俭清廉,在这点上没有给自己的先父留下污点。日,孙科在台北逝世。举行葬礼之时,宋美龄出面瞻仰其遗容,亦算是对孙家的一个交待和礼遇。   第十四号战犯   吴铁城:晚年受辱   吴铁城,原籍广东香山,生于江西九江。曾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等职。1949年底,吴铁城逃到香港,后到台湾,次年3月,蒋介石复任“总统”,吴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1953年,吴因好友王世杰撤职查办之事,自恃劳苦功高,与蒋当面顶撞,蒋原就对吴曾支持李宗仁怀恨在心,故当面责骂,并将其赶出了大门。吴年近古稀,受此“大辱”,当夜连服三枚安眠药。次日,家人发现这位“党国铁老”已长眠不起。   第十五号战犯   王云五:在商言利   王云五1888~l979,广东中山县人。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等职。到台后,先后担任考试院、行政院副院长等职。后淡出政坛,将精力投入其热衷的文化事业。曾被聘为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专职教授,培养了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台湾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他本人既无什么学历,也无文凭。后于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了却其一大缺憾。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第十六号战犯   戴季陶:油尽灯枯   戴季陶,名传贤,字季陶,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曾任国民党中执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国民政府委员和考试院院长、国史馆馆长。是国民党内反共理论权威,被称为:“反共最早,决心最大,办法最彻底。”随着国民党统治的崩溃,戴季陶也同蒋家王朝一样,最终避免不了被历史抛弃的命运。日,曾嘲笑陈布雷自杀行为的戴季陶,在广州面对窗外连日大作的风雨,大生悲恸凄惨之感,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匆匆在他乡结束了生命,他是43人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名单公布不到2个月。   第十七号战犯   吴鼎昌:病死香港   吴鼎昌,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字达铃。曾主持《大公报》,任社长,后投*蒋介石,从此摇身变为国民党的鹰犬,使《大公报》的立场从“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变成为国民党张目,鼓吹反共的工具。后任总统府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他曾出主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结果弄巧成拙。日病逝于香港,享年67岁。  第十八号战犯   熊式辉:一介草民   熊式辉,江西安义人。字天翼。曾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式辉受命负责“接收”东北,败于解放军,他本人也从此失宠于蒋介石,退任虚职。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熊式辉由于蒋对他的冷落而举家迁往香港。l954年7月,熊式辉到台湾,但不为陈诚所容,连蒋介石的面也未能见上。最终完全沦落成一介草民,后又迁回香港。日病故,终年81岁。   第十九号战犯   张厉生:终遭遗弃   张厉生,字少武。河北乐亭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在台期间,他与陈诚配合,共同经营台湾,政绩突出,一度深得蒋介石垂青。不久,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在日本与台湾关系疏远后,蒋归咎于张厉生“工作不力”,从此不再任用。他不禁心情黯淡,身体也每况愈下。张厉生虽多年官高位显,但清廉自律,一心于“党国事业”,最终晚景凄凉。日,病逝于台北家中,享年72岁。  第二十号战犯   朱家骅:苦守学术   朱家骅,字骝先,浙江吴兴人。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主席,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去台湾前,时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与教育部长的朱家骅负责将故宫、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及书籍运往台湾,为中央研究院迁台做准备,同时收容国内各地有名望的教授,成为中央研究院在台发展的基础。他为在台重振中央研究院煞费苦心,最后却于1957年不得不黯然告退,让位于对中央研究院无尺寸之功、由蒋介石圈定的王世杰。日,朱家骅在台北病逝,终年71岁。蒋介石亲临吊唁,特赠“怆怀勋硕”挽额。   第二十一号战犯   王世杰:凄然北望   王世杰,湖北崇阳人,字雪艇。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宣部长、外交部长等职,在台湾曾任“总统府”秘书长,“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资政研究院院长等职。去台后不久,多次批评政治黑暗,特务横行及蒋氏父子专制统治的王世杰因涉及“吴国桢案”被革职查办。6年后复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的王世杰经常独坐在花园中低吟苏东坡的《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思乡之情溢于言表。1981年4月,王世杰病亡于台北,享年90岁。   第二十二号战犯   顾维钧:外交奇才   顾维钧,字少川,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在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期间,为争取山东问题的解决,代表中国据理直言,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曾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大使,参加起草联合国宪章,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国民党逃台后,曾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晚年的顾维钧身居美国几十年,但始终未入美国籍,并对祖国的和平统一抱有坚定而执著的信念。1985年11月,即将迎来97岁华诞的顾维钧仙逝于纽约寓所之中。  第二十三号战犯   宋美龄:世纪老人   宋美龄,原籍广东文昌,生于上海。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任蒋介石的秘书与英文翻译。1936年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谈判,为事件的和平解决与随后的国共合作抗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也大大增强了她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了蒋介石对她的信任和倚重,此后多次赴美为蒋争取援助。到台湾后,由于蒋介石有意扶持蒋经国,其“第一夫人”的位置日益礼仪化。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逐渐淡出台湾政坛,赴美长期休养。晚年仍关注着台湾的政局,反对台独。日,这个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中国著名女性在美国纽约逝世,终年106岁,她也是43人中最后一位离去的人。   第二十四号战犯   吴国桢:书生本色   吴国桢,湖北建始人,字峙之。曾任重庆市市长、国民党中宣部部长、上海市市长等职。去台后任“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曾得到蒋介石欢心,但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吴国桢,不满国民党一党专制,反对蒋氏父子“家天下”,于1953年离台赴美。后因被台湾当局指控卷入“王世杰案”,与台湾蒋介石政权隔海对骂,公开指责国民党的专制统治。1954年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解除一切职务,日在美病逝。   第二十五号战犯   刘峙:嗟来之食   刘峙,江西吉安人,字经扶,曾任河南省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49年,逃往香港,但在九龙遭土匪抢劫,竟落到了无以为生的地步。而此时台湾当局又以他滞港久未归队,取消其战略顾问资格。当年10月,刘峙被迫流落印尼,以教书糊口。1953年10月,由何应钦、顾祝同等人说情,台湾方面终于给刘峙出了一张“入台证”。回到台湾的刘峙于次年被委任以“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虚职,他在台中的寓所深居简出,过起了现代隐士的生活。l971年1月15日,刘峙在台中病逝,终年79岁。  第二十六号战犯   程潜:礼遇有加   程潜,湖南醴陵人,字颂云。曾任武汉行辕主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使湖南全省和平解放。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中央政府和毛泽东对这位爱国将领、人民的功臣礼遇有加,1952年秋天,毛泽东邀请他到中南海划船游览,曾亲自为年已古稀的程潜操舟。l968年4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第二十七号战犯   薛岳:冯妇难当   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抗日战争中曾指挥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巨大战绩。后曾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南京政府参军长、广东省政府主席。1949年底,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防守海南失败。到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虚职。长期赋闲家中,未得蒋氏父子的重用。到了l990年2月,台湾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八次会议,选举正、副“总统”。当局出于安抚和拉拢资深及军系“国大”代表的考虑,居然推出96岁的薛岳主持开幕典礼。结果民进党代表大闹会场,进行抵制,弄得薛岳好不尴尬。1998年5月,在台湾病逝,终年102岁。   第二十八号战犯   卫立煌:北上回归   卫立煌,安徽合肥人。曾担任孙中山卫士,后追随蒋介石,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剿匪”总司令,东北战局失利,被蒋撤职查办,软禁于南京。李宗仁任代总统后,卫化装出逃上海,再乘船到香港,开始隐居生活,但仍受到国民党特务的威胁,当他获知自己名列中共宣布的战犯名单时,长叹道:“我有救了?选”与蒋貌合神离,可见一斑。日,卫立煌秘密回到了祖国大陆,利用自己的影响为争取国民党人士回国和台湾和平解放,祖国统一,尽心尽力。卫立煌早年从军,曾两次因坠马而导致脑震荡,使健康受损。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3岁。   第二十九号战犯   余汉谋:种菜赌棋   余汉谋,广东高要人,字幄奇。曾任陆军总司令、华南军政长官。解放后,从海南岛退往台湾,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但是有名无实。长期闲居台北北投郊区的家中,过着“种菜未容终老去,赌棋时约故人来”的悠闲生活。晚年空虚无聊,便皈依基督,成为虔诚的信徒,昔日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度早已荡然无存。日去世,终年85岁。   第三十号战犯   胡宗南:死非其所   胡宗南,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是蒋介石嫡系,一度执掌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47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解放战争后期率部撤往西南,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第三十一号战犯   傅作义:和平起义   傅作义,山西荣河人,字宜生。傅作义在北伐战争期间以守涿州而闻名,抗日战争期间,指挥过怀柔三役、绥远战役和光复五原的战役,都取得巨大胜利。傅作义因此成为民族英雄,并有“常胜将军”之称。1949年1月,傅作义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长期心系祖国统一,临终还留下一篇对台讲话,盼望台湾能通过和平统一的方式回到祖国的怀抱。日,傅作义将军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79岁。   第三十二号战犯   阎锡山:离土而死   阎锡山1883~l960,山西五台人,字百川。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从此长期踞晋自保,投*蒋介石后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49年3月逃出太原。南京解放后,曾在广州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去台湾后,任“国防部”部长、“总统府”资政等职,实际被蒋介石剥夺了实权,只存虚名,而在名义上蒋却给予阎锡山“苦心孤诣,撑持危局”的评价。日,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   第三十三号战犯   周至柔:仍受重用   周至柔,浙江临海人,原名百福。原为陆军将领,后受宋美龄赏识,负责创建中国空军,并在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周也因此一直升至空军司令之职。去台后,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台湾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侍从室主任等职。其间政绩突出,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周至柔侍母甚孝,其母直到93岁高龄才去世。周还披麻带孝,甚为悲哀,这点颇得世人好评。日,周至柔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享年90岁。   第三十四号战犯   王叔铭:钟情梨园   王叔铭,原名王勋。早年曾加入中国GCD,曾赴苏联空军航校学习,回国后投*蒋介石,是国民党空军创始时期的重要人物。解放战争时期任空军副总司令。去台后,活跃于军政两界,先后任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民党中央委员等职。王为人倔强*险,火气大,善耍手腕,有“王老虎”之称。他爱好广泛,最喜欢跳舞,常由亲信驾车寻找舞伴。尤其爱好京剧,公务之暇常参与唱和,并创立大鹏剧校,训练京剧人才,组建剧队。   第三十五号战犯   桂永清:短命总长   桂永清,字率真,江西贵溪人。在黄埔军校时深得何应钦器重。留学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得到蒋介石重用,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率教导总队参加“八一三”上海抗战,伤亡重大。后被派往英国开展军事外交。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解放战争中,“重庆舰”等几十艘军舰起义或投降解放军,使国民党海军损失巨大,桂永清因此受到“弹劾”。去台后,辞去海军总司令职,任“总统府”参军长。1954年,升任参谋总长。但上任不足两个月,便因病身亡。  第三十六号战犯   杜聿明:立地成佛   杜聿明,陕西米脂人,又名光亭。曾参加北伐战争。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赴缅甸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等职。1949年1月被解放军俘虏,成为阶下囚。1959年,人民政府宣布将他特赦。后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晚年的杜聿明十分关心祖国统一,曾多次发表文章,寄语在台师友共同为统一大业奋斗。日,杜聿明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第三十七号战犯   汤恩伯:死于日本   汤恩伯,浙江金华人。北伐战争时投*蒋介石,成为其嫡系。抗战初期建立卓越功勋,但在防守河南时名声不佳,有“水旱蝗汤”之称。日军进攻河南时率部溃逃,造成中原大溃退的惨局。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第一绥靖区总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等职。1949年在上海负隅顽抗,同年5月守军覆灭。汤逃往台湾,任“总统府”顾问虚职。在大陆时,汤曾出卖劝其投降人民的恩师陈仪,致陈仪遇害,因此背上“卖师求荣”的恶名,受到朋友离弃,落落寡合。日,在日本手术期间死于医疗事故,时年54岁。   第三十八号战犯   孙立人:清白难还   孙立人,安徽舒城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抗战爆发后,任三十八师师长,远征缅甸,获英国皇家勋章。去台后曾任陆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受命“整军”,但他在“整军”的过程中损害了黄埔系的利益,并因试图削弱军队政工制度而得罪蒋经国,使得蒋介石担心孙最终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威,阻碍蒋经国日后“接班”。1955年6月,孙的下属郭廷亮因策划“兵谏”被捕,孙立人也被软禁,直到1988年才获得自由。日在家病逝,终年90岁。他至死也没有等到当局的平反。   第三十九号战犯   马鸿逵:晚景凄凉   马鸿逵,甘肃河州人,字少云,回族。曾任袁世凯侍从武官。后随冯玉祥。1929年投蒋,任宁夏省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兼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积极参加并进行反共、“剿共”。1949年溃逃于台湾。马鸿逵在西北时与马步芳互相倾轧,“贻误战机”,在台湾受到“弹劾”,由原来的一品大员已成寄人篱下。不久迁往美国,在美期间虽生活富足,但妻妾争风,子孙不睦,令他极为痛苦。1970年1月,马鸿逵病逝于美国。   第四十号战犯   马步芳:出逃中东   马步芳,甘肃临夏人,回族,字子香。早年服从冯玉祥,后弃冯投蒋,通过依附强权,并吞弱势,逐步奠定了在青海的统治地位。曾任青海省主席、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等职。马步芳素有虎狼之性,曾残酷镇压西路红军,盘剥青海人民,犯下了种种罪行。西北解放前夕,马步芳逃往台湾,后长期定居沙特阿拉伯,曾任台湾驻沙特“大使”,虽年将垂暮,却恶性不改,不仅侵犯部属之妻女,甚至罔顾伦常,强暴自己的亲侄女。台湾当局终于以腐化无能为名将其免职。1975年,病逝于沙特阿拉伯,终年72岁。  第四十一号战犯   陶希圣:御用文人   陶希圣,原名汇曾,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陶原系文人,曾主编《独立评论》周刊。后秉笔从政,1938年12月随汪精卫叛逃,任伪中央宣传部部长。1940年1月,与高宗武逃至上海,揭露了意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汪日“密约”。后成为蒋介石御用文人,为蒋介石代笔撰写《中国之命运》,集中阐述蒋介石的反动理论,为发动内战制造依据。去台后,陶希圣曾任“中央”评议委员、国策顾问等职。1988年6月去世,终年89岁。   第四十二号战犯   曾琦:反共难成   曾琦,四川隆昌人。曾在留学法国期间成立中国青年党。回国后创办《醒狮》周报,反对国共合作,煽动蒋介石镇压GCD人。但在抗战中,曾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46年任“国大”主席团主席,次年4月参加蒋介石政府,1948年秋赴美,鼓吹美国应继续援助。   第四十三号战犯   张君劢:误入歧途   张君劢,原名嘉森,号立斋。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鼓吹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曾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在蒋介石拉拢下,参加伪国大。国民党逃台后,张君劢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以“第三势力”自居。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生活清苦。日在美国去世,终年82岁。 (党史博览)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战争国民党赢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